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家长读后感

2024-04-16

爱的教育家长读后感(共15篇)

篇1:爱的教育家长读后感

爱的教育家长读后感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但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古往今来,有多少爱的真情故事啊,可见,爱,是无处不在的。我们一出生,就沉浸在爱的海洋里,有父母的爱和爷爷奶奶的爱。渐渐长大了,上学了,又有老师的爱,同学们的爱。爱就如空气一般,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爱,我们从未离开它,离开了爱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的人。爱可以使人绝处逢生,爱可以使浪子回头,爱又可以激发人无穷的力量。

是爱,使我们能快乐健康地成长,是爱,给予了我们内心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爱是伟大的,爱是宽恕的,爱又是包容的 。爱是教育的源泉,爱与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多感受一份爱,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献一份爱,就多一份快乐。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沐浴在爱的海洋里。

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它通过一个小学生记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很多小故事,从中使人感受到了人类是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呀,而这种关心、理解,都离不开一个最核心的东西――爱!

整部小说,没有豪言壮语,只是用朴素平淡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个个貌似渺小,但实际上却很不平凡的人物,自然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卖菜妇女、卖柴人、铁匠的儿子、老石匠的儿子、卖炭人的儿子、少年鼓手、父亲的老师、带病上课的教师……等等。这些平凡的小人物的命运和情感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阵阵感情的涟漪。尤其是那些讲述同龄人的故事,如“我”的好朋友卡罗内,他不仅品学兼优,而且乐于助人。当一个同学丢失了买笔记本的钱,站在大街上哭时,他就把自己的钱给了他。卡罗内更是个同情弱小、能为朋友敢于牺牲自己生命的人,他常常斥骂甚至动手打那些欺负别人的人。他非常爱他的母亲,他会花几天时间给母亲写一封长达八页纸、四周还画上花边的信,作为生日礼物献给母亲。这是一个充满着爱心的多么可敬的孩子啊!还有那个年仅11岁的爱国少年,为了祖国的尊严而拒绝施舍(尽管他十分急需那些钱);还有为救最低班的小学生而被车压碎了脚骨头的洛贝谛;还有那个既热爱学习、又热爱劳动,把劳动当作娱乐,善于利用时间的可莱谛,还有……这些平凡而朴素的小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生活充满爱,为他人奉献爱。正因为他们的爱,“我”的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好。

读着《爱的教育》,我思绪万千;合上《爱的教育》,我心潮起伏。书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仿佛正站在我的眼前,时时感动着我,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有时,我自己仿佛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看看他们,想想自己,我感到自愧不如。记得有一次,我遇见一个伸手向我乞讨的小孩子,我竟然冷漠地在他面前走过。和卡罗内一比,我感到自己是多么残忍,多么渺小呀!虽然我上前掏尽所有的零钱给他,也挽回不了他那残酷的生活现实,但至少可以给他灰冷的前途送上一丝温暖吧。在处理与同学的关系上,我有时也会因为小事而与他们吵架。

中国的大文豪孔子曾说过:“仁者爱人。”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必须具有一颗美好的爱心。朋友们,让我们学学卡罗内、洛贝谛他们吧,多献出一点爱,用爱的钥匙,去打开人们的心扉,那么阳光将照耀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这本书我以最快的.速度读完了,的的确确流了惭愧的眼泪和感动的眼泪 。我深深体会到家长和老师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人。作者理想的教育境界就是把学校、家庭、社会都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夏先生也把实施爱的教育比喻往池塘里灌水,我们要尊敬老师,老师是替咱们整个社会培养有理想有能力的后一辈的人。

安利柯是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他受到老师、父亲、母亲和舅舅的良好教育,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写的非常好。书中让我感动的故事很多,其中少年笔耕让我浮想联翩,叙利亚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十二岁,他父亲在铁路工作,家里孩子多,生活很困难,父亲白天工作,晚上又从别处接了书件来抄写,很辛苦。叙利亚要替父亲写,父亲告诉他功课是你的大事,以后不要说这样的话了。叙利亚每天晚上等父亲睡着了,就悄悄起来仿着父亲笔迹写起来。由于长时间睡眠不足,疲劳不堪,学习不如以前了,父亲误会他了,很失望,直到父亲发现了,对叙利亚充满了无限的懊悔和慈爱。

那么小的孩子就知道体谅父母,现在的孩子却很少懂得,我们当家长的无怨无悔付出,有的孩子却认为理所当然,所以从小培养孩子有爱心、有责任感。受到良好的教育很关键。

篇2:爱的教育家长读后感

从前,在意大利有个小男孩,他叫安利柯,他的身边发生了许多有趣和感人的故事,还交了许多新朋友,比如:卡隆,德罗西,华梯尼,“小石匠”,耐利……

安利柯一个助人为乐的孩子。他的班上有些贫穷的人,比如克洛西,他的手残疾的,安利柯就要捐布给他。大家快进入安利柯的日记吧!一起去体验热爱学习,热爱祖国,同情弱小,助人为乐,体贴父母的好精神吧!

篇3:《爱的教育》读后感

卡罗菲玩雪时不小心打伤了老职员的眼睛。尽管他当时非常害怕, 但还是在同学的鼓励下, 来到受伤者家中, 勇敢地承认了错误。他强忍眼泪, 把最心爱的宝贵得像生命一样的邮票送给了老人, 作为回报老人原谅他的礼物。出人意料, 老人康复后, 又把邮票还给了卡罗菲, 还送给他三张更加珍贵的邮票。

是啊, 这就是爱!如果没有同学的耐心开导和鼓励, 卡罗菲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站出来的, 那就将有无辜的人当替罪羊。正是同学的关爱使卡罗菲勇敢地承认了错误。卡罗菲也以爱心和诚意得到了老人的谅解。老人不但归还邮票而且又赠送邮票, 这难道不是更伟大的爱吗?故事充满了爱, 爱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发展、升华……

于是, 我想到了自己, 想到了同龄人。爱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还能继续传递吗?现在的我们, 除了书本上的知识, 还学到了些什么呢?我们已经忽视了身边的爱而习惯了许许多多的理所当然:自己的学习用品是给自己用的, 即使别人来借, 也编出充分的理由不借;爸爸妈妈应该为我们准备好一切, 因为这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老师对我们应该是循循善诱, 呕心沥血, 因为这是老师的工作……反观这一切, 不是因为我们身边没有爱, 而是我们心中没有爱。故此, 无论世界有多美好, 我们仍然感觉苍白。所以当“吾日三省吾身”, 从我做起, 去爱爸爸妈妈、老师同学, 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去关心身边的事物, 去拥抱美好的一切。让我们像故事中的人学习, 学会爱, 敞开心扉去爱。让爱在你、我、他之间传递延伸, 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绚烂多姿!

(指导教师:刘富红)

篇4:《爱的教育》读后有感

[关键词]爱的教育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儿童小说《爱的教育》,看那完后深有感触,它描述了一个学年里男孩恩里科的生活感受,把“爱”体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国家,民族,社会之爱,小至父母,老师,朋友之爱,都极为感人。

书中叙述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对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了流泪。读了这本书脾气要好上十倍,由此联想到自己做为一名幼儿教师对孩子更要用爱心来呵护童心。

我们的老师这一章节体现了做为一名老师爱的能力,他觉得老师更是医生,是比扁鹊,华陀更神乎其神的大夫。他们能把孩子的心连根拔除,矫正孩子的行为偏差,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使孩子健康的度过他的学习生涯。你瞧,这是不是比华佗更神通广大?

有些孩子每天都会上演和你斗智斗勇的故事。而且对待孩子你说的话,必须做到。孩子的世界时那么的神奇,她需要你在平时生活学习的点滴中不断仔细的去观察分析,用爱去包容孩子,当一个不敢大声讲话的孩子敢提高甚至只有一度的嗓门说着最简单的言语。当一个从来不听课的孩子举手回答第一个问题,当一个成天打打闹闹的孩子今天没有主动打人的行文了,当一个平时小气到不肯个任何一个人分享自己带来的玩具的孩子却在某一天带来一张小小的贴纸分给大家,当一个不敢走独木桥的孩子今天却有跃跃欲试的神情……这些细小的变化我们都不能轻易地忽视,或许这就是你爱的教育使他们变得自信,认真,大方,勇敢地第一步,这么重要的第一步,你能视而不见吗?

安利柯的老师在书中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也让我对这群学生十分羡慕。

篇5:爱的教育家长感言

“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老师如此细腻的用行动教会孩子怎样去爱。看看他们,想想自己,生活中的我好象少了些耐心,多了些浮躁;少了些宽容,多了些挑剔;少了些鼓励,多了些批评……经常拿出一副家长的样子来,大有说一不二之势让孩子无条件服从,不能细致地去感受一颗童心。总是感觉孩子已经上学了,长大了,应该懂事了。经常拿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当孩子达不到要求时,就认为是孩子没有认真的对待这件事,没有专心的去做,进而去批评孩子甚至是打骂孩子,却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又是否能真正做到,做的更好。虽然我们在物质生活上给予孩子很多,甚至应有尽有,但是却没有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去,没有成为孩子真正的朋友,孩子对我们的爱怎么会不打折呢?

孩子就是孩子,她不是成年人,要以对待孩子的态度去对待她,去爱她,去尊重她,孩子原本是可爱的,在其成长的路上真的需要爱的精神,爱的教育,教会孩子学习,让她拥有爱心,让她懂得做人。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老师,每天都生活在一起,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家长在不经意间的流露,可能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

我相信自己不会再象以前那样对待孩子了。我会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把我当成朋友,而不是只会训斥她的妈妈。我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正直,诚实,自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孩子,以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要学会爱自己,更要爱他人,要学会尊重、关爱、友善、感恩,让爱在孩子的心里扎根,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自由、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6:爱的教育家长读书心得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它自1886年问世以来,被翻译成数百种文字和方言,还多次搬上银幕和舞台,又改编为连环画,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作品以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恩里科在一个学年里的记事为主,中间穿插着老师每个月给学生讲述的一则则美好和真实的“每月故事”。在字里行间处处充满了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真挚的爱。

为了救一年级的学生而被轧断了一条腿的二年级学生洛佩谛;把学生都看做是自己孩子的佩尔波尼先生;为了寻找母亲只身一人从热那亚去美洲的十一岁的孩子;还有……一个个看似平凡的人所做的平凡之事,却感动了一个个仔细地品味着它的人。

爱就像空气,充斥在生活的周围,充满了人的内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了生命。爱之所以伟大,不朽,是在于它不仅仅是得到,更重要的是付出,不仅仅是给予自己周围的人,而是要心怀世界。

篇7:爱的教育家长读后感

《爱的教育》与《续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意)孟德格查 320千字 2008年1月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读过《爱的教育》与《续爱的教育》,这两本书是合在一起的,《爱的教育》与《续爱的教育》读后感。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有安利柯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前一段时间我自己独立地阅读了这本书。这一次阅读让我走进了安利柯的世界,更深刻体会了爱的教育。

这本书是由一篇一篇的日记组成。安利柯是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这些日记就是安利柯用自己的眼光观察、注视周围的世界,发现身边社会的温情。他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和爱关怀他们。

在安利柯与父母、同学、老师以及各种各样的人中,有伸张正义的卡隆,品学兼优的代洛西,爱学生就像爱自己孩子的先生。《少年侦探》教导人要爱国,《玩具火车》叙述可贵友谊,《爸爸的看护者》表现博爱,《少年受勋章》讲荣誉,《雪球》告诉我们要诚实,读后感《《爱的教育》与《续爱的教育》读后感》。书中的每月例话都是一个个完整的故事,在读故事时我们就受到了教育。这些例话使人感人肺腑,还有父母、姐姐劝诫启发的信,都让我感动,使我想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有志向、讲情义的好公民。

每当我读到每月例话《少年笔耕》时,我都会感动得流眼泪。十二岁的黑发白皮肤的叙利亚,这么小就懂得帮助爸爸做事情,而且在受到家人误解时,他没有申辩,而是默默忍受。误解也没有改变他对家人的爱。当叙利亚由于过于劳累而生病时,真的让我非常心疼他。

《六千英里寻母》也是一篇让我感动落泪的故事。玛尔可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工人家的小男孩,他非常勇敢,独自一人从意大利的热那亚到南美洲去寻找母亲。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南美洲,一次一次地以为找到了妈妈,结果一次次地扑空。最后终于找到妈妈,而且用医生的话说,是玛尔可自己就活了病重的母亲。玛尔可心中是怀着对妈妈多么强烈的爱啊,才能忍耐这么多的磨难和痛苦。每次当我想到玛尔可对妈妈的爱都会让我流眼泪。

篇8:爱的教育家长读后感

“不准嘲笑别人的发言, 不准说风凉话, 比赛输了, 应该说:‘下次再赛。’不准对别人撇嘴、翻白眼。”这是我制定的25条规定中的第四和第七条内容。把克拉克老师的第5条与第8条进行了改造, 简洁的语言更利于学生记住。这两条规定在班上收到了微妙的效果。以前, 许多孩子都有羡慕或嫉妒别人的情况发生, 这是很自然的。但这些不积极的东西会制约孩子们的进步, 必须严厉制止。每当有孩子违反规定后, 必然会受到我的惩罚, 这个惩罚很简单, 但也很麻烦, 那就是把“25条规定”读一遍。渐渐地许多孩子在休息时宁愿互相追逐, 也不愿意把休息的一半时间耗费在朗读“规定”上, 久而久之, 班风正, 同学之间相处融洽了。

“老师递东西给你, 你要说:‘谢谢!’3秒钟之内不说, 老师就收回东西!收到不喜欢的礼物, 不准表示出来。”刚开始执行这两点的时候, 的确费了几番周折。先是接到别人递过来的东西后, 忘记了说“谢谢”, 许多孩子就这样被我收回了到手的奖品。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奖品落入了老师的大嘴, 许多孩子永远也忘不了说上一声“谢谢”。让所有孩子刻骨铭心的是这样一件事情:我承诺给孩子们, 只要他们的“综合科”统测平均分高于同级其他班级10分以上, 将会有一个巨大的蛋糕送到教室, 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一年, 孩子们很努力, 他们的“综合科”统测平均分高出了同级其他班10分以上, 孩子得知这个消息后, 全班沸腾了———这意味的是一个大蛋糕将在教室里出现!我定制的蛋糕还没有送到的时候, 居然有一个孩子兴冲冲地跑来确认这件事情:“老师, 你一定会买来的, 是不是?”全班愕然, 大家知道这个愚蠢的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即使这个蛋糕送到了教室里, 我也不能再分发给全班的孩子!我立马打电话退订了这个蛋糕, 我要让孩子们明白:承诺过的就一定要办到!包括那个蛋糕, 包括履行那个“不准索要礼物的规定”。我爱孩子们, 所以我为他们准备了这样一个大蛋糕;我爱孩子们, 所以我退订了这样的一个大蛋糕!

2011年, 无数次的蛋糕分发之后, 我的孩子们也步入了毕业的行列。而我, 却病倒了。听说一个偏方比较有疗效, 所有孩子都加入了找药的行列。每天我的讲台上都堆满了一味草药———紫花地丁。所有的紫花地丁堆起来, 需得用麻袋来装。他们不知道的是, 这些紫花地丁是救治不了我的病体的。不过, 足够了, 有什么药能比得上这一堆又一堆的紫花地丁?我知道, 即使我从此再也无法睁开眼睛, 我所有的图画已经散发出了无法描绘的异彩, 我的“25条规定”已经在爱的土壤里成长并结下了累累硕果, 一切的一切, 将伴随所有的孩子走进人生的旅程, 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欣慰的呢?

篇9:爱的奉献 爱的教育

关键词:潜能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爱的奉献;爱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51-02

所谓潜能生就是指那些潜力未被开发,学习成绩或品行暂时落后的学生。对于潜能生来说,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尊重、理解和爱。所以,笔者认为转化潜能生需要爱的奉献、爱的教育。

一、爱的教育需要理解、尊重学生

理解与尊重是转化潜能生的关键环节。

教育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对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老师特别是我们班主任不能把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让他按你的想法去学习,这只能使学生越来越对老师反感、对你所教的这门学科反感,从而不想再学习,结果把他推向潜能生的行列。要想扭转这种局面,需要我们理解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多鼓励他们,给他们以支持,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我们班有位姓苗的同学,身上有一种其他同学所没有的正气。见到老师有礼貌,同学生病了,他就给生病的同学端水拿药,照顾得无微不至。刚接这个班时,我对这位同学的印象特别好,认为他有正气、积极、有进取心。可时间长了,我发现他上英语课,注意力特别不集中,有时还想睡觉。英语老师也经常跟我提起他,说他不仅不学英语,甚至在课堂上说让老师别在他身上浪费时间。我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就找他谈话。他对我说:“老师,我也非常想学好英语,我也曾经在假期补习过英语,可我就是学不会。”对他的这种情况,我表现出非常理解,并鼓励他希望他能坚持学英语,还和他一起制定了一个近期的学习目标。在随后的时间里,我不断地鼓励他,甚至和他一起记忆单词。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和努力,他实现了第一个学习目标——期中考试50分。可以看出,这个目标的达到,给他带来了无可比拟的欢乐、自豪感和自信心。他懂得了取得成绩的欢乐,那么求知的愿望就将永远伴随着他的学习。

二、爱的教育需要关心学生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受到他人的关心和关注,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更是如此。而那些成绩不好纪律又差的学生则认为老师根本就不会关心他们。为了让那些潜能生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我在班内专门设立了“进步奖”,只要在纪律和学习上有所进步的学生,都会得到一份奖品。奖品是平时班里卖废品所得的钱买的笔记本。奖品虽不大,但在潜能生中反响很大。郭超同学是在七年级下学期进到我们班的。当时,他不仅学习成绩差,他还课下说话带脏字,课堂打断老师的讲课,但他总能使同学们开怀大笑,很多同学都喜欢他。于是,我就让他在上课前或课后给大家讲一个笑话,完了之后同学们为他鼓掌。刚开始他还不以为然,讲笑话,说脏话,和以前一样,可时间一长,任课老师都说郭超上课认真听了,同学们说郭超说话不带脏字了,他的学习成绩大有进步,在期末得到了“学习进步奖”。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得奖。以前从没想过得奖,从没想过一个人站在讲台上为大家讲笑话,从没想过得到那么多的掌声。在这里,我感谢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信任。”说完朝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三、爱的教育需要严格要求学生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这说明严格要求学生也是爱学生。但严格要求学生也要做到有理有据。而《班规》就是一个很好的依据。于是我利用班会时间,让班长组织学生讨论研究《班规》内容,最后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班规》。《班规》是由学生自己制定的,他们当然得依规定而行事。这使得很多同学在严格的自控中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个学生,早上上课总迟到,按照班规,他总被罚扫地,时间长了,他迟到的毛病一点都没有好转。我知道这条班规对他没什么作用了,就启用另一条班规,迟到一次当全班同学面唱两首歌。他虽然经常迟到,可他是一个不善言谈的学生,更何况当那么多人唱歌,可这是班规,必须执行的,所以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唱。一周、两周过去了,一学期过去了,他迟到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不再迟到。他不再迟到了,可他却敢在升旗仪式上当着全校师生演讲了。

但有些潜能生的自控能力很差,要想使他们有所转变,还需要老师的提醒和帮助。有一个学生做什么事都不慌不忙的。课堂上,其他同学都开始读书了,他的课本还没拿出来,你看了都替他着急,可他不急。课下,其他同学的作业都能按时交,就他交不了。我为了改变他这种做事拖拉的毛病,课堂上我时时提醒他快一点;课下写作业时,我站在他身边提示他注意力要集中。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他终于有所改变,做事拖拉的坏习惯消失了。

四、爱的教育需要奉献

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笔者也认为教师最光辉的地方就是教师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我们班有一部分学生是住校生。他们离开父母、离开家来到学校求学,吃住在校。学校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的亲人。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不仅在学习上关心帮助那些潜能生,课下为他们补习,而且在生活上我也尽量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有人生病了,我领着他们去看医生,帮他们打开水;有人衣服扯破了,我就拿到家里用缝纫机为他们缝缝;有人回家时没有路费了,我就先为他们拿出路费……去年转来一位学生,家是外县的,周末回家特别不容易,所以他就两周回一次家。他以前特喜欢去网吧玩游戏,虽然脑子很聪明,但成绩很一般,所以他妈妈总是放心不下,每周都要给我打电话询问情况。为了让他妈妈能够安心,他不回家的那个周末我就把他领到我家,给他做好吃的,陪他玩,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这孩子也争气,期末考试由入班时第二十多名进入到前十名。寒假,他妈妈又打来电话:“翟老师,太谢谢您了。要没有您的关心和爱护,我的孩子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谢谢您!”

篇10:爱的教育家长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完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在读时,我感受到了无边的爱的沐浴。

这是意大利的一名叫亚米契斯的作家在三年级写的共一个学期的日记,日记里写了每月故事中的人物和在学校的同学关爱同学、孝敬父母、热爱祖国、尊重残疾人„„的精神。例如,《一个不幸事件》中,罗贝蒂为了救一个快被车撞到的男孩,不幸被轧断了一条腿;《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中的朱里奥为了减轻爸爸写封套的劳累,他准时晚上12:00起来偷偷地写封套,却因白天劳累遭到父亲误解;《伦巴第的小哨兵》中一位弃儿受命令做了哨兵,不顾子弹袭击,爬上树侦查情况,不幸中弹身亡„„而这些事的思想,都出自同一个思想,同一个信念,那就是“爱”。爱的力量是强大的,也是弱小的,需要我们去做,去发现。

我记得还在上幼儿园时,看见了一位残疾人,他走路手一拐一拐的,脚也跛了。当时我不懂什么,也学着他的样子走,觉得好玩,结果小伙伴们都笑掉大牙。现在,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没有尊重他,如果他知道,一定会让他心里永远留下这样一道伤口。

在我们生活中,爱是到处都有的。我们也应该学会并做到关爱同学、孝敬父母、热爱祖国、尊重残疾人„„这样才能做个好学生,还会得到同学、老师和父母的赞许和尊重,这就是爱的强大力量。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爱,离我们并不远,只要我们做到。

篇11:《爱的教育》教育名著读后感

《爱的教育》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告诉我们: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教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它素质的基础。这部书细腻生动地刻画了各种高贵品质――爱国、善良、侠义、英勇、宽大、无私,令人深受感动。每一章节都洋溢着爱的旋律,都把“爱”表现得完整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到父母、师长、朋友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书中洋溢着对生活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无情鞭鞑。

《爱的教育》内容新颖别致,情节跌宕起伏,它所慰藉和激荡的情愫无不使人流下动情的泪水。那些发生在学校、班级和家里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那些父母对儿女的片片挚爱之心和殷殷期盼,师生、朋友、同学之间的爱和友谊,对祖国的神圣的爱无不流溢与纸上,爱子之情,同学之谊,师生之情,爱国之感,无不动人心魄,催人泪下。

篇12: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对每个人来说,那么熟悉,因为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直到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才真正懂得了爱有多么的伟大。

爱,无处不在。我们一出生,就沉浸在爱的海洋里,享受到家长的爱。渐渐的,我们上学了,又有老师的爱,同学们的爱。爱,如影随行,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爱,我们从未离开它。爱可以使我们快乐健康地成长;爱可以给予我们温暖。

《爱的教育》讲述了安利柯升入小学四年级,在短短九个月的学习生活中,他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并以日记形式记录了下来。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为老师对学生的爱。安利柯的老师把学生当亲人!

安利柯的老师居然这样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你们是我的儿子、女儿!我爱你们,请你们也喜欢我!你们之中,我一个都不愿责罚,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让我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老师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于他,这位老师的真诚深深地打动了我!每个人在生活中,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犯些错误。可是我们作为小孩子,却常常受到严厉的批评,而我们的进步却常常会被忽略!每个人都不希望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差生或者坏孩子。“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老师给我们最好的安慰,也是最深刻的爱。

这本书教会我要珍惜每一份爱。

篇13:爱的教育家长读后感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爱的教育》用质朴的笔法、娓娓动听的故事, 带给孩子们正直、勇敢、坚强、勤奋, 更应当引发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深深思考。这是一本常读常新的好书, 重读《爱的教育》, 在以下三个方面, 我颇受启发。

学校里, 人人是平等的

一个因为父亲是上等人就高傲的孩子, 吵闹中对卖炭者的儿子说出:“你的父亲是个叫花子!”当这位绅士闻知此事, “脸红了起来”, 问明情况, 不仅要求自己的儿子要向同学道歉, 而且“把手向卖炭的伸去, 卖炭的就握着大摇起来”, 而卖炭者对于绅士道歉的“很对不住的样子”以及“不敢当”的卑微感就此消失。[3]

这样感人甚至是让你的心灵为之一震的故事在《爱的教育》中不断出现, 没有过多的说教, 但时刻传达着这样一个声音:“学校里, 人人是平等的”, 而平等的前提是要尊重每一个孩子。这种尊重不是被要求的, 而是发自内心的, 不仅要尊重每个孩子的身心特点, 而且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家庭背景、种族、宗教信仰。更为重要的是尊重每一个孩子不仅仅是对教师的要求, 而且是对社会每个人的要求, 当然也包括家长。

确实, 一个个圣洁的婴孩来到这世界上的时候, 不仅携带了遗传基因, 而且有了家庭背景, 但是这并不应该蒙上人们的眼睛, 让这个孩子的自身消逝在这些外在的、他们不可决定的因素中。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大大的这个圣洁的孩子, 我们应该尊重这个孩子, 与这个孩子建立起沟通, 而不是其他的一切。对于一个纯净的孩子, 一旦潜意识中我们区分了阶层、种族, 就很难想象我们建立在这样的意识基础上的行为会不会失去公平与公正, 造成罪恶。

孩子的伙伴

主人公安利柯每周都会邀请班里的小伙伴来做客或者和小伙伴的家人一起出游。是因为他们是独生子吗?是为了丰富生活驱赶寂寞吗?不是的, 不是的。我想这是作者基于平等的爱每一个孩子的理念自然而然引申而来的, 安利柯也邀请家境较好、父母为“上等人”的同学, 但更多的是一些贫寒的“下等人”子弟。我很佩服主人公的父亲。为残疾的孩子来访, 他去掉一张可能让那个孩子难堪的装饰画;制止安利柯擦掉石匠的儿子落下的石灰, 而是自己偷偷地抹去;他示意儿子将心爱的小火车送给一个从来没有过玩具的同伴。可敬的父亲, 让儿子学会关心、疼爱需要爱的每一个人, 同时也让自己的孩子从别人那里学到孝敬、勤奋与刻苦。

当今时代, 越来越“人与群分”了。精英自然与精英聚集, 更多的人在跑步向精英靠拢, 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了故乡, 然后就背离自己曾经的阶层, 甚至厌恶、唾弃自己原来生存的环境。精英与大众的接触是什么?或者说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对话是以一种怎样的方式进行?共生于这个世间, 有多少是从心底发出的尊重?关怀与支持又有多少是给予而不是施舍?如今我们有多少人主动或者仅仅是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接触“下等人”?我们为孩子创造的空间环境是不是正在加剧这种对话的不可能或是对话的不真诚?

身体的强健与自然教育

这不是《爱的教育》所探索的, 虽然《爱的教育》中也不断地出现过身体的健康问题、出现过死亡。而《续爱的教育》[4]直接以“安利柯的失败”开始, 这个好学、勤奋的孩子由于好学与勤奋病了。正因如此, 他接受到了舅父白契——这位人生阅历丰富的老船长的自然教育。

身体健康的问题在《续爱的教育》中虽然只是一个引子, 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更为重视自然教育的问题, 或者说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互关系的问题。

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书本知识或者说是学校教育, 在这种重视中孩子的身体与孩子的经历在不断地被忽视。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作为父母, 当自己的孩子在同龄人中表现出聪明、智慧、知识丰富的时候, 我们肯定是骄傲的, 或者说这更能满足我们的虚荣心。但是, 你会因为孩子的强健而引以自豪吗?也会。但对于如今大多数的人来说, 这种愉悦感是远远比不上孩子智力表现出的优秀带来的愉悦的!

精细动作的发展、智力的提升到底是什么?实际上这些内容很多是成人世界给予孩子们的或者是强制给予孩子们的, 不管孩子们是否愿意, 我们都会自然不自然地强制每个孩子提升智力, 甚至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而孩子的大运动能力、孩子的身体健康、孩子的亲身体验这些儿童成长自发的内容往往要受到压制。

事实上, 作为一个要生存的人, 他首先肯定是要强壮身体, 而这种强壮一定是一种适应, 是一种探索。他要知道冷或者是热、他要知道道路和田野, 他要犯错误、他要碰钉子。而不是我们给他穿上肯定不会让他受冷的衣服, 不是我们抱着他跨过马路, 不是我们告诉他摔倒了会疼他就知道什么是疼, 不是我们为他阻挡了困难他就可以一帆风顺的。

身体的强健与生命的体验一定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发展却并不一定与强健的身体和生命的体验有直接的意义相关, 更说不到促进。

几乎每个人都可以问心无愧地对孩子说, 我们的教育是充满着爱的, 但是我们需要思考“爱是什么?”什么是“爱的教育”?

注释

1[1]《爱的教育》1923年被介绍到我国, 由《东方杂志》连载;1924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

2[2]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到了现在, 真空虚了。但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 走马灯似地更变迎合, 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 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 有人说四方形好, 有人说圆形好, 朝三暮四的改个不休, 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 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 就是爱。教育没有情爱, 就成了无水的池, 任你四方形也罢, 圆形也罢, 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3[3][意大利]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夏丏尊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7:24.

篇14:幼儿教育:爱的教育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师爱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幼儿教育的对象都是3-7岁的孩子,他们幼小,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这时就需要教师用似春雨般的爱去滋润,去熏陶,这对正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的幼儿来说,是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由此看来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因此,我认为幼儿的品德教育。爱,是永恒的主题。

一、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热爱幼教这个岗位,我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孩子,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记得孩子们适应了幼儿园,慢慢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有一次户外活动时,菲菲跑来问我:“老师,你有没有好朋友啊,你的好朋友是谁啊?”我笑着回答道: “我的好朋友是你们啊!”忽然宣宣大声说道:“老师是老师,老师不是朋友,要是朋友,她为什么不和我们荡秋千玩攀岩啊?”“对啊,为什么呢?”孩子们开始议论起来,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赵兴宇跑来拉我手,说道:“老师,咱们一起去玩滑梯吧!”说完,不由分说的拉我来到滑梯前,看着孩子期盼的眼光,我“勇敢”的用手抓住了滑梯,虽然看起来我的身体和幼稚的滑梯是多么的不合适宜,但是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在他们心中不再是那个遙不可及的老师,我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我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那次后我和孩子们的心走的更近了,他们和我的感情更深了,于是我常常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引导他们正确的和朋友相处,在一次次感情的交流中,萌发他们爱的情感,认识朋友间的友爱。同时也让我感受到爱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我用爱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孩子们的骄横、多疑、自私和冷漠少了,班上出现了团结灰爱,互帮互助的好气象。孩子们互相帮助,师生们谈笑风生,在师生的共同呵护下,我们班成了一个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乐园。让我惊讶的是在让他们感受爱时,他们也回赠给我真诚的爱。记得那次我感冒了,很严重。我嘶哑着嗓子去给小朋友上课,那天恰巧我穿了件新衣。刚走进教室,孩子们就围了上来大呼小叫地说:“老师好!”我刚张开嘴让他们安静下来,突然有个声音大声地说:“不要吵了!老师的嗓子哑了!老师的嗓子都哑了!”顿时整个教室安静了下来,孩子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端正地坐好,安静地看着我。当我张开嘴让他们跟着我念儿歌时又有小朋友举手提议:“老师,我们今天学唱歌吧!我们能自己跟着磁带学,那样你的嗓子会好得快些,妈妈说嗓子哑了要少说话!”多懂事的孩子,只知他们平时爱惹我生气,不知他们竟也知道关心我!下课了,孩子们硬要把剥好的橘子塞进我的嘴里,说:“老师吃了它吧!吃了你的嗓子就会好了!”在那一刻我发现孩子们已经学会爱别人了,面对这金子般的爱,我顿时热泪盈眶了。这不就是高尔基说的:“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你的点滴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

二、爱是一种行动体验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撒种爱心,用爱的行动让他们重新点燃希塑之火。当孩子拖着鼻涕走到我面前时,我会亲手用纸巾将他擦拭干净;当孩子离开父母哇哇大哭时,我会像妈妈一样抱起他,给他温暖给他安慰……我用我的行动表达着我的爱意,一个不经意的抚摸,一个鼓励的眼神,使孩子感到老师在意他、喜欢他、信任他、关心他。小班幼儿刚刚入园,哭闹是常有的事情,看着他们哭着找妈妈的时候,我的心也被触动了,每每这时我便走过去把他们抱起来,摸摸他们的头,亲亲他们的小脸,让他们感受到妈妈一样的温暖……午睡对于有的幼儿来说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我们班的崔文凯便是如此。中午午睡时,孩子们都躺下了,只有崔文凯眼里含着泪的默默坐在床边,我走过去问道: “宝贝,你怎么了,不舒服吗?”,他没有说话,眼泪反而流的更多了。我摸摸他的头,没事啊。于是我有耐心的对他说道:“宝贝,是不是想妈妈了?在幼儿园,老师就是妈妈。让我当你的妈妈,看着你睡觉,好吗?”文凯抬头看看我,用小小的声音说道:“我想妈妈,睡觉的时候我都搂着妈妈的胳膊,我要妈妈……。”为文凯擦干眼泪,哄他躺下后,我在他耳边说:“老师就是凯凯的妈妈,你搂着我的胳膊睡好吗?”看着他搂着我的胳膊甜甜的睡去时,我感到了做老师的幸福……以后的日子,每到午睡时,文凯总是搂着我的胳膊缓缓睡去。一天,文凯高兴昀跑到我跟前大声说:“老师像妈妈,老师就是妈妈。”这是全班小朋友也都兴奋了,妈妈,妈妈的叫个不停,听到孩子们甜甜的叫声,我的眼角泛出了泪花,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这时教师不仅要用行动爱孩子感染孩子,同时更应用行动榜样影响孩子。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在通过模仿来认识感知世界,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认识世界。教师正是孩子们的榜样,她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正像有人说的“幼儿是一面镜子,是谁的镜子呢?是我们每位老师的镜子。”

篇15:爱的教育 读后感

——读《爱的教育》有感

说到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一定会想到四个字,那就是“仁者爱人”。近日,当我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放在手上细细品味的时候,深切地体味到中西方对“爱”这一词汇的不谋而合。

这本书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通过日记体的形式,描写了发生在他身边的各式各样令人感动的小故事,通过一个个故事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字里行间把“爱”展现得精湛厚重、淋漓尽致。它激励我们要学会勇敢、坚强,以不屈不挠的意志迎接现实生活的挑战,用爱心去创造美好的世界;它教会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去爱人、爱己、爱国、爱家;它教导我们要树立自己的信仰,对朋友予以包容,对错误要正确对待,对贫者要报以关怀,对父母要尊敬爱戴;它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爱的真谛。

《爱的教育》中一则《小抄写员》的小故事,深深打动了我。这个故事描写的是一个名叫叙利奥的小学生,他的父亲在铁路工作,还有几个比叙利奥小的儿女,父亲最爱叙利奥,一家人过着清苦的生活。为了补贴家用,叙利奥的父亲接了一些签条来抄写。叙利奥心疼父亲早上要出去工作,晚上还要抄写,于是想替父亲抄写,但父亲就是不答应。叙利奥不再请求父亲,而是等父亲休息后起来替父亲工作,由于睡眠不足,白天经常

打盹,父亲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误解叙利奥。叙利奥被误解后,总是下决心要停止工作,但是为了父亲为了家庭他又继续工作。父亲到最后竟然不管他,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弱。终于有一天,父亲知道真相,请求叙利奥原谅,也更爱叙利奥。叙利奥为了父亲和家人甘愿被误解,完全不顾自己,心里承装的都是对家人浓浓的爱意。

上一篇:谈双师教学下一篇:金盏菊的花语和传说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