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机构管理制度

2024-05-06

学校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共6篇)

篇1:学校组织机构管理制度

莒溪中学学校组织机构管理制度

校务会议制度

一、莒溪中学校务委员会是学校决策机构,由正副校长、党支部正副书记和中层干部组成。学校校务会议由校长或委托副校长主持召开,副校长和中层干部参加,工会主席、团委书记列席会议。所有干部必须按时参加,不得无故缺席,因事因病不能出席者要办理请假手续。

二、学校校务会议定于每两周召开一次。

三、校务会议处理的事项主要有: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的具体措施;学校提出的重要问题;学校发展规划、学期工作计划及重要工作的实施方案;教育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工作的重要改革措施及实施办法;机构设置调整和人员调配;职能部门、年级工作检查测评;对教职工的奖罚奖金分配方案;重大活动的接待安排;重大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工作总结;安全保卫的重要问题;其他重要问题。

四、学校校务会议的一般议程为:各职能处室汇报前阶段工作,提出下一阶段主要工作和建议;校长对前阶段工作进行小结,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布置阶段性和日常性的工作任务;商讨学校的重大事情,提出须报校长室研究的事项和重大问题。

五、会议要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要求各负责人对某一重大事项或对某一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要事先通知,使其有充分的发言准备,发言要做到简练、明确。

六、会议贯彻民主集中制,研究问题时要充分发扬民主,重大问题须经列会人员充分发表意见。会议主持者要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集中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策。

七、学校校务会议由校办公室做好会议记录,对本次会议未能解决的问题,记录备案,待下次会议再行讨论,并向未能出席会议的人员做好会议内容的传达工作。

八、要严格执行保密纪律,不准泄漏会议讨论和会议决定的机密事情。会议所做出的决定,与会者必须服从并执行,不同的意见可以保留,不得自作主张,随便解释,以免出现涣散组织的情况。

教职员工代表大会制度

1、学校要定期召开教职员工代表大会,向校长报告工作,就学校各项重大决策进行讨论。

2、对学校干部和部门工作进行评议,对涉及全体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各种制度、方案提出意见,甚至作出决定。

3、闭会期间,由教工会经常征求群众的意见,维护教职员工的正当合法权益,参与学校决策。

4、校长应该自觉地征求和听取教职员工的意见,定期向教代会报告自己和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情况,并主动接受教职员工的监督。

5、讨论并向校长交送教职员工代表提出的应由行政部门处理的各种提案,并检查实施情况。

6、提出有关各项工作的质询,听取校长、各行政部门负责人报告工作,并进行审议。

7、根据校长的提议,组织民意测验,参与学校的决策。

8、监督评议校长和其他行政干部,可向校长提出任免学校各干部的建议,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任免校长的建议。

学校会议制度

1、教师周前会:由值周教师召集、校长或副校长主持,全体教职员工参加,每周召开一次,一般在周一下午进行,各职能科室负责人总结本周工作,并布置下周任务。

2、教职员工代表大会:由工会主席主持,教职员工代表参加。讨论校长工作报告,对学校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通过教职员工大会作出决议。

3、家长会议:每学期按年级定期召开l—2次家长会议,报告学校工作,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密切家长与学校联系。

4、群众代表会议:由书记召集,校领导参加。向各民主党派人士及部分教师征求意见,畅谈学校大事。

5、团支部书记会议:每月召开一次,由团委书记召集,学习、讨论、总结、通报各团支部开展活动的情况,每学期进行一次“团支部工作方法及理论”的辅导报告。

6、班主任会议:每月召开一次,由政教主任召集,研究指导工作,听取意见,布置任务,提出要求。期末由主管校长主持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总结会议,交流经验,评选先进。

7、教研组长会议:由教导主任召集。每月一次,汇报教学研究情况,交流教学经验,落实教改实验项目,讨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8、党团员会议:由党、团支部书记主持,每两周召开一次。学习时事政策,研究组织内的各项工作,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骨干作用,起到领导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9、行政、校务会议:每周五下午召开,由校长主持,学校党、政、工、团、后勤负责人参加。总结本周学校工作,讨论、决定下周工作,解决本周学校具体问题。

10、党政工团联席会议:由书记或校长主持,每月末举行一次。学校党、政、团、后勤各负责人参加。必要时,可请有关教研组长或班主任参加,征求意见,研究学校重要问题。

值日教师工作制度

1、值周教师必须认真负责好值日教师登记表,若值周教师确实有事,要及时布置值日教师作好登记,否则其结果该教师负责。

2、值日教师认真负责管理好学生当天的正常的学习活动,并与值周教师一同负责好当天的教育、教学的正常工作秩序。

3、值日教师、值周教师必须在当日上午6:45到校,下午12:30到校,上午在第四节下课后5分钟方可离校,下午第三节下课后45分钟方可离校。

4、值日教师、值周教师必须在早操和集会时站在操场上,共同监督学生的课间操、安全、纪律。并监督值日学生的三项循环登记。

5、当天值日教师、值周教师若有特殊情况必须做好移交工作,应向当天其他值日教师讲清事因,征得同意后方可离开岗位。

6、值日教师、值周教师要坚守岗位,课间不得在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要在自己所管辖的区域内管理好学生的课间活动。

7、值日教师、值周教师配合班主任管理好学生的午间活动秩序,警惕学生的校内外活动,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8、值日教师、值周教师必须佩带值日标志,按学生活动的地点值勤,并认真处理好当天学生的偶发事件,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9、值日教师、值周教师补贴5元/天,没有履行值日职责的、不在岗或请假不发补贴。

学生出操教师监督岗位制度

广播操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整体训练和活动育人的需要,是优良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渠道,为体现出操的效果并保证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学生出操教师监督岗位制度如下:

1、学校的值周老师或学校领导必须到场做好出操前的校园广播系统开启工作;

2、各科任教师注意下课不得拖课,确保各班体育委员组织好学生本班学生在教室外的走廊上迅速排成两队,队形队列整齐,安全有序地走下相应的楼梯;

3、各班班主任必须到场指导本班学生的整对和进出场的秩序,确保整班学生快速、安全的进入操场和离开操场;

4、如学生以生病为理由不出操的学生,必须出示班主任签字的请假条或医生证明,学生请假报政教处或值日教师;

5、学生做操的过程中,班主任需站在自己班级队伍的前面或后面负责抓好学生队列和做操质量;

6、广播操和晨会结束后,各班按顺序整齐有序地离开操场回教室,教师才可离开。

7、以上条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希各教师注意。

学籍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学籍管理制度。

一、入学

1、适龄儿童应依法按时免试就近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各班教师不得无故拒收。对于因人户分离或其他特殊原因产生入学纠纷的,由学校最后裁定。

2、学校应在新学年开学前二十天向新生发出入学通知书,到时凭入学通知书和户口薄到学校报名,经核对无误后给予办理注册手续。

3、学校不招收择校生,若有客观原因或个别儿童因家长工作、生活等方面特殊困难,需要跨片就学的,经学校审核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4、新生入学后,由各班教师填写《新生入学登记表》,建立学籍表,并按规定编列学号后由学校统一管理。

二、转学

1、学生因家庭住址迁移而户籍变更或确有特殊原因需要转学者,应准予转学。

2、学生转学必须办理转学手续,转学手续在开学前办理,最迟超过开学后一周。学期中途、毕业年级最后一学期原则上不转学,个别特殊情况,不转学确有困难者除外。

3、学校接收转学生以就近入学为原则,必要时对其进行文化测试,根据考核成绩编入相应年级。各班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收。

三、借读

1、借读生应持有暂住户口证明,有居住和监护条件的可以准予借读,并按规定收取借读费。

2、学校对招收的借读生应一视同仁,不得歧视,并建立学籍档案,修业期满,根据毕业考试成绩发给相应学历证书。

四、休学与复学

1、学生因病或其他特殊情况无法坚持学习者,由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和县教育局批准,发给休学证明,并保留学籍。

2、学生休学期满,学校给予复学,并根据其实际学力编入相应年级学习。

3、各班教师发现学生辍学,应立即向学校报告,并配合学校依法促其复学。

五、成绩考核

1、成绩考核分考查和考试两种。除规定科目外,其它学科一律只准考查。考查一般分日常性、阶段性、总结性三种。

2、班主任教师每学期根据学生的操行表现写出评语。评语要以正面教育、肯定成绩和进步为主,恰如其分指出缺点,提出希望。

六、毕业

1、学校对修完初中规定课程、各科毕业考核成绩及格且综合评价合格的学生,准予毕业。

2、各毕业班教师要填写好学生花名册和各科成绩表,收集学生毕业相片交学校编制毕业生名册。

3、毕业证书由县教育局统一监制,加盖校章后,发给学生毕业证书。巩生工作制度

1、每学期初的教育法规宣传月,要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校长室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学习教育法规,要求教师广为宣传。教务处和班主任向学生宣讲教育法规内容,动员学生回去向家长和周围群众做宣传。总务处贴出大幅标语,保留一个月,大造教育法规舆论,做到教育法规家喻户晓。

2、巩生工作实行“双轨”责任制,即平时校领导班子分年段负责联系巩生工作,教师分班负责巩生工作;开学初的巩生突击旬则实行校领导班子分片负责联系巩生工作,教师分村负责巩生工作。

3、开学初报名注册,班主任逐日将未到校学生报给教务处,教务处当日上报校长室。期中如出现流生,班主任和包干教师必须于当天前往学生家中巩生,并立即上报教务处,教务处当日上报校长室。

4、巩生工作实行奖惩制度。对于在巩生工作中表现突出,能及时做好防辍控流工作,所负责包干的班级在开学一周内完成巩生任务的教师,给予通报表扬,在评优中优先考虑,并对学期巩固率达到100%的班主任发给奖金50元,对学年巩固率达到100%的班主任发给奖金100元。对于所负责包干的班级出现流生的教师和领导,实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制,即在本考核中不得评为优职,先进评选中取消资格。

升降国旗制度

为了贯彻执行《国旗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通过升旗仪式规范化、制度化,经学校领导会议研究、决定,特制定学校升、降旗仪式制度。

一、升旗仪式在每天早晨举行,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应举行升旗仪式,如遇雨雪天气和周末不升旗。

二、举行升旗仪式时,在校全体师生参加整齐列队,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三、升降旗时,全体师生必须庄严肃穆,满怀爱国情感,做到参加一次升旗仪式,都是对自己心灵上一次震撼的洗礼。

四、升旗仪式程序是:

(一)出旗(旗手持旗,护旗在旗手两侧,齐步走向旗杆,在场的全体师生立正站立);

(二)升旗(奏国歌,全体师生行注目礼);

(三)齐唱国歌;

(四)国旗下讲话(由各值周班代表在周二的升旗仪式中讲话)。

五、每日傍晚放学前,由值周班的旗手和护旗按《国旗法》第十六条规定降旗,值周班的全体学生要到场参加降旗。

六、每日升、降旗(不举行仪式)当国歌响起时,经过现场的师生员工都必须停止一切活动,原地站立,两手自然放于两侧,面向国旗升起的地方,行注目礼,待国旗升、降完毕,方可自由行动

七、以上升降旗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希全体师生自觉遵守。

崧泽学校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一)集会、会操、军训等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1、学校集会、会操应由学校专人负责统一指挥,保证集会、做操的纪律。

2、学校集会、会操应以班为单位,上下楼时不要拥挤,不催促学生快跑,要有教师负责疏散管理,进出会场要有序,严防挤压事故的发生。

3、学校集会、会操应以班为单位,指定安排座位或站队,由班主任负责,防止学生乱窜,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4、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军训活动,应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并与协办部门负责人共同商定。

5、对军训的场地应事先考察,确保学生军训安全进行。

6、军训的强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身体状况而定,对患有不适合军训活动疾病的学生应进行劝阻,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发生。

7、学校领导及安全领导小组必须对集会、会操、军训活动实行全过程监控,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二)组织师生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1、组织师生外出活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春游、秋游、参加公益活动、义务劳动、参观访问等)要制定有周密的计划和安全措施,活动方案必须经校领导审阅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组织到外地或较远活动的需经教育局分管安全副局长审批。

2、每次活动应有具体的责任人,注意人员年龄、身体状况搭配。

3、活动的路线、地点,事前应进行实地勘查。

4、活动来往的交通工具应向专业运输部门租用,遵守乘车、乘船安全要求,行前要求营运部门对车(船)进行检修。

5、每次活动都要有安全、保卫、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

6、野炊、爬山、野餐要注意防火、防食物中毒、防摔伤事故发生

7、活动地附近有河流、水库的,没有具备安全条件的,不能让学生下水。

8、凡外出参加各种活动,学校领导及安全小组成员必须对活动全过程进行监控。

9、在活动中实行责任追究制,如遇安全事故,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学校集体活动突发事故处理标准

1、发生事故后,保持镇静、沉着应付。决不能惊慌失措,手忙脚乱。

2、在抢救和组织疏散过程中,必须本着学生优先的原则进行,尤其在危急情况下,组织抢救者必须首先保证学生的安全,即使有领导在内,也应如此。

3、事故发生后,对于伤员来讲,时间就是生命。在事故现场,首先要做的就是组织人力对伤员进行初步的抢救,如包扎止血、人工呼吸等。

4、立即报警、紧急救援。事故一旦发生,就要立即安排专人向公安、医疗等部门求救,争取使医疗人员和公安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内赶到。同时,还要即刻向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和求援,以便政府和上级部门能及时协调有关部门,争取更大的力量投入救治工作。

5、维持秩序、迅速疏散。发生事故后,在救治伤员的同时,要安排专人做好维护现场秩序的工作,以利于各种抢救措施的顺利实施。如果情况危急,活动难以继续,则要由跟班教师迅速组织其他同学有组织地撤离现场,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尽快带回学校。同时,要尽快通知受伤学生家长到医院陪护。

(四)体育运动与艺术表演等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1、体育、艺术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小学为了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的毅力,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水平,组织学生开展、参加文体比赛、表演等活动,如大型运动会、文艺汇演、文体教学活动和表演活动等。这些活动人员高度集中,涉及器械种类多,活动场所相对集中。

2、剧烈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技能和技巧要求,不少项目还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对抗性,一定程度上具有潜在的不安全性,容易发生诸如摔伤、撞伤、扭伤、拉伤、砸伤、踢打伤或溺水事故。运动会、文艺汇演的组织形式与大型集会活动类同,因此,发生的安全事故除有文体活动的特点外,同时具有大型集会的一般特点,应与之结合,共同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3、在制定安全工作预案时,要重点对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运动员身体损伤、骚乱、火灾、拥挤踩踏、中暑、舞台坍塌等事故做出预测,要求各环节负责安全工作的人员制定出应对措施。

4、在组织校外大型运动会、文艺汇演活动时,应事先与当地交通、公安、消防、医疗及电力等部门联系,取得支持和配合。

5、要从安全角度考虑入场和退场的顺序,要给每个班规定的座位区域并定出互不冲突的疏散通道。

6、对活动中使用的花环、花束、气球、乐器、背景字幕拼板的材料,标牌、旗帜、横幅等道具都要认真考虑,在设计上考虑学生的年龄,要轻便、易拿、防火,尽量没有尖锐的棱角。制作的横幅尽可能用纱幅底(纱不兜风,能减轻举横幅学生的负担)。对吹塑脂等易燃物更要做出严格的规定。对活动中使用的有关器械要进行认真检查。

7、要准备洁净卫生的食品、材料。夏天天气炎热注意防暑降温,冬季注意防寒保温,在场所、人员集中的地方活动最好不要带雨伞。

8、活动现场应设救护站,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材,校医坚守始终,有条件的备好校车,随时应急,不得延误。

篇2:学校组织机构管理制度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华

副组长付国文

组员何光辉 李永强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全面策划学校安全工作保证学校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率为零。

2、将安全工作进行分解保证资源的配置明确各自的职责并督促落实。

3、保证安全工作处于受控状态。

4、制定监测措施和反馈机制使得安全工作能够持续改进。

交通安全小组 组长效作得 组员韩丽李永生

交通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走读学生就学往返路途、住校学生双休日回家往返路途和组织学生外出往返路途的交通安全。

2、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普及交通安全常识,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教育小学生在就学往返途中,要在安全地带行走,幼儿上学要由家长或其它成年人到指定地点接送。

4、主动要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强联系。

5、加强对学生乘坐本校车辆的管理和安全检查及时检查排除车辆隐患组织学生外出参加活动需租用车辆时,学校必须与出租单位或个人签订“安全行车协议书”。

6、不得租用车况不良或无牌证车辆,不得租乘无照人员驾驶的车辆。

7、加强对学生进行预防雷电、山洪爆发、山体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知识的教育。

运动安全小组组长寇喜平组员张锋 赵海龙运动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学生在参加各种运动时的安全。

2、重视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并制定相应的事故防范措施。

3、强化对体育教学、运动会、课间活动、课外活动等体育运动的管理教师要按教学要求向学生介绍体育运动安全知识

4、在组织学生开展剧烈体育竞赛时,应事先进行身体检查,严禁身体不适者参加。

5、应经常检查体育设施、器材的完好情况,发现隐患要立即维修或停止使用。体育娱乐设施要在有教师组织和看护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并切实做好安全防护。

劳动安全小组组长李永强副组长班主任组员各班班长 劳动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组织学生在参加劳动技能训练、学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勤工俭学等各种形式劳动中的安全。

2、学校在组织师生参加劳动技能训练、学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勤工俭学等劳动时,要加强劳动安全教育,教师要搞好组织工作,讲明注意事项,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3、不得组织学生参与接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的劳动和容易造成学

生被砸、落水、跌落等其它危险性劳动。

活动安全小组组长寇喜平副组长班主任组员各班班长

活动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春游、外出参观、勤工俭学等集体活动中的安全。

2、学校各部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履行严格的审批制度。

3、组织学生集体性外出活动,必须报经校长批准,学校及时报经上级主管

部门批准。

4、各种外出活动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周密组织,精心安排,制定

安全预案,并指派人员勘察活动场所,并有领导和教师带队。必要时要为学生办

理保险。

5、凡不安全或安全措施不落实的场所,不得组织学生前往。

6、学生乘坐车辆不得超载、超速,要确保乘车安全。

7、不得组织学生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各种社会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参

加各种商业庆典、婚丧礼仪等活动,不得组织参加超越学生年龄、生理和自我保

护能力范围以外的各类活动。

饮食卫生安全小组 组长李永强 副组长值周教师 组员各班班主任

饮食安全小组职责

1、加强后勤和食堂管理。确保师生在校内食堂就餐、饮水、加餐等饮食卫

生安全。

2、学校饮管人员必须持有体检合格证,经常保持个人卫生。定期进行身体

检查,上班必须穿着工作服,并保持整洁。

3、要建立食物采购和验收制度,采购人员要懂得食品卫生知识,对采购供

方要按规定进行评价,索取其合格证件并保存备查。不买腐烂变质食物,不买无

照商贩出售的食品。

4、确保食物储存安全和饮用水安全。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5、未经上级部门和学校批准,不得组织学生食用加碘加钙和碘钙制品及其

它药品。

6、要加强师生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不得组织学生到有传染病场所开展活动

发现传染病必须进行隔离及时救治。

消防安全小组 组长何光辉 副组长张锋组员李永生 丁万余

消防安全小组职责

1、确保学校在用火、用电、用油、使用煤气等方面的消防安全。

2、搞好教育师生注意安全用电、用火、用油、用气、使用煤炉,建立健全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普及消防常识和自救知识。严禁师生私自用电、用火、用油、用气。

3、学校要根据消防法规的要求,加强校内消防安全管理,坚持“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经常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发现各类火险隐患,要及时妥善处理

严防人为因素和管理不当引发火灾。

4、不得组织中小学参加扑救山林火灾和其它火灾。

5、校发生火灾要及时组织学生疏散。

马泉学校

篇3:学校组织冲突及其管理策略

科学管理原理的创始人泰勒认为,通过改善工作技能,提高工资水平,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利 ;人际关系理论的追求者企图通过创造愉悦的工作氛围和志趣相投的团队,提高员工满意度来达到这一理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都是研究员工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来激励员工,达到组织的和谐协作。他们都认为组织中的冲突都是具有破坏性的,要尽量加以避免,越少越好。然而,组织内的冲突真的是有百害而无一益吗?

一、正确认识学校组织冲突

学校也是一个组织,相同的道理,学校冲突的存在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

具体来说,学校冲突是组织成员之间由于不一致、不相融或者不和谐而引起的人际互动的特殊形式,主要是由沟通因素、结构因素、个体因素造成的,如下表所示 :

其实,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有些学者就提出了关于组织冲突的不同观点。他们认为由于组织的复杂性和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组织活动中冲突是必然存在的,冲突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应该接受冲突。冲突可以暴露问题,使组织潜在的矛盾及早得到解决。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通过寻求新的方法,可以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组织从无序到有序。

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 :学校组织的冲突,不一定会造成不利的结果。一个处理得当的冲突,不但可以使双方的敌意消除,而且可促使双方以理性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况且有些冲突可事先预防,以使问题消弭于无形 ;更有些冲突可以刻意引进,以促进学校的革新。

二、学校组织冲突管理的意义

学校组织的冲突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为了实现学校办学目标而对学校组织冲突的消除、控制、激发和利用的过程,它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具体来说冲突管理对学校有以下意义 :

首先,冲突管理促进学校问题的解决。冲突可以使学校问题明朗化,促进问题的解决。因为在冲突没有出现之前,虽然学校表面上一团和气,实际上却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危机。一旦矛盾上升到冲突,反而可以引起学校领导及教职员工的注意,促进问题的解决。如某校进行年度教师工作考核,教学工作考核占70分、其他工作综合考评占30分(其中师德考核10分、职能工作考核10分、安全工作考核5分,出勤5分)。绝大多数教师对这份考核细则无异议,于是学校按照“个人自评”——“教研组互评”——“学校考核组终评”的程序进行操作。没想到考核等第一公示,在教师中引起轩然大波 :老教师认为自己比青年教师更敬业,可考核等第却不如年轻人,面子上过不去 ;数学教师觉得数学的合格率比语文难抓,而考核时却没考虑 ;低段教师反映高段学生参加各项比赛多,师生成果得分就高,机会不均等 ;语数教师则认定对综合学科的教师考核太宽松……议论来反映去的,不管考核得了几等的教师都不高兴了——青年教师说 :敬业不等于贡献,考核得看所得的成绩,又不是论资排辈 ;语文教师说 :同样的学生为什么到数学老师手里就不合格了呢?高段教师说 :难道指导学生参加比赛不用花心血的? 哪有这等坐享其成的好事儿? 综合学科的老师说 :我们平时课时量就比语数老师多……通过冲突管理可以使学校组织成员把不同意见表达出来,虽然在实际工作中会产生冲突,但却使学校组织成员能够深入思考,解决学校管理中曾经被忽视的问题。由于冲突可以使问题双方更加开放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可以促进问题双方的沟通,也使得交往的程度加深,这对增进理解很重要。

其次,冲突管理促进学校的改革创新。冲突管理可以打破学校组织中原有的平衡,使学校成员意识到按部就班地按照以前的套路工作已经不行了,必须考虑到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改变。因此,冲突管理被称为学校组织创新变革的催化剂。如某校在学校的常规管理中有教案展览这一传统项目,可是最近的展览结合听课发现教案写得好的,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对该教师也不满意 ;有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教案写得不很规范,他们的课却深受学生欢迎。又因为这些常规与教师工作考核挂钩,大家意见很大。怎样的考核才能科学地评价教师的工作呢? 通过一段时间的争论,终于制定出了一项较为合理的,大家都能接受的考核方法 :由个人自主申报教案的等级,并注明申报优秀的理由(如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学反思等),随机检查发现的确用这样的教案,教学效果好的,可以被考核组认定为优秀。这样,教师们的自主性更强了,学校管理工作也有了新的起色。因此,通过冲突管理,可以使学校领导听到不同观点的碰撞,可以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思考学校问题,从而可以通过不同角度的考虑去进行学校管理。

再次,冲突管理可以增强学校成员的凝聚力。通过冲突管理使得学校成员有了自由。教职员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他们的意见也会得到充分讨论,这样可以使学校成员感到自己得到了较多的关注,有较强的主人翁意识。如某中学的生物教研组因总务处没能按时买回实验用的青蛙,还对发动学生家长买来活蛙的“白条”不给报销而闹矛盾。校长得知后,让总务主任一起去听生物课 :解剖青蛙。通过听课,总务主任才认识到青蛙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主动道歉,教研组老师们也被感动了,接受了道歉。从此,总务主任主动在工作计划中又多了听课的任务,而且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能想方设法按时提供教学所需材料,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通过冲突管理,使教师们拥有了更加强烈的群体归属感和学校荣誉感,学校的群体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三、学校组织冲突的分类及其维持

组织行为学中把学校冲突分为功能性冲突和功能紊乱性冲突。前者有利于实现组织或群体目标,后者则阻碍组织或群体实现其目标。学校是全体教职员工成长的地方,学校冲突程度过高、组织不稳定是不利于学校正常管理的,而融洽、和平、安宁的组织对变革通常会表现出冷淡和迟钝,因此只有当组织的冲突处于合适的状态时,组织的绩效才是最高的,如下图所示 :

学校管理者维持一种恰当的冲突水平,能够使教师和学校组织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能够不断地进取和创新。因此,管理者应该有意识地将学校冲突维持在功能性冲突的水平上。

在进行学校冲突管理时,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功能性冲突水平。根据学校各个部门、不同时期知觉到的冲突要求的不同,功能性冲突的理想水平也不同。学校领导在进行冲突管理之前应该首先明确学校现存的冲突是不是维持在功能性的水平上。如果处于功能性的水平上时,学校领导就可以什么都不用做 ;当冲突水平高于功能性水平时,学校领导就要减少冲突 ;同理,当学校冲突低于功能性水平时,学校领导就要适当增加冲突,使冲突保持在一个理想的水平上。

四、学校组织冲突管理的策略

冲突管理所隐含的意义是除了减少功能紊乱性冲突外,更要注重增加功能性冲突,从而激发组织的动力。组织管理者必须权衡利弊,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处理组织内的冲突,化危机为机会,化阻力为动力,将冲突转变为建设性力量,以达到人际和谐并提升工作效能的目的。

1.减少功能紊乱性冲突的策略。

(1)减少学校功能紊乱性冲突的根本办法是建立学校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指学校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学校组织全面的活动之中,从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如,教师个人有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需要,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也希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在实现共同愿景的过程中,教师不但从他人那里学到了知识,分享了经验,同时也实现了个人愿景。因此,在学校共同愿景的指引下,全体学校成员相互依赖、彼此合作,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使学校功能紊乱性冲突淡化或消除,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教师的团队建设也是减少学校功能紊乱性冲突的有效办法。教师在团队中紧密协作、相互配合,有助于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教育经验与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及青年教师的成长。有团队归属感可以降低教师的冲突水平,如某校进行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时候不是评价个人,而是评价整个集体(如整个教研组、年级组),教师们为了团队的共同避免由于任务分配而产生的冲突。同时,教师以团队为单位经常在学习的过程中沟通和交流,分享教育资源,共同完成教育课题,可以在教师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人际关系,提高教师的内控和自控能力,从而减少功能紊乱性冲突的发生。

(3)扁平的学校组织可以为减少学校功能紊乱性冲突提供保证。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中,校长与教师以及中层领导的行政距离和情感距离缩短,密切了上下级的关系,改善和加强了纵向沟通,更加容易达成默契和协调,减少组织成员的“局部思维”。如四川成都磨子桥小学推行学院制管理,将学校的六个年级改为六个“学院”。聘年级组长为院长,赋予院长常规工作的管理、协调及部分经费的发放权力 ;学校行政人员作为学院的一分子融入学院,引领学院,促进学院工作。在这样扁平的组织结构中,教师在决策中的作用增强,发言机会增多,这就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此外,在扁平的组织结构中,纵向沟通联系渠道缩短,校长与教师的沟通加快,减少信息失真,这些都是避免功能紊乱性冲突的有效手段。

(4)学校内外的沟通和对话也是解决功能紊乱性冲突的良好方式。学校组织的信息沟通过程中由于传递信息者对信息缺乏了解,容易造成对信息的曲解,或者由于信息的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思想、动机、认知方式的不同而对信息产生误解,再加上组织中的官僚机构对信息的压缩或失真,这些都是因沟通不畅而引起冲突的重要来源。学校领导在减少沟通层级的基础上增加沟通的渠道,使学校的信息可以快速有效的传达。同时,也可以建立对话的平台,例如定期的会议、座谈、交流等,为学校成员的沟通创造机会。当然,一些非正式的沟通对减少学校冲突也很关键。学校可以定时或不定时地进行非工作聚会,如野外活动、午餐会、生日晚会等,通过这些轻松愉快的活动来促进学校成员的沟通。学校领导也要认真对待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鼓励教师积极思考,为学校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促进学校的建设。

2.增加功能性冲突策略。

在学校组织中激发冲突,相对来说是一个年轻的命题,而且带有一定程度的反传统性。在学校组织中增加功能性冲突,更是一件艰难的工作。当学校组织冲突水平过低或者部门、教师之间过分回避冲突时,学校管理者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诱发功能性冲突,有意识地提高学校组织的冲突水平。具体有以下几种作法 :

(1)学校领导可以建立竞争性的组织文化,使学校成员对争论和异议保持开放性的价值观和规范,让员工敢于发表意见,使上下左右的信息畅通无阻。如学校进行“优秀教研组评比”“、文明办公室评比”等,帮助学校成员形成正确的组织冲突观念,形成以竞争为核心的学校价值观,使学校成员正确理解冲突,正视冲突的形成,包容组织冲突。

(2)重新建构学校组织结构。当学校内部决策机制僵化、效率低下、教职员工士气低落时,学校领导要主动地对学校加以调查和诊断,以判断是否有必要发起一次组织变革。如某学校进行“优秀教研组评比”时,发现得奖的总是个别教研组,其他组的成员没有了积极性,就要考虑是否可以调整教研组内的成员,改革、修改评比的具体要求,提高组织成员的相互依赖性,从而打破学校组织现状。另外,还可以适时引进外部人才,改变学校人力资源状况。研究表明,异质性程度较高的团队较之异质性较低的团队,更能做出高质量的创新决策,尤其是在解决那些复杂而又没有任何可借鉴方法的问题时。由具有不同知识技能和观点的人构成的团队,往往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当学校引入一定的外部刺激时,这些背景、价值观、态度和管理风格等均与当前学校成员不同的个体必然会增加学校的功能性冲突。这样可以调整学校内部人员的结构,激发学校发展的活力。

(3)学校领导要运用多种管理艺术,增加学校功能性冲突。传统的企业管理过程中,上级管理者往往不愿意听取反面意见,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学校组织成员“报喜不报忧”的思维定势,当这种刻意的抑制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突变,给组织带来更大的损害。因此学校领导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打破思维定势,通过制定具体的奖惩政策激发功能性冲突。管理者要善于运用奖励艺术,鼓励并奖励不同意见者。运用沟通艺术可激发适当的冲突。当组织冲突水平太低时,学校领导可以利用模棱两可或具有威胁性的信息以提高学校冲突水平。另外还可以运用非正式沟通来激发学校的功能性冲突。

篇4:学校管理改进的组织文化分析

组织文化 学校管理 取向

计划管理体制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学校的行政管理,其不但具备很强的统一性、服从性,还具有很强的规范性,这使得很多学者试图在这方面开展一个崭新的方式来更好地完善我国学校管理,使其更加现代化,然而取得的成效并不是十分理想。正是因为这样,才需要发挥组织文化的作用,完善的组织文化可以使组织的价值观念、行为制度等方面逐渐完善,并使得组织成员在组织文化的引导下,更好地推动组织的发展。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组织文化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用科学的组织文化理念来指导学校管理,使之形成完整的文化管理,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管理的长远发展。

一、组织文化的涵义

对组织文化的界定,至今并未有一个清晰的标准,大部分学者更愿意将组织文化看作是价值、观念、风俗等的集合体,认为其是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不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于国外学者的观点,我国学者是比较认同的,然而在其价值观、精神现象等基础上,我国学者习惯将物质状况这种硬文化也纳入其中,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范国睿提出的“组织文化是指某一特定组织所独有的,为所有组织成员共同持有的价值、信念与行为的综合体系,通常可以通过组织内精神、制度和物质等方面的要素表现出来”。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来,组织文化主要包括组织形成的价值观以及相关的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相关内容。作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其是随着生产生活而产生的知识、环境、技能等的集合,在具体的构成上面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论断。

组织文化的理论运用于学校,便有了学校组织文化的次级概念。本文中,将学校组织文化定义为: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互动的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并为其成员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信念、价值、假设、态度、期望等价值观念体系;制度、程序、仪式、准则、纪律、气氛、教与学的行为方式等行为规范体系;以及学校布置、校园环境、校舍建设、设施设备、符号、标志物等物质风貌体系。

二、我国学校管理改进中的文化缺失

1.学生管理文化缺失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兴起,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而很多学校在这方面存在欠缺,往往将学生的成绩看作一切,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管理方式的生硬、单一往往对学生有着很强的限制作用,学校的管理往往依靠相应的制度规章,而缺乏对学生需求的考虑,师生关系并不融洽,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1)人文关怀缺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以及信息接触途径非常广泛,而在甄别能力上,学生比较欠缺,但教师并不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课堂教学被教师认为是教育的全部,而忽视了课外教学的重要性,对于学生而言,课内外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若是不能得到很好的心理疏导,学生的心理将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正是由于在人文关怀上存在的缺位,使得学生的健康成长面临很大的阻碍。

(2)道德教育异化。这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其一,道德教育孤立化,在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现在很多学校都只是单一地开课讲授,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其二,道德取向不明朗,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道德教育进行重点突出,将一些涉及个人品质的教育作为重点的内容在课堂以及日常的教学中渗透,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目的;其三,道德教育形式化,很多学校进行道德教育主要是为了教而教,缺乏一定的目的,这使得其很难达到理想的道德教育效果。

(3)学生管理低效。在学校管理中,学生管理是一个关键的内容,然而由于在理念以及方法上的死板、单一,使得学生受到了很大的束缚,难以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现实的学校管理环境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比较缺乏,并未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这样就难以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真实需要,使得学生的管理方式面临程式化的特征,难以发挥实际效果。在实际管理中,教师往往以惩戒来对学生进行管理,这样使得管理效果不佳,很难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是造成学生被压抑的被动管理局面。

2.教师管理文化缺失

从当前学校的实际情况来,教师之间往往缺乏必要的合作,在发展意识上,教师也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为了更好地对教师进行管理,学校往往以考评的形式来对教师进行管理,并没有充分尊重教师的个人发展,这样就很难使教师从工作中感受到幸福感,难以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激发其教学的积极性。

(1)教师间的合作不充分。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工作的目的,而教师之间的合作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得教育的合作增加,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然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升学率的压力下,竞争逐渐在教师之间开展,竞争本身是好的,然而在学校中竞争并不能促进教师个体的发展,同时还会增加教师之间的矛盾,导致各种教学教育问题,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为了评比和晋升,教师之间相互诋毁、扯皮,使教师间的关系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2)专业发展主体性缺失。自我发展对于教师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掌握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以及自主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长远发展。而当前教师在专业发展主体性上比较缺乏,这对教师职业发展或终身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然而学校的管理者往往管理比较死,在空间和时间上教师不能很好地协调,这样就使其选择权和自主权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虽然有些学校对教师开展培训,然而并没有考虑到教师的个人意愿以及职业发展的需要,很难调动教师的主动性,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且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endprint

(3)教师工作成就感低。在教学中得到满足对于教师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感受到教育事业带来的成就感,这样才能更好地驱动教师的教学动力,调动其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若是教师不能从教学中得到成就感,而只有疲累的话,则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4)教师评价过分量化。对于教师的教学要进行定期的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善学校的教学状况,然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量化的评价方法在学校管理中使用过度,几乎所有指标都是量化指标,而定性指标则比较缺乏。鉴于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学生的动态性,这种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问题。

3.校长管理文化缺失

(1)权力观念重于服务意识。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权力常常被人们过分看重,从而导致权力的集中与扩大化,一旦在学校管理上出现这样的状况,就会造成校长的专制,使得管理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对学校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若是校长存在着较强的权力观念,则无论是大小事务其都会一一过问,严格把控,牢牢地掌握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一言堂的发生,在缺乏人性的管理环境下,教职工的工作缺乏必要的空间,受到很大的约束,这样就会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发挥其才华。

(2)重技术,轻文化。在以往学校的管理当中,校长往往将制度、规章看作是管理的法宝,而忽视了文化的重要性,企图牢牢控制住教职工的言行,对教师和学生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不能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创造力,也难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校管理面临更加尴尬的局面。

(3)办学无特色。只有好校长才能建设出独具特色的优秀学校,办学特色对于学校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其主要是指在长期的办学中形成的教育风格、理念以及独特的方式、方法等。当前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使得办学应该符合时代的潮流,不断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然而,很多学校往往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实际上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可言。

三、组织文化视野下学校管理改进的取向

1.人际沟通取向

学校教育需要形成教育合力,学校管理同样需要形成管理合力。管理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多变的活动,要想做好学校管理工作仅仅依靠管理者是不够的,它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形成多方的合力。而要想形成合力必须加强各方的沟通和联系。在学校内部来说,学校每个成员都应成为管理的主体,学校各部门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校长与师生之间要加强沟通、信息互享、相互尊重、以诚相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学生又把学校与家长联系到了一起,因此,学校应加强与周围社区的沟通与合作,加强与家长的的联系,谋求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2.领导者取向

在学校发展中,领导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应该注重领导者的发展。领导者和组织文化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经过了领导者的倡导、组织,组织文化才能得以实践、完善、稳定,从而形成组织的指导思想和纲领。在组织文化的形成中,领导者的言行是十分关键的,学校要注重发挥领导者的引领作用,只有使领导者的文化意识充分提高,才能更好地进行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组织文化本身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其体现为一种公共的精神,故而需要建立在大多数成员的认可之下,为此领导者需要对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深入师生,加深对他们的了解,为组织文化的建设做系统的准备工作。正是因为如此,这对领导者的要求很高,只有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以及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

3.资源整合取向

教育资源包含的内容很丰富,范围很广,凡是对教育教学产生影响的都可以称为教育资源。它包括外在的物化资源,如教育经费、学校设施、教师等,也包括内隐的文化资源,如教育政策、制度、法规等。教育资源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缺乏教育资源学校教育活动就难以开展。

组织文化贯穿于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之中,有利于整合学校内部的资源,使学校各部门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加强,有利于确定共同的目标。硬性的规章制度对于学校资源的整合能力有限,相比之下,文化机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组织通过文化的作用,使全校师生接受组织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整合教育资源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冲突,也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利用,还能使学校发展更具活力和生命力。组织文化还有利于整合校外的教育资源,组织文化形成的本身就有时代的印记,与社会背景,周围环境密切相关,组织文化把学校的发展目标与社会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有效地减少学校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学校不是孤立的,学校的发展需要外界的支持和帮助。

4.稳定性取向

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会产生完整的学校组织文化,这种文化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外部环境是影响学校管理的重要因素,要想使一种文化得到有效地发展,需要应对相应的外界变化以及压力,使学校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学校本身受到外界的干预并不多,可以更加长期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从而使得学校的教学管理目标更好地实现。一旦学校的组织文化形成,就能使成员的凝聚力得到加强,从而保证学校的稳定。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制度文化建设也是组织文化一项重要的内容,其在保证组织稳定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故而可以将其作为维护学校稳定的一个重要措施。

————————

参考文献

[1] [美]JohnT.Seyfarth著.有效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原亮,郑美勋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 [美]乔安妮·马丁(JoanneMartin)著.组织文化.沈国华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 叶丽诗.组织文化视角下校长——教师和谐人际关系的实现机制.中小学校长,2010(4).

[4] 刘凯.以人为本:高等学校教师绩效管理的基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

[5] 尹后庆.校长文化自觉与教育创新.教书育人,2010(2).

[6] 廖华平,孙来成.农村中小学组织文化建设:迷失与出路.教育探索,2009(12).

[作者:夏雪芹(1975-),女,江苏淮安人,江苏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实习研究员。]

篇5:学校义务消防组织管理制度

1、学校成立义务消防队,在学校防火安全委员的领导下,开展义务消防工作。

2、义务消防队执行学校制定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要定期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学习消防安全法规以及消防安全知识

3、定期参加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并能熟悉各类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得技能

4、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义务消防队员应迅速到位,应当立即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务必做到及时报警,迅速扑救火灾,及时疏散人员,维护火场秩序,火灾扑灭后,应协助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

5、掌握本单位的防火情况,熟悉火灾易发部位的基本情况,并制定扑救火灾事故的方案

6、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7、每年举行一次防火、灭火知识考核,考核优秀给予表彰

篇6:学校组织与管理论文

姓名:熊润青

学号:2012105040224 学校发展规划是指一所学校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系统地分析学校发展现有的基础及所处的环境,确定学校“规划年”(指规划执行的起止年月)内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发展途径,把握学校的优先发展项目,并按照自己的价值观,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挖掘自身潜在的资源,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最终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那么,一个学校怎样去合理地进行组织与管理呢?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要有正确的管理理念、人文的管理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措施。(1)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2)分校长要加强学习,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者和科学管理的促进者。坚持校务公开,增加学校管理透明度,提高分校长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执行力。

(3)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民主管理作用。坚持精神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成绩与利益相结合、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和严格管理相结合。

(4)以规程为向导,以评比为杠杆,努力向管理要质量。

2、提升师资素质。

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目标,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教师培养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教师培养活动为载体,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训措施,促进全体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知识能力结构,聚焦内涵发展,提升教育品质,从而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适应教育信息化、优质化要求的理论水平高、学科造诣深、业务技能精、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加强队伍建设。

(1)建立责任感强、求真务实、具有创新意识、具有现代学校管理意识与能力的学校管理机制。(2)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管理体制,建立一支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具有科学管理能力和民主管理思想的班主任队伍。

(3)加强教师培训,培养一批业务上过硬,个性明显,教有所长的专业教师队伍。

3、强化教育科研。

坚持以科研为学校发展动力,勇于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1)积极开展课题的研究,重点在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上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学校教育特色。

(2)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深入研究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3)围绕课题,突出主题,进行常规教研活动,实现教中研、研中教。(4)关注教研网络,进一步规范课题研究管理,人人有小课题研究。

4、提高教学质量。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未来的五年中,我校将强化质量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实行三个优化:

一是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是优化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提倡激活思维的“启发式”、“探究式”,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新颖性;

三是优化师生关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我们要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中心,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本着“夯实基础,突显个性;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原则,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教学质量上有一个大的提高。

5、改善办学条件。

(1)以发展的眼光高起点、高标准“绿化、美化、人文化“建设,使学校达到校园标准化建设标准。

(2)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逐步更新设备,努力配备班级多媒体设备,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能力。

(3)解决各种功能室的配置。对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等要加强管理,方便使用,提高使用率。

6、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抓好校园环境建设,逐步规划、精心布置,做到净化、绿化、美化; 建立和谐、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做到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经常交流沟通,互帮互助,互谅互让,共同进步;

弘扬校园文化,培育校园文化内涵,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目标、办学宗旨装饰上墙上栏,让办学理念变成师生的共同追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

提高学校文化品位,铸造具有鲜明时代感和学校个性特点的校园文化精神。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时时、处处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7、关注学生健康。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体艺2+1项目”实施方案》,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学校体育要保持特色,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户外活动,体育达标率和合格率要全部达标。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学校能有效控制各类疾病的传播。

(3)关心师生身体健康,积极推广全民健身 活动,用丰富的文体活动融洽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8、保障校园安全

上一篇:北京市律师聘用合同(北京市律师事务所)下一篇:明溪口镇保密工作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