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t检验科学学位

2024-04-20

5t检验科学学位(共4篇)

篇1:5t检验科学学位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考试大纲 第二篇 造血检验

第三章 造血检验的基础理论

1.了解胚胎期及出生后的造血器官及造血基本概况。

2.熟悉造血微环境的组成及作用;主要的造血细胞因子及其主要调控作用。3.掌握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概念。4.掌握血细胞增殖、分化、成熟的概念;5.掌握血细胞的分类、各系血细胞发育过程及血细胞发育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第四、五章 造血检验的基本方法及临床应用与评价

1.掌握各系统各阶段正常血细胞形态学特点。2.掌握血象检验的方法及内容。

3.骨髓象检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骨髓取材情况的判断;骨髓细胞学检查步骤、内容及注意事项;大致正常骨髓象特点。

4.熟悉骨髓象分析(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情况的临床意义;血细胞数量和形 态改变的临床意义。

5.熟悉常用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的结果分析和主要临床意义;掌握急淋、急 单、急粒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第三篇 红细胞检验

第六章 红细胞检验的基础理论

1.熟悉红细胞膜的主要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重点掌握红细胞膜蛋白的组 成、结构与功能;熟悉影响红细胞膜稳定的因素。

2.熟悉红细胞血红蛋白组成。

3.掌握红细胞糖代谢的主要途径、酶及其缺陷;熟悉红细胞铁代谢的主要过程及 代谢异常、红细胞核苷酸代谢主要过程及代谢异常。

4.掌握无效造血概念;了解红细胞衰老和死亡的基础理论。第七章 红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熟悉有关红细胞疾病检验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掌握常见检验方法的主要临床意 义。

1.有关铁指标的检验 血清铁测定、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清总铁结合力测定、血 清转铁蛋白测定、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测定。

2.叶酸和维生素 B 12的检验 血清维生素 B 12测定、血清和红细胞叶酸测定、血 清维生素 B 12吸收试验、血清内因子阻断抗体测定。

3.溶血的检验 红细胞寿命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检测、血清结合珠蛋白检测、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检测、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4.红细胞膜缺陷的检验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自身溶血试验及其纠正试验、酸 化甘油溶血试验、高渗冷溶血试验、红细胞膜蛋白电泳分析。

5.红细胞酶缺陷的检验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葡 萄糖-6-磷酸脱氢酶荧光斑点试验和活性测定、丙酮酸激酶荧光斑点试验和活性测定。6.血红蛋白异常的检验 红细胞包涵体试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抗碱血红蛋白 质检测、HbF 酸洗脱法检测、血红蛋白基因 PCR 技术检测。

7.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检验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蔗糖溶血试验、蛇毒 因子溶血试验。

8.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检验 抗人球蛋白试验、冷凝集素试验、冷热溶血试验。第八章 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

1.掌握贫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熟悉贫血分类及贫血诊断过程。

2.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 掌握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 征及分型、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再生障碍危象的概念、主要发病机制及检验 特点;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概念、主要发病机制及检验特点。

3.铁代谢障碍性贫血 掌握缺铁性贫血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铁粒幼细胞贫血的概念、主要发病机制及检验特点。

4.巨幼细胞贫血 掌握巨幼细胞贫血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 断及鉴别诊断。

5.溶血性贫血

1掌握溶血性贫血的概念、分类和诊断步骤。

2红细胞膜缺陷性溶血性贫血 熟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定义、发病机制 及临床特点、检验与诊断。

3红细胞酶缺陷性溶血性贫血 掌握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的定义、遗传方式、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检验与诊断。

4血红蛋白病 熟悉血红蛋白 E 病、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不稳定血红蛋白病主要

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检验与诊断。掌握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定义、主要发病机 制、临床特点、检验与诊断。

5掌握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定义、主要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检验与诊 断。

6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掌握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定义、主要发病机 制、临床特点与诊断。熟悉冷凝集素综合征、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的主要发病机制、临床与诊断特点

7.继发性贫血 熟悉各种慢性系统性疾病贫血的发病原因和检验要点;掌 握 骨髓病性贫血概念。

8.其他红细胞疾病 熟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主要发病机制、检验及诊断要点。第四篇 白细胞检验

第九章 白细胞检验的基础理论

1.粒细胞 熟悉粒细胞的生物化学与代谢;粒细胞的功能;重点掌握 粒细 胞的动力学。

2.淋巴细胞-浆细胞 了解淋巴细胞-浆细胞的生物化学与代谢、淋巴细胞-浆细胞的功能、淋巴细胞-浆细胞的动力学。

3.单核-巨噬细胞 了解单核-巨噬细胞的生物化学与代谢、单核-巨噬细胞 的功能、单核-巨噬细胞的动力学。

4.白细胞抗原 熟悉 HLA 抗原系统、。掌握 各种血细胞的主要膜受体和分化抗原。第十章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熟悉白细胞检验常见方法的主要临床应用与评价。

1.白细胞功能检验 墨汁吞噬试验;白细胞吞噬功能试验;血清溶菌酶

活性试验;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白细胞趋化性试验;吞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2.细胞代谢及其产物检验 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检测;N-碱性磷酸酶检测;酸 性 α-醋酸酯酶检测;过氧化物酶检测。

3.白细胞动力学检验 氘标记脱氧胸苷测定;泼尼松刺激试验;肾上腺素激发试 验;二异丙酯氟磷酸盐标记测定;流式细胞仪检测 DNA 合成及含量;粒细胞抗体检测。

4.白细胞免疫标记检测 荧光显微镜计数检测;流式细胞仪计数检测;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检测;生物素-亲合素酶标法检测。第十一章 白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

1.急性白血病分型及诊断 掌握白血病的概念、急性白血病的 FAB 分型概念及各 型的实验室诊断标准;掌握急性白血病 MICM 分型的概念,了解免疫学分型及与形态 学分型的关系;了解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分型的基础、掌握 常见白血病 核型和融合基因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熟悉白血病的 WHO 分型。掌握 急性白血病的四 大临床表现及形态学检验的总特点;熟悉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标准;掌握 微量残留 白血病的概念。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掌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检验 及诊断。

3.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熟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 1-M 7型、急性髓细胞 白血病微分化型(M0 型的主要临床表现、检验及诊断。

4.慢性白血病 掌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概述、检验及诊断、临床分期及 标准;了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概述、检验及诊断。

5.少见类型白血病 了解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组织嗜 碱细胞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多毛细胞白血病、幼淋细胞白血病、全髓细胞白血病、成人 T 细胞白血病、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临床特点及检验特点。

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掌握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概述、检验及诊断、WHO 的分型标准。

7.恶性淋巴瘤 熟悉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概述、主要检验及诊断。8.浆细胞病 熟悉多发性骨髓瘤检验及诊断;了解巨球蛋白血症的概述、检验及诊断。

9.骨髓增生性疾病 了解原发性血小伴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症的概述、检 验及诊断。

10.组织细胞病 了解恶性组织细胞病、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概述、检 验及诊断。

11.其他白细胞疾病 掌握 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减少(缺乏 症的概念和主要发 病机制;掌握 类白血病反应的概念、类型及特点;熟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病 因、了解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脾功能亢进、类脂质沉积病的概述、检验及诊断。第五篇 血栓与止血检验

第十二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础理论

1.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熟悉血管壁的结构、掌握血管的止血作用。

2.血小板止血作用 了解血小板的结构;熟悉血小板的活化及其分子基础;掌握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3.血液凝固 掌握凝血因子的特性、作用和分组;掌握内、外、共同源性途径的 概念和内、外凝血系统的概念,掌握凝血过程和凝血机制。

4.血液凝固调节系统 熟悉生理性抗凝蛋白的组成和主要作用(抗凝血酶、蛋白 C 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蛋白 Z 和蛋白 Z 依赖的蛋白酶抑制物。

5.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掌握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概念、主要组成及其主要作用;掌握纤维蛋白溶解机制。了解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作用。

第十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掌握血栓与止血检验常用检验项目及其临床应用。

1.血栓与止血的筛选检验 掌握一期止血缺陷的筛选检验(出血时间、血 小板计数及其临床应用;掌握二期止血缺陷的筛选检验(APTT、PT 及其临床应用;掌握纤溶活性增强的筛选检验(纤维蛋白 /原降解产物测定、D-二聚体测定及其临床 应用。

2.血管壁(内皮检验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血管内皮素-1检测、血浆血栓 调节蛋白检测、血浆 6-酮-前列腺素 F 1α检测。

3.血小板检验 血小板生存时间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血小板粘附试验、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第 3因子有效性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 检测。

4.凝血因子检验 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及纠正试验、血浆因子 II、V、VII、X 促凝活性检测、血浆因子 VIII、IX、XI、XII 促凝活性检测、凝血因子

XIII 定性试验和亚基抗原检测。

5.生理性抗凝蛋白检验 抗凝血酶检测、蛋白 C 检测、血浆蛋白 S 抗原检测、组 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检测。

6.病理性抗凝物质检验 复钙交叉试验、凝血酶时间测定及其纠正试验、普通肝 素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检测、凝血因子 VIII 抑制物检测、狼抗凝物质的筛选试验报 告和确诊试验。

7.纤溶活性检验 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血浆组织形纤溶酶原活化剂的 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检测、纤溶酶原的检测、血浆α 2-抗纤 溶酶的检测。8.血栓前状态检验 血浆血栓烷 B2 检测、血浆凝血酶原片段 1+2 检测、血浆纤维蛋白肽 A 检测、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检测、血浆纤溶酶-α 2-抗纤溶酶 复合物检测、纤维蛋白肽 Bβ 1-42 和 Bβ 15-42 测定。第十四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用 掌握一期止血缺陷筛选检验(BT、PT)的 1.血栓与止血筛检试验的应用 临床应用;二期止血缺陷筛选检验(APTT、PT)的临床应用。2.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熟悉过敏性紫癜的概述、临床特征及检验。2)掌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述、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型、检验及诊 断。3)熟悉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常见病因和分类及检验特点;Even 综合征、血 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了解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的临床特征、检验及诊断特点。遗 传性和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的分类和检验特点; 4)血友病和血管性血友病 掌握血友病的概念、遗传特性、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检验及诊断;血管性血友病的概念、遗传特性、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检验及诊断;血 友病甲与血管性血友病的鉴别。5)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和因子 XIII 缺乏症 了解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的 临床及检验特点;遗传性因子 XIII 缺乏症的临床及检验特点。6)肝脏疾病的凝血障碍 熟悉肝脏疾病凝血障碍的机制、血栓与止血检验结果对 肝脏疾病病情判断和预后估计的价值。7)了解依赖维生素 K 凝血因子缺乏症、病理性抗凝物质增多的检验。8)掌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病因、主要临床表现、检验和诊断;原发性纤 溶亢进症的临床特征与检验及其与 DIC 的鉴别。3.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 了解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 验; 血栓

前状态的概述、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及分析; 易栓症的概述、检验结果和分型。4.抗血栓和溶血栓治疗中的应用 掌握抗血栓治疗的监测、溶血栓治疗的监测。

篇2:5t检验科学学位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的理论基础

产学联合培养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 利用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三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来培养理论、实践双向发展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1. 学校企业双方对产学研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联合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人才, 但该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常常发生偏差, 其性质与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变化, 对于学校、老师而言, 联合培养的目的更多在于获得企业和科研院课题合作、经费资助;对于企业而言, 获得学生资源、学校科研成果作为企业的支撑成为了合作的最终目的, 缺乏依靠人才发展企业自身的意识。校企双方从战略更高的高度来认识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的认知还不够, 更多停留在合作带来的表面利益。

2. 没有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师资队伍。

从目前产学培养模式的实施的情况来看, 99%的高校没有因为校企产学联合培养而增加相应的编制形成专业师资队伍, 产学研合作相关事宜由各学科负责人分管, 并没有引起重视。企业方面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一些产学合作培养的企业导师甚至由经验不足、资历较浅的员工担任, 对产学研培养的重视度不够。

3. 缺少资金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合作中的关键问题。

产学合作培养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支撑, 近几年虽设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相关经费资助, 但随着研究生的扩招, 支持面和经费已经满足不了培养学生的需要。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对教育的投入比例很大, 其中基础研究、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三个环节的投入比例为1∶10∶100, 而我国目前的比例为1∶1∶100。因此, 高校一批具有应用前景的阶段成果, 由于缺少中间试验环节和资金投入, 无法直接应用而不得不搁置。

4. 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的责权利是双方合作的难点。

国家对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产生的科研成果政策不完善、利益及权益分配不明确、风险承担不公平;各方对技术价值标准不一;缺乏良好的利益监督机制。校企双方在利益、人力物力投入、风险意识、市场拓展、费用结算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是研究生合作培养机制中成果转化的难点, 目前, 大多数校企合作协议都是形式化的格式。

5. 知识产权的分配和共享问题。

在我国, 企业的重点都放在经营等硬实力上, 而忽略专利、产权等软实力。产学合作培养过程中, 部分企业开始与高校合作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 并联合申报知识产权, 但由于缺乏对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权益维护观念, 往往造成知识产权纠纷, 致使双方合作培养失败。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体系的建议

1. 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合作培养导师队伍。

产学合作培养常常在合作培养双方单位培养重点落不到实处。因此建立一支稳定的导师队伍很有必要。这支队伍由学校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各个部门的技术高管组成。现如今, 身兼多职的导师与企业高管普遍存在, 对实行产学联合培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与可能性。这对高校导师、企业导师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赋予他们培养储备人才的重要任务。

构建校企双方人才双向交流方式, 学校聘请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授和研究生指导教师。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 可密切校企联系, 充分发挥双方单位的优势, 双方从人才培养合作到科学研究合作。研究生的培养可实行一年高校、一年实习, 特别在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培养上, 如中国石油大学化工专硕要去校外工作站实习一年;毕业论文由企业导师和高校导师共同决定, 学校与企业共同提供帮助完成专硕的论文多样化, 可写专利、改进方案等, 也可写实验论文。因此, 建立新的研究生合作教育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以及实践教学实施、能力培养方式等是非常有必要的。

2. 建立企业团队, 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

在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课题的接手问题与后续工作无法衔接的现象。科研项目一般完成时间需要1-3年, 研究生在企业进行实践中接触项目, 但实践结束或研究生毕业后, 课题可能还没有完成, 但研究生已经离开企业。倘若企业没有相应的科研项目团队, 缺乏熟悉项目具体流程的工作人员, 项目将无法继续进行, 即使能够完成项目, 今后企业需要应用项目成果时, 也无人能够熟练地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 新招人员无法根据企业未来发展需要进行项目的补充、修改与完善。因此, 在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过程中, 企业有必要建立一支项目团队, 设定企业项目负责人与项目组成员, 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与技术培训, 与研究生一起进行项目研究, 负责项目的实施与推广, 掌握项目应用过程中的具体细节技术。这样当项目结束后, 这支团队才能够应对项目后期可能遇到的问题, 也能及时解决研究生实习离开给企业带来的问题。如重庆工商大学化工专硕与中科力泰公司以此方式合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项目参与的合作方式可以帮助研究生更好地融入职场, 充分体会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与管理模式, 培养研究生企业工作能力, 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一支项目技术团队, 实现双赢。

3. 建立产学专项基金, 加大科研融资渠道。

高校的优势在于注重理论的研究, 企业则更看重实践与生产。我国大多数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由于缺乏对理论的深入研究致使发展受到制约;而高校则往往由于缺乏经费很多科学研究得不到施展。将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向科学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以及培养人才全方位的转变, 双方更能通过成果转让、联合攻关、联合投标等方式加强合作, 发展成以项目为纽带、科研开发为依托、学生实践教学和合作研究于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4. 调整双方人力和财力资源, 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

企业与高校合作双方用科研经费支持研究生课题研究, 对学生全面开放实验设备和场地, 改善学生的试验条件, 支持研究生结合科研自主创新, 到企业参加科研工作, 开发有特色的产品。逐步探索以导师为主导, 科研团队为基础的联合培养模式, 形成专业学位办学特色。

四、总结

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模式在现实生活中已有先行实践者, 并取得一定效果, 但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实践过程中, 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通过寻找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此外, 与企业密切进行技术交流与实践操作, 跟随导师和企业导师等专家学习、交流与讨论, 进一步增长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 拓宽了视野, 极大地提升了其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只有这样专业学位研究生才能真正实现全面的综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健, 杨宝灵, 姜爱丽, 等.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与时代特征[J].教育研究, 2006, 2 (29) :107-111.

[2]杨絮飞, 李迪.工商管理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应用型人才模式的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08, 6 (24) :83-85.

[3]韩虎群.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6 (6) :67-70.

[4]白春礼.博观约取立品牌, 厚积薄发重内涵[J].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2008, 5 (12) :1-3.

篇3:5t检验科学学位

2010年3月,时值全国“两会”前夕,教育部公布了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征求意见稿。在这个规划中,教育部不仅明确提出在2012年要提高教育经费至国家GDP的4%,而且还提出了10大项目、10大试点,覆盖范围之广、涉及领域之全,实属近年来罕见。

教育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主要体现在公平、费用、就业和道德几大方面,其中最重要和根本的,还是就业问题。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人才的生产过程,最终的成果是成才的比率,还是要通过就业的情况来体现。可是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基本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老大难问题了。

纵观全部规划纲要,概念居多,层面较浅。在这个26000字的规划中,“改革”一词出现了86次,“创新”也出现了60次,而“职业教育”则出现了49次,可是“就业”和“需求”两词一共才出现了18次,“毕业生就业”只出现了1次。在10个重大项目和10大试点中,有关职业教育、社会需求和就业的,也不过各1.5项,对于目前每年高达600多万的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反倒几乎没有提到。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主要是学历教育、理论教育,教学体制仍然是计划经济模式。教学和课程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造成了大学生毕业后还要去中专回炉,大学生还不如技校中专生好找工作。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提出的解决办法不是改善教育模式,而是设立最低保障工资、学士后、鼓励创业,甚至还有建议继续扩招研究生和国家强制分配。这些建议纯粹是无视教育体制目前的问题和隐患,不去解决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反而把残次产品的质量包袱推给社会消化,这是十分不妥的。

200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0年我国的经济工作重点是转变经济结构,本次全国“两会”讨论的2010年政府工作重点也是加快产业调整。但是在缺乏足够的应用型基础人才的资源困境下,社会经济体系缺乏流动载体,最微观经济的个体活力指数较低,人口和技术红利根本无法体现,最终只能是进一步造成产业失调、经济流动阻滞和资源低效浪费,国民经济根本就没有可选择的高效、良好的转变方向。

应试教育没有错

多年来,整个社会基本形成了统一的看法,都认为当前教育的主要罪责在于应试教育。其实应试教育并没有错,错的是社会的看法,简单而浅薄。从逻辑上说,教育的效果如何,总是需要一个标准来衡量的,那么,这个衡量过程其实就是考试。试想没有考试的教育将会是什么教育,这一点在40多年前已经有足够的例证了,如果应试教育都是错误的,那么,为什么1977年恢复的高考会那么令人感动?

现在我国的教育问题不是在于应试教育,而是在于应教考试,完全是教育在决定考试。考试成为了教育体系的一个下属组成部分,所有的考试都是教育导向型考试,教育行业自己教什么,就自己考什么,然后发个合格证,送给社会,交货了事。教材十年不变,考试要点刁钻古怪,考核内容长久过时,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学环境假大虚空。考试其实就是产品的验收,可是这个验收既没有业主参与,也没有监理人员的签字,连起码的质量抽检实验都没有。教育过程也大多是封闭循环,既缺乏用户的介入,也没有实用性的锻炼,基本都是理论流程和空想设计。导师就是考官,教练员就是裁判员,制造商就是质检局,哪里有任何市场经济的需求导向型的概念和原则?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汽车工程师们都这样闭门造车,建筑商都是这样建设空中楼阁,军队都是这样纸上谈兵地打仗,医生们都是这样削足适履地做手术,我们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

真正的教育改革

教育应该是为了社会需求而服务的教育,考试应该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型的评估。考试的规划、设计、组织不应该是由教学者来承办和管理,而是应该由社会需求方来组织和实施。考试应该是独立甚至高于教育的过程和模块,即便是理论研究、学术深造,最终也逃脱不了社会需求这一必须要经过的独木桥。

教育改革,首先需要从教育和考试的关联体制着手。考试不应该是教育的下属部分,而应该是教育的上级主管。教育系统不应该是考试资质的唯一主管机构,人员的考核、评价应该由一个独立、更高级的考试机构来牵头和承担。应该由人力资源、劳动保障和各产业方面的主管机构联合牵头,以国家科学技术机构为核心,社会力量和行业机构为主体,构建一个新的人才考试评价体系。这样的考试评价体系才能够作为教育体系的指导标准,引导教育方向和教学内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考试和教育系统必须要剥离。教裁不分、官商不分、考培不分,就只会造成黑哨、腐败和官僚主义。在不剥离考试的情况下直接改革教育,就像东欧各国在经济改革之前进行政治改革,只会造成无目标的体系混乱和社会冲突。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大国,任何改革都必须是疗养型和康复型的改革,稳定是第一位的要求,绝不能进行任何休克式的折腾。

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过程

一、首先需要进行考试和教育系统的剥离。应该从单独专业开始逐步试点。

二、组建单独专业的考试管理体系,由社会需求力量主导考试管理体系。

三、建设需求导向型考试模式,设计需求型能力标准,作为考试的评估准则。

四、设计动态考试大纲和应用型考试体系,按照社会需求变化定期调整和完善。

五、以考试大纲推导出教育大纲,筛选组合出适合社会需求的教学体系。

六、建立一套应用型能力学位系统,以应用能力标准作为学位的划分依据。

七、建立联动式、滚动式考试教育复合体系,进行体系内自我调整和改善。

能力学位体系的建设

能力学位体系是需求导向型和应用导向型考试测评体系的表现成果和衡量指标,是一个以应用能力为考核标准的新型职业教育学位体系,而不是传统的学历教育学位体系。能力学位体系和学历学位系统不属于同一类型,不相矛盾,而且互相补充和支持。能力学位系统覆盖范围更广、时间跨度更大、等级更多,包含了应用教育、专业教育、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各方面的综合内容。

能力学位体系的学位等级需要覆盖全部可以参加工作和进行继续教育的阶段,从中专、大专学生到高级工作者。在能力学位体系中,与学士学位对应的是初级学位之一,硕士、博士学位基本对应的是中级学位。两套学位系统是独立的,需要独立考试和评价,而不是直接认可。这样就可以全面、系统、精确、均匀地区分几十年的工作阶段中,人员能力的等级差别,可以实现人才的精细化管理。而且避免了教育和考试再度干扰,以及出现生产主导型的培养过程,真正实现考培分离。

在各类技术和学科中,管理技术和应用型技术是比较容易纳入能力学位体系的学科。而项目管理是管理学科中最量化和精确的科目,建设工程技术则是应用型技术中最有条理和层次的技术。因此,可以以项目管理和建设工程技术作为能力学位系统的试点科目。

能力学位体系的建设,需要社会行业机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高校、职业教育型院系和独立的考试机构联合进行,需要国家政策、行业制度、专业技术、教育资源、需求信息的大力支持,需要一整套完善先进的考试测评模式、评价监察体系、组织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模式作为软件,需要一个全面、专业、敬业、高尚的优秀专家团队来承办实施。只有彻底地实现需求导向型、应用导向型的人才考试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才能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然规律,彻底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才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形成良好的人口成长滚动体系;才能培育出一批实用优秀的社会主义人才,保证国家的宏观建设目标;才能加快就业,提高人民工作收入,构建一个现代化的和谐社会。

篇4:5t检验科学学位

一、发挥政府职能,构建协作机制,促进“产学研”合作

硕士培养和产学衔接创新模式的建立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系统工程。黑龙江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首先,要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让公众了解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意义。其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管理机制。通过税法修改、减税、补贴研究生实习经费,优先将企业提交的项目列入科技计划并拨付一定的研究经费等优惠措施,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参与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同时,可将人才培养的法定义务强制到企业头上,将人才培养贯穿到企业的日常生产、建设与管理中。再次,要将企业与高校联合组建的重点金融实验室等作为优先布局对象,对人才联合培养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奖励,并减免相关费用[1]。最后,要制定健全的产学合作管理制度,以文件形式约束校企双方,从而保证高校与企业的各自利益。

二、实现高校培养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间的耦合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按照国家对全日制金融专业硕士与MPACC培养的总体目标,并结合高校自身特点以及对应专业的特色,确定相应的全日制金融专业硕士与MPACC学位教育培养目标,从而提高对金融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另外,政府机构要加大对企业教育培训与研究方面的监管与考评力度,促使企业将当前的市场需求与远期战略发展规划相结合。这能让企业将硕士培养纳入到企业长期发展规划当中,让企业主动参与到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工作中。这不仅能使高校的科研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能提高企业的理论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出更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三、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和企业人才资源的有机耦合

近年来,伴随着学术型与专业型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一名导师通常要带十几个研究生,其中,既有学术型研究生,也有专业学位研究生。而传统的导师制度无法满足培养具备多学科知识与能力的专业学位硕士的需要。

笔者认为,高校可推行“导师组制度”,建立优秀的导师团队,在校内组织具有丰富专业知识以及较高理论研究水平的教授作为校内的第一导师,从而保障学生的理论基础素养。在校外聘请企业CEO、注册会计师、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高管人才担任专业导师,在选择校外兼职导师时,要以是否有资深的行业实践经验与社会资源优势为主要标准[2],而不过于看重学历,这样组成的“导师组”,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上形成互补。由高校与企业导师共同确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并共同探讨培养方案的实施问题。在知识传授方面,要以校内导师为主,让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从而打牢学术理论基础[2]。在实践指导方面,校外导师可介绍学生进入本单位实习。导师应多采用情境模拟、小组谈论、案例教学等手段,指导学生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与探讨,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分析能力。此外,可适当提高实践环节的学分比重,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加强高校课程设置与企业教育培训的有机耦合

黑龙江省高校应根据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以及研究背景等现状,并充分考虑企业对硕士研究生的能力要求,邀请企业相关专家一起确定课程设置,并增加实践部分,从而使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例如,对会计专业,核心课包括政治经济学、英语、管理学原理等公共必修课,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等专业必修课。

本文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高校应适当改进授课方式,例如,大学英语可改为商务英语,政治经济学可多讲授一些国内外的时事与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并尽可能的与会计、金融专业相结合,为我国培养更加国际化的专业人才。除此之外,学生还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1—2 门专业选修课,高校应开设一些与学生职业前景相关的选修课,尽可能增加专业硕士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实现高校研究平台与企业实践基地间的有机耦合

高校可选择对高级会计或金融人才有需求的企业共同建立产学联合培养基地,让学生有机会到企业实习。将高校在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优势与企业在技术、操作等方面的优势相互结合,由校内第一导师指导学生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可承接某些企业实际的课题。对于高校来说,也可以成立一些相应的部门,为企业实践基地提供专业金融知识培训等服务,帮助企业合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

六、实现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耦合

从广义角度来讲,文化涵盖了物质与精神两大领域,包括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次。从精神角度来讲,高校文化主要是追求学术探索方面的自由,而企业文化则带有浓厚的功利性色彩。尽管二者在文化价值的追求上有一定的差异,但若二者能有效沟通,两种文化的冲突并不会造成相互影响[3]。高校与企业的管理与服务对象相同,都是人。其中,高校是作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阵地,企业则是高校人才的现实需求者。因此,二者应以产学合作为载体,在不断耦合的进程中加强双方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从而形成协作互信的文化。高校要积极进行沟通与交流,将自身的学术价值与企业的商业价值相结合,实现两种文化的互动。高校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要全面了解企业文化精神与内涵,体验运作方式,引进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与竞争观念,进而形成强调人性,体现人文精神的现代高校制度。这将使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实现二者的统一。

摘要:硕士教育是我国高层次的教育,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如今,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传统的硕士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因此,如何实现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均衡发展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因而,通过探讨全日制专业会计硕士(MPACC)与金融硕士(MFS)产学耦合培养对策,以期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关键词:全日制硕士,产学耦合,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建功,刘兴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产学耦合的机理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32(5):38-40.

[2]邱玉兴,韩佳,袁博.基于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构建[J].商业会计,2015,28(6):116-118.

上一篇:四年级作文家乡美景范文下一篇:用玩具编一个童话故事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