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度检测原始记录

2024-04-13

色度检测原始记录(共9篇)

篇1:色度检测原始记录

№14

塔式起重机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检测

原始记录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站

检测部

****年**月**日

1、本报告适用于建筑塔式起重机,其他形式的塔式起重机的特殊检验项目,可在“其他”栏或另附加附页列出。

2、露天工作的起重机,检验时环境湿度应在-25℃—+40℃之间;风力不大于5级。

3、检验用仪器、量具和工具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其改组和精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在国家计量部门校准的有效期内。

4、检验人员应具备检验资格,上机检验前,作业环境所需要的检验员自身安全防护用品应装束整齐。检验前必须先断起重机动力电源,试车时送电。

5、判废的起重机,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一律拆除。判临时停止使用的起重机事后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6、用钢笔填写,字迹工整。

7、本报告书一式二份,由检验单位和被检单位分存。保存期为三年。

8、本报告书无检验员和审核负责人签章无效。

9、报告收实测栏应填写检测数据或特殊情况的说明。

检查检测原始记录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使用单位

所在工地

安装高度

制造厂名

生产许可证号

产品编号

出厂日期

安装单位

项目负责人

检测人员:

****年**月**日

检测人员:

****年**月**日

主任:

****年**月**日

检测结论评定说明

一、检测项目中带“△”者为保证项,保证项不允许出现不合格。

在检测过程中,凡发现有“△”项不合格,必须立即停止使用。整改后,经我站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其他为一般项,当一般项出现6项时,也必须立即停止使用。

整改后,经我站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序号

检验

项目

类别

检测

结果

结论

标志

成套

1、产品标牌、生产许可证。

2、操作指示标志、警示标志、性能参数总表。

3、产品合格证或大修出厂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电气原理图、线路

图、基础安装图、附着装置安装图、平衡重、压重图。

基础

4、基础与设计一致。

5、基础周围有排水设施,有围护设施,基础的地耐力满足承载要求,混

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外观

检查

6、金属结构件:无扭曲、弯曲、变形、腐蚀。

7、油漆:涂刷均匀、无漏涂,满足防腐要求。

8、锚固点以上塔身自由高度不超过说明书规定(规定:m)

架体

9、塔身上不能附着或连接其它架体等结构。

10、塔机附墙

距离、附墙间距符合说明书规定(单位:m)

11、锚固在建筑物上的结构及锚拉杆强度足够连接可靠。框架位置正确。

12、在最高锚固点以下塔身轴心线对支承面垂直度偏差不超过相应高度

2/1000。自由高度垂直度误差不大于4/1000。(单位:m)

起升

机构

13、在所有工况下运行时,应保证启动、制动平稳。

14、吊重在空中停止后,重复慢速起升时,不允许吊重有瞬时下滑现象。

15、钢丝绳无弯折、压肩、扭结、散开现象。

16、钢丝绳端固定符合标准进行对照、作出判断。

17、根据钢丝绳报废标准进行对照、作出判断。

18、超过50m,在塔顶和臂架头部装置防撞红色灯。

19、超过30m,在塔机顶部和臂架头部装置防撞红色灯。

20、有迅速切断电源的紧急开关,并有醒目颜色。

21、电气系统应有漏电保护装置。

22、司机室应有照明设施,照明电路电压不大于220V,并单独控制。设置绝缘橡胶板、灭火器。

23、吊钩高度限位器(2倍率≥1m,4倍率≥0.7m)。

24、回转限位器。

25、吊钩防脱棘爪有效。

26、起重量限制器动作正常。

27、力矩限制器。

28、小车缓冲器有效。

29、小车断绳保护装置正常。

30、塔机与架空线路有无防护措施及装置。

31、多塔作业有无防碰撞措施及装置。

32、操作人员(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吊装工持证上岗。

33、高层指挥应配置对讲机或旗语指挥。

34、拆装队伍应有拆装资质证,检查其有无拆装方案。

35、安装完毕有无验收资料及负责人签字。

36、始用新机是否省厅备案产品。

经检测,该样机保证项有

项不合格。

一般项有

项不合格。

检测人:

篇2:色度检测原始记录

------科标无机实验室

科标无机实验室拥有完备、先进的涂料测试、研发仪器设备。具有涂料制备、性能测试、老化测试、分析表征等各种近代测试仪器设备,其中核磁共振波谱仪、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液相色谱仪、远红外光谱仪、耐臭氧测验机、加速老化试验机、热分析仪、激光粒度仪、阻燃测试分析以及各种涂料实验机等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有利的保障了各项检测、研发任务的优质、高效、完成。专业提供色漆和清漆附着力检测、色漆和清漆粘度检测、色漆和清漆流出时间检测、色漆和清漆硬度检测、色漆和清漆耐冲击性检测、色漆和清漆耐水性检测等。一:清漆检测概述

清漆,又名凡立水,是由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在加上溶剂组成的涂料。由于涂料和涂膜都是透明的,因而也称透明涂料。涂在物体表面,干燥后形成光滑薄膜,显出物面原有的纹理。二:主要检测范围

建筑防水涂料、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胶粘剂、内墙涂料、外墙涂料、溶剂型外墙涂料、汽车面漆、汽车底漆、桥梁漆、溶剂型木、器涂料、内墙涂料、弹性体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沥青防水卷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氯磺化聚乙烯防腐涂料、富锌底漆、各色醇酸磁漆、建筑室内用腻子、溶剂型聚氨酯涂料、醇酸清漆、硝基清漆、丙烯酸清漆、水泥地板漆、聚氨酯防水涂料、外墙无机建筑涂料、高分子防水材料-片材、钢结构防火涂料、饰面型防火涂料、船壳漆、船用油舱漆、船用防锈漆、船体防污防锈漆、船舶压载舱漆、C06-1铁红醇酸底漆、H06-2铁红、锌黄、铁黑环氧酯底漆、各色酚醛防锈漆、红丹醇酸防锈漆、各色硝基底漆、硝基漆稀释剂、过氯乙烯漆稀释剂、氨基漆稀释剂、脱漆剂、硝基漆防潮剂、过氯乙烯漆防潮剂、水性涂料、F01-l酚醛清漆、各色酚醛磁漆、云铁酚醛防锈漆、醇酸烘干绝缘漆、各色醇酸腻子、各色硝基外用磁漆、各色硝基腻子、各色硝基铅笔漆、各色硝基铅笔底漆、氨基烘干清漆、各色氨基烘干锤纹漆、氨基烘干绝缘漆、聚氨酯清漆、紫外光(UV)固化木器漆、各色过氯乙烯磁漆、锌黄、铁红过氯乙烯底漆、各色过氯乙烯腻子、各色过氯乙烯防腐漆、乙烯磷化底漆、聚氯乙烯弹性防水涂料、环氧沥青防腐涂料、各色环氧酯腻子、铝粉有机硅烘干耐热漆、有机硅烘干绝缘漆、建筑表面用有机硅防水剂、氯化橡胶防腐涂料、溶剂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交联型氟树脂涂料、热熔型氟树脂、船用水线漆、甲板漆、船用货舱漆、自行车用面漆、自行车用底漆、电子元件漆、地坪涂料、电冰箱用磁漆、热固型粉末涂料、机床面漆、机床底漆、铁路钢桥用防锈底漆、铁路钢桥用面漆、中间漆、铁路机车车辆用防锈底漆、铁路机车车辆用面漆、铁路货车用厚浆型醇酸漆、路面标线涂料、室内用水性木器涂料、砂壁状建筑涂料、复层建筑涂料、弹性建筑涂料、建筑外墙用腻子、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溶剂型醇酸木器涂料、溶剂型金属板涂料、溶剂型聚氨酯木器涂料、溶剂型硝基木器涂料、水性木器涂料、建筑用外墙涂料、汽车涂料、水性木器涂料、溶剂型木器涂料、过氯乙烯树脂防腐涂料、过氯乙烯树脂涂料、氯化橡胶防腐涂料、溶剂型丙烯酸树脂涂料、硝基涂料、硝基涂料防潮剂、氨基醇酸树脂涂料、醇酸树脂涂料、酚醛树脂防锈涂料、酚醛树脂涂料、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路桥用水性沥青防水涂料、混凝土、自粘聚合物沥青防水卷材、预铺/湿铺防水卷、汽车油漆涂层、环氧树脂地面涂层材料、地坪涂装材料 三:检测标准

色漆和清漆 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GB/T1865-2009 色漆和清漆 耐湿性的测定连续冷凝法GB/T13893-2008 色漆和清漆 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1771-2007 色漆和清漆 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1766-2008 漆膜耐湿热测定法GB/T1740-200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10125-1997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2003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1720-1979(1989)

清漆、清油及稀释剂外观和透明度测定法GB/T1721-2008 清漆、清油及稀释剂颜色测定法GB/T1722-1992 涂料粘度测定法GB/T1723-1993 涂料细度测定法GB/T1724-1979(1989)

色漆、清漆和塑料 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1725-2007 涂料遮盖力测定法GB/T1726-1979(1989)漆膜一般制备法GB/T1727-1992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1728-1979(1989)色漆和清漆

摆杆阻尼试验 GB/T1730-2007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GB/T1731-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1732-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1733-1993 腻子膜柔韧性测定法GB/T1748-1979(1989)厚漆、腻子稠度测定法GB/T1749-1979(1989)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的测定GB/T6753.1-2007 稀释剂、防潮剂白化性测定法HG/T3859-2006 漆膜回粘性测定法GB/T1762-1980 色漆和清漆 漆膜厚度的测定GB/T13452.2-2008 测定耐湿热、耐盐雾、耐候性(人工加速)的漆膜制备法GB/T1765-1979(1989)色漆和清漆 耐磨性的测定 旋转橡胶砂轮法GB/T1768-2006 闪点测定法 快速平衡闭杯法GB/T5208-2008 色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6739-2006 色漆和清漆 弯曲试验(圆柱轴)GB/T6742-2007 色漆和清漆 密度的测定 比重瓶法GB/T6750-2007 涂料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GB/T6753.3-1986 色漆流挂性的测定GB/T9264-1988 建筑涂料粘度的测定 斯托默粘度计法GB/T9269-2009 色漆和清漆

篇3:论档案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

关键词:档案本质,原始记录性,矛盾原理

档案的本质属性是我们认识档案的基础, 也是整个档案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 或说原始的历史记录, 这就是档案的本质属性。”[1]40自吴宝康提出此观点以来, 关于档案本质属性的讨论一直处于热议中。目前, 关于档案的本质属性究竟是什么, 在档案界尚未取得共同的认识, 但将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本质属性的观点, 在众多议论中仍是主流。在冯惠玲和张辑哲主编的《档案学概论》中依然坚持这一观点, 认为:“档案的本质特性———原始记录性——不仅是档案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所在, 而且从根本上决定着其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2]7笔者也认为, 在现阶段, 将档案的本质属性定义为原始记录性仍是更科学的, 本文拟从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出发, 使人们对这一问题有更为正确的理解。

一、正确认识档案本质属性的含义

在关于档案本质属性的讨论中, 很多观点之所以遭到否定或质疑, 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没有正确掌握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所谓属性, 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质, 任何事物都具有多种属性, 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区别。所谓本质, 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由此可推断, 就档案本质属性而言, 它应是档案本身所固有的, 并决定档案之所以成为档案的最根本的属性。从事物本质属性定义可以看出, 档案的本质属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档案本身所固有的, 具有客观性, 并不是人为强加的;二是这一属性必须对档案性质起决定作用, 是档案的根本属性, 其中的“根本属性”, 并不等同于档案的“独有属性”或“特有属性”。

二、依据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本质属性的合理性分析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2]6档案不再是一种文件, 或文件累积物, 或一种社会记忆, 而是历史记录。这一属概念不但符合逻辑, 同时有助于人们直观地认识了解档案。正是这种直接的历史记录, 赋予了档案其他事物所不具有的价值, 这也是人们世代保存档案、不断研究档案的根本原因。此外, 我国近些年的档案工作实际也表明, 坚持档案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 对指导档案工作、研究档案学基础理论及提高社会档案意识, 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 至今仍然有很多人对档案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产生质疑, 他们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两点:

其一, 原始记录性并不是档案所独有的属性或性质, 它不能将档案与相近事物区分开来, 如文件也具有原始记录性, 但它们并不都是档案。笔者认为这一理由并不成立:首先, 对事物本质属性概念没有清晰把握, 如前文所述, 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的根本属性, 其中的“根本”, 并不等同于档案所“独有”的性质, 其他事物当然也可以有这个属性。其次, 此观点与事物发展不平衡性原理相悖。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告诉我们, 认识事物只有抓住其主流, 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所以在我们区分事物时, 必须要从它们的本质属性出发, 将一事物的根本属性与另一事物的某一非本质属性进行比较分析是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档案与文件所具有的原始记录性, 在它们自身诸多属性中所占地位是不同的, 原始记录性对档案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但它显然不是决定文件性质的根本属性, 文件是人们为处理实际事务而产生的各种材料, 它的现行效用性才是其根本属性, 原始记录性在文件众多属性中只是处于次要方面, 因此仅从档案的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这个角度出发去分析判断档案与相近事物的方法, 是不符科学的。最后, 文件与档案存在很大的关联性, 是因为事物内部主次方面的相互联系性和可转化性。随着文件现行效用的逐渐减弱, 原始记录性的作用日益突出, 直至文件的主次矛盾发生变化, 即原始记录性上升为文件的主要方面, 现行效用变为文件的次要方面, 此时的文件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即已转化为档案。

其二, 如果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 但现存的档案形态中, 不是所有档案都具有这一性质, 在我国档案馆 (室) 等档案保管机构都保管有很多图书、文献等资料, 它们所记录的内容是经过系统整理的, 并不具有原始性。这一观点涉及了档案与资料的划分问题。陈兆祦先生在谈及“档案”与“资料”的区分时, 指出一些档案部门对“档案”与“资料”过于严格划分的后果, “就有可能使一部分具有永久价值的公文、文字材料、图纸、图片、录音带、录像带、照片、影片等未能作为档案保存在档案馆里。因此, 我主张除了本单位订购的图书、报纸、杂志以外不易区分‘档案’与‘资料’的其他各种记录有信息的材料, 主要看它是否具有永久保存价值, 有永久价值的看作档案;否则可作‘资料’。这样, 从整个国家、社会来说, 能保证有永久价值的历史记录作为档案永久保存于世。”[3]9由于档案实存形态的多样性及复杂性, 原始记录性虽然是档案的根本属性, 但它并不是决定档案价值的根本因素或唯一因素。档案馆 (室) 之所以保管图书、文献等资料, 就如陈教授所言, 因为它们具有作为档案保存的价值。如辽宁省档案馆保存有大量的满文档案, 其中就包含了大部分的满文资料, 它们对研究和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 研究东北地方史及清朝的政治、经济及生活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种稀珍史料的价值已超过这些文献资料形成之初供人们阅览的价值, 所以理应作为珍贵档案进行永久保存。

三、对有关档案本质属性其他观点的不合理性分析

1. 非现行性。

傅荣校认为档案的本质属性为非现行性, “档案的非现行性不是由档案的历史 (原始) 记录性等决定的, 而是由文件的功能———作为实践活动工具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4]32。我国的文件生命周期, 通常分为现行和非现行两个阶段, 由于文件价值形态的变化, 每一阶段都各有其特点。对已执行完毕的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非现行文件虽可以转化为档案, 但将其作为档案本质属性, 本人认为存在不合理之处。首先, 虽然大部分档案都来源于文件, 但除了这些文件, 档案中还有大量的非文件类的档案。其次, 在档案工作实际中, 一些文件虽然手续上或程序上办理完毕已经归档, 但它们对现实的实践活动仍有法律依据和指导等现行作用。如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道路、桥梁、房屋等设计图及施工图, 重要领导的指导性文件等等。这些档案显然具有现行性, 与档案的本质属性———非现行性是矛盾的。再次, 将非现行性作为档案的属概念也是不科学的, 这一问题很多学者早已作过阐述, 笔者不再说明。综上, 仅依据文件的功能来定义档案本质属性还欠妥当。

2. 归档保存性。

相关提法还有“经过立卷归档”、“经过整理”、“集中保存”等。查启森认为“档案中的记录是历史全貌和历史过程的记录, 具有不可分的整体性, 这种整体性是通过‘归档保存’将有机联系的文件, 构成一个个案卷、系列和全宗”[5]64。文件只有归档保存才是档案, 因此档案的本质属性就是归档保存性。笔者认为这一观点也有待商榷。首先, 归档保存性并不是档案本身所固有的一个属性, 它是文件转化档案的重要程序之一, 是具体的档案工作, 是人的主观行为, 不具有客观性。其次, 对于散存于社会和个人手中的珍贵档案, 他们并未经过归档保存, 但仍属于档案范畴。因此, 归档保存性还是不宜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

3. 备以查考性。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 主要以武振华同志为代表, 他认为:“对于具有科学、完备和实践意义上的档案———即普遍存在的、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并确有查考保存利用价值的档案, 也是本文所指的档案 (在强调时称:典型档案) , 它与其他文献的本质区别可用档案独特的复合属性———‘备以查考性’表示, 其基本内涵包括档案在形成、价值和形态方面的特性。”[6]22由其含义可以得出, 这里的“档案”并不指全部的档案, 只是对档案的某一阶段而言的, 对于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 它虽不具有“备以查考性”, 但仍是档案, 作为事物的本质属性, 应具有相对稳定性, 不应随着一些条件的变化而轻易改变。此外, 备以查考性也是人的主观行为, 是根据档案的价值派生出来的, 不是档案所固有的属性, 因此不宜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

4. 可追溯性。

王恩汉认为“档案则是经历了某种特殊的过程, 记录了有价值信息的历史遗留物, 正是这一‘过程’赋予了某种物质的记忆功能”, “从这个意义上讲, 某种物质, 经历了一种特殊的过程, 记录了有价值的信息, 会因此而获得一种新的物质属性”[7]15, 这种属性也就是可追溯性, 也可称为可回溯性。笔者认为将“历史遗留物”作为档案的属概念有失科学性, 它不能将档案的最大价值和作用直观地表现出来, 而且容易造成人们对档案概念的误解, 对于区分档案与相关事物会变得更加模糊, 因此, 此观点也有待商议。

除了上述观四种观点外, 还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如王玉声的“三属性 (历史性、实践性、物质属性) 的交集说”、肖英的“内在有机联系性”等等。虽然他们的观点在档案界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 但正是对这一问题的不断质疑与辩解, 才使档案学这门学科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也使人们在此过程中对档案和档案工作有更深的理解。随着档案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关于档案本质属性的定义也会日益科学, 终会形成统一认识。

参考文献

[1]吴宝康.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2]冯惠玲, 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陈兆祦.从中央电视台的“资料”说起[J].兰台世界, 1998 (4) .

[4]傅荣校.档案定义刍议[J].档案管理, 1991 (5) .

[5]查启森.档案“原始记录性”质疑[J].图书情报知识, 1994 (2) .

[6]伍振华.再论“备以查考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J].档案管理, 2008 (4) .

篇4:浅谈种子检测原始记录的编制

一、检测原始记录的组成

种子检测原始记录主要由扦样、样品接收、样品流转、仪器设备使用等项组成。

二、检测原始记录的表式和内容

检测原始记录的表式包括记录的名称;受控编号;样品编号;检测校核;审核的时间、人员;相关信息内容。相关信息是检测原始记录的主体部分,不同类别的检测原始记录。其内容也有较大的差别,一般包括样品的基本信息,检测环境和食品设备情况,检测相关情况和数据三大部分。

1.样品的基本信息包含受检(委托)单位的作物种类、种子类别、品种名称、数量、生产地点、生产年限或批号、扦样或送样的时间、检测的性质或任务的来源、检测项目等内容。

2.检测环境和仪器情况包括检测的温度、湿度和照明;食品设备的名称、型号、校准值和使用前后情况。

3.检测相关情况和数据包括检测日期、检测方法、检测依据、判定依据、样品检测前后状况、检测过程中异常情况的处理;从量器、仪表上直接读取的数值或打印记录、计算公式、计算过程中的中间值、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因操作失误需作废的原因等内容。

三、检测原始记录的编写方式

检测原始记录由直接从事检测工作的人员依据相关的标准和方式进行编号,编写时可根据种子检测工作需要,将检测原始记录编制专用基用型、辅助型二种格式。

1.专用型记录

专用型记录是检测原始记录的主体,编制时以可设计单项目和多项目上两种。作物种子检测机构在一般情况下均使用单项目的检测原始记录。

2.辅助型记录

辅助型记录是指检测原始记录中某一信息不便容纳,需另行列出的记录。如标准溶液的配制(或稀释)记录等到。

四、编写检测记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检测原始记录的受控编号应置于记录的右上角这个醒目位置,主要功能是便于使用和管理。

2.为保证检测人员能规范、准确地填写检测原始记录,应尽可能编制成专用型记录;检测过程中必须填写的信息和数据应编制于相应的记录中。编制的同进,应考虑检测工作的作业流程及对应的检测方法、步骤保持一致;用于填写检测信息和数据的空格的大小适宜,并应留有更正错误记录的余地。

3.生产商的相关信息不应出现于检测任务单上、样品流转单和检测记录中,以免影响检测工作的公正性。

篇5:采访原始记录

1、您认为近年来制定公共政策的环境与过去发生了哪些变化?  闫敏(黄岛区综治办副主任):我个人认为政策制订环境与过去有所变化,主要是群众的法制意识较过去明显增强,对公共政策的关注度和制定公共政策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群体多元化,也给制定公共政策也带来一定程度的挑战。因此,公共政策要根据上级和实际工作要求而定。

2、您在制定公共政策方面最主要的经验是什么?  闫敏(黄岛区综治办副主任):我觉得制定的公共政策必须要为公众接受、必须要具备可操作性。要做到这两点,制定公共政策时必须加强前期调研,确保了解掌握实际情况;必须加强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商,确保公共政策得到有关各方的理解支持,便于操作和落实;必须经过法制办等相关部门把关,确保公共政策不与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方针不冲突,合法有效。

3、现在很多人在强调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但实际中并不是所有的参与都是好的,您认为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度如何把握?什么参与方式最好?请举一个具体例子。

 闫敏(黄岛区综治办副主任):许公共政策制定的起因就是一些问题引起群众的广泛关注,要求政府依职权予以解决,因此制定公共政策肯定需要公民参与。但是全员参与众口难调,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而且最终也难以达成共识。在参与方式上,我觉得可以采用恳谈会、听证会、上门调查等,要根据实际选用。如我在参与制定《青岛市黄岛区关于加强和规范学生托管班管理的意见》时,就先后召集教体局、食药局、民政局、发改局、卫生局等多个部门进行协商,在完成草案后,又召开由相关部门、街道干部、托管班业主、居民代表座谈会征求意见,最后形成文件,由区政府法制办把关后,经区政府办公会审议通过后下发。

4、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不同条块政府部门合作的问题?  闫敏(黄岛区综治办副主任):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部门牵头或委托,或者建立一个领导机构,召开协调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分工,由共同的上级监督、统筹推进公共政策的制定工作。制定《青岛市黄岛区关于加强和规范学生托管班管理的意见》就是由区长直接批示由区综治办牵头,区综治办协调区政府办召开工作会议,对不同条块的部门进行协调,督促加强配合,确保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畅通。

5、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如何能够利用好外部咨询力量(智库、咨询机构、学者)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 闫敏(黄岛区综治办副主任):外部咨询力量对公共政策制定是非常重要的,我本人认为,要利用好外部咨询力量,首先要加强本地人才库的分类建设,通过动态管理、定期座谈、项目论证等形式,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其次是加强其他地区专业人才的合作,专门邀请学者或咨询机构参与决策制定。同时,要营造广开言路的氛围,让专家敢于讲真话,重视专家的观点。

6、您在实际进行制定公共政策步骤是什么?您认为存在些什么问题?应该如何进行改进?

 闫敏(黄岛区综治办副主任):一是成立起草小组,明确主旨,在调研的基础上起草相关政策;二是公开征求意见、修改完善;三是由有关决策会议组成人员审议决定;四是通过试点试行等方式,确保政策执行符合工作实际。可能存在的问题是调研不充分,制定的公共政策在个别部门无法落实或忽略了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导致 

 

  政策执行中有阻力或被动。要通过进一步加强调研,制定补充办法来弥补。

7、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如何“创造性的提出公共政策”? 闫敏(黄岛区综治办副主任):创造来源于实践,要创造性提出公共政策,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充分调研,对情胸有成竹;二是要借鉴别人好的经验;三是多开言路,运用头脑风暴,借智于大众。

8、政策执行过程中利用民间力量(企业、民间组织)? 闫敏(黄岛区综治办副主任):企业、民间组织等民间力量一般情况下是政策执行的接受主体,也是公共政策能否得到圆满执行的保证。在政策执行中,一要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民间力量了解政策;二要搭建好监督的平台,让民间力量监督执行力度;三是分类收集信息并及时反应,及时解决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9、目前本地公共政策制定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

重点是经济发展政策和社会治理政策。我们黄岛区作为第九个国家级经济新区,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发展,一个是稳定。因此,公共政策的重点一是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另一个是社会治理政策,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采访心得

篇6: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授控编号:

项目名称:

采样点名称:

采样日期:

方法依据:

采样器型号:

采样器编号:

集雨器面积:

cm 2

序号 样品编号 集水起止时间 水样温度(℃)

水样体积(mL)

降水量(mm)

备注 自 日 时 分 起 自 日 时 分 止

采样人:

记录人:

校核人:

篇7:桩基三大原始记录填写要点说明

本说明针对质监站7月底下发的桩基三大原始记录作填写要点的提示,希望各桩基队技术负责、桩基队资料员、项目部质检员、内页管理员务必认真学习,按照要求填写准确。质监站在各次检查中,将以此为检查重点之一。

一、总体要求

1、该记录首先必须有原始件;工序资料中的记录使用相同表格,并应保证两处内容一致;内容和签字必须全部填写。

2、工序资料中《灌注桩质量检验评定表》中的“孔深”和“沉渣厚度”必须与记录中数据保持一致。(另“桩位偏差”应与测量复核记录一致)

3、监理在签字前务必认真检查;

二、填写要点和提示(务必认真阅读,尤其是字体加粗下划处)

1、钻孔记录(回旋)

(1)该表着重注意以下空格: 设计桩底标高:为设计数据; 钻盘顶标高:实测后填写;

钻盘顶至设计桩底深度:为计算值; 二分之一钻锥高度:开钻前量测填写;

首钻杆长度(主杆顶至钻头导向圈下口);开钻前量测填写; 实钻孔深; 孔底标高;(2)填写要点

钻盘顶至设计桩底深度=钻盘顶标高-设计桩底标高;

桩长控制:“实钻孔深”数据必须达到“钻盘顶至设计桩底深度”(当然,应适量超钻一些,以保证沉渣后有效桩长能达到设计桩长); 进尺控制:开钻后的第一个“加杆长度”=首钻杆长度(主杆顶至钻头导向圈下口);

2、成孔及钢筋笼安装检查记录(回旋)该表着重注意“灌注前沉渣厚度检查”一项; 填写方法:请牢牢掌握下面三个计算式:

(1)灌注前沉渣面标高=钻盘顶标高-灌注前钻盘顶至沉渣面量测深度

(2)孔底沉渣起算面标高=成孔孔底标高-1/2钻锥高度(3)推算沉渣厚度=灌注前沉渣面标高-孔底沉渣起算面标高 而“推算沉渣厚度”必须符合“设计沉渣厚度”的要求;

另外,在“钢筋笼检查”一项中,(骨架每节长总和-搭接长度总和)必须≥设计骨架总长;

3、钻孔记录(旋挖)

(1)该表着重注意以下空格: 设计桩底标高; 护筒顶标高;

护筒顶至设计桩底深度; 实钻孔深; 孔底标高;(2)要点

护筒顶至设计桩底深度=护筒顶标高-设计桩底标高;

设计桩长控制:“实钻孔深”必须达到“护筒顶至设计桩底深度”(当然,应适量超钻一些,以保证沉渣后有效桩长能达到设计桩长);相应的孔底标高也就必然达到“设计桩底标高”了;

4、成孔及钢筋笼安装检查记录(旋挖)

该表着重注意“灌注前沉渣厚度检查”一项; 填写方法:请牢牢掌握以下两个计算式:

(1)灌注前沉渣面标高=护筒顶标高-灌注前护筒顶至沉渣面量测深度

(2)推算沉渣厚度=灌注前沉渣面标高-成孔孔底标高 而“推算沉渣厚度”必须符合“设计沉渣厚度”的要求;

5、灌注记录

(1)该表着重注意以下空格: 灌注前沉渣面标高; 护筒顶标高;

灌注前护筒顶以下导管总长; 灌注前导管底标高; 灌注前导管底悬空高度; 理论混凝土方量; 充盈系数;(2)填写方法

请牢牢掌握以下相关计算式:

(1)灌注前导管底标高=护筒顶标高-灌注前护筒顶以下导管总长;(2)灌注前导管底悬空高度=灌注前导管底标高-灌注前沉渣面标高; 理论砼方量:应以“沉渣面”至“最终砼超灌面”的实际长度来计算; 而:(3)最终砼超灌面标高=护筒顶标高-护筒至混凝土面深度的最终数据;(不能简单地以超出桩顶标高1米计算)

(4)充盈系数=实灌砼累计数量÷理论砼方量;该系数不能小于1.0;

三、桩基三大施工记录填写相关示意图

篇8:浅析计量检定中原始记录的重要性

1 确保记录信息完整

假如计量设备不一样的话, 那它使用的表格也将是不一样的。在检定记录的格式的时候, 必须参照有关资料做好编订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控制活动。在记录的时候必须标出检定的环境, 比如要将环境的温度以及湿度等情况记录出来, 特殊要求下的防尘、防震、防磁、电源、电压等都要有所记录。检定依据是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检定系统表和有关的规范性技术文件。检定设备:计量标准器及主要辅助设备的名称、型号。如出租车计价器原始记录中, 必须有检定证书号、检定顺序号、送检单位、计价器出厂编号、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传感器类别、计价器脉冲数、外观是否合格、驱动轮胎气压、出租车车型、当时检定时是前轮还是后轮、检定数据、检定结果、检定日期、有效期、检定员和核验员签字、标准器名称、标准器检定证书号、出租车计价器检定依据等检定内容都必须在原始记录中有反映, 上述内容任何一个都不可以缺少, 只有信息全面, 才可以确保结果正确。对于结论来讲, 我们必须要对受检的设备出具相关的证明材料, 而且要盖章, 对于那些不达标的设备也应该给出证明材料, 而且也要盖章。同时还要确保记录信息的时候必须使用规定的笔。在记录的时候必须要确保内容全面, 字迹清晰, 使用的文字以及数字等都应该合乎相关的规定。对于原始记录来讲, 它的计量单位必须是法定的。

2 检定过程及结果的合法与原始

检定计量器需要严格依照检定规程, 对于所需要的温度、环境和湿度等需要符合必要的检定规程, 检定原始记录应详细记录检定时受检计量器具的受检项目、内容和原始观测数据, 字迹清晰、数据准确、页面整洁, 同时还需要注明首检和使用中及检修前后情况;数据处理及计算过程核验员必须认真核对数据, 如果对检定数据有任何怀疑, 都应在出具证书报告之前进行复检, 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比如, 家用膜式煤气表, 在检定前, 先置于检定环境条件下4小时以上, 室温在 (20±2) ℃, 大气压一般为 (86-106) kpa, 相对湿度为 (45%-75%) 时方能检定。原始记录的形式可以是手写、打印、缩微胶片或其它数据媒介。在检测过程中检测数据记录发生错误需要更改时, 应在作废数据上划两条平线, 并将正确的数据填写在上方, 加盖更改人印章或签名。

3 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检定员需要在操作仪器设备时认真, 准确地读取相关数值。即使是同一件被检的计量器具, 因为所使用的检定装置等级不同, 就有可能所读取的有关数据准确度也就各不一样。应充分考虑到检定装置误差、环境误差、人员误差等。原始记录检测的数据, 直接关系到检定结果合格与否。

4 数据采集要完整、合法

针对需要处理的信息, 必须按照规定的项目和次数开展检定工作。在开展工作之前必须明确好项目等内容, 不应该等到工作已经开展了之后才得知数据不全面。在采集的时候必须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完成, 不应该随意的变换环境, 拖延。对于计量单位来讲, 必须使用法定的单位, 严禁随意使用其他类型。

5 数据处理

针对测量到的以及别的各种形式的数据来讲, 必须经过设定好的步骤加以处理, 才会获取我们所需的内容。假如只是单纯的按照一个具体的近似关系开展处理工作的话, 就会导致最后获取的信息和真实的信息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开展处理工作的时候, 必须认真的处理误差问题, 数据误差与数据有效数字、数字的修约及运算规则有密切关系。例如, 间接测量时, 非线性函数关系Y=F (X) 用线性函数关系Y=AX代替所带来误差, 这是数学模型的误差。因此, 在数据处理中建立数学模型和寻找数学处理方法时, 除考虑测量方法的要求外, 还要考虑数据的精度要求。原始记录中的数据处理应执行有关规程规范, 误差或不确定度的表达应符合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规定, 证书尽量给出测量不确定度。

6 及时出示结果

为了便于相关人员在今后可以随时查询有关的信息, 我们必须要出具检定的结果以及相关的证明材料。不论是何种检定记录, 都必须合理的归档存放, 在具体的进行原始记录检定工作的时候, 我们发现它会被很多要素干扰, 像是最常见的有使用人的需要以及条例制度。一般来说存储期至少应该为三个检定期。在保存的时候必须保证它的环境良好, 确保信息不会被损毁, 不会丢失, 便于我们随时查阅。

除了上述规定之外, 我们还要求原始记录必须呈现出格式化。不一样的计量设备使用的表格也是不一样的。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参考相关资料来编订格式。之所以这样是为了便于我们更好的记录信息, 更好的将资料存储。在检定的时候必须确保信息全面, 比如信息的编号等必须和证书保持一致, 这样方便我们后续的时候查看。同时还应该记录被检设备的类型和名称以及出厂的编号, 生产单位等等;参考的规章制度, 使用的检测措施, 使用的设备的称谓, 类型和其他的相关内容;书写正确的检定时间;具体开展检定工作的人员必须在报告上署名, 而且要确保和记录上的一样。在处理以及运算数据的时候, 工作者必须做好信息核实工作, 目的是为了保证信息精准;要确保结果是无误的, 对于那些检验达标的设备要出具专门的证明材料, 而且要盖章, 对于那些不达标的设备要出示相应的资料, 而且也要盖章。在记录信息的时候必须使用规定的笔, 不能使用铅笔。在记录的时候必须要确保内容全面, 字迹清晰, 使用的文字以及数字等都应该合乎相关的规定。对于原始记录来讲, 它的计量单位必须是法定的。一旦填写完数据之后就不可以随便地更改, 假如在检测的时候发现数据不正确必须要修改的话, 此时就要将错误的数据划掉, 然后再在它的上面书写正确的内容, 而且要将更改人的信息记录在内。通常单页的修改量不应该大于五处, 如果大于该数值的话就要重新处理。在检定或是检测的时候如果发现潜在的问题, 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告知相关人员, 而且做好记录工作。

7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得知干扰计量检定工作开展的要素非常多, 为了做好计量活动, 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细节性的内容, 积极地开展检定活动。要从细微处入手做好信息采集工作, 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原始记录能经受检测, 才能够体现出检定工作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摘要:众所周知, 计量检定工作是当前单位必须要认真开展的一项活动, 它的规定很多, 要求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必须秉承着严谨细致的精神, 对待任何步骤都不应该马虎大意, 也不能出现虚假内容。对于原始记录来讲, 在工作的时候必须确保它的相关数据精准可靠。所以, 身为检定工作者在具体地开展检定活动的时候必须按照规定记录数据内容, 如果对原始记录没有正确地检定的话, 就会导致结果不正确, 就会干扰到后续的查验等, 有时候还会引发很多严重的问题。

关键词:计量检定,原始记录,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袁芸玲.计量检定原始记录的做法及注意事项[J].科技信息, 2010 (24) .

[2]刘静.做好检定原始记录是计量检定工作的关键[J].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1 (3) .

篇9:色度检测原始记录

关键词:防雷装置 检测 原始记录 质量保证

中图分类号:TM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b)-0225-01

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与检测过程有直接关系,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在装置检测过程中极为关键,检测结果也以此为依据。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防雷装置检测报告是防雷检测的最终产品,该产品在向社会提供具有实质性证明数据的同时,还能为社会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检测报告的数据全部来源于防雷装置原始记录,假如防雷装置出现不符合规范的情况,防雷装置原始记录中的数据一定有相应的记录。由此可见,防雷装置中原始记录质量保证在检测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质量保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防雷减灾工作必须“以防患于未然作为消灾、防灾的第一入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因此,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质量保证的工作相应地也越来越显得重要。

然而,我国目前的防雷装置检测现状并非十分令人满意,其原始记录质量保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际记录的信息量偏少;第二,记录信息不全面;第三,原始记录的检测日期没有明显标示,标注日期必须同时包括年、月、日;第四,检测原始记录数据没有标注明显的依据标准;第五,原始记录中没有清楚地记载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第六,原始记录中描述发现问题的记录欠缺;第七,原始记录上没有明确检测人和校核人的真实信息;第八,出险记录更改后,记录人员没有明确标示或者记录不完善;第九,原始记录中填写的单位量不符合要求。

2 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质量保证的基本条件

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质量保证的基本条件有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人员素质。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检测水平的高低与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水平有直接关系;第二,防雷检测仪设备的要求。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优质的检测仪设备是提高检测数据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障,防雷检测工作人员应该选用质量合格的检测设备,严禁质量不合格的设备投入使用;第三,检测环境及天气条件。检测环境和天气条件对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质量有直接影响。为提高检测记录数据的准确性,通常选在下雨后的第一个晴天进行测量;第四,检测依据。防雷装置检测必须依照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如果违规检测将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质量保证的方法

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质量保证不仅要从原始记录工作着手,还应该提高检测人员的思想认识,只有检测人员认真对待检测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检测记录结果的准确性。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从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应标准化和规范化、随检测即时记录以及认真对待原始记录中的签名等方法着手,对强化方法做了以下几点总结。

3.1 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应标准化和规范化

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应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提高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采用统一的表格填写原始记录。原始记录表格中必须包含单位全称、检测地点、检测仪器的名称/型号/编号以及检测人员的真实信息等内容,检查工作开始时和结束时都应该检查检测器的实际状况,检测前如果一起存在问题应该立即停止检测,检测后如果仪器出现问题也应该及时更换。各类相关的信息数据应该严格按照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控制,以全国统一标准为衡量依据。在完善防雷检测数据的过程中,数量和材料截面积之外的所有数据都应该保留一位小数。在判定检测结果的过程中,准确判定各项目检测结果是否合格。最后,防雷装置检测表格页面必须保持整洁,禁止有改写或者删减等问题产生,各检测项目必须填写完整。

3.2 必须随检测即时记录

在开展防雷装置检测的过程职工,工作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内完成各项检测数据的填写记录。为了确保数防雷装置检测数据的原始性,工作人员必须养成随检测即时记录的习惯,任何项目检测结束后都应该在第一时间内完成记录工作,确认记录数据准确无误后将相关的数据纳入到相关栏目中,禁止事后补充和追记等问题。另外,工作人员还应该及时格式化或者程序化信息中较大的程序,将其划分为各种类别进行有效区分。最后,为了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防雷装置检测工作必须与行政和其他方面的影响相分离,保持独立性的同时提高记录数据的准确性。

3.3 认真对待原始记录中的签名

认真对待原始记录中的签名是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后期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将自己真实的信息填写在表格规定位置,抱着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完善后期各项工作。另外。防雷装置原始记录表格上必须同时填写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检测人员的姓名,校核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检测状况对各项检测数据进行校对,检测仪器等各项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标准,如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与检测人员联系并予以改正,如果情况比较复杂还应该进行复检。最后,待检测人员和校核人员签字结束后,被监测单位和防雷装置检测现场工作人员应该在检测表上签字。

4 结语

总之,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的质量是确保其监测数据准确的重要依据。检测人员应该在明确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质量保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了解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质量保证的基本条件,采用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应标准化和规范化、随检测即时记录以及认真对待原始记录中的签名等方法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郭玲,吴金香,李仲良,等.对防雷装置的质量监督检测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0):14.

[2]景华颖.浅谈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6):231.

上一篇:百问百答之物业收费类下一篇:硕士、博士发表论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