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2024-05-09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精选8篇)

篇1: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材料成型技术,现代机械设计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具备模具的设计、分析、制造工艺编制、数控加工制造的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从事各类塑料和五金制品模具的研究、设计、制造、开发和应用的高级模具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自觉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掌握各类模具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模具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现代机械制造工程技术;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掌握一般机械产品的设计、分析、加工制造、质量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一般机电产品的基本能力;对各类工程材料具有常规分析、检测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文献,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全国模具人才市场有一定竞争力;

5.具有较宽广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机操作、编写应用程序,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

6.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的方法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 材料工程

四、主要课程

1、现代工程制图

2、现代工程材料

3、工程力学

4、机械原理

5、机械零件

6、机械制造基础

7、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8、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9、模具制造工艺及装备

10、数控加工技术

11、模具CAD/CAM/CAE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训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塑料模课程设计

冷冲模课程设计

金工实训

AUTOCAD实训

电工电子安装实训

模具钳工技术实训

公差配合与测量实训

模具PROE/CAM实训

数控加工及编程实训

工模具综合实训

六、主要专业实验(理工类)

塑料成型实验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

材料金相实验

七、修业年限

学 制:四年

八、毕业条件

1、每学期所开课程(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均应进行考试或考查,考试课程成绩达到60分,考查课及格以上,可取得该课程学分。

2、每学期期末考试科目一般不超过4门,考试方法可采用闭卷、开卷、口试、笔试、无纸化、大型作业、论文、报告、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技能、实训等课程考评应按等级制或制定的考核标准进行。由于技能或实训课内容不同,所以应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以达到公平合理。

3、本专业学生修满不低于135学分,且操行成绩合格,方可获得毕业资格。

篇2: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材料成型技术,现代机械设计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具备模具的设计、分析、制造工艺编制、数控加工制造的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从事各类塑料和五金制品模具的研究、设计、制造、开发和应用的高级模具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主要课程

机械工程 材料工程 现代工程制图 现代工程材料 工程力学 机械原理 机械零件 机械制造基础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模具制造工艺及装备 数控加工技术 模具CAD/CAM/CAE等。

三、适应的工作部门和项目

篇3: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探索

一、专业建设规划

江西理工大学的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本科专业于2006年获得批准。依据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总体框架, 依托我校已有的省级品牌专业、国家级及省级特色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通过制定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及专业培养方案, 体现地域及专业特色, 把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成为涵盖学科领域宽、适应性强、特色明显的专业, 使培养出的学生满足区域经济及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满足市场对高素质、应用研究型、创新型、开拓型人才的需要。

校院领导非常重视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工作, 先期投入100万多元用于专业建设所必需的实验设备及教学科研图书资料, 今年利用省部共建项目共投资500万元更新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自动化及控制等专业的教师参了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 对专业结构设置、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的问题集中讨论, 形成共识, 重点实施以下几项。

1.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的教师以高学历的中青年教学为主, 这保证了学科发展建设中的活力, 所有教师学历均在硕士以上。为了进一步强化专业建设中“控制”作用, 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下, 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 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继续引进有工作经验的博士, 同时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历水平及实践经验。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到其他相关的博士后流动站进行更深入的科学研究;资助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到国内知名学府或国外相关学校做访问学者;定期派遣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专项实践活动。其次, 严把理论教学质量关。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检查、评比和研讨, 对教学质量差的青年教师, 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给他们帮助和指导。最后, 加强团队建设, 以提高整体师资队伍的工作能力。组织申报校级教学和科研团队, 支持教师参加省级或国家级多媒体课件竞赛、双语教学评比、精品课程评比等, 以及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拓宽教师的知识面, 提高其教学和科研能力。建设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较高的教师队伍。

2. 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教学计划的制订。

参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总体培养框架, 我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能在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形、模具设计与制造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建设需要的, 面向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领域的高级应用研究型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 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宽的专业知识, 并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意识、较强的工程实施能力和良好的业务素质。

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专业的知识结构框架, 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一定的创新意识及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教学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专业课包括:材料科学基础、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金属物理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金属熔炼与铸锭、金属塑性加工学、加工成型设备、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测试技术与数据处理、模具设计等。独立开设的实践教学环节有:金工实习、认识实习、专业技能训练、专业课程设计、毕业实习。

二、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与改革

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与改革, 实现提高学生科研、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的目的。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的总授课计划学时从2 600学时降低到2 300学时, 原有课程中的实验学时不减少, 增加实践周数, 为提高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奠定基础。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顺序,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上专业课课前进行认识实习, 使学生对材料的生产加工过程及设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专业课进行过程中, 将原有的生产实习改为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以专题的形式进行, 内容包括金属及合金的熔炼与铸锭过程及其组织性能研究、合金材料的挤压与轧制过程及材料的组织性能研究、热处理工艺与合金组织性能关系研究、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方向。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 拟定15~20个专题, 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自行选择研究课题, 由教师指导完成研究计划。实训结束后, 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科研团队继续进行课题的研究工作, 对于参加课题研究时间超过一年以上的同学, 其研究成果可作为毕业研究论文提交。学生参与课题的时间可以从一个短学期到一年半。通过参与一个完全的科研过程, 不但所学理论知识得到巩固, 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 而且熟悉了整个科研的工作过程。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也证明, 该教学模式可以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经过系统的、基本科研能力的训练。在第七学期增设为期6周、四个方向的专业课程设计, 全面培养学生在金属材料专业方面的工程设计能力, 为本科生的就业奠定基础。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论文) 以从业为目的, 以适应工作内容要求为宗旨, 学生既可以在学校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 也可以到就业单位进行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 在单位进行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的, 所在单位需出具证明, 签订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或论文的协议, 并指派专人指导学生。在校学生, 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帮助学生制定毕业设计 (论文) 内容, 并指导学生完成计划。通过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 (论文) 活动, 缩短了学生到工作单位的适应期, 较好地实现了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实践科研能力的目的。

三、课程建设与专业教材使用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 所用教材多为教育部的“十二五”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的新教材或经典专业教材。为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还组织有教学经验的重新教师编写课程实验指导书、认识实习指导书、专业技能训练指导书等。为了使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能落到实处, 编著了《材料成型双语词典》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和《INJECTION MOLD DE-SIGN》作为教学的辅助用书。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 要求教师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启发式与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讲课中要求突出重点、详略得当。鼓励教师进行精品课程、双语教学、教材的建设。在教学方法上, 改变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 如《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 采用“精讲+研讨”的教学方式, 集中讲解重点、难点教学内容, 启发学生思维, 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结合实物进行课堂讨论, 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分析问题, 让学生各抒己见, 充分发表意见, 互相启发, 加深对模具结构的认识理解, 提高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学会”逐渐进步到“会学”。在教学过程中多提问、多启发、多分析、多鼓励, 实现教学方法多样、丰富教学内容和教与学的互动, 同时, 结合“嵌入”课题式实践教学,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用学生身边的或熟悉的物品作为讲解的例题, 以日常塑料制品 (如:牙刷、矿泉水瓶、塑料袋、包装盒等等) 出发, 引发学生对塑料制品及成型方式的兴趣, 引出所要讲解内容的主题;利用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以启发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热情, 通过参与, 并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既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活跃, 又使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更具吸引力;以先分析, 后讲解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 在研究中学习, 充分挖掘学生对事物的探索研究潜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依托我校已有的省级品牌及特色专业———金属材料工程;省级品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与教学实践,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与教学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与提高, 师资队伍渐趋合理。学生的知识结构充分体现出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培养特点, 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及科研动手能力。

摘要:结合学校所处地域经济发展方向、资源利用及现有学科优势, 确定“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是以黑色金属材料成型为主体, 以过程原理与设备控制技术应用为支撑。专业发展规划体现专业特色, 适应培养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对培养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改革、专业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喻九阳.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 2004, (3) :17-19.

[2]邹家生, 生佳根, 朱以忻, 蒋成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 2003, (2) :81-83.

[3]周勇军“.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12) :165-169.

[4]余历军.论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功能与基地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 2004, (6) :95-98.

[5]郝惠娣.浅析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 2004, (5) :122-126.

篇4: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摘 要】文章根据目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本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工艺及模具方向)的实践教学现状,提出实践教学要紧密联系地方产业,实验实践教学双结合,完善实验室软硬件条件以及加大实验开发力度等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保证实践教学效果。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强、多学科交叉的工程技术类专业。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求该专业人才同时具备材料制备、成型工艺及设备开发、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等综合能力。基于此,国内高校掀起了一股教学改革的浪潮。而专业实践教学成为保障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关键,对实现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为一所年轻的本科院校,长江师范学院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工艺及模具方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拓展改革思路,以地方产业需求为依托,多方举措对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探索,实现实践教学与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提升了实践技能的应用能力。

一、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调研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发现以下四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1.目的不明确

传统观念将实践教学作为本科毕业的一个基本条件,明显从属于理论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占总学分仅约10%,导致很多实践环节没有落到实处,甚至部分实践环节缺失。例如:认知实习被认为就是去参观工厂和编写参观记录,没有结合专业特色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思考,这给学生造成实践教学就是为了完成学分的错误理解,严重降低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2.课程体系缺少产业依托

现有的实践课程没能形成完整体系,还是一种理论上开设的一些实践课程,例如,机械制造基础实习,中级数控车工,冲压工艺及模具的课程设计等,没有针对产业人才需求开设相应的实践环节,更没有将其纳入实践课程体系中,致使实践教学开设的课程缺少依托,实用性不强,无法保证实践教学中的技术实用性。

3.毕业实习与实验教学结合不够

毕业实习与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是两个独立的环节,而且毕业实习岗位无法提前预知,专业实验教学也分散在几个学期进行,使得实验教学的内容与毕业实习的岗位内容严重脱节,导致学生认为实验教学与实际不符合,无法从实验教学中获得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

4.专业实验建设力度不够,实验教学队伍不够完善

长江师范学院于2010年申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工艺及模具方向)以来,经过5年的专业实验室建设,现初步建成材料基础综合实验室、材料成型工艺实验和模具综合实验室三大实验室(如图1所示)。但是在专业实验建设中偏重实验设备完善,而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灵活度不够,设备利用率较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无法得到保证。同时,实验教学队伍大多是理论型,停留在设备使用教学,缺少实际生产经验。这主要表现在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图1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验室框架

二、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探索

1. 转变理念,明确实践教育目标

针对传统的实践环节从属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目的不明确的问题,以“转变观念→产业调研→确立目标”为思路,采取了实践教学研讨会、产业技术调研、论证培养目标等举措,将实践教学定位为人才技能培养的核心,将技术应用、设备维护、技术服务作为实践教学目标和制定实践培养方案的依据。通过这些举措打破了传统的实践教学理念,明确了实践教学目的,对后续的构建实践课程体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紧密结合地方产业,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针对原有的实践课程大部分都來源于理论分析,缺少以地方产业结合为依托,课程体系不完整的现状,从地方产业人才需求着手,通过“技术人才调研→教研室研讨→拟定培养方案→校企专家论证”的技术路线,制定出以板材冲压成形技术、塑料成形技术、模具研发制作技术三大板块为主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初步拟定相应板块的实践教学课程(其中大部分课程结合实际自行编写),提高技术培养的针对性,确保技术教育的质量,将实践教学植根于地方产业。在此基础上,增加设备维护、技术服务的实践内容,此部分实践通过校企实训合作来完成,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施及管理制度的建设,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1)板材成形技术板块。以重庆汽车、摩托车的板材成形为依托,制定板材轧制、板材冲压为主要实践内容,拟定实践课程,以“理论学习→设备认识→技术培训→问题讨论→技术考核”为思路,严格各方面的管理,尤其注意设备操作中的安全问题、设备维护能力、生产技术问题的解决等方面。技术考核环节,以企业技术人员为考评老师,对操作能力、问题解决、工作态度等多方面指标进行综合考评,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2)塑料成形技术板块。结合重庆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产业对注塑成形人才的需求,构建以塑料注射成形、挤塑成形、压缩成形工艺为实践主要内容,拟定相应的实践课程。具体的实施思路与板材成形技术板块近似,在此不再赘述。

3)模具研发板块。该板块结合现有的模具实验室条件,主要以模具的基本结构认识、模具的拆卸与组装、模具制作技术、模具设计为主要内容,拟定相关的实践课程,结合实际的成形工艺,以“模具认识→模具设计→讨论改进→模具加工→试模修整”为思路,以企业外聘的相关技术人员指导为主,专业实践教师为辅,严格把关每一个环节,确保模具设计实践与应用紧密结合,要求每个设计小组(3—5人)必须自行制造一副能实际生产的模具,提高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能力。

3.开设毕业实习岗前实验教学,加强毕业实习与实验教学结合

毕业实习与实验教学在实践教学中为两个独立的环节,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而实验教学则在前面的几个学期已完成,导致实验教学对毕业实习的指导作用不明显。鉴于此问题,在实习正式开始前,将学生实习的岗位进行分类,根据分类情况开放实验室,制定毕业实习岗前实验教学方案,充分利用已有实验设备,进行设备操作、设备维护、生产技术、安全教育等辅导,加强毕业实习与实验教学结合力度,保障从实验教学中获得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

4.完善实验教学条件,加大开放力度

针对实验室基础建设投入不够、开放制度呆板、实验教师队伍技术能力薄弱的问题,通过学院、实践教学系部分析,从完善实验室设备,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强化实验技术队伍三方面入手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在设备完善方面,积极争取学校的政策支持,增加冲压工艺实验室、塑料成形实验室的模具类型,保障实验教学中模具拆卸的效果,更换陈旧的金相显微镜以及力学检测设备,保证对材料性能进行全面的检测分析。实验室的开放制度方面,以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金相技能大赛、模具拆装大赛等为依托,制定相应的培训管理方案,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大大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加大了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同时,周末交替开放实验室,安排相应的实验指导教师进行指导,保障课余时间的实验室开放。强化实验技术队伍方面,根据专业特色与周边的产业特点,定期选派实验教师到生产一线和同类高校进行培训学习,鼓励实验教师参加相关的交流研讨会,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提高实验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三、结束语

我院根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工艺及模具方向)实践教学的特点,通过转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思路,紧密联系地方产业,多方位进行专业实践教学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处在改革的探索阶段,要确保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还需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理念,才能全面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晓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2014,10(3):97-98.

[2]刘丽, 易锋, 任呈强,等.材料科学与工程开放式实验管理模式探索[J].试验技术与科学,2012,10(3):165-167.

[3]张丽玲, 罗沛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探讨[J].科技广场,2011(7):248-250.

篇5: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求职简历

姓名 王宝强

性别 男

年龄 25出生日期 1984年04月2日所在城市 长沙

职业 学生

学历 大学本科

民族壮族

政治面貌 群众

身份证***865682959 籍贯 广西省贵港市

户口所在地河南省郑州市毕业学校 山西大学

英语等级 CET-4

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身高157cm

体重51kg

求职意向 模具方向的教师或学院辅导员 教育情况

时间 学校学历

2004年—2008年 山西大学本科

2001年—2004年 山西省石楼县石楼高中 高中

获奖及获取证书情况 2004—2005学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2004—2005学年“五四”表彰中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2005—2006学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标兵”

2005—2006学年被授予“优秀共青团员干部”的称号

2005年5月获得高等教育公共关系资格证书

2005年5月获得党课结业证书

2006年12月获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资格证书 兴趣爱好

看教育类和历史类的书籍杂志,上网浏览网页信息, 打羽毛球 社会实践

学校实践

2005年11月在陕西科技大学进行金工实习

2005学年暑假期间兼职家教

2007 年5月份在一航宝成仪表责任有限公司生产实习

2007年5月份在宝鸡长岭冰箱厂参观实习

同时期在宝鸡普灯一厂进行参观实习

联系方式

手机 ***

QQ号码 4154095

52个人邮箱 Smy830225@163.com

邮政编码 710021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陕西科技大学039信箱

自我评价

1、热爱教育事业,做一名教师是我理想中的职业。

2、有较好的再学习能力,可以很快接受新事物,并且具有虚心好学的特点。

3、善于与人交往且有谦虚的处事态度,良好的综合素质及沟通协调能力。

4、工作认真负责有事业心,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与时间管理能力,有很强的时间观念,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与承担压力的能力。

篇6: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与总结

一、绪论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 , 机械、冶金、汽车、电器、电子等行业已 经从原来需要金属压力加工、焊接、铸造等单一专业的技术型人才转 变为更迫切地需要从事材料加工、成形工艺与模具、成形设备、自动 控制及具备与此相关的其他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综合人才。1998 年 教育部进行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时 , 设立了材料成型及控制 工程新的本科专业(以下简称成型专业 , 多数学校实现了由锻压、模具、铸造、焊接等各热加工单一专业建设转向新的成型专业的建设。新的成型专业培养的人才比原来单一专业培养的人才所具备的知识 结构理应更合理、知识面更宽 , 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应更好 , 适应性应 更强 , 能充分体现面向我国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应用型综合技术人 才的特点。

但是在目前各学校实践的结果来看 , 由于该专业原来的基础不 尽相同 , 不少学校还没有完全摆脱老专业的框框 , 而只是在老专业 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修改。存在着专业教改的总体目标不够明确 , 没 有从根本上重建该专业的教学体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缺 乏层次 , 不能满足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拓宽口径与保持专业特 色的关系问题尚未解决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 , 开展系统、深入的研 究 , 进行专业教学改革 , 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构建新的教学体 系 ,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 是当前非常紧迫的任务。

二、学校工作以及安排

一直以来我们校都将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把课改 工作渗透于平时的每节课之中。老师们都能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 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大胆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课堂出现了师生互 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我们校更是进一步 规范教学行为,推进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风、学风和工作作 风的显著转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时间飞逝,岁月如梭,一个学期又要接近尾声。回顾一下,经历 了很多,学习了很多。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间的课程总结:(1立足思想根源,提高认识,把“课改”放在教学首位。针对以前“课改”的经验、教训,对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的 个别同学, 个别学科、个别年级实行强制入轨, 跟踪督导, 采用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实行龙头拉动,由点带面,在全校形成了课改的 氛围,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且能从本校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真 正的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把“课改”当作头等大事来抓。通过这几 年来的努力,我们校教师能充分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都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活动。很多老师 “课改” 课特色鲜明,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教师已成为学生最真诚的合作者, 最谦虚的倾听者, 最具慧眼的 “伯乐”。教师的角色开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 席”悄然转变;开始由传授者向促进者悄然转变;开始由管理者向引 导者悄然转变。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教师们不再拒绝一

个问题的多种解法, 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 多样的教学方 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期待。课堂上, 教与学的活动在 师生的互动合作中变得生动有趣,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凝聚了集体的 智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启发,一 种帮助,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它构筑起了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上, 老师用微笑安抚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 用竖起的拇指赞扬学生 的点滴进步。

(3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 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 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 向“主动” ,接受式学习不再独唱主旋律,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介入,与接受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课堂上老 师可以提问学生, 学生当然也可以考一考自己的老师, 老师主

动和同 学们说话,师生共同研究探索,共同读书学习。在民主、平等、合作 的基础上,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 了。

(4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针对传统的备课形式、备课管理模式, 我们都越来越认识到它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不协调。为此我校开展了多次研讨活动, 实 行了开放式备课,即学校对教师的备课改变了以往的年组封闭形式, 采用了同一学科不同年级开放式备课, 促进了教师之间互相探讨。要

求教师的备课带有开放性, 富有个性。备好课的关键是在以下三个字 上下工夫:读──解读教材,对教材进行个性化解读,变教材为“学 材” , 离开书桌亲身体验教材;问──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学习状况, 鼓励学生参与备课;写──设计教案,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书写预 案。

2、课堂教学,是深化课程改革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 是展现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主渠道。为此, 在注重备课管理的基础上,对各备课组推出的展示 课,充分利用听随堂课、优课评比等途径让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 师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磨炼。每学期都要开展精品课评比活动,让每 个年级的教师全员参与到备课、上课、评课中去。赛前让教研组集体 备课,发扬团队精神共同吃透课标,共同设计教学方案;赛中全组教 师参与听课、记录;赛后进行交流研讨,并写出说课稿,教学反思, 通过寻找不足,求得进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广大教师在研课、听 课、评课中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使评课者有感悟,上课者有收获。这 样通过集体智慧的凝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优化课堂教 学。

3、创造性使用教材,让课程走向生活。

教师们在教学中体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科 书不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教材是一扇窗户,把学生 的视野打开,成为课内、外贯通联系起来的桥梁。老师们对教材进行 大胆地拓展延伸、分类组合。比如语文教师经过对教材深入细致地研

究和课堂实际操作,将课文分为适于表演型、适于诵读型、适于选讲 型、适于续编型、适于读绘型等,运用不同方法处理不同类型的教材,使学生节节都有新奇感。学习兴趣浓厚,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演演、讲讲、做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习了知识,锻炼了各方面能 力。数学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问题“数学 化”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和感受问题解决的过程,掌握解决 问题策略。以“在情境中导入、在活动中认知、在认知中交流、在交 流中升华”为主线,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变得兴趣盎然、丰富多彩。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技能,培养了学生积极向 上的情感,还使每个学生感到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从而喜欢数学,亲近数学。(5)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思想及教学行为的审视和思考。加强反思有助于教师及时将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理念加以 对照,找出自身的优长与不足,制定改进措施,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切实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选择课堂教学中 一件最典型的案例进行剖析,将自己在变革过程中的体会、感悟、思 考、变化从实践中得到总结与积累,再从实践中去运用与升华。通过 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所依据的观念,给予肯定、强化或否定、修正。他们有时记录下教学中某个环节的成败,总结经验教训;有时 记录下教师的教学机智及学生的独特见解; 有时记录下激动人心的教 学场景和师生心灵融通的精彩瞬间。经过几年的尝试、实践,教师已

不再单纯完成和执行教学任务,而是一个自觉的反思者,在不断的自 我追问中,在深刻的反思中不断提升。

三、自我反思与学习展望 武老师讲课有自己独到的授课方式,最有感触的就是老师那种灵 活多变、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的互动教学,老师基于让每位同学张口 说话的目的,给大家提供充足的发言机会。在这方面,我要特别的感 谢武老师,虽然我并没有完全抓住每次发言的机会,但是,武

老师给 我们一个轻松地专心思考的机会,让我感觉到以前不曾感觉的课程学习的愉悦感,我想这就是老师讲课的最高境界吧。人生激情,追逐学术的意义,学术的民主,学习的态度。在这门 课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见识了别样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领悟 到了其中的人生哲理。首先佩服武老师博览群书的魄力,课堂以及课 下的学术热情,认真负责的学术态度都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的。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优选出的阅读书目,精心设计了每节课程,从 中我学习了很多,也在尽力完成课程任务,但是,自我剖析的结果就 是做的不够好,至少自己还不满意,更有愧于老师一腔热情的教授。但是,我也在努力做到满意,继续完成我的阅读,以及读书笔记等等,课程结束自己并没有完成任务,一个学期过去了要找的那个兴趣点貌 似还没有找到,继续努力吧!接下来要认真回顾消化吸收本课程的内 容,并结合自己的方向以及研究趋向寻找自己的研究点,目前首要实 现的目标就是我们的课程任务,争取早日完成。收获很多,感悟颇深,感谢武老师,感谢各位一起学习进步的同

学!

篇7: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It’s my great pleasure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improve our mutual understanding.During the three –year college study,I tried my best to learn all kinds of knowledge,and weigh the hard work of my teachers and myself;I have mastered****,****,***and *****.Moreover,I have a good command of ******and the basic theory,***** of Material form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Meanwhile,in order to enlarge my knowledge,I always read some ***s and****aboutMaterial form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and I used to do some representative of business in my spare time.At the same time,I learnt computer skills during my summer vacation,and now I’m familiar with Office 2000.It is my three –year college life that makes me form my life attitude.Also my three-year college life that makes me rich in knowledge,and it’s also my three-year college life that makes me form my life attitude.As a college graduate,I believe “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and I will try my best to do a good job in my business.So I sincerely hope that I can make a position in your company so that I can serve for the company.

篇8: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1. 制定完善的毕业设计教学大纲,严格审查毕业设计课题

毕业设计教学大纲是毕业设计的指导性文件。本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体现了专业培养计划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毕业设计课题的类型、课题的难易程度、课题的工作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大纲要求所有课题必须来自社会生产实际或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专业教师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依据毕业时间大纲,先后对申报的课题进行严格的审查与复审,而课题一经确定不得再行更改。毕业设计课题确定的完整程序是:教师申报课题—专业教师委员会评审—二级学院教授委员会复审—本专业所有毕业设计课题上网—学生根据网上公布的课题填报志愿—专业系统筹安排课题到学生。课题数目多于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人数,部分课题会落选,这使课题的申报具有一定的竞争机制。

2. 强调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毕业设计是应用型本科四年培养过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必须使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引起重视。往往有学生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够重视毕业设计。学生若不能全力投入毕业设计,不能在毕业设计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到位的训练,其专业能力将大打折扣,何谈零距离接触培养。因此,本专业在毕业设计之初,就召开毕业设计动员大会,要求全体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出席,通过动员,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毕业设计对其人生的重要,调动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在大会上提出纪律要求,同时号召学生做毕业设计要加班加点,放弃节假日,拿出最好的毕业设计成绩向学校汇报,向父母汇报。

3. 让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加强对毕业设计过程的控制

目前,毕业生就业对毕业设计造成一定的冲击是不争的事实。有的就业单位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就到单位上班,有的学生东奔西走落实就业单位,致使毕业设计的时间极大地缩水。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本专业安排学生在第七个学期末就进入毕业设计,将寒假时间加以利用。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加强指导与管理工作,要求指导教师保证每周的指导时间,学生与指导教师每周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记录。在毕业设计的中期,学院检查毕业设计进度与学生表现,对进度较慢、不够认真、不守纪律的学生,提出整改要求,同时要求班导师和辅导员协助做思想工作,以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4.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致力于零距离工程师培养

自2002年以来,常州市模具工业协会挂靠常州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本专业与常州新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常州高氏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江苏华生塑业有限公司、常州华威塑料模具有限公司、常州钣焊厂、常州常恒集团公司等模协会员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毕业设计期间,本专业的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到模协会员单位实习、调研,熟悉现代企业的生产方式、生产组织管理、设备配备及工艺技术水平,避免毕业设计闭门造车,使毕业设计与企业的生产实际零距离接近。

每年一届的国际模具技术与设备博览会多于春季在长江三角洲的某中心城市召开,例如上海、苏州、无锡、南京、杭州都曾先后多次召开该博览会。本专业都会组织学生参加博览会。学生可以在博览会上收集到丰富的专业资料,通过与参展专业人员的交谈可以提高学识水平和专业素质。国际水平的工艺技术、装备、材料、计算机软件等使学生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弥补了校内教学的不足,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大有裨益。

5. 聘请兼职教师,优化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

强将手下无弱兵。学生的毕业设计做得如何,指导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毕业设计大多属于工艺装备设计类型,指导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这方面的工程师的素质。从学历职称方面看,指导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但也不能完全唯学历唯职称。即使同时具备了博士学位与高级工程师职称,而对学生设计的图纸既不能给以肯定也不能指出什么地方有错误,这样的教师也就不能算合格的指导教师。本专业本着务实的精神,从本专业教师中筛选称职的指导教师,同时从常州市模协会员单位聘请一部分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做兼职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使得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能够获得到位的训练与锻炼。本专业每届毕业设计的整体成绩较好,每届都有多名学生的毕业设计分别获得常州工学院优秀毕业设计奖。

6. 建立成绩评定体系,客观公正地评定毕业设计成绩

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给出合理的毕业设计成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本专业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体系。该体系分四个层次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量化评分。第一个层次,指导教师对所指导的学生的毕业设计按百分制评分。依据课题准备和调研能力、方案设计与论证能力、加工与装配工艺性、工程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工程制图能力(图样质量)、总结表达能力(论文或设计说明书质量)、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的难易程度、课题工作量大小、工作态度与纪律等指标打分。第二个层次,专业系指定的评阅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按百分制评分。依据毕业设计总体设计质量、零件设计质量、技术总结质量、工程制图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设计说明书写作规范性等指标打分。第三个层次,组织学生答辩,由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答辩按百分制评分,依据学生在答辩中表现出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专业知识水平、答辩的应变能力等指标打分。遵循指导教师回避制,指导教师不参加自己所指导的学生所在的答辩组答辩。第四个层次,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和答辩进行总评,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给出总评成绩。其中,指导教师评定的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评阅教师评定的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答辩委员会评定的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评分指标既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与水平,也便于量化打分。这些指标既是指导教师的指导参照,也是学生毕业设计的奋斗目标。

上一篇:纪委工作感悟下一篇:我做错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