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旅游局方案二

2024-05-11

焦作市旅游局方案二(精选3篇)

篇1:焦作市旅游局方案二

焦作市历年旅游宣传工作

2000年:

1、组团参加省内外旅游交易会

2、云台观瀑暨焦作三日游项目推介会

3、港澳旅游专列启程

4、俄罗斯皇家芭蕾舞艺术团到焦演出

5、冯巩等表演艺术家到影视城演出

6、<光武帝刘秀>等影视剧开拍

7、”焦作人游焦作“活动

8、第二届沁阳神农坛登山比赛

9、博爱风光两日游

10、嘉应观黄河苑一日游

11、孟州市一日游 2001年:

1、秦玉海被评为2001中国十大旅游风云人物

2、组团参加省国家旅游交易会

3、旅游大篷车活动

4、长治市首趟旅游专列抵焦

5、新闻媒体宣传(5部电视专题片)6、2001年太极拳和“云台山杯”全国武术散打擂台赛

7、金秋十月赏红叶活动

8、焦作旅游画册的发行 2002年:

1、焦作市首届红叶节

2、“一会两节”开幕

3、焦作山水旅游网开通

4、焦作市举办“云台之秋”观光采风活动

5、举办山水旅游笔会

6、赴港宣传 2003年:

1、焦作旅游考察团赴港

2、《人民日报》大篇幅报道焦作现象

3、台湾媒体首次接触焦作山水

4、宣传大篷车去徐州促销

5、参加第八届“北交会”

6、第二届焦作山水国际旅游节开幕

7、第二届红叶节

8、焦作山水风光摄影展在郑州举行 2004年:

1、“全国百强旅行社走进焦作山水踩线”

2、国务院参事考察团莅焦考察

3、赴新马泰宣传招商

4、“焦作现象”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5、第三届焦作红叶节开幕

6、焦作市旅游局获“卓越客户服务奖”

7、第三届焦作山水国际旅游节中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揭碑开园仪式举行 2005年:

1、晋冀鲁豫中原协作区旅游联谊会在焦举办

2、宣传大篷车到长三角宣传促销

3、一赛一节重点项目发布签约仪式

4、第三届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和第四届焦作山水国际旅游节开幕

5、十万太极人穿越云台山活动

6、第四届红叶节开幕

7、焦作山水太极魂海南行促销活动 2006:

1、第五届焦作山水国际旅游节北京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2、第五届焦作国际山水旅游节开幕

3、第五届焦作红叶节

4、中国旅游协作区第七届市长年会召开(焦作被授予中国旅游魅力城市)2007:

1、“焦作山水美如画”获奖

2、焦作举办高端旅游推介会

3、“太极魂山水行—焦作之夜”首演成功

4、第三届神农文化节开幕

5、第六届焦作山水国际旅游节、6、焦作现象国际论坛开幕 2008:

1、第二届中国·修武云台山竹林七贤学术研讨会举办

2、云台山被纳入北京奥运精品旅游线路

3、云台山数字化建设跨入全国景区先进行列

4、云台山景区亮相上海

5、云台上成为全省改革开放30年唯一先进景区典型

6、第四届神农文化节暨戊子年炎帝祭拜大典举办

篇2:焦作市旅游局方案二

世界旅游业已从观光旅游为主体, 发展为休闲旅游, 生态旅游, 回归自然成为一种时尚, 方兴未艾。旅游项目的开发日益趋向获知性、参与性、丰富性相结合的多层次开发模式。目前新区旅游项目比较单一, 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游客的多种需求, 缺乏旅游吸引力, 因此通过旅游产品的开发规划, 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切合新区旅游资源自身特点的游憩活动, 以吸引和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 合理调节旅游节奏, 克服旅游季节性差异, 提高旅游区在市内、省内乃至国内的知名度。近几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 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 就会对那里的旅游土特产也情有独钟。焦作的山水在国内外早有盛名, 青天河、神农坛、云台山、青龙峡、焦作的影视城和森林公园等景点的开发建设, 使焦作的旅游业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焦作山水游”的品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全国各地旅游者, 已为全省第一, 全中国之首。创建优秀旅游城市, 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以开发旅游业来带动旅游产品的发展已经势在必行了。

(1) 焦作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除景点的开发建设外, 开通了连结景点的绿化交通干线, 城市的集中整治行动, 去年“一会双节”的举办, 显示了要把焦作建设成为一个优秀旅游城市的决心。

(2) 市场分析证明了近几年焦作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 与政府的支持, 与焦作人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但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不足之处, 那就是旅游业仅是在景点中开发, 没有涉及到整个地区的旅游产品开发, 没有更多的产品让游客随身带走。所以焦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是一个急待开发的项目, 其丰富而独特的资源将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生产潜力, 等待我们去开发和利用, 这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总投资及实施方案:项目总投资需要大约1000万元, 可开发项目包括: (1) 如怀菊花、牛膝等;名贵药材的利用 (2) 四大怀药的扩大生产和后续加工; (3) 旅游风景画册、挂历、宣传品和纪念品; (4) 花灯、小首饰、民族音乐 (舞蹈) 等音像制品 (5) 古人类、古生物仿真品及纪念徽章、扇子等小物件; (6) 焦作小吃如烤鸭、乳烧烤、炒凉粉、炒面皮、凉鸡、凉粉、棉花糖等特色食品; (7) 民族服饰及刺绣产品如丝巾、手帕等; (8) 苹果、山楂、栗子、大枣、樱桃等地方优质水果蔬菜等。这些产品的开发和深加工都离不开政府的大量投资。

2 焦作旅游产品开发的可行性

为了促进焦作旅游产业的发展, 使来焦作的游客“有景可观, 有产品可带”, 开发和利用焦作的旅游产品势在必行。使游客在观赏清秀的“焦作山水”之后, 能购到具有纪念意义的工艺美术品、实用艺术品, 品尝到土特产品, 带回去观赏、使用或送给亲朋好友。那么旅游产品的发展就要根据人们需要的“吃、喝、穿、送、用”来考虑, 根据焦作地区特点来发展, 根据焦作技术力量来兴办, 本着先易后难, 先占领焦作市场后抢占河南, 再进军全国的目标来发展。逐步把焦作发展成为全国旅游产品生产基地。因此我想就技术力量组织、项目开发、市场开拓、政策扶持四个问题进行探讨。焦作市首要开发和利用的旅游产品项目:

(1) 焦作云台山、青龙峡山水观光旅游产品。拥有丰富的焦作地貌景观, 红枫丛、红枫林、洞群、峡谷、温泉、瀑布等发育典型, 舒缓、优美的山水风光与民族风情相结合, 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象, 以山珍野味、农家风情等为代表的旅游资源均是开展青龙峡山水田园旅游的资源载体。以自然景观为主, 就地取材, 以景就势, 体现自然之美。

(2) 瓷版画。瓷板画是在平板素瓷上手工绘画后再经高温烧制所成的陶瓷艺术品, 焦作餐具、瓷板画制品多年来一直对外出口, 可见其品质优良。若是以焦作山水风景为题材, 以人物、山水、花卉、翎毛、鱼藻等作吉祥图案, 以国画手法, 手工绘画或制作瓷花贴烧, 烤成形状各异的图案和物件。形制也呈多样化, 有长方、圆形、椭圆、多方、多角、扇面等式。这些工艺简单又价廉物美, 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3) 雕塑。雕塑是旅游工艺品的一个大项, 它分为小件石雕、木雕、琉璃雕、铜雕、炭雕、金银玉雕、漆线雕、水晶雕和贝雕, 题材广泛, 内容众多, 复制较易, 但创作较难。根据焦作目前的资源可进行木雕、小件石雕、玉雕、水晶及贝雕, 可以把云台山的瀑布、青龙峡的枫叶及影视城的古代人物, 森林公园的鸟类各种姿态和各种花草等制成微型雕塑。在具体制作过程中, 可以运用木雕、浮雕、瓷雕、奇石等手法, 制作出高档的雕塑产品。此外, 以电脑机械雕刻和激光雕刻等现代高科技为手段, 采用2D、3D浮雕方法, 选用专用雕刻材料vc板亚克力板或普通材料和双色板等, 雕出各种小物件和小饰品及生活用品。这样一方面经济实惠、便于携带, 另一方面又提高了焦作旅游景点的知名度,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旅游土产品。“四大怀药”、“太行山楂”、“太行红柿”是焦作旅游土特产的三大项, 其中“四大怀药”早已驰名中外, 还研发出怀山药露、怀山药酒等系列产品。我们可以将红柿的鲜果做成柿饼, 山楂的鲜果做成干片、丸、糕等一系列产品, 把怀山药、怀菊花装在画有焦作山水的精美盒里, 再加上说明书或加缎条等饰品, 打造出焦作市土特品位, 而且可以实现精神享受和经济利益的双丰收。

(5) 旅游实用广告艺术品。这是旅游产品中销量最大、价位较低、宣传力最强的产品, 包括雨伞、T恤衫、旅游帽、提包、高档真丝围巾、真丝披肩等。景点图案以版画形式设计, 用丝印方法印刷出来, 或用丙稀颜料、国画手法绘制在高档真丝饰品上。国外有很多服饰就是冠以当地的风景图案。例如圣彼德堡一件T恤衫, 背上印了一个导游地图, 胸前印了16个景点缩影, 非常时尚美观, 到这个城市的游客几乎每人一件。

在这几种旅游实用品的图案设计上, 有景点综合性的, 有突出一个景点的, 有书画兼设的, 有大幅景点画面绘制的, 有板画形式表现局部的, 众多样品出现在旅游品市场上, 将是风彩各异、琳琅满目。

(6) 山水旅游景物新鲜, 能花很少的钱把这里的红叶、蝴蝶、奇花、野草、蜻蜓、蝎子、蜈蚣带回以作纪念, 或以小礼品赠友是最好不过的。我们焦作生产这些小产品不需要大的投资, 也无需较多的资金, 只是一些小小的手工艺品, 人人可学做, 特别适合无业人员和下岗工人去开辟新的就业渠道。

(7) 国画、油画、水彩画、金箔画。焦作山水资源丰富, 景色秀丽奇特, 且绘画、电脑艺术设计人才众多, 实力雄厚, 尤其是将样品投入到市场后, 选定畅销样稿, 利用电脑及大型彩色平板打印机和彩色卷材打印机, 打印在多种平面介质和卷材介质上 (如:亚克板、玻璃、KT板, 铝塑板、PVC板、油画布、写真等) 再将其装裱, 制作成像框, 加上底座制成高档饰品和赠品。使其批量生产, 力求产业化生产, 以求降低生产成本, 这样既宣传了焦作的景点, 又能使焦作美术界人士大有所为, 同时也带动了焦作地区旅游产品的发展。

3 焦作旅游产品的特点及产品设计研发中存在的问题

焦作的旅游产品具有其复杂性。既有一般服务产品的共性:无形性、不可储存性、不可移动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同时又有特殊性:产品的消费过程是一种主观的体验;产品的不流动而消费者流动;产品须由多项子产品组合;是为满足生活基本需求之外为更高层次需求的产品, 是弹性较大的软需求。焦作旅游产品的构成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各环节, 是一种综合性复合型的产品。焦作产品的形成跨部门跨行业, 涉及面多、关联度广。旅游业作为依附性的产业, 产业的边界模糊, 可以说是靠产品聚集产业。有产品则形成相关的上下游企业, 构成产业链。未形成产品, 企业则各行其道、各为其主, 产业处于松散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 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的核心。

当前焦作旅游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1) 资源的类同化导致产品的同质化。由于焦作旅游产品个性的缺失, 难以形成有特色的产品, 极易被复制克隆, 难以摆脱低层次低水平的竞争。

(2) 资源的深度利用不足, 资源形态未深加工为产品形态。焦作旅游产品大都是靠廉价出售资源, 只能形成初级产品。

(3) 未能形成产品体系。焦作既缺少主打产品, 又缺少衍生产品和伴生产品, 产品的谱系和延伸不足。

(4) 许多焦作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在市场上认可度低。概念性的产品停留在理念上、规划中, 未能转化为市场形态的产品。

(5) 传统的旅游产品面临着产品的生命周期。焦作旅游产品大多为一次性消费, 重游率低。

4 焦作旅游产品销售专业市场的组织与外地旅游产品市场研发

对照外地艺术品和旅游商品市场设置的模式, 如北京的琉璃厂, 广州的文德路, 开封的御街, 西安的秦俑馆前街, 都集中商户专业经营, 使游客能节约时间, 在一个点上买到各种旅游纪念品。建议焦作可在市中心塔南路设一重点经营区, 各旅游景区设若干门市为旅游购物中心, 经营旅游工艺品、旅游实用品和土特产品。以集体企业为中心, 配以私营商户组成旅游品市场, 方便游客, 由导游员带队介绍购物。生产旅游品的企业, 其产品除供应焦作销售外, 还可以拿到外地或者全国旅游产品交易会上出售, 另外, 逐步扩大市场, 使焦作的旅游产品产业化、规模化、推动焦作经济的持续增长。

5 旅游产品要发展, 不但需要政府支持, 还需要政府的大力宣传

(1) 除旅游局以外, 政府应有一个专门负责旅游产品管理的办公室 (2) 政府应当有一个对产品研发的机构或者委托某一高校或者科研机构, 专门搞新产品的研发。 (3) 私营个体个人单独研究、生产、经营, 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4) 工商、税收、银行对开放旅游产品的企业, 要在办证、减税、资金、专业经营区租房等方面给予优惠。 (5) 学校、工厂、企业的美工, 在开发旅游产品的创作设计、技术研究上给予时间安排和费用上的资助。 (6) 焦作市委、市政府要对外引进人才, 广泛招聘有志之士, 支援焦作经济的发展。 (7) 为了进一步扩大旅游业的对外开放,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旅行社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 大力吸引和鼓励国外人员来我市进行旅游开发和经营。

综上所述, 我市旅游业要想蓬勃发展, 要靠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以及焦作市人民的共同努力, 同时要加强市场营销理念, 才能使我市的旅游产品走向全中国和全世界。

参考文献

[1]游云飞.森林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策略[J].福建林业科技, 2001, 3.

[2]徐栖玲, 陈宏巨.旅游开发与建设——中国老年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浅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4) .

[3]杜江.国际旅游业公约、协议汇编[Z].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0, 6.

篇3:基于焦作市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分析

关键词:焦作市;城市旅游;空间结构

一、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基本概括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内涵

从哲学上来说,空间作为客观存在的物质载体,其主要表现的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对于哲学上的空间结构来说,则具体指的是同一种事物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不同组成部分,并按照相应的规律进行重新组合、排列,从而形成一种各元素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优良关系。著名的吴必虎先生曾经说过:“空间当中不同的单元形成统一而系统的空间关系,而对于空间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点、线、面所组建的关系往往是抽象的,被称之为空间结构。”在区域科学这样一个相对较大的范围之中,空间结构作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实质上则是运用时空结合的方式,对空间当中的各个要素、组合方式以及演变历程进行不断地优化。

(二)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基本内容

1.旅游空间结构及形态特点

旅游空间结构及形态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因为城市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点实际上是对空间结构进行的具象反映,因此我们可以将旅游空间形态看作是旅游空间结构的一种外在体现。而如果说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是对各个旅游活动在不同地域上的一种抽象体现,那么城市旅游空间形态则是对不同城市旅游活动在地域上的呈现。

2.旅游空间结构及布局特点

布局主要是对事物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因此,在旅游空间布局当中,我们又可以将其看作是旅游空间规划布局,所反映的则是在整个旅游系统当中不同元素在空间当中存在的分布情况,只有对这些元素充分地认识,能够进行良好的空间布局,也只有营造合理的旅游空间布局,才能够促进旅游空间结构的不断优化。

二、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主要形式

(一)“凝聚”模式的空间结构

这种模式主要是运用于对旅游目的的生命周期进行探索的阶段,在某个城市当中或者是区域之中,有一块旅游资源相对丰富,而且交通以及经济发展都存在很大优势的情况之下,能够首先发展起来,并逐步向四周进行扩展,从而形成城市旅游的中心区域。而在这个时候,在城市当中便只有这一个节点,在这一个节点当中同时容纳了中心吸引物以及吸引物聚集体两部分,而在这当中唯一一个核心吸引物聚集体便是旅游者所带来的主要动力。而在此时,这部分旅游活动则处于一种自发形的状态,而旅游业的发展也基本成型。其所表现出来的空间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空间、景观表现狭小而单调,服务体系的构建还相对欠缺;节点以及规模相对较小,吸引力相对较弱;旅游路线相对单一,客源不稳定且容易受到影响,对近市场的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放射”模式的空间结构

这种模式主要凝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从而产生的一种具有过渡性的阶段模式。随着城市旅游业的不断發展,在城市空间的扩张上,逐渐由中心区域向四周不断地延伸,周边地区的旅游得到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而在对这方面的资源进行利用的时候,一些极具吸引力的腹地旅游资源以及更深层次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了运用,多阶段并存的城市旅游空间模式逐渐得到了显现。

(三)“板块”模式的空间结构

这种模式主要出现在旅游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巩固时期,会表现出衰落的状态,原因则主要是由于其旅游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而对于中国来说,其旅游业发展相对较晚,整体发展仍会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因为在对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时候仅仅只是对其鼎盛的模式进行研究,而对于衰落的模式研究则较少。而板块模式则主要是旅游地从凝聚模式然后到放射模式,最终演进到最为鼎盛时期所表现的效果。随着城市旅游空间的不断发展,城市旅游节点也逐渐增多,不同性质的城市旅游区开始不断出现,城市日益呈现出多旅游区空间不断增长的新格局,而游客对于旅游区的选择性也逐渐增大。

三、焦作市旅游资源以及景观结构特点

(一)焦作市旅游资源的分类

对于焦作市的旅游资源分布来说,“北富南贫”、类型丰富多样则是其主要的特点所在,旅游资源之间的密度较大,而且门类相对齐全,大多以优良的旅游资源居多,同时也是河南地区旅游资源当中最为丰富的地区。依据旅游资源的主要分类可以看出,在这当中主要以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两种旅游资源为主。自然景观旅游主要在市域北部太行山区域以及南部黄河沿线这两处聚集,而人文景观则主要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区域。在中国旅游资源所具有的一些类型当中,焦作市就占据8大类,30个亚类、128个基本类型、3968个旅游资源单体,其旅游资源密度已经远远高达每平方公里0.97个,在这当中特品级以及优良的旅游资源占到总资源当中一半以上。在整个资源体系当中基本类型较多,单体的总数量偏多而且资源密度极高,空间的分布广,从而使得各个类型与资源之间相互兼容,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二)焦作市旅游资源空间的分布特点

1.北部地区

主要指北面沿太行山区域,以云台山风景区作为增长级的重要旅游景点,并从太上山作为发展轴,从而分布在南太行山水生态旅游区域。在这当中,主要的旅游景点有红石峡、小寨沟、竹林七贤等,以节点的形式重新组成云台山旅游风景区;青龙峡风景区、峰林峡风景区;由大坝、大泉湖、三姑泉、月山寺等旅游节点进而构建出青天河旅游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辩五谷、社坛祭天的神农山旅游区五大园区在太行山区域由东向西依次排开,而且云台山、青天河、青龙峡、峰林峡、神农山五大园区都归属于世界地质公园。

2.南部地区

主要由孟州、温县以及武陟县南部区域,在这当中的旅游景点则主要包括我国在历史上唯一一处记述治黄史的庙观,同时也是河南省境内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建筑群体,这处建筑群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黄河文化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处。在建筑风格上仿北京故宫建筑群体,其规模相对较大,主要包含了风神点、禹王阁以及御碑亭等等。在鸟类资源相对丰富的沿海区域,有线状分布的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中华太极拳的重要发祥地——陈家沟景区、司马懿故里、韩园等。

3.中部区域

中部区域大多是人文景观,以修武县、焦作地区的主城区、博爱县以及沁阳等地区为中心,并呈圈层的形式逐渐分布。而在修武县的周围有胜果圣塔、赵张弓等景点围绕;在焦作市区则由龙源湖、影视城、汉山阳城遗址等;在博爱县的内部以及周围则分布了月山寺、丹沁竹林等风景区;在沁阳的内部区域则主要有三圣塔、李商隐墓,等等。

四、对焦作市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

(一)对区域中新兴旅游资源以及文化进行挖掘

1.太极文化产业

太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为典型的文化以及精髓所在,而焦作市对于太极文化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及基础条件,其作为国家权威机构命名的“太极拳发源地”以及“太极圣地”。在这个区域当中存在着许多文化遗址以及历史传说,有历经百年传承的陈式太极拳以及国内相对知名的武林泰斗,同时还有80多位联系者的群众基础,有全市上下对于发展太极文化产业最为迫切的动力;同时,焦作市还面临着对太极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战略机遇。在世界范围之內,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求,也为太极文化的发展和推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矿山遗产旅游产业的开发

对于矿山遗产旅游产业进行开发,主要是针对焦作市所隐藏的历史文化特点进行发掘,是对焦作转型及发展过程当中所开发的重点内容,是从地下——地上——地下进行逐步重复开发的主要过程,是对煤炭城市自身所具有的遗产文化进行保护的重要过程,也是对旅游城市进行发展的文化灵魂,是促进焦作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3.“水”资源的开发运用

南水北调工程贯穿焦作这个城市之中,从而促使焦作市区河流众多,对于其中水景观的开发和运用则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焦作市的建设当中,主要由黄河、大沙河、沁河以及南水北调中线的运河互相交错相连,从而形成“丰”字形的水景观。这种水景观足够引起我们的联想,通过相应的方式和方法对之进行重构,从而使之成为焦作市最为独特的景观模式。

(二)对旅游产品的重构

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之上,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具有当地的特色,而这种特色要与其景观进行有效结合。只有将这种产品塑造成最具代表性的景区标志,才能够不断对其产品的附加值进行提升。而对于景区动态设计的旅游资源、景观的开发之上,焦作的旅游产品同样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其中有:其一,具有养生健身旅游特点的陈家沟太极拳发祥地;其二,具有地质知识以及矿产知识型特点的科普知识游;其三,具有民俗风情特点的旅游景点,如孟州河阳花鼓戏、修武县的松花蛋制作,等等;其四,具有农业观光旅游特点的四大怀药种植区以及温县铁棍山药去、武陟西滑封村等等。

参考文献:

[1]王转红.云台山旅游市场定位及营销策略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2]李雪霞.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浅析西递旅游发展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2).

[3]杨国良,黄鹭红,刘波,彭文甫,吴妍.城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研究[J].规划师,2008,(02).

[4]齐志南,石培基.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甘肃省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 .

[5]汪德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01) .

作者简介:

上一篇:凤凰山一日游初中作文下一篇:孝亲敬老优秀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