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

2024-05-15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共8篇)

篇1: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写《沁园春·长沙》时的毛泽东时年32岁。当年,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一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九月毛泽东在广州参与国民党“二大”的筹备工作,十月被推选为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毛泽东意气风发,心情是舒畅的.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一号。

篇2: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大约是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毛泽东同志从1911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的高峰。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如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

诗人巧妙地化用了《庄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的意境,来形容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奔放的胸襟。(挥斥,自由奔放的意思。方遒,正当旺盛有力的意思。过去有人解释“挥斥”为批判驳斥,“方遒”为专家权威,是不准确的。)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对“峥嵘岁月”“挥斥方遒”的进一步具体化。

篇3: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

自Stockwell (2002) 开启认知诗学研究先河后, 认知诗学以其把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与文学文体相结合的独有魅力, 吸引着广大学者。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诗学里重要的文学解读工具, 一直为广大学者青睐, 纵观前人研究, 就诗歌研究而言, 主要研究有:唐诗总体的意象 (如梁丽, 2008) , 或是单独的诗词解读 (如周良, 2014) 亦或典型的图像背景视觉诗歌的研究 (刘先清、文旭, 2014) 等, 研究语料不够广泛。历代文人骚客必会为中国写景抒情诗词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其景其情正式一种典型的图形与背景的凸显与存托, 因此, 本文拟以《沁园春 · 长沙》为例, 从图形/ 背景理论的角度阐释这首诗歌, 展示该理论在诗歌分析中的解释力, 亦帮助读者从新角度来欣赏诗歌, 为中国写景抒情诗词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二、图形背景理论

(一) 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内容

该理论起源于丹麦心理学家Rubin的视觉 (花瓶/ 面孔图) 组织研究, Tamly率先将图形背景理论引入语言学, 并使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之一。Talmy (2000) 论述到图形是一个有待定位的概念, 是一个移动的或概念上可移动的物体, 其位置, 移动路径, 或者方位一般视为可变的, 背景相对于图形而言, 一般是静止的物体或场所, 为图形的位置、移动路径、方位提供参照作用。他还分析出图形/背景的定义性特征和联想特征。图形的定义性特征是“空间或者时间的特征有待确定”, 而背景的定义性特征是“充当参照物, 空间或者时间特征已知, 以自身的已知确定图形的位置”。匡芳涛、文旭 (2004) 对此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决定人们选择图形和背景的关键是定义性特征, 而参考因素为联想特征。此外, 在确定图形和背景时, 如发生冲突, 联想特征应服从于定义性特征;也有一个或几个联想特征同时起作用的可能。由于其对图形背景的定义及特征分析接受度较高, 本文拟采用其观点。

(二) 图形背景理论与诗词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和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Stockwell认为阅读是图形和背景不断形成的过程, 是不断产生意象和共鸣的过程, 文学的语篇特征、含义和联想意义正是建立在这一动态过程之上 ( 刘立华、刘世生, 2006) 。诗词语言精练, 表达内容丰富, 其意境更是意味深长。图形背景理论的独特的凸显与衬托的关系有助于诗词意象与意境的分析。例如, 梁丽 (2008) 利用图形背景理论的空间认知原则详细的分析了唐诗中意境的实现。

(三) 图形背景理论与诗词语序

长期以来, 人们在利用该理论研究诗词时, 较为关注的是诗词的意境, 而忽视了诗词语言顺序, 而语言语序也体现着背景图形理论。

Langacker (1991) 认知语法认为, 侧显和基体是图形-背景理论的应用。在认知语法中, 每一个认知实体, 如草每, 都包含侧显和基体。草莓的基体就是整株植物, 侧显的是草莓的水果。相关研究认为, 偏正短语体现了图形背景概念。偏正结构中的修饰语充当背景, 而中心语充当图形。既有研究认为处所句、存在句、比较句、施事句、表态句等句式表达了图形- 背景概念。汉语语序多为背景先于图形 (宫同喜, 2014) 。刘燕 (2010) 从英汉平行语料出发, 对比分析英汉复合句语序差异, 通过英汉语料对比研究发现, 汉语先提出语言背景, 再给出事件突出的部分, 即图形。Chen (2003) 以背景先于图形理论框架下对语篇语序进行分析。Chen认为, 语篇中存在两种背景先于图形模式, 背景链和中心链模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用于单向顺序图景描写, 按照事物客观存在的顺序, 依次描述, 而后者是以一显著事物为中心, 描述该事物周围的其它事物。背景链模式常用来描写线性排列的事物。

可见, 语言语序本身就体现着图形背景之别, 诗词是语言的高度凝炼, 也体现出图形背景的概念, 因此, 用之来分析诗词也未尝不可。

三、图形背景理论观照下《沁园春·长沙》的研究

《沁园春 · 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 年晚秋, 离开故乡韶山, 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 途经长沙, 重游橘子洲, 感慨万千, 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 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 蔑视反动统治者, 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结合上述论述, 本文拟基于该词语序为基准点, 利用背景图形理论分析该词词句, 进而分析该理论与本词意境, 为鉴赏该词提供一种新视角, 同时也为研究其他写景抒情诗词提供新的方法。

(一) 《沁园春 · 长沙》的语篇与图形背景概念

诗词语言研究者鲜有从语序本身出发, 而语言语序研究者也极少涉及诗词语言, 但诗词语言也有语序之分。据上文所述, 背景图形理论下的语篇有背景链模式与中心链模式, 背景链模式是首先通过背景确定图形, 该图形被确定后进而充当背景的功能, 为确定新的图形提供参照;中心链模式指的是一段语篇以一个共同的事物作为背景, 以该事物为中心形成若干分背景, 不同的分背景分别介绍图形。比如说人们在介绍天安门时, 往往最先确认出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个中心, 再分别介绍其周围概况。就《沁园春 · 长沙》此语篇而言, 以欣赏长沙之秋景的人, 也就是作者自己为中心, 环顾四周, 分别描写了远处、近处、上空、下方的情景, 清晰描述了观赏者所处位置能见之景。此语篇中, 观赏者本人充当背景, 整首词都是围绕这一背景来展开, 分别突出了长沙里的湘江、橘子洲、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等图形。

此外, 语篇自己的格式与内容就体现出了语篇与背景图形概念, 格式相对固定, 在语篇中充当背景, 而内容可随意替换, 因而充当图形。如应用型语篇就是典型代表, 如商务邀请函, 格式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 通常情况下, 在书写时就必须按照该格式来写。就词这种独特语篇而言, 词牌, 词的格式的名称, 就规定了整个语篇的格式和韵律, 如沁园春这一词牌以苏轼词为正格, 是双调114 字, 因而填词时就必须符合此规定, 《沁园春 · 长沙》全文除去标点共113 字, 只是少了一字, 同时也做到了押韵, 全篇句尾都做到了押韵:头、流、由、浮 (方言里读fou) 、稠、遒、候、舟, 全都押ou韵。所以词牌沁园春就是整首词的背景, 而词内容是就是图形。

再者, 时体和语篇的信息组织密切相关, 特别是与焦点 (focus) 、 话题 (topic) 、 凸显性 (salience) 关系密切, 而凸显性等概念又与图形- 背景关系密切。有研究 ( 如Wallace 1982;Hanks 1992 等) 曾经利用图形- 背景概念对英语中的时、体系统进行分析。中文虽然并非是像英语一般能从动词直接体现出时态的语言, 但是也能够通过一些表达时间和状态的词体现出时体的特点, 如典型的表示过去和完成概念的“了”。《沁园春 · 长沙》整首词分上下阙, 上阕以“立”“看”等动词表明描写的是眼前所见之景, 并在最后一句提出“谁主沉浮?”这一问题;而下阕以“曾”“忆”“当年”等词指出这是词人触景生情, 由景及情, 对过去情景的回忆描绘, 且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就该语篇而言, 词上阕描绘眼前之景, 相对而言这些景色比较固定, 可以看做是背景, 为下文的抒情做了衬托与铺垫;而词下阕是借景抒情, 一般说来, 相同的景, 看景的人不同, 其感触也会因人而异, 所以词人所感的下阕可以看做整个语篇的图形, 这也正符合图形的凸显要求, 符合图形背景凸显与衬托关系。

(二) 《沁园春 · 长沙》的句子、短语与图形背景概念

Ostman和Virtanen (1999) 考察了图形- 背景概念与主位- 述位概念之间的关系, 并指出在主位- 述位中, 主位是凸显的概念, 是理解整个句子的入口。因此, 上片里的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等主位即是凸显的图形, 绘制给读者的是远近高低不同之景, 多姿多彩、生气勃勃、奋发向上。下片里表达主位概念的“百侣”和“同学”就是该语句中的图形, “同学”那时的表现更加突显其意气风发之精神, 也使得图形更加生动形象, 同时间接回答上片最后一句的提问, 该“同学”, 就是该问句答语的主位, 进一步得到突显。

汉语里的偏正短语中修饰语充当背景, 而中心语充当图形。此语料中, 偏正结构有:寒秋、万山、层林、漫江、百舸、苍茫大地、峥嵘岁月、书生意气等。其中, 秋、山、林、江、舸、大地、岁月、意气等充当短语中的图形, 其分别的修饰语充当背景。

(三) 沁园春 · 长沙》的意境与图形背景概念

对诗词而言, 对一切事物景物的描述都是为了体现出诗词意境, 其也是所有诗词共同的图形, 对于用来展现意境的一切手段都可以看做是背景。

首先其创作背景就是为理解突出其意境之一的背景。《沁园春 · 长沙》这首词作于1925 年。当时毛泽东33 岁, 一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 八月从韶山到长沙, 九月毛泽东在广州参与国民党“二大”的筹备工作, 十月被推选为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在长沙期间重游橘子洲, 面对湘江上美景, 想起当时革命形势, 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沁园春 ·长沙》。

其次图形背景空间组织认知原则也是构成诗词意境的重要手段, 诗词中意境营造多通过图形背景来达到整体空间上的美感。时间、空间是诱发文人诗兴感发的原初动力, 是构筑意境的本质手段。作者在意境创造过程中, 时间、空间意识都起着积极作用。该词上片描写“寒秋”所见之景, 是时下所见, 又有远近高低之别, 呈现出一幅广而开阔、色彩不一的秋景图, 而下片是“忆”“当年”与“同学”在此所做之事, 时间回到过去, 空间还是如此, 且词人在面对寒秋之景, 并非一如前人“自古逢秋悲寂寥”, 而是通过时空转换, 背景图形凸显与衬托, 传达给读者“我言秋日胜春朝”以及其伟大乐观革命情怀。

最后体现意境的意象作为图形的同时亦是衬托意境的背景。通过上文分析, 可以看出面对长沙秋景万千, 作者却以自己为背景, 突出橘子洲头所见:远望群山, 重重叠叠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秋水碧绿清澈, 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 雄鹰展翅高飞; 俯看, 鱼儿在轻快畅游。万物都在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 远近相间, 动静结合, 对照鲜明。且从其选取意象而言, 都竞相向上、生机勃勃。上阕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 烘托了气氛。下阕在此背景基础上, 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 表现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

诗词中意境不仅蕴含于单个意象之中, 更体现在其组合关系之中。诗人们常用多种方式来实现意象的组合, 毛泽东在该词中主要采用并置式。诗词意象的并置, 如同电影镜头的蒙太奇组接, 主要将单个意象以并列形式并置在一起, 从而形成全词整体复组合美。如上阕中“看”字总领的一组意象群, 从整体上看是并列关系, 诗人以并置手法将意象组合在一起, 注意动静搭配, 远近结合, 从而构成一幅湘江秋色图。又如词下阕中所回忆往昔生活, 也是两两并置, 突出革命者奋发向上精神, 为我们描绘一幅少年学子图。该词由于选取物象典型, 表达意象生动, 组合意象巧妙, 创造出了高远意境, 形成了一幅幅壮阔画面, 使得这首词具有很强审美效应。

四、结语

篇4:《沁园春·长沙》写作时间之我见

一、将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写作时间标定为1925年,不会不经过毛氏本人首肯。诚如彭先生所述,在正式出版物上见到毛氏此词有写作时间标定的,确实是1963年12月(见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文物出版社分别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彭明道先生说:“至于这样确定是否确有实据,以及究竟是由哪位(或哪些)权威人士确定,不仅当年十分幼稚无知的笔者不曾想过,恐怕对毛氏诗词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大概也不曾作过认真的探讨。”换句话说,彭先生在此怀疑似乎未经毛氏本人确认。我认为这种质疑是违背常识的。试想,当年毛氏正处于盛年时期,他并没有糊涂到由人代他认定的懵懂程度。何况这段时间,他正以很大的精力与兴趣整理个人著作,他能对自己的诗词创作时间标定不关心吗?再说,那时哪有一位权威人士(更不用说出版社的编辑)敢胆大到不经毛氏过目擅自替他确定呢?

二、彭明道先生考证毛氏此词所表现的意境(或者说创作背景)不是1925年当时的情况,而是1920年前后的情景,确实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然而,我认为彭先生的认真态度混淆了文学创作与历史真实的界线。因为诗无达诂是常识,如果把诗词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拿来与历史事实对照,那可以说,十有八九是对不上号的。尤其是毛氏的诗词风格大家公认为富有革命浪漫主义色彩,那更是如此。例如,毛氏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所写许多诗词,如《井冈山》、《从汀州向长沙》、《反第二次“大围剿”》、《会昌》甚至包括《长征》等等,所写的都是一派胜利的景象,可是,事实上大家知道,这段时期是中共处于最困难的时期,长征也是出于不得已,现在的历史学家大概不会有人愚蠢到单拿毛氏在这段时间的诗词来佐证这段历史吧!

又如另一首毛氏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后阕所写的“惜”字以下几句内容,如果真的与历史事实对照,恐怕也并非完全符合事实,尤其是成吉思汗,可谓是个雄才大略的英雄,如果从狭隘的爱国主义立场看,他是个中国历史上拥有版图最大,威慑亚欧的创业者,难道“只识弯弓射大雕”吗?再看毛氏解放后所写的几首七律诗,如,《送瘟神》、《到韶山》、《登庐山》等,内容都是一派国泰民安,丰收吉祥的景象,然而事实上那段期间,别说农村是饿死了多少人,连我这个那时名牌大学里的学生早上起来头一件事便是排队去抢购一个黑面包。为此,我不得不怀疑陈寅恪发明的“以诗证史”的方法。

篇5:《沁园春__雪》写作背景简介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①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兴之所至,吟诵成篇。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在重庆的43天中,毛泽东除主持谈判外,还同社会各界朋友进行广泛接触。柳亚子是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结识的老朋友。8月30日,毛泽东在桂园寓所宴请柳亚子、沈钧儒等人。席间,柳亚子赠毛泽东七律一首:“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9月2日,《新华日报》以《赠毛润之老友》为题,发表了这首诗。

9月6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又看望柳亚子。在柳的寓所,柳亚/

3子请毛泽东校正他准备收入《民国诗选》的毛泽东《七律·长征》一诗,并向毛泽东索诗。10月7日,毛泽东将《沁园春·雪》题赠柳亚子,并致信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得到毛泽东题赠的《沁园春•雪》后,柳亚子很快作出了和词《沁园春•次韵和毛润之咏雪之作,不尽依原题意也》。10月下旬,柳亚子将毛泽东的赠词和自己的和词在中苏文化协会举办的“柳诗尹(瘦石)画联展”上展出,并将两词送交《新华日报》,要求同时发表。大概是发表毛泽东的词作需经本人同意的缘故,《新华日报》于11月11日单独刊出了柳亚子的和词。但由于此前《沁园春·雪》已在诗画展上出现,在一定范围内已开始流传,因此,11月14日《新民报晚刊》便根据传抄稿把《沁园春·雪》以《毛词·沁园春》为题刊出。28日,重庆《大公报》又将毛泽东的赠词和

柳亚子的和词一并发表。

篇6: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1925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橘子洲:在长沙附近的湘江中。舸(ge3):大船。

同学少年:毛泽东于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八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一九一八年毛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遒(qiu2):强劲。遏(e4):阻止。【背景】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大约是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毛泽东同志从1911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

【赏析】

在我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他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性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特别是本诗的最后三句,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到革命的风浪中,急流勇进。

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开始,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作者不仅看到了眼前岳麓山的枫林,也可能联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黄栌,和祖国无数山岳中由绿变红的乌柏、水杉、槭树、槲树、黄连木„„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更加瑰奇。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气勃勃。仰视,“鹰击长空”,万里无云的秋空,雄鹰奋振健羽,自由飞翔。俯瞰,“鱼翔浅底”,因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作者以短短四句诗,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当代著名的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的大手笔。它与作者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均是古典诗词中前所未有的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作者想起曾和当年的同学和朋友,在橘子洲一带散步,游泳,畅论天下大事的情景,回忆起那一段难忘的峥嵘岁月。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大约是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的高峰。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如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诗人巧妙地化用了《庄子 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的意境,来形容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奔放的胸襟。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对“峥嵘岁月”“挥斥方遒”的进一步具体化。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这些既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具体内容,又是写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了解这个背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体会词中闪耀着的革命者崇高心灵的美的光芒。“少年心事当拿云。”(李贺《致酒行》)诗人和同伴们的拿云心事,从“携来百侣曾游”到“粪土当年万户侯”,可说是直抒胸臆,尽情倾吐,如长江大河,滔滔而下,气势磅礴,痛快淋漓。在结尾时“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则是采取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种解释认为“击水”为游泳,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我总感觉这一意境与作者赞扬“百舸争流”的精神不太符合。我倾向于“中流击水”即“中流击楫”的转化。《晋书 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词。在这里正表示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使人读后仿佛听到了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心,在怦怦跃动,从而感受到一种伟大胸怀所反映出的崇高美。

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很讲究情与景的交融。刘勰说:“繁采寡情,味之必淡。”(《文心雕龙》)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四溟诗话》)这首词较好地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前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篇7: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

2、品味关健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把握词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凌云壮志。

教学重点:

1、品味词中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宽广的胸襟、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

1、词人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词里的那种萧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2、深刻领会“浪遏飞舟”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欧阳修《秋声赋》:“噫嘻悲哉!此秋声也”。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以叹时运不济,人生的艰难万苦。但也有不少古代文人为我们唱出了秋的赞歌。如唐朝刘禹锡《秋词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催人奋发有为,大展鸿图,给人顽强奋斗的精神。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代伟人毛泽东给我们描绘的秋景,一同走进这位伟人的崇高心灵,体会这位伟人青年时代的宏大胸襟和抱负。

二、背景及作者简介

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但陈独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巧妙地回答了革命领导权问题。

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也是一代著名的豪放派诗人、书法家。

三、解题(根据情况有选择地讲解有关词的内容)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洞庭春色》《东仙》《念离群》《寿明星》。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长沙,是词的题目,显示了词的内容。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源于隋

唐之际,大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原本是配乐(燕乐曲调)而歌唱的一种诗体,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最初称为“曲子”、“杂曲子”和“曲词”、“曲子词”,后来也称作“长短句”或“诗余”。一般分为上下两阕。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不同的词牌,格式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的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垫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四、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学生诵读→教师指正(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语气,读出感情)。

诵读提示:“看”、“忆”都是领字,读时两字后要稍作停顿,以突出它们的作用。看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忆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五、整体感知,疏清思路。

问:本文塑造一个主人公形象,是谁?为了塑造这一形象,作者用了哪些关健词语?

明确:主人公形象——我;

关健词语(动词)——立、看、问;忆、记(显示了本词思路)。

由此看来:上阕由“立”到“看”再到“问”,侧重写眼前之景和心中所思——谁主沉浮;下阕由“忆”到“记”,侧重追忆往事,表现革命青年的战斗风姿和远大理想,思路清晰,情贯全词。

很明显本词的思路是: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眼前之景到追忆往昔的战斗岁月,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谁主沉浮”这一句是构思的枢纽,转变的关键,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请同学们结合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

明确: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六、点拨指导。

一〉独立寒秋图:

1、让学生将开头三句词的正常语序调整好,并简要说说它们的大意

明确:前三句的词序同一般词序不一样,这是为了适应诗词格律的要求。其正常顺序应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其大意为:在深秋(“寒秋”,即深秋。秋深有寒意,故名“寒秋”。)时节,年轻革命家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滚流北去(心头翻腾着无尽的遐想)。此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特定的环境。

板书:独立寒秋图:点明时间、地点、环境

2、问:“立”字之前加个“独”字起什么作用?

明确:一“独”字不仅表明诗人是一人独游,而且让读者想象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的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既为下面追忆和抒发感慨做好了铺垫。又为全词奠定了豪迈风格的基调。

二〉湘江秋景图:

1、诗人看到了什么?“看”字统领到哪一句?(中间七句)

2、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色图?作者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来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描绘:山上、江中、天空、水底。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物,由点到面)

3、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远近、俯仰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放眼望去――远眺:群山→山红林染如画(静)(远景--山景);

视红收回――近观:江中→水碧舸争(静、动)(近景--江景);

抬头上看――仰视:长空→鹰击(动):雄鹰展翅高飞(高景--天上景)

俯首下看――俯视:水底→鱼翔(动):鱼儿轻快畅游(低景--水中景)

概括: 万类:竞

师: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啊!现在请同学们设身处地,体会诗人独立橘子洲头,饱览大好秋色时的情景,把观赏这些秋景时的神情、动作连起来表演一下。咱们班谁的表演能力最强?(生上台演示)毛主席的“手”该怎样放?是倒背好,还是插腰好?

生:插腰。

师:“视角“的转换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

生:慢点好。

师:对。是兴味盎然地品味观赏,而不是急匆匆地走马观花。你刚才视角转换得就太快了点。现在我读着这几句,你再来表演一遍好吗?(生演示)神态自然、从容多了,颇有点伟人的气度。现在同学们展开想象,最好是闭目冥想,把诗人所描绘的秋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想象力是创造的核心与前提,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更是突出考察学生的想象力。现在看谁的脑海中绽开的想象的花朵最美丽,谁具备这种最杰出的艺术本领。

可分四步:

第一步“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第二步“染上色彩”:把黑白荧屏变为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看谁的脑海里的色彩更鲜艳,更丰富,更美丽;

第三步“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缓缓流淌,大小各式的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蓝天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

第四步,“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譬如船只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同学在自己的“大脑荧屏”上看到了这一切了吗?嗅到秋的气息了吗?

生:看到了,感觉到了。

4、在这几句中,哪些词具有表现力?

明确:万→山之多;遍→红之广,既写出色彩艳丽,又写出境界开阔;层→林之密;尽→染之透,点明经过多次霜打,所有的树林都变(“染”)成红色。

问:这漫山遍野像火一样的枫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什么?

明确:“万山红遍”,大有燎原之势。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联想到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漫→水之盛,“江”,指湘江。湘江即使到了深秋,水势仍然很盛,用一个“漫”(满)字来写它,可以说是恰到好处。透→水之清澈,湘江水质好,到了深秋更加清净,“碧透”二字如实地描绘了湘江之水澄碧、清澈见底的特征;争→把湘江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壮观场面写了出来。

击→飞之矫健,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天空的强劲有力;翔→游之轻快,(本指鸟盘旋的神态)写出了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你想,蓝天倒映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儿像在天空中游动,在天空中游动不是很像飞翔吗?;

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景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并作了哲理性升华。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自由,那么做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不是更应该“竞”自由吗?这实际上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什么?(号召和呼唤,如同说: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号召大家要为生存的自由而斗争))、诗人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诗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到的红叶、绿水、蓝天、白帆、雄鹰、游鱼,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表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问:作者为什么能够把这幅图画写得这样出色?

明确:一方面选择的景物富有典型性,如山林、江水、雄鹰、游鱼都是湘江地区最有特色的景物。一方面贴切地写出这些景物的主要特征,如写山林,突出“红”字;写江水,突出“碧”字;写鹰,用“击”字;写鱼,用“翔”字。

6、此时,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想到了什么?(最后三句)

明确: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一个“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题。“谁主沉浮”是什么意思?(谁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诗人越描写山河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这就更加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将读者带进了一个新的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

7、词的寒秋景物有无过去一般旧诗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这与一个人的什么有关?

明确:无。原因在于词中的秋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是绚丽壮美的。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他不是一介普通书生,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的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板书:

远眺:山红林染(静)问:谁主沉浮

上阕:看(湘江秋景图)近观:江碧舸争(静、动)景:寓情

仰视:鹰击(动)写出:博大胸怀

俯视:鱼翔(动)凌云壮志

概括:万类:竞

作业:有感情地背诵全词。

三〉 峥嵘岁月图:

师:上阙提出“谁主沉浮”下阙是怎样回答的呢?这一节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1、问: “百侣”与上文的哪个词呼应?(独立)

2、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起承接过渡作用。一般地,分上下两片的词,其下片首句又称过片,起过渡作用。词的上下片写法上也有分工,常常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因此填词时非常注重过片。本词上片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而“橘子洲”也是青年毛泽东与同学战友(„„)常来游览的地方,这样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前与“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过渡自然,衔接巧妙。

3、“忆”的是何内容?具体表现在哪些句子中?由哪个字统领?表现了何思想感情?

明确:忆的是往昔“峥嵘岁月”(即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具体表现在中间七句,由“恰”字统领。作者选用典型事例,将往事化为触手可及的形象,将过去的岁月在很短的篇幅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

对革命青年战斗生活的回忆,写得层次分明:

第1层:“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点明这群革命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年龄特征;青春年少。又写出了他们风采焕发,才华横溢。

第2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描绘青年们的精神状态。他们意气风发,热情奔放,奋发有为。挥斥:奔放。遒:本意为强劲有力,引申为奋发有为,百折不挠。

第3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三句描写同学们的战斗姿态。他们评论国家大事,奋笔疾书写出抨击恶浊、褒扬善良(激浊扬清)的文章,向军阀、帝国主义展开了英勇斗争。江山指什么?就是国家大事。指点就是评点、关心。

第4层:“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了对当时权贵(大官僚、大军阀)的蔑视。——把反动统治者视如粪土

归纳:以上八句写出了“忆”的具体内容。从几个侧面表现了青年们的战斗生活,也抒发了诗人的革命情怀。

可以举一些实例,让学生深入领会。如词人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和工作时,常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人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一道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他们在长沙组织了“新民学会”,创办了《湘江评论》;1915年5月,袁世凯接受了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毛泽东印发了反袁文章;1919年至1920年,毛泽东和何叔衡领导了湖南人民驱逐反动军阀张敬尧的斗争,接着又向湖南军阀谭延闿、赵恒惕展开英勇斗争。这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年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表现了毛及战友们以天下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这几句是用回忆往事来抒情,它可不可以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明确:可以,因为这些青年有才华、有能力主宰国家命运。这样人不主沉浮,谁主沉浮?天不降大任于斯人,更与何人?所以说下阙通过抒情,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重大问题。

四〉中流击水图:

1、提问:先说说“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的大概意思。然后回答:这一设问句与上阕末尾的设问句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大意: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这一设问句,是对上阕“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设问句再次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学生品读最后三句后,可以让学生想象词人当年曾和同学旧侣,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浪花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的情景。

2、最后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设问结尾,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和神奇的想象,含蓄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在新时代的浪潮里,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乘风破浪,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表达了革命者立誓振兴中华英雄气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板书:

下阕:忆(峥嵘岁月图)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答:同学少年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情:含景

中流击水图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写出:战斗精神

革命豪情

小结:下阕,作者采用了总分结构来描写。作者先总写“峥嵘岁月稠”,再具体描绘往昔的“峥嵘岁月”,最后再选取往昔最富有激情的一幅画面来描写,抒发了豪情壮志。

七.归纳主题

明确:这首词,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作者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革命青年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上下两阕的内在联系

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借景抒情,情景合一。

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

1、“独立寒秋图”以江洲为背景,以词人为主体构成画面,流露出激荡的思潮。

2、“湘江秋景图”生机盎然,绚丽壮美。红,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烈火、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憧憬。“鹰击鱼翔”也不仅是鹰鱼自由世界的展示,也包蕴了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一个“怅”字,更是词人由眼前之景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引发深思,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直接转入抒怀。

下阕:以叙事为主,虽着重抒发革命豪情,艺术回答了上面问题:由革命青年以及站起来的全国人民来主宰这个世界,但情中也不乏含景。“峥嵘岁月图”:岁月化山峰→巍峨奇丽之美;“忆”所统领的七句,描绘了早期革命者的群体英雄形象。“中流击水图”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图。艺术回答了上阕的发问。

全词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逐层推进,步步深入,诗情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达。

篇8: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揣摩字句, 举象造境, 结合情境分析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伟人成长的心路历程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一) 通过感受意境, 分析毛泽东崇高博大又不失细腻浪漫的词作风格。

(二) 探讨两首词的艺术、思想价值。

【教学难点】

在历史背景中俯瞰文学, 表达对《沁园春·长沙》的独立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 为人民谋幸福;他更是诗人, 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梅花瑞雪, 战地黄花;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是今朝风流人物, 他就是伟人毛泽东。他一生写过一百多首诗词, 同学们会背哪些?读毛泽东诗词, 感受又是什么?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沁园春·长沙》, 正是其中最优秀的篇目之一。

二、整体感知, 披文入长沙

(一) 结合欣赏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长沙》书法作品, 听朗读录音。

(二) 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理清诗歌整体思路。

诵读指导:

上片“看”、下片“恰”都是“领字”, 两字适当延音, 领字后要稍停顿, 突出引领作用。“看”字所领七句要读得抑扬顿挫, 充满兴奋喜悦, “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恰”字所领七句要读得激昂慷慨, 飞扬自信, 语速稍快;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词句重读。

(三) 请学生交流朗诵, 全诗一共描写了几幅画面?给每幅图画起个名字。

明确: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三、分析意境, 秋意染长沙

作品脉络清晰, 上阕写景, 寓情于景;下阕抒怀, 情景交融。

(一) 意境分析

诗人是怎样变换视角, 写出一派大好秋色的?

播放音乐:背景轻音乐中, 有秋叶的飒飒之声、江流微滚的水声、鸟鸣声。学生闭上眼睛静静聆听。交流他们在脑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境。学生通过具体描述画面、解读重点字词等方法分析意境创设, 力求细腻生动, 展现文采。

明确: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与另一首《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均是古典诗词中前所未有的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

(二) 毛泽东《沁园春》的写作手法及风格

引导学生重读“毛诗双绝”中的《沁园春·雪》。

明确:存在高度一致性。这不仅与诗人的写作习惯有关, 而且在极致刻画大好江山的同时, 显露一种大气磅礴的伟人情怀。

四、精读内涵, 飞雪映长沙

(一) 景中人

“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 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 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长沙》, 写于毛泽东的青年时期, 和他中年时所写就的《沁园春·雪》有什么不同和相通之处?

下发相关历史资料, 学生结合历史背景, 探讨两首词的心境变化和原因。

明确:词人在不同时期的心境不同, 作品思想也会发生变化。《沁园春·长沙》透着书生意气, 是摩拳擦掌欲展宏图, 是学子对一生理想的抒怀;《沁园春·雪》凸显王者霸气, 曾经沧海难为水, 是百炼成钢胸有成竹, 是奋斗中的英雄对天下的情怀。

(二) 史中词

根据之前学过的“起兴”的手法, 北国的雪景和湘江的秋景, 是否也与他抒发的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

讨论后明确:整首词充满了崇高美, 表现于外在方面, 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的壮丽景象。这种宏大的自然意象, 是进行豪迈抒情的外在条件。一些带有历史痕迹的景象, 实际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内涵:“红”字, 代表了青春、革命和鲜血;“竞”“争”二字, 隐喻共产党人争相在天地间寻求自身的价值和昂扬向上的精神;“冰封”“顿失”“唯余”等词, 暗指当时的革命形势;“试比高”则代表了革命党人的坚定、自信;“分外妖娆”, 又可以看作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 思中行

A. 十一年后, 《长沙》中的“遏”“粪土”“指点”“激扬”, 到了《沁园春·雪》中, 成了“惜”“略输”“稍逊”“只识”“俱往矣”。能看到诗人不同的样子吗?请写出来交流。

明确:前者表现青年诗人的浪漫与细腻, 后者表现中年诗人的雄浑与厚重。《沁园春·长沙》表明诗人在深思中发问, 回头看寻找前进的勇气。此时的诗人, 青春, 意气蓬勃, 在橘子洲的小路上正背着手, 抽着烟, 踱着步, 沉思着。《沁园春·雪》的表明诗人在憧憬中号召, 向前看增强着前进的动力。也许他正站在黄土高原的山头上, 一只手叉在腰间, 一只手高高扬起, 挥舞、谈笑, 周围的山川河流见证着他的成长。这一“回头看”与“向前看”比较起来, 革命的历练使诗人进一步成熟, 每走一步, 步履都更加自信坚定。

B.“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可以从《沁园春·雪》中找到答案吗?

明确:“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才华出众, 品格超群, 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英雄豪杰。《沁园春·长沙》中包括词人在内的“同学少年”正是这样的人物, 他们意气风发, 风华正茂, 关心国家命运, 富有斗争精神, 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中流砥柱”。年轻时气冲霄汉的发问, 终于在盛年得到了答案。

(四) 品中读

总结:说到今日, 他从不肯假装恭逊, 心中的主角, 永远是那群人——或风华正茂、跃马横刀;或老骥伏枥;雄风不减。自古多情的山川河流并不寂寞, 在她们的见证中, 一个民族正不可遏制地成长。

学生酝酿感情, 相互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五、结课

配以屏幕上播放的相关画面, 师生合作朗诵《领袖》, 为其配音:

师: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 写诗。

生:二万五千里是最长一行。

师:常于马背上构思, 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

生:战地黄花, 如血残阳, 成了最美的意象。

生:有时潇洒地抽烟, 抬头望断南飞雁, 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雪天更善畅想, 神思飞扬起来, 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

齐:相信你, 是最严肃的诗人, 屈指数算, 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轻易不朗诵。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 便成了世界的诗眼, 嘹亮了东方!

六、布置作业

(一) 整理自己喜欢的毛泽东诗词。

(二) 尝试填写《沁园春》上阕。

【教学反思】

曹明海教授在语用学基础上, 提出“真语文”观点, 再次强调将“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立足点, 把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技能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 为我们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思考的空间。基于此, 在这篇教学设计中, 每个环节都体现了语文教育的语用观和多层次解读的理论思想。

“导入”环节, 初谈印象练语用。一方面利于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将头脑中零散的感受、体验以流畅完整的语言文字形式外化, 以交流的形式运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做大致把握。

“整体感知, 披文入长沙”环节, 形式层面练语用。主要以“读”的语用训练推进, 在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大致诗意的基础上, 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型”的存在。诵读, 保护了这种“完型”中内部的起伏、韵律、声势、张力, 配以毛泽东的书法作品、湘江秋景的盛况, 为全诗概括画面, 披文入情, 有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分析意境, 秋意染长沙”环节, 再现层面练语用。让学生看到文字背后种种的景象、心境, 看到丰富的形象和内涵。通过“听”音乐去“想”画面, 意境都来自学生的体验和还原。因此, 他们很容易将文本的文字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体现了语文的活学活用。

“精读内涵, 飞雪映长沙”环节, 表义层面练语用。将《沁园春·雪》和本诗横纵打通, 借其传承之势, 深入历史中的文学。通过“景中人”“史中词”“思中行”“品中读”四个步骤, 引领学生从文本解读的“再现层”沉入“表义层”, 以“心境的变化”适时激疑, 下发相关历史资料, 鼓励学生讨论探究, 不仅能从历史角度对伟人的成长经历做完整清晰的关照, 也在无形中推动着学生思维情感的跃进, 完成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目标。

上一篇: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月亮像什么下一篇:高二英语作文:下雪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