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件 - 广东省教育厅

2024-04-25

文 件 - 广东省教育厅(精选10篇)

篇1:文 件 - 广东省教育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 文件

新人发[2003]45号

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学教师系列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试行)》的通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事局、教育局,各地、州、市人事局、教育局,自治区各委、办、厅、局、人民团体、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人事(职称)部门,中央驻疆单位人事(职称)部门:

现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意见或建议,望及时告知我们。

原《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条件(试行)的通知)》(新人职字[1994]45号)、《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破格”评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暂行条件>的通知》(新人职字[1995]172号)文件停止执行。

附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试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事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 二OO三年九月九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学教师系列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试行)

第一条 本条件适用于我区各类中学的教师以及在校外教育构中专门从事中学教育教学研究、高校招生、高中会考、高等教自学考试、勤工俭学教育工作的人员。

第二条 思想政治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风端正,治学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责感,认真履行《教师法》、《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法律、规规定的职责和义务。

第三条 参加中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并得继续教育合格证书(中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学时视同继续教育学时)。

第四条 取得相应层次的中学教师资格。

第五条 中学教师工作量要求

中学课堂教学工作量规定如下(按每学年34周计算)

(一)高中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

数学、语文、外语(汉语)每周课时10节或2个班的教学任务;物理、化学每周课时12节或3个班的教学任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每周课时12-14节;计算机、艺术欣赏每周课时14节.(二)初中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

数学、语文、外语(汉语)每周课时12节或2个班的教学任务;物理、化学每周课时12节或4个班的教学任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计算机每周课时14节;音乐、美术每周课时16节。

(三)校长、党支部书记要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每学年听课不应少于34节,有条件的可适当兼课,其他校级行政领导每周课时要求3-4节。

(四)高中选修课的教学工作量·可适当放宽,其他学科的非教学工作量可根据实际情况,折合纳入总教学工作量。

第六条 中学三级教师任职资格条件

(一)学历、资历条件

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工作满一年。

(二)学识水平、工作业绩条件

l、具有从事某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教法及现代教育技术。

2、所教班级学风较好,学生成绩稳定;

3、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工作总结,经考核胜任教学工作。

第七条 中学二级教师任职资格条件

(一)学历、资历条件

1、具备大学本科学历,工作满一年

2、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工作见习满一年受聘中学三级教师两以上。

(二)学识水平、工作业绩条件

1、具有从事某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教法及比较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2、基本理解、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正确传授教学内容,熟练确掌握课堂常规,积极上好教学研讨课。

3、所教班级学风较好,学生成绩稳定;

4.基本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担任班主任(或见习班主任)一年以上(本科生一年,专科生二年),因所教学科原因无法担任班主任的,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兴趣 小组或竞赛辅导等工作可视为担任班主任。

5、写出较为规范的教学计划和具有一定水平的工作总结,经 考核胜任教学工作。第八条 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条件

(一)学历、资历条件

具备大学专科及其以上学历,受聘中学二级教师4年以上。

(二)学识水平、工作业绩条件

1、具有从事某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 知识,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教法,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 初步掌握教育科研方法.2、对教学大纲和教育有深刻的理解,注意德育渗透,准确处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学生能力培养有具体措施,教学效果较好.3、教学民主、教学方法运用恰当,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活跃,重视学法指导和课外辅导。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4、胜任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循环教学,能承担校一级教学研讨课教学,在高一级教师指导下,能开设选修课,并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课题学习。

5、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和班主任工作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在受聘二级教师期间,担任班主任工作两年以上,有较强的班级组织及管理能力,因所教学科原因无法担任班主任的,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或竞赛辅导等工作可视为担任班主任。

6、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能根据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能编制有一定水平的试卷,并能进行有效地质量分析。

7、教育教学效果比较显著,学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生对本学科学习兴趣浓厚,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所带班级班风、学风良好,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8、写出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专题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交流(含校内交流)或公开发表。编制的试卷水平较高反映较好,试卷质量分析报告能提出较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第九条 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条件

(一)学历、资历条件

1、具备大学专科及其以上学历,受聘中学一级教师5年以上。

2、在地、州(不含乌鲁木齐地区)及以下单位从事本专业工作25年以上的大专学历人员;或在县以下(含县及县级市)和在三类地区中专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25年以上的人员,受聘中学一级教师5年以上。

(二)学识水平、工作业绩条件

1、具有从事某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系统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掌握一定的教育科研方法。

2、对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具有一定广度的相关学科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学科综合能力,对本学科包含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有较深的理解,对教育与本学科教学发展的动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3、教学民主、教学方法灵活先进,能有效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有一定特色,能科学进行学法指导和课外浦导。课外优秀学生培养和成绩较差学生转化工作成绩显著。

4、胜任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循环教学,能承担校级或校级以上教学研讨课或示范课的教学,能独立开设选修课,并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课题学习,教学成果较好。

5、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和班主任工作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在受聘一级教师期间,担任班主任工作三年以上,有较强的班级组织及管理能力。因所教学科原因无法担任班主任的,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或竞赛辅导等工作可视为担任班主任。

6、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带头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组织或参与教研课题的实验研究,在教研活动中能起到组织领导或骨干作用。能根据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进行水平较高的课堂教学评价,编制较高水平的试卷,并能进行科学地质量分析。

7、教育教学效果比较显著,学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性趣浓厚,积极性高,并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所带班级班风,学风良好,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8、写出理论联系实际,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专题报告,编制的试卷水平较高反映较好,试卷质量分析报告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三)中学高级教师“破格”评审条件

对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在评审中学高级教师时除应具备上述学识水平、工作业绩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5项条件中的至少2项条件:

1、获自治K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或“优秀班主任”称号(以奖励证书为准)。

2、承担地、州(市)级以上教改实验课题三年以上,有完整的实验报告,实验成果经有关专家鉴定评估,证明推广价值(以成果鉴定书为准)。

3、获地、州(市)级以上观摩教学一等奖,且教育教学成绩优秀;或是地、州(市)公认的教育教学成绩优异者。

4、在自治区级以上专业报刊上发表三篇以上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或公开出版一部以上与教学有关的专著。

5、电化、实验教学在自治区有较大影响,软件和教具制作有重大发明,获自治区级以上奖励。

第十条 高中教师应具备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职业中学的专业课教师应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证书,生产实习课的教师职务,按技工学校生产实习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系列进行评审。

第十一条 本条件从2003年9月20日起执行,过去所发文件规定与本条件不符的,以本条件为准。

篇2:文 件 - 广东省教育厅

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1-8-24来源:本站点击:314

甘教思函

„2011‟40号

各高等学校:

现将《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评选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通知》(教思政司函„2011‟51号)转发你们,请按照通知要求,积极做好申报工作,并于9月20日前将纸质材料(一份)和电子材料同时报我厅思政处,由我厅审核后统一上报。

联系人:思政处 王首道

电话:0931-8721939

邮箱:331985600@QQ.com

二〇一一年八月一日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评选

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通知

教思政司函„2011‟

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中央部委所属各高等学校: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促进优秀文化传承和思想文化创新,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一年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经验,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我司决定继续在全国高校征集、评选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送范围

各高校申报成果可为多年来持续开展且2010年仍在继续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也可为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新近开展的富有成效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具体内容可参考以下范围:

1.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过程中,富有特色的主题教育。

2.突显时代特征、突出学校特色,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的举措与实践。

3.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具有品牌影响力、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4.推动高校进一步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繁荣的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

5.促进广大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营造校园实践育人文化氛围的方法和经验。

6.其他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贴近实际、行之有效、感染力强的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二、申报要求

1.请登录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页

(),按照学校类别下载《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申报表》,并按照相关要求填写。

2.各省(区、市)教育工作部门负责审核本地区地方院校申报材料,根据相关要求择优统一报送,本地区地方院校10所(含10所)以下的限报3项,10所以上的按本地区地方院校数量的30%申报,并注明本地区地方院校数量及申报数量,每校限报1项。中央部委所属各高校党委负责审核本校申报材料,根据相关要求择优报送,每校限报1项。各省(区、市)教育工作部门和学校党委要把好政治关,注意把握申报成果的政治倾向和思想导向。

3.本次评选申报时间截止为2011年9月30日,请将有关材料电子版打包发送至szc@moe.edu.cn(大小不超过8M),并在邮件标题栏注明“XX省(区、市)或XX学校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申报材料”。同时将纸质件1份寄至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联系人:黄进、彭扬,电话:010-66096672,66096670。截止时间以邮件寄出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三、材料要求

1.《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申报表》。各地方院校的申报表须加盖本省(区、市)教育工作部门与学校党委两级公章,中央部委所属各高校的申报表须加盖学校党委公章。

2.5000字左右的申报成果说明材料。包括申报成果的工作目标与思路、实施方法与过程、工作成效及取得的经验。

3.能够充分展现申报成果的电子照片3-5张。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受理。

四、奖项及评选程序

本次将评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优秀奖若干项。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专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以及注重质量、宁缺毋滥的评审原则开展评审工

作,网上公示评选结果,对获奖优秀成果颁发证书和奖杯。有关优秀成果将择优结集出版。

附件:

1.《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申报表(地方院校)》.doc

2.《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申报表(中央部委所属高校)》.doc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二〇一一年七月

篇3:文 件 - 广东省教育厅

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高校学风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 建立健全一整套加强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 这样才能使高校研究人员不会违背基本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 从而明确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则和道德底线。这位负责人认为, 文件和规范的出台将为推进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推动高校切实负起学风建设的责任。

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成立于2006年, 在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 各地各高校也相继建立健全了学风建设组织机构, 制定了专门的规章制度。

篇4:文 件 - 广东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表示,近期一些市区收到署名“陕西省教育厅”的《关于同意香港所属西北国际现代艺术学院授权委托在陕西设立内地教学点的备案通知》(文号为“陕教民〔2012〕36号”),称“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所属的注册院校西北国际现代艺术学院的要求,在我厅所属的陕西科技大学咸阳校区及咸阳七彩虹舞蹈艺术培训学校设立内地教学点,招收本科生及预科生”。经核查,该文件系冒用陕西省教育厅名义伪造的公文,提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考生提高警惕,注意甄别。

省教育厅重申,考生和家长应从正规渠道获取普通高校招生政策和信息,不要抱侥幸心理,谨防上当受骗。省教育厅民办教育处处长权秋虎表示,所有民办学校招生广告和简章都要经过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招生广告和简章上要公布批准文号和办学许可证号,考生和家长选报时应仔细查验,如有疑问,可拨打省教育厅民办教育处电话029-88668637咨询。

又讯 省教育厅近期频繁接到反映,有南方口音男子以外地手机号或西安座机号拨打家长电话,自称是教育局财务部门,为响应国家新政策,要给学生退还义务教育阶段部分费用,借此索取学生家长银行账号等信息。省教育厅表示,类似电话诈骗现象已经发生多次,再次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不会向群众个人打电话联系公务,更不会要求其提供储蓄账号信息,遇到类似情况可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

篇5:江苏省教育厅文件

苏教考„2009‟16号

省教育厅关于做好

2009年成人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类成人高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09‟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2009年江苏省各类成人高校招生办法》,并就做好今年我省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严格执行成人高校招生政策,保持成人高等教育稳定发展

成人高校招生工作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既注重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张,又要有事业发展的高质量和高水平。近两年,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针对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规范办学行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招生政策和规定,特别是对上线就是计划、未考试就先进门、中介参与招生、委托中介等不规范、不正常的现象作了整顿和清理,使得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更加规范,成招事业发展更加健康,群众对成招工作更加满意。2009年我省要进一步严格执行并完善成招政策和办法,确保按时、顺利、圆满完成今年我省成人高校招生工作,保持成人高等教育稳定健康发展。

二、综合整治考试环境,确保成招考试安全

综合整治考试环境是确保招生考试安全的重要前提。各市招考部门和各类成人高校,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倡导良好社会风气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工作,主动协调招生、纪检、保密、公安、电力、交通、通信、卫生等相关部门,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积极创造安全、公平、和谐的考试环境;要深入贯彻教育部、中宣部、公安部、监察部、信息产业部、国家保密局、武警总部等七部门《关于全面加强教育考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教学„2004‟15号)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措施,加大防范有组织群体性作弊和遏制有组织异地报考等方面的工作力度,确保考试安全顺利进行;要按照《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关于加强防范和打击非法利用无线电设备在国家教育统一考试中作弊等行为的通知》(教学„2008‟8号)的要求,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无线电管理部门及公安机关密切配合,防范和打击在成人高考中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等非法行为,切实维护成人高考的公平和秩序;要强化考试安全意识,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工作规定》的要求,切实加强试卷和答题卡在运输、保管等环节的安全保密工作,确保考试安全保密工作万无一失。

三、加强考风考纪管理,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考风考纪不仅关系到成人高考的公平、公正,而且还关系到成人高考的社会信誉,关系到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稳定的大局。各地要加强对考生的考试诚信教育,广泛开展“诚信考试光荣、考试作弊可耻”的教育活动,促进良好考风考纪环境的形成。在《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保证书》中,将可能影响考试和录取的注意事项告知考生,把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保证书》作为考生报名填报志愿的必要条件;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考风考纪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多种措施防范替考和冒名顶替上学。录取工作结束后,各成人高校要将录取通知书寄送考生本人,不得由他人转交。新生入学报到时要使用网上录取考生电子档案信息,核查报到新生的身份证和录取通知书;落实措施,加大投入,继续加强监考教师队伍建设和考点建设;严格管理,明确职责,加强培训,着力推进考风考纪目标管理责任制;要重点防范和打击有组织有预谋的团体舞弊、替考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作弊的行为;坚决反对地方保护主义的行为,对因考试工作人员失职、失察和参与串通而造成较大规模舞弊事件的,将依法严肃处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规范院校招生行为,保障考生合法权益

各成人高校要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和办学秩序管理的通知》(教发„2007‟23号)的精神,增强为在职从业人员服务的意识,坚持以业余形式学习为主的办学方向。切实体现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服务。2008年起,除国家已下达脱产班招生计划的广播电视大学、职工高等学校、管理干部学院等

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可继续招收脱产班外,普通高校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一律不再招收脱产班。各成人高校要加强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归口管理。要加强统筹,对举办的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实行由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统一归口管理,不得委托各院(系)、函授站(点)、任何中介或个人进行招生。严禁假借委托培养之名,搞“先上车后买票”等违规做法。进一步强调举办高校的主体地位,尤其要加强对招生、教学组织、学籍、学历证书发放等关键环节的直接管理。严禁高校转移、下放招生权、教学权和发证权,严禁高校在招生工作中发布模糊甚至虚假信息误导学生,严禁成人高等教育招生乱收费。要根据在职人员深造和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学习形式、教学内容和招生结构;进一步规范招生市场,形成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良性运行机制,确保成人高考考生的合法权益。

五、严格遵守招生纪律,确保落实“阳光工程”

把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精神、要求切实落实到招生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按照“六公开”制度要求,采取积极措施,及时公开招生政策、高校招生资格及考生资格、招生计划、录取信息、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和重大违规事件处理结果等内容。各级招生机构和院校的招生人员都要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严格执行招生政策,严格遵守招生纪律。进一步加强招生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招生工作“七不准”的纪律要求,树立成人高校招生的良好形象。

成人高考是国家教育统一考试,是政府行为,体现国家意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机构要层层建立责任制,加

强检查督促,切实做到依法治考、从严治考,确保今年成人高考报名、考试、录取各项工作平稳顺利实施。

附件: 2009年江苏省各类成人高校招生办法

二○○九年八月五日

主题词:成人高校招生通知

篇6:海南省教育厅文件

琼教师[2010]43号

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海南省“十佳师德标兵”

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教育(教科)局,省农垦总局教育局,洋浦经济开发区社会发展局,中等专业学校,厅直属学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琼府[2010]26号)文件精神,全面加强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师德建设,在广大教师中树立一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先进典型,弘扬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从而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教书育人、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海南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十佳师德标兵”的评选活动,并将在2010年省庆祝教师节大会上表彰10名师德高尚的教师典范。现将评选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附件:海南省“十佳师德标兵”评选表彰活动方案

二O一O年六月十一日

主题词: 教育 标兵 评选 通知

海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0年6月11日印发 校对:王颖 打印:蔡秋梅(共印10份)附件

海南省“十佳师德标兵”评选表彰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弘扬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在广大教师中树立一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先进典型,从而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教书育人,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海南教育事业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去,经研究,决定评选表彰海南省“十佳师德标兵”。

二、评选范围

全省普通中小学和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教学校班主任和教师,教龄在5年以上。已被评为省级以上“师德标兵”的,不再参评。

三、评选条件

1、热爱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模范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廉洁从教,有效做好家校、师生沟通工作,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不搞有偿家教。

3、在做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效果独特;长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工作成效显著;爱护学生、转化行为偏差学生、帮助困难学生、对口支教等方面表现突出,事迹感人,赢得广大师生及家长的赞誉。

4、具有较强的示范性、榜样性、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刻苦钻研,严谨治学,不断创新,教学业绩突出;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学生、家长的称赞。

5、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全局观念,服从工作分配,团结协作;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谦逊豁达。

四、评选程序

1、市县推荐。市、县教育局根据评选条件充分酝酿,征求师生、家长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以民主推荐的方式产生候选人。填写《海南省“十佳师德标兵”推荐表》,并附不少于3000字的事迹材料。

2、名额分配。师德标兵候选人每市县2人,海口4人,三亚、儋州3人,省直各单位1人;市县推选出后,要在所辖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期5天。

3、评委初评: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市县报送的师德标兵候选人事迹材料进行评选,从中选出30名“十佳师德标兵”候选人。

4、群众投票。将3 0名候选人的事迹在《新华网海南频道》首页、《海南日报》等主要媒体以及《海南教研网》上公布,发动我省广大教师和学生,以及各界热心群众积极参与,通过网络、短信、报纸等方式投票,大力宣传师德典型。为期4 5天。(此项工作主要由新华社海南分社负责)

5、评选统计。由评委会以无记名打分投票方式,为3 0位“师德标兵”候选人打分、排队;将群众参与投票结果换算成分数;最后,将两类评审分数按一定权重(评委打分与群众投票打分所占比例为4 0%:6 0%)加总,评选出海南省“十佳师德标兵”。其余2 0名颁发“十佳师德标兵提名奖”。

五、时间安排 1、6月1 5~3 0日,各市县教育局组织推荐,报送《海南省“十佳师德标兵"候选人推荐表》、先进事迹材料及个人免冠照片及生活照各一张,并将初选名单后公示。6月3 0日前各单位将推荐名单及事迹材料报省教育厅师资管理处。2、7月6—1 0日,组织海南省“十佳师德标兵”评审委员会,从各单位报送的候选人材料中,评选出30名“十佳师德标兵”候选人。3、7月1 5日前将3 0名“十佳师德标兵”候选人的先进事迹材料公布在《新华网海南频道》、《新华手机报》、《海南省教育门户网站》等媒体以及《海南教育网》、《海南教研》网上,动员、组织全省广大教师、学生及各界群众参与投票,8月3 0日前截止。4、8月3 1日前将群众投票换算分数与评委会打分的结果,按照6:4的权重统计,最后评出海南省“十佳师德标兵”。

5、评选出的海南省“十佳师德标兵’’将在省庆祝教师节大会上表彰。

六、工作要求 l、各市县教育局、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海南省“十佳师德标兵”评选工作,加强领导,积极发动,大力宣传,把评选师德标兵的过程作为弘扬高尚师德、倡导尊师重教的过程,营造良好的教育舆论宣传氛围。

2、推荐评选要充分发扬民主,严格评选条件,严格工作程序,确保评选质量。要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不搞平衡,切实把一线教师中业绩突出,事迹典型,师生、家长公认的教师推选出来。

篇7:省教育厅文件1

川教〔2006〕133号

各市州教育局、语委,省内各高等院校:

近一年来,各地语委、教育局和高等院校认真贯彻执行省教育厅、省语委《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川教[2005]54号)精神,坚持“重在建设、重在过程、重在实效”的工作原则,结合本地、本院校实际,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在创建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经验,涌现出一批普通话已经成为校园语,教学和校园环境用字规范程度高,能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简称“三纳入一渗透”),并能切实起好示范作用的先进学校,极大地促进了全省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发展,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更好地发挥在全社会语言文字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带动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全面开展。但是,此项工作目前发展尚不平衡,在指导思想和操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帮助各地、各院校进一步扎扎实实地开展好这项工作,现提出以下有关基础性工作要求,请结合实际认真落实。

一、深入学习,进一步明确标准

各地、各院校要高度重视学习发动工作,通过面向全体学校和师生员工,广泛深入地组织学习省教育厅、省语委《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四川省的《贯彻实施办法》,学习与本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相关的教育法规,以及国家、省有关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学校部分的内容等,明确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要求,根据《四川省语言文字规范化合格学校基本要求》、《四川省(中小学幼儿园、大中专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评估标准》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国家级示范学校的基本要求》,分类分层、有序地开展创建活动,从而达到创建活动应有目的,实现其基本目标。要特别注意重在过程,认真结合二、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组织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国家一类城市、省的二、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标准中学校部分的基本要求,和《四川省语言文字规范化合格学校基本要求》,在面上广 泛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合格学校的评估工作,在此基础上再按照四川省示范学校评估标准,评选出当地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进而从中评选推荐省级示范学校,特别优秀的可申报国家级示范学校。还要注意从中摸索总结开展二、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的办法。

二、加强指导,做好基础工作

为有效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语委要加强指导,帮助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创建过程,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切实做到“三纳入一渗透”,建立完善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长效机制,提高学校语言文字的应用和管理水平。要着重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1、完善机构,建章立制

学校要作到有领导分管、有工作机构和网络、有专兼职工作人员、有制度、有计划、有总结、有检查、有奖惩和有工作经费。

2、对照标准,自查整改

要分别结合国家语委《一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标准》和《实施细则》中学校部分要求,以及《四川省二、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计分登记表》(表

五、表六)的内容,对照省示范学校标准,逐一查漏补缺,自查整改。

3、面向全体师生员工宣传学习

要组织全体师生员工学习了解有关语言文字法规、知识和创建示范学校的目的意义,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知晓率和自觉性。

4、收集整理、规范档案资料

要按照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标准中“学校管理”、“普及普通话”和“校内用字”三大部分的内容要求,分类收集整理有关文字、电子音像和图片等档案资料,建立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专档。(可参考附件一:《四川省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档案分类目录》)

5、在突破难点上下功夫

普通话要成为高完中和大中专院校教师的教学语、要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语;教师板书、批改作业用字,学生识读书写规范汉字和其它校园用字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难点,要下功夫早抓、狠抓,并坚持不懈,才能见到实效。

三、规范程序,加强管理

各地各院校创建申报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的程序如下:

1、学校自查

学校对照省级示范学校标准,自查整改,总结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写出申报总结报告和填写自查评分表(见附件二、三《四川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评分表》),上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语委。做好迎接本地和省评估考核的各项准备工作。总结材料要全面汇报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并注意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等中心工作,提炼语言文字工作经验、反映工作特色。

2、主管教育局、语委评估考核

由主管教育局、语委对申报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组织评审考核,写出评审意见、整改要求、填写评分表,初步认定符合省级标准的示范学校。

3、推荐上报

每年在8月底以前,由主管教育局、语委或大中专院校语委向省语委一次性推荐上报申报省级示范学校名单与材料(见附件四《四川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上报材料目录》)。

4、复审认定

省语委将根据各地上报的材料,组织评估组对申报的大专院校进行逐一复审;对各地推荐申报的中等学校及中小学幼儿园,将按一定的比例和分类抽检的办法进行复核,如果被抽检学校不合格,则当地本申报的同批次学校都将视为不达标,一律不在当年认定命名,可在来年重新组织推荐申报。

5、命名

每年全省复审工作结束后,省教育厅、省语委将及时命名已达标学校为四川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并进行命名,其中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将作为省级中小学校风示范校、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申报的必备条件之一,此前已被评为省级中小学校风示范校、示范性幼儿园的,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按标准限时补评后送省语委办备查。省教育厅、省语委还将把这项工作纳入对主管教育局、语委或院校的年终教育督导评估、综合示范学校评选和全年目标评估考核的内容。

附件:

1、四川省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档案分类目录(略)

2、四川省中小学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评分表(略)

3、四川省大中专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评分表(略)

4、四川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上报材料目录(略)

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篇8:文 件 - 广东省教育厅

一、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国家文件

(一) 专门性文件。从1994年8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起, 党和政府出台了多份文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指导、要求、规范。包括2002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 (试行) 》的通知、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2010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 (试行) 、2011年6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2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二) 综合性文件。综合性文件有在党相关的报告和决定中提到了心理工作, 主要包括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7年10月《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2011年2月)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1年10月18日) 、党的十八大报告。这些文件提到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加强心理健康保健, 健全心理咨询网络, 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文件虽不是专门针对高校的, 但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 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重大支持和良好环境。

二、文件综合解读

(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起点。 从80年代中国大陆第一批高校心理咨询室建立起,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兴起, 但人们对这项工作的说法并不统一, 有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1]。 1994年8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该文件首次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一词, 统一了称呼。文件在第9点提到, “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 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健全人格, 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该文件的发布, 表明党和政府开始全面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各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开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1995年11月当时的国家教委出台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 (试行) 》, 在德育目标中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目标进行了表述, 明确健康的心理素质, 即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及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在德育内容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了明确, 即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在德育途径中, 明确了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咨询与指导。这些明确的提法, 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指导。

(二) 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式启程。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 该文件提到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 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德育工作, 教育部先后于2001年3月、2002年4月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 (试行) 》。这是教育部专门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台的政策文件, 文件就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任务和内容、原则、途径和方法、队伍建设等做出了具体部署和规范。这两份文件颁发之后, 全国高校纷纷开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设立心理咨询室,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 精神, 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 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全面强调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水平, 建立大学生危机干预体系,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从该文件起, 国家开始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 心理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的机会增加, 专业化水平逐渐提高。2011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 (试行) 》, 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软硬件条件进行了硬性规定。各高校开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达标建设, 硬件、师资配置逐渐到位, 心理健康教育条件大大改善。2012年10月《精神卫生法》颁布, 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做出了明确规定, 划定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精神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的界限。这大大规范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发展, 规避了潜在风险。

三、讨论

(一) 各文件内在关联。各文件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后一个文件在继承前面文件的基本精神上, 针对新情况进行了规范。各文件共同点是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逐步规范和更多支持。比如, 最早的文件只是强调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没有具体强调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危机干预、课程建设, 到后面开始强调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从开始的指导性意见到后面的指令性标准, 如最开始的文件强调培养心理素质, 没有强调心理咨询, 到2005年开始强调要提高心理咨询工作水平, 既要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更要根据不同情况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在专职教师的配置上, 最开始没有相关规定, 中期要求少而精, 后面有具体的配比要求;师资培训上, 最开始没有相关要求, 中期强调要开展培训, 后面有培训的具体时数和次数规定。

(二) 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规律。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遵循一定规律, 先是高校探索, 根据探索中的情况, 教育部及时进行总结和凝练, 发扬好的经验, 纠正不适合之处。如90年代中出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伪科学现象, 教育部在2001年出台的政策中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 防止伪科学化;又如21纪初高校心理危机事件频发, 教育部及时在文件中强调了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工作。

四、未来政策展望

政策从来都是根据新情况不断发展完善并解决运行中存在突出问题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还存在学科性不强、师资队伍建设薄弱、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 未来的政策可以在以下方面加强指导和规范。

(一) 建立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加大学科建设, 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 在本科、硕士、博士层面加大支持, 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提供学科支持。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特殊性, 提高心理专职教师的待遇和心理教育机构的配置级别, 按照博士、 副教授的待遇设定心理教师的待遇。心理教师在职称评定上存在劣势, 可采取低评高聘的方式, 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心理健康专职教师聘为副教授。同时, 建立单独的心理咨询师专业技术职称序列, 提升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 拓宽心理健康专职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把心理健康教师纳入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 按照心理教师相对稳定的要求, 既要支持心理教师留在本职岗位, 又要合理流动, 党委组织部系统要对这支队伍给予关注和培养。

参考文献

[1]唐春红.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湖北社会科学2013 (6) .

[2]仰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08 (7) .

篇9:文 件 - 广东省教育厅

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二次聚焦“三农”问题。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有史以来最大篇幅论述了农村教育问题,极具战略意义。

从最基础的部分做起本来就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现在就是要正本清源,修复党群关系,重新提振农民的信心。

农村教育有多重要

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做基础,没有农民的职业化,农业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同样,没有高质量的农村教育做保障,即使有职业化农民,也会因子女教育问题而迫使他们离开农村。

流动人口子女能否顺利完成义务教育,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义务教育制度的贯彻落实,还关系到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更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实现。

农村教育有哪些问题

城乡差别对待的二元化思想是一种“重城轻乡”的城市中心主义教育发展观和价值观,在这种制度思维指导下的教育政策和制度设计具有歧视农村的特点,违背了伦理上和法律上的正当性,违反了公民平等生存权、发展权和受教育权,背离了公正、和谐的现代教育价值理念。

实现城乡一体发展,不是让城乡一样发展,而是要扎根于农村本土、着眼于城镇化发展实际,凸显农村教育的本土特色,在城市与农村的互动中,实现农村教育的本土化发展。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取得了部分成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这些政策和措施,其目的是强化地方政府的执行力。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有多重要

邬志辉

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二次聚焦“三农”问题。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有史以来最大的篇幅(在“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两处共计289个字)论述了农村教育问题,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村教育问题的高度重视,全面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用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执政理念。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大规模流动,城市人口过密和乡村人口过疏问题日益突出。与之相对应,县镇、城市大班、大校与乡村小班、小校的两极化现象越发明显,农村教育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困境:村小和教学点人数越来越少、乡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配置越来越难、优秀教师越来越不愿意去农村任教、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的受教育权益保障难题越来越多,等等。因此,在学界和政界,出现了许多“消灭农村教育,让农村孩子全部进城,享受与城市儿童一样的高质量教育”的声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国家粮食安全、社会公平正义、城乡一体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高度看待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极具战略意义。

发展农村教育有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表面上看,城镇化是解决城市问题,但实质上是解决“三农”问题,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问题的两面,不可分割。从长远看,中国农业领域只需要1亿至1.5亿劳动力。但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这1.5亿人绝对不可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必须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化农民。

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做基础,没有农民的职业化,农业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同样,没有高质量的农村教育做保障,即使有职业化农民,也会因子女教育问题而迫使他们离开农村。发展好现代的农村基础教育,不仅有助于留住一批有能力的人从事农业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还有助于加强新农村建设,让农民在农村就地过上城市的现代化生活,更有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整体提升城市人口的质量和城镇化的质量。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Micha Gisser)的研究证明,在农村地区,教育水平每提高10%,将多诱导6%至7%的农民迁出农业,按照净效应,它将把农业工资提高5%。大量研究表明,投资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比投资经济发达地区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农村教育是农民、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教育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动力机制,必须着力于提升国民素质,特别是农村人口和弱势群体的综合素质。

发展农村教育有利于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有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释放农民巨大消费潜力。然而,中国城镇化的不彻底性,导致出现大量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正在承受着社会转型发展的代价。农村学校与农村社区的隔离化、农村学校资源配置的弱质化正在加剧城乡“三元结构社会”形态的固化,这与国家的社会公平正义理念是相悖的。

在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农村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城乡产业结构日益融合的大背景下,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究竟要“保留”还是“消灭”农村教育呢?我认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既要解决城市化问题,还要解决新农村建设问题。我们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农村教育”的弱势地位与战略价值,更不能以城镇化为幌子变相剥夺农村教育。那种认为社会现代化就是消灭农村、取消农村教育的观念是错误和不切实际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因地制宜保留并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支持乡村两级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逐步实现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扩大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落实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以及“国家教育经费要向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等,彰显的就是社会的公平正义。

nlc202309021112

发展农村教育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发展

现在的农村,无论在基础设施条件还是公共服务水平方面,与城市相比都是全面落后的,不具有现代的宜居特点。如果城乡之间的二元社会结构格局不发生改变,就会继续引发农村贫困人口向城市的聚集,从而导致交通拥堵、贫穷集聚、环境破坏、社会失序等“城市病”。就教育而言,大量学龄人口向城市涌入,也会对城市提出征土地、建学校、雇教师、投资金等一系列刚性需求。建设好农村学校、发展好农村教育,有助于引导农村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这既可以缓解大城市的资源承载压力,还可以减少城镇的资源闲置浪费,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城乡差别对待的二元化思想是一种“重城轻乡”的城市中心主义教育发展观和价值观,在这种制度思维指导下的教育政策和制度设计具有歧视农村的特点,违背了伦理上和法律上的正当性,违反了公民平等生存权、发展权和受教育权,背离了公正、和谐的现代教育价值理念。

值得指出的是,实现城乡一体发展,不是让城乡一样发展,而是要扎根于农村本土、着眼于城镇化发展实际,凸显农村教育的本土特色,在城市与农村的互动中,实现农村教育的本土化发展。总之,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升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不仅对农村社会发展有利,而且对城市社会发展同样有利,这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需要。在人口可以跨城乡自由流动的背景下,发展农村教育与发展城市教育具有同等的战略意义。

发展农村教育有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虽然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像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实现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现代性转变,在人类的现代化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一过程会面临诸多矛盾、挑战和危险,如果一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陷入社会贫富分化、环境污染严重、幸福指数下降、疾病暴力流行等“城市病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由于我国过多注重“土地城市化”而忽视“人口城市化”,结果不仅产生了约4 000万至5 000万“被城镇化”的失地农民,而且还出现了2.5亿“虚假城镇化”的进城务工人员群体。流动人口子女能否顺利完成义务教育,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义务教育制度的贯彻落实,还关系到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更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实现。如果能突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受到歧视性和不公平对待的制度障碍,改变户口作为社会屏蔽机制的功能,使城市原住民能以宽容平等的态度接纳他们,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断认同和融入城市社会,就能防止拉美国家由于快速城镇化及相应的制度保障跟不上等因素所导致的“城市病”问题,促进我国城镇化的平稳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作者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何重新唤起农村教育的活力

袁桂林

连续十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问题,今年也不例外。然而,今年的文件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对未来充满了强大的自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为建设“强富美”的中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问题论述十分翔实。

扭转农村教育渐趋凋敝的局势

自城镇化速度加快以来,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在城市领略了城市教育的优势,所以,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子女带到城市学校读书,使得农村学校渐渐萎缩,特别是优秀教师陆陆续续转到城市学校工作,农村学校几乎每所学校都是薄弱学校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这是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状况做出的基本判断,也是务实的改变策略。只有从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入手,才能逐步办好农村学校,而农村教育问题的解决不能只看表面硬件条件变化,要看“教学质量”这一根本性指标。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地方宣称其城乡义务教育已经实现了均衡发展,无视农村大量“外表漂亮的薄弱学校”,盲目乐观,其结果又回到了原点,即从缩小差距开始唤起农村教育的活力。

继续消除“过度布局调整”遗留的危害

2012年7月,教育部在《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中,已经明确制止某些农村地区借布局调整撤并一些不该撤并的村小和教学点的行为。然而,这几年还是有些违规行为发生,加上校车系统不健全,致使农民子女因上学远而辍学。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申“因地制宜保留并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显然,在解决农村学校布局问题上,国家的态度坚定不移,一定要严格实现学校服务半径的规定,该恢复的教学点就应该恢复,不能容忍官僚主义继续危害党和国家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

发展幼儿教育重心在乡村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支持乡村两级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这个思想第一次明确传达了三个信息:一是要扭转以前公办园、示范园办在县城,远离农民,为少数人服务的状况;二是要关注农村乡镇级别的幼儿园,更要关注村组级别的幼儿园,这两级幼儿园才是幼儿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不能重心上移,否则就失去基本的群众基础;三是在农村的幼儿园要具有普惠性,不能有营利动机。

这些信息体现了决策者心系农民群众,尽快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坚强决心。从最基础的部分做起本来就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现在就是要正本清源,修复党群关系,重新提振农民的信心。

高中阶段教育要统筹兼顾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从高中阶段教育大局出发强调,“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以未能继续升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为重点,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逐步实现免费中等职业教育”。

这段话含义深刻,指出现行高中管理体制存在部门分割弊端,要从体制上理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关系,还要从校内到校外形成合力,对每个儿童的生涯发展负责。普通高中不能千校一面,仅仅为升学服务,要多样化发展,满足学生个性潜质发展的需求。

另外,一定要注意,义务教育之后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继续学业而步入社会,连同一部分高中毕业不能继续上大学的学生,我们要特别为他们铺设继续学习和职业培训的道路,使农村儿童离开普通教育学校进入职业教育轨道后,仍然有机会、有尊严、有关爱,体会社会的关心。

新型职业农民要实现质的提高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有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解决未来谁种地的大问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强调,“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显然,新型职业农民数量需要扩充,质量需要提高。这就需要府际关系协调,农科教合作,多种渠道共同发挥作用。

落实好已有农村教育倾斜政策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例如,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农村学校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教育经费要向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等。这些政策取得了一部分成效,现在中央再次提出这些政策和措施,其目的是强化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在某些项目需要地方配套时,地方政府要从大局出发,克服狭隘思维,为农村教育服务,激发农村教育发展的活力。(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中国教育报》)

篇10:福建省教育厅文件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农村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设区市教育局,厅属有关单位,有关高校: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闽政文[2008]344号)精神,为全面落实“实施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的部署,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和校长培训工作,提升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农村校长的办学治校能力,我厅制定了《福建省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办法》和《福建省农村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教育厅

二○○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教育 农村 教师 提升 办法 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 2009年3月27日印发 福建省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办法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闽政文[2008]344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推动福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福建省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办法。

一、培训目标

教育教学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石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涵。实施“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的目标是用5年左右时间对全省农村教师轮训一遍,并培养一批农村骨干教师,使农村教师在师德修养、学科教学技能、教学研究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等方面有较大提升,努力建设一支能够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素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

二、培训任务

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分级对全省乡镇及以下(不含镇所在地)初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其中省级培训骨干教师1万名,设区市培训骨干教师3万名,其余培训任务由县(区)负责。

1、省级1万名培训任务具体安排为小学6000名、初中4000名。2009-2012年平均每年培训2500名,培训名额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

2、各设区市应按本地农村专任教师总数的25%组织开展骨干 2 教师市级培训,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培训计划。

三、培训内容和方式

1、培训内容。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和提升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选择和安排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前瞻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培训内容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1)师德修养。包括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心理健康、新型师生关系和班级管理等专题。

(2)学科教学技能。包括有效教学的理念与方法、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理念与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实施等专题。

(3)学科专业知识。包括学科发展动态、专业知识拓展和实验技术知识等专题。

(4)教学研究能力。包括教育科研常用方法、校本研修、教学案例研究、自我反思与专业成长等专题。

2、培训方式。培训采取集中学习、教学实践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专题讲座、案例研究、课堂观摩、问题讨论、说课评课、校本研修和跟踪指导等。各地应充分运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远程教育的手段和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3、培训学时。省、市级培训每人180学时,县级培训每人不少于120学时,一般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1)集中学习阶段(省、市级不少于10天,70学时;县级不少于6天,42学时)。主要完成专题讲座、案例研究、课堂观摩、问题讨论等学习任务。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初中、小学各个学科集中学习内容予以细化,并有所侧重。(2)教学实践和校本研修阶段(省、市级3个月,折合90学时;县级2个月,折合64学时)。学员回到任教学校将所学到的理论和技能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完成有关校本研修任务。培训机构在这阶段应选派指导教师到学员所在学校听课评课、指导校本研修等。

(3)总结提高阶段(省、市级3天,20学时;县级2天,14学时)。对学员培训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检查、总结。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各阶段的学时进行适当调整。

四、培训考核与证书发放

1、所有学员均应修满规定的学时,其中省、市级培训集中学习累计不得少于10天(70学时),县级培训集中学习累计不得少于6天(42学时)。

2、学员除按规定参加集中学习外,还应完成以下基本学习任务:参加省、市级培训的,每人要开设1次由指导教师点评的公开教学课,撰写2篇教学设计、3篇教学反思、1篇学科教学论文和1份自选课题研究方案;参加县级培训的,每人要开设1次由指导教师点评的公开教学课,撰写1篇教学设计、2篇教学反思,完成一定量的教育类书籍阅读和随堂听课任务。

3、学员完成研修任务、经培训机构考核合格的,颁发由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监制、培训机构盖章的培训结业证书(见附件)。对无故不参加培训1天及以上,或请假超过2天及以上者,不予结业。

五、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

1、省级培训工作主要由福建教育学院承担,市、县级培训 工作由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和有关高校承担。省、市级骨干培训应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承担培训任务的各级培训机构应根据培训任务和要求,结合本地情况,认真组织制定具体培训方案,科学设计培训课程。各地要组建一支由高校及教科研专家、专职培训教师和特级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等一线优秀教师组成的培训者队伍,逐步建立和完善培训师资库。各级培训机构应联合建设一批优质课程资源,积极推进数字化培训资源建设,实现优质培训资源共享,努力提高培训实效性。

2、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确保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能够按照统一的内容要求,按时完成培训任务,省教育厅委托福建教育学院对市、县级培训机构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

3、为提高县级培训的质量和水平,省教育厅委托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负责组建一支以中小学教学名师、特级教师和省级学科教学带头人为主要成员的高素质培训师资队伍,开展“农村教师县级培训专业支持行动”,采取“送培下乡”的方式,到各县开设课堂教学观摩或专题讲座,为县级培训提供高水平的培训师资。

4、各设区市也要采取各种形式为县级培训提供师资支持。

六、培训经费

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省教育厅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和“送培下乡”专项支持活动。各市、县(区)财政要切实落实按教职工工资总额1.5~2.5%的标准核拨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设立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专项经费,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要确保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专款专用,并按培训工作的实际 需要足额核拨到相应的教师培训机构。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不得向教师个人收取培训费。

七、培训组织管理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将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纳入本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福建省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办法,统筹协调全省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省级培训和培训者培训,指导市、县(区)实施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

3、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级培训实施方案,落实培训经费,组织开展本级培训。有条件的设区市应扩大市级培训量,尽可能为县(区)多承担一些培训任务。设区市要统筹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和小学英语、科学等学科教师的培训,视情况将县级因学科教师数少而无法开展的培训纳入市级培训。县级培训机构要积极整合相关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各方面师资力量,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

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支持本地、本校的特级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参与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有关教学指导等工作,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和学科教学带头人的作用。全省特级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也要积极响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号召,为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5、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这一阶段农村教师岗位培训的主要内容。农村教师教育 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课程、课时和成绩应作为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内容记入继续教育证书。

6、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对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总结推广各地工程实施的先进经验,对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推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将工程实施情况纳入“双高普九”和“对县督导”的评估范围,对工程各项工作和培训经费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导,督导评估结果作为今后评价地方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和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附件:培训结业证书格式

附件:

福建省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

培 训 结 业 证 书

(格 式)

教师:

你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参加“福建省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 学科 级培训,经考核合格,准予结业,特发此证。

证书编号:+学员编号 培训单位:培训机构全称(盖章)

年 月 日

***教育厅(局)监制

注:结业证书统一按A4纸尺寸单面印制。福建省农村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办法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闽政文[2008]344号)及《福建省2007—2010年中小学校长和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规划》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校长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农村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推进我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福建省农村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办法。

一、培训目标

通过实施“农村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工程”,用5年左右时间对全省农村校长轮训一遍,并培养一批农村骨干校长,进一步提升农村校长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理论素养和学校管理能力与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具有正确办学思想和较强教育管理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要求的农村中小学校长队伍,不断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二、培训任务

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对全省乡镇及以下(不含镇所在地)初中、小学校长进行培训,其中省级培训骨干校长1千名,设区市培训骨干校长2千名,其余培训任务由设区市统筹安排,市、县(区)两级分工负责。

1、省级1千名培训任务具体安排为初中正职校长约850名,中心校(中心小学)正职校长约150名。2009-2012年平均每年培训250名,培训名额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

2、各设区市应按本地农村校长总数的15%组织开展骨干校长 市级培训,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培训计划。有条件的设区市可在此基础上扩大市级培训数量。

三、培训内容和方式

1、培训内容。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和提升农村校长办学治校能力的要求选择和安排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前瞻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培训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1)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教育政策法规与依法治校、校长人格修养与心理素质等专题。

(2)教育理论素养。包括现代教育理论、学校管理理论、教育科研的原理与方法等专题。

(3)学校管理实务。包括学校发展规划编制、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学校规章制度健全与完善、农村校园文化建设、校本研修组织与管理、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校园安全事故预防及处理、信息技术应用等专题。

2、培训方式。培训采用“理论学习+实践反思+课题研究”的模式。理论学习以专题讲座为主,结合当前农村教育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讨;实践反思以管理案例分析和管理方法设计为主,结合学校管理实践进行;课题研究围绕本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实证研究。各地应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和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3、培训学时。省级、市级培训每人240学时,县级培训每人不少于120学时,一般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1)集中学习阶段(省、市级12天,84学时;县级不少于6 天,42学时)。主要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研讨交流、校长论坛等方式进行理论素养的提升,学习和运用教育管理理论分析实践问题。

(2)管理实践阶段(省、市级8个月,折合135学时;县级4个月,折合64学时)。学员回任职学校将所学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学校管理实践中。在这阶段,由培训机构选派指导教师带领学员进行课题研究,并通过校际考察、情境培训和教育“会诊”等方式促进学员加强和改进教育管理工作。

(3)总结提高阶段(省、市级3天,21学时;县级2天,14学时)。进行培训学习情况点评、检查、课题交流和成果展示等。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各阶段的学时进行适当调整。

四、培训考核与证书发放

1、建立学员培训档案材料。包括学员学习的基本情况、参加集中学习和培训活动的考勤情况以及学习成果等。

2、所有学员均应修满规定的学时,其中省、市级集中学习累计应不得少于12天(84学时),县级集中学习累计不得少于6天(42学时)。

3、学员除按规定参加集中学习外,还应完成以下基本学习任务:撰写1篇学校管理研究报告或论文、1篇培训学习体会(总结);在本地区或本校作1次与本次培训内容相关的专题报告(提交发言提纲等相关材料);完成一定量的教育管理类书籍阅读。

4、学员完成研修任务、经培训机构考核合格的,颁发由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监制、培训机构盖章的培训结业证书(见附件)。对 无故不参加培训1天及以上,或请假超过2天及以上者,不予结业。

五、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

1、省级培训工作由福建教育学院承担,市、县级培训工作由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和有关高校承担。省、市级骨干培训应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承担培训任务的各级培训机构应根据培训任务和要求,认真组织制定具体培训方案,科学设计培训课程。各地要组建一支由高校、培训机构、有关行政部门和一线名校长组成的熟悉教育政策、中小学校管理和校长培训工作的专兼结合的培训者队伍,逐步建立和完善培训师资库;同时应根据培训需要,精选一批办学有特色的中小学校作为校长培训的实践基地校。各级培训机构应联合建设一批优质课程资源,积极推进数字化培训资源建设,实现优质培训资源共享,努力提高培训实效性。

2、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确保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能够按照统一的内容要求,按时完成培训任务,省教育厅委托福建教育学院对市、县级培训机构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

3、各设区市也要采取各种形式为县级培训提供师资支持。

六、培训经费

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省教育厅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农村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各市、县(区)财政也要设立农村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工程专项经费,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要确保培训经费专款专用,并按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足额核拨到相应的培训机构。农村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工程不得向参训校长个人收取培训费。

七、培训组织与管理

1、全面提升农村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是中小学校长继续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这一阶段农村校长岗位提高培训的主要内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校长队伍建设工作,将农村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工程纳入本地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作为加强农村校长队伍建设、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福建省农村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办法,统筹协调全省农村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省级培训和培训者培训,指导市、县(区)实施农村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3、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级培训实施方案,落实培训经费,组织开展本级培训。县级培训机构要积极整合相关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各方面师资力量,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

4、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对农村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总结推广各地工程实施的先进经验,对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推进农村校长队伍建设,大力提升农村校长队伍素质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将工程实施情况纳入“双高普九”和“对县督导”的评估范围,对工程各项工作和培训经费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导,督导评估结果作为今后评价地方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和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附件:培训结业证书格式

附件:

福建省农村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培 训 结 业 证 书

(格 式)

校长:

你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参加“福建省农村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级培训,经考核合格,准予结业,特发此证。

证书编号:+学员编号 培训单位:培训机构全称(盖章)

年 月 日

***教育厅(局)监制

上一篇:小芽和小冬作文850字下一篇:在律师业务办理中的几点体会经验交流会议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