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杯心态一分钟演讲

2024-04-22

空杯心态一分钟演讲(共11篇)

篇1:空杯心态一分钟演讲

从前有一个叫南隐的禅师,一天,有一位当地的名人特地过来向他参禅,但南隐一直不说话,只是以茶相待,他把来宾的茶杯倒满了水,就算满了也不停下来,而是继续往里面倒,眼睁睁地看着茶水溢出杯外。名人着急地说:已经溢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说: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果你不把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向你说禅呢?

这个故事呢,说的就是空杯心态,它的最直接含义:就是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很难接纳新东西,要将心理的“杯子”倒空,就要将自己所重视,在乎的很多东西以及曾经辉煌的过去从心态上彻底了洁清空,只有将心倒空了,才会有外在的松手,才能拥有更大的成功,才能拥有整个世界。人,往往都是如此。自己的想法充斥着整个大脑,又怎么能够听进别人的语言和忠告呢。不论对方说的对与否,都应该先将自己的杯子清空,听听对方的想法,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

一个人能否成功最基本地取决于他的心态。心态的不同,能够导致处理事情产生不同的结果。当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怀着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并且乐意吸取以往经验教训的心态。那么他就能面对问题从容不迫、面对困难可以坚持不懈。相反,当一个人怀着膨胀的心态处理问题时,他就会骄傲自大,一意孤行,最后将错误重蹈覆辙。其实导致心理膨胀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曾经的高学历,渊博的学识,丰富的人生经历,工作上丰富的经验等等。都会导致人心里上的膨胀。如何能够割舍这些心理因素,达到空杯的境界呢。真的是很不容易做到,那就需要我们放下,放下前面自己优秀的过去。用心去聆听别人的观点,别人的建议。取长补短,才能融合更多的优势于一身。

空杯心态应用于现代企业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员工也许有着很高的学历。但当他刚从学校毕业步入社会时,一切都是陌生的。如果他不抱着一种空杯心态去工作学习,只想着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自己的成绩多么优秀,曾经的种种辉煌可能都会成为他心态上的阻碍。这就造成了眼高手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但还不虚心学习等错误,也会成为他进步的绊脚石,所以初来工作的人需要空杯心态。

当一个人在企业中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并且表现良好,被上级批准晋升到更高的职级时,他依然需要空杯心态去面对他的未来的挑战。任何对之前工作的自负心态都会影响他日后地发展。他更应该抱着空杯心态去学习进步。因为任何时候都是有“为”,才有 “位”。

当一个人达到某个领域的最高境界时,空杯心态也必须伴随着他,因为站的越高,摔得越恨,人在高处不胜寒。

当这个人年过境迁,从这个领域退休下来的时候,如果没有空杯心态就会感到倍加的失落,无法面对这生活的落差。其实长江后浪推前浪,时代的发展,也造就了一批一批优秀的人才,谁也不会永远在最高点上,此时此刻更要以一种空杯的心态去面对、去生活。

空杯心态的真谛就是要懂得放下,让自己的内心空灵,把以前的东西都忘记掉,只有从心态上忘记过去,我们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才能更清楚地看清周遭的事物,才能生活得更美好!

[空杯心态五分钟演讲]

篇2:空杯心态一分钟演讲

大家下午好!(鞠躬)

我是来自XXXXX公司XXX的新科员XXX,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给予至此锻炼自我的机会,能站在这里我与各位领导、同事一起交流、相互学习,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也非常高兴。首先,请允许我向工作这三个多月来所有关心、帮助和教育我不断成长的领导、同事致以崇高的敬意!谢谢你们!(鞠躬)

围绕着空杯心态的主题,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释放过去·成就未来》,与大家共勉。

对于空杯心态,我想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大家应该耳熟能详了吧。犹记得一位名人(林语堂)有过这样精辟的高论:“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个人认为这是对“空杯心态”的最完美的体现。同时通过学习空杯心态也让我更加深刻地品味到唐朝布袋和尚的一首《插秧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那究竟什么是空杯心态呢?最浅显的就是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很难接纳新东西。(用三个杯子现场示范:道理很简单,一只杯子只能装250毫升水,由于不断地清空,它的一生可以装1万升水。)。在我看来所谓空杯心态就是随时清空自己曾经拥有的成就、荣誉或者曾经遇到的困难、挫折等,将过去全部释放,勇于面对现实挑战与机遇,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成就美好的未来!

有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空是一种度量和胸怀,空是“有”的可能和前提,空是“有”的最初因缘。因此,佛经里常有“一空万有”、“真空妙有”之说。在全球化、网络化、竞争白热化的21世纪,新思想层出不穷,新事物不断出现,任何沉醉于过去的成功和荣誉之中、企图复制过去成功经验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会被淘汰或遭到失败。那我们如何才能跟上社会的步伐,才能成功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学会空杯心态,要拥有空杯心态,而且要主动空杯。首先是要通过空杯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们也应该每日审视自己工作中的思想观念是否先进、掌握的知识是否适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教训是否成为新工作、新任务的绊脚石、为人处事是否做到了谦和等。其次要运用主动空杯,倒掉那些曾经的优秀和光环,倒掉过时的思想观念、经验和工作方法,倒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给自己的身心一个空间去学习和吸纳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把工作做好。释放过去,一切从零开始,成就美好的未来!

或者:(记得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觉得自己满腹金轮,应该可以把工作做好,可是到工作才知道,有那么多的东西都不知道。比如在我审核苗木时不知道在什么位置测量树的胸径,也不知道具体的树名,面对陌生的园林景观工程,我一筹莫展。后来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我才得以顺利开展工作。这充分说明了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们是很缺乏实践和业务能力的,我们需要空杯心态,更应该主动空杯,释放过去。要时刻做到手勤、口勤、脚勤,脚踏实地的做好工作;针对自己工作中的知识,要系统重点学,结合实际学,针对盲点学,突出难点学,带着问题学,学出真知,学出意义,学出境界;要多实践、多总结、多创新,用真知丰富自我,增强业务能力,充分体现出自己的使用价值,为公司创造更大、更多的效益。)

或者:(在公司工作的三个多月时间里,领导经常教导我们新来的大学生要主动学习,主动沟通,这正是在教我们要主动空杯;还经常对我们说昨天正确的东西,今天不见得正确,上一次成功的路径和方法,可能会成为这一次失败的原因,让我们正确认识自己,学会选择,这也是在教我们要懂得释放过去,拥有空杯心态;还经常告诉我们要虚心接受批评,时刻警惕、警醒,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不失信心,这也是在教我们要学会空杯。是啊,作为一名员工,我们需要空杯心态而且要主动空杯的去面对未来的工作和挑战,去学习、去进步,去锻炼能力,去积累经验,去成长,方能成就未来!)

对于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我们,从学校来到职场,开始了职场征程。站在公司的立场,我们就是一张白纸,面对新的环境,需要我们释放过去,学会适应新环境,学会主动空杯、主动付出。对于初入职场的我们,一切都是陌生的。如果我们不肯忘却过去,不学会抱着一种空杯心态去工作学习,只想着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生,自己的曾经是多么优秀,很容易造成眼高手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但还不虚心学习等错误,也会成为我们进步的绊脚石。所以作为新科员的我们需要学会、拥有并运用空杯心态,主动空杯,释放过去。我们要学会利用空杯心态去重新整理自己的智慧,去吸收现在的、别人的、正确的、优秀的东西,去倾听领导、同事的正确的教导,去学习他们做事的方式方法。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知识、增强业务能力,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工作激情,才能提升自己的事业和人生境界,才能拥有成功和辉煌!

“境由心生,事在人为。”人生短暂,需要及时释放过去,从零开始,需要接受新的生活。亲爱的同事们,让我们拥有空杯心态,主动空杯,释放过去,全身心地投入新知世界,用心去感受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将点点滴滴刻在心里、融在血液中,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卓越的XXXXXXXXX,同公司一起发展,一起成就美好的未来吧!

篇3:让成功从课前一分钟演讲开始

一、课前一分钟演讲的基本模式

每节语文课前, 先由一位学生用普通话演讲, 限时1分钟左右, 再由另两位学生分别评价。整个过程都要教师引导, 共花5分钟左右。课前一分钟演讲的目标包括两方面。首先是说。朗读或演讲时要注意语言的条理性、准确性、连贯性、简洁性、灵活性, 并且注意肢体语言的运用等。其次是听。主要听语句意义的提要;提高反应的迅速性。

课前一分钟演讲的训练内容有:演讲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名人轶事, 名言警句感悟, 时事信息, 读书一得, 精彩句段, 影视品评, 现实人生, 万象校园, 班级大事评议, 自我介绍, 各地新闻, 名人名言, 知识介绍, 童话故事, 趣味笑话, 讨论对话等。

课前一分钟演讲的训练过程包括两个方面。首先, 初一年级训练从自我介绍开始。笔者提出兴趣、爱好、特长、性格、优点、缺点、习惯、理想等不同方面给学生以明确的目标, 指导学生课前写好发言稿。第一学期上课发言时允许参考讲稿。进入初二年级后, 学生仍可以在课前作好准备, 但上课发言时必须脱稿。到了初三年级, 则重点训练学生即兴发言或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其次, 在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中, 教师的引导起决定性作用。笔者在这一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先判断别人说得怎样, 好在哪里, 差在何处, 然后更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好, 为什么差, 让学生在“听”中“想”, 在“想”中“听”。从形式到内容, 由现象到本质, 一步步由浅入深。

二、课前一分钟演讲的综合训练效果

首先, 对演讲者而言, 课前一分钟演讲要求发言者组织语言迅速, 表情达意准确。因此, 学生为了尽量圆满地完成每次的任务, 达到认定的目标, 他就会去搜集材料, 留心听、留心看、留心找, 然后再对拥有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 抓住中心, 再选用较为准确、生动的语言, 条理清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适时指导, 在学生观察人、事、物、景时, 引导学生养成捕捉生活细节的习惯。这样, 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然就得到了训练和加强。

其次, 对听话者来说, 在听别人发言的过程中, 要边听边思考, 掌握演讲内容的重点, 抓住关键之所在。听清了别人的看法或评论, 就能帮助自己提高认识, 使自己逐步学会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同时, 每节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还可以给自己提供一两条可供写作的素材。

再次, 课前一分钟演讲对学生智力的发展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课前一分钟演讲强化了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兴趣, 学生在发言过程中, 经过教师的启发, 自己的主动思考, 发现并提出一些疑问, 以便提高思维能力。

最后, 演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要求学生针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批评, 学生谈起来自然有话可说, 是非曲直也因此显而易见。说和写密不可分,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想。只要想清楚了, 说起话来就会流畅自如, 有条不紊。把说的话经过加工写下来, 就是一篇中心突出、内容具体生动的文章。这种“课前演讲”以它独有的形式, 仅用每堂课前的5分钟来强化学生的听说训练。通过这一途径, 有助于完善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它融听说读写为一体, 对学生进行多层级的语言训练, 能产生一箭多雕的育人效果。

篇4:空杯心态一分钟演讲

我见过很多的大学毕业生,刚进入公司时常常处处吹牛,说自己在学校如何如何,本来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迫不得已才来到了这里等等之类的话,好像这家公司委屈了自己。在这里提醒一下那些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这种心态千万要不得!(励志文章)不要认为自己很牛。还是那句你不爱听的话: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话又说回来,你要是这么牛,为什么不像比尔?盖茨、戴尔、乔布斯那样,大学没毕业就退学去创办一家世界级的大企业?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

你要是有本事,就用事实证明给人家看,而不是成天抱怨!

篇5:《空杯心态》读书心得

林语堂先生曾写到:“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此乃“空杯心态”的最完美体现。显然,在这本书中,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 “空杯心态”不单是一种职业精神,更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修身哲学。

每一个人都要有“空杯心态”。“空杯心态”就是将自己的心中的“杯子”倒空,将自己所在意的,所重视的,以及辉煌的历史,从心态上彻底清空,就如: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很难再接纳新的东西,只有将杯子倒空了,才有空间去填满新鲜的水,做到真正的不计较与放的下,才能拥有更大成功与辉煌。

拥有空杯心态,要敢于“归零”。每一天都是一个新起点,每一次工作都应从零开始,每个任务都应以一种崭新的心态去学习新东西并完成,永远要从现在开始,进行全面的超越。

篇6:读《空杯心态》有感

上次在网上浏览时,发现了一本称赞为针对性很强的培训类书籍,于是点开一看,原是《空杯心态》,从书名看来,有点清晰又有点模糊,便点开了摘要看来。看完,自我感感良好,便下载了来读。现已读完,谈谈感受,与大家一同分享。

任何职场的成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珍惜自己有些卑微的工作,充满好奇心,饱含工作热情。他们都不患得患失,不太在意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仔细想之,空杯心态其实是一种境界。

拥有空杯心态的人,才能认识到,曾经的鲜花和掌声不能决定你的现在,更不能决定你的未来,才能明白如果将自己放小,那么世界就会变大。

“越丰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人也当如此,越优秀,就更要“倒空”自己,学会弯腰。

《空杯心态》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美国人之父”之称的富兰克林,是美国的政治家、科学家、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年轻时,他曾去拜访过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当时的富兰克林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身子矮一大截的门生气。

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 “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在升华这一人生哲理时,吴甘霖说:很多人总是抱怨世界太小,无处施展自己的才华。其实并不是世界太小,而是我们将自己看得太大。当心中装满了自己,就不会有别人的地方,世界当然就会很小。而将自己放小,所有的人和事都能容下,世界自然就会变大。将自己所重视、在乎的很多东西以及曾经辉煌的过去从心态上彻底了结清空,也是每一个想在职场发展的人所必须拥有的最重要的心态。我们不仅要能干,还要敢于“归零”。每一天都是一个新原点,每一次工作都应从零开始,每个任务都应以一种崭新的心态去学习新东西并完

成。永远不要把过去当回事,永远要从现在开始,进行全面的超越!

篇7:空杯心态一分钟演讲

我们应创设良好的语境, 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从三年级起始阶段起, 每堂课给学生一分钟时间走到台前来进行语言的表达, 对于学生来说, 是锻炼听说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在此背景下, 江苏省南京市樱花小学英语组三名教师自2011年9月起, 组成了“课前一分钟英语演讲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分别对三、五、六年级的四个班级实施了课题相关研究。

一、关键词的界定

(1) 课前一分钟英语演讲:特指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初始阶段, 由一学生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英文口语表达的行为。学生有准备的或者即兴的在一分钟内, 用所学的语言阐述对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事物的观点或意见。

(2) 语用能力:即学生综合语言语用能力。语用能力是学生语言综合素养的体现。它包括语言知识, 即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能力, 和语言技能, 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认识能力;文化知识;感情因素等。

课前一分钟英语演讲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研究, 就是在每节英语课的Free talk环节给予学生一分钟时间, 轮流上台进行一分钟演讲, 并通过此演讲, 培养全班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听力训练。充分利用学生说和听的素材, 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积累的言语信息, 进行言语表达和运用。

二、调查结果与初步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 笔者对学生进行了课前一分钟英语演讲情况的问卷调查, 得到了学生的相关看法和有关数据。

在四个班级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老师对于一分钟课堂演讲活动开展的时间不一, 造成了学生对于其认识方面的不统一。除了三 (1) 班的88.4%、五 (2) 班的90%的学生认为每节课老师都让学生进行一分钟课前演讲以外, 其他班级都无课前演讲这一活动。其中两个班是由同一位老师所教, 从调查数据上看, 老师没有在两个班级开展时间相对等的一分钟演讲活动, 如此的“厚此薄彼”是否会造成两个班级学生日后的语用能力差异呢?也值得课题组老师探讨。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一分钟演讲时, 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用所学的语言阐述对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事物的观点或意见”。课前一分钟英语演讲侧重于学生对事物的主观性的语言表达, 是提高、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有效途径。从课前的准备到演讲时的语言输出, 有严密的思维过程。作为听众的学生, 所听的每一个演讲内容就是一个完整的听力素材。因此, 在安排学生独自的演讲和两两对话式的互动表演时, 教师应该把握好度, 不能把Free Talk完全作为课前一分钟演讲。让学生养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维习惯, 不能只操练“你问, 我答”式的对话。

三、深度思考

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语言的有效习得非一日之功。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分钟英语演讲的平台是一片学生自主体验英语学习的乐土, 真正地让学生自己发现、播种, 并且从中收获。通过四个月的实践与反思, 笔者收获颇多。特别是在高年级的课堂中, 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思考如何用更好的方法对演讲者进行即兴评述。

激发学生对演讲者评价, 能够培养听者认真聆听的习惯, 有助于提高英语听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演讲的素材, 拓展一些听力的训练, 让学生现场根据他人的演讲来进行答题、判断等听力的训练, 听说结合, 启发学生思维。甚至在高年级的课堂中, 培养学生即兴提问的能力, 养成在学习过程中“质疑”的习惯,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客观地评价他人演讲的同时, 自己的语用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四、结束语

正如韩礼德从功能语法的角度分析语言, “语言是一种‘doing’的形式, 而不是‘knowing’的形式”, 也就是说, 对语言来说, 口语永远是第一性的, 口语交际的信息含量和重要程度是书面表达方式所不能取代的。

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听说领先是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课前一分钟英语演讲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促进了语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在此课题研究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多数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 真正让所有的学生懂得“Love English, use English and make the language ourselves”。

篇8:空杯心态 读后感

空杯心态 读后感

感觉 真的是有些神清气爽了 在理顺了思路和思想之后 说实话,刚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忘记了现代文字的编排顺序,误将空杯心态读作空心杯态,然后又自我调侃了一回,读出了一个谐音,空心白(bei)菜。 白菜,是每一个普通老百姓在冬日必备的一道菜蔬,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冬天,你或多或少的都会吃到它。 如果你还是一如我们小时候那般贫困,钱包不算富裕,只能吃到没有肉的粉条炖白菜,那只能说你的思路还没有打开,毕竟,都什么年代了啊,现在是物质极大丰富了,你再怎么没钱,吃不起堂皇食府中的海参鲍鱼,但总还买得起几元钱的一瓶蚝油吧。告诉你一个众人皆知的秘密,那传说中的珍馐美味之所以让你甘之如饴,魂牵梦绕是因为大厨手边拥有太多太多你听过见过,却从来都胆怯的不敢一试的调味品!所以,放下你的羞怯,放下你的不敢作为,有什么呢?既然蚝油生菜可以堂而皇之的登上大雅之堂,你为什么不能来个偷梁换柱,移花接木呢?蚝油白菜芯的味道还是很不错的!话又说回来,即便味道不是好极了,不就一盘白菜嘛?拿去洗吧洗吧,涮吧涮吧,放到热气腾腾的涮羊肉锅里,还是会让你食之有味的。毕竟,不能光吃肉,健康饮食,不可或缺啊。总之,我的意思就是:放下你的`固有习惯,别再以为无肉就不能成菜,没有鱼羊就不能做出新鲜美味! 回到正题,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啊? 做个自我检讨,之所以第一次没有把书的题目读的字正腔圆,符合作者的初衷,其实就是因为带了太带多的成见在潜意识当中。 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公司花费了不少的经费,给大家带来这些精神的食粮本来是要心存感激的呀。 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过同样的感觉,过一段时间,不看一些诸如读者之类提升心灵的书籍就会觉得自己真的没有了斗志,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所以我就会有意无意的买一两本类似的书来读,给自己强心给自己提气。既然有这么好的机缘,我们怎么能让自己错过呢? 放下自己心头所有的过去吧,把自己归零,一切重新开始,也许,就在不远处,你会看到一个全新的自我。即便你曾经有过自我的满足,但那都是曾经的以往啊,更何况你还不能像你对自己承诺的那样,帮助更多的人啊。 还必须每天穿着数年之前的衣裳行走在两点一线的路上,你还感觉不到轻松自在,游刃有余,你还无法以一个亮丽睿智的形象出现在你的同事家人朋友以至于并不常常见面的客户中,你还是零啊,几个数字中最不稳固的一个啊,什么时候你变得敦厚稳定,真真切切拥有了另外九个数字的相扶相携你才会变有价值,才能成为众人艳羡的无价之宝――水晶白菜! 文章至此,也该画一个句号了,毕竟还有好有好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做,无论感想抑或总结,都是为了将来,为了放下包袱,找到自信,找到自我,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啊。

篇9:空杯心态读后感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版本:如果一个杯子有些浑水,不管加多少纯净水,仍然浑浊;但若是一个空杯,不论倒入多少清水,它始终清澈如一,学习也是如此”

这些故事听起来颇有道理,也经常被拿来作为教育员工的工具。不过这样的故事听多了,不免让人有些疑惑――人的脑子和心态真的能像一杯水一样,倒进倒出吗?

我们可以看看现今大呼大叫“空杯心态”的都是一些什么企业。这些企业大多还算不上一流,老板虽然也知道“求贤若渴”,但真正懂得如何用才的恐怕寥寥无几。

真正优秀的人才是不可能完全抱着“空杯心态”的,他们过去的经验和智慧也必将会到现有的企业中去。这是构成他们市场价值的重要原因,也是雇主招聘他们的真正理由,否则那些雇主为什么不去找那些可以说得上是“一张白纸”的大学毕业生呢?

这些号召“空杯心态”的企业,本质上是出于人才雇用的需要,却不懂得如何尊重与使用人才。那些口口声声要求新进员工要有“空杯心态”的企业,说到底是借此压低人才的市场价格,减少自己在人力资源领域的投资,这样的企业通常离优秀的雇主很远。

在被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就已经是优秀人才了。刘备放低了“民营企业家”的身份,“三顾茅庐”,求贤若渴,不仅没有要求诸葛亮有“空杯心态”,还承认诸葛亮原来这个“杯”的价值,委以重任,即便自己的“创业伙伴”关羽、张飞提意见也在所不惜。

据易中天的考证,诸葛亮是刘表的姻亲,而刘备曾经寄居刘表篱下,因此他们很早就认识了,而且颇具战略眼光的诸葛亮也早就看好刘备,希望把自己的职业前途与刘备绑在一起。当初诸葛亮之所以不愿意投入刘备门下,是因为刘备也曾要求诸葛亮有“空杯心态”的缘故。

如果诸葛亮当初真的保持所谓“空杯心态”,从一般谋臣做起,恐怕诸葛亮就没有后来成功的职业生涯了。诸葛亮的成功在于他有一个很好的职业生涯起点,以不到而立之年做了“刘备集团”的战略规划导师,一个正确的职位上保持了正确的姿态,做了正确的事。

历史证明,诸葛亮高调进入“刘备集团”是好处多于坏处的。虽然初期“刘备集团”的“创业伙伴”不满诸葛亮的高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诸葛亮的业绩表现,这些都不是问题了。如果诸葛亮初期是保持“空杯心态”低调进入的话,他最终的命运很可能就是被埋没了。

三国是个乱世,颇像是现今中国企业界的竞争格局。同样的,三国的这些教训也能给到我们启示。三国是在汉末的军阀混战中胜出的三家集团,他们的领导者无一不是尊重人才,善用人才的人,他们也都同样不会以“空杯心态”去压抑人才的智力发挥。

“空杯心态”的本质是不懂得用才,以及不懂得如何平衡新进人才与老员工之间的利益。新进人才与老员工之间的利益的平衡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个问题的难于协调,才迫使很多企业炮制出诸如“空杯心态”之类的洗脑文化,它的用意是迫使新进人才接受一个“冷冻期”,没冻死的继续用,冻死的就只好放弃。

这些发展中的企业为了求才,往往会开出高于公司薪酬制度的薪酬来吸引人才。猎头公司的人都知道,一般这样的企业,“价格都是可以谈的”。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只要是老板相中的人,公司原本有的薪酬制度就可以放在一边。老板也有老板的考虑,如果不打破旧有薪酬体系,新的人才就进不来;但如果为了迁就新人,把旧的薪酬水平全部抬高,这样就更犯不着,一则成本增加太多,二则,“老人”也未必就值这个钱。

很少有老板敢于把公司的原有人马全部清洗一遍的,这样做着实没有太大的把握。“空杯心态”就成了这样的一种折中文化――“新人”你可以进来,也可以拿得多,但是要先低头,学会和“老人”打成一片。老板们对此的解释是:先放下十八般武艺,完成学习与改造。

这样的`“空杯心态”实在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这好比让诸葛亮放弃军师的位置,去做个低级参谋,尽管拿着高薪,却毫无指挥千军万马的权力。纵算诸葛亮有卧龙之才,当这个卧龙被去掉爪子之后,恐怕也只能是困龙了。

那些高喊着“空杯心态”的企业,就是要把那些卧龙去爪,然后还得先活下来。不过等到“磨合”得差不多的时候,去了爪的卧龙也就变成泥鳅了。到那个时候,泥鳅还能变卧龙吗?

空杯”心态到底是什么? “空杯”心态是什么,个人理解,应指人面对事物的心态,不能且有先入为主的对待新知识,新事物,有些时候全新的概念必须以放弃以前的认为做代价。比如吧,当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出现的时候,那时的人们一直认为地球是方的,是世界的中心,其实哥白尼的确是正确的,要想接受这个正确,必须放弃以前根深蒂固的地球中心论,这不是很容易。所以,重大全新的观念转变,必须要有倒空自己的勇气。当然,已有的知识和想法是不会消失的,综合判断就成为能力的体现了。很多人所谓的洗脑灌输,无非就是想尽快达到教育和改变的目的,至于是否正确,最好的办法是问已经实践过的人作为更好的去接受新事物,以批判的眼光是个办法,谨慎的探究和吸收是一般的学习过程,这时候人们的态度是先怀疑,然后试探性的理解,然后符合自我观念的就顺利接受,不符合的自然被排斥掉。这是合理的,如果都是一个声音,这个社会就出问题了,但这种合理在有些时候却成为快速接受新鲜事物的最大阻力。好的新事物是否真的就是好的?这种怀疑的由来,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被大多数人所认可或证实。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把杯子倒空的教导方法是霸道的,但的确是有效的。比如很多自杀者、颓废者、不可救药者、执迷不悟者,如果能够先接受空杯心态,那么就都不会出现了。有言云:自作孽,不可活,就是自己不扭转心态,任何人都帮不了他的意思

通俗的讲空杯的心态就是能把已有的思想观念放下,重新审视另一个思想或事物。这样才能客观真实的看清楚新思想或事物的本质和价值,做出取舍,从而达到提高和补充或修正自己原有的思想水平和物质水平。

实际上在我们一生中有许多事情都应该用空杯的心态处理,真的这样做到的时候,你所有方面的成功将是理所应当的事。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在自以为是的心态中度过了一生,怨天忧人,做了许多南辕北辙的事,实际都是放不下原有观念和物质、自以为是的结果。人类最难的事莫过于自知之明,保持空杯的心态。

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有成功和失败的人生,只有不知取舍、不知换取的人。以科学的名义可以这样解释:

1,所谓成功人士是随时都能够保持空杯心态,随时都能够付出和取舍的人。

2,所谓富人是付出金钱换来更多金钱的人。

3,所谓思想家是付出精神换来思想的人。

4,所谓科学家是付出所有基础研究换来新发现的人。

成长是痛苦的,因为它需要随时否定一部分自我。因为没有看到客观事物或思想的内在价值。所以他感觉到痛苦而不愿意接受。

成长是快乐的,因为它会给你带来世世代代的幸福。因为换取了价值更高的事物。所以他会主动而快乐的接受。

成长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认同新陈代谢,在思想和行为上有足够和正确的新陈代谢,就是在成长。

也可以说,空杯心态的保持程度,是获得能力成长的程度,也是事业成功的程度,幸福的程度。心态就是人格,好的心态能够散发出人格魅力。

每个人的一天和每件事都会有所得,也有所失去。

大多数人每天得到的收获很少,失去了最有价值的时间。每件事更是如此,有的人付出的很少,得到的也少。成功的人知道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付出,理所当然得到巨大的回报。

找到并使用控制自身思想和行为的关键按钮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至高的职场修身哲学:“空杯心态”(放得越空,拥有越多)“空态”不但是一种企业精神,更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职业态度,一种修身哲学。

一个具有禅意的故事让众多企业老总们感触颇深,奉为案头圭臬,视其所阐释的“空杯心态”为个人修身、员工教育与企业发展的精神导向。

“空杯心态”不是个新词,很多企业经营者和管理高层都熟知这个耐人寻味的禅宗故事:

南隐是日本的一位禅师。一天,一位当地的名人特地来向他问禅,名人喋喋不休,南隐则默默无语,只是以茶相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满了也不停下来,而是继续往里面倒。眼睁睁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名人着急地说:“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说:“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果你不先把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

名人恍然大悟。

这个具有禅意的故事让众多企业老总们感触颇深,奉为案头圭臬,视其所阐释的“空杯心态”为个人修身、员工教育与企业发展的精神导向。

平心而论,除了刚刚呱呱坠地的婴孩儿,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是白纸一张纯粹彻底的“空杯”,都有过去的积累和所谓的经验,本书所描述的“空杯心态”,是一种心态意识,并不是一味否定过去,而是要怀着否定或者说放空过去的一种态度,去融入新的环境,对待新的工作,新的职场,新的事物。

吴甘霖在其新著《空杯心态》中延续了其在畅销书《方法总比问题多》中的笔锋和写作风格,文字直白,浅显易懂又不失生动和富有深意,书中穿插的大量鲜活的典型事例,十分贴切到位地论证出了本书的主旨――心态要归零。书中众多的案例足以窥见作者平日积累之厚重。

篇10:空杯心态读后感

“很多人总是抱怨世界太小,无处施展自己的才华。其实并不是世界太小,而是我们将自己看得太大。当心中装满了自己,就不会有别人的地方,世界当然就会很小。而将自己仿效,所有的人和事都能容下,世界自然就会变大。”这是吴甘霖在《空杯心态》中说的。那到底什么是空杯心态呢?

吴甘霖所说的“空杯心态“就是将自己心中的“杯子”倒空,将自己所在意的,所重视的,以及辉煌的历史,从心态上彻底清空。这就如: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很难再接纳新的东西,只有将杯子倒空了,才能避免之前的水变臭,又有空间去填补新鲜的水,做到真正的不计较与放下,才能拥有更大的成功与辉煌。

空杯心态是一种境界,吴甘霖总结“空杯心态”是现今艰难就业与创业征途中走向胜利的法宝,但凡有成者都是主动空杯的人,因为有了空杯心态,他们便能轻装上阵,从而战无不胜;才能认识到,过去的鲜花和掌声不能决定你的现在,更决定不了你的未来!

可现实中,很多时候我们会将过去的成功,以往的经验,用于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新的角色中,得到的结果和自己前期计划是差距甚远,导致四处碰壁,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也让自己陷入了瓶颈。这些时候,我们就该具备“空杯心态”,将自己倒空,别被那些成就、经验、利益、学识等,看似重要的东西给束缚了自己。

“空杯心态”的最大价值就是——找到自己职场发展的“金钥匙”

每个公司只是对员工的使用价值买单,而不是他们的价值!职场发展的基本规则,就是重视使用价值,凡是能体现自己使用价值的地方,就该努力去做;凡是影响自己发挥使用价值的事情,不管是观念、个性、还是其他方面,都要尽力排除!

2.:《空杯心态》读后感

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将过去的成功和经验用于新的角色和环境中,结果处处碰壁,造成了很大的瓶颈和障碍。空杯心态就是倒空自己,别被让看似重要的东西困束了自己,比如成就、权力、利益、面子、学识„„《空杯心态》的作者吴甘霖老师总结说,紧紧抓住这些,不从零开始,就是一种苦恼。《空杯心态》每个章节都充满着这类良言警句。

《空杯心态》中描述了职场中的三种人。主动“空杯”者、被动“空杯”者和拒绝“空杯”者。毫无疑问,拒绝“空杯”者,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倒退,要么成为他人的绊脚石。如果想有最大最快的发展,就一定要做主动“空杯”的人!

《空杯心态》告诉我们,在职场前进途中的每一阶段都要谦虚坦诚,不骄不躁,做一个主动“空杯”的人。更可贵的是本书还明确指出主动付出才是行动之本。作者在书中写到:不光是要我们空掉优秀、空掉骄傲,更要我们少一点计较,多一点付出。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将来的发展插上加速器。

拥有了空杯心态,人们才能认识到,曾经的鲜花和掌声不能决定你的现在,更不能决定你的未来,才能明白如果将自己放小,那么世界就会变大。

“越丰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人也当如此,越优秀,就更要“倒空”自己,学会弯腰。

书中讲了很多发人深省的例子,其中给我最大启发的是下面这个例子:孩子的小手卡在花瓶里拿不出来,妈妈小心打碎花瓶后却发现孩子的小手攥成了一个拳头不肯松开,当孩子的小手被妈妈轻轻掰开后,发现手心有一个五分钱的硬币。而打碎的古董花瓶价值三万人民币。

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很多成年人身上也普遍存在,他们正是由于将手中的东西抓得太紧,才导致因小失大,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他们手中紧抓的不是5分钱硬币,而是在他们看来十分重要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成就、权力、利益、面子、学识„„

舍不得放下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已经拥有了,就认为是自己的东西,就要死死抓住。第二,生怕松开手,这些东西就再也没有了,所以恐惧。这都是来源于内在的骄傲、贪婪、虚荣的思想状态,这些才是最应该被放弃的。

空杯心态在我看来就是对过去荣耀、挫折的一种舍弃,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舍得之后才能获得更多,否定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气,但唯有如此才能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找到应该努力的方向。我觉得应该舍弃的东西很多,但是懒惰、得过且过的混日子思想是最要不得的、最应该舍弃的。人生是一场盛宴,绝不只是一道好菜。不能因小小的成绩就得意忘形,或者甘于认命。尤其是我们青年人,更要学会空杯,既不能因一时的失败或挫折而一蹶不振,更不能因小小的成绩而得意忘形,我们要时刻“空杯”,勇于放下,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3.读了吴甘霖的《空杯心态》一书,生动的例子,富有禅意的警句,帖近切身的话题,不论初出茅庐,还是功成名就,都可以从中受益,于我确有醍醐灌顶之效。

吴先生讲,所谓空杯心态,就是要将心里的杯子倒空,将自己所重视、在乎的很多东西以及曾经辉煌的过去从心态上彻底清空。因为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很难接纳新东西,只有将心倒空了,才会有外在的松手和放下,才能拥有更大的成功与辉煌,这是每一个想发展的单位和个人所必须拥有的最重要的心态。

“进入一个新环境,就要勇于将原来环境里熟悉、习惯、喜欢的东西放下,而从零开始”

“一个人要在职场成功,首先要培养适应力”

“一个人在职场起点低并不可怕,怕的是境界低。”

“一个人越计较自我,在职场中便越没有发展前景,越主动付出,越会快速发展”

书中并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但却字字珠玑,意义深远。

“归零”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要谨记的事情,越是地位高越要谨记。

一个人越成功,越要懂得弯腰

泰戈尔曾说过:“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留,因为一路上,还会有鲜花开放。”

不要害怕过去,因为前面有更好的机会等着。

唐朝布袋和尚《插秧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一座15世纪的教堂废墟,上面刻着这样一行字:事情是这个样子的,就不会是那个样子的,在痛苦的泥潭里不能自拔,只能与快乐无缘,你得自己挥动告别痛苦的手。

。。。。。

篇11: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意义

一、介绍作者事迹,开展课堂内容

教材上的文本时间跨度大,有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但毕竟很多作者学生没听过,或者即使听过也不甚了解,巧妙呈现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走近作者,走进时代,跨越时空,与诗文名家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最终走进文本。老师可以在上课时提供背景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但若是有学生对某个作者感兴趣,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让演讲的学生介绍作者的时代背景、相关事迹、人物品性,既可以让这个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文学素养,增强自信心,也可以使班上学生获得相关知识;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提供的演讲资料,将自己备课中与之相重复的内容去掉,节省上课时间,提高上课效率。如此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幽静悲剧》的作者季羡林,学生不太了解,班上某个学生演讲了季羡林先生的“看管入学新生行李”的感人故事,还深情朗诵了季先生“200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同学们听了他的演讲,对季羡林先生产生了深深的赞叹、敬仰之情,也了解了文革期间季羡林先生的遭遇和做学问的精神,了解到他是一个心忧天下的学者,所以,在学习《幽静悲剧》的时候,学生们学习这篇文章就很投入,对文中体现的“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这种民族责任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就觉得很实在,不空洞!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堂文本内容,又接触了一位“大师”。后来,很多同学向之前演讲的学生借季羡林的作品阅读、讨论,班级掀起“季羡林热”。在这种演讲主题的带领下,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去接触茅盾、鲁迅等作家的作品,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文人作家的情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二、体味平凡小事,关注身边美好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板块,同学们一到写作文就抱怨没什么好写。三分钟演讲的题材选择里,我和班上同学讨论,有学生提出既要接触大师,也要贴近生活,因此,写自己身边的人就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写在班上和同学相处的故事,学习、活动、竞争、压力、收获等都可以,可以写和老师、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点滴,甚至是和早饭店的摊主、公交车司机等社会群体的接触。这样,从早到晚,从校到家,从学习日到休息日,从城里到乡下,从熟悉的到陌生的,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材料。于是,同学们眼神明亮了,心思细腻了,情感丰富了,发现了生活中以前不关注的美。例如同样是散步,我班上就出现了同题材不同角度的演讲,某同学休息日和父母散步,演讲中就出现了这样的内容:“回家的时候,左手牵着妈妈,右手被爸爸的手掌包着,都是温暖的感觉。夕阳是艳丽的红色,把我们连起来的影子拖得很长很长。那天晚上,我梦见我们在一片林子里笑得灿烂。你们像是夏夜里巨大的夜幕,覆盖着我,整个星球温柔得无声无息,就像我心壁上最美好的花纹。”另有两个同学一起在城郊交接的路上散步,于是写出《左手农村,右手城市》的演讲稿。第三个同学散步中调皮地跟爸爸说:“你们真慢。”爸爸回答:“是呀,女儿长大,越来越青春,做父母的只能望着女儿的背影喽。”女儿听了,心里酸酸的,想了很多,于是,《牵着你们,一起慢慢走》的演讲让台下学生潸然泪下。文中青春期孩子的思考和自我反思可比上班会课更有感染力!散步中如果没有真情投入,怎么能写出如此真挚的文字?如此平凡的一幕,因学生家庭环境不同,学生个人素养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便有了百花齐放的美。

在各次阶段测试中,《慢慢读懂你》《你是我的阳光》《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等这些作文练习,许多同学都选自己的或别人的演讲材料。这些贴近生活,感悟平凡的人带给自己温暖的回忆,真实而细腻!

三、选择应景节日,营造节日氛围

语文教学具有实践性,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应该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开放的合作关系。可以说,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而语文课前演讲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同学们可以在节日来临前,选自己喜欢的节日介绍给同学们,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复活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都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既渲染了了节日氛围,也帮助同学们了解了节日背后的来历、故事。

四、讨论社会热点,开阔社会视野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现在的学生接受社会信息的渠道比较广,报纸、电视、手机等各种媒体都会报道很多新闻,如社会上讨论的热点话题“食品安全问题”“个人信息安全”“遇上跌倒的老人到底要不要扶?”“社会上要不要见义勇为?”同学们选择这样的话题作为课前演讲的主题,既贴近社会,也培养了他们对社会的思考能力、适应能力和辨识能力,不至于遇到情况不会处理。

当学生把目光伸向更广阔的区域,那么演讲就可以打开一扇更大的窗。

佳祥同学在《日本,自以为是的无奈》一文中阐述:“在非洲资源争夺战中,日本不仅没有体力与中国对抗,就是印度、韩国、土耳其等国家,也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劲头。日本想在非洲打一个翻身仗,太难!”

同学们借助演讲了解了最新的国际时事,演讲的学生努力去搜集资料,听新闻评论,加入自己对时事的看法,他们看问题的想法会逐渐全面、深刻、有见解,班上其他同学也可以借助三分钟演讲了解国际新闻,增加自己的见闻。

新《大纲》提出的对学生的评价,立足于“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明确指导语文教育去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等运用能力。课前的三分钟演讲正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一项训练。

上一篇:学联会干部会议制度下一篇:很爱很爱这是爱你的结局抒情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