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实习的意义

2024-05-21

认识实习的意义(通用9篇)

篇1:认识实习的意义

认识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认识认知实习,工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需要到工作岗位的环境去参观,去了解今后将要工作(实习)的环境,增加对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的初级认识,包括这样的内容。1,工作岗位的一般要求,2,工作环境的基本条件,3,目前在岗位工作的人们对职业岗位的认识和理解,4,企业或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有了初步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的继续学习。

实习成绩:平时考核、参观学习认真、实习笔记、实习报告(无补考机会,只能重修)

实习报告的格式要求:

认知认识实习

实习报 告

院(系):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3 年 3月25 日——2013 年 3月29 日

一、认知认识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二、实习报告要求

三、实习日程安排及内容

四、实习心得体会

篇2:认识实习的意义

认识实习的目的和意义:走进施工现场,亲身感受建筑工地的氛围,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以后进一步实习和工作打基础。了解目前我国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的实际水平,联系专业培养目标,树立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建筑施工水平的远大志向;与工人和基层生产人员密切接触,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 实习项目1:现代建筑的建设以及装饰

1、现代建筑的实习是分三个站点:学校餐厅扩建;13号教学楼新建;图书馆的建设和装修。

2、在学校餐厅扩建、13号教学楼新建、图书馆的建设和装修这三次实习中我认识到基础、地基、梁柱的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护和使用、墙的承重、以及安全施工中的有关条例和相对措施。

(1)基础是位于建筑的最下部分与土层直接接触的承重构件。支撑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做地基。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地基的加固通常有打桩法、换土法、压实法和化学加固法。基础是建筑组成部分而地基不是建筑组成部分。由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称之为刚性基础。一般称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强度比较低的材料为刚性材料所以刚性材料抗压能力大,抗拉能力差。宽度较大时因受拉而破坏基础,而宽度受刚性角的限制。(2)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相关资料,对混凝土的养护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混凝土养护:为了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的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必须认真做好养护工作。首先,对于梁板等水平构件采用覆盖浇水养护。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下,用覆盖材料对混凝土表面加以在覆盖并浇水养护,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覆盖浇水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进行。②浇水养护时间内,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③浇水次数根据能够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④混凝土的养护用水与拌制水相同。⑤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其次,对于混凝土柱采用薄膜布养护。采用不透水、气的薄膜布养护,用薄膜布把柱表面敞露的部分全部严密的覆盖起来,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其优点是不必浇水,操作方便,能重复使用,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加速模具的周转。养护时必须保持薄膜布内有凝结水。

最后,还要考虑冬期混凝土的养护。竖向结构混凝土采用综合蓄热方法养护。对于水平结构,采用上铺塑料布加保温被的方法进行保温养护,保温被覆盖要严实,防止混凝土裸露,确保混凝土不受冻。(3)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工程,是混凝土成型施工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所说的模板其实包含了两部分,其一是形成混凝土构件形状和设计尺寸的模板:其二是保证模板形状,尺寸及其空间位置的支撑系统。模板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混凝土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的侧压力作用下不破坏,不变形。支撑系统既要保证模板的空间位置的准确性,又要承受模板、混凝土的自重及施工荷载,因此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保证在上荷花载的作用下不沉陷,不变形,不破坏。

(4)墙体在平面所处位置不同有内墙和外墙,纵墙和横墙之分。沿建筑物短轴布置的墙叫横墙,沿长轴布置的墙叫纵墙。墙体的结构布置有横墙承重、纵墙承重和纵横墙混合承重。砖墙的组砌原则:横平竖直、错缝搭接、砂浆饱满、厚薄均匀。每排列一层砖成为“一皮”。砖墙的尺寸是按半砖的倍数来确定的。例如:半砖墙(115mm)、一砖墙(240mm)、一砖半墙(365mm)、两砖墙(490mm)。实习项目2:古建筑欣赏

1、该工程是一种仿古代建筑而设计建成的,拥有古代建筑的特色以及相关的特点。我国古建筑很早就运用了韵律、和谐、对比、对称、轴线等设计手法,使建筑在保持功能合理的同时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

2、通过古建筑的欣赏我认识到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同异突出表现(1)古建筑中的屋脊为:屋顶两坡面相交隆起之处,一般用瓦条和砖垒砌而成。最初是一种防漏措施,后演变成优美的曲线轮廓和活泼的屋顶装饰。位于房屋前后两坡接缝部分的屋脊称正脊,自正脊端向下垂至檐部的屋脊叫垂脊,其余还有戗脊、角脊、岔脊等。而现代建筑的屋脊是屋顶相对的斜坡或相对的两边之间顶端的交汇线。

(2)在古代建筑中所谓斗栱:是由斗形方块及栱形横木组合而成的建筑构件,一组斗栱又可与另一组斗栱组合,层层迭迭,形成庞大的建筑构架。其功能是可将屋顶的重量平均分散在柱上,也可用来挑出屋顶的屋檐,使屋顶线条成曲线,减轻沉重感,也有利排雨。

(3)在古代建筑中瓦件瓦件瓦件分成三类:屋面瓦件、屋脊瓦件和吻兽。屋面瓦件包括板瓦、筒瓦、勾头瓦、滴水瓦、帽钉。屋脊瓦件包括正、垂、戗脊上的瓦件和装饰。吻兽包括正吻、垂兽、戗兽、仙人走兽、套兽。

(4)在古代建筑中门:用以沟通内外空间的出入口。有的门仅有门洞,用于车马通行;有的则设门扇,用以阻隔内外。窗:是建筑物在墙壁上用于通风、采光和观望的设施。中国古代在建筑上设窗的起源较早在西周铜器和战国木椁上,已有带方格和斜方格的窗在出土的汉代明器和陶楼上也有花格篦子窗。回廊:廊是古建筑屋檐下的过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回廊是廊的一种形式,曲折而回环的走廊,常见于园林建筑中的殿宇、厅堂等建筑群主体部分的四周,以环绕的廊构成围合的庭院。

栏杆:指设置于楼阁殿亭等建筑物台基、踏道、平座楼梯边沿或两侧带有扶手的围护结构;竖木为栏,横木为杆。宋代建筑的栏杆名勾栏。墙壁:在中国古建筑中,墙壁一般不承重,只起维护作用;房屋重量是依赖柱子支撑的,所以房倒屋不塌。室外墙壁有土筑、砖砌等类型;室内墙壁除此之外还可用其它材料建造,如木板墙、编竹夹泥墙等。台基:包括埋深和台明两部分,前者指埋在地下的部分;后者指露出地面的部分。实习总结:

篇3:重新认识身教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身教,言传,职业教育

2013 年, 两则校园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其一是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烟台大学餐厅保洁员吃学生剩饭, 提醒学生节约粮食”的新闻报道。 (2013 年11 月19 日人民网) 第二则是21 日在人民网上出现了一则“湖南5 名学生被老师罚吃垃圾, 因未及时清理卫生”的报道。 (2013 年11 月21 日人民网) “吃剩饭”本不是什么稀奇事, 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反响,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 地点特殊。 这事发生在大学食堂, 发生在公共空间里, 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 其二, 身份特殊。 保洁员是学校食堂雇员, 与学生没有私人关系 (在中国, 每一位做父母的恐怕都吃过自己子女的剩饭。 ) 。 保洁是其本职工作, “吃剩饭”属分外行为。 其三, 时间特殊。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提倡节约, 推行“光盘行动”, 但奢靡浪费现象仍屡禁不止。 其四, 效果明显。在新闻媒体的后续报道中也提到广大同学都深受感动, 纷纷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光盘行动”中去。 烟台其它高校餐厅、单位食堂、酒店等也纷纷响应, 全市餐饮行业都掀起了节俭之风。 第二件事则因老师的行为与其作为教育者的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人震惊!

第一件事无疑是在传递正能量, 对扭转社会风气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而第二件事当然是负面典型, 据说当事老师极其后悔, 表示要“深刻反省”。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却都让人揪心, 发人深思。 “保洁员坚无声的行动和个别老师 “残暴”的行为及其教育效果产生了强烈的反差。 他们用最朴实、最直白的方式为我们上了一堂最生动的课。 我们整个社会, 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反思并重新认识言传与身教的关系:知易行难, 要言传, 更需要身教, 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身教的重要意义。

第一, 身教是言传的来源和基础。

言传身教出自 《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 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 不可以言传也。 ”言传身教概括了古今中外教育的两个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言传, 是指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 就是用行动来示范, 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的说来, 就是强调教育者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教育别人, 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别人, 感染别人, 启发别人。 当然, 言传身教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教育学生, 同时还包含很多方面, 例如父母教育子女, 长辈教导晚辈, 上级训诫下属等等。

言传的道理来自我们前辈的生活实践, 来自于他们一次次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升华。 这些经验教训往往具有真理性, 例如游牧部落代代相传的狩猎本领, 农业社会的耕作技巧等等。 一般说来, 言传的内容包括思想、知识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等等。 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都是在对前人行为不断的学习模仿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概括, 逐渐成为行为规范和法则, “言传”给后人。 由此不难看出, “言传”是来源于“身教”的, 是“身教”经验的的升华和概括。

我们说言传来源于身教还有另一层意思, 也就是经过亲身经历过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在言传中才能更鲜活生动, 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言传的教育效果才会更明显、更强烈。 古语所说“名师出高徒”便是极好的例子。

第二, 言传接受身教的检验。

言传与身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实际上, 言传和身教是有区别的, 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一方面, 言教与身教是对立的。 首先, 它们各自的涵义不同。 言传主要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语言对教育对象灌输教育内容, 而身教更侧重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模范行为给受教育者做出表率, 根据教育内容身体力行, 通过实际行动影响和感化受教育者, 从而引导他们按照教育者的要求进行实践;再者, 二者的教育方式不同。 言传主要依靠的是真理的力量, 更多的是侧重于摆事实、讲道理, 大多是理论性方向性的东西。 身教则需要人格的魅力, 所谓人格的魅力, 就是教育者必须身先示范、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带头践行自己所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教育别人。

另一方面, 言传与身教又是统一的。 首先, 身教离不开言传。 言传为身教指引方向, 是身教的内涵、纲领和路标。 没有言教这一旗帜的引导, 身教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其次, 言传也离不开身教, 身教是言传在实际中的运用、是言传的最终目的。 身教比言教来得具体、生动、形象, 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是最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方式。 古人所倡导的的言传与身教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是知与行的统一, 二者必须紧密结合, 不可偏废。 几千年来, 我们的民族就是在无数先贤们的言传身教中逐渐强盛起来, 创造了如今繁荣昌盛的大好盛世。

第三, 身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知行合一, 身教重于言传。 传统启蒙教育书籍《三字经 》在开篇里便指出“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便是在说, 人在婴幼儿时期处于懵懂状态, 没有太大的差别, 正是后天的教育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 古人在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 也已经意识到榜样的力量, 意识到知与行必须统一起来, 身教在很多时候往往更重于言传。 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明确提出“其身正, 不令而从;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也就是说, 教导者只要能以身作则, 即使不说, 人们也会向他学习;反之, 教导着如果不能以身作则, 即使说了, 也不会有人听从。 相对于说教, 人们往往更看重你是怎么做的, 你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样子的。 人们对说教内容的接受程度, 更多取决于施教者自身对说教内容的执行程度。 如果施教者自己都做不到, 又如何去要求别人做到呢?

第四, 身教与言传发挥作用的途径方式也有所差异, 身教时时处处都在发挥着作用, 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

言传往往是施教者有意识的对受众的传导, 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目的性, 施教者往往会事先有所准备, 有一定的针对性, 也会因时间地点受众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例如就同一主题对普通社会大众的演说与对高校大学生的演说肯定就有所不同, 施教者必然会因受众与场合等的差异而有所调整, 所讲授的内容也一定是经过筛选, 具有一定的可控性。 而身教与此恰好相反, 施教者往往是无意识的本能行为———他们未必意识到了自己施教者的身份, 展现出来的是更真实更直观的行为习惯模式, 当这些行为被潜在的受教者注意到, 并加以模仿, 就会形成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关系。 这时施教者是无意识的, 而受教者是在有意识的有所选择的学习与借鉴。 这种状态下受教者处于主动地位, 自主选择所接收的信息, 施教者不能主动控制施教内容, 而且身教在理论上说是无时无处不在的。 因而, 相对于言传, 身教的影响更直接、更广泛、也更持久。我国近代著名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身教最为贵, 知行不可分。 ”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强调“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他们都意识到身教的力量, 强调知行合一, 主张“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要求施教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表率, 去感召别人, 让人产生见贤思齐的效果。

第五, 身教在职业教育中具有特殊意义。

我国高职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这种发展思路就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的特征。 其核心就是要把能力培养作为根本目标, 把技术传授作为主要内容, 通过实践教学和顶岗实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上岗技能证书的“复合型”人才。 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 一方面,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 要教会学生某项技能, 教师首先必须熟练掌握这种技能。 职业技能的实践性很强, 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不是绝对的正比例关系, 滚瓜烂熟的理论知识未必代表高超的实际技能。 另一方面, 很多微妙的职业技能技巧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的, 需要施教者亲自做示范加以演示。 人们通过观摩运动健将的动作、音乐大师的演奏、书画名家等行业高手的示范, 往往能领悟到很多理论知识无法传递的信息。 当下我国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规划将全国半数高校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 发展职业教育, 首先就要解决教师的身教问题, 只有施教者自身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 才能对学生进行身教示范。 否则, 职业教育仍旧会是新瓶装旧酒, 与教改初衷相悖, 与社会需求相左。

篇4:重新认识营销的意义

尽管市场是全球化的市场,但我国的市场不同于任何国际大企业当时发展的市场,时间变了,那些依附于当时的外部环境也变了。就像哲人所说,发现世界不是去发现新东西,而是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我们经营者的迷茫在于过多地把营销放到策略层面、战术层面去理解,这一点不是西方的理论有什么错误,而是企业家没有把营销放到战略层面,特别是市场或消费者那里去领会。

记住,市场营销绝不是书本上或者老师告诉你怎么做,给你界定一种行为,一种方式,而是告诉你怎么想,一种思维方式。许多时候,不是那些成功的企业家智商有多高,失败的企业家智商有多低,只是那些成功人士的思维契合了营销的规律,或者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抓到了行业的本质。

从消费者行为角度认识营销的意义,就是重新界定你的消费者,永远不要幻想你的产品能满足所有的消费者,也不要幻想让所有的消费者都喜欢你的产品。能够为你的消费者提供最大化的价值,才是企业孜孜不倦的永恒追求。重新认识营销,要回归到营销的本质。清空杂念,踏踏实实回到你所从事的产品或服务上来。把一个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就是创造了价值。

目前市场上有些企业没有成功,其实质就是缘于只注重价值的让渡,把产品往消费者那里一推了之,拿钱走人,这就有了点子的发源地。回了款再从事第二轮的经营,依旧这样操作,这种做法其实是产品价格的交付。如果消费者从拿到产品的那一刻起,就因为质量问题感觉到上当,或者不便使用,或者使用时间不长,那样都将使重复购买成为泡影。而企业的目的永远是创造顾客,创造价值。在消费者导向时代,不是消费者要什么,你就给什么,而是消费者想什么,你就要尝试着去做什么,甚至做得还要超越消费者需求,那样才会使消费者利益最大化。

如今的消费者不仅重视产品或服务给他们带来的功能利益,更重视购买和消费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符合自己心理需要和情趣偏好的特定体验。在产品或服务功能相同的情况下,体验就成为关键价值的决定因素。营销事实表明,消费者正变得越来越感性化、个性化、情感化,消费需求重点已由追求实用功能转向追求体验与智能化。这才是营销的真正意义。

消费者购买的最高境界是自我体验。因此在整个营销过程中,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体验,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满足消费者的体验,囊括了渠道、陈列、服务等多个环节。比如可口可乐公司提出的“乐得买,买得到,买得起”理念,有效整合了产品的各个阶段,成功打造出一条能被消费者感知和体验的价值链。

篇5:认识挫折教育的意义

——大队部辅导员李老师在周一晨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我发言的题目是《正视挫折,走向成功》

选择这个话题是因为有感而言:

场景一:运动会赛场上,有些同学在一项比赛中没有取得好的名次,在教室里摔桌子,撕自己班上的规范杯;

场景二:考试刚刚结束,一些同学因为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而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我想借这次国旗下讲话的机会,给上述同学讲一个故事:

有一个,在他二十一岁时,做生意失败;二十二岁时,角逐美国州议员落选;二十四岁时,做生意再度失败;二十六岁时,他的妻子离开人间;二十七岁时,一度精神崩溃;三十四岁时,角逐美国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四十五岁时,角逐美国联邦参议员落选;四十七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四十九岁时,角逐美国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屡战屡败的人,在他五十二岁时,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这个人就是谁呢?林肯。

成功者是需要坚韧的毅力和非凡的勇气的。一个人经历一些挫折并不是坏事情。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坦途也有坎坷;有鲜花也有荆棘。在你伸手摘取美丽的鲜花时,荆棘同时会刺伤你的手。如果因为怕痛就不愿伸手,那么对于这种人来说,是得不到鲜花的。

成功永远属于挑战失败的人。我们年纪小,是没有失败的。只要能战胜困难,战胜自己,我们就是胜利者。

同学们,就像我刚才提到的那些同学一样,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如考试不理想、人际交往出现困难等等。这个时候,你就该正视挫折,永不言败,通过拼搏来努力走向成功。林肯不也是经过九次沉重的打击,最后才当上总统的吗?

同学们,我们要对成功说:你不要来得太快,太容易,笑在最后才是最好的;我们要对挫折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面对成功,不要骄傲;面对挫折,请绽开开从容的笑脸,挺直坚强的腰板吧!

篇6:动物保护意义的认识

从物种进化的历史看,各类动物都比人类出现得早,人类是动物在数万年的进化中达到的最高级阶段。从某个意义上说,没有动物就不可能有人类。所以,动物与人类是息息相关的。动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为人类解决了许多生活上的问题。所以,在地球上,没有动物就没有人类。所以,我们人类一定要保护动物。因为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只有这样,我们人类才能永远的生存下去,生态才会平衡。地球才会和谐发展下去。但是,事实证明动物因为人类而面临很大的威胁。由于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不断加剧,很多动物的栖息地受到破坏,从而面临灭绝。动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有生存环境的丧失、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环境的污染、人类的乱捕乱猎等。这些都是导致动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查资料得知,近100年,物种灭绝的速度已超过了自然灭绝速度的100倍,现在每天都有100多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我国也已经有10多种哺乳类动物灭绝,还有20多种珍稀动物面临灭绝。所以,保护动物迫在眉睫。

我们从遗传学的方面来说,大自然是丰富的基因库,保护各种动物就是保护各种基因。同时,保护动物也是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既然是生态环境的问题,我们人类就应该充分的重视。所以保护动物与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的当务之急。

篇7:认识中国梦的意义

人奋斗总是要有目标的。同样是做砌砖的工作,把它仅仅当做一个为砌砖而砌砖的行为和把它当做为一座宏伟大厦添砖加瓦,其精神状态截然不同;物质利益是人奋斗的原动力,但物质利益不是也不能成为人奋斗的目的与归属,“未富先奢”、“稍富便骄”背后是理想的缺失与价值的迷茫。反过来,为目标而努力为理想而奋斗,就算再苦再累也会心甘情愿,也会义无反顾。“中国梦”就为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确立了这样一个目标,给我们的奋斗赋予了意义。

——梦想呈现蓝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难轻言跨越的长的历史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尚未成功仍需努力。要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不灰心丧气,不松懈动摇,理想与蓝图尤为可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共同理想。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普通民众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表述略显抽象和意识形态化。现代传播理论与实践都表明,意识形态的内容不一定非要用意识形态的方式表达,非意识形态的话语更能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中国梦”在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实质与科学价值的同时,从话语体系上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换,给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一个既能有憧憬有超越又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一个既科学崇高又喜闻乐见的理想,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亲和、更加清晰、更加具体。

——梦想凝聚共识

开放变革的中国也是社会转型分化的中国,在社会转型分化的背景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阶层、群体也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些梦想往往各有诉求甚至大相径庭。固然历史进步的合力迟早会把这些追求与梦想汇集成平行四边形,但这样的四边形将会呈现出什么样的轮廓,其中的社会成本与代价将会有多大是十分不确定的。通过“中国梦”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诸色人等大大小小五彩缤纷的梦想汇聚为一个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愿景,在不同中寻找和呵护共同,在共同中尊重和保护差异,这样就可以把13亿人的力量汇集于一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有了共识,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战胜?有什么样的理想不会实现?

——梦想激发勇气

追梦是因为现实不尽如人意,圆梦就要去直面现实、改造现实。很多的时候,我们面对心有不甘的一些现实状态之所以有无奈的感觉,不是因为没有改变的办法而是因为没有改变的勇气,以至于把一些本不应该成为梦想的状态当做了梦想,比如把“房叔房姐”当做走向富裕的捷径;把一些偶然侥幸纯属运气的东西当做了追求的目标;比如把一唱成名的“大衣哥”当做“草根”的样板。但是,当确立起了真正的“中国梦”,其道义的正当和路径的科学会让我们勇于向不公平不正义说不,让我们勇于指出期待天上掉馅饼的虚幻与可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梦想塑魂

“中国梦”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在13亿乃至更多人口的国度中实现共同富裕,在为西方主导的世界格局中实现大国的和平崛起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全新的事情、全新的探索、全新的实践。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梦”也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一个崭新的梦。正因为“崭新”,如何做到复兴而不是复古,崛起而不是威胁,“中国梦”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为其界定内涵、塑造灵魂、彰显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主体,决定了“中国梦”既是个体梦又是国家梦

与强调个人奋斗的“美国梦”相比,“中国梦”是建立在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基础上的梦想,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个人的奋斗发展与全体人民、全民族的奋斗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实现自己的发展,建设自己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共同富裕作为根本原则,始终注意让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能为人民群众共享,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当我们把“国”与“家”、“民”与“族”融为国家民族,把“你”、“我”、“他”整合为“大家”,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就会变成现实的生活状态,“中国梦”也就在体现本质中进一步丰富了它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平发展,决定了“中国梦”既是中国梦又是世界梦

复兴不仅是经济政治的复兴,更是文化文明的复兴。我们要通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一个能彰显五千年灿烂文化、能传承五千年悠久文明、能把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共享、能用自己的软实力促进世界共荣共进的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复兴的中国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中国;复兴的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我们仅以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为例。这是把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成果有机结合创造性转换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为中国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文明的基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现实的运动,决定了“中国梦”既指向未来又呈现当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讲过:“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既指向未来又属于当下,这就为“中国梦”同时设定了两个时间坐标。面向未来,“中国梦”承载了我们一切美好的希冀与追求,民主充分、法治昌盛、权利神圣、国富民强,乃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等,都是其题中应有之义,通向这一梦想的道路没有休止符;着眼当下,“中国梦”要求我们一切的制度安排、一切的政策导引都应努力扶正驱邪,去恶向善,通过阶段性的目标一步一步为走向新社会奠基铺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表明“中国梦”的起点就在脚下而不在别处。把这两个时间坐标结合起来,就是我们要在追求理想的同时始终脚踏实地干好我们必须要干的事情,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在投身当下实践的过程中丝毫不忘前进方向,不得过且过饮鸩止渴,让“中国梦”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离我们更近。

汇报人:xiexiebang

篇8:辩证认识国学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 国学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又升华于现代社会, 是依存于经典之内的知识及其体系, 更蕴含着为人处世、治国齐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学一点国学。正确认识和研究国学, 不是一件小事, 它是关系能否传承中华文明, 实现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的重要一环。

国学内容浩如烟海、博大精深, 即使皓首穷经、焚膏继晷也无法曲尽其妙。同时, 国学本身毕竟是古代社会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精华与糟粕并存。对此, 我们决不能不辨青红皂白一味地高唱赞歌, 也不能因为它存在弊端而一概抹杀。对国学研究有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只有正确地学习和掌握国学, 才能真正发掘传统文化的精华, 使之服务于时代的需要。

首先, 应当对国学学理与文本进行正确解读, 掌握正确的国学知识, 辩证认识国学的价值和意义, 科学理性地把握国学的学术体系及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 否则谈国学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其次, 把握时代脉搏, 主动面对新形势、新发展, 以务实开放的态度发展中华文化, 发挥国学在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综合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 与时俱进地研究国学。

再次, 提倡经世致用、知古鉴今的学习态度, 促进国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沟通, 实现国学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型;重视国学的社会功能, 追求国学研究中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 使之真正满足社会的需要。

篇9:认识实习的意义

关键词:《中庸》;“诚”;“性”;自然法;“真”;“善”;“义”;儒家

“诚”乃《中庸》[1]思想体系之核心,是《中庸》的认识论,认识“诚”这一核心内容,对于我们如何看待自然法以及自然法在中国的语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性”是“诚”的内容

《中庸》的开篇言:“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即天命,心性与教化是融为一体的。“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性,命与天道融会贯通。这正是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德观的体现。而其核心是“诚”。“诚”与“性”相通,“性”与“命”、“天道”相通,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诚”并不是一个僵硬死板的概念,而是儒家那种博大精深、浸润通透的精神。

“性”与“诚”的关系该如何认识?《中庸》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周敦颐《太极图说》有曰:“诚者,圣人之本。”《中庸》要求“诚”不仅仅是要使自身达到“诚”的境界,更要“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也就是说使得普通人和世间万物都能“诚”,方可以“与天地参”,方能成为“至诚”的圣人。故而“尽性”是达到“至诚”的途径。“圣,诚而已矣......诚,五行之本,百行之源也。”圣人尽诚而体现出的诚体成为了道德的创造之源,也成为了天地运行的规律。

孟子对“性”做出的阐释尤为贴近《中庸》的本意。《孟子·尽心上》有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认为尽心、知性、知天是一个循序渐进,又互相融合的过程,尽心可以知性,知性即可以知天。这个“性”与告子所言的“生之谓性”有很大区别。“生之谓性”是以气为性,指向感性世界;性善论是以理为性,指向抽象思辨的理性世界。“生之谓性”是普遍的①,这个“性”指的是天生的本性,但是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每一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的本性,自己的自然之质,辟如食色欲望、求生的本能、对外界的感应和情绪,与孟子的“性”明显不同。

新儒学大师牟宗山先生把欲望、本能和情绪概括为生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上建立不起道德。②孟子的“性”却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善性”,是人天生的禀赋。这种善是人的生命层次的体现,是人对于与他(她)同一层次的个体的普遍关爱。

二、“诚”是真实与善性

何谓“诚”?《中庸》首次提到“诚”是第十六章借鬼神论道,论“诚”的时候:“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宋朝的理学硕儒朱熹,曾在《中庸章句集注》中将此处注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朱熹的注解十分符合《中庸》的本义,真实无妄,不仅仅是“不荒谬”之义。真实无妄,既是一种做人的准则,又是一种普遍可行的真理。正是因为诚的普遍可行,才有了《中庸》第二十一章所说的“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已经把“诚”这一概念与开篇所说的“性”“天道”联系到了一起。而《中庸章句集注》在此处注为:“自,由也。德无不实而明无不照者,圣人之德。所性而有者也,天道也。先明乎善,而后能实其善者,贤人之学。由教而入者,人道也。诚则无不明矣,明则可以至于诚矣。”圣贤朱熹十分精确地注解了“诚”的思想体系,完美地把“诚”、“性”、“德”、“善”“天道”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解释了出来:性是圣人的德行,是善性;诚即是性,先天具有善性,而后又能使这种善性普及的,就是圣人了。

三、“诚”是中正仁义[2]

而儒家理学思想之鼻祖周敦颐与《中庸》的思想一脉相承。他在《太极图说》中开创性地提出“圣人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的观点,这一观点中的人极思想,已经暗含了大师周敦颐从人的本原这一角度去思考的倾向,有一种以人为核心的思想倾向。但是,他的理学思想不单单是从人极的角度去考虑的,他继续说道“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而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他大大提高了人的地位,认为人在宇宙中乃是集中了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气所成的灵秀之物,丰神俊秀,不可替代,所以,人极、无极、太极乃并列的三极。而中正仁义是先天固有的,是本然存在的,先于人极,所以他先说“定之以中正仁义”,然后才有了“立人极”。这个“中正仁义”在人极思想中的地位不可小觑,因为中正仁义正是人所区别于禽兽万物之性的标准,也是人极的标准。

中正仁义的思想与《中庸》所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是相贯通的,“诚”是天之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这一点是就普遍地就宇宙万物而说的,有了从宇宙发源这一角度所思考的宏观本原意义。周敦颐所说的“无极而太极”、阴阳化生万物,是符合这种宏观的宇宙意义的,且建立在“诚体”上。

《中庸》所言诚,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法则规律之意义;第二是道德准则之意义。法则规律指向天之道,道德准则指向天之德。

儒学家韩昌黎说:“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可见儒家的“德”实质上是“仁义内在。”周敦颐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义已经成为了立人之道,可见中庸道德含义的“诚”已经和周敦颐的中正仁义一脉相通了。真诚无妄既是做人的准则,又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所以说,“诚”就是中正仁义。

《中庸》第二十章在论述人之道德修养时有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人的本质是诚,而诚是仁义内在的,这个“仁义内在”是含于义理之心的,具有绝对的普遍性;“诚者天之道,”天的本质也是诚,儒家的天人交感的宇宙观是以“诚”为基础的。所以,“诚”不仅有了博远宏大的宇宙本源之意义,也是宇宙运行之规律所在。

《太极图说》中展现了宇宙的生成(动静互根,阳变阴合)和人类的起源,进而提出了“立人极”的思想,从而赋予了孔孟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学说以绝对的意义,可谓是默契神妙。概括地来说,“人极”思想,有着将人作为核心的思考倾向,并且以中正仁义为内容,孔孟之道为尺度,与“无极”,“太极”并列为三极,因此有了一种将人和宇宙联系在一起的浸润通透的浑厚精神。

周敦颐的“人极”思想,与康德所说的“人为自然立法”暗合。康德认为③:“假定将来不是在经验中,而是在纯粹理性运用的某些(不只是逻辑的规则,而且是)先天确立的、与我们的实存相关的法则中,会发现有理由完全先天地在外面自己的存有方面把我们预设为立法的。”即人是自身的立法者,人的意志建立起道德法则,道德法则所表明的,实不外乎纯粹实践理性的自律,亦即是自由。

与西方的哲学思想相异的是:周敦颐把“人极”确立在“静”和“诚”上④,这就西方文化生命力扩张超越的精神旨趣迥然不同。在周敦颐的眼中,人性与宇宙相比有着根本的区别。宇宙的本质是一种浸润通透,相辅相成,生生不息的活泼状态;而人性之本质在于其中正仁义,是暗含着理性精神的。诚的状况,也就是静,无欲故静,无欲故诚。诚者,乃圣人之本。所以,人性之静不同于宇宙之静,它是更深一个层次的规定。这样一来,立人极的圣人之道就不再与宇宙之道相矛盾了,它乃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阴,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一切相辅相成,圆美流转,浑然一体,而这正是西方理性精神中缺乏的一种精神。

《中庸》又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至诚之道能预见未来的祸福吉凶,这似乎有些过于出神入化,但《中庸》表达的真正意思无非就是由于心灵达到了至诚的境界,所以能够洞悉世间的规律。在儒家哲学中,道不是一个形而上学的虚幻概念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着的,它是一种切实的规律,而“诚”则是这种规律运行的核心。

对于“天地之道”,《中庸》又特别做了详细阐释:“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即天地之法则乃是“诚”,而天地没有两个,它生成的万物则是不可计算的。可见《中庸》把“诚”视为“物之始终”,是“天之道”,且“为物不贰,生命不测。”正是因为有了“诚”,宇宙才能够运行。“诚”是世间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所在。

四、“诚”具有普遍的意义

圣人有着高于常人的“性”,所以圣人通过教化来修道,使得圣人之性更加普及,从而使普通人靠近他们的品德。圣人能够完全体认作为天性的诚,所以圣人能够“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圣人通过教化,结果就是使得天下至诚。中国古代的儒家弟子为何时时把圣贤放在嘴边?为何总是极力描写圣贤人格的人生境界与人格理想,口口声声地强调“德为圣人,尊为天子”?不仅仅是因为圣贤人格已经成为了儒家区别圣人与常人的标准,更是因为所谓的圣贤人格已经升华成为一种形而上的意义:圣贤代表着至诚。《中庸》说:“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圣人不仅能够在不勉,不思中得乎中庸,而且能够坚持下来,使得至诚之道久远、博厚、高明。

但这并不意味着“诚”是圣人固有的。圣人之“诚”只是儒家提出来的一种高不可攀的象征而已。“诚”对于普通人是普遍使用的。《中庸》说:“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周敦颐也说了:“诚者,至实而无妄之谓,天所赋、物所受之正理也。人皆有之,而圣人之所以圣者无他焉,以其独能全此而已。”说明《中庸》和周敦颐都明确地认识到,“诚”不是某种曲高和寡的存在,从普通人到圣人,人人都可以去实行。而“诚”的最高境界,甚至连圣人都做不到。“道”不能远人,远人就“非道”了。“诚”是如此的博大、精微。《中庸》之“诚”,足以作为一种普世的价值观了。

五、结语

《中庸》的以“诚”为核心的认识论,正暗合了自然法哲学。法律是制度的,是国家的,是有立法者的。“诚”是一种天人秩序、自然法的法则,它是符合自然、人心的正道。它可以作为法律的道德哲学,良知,补充秩序、作为理性法律的刚性框架和认识方法的一个补充,补充法的道德性、道德基础、价值阶梯。其“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宇宙观,正可以用来克服现代科学认识观的不足(比如生态伦理问题),其“浸润通透”的宏伟精神是西方法则认识观所缺乏的。

注释:

①牟宗三《孟子讲演录》鹅湖月刊,第一讲,2004年5月总347期7-14页。

②同上

③《纯粹理性批判》德,康德 著,邓晓芒 译,2004年2月第1版,先验要素论,第308页。

④《理心之间——朱熹和陆九渊的理学》高全喜 著,三联书店,1992年6月第1版,第26页

参考文献:

[1] 《大学 中庸》王国轩译注,2006年9月第1版.

上一篇:市场调查方案模板下一篇:政府采购部门年终总结报告以及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