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诗初中

2024-05-21

杨万里的诗初中(精选13篇)

篇1:杨万里的诗初中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里的水悄无声息地细细流着,泉眼好像舍不得泉水流出一样;池边的树木把树荫映照在明净的水面上,似乎是爱惜这晴日柔美的风光。初夏时节,小池中的荷叶刚刚冒出尖尖嫩嫩的小芽,就早有弄舞的小蜻蜓比美地停在上面了。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小池优美的风光。先写小池的源泉,在写小池中的树影。采用拟人手法,用惜爱二字将泉眼、树木写得很有感情。后两句描写蜻蜓立在新出的荷叶尖角上,使小泉充满生机,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诗中选材紧扣题中的小字,泉眼细流小荷尖尖角,都体现出小巧玲珑,符合小池的特色。这也表现出诗人观察生活的细致入微。这首诗意境清新,形象鲜明,充满生活情趣。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西湖六月的风光,到底与其他季节的风光就是不同。满湖的荷叶好像与蓝天连在一起,呈现出无边无际的碧色;朝阳映照下的荷花,显得特别娇艳鲜红。

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可谓清新自然独树一帜。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

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树叶稀疏还不茂密,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捕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一片金灿灿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赏析

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光。

初秋行圃

宋代: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注释

圃:种植菜蔬、花草、瓜果的园子。行圃,即指在园子里散步。

咫尺: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形容距离很近。

译文

初秋在园子里散步

夕阳看似无情,其实最有情,

园里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暂时间,拼命的高声歌唱,园子里一片蝉叫声。

蝉的叫声好像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找到他们,

因为,当你找到它跟前的时候,它好像知道你来了,鸣叫声立即停止了。

篇2:杨万里的诗初中

杨万里因诗成名,相传一生作诗2万余首,纵览《诚斋集》可知,杨万里有9部诗集,录诗共有4239首,写诗的时间跨度为44年。

杨万里诗歌创作大体上经历了从模仿过渡到自成一体的过程。他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又学陈师道的五律、王安石的七绝,还学过晚唐诗。直到36岁时,才“忽若有悟”,自辟蹊径,形成独具特色的“诚斋体”,他自己也说:“予少作有诗千余篇,至绍兴壬午年(1162年)七月皆焚之,大概江西体也。”

这里提到的“七月皆焚之”,指的就是著名的杨万里烧诗典故。现存的杨万里诗作,几乎没有一首是36岁以前的。那么,杨万里缘何要烧掉自己的诗呢?

原来,杨万里从小就喜欢读诗,还背了许多唐代诗人的律诗,长大后尤其喜欢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体”诗。诗读得多了,他就开始模仿“江西体”写诗,先后题写了1000多首。直到1162年,杨万里才体会到:自己的诗虽然精炼,但诗句不流畅,缺乏生活气息,别人读起来很吃力,如果继续模仿前人的写法,断然不会有出路。有一天,杨万里对好友尤袤说,自己决定重闯一条新路,说罢决然把以前写好的1000多首诗稿堆放在院子里,点一把火全部烧掉了。尤袤望着燃烧的诗稿,连说:“可惜,可惜。”

杨万里烧掉旧诗后,一切从头开始。他独辟蹊径,接近大自然,走进大街小巷,深入田间地头,与百姓交谈,听小鸟歌唱,赏青山绿水,走向一条面向现实、师法自然的创作道路。他写南溪是“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写山景是“山转江亦转,江行山亦行”,写月亮是“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这些诗句像一幅幅美丽的田园风景画、一卷卷清新的社会风俗图,给南宋庄重的诗歌王国吹进了一股新风。

篇3:论杨万里的书启、序跋文写作成就

关键词:杨万里 书启 序跋 成就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一生勤于笔耕,著作颇丰,著有《诚斋集》,共133卷。他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诗坛四大家”。而且其诗名在当时居陆游之上, 陆游自己曾说:“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谢王子林判院惠诗编》)[1]项安世《又用韵酬潘扬二首》云:“四海诚斋独霸诗”[2],其诗独具个性,号为“诚斋体”。杨万里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散文与骈文作家。《诚斋集》133卷,除42卷诗歌、l卷诗话、10余首词、6卷诸如《庸言》、《淳熙荐士录》之类的杂著之外,其余全是散文与骈文。以体裁而论,举凡赋、表、疏、札、状、启、笺、书、序、记、传、碑、铭、赞、祭文、尺牍等,无不具备。杨万里的散文和骈文,不仅数量众多,体裁齐全,而且文学成就也很突出。

杨万里散文中文学色彩最浓的是他的一些书启、序跋、记以及为亲旧所作的碑铭。这些作品,追忆往事,缅怀亲旧,点评人物,品评诗文,叙事简洁、文笔生动,表现出丰厚的思想内涵和很强的文学色彩。本文主要就杨万里的书启文、序跋文予以探讨。

一、杨万里的书启文

杨万里一生为官四十多年,且驰名文坛,交友甚广。在与同僚、故旧、亲友、乡党及上司的交往中留下了大量的书信,在《杨万里诗文集》133卷中,其中有书启13卷,书7卷,尺牍8卷,时间跨度五十年(大约自绍兴二十六年至开禧二年丙寅)。在这些书启中,杨万里以政治家的目光,理性、冷峻地审视世事的变迁;以理学家缜密、谨严的思想理路思考人间万象;用文学家准确、生动的笔法书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使得杨万里的书启具有两大特点:

首先,杨万里书启内容具有表现生活领域的宽阔域。杨万里的书启文,读者上至皇帝太子,宰相枢臣,下至晚辈、乡党各色人等。如《上寿皇乞留张栻黜韩玉书》、《驳配飨不当疏》直呈皇帝;《上皇太子书》劝谏太子;《上张丞相书》、《见陈应求疏密书》其读者是当政的宰辅大臣;《答陆务观郎中书》、《答朱晦庵书》等是与朋友谈学论文,互相问候之作。《答李天麟秀才书》、《再答学者书》则是与后学之间的交流;《与材翁弟书》、《与南昌长儒家书》则是家书。其余不同地域、各个时期同僚的书启则不胜枚举。杨万里数量浩繁的书信内容包罗万象:大到国家兴亡、小到家庭琐事、雅到文学论题、俗到儿女情长无所不及。因此这些弥足珍贵的书信最直接地反映了诗人的思想境界,当时的时代特点,以及南宋时期文人的生活现状。

其次,具有时间的延展度。杨万里的书启时间跨度长达五十年,从其初自出仕做官一直持续到他八十岁去世,时间的延展度使其内容具有了动态性,极为清晰地反应了作者生活、思想、甚至身体的发展变化情况;也动态地体现了南宋王朝的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哲学、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演变过程;从更广阔的范围内折射出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消长更迭情况。这使得其书启文在研究作者生平与创作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与文学各领域的状况具有其它文体不可比拟的优势。

由此看出,杨万里的书启文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文献价值、文学价值以及文体学价值,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研究前景。

二、杨万里的序跋文

杨万里在其漫长的创作过程中写有大量的序跋文。《杨万里诗文集》133卷中有书序7卷、题跋3卷。这些序跋文既有为自己的诗集、文集所作的自序文,如《诚斋荆溪集自序》、《易外传后序》,也有为他人诗文所作的序跋文,如《龙湖遗稿序》、《跋忠简胡公先生谏草》,还有赠序文,如《送王才臣赴秋试序》、《送郭银河序》等。

杨万里的序、跋文,大篇短章,皆有佳作,不仅特色鲜明,而且思想丰富,尤其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其文学思想。如《诚斋荆溪集自序》系统、简明地综述了其学诗之渊源及发展脉络。而《习斋论语讲义序》、《唐李推宫<披沙集>序》、《颐庵诗稿序》、《江西宗派诗序》等文既有论述诗歌内涵的深度“味道”的内容,如“江西宗派诗者,诗江西也,人非皆江西也。人非皆江西,而诗曰江西者何?系之也。系之者何?以味不以形也”[3],又有“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4]观点的阐述。同时杨万里在《黄御史集序》、《澹庵先生文集序》、《眉山任公<小丑集>序》等文中采用以人序书的手法深化了文如其人的观点,他评价胡铨的文章“先生之文,肖其为人”[5],称赞任尽言之文“大抵诗文孤峭而有风棱,雄健而有英骨,忠概而有毅气。”[6]而在《施少才<蓬户甲稿>序》、《欧阳伯威<脞辞集>序》、《<千岩摘稿>序》等序文中,从作者自身的生活际遇入手,一方面拓展了欧阳修“诗穷而后工”[7]的观点,另一方面也有对诗人怀才不遇的同情,如《欧阳伯威<脞辞集>序》中云:“予因索其诗文,伯威颦且太息曰:‘子犹问此邪?是物也,昔人以穷,而吾不信。吾既信,而穷已不去矣。子犹问此耶!已而出《脞辞》一编,曰:‘子不怜其穷而索其诗,子盍观其诗而疗其穷乎?予退而观之,其得句往往出象外,而其力不遗馀者也。高者清厉秀邃,其下者犹足供耳目之笙磬卉木也。盖自杜少陵至江西诸老之门户,窥闯殆遍矣。”[8]

此序文不仅评价了欧阳伯威诗作的风格特色,肯定了他认真探讨前代诗人创作流派的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

此外,杨万里的跋文虽多短章,但字里行间往往情感真挚、感情充沛。如《跋忠简胡公先生谏草》云:“澹庵先生之孙槻寄示先生谏草凡十一行,卒章云:‘臣不忍见虏寇入门等语,其痛次骨。万里读至此,不觉涕泗之沱若也。盖当是时,和战之杂之时也。国是数定而娄(屡)摇,国势将怯而复壮。仲尼曰:‘民到于今受其赐。”[9]

又如《跋张魏公答忠简胡公书十二纸》一文,写作者重读先师手札之时内心涌起如在左右的感激之情,其始终不渝的爱国之情溢于字里行间。同样具有语短情深、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

三、杨万里书启、序跋的总体特色

首先,杨万里的序跋、书启文具有相当丰厚的社会政治内容。其上书《上寿皇乞留张栻黜韩玉书》、《上寿皇论天变地震书》多视角、多层次论述了国家长治久安、恢复中原的大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杨万里的政治卓见。而其诸多的表、启、疏、奏、札,也大都具有极为强烈的针对性,针对具体问题,或者力陈收复大计,或者批评政治积弊,或者反映民生疾苦,措辞尖锐,大都秉笔直书、措辞尖锐、理足气盛、义正词严,有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表现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强烈的爱国情愫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也体现了其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不屈的斗争精神,高风亮节的人格魅力和惊人的政治胆识。

其次,杨万里的序跋、书启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杨万里的一些书启、序跋往往交流思想,追忆往事,缅怀亲旧,感情真挚,文辞简洁,与那些刻意制作的大册鸿文相比,显示出完全不同的风貌,文字也更灵动自然,写作中渗入了其诗歌创作的风格,形成了谨严与宏肆相结合、清空与厚重相对生的艺术风格。

杨万里的序跋、书、尺牍等文体为散文,而短启皆用骈文写成。杨万里散文与理学家散文不同,师承欧阳修、苏轼,但由于时代与人格的原因,又有自己独特的风貌。 文章短则三四千字,长则上万言。或者纵横捭阖,引古论今,反复辩驳,逻辑严密,既有令人折服的论辩气势,又有很强的文学性;或者以精细的叙述、典重的文笔,记人叙事、品评诗文,感情激扬,行文气势非凡,语言明白晓畅、简约有致。从而形成了杨万里散文立意宏伟、高远的特色。

杨万里的骈文写作风格鲜明,成就突出。骈文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整齐的四、六间错相对的句式,经过北宋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古文大家的改造,形成了新的写法和风格,并且被广泛运用于表、启、书、疏一类应用性文章中,后人将这种新体骈文称作“宋四六”。杨万里是宋代四六文的写作大家,他将“四六”这种文体广泛应用于表、启、尺牍、题跋、祭文等文体的写作中,且驾轻就熟、风格独具。宋人杨囦道在《云庄四六馀话》中说:“皇朝四六,荆公谨守法度,东坡雄深浩博,出于准绳之外,由是分为两派。近时汪浮溪(藻)、周益公(必大)诸人类荆公;孙仲益(觌)、杨诚斋诸人类东坡。”[10] 这只不过是大体而言。其实,在杨万里的骈文中,谨严、宏肆两类分格都有,但最成就最高的确实是其小启书简一类,清人孙梅《四六丛话》说:“《诚斋集》四六小简,俱精妙绝伦,往往属对出之意外,妙若天成,南宋诸公皆不及。”这是对杨万里骈文成就最恰切、精到的评价。

总之杨万里数量浩繁的书启、序跋文以迥然有别与其政论散文、文学评论的面目简洁而真实地显现了其精神生活的另一个侧面,为其政治理想、人格理念以及文学思想做了极为精到的注释,具有丰厚的思想内涵和很高的文学造诣。

(本文系甘肃政法学院2008年度科研资助项目。)

注释:

[1][2]湛之编:《杨万里范成大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页,第16页。

[3]杨万里著,王琦珍整理:《杨万里诗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3页。

[4]《黄御史集序》,《杨万里诗文集》卷七十九,第1246页。

[5]《澹庵先生文集序》,《杨万里诗文集》卷八十二,第1288页。

[6]《眉山任公<小丑集>序》,《杨万里诗文集》卷八十二,第1285页。

[7]见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转引自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页。

[8]《欧阳伯威<脞辞集>序》,《杨万里诗文集》卷七十七,第1229页。

篇4:杨万里的诗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篇5:杨万里的诗

江流一直还一曲,淮山一起还一伏。

江流不肯放人行,淮山只管留人宿。

老夫一出缘秋凉,半涂秋热难禁当。

却借楼船须流下,逆风五日殊未央。

老夫平生行此世,不自为政听天地。

只今未肯放归程,安知天意非奇事。

平生爱诵謪仙诗,百诵不熟良独痴。

舟中一日诵一首,诵得遍时应得归。

2、《池口移舟入江,再泊十里头潘家湾,阻风不至》

北风五日吹江练,江底吹翻作江面。

大波一跳入天半,粉碎银山成雪片。

五日五夜无停时,长江倒流都上西。

计程一日二千里,今踰灩澦到峨眉。

更吹两日江必竭,却将海水来相接。

老夫蚤知当陆行,错料一帆超十程。

如今判却十程住,何策更与阳侯争。

水到峨眉无去处,下梢不到忘归路。

我到金陵水自东,只恐从此无南风。

3、《梨》

挂冠大谷肯于时,飣坐风流特地奇。

骨里馨香衣不隔,胸中水雪齿偏知。

卖浆碎捣琼为汁,解甲方怜玉作肌。

老子醉来浑谢客,见渠倒屣只嫌迟。

4、《柳絮》

寒勒花迟却速残,暖将絮过忽吹还。

雪翻霁日光风急,球衮回廊曲榭闲。

万里云天皆去处,群飞踪迹恣中间。

道渠催得春阑著,春不缘渠独不阑。

5、《雨夜》

岁晚能无感,诗成只独哦。

萤光寒欲淡,秋雨暮偏多。

伴老贫无恙,留愁酒肯麽。

吟虫将落叶,为我拍还歌。

6、《泊平江百花洲》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7、《钓台》

钓石三千丈,将何作钓丝。

肯离山水窟,去作帝王师。

小范真同味,玄英也并祠。

老夫归已晚,莫遣客星知。

8、《听雨》

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

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

9、《虞丞相挽词三首》

其一

负荷偏宜重,经纶别有源。

雪山真将相,赤壁弃乾坤。

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

世无生仲达,好手未须论。

其二

保奭方为左,希文自请西。

不劳三尺剑,已办一丸泥。

已矣归黄壤,伤哉梦白鸡。

清风谁作诵,何石不天齐?

其三

一老堂堂日,诸贤得得来。

但令元气壮,患不寒尘开。

名大天难著,人亡首忍回。

东风好西去,吹泪到泉台。

10、《舟过谢潭三首》

其一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急看紫巉岩。

其二

山路婷婷小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多情也恨无人赏,故遣低枝拂面来。

其三

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篇6:宋代杨万里的诗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小池

篇7:诗人杨万里的诗

幽人睡正熟,不知江雨来。

惊风飒然起,声若山岳摧。

起坐不复寐,万感集老怀。

忆年十四五,读书松下斋。

寒夜耿难晓,孤吟悄无侪。

虫语一灯寂,鬼啼万山哀。

雨声正如此,壮心滴不灰。

即今踰知命,已先十年衰。

不知後此者,壮心肯更回。

旧学日蔬芜,书册久尘埃。

圣处与天似,而我老相催。

坐念慨未已,东窗晨光开。

《再和》

其一

太空无壁不可幄,颠风莫动花肌薄。

一春才有一日晴,帝里游人争出城。

青天如水绿烟灭,晴与海棠成两绝。

坐中宾主诗中仙,开口挥毫俱玉雪。

清泉白石欠此翁,若为插脚鵷鹭丛。

老眼作花花作晕,多惭猿鹤频相问。

其二

三月阴晴顷刻分,晚来非午午非晨。

闭门细草新蒲雨,过眼飞花落絮春。

顾我江湖钓竿客,识君台阁步云人。

柯山不患无人作,便合留中作近邻。

《南溪早春》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蜡梅》

栗玉圆雕蕾,金锺细著行。

来从真蜡国,自号小黄香。

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

南枝本同姓,唤我作它扬。

《次日醉归》

日晚颇欲归,主人若见留。

我非不能饮,老病怪觥筹。

人意不可违,欲去且复休。

我醉彼自止,醉亦何足愁。

归路意昏昏,落日在岭陬。

竹里有人家,欲憩聊一投。

有叟喜我至,呼我为君候。

造以我非是,俛笑仍掉头。

机心久巳尽,犹有不平鸥。

田父亦外我,我老谁与游。

《庚戍正月三,约同舍游西湖十首》

其一

春光欲动意犹迟,未许游人浪见伊。

只有梅花藏不得,隔篱穿竹出横枝。

其二

黄金牓揭集芳园,只隔墙头便是天。

西母云车寒未降,莺花作意辨新年。

其三

南北高峰巧避人,旋生云雾半腰横。

縰然遮得青苍面,玉塔双尖分外明。

其四

下笁泉从上笁来,前波後浪紧相催。

泉声似说西湖好,流到西湖不要回。

其五

补种杉松迳已成,泥乾尘净正堪行。

草芽并作伤心碧,只欠先生屐子声。

其六

上竺诸峰深复深,一重一掩翠云衿。

只言人迹无来路,动地锺声与梵音。

其七

家家砌下过清泉,寺寺云边占碧山。

走马来看已心醒,更教选胜佳中间。

其八

闸住清泉似镜平,闸开奔浪作潮声。

放开一板还收去,依旧穿沙绕石行。

其九

不到西湖又两年,西湖风物故依然。

道旁松桧俱无羔,笑我重来雪满颠。

其十

树生石上土全无,只见青葱不见枯。

好在冷泉亭下水,为渠凭槛数游鱼。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四首》

其一

远山高绝近山低,未必低山肯下伊。

定是远山矜狡狯,跳青涌碧角幽奇。

其二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其三

一水横拖两岸峰,千痕万摺碧重重。

谁言老子经行处,身在江山障子中。

其四

晓日秋山破格奇,青红明灭舞清漪。

画工著色饶渠巧,便有此容无此姿。

《三江小渡》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去又来。

《晚晴》

日光射雪雪透红,雪光射日日吐虹。

何人铸银作大地,万象都入银光中。

诗翁两眼老病里,爱看晚晴聊仰视。

眼晴空花忽乱起,紫晕一轮三万里。

《晓起》

霜挟清寒冻杀人,袖中十指怯头巾。

金篦落地拾不得,却是穿窗晓日痕。

《行路难五首》

君不见河汤花,今如泥土昔如霞。

君不见武昌柳,春作金丝秋作帚。

人生马耳射东风,柳色桃花却长久。

秦时东陵千户侯,华虫被体腰苍璆。

汉初沛邑刀笔吏,折腰如磬头枪地。

萧相厥初谒邵平,中廷百拜百不应。

邵平後来谒萧相,故侯一拜一惆怅。

万事反覆何所无,二子岂是大丈夫。

穷通流坎皆偶尔,搏扶未必贤枪榆。

华胥别是一天地,醉乡何曾有生死。

侬欲与君归去来,千愁万恨付一杯。

《过杨村》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癸未上元後,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

茅亭夜集俯万竹,初月未光让高烛。

主人酒令来无穷,恍然堕我醉乡中。

草间蛙声忽三两,似笑吾人悭酒量。

只作蛙听故自佳,何须更作鼓吹想。

尚忆同登万石亭,倚栏垂手望寒青。

篇8:杨万里的诗选读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桑茶坑道中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篇9: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诗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篇10:杨万里的诗有什么特点

“诚斋体”的形成,不仅是重视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获取新颖生动素材,还要求具有透脱的胸怀与哲理的思考;诗人在热情地投入自然万物与日常生活,与之打成一片而彼此交融的同时,又必须跳出来冷静理智地观照与领悟其中所涵蕴的人生哲理,这样写成的诗,才不仅有自然与生活的盎然生机,而且富于理趣“诚斋体”在创作方式上的特点:一是善于敏感地发现与迅速地捕捉在自然万物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常人所不能发现或容易忽略的富于情趣与美感的.景象,这正是他抛弃堆垛古人、剥扯古语、模仿古诗而热情地投入生活的结果;二是注意在这些景象中融入自己的主观领悟与体验,使之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趣,即所谓“不是胸中别,何缘句子新”(《蜀士甘彦和寓张魏公门馆,用予见张钦夫诗韵作二诗见赠,和以谢之》),这则是他把理学及禅宗观物体验方式引入诗歌的产物。“诚斋体”在语言方面以自然流畅、风趣活泼为基本特征。

由于杨万里的诗主要描写寻常的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以表现其中的勃勃生机和自己内心中的人生体验,那种生涩或过于典雅的语言反而会妨碍他所要表现的内容,所以他在语言形式方面不太用力,而努力追求语言形式之外的某种意味,这正如他自己说:“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

人物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杨万里一生作诗20000多首,但只有4200首留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

代表作品

著有《诚斋集》等,代表作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过安仁》等。

关于杨万里的故事

1、逮谁跟谁死磕

杨万里出道不算晚,不到30岁走完了所有法定程序,到湖南开始了职场生涯。当时南宋鹰派代表人物张浚也因为降职呆在湖南。杨万里托了熟人的门子,好容易才见到了张浚,见面后就跪下请求老江湖指点迷津。张浚只说了一句话:“宋哲宗年间红人多了去了,但只有邹浩和陈瓘才算真正的人物。”邹浩和陈瓘都是北宋末年大臣中出名的犟种,敢跟权倾一时的蔡京拍桌子。这话正对了杨万里的胃口,此后他一辈子都是逮谁跟谁死磕的倔脾气。

杨万里在湖南主持全省科举考试,同事选出了第一名,杨万里拿卷子一看,上面的“尽”字写的是简体字。杨万里一下就来气了:这明摆着是没文化啊,非给个不及格不可。同事觉得这不算什么大毛病,跟他据理力争。杨万里嚷嚷:“录取了这样的人,到时候咱肯定会被大伙羞辱,哥们丢不起这个人。”硬是算他成绩无效。

不久张浚时来运转,再次出任宰相,杨万里跟着沾光被提拔到江西当了个县长。到了收税的时令,杨万里改了从前的章程,不再派税务人员下乡挨家骚扰,他把欠税公民开了一张黑名单张贴在闹市区。这个办法很君子,却居然让人家乖乖地把税交齐了。

2、这兄弟是一实心眼

抗金名将虞允文当了宰相后,某天到同事家串门,看见桌子上有一篇杨万里写的政府工作提案。虞允文看完后很赏识:“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强人。咱本来准备向中央推荐两个人,现在看来这杨万里应该放在第一位。”

虞允文初次见到杨万里后,马上拉着杨万里奉承一通,跟多年的哥们似的。宰相这么赏脸,杨万里倒也没轻飘飘地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反而挺实在地说:“大人您可看仔细点,咱那个提案都是知识分子纸上谈兵,哪能当真啊。”虞允文听了哈哈大笑,觉得这兄弟是一实心眼,很快就提升了他的职位。

那时张浚已经不在世了,他的儿子张栻因为工作理念不同跟虞允文干了一仗,弄得虞允文很没面子,就给了张栻一个降级处分。杨万里虽然是虞允文拉扯上来的,但觉得这事情是张栻占理,就又给政府打报告又给虞允文写信地猛活动,请求撤消对张栻的处理。尽管最后张栻还是开了路,但大家都对杨万里竖大拇哥:老杨够仗义。

3、皇帝老儿冲他发飙

宋高宗当了太上皇之后,80岁的时候,政府要给他举办一个上尊号的隆重典礼。杨万里和尤袤各自写了一篇文章,备选典礼上要宣读的官方文件。这时的宰相周必大是杨万里的老乡,就想推荐杨万里的文章。皇帝看了后说:“杨万里的文章读着太不顺口,还是用尤袤的吧。”周必大还想让杨万里当典礼司仪,皇帝又说:“杨万里是江西人,口音太重,让他当助手吧。”

篇11:杨万里的诗被称作什么

杨万里是古代诗歌创作最丰富的诗人,一生创作2万余首,今存4200首。

因为他不随人脚跟、傍人篱下,敢于别转一路,推陈出新,终于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其诗风格纯朴,语言口语化,构思新巧,号为“诚斋体”。

篇12:杨万里的诗共有多少首

杨万里

(1127年10月29日—12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20000多首,但只有4200首留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为七言绝句,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著有《诚斋集》等,代表作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

著名诗歌

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春晴怀故园海棠

【宋】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春晴怀故园海棠

【宋】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读严子陵传

【宋】杨万里

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

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过杨村

【宋】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寄陆务观

【宋】杨万里

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

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

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伤春

【宋】杨万里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晚风

【宋】杨万里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篇13:杨万里初中所学的诗

杨万里是南宋杰出诗人,相信同学们学习过他的.诗,我们看看下面的杨万里初中所学的诗,大家一起阅读吧!

杨万里初中所学的诗

春 晴

日透微风暖,风揉嫩日佳。秪知趱桃李,不道落梅花。

村店竹床

村店事事无,秋热夜夜至。一双好竹床,无人将去睡。

蹈 青

两换溪溪玉,花呈岭岭春。秧田暄处早,茅屋补痕新。

道 傍 竹

竹竿穿竹篱,却与篱为柱。大小且相依,荣枯何足顾。

董主簿正道壁间作水墨老梅一枝,宿鹊缩脰合半眼栖焉

斜枝饱风雪,疏花淡水玉。一鹊忍清寒,居然伴幽独。

二月十一日夜梦作东都蚕春绝句

道是春来早,如何未见春。小桃三四点,偏报有情人。

隔 岸

隔岸淮南树,中流渡北人。数来无急务,一数一回新。

寒夜不昧

雪入迎春鬓,茶醒学古胸。梦回霜满屋,吟到月斜钟。

和丁端叔菊花

匆匆还重九,匆匆又岁华。不妨将白发,剩与插黄花。

荷 桥

桥压荷梢过,花围桥外饶。荆溪无胜处,胜处是荷桥。

虎 川

居士欹黄帽,曾来照晚晴。至今流虢虢,犹学咏诗声。

甲寅二月十八日牡丹初发

排日上牙牌,记花先後开。看花不子细,过了却重回。

轿中绝句

雪洗林花颊,金挼陇麦髯。卷帘双眼远,隔树一峰尖。

近峡

望峡初愁远,当前忽不知。如何船进处,却在棹停时。

绝 句

枫老颜方少,山晴气及昏。旧贫今更甚,已冷幸犹暄。

蜡 烛

未夜身先卧,不春花巳开。泣残双泪雨,愁得寸心灰。

立 春 日

何处新春好,深山处士家。风光先著柳,日色款催花。

柳 色

春到四经旬,元来未见春。柳条将软碧,争献上番新。

梅残寒夜不寐新柳小饮俎豆,颇备江西淮浙之品戏题

雪巳都消去,梅能小住无。雀争飞落片,蜂猎未蔫须。

梅 花

上一篇:安全关系你我他教案下一篇:美容院新客接待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