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老人与海》作文

2024-04-17

浅评《老人与海》作文(共10篇)

篇1:浅评《老人与海》作文

生活,就像一瓶五味瓶,有酸,有甜,有咸,有苦也有辣,

浅评生活作文

。但我们却琢磨不透生活。

谁都有生活的追求,生活的追求好么?有些人说:不想当军官的兵不是好兵。我像反驳了:生活的态度来源意识,人生最终追求的还是健康快乐的生活,当有了一定的物质之后,开始小学生作文大全有了一个好的身体,比什么都好。也就是说要提高对生活的态度与意识。预防胜过一切治疗。就拿脚来说,脚是人类的忠实交通工具,说去哪里就去哪里。但是对脚的预防意识又有多少呢?答案是0。原因是大家不知道脚的重要性吗?不是。主要还是意识的问题,国内目前致力于脚的研究还是少之又少。市场几乎空白。有问题的人,知道去哪里咨询或者是去购买相应的产品。这个就造成了对脚预防意识的淡薄。在这里很大家一个建议,多多的照顾一下自己的双脚,正所谓人老先老腿,人体所有的重量全部由脚来承担,适当的给脚一些安慰,服务我们走完人生的最后点点滴滴。大家要提倡一句话:只为健康行走,创造和谐生活!

生活价值注重于生活的意识。生活的质量是建立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当有了一切的时候,就要去考虑健康的这个环节。生活的意识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生活的质量又和健康息息相关[注: 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每个环节都是相辅相成

[1][2]下一页

篇2:浅评《老人与海》作文

十九世纪下半叶,世界文坛上涌现出一批杰出作家,瑞典的斯特林堡便是其中之一。写于1890年前后的《半张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叙述故事时的平静朴实的文笔和所揭示的主题中的乐观与朝气。

《半张纸》通篇都用几乎是白描的手法向读者介绍了一位年轻房客两年间的生活经历,从他的年轻有为,到觅得佳偶到幸福的新婚,直至心爱的妻子因生产而死去。房间里电话旁的半张纸上用极其简单又典型的词唤起他们两年的生活轨迹。银行的工作意味着他有丰厚的薪水,事业成功了,又有了美丽的爱情——艾丽丝,于是出租马车、鲜花店、家俱行和室内装饰商成为自然而然的结果——他们订婚、结婚了,并搬进了这套寓所,“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的”。后来,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温柔的修女和医生及善解人意的母亲的出现就不言而喻了。再后来,生活出现了纷乱,药房、牛奶、杂货铺,“家务事都要用电话办理了”。原来女主人生产了。这对于一个即将做父亲的年轻人来说应该是最幸福的时刻,可是残酷的事实使年轻房客看到“埋葬事”、“承办人”仍然那么心痛,“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他拿起这记满幸福与悲伤的半张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然后昂首而去,一切都这么简单,然而我们却能被它感动,这不得不归功于斯特林堡,他用平静流畅的描绘,客观不加分析地叙述及朴实无华的语言勾勒出一位年轻房客由幸福美满到孤独不幸,从悲伤到微笑的经历和转变,使我们学会如何用平实的话写出生动的人和事。

当然,每篇佳作都反映一个鲜明的主题,《半张纸》也不例外。当这位房客重温曾经拥有的幸福和曾经遭遇的不幸后,他没有垂头丧气,“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为什么他能由最初的悲伤、逃避变为现在的乐观、充满希望?“因为他知道他已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这或许就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道理:对于过去的一切,美好的,我们会珍惜;不幸的,我们任它随时光流逝,更重要的是把握现在拥有的,去开拓更美好的未来。

赏析《半张纸》

薛广智

《半张纸》这篇微型小说的突出特点就是作者最大限度和极为出色地发挥了“线索”在小说中的作用。小说中有一句很关键的话,那就是“这两分钟里,他又重度过他一生中的两年”。从“两分钟”到“两年”,这个涵盖诸多又极为凝炼的投射,正是作者巧妙地抓住了“半张纸”,并以半张纸上一系列名称和电话号码为线索展开情节的结果。

其实,从恋爱到组成家庭到不幸丧妻丧子,这个过程并不是特殊化的,相反正是在许多普通人身上都会发生的一段普通经历,而绝大多数作家所着眼的都不过如此,因此,它被写出来是让读者觉得与众不同还是平淡无奇,就得看作者的创作心思是否高人一筹了。《半张纸》的作者显然是让读者永远都无法忘记他的这种演绎了,半张纸上的一个个名称与电话号码与人生当中的一件件重要的事情相应,留给读者极大的想像空间,又让这些想像井然有序地排列,从而完成“两分钟”到“两年”的投射。一方面表明了人生“长”与“短”的概念之间的较量,另一方面作者表明了一种生活态度,正如他借主人公的口说的那样:“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像是个骄傲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人生是由很多段组成的,在我们走过一段,失去一段,永远无法再把握一段时,应该回顾它,回顾曾经的努力与得到,将它作为一种幸福放在心里,而不要将悲痛延续,因为还有下一段要走。而许多人恰恰是将一段蔓延及整个人生,“可惜”,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幸福“他将永远无法尝到”,他再活二十年,其价值永远是那两分钟,而作者所提倡的是让人们学会在两分钟内总结和得到“两年”甚至“二十年”那样的人生价值。

篇3:浅评《青春之歌》

导言:电影《青春之歌》改编自杨沫的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知识女性林道静几经周折与磨难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主要由与三个男人的相识和感情发展展开全篇的故事情节与恢弘的时代背景。原著明显是一部无产阶级文学作品。无产阶级文学无疑是最具政治斗争性、结局最为悲壮同时又是最光明的。因此无产阶级文学的人物基本上是一个定型化的人物,即为了无产阶级的理想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心中充满了对光明的未来的坚定的向往,人物全部的思想行为都有固定的模式选择。这也正是这类型的电影枯燥的原因,在人物上和主题上永远跳不出来。但不可否认的是,无产阶级文学作品是不带任何怀疑色彩、十分积极鼓舞人心的作品。它的这种带有煽情性质的书写无疑大大推动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政治性宣传效应。这部电影由于拍摄年代和背景的原因,拍摄手法上没有太多的修饰和技巧,再者由于是小说作家本人亲自改编成剧本的作品,因此本位将主要从电影改编与拍摄局限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对小说内容的剧本化改编

小说《青春之歌》是在新中国解放后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衍生的产物,这一时期大陆文坛广泛出现的便是这一种“革命历史小说”,这类小说其本身的政治宣传作用要高于文学审美价值,这也就决定了在《青春之歌》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的道路上,政治性是它最重要最突出表现的属性。作者杨沫本人在进行电影剧本创作改编时也毫不避讳这一点,这部作品的意义和目的就在于“是想通过她——林道静这个人物从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变成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过程,来表现党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作用”,这一本质核心的创作目的就决定了无论是小说还是改编为电影时代表性的人物塑造和明显强烈的政治倾向性是作品的突出特征。然而电影毕竟是在原著基础上的再创作,由作者亲自改编作品搬上银幕,这在电影创作上具有很强的可讨论价值。

作者进行剧本改编的环境与其创作环境相比又有所出入,进行剧本改编时杨沫身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的社会环境下,整体氛围和风气都是轰轰烈烈的建设共产主义。这样的再创作背景使得林道静在银幕上的形象又有别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这一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电影里增加了林道静目睹南下学生卧轨示威一幕,使得林道静深受学生运动是震撼和影响,这更加强化了她接受马克思主义并逐步走向无产阶级斗争道路的必然性。而后又对小说中定县小学生**一幕进行了大改,改为林道静在此参与农民割麦斗争、帮助江华送信等情节,这些安排都是为了使得林道静日后投身革命队伍、接受工农武装斗争做下铺垫和充分的感情基础。二是在故事推进中更加突出主线的脉络,以林道静成长为核心,一些小说中起辅助作用的人物和情节都被删除,比较明显的就是在电影中大刀阔斧的删除了罗大方、徐辉等对主线情节推动作用不大的人物,情节方面砍去了示威学生在南京与国民党英勇斗争的内容和江华在酒楼上逃脱特务魔掌的戏剧性场面,同时也对其他故事推进做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动,剩下的情节全部围绕主线和主角塑造展开,使得电影主题更加凸显强化。三是在林道静感情纠葛与成长中,杨沫在当时的舆论导向的基础上对这一部分进行了比较大的修改,由原来卢嘉川和林道静之间朦胧的爱情改为了完全的共产主义同志之间的互助情感,在当时的价值取向和追求方向来看,林道静是已婚女性,卢嘉川对她应该是只有引导她走上革命道路、接受先进思想的心思和想法的,共产党人在革命面前是不考虑爱情和自我的。“卢嘉川对林道静应当是毫无私心、毫无其他动机的在帮助她进步,在逐步影响和教育她成为一个无产阶级的战士。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胸怀。”于是在电影中卢嘉川对林道静的感情是不涉及任何私人情爱部分的,完全符合当时一个共产党人不轻易谈爱情的标准。

二、电影内容价值选择瑕疵

我们都知道,《青春之歌》讲述的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份子女性林道静最终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故事,纵观整部作品,可以看到林道静的觉醒与成长不是从自身内部迸发出的,而是由外界诱因激发。确切的说林道静的成长蜕变是由三个男性开始的,电影中主要表现和经历的故事主要围绕卢嘉川和林道静之间展开的。但是电影中展现的卢嘉川和林道静之间的爱情,完全是因为革命才走到一起,原本的爱情的动人与朦胧感在电影中没有丝毫痕迹,两个人在相处中本该存在和表现的细腻、浪漫的情感统统成了错误的价值风向被删除了。在《青春之歌》从小说走向电影文学剧本的路上,有太多批判小资产阶级情调的意见和批评共产党人沉溺个人爱情的声音,因此杨沫在进行剧本创作改编时顺应了这一时代价值取向,将电影中的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统统删除。然而就电影艺术作品价值评判眼光来看,为卢嘉川等共产党人赋予上应有的正常的人物感情线,可以更好的塑造丰满形象,没有人是一台只会工作和革命的机器,在情感矛盾冲突中为观众展现共产党人的铁汉柔情,人物中加入人道主义情感才更具温情,更加真实丰满立体具有感染力。

在电影情节推进中,故事的选择过于标签化。电影中通过一系列场景来展示和推进林道静的成长:纪念“三一八”游行、第一次被捕、定县农民斗争、狱中遇林红、加入共产党、“一二九”学生运动,但是这些情节发展推进之后,观众的感觉只是一个个重大事件的堆砌,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中的故事人物形象就是标签式的,人物内心细腻的情感和心路历程变化完全没有展现出来,思想上的成熟也表现的不明显,不免让观众感到流于表面、人物形象空洞不真实。就电影镜头和情景塑造而言,难免有些过于追求格调拔高和歌功颂德,反而削弱了人物和故事的深刻性,感染力差强人意。在这样一个电影构思拍摄思路,决定了故事中人物形象也流于表面、标签化单一化,电影中人物简单的被分为正反两派,没有中间人物和内心的挣扎与转变,这也是由当时的价值观决定的——共产党人革命党人心中是不应该有犹豫和挣扎,否则就是阶级立场不清晰,作者在改编剧本时更多的是立足于阶级斗争,根据阶级去塑造人物,这就使得人物性格、心理完全贴合政治价值取向、符合政治意识形态。

过于简化人物成长挣扎也是该作品的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电影比起小说而言,更加强化了共产党员思想先进性、坚定性的设定。无论是在卢嘉川林道静感情发展的修改,还是戴愉许宁人物形象性格的颠覆,都是在力求突显出共产党的先进性和感染力。特别是小说和电影中出现的许宁的形象,原著中许宁是一个思想软弱易受诱惑的不坚定革命者,是在被捕后才逐渐克服自身弱点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而电影中出现的许宁从出场到结局都是一个英勇无畏立场坚定的共产党员,在这个人物设定安排中,许宁的故事变成了为掩饰卢嘉川逃走而被捕入狱。又谈到关乎人物形象塑造上,电影中最大的瑕疵就是关于人性中的挣扎和抉择被塑造成了有“小资产阶级情调”的腐朽思想,被强烈的摒弃和抵制,这就使得人物角色色彩过于突出,性格单一标签化,缺乏成功的文艺作品必须的感染力和典型人物塑造力。

三、电影问题思考

上文提到的人物形象标签化、缺乏人道主义情怀、电影情节安排过于堆砌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当时文艺作品创作的固定模式,这也是那个年代作品留给人们最直观的印象。虽然六十年代的电影从来就不是只有革命题材,但是在情节走向、人物塑造上,几乎都是一个模板创作下来的,整个剧情创作中对人物塑造评判的标准非常简单,就是那种给正面人物打全光、反面人物打反光的手法,再加上生硬政治色彩浓厚的台词对白,令观众难免觉得枯燥无味,中心思想和价值选择上都存在着一味的拔高和歌颂。但是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是那个时代精神在文艺艺术中的投射。我们都知道艺术高于生活,生活的风貌有点在电影里拔高了一些罢了。

《青春之歌》这部作品改编后公认的是电影不及小说动人,艺术价值与魅力被削弱,这是由于作者在剧本改编时主要去考虑和适应当时的文艺批评标准,并不具备电影艺术所应该呈现的审美意识形态。小说中原有的爱情成分、人道主义等都被看做“资本主义情调”而被统统抹去,作品政治化宏大叙事的色彩更加浓厚,由于删减去了小说中本有的人性层面的东西、模糊了心理矛盾斗争、过分夸大了历史事件和革命成效,变为了一种公式模板化的演绎,原来扣人心弦鼓舞人性的力量反而被减弱,加上拍摄的表现手法单

一、人物形象标签化,便成了典型的政治宣传品。而在情节的安排上,推进的过于冒失,在安排林道静成长道路过程时,一路历史大事件堆砌走来,像是人物被历史的洪流推着向前走,没有很好的展现大背景下工农群众身体力行的斗争和选择,无法看到林道静在身处环境的潜移默化下慢慢进行的心理挣扎与蜕变成长,也就难以体现出原著所要表达的林道静在与三个男人纷繁复杂的感情纠葛中逐渐从个人主义的反抗封建家庭一路进步走到了献身于党,这其中的考验和人物挣扎是没有再电影中得到很好的表现和塑造的。

当然电影改编也有它的成功的地方,例如电影一开场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抓住观众眼球,随后用回忆、插叙、画面转换和蒙太奇的手法交代了林道静的背景和故事的前因后果,这在情节的推进和处理上是相当不错值得称颂的,这部电影本身在拍摄和创作时都被赋予了一定的心血和构思,只是作品本身的政治宣传性和价值导向性掩盖了作为艺术作品应当关注的地方。我们要正视和承认的是,《青春之歌》这部作品的作用主要还是政治宣传和精神熏陶,只要完整表现完林道静的个人觉醒和成长,它的作品使命也就结束了。为时代而创作的作品最重要的功能已经不再是叙事和传情,而是对当时那一时期的维护和展示。明确了这一本质和思想再对《青春之歌》进行评判时就会理解其中的缺陷和不足。

篇4:浅评DPSIR模型

浅评DPSIR模型

简要介绍了DPSIR模型的概念,评述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举出了DPSIR模型的一个应用实例,最后说明了DPSIR模型的`不足和可能的应用领域.

作 者:曹红军 CAO Hong-Jun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宁,530004刊 名:环境科学与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8(z1)分类号:X82关键词:DPSIR模型 环境评价 可持续发展

篇5:浅评纪录片

对于中国远征军的最初了解,大约是十几年前某些地摊杂志上的野人山奇闻异事,其中颇有些文学加工的耸人听闻。这几年不少人关注对于国民党军队抗战老兵的晚年养老抚恤问题,以及流落在东南亚国家的老兵返乡问题,这实际上是很难解决的,我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其实回头看看这些年的新闻,那些老红军、老八路、老新四军、老解放军、老志愿军,过得也不见得有多好。至于那些曾经的国民党军队成员,不管是提前退伍的,还是参与抗战的,解放战争中被俘的,起义的,又好到哪去?大概最幸福的反倒是那些留在缅甸的远征军,以及在台湾过上了新生活,娶妻生子的老荣民。有人说,参加抗战的都是民族英雄,都应该获得国家的尊重和生活保障,不管如今的政府是不是原来那个。然而,历史是复杂的,感情亦然,要想照顾到各方面,制定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最终得出一套可以操作的办法,谈何容易?也许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对哪个阶层哪个群体有什么特殊待遇,而是一个全社会的保障体系,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抗日战争,已经成为了建国前的历史。那时我们几乎亡国灭种,中华民族的主体力量在盟军的支持下最终战胜了侵略者。那时甚至十几岁的孩子都冲上了战场,以血肉之躯与日寇搏斗,看到照片上那些还一脸童真的孩子模样,再想想放牛的孩子王二小,他们是英雄,但残酷的战争本不应让这样的孩子参与。可是一旦爆发战争,又有谁能

置身事外呢?历史是复杂的,就如人性一般,世界上也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和正义,妄图以此来衡量一切都是痴人说梦自找麻烦,我们不知道是否该给那些曾经的浴血牺牲树立纪念碑,也不知道如何用冠冕堂皇的书面语言来定义喜欢沾花惹草惹是生非的飞虎队,以及积极联系美国获取战略物资支持同时用驼峰航线运钢琴的宋美龄,至于蒋介石,更是不好说了,但那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还是无比的热血。

有些扯远了吧,但对于一个只存在了三千年的文明来说,讨论一场发生在一百年内的战争还是有些意义的,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支二战期间,中国主动出击的精英队伍吧。中国远征军经历过巨大的溃败,以至于日军从缅甸打进了云南。但最终通过英美的支持,尤其是武器装备和培训,并随着日本在持久战中的消耗,远征军通过血战,挡住了日本军队的进攻,最终中国没有亡,没有成为日本的新国土以及资源后方,并相当程度上拖住了日本的军事力量,为盟军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远征军的出征是中国正规军事力量在清朝覆灭之后首次出境作战,滇西反攻是盟军对日战略反攻的开端,在云南腾冲,是日军仅有的几次“玉碎”。当时英美与中国联系紧密,在美国为中国培训空军,中国取得胜仗,英美首脑都赶紧发贺电。当然,后来这些战斗力强大的美式装备机械化部队就被送去了东北华北抢地盘打内战,成为我们小时候所知道的国民党王牌部队,动不动就被解放军全歼的绣花枕头。有些老兵说不愿打内战,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发自内心的,因为民族和国家终究是比政府和政党更大更值得为之

付出的概念。可无论怎么说,感情上,当我们看到纪录片中提到的日本人每年都去缅甸墓地祭拜,并有组织的在亚洲各国收集战争遗留物品,对比我们,还真是缺少点儿国家记忆和情怀,很多东西都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甚至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对于抗战胜利中国共两党军队的作用认识不清。仿佛就是: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秉承“攘外必先安内”的内战思想命令张学良不抵抗,丢掉了东三省,七七事变后也不积极抗日,一门心思打红军,要不是因为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还死不悔改,好歹国共合作,毛主席从大局着想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原来我们红军长征那就是为了北上抗日啊!几次正面战场的会战也都失败收场,战线不断溃退,结果就是日本鬼子占领了大半个江山,酿成了南京大屠杀。多亏了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阐明的战略,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抗日革命根据地,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打出过平型关大捷、打过百团大战,用过地雷战地道战,把奉行三光政策的日本鬼子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随着无比英明的改革开放,中国人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包含各种各样的观点,以及花边秘闻等等。这些都利于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当然,历史教课书也跟着思想政治书一起不断地变换着版本。也许我们还搞不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于政党、政府和国家的概念也晕头转向,起码我们知道那时候国民党除了牺牲的几位将军,也有许多是浴血抗战的。21世纪,我们有了《亮剑》,李云龙和楚云飞都是抗日英雄,解放战争

篇6:浅评《新编大学英语》

浅评《新编大学英语》

本文在借鉴西方学者教材评估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在中国英语语言环境下大学英语教材的评估应坚持的原则,并通过调研,对目前众多大学选用的<新编大学英语>进行了实证分析.

作 者:孙婷婷 SUN Ting-ting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外语系,北京,100083 刊 名:中国地质教育  SCI英文刊名:CHINESE GEOLOGICAL EDUCATION 年,卷(期): 14(2) 分类号:G642.0 关键词:教材评估   中国语言环境   非英语专业   原则  

篇7:浅评2013年九大基金经理

如今,中国的基金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的时候,基金经理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如果每只基金按照一个基金经理计算的话,那基金管理人才基本上可以说是供不应求。基金经理素质一流,人中精英。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浅评一下2013年的九大基金经理

NO.1 任泽松

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 净值 基金吧)基金经理 2013年度收益率80.38%

入选理由

任泽松担任基金经理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恢复中邮基金的“狼性”血统,2013年以80.38%收益率夺冠。中邮基金曾经以高仓位的激进投资闻名,中邮优选在2 0 0 7年以191.52%收益率夺得亚军。

人物素描

任泽松是一位80后,清华大学研究生,理学硕士。他曾任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员、北京源乐晟资产管理公司研究员、中邮创业基金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12年12月21日担任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经理之后业绩让人刮目相看。(点此查看>>>基金经理大全)

NO.2 王克玉

长盛电子信息产业(基金 净值 基金吧)基金经理 2013年度收益率74.26%

入选理由

由王克玉担任基金经理的长盛电子信息(行情 专区)产业,2013年度收益率达到74.26%,夺得基金年度收益榜亚军。

人物素描

王克玉生于1979年,上海交通大学硕士。他历任元大京华证券上海代表处研究员,天相投资顾问分析师、国都证券分析师。2006年7月加入长盛基金,曾任基金经理助理、高级行业研究员,2010年7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目前掌

管长盛电子信息产业等4只基金。他的选股秘诀是,在估值有保护的情况下,选择成长性最好的公司进行投资。

NO.3 成胜

银河主题策略(基金 净值 基金吧)基金经理 2013年度收益率73.51%

入选理由

由成胜管理的银河主题策略基金在2013年最后几个月赶超大部分竞争对手,以73.51%的收益率夺得了年度季军。

人物素描

成胜是一位80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十分稳重,并略带腼腆。他硕士研究生学历,曾就职于光大证券(行情 股吧 买卖点)担任行业分析员。2007年5月加入银河基金,两年后担任银河行业优选(基金 净值 基金吧)基金经理,目前兼任股票投资部总监助理。2010年,他管理的银河主题策略收益率25.81%杀入三甲,曾被投资与理财杂志评为“2010年十大明星基金经理”。

NO.4 王鹏辉

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基金 净值 基金吧)基金经理 2013年度收益率70.41%

入选理由

王鹏辉管理的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和景顺长城内需增长2号,2013年排名一直稳定领先,最终年度收益率均分别为70.41%和69.14%。两只基金长期业绩较好,最近两年表现非常不错。

人物素描

王鹏辉是华中理工大学工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具有1 2 年从业经验。他曾先后担任深圳市农村商业银行(行情 专区)资金部债券交易员、长城证券研究部研究员、融通基金研究策划部行业研究员。他于2007年3月加入景顺长城基金公司,担任研究员等职务,2007年9月起担任基金经理。

NO.5 梁永强

华商主题精选基金经理 2013年度收益率63.42%

入选理由

梁永强管理的华商主题精选2013年收益率63.42%,华商动态阿尔法(基金 净值 基金吧)收益率也达到51.45%,业绩都很好。

人物素描

梁永强是一位经济学博士,超过10 年证券从业经历,崇尚长期投资,稳健布局。他曾任职于华龙证券投资银行部,担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2004年7月进入华商基金公司筹备组工作。他参与管理华商盛世成长(基金 净值 基金吧),被评为“2009年度金牛基金经理”。因为管理的华商动态阿尔法基金业绩出色,曾被投资与理财杂志评为“2010年十大明星基金经理”。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2013年,是特别考验基金经理能力的一年,股市两极分化剧烈:创业板(行情 股吧 买卖点)涨幅惊人,资源类股票则惨烈下跌。这一年,部分基金损失惨重,明星基金经理们则迎来了自己的“肥年”:优秀基金收益率超过40%,甚至达到80%。

哪些基金经理在这一年最耀眼?他们有什么过人之处?《投资与理财》编辑部最终评选出“2013年度十大明星基金经理”,除了基金2013年业绩之外,还综合(行情 专区)考虑了过往业绩和规模等因素,以求更加客观与公平。让我们欣喜的是,每年公布一次的榜单,这次有三位基金经理是二次上榜。

NO.6 郭鹏飞

华宝兴业新兴产业基金经理 2013年度收益率60.43%

入选理由

尽管因为“涉嫌内幕信息交易”被调查搞得有些狼狈,但郭鹏飞管理的华宝兴业新兴产业2013年收益率依然达到6 0.43%,成为唯一一只连续两年杀入收益榜前十的基金。

人物素描

郭鹏飞先生是一位博士,拥有CFA资格,目前任华宝兴业基金国内投资部总经理。他2004年2月加入华宝兴业基金公司任分析师,先后升任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总经理。之后,他在2010年6月开始管理华宝兴业宝康灵活配置,2010年12月任华宝兴业新兴产业基金经理。

NO.7 付娟

农银汇理消费主题基金经理 2013年度收益率58.19%

入选理由

由美女基金经理付娟管理的农银汇理消费主题,2013年度收益率达到58.19%,成为少数几只收益率超过50%的基金之一。

人物素描

付娟拥有会计学博士学位,财务分析能力突出,现任农银汇理研究副总监,并管理农银汇理消费主题基金。她曾在申银万国证券担任家电(行情 专区)行业分析师,2007至2009年连续三年获得“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称号”。会计学的学术背景,有利于她对上市企业财务能力和经营状况的把握,从而挖掘出更加具备投资价值的个股。

NO.8 杜猛

上投摩根新兴动力基金经理 2013年度收益率47.15%

入选理由

“ 冠军魔咒”往往会让基金第二年业绩变差。不过,作为1 2 年基金亚军,杜猛2 013年依然取得了47.15%的收益率,延续强势,打破魔咒。

人物素描

1975年出生的杜猛,是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他曾任中银国际证券、国信证券研究员,中原证券研究所行业部经理,入围2005、2006年《新财富》“电力(行情 专区)设备业”最佳分析师。2007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任行业专家,月担任上投新兴动力(基金 净值 基金吧)基金经理后夺得12年度基金收益亚军,被投资与理财评为“2010年十大明星基金经理”。

NO.9 秦娟

天治稳健双盈基金经理 2013年度收益率11.49%

入选理由

秦娟担任基金经理的天治稳健双盈2013年延续上一年的强势,以11.49%的收益率夺得债券基金冠军,成为唯一一只收益率超过10%的债基。

人物素描

作为一位美女基金经理,秦娟投资业绩不俗。天治稳健双盈2012年收益率16.18%,在所有债券基金中排名第一,2013年再度夺冠。她先后在广东证券、东莞银行担任债券分析师,之后进入长信基金任债券研究员。加盟天治基金公司后,她在2010年4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现任天治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

以上就是2013年度九大基金经理的排名了!对于基金经理的排名,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基金经理的持续表现能力。选择基金经理,关于这投资者的基金利益,一定要认真谨慎。

篇8:浅评凌宗伟《听听那冷雨》一课

刘芳 2011213018

2011年10月31日上午,我有幸观摩了凌宗伟老师的公开课——《听听那冷雨》,听凌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课品如人品是他给我最大的感受。他的课不是做秀,也没有卖弄,课堂在他科学而巧妙的引导下,显得那么的轻松与自然,那是一种朴实,但却无比真实的美,让人所能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教育深深的挚爱和对学生真诚的关爱,让人不得不被他深厚的教学功底所折服。

作为教师,上课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备课,即使身经百战,且身为校长的凌宗伟老师也不例外。从他的课堂可以看出,凌老师在上课之前虽然没有写教案,但毫无疑问,他的准备是相当充足的。教师备课备什么?备学生自是不必说,但是一个江苏的老师来浙江上课,面对的都是陌生的学生,对学情不可能有太多的了解,因此,就只能在一个大略的层次上做一个大概的估计了,这就要求凌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应对各种可能。所以,剩下的只能是备教材,因为只有教师对教材备充分,烂熟于胸了,才能任凭它“八方风来,我自巍然不动”。这一点上凌老师做得很不错,本来,选择《听听那冷雨》这篇课文来上公开课,其本身就是一个挑战,但凌老师经过不懈努力,在熟读课文很多遍的基础上,还加以了细细的品味与分析,他不但对教材从字词句到文章结构主题手法等等都了然,而且还进行了课外拓展,上网查了不少补充资料,以一种非常负责的态度,把课文中的删节部分也找出来,然后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以便文章读起来更加流畅易懂,而且能够使学生对文章加以准确掌握以及整体把握。

凌老师不是用已经备好的教案按部就班的进行教材的解剖,而是在充分掌握教材,在对文本进行认真推敲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根据教学目的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重组教学环节,因此,我认为这也是凌老师的教学艺术。

一堂优秀的公开课,课前的准备,即备课环节自然相当重要,但真正的上课环节更重要,教学环节能直接充分展示一个老师的教学技能和相关素质。

在作秀成为了一种时髦的当今社会,作为特级教师兼校长的凌宗伟老师并没有赶时髦,他讲究的更多的是“实在”,在他的教学中,主要讲求的是实效,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充实,课堂训练扎实,教学目标落实。首先凌老师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声如洪钟,个子不高的他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大有气势磅礴之感,这掷地有声的声音很富有吸引力。他一上讲台,我觉得这“气势磅礴”的声音就成为他特殊的导入了,原来,有时候导入并不需要玩各种各样的花样,富有吸引力的声音同样具有与导入相当的效果。

凌老师的教学过程也很讲究实效,他从主题基调类似的余光中《乡愁》一文引入,一开始就奠定好了感情基础,然后要求同学们5分钟预习浏览课文,让学生对重难点和疑问点进行“圈点划句”,并把自己感觉写得好的、有感慨的地方勾出来。这短短的5分钟,任务似乎看起来不少,但确实是可以并行着完成的,这不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能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掌握听课的主动权,甚至还可以让学生把握其重点、关键,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因此不能不说,这沉默的5分钟,是很有实效的沉默,是思想“爆发前的沉默”。

果然,沉默之后就是“爆发”了,同学们对自己看过文章后的感受,以及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凌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发言都有所评论,学生回答的准确,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继续去探求;学生回答错误,给予鼓励,让学生不灰心放弃,继续 争取做好;这种即时评价很有价值,如果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和指导,他们就会产生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继续做出积极的努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科学地、灵活地运用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的即时评价,学生最感兴趣,也最容易接受,效果也最理想,这一点上凌老师做得相当好,而且最主要的是他的评论有点不留痕迹之感,一点也不显得生硬,似乎都是自然生成,很多时候,他会在肯定之后加以适当的拓展,由学生的发言引出一个或几个相关的知识点,这样即做到了即时评价,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一切做得不留痕迹,真可谓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了。

凌老师的课,另外一个特点是探究性学习,他先要求学生思考,提出各自的疑问,再根据学生的疑问点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这就坚持了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而且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凌老师就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分析与拓展,而且借机不留痕迹地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当然,这样的教学突发情况比较多,如果没有深厚的教学功底,没有深厚的学识修养,是很难把握的,但凌老师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成功。

朗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凌老师在深入分析完课文,学生也对课文《听听那冷雨》的感情有了准确把握,并把握了关键词“冷”,懂得了一切景语皆情语之后,让学生朗读课文的重点段落,适时地运用了这一教学艺术手段。让学生通过对重点段落的朗读,通过语言技巧的运用和语音的多种变化,把文章中的人、事、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趣味,绘声绘色的表达出来,使字里行间潜在的含义溢于言表,把书面文字难以表达或者根本无法表达的隐情妙趣抒发出来,同时,看到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体会到文章的妙处,于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最后凌老师利用黑板上的重点板书对课堂进行了小结,重点圈出了“听听那冷雨”里面的“冷”字,根据加入的被删节段落,还借机进行了阅读方法教育,要求学生阅读阅读一定要立足全文,并要细细品味语言,同时,要充分利用工具书以及课本注释。凌老师的小结精炼而不落俗套,适时的拓展,不但教了学生知识,而且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习。

另外,凌老师敢于怀疑教材,这堂课对《听听那冷雨》中删节段落的引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认为阅读讲究整体效果,不该删除本段落,另外该有注释的地方,也没有做到完善的注释。敢于怀疑教材,这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能力。

篇9:浅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部才气横溢、情文并茂的专著于1992年问世,作者在书中见解深邃,思辨独特,文采优美,使得这本书从问世至今十几年的时间里求索者仍络绎不绝。认真读罢先生此书,使我在历史知识上收获良多,更是扩展了我思考、认识的广度与深度。现从本书写作框架、精彩观点、我之疑异三个方面来说自己的感受,亦是探析理清自己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线索及其历史内在深刻性的过程。

一、框架设计之精妙

陈旭麓先生在以时间传承为基本线索的同时,并不重于或者说局限于对近代中国历史事件细枝末叶的描述,而是在自己冥思总结后,善于抓住历史进程中的“关键点”(个人认为包括“连接点”、“突破点”、“分界点”等),以此来构建各个矛盾统一的历史面,彰显了自己独到的史学见解。

我想各举一例以简要说明:“连接点”,换而言之就是承上启下。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我们要想更清楚地还原、剖析历史事件,就不能忽视与它相关的纵、横向“影响力”(作用力)。“假维新真变革”这一篇目就紧抓清末新政与维新变法之间矛盾的联系,无不讽刺地从本质上探讨了新政的最终失败的必然,这体现的就是历史纵向的衔接。横向上,先生对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民生状况也给予很大的关注,用专门的篇章来描述鸦片战争后农村的情况、西学传进来后中国哲学电影戏曲的新发展等,不仅反映了政治对社会的辐射,也衬托出了社会进步对政治斗争的推动。“突破点”就是新点。近代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破旧立新的过程,只有敏锐地把握新的起点、开端,才能更好地体味其重大的历史进步性。陈先生书中所说“戊戌变法仿效日俄、辛亥革命仿效法美、五四之后仿效苏俄„„”①这三场运动(革命)在当时中国都是具有开拓性的,曾或多或少给毫无生气的中国带来过希望,也取得过成功。因此这些“突破点”是不容小觑的。“分界点”,革命派与改良派同源资本主义一家,我们都知道他们之间主张、目的的差别,却很少了解到他们在起初是有过合作的,而他们分道扬镳是“因自立军的宗旨矛盾,兴中会的毕永年与唐才常激辩而去,由改良向革命转变的章太炎也割辫明志,开始表露出二者的‘道不同,不相为谋’。”②当然这可能只是个催化剂,目的、手段不同决定此两派最终是不可能齐头并进,但是弄清这个分界点,对我们了解近代中国历史的复杂性与选择性,及客观还原历史大有裨益。

此外,本书无不充满历史辩证法的色彩。陈先生从变—不变、危机—转机、变革—革命、民变—革命这些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多角度论证,深刻剖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退抉择,刻画了中国人的无奈与奋斗,给了我们一个碰撞的、活生生的近代中国史。

最后,我觉得从本书序目中可以窥见陈先生对近代中国任何一次变革运动、革命所持的都是客观肯定的态度,承认他们直接、间接甚至是不情愿之间给中国①

②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1日版,第417页。同上,第298页。

近代化带来的作用。“假维新中的真改革”一篇,慈禧太后本只想着如何保住清政府不倒,却不想此次改革从军队、经济、教育等方面都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某种程度上也掘开了自己的墓。由此先生感叹“历史有情乎?无情乎?”,这里似乎可以看做历史对中国近代化有情,对清政府无情,当然我还是认为除去各自的原因与渊源,历史本无情字可言。

二、精彩观点不断凸显

陈先生思想独到,语言形象、干练,书中不乏其闪光的思想,这里仅摘录部分见解加以个人的诠释:

1、“没有社会形态的质变,历史只能在漫长的岁月中盘旋。”①——的确如此,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长久以来“固若金汤”,就是因为中央集权的程度有增无减。这也是陈先生重于对近代中国选择合适的政治体制思考,并探寻其历史渊源与现实需要的原因。

2、“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以来已见端倪了。”②——先生前瞻性地看到了封建中国积弊已久,先他人之所忧,这也更让我们体味到鸦片战争后中国集中出现的灾难的严重性(一定程度上的质变)及国人图强应有的紧迫性。

3、“成产环境的狭隘造成了眼界的狭隘,眼界的狭隘造成了思想的狭隘。”③——一语中的,深刻的分析了太平天国作为旧式阶级的起义不能成功的原因:生产环境(经济层面)落后决定了其不能跃出小农思想的局限,因此也不能奢望其在近代中国能发挥开天辟地的作用。

4、“„„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1860年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④——这对我来说是个新颖的观点,以前提起近代史,第一想到的肯定是鸦片战争,因为它是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殊不知还有个1860年,这一年不仅有第二次鸦片战争,更重要的是这一年后中国人开始相对积极的寻找强国之计,开始放下“天朝大国”的心理转而学习西方。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来说,它确实比1840年更有意义。

5、“洋务派同改良派的真正差异不过在于:前者只布新而不除旧,后者布新同时除旧。”⑤——我觉得这是从以前绝对阶级分析的观点转为客观分析的表现,(当然也没有抛弃阶级分析法)正确地看待了这两派的关系,他们之间并不因为姓“封”姓“资”而有绝对的、不可逾越的横沟。在洋务运动破产后,某些洋务人物的反思甚至有触及到改良派作为的领域。

6、“„„义愤又常常成为新的横暴的导因。”⑥——这正是历史复杂性的体现,有时候正义与侵略在双方或者多方看来并不能说得很清,就像拿破仑的征服战争,一旦你越过道德伦理、政治的底线,就会被扣上 “侵略”的帽子,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保持理智,避免它陷入到历史的恶性循环中去。

7、“近代社会新陈代谢机制的变化,决定了清末民变已经不是历史的不自觉工具①

②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1日版,第4页。同上,第37页。

③ 同上,第85页。

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1日版,第109页。⑤ 同上,第135页。

⑥ 同上,第212页。

了,而成了民主革命的基石。”①——陈先生从唯物历史的高度概括了清末民变对清政府的打击及对中国近代化的促进作用,还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的地位,并对民众在民主潮流中“民智初开”予以充分的肯定。

8、“人们常把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目为近代军阀的鼻祖。其实,„„军阀割据混战,正是在这种分崩离析的形势下出现的。”②——此段文字深刻地分析了近代军阀出现的原因,从可能性到现实性,无不显示了军阀只有在近代中国这种非常态的社会情况下才会出现。

三、个人的些许疑异

这里暂且撇开陈旭麓先生治史的高明之处,说说自己的一些可能并不成熟的想法:

1、洋务派的民用工业产生的原因。——作者认为:一是中国人出外考察;二是西人入内的结果。那么洋务派办实业对资金需要的原因在不在其中呢?我个人认为资金的需要应该还是一个直接或者急迫的原因。

2、纵观本书,作者反复提到了“历史的惰性”这一词,我个人认为用“历史的惯性”是否更好些。惯性相对惰性而言,是客观的,也有其必然性和允许合理存在的时间性,我想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一旦被否定、推翻,其社会下的习俗、民众心理等方面都会由于惯性而停留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我认为这是合乎常理的。当然我们可以以适当的手段来人为地缩短这段“迟滞”的时间。

3、历史选择与个人选择的关系?——其实有没有历史选择我现在还持部分怀疑态度,不少史学著作都在篇目结尾加上“历史选择的结果”等字样,有点让人感觉是说不清之后的牵强。历史潮流我承认,但所谓的历史选择,我更觉得是历史提供多种机会,最终还是人选择的,只是专制时期是个人选择,民主时期是多数人选择。历史就是历史,不会帮我们完成任何臆想的事情。

4、本书毕竟是近二十年前的著作,有些观点、材料还是显得旧了一些,而且有点草草收尾之嫌,当然这也与先生的离世有关。

凝聚了陈先生数十年心血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博大精深,充满激情而又思辨地勾画了中国近代社会百年的新陈代谢和急遽变革。或许我们在汲取先生独到历史见解的同时更应学习的是先生孜孜不倦与求真务实的历史研究态度。

篇10:浅评海德格尔的技木观

浅评海德格尔的技木观

通行于世的技术观提出了技术的工具性规定,这没有揭示出技术的真正本质及人类与技术本质的关系.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海德格尔从存在原理出发,在对流俗技术观的剖析和批判的基础上,对技术本质进行追问,阐释了他独特的`技术思想,认为“技术之本质即座架”.本文从海德格尔关于技术工具性规定批判、现代技术本质及技术与人类历史命运的关系三个方面阐述海德格尔技术观的思想并进行评价.

作 者:占婧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级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4) 分类号:F2 关键词:技术   本质   命运  

上一篇:录音声学教案下一篇:假币制造者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