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而告之人教版美术

2024-04-30

广而告之人教版美术(精选5篇)

篇1:广而告之人教版美术

第四单元

校园艺术节

第1课

广而告之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招贴创意设计的作用和特点及其构成要素,并能将掌握的招贴设计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动主题中的优秀奖牌、奖杯作品赏析,让学生了解奖牌、奖杯的创意设计与制作工艺,培养初步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技术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制作,了解工艺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培养学生严谨、耐心、工整、精细的制作态度。

【学习重难点】

学生从图例中认识到招贴画的重要性,体现招贴画的表现形式及艺术魅力,能通过简单的形象语言表达艺术主题,发挥招贴画的宣传作用。

【课堂导入】

讨论:7月1日是什么节日?(建党节)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我们宣传的最好形式是制作海报,也就是广告,并将它展示在各个公共场合,我们把这种画称为招贴画。

【自主学习】

一、请小组展示,说说什么是招贴画?它有什么作用?招贴画有什么类型?

二、欣赏老师展示的图片,给它按照不同类型分分类。

三、怎样制作招贴画,来分析一下招贴画。欣赏课件:注意招贴画的特点,招贴设计要素。

1、招贴画的特点:

1)慨括有力的图形:能让人产生强烈的震撼,过目不忘。

2)鲜明的色彩:能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紧紧抓住了观赏者的视线。3)富有号召力的文字:能让人仔细品味其中的内涵,起到宣传鼓动的目的。4)构思奇特的创意:无需过多的视觉符号,却能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2、招贴设计的构成要素

1)图形:一个好的招贴通常图文并茂,图片的选择一定要与“主标题”所表达的内容有关。

2)文字:主标题是招贴所传达的主要信息,传达的内容应该简洁有力,第一眼就能吸引人们的目光。说明文字应言简意赅,字号不宜过大,注意在版面中整体把握主次关系。

3)色彩:适合主题创意,有个性,引人注目。

四、欣赏更多招贴图片,说说其中的创意之处。

【课堂练习】

为学校5月举办的“我的梦,中国梦”演讲比赛设计一个宣传招贴画。

【展示评价】

小组选出优秀作品在黑板上展示,由全班选出一幅最优秀的,贴在学校通知栏中。

【总结反馈】

篇2:广而告之人教版美术

一、人教版和湘美版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

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内容的呈现以活动方式进行,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学习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容的呈现上遵循着“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开始—涉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知识跟进—侧重内容表现的内容为主轴—特色手工课和电脑课压轴—综合探索课程和美术鉴赏课程”的框架。教材的体系结构也具有一定的规则性,都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教材按照先后顺序分为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欣赏•评述”这四个学习领域,并以此设置不同的课题,其中前两个领域穿插较多。

湘美版美术教材是业内评价较高的一个版本教材,其题材内容的基本准则和选择要求是生活性、社会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在课程呈现上由灵魂松散的结构组织方式逐步演化形成向集中、相对严密、较完整地开放的美术学习课本体系,实行由单位组课、单元组课、单位课余单元课混编的组课形式。

二、人教版和湘美版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的相同之处

两个版本的美术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上均以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原则,遵循课程编写理念,符合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一)体现美术课程性质

例如人教版和湘美版教材均在“造型•表现”领域设置了有关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等)的学习内容:人教版的《彩色连彩点》《有趣的半圆形》等课程,湘美版的《绕绕涂涂》《小雨沙沙》等课程,从多个角度体现美术课程的视觉性要求。

(二)遵循课程基本理念

两个版本的美术教材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编写教材的出发点,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关注文化和生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两个版本的教材在四个学习领域有很多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雨、烟花、水果,动物等等。

(三)符合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教材的编写要注意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艺术的结合。这两个版本的教材在这一方面均符合教材编写的要求。人教版和湘美版教材在“欣赏•评述”领域设置了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国内外优秀艺术作品的课程。

三、人教版和湘美版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的不同之处

(一)内容选择的侧重点不同

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中涉及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的内容较少,小学一、二年级的关于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内容更多的只涉及点、线、面和色彩知识学习,在这一方面湘美版则涉及的比较多,所占课程比例较大,除了点、线、形状和色彩的学习之外,也涉及到有关造型的知识,以及一些更专业的知识(剖面图)。除了美术基础知识学习的比重不同,对于技法的要求来说,人教版的教材不过分强调技法,学习的内容更多的是集中在内容的学习,而非形式;湘美版小学美术教材在美术基础知识学习这一方面较为看重,每个课程的副标题都清晰的指出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技法。

(二)内容呈现的方式不同

虽然两个版本的教材均是按照美术课程标准将学习内容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呈现,但是四个领域的融合程度不同,并且课程的呈现方式也不相同。人教版的教材在“造型•表现”领域与“设计•应用”领域融合较多,其他领域之间分界较大,融合性不强,人教版教材的课程呈现有很强的规律性,例如人教版美术教材第一节课均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最后三节课分别是“电脑美术”,“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最后一课是“欣赏•评述”部分。湘美版教材的课程基本没有什么规律,各个领域融合性较强,且课程之间有一种很明显的递进关系,不仅各个年级的课本之间有递进关系,同一册课程之间也呈现出一种单元式的、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

(三)图例选择和所占比重的不同

人教版教材在图例的选择上倾向于挑选相关主题方面的艺术家的作品供学生欣赏。在比重上,人教版的图例在一节课中比重较大,每个课程有一半多的页面是图例的呈现,包括中国传统艺术、现代艺术,外国艺术等,且在艺术作品的选择更注重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国外艺术的结合。湘美版教材较少选择艺术家的作品作为图例,更多的选用学生作品,且图例所占比重较小,大量的篇幅是技法的掌握和知识的学习。

四、结语

人教版和湘美版小学美术教材都是根据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结合美术教育实际教育情况和需求编写的,两套教材都是几十年教学实践的结果,都是非常不错的教材,但也有美中不足之处。通过上述的分析比较,我认为人教版美术教材应注重各模块之间的融合和利用,让每一个模块互相联系,发挥它们的最大价值,不可流于形式。图例的选择要精,数量不是关键,合适才最为重要。湘美版教材应减少一些技法性的要求,图例的选择也应该偏重名作欣赏,而不是过多的过程图片,学生作品。同时,两版教材的编写要考虑教材的可实施性,不仅要考虑学生的使用,也要考虑老师运用教材的程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尹少淳段鹏.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3:广而告之人教版美术

一、两版教材的共同特征

1.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及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教学的出发点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尤其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探究、进行合作性学习,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两版生物教材均在内容设计上融入了这一理念,不仅注重培养生物学基本知识与技能,更加涵盖了与学生紧密相关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内容,始终将培养学生的基本生物学素养,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入整个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两版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又尽可能地体现当今社会生态教育所倡导的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理念。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两版教材均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人教版教材编排的“问题讨论、实验、思考与讨论”等板块;苏教版教材编排的“边做边学、课题研究、积极思维及课外探究”等板块。教材中的实验内容遍及各个章节,且两版教材在编排部分实验活动时,均没有直接给出相关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动手操作、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等得出相应的结论。环环相扣的实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巩固、升华所学的新知识,在构建学生知识系统结构的同时,引导学生探究合作,提升学生实际操作与解决问题的知识应用能力。

2.图文结合、色彩鲜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两版教材在板块设计上,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编排,教材中涉及大量的摄影图和绘画图,具体形式有:显微镜下多样的细胞图、生态系统结构图、人物图、示意图、对比图、概念图、遗传图等。通过图示对生物体的结构形态特征、生殖和发育变化、生活场景以及自然界的生态环境等相关概念的关系进行生动的描述,摒弃单调的文字叙述,使学生在感官上具有更深层次的体会,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明的展示,有益于抽象复杂的知识具体直观化,并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建构生物知识体系。笔者统计图示使用情况后发现,两版教材仅在“细胞的分子组成”知识模块中,为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就使用了大量的插图,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在此模块中均使用了17 张图示,图示类型分别为:摄影图、结构图与示意图等,部分图示中还不只采用了一种图示类型。如:人教版教材在“蛋白质的功能”知识点编排中使用了多幅插图,这些插图均包含在“图2-7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示例图示”中,其中插入了羽毛、肌肉、头发、蜘蛛丝等摄影图,辅以胃蛋白结晶的结构图、血红蛋白示意图等,其目的在于阐释蛋白质在细胞中所具有的多种功能,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已有知识经验的迁移,同化新概念,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两版教材的差异之处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体之一,教材的文本研究是教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从教材的课程容量、内容难度、编写体例、设计风格、呈现风格以及课程的综合性进行研究。[4]本文选取课程容量、内容难度以及编写体例三个维度,对两版教材进行对比分析。

1.课程容量

课程容量是教材对比分析的重要指标,是指教材所设计的知识总量,常常通过课程内容的多少来体现,即一节课教师备课时设计的教学内容。当然课程的容量不是越大就越好,需要同时考虑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学生在课堂中思考、讨论、总结与收获知识等行为,总体来说课程容量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交互过程,是促进教学相长的一系列内容安排。因此,笔者就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的课程内容分布进行比较分析。

课时安排,即完成本章节教学所用的总课时数,通过表1 可看出人教版教材在细胞的分子组成模块中所需课时数为8,而苏教版教材则需6 个课时。两版教材章节的排列与课程内容的设计顺序上有所不同,人教版教材将整章内容分为五个小节。苏教版教材将整章分两个小节,其中内容安排具有差异的地方为:首先,苏教版教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将人教版教材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安排在此小节中;其次,苏教版教材第二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将“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独立安排在第二节的第一板块中,人教版教材则将此放在了第四节“细胞的糖类与脂质”板块中;再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放在第一节,苏教版教材将其分散安排在了相应的各个生物大分子板块中。

经对比后发现其他内容设计无明显差异,两版教材均依照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进行编写,但所用课时数目有明显差距。首先,苏教版教材在第一节中的内容设计远大于人教版教材中的内容,但所用课时仅为人教版教材的1/3;其次,在蛋白质与核酸内容的课时安排上也少于人教版教材,还并未将实验内容的板块计算在内,还要考虑到学生参与课堂、思考问题、探讨交流的环节。由此可见,苏教版教材的课程容量大于人教版教材的课程容量。

2.内容难度

教材的内容难度,即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将两版教材的内容难度进行量化,采用可靠的数据与课程标准做以比较,为教师使用教材提供有效参考。影响教材内容难易程度的因素主要有课程的时间、课程的广度、课程的深度。其中课程的时间可用课时的多少来量化;课程的广度是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广泛程度,采用知识点进行量化;课程深度反映课程之间的设计顺序、编排和组织的逻辑深度以及潜在的思维深度,可以根据教材中知识的要求程度来量化。课程内容难度分析,采用课程难度模型来量化,公式为:

其中,N代表课程难度,S代表课程深度,G代表课程广度,T代表课程时间,S/T代表可比深度,G/T代表可比广度 α,代表加权平均数(代表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的侧重各占一半),课程内容难度实际就是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的加权平均值。[4]

课程时间可用课时进行量化,课程标准中规定“细胞的分子组成”模块所用课时数为7,因此T3=7,人教版教材在此模块所需课时数为8,苏教版教材为6 课时,则T1=8,T2=6。课程广度可以用知识点量化,“人教版教材知识点共计24 个,苏教版教材知识点共计22 个”[1],故G1=24 G2=22 因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给出知识点数量,则在此取平均值G3=23。课程深度可以根据教材中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量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目标要求分别为: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模仿水平等[5],对此进行赋值:1,2,3,4…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水平,此模块相对应的课程深度值分别为: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核酸的结构和功能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脂质的种类和作用1;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2;水和无机盐的作用1。 计算课标的深度系数S3=(2+1+2+1+2+1)÷6=1.5,同理可计算出人教版教材的课程深度系数S1=1.5,苏教版教材的课程深度系数S2=1.333。课程标准的可比广度值(G/T)为3,可比深度值(S/T)为0.188,带入公式,得出课程标准的难度系数N3=1.75;同理,人教版教材的难度系数N1=1.594;苏教版教材的难度系数N2=1.945。从课程难度计算结果可看出人教版教材课程内容难度系数为三者中最小值,低于课程标准,与课程标准较为接近,差值为0.156;苏教版教材课程内容难度系数为最大值,高于课程标准,与课程标准相差较大,差值为0.195。

3.编写体例

编写体例是指教材的结构方式,具有不同编写思想、编写理念的编者常常形成风格各异的教材编写体例[6],下面以两版教材中“细胞的分子组成”模块为例进行比较。

(1)人教版生物教材编写体例

人教版教材编写体例由“问题探讨”“正文”“课外阅读”“课后巩固”四个板块构成。每一章节首先通过“问题探讨”引入教学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好奇心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第一节通过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引出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

正文部分包括主栏和旁栏。主栏重在阐述本节主要知识点,涉及知识点的构建、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调查、实验、技能训练等环节,各环节紧密相扣、环环深入,知识点逐渐延伸、拓展、印证进而通过调查、实验、技能使得知识点不断巩固、内化,此栏目既有知识点的理论讲解又有实践技能的强化,栏目各环节的设计与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理念相吻合。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习目标、实现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正文部分还设计了旁栏,旁栏内有:本节焦点、知识链接、相关信息、旁栏思考题等。课外阅读部分包括:科学史话、科学前沿、科学家的故事等,目的在于向学生传递科学的思想以及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课后巩固包括:练习和自我检测,目的为巩固、掌握基本知识点,并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2)苏教版生物教材编写体例

苏教版教材从编写体例来看,有别于传统生物教材的知识传授体系,将教材横向分为“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两大板块,从整体上统一了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1]教材以“自主学习”的活动为主,包括:积极思维、边做边学、课题研究、放眼社会、回眸历史、评价指南六个小版块;辅以“自我发展”等知识拓展栏目,包含有历史长河、知识海洋、继续探究、走近职业、拓展视野五个小版块。教材首先由相关知识引入,介绍与章节内容有关的小资料或最新科学发现、成果等,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建构目标知识。

正文主栏包括:积极思维、边做边学、课题研究、继续探究等。积极思维: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发展认知技能,建立科学态度;边做边学:主要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传统实验的制作、观察等实践活动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掌握科学方法;课题研究: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尝试提出问题与假设、设计与实验、交流与合作、结论与反思等;继续探究:在探究活动中实现科学方法的教育。正文旁栏包括:学习目标、关键词,目的在于明确学习重点及目标。课外阅读部分包括:知识海洋、放眼社会、拓展视野、走进职业等,旨在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课后巩固包括:评价指南或综合评价指南,在于达成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如:每一小节结束后都设计了评价指南,其中包括与基础知识有关的单项选择题以及技能增进题,章节结束后的综合评价指南板块类似于章节小测验,可检测整个章节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建议

1.合理安排课程容量,促进教学相长

新课改中提倡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理念,因此课程的容量,不仅仅要考虑教师一节课所讲授的知识点,更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通过比较得出,苏教版教材的课程容量大于人教版教材。因此就要求教师首先在备课时,预先设计好整节课的容量,课程容量不宜过多,会致使学生无法全面接受,也不宜过少,将造成学生上课思想不集中,从教学任务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而考虑,以期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其次要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当前所倡导的新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下的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与慕课等教学方式,都应注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思考交流、小组讨论或问题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最后教师应注意的是因材施教,在设计课程容量时,需注意到内容的难易程度对学生的影响,充分发挥师生的交互作用。

2.课程难度参照课程标准,应减去“繁、难、偏、旧”的内容

通过计算两版教材的课程难度系数并与课程标准进行比较,人教版教材课程难度系数为三者最低值:1.594,苏教版教材课程难度系数为最高值:1.945,课程标准的难度系数则处于中间值:1.75,两版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差值分别为0.156,0.195,即人教版教材课程难度系数与课程标准差值小于苏教版教材与课程标准差值。由此可得出人教版教材难度低于课程标准,苏教版教材难度高于课程标准。根据新课改的理念要求减去“繁、难、偏、旧”的课程内容,但并不是为了片面提高某些内容的难度,最终要保证教材中保留的是最基本、最有价值的内容。教材的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主,课程难度不宜高于课程标准,尽可能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促使教师与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3.准确把握教材编写体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苏教版教材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方法体系,在内容设计方面侧重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给予学生更多主动参与的机会与自我思考的空间,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生物学素养,发展探究思维,并将专业知识的发展与职业选择的知识渗透其中,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另外,教材中部分知识点虽作为拓展内容,但在考试中仍有所涉及,如:知识海洋与拓展视野中就包含了此类知识,这就要求学生有更强的自主学习、思考、总结的能力,对于知识点的补充不依赖于教师的讲授。

人教版教材为传统的知识传授体系,编写体例分为多个板块,由“问题探讨”“正文”“课外阅读”“课后巩固”组成,正文又包含了“主栏”与“旁栏”,很多版块在形式上是与正文主栏的内容区分开来的,需要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面面俱到,这间接的加大了教师课堂的教学任务,如旁栏板块的知识链接、相关信息、旁栏思考题等。总的来说,人教版教材是将技能的要求融入到了栏目活动中,且更加偏向于教师教授性的教学,即学生以间接经验获得知识。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栏目活动中挖掘出科学方法、优化教学方式,学生则需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转换被动接受型的学习方式,才能获取更全面的知识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周阳.新课标下五套普通高中生物教材知识体系的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2]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汪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孔凡哲,张洽.教科书研究方法与治理保障研究[M].辽宁: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4:广而告之人教版美术

一、认识——整体把握是前提

导学措施根据不同学段有所侧重, 通过单元导语、吐泡泡、课后习题、语文园地等形式有机渗透、有序编排。黄色的提示性文字“小泡泡”作为导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材的一大亮点, 大部分是体现该学段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学习要求的提示语, 承载着导思、导学、导行的作用。细细翻阅12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小泡泡的出现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以各个年级下册为例, 小泡泡具体出现频率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我们可以发现吐泡泡编排的三大特点:第一, 吐泡泡频率随着年级上升呈递减趋势;第二, 五六年级课文中没有涉及吐泡泡, 而集中出现在综合性学习和课外导读;第三, “小泡泡”在二三年级课文中出现最为频繁, 往往成为课文学习的方向和拐杖。

但事实上, 小泡泡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此类教学研究薄弱, 许多教师对其编排意图不领会, 地位认识不深刻, 要求把握不到位, 或视而不见我行我素, 或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或干脆将其作为一项可有可无的课外作业放任自流, 现状不容乐观。

二、思考———精心梳理是关键

面对教材中出现的许多小泡泡, 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散落在教材角落的小泡泡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 提示型

每个“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在低年级引导发现识字方法、词句规律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以拓展。在出示具有同一规律的词句后, 均以吐泡泡的形式予以提示, 引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寻找语言文字背后的规律。如:“我发现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思……” (反义词构词方式) “我发现每组的第二句话……” (比喻修辞手法) “我发现同一个字的意思……” (同一字不同语境的意思) 这些小泡泡语言简短, 配以一个省略号, 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 激励学生读而思, 思而行, 从而总结、归纳有趣的语言现象, 揭示了遣词造句的规律, 强化了语文本体。

2. 任务型

“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没有标题, 只有学习伙伴的图片和泡泡吐出的文字, 因此, 这里的小泡泡其实就是给学生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 提出了学习任务。如语文园地二中“展示台”三个小伙伴分别吐出这样的话:“这是我写的关于保护环境的建议书。”“这是我设计的保护环境的标语牌。”“这是我们办的‘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这里虽没有提出要求, 但胜过明确的要求, 小泡泡充当了标题的角色。学生可以在建议书、标语牌和手抄报三者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参与设计制作, 既落实了本单元保护环境的主题, 也锻炼了语文实践能力。

3. 理解型

这类小泡泡都随文出现, 有帮助理解词语意思、掌握解词技巧的, 如在《亡羊补牢》文题下面, 吐泡泡:“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 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又如《她是我的朋友》一课, 在“输血迫在眉睫。”一句旁边, 吐泡泡:“联系上文, 我读懂了‘迫在眉睫’的意思”于无形中落实了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两种方法。也有帮助理解句子、品味语言的, 如《七颗钻石》开篇描写人们焦渴难耐的情境时, 吐泡泡:“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

4. 疑问型

这类小泡泡一般出现在课文中间和结尾, 以问题的形式呈现,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把握本文价值取向。这些疑问, 有些是学生读着文章油然而生的, 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思考, 如《燕子》结尾“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有些是紧扣关键词句要重锤敲打的, 如《画杨桃》中“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呢?”有些是编者有意而为之的、在课文有悖常理之处引发学生矛盾冲突的, 如《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中“为什么说地球变成了小村庄呢?”这样不断用吐泡泡的形式引领学生思维的方向和路径, 学生不仅解决了疑惑, 也学到了质疑的方法, 而且活跃了思想, 发展了思维, 有助于培养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

5. 拓展型

《珍珠泉》文后吐出泡泡:“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美好的景物……”旨在让学生仿照课文抓住景物特点的写法, 动笔描绘家乡的美景;而《一面五星红旗》文后吐出的泡泡“我想对那个面包店老板说……”则是让学生一吐为快, 畅谈学习课文后的感悟和收获;《可贵的沉默》一文, 在学生读懂应当学会表达爱的基础上, 文后吐出泡泡:“我也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更是联系儿童生活实际, 给那些天真纯朴的孩子布置了回报父母的实践作业。这类小泡泡一般出现在课文的结尾, 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训练, 或练笔, 或交流, 或导行, 是教师处理教材的宝贵资源。

三、实践——智慧引领是保障

针对小泡泡不同的导学功能,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 探索出相应的五种导学策略。

1. 整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本册教材中八个“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共有七个小泡泡, 都提示了构词规律和修辞手法。唯有“语文园地七”中的“我的发现”没有配以小泡泡。为此, 我运用迁移理论, 将多个“我的发现”进行整合教学, 提高了教学实效。

如: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 (没有吐泡泡)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前六个“我的发现”, 在小泡泡的提示下, 我们发现了哪些有趣的语文现象和规律?

生:我们发现了由反义词构成的词语, 有形声字、多音字, 有比喻、反问的修辞手法, 还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一样。

师:这里没有小泡泡, 你能帮他补一个吗?

生:“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

师:真聪明, 你已经学会自己吐泡泡了, 可以当小编者了。大家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生:这些词语都是AABC类的。

将八个训练点进行整合教学, 不但可以节省教学时间,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能让学生尽早将所学的知识辐射到日常学习, 及时积累运用, 形成读写能力。

2. 前置———引领单元整组教学

有些小泡泡的提示语和单元提示语、课文导语紧密结合, 浑然一体, 提示整组课文学习重点, 此时可把它当作“大任务”, 放在一个单元开篇教学之前, 将其前置。

如:《夸父追日》文后, 吐泡泡:“我想写一写读了这组课文的感受。”

师:今天我们走进第八组课文,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单元导语, 想想这组课文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师:是的, 学习这类题材的课文, 我们要边读边浮现画面, 感受神奇的想象, 读出自己的感受。请看135页小泡泡, 希望同学们做学习的有心人, 带着这个任务,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积累真切的感受和学习的方法, 等学完这组课文后我们将进行读后感交流展评。

此法开门见山, 直击重点, 教学目标鲜明, 教学任务清晰, 使学生有的放矢, 避免了课文结束后重新梳理回顾。

3. 涵泳———探寻语言精妙秘诀

涵泳的“涵”是“沉浸”的意思, “泳”即游于水中。语文教师要学会指导、诱导、开导、教导、倡导涵泳, 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涵”, 自由地“泳”。许多文本将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置于“小泡泡”中, 可以帮助学生感受遣词造句的精妙, 揣摩表达方式的精准, 这些小泡泡往往是最佳语言训练点。教师要善于在教材中发现, 在课堂上捕捉这些训练点,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推敲语言, 既丰厚文本的内涵, 也丰厚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语文能力。

如:《荷花》一文写白荷花在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吐泡泡:“‘冒’用得真好。”

师:你觉得哪个词用得最好?

生:冒。

师:它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生:长、露、钻、冲、顶……

师:读读这段话, 想想怎么样长出来才算冒?

生:一下子、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喜气洋洋、满心欢喜、兴高采烈……

师: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 仿佛_______

生1:想展示自己美丽的身姿。

生2: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

生3:想和飞舞的蜻蜓亲吻。

……

师:就这么一个“冒”字, 它不但把白荷花写美了, 而且把一池的荷花都写活了, 好一个神奇的“冒”字!我们再美美地读读这段话。

师:我们写文章就得这样, 反复琢磨, 不断推敲, 使词句不光优美, 而且传神, 这也是写作的秘诀!

上述案例中, 教师紧紧围绕小泡泡中的提示, 重锤敲击“冒”字。这样引导学生逐步体味“冒”所传达出的神韵, 思维训练和语言实践并重, 整个课堂赋予更多的人文内涵, 学生不但感受了作者用词的精妙, 也探寻到了语言精妙的秘诀。

4. 追问———激活学生无限思维

本册教材的课文中共出现34个小泡泡, 问题式的小泡泡多达11个, 约占三分之一, 而且这类问题都是围绕课文中心和重点编排, 是学生思维的指明灯, 也往往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 要把这些问题作为中心任务, 深究重点, 不断追问, 及时跟进, 让学生困惑迎刃而解, 使教学目标不攻自破。

如:《燕子》结尾, 吐泡泡:“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

师:蓝蓝的天空, 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 多么像五线谱啊!读到这里, 你有什么疑惑?

生: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

师:这里的五线谱指什么?音符又是什么?

生:电线和停在上面的燕子就是五线谱。

师:难道仅仅是外形上像五线谱吗?

生1:燕子在跃动, 就像音符在跳动, 在演奏。

生2:燕子有大有小, 停得错落有致, 就像是音符。

生3:燕子是春天的音符, 正在唱春天的赞歌。

师:猜猜, 还有谁也在演奏着春天的赞歌呢?

生:小鸟、小虫、小鱼、风、小朋友、作者……

师:是啊, 我们也何尝不想唱一支春天的赞歌呢!让我们以读代唱, 一起美美地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郑振铎的《燕子》文质兼美, 画面感强, 但不少学生在理解“五线谱”时存在着肤浅现象。文中的小泡泡将学生疑惑抛出, 通过追问, 激活了学生思维, 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 学生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欣欣向荣的春之画, 也水到渠成地感悟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和喜悦之心。

5. 拓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不少课文中间和结尾处吐出泡泡, 一般用“我想对某某说……”的形式表述, 这其实是进行文本拓展最佳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利用小泡泡, 找准课堂的延伸点, 用口语、书面、实践等形式进行拓展训练, 最大限度发挥小泡泡的作用。

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文后, 吐泡泡:“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

师:课文学完了, 我们看着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变成了一片废墟。此时你站在小村庄的遗址旁, 看着被洪水肆虐过的地面和残存的树桩, 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请你用这样的句式写两三句话:人们啊人们______, (生交流)

师:的确, 这场灾难, 让小村庄的人们幡然醒悟, 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护环境, 珍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简短的提示, 引发学生深深的思考。但不是每个提示都要求动笔, 除了拓展练笔,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劝说, 将阅读资源转化为口语交际资源。不同形式的拓展和延伸, 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语文实践天地, 语言训练更富有新意和实效, 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篇5:人教版教材指误二例

倒置因果转折

(1) 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 (2) 虽然已经45岁,||| (3) 却偏爱当个老来俏,

解说并列并列

|||| (4) 小鞋上仍要绣花,|||||| (5) 裤腿上仍要镶边,||||| (6) 顶门上的头发脱光

因果转折因果

了,|||||| (7) 用黑手帕盖起来,| (8) 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 (9) 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

编者认为前一个第二层的关系是“倒置因果”,似乎不妥。首句说“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第 (2) 至第 (7) 紧接着分析她如何与大家不同,她与大家不同在哪里,作者着重写的是她“和大家不同”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分析她“和大家不同”的原因(如果要分析原因,应该更多地从心理层面去阐释),因此,这一层的关系应该是“解说”,而不是“倒置因果”。

(4) 至 (7) 四个分句单独进行划分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关系:

并列并列因果

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

根据文意,在小鞋上绣花,在裤腿上镶边,在顶门上盖黑手帕,这三者应该是并列关系,原文对第 (5) 句的结构关系分析是正确的,然而层次标错了,应该是“|||||”,即第五层,这大概是编者的疏忽导致的失误。

本课的课后练习“小试身手”第二题第3小题,教师用书上给出的答案也是值得商榷的。

本题要求分析复句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教师用书的编者作这样的分析:

转折并列连贯

(1) 那女人虽是山里人模样,| (2) 然而应酬很从容,|| (3) 说话也能干,|||

连贯因果

(4) 寒暄之后,就陪罪,|||| (5) 说她特来叫她的儿媳妇回家去,||||| (6) 因为开

并列因果

春事务忙,||||||| (7) 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 (8) 人手不够了。

第一层没有问题,从全句来看,前后构成转折关系,“然而”一词管到句末。

第三层有费解之处。“说话也能干”如何与“寒暄之后,就陪罪”构成“连贯”的关系呢?“说话也能干”并不是“那女人”的一个动作或行为,它与“应酬很从容”一样,是作者对“那女人”的评价性描述,并不能跟“陪罪”这样的动词构成前后相承的连贯关系。可见,把这一层的关系定为“连贯”是不妥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其实源于第二层的划分,第二层的错误导致其它问题的发生。

编者显然认为“应酬很从容”一句独立于“说话也能干”之后的所有内容,两者构成并列关系。但我以为,后文的“寒暄”与“陪罪”不应仅仅被看作是一种“说话”,“寒暄之后”从结构上看,在句子里充当状语,然而“寒暄”也是“那女人”的一个行为,它与“陪罪”正是“应酬”的内容,不然的话,一个山里女人来到鲁镇的地主家里,非亲非故,还能有什么应酬呢?“寒暄之后,就陪罪”,这正是那女人“应酬很从容”之处,“说她特来叫她的儿媳妇回家去”这一句,以及其后的内容,才与“说话也能干”相对应。“应酬很从容”与“说话很能干”这两个并举的短句,是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从容”与“能干”共同表达了一个信息,后文是对它们二者的集体阐释。

依我之见,这个复句的结构层次应该这样划分。

转折(第一层) 并列(第三层)

(1) 那女人虽是山里人模样,| (2) 然而应酬很从容,||| (3) 说话也能干,

解说(第二层)连贯(第三层)因果(第四层)

|| (4) 寒暄之后,就陪罪,||| (5) 说她特来叫她的儿媳妇回家去,|||| (6) 因为

并列(第六层)因果(第五层)

开春事务忙,|||||| (7) 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 (8) 人手不够了。

上一篇:关于印发《滨州市市管企业监事会监督检查方案编制办法(试行)》等两个办法的通知下一篇:大学生支教总结和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