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集体备课教案

2022-07-24

教案不仅是实施教学流程的起点,而且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蓝本”。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音乐集体备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音乐集体备课教案

音乐组集体备课教案6谭

音乐组集体备课

主备人:谭秀明

教材内容:人音版八年级上册《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丰富音乐表现力,体验人们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

3,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运用音乐要素表现歌曲以及歌曲的节奏节拍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 欣赏图片,课前交流。

先播放一首张雨生的歌曲《大海》,然后提问学生是否去过大海?看到了什么?玩了些什么?

二、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通过课前的交流,我们感受到大海的无穷魅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大海。

三、创设情境,感受大海。

咆哮的大海 仔细听:(神秘)图片、声音。 ——你听到了什么?大海在咆哮

它是用怎样的力度表现的? 这样的声音我们可以用音乐的语言来描述!

四、新歌学习,唱响大海。揭题:《大海啊故乡》

导:壮阔、美丽的大海是生命的摇篮,让我们无限依恋,无比热爱。所以人们赞美它,歌唱它。今天老师就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跟大家分享,听!

欣赏范唱,了解歌曲。要求:边听边看歌词内容。

老师最喜欢的这首歌是(齐读:《大海啊故乡》) 师:作者为什么把大海叫做故乡?你能从歌词中找到答案吗? ——交流,歌曲的情绪如何? 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大家可以轻声跟着哼唱,同时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五、歌曲处理,情感升华。

(一)力度处理。 1.大家在演唱时,有没有发现B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呢?能不能去掉? 这是为什么呢?——交流 。 2.这里是作者情感的升华,不一样的情感在力度上可以怎么表现呢? ——力度(依次出示mf f ) 第一次演唱时声音强一些,我们用mf来表现;第二次演唱时声音更强一些,我们用f来表现。 就让我们用不同的力度来感受这段的情绪吧!

3、用不同的力度演唱B段歌词。 前面我们分析歌曲时提到A段是叙述的语气,我们可以用什么力度来表现呢? 出示mp 3.用不同的力度跟音乐演唱歌曲。

(二)乐句处理。

1、长音处理。 大 家听 老师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唱第一句,对照歌谱,哪种唱法是正确的?(正确的先唱,老师强调长音的唱法) ——交流 ——第二种错在哪儿? 它忽视了长音,我们来正确地唱一唱第一句。 歌曲还有哪里有长音?找一找。 我们唱的时候可不能犯第二种唱法的错误哦!(课件中显示长音) 2.换气处理。 要想唱好这些长音,我们可以运用腰部力量有气息的演唱,同时还要统一好乐句的换气。 ——出示换气记号 我们两小节换一口气,唱时吸气要深一些。 师范唱第一句,加上手势。 下面我们再把歌曲连起来唱一唱,注意长音、注意换气。 3.再唱歌词。

六、课堂延伸,拓宽视野。 《大海啊故乡》是 王立平 先生为电影《大海在召唤》专门谱写音乐。

(一)作者简介。 王立平——我国当代著名词曲作家,生于1941年,吉林长春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代表作品有我们非常熟悉的电影故事片音乐《红楼梦》、《少林寺》、《潜海姑娘》、等。

(二)影片简介。 电影 《大海在召唤》是我国第一部反映远洋轮海员的电影,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三代水手的不同生活经历。重点叙述了一位经过战争洗礼过的陈海威船长,一次带领“上海号”海轮执行任务时,在沙鱼岛附近遭遇了海上强大的风暴,海轮的机器发生了故障,这时又收到航行灯塔上的求教信号,一边是等待抢救的一生坚守在航行指挥灯塔上病重的外国老灯塔员,一边是急需维修的机器故障。 让我们来欣赏影片中的部分片断,感受影片中的人物形象。

(三)欣赏视频:谭晶演唱的《大海啊故乡》

(四)跟琴完整演唱歌词,唱出两个乐段的不同情绪。 课堂小结:感受“爱”字,升华主题。 师:听着熟悉的旋律,看着影片中的景像相信大家都会被感动。 王立平 先生曾深情地说过,歌曲《大海啊故乡》的主题归根结底是一个“爱”字——爱童年、爱母亲、爱家乡、爱大海、爱祖国…… 我们的生活就因为充满了这些爱而充满希望、无限美好。

第二篇:音乐集体备课组总结

城关二小 王妍妮

本学期即将结束,音乐备课组的全体教师按照开学初定下的教研组工作计划,认真的做好每一项常规工作,认真地备课、上课,经常进行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评课、努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学反思等。在这一学期中,艺术教研组工作紧紧围绕校领导提出的新要求和新课程标准出发,以激发学生的艺术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来开展。

音乐备课组全体教师,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围绕体卫艺组制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计划,认真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实到实处,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及人格的形成放在首位。教学中,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及认知情况,开展了高、中、低段的学科活动。如低段:节奏创作、歌词接龙;中段:2---4小节的节奏创作、歌词创编;高段:节拍变换、为歌曲编配节奏等。诣在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感官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期,在教学活动中,我组教师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尝试新的教改方法,以科研促教学,以实践求真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模式。注重“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为教学目标,在各自的教学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力求上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1、本学期本组教师坚持定期进行集体备课,重点加强对“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增强课改认识,提高课改理念。我组教师根据学校的要求,制定艺术教研计划,并根据计划实施活动。还组织教师再次学习新课程标准,通过感受提炼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之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教师的课堂有所提升。

2、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教研组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理论学习。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每一位教师都非常珍惜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认真的做好记录。

3、认真设计每堂课的教学程序,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4、认真进行了艺术节参赛节目的排练与辅导。

5、做好音乐辅导生的辅导工作,包括乐理,视唱,听音,声乐的教学,以及后期的复习。

6、本组教师均在本期教授教学内容时,尝试运用多媒体、电子琴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了教与学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对音乐学科内容的兴趣。

7、通过本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以及学校的重视与支持、同事们的帮助,音乐备课组在这一学期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音乐备课组是一支年轻而又有活力的团队,在今后的教学中,艺术教研组每一位教师将团结努力,以饱满的精神,开拓进取,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也使我校的艺术教学工作上一新台阶。

2015年元月21日

第三篇:音乐组集体备课总结

小学音乐教研组总结

本学期,我们音乐教研组全体成员在学校领导和教务处领导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研任务和训练任务,现对本学期的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制定好教研计划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

开学初,我们以学校教务处教研计划为指导,以提高绿色课堂教学效益和提高音乐课堂效率为目标,组织教研组全体成员学习《音乐新课程标准》,感悟《新课标》的理念,丰富组员的理论水平。结合《新课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

二、开展好音乐教研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

本学期,我们音乐教研组的教师能认真备好音乐课,形式多样的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在音乐课堂中,体现音乐的审美价值,引领学生体验音乐音响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学期结束,在音乐评价上我们采取了灵活的手法,把学生平时的表现和期终的音乐考评结合在一起,并且鼓励学生去创新音乐的表现手法,努力做到全方位的去评价每一位学生。

张道东老师在省市比赛中《牧民新歌》取得比赛特等奖,为我校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研活动按计划开展的不够及时(因学校工作冲突),积极主动性不够。今后我会积极主动按计划开展活动。

(二)教师个人素质有待提高,今后还需努力学习。

(三)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不够。今后我们会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坚持培养。

四、今后工作努力方向

在音乐教学中所有音乐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拓宽自身的业务水平,更好地指导学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并且能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应早日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为学校培养好文艺人才。

时代步伐的迈进,让我们必须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要以培养健全发展的合格人才为宗旨,对学生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因此,搞好小学音乐教研工作势在必行,它不仅可以指导教学向深层次发展,更可以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条件,创造条件,开展多项活动,组织学生集体进步。

第四篇:小学音乐组集体备课计划

2010——2011学第二学期 集 体课 工 作 计 划

音 乐 组备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精神,全面推进课程改革,集中教师课堂教学智慧,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的

1、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精神,使教师具有课改意识,理解并掌握课改的目的和要求,并能在教学工作中实施。

2、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集思广益,优化教学方案,同时把备课工作落实到实处,不断提高教师的备课水平。

3、在集体备课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使大部分教师能够掌握备课的技能技巧,能够独立地备课上课。

4、在工作中积累大量的经过优化的教案,并进行评比,改进工作,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通过备课评课和总结,不断提高警惕教师的教学艺术和理论水平,全面发展全体教师的全面素质,筹造一批高素质的教科研队伍。

三、实施方法

(一)关于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小组成员:

韩晓静、赵洁、韩嘉、王琪。

2、双周周一教研时间,在二楼音乐教室集体备课。

3、集体备课必须在初备的基础上进行,备课组员选定主备人,主备人须超前一周按课时准备好说课提纲,在集体备课时,结合主备人说课内容,备课组成员重点研究大纲(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和学生,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研讨形成教与学的最优化方案。要突出集体备课的创新性和开放性,不一人讲,大家听,搞形式,走过场,不把集体备课演化成教案审定,搞成一人备课、集体定稿、分头使用,使教学成为千课一面的机械表演。每次都要确定一人主笔记录、整理形成最优化的教案,分付实施。组长做好集体备课的记录和材料的整理工作。

4、要做好集体备课的材料积存工作,要保存集体备课实施方案,集体备课

记录本,优化教案。

(二)关于个人备课

1、具体的个人备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课前必须积极主动地进行个人备课,不备课不准上课堂。个人备课是备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创造性劳动过程,必须体现实效性和针对性。

2、个人备课的重点是进一步分析大纲(课程标准)、教材、教情、学情,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思路,制定个人化教学方案。每一个教师在用优化教案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作适当的调整、补充,在备课时可以旧案新备,备课内容要突出针对性,既要注重教学内容,也要注重教学方法,更要注重学生活动过程和因材施教。不能只备教材,不备学生,只备教法,不备学法。教后要写出小结,总结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四、时间安排:

第一次:制定本学期教学教研计划,确定教学进度及教学重难点。

第二次:集体备课教学中的常规训练主发言人

第三次:集体备课研讨课讨论主发言人

第四次:集体备课低年级唱游活动的设计主发言人

第五次:集体备课音乐课标学习主发言人

第六次:集体备课电子琴教学初探主发言人

第七次:集体备课低年级情景教学的设计主发言人

第八次:集体备课音乐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主发言人

第五篇:小学五年级音乐集体备课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一、单元要求

1.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我国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音乐特点及相关文化,通过音乐抒发对家乡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视谱演唱歌曲、分辨音乐结构和音乐情绪的能力,能为歌曲设计领唱与齐唱。

2.能用热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3.能积极地参与“走进西藏”音乐会。

4.能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背唱其中的一段旋律。

5.能用自豪的心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6.能了解一些有关西藏、三峡的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

(一)教具

布达拉宫的图片或录像;《阿姐鼓》《洗衣歌》《川江号子》等录音带。

(二)资料

有关西藏、三峡及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了解我国不同地区音乐的一部分。从祖国东部的“东海渔歌”到南部的“绿色江南”,转向西部的“西部风情”,引领学生感受西部粗犷、朴实的音乐特点,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进一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在音乐与相关文化方面,本单元的外延也比较

丰富。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西藏、三峡及三峡工程的相关知识。在创造能力方面,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走进西藏”音乐会的表演和《我爱三峡》的展示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重点:

1.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感受《北京喜讯到边寨》苗、彝民族音乐的特点。 本单元难点:

1.启发学生用热爱自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 3.感受《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川江号子的风格。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拉萨谣》

教学目标

1、能够情绪饱满地、准确演唱歌曲《拉萨谣》。

2、通过学唱《拉萨谣》,使得学生了解藏族的名胜及风土人情、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3、促使学生了解藏族民族音乐的特点与风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了解、掌握藏族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并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拉萨谣》。

难点:学生对歌曲演唱情绪及声音流畅的把握。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在四年级时我们听过了东部的东海渔歌,也游览过南部的绿色江南,今天老师将带着你们去了解一下我国的西部风情

师:你们知道我们来到了哪里?(课件展示:《回到拉萨》西藏、拉萨风光) 师:闭上眼睛回味一下,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

师:拉萨是一个神奇而又美丽的古城,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西藏拉萨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吧!

二、 学习歌曲《拉萨谣》

1、说一说

师:说到拉萨这个地方,你们会想到什么?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拉萨的布达拉宫、青稞酒、酥油灯、阿姐鼓都是令人难忘的。有一首歌就表达了人们对拉萨的深情。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体会。(教师播放歌曲《拉萨谣》、同学们聆听歌曲)这首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拉萨谣》。 师:谁来说一说歌曲给你们的感觉?

师:《拉萨谣》这首歌曲是我国当代作曲家何训田所作的曲子 。 何训田对西藏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他创作了许多西藏风格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以民歌音调为素材,结合现代的创作手法,使音乐别具风格。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演唱歌曲《拉萨谣》吧!

2、唱一唱

(1)出示曲谱,并播放乐曲旋律,请学生边听边找出组成旋律的各音。612361 (2)教师引导学生随琴演唱以上各音

(3)在歌曲中有许多地方的旋律相同,你们找到了吗?能唱出相同地方的歌谱吗? (4)这首歌曲在创作上有什么特点?(重复加变化)

(5)教师与学生进行歌谱接龙视唱,这样减少难度,让学生一学就会。 (6)随教师的钢琴伴奏完整地试唱全曲。

(7) 随教师琴声轻声演唱歌词。

(8) 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的演唱歌词。

3、听一听

引导学生欣赏朱哲琴《拉萨谣》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4、引导学生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全体随教师伴奏带演唱。

四、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不仅了解了了西藏的风土人情,还会唱了藏族歌曲《拉萨谣》。感受到了藏族文化的博大与神奇,希望你们课后能继续关注我们藏族文化,关注我们的民族音乐。(或者鼓励同学们长大后去建设西藏,让其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塞》,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在乐曲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主体旋律情绪,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 重点难点:通过欣赏,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中体会节日带给人们的快乐和希望。 教学用具:多媒体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师:同学们,暑假对你们来说,就是一个快乐的节日,大家觉得过节好玩吗?还有哪些节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那么大家在过节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和平常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呢?有哪些不同?(大街上的气氛;人们穿的衣服;人们的心情;脸上的表情;城市里的各种布置等)

3.师:正是这些不同,才是我们感觉到了有节日的气氛。下面请看一段录像。(播放庆国庆场面)

4.师:录像看完了,请大家回答老师的问题,人们主要用哪些颜色、哪些物体来营造这种节日的气氛?(用的物品比较多,主要用美丽的花朵营造节日气氛,还有灯笼、气球、烟花等等)

师:通过讨论,我们已初步找到了节日气氛是从什么地方产生的,那么我们在音乐中能感受到节日气氛吗。

三、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1.初听乐曲,初步体会乐曲的情绪。

2.作品介绍:作品原为郑路创作的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合作,于1976年12月改为管弦乐曲。当时正值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之际,乐曲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 全曲共由五个具有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组成(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结构较为自由。 3.作者简介:郑路——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单簧管演奏员、创作室副主任。他的代表作品有:器乐曲《民歌主题组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合作)、《漓江音画》等。

马洪业——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宣传队任演奏员,并从事音乐创作。1954年后在东北、上海、中央等广播乐团任单簧管演奏员。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除与郑路合作的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外,还有《愉快的劳动》、《春晓》、《圆舞曲》等。 4.分段欣赏:(先让学生跟琴轻声视唱前四段的主旋律,然后边听边按声势图拍打节奏,并体会乐曲的表现手法)

引 子:用圆号模仿牛角号的声音,奏出号召性的音乐。

第一段:这段音乐展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其强烈的舞蹈节奏,引出了热情奔放、高亢矫健的旋律,这是第一主题。

第二段:姑娘们纵轻盈、欢乐的舞蹈情的跳着,脚勃上的铃铛哗哗作响,歌声、笑声此起彼伏。这是第二主题。

第三段:由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昂扬而流畅的旋律,这是第三主题。

第四段:乐曲突然轻了下来,双簧管奏出轻飘而富有色彩的音调,象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独舞。这是第四主题。

第五段:小号奏出粗犷奔放的旋律,小伙子跳起健美、雄壮的舞蹈。这是第五主题。 第六段:姑娘们跟小伙子们对以轻快活泼的舞蹈,运用小提琴跳弓的演奏方法,奏出了第六主题。

第七段:牛角号陪衬着第六主题吹起,仿佛在为姑娘们的精彩表演喝彩叫好。 第八段:乐声辉煌灿烂,把万众欢腾的热烈情绪发展到了顶点。 5.再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 6.引导学生总结音乐特点。 a.小组讨论

b. 师: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

(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热情洋溢,粗犷奔放;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四、拓展

游戏:听音色猜乐器。最后在《北京喜讯到边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体验音乐亲切、活泼的特点,激起学习音乐的兴趣。能准确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在歌声中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以聆听、默唱、模唱的方法唱会、唱准歌曲;通过在小组讨论、交流、探究等方法,了解学习中的问题,以不同的形式演唱、表现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了解和音乐相关的文化:知道三峡的地理位置、优美的风光。巩固音乐知识:休止符、反复记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重点难点: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过程:

一、 师生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1、齐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2、语言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呢?

学生:今天,老师带你们旅游。让歌声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吧!闭上眼睛,一起出发! (设计意图: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音乐文化为主线;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会唱的、并和新课内容相关主题歌曲《长江我的家》做为导入歌曲,能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同时也起了课前发声练习的效果)

三、 学习新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1、初听歌曲:播放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A、老师:歌声把我们带到哪里去了? 学生:

B、老师:你眼中的三峡是什么样的 ? 学生回答:

C、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学生说,老师板书课题: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设计意图:感受三峡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多元的文化,建立都元文化价值观)

2、复听歌曲:

带着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学习的歌曲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吗? 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复听,达到进一步对音乐的感受和情感体验,突出了音乐课程的核心理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按节奏朗读歌词:(设计意图:体验歌词的内容,感受歌词的美,同时解决音乐知识:休止符、反复记号。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4、老师范唱:老师想把这首歌曲献给你们,请你们听一听,老师是怎样演唱的? 唱歌一定要保持端正的姿势、积极地表情、声音自然优美、气息流畅、口型圆润。

5、学生张口默唱:

老师:老师知道五堰小学的同学特别聪明,我先请你们自己试着唱一唱,请用张口默唱的方法进行,用你的眼神,你的表情告诉我你在用心歌唱。

(设计意图:以激励学生、从充分尊重学生为前提,使他们充满信心的参与到歌曲学习中。)

6、学生跟琴用“LA”模唱。

7、唱歌词:请同学们填上歌词跟琴歌唱吧! 讨论:你在歌唱中有什么困难吗? 处理歌曲: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鼓励他们体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快乐,以及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态度得到老师的尊重,价值观也在非常自然的情况下得到深化和升华。)

8、巩固歌曲:接龙、对唱

四、拓展延伸:

1、老师:同学们学得很棒!我们能不能以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呢?(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又能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表现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歌词,使学生能享受音乐表演所带来的快乐。) 小组讨论: 学生展示:

2、师生共同齐唱并以舞蹈的形式表现歌曲。(设计意图:师生共舞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 师:同学们歌唱的太棒了,如果能再加上动作表演就更美啦!我们以歌舞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吧!:

3、老师展示:演唱自创歌曲《武当汉水情》(设计意图:以老师的创作点燃学生的创作欲望,使课题得以延伸,是一种创新能力的熏陶和培养。使学生感受到:精彩的源泉来与自己的创造!) 老师我们感受到了三峡的孩子以动听的歌声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王老师也创作了一首歌曲表达了对我们家乡十堰的赞美。今天我把她献给同学们,你们想听吗? 学生聆听:

老师:老师创作得怎么样?

学生:

四、总结:

老师:今天我们非常出色完成了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的学习,同时也感受了老师的音乐作品,同学们一定也急不可待想进行自己的创作了。望同学们大胆创作,有机会我们下次交流!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愉快的合作吧!

第二单元

古诗新唱

一、教学要求

1、通过集中学唱古诗歌曲,增进学生对我国古诗文化的了解。

2、在演唱方面,进一步要求学生能用有控制的声音演唱歌曲,演唱合唱歌曲《静夜思》。

3、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梅花》,并知道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竞相开放的特性,象征着坚强不屈的性格。

4、能用较长的气息和纯净的声音演唱合唱《静夜思》,表现怀念故乡的情感。

5、初步了解唐代诗人李白和宋代的诗人王安石。

6、欣赏《读唐诗》,感受歌曲亲切的情感,了解歌曲中唱到的古诗。

7、能积极参与“古诗朗诵演唱会”的表演,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熟悉的古诗。

二、教学准备

(一)教具:梅花的图片或实物。

(二)资料:《静夜思》(李白),《夜雪》(白居易),《绝句》(杜甫),《咏鹅》(骆宾王),《枫桥夜泊》(张继),《夜雨寄北》(李商隐),《出塞》(王昌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三、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比较注重我国古诗歌曲和传统古典音乐的继承和发扬,在前面的教材中已有《鹅》《江雪》《登鹳雀楼》等古诗歌曲的学唱或欣赏,在后面还会有“古曲新韵”,集中介绍古曲的单元。在一个单元中,集中演唱和欣赏古诗是教材较有特色的一部分。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古诗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古诗朗诵的韵律感与音乐是相通的。许多作曲家都致力于古诗歌曲的创作,就是希望通过古诗歌曲的演唱,继承和发扬古诗的传统,从古诗中受到教育,让古诗更加深入人心。“古诗新唱”就是用现代的创作手法创作的古诗歌曲,用现代的审美意识重新演绎古诗,使古诗歌曲更能为现代的孩子们接受。在进行这个

单元的教学时,应注意朗诵古诗与音乐的结合,除演唱古诗歌曲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音乐为古诗朗诵配乐,让音乐与古诗的意境融为一体,增加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梅花》。

2.制作一本有关梅花的艺术手册。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制作一本有关梅花的艺术手册。 教学过程

(一)介绍梅花

1.教师可用图片、绘画作品或自制梅花的录像,让学生了解梅花的形状、色彩、香味等感性的认识。

2.学生讨论对梅花的了解。如梅花的种类、生长的习性,象征的意义等。 3.教师介绍王安石的诗《梅花》。

(二)学唱歌曲《梅花》 1.教师范唱歌曲或播放录音。

2.学生以小组形式,视唱歌曲。教师提示难点。 3.分组演唱,学生评价,教师进行引导。

4.全体演唱歌曲,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唱及时辅导。

(三)创编《春晓》

1.视唱曲谱,连成歌曲《春晓》。 2.试着即兴吟唱一首《春晓》。

(四)交流有关梅花的艺术作品

1.教师介绍梅花的艺术作品。如古琴曲《梅花三弄》,毛泽东的诗词歌曲《卜算子·咏梅》,陆游的诗《咏梅》等。

2.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艺术作品。

3.教师指导学生下课后制作一本有关梅花的小册子(必须要有一首音乐作品)。 教学评价

1.能否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梅花》。 2.能否独立视唱曲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静夜思》。 2.练习四四拍的指挥手势。 教学目标

1.能用思乡的情感演唱歌曲。 2.能正确地掌握四四拍的指挥手势。 教学过程

(一)启发思乡的情感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的家乡在哪里?在家乡还有什么亲人? 学生回答。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当我们离开家乡时,总免不了要思念家乡的亲人,思念家乡的一切。德国诗人海涅在欣赏了肖邦的演奏后,感到“好像是从故乡来了一位同乡,把我不在家时发生的一些奇异的事讲给我听。有时我想打断他,问他:那个俏皮的头发上带着眼网的水神近来好吗?我们的玫瑰花还是那样美丽开放吗?我们的树还在月光下美妙地歌唱吗?”

许多艺术家都留下了思念家乡的艺术作品,如音乐家马思聪创作的《思乡曲》,台湾诗人余光中写的《乡愁》。下面我们来欣赏马思聪《思乡曲》的片段。听一听有什么感受?(有条件的可由教师或学生来演奏乐曲的主题) 学生聆听乐曲《思乡曲》。

师: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朗诵《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我国唐代诗人李白也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静夜思》,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诗。

学生朗诵《静夜思》。

师:作曲家把这首诗谱成了歌曲,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歌。 学生聆听歌曲。

(二)视唱歌曲

师:歌曲是有旋律的诗,更能表达思乡的情感。现在,我们再听一遍,听一听,有哪些音乐的要素构成了这种思乡的情感?

生:音乐的速度较慢,节奏比较舒展,演唱的声音很柔和,力度较弱等。 师:现在我们来视唱这首歌。 学生视唱歌曲。

师:在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要注意用连贯的、较长的气息,要唱得平稳,特别是要唱满全音符的时值。还要注意第二乐句中的八分休止符,要做到声断气连,更好地表达思乡的情绪。在演唱倚音的时候,要注意用弱的声音演唱,不要太突出倚音。 学生演唱。

师:第三乐句的开始同第二乐句结束的音有什么不同?你感觉有什么作用?如果不用八度,用小于八度的音试试有什么感觉?

生:这是八度的大跳,好像表现思乡的情感更加强烈。

师:这个感觉非常正确,在演唱时要唱准八度的音程,另外力度要稍强一些,突出那种思乡的情感。 学生演唱。

师:下面是合唱部分。注意第二声部是在什么时候进入的?要注意听第一声部的旋律。 学生练习合唱。

(三)学习四四拍的指挥图式

师:这是一首四四拍的歌曲,在指挥手势上同四二拍有很大的区别,现在跟老师一起来学习。

学生学习指挥手势。

师:现在我们一边唱一边做指挥手势。

学生边唱边指挥。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指挥大家演唱歌曲。

全体学生在同学指挥下演唱歌曲。 教学评价

1.能否用较长的气息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否唱好歌曲的二部合唱。 3.是否能通过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

4.是否能用四四拍的指挥手势指挥大家演唱歌曲。

第三课时

活动内容

1.欣赏歌曲《读唐诗》。 2.古诗朗诵和古诗歌曲演唱。 3.表演。 活动目标

1.复习学过的古诗歌曲。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读唐诗》

师:现在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读唐诗》,听一听歌中都唱到了哪些古诗?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歌中唱到的古诗:

“床前的月光”──《静夜思》(李白) “窗外的雪”──《夜雪》(白居易) “高飞的白鹭”──《绝句》(杜甫) “浮水的鹅”──《咏鹅》(骆宾王) “枫桥的钟声”──《枫桥夜泊》(张继) “巴山的雨”──《夜雨寄北》(李商隐) “边塞的战士”──《出塞》(王昌龄)

“异乡的客”──《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二)宣布擂台赛规则

师:唐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之一,朗诵这些古诗或演唱古诗歌曲可以增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根据课前四个组的准备,今天我们举办“古诗朗诵演唱”的擂台赛。今天的擂台赛分四关,第一关是配乐朗诵一首古诗;第二关是演唱一首古诗歌曲;第三关是向同学们介绍欣赏一首古诗歌曲;第四关是演奏或表演古诗歌曲。每组派出一名选手组成评审团,对各组的表现进行评判。

(三)擂台赛(曲目建议)

第一关:朗诵《山行》《送元二使安西》《望庐山瀑布》《下江陵》

配乐参考:《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二泉映月》《塞上曲》 第二关:演唱《咏鹅》(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梅花》

第三关:欣赏《江雪》(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三年级上册)、《春晓》《敕勒歌》 第四关: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上素材都可使用

(四)颁奖

可分最佳演唱奖、最佳朗诵奖、最佳表演奖和最佳演奏奖。 教学评价

1.能否积极参与“古诗朗诵演唱会”的表演。 2.能否在小组中与同学和谐交流。

上一篇:医疗安全培训小结下一篇:音乐教师反思周记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