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烟垂壁安装安全措施

2024-04-07

挡烟垂壁安装安全措施(共4篇)

篇1:挡烟垂壁安装安全措施

挡烟垂壁安装方案

1、系统介绍

本工程1至4层分别均以结构梁下设置挡烟垂壁,其中1层、2层挡烟垂壁高度为600mm,3层挡烟垂壁高度为650mm,4层挡烟垂壁高度为500mm。

2、挡烟垂壁安装

2.1放线定位

2.1.1挡烟垂壁定位轴线的测量放线必须与主体结构的主轴线平行或垂直,以免挡烟垂壁施工和室内装饰施工发生矛盾,造成阴阳角不方正和装饰面不平行等缺陷。

2.1.2使用高精度的激光水准仪、经纬仪,配合用标准钢卷尺、重锤、水平尺等复核。以确保挡烟垂壁的垂直精度。要求上、下中心线偏差小于 1~2mm.2.2.2上部支架安装:注意检查支架和金属膨胀管的牢固,选用的支架和金属膨胀管质量要可靠,钻孔孔径和深度要符合金属膨胀管厂家的技术规定,孔内灰渣要清吹净。玻璃安装就位

2.3玻璃吊装

2.3.1检查玻璃的质量,尤其要注意玻璃有无裂纹和崩边,吊夹铜片位置是否正确。用干布将玻璃的表面浮灰抹净,用记号笔标注玻璃的中心位置。

2.3.2安装电动吸盘机。电动吸盘机必须定位,左右对称,且略偏玻璃中心上方,使起吊后的玻璃不会左右偏斜,也不会发生转动。

2.3.3 在玻璃适当位置安装手动吸盘、侧边保护胶套。玻璃上的手动吸盘可使在玻璃就位时,在不同高度工作的工人都能用手协助玻璃就位。

2.4、玻璃就位

2.4.1手工或电动将玻璃移近就位位置后,搬运工要听从指挥长的命令操作,使玻璃对准位置徐徐靠近。

2.4.2上层工人把握好玻璃,防止玻璃在升降移位时碰撞吊顶。下层各工位工人都能把握住手动吸盘后,可将拼缝一侧的保护胶套摘去。使用手动倒链将玻璃徐徐吊高,使玻璃上端略低出上部边框少许。此时,下部工人要及时将玻璃轻轻拉入槽口,并用木板隔挡,防止与相邻玻璃碰撞。另外,有工人用木板依靠玻璃下端,保证在倒链慢慢上放玻璃时,玻璃能被放入到上框槽口内,要避免玻璃上端与金属槽口磕碰。

2.4.3 玻璃定位。安装好玻璃吊夹具,将玻璃的孔与铝合金的孔对牢并用对撬螺杆将玻璃和铝构件对穿固定。第一块玻璃就位后要检查玻璃侧边的垂直度,以后就位的玻璃只需检查与已就位好的玻璃上下缝隙是否相等,且符合设计要求。

2.4.4在一个洞口的玻璃挡烟垂壁的全部安装固定以后将搽干净的下封边的铝合金拿出在玻璃的下底边用玻璃胶封边。

2.5注密封胶

2.5.1所有注胶部位的玻璃和金属表面都要用丙酮或专用清洁剂擦拭干净,不能用湿布和清水擦洗,注胶部位表面必须干燥。

2.5.2沿胶缝位置粘贴胶带纸带,防止硅胶污染玻璃。

2.5.3要安排受过训练的专业注胶工施工,注胶时应内外双方同时进行,注胶要匀速、匀厚,不夹气泡。

2.5.4注胶后用专用工具刮胶,使胶缝呈微凹曲面。

2.5.5耐候硅酮嵌缝胶的施工厚度应介于 3 5mm-4 5mm之间,太薄的胶缝对保证密封质量。

3、检查与验收

3.1安装完毕后打扫卫生,清除表面垃圾;

3.2检查玻璃已经支架安装是否牢固,直线度度是否符合要求。

篇2:挡烟垂壁安装安全措施

当火灾在商业建筑中发生时,烟气会在极短时间内就上升到扁平顶棚,并快速在顶棚蔓延扩散。利用挡烟垂壁与排烟口组合控制烟气是目前建筑消防设计中防止烟气蔓延的最常见的手段,烟气的温度和烟气层的高度是评价烟气效果的两个重要参数,笔者前期研究分析了挡烟垂壁与排烟口设置方式对烟气温度的影响,在38 m(长)×21 m(宽)×5.4 m(高)实验区内进行全尺寸实火实验,实验现场布置如图1所示,并考虑3.0 MW柴油池火火源。研究发现,将挡烟垂壁从1.3 m增加到1.8 m,可以使挡烟垂壁后方上层烟气温度下降约50%;在单个防烟分区内部增加排烟口与火源的距离,挡烟垂壁后方上层烟气的温度显著上升;排烟口的朝向对烟气温度的影响并不大。

在前期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相邻防烟分区烟气层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进一步分析挡烟垂壁与排烟口设置方式对烟气层高度的影响。

1 烟气层高度计算方法

火灾中烟气生成后,在热浮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在现有规范排烟设施的要求下,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措施很难使烟气完全排出时,烟气将在顶部积聚并下沉,从而形成一定厚度的烟气层。在实际火灾中,上层烟气和下层新鲜空气之间往往会存在一个过渡区域,而不会存在严格的分界界面,即由烟气和空气混合后的混合区域。混合区域既不像纯烟气那样具有很强的危害性,但又会对下部人员的安全造成影响。研究人员把部分混合层算入烟气层的范畴,把烟气含量较小的区域计入空气层。该处理方法考虑到了建筑火灾的实际情况。

Newman通过研究发现,在普通建筑中,烟气浓度和烟气温度在空间中具有相同的分布形式,如式(1)所示。

undefined

式中:Xi,h是烟气中i组分在h高度处的浓度;Xi,avg是i组分的平均浓度;ΔTh为h高度处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ΔTavg为平均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

Ingason通过实验证明,在长隧道中这一关系同样可以成立。

根据式(1),只需研究烟气温度的分层特性,就能计算出烟气层的分层情况。烟气浓度需要多套设备进行测量,成本较高。而建筑中的温度分布可方便的使用热电偶获得,且准确度较高。因而在大部分的烟气层分析中,主要通过温度来计算得到烟气层的分层情况。基于以上的思想,Cooper提出了N百分比法的判断烟气层高度的方法,其计算方法如式(2)所示。

T(z)-T∞=N%×(Tmax-T∞) (2)

式中:T(z)为高度z处的温度;N为系数,一般取为20;T∞为环境初始温度;Tmax为纵向方向上温度的最大值。

N值的选择带有相当的主观性,Cooper 给出了多个可选的数值,对于普通建筑来说烟气分层较为明显,一般取N=20可以满足计算要求。

图2给出了某次实验不同高度上利用热电偶测量得到的气体温升过程,利用N百分比法可以计算得到烟气层高度随时间的变化。从图2可以看出,点火之后测得的3.9 m高度以上的温度明显高于3.9 m以下的温度,而计算得到的烟气层高度也迅速下降到3.9 m左右;而当底部温度也逐渐上升时,计算得到的烟气层高度也不断下降,这些都说明利用N百分比法得到的烟气层高度能够准确反映烟气层实际高度的变化。

2 烟气层高度计算结果

利用N百分比法可以计算得到不同实验工况下烟气层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分析这些结果可以得出不同因素对火灾过程中烟气层高度的影响规律。

2.1 挡烟垂壁的高度对烟气层高度的影响

图3为通过两次不同挡烟垂壁高度实验结果计算得到的烟气层高度变化,挡烟垂壁凸出高率分别为1.3 m和1.8 m。通过比较其的下降速率可以发现,在火灾发展的初期,挡烟垂壁凸出1.3 m时的烟气下降速率大于挡烟垂壁凸出1.8 m的情况,即挡烟垂壁凸出较多,烟气层下降速率更为缓慢;最终,挡烟垂壁凸出1.3 m时的烟气层高度低于挡烟垂壁为1.8 m的情况,即挡烟垂壁凸出较多,后期烟气层高度越高。由于挡烟垂壁的作用就是阻挡烟气的蔓延,相邻防烟分区中烟气层高度越高,意味着烟气阻挡效果更好。

2.2 排烟口与火源距离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

图4为排烟口距火源距离不同的两次实验结果计算得到的烟气层高度变化,排烟口距火源分别为5 m和12 m。通过比较其下降速率可以发现,在火灾发展的初期,两种实验工况下烟气高度下降速率基本一致;但在火灾发展后期,排烟口距离火源为12 m时烟气下降速率明显要大于排烟口距离火源5 m的情况,即在火灾发展的后期,排烟口距离火源越远,烟气的下降速率越快。

2.3 排烟口朝向对排烟效果的影响

图5为排烟口朝向不同的两次实验结果计算得到的烟气层高度变化,排烟口分别为朝下和朝上设置。通过比较下降速率可以发现,两种工况下烟气层下降趋势基本一致,下降速率相差也较小。从烟气层下降的角度,排烟口对相邻防烟分区的烟气层下降速率影响不大,即排烟口朝向对烟气阻挡效果相差不大。

3 结 论

结合工程结构特性和功能需求,在前期全尺寸实火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比较了不同排烟口和挡烟垂壁设置对烟气层高度的影响,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挡烟垂壁的高度是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的重要因素。

在该类扁平结构的商业建筑中(层高不足6 m),在火灾发展的初期,挡烟垂壁凸出1.3 m时的烟气下降速度大于挡烟垂壁凸出1.8 m的情况;在火灾发展的后期,挡烟垂壁凸出1.3 m时的烟气层的稳定高度要低于挡烟垂壁为1.8 m的情况。

(2)排烟口距离火源越近,排烟效果越好。

在该类扁平结构的商业建筑中(层高不足6 m),在火灾发展的初期,两种实验工况下烟气下降速率基本一致;但在火灾发展后期,排烟口距离火源为12 m时烟气下降速率明显要

大于排烟口距离火源5 m的情况,即在火灾发展的后期,排烟口距离火源越远,烟气的下降速率越快。

(3)排烟口朝向并不是影响烟气阻挡效果的关键因素。

在该类扁平结构的商业建筑中(层高不足6 m),排烟口对相邻防烟分区的烟气层下降速率影响不大。

参考文献

[1]郭曾辉,何其泽,黎昌海.商业建筑机械排烟系统启动时间的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32(6):646-649.

[2]范维澄,孙金华,陆守香.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3]霍然,李元洲,胡源.建筑火灾安全工程导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4]霍然,袁宏永.性能化建筑防火分析与设计[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5]李静娴,何嘉鹏,周汝.长廊型高层建筑火灾烟气控制模式的效果比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29(1):33-36.

[6]高洪菊.姜明理.游宇航.敞开楼梯间消防安全措施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25(4):498-499.

[7]杨云春,何嘉鹏,周汝,等.垂向射流与挡烟垂壁组合控制烟气蔓延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l,30(7):475-477.

[8]郭增辉,陆守香,何其泽,等.商业建筑排烟口与挡烟垂壁组合控制烟气[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6):578-580.

[9]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篇3:挡烟垂壁安装安全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生活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电力的输送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压室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严重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10 kV配电工程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影响10 kV配电工程安装安全管理措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10 kV配电工程;安装;安全管理

引言

10kV配电室作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配电体系的重要组成要素,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其线路安装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为了确保正常的供配电秩序不被干扰,避免因供配电中断及质量安全事故而带来的损失,提高10kV配电工程安装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10 kV配电工程安装安全管理要点

1.1高压柜安装

安装高压柜之前,要仔细检查土建施工,因为有一部分土建施工会对安装设备造成一定的影响。只有全面檢查好电气室的屋顶、楼板的安全性之后,才可以允许高压柜进场,一定杜绝存在渗漏现象。只有在仔细的检查高压柜的柜体之后,才能允许高压柜进场并进行安装。要把高压柜运送到基础型钢的所在位置,运输工具通常是滚筒或者是液压小车,摆放的时候要严格符合提前设计的图纸,不能有任何的差池。如果把高压柜摆放到基础型钢上,还需确保安放的稳定性,如果不够稳定,应该再次调整,有时候定位、校正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但是为了控制偏差值一定要耐心的调整。

1.2母线槽的安装

对于母线槽的安装施工而言,其施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四点:对线槽进行检查并清点数量、制作支架、进行正式的母线槽安装施工、对安装施工质量进行验收。至于母线槽安装施工的具体方法如下:(1)在正式安装前需要对变压器及其相关配电设备进行检查,在确保以上设备安装实验验收通过后即可进行母线槽的安装施工。(2)为了确保母线槽悬挂吊杆的直径与线槽质量相适应,与之匹配的螺母具备调整功能,应选择同一生产厂家的配套产品。吊架高度应控制在2.5~2.6m的范围内,水平架高度应至少大于2.2m。母线槽的安装施工质量要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做到坚固稳定。对于母线的起点和终点,应采取相应的密封措施。所有外壳都要确保安装了跨地接线,并且要确保母线起点和终点接地的有效性。(3)母线槽安装完成后应对其进行全面的清扫工作,确保线路每一个链接点的接地有效性。(4)在上述三项工作全部完成后,还需要对母线槽进行电阻测试工作,以确保其性能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1.3母线的安装

安装母线之前,需要仔细检查的是母线的质量。保险起见,杜绝母线表面存在裂缝,平整性应该得到保证,为了方便对母线的整理,要对母线进行编号。母线上的螺栓孔检查,也是母线安装前检查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螺栓孔的检查主要包括有尺寸、所在位置要对应于柜内连接位置。在具体安装施工的过程中,要对牵扯到的各种安装施工设备进行校对和归零,对于安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一些较高精度和灵敏度的仪器更要提前准备好,以防止拖慢施工进度。要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尤其需要确保母线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弯曲和形变。

1.4电缆敷设

电缆的敷设也是10kV配电安装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电缆的控制首先就体现在进场之前的检查与验收上。电缆敷设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用于安装电缆的电缆沟在深度和宽度上要符合相应的规范标准要求。此外,在进行正式敷设前,为了确保线路安装的通畅,应彻底对电缆沟或者其他相应的管道进行全面的清扫。(2)电缆的弯曲程度应满足规范标准的要求,直接埋设的电缆要规划设置每条电缆的埋设标志。敷设的电缆总长度应小于生产制造出来的总长度,尽量避免敷设过程中出现接头的问题。(3)在电缆敷设结束后,应对已敷设的电缆进行耐压测试,要确保金属外壳能够充分接地。在确保地下电缆敷设均匀并通过相关的验收后才能投入使用。同时,还要及时绘制详细的竣工图纸,线路的具体位置、坐标以及走向要在竣工图纸上有详细的体现。室外的电缆还应采取综合保护措施,并注明电缆的功能、规格、安装施工的日期及安装施工单位等。

2、10 kV配电工程安装安全管理监督措施

2.1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对于安装施工所需要用到的线路管道和通道应提前就做好准备工作,避免因事先准备不充分而导致的返工问题发生。对于线路安装施工所需要用到的各种施工材料要确保提前准备到位,并规范好材料的进场和存储流程,做好关于电源的各项工作。其次,在正式安装施工前,还要将安装施工现场的实测数据与设计图纸进行比对,要确保设计方案中各项数据的准确无误。

2.2加强施工人员的监督管理

施工时要对10kV配电建设设施进行分析,选用合适设备并挑选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对关键位置关键部件的建设要使用专业水平高、职业素质好的施工人员,对一些基础工作建设可以就近招聘人员,节约成本并提高施工效率。明确施工中重点位置和重点设备,制定专用的控制方案,施工过程中对供配电网络接头等部位进行重点检查,避免运行时重点设备发生故障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的产生。施工过程中还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禁止对设计图纸随意改动,如果确实需要对设计进行修改,应在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三方均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2.3施工环节的安全监督管理

施工安装环节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高低压开关柜的安装、柜内铜排的穿引及二次穿引敷设、高低压桥架安装、风管/母线安装等环节。在设备安装中,应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切实保障电气安装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具体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熟悉并掌握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规范及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相关标准,在规范要求下进行电气安装施工;明确认识建筑电气安装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采取预防措施,针对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整改验收不合格区位;加强电气设备安装进度控制,综合考虑设备安装冲突问题,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配电室风管、设备、母线、桥架综合平面图设计质量,明确相关设备构件位置及标高;在配电室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应首先安装整体吸音龙骨,其次为墙面吸音板材,然后安装高低压设备、二次线、封闭母线、风管、桥架、顶板吸音板材等,合理控制安装次序能有效控制施工进度。

2.4施工验收和试调的监督管理

验收工作对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具体包括10kV配电工程施工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监理方对施工单位建设时供配电系统建设进行检查,对变压器容量、位置进行检查,并做适当测验,检测绝缘程度。对施工分期建设每一期完成之后都要进行检验,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修改,保证系统完工后整体稳定运行。整个施工竣工后,进行试验检验供配电网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并对施工过程中的资金使用进行详细统计并做备份,为交接时提供一定依据。调试主要是测试变压器、高压柜、高压电缆、低压柜、封闭母线、各绕组的直流电阻值、低压柜与低压柜之间的联络等情况,保证其运行数值符合相关技术指标的要求。调试工作要严格遵循具体的规范标准。

结束语

10kV配电安装工程是整个电力系统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强对10kV配电安装施工过程的安全管控,提高其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对提高整个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确保电力供应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蔡建庭.10kV配电室的电气安装技术研究[J].科技博览,2012(17).

[2]李春岩.浅谈10kV配电室的电气安装[J].广东建材,2008(10).

[3]蔡振权.浅10kV配电线路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及措施[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2).

篇4:挡烟垂壁安装安全措施

挡烟垂壁的高度、排烟口的位置和朝向等因素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在近几年才越来越得到火灾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但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数值模拟计算。李静娴等利用Fluent软件研究了狭长走廊中挡烟垂壁和排烟口位置对于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认为挡烟垂壁的下垂高度是影响排烟效果的关键因素。垂壁下垂高度每增加0.2 m,其下游平均温度将减小10 ℃左右。朱国庆等通过对某地下车库火灾场景的计算得出,在目前规范确定的排烟量条件下,热释放速率Q≥2.0 MW时,绝大部分计算条件下烟气层厚度大于规范所确定的0.5 m,因此建议将挡烟垂壁的最小高度定为2 m。靖成银等通过改变某办公楼走道内防排烟方式和排烟口位置比较了不同工况的数值模拟结果,认为在保持排烟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排烟口的数量(即减小了排烟口与火源的距离)可以提高排烟效果。张梅红等使用FDS软件研究了商业建筑中排烟口朝向对排烟效果的影响,定性给出在同样排烟管道条件下,排烟效果优劣的顺序依次为朝上、侧向和朝下的结果。许小磊等通过数值计算得出排烟口置于顶棚比排烟口置于侧壁时排烟效率提高近10%。

上述研究结果都是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并且由于研究较为分散,没有将挡烟垂壁的高度、排烟口的位置和朝向等因素对于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进行综合比较,因而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并进行综合比较。笔者通过真实场景,利用排烟口和挡烟垂壁组合进行烟气控制进行了多次实验,综合研究了挡烟垂壁高度、排烟口位置和朝向对于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

1 实验设计

选取某在建商场的一个防火分区为研究对象,实验现场布置如图1所示。实验区尺寸为38 m(长)×21 m(宽)×5.4 m(高)。实验区顶部设置了两排挡烟垂壁,挡烟垂壁高度可调(1.3~1.8 m)。在相邻挡烟垂壁之间的顶部区域设置了多个可打开与关闭的排烟口。

根据DGJ 08-88-2008《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对有喷淋的商场,火源大小考虑为3.0 MW。由池火单位面积热释放速率计算可得,实验需使用直径为1.4 m的柴油池火作为火源,放置在实验区的中心位置。实验测量了挡烟垂壁后方温度的垂直分布。在垂直地面1.8 m以上每隔0.3 m布置了一个热电偶。实验工况如表1所示。

2 烟气控制效果判断标准

防排烟设计的目标是在火灾发生后将火灾产生的大量烟气通过管道和排风风机迅速排走,保证人员的疏散安全,改善扑救条件。烟气层高度和上层烟气层温度是判断烟气控制效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在实验研究中,虽然烟气越过挡烟垂壁后温度有明显得下降,但挡烟垂壁后方上层烟气层的温度越高,可以认为越过挡烟垂壁的烟气量越多,即排烟效果越差,反之则排烟效果越好。因此,将挡烟垂壁后方区域上层烟气层的温度作为判断烟气控制效果的标准。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挡烟垂壁的高度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

图2为两次不同挡烟垂壁高度实验测得的温度垂直分布图,挡烟垂壁高度分别为1.3、1.8 m。通过比较其点火40、100、200 s后挡烟垂壁后方温度的垂直分布可以发现,在该实验条件下,将挡烟垂壁从1.3 m增加到1.8 m可以使挡烟垂壁后方上层烟气层温度下降约50%。由此可见,挡烟垂壁的高度是建筑物内的烟气控制的关键因素。在防排烟设计中,为进一步提高烟气控制效果,不必仅满足GB 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0.5 m,可以在建筑物设计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增大挡烟垂壁的高度或选装活动式挡烟垂壁,在火灾发生时挡烟垂壁可以自动放下,既美观又能有效控制烟气。

3.2 排烟口与火源距离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

图3为排烟口距火源距离不同的两次实验测得的温度垂直分布图,排烟口距火源分别为5、12 m。通过比较点火后40、100、200 s时挡烟垂壁后方温度的垂直分布可知,在该实验条件下,在单个防烟分区内部增加排烟口与火源的距离,挡烟垂壁后方上层烟气层的温度显著上升,并且在60 s时打开排烟系统后,这种影响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即排烟口距离火源越近排烟效果越好。尽管目前规范未对防烟分区内排烟口的设置位置进行明确规定,但在实际设计中,应尽可能地将排烟口均匀布置在防烟分区内,避免只设置单个排烟口的情况。

3.3 排烟口朝向对排烟效果的影响

图4为排烟口朝向不同的两次实验测得的温度垂直分布图,排烟口分别为朝下和朝上。通过比较它们点火后40、100、200 s时挡烟垂壁后方温度的垂直分布可以发现,在该实验条件下,两者挡烟垂壁后方的上层烟气层温度分布差别并不显著,即排烟口朝向并不是影响烟气控制效果的关键因素。在防排烟设计中,可以根据现场施工的需要布置排烟口的朝向。

4 结 论

在火灾规模、排烟量和排烟系统启动时间都一定的情况下,挡烟垂壁的高度是影响烟气控制效果的关键因素,增加挡烟垂壁的高度能够显著减少烟气向挡烟垂壁后方区域的扩散,保护挡烟垂壁后方区域的人员。排烟口距火源越近,烟气控制效果越好。排烟口的朝向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

参考文献

[1]GB50045-95(2005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李静娴,何嘉鹏,周汝.长廊型高层建筑火灾时烟气控制模式的效果比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29(1):33-36.

[3]李静娴,何嘉鹏,许小磊.高层建筑走廊排烟口与挡烟垂壁组合控制烟气的研究[J].建筑科学,2011,27(2):97-101.

[4]朱国庆,程远平,陈亮,等.建筑防烟分区合理挡烟垂壁高度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22(2):107-109.

[5]靖成银,何嘉鹏,周汝.自然通风下横向走道防排烟方式和排烟口位置对烟气状态的影响模拟[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1):48-53.

[6]靖成银,何嘉鹏,周汝,等.高层建筑火灾烟气控制模式的数值分析[J].建筑科学,2009,25(7):18-23.

[7]靖成银,何嘉鹏,周汝,等.高层建筑走廊机械排烟量与排烟口数量的数值模拟与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1):75-80.

[8]张梅红,赵伟.扁平空间排烟口朝向对排烟效果的影响[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30(3):211-213.

[9]许小磊,何嘉鹏,周汝,等.排烟口布置方式对高层建筑火灾排烟效果的影响[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5):18-22.

[10]DGJ08-88-2000,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规程[S].

[11]Bjorn Karlsson,James G.Quintiere,enclosure fire dynamics[M].CRC Press,2000.

上一篇:卖花三部曲-五年级叙事作文800字下一篇:迈瑞用户服务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