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建房会议记录

2024-05-13

村民建房会议记录(共8篇)

篇1:村民建房会议记录

镇镇长在新二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村民建房、秋季绿化管护等工作。参加会议的有副镇长,镇城建国土所、林业站、各村(居)民委员会负责人,现就会议议定事项纪要如下:

一、关于村民建房问题

会议听取各村(居)、部门关于村民建房有关情况汇报后议定:

(一)坚决杜绝违规建房现象

一是镇国土、城建部门要严格按政策规定,进一步加强对村民建房的监督管理,坚决杜绝未批先建、少批多建、批甲地建乙地现象。由国土所负责,制作宣传标语和广播录音,加强村民依法、依规建房宣传力度。

二是由同志牵头,镇国土、城建部门负责,工匠协会、各村(居)两委配合,从即日起集中一个月时间,对全镇村民建房进行一次清理整顿,特别是场镇规划区及305线、余金路、余黄路、凤坪路、城东电站进场路等省道、县道、乡道及村社道路沿线建房进行重点清理。发现违规建房现象,立即责令停工,并严肃查处。

三是由同志牵头,国土、城建、工匠协会负责加大建房执法巡查力度,依法拆除影响交通、存在安全隐患的违规修建围墙。

四是由同志牵头,镇国土、城建部门负责,对场镇规划区内土地权属及房屋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清理,在12月31日前将详细调查结果报镇党委、政府。

(二)严格规范建房审批程序

一是场镇规划区及省道305线旁村民建房县镇长签字审查后上报审批,其余地段村民建房由分管副镇长签字审查后上报审批。所有村民建房原则上不得提前动工。

二是严格按照《镇人民政府关于规范》余府发号规定执行,村民建房必须距离305线15米、余金路8米、其他干道5米。所有道路两旁建房不得修建围墙,确需修建围墙的必须经审批同意,并按以上要求退够安全距离。由国土、城建部门负责,工匠协会配合,涉及村社按属地原则进行监管。

三是村民建房要统一风貌设计,并实施庭园绿化。建房设计图纸由城建部门统一提供,庭园绿化方案由林业部门指导。由国土所负责审查,待完善风貌设计和庭园绿化方案后再按程序上报审批。

四是场镇规划区内新建或改建房屋须经所在村(社区)及镇环综办签署意见后,再报镇国土、城建部门按程序审批上报,并按规定缴纳城建配套费。

(三)启动新村聚居点规划

各村负责规划选定13个新村居民聚居点,并合理引导村民建房逐步向居民点聚集。由镇国土、城建部门负责,指导各村编制新村居民点规划,镇上积极向上争取新村建设项目,成熟一个、实施一个、打造一个。其中,村要迅速启动编制新村和福宝农家院落新村规划,年底前报镇党委、政府审定。

(四)提高建房手续办理效率

镇国土、城建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建房报批程序办理速度,做到时间缩短、程序不减、服务热情、效率提高。每三个月审批上报一次建房申请,每年开展一次集中核查颁证工作。

(五)加强农村建房安全监管

由同志牵头,镇国土、城建部门负责,按行业管理原则抓好农村建房安全的监管巡查,所有道路沿线建房一律打围作业。各村按属地管理原则协助抓好监管。由工匠协会具体负责抓好建筑安全日常监管,组织全镇工匠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行业技能培训,并协助国土、城建部门抓好违规建房清查工作。

二、关于秋季绿化问题

一是由各村(居)民委员会负责,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秋季绿化管护工作,特别是要安排专人负责巡查管护好305线两旁绿化树苗。2016年春季,对照管护目标责任书进行逐根清点,损失的树苗由各村负责足额补植,对存活率达90%以上的村给予一定管护经费。

二是由林业站负责草拟绿化管护工作通告下发,并做好宣传。由林业站、环综办负责,定期督查305线绿化管护情况。

三是由林业站负责,落实专人负责绿化管护工作,对305线两旁已成活的树种要做好修剪和扶植管理。林业站提前谋划,因地制宜规划好2016年春季绿化工作。

篇2:村民建房会议记录

会议纪要

时间: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地点:村级组织活动中心 参会人数:13人 主持人:肖顺飞 记录人:刘腾

内容:2014年10月26日乡规划站组织村民代表会议,审定讨论村庄规划等事宜。会议就村庄规划设计,特别是建房要求进一步做了明确要求,对村庄规划中应该注意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商定,会议形成如下意见:

1.同意长沙理工大学所做的桃源坪村委所在地规划和桃源坪号建筑设计方案,并决定今后严格按该规划组织实施。

2.规划农村建房,绝不占用基本农田;原则上实行集中建房,绿化应适应合理规划。

3.道路等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应充分考虑规划。

4.一切违规建房必须停止,村建房理事会每3天开展一次巡查,杜绝违建、抢建现象。

篇3:村民建房会议记录

关键词:农村住宅,原型,个性,谢英俊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 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将目光投向了乡村这片广袤土地。然而民居的传统营造体系却是没有建筑师参与的自助系统, 当村民住进套用住房样式标准图集的住宅时, 难免会由于建筑与自身生产、生活习惯相悖而难以认可新居。因此, 笔者以河北定州翟城村为研究对象, 结合谢英俊建筑师在该地建造的生态示范农宅现状, 尝试从空间、建构、参与者三方面分析乡村居所的原型与个性, 并以此探讨村居营造活动中建筑师的介入方法。

1. 背景概况

1.1河北省定州市翟城村

翟城村位于河北定州市向西约15公里处, 是中国创办最早的农村合作社——“因利协社”所在地, 也是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发源地, 被称为中国近代村民民主自治第一村[1]。目前绝大多数村民以务农为业, 民居皆为北屋南院的平房, 代表了华北平原的数万村庄的普遍特征。笔者通过问卷、访谈的方式对翟城村23户村民的生活概况、住宅建设现状及对合作住宅的态度等进行了抽样调研, 并对部分住宅进行了测绘考察, 作为探讨乡村住宅原型与个性的基础素材。

由调研结果可知, 目前翟城村的人口构成以中老年、老年人为主 (图1-1) , 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图1-2) , 并且村民与城市的交流相对较少 (图1-3) , 村内的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自成体系, 选择该村作为农村建房的调研对象亦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1.2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及谢英俊的协力造屋

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由著名教育家晏阳初先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创立, 后几经停办, 2003年由温铁军等人倡议恢复。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农民树立合作社的意识, 并提供具体的帮助。遗憾的是, 学院于2008年再度关停[2]。

台湾建筑师谢英俊以“永续建筑, 协力造屋”为建筑理念, 一直致力于对家屋营造体系进行社会性介入, 通过村民协力互助的方式建设结构合理、造价便宜、生态环保的住宅。谢英俊把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作为在大陆最初的实验基地, 他设计的“地球屋001”、“地球屋002”等建筑均位于晏阳初学院内, 作为农村合作住宅的“示范屋”。两栋建筑于2005年建造完工, 先由梁柱斜撑等构件相互咬合成框架, 再填充墙体, 与北方农村盖房子的方式完全不同。[3]

建筑完工近十年过后, 笔者对几栋示范住宅的现状和当地村民对示范住宅的接受度进行调研, 探讨村民对住宅的认知与评价标准, 进而对建筑师的有效介入方法进行反思。

2. 翟城村民居的原型特征与个性要素

2.1空间层面

2.1.1空间原型:空间演化中的传承要素

翟城村现有的住宅布局模式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棋盘村规划, 最初每户划分四分地 (266.68㎡) , 但经过村民间的自主协调和近30年的演化, 现已经发展为每户三分地 (200㎡) 到六分地 (600㎡) 不等 (图2-1) , 户内人口以2-4人居多 (图2-2) 。尽管目前住户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 但住宅在平面布局、空间形态和空间使用方式上仍保持着高度一致 (图2-3, 图2-4) :

翟城村的民居皆为北房南院布局的平屋顶单层住宅:北侧为客厅 (小户型不设客厅) 、卧室和厨房, 作为生活单元;东侧设配房, 作为储藏单元, 占住宅总建筑面积的23% 以上, 可见乡村住宅对室内储藏面积的要求较高。

空间使用方面, 大门到影壁的入户空间作为农具堆放使用 (图2-5-1, 图2-5-4) ;庭院空间占用了住宅面积的一半以上, 一般用来作为家禽养殖、杂物堆放和三轮车等大型器械停靠的场所 (图2-5-2) 。由于河北是产粮大省, 且气候较干燥, 故当地住宅皆为平顶, 屋顶之上是村民晒粮食的场所, 登高用的梯子基本都停靠于每户庭院的西北角 (图2-5-3, 图2-5-6) 。

2.1.2按需划分扩建的弹性及多元的功能需求

翟城村村民建房、居住时对北侧正房的衡量单位不是米或丈, 而是“间”, 这在村民自行绘制的住宅平面图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图2-7) :不同村民所绘制的平面图, 虽然朝向不一, 比例不准, 形态各异, 但对“间”均有着肯定而准确的表达。

以“间”为单位, 并不只是缺乏准确计数的权宜之计, 而是将住宅视为生活单位、方便建房与分家的具体考量:首先, “间”与家庭人口密切相关, 住户以家庭成员每人占据的“间”数进行空间划分, 决定卧室位置, 进而灵活调整辅助房间 (如储藏间、客厅、厨房等) 的位置和面积, 既方便了子女长大成人后的产权划分, 也体现了相同原型下乡村住宅体系的适应性;其次, “间”与“间”的关系由住户自行控制, 盖新房时内墙都会留下门洞, 由居民自行决定是否封堵, 在儿女分家时方便将房屋隔开 (图2-6-3) ;此外, “间”体现了功能的开放性, 每一间房以适应卧室功能需求为目的形成基本原型, 房间尺寸基本一致, 开窗形式相同, 不同功能间可灵活转换, 满足不同时期的生活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更多的房间功能被引入农宅, 新功能与传统“间”的原型已经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例如在布置卫生间时, 住户或选择将厨房隔出一部分作卫生间和浴室 (图2-6-6) , 或在院内角落单独加设卫生间, 甚至有在庭院西南角将卫生间建成公厕的样式 (图2-4, 图2-5-5) 。

2.2建构层面

2.2.1从建构语汇到原型构建

德国建筑师戈特弗里德·森佩尔 (Gottfried Semper, 1803 ~ 1879) 曾在《建筑四要素》、《技术与建构艺术中的风格》等著作中深入阐释了建筑四要素及其意义延伸[4]:

借鉴这一思路, 对于乡村住宅建构要素的探讨亦可分为屋顶、土炕、基础、墙体等部分。以翟城村为例:屋顶为木梁上架设水泥板平顶 (图2-8) , 分别起框架和遮蔽作用;基础为开挖较浅的砖砌基础, 楼板略高于室外地平, 其上铺设水泥抹面或砌砖, 在竖直方向限定生活领域。

土炕 (图2-9) 是北方农村必不可少的卧具, 也是家庭成员汇聚的核心, 其作用可以与欧美住宅中的火炉相类比。传统的土炕是北方人用土坯或砖砌成的睡觉用的长方台, 上面铺席, 下面有孔道, 跟烟囱相通, 可以烧火取暖。当地村民 (特别是中老年人) 对土炕抱有深刻的感情, 土炕不只是冬暖夏凉的家具, 还是承载生活的见证:冬日大雪纷飞的时节, 结束农忙的人们偎在土炕上, 或小憩, 或饮酒, 或闲谈, 体味着沁人骨肉的平缓与温暖, 融化着五味杂陈的情感与生活。值得一提的是, 谢英俊建筑师在设计地球屋001时便深谙此道, 该建筑卧室中的双层节能炕便是由土炕改进而来的。

墙体为砖砌, 除厨房设北侧高窗、院落东南侧开设门洞外, 居所外向墙体不再开设其他门窗洞口。实墙四面围合, 从而界定了“新的空间性”, 它以土炕为社交和精神核心, 形成了脱离于外部空间并受到保护的内部空间。

2.2.2建构个性:节点、材料的可选择性与改建弹性

在核心结构部件用料基本一致的情况下, 居民有通过不同个性元素展示自身生活水平和审美取向的要求, 通过节点、材料的差异化选择形成住宅个性, 进而形成了目前肌理多样、组织有机的村落形态。翟城村住宅建构的个性元素显著地体现在大门、屋檐、饰面装修等方面:

大门是乡村居所展示个性的“名片” (图2-10) 。生产厂家提供了不同规格、种类的大门供村民选择, 不同住宅入户门的门洞形式以及横批、门钹、雨棚等做法也各不相同。村民对大门的自主选取, 正是乡村住宅体系中菜单式选择的开放性表现。

平屋顶的 屋檐处理 方式也不 尽相同 ( 图2-11) , 有的檐口采用砖斜砌的方式, 有的砖平砌后外包水泥砂浆, 还有的加入了坡屋顶符号……村民对檐口砌筑方式的选择并非单纯出自个人的审美情趣, 而是受“时代潮流”所驱使。“当时流行什么, 我们就怎么盖”, 村民无意间的选择却为乡村住宅留下了时间的印记。

饰面是当地居民衡量住宅“档次”的重要指标, 也是在相同原型下体现住宅个性的直观范畴 (图2-12) 。收入较高的村民通过外墙贴瓷砖、院落水泥铺地整平、室内设吊顶等方式营造整洁的生活环境, 彰显家庭的生活水平;收入不高的居民则以裸露的砖墙、泥土夯实的院落铺地、室内粗犷的木梁维持生产和生活。居民对饰面材料的选择恰恰是乡村建筑原真性的体现——饰面作为空间动因与表现形式的中介, 不仅是材料对结构的遮蔽, 而且是艺术形式对实际功用的掩饰, 建筑通过结构象征而非结构技术的方式表现美。[5]

2.3参与者层面

2.3.1经验与模仿——工匠体系的传承

传统民居的建设历来是开放的营造体系, 即使是建国之后, 政府也只是通过划分宅地的方式提供建设用地 (翟城村以每户四分地为基本模数) , 对住房的设计、建造方式不作过多干预。然而在这种开放体系下, 同一地区的住宅却没有呈现“百花齐放”的状况, 反而有着极其相似的形制, 究其原因, 便是住宅建设的参与者——泥瓦匠、木匠、住户、住户的亲友等——通过经验积累与模仿操作的方式, 对住宅的建造方法、空间体验和形式意向进行总体把握, 形成系统的工匠体系, 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演化发展。

土地是住宅建设的原点。在20世纪70-80年代, 村镇居民一般经过个人申请、村街审批、公社划分的流程得到宅基地, 而后进行自建或邀请工匠建造。即使有专业工匠参与, 建房时一般也不绘制图纸;即使绘制图纸, 也只会画出简单的平面, 以线条勾勒出墙、门、窗的大致位置。住宅的平面布局、房间尺寸、结构用料等数据皆为经验尺寸, 未经过结构计算, 造型基本是对当地既存建筑的模仿, 只在门窗、檐口、装修等方法作微调。具体操作方面, 土地整平、基础构筑、垒砖筑墙、搭梁架顶等工作对技术精度的要求较低, 只要稍加熟悉便能加入工作, 为村民参与建房提供了便利条件。

2.3.2协力造屋与自主改造

乡村传统的居所营造不只是生产行为, 而且是社交活动。住户往往会召集亲朋好友一起来建房, 这种建房是没有报酬的, 建成后只是招待大家一顿饭。目前随着村民经济意识和对住房要求的提高, 建房的运作方式也在多元化发展。

以翟城村为例, 该村目前的建屋方式主要分为施工队承包和协力自建两种。随着村民经济意识、对住房要求的提高, 目前80% 的住宅建设都是联系施工队建房或住户分头联系工匠 (自行联系不同的砖瓦匠、木匠等) 建房, 这种方式又分为日工 (按日计费) 和包工 (按面积计费) 两种形式。20% 的住宅建设是住户联系亲友进行协力建造, 一般只是招待一顿饭。

建房完成后, 对住宅的维护和改造往往由住户自身进行操作。翟城村住户外墙一侧往往堆放着砖材、砂石等建筑材料, 方便住户在生活过程中对住宅进行改造。

3. 谢英俊建筑师的建房方法

3.1开放的体系

谢英俊团队所构建的开放体系以简化工法的技术操作为基础, 涉及到建造系统、设计组织、生产模式等层面。[6]这样的住宅生产体系既是秉持互为主体原则的体制构建, 又可视为对传统民居营造体系的致敬, 开放的不仅是生产体系, 而且是人的建造本能, 更是以“沟通”为行动主导的社会组织方式。

开放的体系赋予了建筑师更重大的责任:建筑师具有操作性的技术实践, 不是为了撼动巨大而固执的生产模式, 而是着眼于探索在地建设的原型, 激活在地建设的个性, 通过设计品质的介入使建筑师自身参与到居所演化的进程中。

3.2有限的作为

乡村住宅的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建筑学的在地建造范畴中所广泛探讨的话题, 目前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介入到乡村住宅的改善与设计中:通过结构的置换保证住宅的品质、通过材料的变化带来生态效益、通过房型的改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等, 都是建筑师在介入时所作的尝试。

谢英俊团队的尝试是由轻钢结构系统的构建出发的有限介入。其房屋结构体系“专业作为”的核心, 就是寻找并建构房屋的各种原型, 利用不同的当地技术, 总结出不同类型的结构整体屋架。在构造方面, 使用不过度加工的自然材料, 设计适当的绝缘隔热、通风采光好、并有一定出檐遮阳的居所。在节能减排方面, 依据台湾成功大学建研所Siraya研究室公布的资料为基础进行计算, 不断优化房屋性能。[7]

3.3地球屋案例现状

地球屋001、地球屋002两栋建筑位于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内, 是谢英俊团队在大陆进行协力造屋的首次尝试, 建设时曾在村中引起了不少的轰动 (图3-1) 。由于是示范住宅, 实际在住宅房间内体验过的村民较少, 但绝大多数村民至少都见过这些建筑的外观。然而即使只看过外观, 多数村民已经不愿在这样的房屋中居住了。尤其是坡屋顶和草土墙, 村民认为既没法晒粮食、又难以装修, 与生产、生活相脱节 (图3-2~ 图3-5) 。曾在住宅内体验过的受访者, 翟城村村委会的米锁忠书记认为:地球屋四面都有玻璃窗子 (而非当地民居的南向开窗) , 建筑材料环保,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视野开阔, 阳光充足, 冬暖夏凉;但草土墙装修不上“档次”, 框架结构、坡屋顶可能比较适合南方, 当地人会住不习惯。

相比当地村民自建房, 谢英俊团队设计建造的地球屋系列在空间利用效率、结构抗震能力、材料环保特性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然而九年过后, 这种造屋方式并未推广开来, 除受晏阳初学院停办等因素影响外, 当时的协力造屋实践在设计及操作层面或许存在以下问题:屋顶形式脱离农民生产生活;轻钢结构房屋的生产模式对当地工匠的建房体系影响不大;村民、工匠没有相关建筑材料的装修方法, 对住房品质难以预计;农村逐渐趋向于经济社会, 外出务工人员增多, 参与协力造屋的积极性不高。

4. 总结:乡村居所的建设特点

4.1建筑是产品而非作品

在宅型成因与建设过程方面, 乡村住宅不是由单一建筑师设计, 而是由世代生活在同一地域的居民通过经验积累与模仿操作的方式, 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积累建构语汇、进行空间演化, 并在原型的基础上引入个性要素的居所, 住宅的建设属于生产行为而非创作行为。

在材料、构件方面, 工匠在住宅建设时提供了不同形式的门窗、屋檐、饰面装修等供村民选择, 可以视为菜单式选择的雏形。在住宅原型基本一致的情况下, 居民倾向于通过“选择 - 比对”而非“审美 - 分析”的方式对住宅进行更直接的价值判断。

在住宅供求方面, 与城市住宅相似, 乡村住房是家庭资产的一部分, 是衡量家庭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但与城市住宅状况不同, 农村基本不存在买房难的问题, 村民对于住宅品质反而有着更大的选择空间。

4.2居住关乎农业生产和生活

在调查中可以发现, 村民有意识地将住宅与农业生产、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用来养殖家禽、放置农具的院落、晒粮食的平顶和与日常起居密不可分的土炕等, 在功能上基本满足了村民目前的生活需求, 也体现了村民对自家住宅的情感。 (图4-1, 图4-2) 然而居民对住宅的态度绝不都是“有意识”的, 在“无意识”层面也有所体现。如“建筑材料”这项指标, 在“对地球屋的不满”中明确地提到了, 但在“盖新房的关注点”一项中却并未涉及 (图3-5, 图4-3) 。

由此可见, 在乡村作为抽象概念的“建筑”包容了粮食、土炕、砖材等不断重复出现的意象, 它们源自地域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潜意识, 反映了居民强烈、深刻、非理性的感性。从这个角度上考虑, 心理学中的原型[8 (]archetype, 卡尔·荣格诠释的概念) 概念也可以作为探讨乡村住宅“原型” (prototype) 的切入点。

4.3于“反馈 - 模仿”机制中寻找介入方式

住房技术层面的优化相对容易, 但生活状况的改善则需要经历长期的演化过程, 需要设计者、生产者、使用者间的相互配合。在看似有限的作为中, 建筑师却有着更大的能动的思考和操作空间:关注技术、品质, 也要关注情感;应对批量化生产, 也要应对家庭个体单元。

在乡村住宅建设体系的演变中, 住宅建设的参与者以经验积累和模仿操作的方式进行操作。我们或许可以尝试从这种“反馈 - 模仿”的机制中学习, 从住宅的原型与个性入手, 以“展示反馈 - 改进 - 模仿”的方式进行介入, 为工匠体系提供借鉴、反馈、模仿、吸收的可能性, 从而参与到住宅演化的进程中。

1-1 丨 村民生活概况:年龄分布

1-2 丨 村民生活概况:文化程度

1-3 丨 村民生活概况:去城市的频率

2-1 丨 住宅建设现状:住宅面积

2-2 丨 住宅建设现状:户内容纳人口

2-5 丨 翟城村民居案例 A (上) 、案例 B (下) 室外空间对比

2-6 丨 翟城村民居案例 A (上) 、案例 B (下) 室内空间对比

2-7 丨 受访村民绘制的自家住宅平面图

2-10 丨 翟城村样式各异的大门形式

2-12 丨 相同原型下的不同建筑饰面, 直接反应了不同的生活水平

3-1 丨 地球屋 001 (右) 、地球屋 002 (左) 现状

3-2 丨 村民对地球屋系列的认知度

3-3 丨 是否愿意在地球屋中居住

3-4 丨 村民对地球屋认可的方面

3-5 丨 村民对地球屋不认可的方面

4-1 丨 村民对现有住房满意的部分

4-2 丨 村民对现有住房不满意的部分

4-3 丨 村民盖新房的关注点

参考文献

[1]刘洁.翟城:中国村民自治的发祥地[J].中国合作经济, 2008 (03)

[2]定州晏阳初学院关闭令人遗憾[J].领导决策信息, 2008 (04)

[3]李北方聂晨.谢英俊的“茅草屋”豪宅[J].南风窗, 2006 (04)

[4][德]森佩尔.建筑四要素[M].罗德胤赵雯雯包志禹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5][美]弗兰姆普敦.建构文化研究[M].王骏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6]史永高.森佩尔建筑理论述评[J].建筑师, 2005 (12)

[7]Gottfried Semper.Style in the Technical and Tectonic Arts, Or, Practical Aesthetics[M].Harry Francis Mallgrave Michael Robinson.Getty Publications, 2004

[8][美]R·比尔斯科尔.荣格[M].周艳辉译.北京:中华书局, 2014

[9]李墨小孔.“巴顿的纽扣”——谢英俊的开放体系及其适应性问题[J].新建筑, 2014 (01)

篇4:村民建房会议记录

关键词:国土执法;执法问题;解决对策;执法环境

1 引言

土地是发展之基础,民生之根本,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党的惠民政策不断落实,农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需要新建房的愿望日趋强烈,农村建房用地随之日益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国土部门体制不顺等原因,农村少批多占、改变地类骗取批准、一户多宅等乱占耕地建房现象不断发生,也造成了土地信访、土地纠纷不断上升,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多种不和谐的因素。

2 当前农村违法占地建房的特点

2.1 基层组织违法呈上升趋势

近几年,各级政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伴随着农民经济条件改善,新农村建设如雨后春笋,农村土地违法案件日趋增多,基层政府作为农村土地违法的主体一直是土地违法的重要参与者。造成基层政府违法主要是因为:一是发展乡镇经济,违法用地、占地具有所谓“合法性”。乡镇政府往往以改善农村居住条件等名义掩盖土地违法的实质,近年来,又出现了很多打着建设新农村的旗子违法占用集体土地开发房地产的现象。二是乡镇政府建设乡镇景观、乡镇产业园、工业园等,以建设工业园、发展经济和招商引资的名义违法占用集体土地。三是对以村集体为主导的土地违法行为缺乏有效的横向制约机制。从国土部门联合开展违法用地清理数据来看,农民违法建房占比例达25%,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违法行为占50%以上。有许多的违法行为的背后多数是政府、村干部或是国家工作人员的默许、授意。

2.2 农村土地执法刚性不足效果差

造成农村土地执法难、效果差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案件查处困难。农村建房量大分散,施工时间短,违法占地不易被发现。即使执法人员发现制止,在执法人员离开后又会继续施工,违法者与执法人员打游击战。房屋建成后,强行拆除难度很大,且容易激化矛盾。二是土地违法责任追究不足以制止土地违法行为。三是国土部门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需要强行拆除房屋的,要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 农村土地违法行为的原因剖析

3.1 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法律意识淡薄

许多农民缺乏农村土地政策法规常识,认为谁耕种土地谁就拥有土地所有权。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法制观念不强,对土地占用、转用的审批程序、对土地管理的禁止性规定等政策法规知之甚少,因缺乏法律知识而作出土地违法行为。

3.2 经济利益驱动导致土地违法

经济条件的改善,农民有能力改善居住条件,纷纷从原来的旧房中搬进新房里来,在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的土地政策背景下,几乎所有的村民都不愿意放弃原先的旧房不愿意拆除,即使是老宅基地空着也不退还村集体,老宅基地得不到重新利用和规划,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对现有农村土地政策的侵犯。

3.3 农村村民建房审批渠道不畅通,造成农民建房用地违法

土地计划指标却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建房要求,供求的巨大差异产生的矛盾直接激化了农民违法行为的产生。部分确需要建房的村民,在迟迟得不到批准的情况下,只能强行违法占地建房。

3.4 有效保证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应该进一步完善

对于农民的非法占地所涉及到的处罚措施较为严格,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修改,应该对于符合农村土地使用规范,以及超占面积不大的情况,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情况即可,并且要求尽快实施用地手续的完善工作;对于不能有效按照土地总体规划的情况,或者具有过大的超占面积的情况,则应该要求进行拆除处理。还应该要求能够使得执法过程尽量简化,使得案件处理时间尽量缩短,有效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能够对于违法用地的处理时间尽量缩短,因为,从发现违法用地到相关的调查取证,再到法院的强制执行,这样最少需要2~3个月的时间,对于行政处罚决定书生效来说,也存在难以执行到位的问题。所以,应该建议赋予相关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一定的强制执行权,能够有效进行施工设备、材料的没收、违法建筑的当场拆除、冻结、扣押银行账号等方面的权利。积极有效地探索通过有效的法律形式,能够对于集体土地流转的方式规定能够进入集体土地市场条件涉及到的相关的权利义务以及流转方式等问题。

4 对策和建议

4.1 优化执法环境

应该保证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应该充分利用多种形式,使得我国的国土资源的法律、法律得到充分宣传,比如,可以通过电视台的土地专栏节目、土地法律讲座等,能够使得群众更好了解到涉及到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和法规。这样能够保证使得执法监督网络进一步完善,有效实施预防为主的道路,坚持做好防查结合的道路。保证定期开展相应的执法监察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队伍的整体素质。

4.2 加强体制建设

尽快出台对农村土地资源长效管理的系列文件,明确把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着力遏制农村土地违法行为、切实保护耕地和降低涉土信访等内容列入各乡镇(办事处)以及相关部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4.3 完善监管网络

完善以市、县、镇、村(社区)四级为重点的基层土地执法监管网络,定期对所辖地域进行全面巡查,对土地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处置;依靠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选聘农村土地执法监督员,充分发挥村级协管员的监管作用,发现违法占地建房的,迅速国土部门报告;国土、纪检监察、公安、检察、法院、供电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承担土地监管、执法的职责,形成地方政府主导监管、土地管理部门专门监管、相关部门协同监管、乡镇政府属地监管、村(社区)委会直接把关和负责的土地执法体系,共同预防和打击土地违法行为。

5 结语

篇5:村民同意建房签名

本人XX镇XX村委会XXX村村民小组XXXXX申请使用地名为:XXX的130平方米土地建新住宅。征求本村村民同意用地申请意见。申请人:

****年**月**日 同意用地申请的村民户主或代表签名手印:

村民小组长意见:

法定代表人:

村(居)名委员会讨论意见:

法定代表人:

月 年

月 年

篇6:村民规范建房经验材料

---全市深化农村“空心房”整治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培训班案例

华容县三封寺镇党委书记 张哲君

(2019年2月)

三封寺镇是华容东大门,辖9个村(居),人口3.2万,属半丘山、半垸区乡镇。借此机会,我以“整镇推进规范建房,大力改善人居环境”为主题,跟各位领导作个简要汇报发言。

一、我们的初衷:基于“三有”。一是上级有要求。习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我们岳阳市从2015年7月开始,就把规范村民建房作为一把手工程来高位推动,2018年市委和生书记又明确提出了把农村“空心房”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和“突破口”,为强力推动“空心房”整治工作,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精神和举措,进一步为规范建房指明了方向。二是群众有意愿。当前,农民对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希望有城市小区那样的基础和配套,又不失农村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特别是我镇在先行探索打造了华一村、莲花堰村两个集中建房示范点后,周边村的老百姓自发前来参观,纷纷说道农村有这样的集中建房点不比城市差,也要建这样的集中点,为此,坚定了我们整镇推进的信心和决心。三是现实有需要。现在,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形成了很多的“空心房”,既不安全,也不美观。同时,我们湖区的老百姓历来建房标准不高,一代人重复建房的现象还十分的普遍。只有集中建、规范建,才能集约土地,节约水、电、路等配套投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二、我们的做法:突出“三统”。一是统一规划建设。坚持因地制宜,不挖山、不填塘、不毁林,因地形而规划,因地貌而设计,因地势而建设,尽量保持乡土气息,记住乡愁,留住乡韵。同时,为确保建房的科学性和长效性,划定了集中建房区、限制建房区和禁止建房区等“三区”,编制完善村(居)简易规划、建房风貌规划、集中建房点建设规划等“三规”,并严格按照“三区”“三规”统一规划集中建房点,来引导村民按规划、按图纸自主建设。二是统一配套投入。我们利用三个渠道共争取县财政奖补资金、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空心房”整治耕地指标交易资金6000多万元,用于集中建房点基础和配套建设,做到生活设施、文化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功能齐备,绿化、美化、亮化同步到位。三是统一规范管理。第一,完善优化建房审批。严格按划定区域、审批流程进行建房。第二,全程监管挂牌服务。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五有三到场”,制作了《规范建房明白卡》,实行一户一图一人一档,并坚持做到全程服务、全程监管。第三,村规民约自我管理。制定集中建房村规民约,形成“政府主管、村民监管”的长效管理模式。

三、我们的成效:实现“三改”。一是人居环境明显改观。目前,我镇高标准建成集中建房点9个,建房415栋,实现了整镇推进的目标,建设了一批风格迥异,可以传承几代人的好房子。同时,拆除省道沿线违章建筑319栋,风貌改造房屋435栋,制作广告牌930块,沿线面貌焕然一新。2016年以来,我镇相继有华一村、莲花堰村、墨山铺村等3个村被评选为省、市级美丽乡村。二是群众生活明显改善。老百姓由普通农民一下子变成了小区居民,土地集中流转更多了,产业规模经营更活了,老百姓收入得到了明显增加,满意度、文明度不断增强。比如,今年我们创建芥菜特色小镇,仅泰和一个村就集中流转土地3000多亩;华一村推进全域旅游,集中流转土地2000多亩,促进了“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发展。三是乡村治理明显改进。每村都相继成立了村民建房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环保协会,同时,还注重发挥农村“五老一新”(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和新乡贤)在美丽乡村建设、禁拆治违、环保治理、“治陋树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村民自治、法治、德治水平不断在提高。

篇7:村民规范建房调研报告

一、小港镇农民建房现状

小港镇位于丰城东大门,属平原地带,全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辖30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68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8.2万余人。该镇农业资源充裕,耕地面积6.4万亩,非耕地面积1.3万亩(其中水养面积5940亩),主产水稻、蔬菜、甘蔗,水禽、水产养殖业发达,是丰城市重要的粮食、蔬菜和养殖业基地。

小港辖区内村庄密布,人口密集,近年来原有的废弃地、空闲地利用殆尽,2014年全镇用地户数为363户,用地面积64000平米,其中拆旧建新131户,占耕地户数232户。2015年,小港镇用地计划为180户,结合小港实际,该计划数远远不够。年初以来,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农民建房管理,严格控制下田建房现象,目前用地户数106户,均属于拆旧建新,无一起下田建房。从近两年农民建房的样式和选址来看,初拆旧建新外,无大面积规划现象,而农民建房多选择公路沿线等交通便利的地方,而部分老村庄旧房拆除后新建运输不便,给拆旧建新带来一定瓶颈。

二、主要做法

1、高度重视,加大宣传。近年来,小港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土管建房管理。在人员配备上,由两名副科级干部主管,下设规划办、土地执法大队,配备10余名骨干力量配合国土所做好建房规划、土地巡查、土管执法等工作。在政策制定上,经过集体讨论酝酿,制定符合小港实际的《关于加强农民建房管理和土地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建房管理办法、考核奖惩措施及打击力度等,堪称史上最严土管方案。在政策宣传上,由镇到村再到组,逐级开会宣传动员,提高村民对严控违规建房的认识,同时通过宣传车、横幅、标语、宣传栏等进行地毯式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2、强化巡查,防控先行。小港镇建立了以村委会为主体的建房管理机制和以土地巡查员为主体的巡查机制。村书记作为建房管理第一责任人,组建土地协管员队伍,协管员由镇政府统一备案统一管理,每月另外单独考核发放责任奖200元,村书记发挥邻近现场、信息灵活的优势,承担起土管巡查第一人的职责。土地监察员分片分点定人定时组织巡查,做到违规建房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并形成巡查日志,每周交政府主要领导审阅,确保取得实效。

3、严格考核,严厉打击。一方面第一时间处理巡查报告的信息,从严打击、绝不姑息,实现打击一个点、带动一条线、震慑整个面 ;另一方面,开展建新不拆旧专项整治,严控一户一宅。同时对因村干部和协管员渎职导致下田建房、违法取土、非法买卖土地等现象,而未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置的,取消协管员200元/月的补助并处罚200元/次,取消村委会年终评先评优资格并由纪检部门介入给予村主要干部免职处理。对全年未下田建房的村委会则由镇奖励2万元/村,且该村年终评优评先总分加10分。

4、统一规划,分类处理。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大面积规划,如若村民确需建房则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批准。首先村民签订承诺协议交由村小组长提交至村委会,由村委会全体干部签字并盖章,再交由包领导审定把关,包村领导则会同土管部门进行现场勘查,确定是否可建,可建则由包村领导签字、土管部门发放建房协议,由镇长签字同意,方可建房。针对老旧房较多但新旧房屋插花的村,无任何空闲地可建,则鼓励动员村民拆旧建新。比如今年以来的建房全部是拆旧建新,无一下田建房。针对旧村规模较大,征得村民同意的村,则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进行空心村改造。比如今年我镇启动了下埠、青周两个村的空心村改造,计划拆除面积38000平米,拆除户数170户,其中下埠村属土地复垦性,列入土地增减挂项目,现已基本拆除,可新增耕地面积20余亩,青周属于改造型,计划新建面积5400米。

三、存在问题

1、村民法律意识淡薄,政策宣传不够。上级对于保护耕地、杜绝违规建房的宣传力度不够,许多农民法律意识淡薄,认为在自家田里建房不违法,还有一部分进行耕地互换,撂荒若干年后当做空闲地进行建房,建房管控的空间较大。

2、农民建房需求大,严控压力大。小港镇村庄密集,没有任何山地,除了村庄就是耕地和湖塘,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好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较快,而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老旧房屋已接近危房,旺盛的建房需求和有限的土地形成了僧多粥少的矛盾局面。据目前各村初步摸底,目前存在建房刚需的户数约600户,严控压力非常大。

3、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老旧房拆除困难。由于农村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认为旧房子是老祖宗留下的家业,都不愿意轻易拆除,导致拆旧建新推进速度慢,农村面貌难以改善。

4、农村经济条件所限,统一规划难。有些村老旧房连片存在,但苦于经济压力,村集体不敢轻易进行统一规划,急需上级政策、资金、技术指导。

四、意见建议

1、加大宣传。可通过电视等媒体加大对农民规范建房、拆旧建新和空心村改造的宣传,特别是对一些好的做法、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的可树立典型进行轰炸式宣传,解放村民的思想意识,让他们看到村容村貌改善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发挥华西村效应,让群众愿意去效仿好的做法。

2、鼓励整村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如旧村改造涉及到公共部分需用大量资金,需要上级一定的资金补助。镇、村两级都是吃饭财政,属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设立相关政策基金,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很多难题也可迎刃而解。

3、科学考评,调整问责机制。针对当前的一票否决制和行政问责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管得好是职责,管的不好则要丢饭碗,如此严厉的处罚措施导致乡镇土管无人敢管,土管分管领导心里很受伤。特别是像小港这样无任何山地丘陵和空闲地的地方,土管压力非常大,分管领导每天犹如踩钢丝,战战兢兢。

4、完善法律法规。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农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但实际操作中这常常引起官民矛盾的导火索。建议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农民违规建房成本,明确处以相应的较大数额的经济处罚。

五、下步做法

1、继续加强巡查,严格管控。当前小港镇土管形势比较好,群众的传统观念逐步扭转,我镇将继续严格遵行史上最严土管措施,加强巡查、兑现奖惩、坚决打击。

2、加大空心村改造力度。目前2个空心村改造点进展顺利,将择条件较好的村逐个实施空心村改造,盘活现有的土地资源来解决确需建房的农民用地需求。

篇8:村民建房会议记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村民建房的矛盾

有些乡镇,20世纪80年代期间在架设22万伏线路时,电力线正好跨屋顶而过,当时并未考虑到高压线对附近村民生命健康的影响,没有进行搬迁,也没有进行补偿;而随着电力设备的老化和群众对生命健康的越来越重视,以及房屋自身寿命的终结,居民需要申请新基建房。但是遇到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土地利用规划没有从实际出发,欠科学和与现有政策脱离。

建设用地规划的随意性,导致村民建房无地可用。

考虑到高压电线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原有宅基地已不适合建房,需另择新地基建房。但居民所在的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由于在本轮规划集体建设用地的划定和调整期间,所划定规划建设用地考虑问题不周全,导致有规划建设用地的地方要么位于电力线以下,要么规划建设用地根本无法满足通风、采光、朝向等建房要求,建设用地规划具有随意性,缺乏实际考量。

基本农田划定不科学,导致村民建房无地可用。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划定以乡镇为单位,没有考虑到各个集体经济组织的实际情况;为达到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要求,支持项目和集镇建设,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所有耕地都划作基本农田。而根据我国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基本农田严禁非农建设,在居民建房无规划用地的情况下,占用其他用地建房也难以实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脱离现有政策,导致村民建房无地可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农村村民建房政策背离。按我国现行农村建房政策,村民建房申请必须是本集体经济组织内成员,否则不予批准。而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自人民公社开始,便形成了以小组为最小集体经济组织,且目前我国实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也确权到小组。而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并未考虑这一政策因素,而是以中心村为单位,划定一到两个居民点集中区,引导居民集中居住,从而导致很多小组根本没有规划建设用地,而有的小组建设用地过多。工作人员在为居民选址过程中,就发现邻近组有一处条件较好建设用地,但该居民不属于该邻近集体组织成员,不符合申请条件,该邻近集体经济组织也不同意。

协调解决的对策和方案

怎样应对这一系列问题?除了村民在建房过程中,严格控制一户一宅、建房面积和杜绝非农户口在农村建房外,最重要的是怎样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指导村民建房方面更具操作性,而不是陷入“规划,规划,图上划划,墙上挂挂”的“规划无用论”的结局。

结合现有建设用地面积,统筹总建设用地面积,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动态平衡。

目前我们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规划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划定在邻近现有居民点的位置,没有考虑现有居民点的退出,没有统筹观念;要在现有建设用地与规划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之和总量不增加的情况,根据退出原有房屋多少面积,就要在异地补充规划多少面积。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弄清楚规划区域建设用地布局形式和发展趋势,从而明确哪里退出、哪里补充规划。退出的地方不能再建,引导村民建房向补充规划的地方集中。落实到某一户,就是你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有一处宅基地,我就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还你一处宅基地,而原有宅基地要么自行复垦成耕地,要么由国家组织复垦。这样就避免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房,原宅基地无法建房后,新的地基无地可用的问题;将复垦的耕地纳入基本农田,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好基本农田,既保证了建设用地不增加,也保证了基本农田不减少;同时,由于现有居民点布局存在大量土地浪费,在居民点重新布局后,也能缓解计划生育政策分户建房带来的用地需求压力。

结合历史成因和发展趋势,科学合理布局规划建设用地。

要考虑到规划建设用地是否符合建房要求的地形、地势、通风、采光、朝向、健康等指标因素,在建设用地布局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当地居住习惯,同时又要用发展的眼光科学规划。首先要保证用地适合建房;其次要看历史,也要看将来,哪种情况适合点状分布,哪种情况符合带状分布。比如居民所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有史以来,现有居民点大都成点状分布,但规划用地布局是不是就是在原有基础上扩大?显然不是,而应考虑其历史形成原因,主要是当时农村道路缺失,居民为方便出行,沿道路而形成现在的长藤结瓜式的点状分布形式;但现在由于交通道路的发达,该村道路基本上达到了组组通,横竖分布整齐,且在建房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带状分布的趋势,所以在规划过程中就应该以带状分布为主。这样,既可以在建房后,最大限度地腾退原有宅基地,并便于腾退土地复垦后与原有耕地集中连片,也能够尽可能做到每个组级集体经济组织都有自己的规划建设用地。

项目占用规划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后,及时调整规划,及时补充。

各类项目用地占用规划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后,在居民点建设用地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及时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进行补充。农村居民点规划调整应在项目立项后前一年实施,而不能占了又不调整,浪费建设用地指标,影响村民建房进度。居民无地建房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在新一轮规划修编的过程中,没有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而是简单的用地指标的增加,从而导致在建房过程中障碍重重。

在经济发展的今天,由于利益的驱使,导致地方往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只关注重点项目和集镇发展用地需求,而忽视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需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实用性,纯粹是有多少指标,图上画多少指标,使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指导村民建房过程中矛盾重重。而只有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尊重历史,把握未来,才能够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国土管理的前沿阵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长沙县国土资源局)

上一篇:检验试剂下一篇:正式场合的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