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备集体备课教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024-05-03

初备集体备课教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通用5篇)

篇1:初备集体备课教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集体备课——初备教案

时间:2010.10.07

主备教师:晏煽 课

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3.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探索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引入

出示平行四边形

提问:

(1)这是什么图形?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学过哪些方法?学生总结并回答前面学过的内容。(数表格的方法,割补法,直接测量底和高进行计算等等)

师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问题: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2厘米,高是 1.5厘米,你会求它的面积吗?

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

(3)思考并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二、新授课:公式推导与理解

1.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

2.用直角三角形推导。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学生自由拼图。

(2)拼成的这些图形中,哪几个图形的面积我们不会计算? 3.用锐角或者钝角三角形推导。

(1)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学生试拼。引导学生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2)刚才同学们都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教师边演示边讲述边提问)对照拼成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主拼图)引导学生得出: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能用刚才的方法来拼吗?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问题: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面积的一半

4.归纳、总结公式。

(1)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汇报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

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5.提问并思考,强化推导过程: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上“除以 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三角形面积=底×高÷2

三、应用

1.教学例题:

红领巾分底是 100cm,高 3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①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试做。指名板演。

③订正。提问:计算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2.完成做一做

四、总结

篇2:初备集体备课教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手捧空花盆儿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这是一篇由传说改编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国王用一种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谁能用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为了考验他们是否具有诚实的品质,他特意发给每个孩子一粒煮熟的花籽。国王最后选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为接班人,这是为什么呢?故事悬念迭生,引人入胜。不读到故事的最后,就不能解开谜团。很多孩子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弄虚作假,偷换花籽以求取胜,只有这个捧着空花盆的孩子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这个故事在成年人看来,含义一目了然:诚实的品质最可贵。但是,让二年级的孩子来读这个故事,他们未必轻而易举就能读明白,如果学生不了解种子是怎样发芽的,以及煮过的种子不会发芽这些自然常识,便无法体会故事的内涵。这堂课,我主要围绕“孩子们的两种不同成绩”和“国王的两种不同态度”这两条主线来设计,让学生找到相关语句进行朗读,通过引导学生对比两种不同的情况,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从而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情况?重点放在对这两种孩子的角色体验上,感受孩子们的诚实与不诚实。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内容及寓意。

3、通过阅读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教学重难点:

认读14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指导读书,提示读书要求

2、引导学生结合字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识字

三、指导读通顺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提出认读过程中较难的字全班交流好办法帮助识字

3、同桌互相指认生字,互相教读。

4、当小老师读生字

5、游戏:“花盆蹦字”

6、四人小组内接读

四、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师:下面把你们自制的生字卡片拿起来,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生字,并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老师这里有一个要求:请各小组长在自学的过程中要负责维持好组内的纪律。(有的小组开火车读生字或组词、有的指名读、有的小组长带读)

1、全班交流。(指名当小老师带读生字。)师:最近同学们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后,我们很多同学都成了识字小能手,就说今天的这些生字,谁有识记好办法,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指名回答。)

师:你能给这些生字找个朋友或者用它说一句话吗?生做扩词、说话练习。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2、“开火车”检查生字。师:“轰隆隆,轰隆隆,小小火车谁来开? 生:小小火车我来开。

3、猜字游戏。指名到黑板前比动作(“捧”的动作),让全班同学猜猜这是哪个字?

五、总结:说说自己的收获

篇3:初备集体备课教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片段一:口答直角三角形面积, 初步积累活动经验

生:1平方厘米.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把上面的部分移到下面, 变成一格. (课件演示)

师:不错的想法, 还有和他不一样的想法吗?

生:再补上一个直角三角形拼成长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是2平方厘米,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师:思路很清晰.看来, 通过“移”和“补”都能算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出示:底是6厘米, 高是4厘米的直角三角形)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大一点的直角三角形, 它的面积你知道吗?

生:12平方厘米.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算出来的?

生:我给它补上一个三角形, 变成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所以那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课件演示)

师:和他想法一样的举举手.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也可以移动变成一个长方形.

师:面对两种方法, 大家自然会在心中琢磨, 哪种方法更方便呢?

生:补上一个同样的三角形.

师:其实那么多同学选择“补”的方法说明大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接着请大家来看一个更大的直角三角形. (出示:底是12厘米, 高是10厘米的直角三角形) 它的面积是多少?谁愿意说说你的想法?

生:面积是60平方厘米, 我也是先补上一个三角形算出长方形的面积是120平方厘米, 再除以2.

师:你的表达简洁明了.回顾一下我们刚才的学习, 想要算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补上一个直角三角形, 变成一个长方形. (实物演示)

师:既然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那么如果给我们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是不是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呢?

生:不能!

师:这只是大家的直觉, 我们手上正好有这样的材料, 不妨试试看.

学生活动, 汇报交流.

研究新的数学问题, 需要有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思路, 否则, 所谓的探究也只是毫无目的的盲动.这一片段的教学, 我在方格图中依次呈现大小不同的直角三角形, 学生凭借方格图通过“移”或“补”, 轻松求出三个三角形的面积, 在不经意间已经生成了“拼一个同样的三角形”求三角形面积这一方法, 初步积累了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最后由直角三角形推广到任意三角形, 自然切入新课, 在此基础上, 学生自主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便水到渠成.

片段二:自主探索, 逐步顿悟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让我们一起拿出1号三角形纸片, 谁来说说, 这是一个怎样的三角形纸片?

生:底是6厘米, 高是3厘米的三角形.

师:它的面积是多少呢?同学之间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生:可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再算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师:可我们每人只有一个三角形啊, 怎么办?

生:同桌两人合作.

师:那就请和同桌一起拼一下.

(学生活动)

师:看着你桌面上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你会算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吗?

生:9平方厘米.

师:怎么算的?

生:先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 三角形面积是9平方厘米. (课件出示)

师:借助已有的经验, 我们轻松算出了1号三角形纸片的面积.我们桌面上还有一张长方形纸片, 在这张纸片上有一个2号三角形, 你还能像刚才的1号三角形纸片那样拼吗?

生:不好拼!

师:这下我们可以怎么办呢?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生:可以在三角形边上画出一个一样的三角形.

师:大家一起试一试.

(学生画, 展示)

师:现在, 看着画成的平行四边形, 你能算出2号三角形的面积吗?

生:平行四边形面积是20平方厘米, 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

师:我们用拼的方法算出了1号三角形的面积, 用画的方法算出了2号三角形的面积.那如果我们面对的是这样一个三角形又该怎么办呢? (大屏幕出示一个三角形) 先想一想, 在作业本上写出来.

师:你算的面积是多少?

生:2平方厘米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可以想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发现三角形的底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三角形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所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再除以2.

师:想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你能指一指吗?

(指名学生指)

师:大家闭上眼睛, 想象一下这个平行四边形.

(课件出示)

师:再闭上眼睛, 想象一下这个平行四边形.

师:现在谁来说说, 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生:底×高÷2. (板书)

生:底×高÷2. (板书)

师:这里底乘高求出的是什么?

生: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从“三角形纸片”到“作业纸上的三角形”再到“屏幕上的三角形”, 三种不同情境中的三角形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一次次自觉修正自己的方法, 最终顿悟出根本“不用拼”, 可以直接想出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行计算.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孩子们的灵性和智慧, 这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 更是一个自悟自得的过程.

一、操作:为学生积累大量的表象

布鲁纳认为, 动作———表象———符号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程序, 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认知序列.由动作而积累表象是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一环.如何不断积累图形表象, 特别是积累大量图形变式的表象, 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经历与图形有关的各种操作活动.

回首有限的教学时空, 采用的仍是司空见惯的教学形式———拼、算, 但其根本立场和视角已然发生改变:从学生看方格图中的直角三角形说面积到算任意三角形的面积, 其间, 没有引人入胜的情境、光彩夺目的课件、丝丝入扣的推理, 只是朴素地组织学生在操作中逐步摸索未知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细细琢磨学生的三次操作, 那是层次不同的三次“拼、算”, 从我提供的材料上便可见端倪, 学生每“拼”一次并成功算出三角形纸片的面积都促其思维不断拔节.在此, 学生的收获不只是有形的公式, 更多的是积累了无形的探索平面图形面积的鲜活经验.

有关脑科学的研究表明, 在学习活动中如果大脑左右两个半球都能被激活, 学习效果将大为增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融入动手操作, 有助于同时激活大脑的左右半球, 从而使学生对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的认知体验更为深刻.上述教学过程不仅通过操作活动让抽象的结论在具体感知中自然得出, 而且引导学生经历了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拓展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学生由此获得的体验无疑是深刻的.

二、顿悟:让学生享受学习的美妙

本课教学中, 在学生自主探索, 深入探究时, 我一次次的追问不经意间创设了一种情境, 给了学生自悟的空间, 使一部分学生在和同伴的竞争与合作中顿悟出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进而带动大部分学生.这样学生得来的知识不会突兀, 因为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 其间有个渐悟的心路历程, 而这段路是学生自己走过来的, 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他们自己摸索出来的, 远比教师空洞地说教来得扎实, 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起来的这种自悟素质也会令其享用一生.其实备课初我曾保守地设想, 倘若学生此时仍不能顿悟出一般方法, 那么我将给予更多的三角形纸片, 继续组织学生比赛算面积.我坚信, 当学生经历足够多的操作后, 顿悟一定会自然形成, 好在实践已不争地支持了我的预设.

篇4:初备集体备课教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备课模式】

一人主备—集体研讨—形成个案。

【主备人陈述单元教学预案】

一、分析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单元共包括四部分内容,(略)这部分内容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这一部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圆的面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单元教材中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课时分配:一共分为9课时。

三、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拼摆、割补等方法,使学生经历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沟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四、单元重难点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难点: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分析转化推导出其他多边形的面积公式。

五、教学策略

第一部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

重点、难点:探究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策略: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优势:这样的设计不但符合教材的编写特点,更体现了“落实四基,培养四能”的新课标要求。

第二部分:三角形面积的教学

重点、难点:让学生自主地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策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半扶半放的教学策略。

优势: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第三部分:梯形面积的教学

重点:学会计算梯形的面积。

难点: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地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策略:动手操作—课件演示。

优势: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利于学生梳理解题思路。

第四部分:组合图形面积的教学

重点:把组合图形分割、添补成所学过的基本图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新问题。

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把组合图形分割、添补成所学过的基本图形?

策略:以例题为例为了更好地呈现多元化、个性化解决问题的方式。

采用的策略如下:

联系实际制作答题卡—小组合作填写答题卡—师生总结分割、添补法。

优势:使学生知道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去思考。

六、参备人发言后形成个案。

七、主备人宣布集体备课结束。

篇5:初备集体备课教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提示:以往的教学,教师总是让同学们在课前准备同样大的(即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三角形硬纸板。让他们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水平在课前自己尝试着去拼、去摆、去观察、去思考、去交流。让他们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今天,我想用另一个角度来展开这节课的教学。

课前准备:每位同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板各一个。边长已知,尺子、剪刀、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组。其中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标明一个底上的对应的高。

教学过程:上课的第一个环节,我开门见山的出示了一个长方形。(标明长和宽)让学生试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学生看了学习题目,感觉太简单了。很容易地的得出问题的答案。接着我发问:“如果把它的对角线连接起来,就变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你能知道他们的面积是多少吗?”同学们有的在认真思考,有的在观察,还有的在动手动笔比划。他们真是有思路了!一个同学站起来高手声回答说:长方形面积是两个直角三角形面积的和。其中一个三角形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我追问到,为什么?他们又对答如流。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正好拼成一个长方形。所以………同样,用我给定的正方形边长,求其中的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也就迎刃而解。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初备集体备课教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相关文章:

《物质的密度》集体备课教案05-12

四上集体备课备课教案02-27

集体备课教案09-21

集体备课音乐教案07-06

秋天集体备课教案07-12

音乐集体备课教案07-24

集体备课教案模本08-01

美术集体备课教案04-18

社戏集体备课教案04-19

集体备课教案1105-19

上一篇:中国的元旦习俗作文下一篇:简单的电梯维保服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