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的解放宣言的原文

2024-05-25

林肯的解放宣言的原文(共5篇)

篇1:林肯的解放宣言的原文

林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By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862年9月22日,一个瘦弱而伟大的总统用颤抖的双手签署了这份宣言,他知道虽然该宣言会激起奴隶主们的反抗,可能会造成国家

篇2:了不起的林肯

镜头一:

有一次,林肯正在滔滔不绝地演说,突然,他的助手递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只有两个字——傻瓜。林肯瞄了一眼,知道这是有人在捣乱。他没有生气,而是笑着对广大听众说:“女士们,先生们,过去我常常接到许多忘记了签上自己名字的纸条,但是这一次我却收到了一张光有‘签名’而没有其他内容的纸条。”

镜头二:

林肯早年是职业律师。有一次,林肯出庭,对方律师把一个简单的论据翻来覆去地陈述了两个多小时,讲得听众都不耐烦了。好不容易才轮到林肯上台替被告辩护。他走上讲台,先把外衣脱下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玻璃杯喝了两口水,接着重新穿上外衣,然后再脱下外衣放在桌上,又再喝水,再穿衣,这样反反复复了五六次, 法庭上的听众笑得前俯后仰。林肯一言不发,在笑声过后才开始他的辩护演说。

林肯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幽默感,才获得了许多人的尊敬与爱戴。

果然,林肯没有辜负自己的愿望,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地当选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林肯——鞋匠的儿子,了不起的总统,历史不会忘记,世人不会忘记。

(指导教师:李晓云)

本篇习作形式新颖,用镜头的方式链接几个故事,从不同层面表现人物特点。

所选故事具有典型性:第一个故事体现林肯睿智;第二个故事体现林肯幽默;林肯的特点都是通过他的言、行和情表现出来的。可看出作者收集资料下了功夫,选材动了脑筋。

篇3:林肯的解放宣言的原文

>主演: 丹尼尔·戴·刘易斯 / 莎莉·菲尔德 / 汤米·李·琼斯 /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有什么样的导演,电影里就有什么样的总统。当奥利弗·斯通在《尼克松》和 《刺杀肯尼迪》中大肆制造骚动时,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却在《林肯》中展现了一个天生的政客、一个谨慎的思考者。从某种角度来说,斯皮尔伯格与林肯是很像的。

《林肯》取材自传记书《对手团队:政治天才林肯》,编剧托尼·库什纳将其改写成550页的政治生涯记录,斯皮尔伯格看过之后,砍掉了最后的80页。电影聚焦林肯生命中的最后几个月时光,重新审视他对内战的态度,以及如何下定决心废除奴隶制的。

因此,电影中没有林肯在肯塔基州度过的穷困童年,没有一步步晋升的过程,没有那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家庭戏在片中也只是次要情节。约瑟夫·高登·莱维特饰演林肯的长子,他怒而参军,不听父亲的劝阻;林肯善变的妻子玛丽也令他头疼不已。

在生命与任期的最后四个月里,林肯经历了一场比内战更痛苦的战役:推动宪法第十三修正案在国会的通过。然而他的废奴主张遭到各方势力的反对,国会内部被保守人员牢牢把持,人民对此毫无响应,甚至激进派也对林肯心存不满,他显得孤立无援。当南部诸州有意重回谈判桌、结束内战时,林肯陷入顺从时局与坚守信念的两难抉择中。

在托尼·库什纳的剧本中指出,如果宪法修正案被搁置的话,南方各州可能同意回归,但是废奴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充分展现了林肯的人格力量,令人着迷。

林肯是历史上最被神化的总统之一,斯皮尔伯格则力将其请下神坛,还原出真实的面貌。电影并不死板沉闷,汤米·李·琼斯饰演的铁腕人物斯蒂文斯就很有趣,他的脸像峭壁一般绷着,表现出他力挺林肯废奴的执念。

《林肯》有那么点科恩兄弟的影子。老顽固与疯子互相诋毁,让人想起马克·吐温、莎士比亚甚至圣经的故事。托尼·库什纳的剧本将讽刺意味渗入其中:如果他们不是演员而是真的政客,如果这里不是电影院而是真的议会,情境会是什么样?严重性不言而喻——林肯骑在马上,环顾被毁坏殆尽的彼得斯堡,成堆的尸体映入眼帘。即便做了当时认为正确的事情,事后看来仍是野蛮的错误。

男一号丹尼尔·戴·刘易斯出生于英国,或许他恰好是美国历史分裂的象征——刘易斯演过《最后的莫西干人》中救下印第安族人的霍克依,演过《纽约黑帮》中的爱尔兰派黑帮老大,演过《血色将至》里闷闷不乐的石油大亨,现在又演了实现废奴的美国总统。

丹尼尔·戴·刘易斯曾经两获奥斯卡影帝,此次他以《林肯》再次成为影帝的最强竞争者。出演林肯前他做了大量功课,模仿林肯呆板的步伐,微微弯下脖子,四肢也变得僵直。斯皮尔伯格把他放在阴影里,镀上银色的轮廓光。看起来就好像这个琢磨不透的人摘下大礼帽后,马上就要诵读《哈姆莱特》一样。

很遗憾,电影最后五分钟以俗套情节剧的方式再次颂扬了林肯,显得匆匆忙忙,完全没有必要。斯皮尔伯格应该克制一下,不要加上这个冗余的尾巴。比如影片一开始那段就很好,林肯以背影出现,一个黑人士兵朗诵葛底斯堡演说的声音响起,声画关系表达出明确的意思——有个声音告诉林肯,不要忘记当初的承诺。

篇4:解放军的宣言

兵临城下,陈随便被迫发表电视谈话

【行军篇】——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中原标准时间2004年3月14日03:00时

在台北市北郊大直山区底下“国防指挥中心”内的隧道结构之中,挟持“人质”的解放军特种部队要求与陈随便以及其他“人质”进行谈判协商的努力, 仍然遭到了拒绝。

但是,当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发表电视演说,谴责中国大陆武力攻台的同时,台岛的各大电视台和广播公司播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部队事先录制好的宣告。

解放军这次前来台岛,唯一的任务就是阻止台独分子分裂国土的行为,会全力避免影响一般大众的正常作息和尽力减少对生命财产的损伤。解放军完成任务之后就立即返回驻地,希望台岛的同胞,在解放军执行任务期间,给予谅解和配合,共同维持岛上的秩序。

暂时解除台岛军队的作战和抵抗能力,是为了避免受到陈随便当局的利用,试图阻止解放军执行维护国土完整的任务,但解放军也收到指示,尽量减少人员的伤亡。

希望台岛的三军部队不要从事无谓的抵抗,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拖延解放军执行任务的时间。同时由衷地希望台岛的三军部队,留在驻地,保持警戒和协助维持秩序。

认同解放军的呼吁,留在驻地,保持警戒和协助维持秩序的台军单位,请在营区地面、建筑物顶端或车辆顶棚,设置“以和为贵”的“和”字;愿意提供协助的台军单位,则以同样方式,设置“同心协力”的“协”字,字体尽可能色彩鲜明,以便于从空中辨认。

解放军在执行任务期间,暂时限制台岛当局主要军政官员的行动,一是为了防止他们操控台岛军队与台独分子,妨碍解放军执行任务,并造成岛上动乱与大量伤亡;二是为了防止他们与国际干预势力勾搭,制造“台独”的既成事实;三是为了有机会直接与陈随便和他的“台独”支持者,作面对面的沟通。

人民解放军将尽最大的努力,说服陈随便和他的追随者,让他们在明天(3月14日)中午之前,以电视谈话方式对台岛军民发表谈话。

中原标准时间2004年3月14日05:00时

在中国导弹、空军与护航舰队的强大火力支持之下,解放军的两栖部队发起攻击,顺利抢滩登陆,未遭遇猛烈的抵抗。但是,沿岸防御工事中残余的传统火炮与反坦克武器,则对解放军登陆部队的机具与人员,带来不算轻微的损毁与伤亡,数艘气垫船被击中,爆炸起火。

TD两栖部队在桃园国际机场以外海滩登陆的同时,解放军的一个空降师在机场以东不远处的林口高地降落,虽然获得优势的空中支持,由于地形不熟,天色仍暗,当地驻军仍有零星顽抗的情况之下,蒙受到数百人的伤亡后,才获得林口高地制高点的控制权,居高临下,掩护在滩头上的解放军两栖部队登陆。

解放军两栖部队并不急于向内陆挺进或扩大占领,只是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地巩固滩头阵地、清点人员装备、后送伤员,并且设法与指挥部取得联系。

漏网的台岛“国防部长”汤曜明,在台岛桃园龙岗陆军总部的临时作战指挥中心,根据美国军方提供的卫星情报,针对解放军的两栖登陆行动,利用卫星电话,向台岛各重要军事指挥所发出一连串指令:

以桃园龙岗为基地的台军北部集团军和位于新竹湖口的装甲部队,负责支持桃园国际机场附近海岸守军;待命支持新竹及苗栗以北沿岸海防;另外预留部分兵力,机动支持台北的突发状况与紧急需求。

以台岛南部高雄旗山与凤山为主要基地的南部集团军,火速驰援台岛西岸中部云林县麦寮地区的海岸防卫军;待命支持嘉义、台南、高雄及屏东(西岸)沿岸海防;机动支持大高雄地区的突发状况与紧急需求;另外,同时也是比较特殊的是,预留一个装甲骑兵师的兵力,前往嘉义机场附近待命,准备随时应付“任何”突发状况与紧急需求。

以台中后里为基地的中部集团军,由于司令官武宗祺“统派”色彩鲜明,与汤曜明貌合神离,未被赋予保卫麦寮石化工业区的重任,只是奉命全力防卫与抢修台中清泉岗机场;沿浊水溪口以北海岸部署兵力并保持警戒;另外预留部分兵力,机动支持中部地区的突发状况与紧急需求。

中原标准时间2004年3月14日05:30时

天色微明,解放军的各色作战机群,继续在台岛与台海上空与海上穿梭飞行,各类型的作战舰艇,布满海峡,纵横奔驰,分头执行各项任务,包括:

以战斗轰炸机群,支持登陆部队建立与巩固滩头阵地;阻绝台岛的其他军事单位,对桃园及麦寮两地岸防地守军的支持。

确保制空与制海权,对于业已用导弹或其他方式,瘫痪或摧毁之台岛指挥通讯设施、空防飞弹、雷达、机场塔台跑道、军用港口内之舰艇、港口航道、海上舰艇目标等之重要军事设施, 以作战飞机进行严密监控、攻击或作必要的进一步击毁。

以对陆地与海域作战场支持的机群或舰艇,严密阻绝台岛本岛与各外岛之间的联系与相互支持。外岛包括:澎湖、金门、马祖、坞丘等地。

在台岛周围150海里范围之内,以及海峡两端相距500海里的狭长海域内,部署重型作战舰艇与攻击型潜艇,并派出苏-27等长距离作战飞机,保持巡逻警戒,以防范国际势力之军事干预。

中原标准时间2004年3月14日06:00时

以桃园龙岗为基地的台军北部集团军和位于新竹湖口的装甲部队,遵照“国防部长”汤曜明的指示,整装集结完毕。开始朝着桃园国际机场及附近海岸运动,准备支持当地驻军与海岸守军,随即遭到解放军空军的猛烈炸射,但是部队配备的轻型(肩射)防空却也击毁或损伤解放军的几架作战飞机。

台军龙岗陆军基地部分还有作战能力的战斗直升机,整编后试图起飞,前往桃园国际机场及附近海岸,迎战在滩头阵地上的解放军两栖部队,由于台军完全丧失制空能力,很快被如数击落。

以台岛南部高雄旗山与凤山为主要基地的南部集团军,整装集结过程中,即受到解放军作战飞机的监视,部队一开始运动,准备前往驰援西岸中部云林县麦寮石化工业区及浊水溪河口沿岸的海岸守备军,即遭到解放军作战飞机的大规模猛烈攻击,大部分部队基本上未能开出基地范围。

业已离开基地的兵力,则于穿越人口密集的凤山市市区之后,沿着台岛南北高速公路与滨海公路北上。基本上,南部集团军对解放军的反击,比北部集团更为积极和有效,部队中配备的防空火力,对解放军的战机,造成更大的损伤。

以台中后里为基地的中部集团军,也积极地整装集结待发,司令官武宗祺在集团军司令部召开会议,对各级领导干部说明,他接受解放军“以和为贵”与“同心协力”的呼吁,将在司令部大楼的屋顶,设置了“和协”二字,并且将以无线电,按照解放军公告的频率,与解放军指挥中心取得联系。

中原标准时间2004年3月14日06:30时

篇5:《共产党宣言》中一个原文词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近现代马克思主义运动纲领性文献,它较完整、系统、严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是中国共产党创始者及早期中共党员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宣言》汉译本在中共建党前一年由陈望道先生翻译出版。解放后,经过全国规模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宣言》的汉译本广泛印发,可谓家喻户晓。

《宣言》中有一句集中概括其理论原理的话语,那就是“消灭私有制”,这话的原文是“Aufhebung des Privateigentungs”1。“消灭私有制”一语在我国通行至今,达半个多世纪,已“约定俗成”,曾经被绝大多数中国人视为圣经、天条和社会生活的准则。但是熟知并不就是真知,而与熟知伴随的往往是惰性和僵化。

近年来,我通过原文或英文本对照汉译本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觉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汉译并不是很完善的,其中还有关系到理论原理的准确翻译问题。如:《资本论》原文的两个“价值量”范畴(Wertgro βe 和Wertq uantitat),两个“使用价值”范畴(据恩格斯校订的英文本译为use-value,value in use)的分别和汉译问题;又如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中所谓“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Von ihren Willen unadhangige)的表达问题等,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纠正解释或翻译上的缺点和差误。本文仅就《宣言》中一个范畴词Aufhebung的解释和翻译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求教于各专家学者。

Aufhebung(包括其同根同干词aufheben,下同)是中外学术界通行的范畴词,无论过去、现在、西方、东方,都引起了有关学者的重视,认定是一个非常奇特的词。十八、十九世纪间,首先在产生Aufhebung的本土德国,受到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的高度重视,甚至以此词为例,认定“德国语言……比其他近代语言有许多优点;德语有些字非常奇特,不仅有不同意义,而且有相反意义,以至于使人在那里不能不看出语言的思辨精神。”2我国钱钟书先生也十分注意他称之为“奥伏赫变”(Aufheben)这个德语词,认为“以相反两意融会于一字(cin und dasselbe wort für zwci entgegengesetzte)适足示事理之一贯也”3

通读《宣言》原文,特别读最重要的第二章,发觉作为否定范畴,作为“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见《宣言》)的两个实词中的一个,Aufhebung使用频率最高,在不过几千字的篇幅中出现近三十次,而且无一例外地译为“消灭”。同一章还有一些词,如Aufhоren,Abschaffung(译“废除”、“终止”较妥)绝大多数也译为“消灭”。这样一来,“消灭”这个概念在汉译本第二章出现近四十次,形成了一种凛冽的气氛和极端的情感倾向。现举几例如下:

“……Aufhebung der Bourgeois—Personlichkeit”(马恩选集上的汉译文:“……消灭资产者的个性”,下同)

“……Aufhebung des schachers……”(“消灭买卖”)

“Aufhebungderfamilie”(“消灭家庭”)

“Aufhoren des klasseneigentums”(“消灭阶级的私有制”)

“Abschaffung bisheriger Eigentumsver-hаltnisse”(“消灭先前存在的所有制关系”)4

此外还有“消灭”:“人们最亲密的联系”、“私人经营”、“资产阶级教育”、“雇佣劳动”等等,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在汉译本第二章将近四十个“消灭”,没有一个切中原文本意。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作为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但首先依据的是客观现实存在,讲历史延续性、讲科学、讲理性、讲实事求是。要正确翻译、解释《宣言》必须深入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同时有必要借助现代语义学、解释学研究原文一些重要范畴和原理,了解其词义内涵,正确理解原文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方法。

二、在语义上,Aufhebung根本不含“消灭”意义

对一个外语词要准确释义,必须依靠良好的词典,即使一位大翻译家也不可能仅凭个人记忆完全把握不同种语言文字中某些词汇的复杂含义及其关系。据我国权威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两部《德汉词典》,查Aufhebung所有汉语释义共五条十四个(如捡起、保留、取消、废除、终止、抵销、[旧]逮捕、[哲]扬弃等等)不含“消灭”意义。再查国际通行的《Cassells German English Dictionary》(《凯塞林德英词典》),其全部释义共五条四十个(如lift[提起];Pick[采摘];Keep[保持];cancet[取消];terminate[终止];balanceout[抵销]等等),同样没有“消灭”(die out;perish)之义。

上述汉、英释义中,有“取消”“废除”“终止”以及“扬弃”等义与“消灭”意义相近,是否因此可汉译为“消灭”?

只要是中大型的良好词典一般都包括了词的各种可能的释义,越出这个范围的释义往往是不妥的,特别在用汉语释义时应更严谨。汉语与欧洲拉丁、日耳曼等语族的语言文字不同,“汉语词义比较严谨,词的含义范围比较窄,比较精确固定,词的伸缩性和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小,独立性比较大。”5汉语词汇学有一种“近义词”(也有称“不完全同义词”的)规定,常常被人忽视,把它混同于同义词(或称“完全同义词”)。汉语近义词不同于同义词,不能彼此替代。如“取消”、“废除”、“终止”是同义词,彼此可以替代,可说“取消……法令”,也可说“废除……法令”,“终止……法令”。此三词与“消灭”是近义词,不可说“消灭……法令”;反过来可说“消灭敌人”,不可说“废除敌人”或“取消、终止敌人”。上述四词“取消”、“废除”、“终止”、“消灭”都包含“去掉”的意思。但前三词与“消灭”比较,附加意义不同,并不意谓去掉之物不复存在、不转变、不更新、不再生;“消灭”的含义在“灭”字,查《中华大字典》《辞源》,“灭”者尽也、绝也、断也、极也,其去掉的度是至极的,断然铲除不留余地,使对方绝灭。再,“消灭”的感性意义突出,传达了一种激烈的情感和强烈的倾向,语气强,理性意义弱;“取消”“废除”“终止”语气平和,倾向理性。在词语搭配上“消灭”联系的往往是可感知的具体事物,可视可触的存在物或事物的表象;“取消”“废除”“终止”的对象往往是抽象的存在(如规章、制度、法令等等内容)。“扬弃”更不同,层次更高,它只是一种理念,一种思辨性的但又确实的存在,是事物变化发展的辩证规律范畴。

西方拉丁、日耳曼等语族的词义宽,常常在一个单词中包含(就汉语而言是不可替代的)成对近义词义。如德语Abschaffung,以“废除”义为主,也有“消灭”释义。像这样的外语词汉译就不需要考虑近义词问题,只能依靠上下文确定词义的取舍。Aufhebung这个特殊的德语词虽含“废除”及有关释义,却不含“消灭”之义(参上文),这恰恰证明德国古典哲学家由无意的约定俗成到有意的语言规范。而使用汉语的古老的中国,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其最早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语言使用上就提出了“名不正则言不顺”,“必也正名”的要求,严格区别词义(因而产生了近义词问题)是我国语言文字学上两千几百年来正名顺言的传统,是汉语语义学、修辞学一个很早的话题。这样的好处如上述,可使语言表达精确,有助于澄清思想认识上、理论逻辑上、概念界定上的模糊和似是而非的问题。这在理论原理、政治原则的解释和翻译中尤其重要。看来,在汉译《宣言》Aufhebung这个范畴词时,忽视了这几个问题。

三、在逻辑上,“扬弃”和“消灭”是不同层次、不思维方式的范畴

在人类生活领域,除自然的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存在物外,还有超感觉的、思辨理性的精神意识存在,丰富了提高了人类生活意义。这种非存在物的存在,仅凭感觉直观是认识不到的,只有经过人的实践及其理性思辨后,借助内涵丰富的词语(如Aufhebung这类范畴词)才能表达出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需要超越简单抽象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经过唯物主义的辩证思辨(Speakulation,即抽象推理、沉思推究、玄思)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原理和范畴。

Aufhebung的特点,就在它一词包含两个相反的意义,即“发生”和“消失”,或“保持”和“终结”;而其奥妙之处在两个相反的意义“融于一体”(钱钟书先生语),这恰恰与德国古典哲学“变”(Werden)的思想内涵辩证否定一致。辩证的否定不是单一的抽象否定,是消失和发生、取消和保持的对立统一的积极否定。马克思主义继承并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这个思想,Aufhebung因此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运用的一个独特的术语。要通晓这个词的内涵不仅要从这个德语词的文字意义上了解它的特殊的,亦即非普通的涵义,而且要懂得“变”的辩证法。“变”的文字意义,包括变迁、变革、变态、变质、变换、革命等等。

万物永远在“变”中存在。最早揭示这个真理的是古希腊早期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公元前480,后孔子11年生),他传流至今的名言“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既存在又不存在”,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提出的,也是人类哲学产生初期,在当时的朴素纯真的观察中,由哲学家思辨出来的原始辩证法思想,在揭示万物在“变”中存在时,事实上也提出了“变”是万物生存发展的实现。两千多年后,由吸收了古希腊直至康德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的黑格尔,进一步深刻、透彻地指出,“变的真理既不是有(Sein)也不是无(Nichts),而是走进了(不是走向)无中之有和已走进了(不是走向)有中之无”。紧接着黑格尔又补充道:“但是,这里的真理,同样不是两者无区别,而是两者的不统一,两者绝对有区别,但同样绝对不曾分离,不可分离,并且每一方消失于它的对方之中的运动”。6总之,变就是运动,就是得与失、有与无、生与死的既对立同时又统一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自然、社会、各种各样的事物延续存在状况。这个状况最简要的文字概括是Aufhebung(扬弃)。只要地球不毁灭,人类社会总是在扬弃中存在,延续或发展。

在《逻辑学》“变的扬弃”一节关于扬弃这个名词的“注释”中,黑格尔一开头就指出“扬弃和被扬弃的东西(观念的东西)是哲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到处决然反复出现的基本规定,其意义须确定把握,尤其要与‘无’区别开来。扬弃自身的东西并不因扬弃而就是无”7(“无”原文是“Nichts”不是“Nicht”。Nichts表示“一无所有、虚无、消灭、毁灭"等义;Nicht表示“非”或“非存在”)。从以上黑格尔的话语里,人们可以明白看出这位集辩证法大成的德国古典哲学大师多么重视“扬弃”这个概念。他着重指出了“扬弃”是理论上最重要概念之一,万物变化中必定常常出现的很少例外的规定。必须准确把握它的意义,而准确把握它的意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与“虚无、消灭、毁灭”等概念区别开来。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可清楚地看到事物并不因变化而被消灭而成为虚无。否则就不会有人类自身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唯恐人们不明确,紧接下段黑格尔又从语义上解释:“扬弃在语言中,有双重意义,它既意谓保存、保持,又意谓停止、终结。保持自身已包括否定,因为要保持某物,就须去掉它的直接性……被扬弃的东西同时又是被保持的东西,只是失去了直接性而已,但他并不因此而化为无。”

“扬弃”不但不使事物化为无(虽然它包含“消失”[Vergehen]),而且只有“扬弃”的否定,事物才可更新,历史才得发展才有意义。“扬弃”这种否定方式,在社会生活的变革中是完全积极的,创造性的,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人们要求世界延续生存和发展的价值观。“消灭”不能创造任何积极的有益的需要,《宣言》中用“消灭”翻译(或者说解释)Aufhebung看来与原意相距甚远。当作日常用语,这个词主要表示“废除”、“消失”等,译“消灭”也不妥(请参阅上文)。

在《小逻辑》中,黑格尔也特别谈到“这个字(Aufhebung)的两种用法实不可视为偶然之事,不能因此便指责语言产生出混乱。反之……它超出了单纯理智的非此即彼的抽象方式”8。所谓“单纯理智的非此即彼的抽象方式”,即肯定与否定,是与非的绝对分离、完全对立、孤立片面的形而上学方式。如果要肯定的东西就是永远不变的完整而完美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要否定的东西就是一切皆坏,非消灭不足以实现其否定的目的。

启蒙运动初期,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时代,荷兰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1632—1677)提出了“一切规定都是否定”的著名命题。百余年后,黑格尔(1770—1831)在《小逻辑》中阐释说:“一切规定的基础都是否定,……缺乏思想的人总以为特定的事物只是肯定的”,但是“单纯的存在是纯全的空虚”9。只要人们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就可发现,世界上既没有单纯肯定的事物存在(肯定的东西必定包含否定的东西),也没有单纯否定的事物存在(否定总是肯定的否定)。辩证的否定就不是“抽象的虚无”,不是简单的“消灭”,“是事物自身的异在(Andersscin此词甚难翻译,有译“他在”或“定在”),是定在(Dasein)或某物的扩展”10。在历史的转变或变革中,旧事物必定要被“否定”,但决不是“消灭”式的“否定”。恩格斯与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教训若干年后(1876—1878),在《反杜林论》社会主义篇中指出:“同形而上学思维的狭隘性”不同,“在辩证法中,否定不是简单地说不,或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或用任何一种方法将它消灭”(请注意,此处之“消灭”原文不是aufheben即,而是zerstren,汉译完全正确)。“和那种以天真的革命精神笼统地抛弃以往的全部历史的做法相反,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做人类发展过程”11

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关于对待资本主义、对待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原文,从来没有提出过“消灭”的手段。在上引《反杜林论》这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更明确的指出,不能统笼地抛弃以往的全部历史,不能用任何一种方法把已经存在的事物简单“消灭”。那么,《宣言》汉译本中那许多“消灭”字眼,在《宣言》诞生一百五十多年的今天,是不是该澄清了呢?

四、结束语

两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作中,只有当革命形势发生特殊变化时,提出过一些适应具体条件的特殊手段,如“暴力推翻(stürzen,不是vernichten[消灭])资产阶级……”12等等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始终坚持理性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摒弃“抛弃以往的全部历史”,“简单地说不”或各种“消灭”手段(请参阅上文及《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等著作)。在他们所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著述中,使用最多的词语是“扬弃资本主义”、“扬弃私有制”等等。可是在后来的汉译本中,绝大多数却被误译为“消灭资本主义”、“消灭私有制”。

近二十年来,我国在党的领导下,纠正过去急于求成的过“左”路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发展,利用资本主义国家资金和科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开放,大幅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消灭私有制”、“消灭买卖”、“消灭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话语,毫无疑问,与我国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经验、改革开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实要求相距甚远。为了消除误解,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方法,我建议恢复Aufhebung的原意,据不同上下文,改译为“扬弃”或“废除”。

以上所说的是否妥当,尚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央编译局专家不吝指教。

注:

(1)译文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卷265页,德文见外文出版局德文本《宣言》 51页。

(2)黑格尔《逻辑学》二版序言。

(3)钱钟书《管锥篇》1-2,878页。

(4)同1266—273页和52—60页。

(5)对外翻译公司出版《文体与翻译》100页。

(6)同2上册70页。

(7)同2上册98页。

(8)黑格尔《小逻辑》213页。

(9)同8203页。

(10) 同8203页。

(11) 同1一卷263页。

上一篇:六一儿童节礼物贺词下一篇:行政办公室个人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