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稻秧脱险记》公开课教案

2024-04-27

《小稻秧脱险记》公开课教案(精选15篇)

篇1:《小稻秧脱险记》公开课教案

小稻秧脱险记教案(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要问问你们,当你碰到了坏人,你会怎么做呢?(请3~4个学生来回答就可以了)恩,你们真聪明!在遇到坏人的时候都懂得怎样摆脱危险。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在黑板上画“小稻秧”图或出示图片都可以)(生看后答)

板书:小稻秧

2、揭示课题

教师: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稻秧在碰到坏人的时候,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吗?(生答)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小稻秧脱险记》

板书:小稻秧脱险记

3、随机教学生字

A、教师说: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这个字老师不会,(教师指着“险”字说)谁能帮帮老师呀?(生答)教师在听完学生的回答后说:原来是这样读啊,你这个小老师真不错!那么其他的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个字吗?(生答:知道)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字给读一读,一二读。

B、教师说:哪位小朋友知道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的呀?(生:左右结构)现在请小朋友们把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把这个字写一写。(书空写“险”字)

那么“险”字还可以组什么词呢?(生答:危险……)谁能用“危险”这个词来说一句话。(生说完后,师对其进行评价)

4、请全体学生齐读课题两遍,读完后提问:看着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呀?(生:A、小稻秧遇到什么危险?B、小稻秧是怎么脱险的?)请小朋友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

5、读后回答:A、是谁让小稻秧遇到可危险?(板书:杂草)

B、又是谁让小稻秧脱离了危险?(出示喷雾器的图片,板书:除草剂)

6、A、教师指着“杂草”这个词说: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把这个词读一读,谁来?(生读)

教师说: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啊?(请1个学生来评)好,那你也来读读,我相信你也会读得很好的!(生读)

B、教师说:这个字你们除了在我们的这篇课文里面出现过,那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呀?(生答)恩,看来在日常的生活中你们都是很细心观察的,记忆力真不错。老师想呀,你们也一定能把这个“杂”给记下来,对吗?(生答)谁来告诉老师,你是怎么记这个字的?(生答)请小朋友们伸出你们的小手来写一写这个“杂”字。(生写)

7、教师说:看来我们的小朋友在学习方面是非常认真的,下面,老师也想请小朋友们认认真真的,自己把课文读一遍,老师想看看哪位小朋友读得最认真,声音最响亮了,好现在自己开始读。(如果在读的过程中发现自读变成了全班一起读的话,教师可以让学生停下来说: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真团结,连朗读课文都那 1 么整齐,但是老师想你们自己读自己的,不要一起读,明白了吗?[生答:明白了]好,开始!)

8、用卡片或者小黑板来出示下面这些词语: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

9、教师说:请小朋友们把这些词语读一读。(生读)那么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现在老师就让你们发挥团体精神,全班一起把第一、二自然段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这些词语,边读边想它们是什么意思,明白了吗?(生读)

10、表演理解(读完后请理解了的同学上台进行表演)

A、请学生上台表演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教师读,生演,当教师读到“团团围住”这个词的时候,可以进行提问:团团围住的意思就是什么呀?(生说:包围住),接着读完“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这句话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呀?(生答:非常凶)谁来说说他们演得怎么样啊?(生说)是呀,他们表演得真不错,老师授予你们最佳演员的称号。现在请小朋友们把第一自然段来读读。(读后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纠正,老师感觉你们这些杂草不够凶,可不可以再凶一些啊)

B、教师说:现在我们来开拍第二自然段,哪位小朋友也想获得最佳演员的称号啊?(请生表演)演完后教师说:你们看看这些杂草野蛮吗?(野蛮)他们这样讲不讲道理啊?(不讲)所以这就是(板书:蛮不讲理)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杂草让小稻秧说话了吗?(没有)这就是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板书:不由分说、一拥而上)请小朋友们把这两个词语读一读。

C、教师指着“拥”字说:谁来把这个字读一读?(生读)那么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生答)真聪明!好,老师想看看哪位小朋友最喜欢思考了,老师想让小朋友们用“一拥而上”这个词语来说一句话,想好的同学可以举手。(生说)

D、教师指着“拼命”这个词说:谁来读这个词?好,你来!(生读)那么你是怎么记这个“拼”字的呢?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的?(生说完后,教师说:你真棒!)

E、教师说:小稻秧遇到这些蛮不讲理的杂草,怎么样了?(生说,师板书:当场病倒)

教师说:它们得了什么病啊?(生说,师板书:营养不良症)什么是“营养不良症”啊?(生说)对了,这就告诉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一定不能挑吃,要样样都吃,身体才会棒棒的,不会像小稻秧那样营养不良了。

11、请全体同学把第二自然段读一遍。

12、把第一、二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读一遍,如果觉得读得不是很理想的话,还可以再读一遍。

13、读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第一、二自然段里出现的生字进行描红,然后用本字把这些生字,每个字写一行,在写之前,教师一定要提要求,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教师应进行巡视和指导。

14、下课,总结。

篇2:《小稻秧脱险记》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课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2.在对课文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3.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喷雾器大夫头饰。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解题

1.今天这节课,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将要去农村,看看水稻田里发生了什么事?(揭题)全班齐读。2.理解“小稻秧”是什么?“脱险”是什么意思?

介绍:记载下来的事情。

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生说)再齐读课题。3.课题中,哪个词语的意思最关键?(脱险)

紧扣这个词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1)小稻秧遇到什么危险?(2)小稻秧是怎么脱险的?

(二)初读课文

1.先带着这两个问题,听课文录音。2.读后回答:

(1)是谁让小稻秧遇到了危险?(板书:杂草)(2)又是谁让小稻秧脱险?(板书:除草剂)3.学录音,自读课文

读完回答:哪几个自然段讲了小稻秧遇险,哪几个自然段讲了小稻秧脱险?

(三)随文学习生字词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出示词语:(生指名读.齐读)

团团围住 气势汹汹 蛮不讲理 不由分说 一拥而上 拼命

(2)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读读课文前两段,注意这些词语,边读边想。(3)表演理解 “团团围住”(包围住)

表演结束,提问:这些杂草厉害吗?凶吗?(气势汹汹)杂草野蛮吗?他们讲不讲道理?(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多说话了吗?(不由分说,一拥而上)(4)小稻秧遇到这些蛮不讲理的杂草,怎么了?(当场病倒)他们得了什么病?(营养不良症)(5)指名读,评价,齐读 2.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

过渡:正当小稻秧身处险境时,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落下来。这是怎么回事?(1)再表演(3,4自然段的内容)

一学生—喷雾器,老师—杂草(生齐读第一句好,最后一句)(板书纷纷倒下)“纷纷倒下”说明什么?

(2)至此小稻秧脱离了危险,他们怎么样?(板书:跳起舞来)齐读第5段(3)分角色朗读3-5自然段 3.回答问题(1)这两个问题,能解答了吗?(生回答)(2)齐读全文

(四)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齐读 2.重点指导:杂 欺

(五)课堂练习

1.组词

茂(茂密)(茂盛)拥()()杂()()拼()()2.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争吵()的杂草()地说()的声音()的小稻秧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图片,由米饭和稻谷引出小稻秧。小稻秧成长过程中有一段什么不寻常的历险经历呢?继续学文。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回忆大概的故事情节。3.带着问题通读全文(1)课文中讲述一件什么事?(2)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3)是谁帮助了小稻秧脱险?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2段

(1)指名读课文的1,2自然段,思考杂草如何强营养?你能很快找出这些提示语中表示动作或神态表情的词语或短语吗?把它画下来。(2)朗读指导,体会杂草的蛮不讲理。

(3)指导重点句,体会小稻秧不能交出营养的原因。(4)杂草又是如何做的?体会“一拥而上”等词语。2.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小稻秧的营养正被杂草抢去,他能否脱险?在这关键时期谁帮助了小稻秧?(1)出示喷雾器的图片,讲一讲喷雾器是如何除草的?(2)小组合作学习喷雾器是如何帮助除草的?(3)交流是理解重点词句: “警觉”:A.警觉是什么意思?B。谁能把警觉表演出来?

指导朗读喷雾器所说的话。理解“欺负”,“倒霉”的意思,体会对杂草的愤恨之情。(4)戴头饰表演

3.过渡:游客喷雾器的帮助,杂草和小稻秧的结果又有什么不同?(1)读杂草有气无力说的话。理解省略号在这的作用,并读出语气(2)“纷纷”:纷纷倒下理解吗?请同学表演,并用“纷纷”造句。(3)小稻秧脱险后怎么样了?指导朗读喜悦的心情。

(三)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你会用什么办法除草? 2.总结要学科学,用科学。

(四)布置作业

篇3:从《小稻秧脱险记》说起

有一次听课, 执教者上的是《小稻秧脱险记》。课文中有些句子让我觉得很别扭, 课后找来课文仔细读了几遍, 愈发觉得不是味道, 索性对其做了一番细读。

《小稻秧脱险记》

一天, 水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 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一开头就把小稻秧当作弱势群体, 并用“气势汹汹”对杂草进行恶意刻画。殊不知, 在稻田里杂草的数量肯定大大少于稻秧, 这是常识。因此如果发生“激烈的争吵”, 喉咙响的、占上风的必定是“人多势众”的稻秧。)

小稻秧望着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 说:“我刚搬到大田来, 正需要营养, 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 (从这句反问句可以想象稻秧当时的气势不弱。) 这群杂草不由分说, 一拥而上, 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 (又一次将杂草描绘成小流氓。但杂草为什么要这么抢呢?) 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 当场就病倒了。 (留意“病倒了”。)

突然, 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 看了看天说:“不对呀, 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这时, 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这不是雨, 而是除草剂, 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 (“洪亮”一词宣布了喷雾器是正义的化身, 因此便可以为所欲为。) 杂草问:“你是谁?”“我是喷雾器大夫。” (大夫应该是救人性命, 这里却来取人性命。不知道作者怎么会加上“大夫”一词。) 喷雾器一边喷洒着除草剂, 一边大声地说, “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 现在轮到你们倒霉了。” (前面稻秧自己说“刚搬来”, 这里却说“平时”, “平时”在这里有“一直”之意, 岂不自相矛盾?“倒霉”一词大有以暴制暴、以牙还牙的意思。这种影响对孩子太不好了。)

稻田里的毛毛雨下个不停。 (绞杀的力度很大。) 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 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 (这是典型的描写敌人临死的语气。) 不一会儿, 杂草纷纷倒了下去。 (稻秧仅仅是“病倒”, 而杂草却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合理吗?)

一阵微风吹过, 小稻秧高兴得跳起舞来。 (原来病得还不重。) 他们吸足了营养, 又向上挺了挺身子。 (“他们”一词终于暴露出稻秧不是一个人。)

稻秧有生存的权利, 杂草也有生存的权利。在稻田里生存资源有限, 它们只好去抢夺。但是不是因此就要用除草剂消灭它们呢?是不是一定要把自己的生存建立在杀死别人的基础上呢?童话作品应该充满童真、童趣, 引导孩子向上、向美、向善。可这篇童话却是典型的斗争哲学的产物。尽管课文是这样写的, 但学生在课堂里不止一次地说, 要给杂草机会, 他们不想置杂草于死地。这是人性在闪光啊。可惜, 这些光芒太微弱了, 没有引起重视。为什么不请孩子们想象一个更好的结尾呢?既是语言训练, 又有人文熏陶。如果大家想到的结尾是杂草搬到草坪上, 大家各得其所, 平安生活, 不是很好吗?孩子们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答案。

我上网一查, 发现很多教师喜欢上这一课, 但是在我看到的资料中, 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杂草的生存问题。或许连作者与教材的编者也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这是不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呢?而这恰恰是最可怕的。

我可以想象到小孩子阅读此类童话, 会对其今后的成长产生怎样的后果。

我与小芦苇在教育在线上相识。我对《小稻秧脱险记》的细读也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还写了文章。拜读之后, 我有些想法, 先把芦苇兄的文章抄在这里。

凑凑热闹

恕堂对《小稻秧脱险记》的文本细读, 显示出他深邃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 很是让人佩服, 但这并不代表我就完全附和他的意见。

“一开头就把小稻秧当作弱势群体, 并用‘气势汹汹’对杂草进行恶意刻画。殊不知, 在稻田里杂草的数量肯定大大少于稻秧, 这是常识。因此如果发生‘激烈的争吵’, 喉咙响的、占上风的必定是‘人多势众’的稻秧。”掌握话语霸权的往往是少数精英, 弱势群体倒常常是沉默的大多数。杂草占鹊巢久矣, 作为现实中的既得利益者, 对小稻秧这群初来乍到却是真正的主人, 存在敌意是自然的。

“这群杂草不由分说, 一拥而上, 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 当场就病倒了”, 要不到营养, 那就抢, 符合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小稻秧不在沉默中暴发, 便在沉默中死亡。此段为后来喷雾器大夫的出场进行了铺垫, 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恕堂明显受托尔斯泰的“改良主义”“勿以暴力抗争”的思想影响。但托氏面对的是“整个人类”, 主流与异端之争, 毕竟是人类内部之间的矛盾。而在庄稼地这个特定的区域中, 杂草与小稻秧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们是先天的敌人, 不可能存在共荣的中间地带。要么小稻秧长得茁壮, 要么杂草丛生, 非此即彼。

为了喂养牲畜, 去田地收割草料, 不叫残忍, 在回家的路上, 故意践踏一朵野花, 那才叫残忍。双方为了各自的生存, 一战在所难免。恕堂批喷雾器大夫有杀戮倾向, 但此时有没有温情脉脉的改良武器可用?杂草会不会被小稻秧感化成朋友?如果杂草不纷纷倒下, 那么倒下的必然是小稻秧。课堂上, 学生提问能不能给杂草一个改正的机会, 老师不妨反问一下:杂草怎么改正?它们改正后的结果是什么?杂草能生存下来, 那么小稻秧的结局必然不妙。也许最终讨论的答案过于血腥, 但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生活中有鲜花微笑, 同样也有陷阱死亡。

《狼和小羊》写到大灰狼扑向小羊, 就戛然而止, 结尾显得惊心动魄。很多老师为了能给孩子留一个温馨的感受, 好心为小羊设计各种逃生办法。但我们知道小羊除了被大灰狼饱餐一顿, 还会有第二条路可走吗?

当然设下小稻秧与杂草互搏之局的, 是站在背后的人类, 但人类背后又是谁呢?想到博尔赫斯的那首诗:

棋子们并不知道其实是棋手,

伸舒手臂主宰着自己的命运,

棋子们并不知道严苛的规则,

在约束着自己的意志和退进。

黑夜与白天组成另一张棋盘,

牢牢将棋手囚禁在了中间。

上帝操纵棋手,

棋手摆布棋子,

上帝背后,

又有哪位神设下,

尘埃, 时光, 梦境和苦痛的羁绊。

愿以此文, 就教于恕堂。

我想, 芦苇兄的主要意思是稻秧与杂草同处一处, 成为“先天的敌人, 不可能存在共荣的中间地带”。因此只能“非此即彼”, 只能你死我活地争斗。如果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 好像是这样的。农田里出现杂草, 最后的命运就是被消灭, 或是成为牲畜的盘中餐, 或是成为肥田的养料。

不过, 我想说明的是, 我细读这篇文章是因为它是一篇教材, 是一篇童话。细读, 就要解构, 解构就要生出许多新的观点, 找到很多新材料。如果不围绕同一个基点展开讨论, 那么讨论就难免散乱, 逻辑就难免不清。我的基点是什么?是如何对这样一篇先天不足 (我认为它先天不足) 的课文进行二度开发, 使其对孩子产生有益的影响。

我的细读, 读到最后, 无非想说一句话, 大家都有生存的权利, 彼此要尊重对方的生存权。在自然界, 自然法则自会对各种生物的生存状态进行调整, 使其平衡。这是毋庸我们操心的。我说的尊重彼此的生存权主要是针对人类社会而言。

我的出发点是希望孩子明白生命是平等的, 我希望孩子们能通过对童话结尾的续写体会到“尊重生命”的愉快。这种“愉快”将对孩子今后的心智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我觉得, 在语文课中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启蒙, 切入点应该放在帮助孩子体会真善美。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把假恶丑揭露给孩子看。因为过早地让孩子看到黑暗, 会使他丧失对光明的向往。

芦苇兄从现实的角度来思考稻秧与杂草的关系, 而我没有, 因为这是童话故事, 它留给我们许多想象的空间。我觉得自己思考的角度和传递的观念会对学生更有益, 也符合自己提出的“启蒙语文”理念。

写到这里, 我忽然忍不住要换个思路, 从现实的角度来想想杂草与稻秧的关系。假设在一块无人料理的稻田里, 有杂草也有稻秧, 几个月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结果不会是只有杂草没有稻秧———一些“体质弱”的稻秧会死去, 而“体质好”的稻秧则会与杂草共存。只是稻穗不会很饱满罢了。这不是我凭空想象。一方面, 许多史实告诉我, 先人就是在杂草中发现稻子, 并开始不断改良品种集中种植的;另一方面, 我少年时从事过农田作业, 种过玉米、土豆、棉花、青菜等等, 对杂草与庄稼的关系有感性认识。杂草与稻秧成为敌人, 就像昆虫世界被分成害虫益虫一样, 都是人类主观决定的。人类的主观意志和过度活动破坏了自然界的和谐平衡, 而人类也因此正遭受着大自然的报复, 面对报复, 人类绝无获胜可能。早晚, 自然界会恢复平衡, 平衡才是永恒的。

所以, 如果我从现实的角度解读、教学这篇课文, 我的主题依然不会是“杂草与稻秧非此即彼”, 而是人类如何与万物和谐共处。

芦苇兄说我受到托尔斯泰的影响, 这话说得对。十多年前托翁薄薄一册《天国在我心中》对我的影响远胜于他的三大名著。我坚信只有改良主义才能改变现状, 宽恕、和解更是改良过程中的一剂良药。这也是我要传递给学生的核心思想之一, 将来他们一定会用上。

关于《小稻秧脱险记》的讨论持续了一周有余。一早看到我的朋友小冷的文章, 我忽然想到四个字———渐入佳境。先把小冷的文章抄在下面。

《小稻秧脱险记》, 这题目的意思是, 小稻秧遇到杂草即陷入险境, 喷雾器上场后获救即脱险, 这就已经将稻秧与杂草进行了人为的对立。反过来想, 杂草遇到喷雾器也是遇险, 被扑杀后本是遇难, 于文中却是痛快之事, 杂草岂非双重不幸?生存与否, 事在人为, 至少, 这篇文章没有告诉我们“人类如何与万物和谐共处”, 它给出的是个危险的信号。非此即彼, 固然有其必然, 但这个必然的前提就在于人的一手“造文”。同时, 这种必然已经是种残忍的分割。何以为稻秧, 何以为杂草, 取决于“人”, 人的好恶决定了物的存亡, 这是最可怕的。因为, 再往下, 那就是人的好恶也决定了人的存亡。在文中, 小稻秧与杂草从头到尾都是势不两立的, 两者已经被甄别开来。国人一向重视“身份”, 而“身份”的甄别, 很久以来, 害人无数。“对于未成年人, 最恶劣的影响不是暴力, 而是对暴力的命名”, 而身份的甄别, 恰恰可以带来无数的暴力之名, 任何一项都可以用来为暴君服务。

“人类如何与万物和谐共处”———或者, “万物如何与万物和谐共处”, 自尘土来, 复归尘土。人类同样是脆弱的, 或许正是这脆弱刺激了人类的虚荣与恶意, 一次次变本加厉, 成为世间万物的天敌, 这是最可悲哀的。

之所以到最后无话可说, 是对手头上的教材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失望。这篇文章, 分析到最后, 无形中肯定有着恶劣的影响。有些老师说上过课文以后学生对我们所说的这些几乎毫无感觉, 他们高高兴兴地看到杂草有气无力地倒下去, 小稻秧跳起了舞, 课文活泼生动, 学生觉得轻松。我想, 这就坏了。语文因活生生的人而存在, “小语姓‘小’, 小语姓‘语’不错, 但小语里面有‘大’, 小语要为培养明天的‘大人’服务。明天的好大人是今天的好小人, 好小人不是那种好好先生, 应该有健全的人格、独立的思考、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如果这般没心没肺的, 还谈什么好大人?

篇4:小稻秧脱险记

杂草们不甘心,在家里绞尽脑汁。突然,杂草大王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到了一个歪点子。它把杂草大臣都聚在了一起,说:“我亲爱的大臣们,最近城里不是搬来了一位神通广大的蝗虫吗?我们找它当我们的救兵不就行了吗?”大臣们纷纷连声称赞:“对对对,听说它无恶不作、兴风作浪,是小稻秧的敌人,大王太聪明了!”于是,杂草大王翻山越岭,餐风露宿,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蝗虫的洞穴。一到那里,杂草大王泪流满面,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悲愤交加地说:“蝗虫大哥,我们本想去向小稻秧借点儿营养来犒劳您,谁知那群小稻秧非但不给,还请来了那个该死的喷雾器老家伙。幸亏我腿长跑得快,要不,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小稻秧就是没有把大哥放在眼里。蝗虫大哥,您一定要为我们报仇雪恨,出了这口恶气啊!”蝗虫大王听了以后暴跳如雷,气得火冒三丈,气势汹汹地吼道:“这这……这群小秧子岂有此理,真是目中无‘虫’,不知天高地厚,看我今天怎么收拾它!哼哼,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不一会儿,蝗虫大王带着千军万马倾巢而出,浩浩荡荡地向水稻田出发了。原先水稻田还是晴空万里,骤然间乌云密布,原来是蝗虫们把水稻围了个水泄不通。蝗虫们见了小稻秧立刻口水直流三千尺,它们有的张开血盆大口,一口把小稻秧啃得不成样儿,还有的准备打包带走,回去和杂草一起分享。小稻秧们惊慌失措,它们大声呼救,被整得东倒西歪,奄奄一息,水稻田一片狼藉。

就在千钧一发时,青蛙警长蹦了出来,气冲冲地说:“光天化日之下,你们为非作歹,真是无法无天!”然后,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出它的大舌头,把一只只蝗虫吞进将军肚。蝗虫大王知道大事不妙,赶忙带着残兵败将逃之夭夭。

小稻秧对青蛙警长感激不尽,在微风中又向上挺了挺身子。

指导老师 肖丽娜

篇5:小稻秧脱险记教案

执教者:董燕荣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重点指导书写“险”。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课文层次,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精读感悟小稻秧遇险部分,通过抓关键词语感受小稻秧的柔弱和杂草的蛮横,并且在感悟的基础上读好人物的对话。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难点:精读感悟课文的第1、2自然段,通过抓关键词语感受小稻秧的柔弱和杂草的蛮横。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质疑问难。1.游戏:猜谜语,引出水稻。2.揭示课文《18 小稻秧脱险记》,强调“险”字书写。3.质疑:请大家再读一读课题,看谁能根据课题提问题。4.课件出示问题:

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小稻秧是怎么脱险的? 小稻秧最后脱险了吗?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由读一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各读各的。2.(出示课件两组词)

杂草 争吵 欺负 喷雾器 除草剂 警觉 拼命 纷纷 脱险 抢营养 3.师纠正字音,同桌互读。

4.开火车读第一行,男女读第二行。5.读4字词语:

气势汹汹 蛮不讲理 不由分说 一拥而上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整体感知。

(1)通过朗读课文,出示问题: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小稻秧是怎么脱险的? 小稻秧最后脱险了吗?

(2)点拨指导: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什么?(3)现在看谁能快速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出示)课文主要写:一群杂草跟小稻秧拼命______,小稻秧气得当场______。幸亏________向杂草喷洒________,最后 _________________。(指名回答,师评,生齐读)3.小结:简单地说就是讲小稻秧由遇险到脱险的故事。(板书:遇险、脱险)4.引导分层

全文一共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快速读一遍课文,找一找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遇险?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脱险的?(板书:1-2段写小稻秧遇险、3-5段写小稻秧脱险)

5.过渡:下面让我们首先走进课文的第一部分,看看小稻秧到底遇到了什么危险!

四、精读感悟,学习遇险。

1.(出示相关段落)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2自然段,默读时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并且用“_____”画出描写杂草的句子,想一想这是一群怎样的杂草?

2.指名汇报:描写杂草的句子有哪些

3.你能从哪个词语体会到这是一群怎样的杂草?(出示句子)

这是一群()的杂草。(可恶、野蛮……)4.理解“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等词语。

5.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就是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到了杂草的野蛮、可恶,让我们再好好读一读这两句话,读的时候,关键词语语气要加重。

6.面对蛮不讲理的杂草,小稻秧会怎么说?怎么想?结果如何?现在请默读第2段,用“﹏”画出描写小稻秧的句子(出示第二段)7.小结:刚才我们感受到杂草的凶,还感受到了小稻秧的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把1、2自然段好好读一遍。

8.分角色朗读1、2段,读出小稻秧和杂草的争吵。9.引导比较,造句。(1)比较句子:

A.一天,水稻田里发生了争吵。

B.一天,水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2)用激烈造句。

五、点拨生字,布置作业。

1.(出示生字)同学们,请看这篇课文的生字,先让我们齐读一遍。(生读生字)

这篇课文的生字大多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注意左窄右宽,有一个字比较难写 “欺”是左右等宽。

2.课后请同学们把生字描红,并抄写在生字本上。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小稻秧遇险,那么小稻秧是如何脱险的呢,我们留到下节课再学习。

七、板书: 小稻秧脱险记

遇险:1-2段写小稻秧遇险

篇6:18、小稻秧脱险记 教案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学习用“纷纷、激烈”造句。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表演课本剧。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杂草对庄稼的危害和除草剂能保护庄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共写课题

1、写课题

2、猜一猜:文章写什么?

3、提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学课文

1、师生讨论学习方法:自由朗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请教……

2、学生自读课文

3、激励学生再认真的读课文

4、检查

a读生字、词语

b 你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如:吵——说话少了就不吵了。

三、按照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要求再读课文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把喜欢的词语划出来;思考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做上记号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价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自读,划出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

2、指导朗读:气势汹汹(读出语气),小稻秧遇到了什么?气势汹汹说明杂草怎样?

3、读后评价,读出杂草的蛮不讲理,小稻秧的软弱无助。

4、小稻秧怎样说的?杂草又是怎样的?——谈自己的体会,从哪个词语说明霸道——一拥而上,拼命、团团围住

5、表演:团团围住——快把营养交出来!

6、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欺负弱小的?

8、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五、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对话提示语中的某些词语,读出相应的语气。

2、交流:说说各人读懂了什么。

3、结合插图讲解:喷雾器——

除草剂——

毛毛雨——

4、分角色朗读

5、表演——脱险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1、朗读,思考句子意思

2、换说法,谈体会

六、作业:

1、分角色朗读课文

板书:

小稻秧

遇险(病倒)——喷洒除草剂——脱险(挺直身子)

|

|

杂草

|

|

.+

+-.

纷纷倒下

篇7:《小稻秧脱险记》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文章采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杂草对小稻秧生长的威胁,以及喷洒除草剂能保护小稻秧。通过学习,要让学生知道一些相关的农业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中出现的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内容的表演,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今天这节课,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将要来到农村去,看看那里的水稻田里发生了什么事?(揭题)学生齐读。

2.理解:小稻秧是什么?脱险是什么意思?

介绍:记记载下来的事情。

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生说)再齐读课题。

3.课题中,哪个词语的意思最关键?(脱险)

紧扣这个词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说,出示)

(1)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2)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齐读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

1.先带着这两个问题,听课文录音。

2.读后回答:

(1)是谁让小稻秧遇到了危险?

(板书:杂草)

(2)又是谁让小稻秧脱离了危险?

出示:喷雾器的图片(介绍:喷雾器、除草剂)

(板书:除草剂)

3.学录音,自读课文。

读完回答:可稳拿几个自然段讲了小稻秧遇险,那几个自然段讲了小稻秧脱险?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出示词语:(学生指名读、齐读)

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一拥而上拼命

2.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注意这些词语,边读边想。

3.表演理解(请理解的同学上台)

团团围住(包围住)

表演结束,提问:这些杂草厉害吗?凶吗?(这就叫气势汹汹)

杂草野蛮吗?他们讲不讲道理?(板书:蛮不讲理)

杂草让小稻秧多说话了吗?(这就是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4.小稻秧遇到了这些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板书:当场病倒)

他们得了什么病?(营养不良症)

5.指名读,评价,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

过渡:正当小稻秧身处险境之时,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1.再表演(3、4自然段的内容):

一学生喷雾器,老师杂草(生齐读第一句、最后一句)

(板书:纷纷倒下)纷纷倒下说明什么?

2.至此,小稻秧脱离了危险,他们怎么样?(板书:跳起舞来)齐读第5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3~5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这两个问题,能解答了吗?(学生回答)

2.齐读全文。

六、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齐读。

2.重点指导:杂、欺、喘

七、作业:习字册

板书设计:

30.小稻秧脱险记

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杂草

小稻秧

蛮不讲理

当场病倒

纷纷倒下

篇8:《小稻秧脱险记》公开课教案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手指课题)——

生齐读课题《小稻秧脱险记》。

师:你们认识小稻秧吗?一起来听听它的自我介绍吧。(播放与小稻秧有关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小稻秧对人类的贡献)

【评析】执教老师通过微课导学,让学生认识小稻秧,同时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二、初读正音,厘清脉络

(一)认识生字

师:小稻秧是我们的朋友,它从课文里挑出了10个生字来考大家。谁来领着我们读一读?

生:杂、拥、剂、喷、欺、喘、汹、蛮、搬、霉。

师:这名同学读得很好!上课之前,同学们在《问卷星》中选出了自己认为最容易写错的生字。(多媒体课件出示学生投票率最高的生字“喷”)原来是它!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个字,伸出手指,跟着电脑老师写一写。

师:剩下的9个生字,请大家4人一个小组进行交流学习。(师巡视)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把生字认真描红一遍。(提示写字时要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

【评析】执教老师利用《问卷星》调查学生普遍认为容易写错的生字,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字教学,既挖掘了学生的识字潜能,又提高了识字效率。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问卷星》的内容,省时高效,发挥了信息技术的即时反馈功能。

(二)理解词语

师:接下来,小稻秧又从课文里挑出了一些词语考大家,谁敢来挑战?

多媒体课件呈现下列词语

嚷道 争吵 杂草 气势汹汹 蛮不讲理

欺负 纷纷 警觉 不由分说 一拥而上

生自由练习读词语,然后以“开火车”的形式朗读词语。

师:你们都明白这些词语的意思吗?一起进入词语库去寻找答案吧。(通过平板电脑将词语库发送到学生的平板电脑,学生自主学习,计时2分钟)

师:现在比一比谁是最强大脑。谁来说说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可以用工具书查一查。

生1:“争吵”是吵嘴的意思。

生2:“一拥而上”是指一下子全部挤上去。

生3:“蛮不讲理”是野蛮不讲道理的意思。

师:这几位同学都说对了。其实,利用工具书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更多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评析】词语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语教学是小学中段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会理解句子乃至文章的大意,进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词语教学过于单调乏味,会令学生失去主动学习的欲望,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掌握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词语库”相当于小型的专题模拟网页,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师:现在请你们用手指头告诉老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生:(出示5个手指头)有5个自然段。

师:很好,现在请5个同学分别读一读这5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读课文,教师将学生没有读准确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

师:刚才有的同学没有读准确这几个词语,谁来带领我们读一读?(出示词语:欺负、蛮不讲理、气势汹汹)

生举手领读。

师:这名同学声音洪亮,读得字正腔圆,真棒!只要我们多练习,就一定能够读准确。

【评析】学生特别喜欢分段读课文的读书方式,即每人读一段,一方面可以降低读书难度,即便是读书能力较弱的学生也乐意并能够将一段话读通顺,另一方面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都能够获得锻炼的机会。只要读书方式多样化,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能够达到读书时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的要求,并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三、厘清课文脉络

师:课题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小稻秧脱险的故事。

师:小稻秧有脱险的经历,就会先有遇险的过程。(板书:遇险)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稻秧遇险的过程,哪几段写了它脱险的经历?

生默读课文,找出小稻秧遇险和脱险的段落,师板书:第1—2自然段写小稻秧遇险,第3—5自然段写小稻秧脱险。

师:课文中的角色除了小稻秧还有谁?(贴词卡:杂草、喷雾器……)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谁来说?

生:小稻秧遇险,在喷雾器大夫的帮助下,脱离了危险。

师:这名同学说得十分简洁,我们也像他一样,用一两句话把故事讲清楚。同桌之间你说我听,一起来练习一下。

【评析】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厘清课文层次,是义务教育第二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也是学生应当具备的重要阅读能力之一。教学不同的课文,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执教老师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为学生的阅读体验做了铺垫。

四、精读课文第1、2自然段

师: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我们先来看看小稻秧遇险的过程。首先轻声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然后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小稻秧和杂草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水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师:我们来看看它们在吵些什么?请同学们再次默读第1、2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杂草说的话,用横线画出小稻秧说的话。

生边默读边画线,教师用平板电脑现场勾画。

师:请同学们分角色读一读小稻秧和杂草的对话,男生扮演杂草,女生扮演小稻秧,除了人物对话,还有一些不是人物对话的语言,这是旁白,旁白由老师来读。

师生共同读课文。

师:杂草对小稻秧嚷些什么?是怎样嚷的呢?

nlc202309080904

生:气势汹汹地嚷。

师:“汹”是什么偏旁?右边是“凶”,指的是这凶狠的气势像潮水一般向我们涌过来。

生:“嚷”有三张口,声音肯定特别大。

师:对。你假装气势汹汹地嚷嚷给我们看看,好吗?

生1示范大声嚷嚷。

师:谁能带着动作和表情气势汹汹地嚷一嚷?

生2示范气势汹汹地嚷嚷。

师:你真是一个实力派小演员,再给我们表演一次,好吗?大家注意看他的动作和表情。

生2再次示范,表演气势汹汹地嚷嚷。

师:这架势,这气场,这就叫——

生:气势汹汹。

师:对。小稻秧被杂草团团围住了吗?(教师扮演小稻秧站在几个学生中间进行示范)

生1:没有,因为围的人太少了。

生2:这只能叫围住。

生3:全班一起围成里三层外三层,密不透风才叫团团围住。

师:这名同学说得好!“杂草们”别光站着,你们还得带着动作,气势汹汹地冲我嚷嚷呢。

生将老师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着。

师:你们真野蛮,真不讲理,这叫——

生:蛮不讲理。

师:我们生气的时候能够蛮不讲理吗?(贴词卡:蛮不讲理)爸爸妈妈生气的样子是气势汹汹的吗?(贴词卡:气势汹汹)同学们,在电影、电视剧里看到强盗、土匪抢劫,我们可以用蛮不讲理来形容他们。

师:杂草要抢小稻秧的营养,能给它吗?

生:不能。

师:这块田是谁的家?

生:是小稻秧的家。

师:如果你就是小稻秧,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快用笔写下来。(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稻秧 地说:“ 。”)

生练习写话,师巡堂。生写好后用平板电脑上传小练笔,教师进行实时点评。

【评析】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使用平板电脑练习写话,代替了练习本,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为教师的实时指导提供了条件。

师:小稻秧说的话句句在理,可惜的是,作者没有把它们写进故事里。现在,我们通过朗读来弥补这个遗憾。

生:一天,水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生1:望着这群将自己团团围住的杂草,小稻秧说:“请你们离我远点。”

生2:望着这群气势汹汹的杂草,小稻秧说:“你们凶也没用,我就是不给。”

生3:望着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小稻秧说:“这块田又不是你们的,凭什么要我交出营养?”

师:小稻秧有这么多的话想说,它怎么就不说呢?

生:因为杂草不给小稻秧说话的机会,不由分说地上来就抢营养。(贴词卡:不由分说)

师:这是什么意思?谁不让谁说话?

生:是不让人分辩的意思,杂草不让小稻秧说话。

师:正因为杂草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地和小稻秧抢营养,所以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当场就病倒了。

师:故事学到这儿,我发现第1、2自然段有好多个四字词语(指板书)。如果把这些四字词语都删掉,(多媒体课件删除原文中的四字词语)你们觉得好不好?

生1:不好,如果删掉的话,小稻秧和杂草的对话就不生动了。

生2:没有这些词语的话,我觉得小稻秧和杂草的对话都是面无表情的。

师:说得对!这些词语能够让故事更精彩,那么我们就把词语都还回去吧。(多媒体课件重新还原这些词语)我们讲故事,要想抓住听众的耳朵,就得用上丰富的词语。你学会了吗?

生:学会了。

师:老师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绘声绘色地说。现在我们一起来掌握这个本领吧,先是男生读,然后女生读。

【评析】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备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文中“气势汹汹”“团团围住”等关键性词语,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加强文本体验,再借助多媒体课件及平板电脑等信息技术,创设多种情境,师生共同读书,促使学生深刻理解词句的含义,在课堂上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凸显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

五、结束

师:下课了,课后请同学们把朗读作业上传到班级微信群,别忘了,给你喜欢的小伙伴点个赞。

师:小稻秧遇到了危险,他又是如何脱险的呢?咱们下节课再来聊一聊。

【评析】语文阅读课应当以读为本,但读书又与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教师设计了让学生到班级微信群进行朗读的环节,给予学生展示的平台,既让学生学习借鉴他人的长处,又让语文学习得以延伸和拓展。

【总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小学语文教学应当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动手动脑的同时,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让阅读教学“活”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少讲、精讲,以生为本,让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这在执教老师的课堂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一、“以生为本”真落实

《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该课教学中,执教老师通过情境表演、突破关键词等教学,让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本表情达意的作用,“小稻秧”和“杂草”两个人物形象无需老师分析,学生在自读、自演、自悟中自然能够体会,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

二、信息技术巧融合

在这节课中,执教老师巧妙地将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比如:教师课前通过《问卷星》统计得出学生认为比较难写的生字,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学;播放微课视频,让学生对“小稻秧”的认识变得直观、生动、形象;在词语教学中,通过平板电脑发放词语库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动手摆一摆”环节,先4人一个小组动手摆放,再通过平板电脑拍下摆放结果,上传并投屏,最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在“小练笔”环节,待学生完成练习后,拍照上传并投屏,全班共享思维的结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教师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情,适时调整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

(注:该课例在2016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创新(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责编 欧孔群)

篇9:《小稻秧脱险记》公开课教案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30课,齐读课题

2、课件出示,看这些小稻秧长得怎么样?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想一想,课文哪几自然段写了小稻秧遇到了危险?哪几自然段写脱险?

(板书

遇险

脱险)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打开书本,默读1、2节,找一找从哪些句子看出小稻秧遇到了危险?

2、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这群杂草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

3、自读这两句话,找出说明小稻秧遇险的词语。

交流,加点(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嚷、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抢)

4、指导朗读句子,通过表演理解词语。

5、朗读1、2节,发头饰表演,再读

6、是啊,小稻秧垂下了头,脸色蜡黄,病倒了。课件出示发黄的稻秧。

突然,小稻秧的救星来了,是谁?课件演示喷雾器。

三、学习3、4自然段

1、听3、4自然段课文录音,一边听一边用横线画出杂草说的话,用曲线画出喷雾器大夫的话。

2、交流:杂草说了哪些话?喷雾器说了哪些话?课件出示。

3、请看前面,谁把第一句读一遍。

理解警觉,可表演。(点出)

4、喷雾器大夫是怎样回答的?声音是怎样的.?(点出)

5、指导朗读

6、自己练习下面的对话

7、指名、练习、指导对话。

8、理解纷纷,站起来做动作。

9、同桌互相练习对话,可配上动作。

10、练习朗读3、4自然段。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杂草被喷雾器大夫收拾光了,没人再跟小稻秧抢营养了,小稻秧脱险了,看!(课件演示),多神气,多高兴!

2、小稻秧脱险了,你们高兴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1、分角色朗读课文(发头饰)

2、总结课文,(板书:抢洒→)

3、学习了课文,老师还想知道后来小稻秧长成了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4、指名答,课件出示成熟的稻子。

这些稻子长得怎么样?看着这些稻子,你们想到了什么呢?(同桌讨论)

5、交流,可当个小作家写下来,回去告诉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听!

板书

30小稻秧脱险记

遇险

→脱险

篇10:《小稻秧脱险记》公开课教案

小稻秧身边的杂草终于被消灭了,他们又恢复了健康,每天都在茁壮成长,因为他们想早点为人类做贡献。

可是,一连许多天都不下雨,大地上都裂开了缝,像蜘蛛网似的,小稻秧们嗓子都快冒烟了。突然,小稻秧们感到一阵清凉,抬头一看,原来是农民伯伯正给小稻秧们一桶桶地浇水。不久,地又变成了原来的样子。农民伯伯们的衣服全都湿了,可是他们一点也不在意。

小稻秧们继续生长着。“呀!我的手好痛!”小稻秧叫了起来。再一看,原来是一只蝗虫,只见他全身都是绿色的。这时,青蛙卫士们来了,他们一个个蹦来蹦去,不一会儿稻田里的蝗虫就都被消灭了。晚上,稻田里开了一场派对,“呱呱呱……”听,是青蛙卫士们在唱歌呢!

小稻秧每天都在茁壮地成长,不久就穿上了金光闪闪的裙子,他们不再是小稻秧了,已经变成了成熟的稻谷。收获的时候终于到了,一辆辆收割机开了过来。只见收割机的上面有一个人,前面有一个大滚轮,稻谷们都被装到了一个大袋子里,被运到了城里的加工厂。过了一会儿,黄澄澄的稻谷就变成了白白胖胖的小女孩。

小稻秧们终于可以为人类做贡献了,他们心甘情愿地被人们做成了香喷喷的米饭。当你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你听到了他们愉快的笑声了吗?

海光小学三(5)班

篇11:小稻秧脱险记

水稻田里一片安静的景象,连风声雨声和树叶飘落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可是,不知怎么得安静的景象一下凝固住了。原来是群可恶的虫子在津津有味地吃小稻秧嫩绿的叶子。

小稻秧看着这群蛮不讲理的虫子在叮咬自己的营养,痛苦极了!小稻秧看着这群不讲理的虫子,对它们说:“你们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就可以得到前所末有的成功。”这群虫子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拥而上,准备把小稻秧的营养抢个精光。小稻秧的营养快被吃光了,它的脸色跟蜡那般黄,立刻就病倒了。

不一会儿,天上就下起了毛毛雨,一条虫子警觉地抬了抬头,看了看天说:“太阳高高挂在天上,怎么可能下雨呢?”这时,一阵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这不是雨,而是来收拾你们的杀虫剂”。虫子问:“你是谁?”“我是杀虫剂伯伯”杀虫剂洒出的药水非常管用,虫子们没法抵抗,只好乖乖的投降了。

一阵阵微风吹过,小稻秧恢复了体力,又开始茁壮成长起来。

篇12:小稻秧脱险记续写

这一天,小虫正吃得津津有味,突然半空中传来了清脆悦耳的歌声,一群小鸟张着翅膀,在稻田上空盘旋。小鸟的歌声真是太好听了,虫子忍不住大声喊道:“小鸟小鸟,你们下来唱歌吧,我请你们吃小稻秧!”说时迟,那时快,小鸟一个俯冲,扬起尖尖的嘴巴,对准小虫一啄,小虫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变成小鸟腹中的美餐了。

小鸟轻蔑地说:“这是哪里来的笨蛋小虫啊?难道不知道我们鸟类最喜欢吃虫子吗?没文化,真可怕!”

篇13:《小稻秧脱险记》续写

一天,小稻秧感到自己疼痛难忍,低头一看几只虫子正在咬他。无辜的小稻秧对虫子们说:“虫子大哥,我好痛啊!请你别再咬我了,可以吗?”气势汹汹的虫子说:“我都三天没吃东西了,你这么鲜嫩,真是合我胃口。”说完便一拥而上,拼命地吃小稻秧。小稻秧痛得嗷嗷直叫:“救命啊!救命啊!”

泥鳅弟弟听到了叫声,钻出地面说:“小稻秧,你可别说我见死不救啊,因为我不吃虫子。但我知道树医生——啄木鸟姐姐吃虫子,她肯定能救你。”说完,泥鳅弟弟就去找啄木鸟姐姐了。过了一会儿,啄木鸟姐姐来了,她绕着小稻秧飞了一圈,说:“小稻秧,我也救不了你,因为我的嘴巴又大又尖,会把你也吃掉的。我知道青蛙哥哥可以救你,我去找他来。”青蛙哥哥来了,他看了下小稻秧说:“这么多虫子啊,我来不及吃呀!我得把我的兄弟姐妹全叫来。”呱呱呱,青蛙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田里,伸出长长的舌头,把一只只虫子吞进了肚里。青蛙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一个个挺着圆滚滚的肚子唱着歌儿回家了。

一阵微风吹过,小稻秧又跳起了舞,唱起了歌,向上挺了挺身子。

篇14: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反思

走入历史长河,让我们一起回顾教育的昨天。20世纪60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与培养;70~80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我的语文教学《小稻秧脱险记》过于强调工具性的一面,导致知识的灌输与能力的训练做过了头,致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和机械状态;90年代后期,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于是我们的课堂又出现了如此场面:一堂语文课热热闹闹、旁征博引、花样翻新,但若问结果如何、收获何在,却说不大清楚,究其原因主要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极端对立所致,这无疑会使学生学得肤浅,使语文学习失去意义。许多老师在困惑、在迷茫,不知道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应如何进行,我也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之中。

深入地学习与不断地反思使我豁然醒悟:其实我们的困惑与迷茫来自我们对教育教学理论认识的浅薄与偏离;来自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的肤浅理解;来自我们对旧课程的依恋;更来自我们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行动上的举足不前。只要我们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体验,关注人文思想的渗透,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生的语文素养定会得到提高。

语文课是学习言语的过程。学习言语必须在精神生命活动支持下,通过言语实践习得言语规约,也必须在言语规约的帮助下,通过言语实践,提高精神生命的品位,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在语文课程之中。《小稻秧脱险记》一文中的一句是“快把营养交出来!”,以往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读出凶狠的语气或以范读的方式让学生模仿,将自己的语言体验代替了学生的语言实践和情感体察,这样的语文教学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其结果为学生拿腔作调、单纯模仿,从而使语文学习失去了意义。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尝试将学生带入童话般的世界中,让他们自由地朗读。我听到了孩子们怀着不同的心情读出了不同的语气,拿腔作势的、外强中干的,更令人激动的是有的学生因想到杂草无理取闹其实内心怯搦,因而读出了凶狠而又胆怯的语气。他们无拘无束地表达着内心的情感、尽情地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学生在教师设置的不同情境中充分地朗读,充分地感悟祖国语言蕴含的丰实与多彩。学生感知于外,受之于心,这一教学设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知识可以给予,能力可以在实践中通过训练提高,而情感既无法给予也无法训练,情感只能去培养,只能靠语言这个载体去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番话时刻警醒我在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情感作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于是在教学三年级《小稻秧脱险记》一课中,便出现了这样的环节设计:“用形体语言与情感语言相交溶理解文中较难的词语”。教学的效果出人意料、令人振奋。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积极展开想像,争先恐后地表达:此刻,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在科学的天地里自由地飞翔。他们热爱科学、喜欢小稻秧的情感在形象的口头表述中流露出来,思维与情感为之聚合,在言语实践中,提高了精神生命的品位。“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这一过程,不但提高了教学水平,更让我饱尝了教学成功的喜悦,领悟了情感与思维的真谛――没有了情感,语文只是一堆无生命的符号,思维也会毫无意义;没有了思维,语文只是一堆抽象的文字,情感将不复存在。情感与思维的同步生成与发展才能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实现两者的统一不仅要靠教师,更要靠学生这一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作为服务于学生实践的主体,启发、引导、组织、规范学生的认知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从依赖教师到独立自主地学习,最终成为语文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对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认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记得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这样说过:“当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在语文教学中贯彻人文精神,使情与思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定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好人文的底色。

课堂教学呼唤教师教学的实践智慧。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它具有显现的个性特征;是装在头脑里的,往往是不能以文本方式陈述和传递的缄默的知识;是将经验、顿悟、智慧、体验、经历与情感融为一体的,镶嵌在实践活动中的情景性的知识;是教师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并在反思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过程。

篇15:《小稻秧脱险记》说课稿

务基小学

向屏

一、说教材

《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于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故事中的主角就是小稻秧、杂草、和喷雾器大夫。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遇险”、“脱险”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2)写水稻田的杂草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当场就病倒了。小稻秧遇险了。第二部分(3-5)写喷雾器大夫及时赶到帮助小稻秧收拾杂草。最后,杂草纷纷倒了下去,小稻秧脱险了。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全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二、说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气势汹汹”、“蛮不讲理”、“警觉”等词语的意思,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演一演。

3、初步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4、让学生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说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会用“纷纷”、“激烈”造句。让学生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四、说教学准备

小黑板、图片

五、说教法、学法

(一)、创设情景,读演感悟。情境的创设旨在让学生们的积极情感贯穿课堂始终,只有调动起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达到学生爱语文、会学语文、学好语文的目的。所以课堂上我创设不同的、最能激起他们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读读、讲讲、演演中感悟课文语言,使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

(二)、小组合作,启迪智慧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必须落实到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各小组合作表演时,教师鼓励小组成员人人参与、各抒己见,共同完成表演任务。当然,合作是建立在主体参与的基础上的,它不是一种顺从,更不是一种依赖,而是一种成员之间的相互接纳,相互认同,相互启发和相互鼓励。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对自己在本堂课中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所了解,引导自己学习。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理清文脉)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叙述事件的六要素,即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和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和

(六)演一演,让学生深入品读感知课文。学生是认知和发展的主体。教育的本质就是唤起学生主体内在的需要、动力,发挥学生主体性,帮助学生不断地创新自我。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体会杂草的“气势汹汹”、“蛮不讲理”,小稻秧的柔弱无助,喷雾器大夫的正义凛然。

(七)、升华体验,综合实践,这一环节既对课文作了拓展延伸,又使学生受到“要珍惜粮食”的教育。

(八)、作业设计,既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受到珍惜粮食和感恩祖国的教育。

七、说板书设计

上一篇:新钢结构设计规范下一篇:服装店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