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犯罪形势分析发言

2024-05-09

预防犯罪形势分析发言(共6篇)

篇1:预防犯罪形势分析发言

认清形势 遵循规律 扎扎实实地 做好部队预防犯罪工作

根据2014预防犯罪工作情况,结合《军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若干规定》,总结分析今年第一季度以来部队安全预防工作形势,交流经验,找准差距;明确下一步预防工作的主要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坚定信心,扎实有效地抓好2015安全预防工作。

一、全面分析形势,增强安全预防工作的忧患意识

如何看待当前安全预防工作的形势,真正统一好思想认识,对下一步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首先从客观方面看:一是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不能低估。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与社会的交往范围扩大、机会增多,少数不法分子拉拢军人合伙作案、军人在地方作案、地方人员渗透到部队作案都比过去呈增加的趋势。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较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饭店、发廊、桑拿、宾馆等娱乐场所随处可见,吃、请、送不良风气流行,社会丑恶现象蔓延,致使部队少数意志薄弱者受到影响,追求享受,寻求刺激,逐步走上了犯罪道路。三是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加剧。他们利用国家深化改革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部队的调整改革,大肆造谣生事,竭力策化“兵运”阴谋,煽动人们的不满情绪,伺机制造事端。一些民族分裂分子和反动宗教势力也千方百计进行破坏活动。四是部队调整改革对官兵的思想冲击比较强烈。一些调整分流过来的官兵对新单位、新环境还没有完全适应,部分编余干部对个人的进退走留考虑较多,思想不够稳定,利益关系调整幅度大,一些矛盾容易激化。从历史上看,精减整编期间大多是发出案件和问题的高峰期。

其次,从主观因素看,一些基层单位和同志对安全预防工作存有三种模糊认识的问题。所谓三种模糊认识:一是把安全预防工作看“单”了。认为安全预防工作是一项单纯的业务工作,是分管领导的事,是职能部门的事。因而缺乏综合治理意识,时常出现“上急下不急”、“忙了少数闲了多数”的现象。二是把安全预防工作看“窄”了。认为预防工作是堵窟窿的工作,就案件防案件,消极被动抓预防,与基层全面建设联系起来分析思考不够,没能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结果费劲不小,成效却不大。三是把安全预防工作看“低”了。有的同志片面认为,抓安全预防压力大,难度大,出了案件单位受影响,个人受牵连,因而在抓工作上着眼点低,标准低,制度难落实,隐患难消除。

由上述主客观因素我们不难看出,当前安全预防工作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对此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要看到安全预防工作的成绩很大,问题也很突出,工作扎实但也存有漏洞。从存在的漏洞和隐患中看到不足,从各种不稳定因素中看到工作的艰巨性,努力做到“五个清楚”即:对官兵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清楚;对部队存在的倾向性思想问题底数清楚;对个别人员的思想状况清楚;对干部战士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清楚;对驻地社会环境影响部队稳定的消极因素清楚;从而克服麻痹思想,增强政治责任感,有效地做好工作。

篇2:预防犯罪形势分析发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针对农村经济犯罪的手段也不断更新,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公安机关,如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通过从事近十年的刑侦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农村经济犯罪形势进行初浅探析。

一、XX市经济发展现状

XX市位于重庆市西南、三峡库尾,幅员面积3219平方公里,辖2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总人口146万(其中农业人口109万,非农业人口37万人)。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129.7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34元,地方财政收入达5亿元;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148.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50元,地方财政收入达6.1亿元。

我市连续五年进入XX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区县(市)和XX市工业重点区县(市),也是XX唯一跻身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的县(市)。辖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农业百强县(市)之一。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凸现出大量农村经济犯罪案件,直接侵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2004年、2005年我市农村经济犯罪的基本情况

2004年受理案件32件、立案24件、涉案金额1326.5万元、破案24件、追究刑事责任13人。

2005年受理案件44件、立案38件、涉案金额1245万元、破案38件、追究刑事责任28人。

从统计情况看,2004年、2005年我市经济犯罪形势呈以下特点:

(一)经济犯罪发案总量有所上升,涉案总额有所下降。2004年、2005年两年相比,2005年受理案件增加12件,立案增加14件,比上年分别上升了37.5%和58%,而涉案金额由2004年的1326.5万元下降为2005年的1245.45万元,下降了6.1%。在所立的62件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案件中,职务侵占、合同诈骗、挪用资金、非法经营等犯罪突出,其中侵财案件31件,占50%,居首位。扰乱市场秩序案件21件,占33.9%,居第二位。而金融犯罪明显下降、降幅达50%。

(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居高不下,非法经营案值大,合同诈骗犯罪突出。2004年、2005年共受理扰乱市场秩序案件24件,立18件,立案数据居各类经济犯罪案件第二位,其中非法经营案件下降,降幅为66.6%。但涉案金额大,情节特别恶劣。而合同诈骗犯罪所占比重较大,立案6件,涉案金额300多万元,合同诈骗的作案手法之一是利用明知不符合条件的抵押物进行保证,签订借款合同骗取后拒不还款;二是打着外资旗号,利用政府招商引资的迫切心情,收取保证金等方式骗钱。

(三)职务侵占和诈骗犯罪持续增长,并呈现一些新特点。2004年、2005年共受理职务侵占案23件,立20件,立案数居各类经济犯罪案件首位,涉及金额300万元;普通诈骗受理12件,立案6件,涉及金额350余万元两类犯罪呈现一些新特点:一是公司、企业管理人员利用单位管理监督制度措施不健全,监管不力等问题,采取收入不入账,多列支出,重复报销或直接侵吞等手段侵占财产。二是村官征地补偿过程中,采取隐瞒真相,侵吞集体财产。三是村官在征地过程中,虚报面积,虚构占地户骗取资金。四是以做工程缺钱,采用借款方式,骗取他人钱财。

(四)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犯罪有所减少,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大幅上升。2004年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2件,2005年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1件,比上年下降50%,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主要涉及与人民生活相关的食品、药品、农资等,规模、数量大,影响坏。如四川什邡的周英春、梁琼英生产销售912吨过磷酸钙给XX前进化工厂,总价值20余万元,全系伪劣产品,影响相当恶劣。假冒注册商标,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等犯罪案件是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主要形式。

(五)金融犯罪明显下降,假币犯罪仍较突出。由于经侦部门打击力度的进一步加大,金融单位安全防范制度进一步健全,金融诈骗犯罪总量呈下降趋势。2004年受理3件,2005年无,但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安全呈上升趋势。2004年无,2005年受理2起,2起都是假币犯罪案件。同时,接到举报假币违法犯罪活动20多次,其特点是:一是利用色情勾引换假币;二是在市场上选择一些年龄较大的人群趁机换取;三是作案手段十分狡猾,采取避实就虚等方式与公安机关周旋,扰乱了我市的金融秩序。

(六)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犯罪有所下降,危害严重

按照公安部、国家工商局统一部署,开展了打击“两虚一逃”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了对妨害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犯罪案件的侦办和查处,致使全市妨害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犯罪案件立案数下降。2004年立5件,占全年立案总数的15%。2005年立3件,占全年立案数的6.8%,比上年下降了40%,涉及金额500多万元,社会影响大。

三、农村经济犯罪对农村市场经济的危害

经济犯罪对

农村经济无疑具有强大的危害性,这是由经济犯罪经济犯罪的“内在本质结构”所决定的。这种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危害农村市场经济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不断积累经济资源。这种经济资源主要体现为物质财富。而犯罪分子千方百计地利用贪污、受贿、诈骗等手段满足私欲,窃取国家、集体和其他社会成员的物质财富。从经济犯罪的本身得出一个结论,其侵害客体往往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侵害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动态运行,一方面它又往往侵害了农村市场经济当中的静态财产关系,其中后者便表现为一种对物质财富的非法占有和攫取。2004年我市涉及经济犯罪的罚没款总数达46万元,为受害者挽回经济损失464.316万元;2005年,为受害者挽回经济损失926.75万元。但我们知道经济犯罪具有极高的犯罪黑数,被揭露和追诉的案件仅仅是实际发生案件的一部分,因而,它所造成的经济资源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二)坏农村市场经济运行。农村市场经济中不仅存在静态的财产所有关系,而且存在动态的经济运行关系,而且后者更为重要。正如前述,我们认为经济犯罪的客体往往是双重的,它不仅破坏静态的财产所有关系,而且破坏动态的经济运行关系。换言之,经济犯罪之所以成为经济犯罪,对于后者的破坏更体现了其质的规定性。这种破坏从纵向上看,表现为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四个阶段,即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破坏。其中对生产环节的破坏,致使物质财富的创造受阻或停顿,从而不但破坏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危及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其中对交换环节的破坏,损害了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正常、良性互动,从而间接损害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再生产;其中对分配环节的破坏,使社会产品以“潜流”的非法形式转归犯罪分子所有,从而损害了国家、集体、其他社会成员的正当利益,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不公正分配;其中对消费环节的破坏,导致了生产、消费循环的错乱,破坏了社会再生产的动力和结构,从而直接阻碍了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以上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任何一个运行环节的破坏,都最终影响了市场经济的顺利运作。

(三)破坏农村市场经济风气。经济犯罪对于市场经济的破坏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而且是精神层面的。经济犯罪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这首先表现为它对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蚀。近年来国家公职人员的经济犯罪活动屡禁不止,而且有上升的趋势。一些人经不起金钱的诱惑,纷纷落马,权钱交易,权力寻租现象此起彼伏。“人生在世,吃喝玩乐”、“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就是他们的最高指导思想。其次,经济犯罪也腐蚀了传统的商业道德。最后,经济犯罪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破坏了社会风气,污染了市场经济环境。

四、目前我市经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侦工作涉及到金融、财税、商贸、企业等行业,与产权、资源、土地、房产、食品、药品等特殊市场和特殊商品悉悉相关。经侦工作是一项与特殊犯罪主体打交道的行道,是与邪恶较量的战场,当之护法,失之伤人。目前我市经侦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警力不足。一是办案周期长,经侦案件不同于一般刑事案件,它没有作案现场,作案时间是一个过程,证据多数情况下是书证,对付经济犯罪嫌疑人要讲究谋略,破案要有经营意识,如果涉及到财务资料的审计,办案周期更长。二是案件线索逐年上升,伴之公安工作人性化,使重大的案件不重要,而案件重要的标准不是以社会危害和犯罪金额定,往往就是凭群众反映的强烈程度而定,使本身就不足的经侦警力用不在刀刃上,而只是疲于应付,不能主动出击。三是经济犯罪案件证据质量要求高。四是办案程序进一步严格、规范。五是各种文书讲究。六是中心工作经常抽人,导致警力不足。

(二)知识结构制约着经侦工作。我市经侦大队目前缺泛具备金融专业知识、商贸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人才,致使办理到相应的案件时,受到专业知识的制约。

(三)大量的体制弊端参合进来,干扰了经侦工作的正常进行。很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或因体制等原因导致停产、停业、倒闭等,或因职工的福利待遇受到影响,或因管理制度混乱等原因,职工们一味地反映企业领导侵占、挪用。上述问题要花费经侦工作很大的精力。而企业领导层的犯罪与否,应当具备一定的犯罪事实,而犯罪的基本事实,多数情况下不能以简单的加减法来确定收支失衡就是犯罪,一般应当把财务档案交给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审计,这就会出现两个不易解决的问题:一是在没有立案的情况下,怎么去提取会计档案,没有会计档案,就不能找出犯罪事实;二是提到 “会计档案”后,审计费由谁出。举报人通常不愿出,被审计人不想出,而公安的财政预算没有这笔钱,即或是由公安出资这笔钱,那么辖区内的企业,包括村社都来举报(因为有人出审计费),那公安机关就不是侦查机关,而成了财务审计机构或审计的出资机构。

(四)办公环境不尽如人意。市场经济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发现行政违法行为,往往以一罚了之。出于部门利益,对构成犯罪的案件不按国务院关于移送刑事案件的管理规定移交给公安机关办理。如果有通知公安参与的情况,也只是流于形式上的联合检查,或者是在行政执法检查受阻时才想到公安。

五、提高我市打击和预防农村经济犯罪的相关对策

面对当我市农村经济犯罪的严峻形势和存在问题,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我市的经侦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经侦工作,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主线,强化侦查破案,加大打击力度,夯实经侦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严密预警防控,提高队伍素质,充分发挥经侦的职能作用,全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一)、提高思想认识,积极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打击防范经济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广,抓好经侦工作,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支持。因此,要充分认识经济犯罪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严重危害性,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切实加强对打击犯罪犯罪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在公安机关内部也要把经侦工作摆到应有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检查指导,经常研究打击经济犯罪工作,解决重大政策、法律问题,在打击经济犯罪以及在执法办案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要及时、主动地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争取更多支持,为打击经济犯罪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二)、狠抓侦查办案,依法严厉打击经济犯罪。侦查破案是打击经济犯罪的首要环节,要切实强化控制意识、证据意识、经营意识、协作意识和攻坚意识,紧紧抓住扰乱金融秩序、合同诈骗、涉税犯罪、妨碍公司企事业管理秩序、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严重经济犯罪案件,充分运用各种侦查措施和手段,大力加强侦查破案工作,不断提高侦查效率和办案质量,加大打击经济犯罪的力度。对大案要案,要组织专门力量,实行领导包案、挂牌督办,专案专办,限期结案。要把严打与日常的经济秩序整顿紧密给合起来,对市场经济秩序严重混乱、案件多发的领域、行业,经济犯罪活动猖獗的区域,要适时开展专项和重点整治行动,遏制犯罪活动,狠狠打击经济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要切实改变等案上门的被动型、单一型的侦查模式,逐步建立起主动进攻型的侦查模式。一是适时在全市组织开展“清理信访、破积案”专项行动,以举报、控告、信访案件作为开辟案源渠道的突破口。二是要努力开辟公司、企业、专业市场、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工商行政机关等工作阵地,使之成为获取经济犯罪线索的主渠道。三是要通过资金流向,主动发现经济经济犯罪线索。四是要通过经侦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经侦部门主动发现、发掘线索能力。

在打击经济犯罪中要坚持人赃并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有机统一,对应受到法律制裁的违法犯罪分子要毫不手软地绳之以法。注意挽回经济损失与刑罚并重,克服“轻打击,重追赃”的思想,坚决杜绝“交钱放人”的现象,严禁以罚代刑,降格处理。要排除取证难、说情者多等各种干扰,加强办案指导和执法检查,防止办关系案、人情案和违法办案。要正确区分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的界线,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即要保护合法经营,杜绝插手经济纠纷,又要从重从快从严打击经济犯罪,同时也要防止以经济纠纷为借口降低打击力度,甚至放纵经济犯罪。

(三)、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打击经济犯罪整体合力。经济犯罪涉及面广、跨部门多,打击不能单独依靠公安一个部门,必须进一步完善广泛的协作机制。一要会同金融、税务、工商、审计、技术监督部门和纪检监察等相关行政执法机关,制定具体的双向移送规定,建立健全双向移送工作制度,使移送工作更具规范性、操作性,尽可能减少异义,缩小分歧,明确责任,提高效率。二要根据经济犯罪发展变化的特点,积极拓展新建联络机构,争取工作主动权。例如与金融系统探索建立反洗钱工作机制。三要整合公安机关内部各部门、各警种力量,立足本职优势,建立相互配合的整体协同作战机制,形成以经侦为主的打击合力。四要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加强各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区域协作体系,视情开展区域联动,在情报信息、工作经验、案件串并、新型犯罪预防、对策等方面加强交流,坚决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发挥整体作战优势。

篇3:预防犯罪形势分析发言

编者按:

2015年1月17日,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主办的2015年中国外经贸新春形势分析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分析会的主题是“中国外经贸: 新常态、新格局、新形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国家发展改革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商务部外贸司司长张冀、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张少刚等专家参加分析会,并就中国外经贸新常态、加快实施中国自贸区建设、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对外开放战略、我国外经贸发展形势及新优势的培育等议题分别作了中心发言。下面是根据三位嘉宾发言稿整理的主要内容,未经本人审阅,仅供参考。

篇4:预防犯罪形势分析发言

内容摘要: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对于促进廉政氛围,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应从坚持依法治权,保障权力的规范运行;加强预防立法,完善反腐败法律法规;坚持纪在法前,落实预防“四种形态”;强化司法反腐,坚守预防职务犯罪底线;深化廉政教育,培育法治反腐文化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加大职务犯罪预防力度。

关键词:职务犯罪 反腐败 法治反腐 预防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一重要指示切中了公权私用、权力滥用、权力寻租等腐败滋生蔓延的要害,既是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重中之重,又是预防职务犯罪的治本之策。本文以预防职务犯罪的法治内涵为视角,探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预防职务犯罪的有效途径。

一、预防职务犯罪的法治内涵

(一)预防职务犯罪的法治向度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的重要论述,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法治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正当性思维和系统思维。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遵守职权法定原则,必须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律程序。法治思维与政治思维、经济思维、道德思维等,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但法治思维强调以法律文本为依据,以法律规范为尺度来认识和解决问题。预防职务犯罪的法治思维,是以党纪国法为依椐衡量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理性思维。也就是说,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党纪政规的职务行为,由党委、行政等各级组织进行教育、训诫和处分,而当职务行为触犯国家刑事法律时,再由司法机关依法进行评价和处罚。因而预防职务犯罪包括职务违纪的预防和职务违法的预防,即通过预防工作阻断、隔绝、排除职务违纪和违法犯罪因素。

(二)预防职务犯罪的法治逻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实质归结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过程,而生产力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决定着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着人们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全部社会关系。在社会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劳动者。作为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工作人员一般是最具知识才干和能量释放的人,是劳动者中间的引领者、指挥者和管理者。而职务犯罪则使他们中一些人的劳动者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蜕变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者。而这种蜕变是以职务行为的纪律、法律评价为依据,以其职务行为构成违纪、违法或犯罪为标准的。一个人不廉洁的或轻微腐败的行为,如果能及时有效地得到控制,其劳动者的性质不会改变。只有当腐败行为达到了违法或犯罪程度,才能从量变到质变,其劳动者的性质才发生法律意义上的蜕变。这一变化的主要标志是国家集体财产变为私有,或直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国家工作人员劳动者性质的蜕变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是职务犯罪的直接危害,其它间接损失和危害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大量事实证明,绝大多数涉嫌职务犯罪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都不是天生的犯罪者。他们也曾经朝气蓬勃,立志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他们也曾经积极向上,期望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奉献自己的才干和力量,特别是一些高级领导干部;没有他们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发挥,也就难以走上后来的领导岗位。正是因为在以往的反腐败斗争中治本之策不到位,预防工作不到位,制度建设不到位,警示教育和思想改造不深入,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致使一些本来很优秀、很有能力的干部发生异化和蜕变,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变成了破坏者。因此,用制度和法律约束国家工作人员履行公共权力的行为,是预防职务犯罪的法治逻辑。

(三)预防职务犯罪的法治效果

法律效果是指通过纪律、法律适用,纪律和法律的秩序、自由、平等、人权、正义等基本价值实现的效益。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律效果,是依纪依法适用惩治和防范的执纪执法措施后,取得的违纪违法和犯罪行为得到控制、当事人腐败蜕变受到抵御的直接效益。它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效益的基础,是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首要价值。这是因为,无论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方还是整个国家,职务犯罪的有效控制和消灭,都会取得多层次的综合效益,如政治效益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经济效益是净化发展环境,社会效益是促进社会诚信、净化道德风气等。但这些效益都是宏观的、抽象的,它必须由一件件违纪违法涉腐案件的有效查处,一件件职务犯罪案件的预防,一个个国家工作人员违法犯罪风险的有效防控为支撑才能实现,而这正是以纪律、法律强制力为后盾的法治预防的具体体现。

防控国家工作人员的腐败蜕变,必须以行为人的破“纪”为先导,破“法”为保障,结合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来进行,因为以此为依托的预防更具有针对性、实在性和可操作性。如果通过预防措施的实施,有涉腐违纪犯罪的人打消了“违纪”念头,正在实施一般违纪行为的人中止了向“违法”发展,轻微腐败犯罪者或严重腐败犯罪者有了中止犯罪或投案自首的“自知之明”,发案单位或领域通过查办案件和采取预防措施消除或减少了同类职务违纪或违法犯罪案件发生等,就体现了预防职务犯罪的直接价值。这就是预防腐败的纪律和法律两道防线。只要守住这两道防线,就能有效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进而为党和国家从源头治理腐败并推进各项改革措施提供了具体实在的法治保障。

二、预防职务犯罪的实现途径

预防职务犯罪的核心是以法治权。当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之所以不尽人意,与现有的权力约束机制单薄脆弱有关。大量事实充分证明,缺乏有效制约的权力是危险的,权力失去监督和约束,就会走向反面甚至变质。因此,把权力关进笼子,运用法治方式给权力这只狂躁的“野兽”安上辔头,才能解决核心问题,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

(一)坚持依法治权,保障权力的规范运行

法治的要义是依法治权、依法治吏,其核心在于保障权力的规范运行。一是坚持权力法定。长期以来我国一些部门公权力授予主体不明确,政府部门职权范围不尽明晰、自由裁量权大。要遏制腐败必须简政放权、依法确权,界定权力行使的边界,压缩权力自由裁量的空间,规范权力运行的机制。二是坚持程序法定。统一的行政程序规则是建设廉洁政府的基础。通过法定程序规范公权力执掌者行使权力的手段、方式、过程和步骤,要求公权力执掌者在决策时必须信息公开、透明,必须通过听证会、论证会以及有关会议的审议乃至票决程序,保证公众参与和领导班子集体的民主参与,防止公权力寻租带来腐败。三是坚持监督法定。有权就必须有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是危险的权力。建立对公权力和公权力行使者的制约监督机制,有效压缩腐败活动可以利用的“灰色空间”。当前,我国对公权力运行的监督既包括纪律检查、监察监督的环节,也包括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的环节,要进一步提高监督的公信度,增强权威性。四是坚持公开法定。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府以老百姓看得懂的形式公开信息,实行“玻璃房”式操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贪腐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和土壤。社会各界呼吁建立的公务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等,都是利用公开制度预防腐败的重要措施。五是坚持问责法定。所谓问责,是指对官员的一切行为和后果都必须而且能够追究责任的制度。要以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为抓手,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法律制度,打造真正的官员“问责制”。

(二)加强预防立法,完善反腐败法律法规

立法权本质上是人民意志的汇集和表达。立法权提供反腐败的制度、规范和程序,是法治反腐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我国在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规定时,增加了一些反腐败的条款,这些条款大多散见于相关法律之中,过于分散,缺乏统一性。加之一些制度设计不严密、不系统、不配套,可操作性不强,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威慑力明显不足。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工作,认真解决部门借立法扩权卸责等问题。要加强反腐败的立法力度,抓紧制定反腐败法、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国家机关编制法、重大决策程序法、行政组织法等法律,完善刑法以进一步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惩罚力度,完善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等相关法律,从制度源头堵住或减少公权力寻租的可能。预防腐败的国家立法,应当充分贯彻党中央零容忍的反腐败理念和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预防思想;充分吸收地方立法经验,将权力清单、行政责任制、行贿档案查询、两法衔接、制度的廉洁性评估等等纳入预防立法范畴。

(三)坚持纪在法前,落实预防“四种形态”

靠纪律管住党员干部,靠法律惩治职务犯罪,是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只有坚持纪法分开,才能使党规党纪与国家法律既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又配套联动、相得益彰,形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整体合力。只有坚持纪在法前,才能用纪律管住大多数,把“病毒”和“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党员领导干部小错酿成大祸。只有坚持纪严于法,才能突出强调党员和党组织区别于普通公民的政治责任,唤醒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特别是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立案审查“四种形态”的有效践行,形成了各有侧重、层层设防、分类施治、标本兼治的反腐败党内执纪问责工作新格局。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既要积极运用党纪轻处分、组织处理等方式管住“大多数”,推动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又要坚决处理“少数”和“极极少数”,决不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有藏身之处。“四种形态”的腐败预防措施,是防止党员干部违反纪律的第一道防线。

(四)强化司法反腐,坚守预防职务犯罪底线

检察机关作为司法反腐的专门力量,要坚持以查办具体的职务犯罪案件为起点,把查找直接引发案件的主客观原因作为办案内容,把帮助发案单位建章立制、以案说法作为法定职责,把防止同一类案件在同一单位重复发生作为基本要求,把为地方党委政府当好预防工作参谋作为战略任务;使所有的预防措施和手段都通过执法办案落到实处,使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充分发挥,形成控制案件发生的坚固抗体。要通过一个个查办与预防职务犯罪的具体实践,以积小胜为大胜的预防效果取信于民,彰显预防的综合效果。要在办案中始终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公司法,让人民群众从查办的腐败犯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形成“伸手必被捉”的环境氛围,震慑心存侥幸的人不敢犯罪。要坚持纪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切实做到“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要积极推行以查案预防、双责并举,警示预防、以案说法,建制预防、堵塞漏洞,建言预防、当好参谋的“四位一体”司法预防战略,构建以查案预防为基础,以警示预防为主线,以建制预防为核心,以建言预防为保证的司法预防运行机制,坚守住预防职务犯罪的最后底线。

(五)深化廉政教育,培育法治反腐文化环境

廉政教育蕴含于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宣传和沁润。但是无论哪种内容,都应当持之以恒,而非一次展览会式宣传,或媒体报道式的瞬间效应。教育是一种教化,教化乃“养我浩然之气”,针对的不仅仅是官员,而应当是全社会成员。因为教化的目的是使道德标准落户每个人心中,你不行贿,我不受贿,守规矩、作好人光荣,不守规矩、行为下作可耻。

篇5:8未成年人犯罪形势分析研判报告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增多态势,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如何防范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笔者旨在通过此文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防治措施作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总体态势

从我大队破案打击和处理情况看,2006年至2010年3月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起?人,占全部刑事作案成员的?%。其中,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不起诉的?人,公安局作撤案处理的?人。

二、态势分析

(一)侵犯财产类犯罪突出。从案件类型上看,主要是抢劫、盗窃、抢夺、敲诈勒索等侵犯财产性犯罪,其中以盗窃犯罪最为突出。

(二)犯罪主体农民、学生居多,且文化素质偏低。从犯罪主体上看,未成年人犯罪的主体主要是农民、学生和无业人员。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学生和无业人员,他们“有学不上、有家不归、有工不做”,处于家庭管不了、学校管不着、社会管不到的状态。由于年龄小、文化水平较低,道德素质差,一旦受到不良社会因素的诱惑,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结伙作案多。一些过早缀学的未成年人和一些不务正业、受“读书无用论”影响的学生,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经常聚集在一起,到处游荡,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帮派组织,一人有“难”,全

帮出动。这些人的精神纽带主要是“哥们义气”和性格志趣的一致性、他们大多数是有劣迹的未成年人,长期不务正业、纠合成群,作案时盲目性大,不计后果。

(四)犯罪多具突发性、暴力性、荒诞性。一方面体现在,犯罪动机简单、目的单

一、随意性强,一般没有经过事前的周密考虑和精心策划,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刺激和诱发,或出于一时冲动而突然犯罪;另一方面体现在,青少年逞强好胜,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程度的疯狂性,多实施抢劫、强奸、故意伤害等暴力性犯罪。有的未成年人受电影电视中的某个镜头和情节的影响,或者受小说或现实生活中某个事例的影响,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英雄形象,盲目模仿成年人的形为,有时为一丁点小事,就大打出手,酿成惨案。

(五)因网络引发的犯罪日趋严重。由于未成年人没有固定收入,沉迷于网络但又没有钱上网时,往往会通过盗窃、抢劫等方法筹集上网费用。其在初次作案得手之后,侥幸心理得到强化,便疯狂地连续作案,直至被抓获。

三、研判意见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消除各种消极因素,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四、对策措施

保护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事关党

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由于某些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没有形成完全的人格,往往容易走上歧途。他们中有的人人生价值观发生扭曲,错误地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向社会索取,好逸恶劳,以身试法。有的人在校读书经常逃学,或者干脆辍学在家,游手好闲,白天浪迹社会消磨时光,夜间结伙寻机滋事。有的人沾染吸烟、酗酒、赌博等不良嗜好。有的人讲“哥们义气”,经常结伙成帮乱扯气魂,寻衅闹事,故意殴打他人,抢劫他人钱财,以此取乐,煊耀自己的威风。除了这些未成年人自身原因外,社会环境影响、家庭教育的缺陷、学校教育的误区等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防治未成年人犯罪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综合治理社会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氛围。

1、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影视媒体要做正面宣传教育,禁止暴力性、色情性的影视宣传。政府职能部门要坚决打击制造、销售和经营各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商品的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加大对网吧、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艺厅、录像厅等社会文化场所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此类场所“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规定。社会要尽量削除滋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温床,要用积极的、健康的精神食粮占领未成年人的思想阵地,使之茁壮成长。同时,要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美与丑、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的道德评介。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高尚道

德风貌、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新一代,在他们的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堤坝,不给外界不良因素的侵入有可乘之机。

2、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很大一部分未成年人犯罪是由于不知法、不懂法造成的,加强法制教育,可使他们懂得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什么行为是法律保护的,什么行为是法律禁止的,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相应地要受到什么样的刑罚等,从而树立起牢固的法制观念,加强法律意识,使他们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他们的法制观念增强了,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也就会大量减少。

3、实施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刑事政策。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要求,把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作为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重要内容,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以及区别对待的原则,慎用强制措施,充分运用不起诉职能,探索试行暂缓起诉制度,充分体现对未成年人犯罪予以特殊保护的刑事政策。

(二)稳定家庭结构,注意自身言行,当好启蒙老师。

“子不教、父之过”,家长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未成年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1、给孩子的是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作为父母不是万不得以,不要轻意离婚,更不可随意在孩子面前吵闹打骂、闹离婚,冷落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情。

2、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身的榜样力量感染和薰陶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要加强自身修养,为孩子做示范,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起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志向,使他们远离不良文化,不良习气,不良少年。

3、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父母作为一个家庭的支柱,身上担负着很重的担子。尽管如此,父母仍不能为了挣钱,长年奔波在外,将孩子长期托人照看,要通过与孩子谈心、交流的方式,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做什么、他的社交圈是怎么样的,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和不良行为,要及时矫正、正确引导,坚决制止。

(三)改进教育方法,强化学校法制教育。

1、重视素质教育,丰富教学方式,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要教书育人,逐步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严禁歧视差生和随意开除、劝退学生的行为。在教学形式上,要言传身教、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2、切实维护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保障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良好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学校要组织力量加强对校园环境的综合整治,遏制校园的不良习气,树正气、压邪气,大胆管理。

篇6: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会发言

----XX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经济是命脉,社会稳定是前提,搞经济建设不忽视社会稳定,抓社会稳定不冲淡经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协调统一、互融共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XX街道作为一个新成立的街道,经济和社会形势都有别于其它乡镇街道,各类关系错综复杂,如何使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这个天平不失衡很重要。从经济层面看,街道所辖区域目前城市功能聚集力不强,引入三产性企业的税基还不稳固,规模性三产企业不多,尤其缺少能真正带动经济发展的含金量高企业,招商引资平台搭建的不多,与其它镇(街道)相比,的确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需要奋起直追。从社会形势上看,由于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数不断增多,社会事务管理难度不断加大。街道干部都深感觉身上的压力很大,责任很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手都要抓好,我们按照年初提出的"退

一、稳

二、进三“的经济工作思路及以发展、管理、服务为重点,推进各项社区事业全面进步的目标认真开展工作,确保各项指标全面完成,各项工作整体推进。下面我将从经济和社会两方面对我街道所作工作作一分析。

今年的街道今年的经济工作,以搭建经济发展框架为主,目前,街道经济工作已基本走上正常轨道,下一步街道发展经济的工作重心,将转移到(招商育税)培植财源和(护税协税)财源管理工作上来,并积极探索发展街道经济的新路子,不断壮大街道财力,为街道开展各项社会事务服务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一、XX街道1-9月经济形势分析

(一)街道经济现状。根据区域和财政体制划定街道企业,XX街道实有工商户698家(其中:存量企业7家,个体工商户675家,其他企业16家),个体工商户所占比例为96.7%。1-9月已完成税收总收入402万元, 个体税收占税收总收入的76.6%。完成计划的147%,增长47.6%。从经济现状相关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一是街道经济总量小;二是街道经济以个私经济为主体;三是街道缺乏经济航母企业;四是发展乏力,后劲不足。

(二)经济现状分析。一是经济亮点少、税收总量小。从税收角度分析:据 1

对1-9月份纳税户税收完成情况统计,正常纳税户325家,税收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企业共5家。5家企业中:最大的1家企业“联欣水汽供应有限公司”完成税收52.92万元,大部分企业在20-30万元之间。其余税源大多为个体工商户,分布广,数量多,税收少。纵观街道经济的结构,既无特色产业又无专业市场,缺乏经济航母,缺少经济增长亮点。二是发展三产经济难度大,缺乏商业氛围。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区域环境尚可,但商业氛围不浓,发展空间小,扩张度偏低,三产企业的引入难度较大。而原有三产企业规模小,缺乏成长潜力。与区府提出的街道以发展“三产”服务业为主,尚有一定距离。

三、街道经济工作措施

街道经济工作的总思路:夯实基础,摸清底子,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出台政策,搭建平台,营造商业氛围,规划做强特色产业,为街道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经济目标: 07完成税收500万,力争达到600万,增长率为188%。具体做法:

1、设计街道“三产”发展规划。一个定位正确的发展规划,往往能为决策者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为实施者指明工作的努力方向。我们已委托区三产局等相关部门,就街道“三产”的定位、格调、发展方向,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布局。XX街道所处地理位置有别于其他街道,既与城市相连,又与乡村接壤,地域落差大,可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了找准街道经济发展的切入点,7月上旬街道邀请了相关部门领导及区域内的企业界人士召开了招商引资“献计献策”会,通过与会人员的积极参与、信息互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为三产规划的设计工作拓宽了思路。同时,我们正组织人员对街道区域内的有限资源进行摸底、筛选,为三产规划的设计工作提供一线资料。

2、开发一条特色街:以运河社区为中心,政府积极引导、优质服务,房产开发商积极参与,开发秀青路休闲一条街。通过与周边各房产开发商的交流,就秀青路休闲一条街的发展规划、定位、空间、氛围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已初步达成共识,一致认为:要开发休闲一条街必须有自己的个性(特色),要有自己的街魂。初步设想:以房产开发商为主体,政府积极参与、服务,营造良好氛围,构筑发展平台;以运河公园经济为龙头,积极引进休闲、服务行业入驻,逐步开发一条集休闲、商贸、服务业已一身的特色街。

3、搭建若干个招商引资平台:一是创建XX街道商贸服务区。以新成立的“XX市高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拥有的1459平方的办公用房为招商平台,作为街道招商育税的主战场。大力引进商贸型企业,发展“楼宇经济”,拓展“三产”发展空间。目前,已有7家三产企业有入驻意向,注册资本约350万元,目前正在办理中。二是开启政、企联营发展“双赢”育税平台。以“好一家”家居专业市场、“老爷车”商务楼等平台为依托,大力发展服务业、商贸业,如物流、餐饮、住宿等服务于市场、工业企业的相关行业,引进XX餐饮行业的排头兵—金悦酒家,既为市场聚人气又为政府聚财力,力争达到政企双赢。

4、调优产业结构,开发资源转化型经济。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型农业,服务企业。大力发展集观光、休闲、餐饮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区,吸引都市群体前来消费,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培值好江南园艺休博会观光农庄。只有因地制宜,发展本地优势,创特色型农业,才能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才能增加农民购买力,带动商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三产的发展。

街道社会形势

XX街道自今年四月建立以来,全街道的稳定工作在区委、区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在街道上下共同努力下,面对维稳工作压力大、任务重、要求高等特点,充分依靠和发动各方面力量,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落实重大不稳定因素领导包案责任措施,全面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有效地消除了大部分不稳定因素.从目前全街道整个社会稳定形势看,由于前期征迁中遗留的历史问题,不稳定因素大量存在,群体性上访、重复上访、甚至越级上访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类情况一旦发生,干扰了机关、部门的正常办公秩序,牵制了街道的人力、物力,同时对社会稳定带来较大的压力,维稳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目前街道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象贤村部分村民对前期征迁中存在的“拆多建少”现象,要求归还剩余面积。二是荫家桥村部分村民要求整体征迁。三是违章建筑呈漫延趋势。四是高桥花园部分居民已交房款,但未拿到购房发票,导致办不出产权证。上述问题的产生,对街道稳定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由于政策因素,二)前期开发中,对原本流转的土地没有及时收回进行开发,或由有关部门收回统一发包。

(三)对违章建筑一方面由于既得利益,另一方面征迁赔偿款偏高也有意无意地助长了违章建筑的势

头。

目前工作一是加强对重点人员稳控工作,加强信息收集和报送工作,建立应急处置队伍,妥善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力争把矛盾解决在当地、化解在基层。二是对走进矛盾破解难题再回头,今年五月,在街道刚建立时,街道班子全体成员下村、社区与党员、村民代表面对面地听取意见,走进矛盾,化解矛盾。日前,街道班子全体成员再次下村、社区进行回头看,既是对街道前期工作的检验,同时也能对新的矛盾进行排查化解。三是把化解矛盾与实事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化解矛盾,要从实事工程上着手,街道刚建立时,小区的居住环境、违章建筑、主要道路的交通秩序、停车秩序、群众关心的治安状况尤为突出,我们先后对二个小区进行了整治,拆除了违章建筑,清除了垃圾及堆放物,净化了环境,建立了小区治安巡逻队伍,组建了荫家桥村的综治站,落实了巡逻队员,规范了洪高路的夜市,得到了居民、村民支持和理解,将尽快把村、社区的活动中心建起来,特别对荫家桥村的实事工程加以督促,分时间段按期完成,给村、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四是将集体下访与个别走访有机结合起来。特别对象贤村、荫家桥村的重点信访人员,下村到户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并进行开导启发,争取信访重点人员的信任,对他们的合理要求进行代访、陪访制,引导群众有序上访。五是积极配合新区、工业区对征迁遗留问题中的工作,勇挑维稳工作重担,尽可能使新区、工业区有更多的精力做好秀洲区建设开发工作。

上一篇:找规律1教学设计下一篇: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