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00字作文

2024-05-21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00字作文(精选7篇)

篇1: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00字作文

自从有了网络之后,我看过的电影只有区区的几部美国大片, 家中的电视机也早已沦为摆设,自认为人到中年,电影已经很难再打动我,但是看了《放牛班的春天》之后,内心最柔然的地方再一次被触动了!

“池塘之底”,这是一个问题少年的学校,可是马修,他一不是让人一见惊艳的美女或者帅哥,也不是灵活幽默的不懂老师。甚至他见到他的学生们第一面,不自然地站在他们面前,手脚紧张地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这是个呆人,我想。他试图拒绝校长那个愚蠢的找出恶作剧的肇事者的方法,可是被无视了。这是个平凡的人,我认为。

马修自认为自己是作为音乐家的一个失败者,他人生中的最低谷即是他来到了池塘之底。他走进教室之前,听着教室里近乎爆炸的喧哗,似乎意识到了他所面临的孩子们是怎样的挑战。但是他终于鼓起勇气潇洒地拉开教室大门,看着不远处疯狂的影子,停下脚步。然后勇敢地走进去。不幸的是,恶作剧仍然在等着他。

没有恼羞成怒,没有暴跳如雷,马修从地上爬起来,宽容幽默地拿掉孩子们放在骷髅嘴巴里的香烟。马修替乐格克向校长撒谎。即使莫杭治羞辱地给他画漫画,他也只是举重若轻地反挑衅了他一把。这特殊的“行为―反应”方式给了学生们一个亲切的下马威。

马修记到,接下来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们听话地拿出卡片,写上自己的介绍,以及,他要求的,每个人的梦想。

那个可怜的小佩皮诺,咬着笔头。马修拍拍他的头以示激励。小家伙敏感的心马上乖乖地满足了。

渐渐和孩子们熟悉之后,孩子们竟然安静地配合马修组织起了一个小小的合唱团。

是什么让这群孩子突然乖巧?

其实,正如马桑老师所说,他只是个孩子,和我一样害羞。马桑说,他们需要关怀和宽容。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是天使,肆意调皮的天使。他们不自愿地被送到池塘之底,但他们依然渴求爱和尊重。马修老师是个笨人,木木呆呆的,一个失败的音乐家。可是他给与了这些孩子们最大的尊重:他教孩子们勇敢承认错误,因为另一个无辜的孩子在替恶作剧者承受惩罚;他教乐格克正视自己的恶作剧给马桑老师带来的伤害,他让他自己从心底寻找善良;他认真阅读孩子们的梦想,去发掘每个人的闪光点;他替孩子们掩饰一次次的错误,帮他们在没有娱乐时间的日子里找到兴趣――合唱团,孩子们的兴趣从此被牢牢抓住;每一个人他都给与了音乐天分的肯定,即使是小小佩皮诺和那个跑调的小孩,都任命为一个指挥家一个乐谱架。他给与了这些被遗弃的孩子们从来没有受到过尊重和宽容,和每个孤独者心底最缺乏的关爱。

孩子们的春天来到了,不用道理和教育,马修用音乐给他和孩子们之间建立了最直接最近的桥梁。他把音乐带给了每一个人,把尊重给了每一个人,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平等的,他们都有权利接触音乐,或者一切美好的东西,比如马修老师。

没有哪一个孩子不渴望成功,没有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引起别人的主意,作为一名教师,要能唤起学生内心深处渴望成功的愿望。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教书很简单,但是育人很难。尊重孩子,引领他们走向成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马修式的教师!

篇2: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00字作文

马修是一个音乐家,在人生的低谷他来到了“池塘底教养院”当代课老师。池塘底全是淤泥,而“池塘底教养院”里全是一些在外人看来无可救药的孩子。这个教养院的院长是一个只重视自身利益而不顾孩子感受的人,所以这个教养院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一犯错就受罚,而且都是很重的惩罚。马修来得这座教养院,他用音乐教化了这些所谓的“无可救药”的孩子,他让这些孩子找到了自信,在歌声中找到了自己的存在与快乐,其中一个叫皮埃尔的男孩最明显,他有着好听的歌喉,是合唱团里的独唱。他很伤心,但在伯爵夫人到来的那天,竟意外地恢复了他的独唱。也就是这个被原来老师评价为“天使的脸庞,魔鬼的心肠”的皮埃尔,最后去上了一个很著名的音乐学院。但可怜的马修却被那个自私的院长解雇,而他的音乐事业仍然没有起色。

马修或许是一个失败的音乐家,一个极其普通的代课老师,但他至少在我心中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改变了一群孩子的命运,帮助孩子们找到了自信和快乐,也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有他所存在的意义。或许他在某一方面不够好,但他总会有一个方面是好的,是擅长的。或许他现在还未找到自己的价值和特长,但在未来总会找到。或许他真的很差,几乎找不到未来,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一个时刻,我们会突然觉得,原来自己很棒。

突然想到自己,的确,我数学这次考得不好,事实上,也离我的目标差了很多,那天晚上,我就哭了。我其实把全部重心都放在了数学上,而从小到大,数学也是我的强项,我就想当一名科学家或是数学家。可是到了实外,我是真正体会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我好的人太多了。我真的不愿认输,而我也没什么特长,我很早就觉得除了成绩好,其它的,我真的都不行。于是我真的很努力了,可是,还有人比我更努力。我曾一度失望,我不愿这样下去,因为我没有什么特长,学习失败了,也就意味着我全部失败了,于是我把学习当成唯一的希望。可是看了这个片子,我明白了,其实我也有存在这个世界的价值,或许现在不知道,但以后,总有一天,我会找到它,并尽力发挥它,发挥好它。加油!

篇3: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00字作文

在马修老师到来之前, 这里的学生似乎已是无可救药, 撒谎、打架、闹事、偷窃、甚至捉弄老师, 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对此, 校长制定的管理准则是“犯错惩罚”, 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然而, 马修老师却无意严惩这些孩子们, 他选择了宽容。马修第一次走进教室便遇到了考验, 捣乱的孩子们乘他不备拿起他的皮包扔来扔去, 教室的混乱恰巧被校长看见, 当校长要严惩那位始作俑者时, 马修却巧妙地保护了那位学生, 孩子们很快地意识到这位老师的不同。乐格克在教室门上做了手脚, 致使学校管理员马桑大叔的眼睛受伤, 马修并没有按照校长的要求把他送到禁闭室, 而是让他去医院照顾受伤的马桑大叔, 乐格克最后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悔恨。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相比于严厉的体罚, 马修对孩子们的尊重、宽容以及适度的惩罚, 不仅没有损害到他们的人格尊严, 而且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平等和关爱, 实际上更好地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从而逐渐赢得了孩子们的心。

一次偶然的机会, 马修发现孩子们喜欢唱歌, 而学校当时并没有音乐课, 于是马修开始尝试利用自己所热爱的音乐来改变孩子们。他将所有的学生按高、中、低声部编入了他的合唱团, 这样, 每一个学生在合唱团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孩子们没有任何音乐基础, 马修一方面投入极大的热情耐心地教他们学音乐, 一方面不断地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 从此, 校园里飘扬起孩子们稚嫩、欢快的歌声。马修的孩子们显然不是一群无可救药的笨蛋, 他们一天天地取得进步, 最后, 这个由一群问题学生组成的合唱团竟然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赞誉。合唱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学校的气氛逐渐从沉闷变得轻松起来, 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得到了化解, 校园里到处都是孩子们欢快的身影和天籁般纯净的歌声。马修通过合唱团这种方式, 不仅让音乐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 而且, 也使孩子们深切地体会到他们不再是只会捣乱的问题学生, 而是这个合唱团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孩子们从音乐中克服了自卑, 找回了迷失的自信和尊严, 体验到了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而这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来说是多种重要啊。

对于那些需要特别照顾的孩子, 马修老师也给予了充分的关爱。佩皮诺是个孤儿, 也是班上最小的一个孩子, 因为不会唱歌, 马修每次都亲自把他抱到讲桌上, 让他做指挥助理。这个孩子每周六都会站在校门口, 天真地等待他的父亲来接他回家。他的执着似乎是有道理的, 马修老师最后真的在一个周六的下午把他带回了自己的家。皮埃尔是一位极具音乐天赋的孩子, 马修发现了他在音乐方面的才能, 经常给他单独开小灶, 对他进行了精心的培养, 这名孩子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指挥家。

影片的最后, 当马修老师被迫离开“池塘之底”时, 一只只纸飞机从楼上的窗户中飘下来, 每只上面都有孩子们稚嫩的笔迹, 一双双小手在空中挥舞着, 那天籁般的歌声再次响起, 孩子们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出了对马修的感激和爱戴之情。

篇4:《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00字

构成全片的主要是对比。校长与马修大相径庭的教学,学生前后翻天覆地的改变,孩子们对校长和马修截然相反的态度,无疑,造成这一切不同的,是爱。青少年常是“吃软不吃硬”,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味地镇压,迎来的不是第一个蒙东在沉默中的灭亡。就是第二个蒙东在沉默中的爆发。靠“以暴制暴”求取正义,虽然看似痛痛快快地解决了一时一地的小问题,但却义言传身教地教会了很多人不文明的表达方式,更可能激化问题双方的矛盾,甚至挑起更恶劣的对抗情绪。综上,以暴制暴的本质就是拳头大就是硬道理,力量大就是正确。

然而纵然大家都懂以暴制暴只能招致以牙还牙,但还是少有人能做到以德报怨,仁爱待人。因为爱,是要付代价的。当选择了爱,就必然招来伤害。校长的不理解与施压,学生的怀疑和叛逆,不错,爱可以带来令人心颤的美丽,但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让人心碎的过程。若那句泰戈尔的诗:“没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就没有可以锻造出天堂的力量。”一切痛苦不仅在奋斗中,其实更在爱与恨的抉择中。选择恨是一种本能,而选择爱是一种本事。选择恨带来一时的满足,选择爱带来长久的心安。

影片更是十分真实地展示了现实的残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马修,最后居然被辞退了,而两面三刀的校长则将合唱团的功劳全部包揽。甚至差点获得额外的奖金。我不由地想起那个恪尽职守的`鞋匠格拉斯,他孜孜不倦地工作,对劣质鞋深恶痛疾,追求鞋子结实耐用,但,却饿死了。难道是他的品质让他死了吗,断乎不是,叫他死的乃是黑暗,但这黑暗的社会借着那良善的品格叫人无路可走,便更显出了那黑暗真是黑暗!无疑,这两者都批判了社会的黑暗,现实的残酷,但我更看到,这是他们面对黑暗势力发出的战斗的檄文!“虽千万人吾往矣!”若我幸运生于光明的社会,那便随这皓月之辉散发我的米粒光华,默默无闻献上一点爱:若我不幸生于黑暗的世界,也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散发纵然只是将残灯火的一点光亮。纵然星火不能燎原,纵然一点微光终将被历史的车轮轧碾,我也愿做那被辞退的马修,做那饿死的格拉斯。

篇5:《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00字

且喜桃李艳,莫悲霜雪寒,只有像马修一样真正理解孩子的教师,才堪称一位好教师。

风入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老师是风,吹平艰险之路。

当老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孔子座下三千多弟子,七十二贤良,他因材施教,不枉为万世师表;谭千秋在危急时刻救下四名学生,用生命诠释了爱与师德;马玉芳在2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惟贤惟德,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身教重于言传,如马修一样,老师们用自己的爱温暖学生,催开桃李花千树。

落花天红雨纷纷,芳草地苍烟衮衮。老师是树,遮挡黑暗之光。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徐特立省吃俭用,作为一名老师,他将工资捐给乡下学校;姜梦云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而且不仅师德高尚,还热爱学习;董立芹一直把“学厚为师,德高为范”这八个字谨记心间,敬业乐群。衡量一个好老师,不是看他有多么高大上,而是要看他所付出的行动与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学生才是最好的老师。

雕轮丹毂,杂沓展轻雷。老师是雷,惊跑罪恶之魂。

在教师手里掌握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掌握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支月英从“支姐姐”到“支妈妈”,兢兢业业,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格桑德吉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把知识一点点注入一个个乡村。此二者的奉献,赶走了山村的愚昧。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马修在带学生们转入正道的过程中又何尝没有艰辛?但“香散处、半露梅腮”,春天永驻人间、心间。

篇6: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00字

主人公叫马修,他是一个校监,那是一所寄宿的男校,这里的孩子特别调皮。有一次马修从孩子的宿舍旁经过,听见他们唱:“秃头,你完蛋了!”他就笑了一下,从房间外面走了进来。那个在唱歌的孩子没有注意马修已经进来了,所有人都安静了,只有他一个人唱,在安静的宿舍楼里声音特别响亮:“秃头,你完蛋了!”他觉得不对头,突然停下来,问:“同志们,你们怎么都安静了呢?”大家不回答,都看向他后面。他回头一看,马修已经走到他身边,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马修笑着说:“唱的不错,可是跑调了”,然后他就一句一句的教那个孩子。教完后他就走回自己的房间去睡觉了。

但马修并没有睡着,他躺在床上想:“以前我放弃了音乐,今天,他们居然唱歌了,虽然跑调了,但是他们还是唱了!”第二天早上,他醒来发现自己放谱子的柜子被撬开了。他满楼层找,最后到厕所里找到了,几个男孩子正在看他的那些谱子。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儿。是乐谱吗?是书吗?是密码吗?到底是什么?难道他是一个间谍,他来我们学校要干什么?

孩子们的好奇极大了鼓舞了马修。晚上在孩子们睡觉的时候,马修独自一个人在房间里写乐谱。第二天早上,他来到教室里,对孩子们说,他要让班级里的每个人都唱一首歌。每个孩子在他面前唱了一首歌以后,他分配了他们高声部和低声部,就这样开始了音乐教学。在晚上带孩子们睡觉的时候,在孩子们洗澡的时候,在孩子们游戏的时候,和他们一起唱歌,一起玩耍。

与马修喜欢音乐恰恰相反,这个学校的校长却很讨厌音乐,就只顾自己的前途,从来不为这学校里60个男孩着想,从不支持孩子们学习音乐,他很不想听到孩子们唱歌,就下令不允许唱歌。男生们来到校长办公室,请求校长允许他们唱歌,而且邀请校长参加唱歌比赛,也展示体育课上唱的歌,但校长还是很厌听到歌声,他把马修叫到办公室,要求立刻停止唱歌。可是马修不为所动,还是坚持,最后校长忍无可忍,把他开除了。但是这首歌被永久的流传下来,至今流传。

我觉得马修是一个有梦想,而且能够坚持完成梦想的人,虽然校长否定他,孩子们当初也不理解他,觉得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学监,但是他仍坚持着,永远都不放弃音乐。据说他有一个学生,后来成为世界非常有名的音乐家。

篇7: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00字作文

关键词:电影,教育,爱,人性化

最近有幸从电脑上观看了一部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叫马修的老师在一所寄宿学校做学监时与孩子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一群几乎被社会抛弃的问题少年、一个暴君式的校长、一个至高的“犯错惩罚”管理准则, 这所学校因为它的沉闷和冷漠而被称为“池塘之底”。然而马修老师的到来慢慢地改变了这里的一切, 并最终改变了孩子们的一生。看完这部电影, 我的心情良久不能平静, 马修老师对孩子们深切的爱及其人性化的教育方式, 在让我深受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在马修老师到来之前, 这里的学生似乎已是无可救药, 撒谎、打架、闹事、偷窃、甚至捉弄老师, 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对此, 校长制定的管理准则是“犯错惩罚”, 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然而, 马修老师却无意严惩这些孩子们, 他选择了宽容。马修第一次走进教室便遇到了考验, 捣乱的孩子们乘他不备拿起他的皮包扔来扔去, 教室的混乱恰巧被校长看见, 当校长要严惩那位始作俑者时, 马修却巧妙地保护了那位学生, 孩子们很快地意识到这位老师的不同。乐格克在教室门上做了手脚, 致使学校管理员马桑大叔的眼睛受伤, 马修并没有按照校长的要求把他送到禁闭室, 而是让他去医院照顾受伤的马桑大叔, 乐格克最后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悔恨。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相比于严厉的体罚, 马修对孩子们的尊重、宽容以及适度的惩罚, 不仅没有损害到他们的人格尊严, 而且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平等和关爱, 实际上更好地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从而逐渐赢得了孩子们的心。

他将所有的学生按高、中、低声部编入了他的合唱团, 这样, 每一个学生在合唱团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孩子们没有任何音乐基础, 马修一方面投入极大的热情耐心地教他们学音乐, 一方面不断地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 从此, 校园里飘扬起孩子们稚嫩、欢快的歌声。马修的孩子们显然不是一群无可救药的笨蛋, 他们一天天地取得进步, 最后, 这个由一群问题学生组成的合唱团竟然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赞誉。合唱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学校的气氛逐渐从沉闷变得轻松起来, 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得到了化解, 校园里到处都是孩子们欢快的身影和天籁般纯净的歌声。马修通过合唱团这种方式, 不仅让音乐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 而且, 也使孩子们深切地体会到他们不再是只会捣乱的问题学生, 而是这个合唱团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孩子们从音乐中克服了自卑, 找回了迷失的自信和尊严, 体验到了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而这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篇:实干精神方面下一篇:社联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