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试题解题方法探究

2024-05-01

高考现代文试题解题方法探究(共8篇)

篇1:高考现代文试题解题方法探究

高考现代文主观阅读试题的题干设置,限定了考生答题的内容,指示着思维的方向。我们在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时就要仔细地审析题干,弄清题目要求,然后以要求为坐标来定位,根据上下文的意脉,寻找答题的信息,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解答试题。例如,解答高考第19题,“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要准确地解答这道题就必须仔细地审析题干要求,并以其为坐标定位。俞伯牙与钟子期成为知音的内容叙述在文章的第二段,文中就有“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钟子期对俞伯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分地兴奋和感激?”等句子。通过以上的分析,这道题的答案就水到渠成地凸现在我们的眼前。

2 整体阅读,搜索提取

高考现代文主观阅读试题,不单单考查对段落和某些主旨句、关键句、关键词的理解阐释,还要考查对整个全文内容的总体把握。包举万象,驾驭全局,这是一种更高的思维要求,也是阅读能力的一种最高境界,也是高考命题的必然选择之一。例如,20高考第20题,“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要正确解答这道题,就必须整体阅读全文,根据命题要求,在全文中去搜索提取信息。放眼全文,文中的第一段就有“两千多年前的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神往神往和渴求充满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等句子。文章的第三段也有“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这样的记载”等句子。这些语句就从两个方面说明“知音”已经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再如,年高考第21题,“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在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解答这道题,同样要整体阅读全文,根据题意,搜索提取信息。原文中第三段、第四段就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这方面的内容。第三段中“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知音总是越多越好!”第四段中有“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以上句子都说明了作者要“唐突地劝慰他”的原因。

3 理清文脉,举纲张目

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试题,在强调整体阅读的同时,必须紧紧把握文章的主旨,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脉络。只有把握了文章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才能举纲张目。例如,2002年高考北京试题第22题“通观《一片树叶》)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是按怎样的季节顺序描述树叶的?

(2)从一片树叶中作者获得了哪些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要准确地回答这道题,我们就必须把握住文章的主旨,本文以小见大,以充满感情的描写诗化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自然界中蕴含了丰富的启示,即使一叶坠地,也隐含着深刻的哲理;同时也要抓住文章的线索。本文在观察自然时是以时间为线索。原文第三段中就有“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凝望枝头的一片树叶。”那是去年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第五段中有”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第六段中有”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第七段中有”我预测着你的未来。等一场台风袭过,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消失你的踪影“等句子就较好地体现了作者描写树叶的季节顺序,回答问题的第一小题也就水到渠成了。回答第二小题,就要把握文章的主旨。原文第八段中有”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变化“;第九段中有”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视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该感到安宁。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到的启示“等句子,这些句子,很好地回答了第二小题。

4 优化整合,准确答题

高考现代文主观阅读试题的答题,必须扣紧文本,优化整合,方能准确高效。为达此目的,特提出如下几种方法以飨莘莘学子。

1.中心主旨句移用法

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试题的答题,难度大,要求高,往往事倍功半,或者废力不讨好,是高考语文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如果我们运用中心主旨句移用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例如,解答2002年高考第21题就可以移用原文中的中心句来回答: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应在失去钟子期之后去寻找更多的新知音;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再如,2002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第11题,”对于‘作者既有自己的独特的感悟,又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了渊源,试分别用一句话加以说明“.

作者的独特感悟____传统文化的渊源:____

要准确回答这道题,用原文中的语句可谓天衣无缝。说明作者的独特感悟就直接移用原文第二段中”湿了的大自然的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来回答;说明传统文化的渊源仍可直接移用原文第二段中”中国画家爱画风雨归舟,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来回答。

2.关键语句、中心词组合法

高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既要求能够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还要求能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归纳、概括能力是一种较高的能力。要答好这类高考题,如果运用关键语句、中心词组合法,就可以恢恢乎游刃有余地也,而再也不会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了。例如,回答2002年全国高考第20题,我们就可以运用第一段和第三段、第四段中的关键语句和关键词来组合答案:①知音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神往和渴求知音成为了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②知音的传说在《吕氏春秋》、《乐府解题》等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再如,回答2002年北京高考试题第22题第2小题,也同样可以运用原文第九、十段中的关键句、关键词组合,答案可为:(1)当你生命将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该感到安宁。(2)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3.综合分析,条分缕述法

高考考试说明要求,高考现代文阅读不但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更要考查其综合能力。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考查表述能力。因此,我们在回答高考主观试题的时候,就要在综合分析之后,条分缕析地表述出来。例如,200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第22题就可以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条分缕析地表述出来。本题答案可为:①从今年仲夏开始去年初冬____今年春天____初夏暑天____秋季____明年春天。

(1)应对个体生命的自然消亡持安宁的态度。

(2)生命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再如,2002年北京高考语文第21题:本文结尾,在”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的启示“之后,作者又加上一句”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这样结尾含有什么用意?请试着分析。要准确地答好这道题,就必须仔细地阅读题干,准确地理解题目要求。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根据全文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原文第二段中就有”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体会自然给我们的启示“这个主旨句。因此,本文结尾,在”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的启示“之后,再用”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来照应,同时,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了人与自然亲切和谐生命相依相通的关系。此后我们便可以把这些内容条分缕析地表述出来:

(1)把树叶拟人化,使树叶获得了主体位置。

(2)照应了”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的观点。或”表达了人与树叶具有平等地位的思想“.

篇2:高考现代文试题解题方法探究

高考现代文阅读是一个常考常新的考点。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始终紧扣对学生筛选、抽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位考查的要求。所占分值18分,是高考语文中的重头戏,决定着高考语文的成败与否。那么,怎样才能科学、准确、高效地解答这类试题呢?下面就以近年的高考试题为例对此作一番探讨。审析题干,坐标定位

高考现代文主观阅读试题的题干设置,限定了考生答题的内容,指示着思维的方向。我们在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时就要仔细地审析题干,弄清题目要求,然后以要求为坐标来定位,根据上下文的意脉,寻找答题的信息,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解答试题。例如,解答2002年高考第19题,“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要准确地解答这道题就必须仔细地审析题干要求,并以其为坐标定位。俞伯牙与钟子期成为知音的内容叙述在文章的第二段,文中就有“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钟子期对俞伯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分地兴奋和感激?”等句子。通过以上的分析,这道题的答案就水到渠成地凸现在我们的眼前。整体阅读,搜索提取

高考现代文主观阅读试题,不单单考查对段落和某些主旨句、关键句、关键词的理解阐释,还要考查对整个全文内容的总体把握。包举万象,驾驭全局,这是一种更高的思维要求,也是阅读能力的一种最高境界,也是高考命题的必然选择之一。例如,2002年高考第20题,“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要正确解答这道题,就必须整体阅读全文,根据命题要求,在全文中去搜索提取信息。放眼全文,文中的第一段就有“两千多年前的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神往和渴求充满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等句子。文章的第三段也有“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这样的记载”等句子。这些语句就从两个方面说明“知音”已经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再如,2002年高考第21题,“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在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解答这道题,同样要整体阅读全文,根据题意,搜索提取信息。原文中第三段、第四段就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这方面的内容。第三段中“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知音总是越多越好!”第四段中有“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以上句子都说明了作者要“唐突地劝慰他”的原因。理清文脉,举纲张目

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试题,在强调整体阅读的同时,必须紧紧把握文章的主旨,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脉络。只有把握了文章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才能举纲张目。例如,2002年高考北京试题第22题“通观《一片树叶》)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是按怎样的季节顺序描述树叶的?

(2)从一片树叶中作者获得了哪些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要准确地回答这道题,我们就必须把握住文章的主旨,本文以小见大,以充满感情的描写诗化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自然界中蕴含了丰富的启示,即使一叶坠地,也隐含着深刻的哲理;同时也要抓住文章的线索。本文在观察自然时是以时间为线索。原文第三段中就有“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凝望枝头的一片树叶。“那是去年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第五段中有“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第六段中有“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第七段中有“我预测着你的未来。等一场台风袭过,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消失你的踪影”等句子就较好地体现了作者描写树叶的季节顺序,回答问题的第一小题也就水到渠成了。回答第二小题,就要把握文章的主旨。原文第八段中有“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变化”;第九段中有“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视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该感到安宁。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到的启示”等句子,这些句子,很好地回答了第二小题。优化整合,准确答题

高考现代文主观阅读试题的答题,必须扣紧文本,优化整合,方能准确高效。为达此目的,特提出如下几种方法以飨莘莘学子。

1.中心主旨句移用法

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试题的答题,难度大,要求高,往往事倍功半,或者废力不讨好,是高考语文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如果我们运用中心主旨句移用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例如,解答2002年高考第21题就可以移用原文中的中心句来回答: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应在失去钟子期之后去寻找更多的新知音;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再如,2002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第11题,“对于‘作者既有自己的独特的感悟,又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了渊源,试分别用一句话加以说明”。

作者的独特感悟____传统文化的渊源:____

要准确回答这道题,用原文中的语句可谓天衣无缝。说明作者的独特感悟就直接移用原文第二段中“湿了的大自然的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来回答;说明传统文化的渊源仍可直接移用原文第二段中“中国画家爱画风雨归舟,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来回答。

2.关键语句、中心词组合法

高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既要求能够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还要求能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归纳、概括能力是一种较高的能力。要答好这类高考题,如果运用关键语句、中心词组合法,就可以恢恢乎游刃有余地也,而再也不会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了。例如,回答2002年全国高考第20题,我们就可以运用第一段和第三段、第四段中的关键语句和关键词来组合答案:①知音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神往和渴求知音成为了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②知音的传说在《吕氏春秋》、《乐府解题》等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再如,回答2002年北京高考试题第22题第2小题,也同样可以运用原文第九、十段中的关键句、关键词组合,答案可为:(1)当你生命将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该感到安宁。(2)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3.综合分析,条分缕述法

篇3:探究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方法

从现代文阅读应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角度看, 精读、细读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功, 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精读的要求就是读懂并吃透, 就是要从整体入手, 局部理解, 而最终达到整体把握这一目的。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时, 要求阅读三遍。第一遍理解由局部到整体的自身含义;第二遍把握相互关系, 然后再看文后的问题, 理出各题关系, 把握中心题 (因为许多试题的设置都是有一定梯度和联系的) , 带着问题去读;第三遍, 既可验证前面的所读, 又为做题找到依据。

二、系统总结, 培养能力

从近几年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情况看, 综合性的、高层次的题比较多, 它要求必须以系统的、综合的知识为基础, 所以复习阶段一定要做好知识的系统化工作, 形成自己的语文“知识树”———知识网络。在复习时, 要充分利用教材, 特别是教材中的知识短文, 它们往往是带有总结性质的, 是系统归纳、加深加宽的好材料。归纳时要注意不要只是罗列一些名词术语, 要向纵深发展。比如文体知识中的人称问题, 学生都知道有两种, 但每一种作用是否清楚, 还是个问题。比如1993年六省市试卷《青菜》阅读文后的一个题目, 共有三问, 第一问:这篇短文是用第几人称写青菜的?第二问: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第三问:文中哪些语句用这种人称表述取得了比其他人称表述更好的效果? (举一例简要说明) 这里关键是第二问, 作用就是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 进行抒情, 在本文中起到拟人化的作用。还要特别注意一些难点知识的归纳与迁移。比如语文表达中的四种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学生比较熟悉, 而心理顺序特别是实用性强的逻辑顺序, 有的学生就一知半解了。在议论性文章及事物证明说明文中常常使用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安排顺序。或先总后分、先分后总, 或由因到果、由果到因, 或由主到次、由次到主, 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总的原则是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三、发展思维, 提高能力

对于现代文阅读来说, 要进行好以下几方面的思维训练:认识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调整组合能力、比同较异能力、评价鉴赏能力。1995年高考语文第26题:通观第二自然段, 并参照第三自然段关于“第二点错误认识”的表述, 概括说明第一点错误认识是什么。这就是考查分析综合能力的。通观四段材料, 第一段是总说, 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任务两方面, 总述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第二段从语文学科的性质方面进行阐述叶老的教育思想;第三、四段从语文教学的任务方面阐述叶老的教育思想。第三段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对语文教学任务的错误认识, 那么第二段中的“第一点错误认识”显然是针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总说部分和第二段都有指出语文学科性质的语句, 据此, “第一点错误认识”就可概括为:不清楚 (或不了解、不知道) 语文是工具, 日常学习及交流知识都少不了它, 因而照搬旧式教育那一套。 (或:没有认清语文是人生日常不可缺少的工具, 因而照搬旧式教育那一套。)

摘要:对于现代文阅读来说, 要进行好以下几方面的思维训练:认识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调整组合能力、比同较异能力、评价鉴赏能力。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现代文的阅读训练方法。

篇4:浅析高考文综地理试题解题技巧

关键词:高考;地理;文综;解题技巧

地理是对自然、人类以及社会的综合考察,在对地理的学习中学生通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模式,不利于对现实情况的灵活变动及问题的解决。为了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加试题考察的实用性以及实效性,高考地理试题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高考地理文综试卷中,主要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选择题则以单项选择题为主,而非选择题多为综合题,且占有较大的比重,其试题模式也越来越开放化,只有更好的掌握高考试题的命题规律以及考察方向,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探求更好的解题技巧【1】。

1.选择题解题技巧分析

高考地理文综试题的选择题多以单项选择题为主,部分省市在自主命题的试卷中才出现了多项选择的模式。本文主要针对单项选择题进行相关解题技巧的探讨研究。首先,看题目,地理文综卷的选择题多以材料为主,根据题目对下述几个选择题进行解答,同一材料下的选择题具有较大的关联性,一般具有前后呼应的关系。部分题目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例如地理数据统计图表、一些坐标或符号等。在一些地图中,通常会给出相应的经纬度、山脉走向、高度、行政区域、河流或铁路线等信息,在初步的数据信息下,学生可建立一定的空间概念,进而与相关的知识点结合,最终找到与题目相关性较高的答案【2】。其次,审题目,审题时需要先对每一题目的题干进行阅读及了解,再有目的性的阅读材料,准确并快速捕捉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读材料的过程中可以将重点信息用线画出,例如涉及到地点、时间以及方向的相关信息。此外,还需要养成正确的答题思路。平常积累的知识点较散,而试题则是对某一方面进行考察评估,此时,在审题后需要学生从平常所学中提取出所有相关知识点,快速对接到相关度最高的知识点,通过层层推理以及判断来达到较高的答题准确率。

根据多年高考地理文综试题,本文总结出以下几种解题技巧:

1.1以材料为主

高考试卷通常是由多个出题人经再三思量而出的题目,在材料的选择上通常比较考究,每一个题目均与材料有较大的关联性。每一个图文材料均有较大的深意,解题时均不可忽略。同时,也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干扰信息,必须注意关键信息的把握,细心从材料中筛选有用的信息。

1.2排除法

排除法是单项选择题常用的解题方法,在一些考察记忆类的题目中应用较为广泛,尤其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布以及特征等题目中。有些题目在选择时可直接看出,而有些题目则存在一些干扰项,无法直接选出。此时,则需要对明显不正确的题目首先排除,尤其是看起来叙述完整性有所缺陷,或明显荒诞的答案选项进行排除。同时,部分题目中会出现了十分肯定的用语,例如一定、肯定、都、全部等字眼,此类选项大多为错误干扰项【3】。

1.3从答案入手

由于选择题为单项选择,因此,也可从答案入手进行逻辑分析。若A选项正确的情况下,B选项也正确,则表示这两个选项均错误,可直接排除,进一步提高选择的准确率【4】。

1.4答案肯定时采用直选法

选择题答题时多凭第一感觉选择选项,而据相关研究表明,第一感觉答题的准确率的确较高,在对某一答案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时,不需过多停留,快速并直接的选择答案,避免耽误更多的时间。而在返回检查时,尽量不要轻易对原来的选项进行改动。

1.5答案迟疑时关注题干要求

若所有选项的答案均认为正确,而此时则需要考虑答案与题干的相关程度。仔细阅读题干,分析题干的要求,若与题干的相关度较低,即使叙述正确,也不可进行选择。

2.非选择题解题技巧分析

非选择题部分是高考地理文综试卷的主要部分,且随着开放性的加强,对学生扩散性思维以及知识点掌握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进行综合体的解答时,不仅会考察到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掌握,还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严谨性等进行了考察。只有探究出综合体的答题技巧,才能更好的应对高考试题,做到条理清晰、简明扼要、直击要点【5】。

2.1综合体解题技巧

①对图文材料进行仔细审查

大部分地理文综试卷的37题为图表材料解答题。通常有统计图以及叠加图两种形式,此类题目的题干信息相对丰富以及复杂,需要对其进行仔细审查,正确的解读图形资料并使其与文字材料相呼应。在进行统计图表的解读时,通常可知其以表格以及饼状图的形式为主,解读时需要明确分组以及主要的统计要素,对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比较各种要素之间的变化。而叠加图通常具有“区域+示意图”、“区域+等值线图”。解读时首先需要对图形的背景条件进行分析辨别,即找出图形所处的具体区域。进而读取图例以及图名,找到关键信息。等值线也是叠加图中的重要信息,在对等值线进行解读时首先需要观察其走向及趋势,了解等值线的含义,观察局部弯曲区或闭合区的变化。在解读图形的同时,还需要对文字进行详细分析。许多重要的信息均隐藏在其中,特别注意文字中涉及到时间、地点以及事件的相关信息。

②构建解题的思维导图

部分综合体的信息过多,学生在解题时容易混乱,无法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有条不紊的分析,为了使得解题思路更具逻辑性,更加合理及规范,可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或者列模板的形式进行分析。例如地理试题:据表4归纳的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在该题的解答中,可以依据思维导图的模型进行分析,分别对比城镇用地结构的变化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6】。

③明确答题规范

在答题时一定要注意表述准确、简明扼要、叙述完整、字迹工整。同时,还需要有清晰的解题步骤及思路,用语规范,减少不必要的丢分。

2.2例题分析

例如:看图表并回答: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将是联系东盟和中国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坡一吉隆坡一曼谷的已有铁路为共用段,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铁路有东、中、西三个

该题的问题主要是对铁路交通线进行区位因素分析,通过上述图表可知,东线经过的城市最多,且铁路总线也较长,但不需要进行大量的新建铁路施工。从图1中也可以分析到,东线经过区域多为平原,且经过区域通常在沿海地区,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人口密度也相对较大。因此,在解答时可总结为:运营里程长;利用现有铁路长,需新建铁路短的优势;铁路主要经过平原;所经地区人口较稠密,城市多,经济相对发达。

参考文献:

[1]魏欣欣.浅谈高考地理文综题解题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2):120.

[2]杨芳.浅谈高考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技巧[J].新课程·中学,2013,(5):109-109.

[3]强锦江.新课改高考地理选择题试题类型与解题技巧[J].校园英语(上旬),2014,(4):35-35.

[4]袁信涛.高考地理图文资料题的解题技巧[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4,(1):82-84.

[5]秦毓军.把握窍门,技能拔尖--高中地理解题技巧培养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4,(70):134-134,135.

篇5:现代文阅读解题六大方法

一、语言赏析题

赏析句子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从修辞方面入手

格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使……(作用)。修辞方法及其作用:详见本专题文体知识梳理。

(2)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入手

动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叠词:运用叠词,起到了加深语意的作用,使语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美。

拟声词:运用拟声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的情态美,流露出××的情感。

(3)从句子的表现手法入手

衬托、象征、对比、照应、渲染、烘托、伏笔、铺垫、情景交融等。

(4)从句子的表达方式入手

(5)从句子的句式特点入手

陈述句语气平缓,不温不火;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反问句加重语气;感叹句抒情强烈;排比句层层深入,气势磅礴。

(6)从句子所蕴含的哲理入手

如果句子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那就可以从启迪的角度品味。所谓哲理,就是指那些有关珍爱生命、感悟人生、感悟生活,有关亲情、友情、做人道理等感悟。

二、段落作用题

分析段落作用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着手:

(一)▶

结构

(1)开头:①

开篇点题,统领全文;②

照应标题;③

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

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⑤

设置伏笔,照应后文;⑥

渲染气氛,奠定全文基调;

开篇点明主旨;⑧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中间:

注重分析过渡作用(承上启下)、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比如:

承上启下或引出下文;②

为下文作铺垫;③

丰富文章内涵;④

照应前文;

具体展示、深化主题。

(3)结尾:

可从3个角度分析:

情节角度:a.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b.与题目或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

主题角度:深化或升华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

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二)▶

内容

概括段意,联系主旨情感。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段落,如景物或环境描写语段的作用: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气氛。

表现(或烘托)人物的……的心情、性格。

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三、文章标题作用题

文章标题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种:

以人物为题的作用:突出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全文线索的作用。

以形象特征为题的作用: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以物象为题的作用:表层含义,深层含义(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寄托某种情感,突出文章主题。

以事件为题的作用:突出主要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旨。

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的作用: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具有隐含象征含义。

四、分析人物形象题

(1)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要品析作者笔下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为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赏读环境描写,明晰人物思想

这里说的环境,既是指自然环境,更多的是指社会环境。前者或渲染气氛,或点明背景,或烘内心,对人物起强化作用;后者是人物托人物的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结合具体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是鉴赏人物形象的重要环节之一。

(3)分析情节发展,概括人物性格

作者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

(4)探读细节描写,彰显人物性格

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对细节描写的探究品读,通过对人物最传神的细节的品味,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

答题格式:

人物性格或人物特点+具体依据。

五、写作手法题

对写作手法的考查主要有两种题型: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解答此类试题,入手的角度有:

(1)理解各种写作手法的内涵,把握各自的作用。

(2)看上下文的联系,从联系中分析文章所用的技巧(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探究文章前后内容的关联,判断时,必须通读全篇,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构思之妙。

(3)从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目的方面,分析写作技巧。在写文章时,有些作者会别具匠心地选用一些写作手法,委婉曲折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要细心揣摩,从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目的方面去判断作者所用的写作技巧。

(4)从结构安排角度入手。看开头结尾是否有特色;全文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看是否烘托铺垫、前后照应;看是否做到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曲折有致等。

(5)从选材组材角度入手。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明写法———述内容——析效果”,组织答案时,忌停留在文章表面作浅层次的分析。

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文题、开头、结尾的作用

一、文题的妙处

1、说明文题目的妙处:①交代了说明的对象或说明内容。②如果用了什么别的修辞的话就还有修辞的作用,化用诗句、谚语、歌词等都有吸引读者、激发兴趣、引发思考的作用。

①例如:文章以“夜空为什么是黑的”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答:①以设问为题,设疑激趣,引发思考。②以此统领全篇,点明此文说明内容。

②例如:文章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题,有何好处?

答:①巧妙地运用歌名为篇章名,设疑激趣,引发思考。

②以此统领全篇,点明此文说明内容。

2、议论文题目的妙处:

①提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②如果用了什么别的修辞的话就还有修辞的作用,吸引读者、激发兴趣。

3、记叙类文章题目的妙处:

①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②交代本文写作内容。③抒发了什么情感。④扣修辞生动点明文章的主旨,激发阅读兴趣。

例: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文题“挂满爱的梨树”的好处。

答:①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②交代本文写作内容。③化虚为实,生动地点明文章的主旨,激发阅读兴趣。抒发了对父爱的赞美、感激之情。

二、开头的作用

1、说明文开头作用:①引出说明的对象或说明的事理。

②引传说、故事、诗歌等激发阅读兴趣。

③总分总结构中的总领全文。

例:目前,很多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据调查,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高达95%以上。书写出现差错时,使用它能很快涂改错误,确实很方便,然而你是否意识到它散发出的十分刺鼻的气味对人体有害?

问题:这一段作为文章的开头有何作用?

①通过举例子引出说明的内容:涂改液对人体有害。

②通过列数字说明涂改液使用范围广,其对人体的伤害应引起人们的重视,激发阅读兴趣。

2、议论文开头的作用:①引出论点或论题。②引传说、故事、诗歌等激发阅读兴趣。

③如果是举例、引用开头,还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例:在我国广袤的沙漠上,生活着一种普通的植物——梭梭,它们被誉为“沙漠梅花”和“沙漠卫士”。众所周知,沙漠地区环境十分恶劣,要想立足其中,困难自然不小,梭梭树做到了。作为灌木植物,它们虽然一般只有三四米高,外形也不出众,可是却顽强挺立,迎风顶沙,给沙漠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沙漠独特的景观,也成了戈壁沙漠最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之一。

梭梭的成功并非是来自于侥幸。它们成功的秘诀就在于速度,无与伦比的速度。

问题:这一段作为文章的开头有何作用?

①通过举沙漠中梭梭树顽强生长的事例来引出文章的论点:成功的秘诀就在于速度。

②激发阅读兴趣。

③作为事实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3、叙事类文章开头的作用: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埋下伏笔,为下文做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若是环境描写,其作用有:(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与背景;(2)渲染了什么样的环境气氛;(3)烘托人物的什么情感;(4)预示人物的什么命运;(5)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例:菜园是母亲天然的舞台和领地。(见模拟试题九上《母亲的菜园》)

问题:这一段作为文章的开头有何作用?

①开篇点题。

②总领下文,统摄全篇。

三、结尾的作用

1、说明文的结尾:①总结全文,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

②补充说明该事物其它方面的特点或注意点,使说明内容更全面。

例: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天安门前的一对华表,每个柱头上都有一个蹲兽,头向宫外;天安门后面还有一对华表,上面的蹲兽是头朝宫内。据北京故老传说:华表柱头上的蹲兽,名叫犼,性好望。犼头向内是希望帝王不要沉湎于纸醉金迷的宫廷生活,它好像在对帝王说,经常出来看看你的臣民吧,因而名叫“望帝出”;犼头向外,是希望帝王不要耽恋山水,废弃政务,它好像在对出游的皇帝说,因而名叫“望帝归”。当然,这只是古人对君王的一种虚幻的期望。我们在观赏这精心雕琢的艺术珍品时,这类传说不是正可增加游人的兴味吗?

①用举例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华表的艺术价值。

②引用传说增强趣味性。

③与开头相呼应。

2、议论文结尾的作用:①总结上文论证内容,得出结论。

②对本文观点进行补充论证,使论证更严谨,使人信服。

例:跳起来摘那个又红又大属于自己的苹果吧!为自己设置更高的人生目标,跨越更高的标杆,你的生活因此而灿烂,人生因此而美丽,生命因此而富有价值。

结上文论证内容,得出结论。

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使论证更严谨,使人信服。

3、叙事类文章结尾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使结构完整;画龙点睛,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例:(结尾)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阿长与<山海经>》

作用:①收束全文,巧妙点题。②点明文章主旨,表达对长妈妈的怀念与祝福。

篇6:高考现代文试题解题方法探究

一、含义理解题类。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词句或句子的理解,是命题起点层次,难度较低。

1.词句含义的理解

[例] 什刹海正位于我母校的后门,度过一道筑在溪水上的石桥,再一转弯,便会听见那愉快的水声,伴着水滨青翠的树色在欢迎来访者了。送着清晨无课,我总是拿了一本诗集,在水边倘佯,那时候,正是充满了诗意与幻梦的年纪,水边有时是“自在飞花轻似梦”的诗境,有时是“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凄凉境界,还有什么更适于少年的心灵流连徘徊?我常是将书放在身边,双足垂到水面,叫水上的白云,将我带到又温暖又惆怅的幻梦里。我曾有一首小诗,其中两段是:

我曾持一卷诗一朵花来到你身旁,在柳荫里静听那捆捆的水响。

诗,遗忘了;花,失落了,而今再寻不到那流走的时先。

你曾几番入梦,同水上一片斜阳,还有长堤上卖书老人的深色衣裳。

我曾一叠叠买去他的古书,却憾恨着买不去他那暮年的悲伤。

诗中“你”的称谓,即是指什刹海,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

(08四川卷张秀亚 《我爱水》)

问题:“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这里“怅惘”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怅惘”是指作者思念什刹海却只能在梦中相见的遗憾。解题思路总结:将段落语境内容和词语字面含义有机组合。

2.句子含义的理解

[例1]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今天来到了从小就觉得神秘的这位艺术家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多么不可思议,多么幸福。我们可以用手抚摸一下诗人触摸的东西,小心翼翼。我们试图通过逝去的诗人遗留在器物的神秘,去接通那颗伟人的灵魂。(08山东卷 张炜《歌德之勺》)问题:“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1)通过寻访诗人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和遗留的器物,去接通(感受)歌德那颗伟人的灵魂。答“通过用手抚摸一下诗人触摸的东西”,“去接通歌德那颗伟人的灵魂”也可。[例2]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08全国卷Ⅰ寅公《阳关古道苍凉美》)

问题: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参考答案】(1)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是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分析】 本题需要结合句子和前后文分析解答,此句要抓住戈壁滩中的“绿色海洋”来解答。考比喻性的句子,需要找准印证的对象。【解题思路】:以中心句命题的题目,抓住中心句提供的信息,对内容进行概括;以比喻说明的句子(或例子)命题的题目,抓准与之相印证的中心词或句。【练习】

冰心是世纪的同龄人,也是世纪的见证人。清王朝覆灭时,她是少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她是青年;整个中年时期在离乱和忧患中度过。动荡和苦难,造就了她成熟的人生。饱经忧患的她,极大地延长了中年期。她似乎在向世人昭示,人的生命有多么大的承受力,她坚强地活着,体验那超乎想像的苦难并战胜它,从充满噩梦的昨日,直至舒展开放的今日。(06年上海高考卷)考题:作者认为冰心是“世纪的见证人”,这是因为

。此题考概括性的句子,回答时需要简要展开。答案为:“冰心经历了整个世纪的重大事件。”分析命题方式和答案,不难发现,它都与语段中心有关。例题是从语段中心句“世纪的见证人”演化而来的,分析关键词,我们可以获得如下提信息:“世纪”隐含“时间”;“见证人”隐含“经历”,综合两方面的信息,从下文中找到依据就能正确回答。

二、原因筛选、组合题类。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原因”的筛选、组合,也包括条件、意图等内容的筛选、组合。文本中的有关词句,是进行筛选、组合的依据。难度中等。[例]

他是个了不起人物,从性情、智慧、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08山东 牟宗三《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问题:文章第二段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这样评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有真知灼见;不只是讲说学问,还将思想付之于具体行动。“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

【分析】 此题属于筛选“原因”的题目。设计的题目从结果或结论生发而来,答案都藏在前后文的“因”之中。这类题目既有筛选也有组合,不宜简单地、不加选择的照抄原文。

解题思路:由结果部分反溯上文,寻找原因;剔除不属于原因的内容;将不隐含的语言明确化、清晰化。

三、段意、主旨归纳题类。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段意、中心等关键句的判断与概括。大致有两种常式。一是直接筛选段意或中心的题目;一种是提炼段意或中心的题目。前者较易,后者较难。[例]08湖北卷:季羡林《雾》

一些时候以前,当我第一次听到模糊数学这个名词的时候,我曾说过几句怪话:数学比任何科学都更要求清晰,要求准确,怎么还能有什么模糊数学呢?后来我读了一些介绍文章,逐渐了解了模糊数学的内容。我一反从前的想法,觉得模糊数学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着大量模糊的东西。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这些东西的模糊性。承认这个事实,对研究学术和制订政策等等都是有好处的。

问题: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第⑤自然段的主要观点,不超过20字。(3分)

【参考答案】在社会生活和科学中都有模糊性。

【分析】这是典型的提炼题。在文本中不存在现成语句可筛选,没有局部的词语可以组合,也没有剔除谁留下谁的问题。需要从整体把握后进行提炼。那么,提炼从何处下手呢?分析答案可知,答案涵盖两 方面内容:一是数学、人类社会、日常生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五个例子的范围(社会生活和科学);二是五个例子的共同倾向(模糊性)。

解题思路:概括例子的范围,分析人物或事件的共同属性,提炼例子共同倾向,最后斟酌语言概括回答。[练习]

我们知道,在客观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美:大自然千姿百态的美;几何图形整齐组合的美;孩童天真烂漫的美;中年精壮强健的美;老者深熟沉静的美;美术家的色彩线条美;音乐家的声音和谐美;连被一般人认为最刻板的自然科学,也有它的“工程美”;连最枯燥的哲学,也有它的哲理美。这些美都是不同的人,在各自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乐而自得的。而舞蹈,是以一种真正以生命来塑造的艺术,因此它也最有灵性。舞者,是一面镜,能照出各人的影;舞姿,是一阵风,能拂动各人的情;舞台,是一面在的雷达,能接收与反射各人的思想。当我们在大剧场时落座,四周灯光渐暗,乐声轻起,台上演员翩跹起舞时,我们便一下获得了一种共同的美。你看她一笑一颦,一起一停,一甩手投足,挺拨、秀丽、高朗、愁忧,仿佛社会上一切美的物,美的情,这时全都聚在她的身上,成了一团美的魅力。……

(04年上海高考卷《我看舞蹈的美》)考题:本段中最能体现该段大意的句子是

。这是考查中心句的题目。答案为:“舞蹈,是以一种真正以生命来塑造的艺术,因此它也最有灵性。”对此类题,学生往往以段首的起始句作为中心句,但是,中心句的呈现形式,未必都在句首。很多中心句出在段落中间偏上的位置。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心句,可以通过铺垫或推理导出。本题则是一个典型例子。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经过铺垫或推理后导出的中心句,大多出在偏正复句的后半句。因此,如转折复句的“但是”、“而”,递进复句的“而且”,因果复句的“所以”、“因此”等,都是判断和寻找此类中心句的标志。

解题思路:注意偏正复句的标志性词语,寻找偏正复句后半句的议论性的句子,再以后文的内容或例子加以印证和鉴别,最后对中心句进行准确筛选。

四、整体内容的分析归纳题类。

这类题目,关键在“整体”两字上,需要反复阅读,分层提炼。所考查的内容,既可以是整篇文章的整体内容,也可以是段落或某层次的整体内容。难度较大。[例1]

在我的心中,泰山早已成为一个巍峨博大的文化符号,更是一个亘古而来的震撼。

今年六月的一天,我登上了泰山。也许是一种因缘,在登山的过程中,漫天大雾笼罩不散,就像那化不开的思睹,一直缠绕着我。

从红门到中天门一段,薄雾在风中婷婷袅袅,若轻纱缠绕于古松脖际,如轻烟出岫于山谷岩隙,为山色平添许多妖娆。更有鹧鸪唱和,湿风润面,真是无比清爽。过了中天门,雾气突然变得沉重了,简易雨披上的积水愈来愈多。目之所及,只有路边影影幢幢的古树,只有不远处岩岩叠叠的山石.只有石壁上遒劲古朴的石刻。至于远处的山峰,则全部迷失于苍茫的雾中,我只能对着游览图上的提示,来想像它们的风采了。那雾中的楼台,因雾气轻薄得恰到好处,虚实变幻,顿生雅韵。而泰山的雾太粘稠,仿佛要遮掩一切似的,压得人几乎抬不动睫毛。那险峻无比的十八盘,在我而言只是喘气更重、流汗更多而已。记得照片上的十八盘如蛇一般蜿蜒在峭壁上,在蓝天苍山下让人望之凛然。可是现在,无论是抬头仰视还是回首来路,我看到的最多也不过十来级台阶,丝毫感觉不到它的气势。原来,失去了烘托,巨人和矮子其实也没有分别。如障的浓雾掩盖了这一切,让我只能在想像中获得慰藉。上到天街,天空下起了小雨,雾更是浓得黏手,四五步开外就看不见人影了。摸到瞻鲁台边,睁大了眼睛,自然仍然什么也看不见。

徜徉在天街上,看不见四周的景物,我的思绪却如雾一般弥散开来。

数千年来,泰山已经不仅仅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地理学意义上的名山了。它更是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象征之一。从一路上的对联和石刻可见一斑:“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峨第一山”、“天下第一名山”、“五岳独宗”、“五岳独尊”。其实,泰山海拔不过1545来,在中国的名山大川中并不显高。它的风景确有独到之处。但也未必比得上“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但是,那种目空一切、惟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的气质却深深侵入了山中每一棵树和每一片岩石,让你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几丝压抑、几缕轻狂。这种洋洋自夸,正暴露出一种锁闭心态。圣人说“登泰山而小天下”,与其说夸赞的是一种阔大胸怀,不如说它是坐井观天;俗话说“有眼不识泰山”,与其说推崇的是权威,不如说它流露的是一种卑怯意识。正如那浓雾封锁了眼睛,泰山文化中积淀的太多东西也锁闭了它的灵性与心智。泰山之所以最初赢得“群山之祖.五岳之宗”的尊崇,根本原因可以归结到古人求天地正中而居的地理观念;而其后人们对泰山的崇拜,则与民族的思堆模式有着根本的联系。一座泰山,象征看一个民族的文化,也象征着一个民族的命运!

站在无字碑前,我请人拍了一张照片。尽管迷雾重重,画面十分模糊,但我愿意留下一个纪念。泰山上有数以千计的名碑名刻,或记封禅盛况.或抒豪情壮志,或咏奇瑰风光,惟有此碑不着一字,却给人无穷遐思。无字其实就是有字,这些字是活的精灵,镌刻在历史前行的每一个瞬间。它是深沉的,也是博大的;它是开放的,更是无边的……

站在雾中的泰山上,四顾茫然,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去路……

(07浙江卷 蔡家园《泰山之恩》本文略有删改)

21、联系全文,就“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去路”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7分)【参考答案】 ①照应前文,表现泰山之雾浓密;递进句式的运用,表达出思想探索的艰难。②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虚实结合,令人回味。③突出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进而对民族文化、民族命运作更深层的思考。

解题思路:首先分段或分层,找准题目所指向的有关内容。然后继续分层,根据题目要求在每层之中进行内容取舍。最后从整个段落或层次的要点出发,组织词句回答。

五、开放式题类。

所谓开放式题,是从题目与文本的关系来看的。可分为延伸式和迁移式两大类。延伸开放题与文本的关系较紧密,迁移开放题与文本的关系较远。因为“开放”,解答时变化较多,难度也因此而较大。

1.与文本关系较紧密的延伸式开放题。

这类题,补充的内容与原文的主要思想应该是一致的,感受不能脱离原文。【解题思路】:把握原文思想与观点,生发自己感悟,对原观点进行适当引申。

2.与文本内容联系宽松的迁移式开放题。

此类题从文本中迁移出来,与文本没有太多的必然关系。关键是选择好分析角度,与题目要求相符。如题目要求写出个体的感悟,答案中要强调个体对问题的认识。

【巩固训练】

07山东卷叶延滨《灯火的温情》

22.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等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参考答案】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勇于进取。

命题点密: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教育部2007年新考纲第一次增加了探究能力,探究能力第一次明确作为一种规定考查能力进入了考试大纲。探究,即“探索研究”,是一个“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 等”的学习、研究活动过程。所谓“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其二是“对作品进行有创意的解读”。前者侧重“个性化”,立足求异,展示对文本的不同解读;后者侧重“有创意”,立足求新,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本题的“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一问,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一问,是“对作品进行有创意的解读”。

解题指津:做“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首先必须明确:其一,探究类试题的内容是有疑难的,甚至是有争议的,即答题指向不是单一的,是多向的;不是单层次的,是多层次的,可以考查考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多层理解。其二,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规定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第三,由于高考的选拔性特点,试题将不可能是全开放性的,即“一千个读者心目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首先是哈姆雷特”,因此,试题应该是半开放性的——多角度,但不是漫无边际。回答本题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评价作者介绍的人生态度,然后谈自己的做法并加以阐释。07山东卷 杨明 马小林《梦碎雅典》

★22.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的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5分)

【参考答案】“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奥蒂的“悲剧命运”令人叹息,但她屡败屡战、不向厄运低头的坚毅与执著,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失败者未必不是英雄,奥蒂虽败犹荣。(能联系原文,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言之成理即可。出现常识性错误,酌情扣分。)命题点密:本题考查“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这个能力点含有两个层面的命题指向:一个是“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侧重于对人物个体语言行为心理折射出的性格、思想、品质的分析:一个是“探讨文本反映的时代精神”,侧重于对人物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神风貌的分析,揭示人物的性格、思想及精神风貌代表的时代意义。

篇7:高考现代文试题解题方法探究

【知识点储备】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扬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二、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三、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四、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十五、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

十六、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七、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八、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作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 (议论文、记叙文)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6、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四、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五、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主要有两种题型)

A、“××”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六、议论文论证方法作用分析

答题方式: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七、小说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八、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篇8: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解题技巧

从表达方式来看, 文章主要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文学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这几类。一般说来, “三大文体”中说明文阅读题较容易, 议论文次之, 记叙文较难;文学作品中小说、戏剧阅读题难度略小, 散文、诗歌难度较大。所以在阅读文章时, 必须快速明了所读语段是“三大文体”或“四大文学体裁”中的哪一类。只有辨明文体, 紧紧围绕该文体的“相关元素”解题, 才是正确的。比如记叙文姓“记”, 它的“家庭成员”是记叙的中心、记素的要素、记叙顺序、修辞方法等;说明文姓“说”, 它的“家庭成员”是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等。文体明确了就能迅速打开阅读题解题的大门, 就能进入解答阅读题的“自由王国”。当然, 有时要对一个孤立语段的文体作出准确判断会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明白无论实际情形如何, 一篇文章总是会以某一种表达方式为主、辅之以其他表达方式, 这样问题就简单多了。

二、整体感知

仔细研读阅读语段, 整体感知原文内容, 这是解答阅读题至为关键的一步。这一步不得忽视。读懂原文, 则事半功倍;反之, 则答偏、答漏、答反不足为奇。研读阅读语段, 整体感知原文是因为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显现或隐匿在原文中。这是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一个总原则。阅读完语段, 完成“明确文体”这一步后, 若为记叙文, 要能明确主题及作者的爱憎感情;若为说明文, 要了解说明的对象及说明的特征, 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若为议论文, 要把握作者所持的态度和观点, 再看一看作者是采用什么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的等。对文中的语句只有在整体感知、领会文章立意、把握文章要领的基础上, 才能准确解答。此外还应根据思维的特点, 讲究研读过程的有序性, 即感知—选择—筛选—概括。

三、把握要素

文体不同, 其文体要素也截然不同。记叙文要抓住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六要素;说明文要明白说明的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及说明的方法;议论文则要抓住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然后迅速联想到该文体的“相关元素”。

四、语言赏析

对阅读语段的赏析, 是阅读的最高境界。一般说来, 可从赏修辞、赏词语、赏句式、赏意境等几个方面入手。一篇语言优美的文章往往会大量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方法;语言生动性较强的文章, 则使用动词、形容词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定然是其突出的特点。所以认真赏析该词在句意表达上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一般来说, 记叙性的文章赏析的是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与艺术性;言语平实的文章赏析的是词语的准确性、限制性、修饰性。语言赏析时, 宜采用“三步答题法”, 即:值得赏析之处—举出例子—分析例子。

五、句子分析

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结构方面, 二是内容表达方面。要审清题目, 看题目要求从哪个角度作答。结构方面, 要明确句子在不同文体中所处位置不同, 其作用也往往不相同。比如一般说关键语句处在文章的开头, 常常具有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 有的是文章的伏笔, 有的是为下文做铺垫;有的是引出说明对象, 有的是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处在文章或段落的中间, 则是或强调突出, 或呼应上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或承上启下;处在文章的结尾, 往往有点题、照应开头、深化主题等作用。句子若是使用了修辞手法, 则可从修辞手法的功用方面作答, 比如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使用往往是为了使文章生动形象;反复修辞手法的使用是为了强调、或造成回环往复的效果;排比修辞手法的使用是为了增强语言的气势等。

六、问题还原

解答阅读题时, 应密切联系记叙文主旨、说明文说明对象的特征、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应确定解答的范围, 在有效“信息区”中进行比较、筛选、推敲、提炼组织问题的答案。一般来说, 答题应尽量使用原文中具有概括性、典型性、能说明问题的关键词语或句子, 若题目要求“用原文回答”, 则解答时哪怕是一点点的“自由发挥”都属于画蛇添足。解答结束还应将具体的问题和解答的内容还原到原文中, 看一看问题是从哪里提出来的, 是针对哪句、哪段提出来的, 是面向全文, 还是针对一句或一段提出的, 据此确定所答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此外, 解答时切忌把自我主观意识或语段外的信息强加给该语段, 即使是开放性的阅读题, 解答时也应“言之有理”。

总之,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解题是有规律可循的, 只要我们在阅读中认真理解, 弄清题意, 遵循一定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就能得心应手, 在考场上就能获得理想的成绩。

摘要:现代文阅读题是语文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学生得分或失分的大项。现代文阅读题的解题是有规律可循的, 只要弄清题意, 遵循一定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就能得心应手, 学生在考场上就能获得理想的成绩。

上一篇:抗日战争手抄报下一篇: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