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批复

2024-04-30

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批复(精选6篇)

篇1: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批复

【发布单位】国务院

【发布文号】国函〔2012〕8号 【发布日期】2012-02-13 【生效日期】2012-02-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批复

国函〔2012〕8号

发展改革委:

你委《关于报送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修改稿)的请示》(发改西部〔2012〕189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新形势下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要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战略优先位置,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特色和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努力保持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要坚持统筹兼顾,真正把当前和长远结合起来,切实抓好重点工作的落实。

(一)明确主体功能区,对重点经济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区、资源富集区、沿边开放区和特殊困难地区,实施分类指导。

(二)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突出交通和水利两个关键环节,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三)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和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国家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五)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立有西部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设农民幸福家园。

(六)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鲜明的小城镇,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七)优先发展教育,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区域。

(八)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三、西部地区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做好《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衔接,认真分解落实各项任务。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有效实施。东中部地区要积极支持配合做好《规划》实施工作,加强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提升对口支援、对口帮扶的深度和水平,积极支持东中部地区的企业、人才到西部地区创业发展,进一步形成互惠互利、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四、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重点,在有关专项规划编制、政策措施实施、重点项目安排、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指导和支持。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指导和帮助地方政府切实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为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五、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综合协调与服务,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工作。要重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各有关方面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不断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

国务院

二○一二年二月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篇2: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批复

工程建设规划的批复

国函〔2012〕36号

发展改革委:

你委关于审批“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你们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以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治国理政能力为宗旨,以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经济社会安全为目标,加快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需求主导,强化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突出建设效能,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通过实施《规划》,大力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形成统一完整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满足政务应用需要;初步建成共享开放的国家基础信息资源体系,支撑面向国计民生的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显著提高政务信息的公开程度;基本建成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基本建成覆盖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重要政务信息系统,治国理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各地区、各部门及有关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发展改革委要强化统筹协调,明确具体工程项目的牵头建设部门和单位,科学组织工程建设,推进管理创新,强化信息安全保密,确保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要进一步明确工程项目完工投用后的共用共享机制,增强部门间的业务协同能力,确保取得实际效果,切实提高投资效益。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支持和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期评估结果和总体实施情况要向国务院报告,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国务院

篇3: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批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2年8月6日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缓解资源环境约束,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 “十一五”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时期, 国家把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 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加大工作力度, 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一五”期间, 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1.04下降到0.59, 节约能源6.3亿t标准煤。

———扭转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上升的趋势。“十一五”期间, 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十五”后三年上升9.8%转为下降19.1%;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由“十五”后三年上升32.3%、3.5%转为下降14.29%、12.45%。

———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0年与2005年相比, 电力行业300MW以上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容量比重由50%上升到73%, 钢铁行业1000立方米以上大型高炉产能比重由48%上升到61%, 建材行业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比重由39%上升到81%。

———推动了技术进步。2010年与2005年相比, 钢铁行业干熄焦技术普及率由不足30%提高到80%以上, 水泥行业低温余热回收发电技术普及率由开始起步提高到55%, 烧碱行业离子膜法烧碱技术普及率由29%提高到84%。

———节能减排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时期, 通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形成节能能力3.4亿t标准煤;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6500万t,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7%;燃煤电厂投产运行脱硫机组容量达5.78亿k W, 占全部火电机组容量的82.6%。

———能效水平大幅度提高。2010年与2005年相比, 火电供电煤耗由370g标准煤/kW·h降到333g标准煤/kW·h, 下降10.0%;吨钢综合能耗由688kg标准煤降到605kg标准煤, 下降12.1%;水泥综合能耗下降28.6%;乙烯综合能耗下降11.3%;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14.3%。

———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0年与2005年相比, 环保重点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下降26.3%, 地表水国控断面劣五类水质比例由27.4%下降到20.8%, 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三类水质比例由41%上升到59.9%。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一五”期间, 我国通过节能降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t, 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展示了我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十一五”时期, 我国节能法规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与环保执法监察相结合的减排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建立, 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一些地方对节能减排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对调结构、转方式重视不够, 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 节能减排工作还存在思想认识不深入、政策措施不落实、监督检查不力、激励约束不强等问题。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十一五”期间,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预期目标, 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68.1%上升到70.9%, 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增长过快, 结构节能目标没有实现。

三是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8.6%, 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9.3%,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2010年全国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10%~20%。

四是政策机制不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还不完善, 基于市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 创新驱动不足, 企业缺乏节能减排内生动力。

五是基础工作薄弱。节能减排标准不完善, 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计量、统计体系建设滞后, 监测、监察能力亟待加强, 节能减排管理能力还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三) 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如未能采取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 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将日益强化。从国内看,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 我国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 受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更加突出, 节能减排工作难度不断加大。从国际看, 围绕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博弈更加激烈。一方面,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部分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开征碳税并计划实施碳关税, 绿色贸易壁垒日益突出。另一方面, 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正在兴起, 不少发达国家大幅增加投入, 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和低碳技术等领域创新发展, 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

虽然我国节能减排面临巨大挑战, 但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 全民节能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各方面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 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完善, 这些都为“十二五”推进节能减排创造了有利条件。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 抓住机遇,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显著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 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 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 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 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 基本原则

强化约束, 推动转型。通过逐级分解目标任务, 加强评价考核, 强化节能减排目标的约束性作用,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控制增量, 优化存量。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产业政策, 提高产业准入门槛, 严格能评、环评审查, 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污染物排放增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完善机制, 创新驱动。健全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 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增强用能、排污单位和公民自觉节能减排的内生动力。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建立长效机制, 实现节能减排效益最大化。

分类指导, 突出重点。根据各地区、各有关行业特点, 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 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重点行业、重点流域、农业源和机动车污染防治, 有效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三) 总体目标

到2015年, 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t标准煤 (按2005年价格计算) , 比2010年的1.034t标准煤下降16% (比2005年的1.276t标准煤下降32%) 。“十二五”期间, 实现节约能源6.7亿t标准煤。

2015年, 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t、2086.4万t, 比2010年的2551.7万t、2267.8万t各减少8%, 分别新增削减能力601万t、654万t;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万t、2046.2万t, 比2010年的264.4万t、2273.6万t各减少10%, 分别新增削减能力69万t、794万t。

(四) 具体目标

到2015年, 单位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 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 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能耗增幅得到有效控制, 主要产品 (工作量) 单位能耗指标达到先进节能标准的比例大幅提高, 部分行业和大中型企业节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见表1) 。风机、水泵、空压机、变压器等新增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国产家用电器和一些类型的电动机能效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工业重点行业、农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降低 (见表2) 。

三、主要任务

(一)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合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火电、钢铁、水泥、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发展规模, 提高新建项目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准入门槛, 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完善新开工项目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对违规在建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有关部门要责令停止建设, 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发放贷款。对违规建成的项目, 要责令停止生产, 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有关部门要停止供电供水。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出口。把能源消费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能评和环评审批的重要依据, 对电力、钢铁、造纸、印染行业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对新建、扩建项目实施排污量等量或减量置换。优化电力、钢铁、水泥、玻璃、陶瓷、造纸等重点行业区域空间布局。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坚持高标准, 严禁高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

———淘汰落后产能。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和《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 (2010年本) 》, 重点淘汰小火电2000万kW、炼铁产能4800万t、炼钢产能4800万t、水泥产能3.7亿t、焦炭产能4200万t、造纸产能1500万t等 (见表3) 。制定年度淘汰计划, 并逐级分解落实。对稀土行业实施更严格的节能环保准入标准,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线, 推进形成合理开发、有序生产、高效利用、技术先进、集约发展的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格局。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对未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和企业, 依法落实惩罚措施。鼓励各地区制定更严格的能耗和排放标准,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 重点支持对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和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 提高加工贸易准入门槛。提升产品节能环保性能, 打造绿色低碳品牌。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 提高产业集中度, 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 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 加强油气战略进口通道、国内主干管网、城市配网和储备库建设。结合产业布局调整, 有序引导高耗能企业向能源产地适度集中, 减少长距离输煤输电。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 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核电。加快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煤层气等清洁能源商业化利用, 加快分布式能源发展, 提高电网对非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的接纳能力。到2015年, 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

———推动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到2015年, 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比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推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到2015年,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

(二) 推动能效水平提高

———加强工业节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通过明确目标任务、加强行业指导、推动技术进步、强化监督管理, 推进工业行业节能。

电力。鼓励建设高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 加强示范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 (IGCC) 和以煤气化为龙头的多联产技术。发展热电联产, 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加快现役机组和电网技术改造, 降低厂用电率和输配电线损。

煤炭。推广年产400万t选煤系统成套技术与装备, 到2015年原煤入洗率达到60%以上, 鼓励高硫、高灰动力煤入洗, 灰分>25%的商品煤就近销售。积极发展动力配煤, 合理选择具有区位和市场优势的矿区、港口等煤炭集散地建设煤炭储配基地。发展煤炭地下气化、脱硫、水煤浆、型煤等洁净煤技术。实施煤矿节能技术改造。加强煤矸石综合利用。

钢铁。优化高炉炼铁炉料结构, 降低铁钢比。推广连铸坯热送热装和直接轧制技术。推动干熄焦、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焦炉煤气等二次能源高效回收利用, 鼓励烧结机余热发电, 到2015年重点大中型企业余热余压利用率达到50%以上。支持大中型钢铁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

有色金属。重点推广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槽、低温高效铝电解等先进节能生产工艺技术。推进氧气底吹熔炼技术、闪速技术等广泛应用。加快短流程连续炼铅冶金技术、连续铸轧短流程有色金属深加工工艺、液态铅渣直接还原炼铅工艺与装备产业化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强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

石油石化。原油开采行业要全面实施抽油机驱动电机节能改造, 推广不加热集油技术和油田采出水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提高油田伴生气回收水平。鼓励符合条件的新建炼油项目发展炼化一体化。原油加工行业重点推广高效换热器并优化换热流程、优化中段回流取热比例、降低汽化率、塔顶循环回流换热等节能技术。

化工。合成氨行业重点推广先进煤气化技术、节能高效脱硫脱碳、低位能余热吸收制冷等技术, 实施综合节能改造。烧碱行业提高离子膜法烧碱比例, 加快零极距、氧阴极等先进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纯碱行业重点推广蒸汽多级利用、变换气制碱、新型盐析结晶器及高效节能循环泵等节能技术。电石行业加快采用密闭式电石炉, 全面推行电石炉炉气综合利用, 积极推进新型电石生产技术研发和应用。

建材。推广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普及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到2015年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比例提高到70%以上。推进水泥粉磨、熟料生产等节能改造。推进玻璃生产线余热发电, 到2015年余热发电比例提高到30%以上。加快开发推广高效阻燃保温材料、低辐射节能玻璃等新型节能产品。推进墙体材料革新, 城市城区限制使用粘土制品, 县城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加快新型墙体材料发展, 到2015年新型墙体材料比重达到65%以上。

———强化建筑节能。开展绿色建筑行动, 从规划、法规、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全面推进建筑节能, 提高建筑能效水平。

强化新建建筑节能。严把设计关口, 加强施工图审查, 城镇建筑设计阶段100%达到节能标准要求。加强施工阶段监管和稽查, 施工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95%以上。严格建筑节能专项验收, 对达不到节能标准要求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加强新区绿色规划, 重点推动各级机关、学校和医院建筑, 以及影剧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在商业房地产、工业厂房中推广绿色建筑。

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以围护结构、供热计量、管网热平衡改造为重点, 大力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 加快实施“节能暖房”工程。开展大型公共建筑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节能改造, 推行用电分项计量。以建筑门窗、外遮阳、自然通风等为重点, 在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开展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 鼓励在旧城区综合改造、城市市容整治、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中, 采用加层、扩容等方式开展节能改造。

———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加快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不断优化运输结构, 推进科技和管理创新, 进一步提升运输工具能源效率。

铁路运输。大力发展电气化铁路, 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加强运输组织管理。加快淘汰老旧机车机型, 推广铁路机车节油、节电技术, 对铁路运输设备实施节能改造。积极推进货运重载化。推进客运站节能优化设计, 加强大型客运站能耗综合管理。

公路运输。全面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优化货运组织。推行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 继续开展公路甩挂运输试点。实施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试点。推广节能驾驶和绿色维修。

水路运输。建设以国家高等级航道网为主体的内河航道网, 推进航电枢纽建设, 优化港口布局。推进船舶大型化、专业化, 淘汰老旧船舶, 加快实施内河船型标准化。发展大宗散货专业化运输和多式联运等现代运输组织方式。推进港口码头节能设计和改造。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航空运输。优化航线网络和运力配备, 改善机队结构, 加强联盟合作, 提高运输效率。优化空域结构, 提高空域资源配置使用效率。开发应用航空器飞行及地面运行节油相关实用技术, 推进航空生物燃油研发与应用。加强机场建设和运营中的节能管理, 推进高耗能设施、设备的节油节电改造。

城市交通。合理规划城市布局, 优化配置交通资源, 建立以公共交通为重点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有序推进轨道交通建设, 加快发展快速公交。探索城市调控机动车保有总量。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市试点。推行节能驾驶, 倡导绿色出行。积极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加快加气站、充电站等配套设施规划和建设。抓好城市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发展智能交通, 建立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 加大交通疏堵力度。

———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完善农业机械节能标准体系。依法加强大型农机年检、年审, 加快老旧农业机械和渔船淘汰更新。鼓励农民购买高效节能农业机械。推广节能新产品、新技术, 加快农业机电设备节能改造, 加强用能设备定期维修保养。推进节能型农宅建设, 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加大建筑节能示范力度。推动省柴节煤灶更新换代。开展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推进农业节水增效,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发展小水电、风能、太阳能和秸秆综合利用。科学规划农村沼气建设布局, 完善服务机制, 加强沼气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强化商用和民用节能。开展零售业等流通领域节能减排行动。商业、旅游业、餐饮等行业建立并完善能源管理制度, 开展能源审计, 加快用能设施节能改造。宾馆、商厦、写字楼、机场、车站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 优化空调运行管理。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型住宅, 推广高效节能家用电器、办公设备和高效照明产品。减少待机能耗, 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严格执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和超薄塑料购物袋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相关规定。

———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新建公共建筑严格实施建筑节能标准。实施供热计量改造, 国家机关率先实行按热量收费。推进公共机构办公区节能改造, 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严格油耗定额管理, 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各级机关和教科文卫体等系统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 创建2000家节约型公共机构。健全公共机构能源管理、统计监测考核和培训体系, 建立完善公共机构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源计量和能耗定额管理制度, 加强能耗监测平台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三) 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

———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现有设施升级改造、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为重点, 提升脱氮除磷能力。到2015年, 城市污水处理率和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分别达到85%和70%, 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70%, 基本实现每个县和重点建制镇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

———加强重点行业污染物减排。加强重点行业污染预防。以钢铁、水泥、氮肥、造纸、印染行业为重点,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加快重大、共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 完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农业和服务业清洁生产试点。以汞、铬、铅等重金属污染防治为重点, 在重点行业实施技术改造。示范和推广一批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 (产品) , 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及排放有毒有害废物的重点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加大工业废水治理力度。以制浆造纸、印染、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为重点, 继续加大水污染深度治理和工艺技术改造。制浆造纸企业加快建设碱回收装置;纺织印染行业推行废水集中处理和实施综合治理, 大中型造纸企业、有脱墨的废纸造纸企业和采用碱减量工艺的化纤布印染企业实施废水三级深度处理;发酵行业推广高浓度废液综合利用技术、废醪液制备生物有机肥及液态肥技术;制糖行业推广闭合循环用水技术;氮肥行业推广稀氨水浓缩回收利用技术、尿素工艺冷凝液深度水解技术, 加大生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农药行业推广清污分流和高浓度废水预处理技术。

推进电力行业脱硫脱硝。新建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脱硫脱硝, 实现达标排放。尚未安装脱硫设施的现役燃煤机组要配套建设烟气脱硫设施, 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燃煤机组要实施脱硫改造。加快燃煤机组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和烟气脱硝设施建设, 对单机容量30万kW及以上的燃煤机组、东部地区和其他省会城市单机容量20万kW及以上的燃煤机组, 均要实行脱硝改造, 综合脱硝效率达到75%以上。

加强非电行业脱硫脱硝。实施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 到2015年, 所有烧结机和位于城市建成区的球团生产设备烟气脱硫效率达到95%以上。有色金属行业冶炼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3.5%的冶炼设施, 要安装硫回收装置。石油炼制行业新建催化裂化装置要配套建设烟气脱硫设施, 现有硫磺回收装置硫回收率达到99%。建材行业建筑陶瓷规模>70万m2/年且燃料含硫率>0.5%的窑炉, 应安装脱硫设施或改用清洁能源, 浮法玻璃生产线要实施烟气脱硫或改用天然气。焦化行业炼焦炉荒煤气硫化氢脱除效率达到95%。水泥行业实施新型干法窑降氮脱硝, 新建、改扩建水泥生产线综合脱硝效率不低于60%。燃煤锅炉蒸汽量>35t/h且二氧化硫超标排放的, 要实施烟气脱硫改造, 改造后脱硫效率应达到70%以上。

———开展农业源污染防治。加强农村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生态示范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因地制宜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分散居住地区采用低能耗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方式, 人口密集、污水排放相对集中地区采用集中处理方式。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推行农业清洁生产, 鼓励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就地减量无害化处理。选择经济、适用、安全的处理处置技术, 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城镇周边和环境敏感区的农村逐步推广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发展有机肥采集利用技术, 减少不合理的化肥施用。

推进畜禽清洁养殖。结合土地消纳能力, 推进畜禽养殖适度规模化, 合理优化养殖布局, 鼓励采取种养结合养殖方式。以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重点, 因地制宜推行干清粪收集方法, 养殖场区实施雨污分流, 发展废物循环利用, 鼓励粪污、沼渣等废弃物发酵生产有机肥料。在散养密集区推行粪污集中处理。

推行水产健康养殖。规范水产养殖行为, 优化水产养殖区域布局, 国家重点流域以及各地确定的重点保护水体要合理减少网箱、围网养殖规模。加快养殖池塘改造和循环水设施配套建设, 推广水质调控技术与环保设备。鼓励发展人工生态环境、多品种立体、开放式流水或微流水、全封闭循环水工厂化、水产品与农作物共生互利等水产生态养殖方式。

———控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提高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准入门槛。加强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审查。加快淘汰老旧车辆, 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的用于运营的“黄标车”。推进报废农用车换购载货汽车工作。全面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 严格实施机动车一致性检查制度, 不符合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的车辆禁止生产、销售和注册登记。实施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 在有条件的重点城市和地区逐步推动实施第五阶段排放标准。“十二五”末实现低速车与载货汽车实施同一排放标准。全面提升车用燃油品质。研究制定国家第四、第五阶段车用燃油标准, 推动落实标准实施条件, 强化车用燃油监管。全面供应符合国家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燃油, 部分重点城市供应国家第五阶段标准车用燃油。大型炼化项目应以国家第五阶段车用燃油标准作为设计目标, 加快成品油生产技术改造。

———推进大气中细颗粒污染物 (PM2.5) 治理。促进煤炭清洁利用, 建设低硫、低灰配煤场, 提高煤炭洗选比例, 重点区域淘汰低效燃煤锅炉。推广使用天然气、煤制气、生物质成型燃料等清洁能源。加大工业烟粉尘污染防治力度, 对火电、钢铁、水泥等高排放行业以及燃煤工业锅炉实施高效除尘改造。大力削减石油石化、化工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推动柴油车尿素加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大气联防联控重点区域城区内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加强建设施工、植被破坏等因素造成的扬尘污染防治。

四、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一) 节能改造工程

———锅炉 (窑炉) 改造和热电联产。实施燃煤锅炉和锅炉房系统节能改造, 提高锅炉热效率和运行管理水平;在部分地区开展锅炉专用煤集中加工, 提高锅炉燃煤质量;推动老旧供热管网、换热站改造。推广四通道喷煤燃烧、并流蓄热石灰窑煅烧等高效窑炉节能技术。到2015年工业锅炉、窑炉平均运行效率分别比2010年提高5个和2个百分点。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大城市居民采暖除有条件采用可再生能源外基本实行集中供热, 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发展背压式热电或集中供热改造, 提高热电联产在集中供热中的比重。“十二五”时期形成7500万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电机系统节能。采用高效节能电动机、风机、水泵、变压器等更新淘汰落后耗电设备。对电机系统实施变频调速、永磁调速、无功补偿等节能改造, 优化系统运行和控制, 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开展大型水利排灌设备、电机总容量10万kW以上电机系统示范改造。2015年电机系统运行效率比2010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十二五”时期形成800亿kW·h的节电能力。

———能量系统优化。加强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合成氨、炼油、乙烯等行业企业能量梯级利用和能源系统整体优化改造, 开展发电机组通流改造、冷却塔循环水系统优化、冷凝水回收利用等, 优化蒸汽、热水等载能介质的管网配置, 实施输配电设备节能改造, 深入挖掘系统节能潜力, 大幅度提升系统能源效率。“十二五”时期形成4600万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余热余压利用。能源行业实施煤矿低浓度瓦斯、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钢铁行业推广干熄焦、干式炉顶压差发电、高炉和转炉煤气回收发电、烧结机余热发电;有色金属行业推广冶金炉窑余热回收;建材行业推行新型干法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玻璃熔窑余热发电;化工行业推行炭黑余热利用、硫酸生产低品位热能利用;积极利用工业低品位余热作为城市供热热源。到2015年新增余热余压发电能力2000万kW, “十二五”时期形成5700万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节约和替代石油。推广燃煤机组无油和微油点火、内燃机系统节能、玻璃窑炉全氧燃烧和富氧燃烧、炼油含氢尾气膜法回收等技术。开展交通运输节油技术改造, 鼓励以洁净煤、石油焦、天然气替代燃料油。在有条件的城市公交客车、出租车、城际客货运输车辆等推广使用天然气和煤层气。因地制宜推广醇醚燃料、生物柴油等车用替代燃料。实施乘用车制造企业平均油耗管理制度。“十二五”时期节约和替代石油800万t, 相当于1120万t标准煤。

———建筑节能。到2015年, 累计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m2以上,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m2,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m2, 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m2。“十二五”时期形成6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交通运输节能。铁路运输实施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空调发电车节油节电、动态无功补偿以及谐波负序治理等技术改造;公路运输实施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改造;水运推广港口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油改电、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港区运输车辆和装卸机械节能改造、油码头油气回收等;民航实施机场和地面服务设备节能改造, 推广地面电源系统代替辅助动力装置等措施;加快信息技术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深入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十二五”时期形成100万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绿色照明。实施“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 分阶段淘汰普通照明用白炽灯等低效照明产品。推动白炽灯生产企业转型改造, 支持荧光灯生产企业实施低汞、固汞技术改造。积极发展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 加快半导体照明关键设备、核心材料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支持技术成熟的半导体通用照明产品在宾馆、商厦、道路、隧道、机场等领域的应用。推动标准检测平台建设。加快城市道路照明系统改造, 控制过度装饰和亮化。“十二五”时期形成2100万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二)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

加大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力度。民用领域重点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节能家用电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 商用领域重点推广单元式空调器等, 工业领域重点推广高效电动机等, 产品能效水平提高10%以上, 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完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机制, 扩大实施范围, 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强化监督检查。“十二五”时期形成1000亿kW·h的节电能力。

(三) 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

扎实推进《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10]25号) 的贯彻落实, 引导节能服务公司加强技术研发、服务创新、人才培养和品牌建设, 提高融资能力, 不断探索和完善商业模式。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 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支持重点用能单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公共机构实施节能改造要优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加强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融资扶持, 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提供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积极培育第三方认证、评估机构。到2015年, 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 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到2000多家, 其中龙头骨干企业达到20家;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 从业人员达到50万人。“十二五”时期形成6000万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四) 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示范推广低品位余能利用、高效环保煤粉工业锅炉、稀土永磁电机、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发电、零排放和产业链接等一批重大、关键节能技术。建立节能技术评价认定体系, 形成节能技术分类遴选、示范和推广的动态管理机制。对节能效果好、应用前景广阔的关键产品或核心部件组织规模化生产, 提高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和产业化能力。“十二五”时期产业化推广30项以上重大节能技术, 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具有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的节能产品制造企业, 形成1500万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五)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

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力度。“十二五”时期新建配套管网16万km, 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200万t, 升级改造污水日处理能力2600万t, 新增再生水利用能力2700万t/日。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建设, 强化垃圾渗滤液处置。“十二五”时期分别新增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能力280万t、30万t。

(六)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

加强“三河三湖”、松花江、三峡库区及上游、丹江口库区及上游、黄河中上游等重点流域和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的综合治理, 加大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 加强湖泊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渤海等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实施一批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推动受污染场地、土壤及其周边地下水污染治理, 重点推进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大力推进重点行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十二五”时期造纸、纺织、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化工、石化等行业分别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300万t、60万t、60万t、600万t、200万t、300万t。

(七) 脱硫脱硝工程

完成5056万千瓦现役燃煤机组脱硫设施配套建设, 对已安装脱硫设施但不能稳定达标的4267万kW燃煤机组实施脱硫改造;完成4亿kW现役燃煤机组脱硝设施建设, 对7000万kW燃煤机组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到2015年燃煤机组脱硫效率达到95%, 脱硝效率达到75%以上。钢铁烧结机、有色金属窑炉、建材新型干法水泥窑、石化催化裂化装置、焦化炼焦炉配套实施低氮燃烧改造或安装脱硫脱硝设施, 高速公路沿线逐步建设柴油车脱硝尿素加注站。“十二五”时期新增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削减能力277万t、358万t。

(八) 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

以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重点, 鼓励废弃物统一收集, 集中治理。建设雨污分离污水收集系统和厌氧发酵处理设施, 配套建设分布式粪污贮存及处理设施。加强规模化养殖场沼气预处理设施、发酵装置、沼气和沼肥利用设施建设, 实现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到2015年, 5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 分别新增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能力140万t、10万t。

(九) 循环经济示范推广工程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示范、“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再制造产业化、餐厨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等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建设, 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在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 以及重点行业、重点流域、中西部产业承接园区实施清洁生产示范工程, 加大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施力度。加快共性、关键清洁生产技术示范和推广, 培育一批清洁生产企业和工业园区。

(十) 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工程

推进节能监测平台建设, 建立能源消耗数据库和数据交换系统, 强化数据收集、数据分类汇总、预测预警和信息交流能力。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在线监测体系建设试点和城市能源计量示范建设。建设县级污染源监控中心, 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完善区域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 建立减排监测数据库并实现数据共享。加强氨氮、氮氧化物统计监测, 提高农业源污染监测和机动车污染监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监管机构标准化和执法能力建设, 加强省、市、县节能减排监测取证设备、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测试分析仪器配备。初步测算, “十二五”时期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需投资约23660亿元, 可形成节能能力3亿t标准煤, 新增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削减能力分别为420万t、277万t、40万t、358万t (见表4) 。

五、保障措施

(一)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坚持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制定实施国家有关发展战略、专项规划、产业政策以及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和土地等政策过程中, 要体现节能减排要求, 发展目标要与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衔接, 政策措施要有利于推进节能减排。

(二) 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节能潜力、环境容量及国家产业布局等因素, 合理确定各地区、各行业节能减排目标。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 健全节能减排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评价制度。各地区要将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下一级政府、有关部门和重点单位。国务院每年组织开展省级人民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纳入政府绩效管理, 实行问责制, 并按照有关规定对作出突出成绩的地区、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抓好本地区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三) 加强用能节能管理

明确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落实机制, 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建立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预警机制, 对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的地区及时预警调控。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以及城乡建设和消费领域全面加强用能管理, 切实改变敞开供应能源、无约束使用能源的现象。依法加强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落实目标责任, 实行能源审计, 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 建立能源管理师制度, 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在大气联防联控重点区域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 从严控制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新建燃煤火电机组。

(四) 健全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

完善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推动加快制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等。加快节能环保标准体系建设, 扩大标准覆盖面, 提高准入门槛。组织制修订粗钢、铁合金、焦炭、多晶硅、纯碱等50余项高耗能产品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 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平板电视机等40余项终端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 制定钢铁、水泥等行业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等。健全节能和环保产品及装备标准。完善环境质量标准。加快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根据氨氮、氮氧化物控制目标要求制定实施排放标准, 加强标准实施的后评估工作。

(五) 完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 继续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支持企业实施节能减排项目。完善“以奖代补”、“以奖促治”以及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和合同能源管理等支持机制, 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军队重点用能设施设备节能改造。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 创新投入机制, 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多渠道引导企业、社会资金积极投入节能减排。完善财政补贴方式和资金管理办法, 强化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六) 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理顺煤、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 建立充分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差别电价、峰谷电价、惩罚性电价, 尽快出台鼓励余热余压发电和煤层气发电的上网政策, 全面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严格落实脱硫电价, 研究完善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电价政策。完善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加快供热体制改革, 全面实施热计量收费制度。完善污水处理费政策。改革垃圾处理收费方式, 提高收缴率, 降低征收成本。完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扩大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范围, 完善促进节能环保服务的政府采购政策。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 改革资源税, 加快推进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 调整进出口税收政策, 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积极改进和完善节能环保领域的金融服务, 建立企业节能环保水平与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贷款联动机制, 探索建立绿色银行评级制度。推行重点区域涉重金属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七) 推广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

加大能效标识和节能环保产品认证实施力度, 扩大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实施范围。建立高耗能产品 (工序) 和主要终端用能产品能效“领跑者”制度, 明确实施时限。推进节能发电调度。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 开展城市综合试点。加快建立电能管理服务平台, 充分运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完善鼓励电网企业积极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考核与奖惩机制。加强政策落实和引导, 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节能改造, 推动城镇污水、垃圾处理以及企业污染治理等环保设施社会化、专业化运营。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 建立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体系, 研究制定排污权交易初始价格和交易价格政策。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试验。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 完善矿产资源补偿制度, 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八) 推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

深入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 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科技计划 (专项) 等对节能减排相关科研工作给予支持。完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 加强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技术研发, 在节能环保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加强政府指导, 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支持成熟的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与装备产业化示范和应用, 加快产业化基地建设。发布节能环保技术推广目录, 加快推广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强节能环保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加快国外先进适用节能减排技术的引进吸收和推广应用。

(九) 强化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和能力建设

加强节能减排执法监督, 依法从严惩处各类违反节能减排法律法规的行为, 实行执法责任制。强化重点用能单位、重点污染源和治理设施运行监管, 推动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联网共享。完善工业能源消费统计, 建立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指标季度统计制度, 强化统计核算与监测。健全节能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节能管理体系, 形成覆盖全国的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突出抓好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计量管理、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等监督检查。

(十) 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抓好家庭社区、青少年、企业、学校、军营、农村、政府机构、科技、科普和媒体等十个专项行动。把节能减排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以及基础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教育体系, 增强危机意识。充分发挥广播影视、文化教育等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和相关社会团体的作用, 组织好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加强日常宣传和舆论监督, 宣传先进、曝光落后、普及知识, 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 推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粮, 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积极营造良好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

六、规划实施

篇4: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批复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按照中央提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到2020年要实现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的总体要求,在综合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特色产业、公共服务、人民生活、改革开放等7个方面,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增速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增铁路营业里程1.5万公里,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19%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15%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城镇化率超过45%等等。

《规划》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区域开发指导方针,对“十二五”时期西部地区空间开发格局进行了统筹规划。一是支持成渝、关中至天水、广西北部湾等11个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二是支持河套灌区等8个农产品主产区优化发展。三是支持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区等5个重点区可持续发展。四是支持攀西至六盘水等8个资源富集区集约发展。五是支持沿边开放区加快发展。六是支持秦巴山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跨越发展。

篇5: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

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西部大开发再上一个新台阶。

《规划》突出体现科学发展主题,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新形势下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战略优先位置,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特色和优势,努力保持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规划》按照中央提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到2020年要实现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的总体要求,在综合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特色产业、公共服务、人民生活、改革开放等7个方面,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增速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增铁路营业里程1.5万公里,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19%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15%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

率达到90%以上,城镇化率超过45%等等。

《规划》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区域开发指导方针,对“十二五”时期西部地区空间开发格局进行了统筹规划。一是支持成渝、关中—天水、广西北部湾等11个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二是支持河套灌区等8个农产品主产区优化发展。三是支持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区等5个重点区可持续发展。四是支持攀西—六盘水等8个资源富集区集约发展。五是支持沿边开放区加快发展。六是支

持秦巴山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跨越发展。

篇6: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批复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公报>> 国务院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2年07月21日 20时00分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办发〔2012〕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编制和实施《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增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迫切需要,对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规划》实施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将本《规划》内容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食品安全领域的规划,逐级落实工作目标和任务。对《规划》中涉及的建设项目,要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并按

程序报批后实施。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支持和协调,共同落实好《规划》确定的任务。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包括食用农产品,下同)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完善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制定《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状

(一)工作成效。

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措施,积极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推动健全食品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加强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评估能力建设,严格实行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全面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逐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稳中有升,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趋于好转。

1.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在长期管理实践中形成的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发展完善。2010年2月,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统筹指导食品安全工作;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作为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加强对全国食品安全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督查指导。各省(区、市)成立了由政府负责同志牵头的食品安全委员会等议事协调机构。农业、卫生、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注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内设机构建设,监管力量不断加强。

2.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初步形成。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刑法修正案

(八)、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公布实施,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有关部门系统开展了法规清理和配套规章、规范性文件制修订工作。组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审查制度,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我国已有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国家标准近1900项;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及时开展标准清理整合工作,新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85项,清理农药兽药残留限量指标2193项。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第29届会议上,我国当选为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和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主持国。

3.食品安全监督执法成效明显。各地区、各有关监管部门不断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执法,并针对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了系统治理整顿,陆续组织开展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瘦肉精”、“地沟油”违法犯罪等专项工作和乳制品、食用油、肉类、酒类、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综合治理,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严惩了违法犯罪分子,消除了大量食品安全隐患。

4.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有序开展。建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由1个国家级、31个省级、288个地市级监测技术机构组成的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网,1个国家级、31个省级、226个地市级和50个县级监测技术机构组成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质、食源性致病生物等方面的154项指标开展监测,初步掌握了我国主要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基本状况。依托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和312个医疗机构建立了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建立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监测范围覆盖31个省(区、市)的144个主要大中城市。初步建立了进出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安全风险监控体系。建立了国家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成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开展了我国主要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中重金属和农药兽药残留的风险评估,并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相关工作。

5.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逐步提高。“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55.1亿元专门用于支持农业、质检、粮食、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食品安全检验机构建设,强化了检验仪器配备,各系统的检验能力得到提高。截至2010年年底,隶属于农业、商务、卫生、工商、质检、粮食、食品药品监管等7个部门、具备食品检验能力的检验机构达到6300多家(其中专门食品检验机构近1000家),拥有检验人员6.4万名。

6.食品安全应急管理能力不断加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对工作,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有效处置了多起食品安全事件,最大限度地减轻了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同时,密切监测食品安全舆情,迅速组织核查问题线索,及时稳妥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圆满完成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抗灾救灾以及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任务。

7.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逐步推进。研究制定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发布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已拓展到各省(区、市),启动了乳制品、肉类食品、葡萄酒、调味品、罐头、饮料行业诚信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百千万示范工程”。实施了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级监管。建成了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发布平台,发布了《信用基本术语》、《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通则》等9项国家标准。

8.宣传教育和社会监督得到加强。深入开展了食品安全普法宣传工作,广泛宣传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大部署和政策措施,集中宣传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及其成效,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及查处进展情况,增强了社会公众消费信心,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建立了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受理并核查了大量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二)主要问题。

当前,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监测评估、检验检测、人才队伍、技术装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食品行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基础薄弱,产地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质量安全控制投入不足,管理能力不强,行业诚信道德体系建设滞后;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屡禁不止,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依然较多,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1.监管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我国的食品管理体系主要是围绕保障食品供给建立起来的,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滞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监管环节较多,在实践中还存在监管职能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综合协调机制仍待完善,一些地方还没有建立综合协调机制、明确办事机构;各监管环节衔接不够紧密,监管力量分散,缺乏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监管效率较低。一些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不完善,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

2.监管能力较为薄弱。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尤其是基层单位,存在人员不足、装备滞后、一线执法快速检测能力较低等问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不能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要,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基层还存在大面积空白,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仪器设备配置和实验室环境条件不能适应检测需要,一些检验机构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信息难以共享,高端检测仪器设备大量依赖进口,难以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此外,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中信息报送、发布不畅,部门间、区域间协调联动不够,应急队伍装备落后,快速反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法规和标准体系有待完善。食品安全法配套法规规章还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之间衔接不畅,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仍需加大。地方性法规制定滞后,大部分地区尚未制定针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的管理办法。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尚未完全形成,部分食品卫生标准、质量标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以及行业标准存在缺失、滞后、重复以及相互矛盾的问题,食品安全标准整合及制修订任务繁重,相关投入尚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4.风险监测评估和科技支撑能力仍需提高。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工作起步较晚,风险监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点数量、监测范围、监测技术机构数量和能力等与实际需要仍有较大差距。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能力仍然薄弱,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有待加强。对食品安全规律的系统性研究不够深入,食品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检验检测技术与设备、过程控制技术等领域的研究相对不足,科研成果应用前安全性评估不够,基础数据缺乏,食品安全隐患识别能力不强。

5.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亟待加强。一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法制观念不强,责任意识淡薄,主体责任不落实,甚至不讲诚信、见利忘义、违法犯罪,针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仍需加强。食品安全培训体系尚不健全,培训机构和师资较少,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对各级监管执法人员的专业培训普遍不足。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安全基础知识水平仍需提高,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力度亟待加大。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提升能力、标本兼治,健全体制机制,落实各方责任,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整合资源,强化科技支撑,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依法监管、科学监管、全程监管的能力,推动食品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二)建设原则。

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对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进行总体部署,统筹食品产业发展与食品安全监管,统筹不同区域、不同环节、不同层级的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合理布局食品安全监管资源,重点加强市、县两级监管能力及农村、城乡结合部等薄弱地区监管能力建设,加大对监测、检验等能力建设投入力度。

2.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有效整合存量资源,挖掘潜力,提高效率,促进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信息、监测、检验、科技、宣教等资源共享,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整体能力。突出建设重点,科学配置增量资源,坚持节约高效,避免重复建设。

3.规范建设、科学监管。在广泛调研、深入研究基础上,科学制定相关能力建设标准,健全监督机制,督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依照标准严格执行,保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与运行的规范化。加大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科研攻关力度,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方法。

4.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按照现行事权划分原则,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建设任务。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各监管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按照《规划》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周密计划,分级分步组织实施,有序推进各项任务的落实。

5.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调动行业企业、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积极性,提高公众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普及水平,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三)建设目标。

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预防为主、全程覆盖、责任明晰、协同高效、保障有力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米、面、油、蔬菜、肉、乳品、蛋、水产品等重点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持续稳定良好,食品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居民饮食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具体目标如下:

1.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并明确办事机构。省、市、县三级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全面完成装备配备的标准化建设,监管执法水平明显提高。食品安全事故防范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范和处置。

2.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完成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标准的清理整合工作。

3.风险管控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立起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防御体系。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覆盖全部县级行政区域,监测点由344个扩大到2870个;监测样本量从12.4万个/年扩大到287万个/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哨点医院由312个扩大到3120个,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汇总单位由274个扩大到3236个。在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蔬菜、水果、茶叶、生鲜乳、蛋、水产品和饲料国家级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检数量达到每万吨3个样品,出栏畜禽产品达到每万头(只)3个样品,监测抽检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大中城市和重点产区。

4.国家级风险评估机构建设成为人才结构合理、技术储备充分、具有较强科学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食品安全权威技术支持机构,能够全面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交流等方面的技术保障工作。

5.食品安全检验能力显著提高,满足监管工作需要,以国家级检验机构为龙头,省级检验机构为骨干,市、县级检验机构为基础,布局合理、全面覆盖、协调统一、运转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检验仪器设备自主化水平明显提升,基层检验机构和食品生产企业检验仪器设备自主化比重显著提高,部分自主化高端产品进入省级、国家级检验机构。

6.“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下同)产品产地认定面积占食用农产品产地总面积的比例从30%提高到60%。

7.向我国出口食品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均经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注册;向我国出口食品的境外出口商和代理商均经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备案。

8.食品生产经营者安全信用档案全面建立,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所有食品经营者和中型以上餐馆、学校食堂、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信用档案实现电子化。

9.乳品电子追溯系统覆盖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生产经营单位。肉类蔬菜电子追溯系统覆盖全国城区人口100万以上以及西部城区人口50万以上城市。酒类产品电子追溯系统覆盖试点产品生产经营单位。保健食品电子追溯系统覆盖所有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10.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意识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各级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集中专业培训不少于40小时;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培训不少于40小时;公众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

三、总体布局与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着力建成较为完善的法规标准、监测评估、检验检测、过程控制、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应急管理、综合协调、科技支撑、食品安全诚信和宣教培训等10个体系。

(一)法规标准体系。

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法规清理工作,加快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配套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修订,促进法律法规有效衔接。完成食品召回、退市食品处置、食品安全可追溯、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食源性疾病报告、食品从业人员管理、食品安全诚信和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酒类、畜禽屠宰、进出口食品、粮食、食品相关产品监管等方面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制修订。推动食品安全地方立法,加快制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等地方性法规。加强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司法的衔接,完善食品安全刑事侦查和立案标准等相关配套规定,提高刑事责任追究效率。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打击震慑力度,依法从重惩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尽快完成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卫生、食品质量标准和食品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标准的清理整合工作,加快重点品种、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工作,充实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各地要根据监管需要,及时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推进食品安全标准管理机构建设,完善标准管理制度,严格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加强标准制定中的风险评估工作,提高标准科技水平。加强对食品安全标准的宣传贯彻和跟踪评价,促进标准落实。积极推动标准研究中的国际合作,持续开展与国际食品法典及相关国家、地区食品安全标准的系统对比研究,参与国际食品标准制修订工作。建立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要、适应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二)监测评估体系。

完善风险监测体系。依据食品安全法,整合各部门监测资源,建立统一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统一、有计划的监测。完善卫生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机制,统一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统一监测管理体系和工作程序,统一规范监测数据的报送、归集、分析和发布。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检工作。实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共享。完善数据报送网络和报送方式,逐步实现数据电子化实时报送,提高报送时效性,促进数据在各部门间的共享、共用。严格质量控制,保证数据的代表性、连续性、系统性。加强对监测数据的评价分析,重点强化食源性疾病发病趋势及病因分析,提高发现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的能力。推动监测与监管的联动衔接,将监督抽检数据纳入监测数据统一分析,实现监测结果向监督执法环节及时反馈,提高监督执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健全风险评估体系。提高食品和食用农产品风险评估能力,健全风险评估制度和工作机制,强化风险评估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系统开展总膳食调查和食物消费量调查,逐步提高食品安全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以及风险特征描述的整体能力,充分发挥风险评估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

科学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制度和机制,加强风险预警相关基础建设,完善风险预警渠道。以现有资源为基础构建和完善预警所需信息数据库,逐步提高预警能力。在综合分析研判监管执法、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交流等信息基础上,分层次、多渠道地开展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

(三)检验检测体系。

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制,增强检验技术服务的独立性,使各类检验机构向所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供同等检测服务;科学统筹、合理布局新建检验机构,避免重复建设。结合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进政府所属食品检验机构社会化。通过政策引导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促进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发展。食品生产经营者按有关要求提高自检能力。严格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和管理,提高检验结果的公信力。推进食品检验信息共享,要求承担政府委托食品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逐步连接入网,推动检验报告、数据电子化,实现实时调取、查询。

强化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加大监督抽检经费保障力度,科学制定监督抽检计划,切实保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需要。根据风险监测结果、重大食品安全隐患、投诉举报线索等,确定监督抽检重点,加大对专供婴幼儿及其他特定人群食品和原粮、米、面、油、蔬菜、肉、乳品、蛋、水产品等大宗食品的监督抽检力度。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地域间、部门间监督抽检计划的协商、结果通报和信息共享,减少重复抽检。规范食品快检设备和技术认定,明确快检设备生产资质要求,加强基层监管队伍快检设备的配备和应用,提高抽检针对性和效率。

推进检验仪器设备自主化。重点支持检验仪器设备自主化项目,通过集中招标、市场换技术等办法,采取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等方式,力争在高性能检验仪器设备自主化方面有所突破,着力缓解我国中高端检验仪器设备长期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四)过程控制体系。

加强食品产业链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提高各环节监管能力。严格市场准入,严把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关。强化食品安全源头管理,继续推进全国农产品产地安全状况调查和评价,加快食用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划分工作,实施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分级管理。强化农业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实施良好农业规范,严格控制禁限用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扎实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工作,使全国优势农产品主产区规模以上生产主体基本实现标准化,大幅度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增加“三品一标”产品总量规模,依法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严格生猪定点屠宰准入,对定点屠宰企业关键生产环节开展实时监控,促进屠宰企业规范化生产;加强对牛、羊、禽类屠宰的监管。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推行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和食品防护计划;完善生产加工环节食品风险监测和排查制度,加强食品生产系统性和区域性质量安全问题的防控和处置。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强化食品集中交易批发市场的建设和监管,加强产销对接,提高食品储存、运输、流通的质量安全控制。加强餐饮服务环节量化分级管理,积极推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强化加工制作的过程控制要求;在餐饮服务单位全面推行餐厨废弃物规范化处理。制定各环节监督检查操作规范,将进货查验、生产经营记录、出厂检验作为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实施过程监管的主要内容,细化监督检查要求。完善食品退市、召回制度,加强对问题食品处理过程的监督。

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获得相关认证,严格认证管理。完善产业政策,推进结构优化,不断提高食品产业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建立健全追溯制度,强化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餐饮服务、食品进出口等环节生产经营记录,加强各环节衔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运用物联网等技术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管理系统,统筹规划各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统一追溯编码要求,保证追溯链条的完整性和兼容性。逐步建立全国互联互通的食品安全验证验票管理体系,推动建立资质证明、检验报告等电子查询系统。

(五)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完善进出口食品风险监测制度,强化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监测,保障进出口食品安全。进一步完善基于风险分析、符合国际惯例的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严格实施准入制度,加强对出口国食品安全体系的检查、评估,有效实施进口食品生产企业注册和境外出口商或代理商备案制度,确保相关企业依照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产向我国出口的食品。健全国外食品生产企业、进出口商和销售商信誉记录,完善进口食品追溯体系,推进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系统的应用,有效实施对进口食品的追溯管理。进一步健全源头备案、过程监督和产品抽检的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加强与主要贸易国家、地区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法规标准、监管措施、信息共享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六)应急管理体系。

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尽快制定并不断完善本地区、本部门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严格落实预案规定的日常防控、舆情监测、隐患排查、紧急处置、事故调查、信息发布等制度措施,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

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应急指挥决策系统、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系统、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强化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急检验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效率。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设以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队伍为专业力量,以协管员、信息员和志愿者为补充力量的食品安全应急队伍体系。

(七)综合协调体系。

逐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明晰各相关部门监管职责,消除职责交叉和监管空白;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综合协调能力建设,提高监管效能。强化中央与地方及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联动,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健全资源共享、联合执法、信息通报、隐患排查、应急联动、事故处置等机制;建立健全公安机关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办案协作机制,推动公安机关建立专门的食品安全案件侦办队伍。选择若干市、县开展综合执法试点,通过相对集中监督执法人员和设备等方式,充分整合各部门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量,促进解决基层监管力量薄弱和分散的问题。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地方政府和部门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制定食品安全违法违纪责任追究办法,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强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制定并组织实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切实加大投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配备与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相适应的人员,保障经费和工作条件,提升各级、特别是基层监管队伍装备配备水平。加强对重点食用农产品产区、重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婴幼儿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重点品种的监管;强化对农村、城乡结合部等食品安全薄弱地区的监管,推进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能力建设,尽快建立和完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加强餐厨废弃物综合治理,推进资源化利用。

(八)科技支撑体系。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提高科研水平,为食品安全科学监管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加大支持力度,加快解决食品安全领域科技难题。推动食品安全学科建设,强化食品安全专业教育,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建设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专业化食品安全科研队伍。整合行政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各方面科技资源,集中力量打造高水平食品安全科技平台。加强食品安全领域科技资源的统筹协调,促进科研仪器设备、科学数据等的开发、共享和高效利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及时引进、吸收、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增强食品安全科技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化水平。建设食品安全科技数据库,收录食品安全基础数据和科研成果,实现食品安全科研信息共享。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科技综合示范建设,推动食品安全科研成果的运用,加强科研成果使用前的安全性评估。建立国家食品安全专家库,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手段,为各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技术咨询。

(九)食品安全诚信体系。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意识和诚信意识,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细化并落实主体责任。依托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和身份证信息,全面建立并动态更新各类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细化完善档案记录信息,逐步实现信用档案电子化和全国联网。加快食品生产经营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信用信息的征集、披露、使用制度,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健全奖惩机制。建立实施“黑名单”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在融资信贷、用地等方面予以限制;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在技改投入、品牌培育等方面予以支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引导、督促行业自律,营造食品安全诚信环境,培育食品安全诚信文化。

(十)宣教培训体系。

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宣教工作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科普宣教,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升公众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对各级政府及监管部门负责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加强法律法规、标准、科学知识、监管专业技术、应急处置能力等培训。加强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培训。加强对各级检验机构、特别是市县级检验机构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有关人员食源性疾病诊疗技术培训。鼓励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行业组织等开展食品安全相关培训。建立有效的风险交流机制,畅通交流渠道,强化政府、企业、公众、媒体等之间的交流。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地区的食品安全交流与合作。

鼓励和支持社会监督。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和解疑释惑工作,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支持媒体科学、准确、客观地进行相关报道,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认真核实、查处媒体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对发现重大线索的新闻媒体给予奖励和表彰。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设立乡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和批评、建议渠道,推行有奖举报制度,逐步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举报电话,健全食品安全投诉的快速受理、高效处置机制。

四、重点建设项目

“十二五”期间,针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着力建设9个涉及全局、部门和地区难以独立解决的重点项目。

(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建设。

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能力建设,加快清理整合现行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重点做好食品添加剂标准、食品包装材料标准、食品生产经营规范、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控制标准、农药和兽药残留标准、致病微生物标准、食品污染物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和重点产品标准等的制修订工作。

(二)监测评估能力建设。

逐步增设食品和食用农产品风险监测网点,扩大监测范围、监测指标和样本量,使风险监测逐步从省、市、县延伸到社区、乡村,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建立统一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库,及时、完整收录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粮食质量安全、食品生产加工和进出口食品风险、保健食品质量安全、餐饮消费环节食品风险、食源性疾病等监测数据、有毒有害物质及其毒理学数据和总膳食调查数据。改善国家级风险评估机构工作保障条件,通过有效措施吸引优秀专业人才,重点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比实验室、监测质量控制、风险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评估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领域的能力建设。

(三)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统筹考虑地域分布和实际监管工作需要,按照“提高现有能力水平、按责按需、填平补齐、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的原则,制定并实施各级食品安全检验机构能力和装备配备标准,以提升现有检验机构能力水平为主,统筹、强化各级食品安全检验能力,特别是加快最急需、最薄弱环节以及中西部地区和基层食品安全检验能力建设,重点解决“检不出、检得慢”的问题。总体上,使若干国家级食品安全检验机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和仲裁检验能力;各省(区、市)具备较高的食品安全检验分析能力和一定的研发能力,具备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的全项目确证检验能力;各市(地、州)基本具备按食品安全检验方法标准开展检验的能力,具备对当地主要食品种类、重要食品质量安全项目的实验室检验能力及快检能力;各县(市、区)具备对常见食品微生物、重金属、理化指标的实验室检验能力及现场定性速测能力。具体建设任务通过有关部门制定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专项建设规划落实。

积极稳妥地推进县级检验资源整合,鼓励省、市级检验资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合。选择若干市、县试点探索食品检验资源优化整合的有效模式,实现统一利用人员设备,统一计划安排检验任务,统一归口管理检验经费,共享检验信息。对于在检验资源整合方面取得成效的地区,国家在建设资金上给予优先支持。

(四)监管队伍装备标准化建设。

制定实施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强化省、市、县三级监管队伍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专业队伍标准化配备,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填平补齐、适用适宜的原则,配备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现场执法与调查取证设备、通信设备等,满足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需要。特别要加强县级监管队伍快检设备配备,为一线执法人员开展日常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针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特殊性,加强稀缺检测试剂、急救药品等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国家食品安全应急物资紧急生产和配送的能力储备,缓解重要应急物资峰值需求,减轻经常性储备压力;完善应急物资调拨与紧急配送体系,确保应急物资及时供应。

(五)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

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先行在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肉类、蔬菜、酒类产品、保健食品等方面实现电子追溯,并逐步拓展到其他重点食品品种。

1.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电子追溯系统。建设全国联网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电子追溯系统,实现从奶源、采购、生产、出厂、运输直至销售终端全程实时追踪监控,确保在任何环节都能对产品快速辨别真伪。推进生产流通企业电子信息追溯设施建设。选定统一的追溯手段和技术平台,识别、记录和交换追溯信息,并与执法信息平台衔接,实现重要数据在企业、市场与政府部门间的共享;建设统一的信息查询系统,便于消费者、政府部门等各方面查询。

2.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以蔬菜、肉类和淡水鱼等“菜篮子”产品为重点追溯对象,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地域追溯信息共享,形成互联互通、协调运作的追溯工作网络。在生产环节,积极引导生鲜农产品重点产区及“三品一标”产品和“三园两场”(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场)等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在所有生鲜农产品重点产区及标准化示范区全面推行农产品标识准出和生产档案信息化管理。在流通环节,支持有条件的城市从建设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入手,强化农产品标识准入管理,推进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电子化。以统一追溯技术标准为手段,加强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实现各环节追溯信息互通共享,打造从种植养殖源头到消费终端的全过程追溯体系。

3.酒类电子追溯系统。按照“企业主导、政府推动、便捷追溯、品牌示范”的原则,应用互联网等技术,建立全国酒类电子追溯系统;选择若干品牌知名度高的酒类商品开展溯源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在生产环节初步建立酒品防伪与追溯管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流通环节健全批发过程信息管理网络,在零售与消费服务环节健全经营者履责和消费者监督的复核机制,为在全程建立信息关联、责任衔接、查证可信的酒类流通物联网打下基础,初步实现酒类商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4.保健食品电子追溯系统。在试点基础上,建成全国统一、全面覆盖的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电子追溯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追溯管理平台,实现生产经营各环节信息互联互通,实施产品许可、生产许可、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电子化管理,形成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直至销售终端的全过程电子追溯链条,实施全过程监控。引导、督促企业落实生产经营各项制度,鼓励生产企业开展电子防伪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信息查询和投诉系统,鼓励社会各方面查询与监督。

(六)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设。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根据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统一部署,建立功能完善、标准统一、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见下图)。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由一个主系统(设国家、省、市、县四级平台)和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相关子系统共同构成。主系统与各子系统建立横向联系网络。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示意图

国家级平台依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建设;省、市、县三级平台按照国家统一的技术要求设计,由同级食品安全办组织建设。各级科技、工业和信息化、环境保护、农业、商务、卫生、工商、质检、粮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和主系统功能要求建设子系统。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主系统与各子系统对接,并延伸到信息使用终端。主系统要实现对各子系统数据的实时、全权调用,可实时向各类终端发布预警等信息。各子系统通过主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在该平台基础上扩展功能。

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设要按照分步实施、逐步融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采取主系统和子系统共同规划设计、各有关单位分头组织建设的方式进行。“十二五”期间,优先开展监测检验、监管执法、法规标准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

(七)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基金或专项等渠道,加大食品安全科技研发投入,集中力量重点开展7个方面的科技攻关。一是在食品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重点研究食品安全战略、监管体制机制、法规制度、标准体系、关键政策等,确立我国食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方面,重点研究风险评估技术,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风险评估和高风险污染物暴露评估,建立相关评估模型和数据库,获得我国污染物暴露评估国家参数。三是在食品安全标准研究方面,重点开展重要污染物、真菌毒素、致病微生物等相关基础性研究和食品添加剂技术必要性研究。四是在检验检测技术和装备研发方面,重点研究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及非法添加物检测技术,研发新型快速检测、在线监测控制、食物中毒综合诊断技术和设备。五是在食品安全预警、溯源技术研究方面,重点研发食品安全预警系统、溯源防伪信息数据系统和食源性疾病溯源系统。六是在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方面,重点开展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产地环境污染因素修复与净化、大宗食用农产品重金属、霉菌和生物毒素等控制技术研究,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新型农业投入品。七是在食品生产流通过程控制技术方面,开展具有生物累积效应的食品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和耐药菌耐药机理研究,研发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储存过程中有害物质的风险控制技术和装备。

(八)食品安全培训能力建设。

依托各级行政学院、党校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加强食品安全培训,开展对地方各级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同志、业务骨干的食品安全定期轮训。加强培训能力建设,充实师资力量,开展科学研究、决策咨询,编写食品安全培训教材,开设食品安全培训系列课程,增加专业教学设备,配备相关实验仪器和模型,建设必要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实物与模拟训练系统。

(九)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能力建设。

加强食品安全科普资源建设,整合科普挂图、科普影视作品、科普展览、科普宣传册等优质科普资源,为开展经常性和应急科普宣传提供充足的科普资源储备。基于互联网搭建食品安全科普资源支撑平台,开设食品安全网络科普宣传栏目,为基层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提供权威、便捷的数字化科普资源共享服务。着力打造一批精品科普栏目、节目、宣传片,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各类媒介,加大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力度。建立食品安全科普专家库,定期为社会各界提供科学、权威、及时的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利用“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平台,提高媒体科学传播能力,及时解疑释惑。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分解《规划》任务,明确建设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按计划、有步骤地抓紧抓好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全面实现各项目标。

(二)保障经费投入。

建立与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相匹配的财政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中央投入向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倾斜。严格监督管理项目建设经费,确保资金高效、合规使用。

(三)完善政策措施。

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加强政策之间的衔接协调,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制定落实优惠政策,鼓励相关地区、行业和企业积极参与《规划》重点项目的建设。

(四)强化指导衔接。

切实发挥《规划》对“十二五”期间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总体指导作用,加强相关国家专项规划、部门规划和地方规划与《规划》的有效衔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密切配合,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与《规划》衔接,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的各项任务和要求。

(五)严格督查评估。

将《规划》任务落实情况作为对部门和地方食品安全工作督查和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评估和监督机制,定期评估《规划》实施情况,加强督促检查、中期考核和效果评估,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上一篇:割稻记作文500字下一篇:自住住宅的房屋租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