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狮王进行曲

2024-04-25

大班狮王进行曲(共11篇)

篇1:大班狮王进行曲

大班音乐《狮王进行曲》

设计意图

《狮王进行曲》是《动物狂欢节》中的作品,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狮王威风凛凛的形象。全曲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狮王出场前的情景;第二部分狮王大摇大摆出现在小动物们的面前;第三部分是描绘狮王与小动物们共同狂欢的情景。为了让幼儿能深切地感受乐曲,我想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贯穿全曲,利用图谱、语言、动作、游戏等方法让幼儿更形象地感知和表现音乐形象和内容。让幼儿通过听、看、说和肢体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悟,在欣赏活动中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并在感受的同时体验快乐。培养自主欣赏音乐的能力。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对音乐欣赏活动的浓厚兴趣。

2、能安静地倾听、欣赏音乐,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能力。

3、喜欢乐曲所表达的.形象,愿意在音乐的伴奏下创造性的用各种动作表现乐曲的内容。

活动准备:森林背景图,营造大森林的环境。ppt课件、音乐磁带。幼儿表演

用道具、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及分析:

一、开始部分

幼儿听音乐做各种小动物跳、走的样子进教室。(播放课件1)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大森林去玩。

解析: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听音乐来到以森另为背景的环境中,使孩子们有神灵奇景的感受,从而更好的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欣赏音乐的积极性。

二、基本部分

1、让幼儿完整的欣赏乐曲,初步感受旋律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形象。

(1)引导幼儿安静欣赏音乐,并带着问题去听。

(2)完整欣赏第一遍音乐后,教师设计提问。

师:你听了这首曲子之后有什么感受?

幼儿1:节奏很强

幼儿2:像是大狮子来了

幼儿3:心里有点害怕

师:你觉得曲子有什么样的特点?

幼儿1:很强壮

幼儿2:很有力

(3)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并介绍曲子的基本知识,乐曲为进行曲,进行曲具有节奏感强、雄壮、有力的音乐特点。

解析:让幼儿安静的欣赏音乐,让幼儿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感受音乐的整体风格和结构,去想象音乐中的故事。为后面的创编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幼儿故事创编并不是没有依据的空洞编造,它必须建立在对音乐充分感受的基础之上,根据音乐的风格来想象音乐中的故事。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幼儿把握音乐的风格和结构,与故事密切相关。此时教师不能做任何提示,更不能告诉孩子音乐所表达的内涵,避免框住孩子的思维。

2、幼儿带着初步经验再次完整欣赏音乐。(播放课件2)

欣赏完教师设计提问:你觉得音乐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幼儿1:我觉得音乐里有一个狮子大王,它正在和小动物们玩。

幼儿2:有一天,小动物们在玩耍,突然来了一只大狮子,把小动物们都吓跑了。

幼儿3:我觉得是大狮子过生日了,小动物们在为狮子大王开音乐会。

3、教师总结肯定小朋友的表述,出示图谱,请幼儿分段欣赏音乐,并引导幼儿通过感受创编故事、表演故事、

(1)、请幼儿结合图谱欣赏第一部分音乐,感受小动物狂欢时突然发现狮子的情景(播放课件3)

l结合图谱欣赏第一部分第一遍。介绍图谱让幼儿直观形象地去感受乐曲。

l提问:这段音乐你说说小动物们在开音乐会的时候听到了什么声音?你觉得是谁最先发现了狮王?小动物在发现狮王来了以后是怎么做的?并请幼儿尝试为音乐创编故事情节。

l欣赏第一部分第二遍。请幼儿对照图谱感受音乐内容和情节,并根绝创编的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2)、请幼儿结合图谱大脚印,欣赏第二部分音乐,感受狮子威风凛凛的形象特征,并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形象的进行表演。(播放课件4)

l讲解图谱欣赏第二部分第一遍。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是在说谁?为什么?你觉得它是什么样子的?小动物们又在做什么呢?根绝提问请幼儿在第一部分音乐故事创编的基础上创编第二段音乐故事

l欣赏第二部分第二遍,请幼儿对照图谱感受理解音乐。并根绝故事表现音乐。

(3)、请幼儿结合图谱小脚印和大嘴巴弧线,欣赏第三部分音乐,感受小动物与狮子在一起的情景,鼓励幼儿进行故事创编及表演。(播放课件5)

讲解图谱欣赏第三部分第一遍。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里面狮王在干什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并引导幼儿在前两段故事的基础上创编第三段故事。

欣赏第三部分第二遍,请幼儿对照图谱感受理解音乐,并表演音乐故事。

解析:幼儿通过直观的图谱反复听音乐根据音乐创编故事。这一部分是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环节。教师通过幼儿的活动能够更充分观察幼儿,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引导。教师将音乐分成三段,并形象的将音乐形象用图谱表象出来,以更好的引导幼儿感受和表述音乐形象,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欣赏音乐的基础上要首先吃透了解这首曲子,找出音乐欣赏的重点,加以突破。依据音乐的旋律结构引导幼儿创编故事,让幼儿以创编故事的形式深入了解欣赏乐曲。

4、对照图谱完整欣赏乐曲。鼓励幼儿大胆的将故事完整讲述,在讲述过程中尝试用简单形象的动作来表现乐曲中狮子与小动物的形象。(播放课件6)

5、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师幼共同进行音乐表演。(播放课件7)

三、结束部分

篇2:大班狮王进行曲

1、根据故事和音乐提供的线索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和内容。

2、探索用表演动作和表情等来表现音乐。

3、体验想象、创造和表演的快乐。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5、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1、自编故事一个。2、音乐文件。4、狮子、金丝猴、大象、小白兔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乐曲。

师:”小朋友们好,我姓杨,你们可以叫我杨老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先来听听看。“(播放乐曲)师:”音乐听完了,你们觉得这首音乐怎么样?“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物体摩擦产生的现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雄壮、有力,轻快、活泼)师:”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你就会明白的。“(讲故事)二、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师:”故事听完了,这个故事里有谁?“(狮子、金丝猴、大象、小白兔)师:”那你们听到故事里有哪些声音?“(号角、狮子的吼叫)”那小动物们听到狮子的吼声,心里是什么感觉?“(害怕)”可是当狮子说我今天我生日不吃大家时,动物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高兴)”谁来学学他们的样子?“(师语言提示 害怕与高兴的样子)三、结合故事,再听一次音乐。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狮子正准备过生日,那我们请小朋友们,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一听狮王是如何出场,小动物们是如何给他庆祝的好不好。

四、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乐曲,通过故事情节来帮助幼儿理解乐曲性质。

师:那音乐从头到尾都一样吗?(不一样)我们根据故事,把音乐分成几段来欣赏。

师:那这首音乐哪一段是狮王出来乐队欢迎他,哪一段是狮王大声吼叫,哪一段是小动物们围着狮王跳舞呢,请大家再完整地听一听,变听可以边用声音、动作表演。(教师语言提示)五、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结束本次音乐活动。

教师戴上狮王头饰,请其他三位老师各带金丝猴、大象、小白兔头饰,幼儿 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站到对应的老师后面,跟随音乐完整表演。

附: 《狮王的生日》

在密密的森林里,住着狮王和许多小动物。这一天,森林里格外热闹,原来森林之王狮子的生日晚会就要开始了。

你们听!乐队吹响了号角,迎接狮王的到来。威武雄壮的狮王大摇大摆、威风凛凛地走了过来,神气极了!它一边走,一边大声吼叫着,吼声一声比一声响亮。听到第一声吼声,小动物们有点害怕。听到第二声吼声,小动物们很害怕。听到第三声吼叫声,小动物们害怕极了,吓得浑身发抖。狮王吼声震撼了整个森林。

狮王来到宝座前坐下,对小动物们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很高兴,所以不吃你们了。不过,你们每人都给我表演一个节目。“小动物们听了,高兴极了,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祝狮王生日快乐:金丝猴抓耳挠腮跳起了滑稽的猴子舞;大象甩着长鼻子,跳起了可爱的大象舞;小白兔晃动着长长的耳朵,左跳跳右跳跳……看到节目这么精彩,狮王高兴极了,忍不住大吼了一声。这一吼可不得了,所以的小动物都吓得找个地方躲了起来,再也不敢出来了。狮王只好扫兴地回家了。

教学反思:

篇3:大班综合活动:波基上校进行曲

本次活动是以数学为主, 在音乐中借助动作等全身反应进行规律模式教学的一节综合活动, 目的是引导幼儿将平时游戏中按规律排列的经验加以统合整理, 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习惯。我创设了去城堡游玩的情境, 以幼儿“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模式——帮助城堡里的孩子编排有规律的动作——在舞会上运用规律表演”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

活动目标

1. 感知多种对象排序的规律。

2.了解排序方法的多样性, 发现各种规律。

3.能创造编排并运用规律, 感受规律的美。

活动准备

平板电脑若干, 电子白板及FLASH课件, 自制的皇冠, 剪辑《波基上校进行曲》片断。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 感知两种对象的排列规律

1. 播放课件1, 了解排队的规律。师:要开舞会啦!男孩女孩是怎么排队出场的? (ABAB规律)

2. 播放课件2, 理解规律要点。

师:快乐城堡里, 又出来两排孩子, 哪一排是有规律的?为什么? (第二排按四组规律排列)

师:现在第一排变长了, 有规律吗?为什么? (第一排变长后是乱的) 第二排有什么样的规律?

师:先是两个男孩接两个女孩 (点击课件出现第一个圈) , 接着又是两个男孩接两个女孩 (点击课件出现第二个圈) , 后面还是两个男孩接两个女孩。原来第二排是按照两个男孩接两个女孩规律排列的。

师小结:一定要有两组或者两组以上相同的排列出现, 才算是有规律的!你们能排出这样规律的队伍吗? (请8 名幼儿尝试)

3. 思考队伍规律, 尝试不同排列。师:男孩女孩还可以按照什么样的规律排队呢?谁来排一下?谁跟他想的不一样?

师小结:男孩女孩可以排出很多种规律的队伍。

二、游戏互动, 探索多种对象的排列规律

⒈ 观察第一段动作图谱, 感知多种对象的排列规律。

师:城堡里的孩子们排出的队伍是有规律的, 他们排练的动作是不是也有规律? (点击课件3) 第一个动作是什么?第二个动作是什么?第三个呢?第四个呢?你发现了什么?大家跟着做一做。如果把速度加快些, 你们能跟上吗?不用老师教, 你们就学会了这些动作。怎么会学得这么快的?

师小结:原来动作是有规律的, 只要记住前面四个动作, 后面就可以重复着做。

⒉ 观看第二段动作图谱, 继续体验规律。

师:接下来, 孩子们又是怎么排练的? (点击课件4, 出现第二段动作图谱, 两色块遮挡住两个动作) 红色块挡住的是什么动作? (请一名幼儿模仿) 你怎么猜到是这个动作的?原来, 他仔细观察过前面的规律。

师:还有一次机会, 谁来挑战?接着往下做, 会是哪些动作?“害羞”动作做了几次?

师小结:动作顺序变一下, 就有了不同的规律, 根据动作的规律, 我们很快就学会了舞蹈。

三、自主学习, 探索新的动作规律

1. 寻找模式, 创造规律。师:我们来帮助城堡里的孩子编排其他规律的动作吧。先想好你要编什么规律的动作, 把要用的动作拉到上面的空格里。 (幼儿轻轻拿出平板电脑开始编排)

师:排好的小朋友把平板电脑放在椅子上, 练练这些动作, 顺便检查一下有没有规律。

(将几个幼儿的操作结果投射到大屏幕) 师:这几位小朋友编排的动作有规律吗?大家一起做一做。

2. 集体检查, 纠正错误。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动作都有规律吗?有点小问题, 谁来帮忙调整一下?

四、综合运用, 感知更多的规律

1. 补充图谱内容, 整体练习动作。师:我们把学到的和编排的动作组合到一起。最后一段是谁排的?城堡的主人要奖励你一顶快乐皇冠。

2. 发现皇冠的装饰, 感知更多的规律。师:大家都编排了动作, 城堡的主人奖励你们每人一顶皇冠, 等会儿去找一顶你最喜欢的皇冠, 先看看上面有什么规律, 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再找到跟你的规律一样的朋友站到一起。

师小结:我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规律。

篇4:《引子与狮王进行曲》教学设计

《引子与狮王进行曲》是法国作曲家圣一桑创作的《动物狂欢节》组曲中的第一首。首先是引子部分,两架钢琴从弱渐强的和弦颤奏,好像是兽王出场的威武先导。接着,弦乐组从低向高进行,节奏越来越紧凑,力度越来越强,当冲到最高音之后,迅速向下刮奏中,好像一阵狂风迎面而来。虽然我们还没有看到狮子的身影,就已经让我们感到它的威严。

接着两架钢琴合奏出模仿军号的音调,这种音调一般是作为王公贵族出场的信号,作曲家运用这样的音调,表现了狮王出场时威严、豪华的排场。

随后,狮王便在威武的进行曲中出场了。弦乐在低音区奏出了雄壮的旋律,钢琴在乐句结尾奏出模仿军号的音调,好像它的仪仗队一直跟在它的身旁,显示着狮王的威风。这个主题演奏了两遍。

然后乐曲进入中间部分,这是一段模仿狮子“吼叫”的旋律。由钢琴奏出上行再下行的半音阶旋律,力度由弱渐强再渐弱,好像狮王的吼叫声。这个“吼叫”的旋律共演奏了四次。在句尾是弦乐模仿“吼叫”,情绪稍微活跃了一些。

之后,乐曲进入尾声。“行进”和“吼叫”的主题交替进行,最后乐曲在一声狮子的“吼叫”声中结束。

【教学目标】

1、能哼唱狮王“行进”主题,联想狮王威风凛凛的形象,并分辨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

2、能随音乐用动作模仿狮王的吼叫。

3、知道乐曲是由钢琴与弦乐组演奏的。

【教学过程】

一、聆听导入

1、师:在音乐课上,我们欣赏过许多表现动物的乐曲,让我们回忆一下这些音乐片段,他们表现了哪些动物?

教学提示:

(1)教师播放《口哨与小狗》《野蜂飞舞》《大象》《母鸡和公鸡》《跳圆舞曲的小猫》。

(2)学生聆听音乐说出表现的动物形象。(小狗、蜜蜂、大象、公鸡、小猫)

2、师:同学们说的很对,其中《大象》和《母鸡和公鸡》是法国作曲家圣·桑《动物狂欢节》组曲中的选段。今天,老师再给大家带来一首《动物狂欢节》组曲中表现动物的乐曲,请你们听一听,音乐表现的是威风凛凛的大型动物,还是温柔可爱的小型动物?

教学提示:

(1)教师播放全曲,学生自由回答。

(2)师:音乐表现的是威风凛凛的大型动物,它是谁呢?(学生自由回答)

3、师:同学们的联想很丰富,有的同学说是老虎、狮子,有的同学说是豹子,这些都是威风的大型动物。你们的想象和作曲家要表现的一样,是狮子。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引子与狮王进行曲》,听一听作曲家是怎样表现狮子的。

二、聆听引子

师:首先,我们来欣赏引子部分,听一听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使你联想到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教学提示:

(1)教师播放引子部分,学生自由回答。

(2)师:这段音乐一直在低音区进行,力度由弱渐强,好像表现了神秘而又森严的森林形象。为狮王的出场做了铺垫。

三、聆听A乐段

1、师:狮王马上就要出现了,它是悄悄地接近我们还是大摇大摆的走出来呢?你是通过什么音乐要素感受到的?

教学提示:

(1)教师弹奏或播放前奏。

(2)师:钢琴奏出了一个力度很强的号角性音调,好像狮王出场的前奏。

2、师:在这个号角性音调的指引下,狮王出来了,我们来听一听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学提示:

(1)教师弹奏或播放A段音乐。

(2)师:这是一段进行曲风格的旋律,情绪威武、雄壮,我们把它叫做“行进”主题吧。它是由弦乐组演奏的,就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它们总称为“弦乐”。

3、师:大家要记住这段旋律,它在音乐中会经常出现。我们来听一听它在A段音乐中出现了几次?

教学提示:

(1)教师播放A段音乐,引导学生分辨“行进”主题出现了两次。

(2)出示“行进”乐谱,指导学生用“bang”模唱。

4、师:为了表现狮子的威武,老师为这个主题填了歌词,听听老师是怎么唱的!

教学提示:

(1)出示歌片,教师范唱歌曲。

(2)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注意社4的音准)

5、师:从同学们的歌声中,老师感到了狮王的威武,谁能随着音乐模仿一下狮王的姿态和脚步呢?

教学提示:

(1)请几位同学上台随音乐模仿,其他同学演唱。

(2)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演唱进行评价(是否能听前奏准确进入,是否能表现出狮王威武的形象。)

四、聆听B乐段

1、师:狮王“行进”主题演奏了两遍之后,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你觉得这段音乐狮王像是在做什么?(播放B段,学生讨论)

2、师:这段音乐好像表现了狮王的吼叫,我们叫它“吼叫”主题吧。它叫了几次呢?

教学提示:

(1)教师播放B段,引导学生分辨狮王“吼叫”了四次?

(2)师:你们怎么听出来是“吼叫”呢?

(3)引导学生随着音乐划出狮王“吼叫”的旋律线,力度由弱渐强,再由强渐弱。

3、师:我们完整地欣赏B段音乐,用动作表现狮王的“吼叫”。

五、聆听C乐段和尾声

1、师:狮王“吼叫”之后,音乐又再现了哪一段旋律呢?(教师播放C段音乐,学生讨论)

2、师:我们再次听到了“行进”的旋律,但是这次不是弦乐组演奏的了,它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学提示:

(1)对比聆听A与C乐段,学生讨论。

(2)师:指导学生分辨两段旋律在音乐要素方面的不同,在正确的术语上划√。

(3)师:虽然两段都是“行进”的旋律,但不同力度、音色、音区表现了不同的狮王形象。弦乐在低音区力度强,表现的是威猛的狮王,钢琴在高音区力度稍弱表现的是稍活泼的狮王。

3、师:第二次狮王“行进”主题演奏了两遍之后,乐曲进入尾声,这时“行进”主题与“吼叫”主题交替出现,最后在狮王的吼叫声中结束。(播放尾声)

六、聆听全曲

师:《引子与狮王进行曲》我们全部欣赏完了。老师这儿有两张图片,一张是狮子行走的图片,一张是狮子吼叫的图片,请同学们一边听音乐一边贴出他们出现的顺序。

教学提示:

(1)教师播放音乐,请两名同学随音乐在黑板上贴出图片,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贴。(引子图、前奏和尾声事先贴好)

(2)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评价。

七、拓展欣赏

1、师:《引子与狮王进行曲》使我们联想到了威猛的狮子,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段音乐,它能使你联想到什么动物?大型的、小型的、威猛的、还是温柔的呢,为什么?(播放《天鹅》,学生回答)

2、师:这是《动物狂欢节》中另一首乐曲《天鹅》,大提琴演奏的优美旋律使我们联想到美丽的天鹅在湖面上浮游的情景。

八、检测小结

1、师:音乐欣赏完了,我们来做个问答游戏吧。老师的盒子里有几个问题,抓到什么问题就请你回答。

问题:

(1)还记得这个乐曲的名字吗?是哪位作曲家创作的?

(2)听三段音乐,哪一段音乐是由弦乐组演奏的?哪一段音乐是钢琴演奏的?请连线。(连线图:海顿《弦乐四重奏》《袋鼠》:两架钢琴)

(3)你能哼唱狮王“行进”的主题吗?

篇5:大班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

1.导入:前几天我们听了《土耳其进行曲》,今天我要给大家听一段《狮王进行曲》。2.讲述狮王的故事:一天早晨,小动物们听说狮王要进行一次巡逻,都在紧张地排练了吹号的表演,猴子爬在树上,想看看狮王来了没有。过了一会儿狮王来了,猴子赶快从树上滑下来,告诉大家狮王来了,小动物们赶快列队欢迎,狮王大摇大摆地走在动物中间,还不停地吼叫着显示它的威风。接着他做了下来看小动物表演,后来,他想逗逗小动物,又大叫一声,小动物都吓得跑回了家。3.倾听音乐。第一遍:完整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教师讲解:狮王出场了,大摇大摆地走,吼叫。小动物躲起来了。第二遍:听音乐看图谱。有一张图讲的就是这个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会狮王还没来,小动物们在排队,小猴子滑下来告诉大家。这会狮王才来了。第三遍继续看图谱听音乐:要求:听小猴子什么时候滑下来,下来你们就做一个下来的动作。小动物排队。第四遍听音乐看图谱,坐在椅子上做动作。(教师边做边指)轻轻坐在椅子上,用手表式猴子,用脚表示狮王的脚,全用坐在椅子上的动作表式。(提醒陈睿谦)第五遍听音乐看图谱坐在椅子上做动作。(自己做,老师欣赏)小结:有个地方注意一下,狮王叫了几次,就变动作了。第六遍分角色表演:猴子、小动物、狮王,听音乐表演(在位置上)。第七遍分角色表演:时涛做猴子,5组做狮王,其他小朋友做小动物。 听课反思:从开始的倾听,老师就用语言介入了,给音乐结合图谱固定了情节。而实际上这个音乐的特征很鲜明,情感的因素很丰富。因此过程中明显有灌输情节轻了音乐的感觉。所以觉得应该让孩子听音乐,让他们自己去充分地感受音乐中的情感,然后再来共同商定情节。

篇6: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

执教老师:刘艺瑶

活动目标:

1、体验想象、创造和表演的快乐。

2、通过以故事、出示图片的方式,了解作品的结构、形象和内容。

3、感受音乐情绪,能用动作、表情、嗓音等表现音乐。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的准备:组织幼儿观看狮子王的图片及碟片。

(二)材料的准备:图谱,录音,狮王、兔子、猴子、狐狸等动物头饰若干个。活动过程:

1、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今天我们去森林玩游戏,高兴吗?

2、调动幼儿生涯经验,激发兴趣。

瞧,我是谁呀?你们喜欢狮子大王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一起学学它的声音和走路的样子。

3、引导幼儿完全的听赏音乐第一遍,初步感受音乐情绪。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狮子王的音乐,音乐中告知我们一个故事,一起来听听吧。音乐中有谁?你是怎样听出来的?它们在干什么呢?

4、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

今天老师跟你们讲一个关于狮子大王的故事。

5、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音乐。请你们欣赏一首音乐,边听边想想,你听到了什么,有谁?它在干什么?还有哪些小动物呢?

6、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分角色表演。

你喜欢哪个动物就请带上它的头饰,(由幼儿自愿担任角色)边听音乐边玩游戏,教师参与领导。当听到狮子王出来的音乐就学它走路;当听到狮子王吼叫的音乐你们就学学它的动作和声音;当听到动物们出来的音乐你们就和狮子王一起跳舞;最后狮子王饿了,就把狐狸吃到肚子里。

7、幼儿之间互换角色表演。

8、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玩得真高兴,回家休息一会吧。

附:森林里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只听见风在不停的地刮、树在不停地摇。一群动物士兵出来站岗了。突然,远处传来嗵、嗵、嗵的脚步声,这是谁呀?原来是狮子大王来了。它踏着重重的脚步向前走着,走啊,走啊,绕过了四片树林,森林怎么没有一个动物。狮子大王很赌气,“啊呜”一声吼叫起来。它停下来又看看,周围还是没有动静。狮子大王更气了,一连叫了四声,并且一声比一声大。它的叫声终于被小动物们听到了,小白兔来了、小花猫来了、许许多多的小动物都来了。狐狸听说动物们来了,它也赶来了。为了让狮子大王高兴它们一起跳舞玩游戏,森林一下变得热闹起来。这时狮子大王饿了,它张开大嘴把狡诈的狐狸一口吃掉了。

教师评课记录:

整个活动在构思、设计、教学程序、组织形式上都打破了原有韵律活动的模式,幼儿一贯的模仿学习变为创造性学习,提供给幼儿主动活动的空间,让幼儿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激情,又在激情的驱动下调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创新出与同伴不一样的身体动作,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和发展,从而使孩子在活动中更感兴趣、更富有成就感。但在活动中有几个问题:

1、对于音乐的欣赏时间不够,孩子对于音乐没很好的感受、理解便开始表演。

2、教师只有一个如何更好更细致地关注到幼儿的表现,让幼儿富有个性的艺术表现为教师利用,为同伴所学习?

3、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演栩栩如生,很好地表现了音乐形象,但教师在整堂课中一直处于高亢状态,幼儿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好不好?

教学反思:

篇7:大班狮王进行曲

设计意图

本音乐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是《动物狂欢节》中的作品,乐曲生动形象,通过欣赏音乐,让幼儿体会到进行曲带来的欢快、庄严的节奏感,让幼儿感知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为了使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乐曲,活动设计时巧妙运用故事贯穿全曲,利用头饰、动作、游戏等让孩子们更形象的感知和表现音乐。

活动目标

1.能通过欣赏音乐认识狮子,了解狮子的习性和特点。2.通过反复欣赏音乐,知道乐曲的节奏和强弱。

3.在活动中启发幼儿随音乐做出和狮子相同的动作,体验表演时的乐趣。

活动准备

《狮王进行曲》音乐、狮子王的图片、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乐曲

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曲好听的音乐,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听一听音乐里出现了什么?(播放音乐)

老师:听完了这首乐曲,你觉得这音乐怎么样啊?(雄壮、轻快、活泼)

二、通过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1.老师:这首乐曲这么好听,因为这首乐曲中讲了一个狮子王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在一个很黑很黑的大森林里,大树和小树长得特别高,树叶特别大,风一吹,树就发出了沙沙沙沙沙的声音,这时,从森林的深处传来了狮子的吼叫声,狮子王正在打扮自己准备出去。忽然,猴子从树上伸出头来,报告说狮子王驾到,这时森林里的乐队就吹起了喇叭,狮子王就大摇大摆的走出来,狮子王大声的吼叫,说今天是他的生日,不吃任何小动物,小动物们听了特别高兴,围着狮子跳起了舞,他们高高兴兴的在一起玩耍,可开心了)。

2.在讲故事中提问:(1)狮子王出来之前都出现了那几个小动物?(出示猴子的头饰)

(2)小动物们都是怎样欢迎狮子王的到来的?有谁来表演一下?(让孩子回顾故事中的情节)

(3)狮子王出现的时候是怎样出来的?发出了什么声音啊?有谁来表演一下?那有谁知道狮子王还有哪些特点呢?

(4)狮子王来到之后,小动物们都是怎样做的?

三、整体欣赏音乐 老师:这首乐曲中一共有几段啊?哪一段是狮子王出现欢迎他的?哪一段是狮子王大声吼叫的?哪一段是小动物们欢迎狮子王的?我们一起再听一遍,一边听一边可以跟着学学。(整体欣赏,老师给与指导)

四、分段欣赏

1.听第一段的音乐(老师:我们来听一下第一段讲了什么?听完后让小朋友们来说一下)2.听第二段的音乐(老师:听狮子王在干什?它是怎样来的?是怎样走路的?狮子王是怎样吼叫的?让个别幼儿表演,然后老师和幼儿一起表演)

3.听第三段的音乐(老师:小动物们都是怎样欢迎狮子王的?老师扮演狮子王,孩子们扮演动物围绕老师跳舞)

五、分角色表演

老师:老师今天把小动物和狮子王请到了咱们的教室里,咱们带着他们的头饰一起跟着音乐来表演吧。(首先老师当狮子王,让幼儿扮演小动物;然后让幼儿当狮子王,来进行表演)

六、活动结束

老师:小朋友们都表演完了,在这次跟着音乐表演中,你最喜欢谁啊?除了这些小动物,你还知道别的小动物是怎样狂欢的吗?今天回家的时候就表演给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明天咱们再一起来到幼儿园表演给小朋友们看好不好?

活动反思

篇8:将大班额下的课堂练习进行到底

一、课堂练习要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 学习数学, 不进行一定量的练习, 就很难牢固地掌握知识, 形成熟练的技能和技巧。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 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少的课堂练习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确这节课练习的目的是什么, 要达到怎样的水平。正如人们所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同时, 作为教师, 认真解读教材习题是整体把握教学目标的关键。很多时候, 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很少去关注教材习题的编排体系、教材习题在本单元中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后续学习的逻辑关系等问题。如果只重视局部训练而淡化整体联网的思考, 就会使学生缺少高瞻远瞩的解决谋略和随机应变的解决智慧, 教学目标就会游离甚至严重缺失。因此, 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定要基于教师对教材习题的整体把握, 课堂练习只有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 才能有的放矢, 顺利完成“四基”。比如在一次观摩课上, 一位教师在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课堂练习时, 呈现两袋数量不等的橘子, 各取出二分之一, 让学生猜取出的量是否相同, 这正是后续课程“分数的再认识”的内容, 可见, 其练习目标难度较高。

二、课堂练习要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辅相成

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 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练习是另一种形式的“做数学”, 更具综合性、灵活性, 因此, 练习题设计要注意形式新颖、循序渐进, 从实际出发, 讲求实效。在练习课的教学中, 我体会到, 形式多样、灵活新颖的习题设计, 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练习设计, 符合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规律, 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 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提高。特别是对于大班额下的练习设计, 要特别注意从班级学生实际出发, 设计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习题, 以中等学生为着眼点, 面向全体学生配备好“必做”题和自选练习题, 力求使好、中、差学生都有所获。练习设计处理的好, 学生就能在练习中获得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 学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 体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三、课堂练习要与学生反馈有机融合

课堂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 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任何有目的的行为都必须实行控制, 免使行为偏离目标。同时练习也像一面镜子, 能随时看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 也可以照出教师在教学上的疏忽和遗漏。为提高大班额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练习设计必与学生课堂反馈有机融合。为此, 我们在练习课的设计上, 应注意针对新课后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 组织反馈练习, 搜集信息, 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并认真分析带倾向性的问题, 进行梳理、归类, 精讲点拨, 改进方法, 寻求最适合学生接受并理解的方式去重组练习环节。比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 教师角的度量方法演示得十分清楚, 但是在练习时仍有许多的同学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大班额下一个一个辅导并不现实, 我们巡视、归纳, 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在量角器上找不到角, 重点讲解清这一问题, 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

篇9:对幼儿园大班进行音乐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

幼儿园教育中,主要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这其中,音乐教学为培养幼儿美育的重要方法,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幼儿园大班的音乐教学所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唱歌、音乐欣赏等均包含在其中,而大班幼儿比较好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大班幼儿的实际特点,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

一、大班幼儿的特点

1.年龄特点

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幼儿来说,心理活动具有明显的概括性,行为表现也具备明显的意向性,心里特征已经初步形成。大班幼儿的脑部结构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但兴奋与抑制之间的平衡性还比较差,外在表现为幼儿的抑制能力比较差,活泼好动,且做各个动作时提高了灵活性。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幼儿可持续较长时间地集中于该事物上,且在集中的过程中,会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去观察,认知能力显著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看见的事情、听到的故事都能够完整地描述出来,且条理比较清晰,逻辑思维能力也所进步,可以利用语言与成人进行交流。

2.音乐能力发展特点

大班幼儿的听觉能力显著提升,对于声音的分化能力显著增强,可以较好地控制发声器官,自如地运用声音,控制声音力度,具备较好的音准能力。对于一首歌曲来说,大班幼儿可较为准确地记住歌曲的歌词、旋律等,错误发生次数明显降低,且肢体与声音之间的协调性增强。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在听音乐时产生联想。通过引导,可准确地运用多种演唱方式进行演唱。

二、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的方法

1.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大班幼儿的认知能力显著增强,且他们对某件事物不感兴趣时,注意力无法实现有效集中,同时,幼儿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注意力维持的时间比较短,影响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且不能仅仅创设一种情境,而是要在不断的情境创设中牢牢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完成教学。比如,在进行《啄木鸟》教学时,教师在教学之前利用多媒体播放啄木鸟啄树时的音效,让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此时,幼儿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将注意力放在教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踊跃地回答,并适时地播放啄木鸟啄树的小动画,进行音乐播放。

2.采取丰富的教学模式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大班幼儿的音乐理解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学模式必须要具备丰富性,促使幼儿的音乐理解能力更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可采用欣赏活动的教学模式,使幼儿自身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锻炼,并在欣赏的过程中,对艺术的神奇魅力进行感知;教師也可以利用创编活动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美育的同时,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比如,在进行《嘀哩,嘀哩》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歌曲中所描绘的春天的意境描述给幼儿,同时,让幼儿通过手中的画笔将自己心目中的春天景象描绘出来,此种教学方式不仅与幼儿好动的特点相符合,同时也满足了幼儿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除了上述两种教学模式外,游戏教学、启迪教学等都可以应用在实际教学中,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果。

3.多元化表现音乐

幼儿园大班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必备的一个教学环节,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不过,由于大班幼儿的独立欣赏能力有限,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幼儿完成欣赏,提升欣赏能力。在欣赏之前,教师首先要帮助幼儿了解音乐,基于幼儿园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教师要十分注意音乐给幼儿的第一印象,因此,教师给出音乐时,要将幼儿对音乐的印象加深,激发幼儿的情感,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促使幼儿了解音乐。了解之后,教师要以多元化的方式表现音乐,比如动作、图画等,《动物狂欢节》的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动作来展现音乐,将音乐曲子播放出来,让幼儿辨别其中的动作,并利用动作表现自己辨别出来的动物,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得到良好的锻炼,并加深了对音乐的印象,欣赏其中的韵律美。

在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知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音乐能力发展特点,在融合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教学模式,多元化地表现出音乐,提升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欣赏音乐能力、想象力及创新能力,促使幼儿实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孟鑫.幼儿园大班儿童的音乐教育[J].音乐生活,2011(12):44-45.

篇10:大班狮王进行曲

活动目标:

1、体验神气、害怕两种情绪,享受游戏表演带来的乐趣。

2、倾听音乐,根据简单的故事和图谱提供的线索,初步了解作品所表现的大概内容。

3、探索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课件、狮子图片、图谱、小动物图片(与幼儿人数相等)王冠、斗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动物世界中,你们知道谁最厉害吗?

2、为什么说狮子厉害?

二、欣赏音乐课件。

“狮子的确非常厉害,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关于狮子的音乐和动画片,你们要认真听仔细看。“

教师提问:

1、”听这段了音乐,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2、”你感觉狮子和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教师小结:鼓励幼儿并告诉幼儿音乐的名字及作者。

三、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音乐,并创编故事、模仿动作。

1、幼儿欣赏音乐的引子,启发幼儿感受曲子的变化,并根据曲子的变化想象创编故事。

2、引导幼儿欣赏A段音乐,让孩子们感觉音乐是轻松欢快还是沉重迟缓,想像是什么动物走来了。然后,个别幼儿创编狮子威风凛凛走路的动作,最后全体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狮子神气走路。

3、引导幼儿欣赏B段音乐,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特点,启发幼儿想像象什么动物在叫。然后,个别幼儿创编狮子凶恶吼叫的样子,最后全体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狮子吼叫和小动物害怕的样子。

4、引导幼儿欣赏A段音乐,让孩子们感觉音乐是轻松欢快还是沉重迟缓。听着音乐小动物会做什么事。

四、根据孩子创编的故事内容,教师整理之后完整讲述给孩子。

五、教师引导孩子边欣赏音乐边看图谱,帮助孩子理解音乐结构和特点。

六、启发幼儿借助音乐和图谱,表演故事内容,重点突出小动物的害怕和大狮子的`神气。

七、孩子们听着《狮王进行曲》,做音乐游戏

活动反思:

在设计本活动之前,我有幸读到了许卓娅关于音乐活动的一些理念,文章分析幼儿从音乐中获得某种体验的期待,是欣赏热情产生的最原始动力,而期待和期待的不断满足则是欣赏热情生长的增强剂,因此说没有欣赏期待的不断满足,就不会有欣赏的热情。在上述理念的影响下,我通过让孩子们创编故事,创编动作,然后出示图谱,最后视、听、动同步参与的方法,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音乐。本次活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尤其让我难忘的是,当我引导孩子们看完图谱时,他们竟情不自禁地给我鼓起了掌。我认为这就是本次活动的最大收获和成功。

不足之处:

1、前面听音乐看图谱时,引子那段没卡准。

篇11:大班狮王进行曲

【活动目标】

1.在感受音乐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用富有个性的动作表现作品的故事情节、角色和音乐变化。

2.能随音乐合拍地表演,体验神气、高兴、害怕三种情绪,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

3.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活动前引导幼儿欣赏故事《有趣的生日晚会》。

2.物质准备:《狮王进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狮王头像一个、披巾一条、小号4个、小鼓4个、鼓锤8根、大鼓一付、地毯一条、孔雀、长颈鹿、眼睛蛇等各种小动物头饰人手一个。图谱一份。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创编神气、害怕、高兴三种个性化动

师:昨天老师给你们讲了什么故事?

幼儿:有趣的生日晚会。

师:谁过生日?

幼儿:狮子王。

师:狮子是森林之王,它长得怎样?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表 现狮子神气的样子?(引导幼儿表现“神气”)

师:小动物听到狮子王的吼叫心里觉得怎样?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让人觉得你很害怕?(引导幼儿表现“吼叫”和“害怕”)

师:狮子王告诉小动物今天是自己生日,不吃小动物了,小动物觉得怎样?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让人觉得你很高兴?(引导幼儿表现“高兴”)

2.完整欣赏音乐,根据故事情节理解音乐性质,使音乐内容和故事内容匹配。

(1)教师配乐讲述故事,初步了解音乐内容。

(2)出示图谱,了解音乐内容与结构。

提问:什么地方象乐队在演奏?什么地方象狮子在走路?什么地 方象狮子在吼叫?什么地方象小动物在表演?引导幼儿根据图谱了解乐曲可以分成四部分(迎接、走路、吼叫、表演)。

(3)看图谱做声势练习。

引导幼儿根据图谱上的图象用动作表示做声势练习(乐器—哒哒哒、鼓—1234567、脚步—走路、吼叫、舞蹈—拍手)。

3.分段欣赏,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音乐性质创编动作。

(1)引导幼儿创编各种乐队表演动作。

提问:乐队用什么乐器演奏?狮子王要出来了心情觉得怎样?怎样 表现兴奋与激动?(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出弹钢琴、敲鼓、吹笛、弹手风琴等动作欢迎狮子王的到来)

(2)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狮王走路。

提问:谁来了?你是怎样听出来的?(要求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用动作和表情表现狮子王威风凛凛的摸样)

(3)引导幼儿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狮王吼叫和小动物害怕动作。

提问:你们听这是狮子王在干什么?什么样的吼叫会使人害怕?狮子王的吼叫一声比一声洪亮,小动物一次比一次害怕,大家来试试在动作和表情上怎样区分和变化?(引导小朋友自由讨论和比较创编出狮王四种由弱到强的吼叫,用不同幅度的动作表现不同程度的害怕。)

(4)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某种小动物,创编不同的舞蹈动作。

提问:狮子王过生日不吃小动物,大家都觉得很高兴,想象一下你是什么小动物会怎样表现高兴的情绪?(幼儿纷纷表演了孔雀展翅、眼镜蛇在扭动、大象猴子在舞蹈等等)。

4.学习随音乐合拍地表演。

(1)完整欣赏,边听边用动作来讲述这个故事,将动作和音乐匹配起来

(2)幼儿扮演角色表演,要求幼儿注意表情,不和别人碰撞。(不断提醒幼儿把刚才的感受和创造表现出来)

5.音乐游戏

(1)引导幼儿讨论游戏玩法。

提问:当狮子王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忍不住又大吼一声小动物会怎 样?(“又都跑了”、“吓得一动不动”“晕到了”“躲起来”等)。

(2)请一幼儿扮演狮子王其他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游戏,鼓励大胆、大方表演。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在构思、设计、教学程序、组织形式上都打破了原有韵律活动的模式,幼儿一贯的模仿学习变为创造性学习,提供给幼儿主动活动的空间,让幼儿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激情,又在激情的驱动下调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创新出与同伴不一样的身体动作,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和发展,从而使孩子在活动中更感兴趣、更富有成就感。但在活动中我思考着几个问题,如(1)教师只有一个如何更好更细致地关注到幼儿的表现,让幼儿富有个性的艺术表现为教师利用,为同伴所学习?(2)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演栩栩如生,很好地表现了音乐形象,但教师在整堂课中一直处于高亢状态,幼儿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好不好?

上一篇:挽留男朋友感动的话下一篇:我与风筝的小学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