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部个人工作总结学生会

2024-04-27

学习部个人工作总结学生会(共14篇)

篇1:学习部个人工作总结学生会

2018学生会学习部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范文

首先学生会的工作虽然有时候繁琐,我也有过抱怨,但是归根到底,它成为我大学生活的一部分,让我铭记于心。我会一直记得学长学姐的教导,用它来勉励自己,弥补自己的水平和经验的不足之处,同时我会继续的努力,争取把份内的事做得更好。

我部举办的的各种活动都参与并融入其中,虽有苦有笑,但着实令人开心向往。在我们互相帮助的同时,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还有学习,我们会不断的努力。接着就是我们部的考勤情况,我认为这个不只是一个形式,应该着实下手,壮我大众传媒之风。望学习们都积极配合。

在这几个月的工作中我从学姐和学长的身上看到了微笑的魅力。第一次面试时融洽的气氛就让我喜欢上这些学姐学长以及这个组织。从实践中和学姐学长的指导下我懂得在工作中要有主人翁精神,要热情待人,要低调处事,要谦和细心。虽然我离这些标准还有差距,但我会朝这个目标努力。在日常的生活中学长和学姐则通过言传身教告诉了我团结的力量,在组织和集体中,只有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团结一心,只有的加一起努力才会成功,才会更加优秀。

以上就是我对我们部门和我个人的总结,我们部门每周都有固定的常规活动。这些工作虽然是繁琐的,但是其中却倾注了我们学习部每一个干事的心血,当然我们还有不足之处,但是我们会更加努力,做好我们的每一份工作,用最大的热忱去对待我们学生会的工作,用最温暖的心去服务我们的同学。我想说的应该只有加油了吧,坚持吧~!

篇2:学习部个人工作总结学生会

大学生学期个人总结

大学生学期个人总结:

今年是我进入大学的第三年。两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忙下,透过自身不断努力,各方面均取得必须的进步。现总结如下:

思想政治学习方面。始终持续与党中央高度一致,认真学习jzm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讲话精神,用心参加学院及班上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坚决拥护独立自主原则及“一国两制”的方针,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分裂主

义。政治上要求进步,用心向党组织靠拢。不满足于党校内入党用心分子培训所获得的党的基本知识,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增强自身的党性原则,按照新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来要求自我,虚心向身边的党员学习,并结合国内国际政治生活的大事,定期作好思想汇报。

工作作风方面。在学生会的工作中,我始终以广大同学的共同利益为最基本的出发点,这一点正是贴合了“三个代表”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处处从同学们的需要出发,为同学们服好务。两年来,自我也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度,用心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学请教工作上的问题,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知识。敢于吃苦、善于钻研,能按规定的时光与程序办事,较好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同时用心主动配合其他部门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工作效能。知识学习方面。学习刻苦,态度认真,只是在

学习方法和潜力上有些欠缺,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改善。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新世纪在悄悄降临之际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要求,经济日新月异,科技翻天覆地,所以更多、更快、更广的吸收新知识即成了放在我们面前务必解决的一个问题,我透过这两年的大学学习,对于专业方向、节奏、程度、难易度等等,也有所了解,投入了不少时光再学习上,每次考试也发挥的能够。在大学的后两年中,对学习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会加倍努力学习,把更好的成绩带进大四。所以,如果说这是对我的压力,到不如说是对我的考验,我必须会全力以赴。

总之,过去的两年,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的两年,是用心探索、逐步成熟的两年。由于参加党校的时光不长,政治思想觉悟还有待提高;对大学学习的规律仍需进一步适应,方法也尚需改善;在学生会的工作中,也要弥补不足,尽最大的努力为同学们服务。新的一年

里,我必须认真要向党员同学学习,戒骄戒躁、勤勉敬业,在平凡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大学生学期个人总结:

大学生自我总结范文

大一的逝去迎来的是大二的到来,在新的这个学期里,我用心端正思想态度,改变学习方法,调整生活规律,较快较好的适应了新的学习生活氛围和环境,使自我的大二生活充实而有好处。

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期望,我应当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在思想上用心追求上进,明辨是非;在学习上刻苦努力,精益求精;在生活上勤俭节约,节约水电,不攀比;在工作岗位上热心为同学服务,大胆创新;在行动上坚决反对有损民族形象的丑恶行为,讲礼貌,讲礼貌,守纪律,遵守社会公德和校规校纪。让我们用心行动起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把“八荣八耻”作为心灵的准则和行动的指南,弘扬社会主义荣辱

观,共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新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这学年在xx班担任班长的工作,在工作期间,我用心履行自我的职责,尽自我所能当好班长,为班上的同学服务,有必须的奉献精神。所做的工作包括,成功组织同学们春游秋游,成功申请优秀班群众,尽潜力搞好每一次的团日活动。我还用心与辅导员沟通,起到了连接辅导员和同学的作用。另外,尽力的帮忙其他干部的工作,让整个班群众的工作仅仅有条。

学习方面:功课学习,比去年有了必须的进步,学到了必须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增强!另外,还坚持练习吉他和篮球,两项均有明显的进步。

其他方面:社团活动,加入了音乐协会,并担任协会的外联部长,主持协会的外联工作。社会实践方面,暑期和高中同学一齐回家乡搞补习班,自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丰富的社会知识,更清楚的了解自我的潜力,也提升了自我的潜

篇3:高校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

1 PLE概念

PLE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 , 中文译为“个人学习环境”或“个性化学习环境”。PLE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 依托网络为学习辅助, 进而构建的自主、综合学习方式与学习环境, 具有促进个人终身化学习的作用。因而, 关于PLE概念的描述主要包括5个方面, (1) 借助网络力量构成的松散集合体, 是一种新方式的服务工具; (2) 一般以Blog为中心的网络工具, 运用Rss阅读器和简单的Html来进行自由收集与发布, 以构成集合性的自我引导学习方式; (3) 支持个人与专业的发展; (4) 各种应用与服务的综合体; (5) 是Power Tools, 力量工具的象征。

2 高校学生构建PLE的必要性

2.1 促进高校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鉴于高校学生课业繁多, 利用PLE构建系统、索引的知识体系与知识框架, 有效对高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及相关领域知识进行归类整理。这有助于高校学生掌握知识自成体系, 借助PLE平台计划明确的学习目标, 以促进学生的个人学习。

2.2 丰富高校学生学习工具软件的使用

高校学生得益于科技的发展, 为其提供了多样性的学习工具, 如MP3/MP4、计算器、快译通等。而基于网络构建的PLE学习环境更加丰富了高校学生的学习工具软件, 传统性的硬件学习工具都可在PLE提供的各种社会性软件来满足功能使用的需求, 多媒体计算机的超链接性、存储性为高校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2.3 提供学习方法促成终身学习

高校学生通过构建PLE的个人学习环境, 利于其有效掌握自主学习方法与能力, 再加上学校专业知识的系统教学, 高校学生在毕业之后大部分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 为其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高校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与能力, 进而促成其终身学习的可能性。

3 高校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

高校学生PLE的构建, 可以是基于Web服务的由一个或多个子系统组成的桌面程序, 具体组建方案如下:

3.1 基本工具与方法

⑴搜索引擎是高校学生在PLE环境中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因而高校学生需要熟练掌握2种以上的高级搜索引擎 (如Baidu、Google等) 使用方法;⑵高校学生应拥有如MSN、QQ等较为流行的即时性通讯工具帐号, 若没有需及时注册申请;⑶高校学生应拥有多个免费邮箱, 掌握如Outlook Express、Foxmail等邮件客户端软件的使用, 以满足注册BBS、私人写信、支付理财、快速收发邮件等需求;⑷开通网上银行, 并注册如支付宝、块钱等在线支付服务。

3.2 以Blog为起点与核心

Blog是一种网络交流系统, 具有Tag、RSS、Trackback技术支持, 提供Web2.0服务, 兼具发布写作与交友的优势, 操作简单快捷, 为广大用户提供了网络交友的平台。PLE可以将Blog作为起点与核心, 高校学生可自由选择Blog圈子, 实现网络沟通与交流。

3.3 信息获取工具与渠道

PLE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多样性的信息获取工具与渠道, 具体包括: (1) 传统网站; (2) 订阅工具 (如RSS订阅、Twitter等) ; (3) 搜索引擎; (4) 专业性的知识网站 (如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 ; (5) 专业性的论文等文献资料网站 (如Google学术搜索、CNKI、Google专利搜索等) 。

3.4 社会性联结工具与渠道

与此同时, 关于社会性联结工具与渠道PLE也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 主要有: (1) 各类交友网站; (2) 即时通讯工具 (如MSN、QQ等) ; (3) 各类分享网站 (如Google Calendar、卡卡网等) ; (4) 生手专家联结渠道 (如43Things) , 该渠道能够实现具有相似学习目标高校学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学习。

3.5 娱乐工具与渠道

此外, PLE还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些娱乐工具与渠道, 劳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观点。如Youtube、土豆等视频网站;17173、2828等游戏网站;迅雷、eMule等下载软件。

3.6 信息反思、整理的工具与渠道

高校学生通过PLE系统的学习之后, 可利用各种工具与渠道进行学习信息的反思及整理。如 (1) 将自己学习中的反思总结发表在Blog上为同学提供借鉴; (2) 将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成果贡献在社区Wiki上; (3) 在Yahoo Pipe上整合出一个新的RSS输出, 丰富Web的服务内容。

摘要:大学生已逐渐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要群体, 因而各大高校决定构建基于互联网为载体的PLE新型学习方式, 为高校学生创设一个更系统、自由、便捷的虚拟个人学习环境, 借助互联网实现对高校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管理。PLE能够促进高校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为高校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学习工具与渠道, 助于高校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在此, 本文将详细探讨高校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蒋成凤.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实现——以网上人大“个性化学习空间”实践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 (综合版) , 2012 (9) .

篇4: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个人学习环境(PLE);个性化学习空间;学习门户;学习桌面;学习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9—0075—04

网上人大是国内最早开办网络教育的高校,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网上大学之一。网上人大网站(www.cmr.com.cn,简称CMR)承担着为6万名学生、7万名毕业生、上千名服务站工作人员以及网上人大教职工服务的使命。随着服务对象人数的不断增加和服务项目的逐步扩展,该网站日渐呈现出体量庞大、信息众多、功能繁杂的态势,也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障碍。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用户行为方式的变化,网上人大一直试图对CMR进行改造,以期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个性化的个人学习环境。其中注册学生的网上学习过程及学习体验,是整个网站中相对独立又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2010年网上人大启动了网站改版工作,并同步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中心,对网上学习资源、学习事务管理、交互协作等功能进行重新分析和优化,设计开发具有吸引力的个性化学习空间。经过一年多的业务整合梳理、功能规划和网站设计,新一代的网上人大个人学习环境于2011年底正式成功上线运营。

一、个人学习环境的一般特征

1. 关于个人学习环境的一般表述

关于个人学习环境(pLE),比较宽泛且广为接受的是Stephen的定义,他认为“个人学习环境是一种工具、服务、人和资源的松散集合体,是利用网络力量的一种新方式”。[1]Van Harmelen认为,个人学习环境是一种能帮助学习者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学习的系统,包括学习者建立他们自己的学习目标、管理他们的学习(管理内容和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的交流。pLE是内容、服务组织在一起的集合(waters,2005),它是帮助学习者聚集、组织、加工和处理学习资源的工具的集合(Martin,2007)。[2] 另外,有的观点认为个人学习环境能使学习者在学习中自我引导,支持个人和专业发展,是各种应用和服务的混合体等。[3]

2. 笔者的理解

结合网络学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笔者从Stephen的定义出发,将个人学习环境理解为:使用模块化的、松散组合的方式,把看似分离却能相辅相成的工具、资源和服务联合起来,支持人的专业化、个性化的学习。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到的个人学习环境是指基于网络技术的个人学习环境,体现出了个性化学习、社会化交往、开放和共享资源的思想。它同时兼具独立性和开放性两个特征:一方面,这个环境是带有私密性质的个人学习门户,通过依赖特定的网络学习空间或平台,学习者主动构建高度个性化和私密性的个人中心,把分离的、有利于学习的资源、资讯、工具和服务等聚合起来,方便管理和使用。另一方面,这个环境又是开放和共享的。学习者可以总结、反思其学习经验,搜集和分析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及进行学习实践活动。

根据已有文献中对个人学习环境要素的综述分析[4]笔者认为,个人学习环境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要素:

(1)个人学习桌面:学习者对个人学习空间可进行个性化的管理、设置,使之形成专属的、私密的、个性化网上学习门户/学习桌面。学习者一旦进入这个个人学习门户,可以立即找到归属感,并迅速从现实生活中转入网上学习的状态。

(2)学习事务管理:网络学历教育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在学制期限内,有很多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关键事件需要学习者特别关注。而成人在职学习者由于工作和家庭事务繁多,更容易因为忽略这些关键信息,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支持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方面,要特别强调、提醒学习者完成个性化的事务和流程的处理。

(3)聚合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服务、信息等,并可以对信息进行共享、评价。

(4)网络人际交互:在个人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与其他学习者交互,发展自己的社交网络以共同交流、探讨,更好地实现个人化学习。

二、网上人大网站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

1. 设计的原则与思路

网上人大的个人学习环境确定“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思路,以学习过程的流程设计为学习者行为的主线,形成了学习内容个性化、功能个性化、信息和服务个性化、界面个性化四大设计原则。

学习个性化:包括学习者可自行制订学习计划、完全自主选课(每月均可选课)、自定学习进度和路径、设定学习日程;符合SCORM标准的模块化学习内容,实现了可共享、跟踪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习者自我管理学习。

功能个性化:功能可选、可排列、可组合。如图1所示,以选项卡的方式组合功能,可以实现功能的拖拽、排列组合、删减等。

信息、服务个性化:定制和推送新闻、定制和推送通知、定制和推送个性化消息等;引入web2.0的技术元素,比如学习日历、书签、笔记本、学圈、同学录等,支持用户体验与学习交互。与个人无关的干扰信息被屏蔽在外。

界面个性化:界面布局、界面颜色、界面结构可自行设定,如图2所示。

2. 功能特征

在借鉴目前国内个人学习环境功能设计的基础上,[5]笔者将功能设计分为五个大类,如图3所示:

维护个人档案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学籍信息、联系信息、学费账户、扩展介绍等;查看个人学习状态;管理个人主页。

提供个性化信息/资讯:学生只接收与自己相关的信息(通知、个性事务提醒、短消息提醒、好友请求);可选择性接收新闻类信息;可以链接感兴趣的职业或行业资讯信息。

完成学习事务:完成从注册、缴费、选课、订教材、课程学习、预约、考试、查询、论文、毕业等一系列事务。

提供基本交互工具:学生在个性化空间能够利用一些基本的社交工具(短消息、邮箱、通讯录、论坛等)和别的学生进行(在线、离线)交互;可维护“我的好友”列表;可通过个人主页实现空间的共享: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喜好设置个人学习主页,也可以访问他人的个人学习空间,双方互访的行为和内容均由个人事先自行设定。

提供附加的功能和工具(可分为通用的附加功能/工具、个性化的附加功能/工具):其中通用功能/工具是指所有用户都能适用但不可进行个性设定的功能/工具,而个性化的附加功能/工具是指用户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个性化设定的功能/工具,比如功能选项卡的排列组合、个人学习环境是否对好友开放、界面布局的个性设定、皮肤设定等。

三、网上人大网站个人学习环境的特点

经过一年多的设计与开发,网上人大网站个性化学习空间的一期工程已经成功上线。总体来说,学习者可以获得以下学习体验:

1. 享受属于个人的学习门户

个性化学习空间是个人自有的学习门户,具有高度的拥有感和私密性。登陆之后,学习者可以获得欢迎词、简单的个人信息确认、未读个性化消息/提醒/日程、学习进度、个人档案等信息,如图4所示,能给学生一种个人学习桌面的概念,方便成人学习者迅速转入学习状态。

2. 同步掌握关键的学习流程

个人首页以“学习流程图”串联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其中学院正在进行中的事件用绿色提醒,即将结束的事件提前3天用红色提醒,尚未进行的事件显示为灰色,如图5所示。简洁、一目了然的图形化设计,能快速浏览关键的信息,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成人在职学习者的时间。

3. 高效管理个人的学习事务

完成从入学到毕业所涉及的所有学习过程和事务。学生可在线完成从学习注册、网上缴费、选课、订教材、课程学习、预约、考试、查询、论文、毕业等一系列事务,也可以随时进入个人学习状态,并管理个人主页。

4. 精准接收专属的提醒信息

通知、提醒只跟本人相关,剔除了冗余和干扰信息。如图6所示。这充分发挥了web2.0时代的优势,与以前群发模式下大广播式的通知、消息等划清了界限。

5. 实现师生间一对一的交互

网上人大个性化学习环境中,一个比较重大的突破在于师生间实现了一对一在线交互,这是目前所知,网络教育院校中并不常见的。图7是学生与教学辅导老师在线双向交互的示意图。比如当学习者增选一门选课,默认的收件人列表会自动增加该课程的辅导老师;当学习者进入毕业论文写作阶段,列表中还会自动增加论文管理员和论文指导老师。其中课程辅导老师以课程名称开头,论文管理员和论文指导教师直接显示教师姓名。发送消息时,从默认列表中选取想要发送的老师即可。

四、经验总结

针对在职学习者的网络个人学习环境,应具备个人学习环境的共性,但也有一些个性,需要特别注意。笔者将这些经验总结了一下,以备同行参考。

1. 提供易用实用的界面和功能

在职成人学习者的工学矛盾突出,时间观念非常强,不愿意浪费时间去适应花哨的界面和功能,需要尽快定位到关键的信息、功能、资源,尽量减少无关干扰。

2. 突出关键的时间节点和活动

在职成人学习者每天需要处理的事务很多,在整个学制期限内,有许多关键的时间节点和活动容易被错过。笔者在设计的时候,特别突出了学习者需要参与的所有学习事务,并在关键时间节点都给予了多通道提醒,比如关键学习流程图、消息、提醒、通知等,为学习者提供贴心、便捷的服务。

3. 提供精准快捷的信息/资讯

只接收与自己相关的信息(通知公告、个性事务提醒、站内短消息、好友请求等),其他非关键资讯比如新闻、推送类资讯如职业或行业信息,可以由学习者自行订阅。保证所有的通知、提醒、交互都是跟本人相关,使学习者的宝贵精力不被无关信息和冗余信息所干扰。

4. 支持师生点对点的双向交互

远程学习者与教师的时空阻隔,需要通过网上的师生互动获得弥补。网站为课程辅导教师和论文指导教师、论文管理员开通了与学生一对一双向交流的通道,通过这一交互途径可以更好地实现个性化的、学术性支持服务。

下一步将进一步放开所有后台业务人员与学习者的点对点交互,实现完全的学习支持服务(包括学习和非学术)的在线一对一交互,以及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社会化学习网络。

笔者相信,有了个人学习环境的支持,网上人大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以及所有有志于学的社会人士。

[参考文献]

[1] 洪伟. 基于web2.0的PLE模式创设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生

学位论文,2009,(5).

[2] 张子峰. Web时代个人学习环境PLE探究[J]. 云南大学硕士研究

生学位论文,2011,(4).

[3] 张帅,杨成. 培养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PLE设计研究[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4] 吴宇璐. 论个人学习环境(PLE)要素分析[J]. 江西广播电视

大学学报. 2011,(4).

[5] 廖守琴. 基于PLE理念的网络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J]. 继续教育

研究,2009,(5).

篇5:学生会学习部个人工作总结

学生会学习部是在校团委领导下、学校学生会指导下,隶属于学校学生会的学生组织学生会下设的部门之一。下面是找总结网整理的学习部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参考。

学生会学习部个人工作总结(1)

一步一个脚印,转眼间,即将迎来xx年。在学生会又一个学期的工作也即将结束。一个学期以来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也让我在这一学期成长了很多。

回眸这一学期:这学期是我升入大二第一个学期。首先是学生会的纳新工作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作为一名学生会的老成员,参加了这次工作。一张张渴望进入学生会的面孔,一份份填满迹的简历,无不感受到学弟学妹对大学生活,对学生好工作的热情。而越是这样,作为学长的我就越要拿出十分精神,对他们进入学生会,进入建工系学习部负责。在面试忠,我学到了作为一名学长,一名“小应聘员”应该具备的素质,以及怎样和学弟学妹们进行沟通,通过我的语言让她们了解学生会各部门的职责和能在其中学到什么。我更是在学生会换届的这段时间里感受到什么叫“有能者居上”。老师和学长学姐的谆谆教诲,让我明白“我能行”很重要。我很荣幸自己能被任命为建工系学习班干部,尽着我的所能,带领部门成员,配合其他部门完成这学期的工作。这学期我们学习部取得的所有成绩,都凝聚了我们学习部每一位成员的辛劳付出,每一位成功活动的背后都有大家辛勤的汗水。

第一份接受的工作当然是运动会召开,在运动会上我们负责的是加油搞这块。给我系运动员写加油稿助威是我们学习部的事情,在这过程中就发现了许多的漏洞。由于事先的疏忽班级分区的管理也没有到位,在现场也难得找到各项负责人,都比较混乱,建议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全方位的考虑详尽,大型活动可以与上一届的同学多讨论。但是总体而言,运动会是我们建工系学生会的第一次对外亮相,我们都尽着最大的努力,反映也还不错。

紧接着就是我们的日常工作,收取考勤日报表,旁听,考勤,差班会记录本,打扫卫生等等,而就这些日常工作而言,本部门部员做的还算到位。但毕竟是新接触的工作,难免会有疏忽。尤其是在旁听和考勤这俩大方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班级里的同学对本部门的工作不积极配合。而针对部员对工作的不可了解之处,我们三个部长在平时也经常给本部成员讲解在日常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当然也多次邀请各班学委和班长开会,就学习部进班考勤和旁听方面展开过讨论。就针对这些日常工作中国出现的问题,我部会积极去尽快针对性的解决平时多与各班学位和班长沟通,希望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能真正起到学习部应起的作用:在平时的考勤,旁听对同学们的学习能起到真正的督促作用。

在我校的60年校庆到偶来之际,我部与社团部联合举办了“英语口语大赛”的演讲比赛,首先我们在各班选出了代表,然后举办复赛,从中筛选出了更加优秀的选手进行决赛。在决赛前,我们作了详细周密的策划。对于工作的各个细节方面均落实到位。比如比赛流程,比赛形式,记分员,计时员,评委的安排以及现场互动等等。这个活动提高了我们部醒来部位的热情,也给他们积累了经验,锻炼了他们处理工作的能力。这次活动整体来说举办得十分顺利,但由于是第一次举办活动,还存在着经验上的不足和工作上的缺陷。相信经过一次次的活动之后,我们部的所有成员都能够从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而在临近学期末额时候,学习部又迎来了“期末教师测评”的活动。这是我部成员第一次亲自与各班学生就各科老师的授课质量与意见的一项活动。在将近一周的准备,忙绿中,各班也顺利完成了此项活动,基本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但是,通过这次测评,也发现了一些很重要的问题。譬如:给本部成员安排的通知不能及时的通知给各班;在部门活动中忙碌的永远是那几个人等等。这些都是暴露出啦的问题,当然我相信还有其他问题未暴露出来。通过这件事,本部也会采用赏罚分明的办事原则,争取让每一位部员都能参与到每次活动在。真正的从中有所收获,有所锻炼,有所得。

学习部又顺利地走过一学年,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内容,改进活动方式,做出了许多新的尝试。在全校倡导和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为同学们提供快捷准确的学习资讯,打造自我展示的舞台。逐渐形成了学习部独特鲜明的工作特色和工作风格。

首先,本学期学习部的活动围绕学习,更强调贴近同学们的实际生活,“想大家之所想”,了解同学们的需求,以服务同学为本位,使大家切实体会到学习部的服务实干本色。

其次,学习部着眼发展和创新,做出了许多新的尝试。积极与外校建立联系,开展校外活动,拓展学习部发展空间和潜力。因此,本学期积累了新的经验,更多的发展可能性为本部自身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部内进一步加强了管理,分工明确,人尽其才。大家在工作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也体验到了集体工作的团结和愉快。学习部的整体氛围更加严谨、高效、融洽!部员们对今后学习部的工作和发展也充满了信心!

学习部在前进和发展过程中同样遇到许多问题,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前进的路上又迈出了一步。反思我们的个别活动,在策划阶段因过于乐观,而使得对有可能出现的困难考虑不够全面,影响了活动实施阶段的进度和效果,甚至是不得不放弃一个项目。这样的经历使我们明确,在今后要加强活动准备阶段的工作。

另外,与外校的联系和活动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推出更多更成熟的活动项目,加强彼此交流和学习。

总之,相信在团委老师亲切关怀和院学生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部员的不懈努力,学习部的各项工作定会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学生会学习部个人工作总结(2)

不知不觉,在系学生会学习部工作已经一学期了,这学期充实而富有挑战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在学习部的这段时间里,让我真的收益匪浅。学生会就像是一个大家庭,而我们都是其中的家庭成员,在这里,我不仅感受到了温暖,看到了团结,更重要的是每个成员都是那样的努力积极配合工作,因为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我们同学更加优秀,学生会的工作也越来越好。

在学生会近一学期的工作中,无论如何,我们所有成员风雨同舟,一起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任务,以前或许认为学习部的事务不太繁忙,但其实学习部才是学生会的核心部门,它不仅要督促学生们的考勤情况,还要举办一些活动,要增加同学们对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以服务全系学生,促使良好发展为宗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完善我部的工作,其主要工作如下:

第一、围绕我系学风建设,每天早上学习部成员与第一节课预备时,到各班级点到,把考勤的检查情况统计,并按时记录相应的表格,并汇报给老师,以海报的形式张贴,以提醒同学们下次应提前到教室做好上课的准备。

第二、配合我系主席团的工作,积极参加我系学生会的一切工作及活动,按时参加我系每周的例会,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并及时部门人集合,共同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

第三、组织,引导我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的提高,我部特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例如:毛笔书法大赛、趣味知识竞赛、环山湖辩论赛、反邪教知识竟答、及欢乐百科等活动。都是为了活跃校园文化气氛,提高同学对学习的热情,希望同学们在活动中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做最棒的自己。

虽然在一些方面我们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在一些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方面、组织活动的时候缺乏一些规划性,导致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活动的现场气氛不够活跃。另一方面、部门人的表现欲不是很强,有时积极性不是很高,相信我们今后的改变会让学习部越来越好。

通过在学习部的学习和工作,我感觉自己提高不少,懂的很多东西。从以前对活动流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积累经验,人总是在尝试中成长,在这一年中我尝试了我从未做的事情。自己各方的能力有所提高,希望在未来的学生会工作中,我们仍然能够一起走下去。

篇6:学生会学习部个人工作总结

学习部:刘新岩

学生会作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团体,它在学生的日常工作中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而学生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部,其作用更是不可磨灭。学生的主要工作是学习,而我们学习部正是本着“为大家的学习服务”的原则在系学生会的领导下积极为大家服务。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下面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继续发扬优点,摈弃不足,始终以“团结、高效、服务、创新”的原则为大家服务。

学习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监督大一学生上自习,每天进行点名。这不仅锻炼了我们在人前讲话的勇气,也让我们认识了更多的同学,同时于我们自身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督促我们自己上自习,安心的学习!

关于“学雷锋演讲比赛”: 经过了紧张的前期准备,“学雷锋演讲比赛”终于顺利的举办了。总体来说此次活动很成功,但也有不足的地方。部长们对此次活动的重视,合理的分配任务,协调工作以及各个成员努力且认真地完成各自的任务,使得活动能有条不紊的进行下来而没有太大的失误。团队精神在此次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每个人也深刻的理解“细节决定成败“,充分的考虑到活动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做好准备,使活动得以成功举办。

关于“文争武斗学国学”:

这个活动,也倾注了我们许多心血,虽然结果不甚满意,但我们也努力了。其中,请了女生部与办公室的同学帮忙,充分发挥了学生会各部之间团结合作精神。还有就是由于经费不足,服装的问题成为了关键,为此每个人都进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关于“考研经验交流会”:

这个活动是我们部最后一个活动。请了大四的学姐学长,分享了他们的学习与考研经验,让我受益匪浅。可以说这是学习部最大的一个活动,面向信息工程学院全体学生,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成功,其中夹杂着主持人的机智与每个部员的努力,还有我们的失误与不足,考虑的欠缺与做事的不成熟等等„„

篇7:学校学生会学习部个人工作总结

一、日常工作

1、日常课堂考勤:截至第十七周,校学习部课堂考勤抽查人数应到14682人次,实到14293人次,全校平均出勤率为97.36%。其中化科学院、外语学院、教育学院的课堂出勤率较高,值得其他学院学习。本学期上半学期考勤是按照以前惯例,每周每院抽查一个班,在11月份之后,为配合学校学生学风建设年有关工作的开展,校学习部加大了考勤的抽查力度、通报力度、通报范围。加大抽查力度表现在:每周每院抽查两个年级,每个年级抽查一个班,一周一统计,一周一通报,一月一总结。除了采用原来的在学工处网站上进行考勤通报外,校学习部将每周考勤以海报的形式进行通报,以此增加考勤的通报力度。通报范围由原来的通报学院出勤率、班级等,又增加了通报出勤率排名、班主任姓名、授课老师姓名。校学习部在招干之后,通过部长带干事的方式查考勤,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之后,现学习部干事已能熟悉考勤全部流程,已在11月份将考勤事务交由干事负责。

2、学生学风调研活动:20xx年10月27日,我校“学生学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为配合学校学生学风建设年的有关工作,校学生会学习学术部以此为契机,在学工处教育管理科老师的指导下,于10月底组织策划“襄樊学院学生学风调查活动方案”,根据我校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编写了“襄樊学院20xx年学生学风调查问卷”。11月1日,校学习部召开二级学院学习部长会议,安排、部署了“学生学风调查活动”的具体工作,并强调学风调查的重要性。11月2日,二级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分别在各自学院发放了“学生学风调查问卷”,在同学们完成问卷的填写之后,各二级学院学习部完成了统计、汇总工作,并就自己学院的学风调查情况做了相应的总结。之后,校学生会学习部根据全校的调查数据,完成“襄樊学院20xx年学生学风调查报告”,报告主要分为三部分:调查结果、调查分析、建议及对策。调查报告现已上报学工处,并由学工处老师发至二级学院院长邮箱。

3、科研宣传:学习部原计划在11月份开展“科研宣传月”活动,在同科研处老师交流之后,校学习部改变了工作计划,采用科研处老师提出的建议,对大学生科研宣传工作采用另外的方案实行,具体内容详见学习部下学年工作计划。

4、学习部于11月份抽查了二级学院部分班级的班务日志,主要是督促二级学院各班级“学生学风建设”主题班会的召开,通报了尚未开展主题班会的班级,并进一步督促其开展。

5、协助其他部门(组织)开展的工作:校学习部于11月份协助教务处开展了“教师教学质量评测”的有关工作,同教务处、图书馆等部门的联系比较紧密,做到了有关学生学习信息的有效传递。校学习部于12月协助马列研读社开展襄樊学院学风建设专题活动“征文大赛”。校学习部本学期引导并协助二级学院开展了部分工作,现二级学院学生会学习部除开展日常的考勤工作外,大部分学习部都能结合本院实际开展活动,增强校园学习风气,特别表扬物电学院、外语学院、教育学院、管理学院,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习部的工作形象。

二、工作成绩

通过本学期近半年的工作,校学习部做出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首先谈一下考勤,本学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考勤的工作量,但学习部在考勤方面做的比较扎实,学习部成员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是值得学习的,学习部将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在学生学风调查活动中学习部表现出了作为校级组织应具备的素质,无论是工作质量,还是工作效率,都得到有关老师的肯定与表扬。

学习部在取得优秀成绩的同时,也反映出学习部的诸多问题,在做科研宣传活动时,由于部分成员工作责任心不够强,导致此活动工作效率较低,没能顺利完成任务。另外由于学习部部分成员“军心不稳”,也导致学习部部分工作开展困难。

三、工作展望

校学习部在下阶段工作中将继续发扬“执着追求,踏实肯干,认真负责,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部应有的工作作风,做好学习部日常工作,在完成基本工作的同时,不断的完善、创新,将整个学习部的学生工作做的更出色,做到学习部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行。学习部也将加强自身队伍的素质的建设,加强成员的责任心,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篇8:学习部个人工作总结学生会

关键词:技能大赛,影响,调查报告

近年来, 技能大赛在职教领域成了热点名词, 在政府、学校、企业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下, 技能大赛开展的轰轰烈烈。就此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除了技能大赛的积极作用外, 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 调查基本情况概述

“你愿意参加技能大赛的选拔吗”, 针对这一问题75%的同学都表示愿意。技能大赛不但能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 促进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优胜劣汰”的比赛机制和获奖的荣誉感都可以激起学生的竞赛热情。

“你羡慕大赛金牌得主吗”, 针对这一问题86%的同学都表示羡慕。学校中有一些学生当初是在中招考试失利的情况下才无奈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就读, 这些学生通过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崭露头角, 使他们认识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可以如此丰富多彩, 只要努力同样可以获得成功的机会, 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参与者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学生, 在这个年龄的学生很容易羡慕具有一定特质的人, 而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同学成为技能大赛的优胜者, 为整个学校, 乃至整个地方赢得了荣誉, 受到了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表彰, 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的榜样。榜样力量是无穷的。技能大赛的优胜者有助于引发周围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在问到“技能大赛对专业学习有促进作用吗”时, 90%的同学都认为有促进作用。

“班级层层选拔的程序合理吗”, 25%的同学认为不合理,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大赛现行的机制是“精英式”选拔, 绝大多数学生与技能大赛无缘;大赛指导教师把精力都投入到竞赛队, 无暇顾及多数不参赛学生。这种做法其实是对不参赛学生的一种轻视或忽视, 是给参赛学生开小灶的行为, 是一种教育的不公平, 大大地损伤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尤其是对于那些本来就认为自己已经处在受教育底层或是弱势的学生, 他们会更加自卑, 更加觉得没有努力的方向, 甚至放弃学习。

在问到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时, 21%同学的选择了“一般”, 8%的同学选择了“不满意”, 所述原因主要有:很难, 听不大懂;压力大, 需要背诵的很多, 要求严;教的不够细致、具体;没兴趣;不是自愿读的这个专业;对前途感到不安等。反映出对于教学和招生工作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此外, 我们也发现学校重视技能训练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所忽略。

2 未来的努力方向

2.1 建立覆盖全体师生的参与制度, 形成人人参赛、逐级竞赛的机制

职业教育是大众化教育, 技能大赛要实现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生参与的转变。参加技能大赛。对教师而言是其职业生涯和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 通过组织教师直接参加技能大赛、聘请教师担任学生参赛教练以及组织指导学生参赛等方式, 使技能大赛覆盖每位专业教师, 并逐步将技能大赛的经历和成绩作为专业教师考核考评的重要内容。

参加技能大赛, 对学生来说则是必经的实践环节。各职业院校首先可在校内搭建大赛平台, 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各层次的校内技能竞赛:一是课程教学中的分组竞赛——实现“人人参与”, 将专业教学的阶段测试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完成, 考察学生对阶段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二是校级技能竞赛——实现“好中选优”, 重点考察学生对专业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并做好优秀选手的选拔工作。

2.2 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应该说, 技能大赛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 但比赛仅是形式而不是目的, 举办技能大赛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我们不仅应强化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 还要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拓展技能, 更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这些综合技能是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无法培养的。

2.3 加强实践教学体系中理论知识的融合, 拓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职业院校的学生不同于学徒工, 为适应走向社会后继续学习的需要, 在具备必需的职业技能的同时, 还需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与人文素养。在日常教学中克服只注重技能性操作, 而忽略必须的理论知识的倾向, 做到做中学、学中做, 拓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相比较, 更应体现德智体美劳的协调发展, 更应该是面向全体的普适性教育, 我们不能在普通高中千军万马挤高考独木桥的恶劣现象之后, 又弄出一个职业学校追捧全国技能大赛的宝塔尖教育的怪胎。这种尖锐的批评不时见诸报刊, 反映了一些人的观点, 应引起我们的警惕。育人为本是职业教育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是一切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 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也要为学生一生更好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任燕娟, 马华宇.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助推器[J].河南建材, 2010 (06) .

[2]唐晓震, 严亚萍.技能大赛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0 (05) .

篇9:学习部个人工作总结学生会

摘 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学习方式变革的速度骤然加快,高职学生个人空间的三模块设计(个人信息、专业和兴趣爱好)使得世界大学城的资源逐渐变得清晰明朗,教育评价的改变、过程性考核的实施,使得学习方式变革的阻力进一步解除,智能上网设备在生活中的大量使用,使得世界大学城在推广过程中也需要做一些改变,着力开发一些适用学生需求的APP,这将更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世界大学城;高职学生;个人空间;学习方式;变革;预时学习;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2-0059-03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只有与学习方式有效结合才能有生命力。世界大学城学生个人空间是信息化推广的有效载体。高职院校的学生个人空间在世界大学城推广过程中起着领头羊的作用。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刘思七和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谢仕云的个人空间是其中的佼佼者。网络学习不同于平时的课堂学习和第二课堂学习,它可以利用学生个人空间构建适合自我成长和发展的情境,可以实现“预时学习”、“实时学习”和“延时学习”,可以界定其为“第三课堂”。因此,基于学生个人空间学习方式的变革势在必行。

二、变革的必要性

学习方式的变革首先是生活方式的变革。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国内手机网民用户达6.20亿,超过90.1%的网民借助手机上网。单独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27亿,比重占整体网民规模的18.5%。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是当前上网的主力设备,网民借助Wi-Fi无线网络连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1.8%,比重非常高,Wi-Fi无线网络已成为网民在场所固定条件下接入互联网的第一方式。《中国校园微博发展报告(2015)》也有同样情形,截至2015年06月,新浪青少年微博用户已超5200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场所已不局限于教室、实习实训基地等物理空间,已经拓展至网络空间,特别是世界大学城推广以来,这种冲击就更为明显。生活方式和获取信息方式快速变革促使人们的学习方式也随之改变。

三、变革的可行性

1.内外环境层面

世界大学城的横空出世带来了及时雨,很多教师都意识到学习方式的重要性,都想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但是由于交流渠道不畅,很多重要的经验没有很好继承或只是小范围流通。

世界大学城使得全国的学生都可以交流,经验共享。现在,我们生活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占有我们生活时间的比重在持续上升,手机早已不是手机,似乎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世界大学城学生个人空间的实名认证规范了网络行为方式,家长和教师认为世界大学城提供给学生一个安全港口,希望学生因此能够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沟通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使得学习方式有了新的助推器。

很多高职学院开放了校园免费WI-FI(比如广州番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教室、宿舍、食堂和图书馆都可以方便地上网学习。特别要注意的是在WI-FI开放时为了避免安全问题,可以加入一些限制。

2.学生角度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出版社等单位曾做过有关学习方式的调查问卷。学生最喜欢的前三位学习方式是实验(占25.9%)、用电脑(占21.2%)和读课外书(占12.3%);而最有效的前三位学习方式是听讲(占21.9%)、作业练习(占18.5%)和实验(占17.0%)。这反映出所谓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只是学生应付检查的手段,大量学生还不能利用兴趣来提高学习效率。

现在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很多知识学生可以不通过教师直接从网上获得,也就是说老师的知识是一桶水,互联网是海洋。如果老师能够帮助学生导航,那学生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又发展了自己的兴趣,不仅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而且学生内在可行性也得到满足。

互联网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于网络投票参与方式,91%是使用手机投票的,只有不到9%是采用其他方式投票的。说明APP方式是学生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认知方式。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笔者获知,学生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超过6小时。因此,我们研究组建议,可以大力开发世界大学城APP,使其功能和网页版达到比较高的相似度,这将有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认知和行为)。

3.教师角度

一些中青年教师由于电脑和互联网技术比较高,兴趣比较浓厚,在世界大学城出现后,迅速占领了一席之地。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和学校组织的世界大学城竞赛上他们不断崭露头角,引领了学习方式的变革潮流。在他们的带领下许多教师的心态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开始紧跟步伐,学习、申报项目、申报课题,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传统教育评价即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量化评价,遇到了瓶颈。学生对于新事物、新理念的接受速度很快,促使教师选择适用“互联网+”环境的教学方式,相对应的学生的学习方式随之改变。

四、变革的途径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依据教材和班级实施的学习活动。基于世界大学城环境进行学习方式变革是一个有效的通道。

1.教育评价

学习方式变革的关键是改变传统教育评价,也就是说需要改变传统的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量化评价。“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式逐渐走向了尽头。“过程性评价”变得更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只有采取“过程性评价”,学习方式才会逐渐由单一走向多样化。

2.创新机制

2015年10月26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排在首位的就是“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部分高职院校2016年单独招生考试面试试题也涉及到了创新。这说明从教育层面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创新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要具有培养创新素质人才的人才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的学习观,注重学习方式的选择。

五、变革的机遇与挑战

1.变革的机遇

以往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在第一课堂(教室)实现,当前我们处于“互联网+”环境,学习方式的变革会在第二课堂(基地、活动场所)和第三课堂(WI-FI)中演变。世界大学城采用的是实名认证方式,提供的是一个绿色上网环境。根据《中国校园微博发展报告(2015)》显示,在校大学生移动端上网方式占比超过65%,2014年甚至达到73%,如图1所示,用户的活跃时段如表1所示。

从调查报告看,除了睡眠时段外,高峰和下降期差别不大,换句话讲,大学生上网已进入全天候活跃状态。如果教师能够把握住这个特点加以引导,将会获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个人空间建设得比较好的同学,将个人空间的学习资源分成了三部分:一是个人信息模块;二是专业学习模块;三是兴趣爱好模块。由于规划合理,加上学生感兴趣,所以利用率很高。湖南省几个高职院校的个人空间总体比较好,比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和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学院重视、教师重视、学生重视,所以发展势头强劲。

2.变革的挑战

当前的变革只是起到撼动传统学习方式根基的作用,但是并没有达到“改朝换代”的地步。一方面的原因是网速和上网费用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很多学校教师观念和心态没有完全转变,除了比赛和公开课,老师鼓励学生积极使用世界大学城外,在平时的上课中,依旧采用以前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师引导力不足。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并存于教育一体化过程中的两翼,把握好两者之间既矛盾又融合的关系,对很多老师来说,并不容易。这就需要研究者加以引导,使其向合理的方向发展。

六、总结

学习方式的变革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进已经开始松动,高职学生个人学习空间的架构、学习体系的建立,使得变革渠道变得更加清晰。智能上网设备的发展促使高职学生个人空间向手机客户端应用软件推进,这将有效促使学习方式向合理、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平.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三红.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对教育评价的诉求[J].咸宁学院学报,2010(2):84-85.

[3]王耀民,彭云.关于本科院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的思考[J].学园,2015(27):20-22.

篇10:系学生会学习部个人工作总结.

不知不觉,在系学生会学习部工作已经一学期了,这学期充实而富有挑战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在学习部的这段时间里,让我真的收益匪浅。学生会就像是一个大家庭,而我们都是其中的家庭成员,在这里,我不仅感受到了温暖,看到了团结,更重要的是每个成员都是那样的努力积极配合工作,因为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我们同学更加优秀,学生会的工作也越来越好。

在学生会近一学期的工作中,无论如何,我们所有成员风雨同舟,一起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任务,以前或许认为学习部的事务不太繁忙,但其实学习部才是学生会的核心部门,它不仅要督促学生们的考勤情况,还要举办一些活动,要增加同学们对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以服务全系学生,促使良好发展为宗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完善我部的工作,其主要工作如下:

第一、围绕我系学风建设,每天早上学习部成员与第一节课预备时,到各班级点到,把考勤的检查情况统计,并按时记录相应的表格,并汇报给老师,以 海报的形式张贴,以提醒同学们下次应提前到教室做好上课的准备。

第二、配合我系主席团的工作,积极参加我系学生会的一切工作及活动,按时参加我系每周的例会,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并及时部门人集合,共同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

第三、组织,引导我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的提高,我部特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例如:毛笔书法大赛、趣味知识竞赛、环山湖辩论赛、反邪教知识竟答、及欢乐百科等活动。都是为了活跃校园文化气氛,提高同学对学习的热情,希望同学们在活动中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做最棒的自己。

虽然在一些方面我们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在一些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方面、组织活动的时候缺乏一些规划性,导致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活动的现场气氛不够活跃。另一方面、部门人的表现欲不是很强,有时积极性不是很高,相信我们今后的改变会让学习部越来越好。

通过在学习部的学习和工作,我感觉自己提高不少,懂的很多东西。从以前对活动流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积累经验,人总是在尝试中成长,在这一年中我尝试了我从未做的事情。自己各方的能力有所提高,希望在未来的学生会工作中,我们仍然能够一起走下去。

篇11:学生会学习部个人总结

学习部在这个月里的主要的工作是日常查课、金融知识竞赛的准备和筹备金融大课堂的第二讲。学习部这学期举办的两个活动分别是金融大课堂和金融知识竞赛,对于这两个活动我与宋一休两人进行了分工,金融大课堂由他主要负责,而我主要负责金融知识竞赛。虽然进行了分工,但当对方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会互相帮助,故金融大课堂的筹备大部分是由他去沟通和安排。

在四月份我书写了金融知识竞赛策划书,并将题库进行了整理和发到班级,以及在金融系内的班级进行宣传和班级报名。就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我来谈一下。这个金融知识竞赛的策划书并不是很好,其中有些错别和掉了一些,这就告诉我们以后不论做什么事一定要细心,尤其是在书写一些材料的时候。

有时候的成败就在于细节。日常的查课看起来很简单,但其中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可能是因为我们两个部长太长的时间没有过问查课这个事情了,突然的去抽查一个班级的课程时发现不少的问题。

学生会是一个具有服务性质的团体,这就要求我们学生会与广大同学之间有着良好的交流和我们学生会成员所表现的态度良好。

篇12:学生会学习部个人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要到这个学期的尾端了。自我感觉在学习部工作一个学年做的成绩并不是那么让我自己满意,但给我很多的收获就是给学院老师,同学交出一份满意的工作答案。我们学习部在经过我们学习部三位部长的带领下努力的完成学院交给我们部门的任务。还配合别的部门的工作,觉到学院学生科的认可。为了同学们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我们收益匪浅。

回想当初,接手学习部时,以为自己有大一一年的经验,会做得顺风顺水,一切事情都会水到渠成,当然想象是骨干的,现实是丰满的。一件又一件自己做得并不好的工作,打击了我的自信,甚至认为自己根本不适合这种工作。一个月过去了,好多错误也犯了,终于慢慢适应了,才慢慢发现很多以前的工作经验都帮到自己,很多事其实表面上看起来不一样,实质都一样,只要用心,一切都能做好。慢慢地,从最开始的早晚自习检查、课堂考勤、英语情景剧大赛、课堂笔记大赛…..在组织安排这些比赛期间,认识了很多老师、同学,我感到无比高兴,因为我一直相信认识优秀的人也会让自己变得优秀。在一学年的工作里给我得到很多的成就感,学院领导—特别是包老师,学生会内部全体同学都给我很大的肯定,但我也得了不少的遗憾,比如不少活动做的不到全面就是因为力度还不大,不过我今后还要加强工作的力度和全面度。在工作中还缺乏进以歩地创新的,这缺乏点我们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的。

从工商管理学院学生会成立开始,我们首先注意开展自己部门的工作,然后配合校其他部门做好各项工作,为大一新生做好讲解向导,为大一新生了解我们学习部的以前的工作情况,然后我们部门开会商量新学期的工作计划,做好了工作的分配,再在学习部收新的干事,在竞选过程中,我们有目的的面试,面试过程中要了解新生的干事的做事能力、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这学期的学习部带给同学很多,也得到同学的支持。在早晚自习检查方面,学院的早晚自己出勤率一直很高,这都是各班班委、各专业辅导员和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的结果。英语情景剧大赛和读书笔记大赛的报名数超乎想象得多,这都是同学们对我们学习部工作支持的表现。我很遗憾我们学院在学校的英语情景剧大赛大赛中的成绩,或许是我们在组织方面强调不够,或许是在前期工作中美挖掘出更加出色的队伍,不管怎样,我们部门在下学期一定在这方面努力做好。

希望下学期的学习部能在早晚自习和课堂考勤方面做得更好,在学习组织的各种比赛中表现得更好。希望能为我院学生组织更多比赛,充分挖掘我们学院在学习方面的人才,让同学们课堂学习外的学习生活更加精彩。

一学期了,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所体出的味道是非常的复杂,说实在的,有快乐也有悲伤,但总的回忆起来,快乐还是占多数的。现在回忆起这些点点滴滴,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已经成长了许多,是学习部给了我这个机会,是可爱的同事们给了我这个机会,我由衷地感

篇13:学习部个人工作总结学生会

关键词:知识共享,个人学习环境,交互

当代学习理论的研究表明,人类学习历经了“学习即个体获得”的获得隐喻和“学习即情境参与”的参与隐喻, 正在走向“学习即知识创造”的新型隐喻。[1]知识创造隐喻不仅关注个体对已有知识的获得与继承,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或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而且强调共同体成员通过共享互动开发出 “人造物”(Artifacts)。Web2.0技术的蓬勃兴起,正在促使人们对技术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相应革新,让技术更为有效地推进人类学习由“获得”“参与”逐渐向“知识共享”“知识创造”迈进。“个人学习环境”(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PLE)正是在新兴技术发展和学习研究创新的相互砥砺中而孕生出的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形态。目前,个人学习环境因其支持交流共享、知识创造、自主管理等个性化学习,逐渐在高校教育教学领域中受到关注与应用。那么,在个人学习环境中, 大学生如何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发生交互?这些交互具有什么特征?对这些问题的探察,有助于明晰基于个人学习环境的学习方式与规律,对优化大学生学习环境、革新大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大学生数字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基于Web2.0知识共享的交互

知识共享是个体经由知识分享、 知识交换、知识讨论等活动所建立的双向交互沟通过程,从而实现个体的知识增长、建构与创新。要实现知识共享,交互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前提条件。 Web2.0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其高度的参与性和社会化特征,为实现学习者的参与和双向互动、灵活使用和共享知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1.基于Web2.0的知识共享过程

野中郁次郎(Nonaka,I.)与竹内弘高(Takeuchi,H.)提出的组织化的知识创造(Organizational Knowledge-creation)模式很好地解释了知识共享的机制,该模式被称为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具体过程包括了“社会化”(Socialization)、 “外在化”(Externalization)、“联结化”(Combination)和“内在化” (Internalization)四个阶段(如下页图1)。[2]在此基础上,不少研究者根据Web2.0的特性,提出了基于Web2.0的知识共享过程模型(如下页图2)。从该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Web2.0技术在不同方面影响着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

(1)社会化

社会化,即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是分享体验并由此创造诸如共有心智模式和技能之类隐性知识的过程。 在传统的学习中,这一过程需要借助观察、模仿、体验、实践等方式来实现。其中,以师徒制最具代表性。在Web2.0技术的支持下,这一过程可基于学习社区或即时通信工具的讨论加以实现,使得个体间的隐性知识转化更加便捷,无须受到时空的限制。

(2)外在化

外在化,即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采用比喻、类比或模型等形式,经由文字、数字、图表、公式或语言等方式将隐性知识表述为明确的概念知识。例如,应用最为广泛的博客,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来自由表达他 们的观点、思想和反思,其他人可以在他的博客上发表评论或者留言, 由此在群体的分享和交流中会产生较为清晰的认识。

(3)联结化

联结化,即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是将各种概念经过整理、分类、 结合或重新组合, 综合为一个更为复杂和系统的知识体系的过程。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标签作为一种更为灵活、有趣的分类方式备受关注,它是学习者在互联网上用来定义相关信息的一种标记。通过标签,学习者可以方便地管理自己的各种学习内容,汇聚和传播学习者的个性化信息,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4)内在化

内在化,即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是使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实质上,这一过程即为个体对前三个阶段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在Web2.0技术的支持下,学习者将自我建构的知识通过与其他学习者进行分享、交流,激发下一轮知识共享的过程。如此循环,不断升华。

2.基于Web2.0知识共享的交互类型

在基于Web2.0的知识共享过程中,知识及各种Web2.0技术(工具)成为了学习者个体之间交互的主要中介。 为了更好地分析在Web2.0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交互类型,我们从Web2.0技术对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影响作用出发,按照“社会化”“外在化”“联结化”和“内在化”四个阶段将交互划分为6种类型(如上页表)。

个人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学习交互特征分析

从技术维度看,个人学习环境是以“小零件、松连接”的思想体现为个性化学习支持的服务系统(或工具集合)。在个人学习环境中,除了突出学习者学习的自我导向与自我管理,更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交流,强调学习者以知识为中介的交互活动。在2012-2013年,我们分别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二、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以博客创建的个人学习环境为依托, 在“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中选取“教学目标确定”“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资源设计”和“教学模式与策略设计”等专题内容,开展了持续一个学年的探索性研究(注:“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故研究时间跨度为两个学期),以探明在个人学习环境中大学生知识共享的交互特征。

参照上页表所示的“基于Web2.0知识共享的交互类型”,我们分别在二、三年级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各选取了15个个人学习环境(共30个)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1.在“社会化”方面,“群组内的互访”和“利用工具检索/订阅”的“知识获取”交互最为凸显,实现了“社会隐性知识”转化为“个人隐性知识”

(1)群组内的互访

从“访友”栏目可以看出,每一位学习者都在其他学习者的个人学习环境中出现过访问的痕迹,说明学习者会主动访问好友的主页,阅读群组成员发布的信息。

(2)利用工具订阅信息

有85%的学习者在个人学习环境中设置了Google搜索引擎,100%的学习者在个人学习环境中都设置了RSS、鲜果、抓虾等订阅信息工具,从不同渠道获取与课程相关的内容知识。

2.在“外在化”方面,“发表/转载博文”的“知识表征”交互最为明显。但是,主动分享个人信息的“知识传递” 行为相对欠缺

在基于博客的个人学习环境中, 发表博文是将隐性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在本研究中,经过统计发现,学习者共发表博文269篇。其中,由学习者自主撰写发表的有223篇(2009级有148篇,2010级有75篇),说明绝大多数学习者乐于接受以博文发表的方式来进行知识表征。其中,有123篇博文被转载,这表明很大一部分学习者的显性知识已被其他学习者所认可并进行转载、记录、学习, 使知识从他人外化转变成自身外化, 这是学习者获得显性知识最便捷的交互途径。然而,本研究也发现,在“外在化”过程中,学习者虽然能够与群组成员互相关注,但是却很少有人会主动将自己搜集的课程学习材料或者学习经验发送给其他成员分享。另外, 从留言内容看,仅有28条为有效留言, 75%的留言板是空白或者是没有意义的留言。

3.在“组合化”方面,通过“自主分类”的“知识整理”交互比较活跃 。但是, “交流协商”的“知识汇聚”交互缺乏深度互动

(1)自主分类

大约有70%左右的学习者都能采用分类、标签、权限设定等不同方式对各种信息进行分门别类,形成具有一定逻辑结构的知识系统,并清晰地呈现在个人学习环境中。统计表明,在30个个人学习环境中,对知识的分类有24种,形成的知识模块有52个,创建的标签有115个,说明学习者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知识整理”。

(2)交流协商

在基于博客的个人学习环境中, 学习者的协商交流方式主要有:一对一即时通信、邮箱通信、多人协作共建知识、回帖等。其中,基于博客内置的回帖功能进行的交流方式最受欢迎。统计表明,在30个个人学习环境中,共发布586条帖子,包括412条评论帖和174条博主回复帖。根据帖子的内容,可以将其进一步分为“阐述观点”“征求意见”“提出建议”“问题回复”“赞扬/鼓励”等几种。其中,“赞扬/鼓励”的帖子居多,占30.3%(177条);“征求意见” 与“问题回复”的次之,均占24%(均为141条);“阐述观点”的较少,占15.4% (90条);“提出建议”的最为欠缺,仅占6.3%(37条)。可见,在个人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之间多以浅层互动居多,而深层互动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这与“外在化”过程中学习者分享个人经验信息的“知识传递”行为欠缺有联系。如此看来,通过“交流协商”并未形成高度汇聚的知识体系。

4.在“内在化”方面,“反思学习”的 “知识内化”交互较为突出,而“作品创作”的“知识内化”交互较为缺乏

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位学习者都会对自己的学习收获和经验进行反思,并撰写反思日志。据统计,在30个个人学习环境中,共有98篇心得体会,人均3.27篇。但是,学习者发表与学习作品相关的内容却只有37篇,人均仅1.23篇。这说明,学习者通过创作作品进行“知识内化”的行为表现不够突出。一方面,也许是由于学习者的知识创造意识较为缺乏;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受限于博客的文件上传功能。

结论与讨论

篇14:学习部个人工作总结学生会

关键词:知识共享;个人学习环境;交互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5/16-0159-04

当代学习理论的研究表明,人类学习历经了“学习即个体获得”的获得隐喻和“学习即情境参与”的参与隐喻,正在走向“学习即知识创造”的新型隐喻。[1]知识创造隐喻不仅关注个体对已有知识的获得与继承,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或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而且强调共同体成员通过共享互动开发出“人造物”(Artifacts)。Web2.0技术的蓬勃兴起,正在促使人们对技术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相应革新,让技术更为有效地推进人类学习由“获得”“参与”逐渐向“知识共享”“知识创造”迈进。“个人学习环境”(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PLE)正是在新兴技术发展和学习研究创新的相互砥砺中而孕生出的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形态。目前,个人学习环境因其支持交流共享、知识创造、自主管理等个性化学习,逐渐在高校教育教学领域中受到关注与应用。那么,在个人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如何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发生交互?这些交互具有什么特征?对这些问题的探察,有助于明晰基于个人学习环境的学习方式与规律,对优化大学生学习环境、革新大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大学生数字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基于Web2.0知识共享的交互

知识共享是个体经由知识分享、知识交换、知识讨论等活动所建立的双向交互沟通过程,从而实现个体的知识增长、建构与创新。要实现知识共享,交互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前提条件。Web2.0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其高度的参与性和社会化特征,为实现学习者的参与和双向互动、灵活使用和共享知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1.基于Web2.0的知识共享过程

野中郁次郎(Nonaka,I.)与竹内弘高(Takeuchi,H.)提出的组织化的知识创造(Organizational Knowledge-creation)模式很好地解释了知识共享的机制,该模式被称为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具体过程包括了“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rnalization)、“联结化”(Combination)和“内在化”(Internalization)四个阶段(如下页图1)。[2]在此基础上,不少研究者根据Web2.0的特性,提出了基于Web2.0的知识共享过程模型(如下页图2)。从该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Web2.0技术在不同方面影响着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

(1)社会化

社会化,即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是分享体验并由此创造诸如共有心智模式和技能之类隐性知识的过程。在传统的学习中,这一过程需要借助观察、模仿、体验、实践等方式来实现。其中,以师徒制最具代表性。在Web2.0技术的支持下,这一过程可基于学习社区或即时通信工具的讨论加以实现,使得个体间的隐性知识转化更加便捷,无须受到时空的限制。

(2)外在化

外在化,即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采用比喻、类比或模型等形式,经由文字、数字、图表、公式或语言等方式将隐性知识表述为明确的概念知识。例如,应用最为广泛的博客,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来自由表达他们的观点、思想和反思,其他人可以在他的博客上发表评论或者留言,由此在群体的分享和交流中会产生较为清晰的认识。

(3)联结化

联结化,即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是将各种概念经过整理、分类、结合或重新组合,综合为一个更为复杂和系统的知识体系的过程。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标签作为一种更为灵活、有趣的分类方式备受关注,它是学习者在互联网上用来定义相关信息的一种标记。通过标签,学习者可以方便地管理自己的各种学习内容,汇聚和传播学习者的个性化信息,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4)内在化

内在化,即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是使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实质上,这一过程即为个体对前三个阶段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在Web2.0技术的支持下,学习者将自我建构的知识通过与其他学习者进行分享、交流,激发下一轮知识共享的过程。如此循环,不断升华。

2.基于Web2.0知识共享的交互类型

在基于Web2.0的知识共享过程中,知识及各种Web2.0技术(工具)成为了学习者个体之间交互的主要中介。为了更好地分析在Web2.0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交互类型,我们从Web2.0技术对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影响作用出发,按照“社会化”“外在化”“联结化”和“内在化”四个阶段将交互划分为6种类型(如上页表)。

个人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学习交互特征分析

从技术维度看,个人学习环境是以“小零件、松连接”的思想体现为个性化学习支持的服务系统(或工具集合)。在个人学习环境中,除了突出学习者学习的自我导向与自我管理,更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交流,强调学习者以知识为中介的交互活动。在2012-2013年,我们分别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二、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博客创建的个人学习环境为依托,在“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中选取“教学目标确定”“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资源设计”和“教学模式与策略设计”等专题内容,开展了持续一个学年的探索性研究(注:“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故研究时间跨度为两个学期),以探明在个人学习环境中大学生知识共享的交互特征。

参照上页表所示的“基于Web2.0知识共享的交互类型”,我们分别在二、三年级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各选取了15个个人学习环境(共30个)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1.在“社会化”方面,“群组内的互访”和“利用工具检索/订阅”的“知识获取”交互最为凸显,实现了“社会隐性知识”转化为“个人隐性知识”

(1)群组内的互访

从“访友”栏目可以看出,每一位学习者都在其他学习者的个人学习环境中出现过访问的痕迹,说明学习者会主动访问好友的主页,阅读群组成员发布的信息。

(2)利用工具订阅信息

有85%的学习者在个人学习环境中设置了Google搜索引擎,100%的学习者在个人学习环境中都设置了RSS、鲜果、抓虾等订阅信息工具,从不同渠道获取与课程相关的内容知识。

2.在“外在化”方面,“发表/转载博文”的“知识表征”交互最为明显。但是,主动分享个人信息的“知识传递”行为相对欠缺

在基于博客的个人学习环境中,发表博文是将隐性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在本研究中,经过统计发现,学习者共发表博文269篇。其中,由学习者自主撰写发表的有223篇(2009级有148篇,2010级有75篇),说明绝大多数学习者乐于接受以博文发表的方式来进行知识表征。其中,有123篇博文被转载,这表明很大一部分学习者的显性知识已被其他学习者所认可并进行转载、记录、学习,使知识从他人外化转变成自身外化,这是学习者获得显性知识最便捷的交互途径。然而,本研究也发现,在“外在化”过程中,学习者虽然能够与群组成员互相关注,但是却很少有人会主动将自己搜集的课程学习材料或者学习经验发送给其他成员分享。另外,从留言内容看,仅有28条为有效留言,75%的留言板是空白或者是没有意义的留言。

3.在“组合化”方面,通过“自主分类”的“知识整理”交互比较活跃。但是,“交流协商”的“知识汇聚”交互缺乏深度互动

(1)自主分类

大约有70%左右的学习者都能采用分类、标签、权限设定等不同方式对各种信息进行分门别类,形成具有一定逻辑结构的知识系统,并清晰地呈现在个人学习环境中。统计表明,在30个个人学习环境中,对知识的分类有24种,形成的知识模块有52个,创建的标签有115个,说明学习者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知识整理”。

(2)交流协商

在基于博客的个人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协商交流方式主要有:一对一即时通信、邮箱通信、多人协作共建知识、回帖等。其中,基于博客内置的回帖功能进行的交流方式最受欢迎。统计表明,在30个个人学习环境中,共发布586条帖子,包括412条评论帖和174条博主回复帖。根据帖子的内容,可以将其进一步分为“阐述观点”“征求意见”“提出建议”“问题回复”“赞扬/鼓励”等几种。其中,“赞扬/鼓励”的帖子居多,占30.3%(177条);“征求意见”与“问题回复”的次之,均占24%(均为141条);“阐述观点”的较少,占15.4%(90条);“提出建议”的最为欠缺,仅占6.3%(37条)。可见,在个人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之间多以浅层互动居多,而深层互动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这与“外在化”过程中学习者分享个人经验信息的“知识传递”行为欠缺有联系。如此看来,通过“交流协商”并未形成高度汇聚的知识体系。

4.在“内在化”方面,“反思学习”的“知识内化”交互较为突出,而“作品创作”的“知识内化”交互较为缺乏

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位学习者都会对自己的学习收获和经验进行反思,并撰写反思日志。据统计,在30个个人学习环境中,共有98篇心得体会,人均3.27篇。但是,学习者发表与学习作品相关的内容却只有37篇,人均仅1.23篇。这说明,学习者通过创作作品进行“知识内化”的行为表现不够突出。一方面,也许是由于学习者的知识创造意识较为缺乏;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受限于博客的文件上传功能。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从知识共享的框架出发,对基于博客的个人学习环境中的交互行为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学习者在“社会化”“外在化”“联结化”和“内在化”四个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交互。但是,主动分享个人信息的“知识传递”、“交流协商”的“知识汇聚”、“作品创作”的“知识内化”等交互较为薄弱,且“交流协商”的交互缺乏一定深度,需要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为深化个人学习环境的教育应用,增强Web2.0、Web3.0技术对知识共享的效能,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探索:①针对学习者的不同共享需求,建立参与共享激励机制。②借助技术手段,开展个人学习环境交互支持的设计。例如,嵌入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5](Content-based Recommendation Systems)、以小组评论为建模的焦点空间系统[6](Populated Spaces Systems through Annotation-based Group Modeling)和历史集聚系统[7](History Enriched Systems)等。此外,可引入学习分析技术,实现对学习过程的交互分析、学习者间的网络分析、学习者行为与情感分析等,挖掘出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并给予活动干预。③根据学习对象的不同,开发多元交互策略。例如,“基于评论的会话交流”“基于经验的传递分享”“基于创作的自我认知”等,为学习者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生态网络,以促进学习的联通与共享,推动知识的建构与创造。

参考文献:

[1]Hakkarainen, K., Paavola, S.. From Monological and Dialogical to Trialogical Approaches toLearning[DB/OL].[2014-05-12].http://escalate.org.il/construction_knowledge/papers/hakkarainen.pdf.

[2][3]Nonaka,I.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4,5(1):14-37.

[4]王伟军,甘春梅.Web2.0信息资源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93.

[5]Michael,J.P.,Daniel,B. Content-Based Recommendation Systems[A].Peter,B.,Alfred,K.,Wolfgang,N. The Apative Web-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 Web Personalization[M]. Berlin,Heidelberg:Springer,2007. 325-341.

[6] Rosta,F.,Peter,B. Social Navigation Support Through Annotation-Based Group Modeling[A].Liliana,A.,Paul,B.,Antonija,M. Proceedings of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ser Modeling[C].Berlin,Heidelberg:Springer,2005:463-472.

上一篇:心理咨询师二级简答题下一篇:多层销讲词 2014.8.2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