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总理身上想到的体会

2024-04-30

从温总理身上想到的体会(通用2篇)

篇1:从温总理身上想到的体会

前几日在网上有两条关于温总理的新闻,一个是总理致信《温家宝: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里一处地质知识的错误并对广大读者致歉;另外一个是总理为送别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亲自撑伞。

当这两条新闻被报道后,社会上的公众反应十分强烈,大家纷纷表示对总理的钦佩,表达出各种赞美之词。通过这两件小事,让大家感到了做为一个大国总理所具

有的平易近人的风范,这种行为让我们钦佩不已。

可是我突想到,为什么这样的小事发生在总理身上,会让我们感动不已?我们因总理而生发出的种种感动,大都缘起于一些细小之事,十年穿一件棉衣、写信更正错误、亲手撑伞送客,这些事情,于常人身上,可谓再正常不过之事,亦是一个普通人应有之品格,何以到了总理那里,就能屡次“感动中国”?

说到这一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点,就必须提及一个问题—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在公众面前呈现了一副什么样的面孔?相信很多人都能勾勒出一副官员面孔,其中有为民请命的面孔、有敢于担当的面孔、有克己奉公的面孔,亦有贪赃枉法、高高在上、好大喜功的面孔。但是无论官员在公众心底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记,有一点却无可辩驳,即:尽管这几年来个性官员愈来愈多,但更多存在的,依然还是说话中规中矩、少在公众面前敞开心扉的官员。

当官员以不出错、不逾规为至上法则的时候,就必然导致一个后果———官员不会或者不善于在公众面前表现自我、舒展情怀。而这种不会与不善于,又进而导致官员在公众面前刻板、缺乏情怀印记的加深。对于公众来说,他们大多都无从了解官员的生活,亦不了解官员到底在做什么、如何在做,所形成的印象,基本上都源自于具有浓郁宣传稿意味的新闻报道中。而温总理则不同,在他的身上,公众可以看见他的潸然泪下,可以看见他为苍生而怒的面孔,可以看见他穿了十年的旧棉衣———对大多数公众来说,总理在现实中是距离他们很遥远的,但这些呈现在公众面前的一个个细节,却让公众似乎看到总理就在自己的身边。从总理的身上,公众找不到惯常印象中的刻板官员的印记,找不到将不出错奉为天条的烙印———通过这一个细节,公众能清晰地感觉到,总理和我们惯常接触的很多官员,着实不一样。

说不一样,是因为,在公众的心目中,温家宝总理是一个清晰的形象,而大多数距离我们很近的官员,却让我们怎么也看不清他到底有着一副什么样的面孔。能够看清楚的,公众自然会去亲近他,自然会因他的一些深具人文情怀及朴素道德的行为而感动不已;而那些看不清楚面孔的,公众自是不知他在以何样的心思对待公众,了解尚且谈不上,更遑论亲近与感动了!

公众之所以不断地因温家宝总理而感动、钦佩不已,说到底,一方面是因为总理身上所显现的巨大的道德力量与人文情怀,让每一个个体无法不感动;另一方面,更是因为更多的官员,无法为我们呈现出一副清晰而又亲近的面孔。公众无法从身边的官员身上获得感动与认同,便只能将所有的对官员的美好期许,寄托于总理身上。

篇2:孩子身上起红疹家长应想到的

去医院时要想到为医生提供一些有关红疹的信息。

1.发疹前,发疹中,孩子有无发热、体温多高、持续几天,有无精神不振、流涕、呕吐、抽风等伴随症状。

2.发疹前有无接触过出疹类传染病患儿、接触密切程度;是同居、同班、日托孩子还是邻居、偶尔来往的亲戚。

3.预防接种史:近期接种过哪些疫苗,什么时候接种的。

4皮疹首先出现的部位,哪里最多,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痒不痒。

5近期患过什么病,服过什么药,服了多长时间,多大量。

以上是您去看医生时,医生通常要问诊的几个主要问题。如您有备而去,就能帮助医生迅速做出正确诊断,处理也会更及时,更恰当。

常见小儿皮疹有哪几种?

1、发疹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风疹、幼儿急疹、伤寒等。每个病的疹型、临床特点都不一样,配合实验室检查,加上该病接触史,诊断可定。

2、病毒性发疹:近期患儿曾得过病毒感染,紧接着身上起疹,又否认了发疹性传染病,白血球总数不高,淋巴偏高,可确诊。

3、药物疹:目前化学药品日益增多,药品名称也不断翻新,家长常自行从药店购药,对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及副作用不甚清楚。因此,药物疹成为小儿皮疹常见原因。其特点是:皮疹一般发生在用药后,对称、较密集、形态不一,在停药后常自行消退,也有重症药物疹伴全身症状发热、不适等。

皮疹的处理

首先,要去看儿科医生。如高度怀疑传染病发疹者,医生会告诉您隔离时间、用药及护理注意事项。不要对疹子擦抹药液。

如疑病毒疹,会随原发病好转而好转,服些抗病毒药即可。

上一篇:植树造林-作文下一篇:后汉书·班固传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