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助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2024-05-09

创新驱动助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精选6篇)

篇1:创新驱动助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助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包头市民营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14年末,包头市民营企业累计发展到32035户,注册资本(金)1242.4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9.08%和19.22%,民营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包头市民营企业要不等待、不观望,牢牢抓住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靠创新驱动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一、转型升级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2013年开始,包头市经济增长告别两位数快速发展时代,进入了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的新常态。这一方面是由于“三期叠加”阶段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由包头市产业资源能源依赖程度较高,抗风险能力不强,容易受经济波动冲击的实际决定的。近年来,包头市钢铁、电力等主导产业一直面临产能过剩、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等问题。特别是随着市场竞争主要由过去的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这些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持续加大。为此,包头市一方面大力调整存量,坚决关闭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另一方面积极做优增量,全面加大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引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目前,已在钢铁、铝、装备制造、稀土等方面进行了产业转型和技术引进。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包头市民营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也不断加大。一方面,全市民营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另一方面,从民营企业的外部环境来看,原材料价格和用工、用地、资本使用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增加,国家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使得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强力挤压。从民营企业的内部因素来看,包头市民营企业大多数是家族制的,层次低、规模小,企业治理模式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自主创新能力不高,企业家管理能力不强,普遍存在缺乏技术、资金、人才的困难。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体是企业,突破口就在转型升级。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不仅是提高全市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更是民营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势在必行。民营企业要主动研判产业和科技变革大势,适应市场需求,结合自身实际,寻找转型升级的突破口,靠大力创新驱动实现企业发展。

二、创新驱动是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创新驱动是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是民营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选择。民营企业只有坚持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

包头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0多万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3家,各类研发机构145家。近年来,包头市一直致力于搞产学研一体化,引进知名院校在我市设立研发机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高铁用轨等一大批产品研发成功,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民营企业主动转型的意愿和创新发展的动力明显增强。一方面,要依托科技创新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上下功夫,推动优势传统产业新型化,让老树开出新花;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让新芽长成大树,推动经济发展更趋稳定。

民营企业占包头市企业总数的70%以上,是创新的生力军,在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4年上半年,包头市工商联开展了中小微企业产学研综合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我市不少民营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切入点,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改进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着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自主品牌。一些优秀民营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挂牌上市,实现了企业效益的成倍增长。比如,高新区包头市展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2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自治区首家在新三板上市的中小企业。同时我们也看到,包头市民营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依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如创新要素获取难、技术创新服务不足、企业创新能力弱、创新环境不公平等。加之大多数民营企业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欠缺,这些问题制约了企业创新的步伐。

三、不断优化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环境

一是要继续加强产学研合作。要紧紧抓住包头市建设一批院士工作站和研发机构的契机,把全市民营经济发展与北大科技园产业化、清华科技园启迪之星产业集群、浙江大学包头工业技术研究院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与中科院、中国农大、北京科技大学的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更加便捷。二是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与企业合作机制灵活的优势,推动自身企业创新。今年,包头市将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打造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型大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型科技企业,真正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三是加快完善创新环境。积极推动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体制机制。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工商联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执行力直接关系到各项职能作用的发挥。我们将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优化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一是努力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牢牢团结在党的周围。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工商联的构成主体和存在基础,要进一步加强与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沟通联系,认真做好新会员的发展工作。当前要特别注意发展科技创新力和市场开拓力强的企业会员,把那些有实力、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家及时吸纳到党员队伍中来。二是进一步扩大工商联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推出一批民营企业开展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非公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回馈社会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民营企业家积极为社会作贡献、全社会重视和关心民营企业家”的舆论氛围。三是全面提高工商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机制,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把提高执行力作为履职尽责的基础,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强化岗位责任制,切实推动工作目标落实;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推进机关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确保各项职责任务的圆满完成。

(作者系包头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

责任编辑:刘 佳

篇2:创新驱动助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后白镇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作为关键环节,以集约发展作为重要取向,坚持“创新驱动、优化结构、外向拓展、做强做精”的发展原则,切实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实现了民营经济活力与实力的双赢,形成了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后白企业家精神。

一、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一)民营企业壮大的内在要求

民营经济要壮大发展就必须顺应形势发展,主动参与转型升级。民营经济本来就是顺应市场经济,顺应消费而兴起的。转型升级的重要转变就是转向市场拉动经济发展,转向消费拉动经济发展,这对民营企业是难得的好事。民营企业应当抓住机遇,借机而为,借势发力。民营企业率先进行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结构的科学调整,就会获得超额的社会回报和经济利益。

民营经济作为地方的重要经济形式之一,转型升级对民营经济来说是重要机遇和要求。一是民营企业产权明确,有长远打算,而转型升级必须有战略眼光和长期打算。二是民营企业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有着特殊的敏感性,转型升级就是对变化了的市场和环境的反映。三是民营企业家会自觉遵循一系列市场规则,比如投入和产出相比较的规则、经济核算的规则、规避风险的规则等,这有助于民营企业平稳实现发展壮大。

(二)民营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是宏观上民营企业融资难,管理服务部门职能有待加强。除招工难、生产成本上升等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外,地方担保体系建设与发动地区相对滞后,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现象相对突出。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上市融资、引进风险投资等门槛比较高,而且地方风险投资机构甚少。同时作为民营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部门行政效能有待加强,对外的协调工作缺乏独立性,明显影响到其作为民营企业管理服务部门职 1

能的发挥。

二是微观上民营企业整体素质不够高,竞争力不够强。这主要表现为“五多五少”:一是民营企业数量多,但上规模的企业少。二是加工制造型企业多,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少。三是民营企业代加工品牌多,拥有自主品牌少。四是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五是传统管理式的企业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少。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企业内部缺乏严格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等问题日益显现,影响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后白镇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

民营经济是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重要方面军,发展后劲的主要经济增长极。后白镇一直重视发展民营经济,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是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

(一)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巨大。后白镇2010年后白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亿元,年均递增30%,是“十五”末的2.5倍。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累计完成36.09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1 倍。这些数据中间,民营经济贡献了主要力量。后白镇2010年实施千万元以上大项目22个,五年累计86个。后白镇拥有私营企业620家,个体工商户2300户,民营经济总量比“十五”末增加1.5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8家,比“十五”末净增28家。

(二)民营工业发展形势向好。累计投入3000万元建设后白和张庙两大工业园区。建成园区道路5公里,铺设污水管道6公里,架设高压杆线2公里,平整土方640万方,将后白园区框架扩展至3平方公里。在张庙园区实施绿化、亮化和下水道工程,完成土地平整面积200亩。高标准建设民营创业园。目前民营规模企业数量居全市首位,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近10家,超5000万元的近20家,形成以输变电、轻工机械、针织服装、工艺玩具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

(三)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截止2010年末,后白镇各企业共自筹资

金2.9亿元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达18亿元。10家企业获句容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7家企业获科技三项经费项目,江苏省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实现零的突破。2010年完成专利申请170件,发明专利16件,授权专利127件。后白镇现拥有省级民营科技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

三、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策略探讨

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挑战中善于寻找机遇,就会赢得发展的先机。这一过程必须注重科技引导,创新驱动,创新是民营经济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企业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一)推动民营企业做强做精,促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以强化规模优势、品牌优势、竞争优势为重点,积极进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成为行业排头兵。鼓励民营中小企业向“专精特优新”方向发展,提高进入大企业产业链的能力,提高在细分市场的竞争能力。发挥民营企业培育自主品牌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其品牌内涵和价值,形成一批知名品牌群体。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用地、生态环保的要求,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向集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支持民营企业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增强持续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依托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机构、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及其他专业服务机构,加快建立—批公共技术服务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信息发布、成果转让、质量检测、人才引进、联合攻关等服务。

(二)加强载体建设,实现规模扩张。结合104国道改道工程,做好后白、张庙两大工业园区范围内土地规划调整工作。实施后白园区“南拓东延”工程,拟投入8000万元,新扩面积2平方公里,新建园区大道

3.5公里,铺设市政管网5公里,完善绿化、亮化、通讯、两水等基础配套设施,尽快使园区在开发上实现“整合、优化、扩容”三同步,在布局上实现“集聚、集群、集约”三提高,在功能上实现“商务、政务、服务”三配套。加强创业平台建设,新增标准化厂房5万平米,迅速把创业园打造

成民营经济先导区,确保五年内新开工工业企业建筑面积50万平米。

(三)坚持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升级。创新能力转强,内生动力提升。以输变电、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环保产业四个领域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扶持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持续推进技改扩能,引导企业由家族经营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到2015年末,新增企业研究生工作站3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4家;完成技改投入10亿元以上。新增规模企业50家,培植千万元销售企业100家,亿元销售企业20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3家。输变电产业销售超20亿元,服装产业8亿元,机械制造产业6亿元,环保新能源产业5亿元。

(四)突出招商选资,积极盘活存量资产。以重大项目建设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努力抓好招商引资和招商选资工作。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利用一切条件使资产最大增值。主动对接南京,重点开拓常州、武进,突出苏锡常地区和上海的区域招商。把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作为招商重点,下功夫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大项目。

(五)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优化扶持方向,重点支持民营企业技术成果转化、技术改造、制定标准、创建品牌,以及面向民营企业的各种专业化服务平台与载体建设。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在支持范围上要打破所有制界限,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支持力度,完善再担保机制,逐步扩大民营企业贷款担保规模。建立和完善对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的激励与补偿机制,鼓励担保机构降低对民营企业的收费标准。

(六)提升对民营经济的服务水平。全面清理和规范各类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各类涉企收费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综合服务功能,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加强

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细化量化执法幅度,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民营企业依法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依法保护企业主的名誉、人身和财产等各项合法权益,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提出的行政复议、投诉等,政府必须及时受理,公平对待,限时答复。

(七)弘扬后白企业家精神,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广泛宣传后白民营企业家积极向上、踏实苦干的创业精神和社会形象,树立一批白手起家、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的“创业领袖”,引导全民见贤思齐,鼓励全民自主创业,达到万众一心共谋发展的积极社会效应。制定激励引导机制,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整合信用社、农行、信贷所等金融渠道,通过贷款贴息、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群众投资创业,并鼓励担保机构对创业者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服务,免收创业个体和私营企业办理营业执照费用。

后白镇在以后的发展中将努力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碰到的突出问题和困难。通过树立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自主创新等方面的典型,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的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更大贡献。

篇3:创新驱动浙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一、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1.中小企业发展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浙江经济的主题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1)数量众多,以轻工业为主。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大省,中小企业一直是浙江的骄傲,截至2014 年底,浙江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420.7 万户,在册企业127.1 万户,平均每13 个浙江人中就有一位是老板1。浙江中小企业行业分布以轻工业为主,电子商务领域独领风骚。

(2)以地域特色与产品类型而集群。乐清的低压电器、萧山的化纤业、义乌的小商品、诸暨的袜业、嵊州的领带、宁波的家电、永康的五金、湖州的童装、海宁的皮革、绍兴的轻纺生产等都是浙江著名的集群化产业,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经过多年的发展,浙江块状经济民营企业所占比重大,市场化程度高,专业化协作配套能力强,经营管理灵活,危机中调整也快。这些集群自成立以来给浙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动力2。

(3)产业劳动密集度高,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力量。浙江中小企业大多数从事第三产业,主要以轻纺业为主,最早起源于手工生产,生产技术含量本身就不高,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就业门槛低,这样可以吸收浙江省大部分城镇和农村劳动力,缓解浙江就业压力。

(4)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强。浙江中小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以亲属筹资为主,兼以民间借贷,采用内部亲属管理,所需管理成本低。中小企业的管理机制简单,企业结构不复杂,对市场的变化可以采取及时灵活的反应。企业所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市场对中小企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较低,通过兼并重组的市场行为较为频繁。

2.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浙江大多数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面临着发展困难,遭遇到发展瓶颈。

(1)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缺陷。浙江中小型企业中大多数以家族为中心,而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约束,容易导致企业资源及管理信息的个人垄断。由于企业主的个人素质原因导致管理水平低下。这些缺陷容易造成企业组织架构不全,管理分工不明,生产管理混乱等问题。

(2)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弱。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由于传统产品的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并且受经验、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制约,使得企业的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开发主要依靠引进和仿制,导致产品经营面狭窄,大量中小企业仍还停留在生产相同的产品而去拼价格和产能上,造成产能过剩、产品质量不高现象3。创新能力薄弱也影响到了企业从事多元化经营,使企业很难做强做大。

(3)专业人才缺乏。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产品的科技含量低而使得就业门槛低,其员工素质不高。对于出口外销型企业,专业外贸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缺乏已经成为我国外贸企业在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现代中小企业经营发展,员工素质的高低会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竞争力。即便有些企业主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着力引进高级人才或组织员工培训,但因自身资金和实力所限,难以吸引优秀人才。

(4)企业生产成本高。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材料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币值上升。席卷沿海地区的“民工荒”问题则无疑扼住了企业大力发展的咽喉,而劳动力成本的涨幅对于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而言压力甚至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此外,企业用电制约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均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遏制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5)企业融资难。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自身积累薄弱,在面临市场变化和经济波动时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同时,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信息透明度差等。再者,中小企业的社会信用偏低,缺少抵押资产,加之经营者管理水平落后,使得难以得到银行信贷。这些都是造成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内部因素。另外,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

二、转型升级和创新

1.企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当前,全球流动性泛滥,国际原材料价格频繁波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乏力,造成出口需求疲软。传统制造产业一直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所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同质化竞争容易造成了产能过剩。国内由于节能减排的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劳动力成本高企的大趋势下,企业生产成本难以降低。随着需求疲软,生产要素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剧,生产成本高,专业人才缺乏,技术创新不足,造成企业竞争力下降、企业经营困难,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迫切而艰巨。

2.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一般来说会有从低层次向高层次,从低端向高端发展的过程。例如,拉美地区的巴西、墨西哥以及亚洲地区韩国、日本等国家,通过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迈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4。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浙江的产业发展也曾得益于这种全球性的产业转移。而目前,浙江中小企业正遭遇到发展瓶颈,要想实现进一步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突破目前所面临的困难,选择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3. 创新驱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一词。他对创新的描述是:凡是改良原有产品或开发新产品,发明新的生产工艺或新原料,开辟新的销售市场,创建新的产业组织等都属于创新。可以这样说,企业的产品差异、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品牌、组织形式的先进性都是以创新为前提的。利用创新思维,采取创新举措,促进并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三、制约创新的因素和对策

1.创新制约因素。靠拼能源、耗资本来推动经济增长不是长久之计,中小企业只有依靠创新来推动技术进步,才能实现持续的增长。但从目前来看,创新成果及创新效益都还处较低的水平,制约创新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企业创新意识差。关键取决于企业决策者,创新的意愿不强,多数还只是停留在口上,在企业组织架构上没有设立创新部门。二是缺乏专门人才。人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创新的重要源泉。中小企业从业人员主要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和城镇新增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人缺乏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训练,科技人员、高级技工比例也相对较低。三是资金投入比重很低。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认为,技术研发投资大,见效慢。其实,必要的研发投入才能取得创新成果。西方发达国家一般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费用占销售收入的2%,高新企业则在5%以上,而我国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很少。

2.对策建议。一是强化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理念。企业决策者要敢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融合企业的各种资源来进行创新。营造一种企业文化氛围,包容并鼓励创新思维,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热情,努力营造敢于突破、和谐包容的创新环境。二是建立优秀人才引进和员工培育机制。中小企业应千方百计吸纳科技人才,不断壮大企业创新队伍。建立良好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科技人才的创新作用。进行多层次技术培训,要加强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广泛开展职工技术合作和技术交流,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三是要加大研发投入,寻求创新突破。提高研发经费在整个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除了政策层面支持因素之外,企业自身要敢于投入,把有限的资金应用到核心技术上,寻求技术突破,产生以点带面的效果。

四、转型升级的各种创新举措

中小企业转型与升级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除了政府需要营造转型升级的大环境外,中小企业应当认真分析企业自身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系统性地进行创新,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得到升级。

1.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管理要从粗放型向精益型转变。消除浪费意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应重点加强资金、成本和质量方面的管理。在资金管理上,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尽量争取到资金成本较低的资金,加速资金周转,以较少的资金完成较大的营销任务。在成本管理方面要降低消耗,少投入多产出,对产品实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在产品质量管理上,要实行产品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与严格的品质保障制度。

2.创新生产方法和工艺,逐步推广“机器换人”。凡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一般比较低的,工艺加工的过程多数通过人手。转型方法建议是改革生产工艺,淘汰低效、需要大量人工的生产流程,尽可能采用“机器换人”,如采用专用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生产流水线或工业机器人等,大力推广自动化生产工艺。借助于“机器换人”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大力倡导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指一个企业在原有的产品基础上推陈出新,创出自己独特的产品,令别人无法模仿,形成自己企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亮点经济,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独。在具体做法上,在企业内组织成立技术研发部门,加大产品研发资金投入。也可以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项目合作形式将这些技术力量引入企业,进一步充实企业的研发力量,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4.信息化集成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的出现,企业信息化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将信息技术融入实体经济之中是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如今的“互联网+”已成为产业风口,抓住互联网带来的弯道超车的机会,以信息和智慧经济来引领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具体做法是,利用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系统,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规划等各个环节,应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企业信息流、资金流、物料流的集成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了企业的资源配置,形成了企业新的竞争力。

5.抓住有利时机,创建新品牌。品牌其实也是企业的形象。许多中小企业是传统制造企业,以代加工和贴牌生产为主,处于整个产业链的底端。利润薄,企业自主能力差,企业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这就要依靠技术创新,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创造企业自主品牌。

6.通过兼并重组,创建新的产业组织。针对进出口导向性企业,也普遍存在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等问题,随着国内生产资源价格的上涨,国内出口的产品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优势已经不大。对这类出口型中小企业来说,可以采取合并、重组、合作等方式,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走向产业升级。

五、结论

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企业的转型升级一定要立足实际情况,在企业能承受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本,科技引领。在具体做法上,可以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生产方法和工艺,大力倡导技术创新,采用信息化集成管理,创建新品牌和新的产业组织,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转型提质,升级增效。浙江中小企业必须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利用创新思维和举措,成就企业发展的美好未来。

注释

11 2015年浙江省经济走势预测及2014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中商情报网(www.askci.com),,2015.2.9

22 黄丽华.提升浙江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8)

33 李园.浙江中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管理促进转型升级举措分析[J].今日科技,2012(6)

篇4:创新驱动助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安泰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销售各类针织类、梭织类服装产品的企业,成立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了,在国内创出了香安内衣这块金字招牌,更成为国内外服装品牌安全环保的代名词。不过,安泰让业内人津津乐道的不只是它的产品,而是它的“桃花庄”。

一走进安泰,就会看到员工们那一张张快乐的笑脸,这就是“快乐工厂桃花庄”。公司董事长钱安华一直都想把自己的企业建成一个员工们的“世外桃源”。

在安泰成立之初,钱安华就明确了要在企业文化方面狠下工夫。经过12年的努力,安泰的“快乐工厂”厂区风景如画,亭台画廊、小桥流水、繁花点点;既有球场可竞技,又有碑塔可登高,还有阅览室可读书;生活在这里的员工,不仅食宿全部免费,而且每个宿舍内都有独立卫生间、空调、洗衣机和宽带。很多员工都觉得“在安泰,有吃、有住、有玩,日子过得很充实”。

安泰不但在硬件上舍得投入,在软件方面也下足了工夫。这些年,安泰先后在企业内部办起了大专文化进修夜校、高级技师进修夜校、艺术进修夜校等,还建有读书俱乐部、摄影俱乐部、各种文艺俱乐部等10个俱乐部和1个文学社,每周开展各类职工文体活动。

“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说到底其实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有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安泰的事业才能走得更远。而创建‘快乐工厂’对我们企业本就是合理诉求,也是顺势之举。”钱安华坦言。

(薛庆堂)

篇5:以创新驱动促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

以创新驱动促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

——在2013年冶金矿产品国际会议上讲话

张长富

同志们:

大家好!很高兴来参加这次研讨会,能与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探讨2013年钢铁市场形势以及发展趋势。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钢铁行业的“寒冬”,也有人也称为“严冬”。受内外经济增速回落,钢材需求减弱、价格大幅下跌和原燃材料价格高位运行,企业资金紧张、融资成本上升等影响,去年钢铁行业面临的经营形势异常严峻,全国共产钢7.16亿吨,同比增长3.1%,与2011年相比增幅回落5.8个百分点,是近几年增长最少的一年;全行业中重点大中型企业盈亏相抵后,利润只有15.8亿元,同比减少870.36亿元,降低98.22%,钢铁行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为0.04%,同比降低2.35个百分点,吨钢利润仅有2.6元,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大幅度下降,大中型钢铁企业基本处于亏损运营。尤其是钢铁主业,绝大多数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实事求是讲,2012年在“寒冬”的情况下,行业能保持微利,实在来之不易。

今年和今后,中国钢铁行业面对市场形势又是什么样?如何应对?下面,我想从“钢铁行业面对的宏观形势、钢铁行业的市场前景及运行情况、建议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钢铁行业面对的宏观形势:总的看,困难与挑战依然存在,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市场会逐步好转

钢铁行业去年的“寒冬”过去了,今年形势如何?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我认为,钢铁行业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年市场形势将会好于去年。面对未来,我们要充满信心,中国钢铁工业还大有希望,决不是夕阳产业。

从国际形势来分析:今年国际经济形势虽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全球仍处于应对金融危机状态之中,但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恢复经济增长。

一是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为3.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去年12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其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为1.4%;联合国去年12月18日发布的《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中,预计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4%。从国际权威机构预测来看,2013年世界经济仍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这给世界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市场需求;

二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总需求疲软状态有所改观。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和欧洲债务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出现大幅度下滑,但各国相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刺激经济、恢复增长,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虽然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缓慢,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但比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刚爆发初期造成影响已经减弱。如美国推出多轮宽松货币政策后,去年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房地产市场开始复苏、失业率有所降低,最近美国公布1月份的失业率已经降到7.7%,处于近3年来最低值,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的动力目前虽仍不足,但也有所改观,美国财政悬崖有所缓解;欧洲从债务危机以来,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南欧经济普遍衰退,北欧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虽然目前普遍认为整个欧元区经济可能陷入长期低迷,但欧盟、欧洲银行等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消除债务危机影响,3月初欧盟宣布将采取无期限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日本经济由于其债务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受与中国、韩国、俄罗斯等岛屿之争的影响,出口市场有所收缩,制约经济的复苏发展,但最近日本宣布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扩大消费与出口,尤其是大力开拓缅甸、老挝等东盟市场,以刺激国内经济。

美、欧、日都先后推出非常宽松货币政策,虽然在刺激本国经济、恢复经济增长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外转嫁内部经济困难意图也十分明显,全球潜在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再度全面加大。

三是国际贸易增长的同时,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推进,全球贸易总额继续增长,但各国对国际市场激烈争夺,对国内市场大力保护,贸易战、汇率战全面升级,全球贸易增速下降,面临下行的巨大风险。3月初,我们去东盟3个国家,重点商讨了对我国钢材进行反倾销的事项,目前我们与东盟、欧盟等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也严重影响我国对这些地区钢材的出口。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5年,世界经济由危机前的快速增长发展进入到深度转型调整期,目前处于恢复性低速增长期。在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作出明确判断。中央指出,从国际环境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中央强调,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这样的新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

从国内经济环境来分析:去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确立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提出了要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3年宏观调控和宏观经济的主基调: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扩大财政赤字规模,继续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13年经济发展总目标,“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刚刚闭幕的“两会”,明确提出今年我国GDP增长目标为7.5%;CPI控制在3.5%,比2011年4%降低0.5个百分点;财政赤字保持1.2万亿,比2011年增加4000亿,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地方财政赤字3500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8%,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从“两会”确立宏观经济目标看,今年我国经济仍将处于持续增长的水平。

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两会”,明确提出的2020年远景发展目标和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这对我们钢铁行业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利好的信息,给钢铁工业今后和今年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市场空间。

一方面,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翻一番目标,创造了钢铁工业今后8年继续实现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提出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五项任务。

十八大提出的这些目标和任务,必将深刻影响和强烈推动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毫无疑问,也必将深刻影响和推动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目标,我国经济仍将要保持每年平均7.5%的增长速度,这无疑会给作为基础工业的钢铁业提供强有力支撑。尤其是今后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大规模的、持续长期的基础设施投资必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在3月6日“两会”记者会上,国家发展委张平主任明确表示,今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还非常广阔,投资的空间还很大。今后要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居民住房、城市交通、铁路、公路、农田水利、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将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同时城镇化之后的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将会随之增加,开拓出广泛的内需市场。这些将为钢铁产品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消费需求。特别是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要达到东部沿海的发展水平,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国的钢铁工业绝不是“夕阳产业”,还将会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我们要增强对钢铁行业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另一方面,今后我国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为钢铁产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新型“四化”的概念,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曾多次阐述了城镇化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差距量大面广,差距就是潜力,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我们推进城镇化,是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去年12月4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2013年经济工作时,他再次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今年的“两会”上,他更明确指出“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强调“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今后农业的发展,结合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提出许多新的发展思路。目前中央将城镇化作为重要改革措施被单独提出,并由发改委牵头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今年上半年将正式颁布。我们相信,今后我国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给我们钢铁工业提供广阔的发展市场空间。

我们回顾中国钢铁工业过去20多年的高速增长,正是得益于城镇化与工业化。从今后发展来看,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引擎。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一般为80%,发展中国家普遍为60%,世界平均水平为52%,最近发改委公布的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2.6%。联合国关于世界城市化展望的最新研究报告中预计:中国从现在到2030年城镇化还会保持较快的速度,届时将提高到65-70%,目前每年要转移城镇人口1000多万,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未来中国还将增加约3亿城市人口,相当于目前美国的人口总量,这在世界发展史上是空前的,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的发展潜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未来10年,我国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按较低口径,农民工市民化以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能够增加4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这相当于是每年有“四万亿”投资,这种居民个人的投资需求,就是内需潜力之所在。

今年“两会”之后,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按照十八大部署,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制定和落实新型“四化”建设的具体方案和推进措施,这必将给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对钢铁工业发展前景要有坚定的信心,把握机遇,促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

二、钢铁行业发展的前景:中国钢铁工业将进入到一个平稳增长的发展期

从前面钢铁工业面对的宏观形势分析判断,钢铁行业与宏观经济形势会同步好转,今年钢铁行业经营态势将略好于2012年,以后钢铁市场发展逐步转向平稳增长。下面我从钢材市场、铁矿石市场、煤焦等原料市场作一个简要分析。

(一)钢材市场

2012年,我国共生产钢材9.51亿吨(含重复材),出口钢材5573.21万吨,进口钢材1365.75万吨,进出口相抵我国净出口钢材4207.46万吨,国内市场销售的钢材量为9.09亿吨。据中钢协监测的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五种钢材品种到2012年12月末的库存量为1188.01万吨,与2011年同比减少102.05万吨,社会库存降幅为7.91%。这说明,我国去年的钢材市场是一个去库存化的销售市场,钢材产销率比较乐观。这是在去年我国GDP增长7.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4%的情况下实现的。2013年中国钢材市场前景是大家十分关心的。

首先从投资情况来分析: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经济目标:GDP增长7.5%;M2增长率为13%,并要适度扩大社会融资规模;财政赤字1.2万亿,比上年增长4000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8%,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从今年两会确定的经济目标看,除GDP目标为7.5%没变外,其它指标都有所提高,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增速比2012年提高2个百分点,说明今年国家在安排经济目标上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

国家发改委张平主任在3月6日两会记者会表示:城镇化所需的投资是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内需的最大潜力,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1.3%,达到52.6%,估计2013年将进一步提高到53.37%。张平主任表示,今年上半年将发布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划,要把城镇化蕴藏的内需潜力和改革蕴藏的红利结合起来,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可以预计,今年我国在固定资产的增速会有所增大。201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保障房和城镇基础设施、三农、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节能减排及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方面,估计2013年投资增长将超过2012年,有可能达到24%左右,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最近发改委运输所完成的《2012年-2013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报告》中指出,2012全国有35个城市在建轨道交通线路,完成总投资2600亿元,估计2013年这一投资规模将达到2800-2900亿元。

今年全国铁路工作会议部署,2013年我国铁路投资6500亿,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200亿,投资新线建设5200公里。这是近三年来,铁路投资最高年份。从以上分析来看,2013年及今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城市轨道、铁路投资增长加快,这对促进钢材消费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从钢材消费市场增长来分析:除基础设施建设外,我国钢材消费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机械制造、汽车、船舶及集装箱、家用电器等行业,从这些钢材消费行业的运行态势分析,2013年都将呈现一定幅度的增长,对钢材市场有一定拉动。

房地产行业:虽然最近国家公布了国五条的实施细则,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2013年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实施,今年国家安排新开工保障房630万套、建成470万套,这为今年及今后房地产的平稳发展提供保障。估计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增速与2012年的16.2%相比,将保持持平或略有提高。最近房地产有关分析人士认为,2013年房地产投资的增速可能为17-18%。

机械制造行业:2012年机械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4%;完成销售产值18.06万亿元,同比增长15.54%。据机械工业联合会预测,2013年机械工业产品市场需求形势将比上年温和回升,平稳增长,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增速预计都会在12%左右,利润增速在8%左右,出口增速在8%左右。

汽车行业:2012年我国汽车工业产销分别达到1927.18万辆和19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和4.3%,汽车行业产销突破190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据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13年我国汽车市场的需求量在2080万辆,增长率在7%左右。船舶与集装箱行业:2012年由于全球船运市场萎缩,全国造船完工量602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1.4%;承接新船订单量204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3.6%;到去年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0695亿载重吨,同比下降28.7%。由于世界经贸形势、以及航运市场的不景气,去年船舶及集装箱行业处于低迷状态。据船舶工业协会预测,2013年全球航运市场可有望比2012年略有改善,但受手持订单量下降、完工船舶价低、生产成本上升等影响,预计2013年船舶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将继续下滑,全年完工船舶约550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可能略有增加,但手持订单量将下降到1亿载重吨以下。

家用电器行业:2012年,我国家电行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1.0%,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6%。2013年受家电下乡政策的结束影响,2013年将是家电业的调整年,但商务部表示,今年国家会研究从节能减排等方面出台新的鼓励家电消费的政策,家电业的增幅会继续保持在10%左右,出口增幅大致也10%上下。

从以上钢材主要用户行业发展形势来分析,2013年下游行业对钢材的需求预计将温和增长。其中,增长形势较好的行业有:铁路、城市基础设施和轨道交通、机械制造、汽车行业;平稳增长的行业有:房地产、家用电器行业;持续低迷行业:船舶及集装箱行业。

从钢材出口形势来分析:2012年我国直接出口钢材5573.2万吨,同比增长了14%;间接通过工程机械、五金、汽车、机械电子产品等出口钢材预计在7000万吨左右。直接和间接出口钢产产量大约在1.2亿吨左右,占我国9亿吨钢产能的13%左右。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仍将处于低速增长态势,这对我国钢材继续扩大出口有利,但目前我国出口受到美、欧、东盟等多国和地区的反倾销,新兴市场国家也控制很严,出口难度增大。

总体来讲,从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来判断,2013年及今后我国钢产量的增长会保持一个低速增长的态势;另外,从今后我国GDP增速来看,我国已从原来超过10%的高速增长期转入到7-8%的中低速增长期,这个增长速度对钢材的需求拉动不是很突显,尤其是目前我国采取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目前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1%,超过了投资和出口,我国已从投资、出口型经济逐步转向消费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上来,因此国民经济发展对钢材需求强度在降低,事实上从2011年开始,我国每亿元GDP的钢材消费强度已由以前的1657吨降为1370吨,降低了287吨/亿元。目前随着高强钢的发展、推广和应用,用钢减量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鉴于此,今后我国钢材市场不可能再出现象过去那样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不可能再有数量上的大幅度增长,钢材市场将出现理性回归,每年钢的增长速度可能保持在2-3%左右,粗钢产量将较长时间维持在7-8亿吨水平,钢铁行业将较长时期处于“高产能、高成本、低价格”的状态。

(二)铁矿石市场

最近几年来,由于世界钢铁工业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受供求的影响,铁矿石也变成了疯狂的“石头”,矿价一路飚升,给钢铁工业生产成本造成很大压力。受资源条件的制约,我国进口铁矿石量连续增长,2012年我国铁矿石进口达到7.45亿吨。

从目前国际国内铁矿石市场供求关系来分析,今后供求关系将趋于平衡,矿石价格步入下行通道,像2011和2012年支撑高价位的因素不复存在。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钢材市场需求减弱,钢铁生产的增长速度降低,我们预计,今后中国每年钢的生产增速在2-3%之间,同时在钢铁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钢材市场竞争激烈,钢材价格仍处于低价位水平,在成本的传导作用下,矿石价格不可能长期高位运行;二是目前全球矿石的生产供应得到大幅提升。在过去几年高矿价的拉动下,国际矿山企业大量投资矿山建设,这些新投资建设的矿山将逐步释放产能,矿石从原来的卖方市场逐步转向买方市场。据统计,2012年力拓总产量达1.99亿吨,较2011年增加710万吨,增长3.7%;必和必拓总产量达到1.60亿吨,较2011年增加1140万吨,增长7.63%;FMG总产量达到6777万吨,较2011年增加1388万吨,25.7%;VALE总产量达到3.20亿吨,较2011年增加817万吨,增长2.62%。合计2012年四大矿山生产总量增加4054万吨。预计2013年四大矿山总计新增约5000万吨,其中淡水河谷基本持平,力拓将增产1500万吨,必和必拓将增产1000万吨;FMG将增产2500万吨,世界其他国家也将增加一定铁矿石供应量,估计澳大利亚其它矿山增产500-1000万吨,加拿大增产500-800万吨,秘鲁增产约100万吨,非洲,独联体,东南亚等一些国家会有所增加。预计2013年全球矿山企业的增产量在6000-7000万吨。铁矿石增产速度明显高于钢铁生产的增长速度,国际铁矿石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三是我国国内铁矿石供应能力增强。这些年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权益矿大量增加,目前我国企业权益矿约增加2000多万吨,其中山钢增加500万吨,中信泰富增加500万吨,武钢增加700万吨,首钢和鞍钢等都有一定量的增加。同时国内矿山近5年来,铁矿石产量呈现大幅增长态势,2012年达到13.1亿吨,较2008年增长71.1%,如果矿价维持相对合理水平,国内矿山还会继续增加产量,估计增产原矿1亿吨。国内铁矿石供应能力明显提升。

基于以上三种原因,国际矿价没有继续提高的理由,最近国际一些著名机构,如普华永道、摩根士丹利、路透等专业分析人士预测,2013年国际铁矿石价位在120-130美元/吨;就连FMG、淡水河谷等世界矿山企业也预测,2013年铁矿石价格在120美元/吨左右。

我们钢铁企业要认真分析铁矿石市场供求形势,把握好采购节奏,维持好合理库存,不要盲目跟风、跟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目前铁矿石供应总体向宽松方向发展,矿价将处于下降趋势,价格波动幅度将会逐步减小。

国家也要加强铁矿石市场的监管,防止人为炒作,操控价格,同时要加强反垄断的力度,要力争建立健康有序的国际铁矿石市场秩序,形成公开、公平、透明的价格形成机制。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希望的路线图是:采取三条措施办好北矿所铁矿石现货市场,通过公开、透明交易,发现价格;同时抓好行业自律,努力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要共同努力把北京矿权交易所铁矿石现货市场办好:一是要提升现货市场供应量和采购量,铁矿石供应方要加大在现货市场的投放量,提高供应量,采购方要提高在现货市场的采购量;二是现货市场要提高服务质量,为供需双方公开、透明交易搭建平台;三是要通过供需双方公平交易,发现铁矿石现货交易的价格,用此来指导铁矿石价格的形成,为长协价提供定价的依据。建立健康有序铁矿石市场秩序要求我们:一是要加强行业的自律;二是要加强行业的监管。重点是做好两项工作:定期发布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为供需双方提供参照,防止人为操控哄抬价格;认真执行铁矿石合同审核备案制度,坚持代理制。通过有效地工作,促进健康有序铁矿石市场秩序的建立。

3、煤、焦、废钢、铁合金等市场

目前,钢铁生产原料煤、焦、废钢和铁合金受钢铁生产增速的放缓,供应量的充足的影响,价格不同程度出现回落。我们预计,2013年钢铁生产原料市场总体处于平稳和宽松态势。

冶金煤:从2012年底到今年2月底,奥大利BJ动力煤指数从最高300.78点下降至291.72点,呈现出小幅下降趋势;国际硬焦煤的现货价格目前也回落至157美元/吨,必和必拓与新日铁达成2013年1季度硬质焦煤的合约价为165美元/吨,比2012年第4季度价格低5美元/吨,喷吹煤基准价比2012年第4季度价格下跌1美元/吨。目前国际冶金煤的市场需求低迷,导致价格复苏停滞,并有小幅回落趋势。国内市场受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影响,国家提出能源要定量消费,到2015年我们煤消费不超过40亿吨,现在是36亿吨,因此国内煤炭市场估计也将处于平稳态势。

焦炭:目前国际焦炭市场持续低迷,价格继续下滑。受国际钢铁生产增速放缓,目前主要焦炭进口国家和地区的实际需求依然低迷,尤其是去年12月17日,我国财政部发布2013年中国出口商品税率表,取消了自2008年开始执行的税率为40%冶金焦炭出口税,这意味着中国焦炭出口国际市场量的增加,必将对国际焦炭市场带来影响。

废钢:国际废钢市场受钢铁生产增长趋缓的影响,以及电炉钢生产的影响,废钢市场基本上维持稳定。

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2013年及今后钢铁市场主要特点:  钢材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依旧,但受经济增长的拉动和成本的支撑,钢材价格会出现一定幅度回升,但难有大幅度回升的可能;

 钢铁原料市场,包括铁矿石、煤、焦和废钢等,受钢铁生产增幅趋缓的影响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基本上保持平稳态势  钢铁行业继续将较长时期面临“高产能、高成本、低利润”的局面。

三、建议应对的措施

2013年,钢铁行业虽然在外部环境上有所改善,但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企业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分析和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既要看到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看到前途,树立信心,增强力量。同时也要看到今后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条件下,钢铁需求增速趋缓,钢铁产业将步入“高产能、高成本、低效益”的微利时代。企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立足自身、两眼向内、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学习先进,对标挖潜,降低成本,变压力为动力,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做好转型升级的各项工作,提升综合竞争力。

(一)认清形势,转变发展的理念

思路决定出路。企业要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入手,将转变发展方式真正成为自觉行为。要积极适应我国经济增长由高速到中低速的转变,我国钢材市场将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钢产量高速增长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靠规模、靠扩张的路子已很难走通。企业应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转型发展路子,真正变数量型为质量型,变扩张型为效益型。

要继续以销定产,坚持“没有合同不安排生产、不给钱不发货,低于制造成本不生产”的经营原则,继续控制产能的无序释放,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缓解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

(二)提高创新能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重点要以创新为动力,以技术改造为重点,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产品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稳产增效、减产增效、提质增效”的发展模式。在创新上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创新: 一是技术创新。这是企业内最核心的“硬创新”,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研发创新”和“工艺技术的创新”两个方面,要通过技术创新拓展钢铁材料新的应用领域,获得新的市场空间。同时要解决钢铁生产过程中的高消耗、高排放,使我们钢铁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是管理创新。这是企业内 “软创新”,包括企业组织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一流的机制体制造就一流的企业和一流的产品。要通过组织创新,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文化创新,建立具有自身企业特色的经营管理文化;

三是商业模式创新。这是企业盈利模式的创新,钢铁企业要从纯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实现商业经营模式的转换。

(三)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扎实推进全产业链、价值链建设

要充分认识我们钢铁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在企业的转型升级中,提高盈利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加强全产业链、价值链的建设。

一是要全力突破铁矿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高这一发展瓶颈,强化铁矿石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目前我国钢铁工业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达到60%以上,鉴于国际铁矿石市场被三大矿山事实上垄断,企业在铁矿石进口业务中一直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因此这些年我们而付出了巨大的发展成本,据有关单位统计,这几年由于铁矿石涨价,我们共多支付3000多亿美元。今后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国内铁矿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加快现有矿山开采建设,提高国内铁矿石供应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不断优化铁矿资源的全球配置,要突破全球铁矿资源的市场垄断和价格垄断,规范进口铁矿石流通秩序,建立透明公开、公平合理的定价机制,与各方共同构建稳定、有序、共赢的国际铁矿石市场。

二是要加快建立适应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要求的废钢循环利用体系,建立废钢加工示范基地,完善加工回收配送产业链。

三要加快完善炼焦资源保障体系,增强保障能力,钢铁生产企业要加强与煤炭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快炼焦煤资源的勘探开发,建立长期稳定的国内外焦煤供应基地。

四是要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和发展钢铁行业与下游用户的战略合作机制,延伸产业链,发展深加工。钢铁企业在做强、做精主业的同时,发展多元化产业不是局部问题、战术问题,而是事关企业兴旺发达的全局问题、战略问题。发展多元产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和科学决策,要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坚持差异化,培育有自身特色的优势深加工产品,提升产品的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切忌跟风赶浪,要选准小产品,闯出大市场,赢得高效益。

五是要完善钢铁物流配送,发展钢铁电子商务和建设钢铁物流园区,提升产品价值和服务功能。要鼓励钢铁企业建立钢材服务中心,为用户提供全方位钢铁材料解决方案,实现钢铁工业与下游产业的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六是要进一步提高中国钢铁工业的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要充分发挥中国钢铁工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参与国际工程建设,鼓励企业在境外投资建厂和建立经贸合作区,开拓市场和建立经贸营销网络,提高中国钢铁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开放战略,创新升级模式,培育开放高地,提升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全新产业链,开创钢铁行业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今后企业收入与效益的增长,已经不仅仅取决于企业产量和规模,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科技含量的增长和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四)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努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优胜劣汰激烈竞争中的市场经济中,管理也是生产力、竞争力,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之间的比拚,其实质是科技和管理水平之竞争。

一是在当前面临严峻困难的情况下,要继续坚持开展学习先进和对标挖潜活动。差距就是潜力,既要对比综合指标,也要对比单项和工序指标,向先看齐。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有的企业能适应,效益就好,有的企业难适应,效益就差,表现不同,反映出管理水平的差距。

二是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治理结构为目标,提升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一般来讲企业从来都不是外部原因搞垮的,而是自己决策判断失误和执行不力搞死的。

三是夯实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我们现在有许多企业的装备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产品质量和效益还停留在一般水平上,根本原因是管理水平上不去。因此要全方位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从制度建设、班组建设和管理信息化建设入手,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的计划、生产、技术、设备、质量、安全、人力资源、财务成本等各项专业管理提供坚实基础。优秀的企业管理是企业在竞争激烈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兴旺发达的生命线。企业的基础管理,任何时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最近我看了韩国浦项一份材料,浦项是以板材生产为主的大型联合企业,装备水平与我国一些企业差不多,2012年产钢3798万吨,与我们一样也是吃进口矿,但出来的产品质量一流,去年他们盈利23860亿韩元,折合人民币137.92亿元,吨钢利润62822韩元,折合人民币355元。在同样的市场条件下,他们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绩,分析原因是浦项管理水平高,他们靠削减成本和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获取效益。

以上四个方面讲的这些建议,是从宏观角度来分析的,企业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寻找自己的短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疲软的市场,没有疲软的企业,只有我们扎扎实实做好自身的工作,一定能够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篇6:创新驱动助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一、公司简介

四川XXXX有限责任公司始创于1995年,传承电线电缆制造历史,是四川地区知名企业。经过20年发展已成为年产能25亿,人员300余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诚信、感恩、高效、创新”为己任,专注于“绿色环保、智能高效”电线电缆的研究与应用,主导产品有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装备用电缆、通信信号电缆、裸电缆、矿物绝缘防火电缆、光伏电缆、核电电缆、预分支电缆、低烟无卤阻燃电力电缆、耐火电缆、汽车电缆、特种电缆等上百个系列,几千个规格的产品。

公司重视技术创新,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和四川省建设创新型企业称号,与四川大学、西华大学、科分院等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正在筹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坚持环保型和节能型产品的研制,创造了多项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申报了4项发明专利和25项实用新型专利。

2012年公司推出高科技专利产品无机矿物绝缘金属轧纹护套柔性防火电缆(YTTW),该产品能够在950度高温下持续供电三个小时,并填补了西南西北区域同类产品的空白,于2014年通过了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经鉴定该产品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多年来,XXXX累计获得各类荣誉100余项,被评为“四川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所用产品”指定企业、中国石油一级战略优质供应商和“军用物资采购供应商”,连续多年荣获“国家AAA级客户满意单位”、“四川省名牌”、“四川省质量信用AAA级企业”,被成都市政府列入“政府投资、政府采购”配套企业。现在,XXXX已成为国家电网等多家电力公司、保利等多家地产开发企业以及中国石油等多家大企业的战略合作服务商。

未来,公司将秉承“持续经营、贡献社会”的企业使命,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管理先进、质量卓越、技术领先的民族品牌,为国家和地方的建设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转型升级历程与成效

20年的发展,四川XXXX有限责任公司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是创业初期。

这个阶段XXXX从单一产品(电线生产)到被纳入国家农网改造工程,产品列入国家经贸委推荐目录,这一阶段花了整整10年时间。

1995年5月,董事长陈尔金接管了成都市XXXX厂,当时员工不到三十人,厂房设备简陋,市场不稳定,对新蓉在行业中立足提出巨大挑战。针对这种情况,XXXX提出了三大攻坚战略:一是产品深耕,规范生产流程,狠抓产品质量;二是市场开拓,客户为上,以诚信、优质、服务为宗旨。三是企业改制,由家族经营管理机制转变为内部持股的、集体决策经营管理机制。通过整整十年的奋斗,公司先后完成了对产品的安全认证工作和产品鉴定工作,同时在业界首批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97年公司产品被纳入国家经贸委、国家机电部,国家城乡电网改造工程使用产品的推荐目录。由此,新蓉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第二是快速发展期。

从2005年开始的快速发展期,也是公司的第一次转型升级,创业初期十年耕耘,XXXX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快速增长的电线电缆制造商,在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决定用品牌创新引领企业发展,让XXXX走上品牌发展之路。鉴于此,公司制定了三大行动纲领:扩规模、创新品、深化管理。扩规模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生产厂房及办公用房的改扩建工作,改扩建面积达两万余平方米,二是产品规模扩张,购置新设备,扩大产品系列。创新品,就是要重点生产环保节能型产品,占领市场先机。深化管理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实施内部管理内审机制,和绩效管理考核机制。二是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确定了以勤劳朴实,止于至善为根基,诚信,感恩,高效,创新的企业文化。依托着这样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XXXX只花了五年时间便先后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四川名牌产品,质量AAA级企业,通过ISO14000和OHSAS18000环境认证、和职业健康安全认证管理体系。

第三是创新转型期。

2010年,伴随着国家经济调控,线缆行业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产品同质化程度加剧,为此XXXX对企业发展进行了新的定位: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赢得长远的竞争优势,为此公司确定了以“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来驱动企业发展的新战略。这是XXXX的第二次转型升级。

公司与四川大学,西华大学,科分院等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申报并获得4项发明专利技术和25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参与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四川地方标准的起草和制定,走出了一条技术创新的发展之路。

三、从制造到智造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现在的XXXX已经成为国家电网中的多家电力公司,万科等多家地产开发企业,以及中建、华西集团、成都建工集团、中铁建和中国石油等多家大型企业的长期战略合作服务商。

今天的线缆行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成本价格、品质、交货期和服务就成为了关注焦点,基于互联网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正在挑战传统的经济模式,工业第四次革命的浪潮迫在眉睫。

面临巨大的挑战XXXX要从众多市场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只有通过精益化改造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通过信息化来提高市场的响应速度,最终通过二次创业将XXXX转型升级为智慧型生产企业,站在发展20年的新起点上,2015年是XXXX二次创业的历史元年。

下一个目标,就是通过传统经营模式的革新,通过智能工厂建设,以及围绕客户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走向国际市场。

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厂,XXXX要结合自身发展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地推进智能工厂建设。第一阶段到2025年,首先是要打好基础,制定智能工厂标准、突破核心基础部件并实现关键制造装备和生产线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做好智能工厂初级阶段即以智能制造装备为基础的数字化工厂的试点示范。第二阶段则是到2030年,可以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工厂。

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调整人才结构,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公司要提前规划,有意识地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和高级研发人才队伍,逐步减少纯劳动性质员工的引入,积极应对人才需求变化。大力推进精益管理、柔性制造、智能工厂等现代管理思想的应用,逐步建立信息化、高科技化、自动化的生产和管理流程。

上一篇:转变语文备课观念提升教学设计能力(人教版综和教学论文)下一篇:企业人力资源二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