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2024-05-06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共11篇)

篇1: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上系统化护理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疗效,为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提供康复参考依据。方法:回顾与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老年患者158例,对照组老年患者8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实验组老年患者78例,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统计分析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跌倒情况,比较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较护理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发生跌倒的情况均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的跌倒发生率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情况,提高老年患者的满意度,故值得推广。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220-01

1前言

临床上,内科老年患者发生跌倒并不鲜见,跌倒形式有行走时跌倒,在座位旁或床旁摔倒,甚至坠床,易导致骨折、跌打损伤、脑损伤,有时可导致死亡,严重威胁到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引起了广泛重视[1]。为防止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发生跌倒,本研究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疗效,旨于为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提供康复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老年患者158例,对照组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65.2±2.4岁;对照组78例,男48例,女30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3.2±2.7岁。脑动脉硬化45例,脑梗死37例,帕金森病24例,脑出血42例。对照组和实验组老年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

2.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护理方法

2.3.1 对照组老年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

每日查房,记录大小便、体温等基本信息,进行日常的病房清洁、消毒,协助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日常护理、检查等。

2.3.2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护理

(1)进行病区安全管理

病区的地面使用防滑材料,减少病区的障碍物,合理布局空间,防止病区地面打滑潮湿,在厕所、浴室等容易摔倒或打滑场所放置防滑垫且设置防滑警告,在病房的床边和两侧走廊安置扶手,卫生间内安置抓杆;定期检查老年患者病区的安全设施,如有损坏的设施应立即修理或更换;在老年患者床边设置安全护栏,并安上供扶持的工具,站立时可使用。

(2)进行安全教育

在进行系统化护理时,给老年患者灌输安全的观念和注意事项,提高老年患者的安全意识,并指导其如何预防跌倒。除此之外,定期给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安全教育,教育病人家属积极配合进行安全的护理。

(3)估计跌倒风险

估计不同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对于听力或视力严重下降的患者,随时有可能晕厥的患者,较经常发生跌倒的患者,年龄超过70岁的患者,运动、意识障碍较为严重的患者,如厕频繁的患者应给予特别的关注,估计其发生跌倒的可能,记录并提醒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患者可能发生跌倒的场合,且极力避免。

3结果

3.1 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效果比较

结果表明:护理后较护理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发生跌倒的情况均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的跌倒发生率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 病例数 跌倒次数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80 23(28.75%)14(17.5%)

实验组 78 22(28.2%)7(8.97%)

2.2 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表2.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病例数 不满意 一般 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80 45 20 15 81.25%

实验组 78 60 14 4 94.87%

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4讨论

4.1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分析

(1)年龄 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严重退化,反应能力和活动能力较慢,且大多数老年患者听力、视力下降,对外界环境的判断较易出错,故而导致跌倒。(2)环境 卫生间、浴室等场所地面湿滑,卫生间、浴室、楼道等场所的障碍物较多,故容易导致跌倒,其次空间狭小、光线昏暗也易导致跌倒。(3)病情 具有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神经功能、脑功能受损,患者平衡能力下降。患者的突然站立容易导致脑缺氧,继而导致站立不稳、眩晕,以致跌倒[2]。

4.2系统化护理干预的优势分析

(1)提高老年患者及其病人家属的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防止跌倒损伤带来加重病情,给老年患者自身和家庭带来负担。(2)对病区进行更加合理的安全管理,在危险区设置安全警告,根据老年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安全护理,使护理更加具有执行性和针对性。(3)能够迅速、及时地处理老年患者的跌倒事故,将伤害降低到最小。(4)明显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加强了对老年患者的安全管理[3]。

本研究表明,护理后较护理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发生跌倒的情况均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的跌倒发生率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了系统化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综上所述,系统化护理干预防范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效果显著,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提高老年患者的满意度,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林,董宁,叶虹,等.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跌倒高危因素评估现状的调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6):1-4.

[2]张丽红,卓娜,张红菊,等.住院病人跌倒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10,24(5 1): 61.[3]陆燕弟;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J];护理研究;2007年12期.

篇2: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护理干预

跌倒在我国人群意外伤害死因中顺位排在第4位,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位居首位,并且随年龄增大跌倒死亡率急剧上升,在8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达到最高。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户籍人口中因跌倒致死的有1983例,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87.1%,死亡率达77.9/10万,相当于每天有4.7个老年人因跌倒而死亡。此外,在老年人因伤就诊病例中,有一半以上为跌倒病例;因伤住院病例中,超过80%为跌倒。意外跌倒已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第一死因。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住院老年患者也不断增多,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事件,不但影响医院的信誉,增加患者家庭负担,也给老人带来心理创伤、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的丧失以及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保证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日趋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高度关注,防范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老年患者进行相关跌倒因素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防止和减少跌倒意外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跌倒原因分析

(一)自身原因

1、生理因素

由于老年人本体觉、深度觉、视觉及触觉均有有降,反应迟缓、下肢肌力减退、躯体摇摆较大,夜尿增多(每晚多于2次)均易引发跌倒。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女性跌倒的几 率为男性的2倍。

2、病理因素

一些老年疾病,如精神状况缺失(包括定向不良或痴呆)、丧失意识(昏厥或癫痫发作)、搞的老年抑郁数值、帕金森病、心血管疾病(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冠心病)、骨关节疾病(下肢关节病变和足畸形、胼胝、拇指囊肿胀)等使老年患者步态不稳易发生跌倒,患病种类越多跌倒危险性越高。

3、药物因素

镇定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和麻醉镇静药被公认识发生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研究表明:扩血管药、利尿类药、缓泻剂等会影响患者神经、视觉、平衡、血压及代谢等,加之老年患者对药物耐受性及敏感性受机体退化影响,易发生迟缓和认知能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导致跌倒概率的增加。

4、心里因素

个别老年患者个性要强,常有不服老和不愿麻烦别人的心里,对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也要尝试去做。觉得患病拖累了叫家属,特别是长期患病后,在夜间当其有排便需求的时,因内疚感使其不忍心唤醒家属,亦不愿麻烦护士,从而独自下床后因出现体力不支而跌倒。也有由于害怕跌倒发生,限制和减少活动后,导致功能缺陷及活动能力进一步降低,跌倒危险性进一步增加。

(二)外在因素

1、环境因素

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51%与环境因素有关。由于对医院环境不熟、病室内外有障碍物、照明不足、地面潮湿、防护设施不到位、病床过高无护栏等会导致跌倒发生。

2、衣着及其他因素

穿着过长过大不合身衣裤,鞋不跟脚,鞋底不防滑,夜间上厕所时睡意朦胧,无人陪护或陪护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也易发生跌倒。进餐洗漱等时间段因拥挤也易发生跌倒。老年患者胃肠生理功能退化,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加之躯体疾病常发生拒食、少食、不知饥饱、挑食等致进食不足,易导致低血钾和肌无力,从而增加跌倒的概率。

二、护理干预

1、增加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跌倒属于突发意外事件,状况各式各样,并无固定模式和地点,但只要加强防范意识,就可预先预防。加强医护人员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分析跌倒意外发生存在隐患和原因,找到相应的护理对策,不断细化及改进服务。

2、详细的入院评估

我院建立了跌倒评估、监控登记表,入院时即对老年患者从年龄、活动能力,意识状态、自理能力、有无眩晕史跌倒既往史、有无肢体及视觉功能障碍、使用药物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跌倒评估。如评分≧10分即为高危人群,即向家属告知并予以签名,并在病历和床头做醒目警示标记。对老年体虚但尚能活动,以往有跌倒晕厥史、定向障碍、自主活动受限、视力下降,排尿排便频繁等患者重点关注,提高医护人员的警惕,加强巡视。

3、切实有效的健康宣传及预防措施

重视环境、安全、药物等放面入院宣教,宣教语速缓慢并可能多次反复,是老年患者尽快熟悉住院环境。对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嘱行走时需有人搀扶,适时使用拐杖、扶手;起身、起床时动作宜缓慢,保持稳妥坐姿、卧姿;坐厕旁加置扶手;24h有人陪护,勿单独外出活动,外出检查时有人陪同; 使用护栏床,并告知当护栏拉起时,若需下床应将护栏放下,切勿翻越;指导正确用药,给予预见性的指导帮助,告知用药注意事项及用药后的反应,使其知晓自身有哪些易发生跌倒的因素,减少跌到发生。

4、预防组织灌注不足所致的跌倒

对高血压、心律失常、血糖不稳定、体位性低血压所致的眩晕,帮助老年患者分析可能导致的危险因素和发病的前驱症状,掌握发病规律。积极防止可能诱发跌倒的疾病,如有效控制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指导改变体位及上下床的方法,告知老年患者变换体位时缓慢并休息1~2min,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近坐下或上床休息。

5、预防平衡功能及肌肉力量减退所致的跌倒

助步器能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借助合适的助步器能部分降低跌倒的危险。为平衡功能差的老年患者必要时病房提供助步器。鼓励老年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等,增加肌力、柔韧性、协调性及平衡能力。

6、预防药物及心理因素引起的跌倒

由于年龄、家庭、社会经历、经济状况等不同,老年患者对防跌倒的认知及认同感也不同。临床护理中要熟悉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和习惯,关心和尊重患者,在取得信任的基础上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和能力。对服用增加跌倒危险物的老年患者,告知如夜间有事请叫醒陪护人员或打铃呼叫护士。

7、完善家属告知制度

当确定为跌倒高危患者后,根据情况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加强患者家属防范意识,讲解跌倒不良后 果及预防措施,使其明白患者目前状况及需配合内容,进行防范教育和技能训练。对活动不便易跌倒的老年患者应建议家属陪护,无法陪护着应详细说明病情,并签字为证,以免发生医疗纠纷。

8、营造适宜的医疗环境

保持病房光线充足,避免闪烁,定期检查及时维修,保持病室地面清洁干燥,及时擦干积水和油物,拖地时应避开患者活动高峰期,地面湿滑时出示“小心地滑”警示牌。告知患者及家属若发现地面有水渍应及时告诉医务人员,避免在水渍处行走。浴室增设防滑垫,病床高度适宜并配有护栏,床头设有床头灯和呼叫铃,呼唤器放置在易取位置。厕所、浴室安装竖向抓杠,便于入厕后站起时借力。衣裤大小合适,裤腿利索,鞋子防滑合脚。

三、小结

篇3: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1 跌倒的影响因素

跌倒是指突发性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 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老年人跌倒病死率随年龄的增加急剧上升。跌倒除了导致老年人死亡外, 还导致大量残疾, 并且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如跌倒后的恐惧心理可以降低老年人的活动能力, 使其活动范围受限, 生活质量下降。其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和心理在内的内在因素和环境和疾病等外在因素。

1.1 病情及药物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 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 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与稳定。神经内科的疾病使得患者大脑缺血缺氧, 出现意识丧失和和功能失调而造成跌倒。神经内科患者所使用的药物中口服药偏多, 而包括镇静催眠药、降压利尿药以及抗焦虑抑郁药等在内的口服药大多都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 出现神志不清及精神萎靡的状况, 患者容易产生跌倒。

1.2 年龄及性别

随着年龄增长的关系, 患者身体各种机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前庭感觉能力下降、导致老年人反应时间延长, 平衡不稳, 增加了跌倒的风险。除了年龄外, 生理性别对跌倒次数也会造成影响, 研究表明, 女性的跌倒概率是男性的2倍多。

1.3 环境等其他因素

老年患者的生活环境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如地面潮湿、光线强度、家具的摆放等。有研究表明, 70岁以上的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跌倒有63%与环境因素有关。老年患者夜里如厕由于地面潮湿造成跌倒占到27%, 光线太强造成眩晕而跌倒占19%, 家具的摆放和上下楼梯造成跌倒占到10%, 还有7%的跌倒与看护人的疏忽等因素有关。除了环境, 患者的心理因素、认知障碍等都会造成患者不同比例的跌倒。

2 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护理干预是指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实施的积极的各项护理措施, 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良好的护理干预往往能够减轻和避免老年患者的疼痛。改善其健康行为, 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3 预防跌倒的对策

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加快和神经内科的老年患者增多, 预防跌倒成为患者护理的首要问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医院方面和护理人员的干预, 也在于患者自身预防心理的加强, 只有社会、医院、护理人员以及病患联合起来, 才能真正做到预防的真正效果, 才能有效的降低跌倒的发生[3]。

3.1 社会及医院方面

社会是个温暖的大家庭, 对患者的康复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 社会的呼吁和召集作用不可小觑, 可以广泛的传播大家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关怀及呵护。其次社会的福利作用也非常重要, 在欧美发达国家, 防滑鞋和防滑鞋套一直伴随着老年人的生活和工作。

神经内科的老年患者由于有交流和行走障碍, 大多数都在住院, 因此医院方面对患者跌倒的预防有很大影响。首先, 病房的设计影响着患者的日常起居, 病床是与患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具, 其高低长短应该满足患者的身高和病情, 而且病床的软硬舒适程度也有影响, 床边的报警装置要及时检查保证有效;其次, 地面的潮湿和平整决定着患者的行走能力, 卫生间要保持地面的干燥, 对于不平整的地面患者在行走时可以拄拐。

3.2 护理人员方面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多, 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跌倒预防有很大影响。首先, 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和预见性, 做好患者的风险评估, 并且根据患者的行为举止要有预见性;其次,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 提高其护理意识和责任感, 护理人员要有丰富的护理经验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3.3 患者自身方面

除了所有的外界因素, 患者自身预防跌倒也有一定的影响。①心理素质。一些老年患者由于心理对病情的恐惧会恶化病情, 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而减缓病情的康复。也有一些患者对于病情认识欠缺, 对于自身健康状况过于自信, 不愿进院治疗而耽误最佳治疗时期。因此, 患者应该从自身出发, 增强心理素质, 才能有助于病情的康复。②锻炼。锻炼身体对于预防跌倒非常重要, 可以有效的防止骨质疏松与机能退化, 研究表示, 坚持参加规律的锻炼的老年患者可以降低跌倒次数。因此, 老年患者应该适当的参加锻炼活动, 制定详细的锻炼计划。另外锻炼的强度与动作不易过大, 防止肌肉拉伤与意外跌倒, 老年患者可以考虑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慢节奏的锻炼, 从而防止跌倒的发生[4]。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有着明显的降低效果, 降低跌倒的发生, 不仅在于护理干预的防护, 还在于社会、医院、护理人员以及患者本身的配合, 因此, 只有做好充足的防护措施, 才能从源头上防止跌倒的发生, 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周艳, 刘晓丹, 李勤.舒适护理的人文底蕴[J].护理研究, 2008, 22 (12A) :3105-31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3]张建华.老年人护理安全现状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 2007, 7 (7) :12.

篇4: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为神经内科老年病人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神经内科老年病人200例,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未对老年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将此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3年9月对200例老年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将其作为实验组,总结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跌倒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跌倒次数明显较少,跌倒后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处理,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神经内科老年病人进行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周围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减少病人跌倒次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神经内科;老年病人;跌倒;效果分析

神经内科(neurology)老年病人多为痴呆、瘫痪患者,一般存在意识障碍、语言障碍,无安全防范意识以及自我照顾能力[1]。近年来,神经内科老年病人意外跌倒的报道越来越多,部分患者出现脑损伤、骨折,严重者死亡,已经引起了一系列医疗纠纷。相关研究指出,为神经内科老年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减少其跌倒次数,改善其生活质量。本文将究为神经内科老年病人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详情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神经内科老年病人200例,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未对老年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将此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3年9月对200例老年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将其作为实验组。200例神经内科老年病人中,男107例,女93例,年龄65~87岁不等,平均年龄70.9岁。其中,13例病人为病毒性脑炎,23例病人为癫痫,35例患者为帕金森病,45例病人为脑动脉硬化,47例病人为脑出血,37例病人为脑梗死。200例病人均符合神经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全部病人处于病情稳定期,经老年病人家属同意,于2013年1月~2013年9月对病人进行临床护理干预。

1.2 一般方法

1.2.1 心理护理干预 神经内科老年病人一般存在智力残疾或者身体残疾,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与健康宣教时应使用和蔼的语气,密切关注病人心理变化,稳定其情绪,避免其因情绪激动发生坠床或跌倒。

1.2.2 夜间护理干预 强化医院的夜间护理力量,保证人力资源配备,降低坠床、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

1.2.3 其他护理干预 改善患者病区环境,减少影响患者行走的设施,对患者进行防跌倒健康教育,提高神经内科老年病人及其家属的防跌倒意识。

1.3 判断标准 总结干预前后200例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的跌倒情况,分析跌倒后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的影响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 与200例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相关的数据资料,应用SPSS11.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2])进行统计学处理,相关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用正负标准差表达;相关的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借助卡方检验,用比率表示。若P<0.05,说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干预前后200例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具有可比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干预前,200例神经内科老年病人共意外跌倒10次,其中3例病人跌倒后果程度较轻,4例病人跌倒后果程度为中等,3例病人跌倒后果程度较严重;护理干预后,200例神经内科老年病人共意外跌倒3次,其中2例病人跌倒后果程度较轻,1例病人跌倒后果程度為中等,充分说明为神经内科老年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其跌倒次数。干预前后200例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的跌倒情况,详见表1。

3.讨论

3.1 神经内科老年病人发生意外跌倒的原因分析

3.1.1 年龄原因 老年患者属于特殊的群体,其自身活动性较低,身体机能严重退化,具有较一定的视觉障碍和听觉障碍,在行动过程中不能准确将障碍物判断出来,因此,当遇到障碍物后不能及时调整自身姿态[3],进而使自己跌倒。

3.1.2 环境原因 走廊、楼梯、卫生间等地滑、障碍物多的地方容易使老年病人跌倒,除此之外,空间布局不合理、光线暗、活动空间有限的场地也容易出现跌倒事件。

3.1.3 疾病原因 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的平衡稳定能力比较差,脑缺血患者最为突出,当其发病时,容易出现短暂性的晕眩,不能稳定站立,进而出现跌倒。

3.2 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的护理干预措施

3.2.1 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防跌倒意识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老年病人的护理干预,使其树立防跌倒意识,向其讲解预防跌倒的措施。

3.2.2 改善病区环境,为病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 医院应合理安排空间布局,为病区设置防滑材料,卫生间内安装抓杆,病房走廊两侧及床边安装扶手[4],护理人员应保持地面干燥,及时检查病区内的设施,及时维修损坏的设备。为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特别关注运动障碍大、跌倒史多、视力听力障碍大、如厕频繁、年龄大、意识障碍大的患者。

本文研究了为神经内科老年病人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为200例老年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前,200例病人共意外跌倒10次,护理干预后,200例病人共意外跌倒3次,实验组的跌倒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跌倒后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处理,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为神经内科老年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周围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减少病人跌倒次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为神经内科老年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减少因意外跌倒为病人带来的痛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该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媛.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09):1553-1554.

[2] 陈建芸,戴兴珍,马宁霞.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1,09(13):1139-1140.

[3] 张婷婷.神经内科老年病人护理管理的要点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12(10):148-148.

[4] 颜国慧,吴琰婷.浅谈神经内科老年病人护理安全管理的要点[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07):109-111.

篇5: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因素研究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跌倒情况以及跌倒的原因,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跌倒例数(4例)及次数(4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例与16次;对防跌倒护理的满意度(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住院患者跌倒有很多方面因素,给予充分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诱发跌倒的因素,预防跌倒发生。

关键词:内科住院患者;跌倒;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0-0129-02

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是指在平地行走时或从稍高处摔倒在地的现象,可能造成骨折、创伤、出血、脑震荡等症状,加重患者病情,延长康复时间,增加治疗成本,引起医疗纠纷[1]。因此,分析掌握可能引起患者跌倒的因素,有效预防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在护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次研究着重分析可能造成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相关因素,研究护理对策,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患者跌倒并造成严重后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54~93岁,平均年龄(74.52±7.56)岁;住院时间7~26 d,平均住院时间(15.9±2.7)d;其中10例患有阿尔茨海默症,8例高血压,7例脑梗塞,4例糖尿病,6例脑卒中康复期;服药情况:12例服用降压药,10例抗精神病药物,9例镇静类药物,4例降血糖药物。观察组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53~92岁,平均年龄(74.62±7.76)岁;住院时间7~27 d,平均住院时间(16.1±2.8)d;其中11例患有阿尔茨海默症,7例高血压,6例脑梗塞,5例糖尿病,6例脑卒中康复期;服药情况:11例服用降压药,11例抗精神病药物,8例镇静类药物,5例降血糖药物。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

1.2.2观察组 在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 ①跌倒风险评估:详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跌倒史等情况,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种类、肢体活动能力、精神状态、心理状况、用药情况等,对可能发生跌倒的风险进行评估,将存在跌倒高风险患者列为重点监护对象[3]。②心理护理干预: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并掌握其真实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疏导其心理压力,缓解因害怕跌倒而产生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③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可能发生跌倒的原因及其严重后果,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及家属的监护能力,指导其采取措施防止跌倒,叮嘱老年患者下地行走时一定要有人陪护,要随身携带拐杖,行动不要过快、过急,尽可能消除诱发跌倒的因素[4]。④病房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地面平整、清洁、干燥,通道走廊畅通无阻,各类指示标识清晰齐全,照明光线充足。室内物品摆放整齐,不能随意乱丢,卫生间内及门口应放置防滑垫。⑤预防跌倒护理:为存在跌倒高危因素患者设立管理档案,详细记载其综合信息,指定专门护理人员进行特护。与家属沟通交流,提醒其24 h近身陪护。叮嘱患者在服用降压药、镇静药后保持卧床休息,指导其注意防止体位变化时引起跌倒,要求老年高血压患者掌握3个30 s,即从床上醒来30 s后再坐起,坐起30 s后再站立,站立30 s后再行走[5]。⑥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内科护理人员进行防跌倒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增强对可能引起跌倒相关因素的预警能力,掌握应对相关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强化职业道德及责任心教育[6]。

1.3观察指标[7]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跌倒的例数、次数。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两组患者对防跌倒护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采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x±s)表示和百分率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和?字2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跌倒的例数、次数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跌倒例数为10例,占比28.57%;跌倒次数16次,占比45.71%。观察组患者跌倒例数为4例,占比11.43%;跌倒次数4次,占比11.43%。观察组患者跌倒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对防跌倒护理的满意度

经过问卷调查,对照组患者对防跌倒护理满意例数为26例,满意率为74.29%;观察组患者对防跌倒护理满意例数为33例,满意率为94.29%。观察组患者对防跌倒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住院患者跌倒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突发性的、非故意的、不由自主的体位改变行为,防止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科室患者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防止患者跌倒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护理人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首先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充分掌握住院患者的综合信息,为存在跌倒高危因素的患者设立专门的护理档案,指定专职人员进行近身陪护。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了解跌倒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讲解可能诱发跌倒的原因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而缓解患者对跌倒所产生的紧张、恐惧的心理压力,和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对病房环境进行整改,消除跌倒诱发因素;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及技能。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患者跌倒例数及次数方面明显低于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对跌倒护理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消除跌倒诱发因素,提高住院患者安全管理质量,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神经内科收治的50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316例, 女184例, 年龄53~81岁, 平均年龄68.5岁;通过调查发现, 有255例患有脑梗死, 99例为脑出血, 117例为脑动脉硬化, 9例为病毒性脑炎, 20例为帕金森病。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 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2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 干预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安全等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 患者在跌倒方面的情况。

1.2.1 病区环境

虽然在临床治疗中由于住院条件差而造成老年患者跌倒的案例不多, 但是这类事件时有发生, 如果不认真对待, 还会产生其它严重后果。因此在病区内, 应减少障碍物, 合理对病区的空间布局进行安排, 如病区地面应选用防滑材料, 保持地面干燥, 针对神经内科老年病者难通行或行走的区间要设置防滑警示牌, 对于患者经常活动的浴室、洗漱间以及卫生间等公共场所, 应铺设防滑垫, 防止老年患者出现摔倒的情况[1]。另外, 在病区走廊设置扶手, 卫生间内应安装抓杆, 让患者在行走以及站立时有扶持工具, 而患者的病床边应安装护栏, 防治患者在床上移动时坠床。此外, 在特定的地方需设置一些必要的警示牌, 对于病区内的设施完备情况应定期进行检查, 如有发现损坏, 应在第一时间进行维修[2]。

1.2.2 安全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过程中, 要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责任到人, 包床到护, 将病房床位合理分配给每个责任护士, 通过责任护士对其所分管的患者进行全程、无微不至的护理服务。若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突发症状时, 需护士守在患者床边,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患者家属以及患者的安全感, 帮助患者稳定情绪。

1.2.3 健康教育

在进行护理干预时, 应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教育, 提高其预防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责任感和意识, 组织定期学习, 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有关预防跌倒护理干预措施[3]。此外,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向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导, 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预防摔倒事件的发生, 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护理干预过程, 减轻其紧张、恐惧等心理, 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2 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的护理结果显示, 在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 患者在跌倒发生率为1.2% (3/250) , 较对照组的跌倒发生率6.8% (17/250) 有明显改善, 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

3 讨论

通过临床调查显示, 我院对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进行一下总结:患者由于年龄较大, 身体素质大大下降, 肢体也比较僵硬, 不能及时的调整自身平衡;患者的就诊场所障碍物较多, 而且地面湿滑, 这也很容易造成老年患者发生跌倒。我院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发现, 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 患者在跌倒次数方面较对照组具有明显改善, 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综上所述, 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其跌倒次数,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天雯, 罗晓梅, 黄欢雪, 等.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J].现代临床护理, 2008, 13 (01) :155-157.

[2]李新辉, 陈丽丽.老年人趺倒危险固素及硬防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 2008, 6 (11A) :2829-2831.

篇7: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关键词】老年患者;跌到;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30-02

跌倒是指人体失去正常姿势,自主跌落在地面或较低的平面上[1]。有资料报道,因跌倒致死成为美国老年人死亡的第6位原因[2]。8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达50%,其中5%-10%的跌倒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和脱臼等伤害[3]。跌倒对老年人身体产生严重伤害的同时也给心理上带来负面影响,并导致医疗费用大大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如何防范老年人跌倒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问题。护理人员要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对其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估,消除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防止意外跌倒事件的发生,确保老年人住院期间的安全。我科针对易跌倒的高危人群加强看护,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避免或减少老年患者跌倒的目的。

1临床资料

2013 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入住我科的老年住院患者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在65岁-86岁,平均年龄75.8岁,平均住院天数在20天,根据者坠床/跌倒危险因数评估记录表评分在 10分以下为低危险患者,10-20为中危人群,>20分为高危人群,对身体无重大疾病、行走自如,按以上条件随机成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诊断、护理等级等方面比较,结果对照组跌倒例数13例,跌倒率为38.4%;干预组跌倒例数5例,跌倒率为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以下的护理方法。

2.1评估 使用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危险因数评估记录表。及时准确的评估是预防跌倒的重要基础[4]。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既往史、意识状态、感官、身体状况、使用药物、排泄情况、自理能力等。评分值总分为20分以上者定位方法跌倒的高危人群,护士根据病人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评估时间:(1)患者新入院,(2)患者意识或病情有变化时,(3)使用容易导致患者跌倒的药物时。

2.2 护理干预措施

2.2.1 加强环境管理,减少安全隐患据报道 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生跌倒﹙跌倒率为51%﹚与环境因素有关。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地面使用防滑材料,清洁干燥,无积水。病区物品放置规范有序,及时清理陪人床、座椅、减少地面放置,保持人行道通畅。卫生间、浴室、走廊安装扶手,呼叫器放在方便易取处,床和轮椅的轮子完好固定,保持病区光线照明充足,夜间设置地灯和床头灯结合方式,以免影响患者休息,在细节处体现温馨的优质护理,较少跌到事件的发生。

2.2.2 加强巡视,提高预防意识 对高风险患者当班护士要重点巡视,做好交接班。责任护士重点对患者和陪护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宣教,护士长加强跟踪检查。在病房墙壁粘贴预防跌到10知海拔,时刻提醒患者及陪护。

2.2.3 患者卧床休息时必需使用安全护栏,躁动患者使用保护性约束,防止坠床跌到确保患者安全,同时患者床头放置“防坠床”、“防跌到”警示牌。

2.2.4 治疗原发病 合理安全用药、减轻疾病所致症状是降低老年人跌到发生率的重要基础。对高血压、眩晕症、冠心病、糖尿病及直立性低血压的老年人,应了解晕 使,定期监测血压,帮助其分析可能的危险因数,及时做好预防措施。指导患者患者按医嘱正确服药,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不良反应,服药后注意事项。

2.2.5加强宣教 宣教的内容:老年人活动时要有人陪伴、地面有水时要及时拖干、给老人穿长短合适的衣服和大小合适的防滑鞋、晚上睡觉要加床栏,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身体约束。

2.2.6 履行告知义务,减少纠纷 反复向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讲解跌倒的后果、预防跌倒的重要性和方法,向家属说明对高危患者我们从患者安全角度出发,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时给予必要的身体约束,希望家属理解配合,并要求家属签字确认,减少不必要的护理糾纷。

3 讨论

护理干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医疗护理模式,它由患者的每一个诊断的常规护理计划综合而成,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地工作[5]。老年性患者由于疾病原因的影响,器官功能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缓、入住环境改变等,容易发生跌倒。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跌倒率为38.4%;干预组跌倒率为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适时地对老年患者实施预防跌倒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跌倒率,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老年护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28.

[2] 张建华.老年护理安全风险管理及急救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

[3] 董一璇.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应对措施[J].中国吴诊学杂志,2010,10(6):1360.

[4] 冯茂群,方菊花.患者坠床事件分析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9,9(5):49-50

篇8: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关键词:对症护理干预,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护理问题

呼吸内科患者多为中老年人, 其身体机能低下, 抵抗力较差, 就诊过程中易合并多种护理问题[1]。笔者对2014年2月-2016年3月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16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常见护理问题,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老年患者163例, 均满足呼吸内科住院标准, 所有患者均神志清晰, 伴有不同程度咯痰、气促、胸闷等表现。研究内容满足医院伦理委员会相关标准, 病例排除标准[2]为:住院时间<10d者、合并严重感染者、合并严重护理风险者、合并严重心肺功能损伤者、无法定监护人者、多种因素致无法配合调查者。男89例, 女74例, 年龄62~87 (73.89±4.66) 岁, 病程3~15 (10.23±2.06) 年;临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81例, 慢性支气管炎69例, 其他13例;合并症:高血压141例, 糖尿病84例, 心血管疾病23例。

1.2 方法

严格按照呼吸内科临床诊疗特征及疾病特点,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对患者及家属开展问卷调查, 了解患者临床护理需求, 并掌握其临床护理问题。在明确护理问题后, 及时为其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临床护理方案, 并以实际护理问题为前提, 提出对症护理干预优化策略。通过研究本组患者临床资料, 总结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主要护理问题;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就诊满意率, 采用全身健康状况评分 (SF-36评分) 评价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问题分析

心理问题56例 (34.36%) , 安全用药问题38例 (23.31%) , 皮肤问题36例 (22.09%) , 饮食问题22例 (13.50%) , 其他11例 (6.75%) 。

2.2 满意度

对症护理干预后本组患者主要护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不良风险事件, 患者就诊满意率由85.89%提升至98.1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见表1。

注:与护理干预前比较, *P<0.01

2.3 生活质量

对症护理干预后本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干预前显著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3 讨论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身体各项机能、免疫力较差, 在接受诊疗过程中, 易合并感染症状, 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同时可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权威文献研究认为, 老年患者合并慢性基础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等, 可显著降低患者自身的免疫力, 也是引发多种护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根据多年实际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及上述研究结果,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对呼吸内科常见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1) 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调查结果显示,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多合并严重焦虑、悲观、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主要原因在于老年患者病程长, 部分疾病反复发作, 使患者失去治疗信心。为此, 临床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科学评估, 根据患者心理特点, 结合其实际需要, 对其进行对症护理干预,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病痛折磨, 重塑治疗信心[3]。 (2) 用药问题及解决对策:老年患者诊疗过程中, 除疾病本身使患者承受病痛折磨外, 相关辅助治疗措施也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疼痛感。同时, 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 常出现服药、漏服、错服等现象。作为临床护理人员, 应对患者服药情况进行严密观察, 发现患者存在服药问题, 要对其实施一定的用药指导,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3) 皮肤问题及解决对策:老年患者长期住院, 会出现多种并发症, 对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产生严重影响, 如压疮为长期卧床的主要并发症。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休息, 注意保持关节、肌肉组织处于良好状态, 减少压疮、血流不通等合并症的出现[4]。 (4) 饮食问题及解决对策:老年患者抵抗力较差, 尤其是很多患者存在严重营养不良状况, 对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做好饮食指导。为患者制定良好的饮食计划, 完善患者膳食结构, 鼓励患者多食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 充分预防便秘。同时, 严禁其进食油炸、辛辣及刺激性较强的食品。

综上所述,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在就诊过程中, 往往合并多种护理问题, 不仅对患者自身造成严重影响, 同时也对其临床诊疗效果产生一定制约。为此, 应进一步明确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主要护理问题, 根据问题反馈对其开展对症护理, 从而不断提高老年患者的就诊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冯明兰.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综合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 2016, 29 (1) :124-125.

[2]赵维维.呼吸内科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方法[J].当代临床医刊, 2016, 29 (1) :1940-1941.

[3]揭青玉.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解决对策[J].当代临床医刊, 2015, 28 (5) :1629-1630.

篇9: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84-01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神经外科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对50例患者入院起就针对便秘进行系统性的预见性干预;并与50例常规护理组进行对照。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神经外科患者便秘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干预;神经外科患者;便秘

神经外科患者由于手术使用麻醉剂,术后脑水肿、高颅压、切口疼痛,长期卧床等原因极易引起便秘[1]。当便秘发生时,昏迷者可有躁动不安、食物返流、粪结石形成等表现,清楚者可有腹胀、食欲减退、排便困难等不适。如果用力排便可导致颅内压增高,加重病情,甚至诱发脑疝危及生命[2]。故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便秘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现将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来我科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将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100例神经外科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18岁~91岁,平均61岁。从患者入院起就针对便秘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2岁~93岁,平均58岁。按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出现便秘遵医嘱处理。

2护理干预

2.1针对病因的护理干预措施

2.1.1使用麻醉剂者:神经外科手术多采用全麻肌松剂,术后胃肠蠕动减慢,患者易发生便秘。对于全麻清醒者,24小时后可进温热流食,促进肠蠕动早期恢复。年老体弱、伴有偏瘫、肢体功能障碍者则应推迟进食时间,先喂适量温开水,待听诊肠鸣音正常时再进饮食,以免过早进食,使食物滞留引起便秘。

2.1.2长期卧床者:昏迷病人鼻饲3天后无大便、清醒病人3天以上未排大便主诉有便意而排便困难则应采取措施促进肠蠕动恢复,解除便秘。可行腹部按摩,具体方法为:用双手食、中、无名指重叠在腹部,依肠行走向,由结肠向横结肠、降结肠、至乙状结肠作环行按摩。每天3次,每次20分钟。对清楚合作病人可指导作收腹鼓腹运动及提肛运动,还可行腹部及背部热敷、热水浸浴、针灸、穴位按摩、直肠粘膜按摩等。上述方法可单独或同时进行。经上述处理,95%病人可顺利排便。若仍无法排便者,则应适当给予缓泻剂如:开塞露、番泻叶、果导片等,必要时人工掏便,以解除患者痛苦。但神经外科患者为防止诱发颅内高压禁忌灌肠!

2.1.3长期禁食者:昏迷患者病情许可时3~5天上鼻饲管鼻饲营养丰富的流汁,以保证营养的需求和维持患者正常的肠胃功能。对于反复消化道出血而无法进食者,应留置胃管,注意观察引流的胃液性状、量。并积极配合医生及时、准确地应用抗酸、止血药,辅以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2.1.4脊髓病变者:因脊髓病变引起高位截瘫者,局部感觉障碍,对热敷、按摩、针灸不敏感,只有利用缓泻剂及人工掏便才能有效解除患者便秘的痛苦。

2.2一般护理措施

2.2.1心理护理:神经外科疾病病情急、危、重、险,变化快,自觉症状重,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变化。损伤疼痛、情绪因素等应激反应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胃肠蠕动减弱[3]。及时对患者进行开导,告知便秘的危害,解释发生便秘的原因及预见性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帮助形成有利于治疗与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指导床上排便,尽快建立床上排便的习惯,有便意时不可克制和忍耐,养成良好的排便规律。

2.2.2合理饮食护理:均衡饮食与足量的液体是维持正常排便的重要条件。富含纤维的食物可提供必要的粪便容积,加速食糜通过肠道,减少水份在大肠内的再吸收,使大便柔软而易排出[4]。摄入足量的液体,可以液化肠内容物使食物能顺利通过肠道。而摄食量过少,则不能产生足够的粪便容积。故合理地安排膳食非常重要。多摄取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高纤维食物;多饮水,病情许可时每日液体摄入量不少于2000ml;餐前可提供开水、柠檬汁等热饮料,促进肠蠕动,刺激排便反射。

2.2.3鼓励适当活动: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体力,鼓励适当活动,增加运动量,增加全身代谢,促进直肠供血及肠蠕动,有利于排便。制订适合患者长期计划和容易达成的具体目标。

2.2.4提供隐蔽性环境:可采取下列方法:拉上屏风;要求探视者及工作人员暂时离开;打开窗户;利用芳香剂除臭等。以消除患者紧张及尴尬心理,被服一旦污染及时更换。同时做相应的健康宣教。

3效果

本组病人经上述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根据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常有排便困难为便秘指标。经统计学处理,采用四格表X2检验.。结果如表1。

实验组便秘发生率为10例,明显低于对照組48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1,表明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神经外科患者便秘的发生。

4讨论

篇10: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神经内科两个病区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共接收198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两个病区划分为试验组 (n=96例)、对照组 (n=92例)。 其中试验组男性52例,女性44例,年龄64~88岁,平均(73.65±4.13)岁;32例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20例为脑梗死,18例为阿尔兹海默症,10例为癫痫,7例脑溢血后遗症,7例急性脑出血,其他2例。对照组男性49例,女性43例,年龄66~85岁,平均 (72.18± 4.06)岁;29例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12例为脑梗死, 19例为阿尔兹海默症,9例为癫痫,11例脑溢血后遗症,11例急性脑出血,其他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种、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按神经内科的临床护理要求,给予常规的护理。包括日常生活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服药护理、饮食指导、预防并发症护理等措施。

1.2.2试验组在给予对照组相同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护理管理。首先,通过对本病区护理人员针对预防跌倒的内容进行培训、护理指导,通过此举一方面增加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日常护理过程中既注意护理操作的安全,也注重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另一方面,使护理人员能够掌握预防跌倒的专业性知识及技能技巧,便于实际护理中对患者作出有效指导[1]。第二,组织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安全教育。试验组由责任护士或者病房护士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就导致跌倒的原因、预防跌倒的注意事项及方法等进行宣教。通过列举病区内出现过的跌倒病例,引起患者的重视。 教育过程中,采用现场动作示范、图片、录像等直观方式,使老年患者更易于学习预防跌倒的知识与技巧。 对于跌倒风险较高的病患,不仅要对其作口头强调,还要通过书面的方式,提醒其如何更好地避免跌倒事件的发生。第三,营造良好的病区环境。病区的地面要进行防滑处理,且注意时时保持地面的干爽与整洁,如有水迹或者其他液体,要通知保洁人员及时清理;如地面或者通道存在不能立即清除的障碍物,则需在旁边摆出鲜艳的警示牌,以提示患者注意。在患者经常活动且跌倒风险较高的地方,如浴室、卫生间、洗漱间等, 张贴提示标志,安装防滑装置,如卫生间安装扶手,浴室门口放置防滑垫,病床安装护栏,而且,病房内要确保照明灯光线充足,对病区内各类防滑设施经常检修维护[2,3]。第四,强化用药的安全管理。神经内科的老年病患通常需要长期服药,且因为年龄较大的特殊原因,部分患者还存在多种合并症,较为常见的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需要服用种类较多、剂量较大的药物,但老年患者的脏器、血液、代谢等多方面的机体功能功能已出现明显下降,药物进入其体内,分解代谢速度慢,如不能充分排出,还会出现药物潴留,导致低血压、低血糖、中毒等症状,由此引发的头痛、头晕会增加患者意外跌倒的风险[4]。因此,临床护理人员要加强用药指导,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强调擅自停药、 加减药物剂量的危险性;另外,要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情况,特别是服用了镇静类、安定等药物者,要告知其需完全清醒后才下床活动。第五,部分病情较严重患者,属于意外跌倒的高危群体,护理人员要对其经常巡视,尤其是夜间,检查病床护栏是否调整好,查看是否有患者因为躁动或其他原因跌落病床。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9.0专业性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 (%)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研究结束,试验组的意外跌倒率是4.17%,对照组为11.96%,两组意外跌倒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详见表1。

3讨论

篇11: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方法:选取2005年12月~2012年3月于我院内科进行老年高血压治疗的患者13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的高血压药物治疗方式;针对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基础的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护理干预活动。

结果:观察组96.9%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73.9%的总有效率,对照组和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帮助老年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提高治疗和护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35-01

老年高血压的发生会使得患者同时患有冠心病、主动脉瘤的风险增大,对于老年人的正常生活有较大的影响。现阶段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还远远不够,对其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我院选取6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12月~2012年3月于我院内科进行老年高血压治疗的患者13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患者男性44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维持在65~86岁之间,平均年龄76.2岁;观察组患者男性43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维持在67~88岁之间,平均年龄76.8岁。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性别、年龄等因素,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针对对照组65例患者采取基础的高血压药物治疗方式;针对观察组65例患者在采取基础的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护理干预活动。

1.2.1饮食护理。老年高血压患在饮食方面应该按照低脂肪、高蛋白的要求来摄入。对于食盐的摄入量相比于治疗前要适量减少,保持4g/日最合适。对于食物油的摄入应该避免食用动物油和一切高胆固醇的油脂,尽量选择豆油、花生油等油类,此类饮食可以避免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对于血压的控制调节有一定的作用。蛋白质的摄入对患者的治疗十分有益,常规的饮食是通过谷物来获得蛋白质,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应该指导患者多食用含蛋白多的物质,包括牛奶、鱼类等食物,维生素的摄取会使得患者体内的电解质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所以要保证每天摄入一定量的水果和蔬菜。

1.2.2心理护理。古代医学将一切疾病的根源都归结于气,就是说情绪的巨大浮动和反复循环会使得人体的心脏跳动迅速加快,直接引起的结果就是血压值的增大。对老年护理患者的心理护理包括讲解良好情绪对治疗的重要性,引导患者排解不良情绪,将注意力转移到自身兴趣爱好上。良好情绪的培养会提高神经内分泌调节的程度,患者的血管会自然而然的达到舒缩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会让患者的血压保持一个低稳的状态。

1.2.3药物护理。老年高血压治疗的关键就是通过药物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使患者的血压逐渐恢复到一个正常水平上。很多患者不知道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服药过程中因为某些主观原因经常间歇性的停止服药,这种时服时停的方式对患者本身有害无益,药物对血压的控制作用也不能发挥出来,如果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脑充血的严重后果。老年高血压患者应该按照医嘱进行服药,在护理人员的监督和指导下完成连续的治疗,养成按时、连续服药的好习惯。

1.2.4正常护理。为了使患者的血管维持在一个舒缩的状态,指导患者着装较为松弛、宽松的衣服。日常生活起居也要按照科学规律的原则进行,做到劳逸结合,平常的家务劳动和文娱活动量要适当,老年高血压患者要适量活动,防止过度劳累而发生血压升高的情况出现。高质量的睡眠对患者的治疗也很重要,要保证7h以上的睡眠时间。有条件的患者应该坚持睡前泡脚的习惯,泡脚15~25min对降低患者血压很有作用,对于足三里、涌泉穴的按摩也很有功效。

1.3疗效评价标准。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血压达到一个正常值,存在患者的舒张压减少的幅度超过25mmHg即可判断为显效;患者经过护理后收缩压减少的幅度在25mmHg以上,且舒张压减少的幅度维持在15~25mmHg之间即可判断为治疗有效;对患者收缩压的测量发现其收缩压减少的幅度小于25mmHg,舒张压减少的幅度也要小于15mmHg即可判断为治疗无效。

1.4统计学处理。我们使用SPSS公司推出的SPSS14.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当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时(P<0.05)即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96.9%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73.9%的总有效率,对照组和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3讨论

老年人患有高血压会使得夜尿次数增多且发生尿蛋白的现象,少数患者还会出现腰痛的情况,如果不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可能會导致合并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等症状的发生。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发展并不快,使得存在一些患者的肾功能开始衰竭,血压升高的幅度超过正常范围。常规的药物治疗并不能很好的降低患者的血压,在该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指导患者科学规律生活和配合治疗,从心理、饮食、服药等方面出发,帮助患者发挥药物的功效,有效的降低血压以及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上。

参考文献

[1]李静漪.老年高血压病用药依从性及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25-26

上一篇:冬日的第一场雪作文下一篇:北京观展报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