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少年林肯》有感

2024-04-30

观《少年林肯》有感(共12篇)

篇1:观《少年林肯》有感

观《林肯律师》有感

电影中哈勒是一个诉讼经验非常丰富的律师,第一个出现的当事人是哈罗德,具体案情没有过多描述,不过整个内容看下来,这第一幕明显能让人感觉到身为一个律师,在忽悠人的这一功夫上他干得相当熟练,也让人感觉他对任何事情都是如此的胸有成竹,在不管做什么绝不会先亏待了自己这一点上,他是一个很有原则的律师。

跟我国相比,美国的律师作为辩方,在庭审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足以左右庭审的进程,检察官作为控方进入诉讼程序,列举犯罪事实和证据,刑事诉讼的目的是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检察官倾向于惩治犯罪,而律师更多倾向于保障被告人的权利,二者在此达到一个平衡,控辩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能够更好地保证程序与事实上的公正性。

评价一个好律师的标准,当然是以当事人的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作为一名优秀的律师,在自己的案子中尽最大努力为当事人谋求利益,有点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意味,但同时也为自己得到最好的回报做努力,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就马丁内兹那桩案子来讲,当时没有证据能证明当事人的清白,尽管当事人主张无罪,但哈勒为了整个案件的进程只得为他做了罪轻辩护,这在当时的情况下,确实是为当事人谋到了一个最好的出路,只是后来出现新的证据才打破了这种状况。

哈勒在处理新案子的时候牵扯到马丁内兹的旧案,新代理的当事人是旧案的凶手,他知道,但作为律师,不能泄露当事人所告知他的事情,律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告诉他一案归一案,所以为当事人做了无罪辩护,但他明白马丁内兹无故遭受了牢狱之灾,那意味着那是失败的辩护,但他想努力想挽救,即使这有可能会毁了他长久以来所积累的一切,他自己并未直接查收进行证据的收集,而是让他的助手去进行,而他用了些手段让出庭作伪证的科利斯把那桩旧案抖出来,影片中反复出现的辩诉交易也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民主主义充斥的美国这种事情也是无法避免的,在为马丁内兹翻案的时候,他就成了正义的化身,就像他自己说的“舍我其谁”,这是他自己犯的错就该由他自己解决,不过律师总是在黑与白的边缘徘徊,哈勒驾驭的很好,但危险总是无处不在的。

篇2:观《少年林肯》有感

雷锋少年时代,受地主的压迫,生活十分贫苦,他爸爸被日本鬼子杀死了,弟弟被饿死了,妈妈不甘 自杀了,

 

篇3:观《少年林肯》有感

对于纯个人生存层面的意义而言, 如何评价个人的信仰选择, 这也纯粹是个体化的。如果你未曾经历过少年派的那种磨难, 你也不会去接触到所谓的上帝和神;如果你未曾知道过有关神的一切, 你也不会去在那样的时刻去寻求所谓神的庇护。你也许会质疑说, 作为一个未曾接触过宗教的某个中国人, 他即便不知道上帝、真主阿拉和毗湿奴, 他处在少年派在海上的困境时, 也肯定会祈求老天爷的眷顾。然后, 你就会总结道:“其实这个中国人眼中的老天爷就是上帝和真神, 或许, 你还会郑重其事的告诉我们:‘少年, 不要被名字和称号迷惑了双眼, 那不过都是神的化身。’”我尊重有信仰的人, 我也不是对宗教信仰有不敬之意, 有人说:你不能给我证明, 我便不会去信;也有人说:正因为荒谬, 所以才信仰。有些时候, 一些极端言论的出现和使用总让人感觉很别扭, 本来完全不用这样说的, 为何要如此之绝对?

非也, 我们在评价古代中国之礼法之争的时候, 儒家与法家关于法律的态度, 也是如此的让人难以理解。比如, 儒家说法律这东西只能是低级的, 社会秩序的维护要靠礼之教化, 靠圣人、君子之德性来引导民众, 曰: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又曰: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讲“为人君着谨其所好恶而已矣。君好之, 则臣为之;上行之, 则民从之” (礼记·乐记) ;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论语·子路) 。而法家则反对此种人治之思想, 而重视客观的工具, 将赏罚之规则客观化, 名为法或律、刑、令。方式是通过重刑威慑。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 尧不能正一国” (韩非子·用人) 、“无庆赏之劝, 刑罚之威, 释势委法, 尧、舜户说而人辩之, 不能治三家” (韩非子·难势)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 (商君书·画策) ”。儒法之争看起来是针锋相对, 水火不容。其实在明眼人看来, 为何要如此争得头破血流, 其中之缘由无非政治企图耳。如果儒法两家之代表人物都将其思想作为治国之根本思想, 并以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相互攻击的极端化就可想而知。然而, 众所周知的是中华法系的特点就是以礼入法, 礼法结合。在中华法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儒法两家各自绝对之观点互相吸取精华慢慢走向融合之路。

那么说在信仰与理性之间, 是否一定要划清一条界线、两者非要争个你死我活吗?在我看来, 大可不必如此, 理性和信仰之间有着莫大的联系。暂且不说康德的“在理性之外给信仰留下地盘”, 还是克尔凯郭尔的伦理阶段还是宗教阶段。没有理性的反思和追问, 就如同没有理性的怀疑, 就不会有真理的答案或意义的评价。在自然科学领域以及社会科学领域内对价值的判断是两种相对区分的系统, 在自然科学内, 以理性的逻辑演绎推论而求真为最大的价值目标;在社会科学内, 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方法论范式, 来试图解读社会价值背后的意义, 没有终极价值标准, 只有尽可能地反映事实的真相以及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对客观的价值选择。由于后者没有绝对, 人就会在没有绝对中寻求一种绝对、超越性的存在, 那一部分是信仰层面的事情。

如果说, 人的个体对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层面上的思考导致了宗教信仰, 这完全是纯全个人的思想自由, 你可以选择信仰一个神, 也可以选择信仰成百上千个, 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选择其中之一来寻求慰藉;然而, 如果说, 群体层面上的信仰, 最大的价值就是秩序, 关于如何维系这个秩序以及如何定义这个秩序的价值追求, 这就很难说必须用到宗教信仰。关于秩序的看法, 有种信仰叫世界观信仰, 有人认为无政府主义的秩序是其认定的最美好的秩序, 那就是这个无疑就是他的信仰, 有人固执地认为人间天堂的存在, 我们也无妨称其为一种信仰。至于信与不信, 一曰看教育, 二曰看实效。前面提到了法律人, 法律人对于秩序构建和维系方面的基本世界观, 仍不妨称之为信仰的部分。法律人对秩序构建以及秩序的价值追求, 在笔者看来, 法治是必然之势, 用什么词汇来指代这种信仰, 笔者以为不要回避, 也不要怕解释, 无非法律信仰耳。明明说的是法律信仰, 为何要避而求法的信仰、法律信任等词汇?就如同那些宗教信仰者可以告诉你, 你在信仰老天的时候, 他会告诉你, 其实老天就是上帝。你为何不能说, 你在说关于法治对社会秩序的价值时, 其实, 那就是法律信仰呢?有信仰的人是可敬的, 有人选择信仰上帝, 有人选择信仰天命, 也有人信仰主义, 也有人信仰某个人, 于是他们都获得了理性以外的力量。他们活得从容而自信, 只因他们有了信仰。你问他为什么?他也许会说, 我就是信。我想, 这也可以算作信仰的一部分, 来自内心深处难以明说的确信和遵从。可是, 如果我要信仰法律, 在大家都认为法律仅仅是一个工具的语境里, 我就不得不去解释我为何要信仰法律。也许, 信仰法律的人大可以说, 我就是信仰法律, 那是我的事。可是, 如果要更多的人去信仰法律, 如果信仰法律可以带给我们更良好的秩序、更能保障我们的权利、更能约束政府权力的滥用等, 那么, 我们就必须对法律信仰做出很好的解释。

法律信仰论者注定因为现实中法律所遇到的种种困境而倍加痛苦和艰难, 可这些都不能阻挡法律信仰的合法性、合理性, 并把它当作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正如塔马纳哈教授在《论法治》一书的末尾处所说:在整个历史上, 法治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政府官员和一般民众接受法治的价值和正当性, 并逐渐视其为理所当然之事。也许有些人会说, 我们的传统中, 就不存在什么法律信仰, 我们的文化中就没有这样的因子。所以, 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是以过去不曾有什么, 来否定现在和未来不能有什么的逻辑, 也没有多少可信性。

法律信仰代表了最大层面上的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追求。作为个人而言, 你鄙视和抵制法律信仰的说法和价值, 那完全是纯全个人的信仰自由, 但是对于一个社会、国家而言, 这种信仰是无法鄙视和抵制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宪法实施30周年的讲话里, 说宪法的伟力来自人民真诚的信仰。法治是一种方式, 更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手段, 更是一种信仰。于是, 少年派在海上漂流的时候, 他不会想到什么法律信仰, 但是他来到了陆地, 他必然生活在世俗社会的秩序中。不要因彼信仰而忽视了此信仰。非此即彼, 在信仰领域不必如此。

摘要:时下有关信仰缺失的现象层出不穷, 有关信仰的讨论也逐渐深入。然而究竟何为信仰?通过对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解析与探讨, 可以把握信仰与理性的辩证关系。而法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是人类理性设计的规则体系。那么, 法律信仰就代表了最大层面上的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追求。

篇4: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

——题记

耶稣曾对其门徒多玛说:“你只相信你所看到的,但那没看到就相信的,有福了。”因此当来访作家说他相信派讲述的第一个故事时,派诡谲地一笑,说:“所以你跟随上帝。”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的是少年派与一只斑马,一只猩猩和一只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在海上漂泊227天的故事。

诚如李安所言:“这个电影,是关于信仰的宏大叙事,它所传达的重点,是故事的价值以及分享故事的价值。”就电影本身来说,最出彩的部分,是讲述的电影语言和方式、亦真亦幻的3D效果,美轮美奂的瑰丽场景,目不暇接的奇幻经历……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包含了多种意味——关于信仰、信任、依赖、力量、生存、自然、博弈、苦难……不仅如此,电影行将结束时,成年派讲述了故事的第二个版本,将动物置换成人类:幸免于难的水手、厨师、派以及他母亲在太平洋中捱过227天,最后仅剩一人。李安向观众揭开一个残酷的真相,出人意料,又让人恍然大悟。

既息息相关又彻底悖反的叙事元素,像是预先埋在观众思绪中的火药,瞬间被引爆,摧毁所有对美好的预想,成了众人千引万续都揣测不尽的黑洞。也就是说,李安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讲述了一场既惊心动魄又意味深长的冒险,同时还对信仰与救赎,和解与成长,上帝与善恶等抽象的精神命题展开讨论——它就像奇幻版的“罗生门”,可以多层次和多角度挖掘,观者在为派做出抉择的同时,也就选择了自己的精神信仰。

这是一个披着奇幻漂流的外衣,演着残酷现实的故事。少年派的两个故事向观众传达了“理性科学治人,感性宗教自人”的观点。“我心中有猛虎,在细嗅着蔷薇”,这无疑是对信仰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在电影结尾,派得救的同时,对白响了起来:“然后,那个让我生存下来的理查德·帕克,那个让我痛苦,使我害怕的凶狠伙伴,径直向前走,没有回头,永远消失在我的生命里。”派像个孩子一般放声哭泣,就像在说,我以为它会回头,但它只是朝着森林深处望去,然后永远消失。

正因为李安懂得怎样包装寓言,知道如何把深奥的艺术哲思转化为精彩影像,并在不失故事本色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所以不同层次的观众,可以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看到不同的故事,而且对他们而言,无论是美好童话,还是残酷现实,都不再重要,只要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慰藉就够了。毕竟,总是怀疑事物美好的人类,也在拒绝接受现实的残酷。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并非恣意纵情的电影,即便水紧浪高,它也要喃喃自语出弥撒之音,更何况其中还有无尽的深邃海洋、浩渺星空和接踵而来的绝佳谕示。

【作者系湖南省邵阳县第一中学花季文学社社员】

篇5:观《网络少年》有感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一位计算机专业的女老师到一所学校当老师,她叫索拉拉。她教的那个班的学生都是“网虫”,整天泡在网吧里,于是,索老师带着他们成立了一个网站,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因为他们每天玩电脑,不是打游戏,而是学知识。

网络这个家伙真是摸不透,既好又不好。现在,有无数个青少年都沉迷于网络,危害他们一生。可我们需要的是正确地对待网络,就像影片中老师带同学们成立网站,不仅有意思,还可以学知识,不是两全其美吗?

我不爱上网,因为我没有经常玩电脑,自然就没了兴趣。可是,一但连续几天呆在电脑里,那可就上瘾了。记得我有几天在网上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就连吃饭也忘了。网络的魅力太大了。可是,我们一定要正确地对待网络,要让网络成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东西,而不是危害人类的东西。

如果你是一个“网虫”,那请你丢掉一连几天打游戏的坏习惯,每天玩一两小时就可以了,多在电脑里寻找知识。

篇6:观《网络少年》有感

今天,我们学校就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网络少年》。本片的四个小主人公——向大伟、蓝阳、耿小乐和欢欢都是实实在在的网络少年,他们是同班同学,班主任是索拉拉老师。平时一有空闲时间,四个小伙伴就在网络上度过。由于过渡迷恋网络游戏,不仅他们的学习成绩下降了,而且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然而,一次不经意地打赌竟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使他们远离歧途......

有一个情景最叫我感动:大伟同学接受了索拉拉老师的任务,DV拍摄自己父亲的衣食住行,从拍摄的全部过程中,大伟感受到了父亲工作的艰辛和对自己深深的爱,也为自己的和以前不尊重父亲感到了内疚。他明白了自己平日对爸爸的关爱实在太少,而爸爸对自己的付出太多太多。当向大伟拿着存折走到取款机前,听到请输入密码时却不知道密码的时候,我的心为之一震!想到现在有多少孩子知道父母的生日,关心父母的生日呢?那么,你的生日有多少父母不知道呢,我想这个数字为零。人们说:话是开心锁,有什么就说什么,互相多交流多沟通,那么代沟从何说起呢?我们总是在说我们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无法沟通,其实排除由于出生年代不同所产生的观点不同,最重要的是缺少了了解。

看了这部电影,我对网络的了解也越来越深了:我们不要成为网络的俘虏,要做网络的主人,科学的利用网络,利用它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使自己成为博学多文的人,努力学习,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

篇7:观《网络少年》有感

观《网络少年》有感 --网络你是”洪水猛兽”吗?作文

我的家和所有亲戚的家里都有电脑,无论我走到哪里,随处可以上网,而不必为上网的费用担心。他们也没想过要限制我,家里的电脑是可以上锁的,可是经常都是我回来无意中锁上让爸爸打不开了,这时候妈妈总是欣慰地说:“哎,真不知当初这电脑锁是用来锁谁的?”所以这锁也一直没派上用场。今天看的《网络少年》说的是某中学初一(三)班是个特殊的班级,其原因是因为班里出了很多电脑网络“高手”:特行独立的耿小乐,娇生惯养的宋欢欢,内向倔强的向大伟,内心叛逆的蓝洋,十二三岁的年纪,花朵一般被各自的父母捧着、爱着;虽然生长的环境不同,但对网络的`热爱,对快乐的追求都是一样的;他们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渴望创造,渴望进入网络媒体上去一比高低,孩子毕竟是孩子,自控与自律能力较差,于是也就出现一连几天几晚泡在网吧里不出来的现象,让父母着急,老师也着急;怎么办?阻止是不可能的,也许还会适得其反,惟有引导,正确地引导,引导这群孩子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通过网络去培养学习的兴趣,通过网络掌握学习的方法,也通过网络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在班主任索拉拉老师的倡导下,成立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网站,从设计专栏、制作网页、拍摄影像等等一切都让他们自己来办,从前的地下活动,现在成了光明正大的网络少年,这感觉太棒了,小乐,欢欢,大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他们以从未有过高昂情绪和热情,乐滋滋地去完成网站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欢欢负责动画的制作,要完成一幅好的动画作品,需要知识面广,想象丰富,还需要学会与别人沟通合作,从欢欢得意的眼神中看得出来,她很称职;大伟负责拍摄一部DV影片,他通过跟踪拍摄父亲的经历,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也懂得了隐藏在父亲严厉外表之下那份挚爱;小乐的母亲是个麻将迷,可是小乐在同索拉拉老师的交往中,体会到了爱的真诚与善良;从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你能由衷地见证这群网络少年的成长;这也是本片的主题,象一阵清风,带着一种崭新的气息,带着温暖的耳语与呼唤,一点点浸润着你的眼眶,一下下震撼你的心灵。我觉得电影里的索拉拉老师就像我的妈妈,妈妈总是说:“学习要靠自觉,一个人如果总要别人来监视他学习是学不好的。”妈妈的信任是对我最好的嘉奖,如果我完成了学习任务,妈妈常常鼓励我上网去查资料,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也鼓励在游戏中放松心情,有些游戏可以锻炼你的思维能力和反应速度,还可以利用电脑动画学英语,提高学习的兴趣,加深记忆。妈妈常常说:“有一天你拿个计算机奥赛金牌回来妈妈多骄傲啊。“我想这也是一种新的学习渠道,虽然我们辨别能力差,可是只要老师和家长正确的引导,不要整天沉迷于游戏的刺激中不能自拔,也不要视为洪水猛兽一律排斥。能力的培养,品质的形成,最终还是靠我们自己在实践中去获得,如果天下的妈妈都能这样理解孩子,如果我们也能这样体谅妈妈的心,网络就不会再是洪水猛兽。观《网络少年》有感 ____网络你是”洪水猛兽”吗?作文80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篇8:周恩来的青少年观研究

1. 主持制定《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

周恩来一贯重视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 1951年3月上旬, 在北京专门召开了座谈会, 教育部第一副部长、党组书记钱俊瑞, 总理文教秘书康英, 教育部办公厅统计研究室主任张健以及北师大二附小、北京四中、北京八中等校的校长共十多人参加会议。周总理说, 毛主席对学生健康不良状况非常关心。学生的健康, 关系到民族命运、国家未来, 我们要培养人才, 而不是培养病号。他说,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 首先要节约体力消耗, 要保证休息, 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要控制学生学习和社会活动的时间;同时要增加营养, 还要开展体育活动,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等。他提出, 政务院要为此发一个文件。会后由康英、张健同志负责起草“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 经征求北京市、卫生部、中华全国体总筹委会、公安部、粮食部、财政部意见后, 由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秘书长范长江修改、胡乔木同志审定后报给周思来总理。1951年8月6日政务院颁布《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增进学生健康, 乃是保还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并培养出有强健体魄的现代青年的重大任务之一”, 要求“立即纠正忽视学生健康的思想和对学生健康不负责任的态度, 切实改善各级学校的学生健康状况”。结合全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各级学校教育的现状, 各级学校可以参照以下六条决定作为指导学校体育卫生的开展[1]。 (1) 适当调整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时间; (2) 学生课业学习与社团活动进行减负; (3) 完善学校卫生工作; (4) 强化学校体育娱乐活动以及有条件地改善学生伙食管理办法; (6) 投入专项经费, 保障学生保健工作的需要。同时, 该决定又详细地制订若干细则, 例如强化正常的体育课、晨操、课问活动;每天抽出一小时至一小时半的时间开展体育、娱乐活动或生产劳动;注重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卫生保健教育, 普及卫生教育知识,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随后, 全国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各级学校加强了对体育卫生工作的领导, 很多学校建立了保健组织, 精简了课程, 增加了文娱体育活动, 改善了体育卫生条件和伙食管理, 大大促进了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 使学生健康情况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2. 提出学校要公开进行生理卫生教育

1963年7月, 周恩来在北京向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大会上指出:“我们的青年要有健康的身体, 这样才能学得更多, 工作得更好。”提出:学校和社会都要向青年公开进行生理卫生的教育。很多学校总是进行一般的卫生教育多, 进行生理教育少。比如说, 在学校里性知识的教育就很不够。应该使年轻人懂得一些生理发育的自然规律, 这是教育者的责任。周恩来至始至终、满腔热忱, 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 关怀青少年身体健康。不但在不同的场所畅所欲言、提倡呵护青少年成长问题, 而且身体力行地为青少年提供最优成长条件与环境。例如周恩来多次要求学校公开设置生理卫生教育课程, 尤其是中小学, 要求基础教育系统必须开设性教育课程, 抽调性教育专家, 结合当时国情和中小学实际情况, 编订适合青少年学生性教育的教材, 并单独设置课程, 聘请具有深厚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 组成专职教师。1964年8月,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关于中小学学生健康状况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卫生教育。师范院 (校) 课程内要增添学校卫生知识的内容;中小学要通过有关课程讲授必要的生理卫生常识。这些指示和要求对学校开展生理卫生教育、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3. 积极倡导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教育, 即性教育, 是周恩来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率先提出的。1960年代初, 周恩来本着科学的态度和胆识, 从战略角度, 清醒地认识到性问题的重要性。他通晓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 如性知识、性道德、两性地位等, 与当时人们对性问题的愚昧、回避、漠视的陈旧观念形成了鲜明对照, 明确提出了从实际情况的迫切需求出发, 性知识的教育迫在眉睫, 理应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青年懂得生理卫生知识很重要……现在封建思想在这方面的影响还很大, 把来月经叫‘倒霉’, 怀孕害羞, 说到生殖器官、性的问题就脸红, 在小学、中学应当介绍这方面的知识。”1963年2月22日至3月8日卫生部召开的全国医学科学工作会议期间 (制订卫生科研十年规划) , 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召集十来位医务教育工作者座谈, 周恩来总理还以自身在南开读书时接受过性教育的经历为例, 说明性教育让他终生受益。然后他提出了出乎意料的问题:在青少年中开展性教育。明确指示:一定要把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教给男女青少年, 让他们能用科学的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健康、促进正常发育。同年7月22日, 在北京市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大会上, 周恩来又进一步指出:“人往往是对自己身上的事情自己反而不大清楚, 因为过去不讲, 尤其是对女性更不愿意讲。”“应该使年轻人懂得一些生理发育的自然规律。

周恩来把性教育摆到事关民族素质和民族未来的位置上, 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把它当作一项严肃而又紧迫的任务切实搞好。但是, 由于性及其教育是一种几千年来禁忌的事, 在性领域中一些根深蒂固的、错误的、落后的观念不可能一下子消失, 这就使得性教育必然成为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甚至可以说充满着世俗的怀疑、迷茫、矛盾和对抗。直至1972年有关部门组织编写中学二年级《生理卫生》课本时, 当编写人员商量由少儿卫生专家叶恭绍负责的“生殖器官”一章时, 竟有一半人反对写这一章, 并发生了激烈的争辩, 后来当叶恭绍说出是周总理的指示, 才算肯定了这一章。如果没有周总理对性教育的重视和指示, 在我国, 尤其在中小学, 性教育是很难开展的。

周恩来能够全面理解青少年性知识教育, 指出对青少年进行性知识教育应把性生理教育与性心理教育、性道德教育等结合起来。1973年4月12日, 周恩来在病中曾告诫:“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特别是到了青春发育期, 随着生殖器官的发育, 形态上、生理上会出现一些原来没有的现象, 心理上也会出现一些正常的变化, 就会要求得到有关知识。这个问题是不该回避的, 试图回避, 不但会使之神秘化, 有时还有不良的后果。”但是我们看到, 在现实生活中, 青少年由于对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性生理、性心理因素的发展缺少了解, 有的男孩子每当出现遗精现象, 就会伴随不安、苦恼、困惑、羞愧和恐惧等心理反应, 抑或把手淫看作是一种见不得人的行为, 甚至感到自己在进行—种不道德的、甚至是犯罪的活动。他们在重复这种不良习惯时产生一种犯罪感, 但又没有毅力克服这种习惯, 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给不少青少年带来极大的折磨, 导致心理性性功能障碍, 有时甚至造成严重悲剧, 或在若干年后影响夫妻间关系。1973年4月13日, 周恩来派张景然到北京市教育局了解性教育开展情况。张景然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当时仅有的一本关于性知识的教科书, 发给学生时, 里面有关性器官的插图全被撕掉了。原因是一个男生手指着插图冲着女生嘿嘿傻笑, 女生生气跑掉了。于是就有了撕掉全部插图的决定。张景然将这一情况向周恩来汇报, 他的态度是:“这点小事算得了什么?不要因噎废食嘛!”为此, 周恩来疾呼:“青年的生理知识不多, 有些东西不懂, 搞得很神秘, 结果反而把身体搞坏了。比如说在学校里, 性知识的教育就很不够。他强调, 让青年懂得生理卫生知识很重要, 可以帮助青少年懂得性知识及其变化规律、学会心理调节, 养成健康的性意识、稳定的性情感、良好的性适应和性卫生保健习惯, 使性成为青年健康成长的—种创造力量。周总理关心青少年性教育是一抓到底的, 几十年如一日, 感人至深。

周恩来关心、重视性教育是一贯的, 他在日理万机的繁忙中, 不但亲自抓性教育, 而且一抓到底。1973年他向有关部门询问性教育的实施情况时, 再次强调了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对切实转变性教育观念和性教学中教材、教法的若干问题作了具体指示。直到1975年病危之际, 周恩来再三嘱咐, 一定要把青少年性卫生教育工作做踏实。周恩来的倡导、重视, 促成了我国性教育的起步和发展, 为我国的性教育作出了奠基性贡献。另外, 周恩来的指示一直是多年来媒体开展各种性教育的理论根据, 当然也符合人们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晋裕.学校体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0:123.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 (1949-1975) [M].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99-100.

[3]国家教委体育卫生司.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文件选编[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8:68.

[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周恩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22.

[5]叶恭绍.周恩来关心性教育[J].父母必读, 1983 (3) :45-47.

篇9:为少年派欢呼过了,该想想林肯了

李安如愿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对国人有浓烈的安慰剂效应—起码从票房盛衰来说,仿佛中国人的口味左右了奥斯卡。如果真有人有这么乐观的看法的话,我不得不提醒其注意一个令人悲怆的事实是:除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007大破天幕危机》,我们基本没有提前在影院看到过其他奥斯卡提名影片。在看电影这个问题上,中国的观众和20年前一样,并没有获得充分的选择权。

这么说并不是否定《少年派》精妙无匹的导演功力。恰恰相反,我算是较早推崇《少年派》的影评人之一。在李安和斯皮爾伯格之间,如果让我选择,我也会毫无偏见地选择李安,一个最难拍的本子,而李安巧妙地用电影实现了让所有地球人类的理解。斯皮尔伯格是否让地球人都理解了《林肯》?我不敢肯定。

《林肯》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片子?看过的人才会明白,这才是一部中国人更容易懂得的片子,也急需懂得的片子。一位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停留于“解放黑奴”的英雄总统,在斯皮尔伯格的导筒下,原来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为了达成国会通过废奴法案(宪法第十三修正案),争取不可能的三分之二多数票,这位政治家采用了一切可能的并不光彩的手段,包括贿选,以及巧言令色,包括游说一位废奴激进议员将其一直坚持的“人人生而平等”解释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林肯成功了,也在剧终时被暗杀于福特剧院。这位声望卓著的政治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甚至用一个总统的名誉和生命做抵押。

如果有充分的看电影的选择权,是不是还能这么单纯地为李安欢呼,为《少年派》欢呼呢?如果我们可以提前在影院里看到《林肯》中那位为政治理想而不是个人利益上下其手的总统林肯,如果我们可以看到《悲惨世界》中那头杀人机器沙威跳河自杀,如果我们可以看到《逃离德黑兰》里那位不遵从放弃救援命令的特工最终被授勋,我们是否还会觉得《少年派》的获奖是显而易见和毫无异议的?

无论虚构多么美好,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首先缺乏的是现实,也缺乏面对现实的表达机会。与《林肯》相比,事实上,《悲惨世界》更令我震惊。这部以音乐剧为基础的电影,形式上与上届奥斯卡获奖默片《艺术家》一样特殊,格局却比《艺术家》大一百倍,但是这部堪称伟大的片子却只获得了最佳女配角奖。《逃离德黑兰》这样一部讨美国人喜欢的片子获最佳影片,只能瞬间把我拉回一个现实:奥斯卡其实是一个美国人的奖,它并不肩负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任务。

基于以上理由,我喜欢这一届奥斯卡提名影片,我赞成但并不喜欢华裔导演李安获本届奥奖这个对华人世界来说有点过于如愿的结果。我想说的是,假使你刚好看了《少年派》,并以为自己已经看到了全年度最好的美国电影,我不得不提示你,其实,你需要看的更多。

我的推荐

《悲惨世界》:一部堪称伟大的电影,被本届奥斯卡低估了。我几乎可以断定,那些曾经选择 《艺术家》的评委们一定是脑子进水了。另外,“金刚狼”休·杰克逊的表现上佳,完全超乎想象,我心目中的最佳男主角,绝不亚于林肯。这部电影在奥斯卡后来到中国院线放映,虽晚了2个多月,却依然不容错过。

篇10:观《拾荒少年》有感

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年,本应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却失去了母爱,上苍眷念,让一位老人收养了他,老人离世前告诉他自己的妈妈是何人。从此,少年成为了孤儿,但他也踏上了漫漫寻母路,也许他知道这条路很长很艰辛,或许路的尽头也会是失望,但,少年渴望见到母亲,渴望拾起那一份迟到的母爱。

城市的繁华,蕴藏的不仅仅是美丽,那美丽的外表后也有意想不到的危险,身处一个陌生之地,他又该如何面对茫然与彷徨?一次偶然,他拾得一张照片,少年发现那上面的脸庞竟是妈妈的面容;这条路似乎有了光亮,一系列的事件也让他与一位中年人结缘。或许是因为生活所逼,中年人想通过这个少年获得一些金钱,却未曾想到自己会遍体鳞伤。少年很聪明,自己逃跑了,但他也没有抛下那中年人。幸运的是,他们都脱离了危险。后来,少年与中年人一同生活着,两人并无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他们最终决定一起回家乡,却怎料到那让中年人魂牵梦萦的家,已成为一栋破烂的小屋……是命运的捉弄吗?让这位中年人在一个书店里看见了带有少年母亲面容的封面。他想找到少年的母亲,却被人冤枉。他问少年是不是很想见到母亲,少年当然想,但是中年人知道这几乎是一场梦,但他却愿意带着少年去寻找,前方的路尽是坎坷,前方的路很迷茫……或许老人留给少年的照片上的妇女并不是少年的妈妈,也许他只是想给少年活下去的勇气,给他一种希望,让少年明白他并不是孤苦伶仃,在这个世界上,他还有亲人。这正是老人对少年的怜爱啊!

回到现实,岁月指向了一个充满爱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拥有父母的疼爱,我们拥有的是少年最想得到的,既然如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呢?如果有一天,时间把我们身边珍贵的东西渐渐带走,我们又该去哪里拾回?

篇11:观少年派有感

前几天的热播剧《少年派》又掀起了广大网友对学习教育讨论的热潮,这部剧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真实地反映了现在的教育体制内的百态众生,是每个家庭教育的真实缩影。

这部剧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收视率,最主要的原因也在于,他反映了当今教育体制下一个真实的.影像,关于这部剧的结局:小琪认清现实努力学习,最后考上中戏,妙妙沉迷直播,学习成绩下降,只考了二本,我倒觉得这样的结局挺好的。因为现实的确是这样,人的青春只有一次,尤其是高中时代,如果不小心走了歪路,用自己的青春去赌博,那必然会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段话:“我相信所谓宿命就是选择的分化,你的所有未知最终都会塌缩成唯一,懒有懒的去处,勤奋有勤奋的去处,注定的。”所以钱三一不负众望进了清华,邓小琪也告诉我们努力的归宿,就是会让你去到更好的地方。对于江天昊而言,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有规划的人,他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知道自己未来生活工作的重心,以他的情商和能力,我们也可以预见他未来的路有多宽广。林妙妙的结局也为和她有一样想法的古灵精怪的少年们敲响了警钟:不要再做美梦了,如果你们想做真正的主角,不妨认清这个世界,认清你面前的教育体制,没有什么侥幸!不努力,你的结局也只会是一所差强人意的学校。所以,高考分数在一定程度上,真的很重要。

还有一点儿值得一提,在真实的高中生活中,嫉妒的情绪隐患一定都在。剧中江天昊想要超越钱三一,唯一的途径,就是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而不是选择伤害钱三一,《少年派》也彰显了一种正确、积极乐观的价值观,角色在结局中也呈现出了当代中学生积极向上的成长状态。

篇12:观《少年派》有感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少年派》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少年派》有感1

《少年派》结尾抖开大包袱,四座皆惊(由此也看出原着小说人气还不够旺),这叙事技巧,让人想起《第六感》、《蔷花,红莲》等“所见未必所得”的悬疑片,但后两者是有一个确定真相,而《少年派》缺乏一个“官方”事实,因而更接近《全面回忆》《禁闭岛》以及《盗梦空间》的结尾部分玩的影像游戏,即一个故事的表象下,隐藏着另一套完全不同的故事,再添上一抹开放式尾声,令整部影片衍生出两种势均力敌的可能,无论你采信哪种说法,总能找到大量细节佐证,足以叫观众陷入苦思,难得其解。

李安并不是第一次尝试这种“双故事片”,《卧虎藏龙》仗义行侠的叙事下,隐藏着寻欢不成的哀伤,《绿巨人》冲破枷锁的战斗中,也暗含着蛇蝎女的隐喻,加上《少年派》,可以合称为李安的“双故事片三部曲”。巧的是,这恰是李安最注重视觉效果、最具商业卖相的三部作品,分别充满了令人振奋的特效,《卧》是打破传统的飞檐走壁和武打,《绿》是高科技怪兽搏斗,《派》则有海上灾难和奇异美景,还是3D呈现,无不洋溢着浓郁商业气息。也许是担心最拿手的人文表达被掩盖在极具冲击的动作特效中,李安才选择用双故事的手法处理这三部作品,这是他作为一个文人,自然而然的创作诉求。

比较起来,《卧》和《绿》更贴近《全面回忆》,即用一套影像系统讲述两个泾渭分明的故事,而《派》囿于原着,两个故事反差极大,无法照搬该模式,只能让其中一种诠释只存在观众想象空间。但影片仍做了不少努力,让观众在内心描摹那些未看见的场景时有据可依,两个故事的细节如齿轮般咬合,登船动物与幸存者的一一对应,动物不同寻常的举止,主角对猴子问“你儿子呢”,神秘岛的属性和形状对“人食人”的暗示,老虎显而易见象征了主角内心的恐惧。如果观众采信“现实版”故事,影片堪称完美的展示了人类思维强大的主观力量,可以将事实扭至如此偏离,仍能自圆其说。可想而知,那可怖的同类相残相食惨剧,何等触目惊心,一想起就令人浑身发抖,强烈反感下依靠潜意识的“美化”将其淡忘,是最自然的生理反应。

“双故事片”三部曲都由原着改编而来,有趣的是,《卧》小说并没有兜兜转转的暧昧叙事,也从没听漫画读者如电影般解读《绿巨人》,而《派》的原着小说虽也有两套事实阐述,但对第二种有更多细致入微的描写,读者在心理上更容易偏向现实版的残酷遭遇,那是作者的立场:信仰激发的正能量是对抗冰冷现实的有力武器,但毕竟不能取代现实,绝境逃生后,真相得到了还原。电影减少了第二个故事施加的心理砝码,这一方面是基于影片分级的需要,《派》虽然没有定位成阖家观赏,但暴力场面十分温和,兽类厮杀、人虎搏斗都用镜头语言点到为止,强酸池中群鱼葬身、树果中惊现人齿,非但没有一丝血腥,反而唯美如梦境。“奇幻版”尚且如此,“现实版”当然更是精炼越好,将之弱化的直接结果是,两个真相势均力敌,诞生一部工整典型的“双故事片”。当然,李安作品大都不是本人编剧,但我相信剧作的脉络走向,是他积极授意的结果。

奇幻故事大行其道,顺理成章的端出许多如诗如画的海洋仙境,有人对其总出现在波澜平静时表示不满,其实这是剧作需要,试想狂风暴雨时,主角忙着求生,与自然搏斗,哪还有精力编织白日梦呢?将闪电看做天启,已是最大发挥了。盛赞本片的卡梅隆一定是“现实版”的笃信者,有什么比天马行空的幻境更适合用3D来表现呢。我猜想老卡一定觉得,《阿凡达》再牛,描绘的仍是外星球上的“实景”,比起本片的以3D造梦,倒像是杀鸡用牛刀了。老卡大概也不是个“上帝的孩子”,否则他不会喊出那句“我是世界之王”。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老虎跃入丛林隐没,画面故意停留了几秒,似乎预示着它将回头一望,但终究只是个玩笑。沐浴在家庭温情中的派已从恐惧中逃离,已完成了人生的考验和放下,细致讲起时也会动情落泪,但也有“发生就发生了,问那么多意义干嘛”的台词。然而作为观众却无法不进一步追问和思索。片中作家一角等同观众视角,经历了听故事全程。大部分时间他做的十分称职,这故事前戏较长,又由于埋藏许多线索、前后照应而不能舍去,他还在观众嫌闷时适时来句“你已经讲了名字的来源,登上了去加拿大的船”,替大家抱怨派不快点入正题。但故事讲完,他作为角色必须有所抉择,因而偏离了代表观众的职责。他选择相信第一个故事,但并非所有观众都有信仰,或有基于上帝的信仰,理解出现了分叉。

《全面回忆》等烧脑电影讲究逻辑推演,还原真相是理科生的俱乐部活动,而李安的双故事片看重感情依托,讨论起来,酷似文科生上研习班。《卧》的真相取决于观众对道家文化的诠释,《绿》的阴谋论来源于观众对两性关系的态度,《派》归结于信仰,都不是光靠事理逻辑就能说得通的,互持异见者也不大可能用辩论说服对方。说来说去,还是“信则有不信则无”,“心诚则灵”等老话的一次重新演绎。执着的扞卫自己认同的解释,固然是一种乐趣,但笔者看来,又何必非要有个结果,对世界的认知保留一份朦胧,也正是许多积极乐观者采取的人生态度,也许这是李安拍摄双故事片的初衷吧。

观《少年派》有感2

终于在电影《少年派奇幻漂流》要下架前到了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也许是欣赏李安,也许是欣赏3D,也许仅仅是想看电影消遣,总之今天安排自己走进了电影院,在它要下架之前的最后一刻欣赏了李安这部作品,毕竟3D唯有到电影院才能体会现代科技的美妙之处。

唯美的画面,逼真的现场。电闪雷鸣,汹涌海浪,恐怖的海滩,3D效果让人身临其境,船难、绝望、求生、挣扎,急速的飞鱼、月光下发光的水母、满天的星光、飞跃的海豚。在灾难面前,李安是选择了梦幻,还充满想象力。李安在片中关于人性、生存的意义、宗教、信仰的心灵主题,化整为零地置入,没有煽情,却在不知不觉中,让你感动,让你思考。

从某一角度看这是一部宗教片。一个人内心如果没有信仰,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不可能在海上这样漂流200天的。少年派对着暴风雨的呼喊是一种人对神的更高层次对话,电影的前面铺垫了一段,派一步步对信仰的了解与辩证,派才会在后面对着天咆哮、甚至是呐喊……好欣赏最前面那一段,看似没什么的`开始,却是后面一切的铺垫,名字的由来——游泳场,是派后面海上漂流的线索;派攻克圆周率的记忆,是在暗示他有顽强的毅力;与老虎的相处,也是为后面与老虎相伴做铺垫;宗教与信仰是他坚持下来的精神支柱;还有莲花手势……当然也可以理解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只凶猛的老虎,这虎是我们的欲望,是我们的恐惧,我们搞不定它,它带给我们危险,带给我们不安,但是因为它的存在,让我们保持精神的警觉,激发我们生命的潜能与之共存,少年派得以生存,李安因之得到电影的梦境,而我们,按李安的说法,我们因之在这场幻觉的盛宴中,得知我们并不孤单……电影不同的人看,不同角度,欣赏可以完全不同……

欣赏派的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估计这种教育方式在我们这里是行不通的。他自己是无神论者,但却由派去了解、甚至信仰各种宗教,虽然他有提醒派,但是没有限制他的好奇心,同时他也教育派很多生存守则,不能幻觉,现实是残酷的。其实每一个人的出身地的不同,就意味着他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将不同,也许现实中的人更多的是认命。就像俄罗斯人,他们生活的环境是在漫长的冬天,所以俄罗斯人只能接受,只能适应,不能抗拒的。对于俄罗斯人只能接受命运,沙皇是他们的命运,斯大林是他们的命运,漫长的冬天是他们的命运。旷野的命运,冬天的命运,白昼的命运一样,都是无法改变。我们虽然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说法,但是落实到教育这一块,却一直很难变。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到了要去“女性礼仪培训班”,已经是下下策了。有教养的女子,有资望的女媛,没有一位毕业于培训班。

影片的经典台词“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但最遗憾的是我们来不及好好告别”,这句台词是与老虎的分别引出的,但在影片前面部分也有所体现,派遗憾没能与亲人道别,他离开荒岛,放下莲花,也许可以理解为他放下了初恋女友,寻找新的生活……

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在未来的岁月,要好好运用减法……

遇到灾难只能接受,说认命也许有点悲观点,但这认命内心依旧充满乐观,对美好的未来永远不要失去信心,想办法去适应,慢慢改变,实现美好……

观《少年派》有感3

一个叫派的少年和他的一家人在印度开了一个动物园,快乐地生活着。直到有一天,一家人因种种原因迫不得已卖了动物园,带上所有动物踏上了前往加拿大的轮船。暴风雨来临,船上的所有人都不幸丧生,只有派和凶狠的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侥幸地逃到了救生艇上。派和孟加拉虎从对峙到相依为命,在海上漂泊了227天,一次又一次地死里逃生,直到派获救,理查德?帕克重返大自然。

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情节环环相扣,跌宕起伏,惊险神奇。观影后静下心来思考,少年派的漂流只有一个“奇幻”可言吗?

不,不是的。派不仅要面对海上生活种种突如其来的危险,还要随时提防一只凶狠的老虎,那处境让人无比担忧。可若是没了那只老虎,派也不会存活下来。正国为他要随时提防老虎,他才会时刻不放松警惕,为了让老虎不吃自己而为老虎捕鱼。在海上求生,最可怕的就是精神恍惚,无所事事,寂寞地等待死亡来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吧。

当派回忆起那段漂泊大海的日子,说了这样一句话:“人生到头来就是不断地失去,而最痛心的是,没与他们好好的告别。”是啊,派与他眷恋的故乡,不辞而别;派与他深爱的家人,不辞而别;派与他相依为命的老虎,不辞而别,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珍惜那些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虽然人或许不会一下子就生老病死,但光阴的流逝总让人觉得不知不觉。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都要不遗余力地做自己要做的事,说自己那些发自内心的话。把握当下,这才不会错过一些十分珍贵的东西。

正因为派有信念,没有绝望,才会让他绝处逢生。学会在绝望处希望,就会拥有一种巨大的力量,这种巨大的力量会帮人克服一切困难。我们的生活环境比海上漂流好了很多很多,更不应一遇到困难就停滞不前。只要有勇气,有信念,生活中就没有过不去的槛儿。

一部经典的电影,给我留下无限的启示。

观《少年派》有感4

首先是林妙妙这几个孩子,让许多人想起青春岁月,肆意妄为,天马行空,很多错误看来反而成了美好回忆,让人们禁不住感叹一声,年轻,真好,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但剧中透露一股山楂树一样的氛围,很好,就是中学生闹归闹,坚持了底线,没有误导孩子们的价值观,太污的话,不是自由,而是自我毁灭,因为在懵懂时节的放纵,付出的是影响一生的代价,时不时的泪水和不尽的懊悔,收获的仅仅是别有用心的人营造的狂热氛围和虚情假意的包围煽动,仅此而已。而且,学习好的钱三一受到优待,收到追捧,也许会有反对声音,但学习作为价值标准在当今时代看来,正面是主要的,负面只是次要的,因材施教不是消解学习为本价值导向的理由,现实是学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正道,要不然刘项原来不读书也不会闻名,比尔盖茨也不会那么典型,物以稀为贵,普通人还是大多数。

其次是林妙妙家庭的矛盾,床头打架床尾和,符合多数家庭的现状,一言不合就离婚是典型的不负责任,现实是需要考虑孩子和老人,需要考虑社会特别是邻里影响的。分了真的好吗?有钱或者有权的单身生活真的幸福吗?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床前明月光,对影成三人的时候,在面临挫折,疾病的时候,物质享受不是覆盖所有时候所有事情的麻醉剂,顶多算是光鲜一点的遮羞布,欺骗别人也许不难,欺骗自己容易吗?花蝴蝶一样翩翩起舞的邓小琪母亲,又得到了什么呢?有些错误是可以及时止损的,而不是赌徒心理要翻本,要压人一头,要让人不敢揭短。这样的人,成功的有几个?武则天算一个吧?扑街的却数不胜数。邓小琪这样一个校花被同学孤立嘲笑,不就是源于母亲的故事吗?当然,母亲还是有爱的,否则,豁出去了别人也只能远观品评而不可左右焉。而不管大人怎么样,儿女怎么样,亲情孝道是绕不过去,也伪装不来的,所以,这点应该作为我们判断一个人的重要参考,毕竟赡养抚养是人之常情,社会主义,正是人性战胜贪婪的时候。

最后就是我们应该适当看看这些生活剧,了解现实世界,有条件就去不同地方,哪怕农村和社区,租个房子生活几个星期,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去不同的地区不同行业,当当快递小哥外卖小哥,摆摆地摊,进进车间,了解各种经济现实,体验不同生活,无论是搞研究还是自己创业,都有莫大好处。修养虽然和出身有一定关系,但也和本性密切相关,穿金戴银只是提供了更好的修养机会,而不能代替修养本身,所以会有一些二代坑爹。所以一些出身平凡学历不高的快递员,民工,消防员时不时有无私的感人之举,被誉为可爱的,有魅力的人。也就是说,奋斗不仅是一种途径,一种态度,奋斗本身就是一种修养,无关乎年龄和出身。

观《少年派》有感5

据说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刀,心中有刀”,所以,究竟是一人一虎还是有人无虎,已经不重要了,就像片中主人公派说的那样,关键在于你愿意选择相信哪个版本。派是个怪人,搁古希腊,这名字(的数学含义)就会让他命丧毕达哥拉斯主义者之手;搁现代,同时信仰印度教、基督教的行为,连他的父母也觉得不可理喻(我一度误以为派是巴哈伊教徒)。派的经历让人想起鲁滨逊,不过,笛福笔下的18世纪人文主义气息已经让位于马特尔-李安所营造的对于人与自然、与宗教之间关系的重审思考,老虎不是“星期五”,虽然派驯服它的过程跟鲁滨逊收服“星期五”的行为有些类似,但派也说了,最后的结局是他留恋老虎而老虎头也不回的弃他而去;再者,在另外一个“现实主义”的惨烈版本中,派就是那只老虎。

有着“广泛”信仰的派身上甚至闪现出泛灵论者的影子,譬如他认为动物也是有灵魂的,这无疑反映出在21世纪的今天,艺术家的创作散发出愈加浓厚的生态主义气息,倒退一个多世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笔下的男孩莫格里,可是以战胜邪恶老虎而享誉文坛的——荏苒百年,派和莫格里,都是跟老虎打交道的男孩,他们对待老虎的态度却截然相反。

李安基本忠实的还原了马特尔的原着:作家对成年派的追访、派诉说的与虎同船的故事,以及最后派跟两个日本人叙述的绝境中人吃人的悲惨遭遇,在片中算是原汁原味的得到了还原(最后那段纯靠对白)。电影的拍摄难度很高,孩子、动物、水、3D,李安这一次啃的,全是硬骨头。常言道“画鬼容易画狗难”,用CG活活的造出一只老虎,比《指环王》里“咕噜”的难度系数其实大多了,从最终效果来看,李安很成功。形式与内容、娱乐与情怀、特效与内涵,本就不是天然对立的概念,这一次,李安又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技术、资本本身没有“原罪”,就看你怎么用——厚重的哲理意涵和炫目的视觉呈现完全可以相得益彰。

派跟老虎在海难后的遭遇,充满了奇幻色彩:巨鲸跃空、飞鱼掠海、风暴来袭、食人魔岛,都给了李安巨大的创作空间,马特尔的文字再生动,也不如被李安化为光影后来得震撼——如果你只想看视觉奇观,我觉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完全合格。

即使在最苦难的绝境中,派对神的信仰也从未动摇,电闪雷鸣中的救生艇就是一叶微舟,脆弱的生命危在旦夕,但派把这看成是神迹的显现,他甚至大喊着老虎的名字,希望它也能出来看看“神”——套用里尔克的诗句,在那一刻,派“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祛魅”(韦伯语)后的现代社会让神隐退,所以,那两个日本人要求派要讲一个“公司能接受”、“大家能相信”的故事版本,这才有了人吃人的情节,而马特尔-李安却一再提醒我们,这是一个“让你相信上帝”的故事。作家选择相信有老虎的那个故事版本,派说:“谢谢你,你选择了跟随上帝”。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猛虎,派的故事启示我们,如果你信神,那事情就会变得像萨松所写的那样:“我心有猛虎在细嗅着蔷薇”。

派能背那么多位圆周率,派是个天才。

在经历过惨绝人寰的困境后,派依然信神。派很幸福。

观《少年派》有感6

“我完全不顾父愿,甚至违抗父命,也全然不听母亲的恳求和朋友们的劝阻。我的这种天性,似乎注定了我未来不幸的命运”——《鲁滨逊漂流记》——另一部我们耳熟能详的冒险传奇。在“漂流”开始之前,两位主人公似乎有着相同的境遇:身处本国社会上层、与父亲有价值观冲突、与母亲相对亲近却得不到实质的精神支持、有朋友但不足以让自己坚定下来……

于是,“心理逃离”这个词跳跃出来,这个词也是解读《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疑问的第一把钥匙——为何狂风骤雨、惊涛骇浪之后,只有“派”一个人活了下来?(鲁滨逊也是如此)——当人无法在周遭的世界被认同,便会从人群中“心理逃离”出来,独享自己的精神世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是给了“派”一次机会,让他得以尽情折腾。

既然是内心世界的畅游,对于这个终日奇思妙想的“派”,对于我们所能承受的抽象,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他的出发也许根本就没有他的父母、兄长这回事!——这根本就不重要。

相反,当“派”被大浪卷入水底看到货船下沉的那一刻,伴随着惊恐,他的内心却应当是一种获取自由、远离束缚的快感,那沉坠的货船如牢笼般把“现实的冲突和一切阻碍、否定”全部拽入海底。

当然,“派”在海洋上的哭泣,对父母和兄长的呐喊,也是对远离亲人——发自肺腑,真的思念。

就这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开始了。

海洋之大,像人的内心世界没边没沿,一旦逃离束缚被释放出来,方觉慌了手脚,丢了航向。“派”就这样开始了浮萍般的随波逐流——无法预知终点,于是恐惧来了。

知惧的人,大多是内心细腻、情感丰富的人。“派”的“多元思维”,让他脑海中一切天马行空的构想和情绪得以在海洋中尽情上演:那种情绪如电掣雷鸣般的“挣扎”、如乘风破浪般的“反抗”、如止水似镜的“稍许安静”、如荧光世界的“诸多离奇”、如闲逛食人岛的“忘我的疯狂”……这“挣扎”、“反抗”、“稍许安静”、“诸多离奇”、“忘我的疯狂”全部来自于激情,这激情全部来自于青春,于是有了我们习以为常的那句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漂流记”。所以,那些青春年少即能出发的人,“不幸”的背面又充满了世人的艳羡。

现实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每一次唯美画面的出现,在给我们带来视觉震撼的同时,都一次次加剧了“派”的恐惧。

你可曾想着他是在一个上不触天、下不接地的幽谧的海洋中。

越是恐惧越需要找个伙伴,于是斑马跳到船上摔断了腿、大猩猩坐着香蕉抑郁而来、鬣狗鬼使神差的躲在帐篷下、“派”在情愿与不情愿当中把老虎拉上了船……好吧,权且不想这些装在货船底层并且被笼子紧锁的动物为何会逃离出来,这只能佩服“派”的想象力了。

接下来,在这些“小伙伴”之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跟我们讲了血淋淋的“社会生存”法则:混乱的场面中,来自不同世界的伙伴,很难达成有效的共识,即便包括“派”在内的幸存者,本性和利益纷争让它们除了在心底残留一点同情之外,别无他法。于是,猎狗趁人之危主动攻击、各个击破,斑马心有不甘含恨而去,猩猩愤怒中透露出绝望。“派”则逃离现场,隔岸观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老虎最后的突袭,一招毙命的手法,让鬣狗猝不及防,很显然,这场战斗最终的胜利者是老虎。到此为止,船上只剩下了老虎和“派”。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亦真亦幻的讲述了两个故事版本,老虎也好,厨子也罢,真正的“强者”与暂时的“弱者”开始了对峙,境遇让他们容忍彼此的存在,渐渐发展为相互依存,更甚在老虎奄奄一息的时候,“派”和它相互依偎。若虎为人,心肠也该软了,若虎为虎,奄奄一息的它也当觉着点点温暖,一如它刚刚降临到世界上依偎着虎妈妈,那应当是一种熟悉的味道。

泊岸后,老虎驻足了一会,头也不回的钻入树林中。多少人颇有遗憾。可老虎为什么要回头呢?如果老虎抽象成一个“坏人的品质”,纵然他感受到人情的温暖,他也未必会放下凶残的本性,而对他而言,没有对派下手,已然是心灵感恩了;如果老虎抽象成“恐惧”,“派”已然在“漂流”中战胜恐惧,此时已经登岸,恐惧岂有再回头的道理。

有人说,是信仰救了“派”,我以为所谓信仰,从来都是由心而发的自救。这既能回答为什么有些人总说他感到神的存在,而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谁也求证不出真的事实。如果我们一定要说是信仰解救了一切,那么在哪里能找到信仰?只有危险的地方才能,只有孤独的时候才能,只有活下来的时候才能。当你无处躲藏的时候,“求生”会让你坚定“信仰”,每一次从濒死中逃离出来,都会让你更加相信上帝的存在。

人所习惯于将“不可置信的改变”归结成外力(信仰)助推的结果,那些不容易看得见的“量变到质量的过程”,人习惯于将他神话,甚至顶礼膜拜。其实,一切都是“自救”的结果。

所谓天意,只是概率性事件。

所谓信仰,其实是真的自救!

当海洋抽象成了一面镜子,心境变,海洋则变,你若深邃,海洋便幽深,你若恐惧,海洋便是惊涛骇浪,你若安生,海洋便是风平浪静。

所以,“自救”让“派”最终靠岸。而另外一个隐形的推力也断然不能忽视——那是将他拉回来的重要力量——“洋流”——这个一直存在于“派”的周边,却全然看不见的“社会暖流”。对于无数像“派”一样的少年,对于那些我们曾经都有过的叛逆、质疑,是“社会暖流”让我们一次次找回真实,回归正轨。这暖流,有可能是你的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

然后,我们会深刻的体会:“……我觉得,我们对于所需要得东西感到不满足,都是由于人们对于已经得到得东西缺乏感激之心。”——《鲁滨逊漂流记》。

这便是文明人的尴尬,唯“漂流”无以自救的“人生”。

上一篇:中国建设银行实习日记下一篇:李江重视改善民生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