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2024-04-29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精选10篇)

篇1: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浅析

摘要:根据国内外的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以赣榆县青口河为载体,分析确定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原则,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应根据不同河段的环境要求和土壤理化性质来选定,分河段分析了每段应采取的具体修复措施,从河堤、滩面、水域,提出各段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及后续管理工作,并提出对河道生态修复后的`水环境稳定性及管理技术的探讨是今后河道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作 者:张勇    祁德超    高之栋  作者单位:张勇(江苏省赣榆县水利局)

祁德超,高之栋(江苏省赣榆夹谷山水土保持试验站,赣榆,222100)

期 刊:亚热带水土保持   Journal:SUBTROPIC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 22(1) 分类号:X171.4 关键词:河道    生态修复    技术措施   

 

篇2: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修复技术在城市污染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介绍生态修复技术在城市污染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分析总结该技术治理效果,为今后类似河道治理提供借鉴经验.

作 者:季树勋 作者单位:宁波市城区内河管理处,宁波,315000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8“”(2)分类号:X关键词:生态修复技术 河道治理

篇3: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河道是包括河堤、护坡、河床、水体、微生物和动植物的复杂生态系统, 既是防洪排涝、引水抗旱的重要通道, 又是休闲娱乐和观赏旅游的场所。自从进入工业革命之后, 人们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 大量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 加上河流管理和维护的缺失, 河道普遍出现形状单一、河道结构硬化、水环境恶化、河流生态系统严重破坏、河道景观严重散失等问题[1]。然而, 河道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远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如何进行河道生态修复建设是当前河道生态修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进步对于河道生态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河道生态修复的原则

河道生态修复是在坚持自然原则、生态原则、整体景观原则的基础上达到改善河流水质、优化河流景观、设计合理的空间的目标[2,3]。

2.1 自然原则

自然原则是河道生态修复的关键。河道生态修复材料的选择方面应尽量运用自然材料, 例如, 运用木桩、抛石、沉石进行护坡护岸, 在河堤上采用乔、灌、草立体防护, 河道内可以通过营造适宜的生物栖息环境来净化河道水资源,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河道污染的现状, 缓解河道污染的问题。

2.2 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 就是要充分考虑河流的生物多样性。在采取因地制宜发展稳定塘、人工湿地及生物栅等处理技术的同时, 应重视河岸植被建设, 为水生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合理空间, 确保水体适合分解微生物的生存。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可以提高水域生物净化能力, 从而有效控制水体污染物, 使河道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良性状态。

2.3 整体景观原则

整体景观原则, 就是从整体景观的宏观概念出发, 整体上把握河道景观的现状以及河道污染情况, 将治理、修复、净化与环境景观美化有机结合, 进行立体修复, 进而实现生态环境、社会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河道生态修复主要目标是净化水质、优化河流景观和设计合理的空间。目前改善河流的水质主要技术手段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3种方法, 优化河流景观和设计合理的空间包括生态工程修复、生态护堤和河道景观设计等措施。

3.1 净化河流水质技术

3.1.1 物理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主要是采取各种工程措施改善受污染河道的水文条件和底泥环境条件, 从而达到河道生态修复的目的[4]。目前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底泥疏浚、底泥稀释和冲刷、引水换水、机械除藻、水力调度、气体抽提、空气吹脱等技术, 这些技术有目的明确、见效快等优点, 但同时存在工程量大、成本高、治理不彻底等不足。

3.1.2 化学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就是向受污染的河道中投入化学改良剂, 通过药剂学改良剂能够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对环境无害的中性物质, 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4]。该方法常用于处理突发性水污染, 有速度快、效果好等优点, 但治理效果不佳, 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化学修复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理手段。

3.1.3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充分利用水体中的植物、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的吸收、降解和转化作用, 将水体中的有害污染物浓度降至最低, 实现河道水质生态恢复的目标。

(1) 植物修复。植物修复法是利用高等水生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 其净化机理是植物的直接吸收、植物根茎部释氧、生物化感、植物根系微生物降解。研究表明, 水麻、一年蓬等植物能高效吸收重金属镉;水芹菜、马尾草等植物能富集水体中N、P;金鱼藻、眼子菜等水生植物向水体中释放的化感物质能抑制藻类的大量繁殖[5]。

(2) 微生物修复。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不仅能够清除水体污染物, 对水中营养成分的循环也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有特殊分解转化能力的微生物在河流生态修复中倍受欢迎。微生物修复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投加营养物质或曝气增氧等方式, 目的是促进土著微生物的生长;另一方面是直接向水体中投加高效降解菌。目前应用广泛的有: (1) 微生物强化法 (通过调控污染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pH值、营养盐浓度等, 促进土著微生物吸附、吸收和降解河道中的污染物) ; (2) 生物膜技术 (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等组成生物膜, 通过与污水充分接触, 降解其中的污染物) ; (3) 投菌法 (向污染水体投加针对不同污染物性质的高效菌种, 如有机污染物高效降解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 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这些技术在国内外河流污染治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6]。

(3) 复合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都是单独研究植物和微生物在净化水质的过程中发展的河道水质净化技术, 单独运用某一种植物或微生物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因此, 在实际应用中, 人们会将各种生物修复技术进行整合, 多种生物合理配置, 从而使修复效果达到1+1>2的效果。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复合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有人工浮岛技术 (由人工设计建造漂浮在水面上供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长栖息繁衍的生物生态设施) 和人工湿地技术 (由人工基质和生长在上面的多种水生植物组成) [7]。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基质填料、微生物和水生动植物之间的协同作用, 实现对水体中绝大部分有害物质, 如重金属、有机物等, 进行分解吸收, 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8]。

3.2 优化河流景观和设计合理的空间

3.2.1 生态工程修复技术

生态工程修复主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降低边坡坡度;二是配置凹岸和凸岸、浅滩和深塘;三是修建池塘。凹岸和凸岸、浅滩和深塘的交替出现, 一方面增加流水的紊动, 促进了河水充氧, 另外, 浅滩、深塘和池塘的底层有大量底沙和淤泥, 为水生动物提供了主要栖息地和保护区, 以及觅食空间, 保护了生态多样性[3]。另外, 河坝、混凝土河道等对河流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河道生态修复中应尽量避免。有很多新兴生态环保材料, 如生态砖、生态水泥和生态混泥土等都能够提高河流的生态效益。

3.2.2 生态护堤技术

生态护堤技术分为植物护坡技术和植物工程复合护坡技术。植物护坡主要通过植被根系的力学效应 (深根锚固和浅根加筋) 和水文效应 (降低孔压消弱溅蚀和控制径流) 来固土防止水土流失, 在满足河道生态环境需要的同时, 还能进行景观造景[5]。生态护堤技术可以防止单一工程型护坡技术带来的呆板和负面生态效应, 极其有利于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同时也具备传统护坡的防范、保护功能。生态护堤技术将河流的安全防护和对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 是确保河流安全和生态环保的良好措施[7]。

3.2.3 河道景观设计

河道道景观设计包括河道形态设计和河岸的绿化美化。河道形态设计首先保障河流安全防护, 降低河水流速、削减洪峰流量, 在此基础上应提高河流的空间异质性, 为各种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9]。例如横断面上避免混凝土和浆砌石的硬质护岸;纵断面上设置蛇形曲线, 合理布置深潭浅沟, 尽量恢复河流的生态原貌[10]。在流经城市的河流修复中, 河流绿化应考虑将河水和植物合理搭配, 从而使得河流生态与城市整体景观和谐统一。

4 展望

河流的污染和结构的破坏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问题, 加强河流的治理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热点问题。鉴于每一条河道治理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应充分考虑“一河一策”的修复理念, 关注多种修复技术的联合作用。尤其倡导以生物修复技术法为主导, 物理修复技术和化学修复技术相结合, 最大程度实现河道的污染治理、河道景观美化和沿河居民生活环境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黄明生, 陈振楼.城市内河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141~142.

[2]Cechtv.Principles of water resourse history development management and policy[M].NewYork:JohnWiley&Sons, 2003:101~135.

[3]王春亚, 徐剑.浅析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J].中国水运, 2013, 13 (2) :68~69.

[4]江惠霞, 肖继波.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现状与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 34 (3) :138~143.

[5]王雪芬, 李志炎.水生植物对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研究进展[J].山东林业科技, 211 (2) :97~101.

[6]马媛媛.城市河流污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探讨[J].环境与生活, 2014, 65:120.

[7]William.Mitsch, Jean Claude Lefeuvre, Virginie Bouchard.Ecological Engineering Applied to River and Wetland Restoration[J].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2, (18) :529~541.

[8]伍亮, 成水平.城市景观河道生态修复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34) :16790~16792.

[9]李兴德, 颜宏亮, 马静, 等.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1, 17 (8) :4~6.

篇4:新农村河道生态修复构想

摘 要 农村河道既是农村大地的脉管系统,对雨洪旱涝起到重要的调蓄作用,又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生命之源。长江中下游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盲目开发利用农村河道问题比较突出,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出发,农村河道的生态修复迫在眉睫,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构想;长江中下游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5-0-03

为改善农村河道环境,河道长效管理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农村河道管理新模式,着力构建“主体责任落实、绩效考核严格、管护效果明显”的农村河道长效管理新机制,确保了农村河道水系畅通、环境优美、恢复生态、群众满意。

1 长江中下游农村河道现状及水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1.1 河道现状及水环境问题

长江中下游处于平原河网地区,水系纵横交错,水量充沛,但部分河道还较难满足其功能需要。农村河道大部分为天然护坡,极易造成水土流失,且部分河田埂阻断河道,以及河底比降较浅,从而使得河道淤积,河道变窄。同时,村主要道路沿线的河道杂物及水花生较多,这些都使得暴雨时有部分河段不能满足行洪要求,河道不能充分蓄水,使河网的调蓄能力显著减小,这些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

2.2 水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长江中下游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农村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岸边的违章建筑物使得河道变窄和改道;河道填埋、侵占水域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河道天然调蓄能力减弱;部分河道有围网养殖现象,造成河道断面太小,过水能力不足,影响了河道的泄洪能力,同时,也影响了河道的生态功能,不利于河道的健康发展。由于工业较为发达,钢丝绳厂、印染厂等企业对农村河道的污染较为严重。另外,对农村河道投入不足也从客观上制约了河道环境的整治效果。按现行体制,仅对一、二级河道的疏浚和维护给予经费保障,对列入年度疏浚计划的三级河道只给予3.2元/m3,四级河道3元/ m3的河下土方补助,绝大部分的三四级河道和泯沟水塘无法维护整治。

随着社会经济社会迅猛发展,针对开发区以及工业园区的开发与发展,对水的安全、资源、环境、生态和景观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目前,水系从整体来说还需系统地改善、调整,从而使水系利用达到最优化。

2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措施

2.1 生态修复意义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农村河道环境就不会有一个优美的农村环境。农村河道水环境的日益恶化己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的途径进行科学探讨。根据农村环境“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从农村河道现实状况和河流功能状况两方面来看,为修复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河道原有的自我净化功能,(厌氧+好氧+组合生态技术)3个方法进行统筹治理是最为适用的方法。河道中的氮(N)、磷(P)等无机污染物通过生化分解,进而被生态系统的吸附-吸收-转化。此统筹治理法,能够改善水质,从而使水生态系统与自然景观统一和谐。

2.2 生态系统修复的概念及方法

目前,所采用的生态修复技术,是利用培育的生物、微生物,使之生长,进而能够对水中污染物起到转移、转化和降解作用,如异养型微生物主要的碳源和能源,通过分解有机物来提供其生存,在生物酶类的作用下,能够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的过程,而该过程必定会经过有氧、无氧,然后,无机物被逐步降解成为无机营养元素,直接提供给植物吸收、利用。最终,水体的水质以及生态系统都能有所改善。

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厌氧-好氧综合处理。

(2)利用低等动植物的生物处理,如微型动物、细菌。

(3)利用生态系统原有的自净能力等。

2.2.1 厌氧处理

核心技术是采用建立软隔离墙和生态浮岛过滤床,通过建立一个隔离的缓冲过滤处理区域,对污水进行初步厌氧处理。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对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治理。然后,再保留下来建立“软隔离墙和生态浮岛滤床”隔离区。用揽绳把辅导载体固定在沿河道的固定桩上。浮岛上主要种植些去污能力强且景观效果较好的挺水植物、湿水植物等。浮岛上的植物根系相互交错形成网状结构,逐渐形成微小的生态环境,形成活性生物膜功能。这种生物膜具有很强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对污染物有很强的吸附、分解、富集的能力。同时,浮岛能为小鱼提供很好的产卵栖息的环境,从而进一步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同时,浮岛上的植物能够吸引来众多的昆虫和鸟类,完善生物链,进一步改善河道生态。

2.2.2 好氧处理的概述

对已被污染的水源进行好氧处理方法主要采用动力潜水推流曝气机。采用浮岛软隔离对河道的水流进行分离切割,进而能够使河道水流绕浮岛作环形循环流动,增加水体中氧气的溶量,污水与治理所用水生植物的微生物重复充分接触,进行对污染物的交换,达到治理目的。

2.2.3 组合生态技术

可以采用构建氧化塘,通过利用(土壤、植物、生物)三者构建氧化塘生态系统。主要目的在于对污染物尤其是N、P有效地降解、吸附以及吸收转化和对好氧和厌氧2种方法处理后的污水深层次的处理,使其能够符合排放标准。组合生态技术所采用措施主要有以下3种。

2.2.3.1 河道水体表面清理与河底淤泥处理

清理河面课件漂浮物(垃圾、病死动植物残体等)及对河底已被污染严重的淤泥进行清理。沿岸设立处理淤泥的干化场,经干化等一系列处理措施后可用作植生袋的填装材料。

2.2.3.2 对于河岸周围生态护坡的改造

为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需要对河道周围的岸坡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修复河道生态系统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岸坡较陡的区域用植生袋种植基在距离河岸边约1.5 m处构建围挡墙,然后,将疏浚底泥填充入河岸和植生袋间区域,形成种植区,常水位约为0.3~0.5 m。在种植区种植芦苇、菰草等挺水植物和少量金鱼藻等沉水活着浮水植物。伴着植物的生长,既能够在植物根际区形成微生物群落,有利于营养盐输出,有效降解水中的有机物质,同时,能有效抑制暴雨径流对河坡的侵蚀,提高坡岸的抗冲刷能力,增强环境景观协调性。endprint

2.2.3.3 管理与维护

以本土植物为主要植物,加上耐寒物种,同时,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布置适宜的植物搭配,使其对河道底部泥土中污染物的生长抑制有很强的适应性。初期需加以人工调整,调整种群结构演变,控制平衡,抑制个别物种的疯长。待河区生态系统成熟后便无需人工干预。每年适宜季节应对浮岛植物进行采收,一方面可以加快植物更新速度,防止老化,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加快河道湖泊的氮磷的输出速度。同时,需注意挺水、沉水的扎根现象,适当地收割打捞,减少生态产物的无用沉积。

2.3 非工程措施

2.3.1 加强农村河道管理与保护

进一步加强各级河道的管理与保护,是充分发挥河网水系的综合作用保障。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建设发展较快的特点以及目前已存在的问题而言,对河道的管理和保护重点主要是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有以下4个方面。

(1)对于各类建设项目的新建、改建以及扩界,均须符合国家防洪标准、岸线的规划、通航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要求,不得对堤防安全造成危害、对河势稳定造成影响、对行洪畅通造成阻塞。

(2)禁止擅自填堵河道。如根据规划及经济发展无法避免阻塞河道,必须按照管理权限,再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上报,并且,必须通过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才能够予以执行。

(3)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根据水功能区划要求,仔细审核该区域内各水域的对污染物最大的承受量,向环保行政主管单位提出该区域的排污总量限制的意见,并且长期对水功能区的水量、水质进行抽检。对于新建、改建、扩建排污口的情况,必须、由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再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该建设项目的环评报告书进行审批。

在未经过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同意,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①堆放、倾倒、排放各类废弃物以及危险物品(如易燃爆、有毒、有辐射性的物质);

②私自盗伐及砍伐用作护堤、护岸的林木;

③堆放建筑材料或者在此区域内搭建各类建筑物;

④损毁河道堤防、护岸、涵闸、泵站等水利工程设施以及相关各类设施(通讯、照明和水质监测测量)等;

⑤超标排放各类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倾倒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等影响破坏水环境、资源和防洪安全的各类活动。

2.3.2 管理机制的改善

农村河道的现状想要有所改善,就必须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原有机制实施的基础上,需更积极合理地运用市场机制,健全、完善管理网络、监督与考核并行,从而建立新的农村河道长期性、经常性维护的管理机制。把河道疏浚与土地复耕、道路建设、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充分提高河网水系的综合功能效益。

3 结语

通过采用厌氧+好氧+组合生态技术与健全河道管理体系,可以使农村河道水环境得到有效治理。但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可以尝试对部分主要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实现水生态系统与河道整体景观的和谐统一。

参考资料

[1]董哲仁,孙东亚,等.生态水利工程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99-100.

[2]董哲仁.探索生态水工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56-57.

[3]汪洋,周明耀,赵瑞龙,等.城镇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73.

[4]周跃.植被与侵蚀控制:坡面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探索[J].应用生态学报,2000:46.

篇5: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中水技室函[2011]98号

关于召开第四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 技术交流研讨会通知

今年中央1号文件将中小河流治理摆在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的重要位置,各有关单位: 明确要求加快治理步伐,“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对中小河流治理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在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加快推进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用5年时间对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5000多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进行集中治理,从整体上提升流域防洪保障水平。为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指示精神,总结交流近年来河流治理经验,以提高广大水利工作者的技术水平,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联合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召开第四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并编辑出版《2012 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汇总》,会刊将被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中国知网收录。望各单位支持研讨会工作,协助转发通知并积极组织相关人员报名参加。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形式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支持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

究院,河海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

媒体支持:中国水网中国知网新浪搜狐网易腾讯

二、学术委员会

主席:王 浩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

副主席:刘树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高

金相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理事长 研究员

委员:(排名不分先后)

陈元芳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院长教授

陈永明浙江省水利厅河道管理总站 站长 教高

丁爱忠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副院长教授

汪俊三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首席专家

万成炎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研究员

郑灿堂山东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

三、时间和地点

会议时间:2012年4月6~8日

地点:江西南昌

四、主要内容

1.河道防洪与供水安全

2.城市河道规划与文化内涵

3.城市河流的功能与发展方向

4.中小河流治理的指导思想与区域规划案例讲解

5.河道边坡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

6.城市河道周边土地的开发利用

7.河流水污染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

8.城市河道清水产流机制修复技术

9.河道环保疏浚设备与脱水固化技术

10.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交流与合作

五、形式说明

1.邀请国内主管部门领导、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权威专家做专题报告,并针对目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作交流指导。

2.邀请国内外先进水利技术(产品)持有单位采用现场演讲、实物展示、图片展览、多媒体展播、会刊等多种方式对推介技术(产品)进行介绍和宣传。

3.组织国内水利科学技术研究,水利工程勘察、规划、设计及建设,产品生产等技术需求单位开展技术需求调查、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活动。

4.邀请有关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并重点介绍国内先进技术(产品)。

六、日程安排(以现场为准)

七、论文集介绍

1.《2012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汇总》全面汇集河道及相关行业的产品和技术信息,为科研、设计、生产厂商提供交流、推广和发展的专业平台。

2.论文具体要求详见征文通知。

3.论文集特设彩色版位用来展示各单位的优秀产品与河道治理取得的效果。

八、展览说明

为能进一步展示多年来国内外研究机构及优秀企业在此相关领域所取得的优秀成果,让与会嘉宾和代表能更深刻地了解优秀产品(技术)的使用方法与特性,切实加强和扩大会议实效性,应广大代表的要求本次盛会特设展览区,展区位置设于会场内周边部位,展览时间将与大会同步进行,便于大家交流与沟通,具体事宜请与大会组委会联系。

九、其他事项

1.关于协办或战略合作伙伴事宜请与组委会联系。

2.请参加会议的代表及时将参会回执传真或发邮件至组委会秘书处,以便安排会议住宿。

十、联系方式

大会组委会秘书处:

联系人:杨国电话:010-63536580

传真:010-63536365Email:hedaozhili@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北口水利部综合办公楼100053

篇6:《河道生态修复》新闻稿

王教授从“生态的定义”出发,阐述了“水生态”的重要意义。目前,国内水环境形式依然严峻,河道水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水生态修复”,即建立有效稳定的生态系统,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功能,达到净化水体、改善水质的目的。

讲座会上,王教授详细介绍了“生态浮床”、“人工湿地”和“河道生态修复”等技术,包括这些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注意要点等,并以太湖、滇池等为例说明国内“水生态修复”的现状,要点及难点。在“河道生态修复”过程中,首先要减少外源污染,其次是针对不同水质、不同水深的河道,采取适用的生态措施,利用各种生物的不同特性,逐步修复水生态,增加水体自净能力。同时,“水生态修复”也助力于水景观的改善。新时代的水利工程,人与水环境的互动尤为重要。“水生态修复”恰好契合了人们亲水爱水的本性。

这次讲座历时近三个小时,王教授以“生态修复”技术为中心,并结合我院水利设计工作,针对河道整治、湖泊治理等,谈了研究心得,讲述了全国各地生态工程经验体会。王教授的讲课让我们认识到了生态修复的广大市场,生态水利工程将从目前局部河段单纯的结构性修复,向河流系统整体结构、功能与生态过程的综合修复发展。

篇7: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直接对城市河流造成了剧烈影响,如人们在城市河道整治中采用截弯取直、硬化河底及护岸等措施,使得城市河流中原有的自然水生态系统逐步退化,河水污染、河道淤积现象日趋严重.通过对河流健康生命内涵的阐述,分析了当前城市河道整治现状,提出了城市河道形态及河床、河床护坡和水体、河堤的生态修复方法等.

作 者:白世强 张春梅 卢升高 BAI Shi-qiang ZHANG Chun-mei LU Sheng-gao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杭州,310029 刊 名:人民黄河  PKU英文刊名:YELLOW RIVER 年,卷(期): 28(8) 分类号:X143 TV882 关键词:城市河流   健康生命   城市河道   生态修复  

篇8: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1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城市中受污染的河道要进行生态修复是一项巨大且复杂的工程, 就目前而言, 国内正在研究和已投入运用的修复治理方法可以归纳为三大类, 分别是物流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

1.1 物理修复

在城市河道建立水工建筑物, 运用机械对河道中的藻类进行清理, 挖通河道中的淤泥等多种措施, 改善被污染河道的水质和水体环境, 从而实现河道生态的修复。在具体实施上, 建设水工建筑物, 对过水构筑物进行优化和改良, 并选用不同形状构筑物等措施来进行水利工程。充分合理的利用河水在流到过水构筑物时所出现的翻腾搅动等一系列水流现象, 而这种现象的出现能有效的增加空气在水中的溶解量, 提升河道的自净和复氧能力, 以此来达到修复和改善河道水质的目的。比如美国的基西米河在进行生态修复中, 就是运用河道的物理修复技术, 在整个流域进行大规模、大尺度的建设和修复, 并以此取得成功的真实案例。

1.2 化学修复

在受污染的河道中放入化学药剂, 使药剂和污染物出现相应的化学反应, 以此来生成对河道环境没有污染的物质, 从而去除河道水体中的污染物, 达到河道生态环境修复的目的。如果是受重金属污染相对严重的河流, 需要往河流中放入某些能够将重金属进行吸附或者氧化还原的化学药剂, 以此来降低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比如铁盐能促进磷沉淀, 石灰可以脱氮。

对于河道中藻类比较多的地区, 可以用含铜制剂和各种氧化非氧化等化学制剂来除藻。整体来说, 化学修复通常用于突发性的水污染, 而且效果比较好, 但是化学修复的效果很短暂, 不能进行永久性的修复, 因为在受污染的河道中, 它只改变了重金属的形态, 并没有改变金属元素, 而这种情况就容易让金属元素重新活化, 危害人类以及动植物的健康。因此, 化学修复一般是作为辅助修复措施。

1.3 生物修复

运用河道中的动植物和微生物, 利用它们来对污染物进行吸收和转化, 以达到净化水体和逐步恢复生态的目的。河道修复过程中, 动植物和微生物起着不同的作用, 因此在运用生物修复技术时, 可以是单一的动植物和微生物, 也可以将它们进行有效的组合, 形成生态循环系统。植物修复是根据植物抵抗、转化、吸收污染物的承受能力为依据, 来除去环境中的污染物。根据相关文献资料, 通过在水体中栽培水生植物, 能将水体中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去除, 因为水生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能进行吸收和过滤, 并能够有效的对其进行降解和稳固, 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动物修复则是指通过河流中水生动物种群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来修复河流污染的过程。直接作用则是动物群种对重金属进行有效的吸收, 并将其进行转化和分解;间接作用是改变水体的环境, 使其能更适合河道中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受污染的水中放入抵抗力强且与之相适应的水生动物, 利用食物链的作用对其进行消化, 从而将一些有机污染物进行吸收和分解, 通过水生动物的转化, 使其形成没有污染的物质, 以此来改善受污染的城市河道环境。

2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展望

在最近几年中, 世界各地都对河道生态修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 通过这些研究和实践, 总结出现今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 总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生物生态技术对污染水体的治理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 不仅能长久有效的修复污染水体, 还对周围环境没有任何的不利影响。因此, 可以将其作为河道修复技术的主要生态修复技术。在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 环保意识也更加的强烈, 而生物生态技术就能很好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

中国人口众多, 地形复杂, 不同城市河道受污染情况也就不同, 呈现了复杂多样的特征。因此, 单靠一种修复技术很难进行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 所以将多种生态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 进行有机的结合已经成为了新的共识, 并通过研究, 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实践当中。

在传统的修复技术上进行改良和创新, 创造出新型的生态修复技术, 这是目前的主要发展方向。现有的技术中也有着相应的成果, 比如河道生态固岸技术, 以及利用垂直复合流来建造人工湿地等。

3 结语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 不仅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还对我国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稳固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 在我国进行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过程中, 结合当地的情况, 将污染水体的处理技术和修复技术相结合, 实现河道生态的长久性修复, 让其成为一道亮丽的景观。

参考文献

[1]张修庆, 刘军.我国城市河涌治理技术探讨[M]黄真理.中国环境水力学,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284-291.

[2]屠清瑛, 张永泰, 杨贤智.北京什刹海生态修复试验工程[J].湖泊科学, 2004, 16 (1) :61-67.

篇9: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修复;相关思考

前言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激增,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这导致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越大,人们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力度也在逐渐增大。若是人们随意的开发,不遵循保护环境的原则,那么将会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必须要做好河道的治理工作,同时也要做好生态修复工作,以此来促进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发展,更好的满足人们水资源的需求。

一、河道治理的现状

对于河道来说,主要是包含了河堤、河床、护坡、水体以及相关的生物等生态系统,能够有效起到防洪排涝以及抗旱的作用,同时也是生态、休闲以及旅游的场所。在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的同时,河道的生态环境越加的恶劣,这给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危害。现今很多河道都呈现出“直线化”以及“平面化”的现象,以往的河道都是曲折蜿蜒的,但是由于水污染日益严重,河道的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河道的自净能力逐渐失去作用,水环境的质量抓紧下降,最终导致了河道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现今来看,河道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生态环境问题,而对其的修复也要站在生态的角度上进行全面的考虑,改善水环境以及做好生态修复工作。

河流的不断开发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会破坏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损坏,很多生物物种消失,并且还是频繁发生一些洪涝灾害,河床不透水的面积逐渐增大,河流的泄洪大大的削弱。另外,河床硬化对于城市的地下水供给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1]。所以,针对这些现象,必须要做好河道的治理以及生态的修复。

二、河道治理以及生态修复需遵循的原则

首先是遵循生态治理的原则,现今来看,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大自然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并且导致了河道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破坏[2]。这样在进行河道的治理中一定要与原本成熟的生态系统进行保留,以此来能够避免对原本的生态系统进行破坏,导致其恶化。可以利用建造河岸的方式来进行河道的治理,选择一些灌木或者是乔木等。其次就是要遵循着远近结合的原则,对于河道的治理工作来说属于一种长期的事业。因此在进行修复治理中,必须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规划,能够分阶段的进行,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地形的位置,一定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考察,以此来决定出最佳的方案,进行治理。最后就是要坚持区域规划一致的原则,能够对城市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考虑,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规划工作,以此来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最后最好河道治理以及生态修复工作。

三、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措施

3.1对河道形态进行修复

在对河道的形态进行修复中,对于一些天然的河道,要尽量保持其原有的状态。因此对其形态的修复主要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就是要保证河道的连续性,将一些旧的拦河坝进行清除,将直立的跌水进行改造,使其成为缓坡,假设相关的辅助水道,同时也要设置出不同类型的鱼道。其次就是要保证水体流动的多样性,可以将石头埋入到河堤,这样在河堤形成深沟以及浅滩,以此来促进水体流动多样性[3]。再者就是要为河流给予更大的流动空间。最后就是要选择的治理方案要严谨,能够对各种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要对一些生物物种、河畔林等方面都进行考虑,以此来进行全方位的治理工作。

3.2对河床断面进行修复

对于城市中的河床硬化覆盖的处理,要先在处理之前能够清理好河床上的硬质材料,以此来让河床上的自然泥沙状态呈现出来。对于一些局部的河段能够利用复式的断面进行处理,将不同的河道分成不同的等级,以此来针对各个等级进行河道的拓宽。在河道的上部护坡以及平台的过流频率较小,那么便可以对其种植一些矮乔木,以此来直接促进河道的立体绿化,这样不仅能够改善河道的环境,同时也能够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一些休闲娱乐的创所。做好原河道以及护岸的改造要能够建造生态型的护岸。

3.3重视河岸的植被以及湿地的建造

对于河岸带来说,其中湿地属于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就是缓冲、廊道以及植被护岸的保护,能够利用河岸带的生物重建技术建立一定规模的植被,以此来做好生物的恢复以及重建。对于生物恢复以及重建技术中含有生物物种的引进,物种的保护,物种的选育以及培育,还有就是种群结构的优化等[4]。另外,对于河岸的缓冲技术含有水土流失控制、土壤的恢复等。

图一,某河流生态修复技术

3.4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处理作用来说,主要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三重作用,来度污水进行处理以及净化,现今来看,这种技术已经成提升提升水体水质的有效方式。人工湿地能够对有机污染物进行一个有效的降解,在废水中的不溶性的有机物能够利用沉淀以及过滤等作用,被一些微生物所利用[5]。对于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的处理,主要是利用植物根系的吸附作用,以此来做好对其的代谢降解,并且进行全面的分解处理。在对其的处理中,湿地中的一些微生物也会得到很快的繁殖以及生长,可以定期对填料进行更换,并且对于一些新生的植物进行收割,以此来将其在湿地生态系统中除去。

3.5河流护岸生态修复

现今我国很多河道景观植被十分匮乏,并且植被种植的种类也十分的单一化。很多河道主要是以混凝土以及浆砌块石梯形的明渠构筑形式,这样导致了河道的硬质化现象十分明显,并且也十分的单调。因此在保证其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要能够对一些阻水的结构进行合理的拆除,以此来将人造化的断面修复成自然形态,同时能够针对河流生态学的理念,来进行适当的加宽以及造弯,这样将会满足河道排涝泄洪的需求,同时也要做好的生态的保护工作。

3.6生物膜处理技术

对于生物膜处理技术来说,主要收益有天然材料、合成材料为主要载体,同时能够在表面形成一种生物膜,生物膜的面积加大,微生物能够附着到表面,以此来对一些污染物进行讲解。利用生物膜的自净原理能够在河道内部铺设一些卵石,以此来改变水环境生态链的单一性。对于生物膜技术来说,其中处理效率较高,尤其是对于一些受有机物以及氨氮轻度污染的水体,具有较高效果。生物膜技术在污染河水的修复中将会具有很高的优点,能够对污染物直接处理,并且操作上十分的简单,对周边的环境感染很小。同时该技术的成本投入很小,价格方面价位合理。并且该技术不会形成二次污染,修复的时间也较短。

结语

现今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越加的大,并且河道生态的破坏也十分的严重,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做好河道的修复以及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对其的修复属于一个长期过程,必须要针对实际的河道情况来采取一些科学合理的措施,做好修复的工作并改善河流的生态系统,提升其水的自净能力,保护生态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李凤爱.浅谈城镇河道治理与水土保持[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0,(04):55-56.

[2]王润宁,梁海东.河道治理中的水土保持浅议[J].地下水,2011,(06):50-51.

[3]张传明,李爱学.沂源县治理河道效益好[J].中国水土保持,2011,(06):30-31.

[4]莫若愚.调整治河思路使河道治理取得综合效益[J].甘肃农业,2013,(03):40-41.

篇10: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本工程所在的新海镇位于崇明岛西北部。

2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

本工程要建筑物护岸为3级水工建筑物,围堰等临时工程为5级水工建筑物。

3工程范围及主要内容

工程涉及新海镇中心横引河西段河道,起讫位置为陈海公路桥西侧至北横引河,全长5.00公里。为镇级河道。

工程的任务主要是:对新海镇内的河道进行生态治理,包括护岸建设、河道疏拓、水桥建设、沿河绿化种植以及其他设施配套等工程内容,发挥河道调蓄、防洪除涝和水资源调度的功能,防止岸坡坍塌、减小水土流失、解决河道淤积等问题,修复河道水生态系统、改善水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达到安全、资源、环境、景观、休闲等综合功能,完善河道功能,为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贡献一份力量,并为崇明岛地区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本工程高程系统采用吴淞高程系统,坐标系统采用上海城建坐标系统。本工程位置图见附图。勘测内容和要求

4.1 测量 4.1.1 测量范围

(1)地形图测量:测量范围为河口线两侧各20米,测量精度1:500,提供电子版地形图比例为1:1000;

(2)河道断面测量:断面间距50米,河道弯道处可适当加密,断面测量横向长度同地形测量范围。测量比例1:100。4.1.2 测量深度

本次测量成果应满足施工图阶段深度。4.1.3 测量要求 对工程测量范围内进行地形修测,标明老驳岸、构筑物、管线、现有桥梁、小河浜、鱼(虾)塘的尺寸及标高等。

河道测量断面应与河道走向正交,断面图中应标出与平面图对应的特征点。如有老护岸结构,断面图上应尽可能标出原护岸结构材料性质,如浆砌石、砼或土坡。

查明岸上已有管线(电线电缆、埋管及沿岸排水管)及绿化树木、房屋等,并标明位置、类型和规格及数量。

4.2 勘察

4.2.1 内容及要求(1)河道工程

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及护岸分布情况进行初步的钻孔布置。钻孔间距为100~200m(河道两岸应错开布置)。当场地地质情况变化较大时,应适当加密勘探孔。(2)亲水平台

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布置钻孔,钻孔位置应布置在基础轮廓线的中心,原则上每个平台布置不少于1个钻孔。当场地地质情况变化较大时,应适当增加勘探孔。

无特殊说明处钻孔深度15m~20m(从原地面起算),取样孔与静力触探孔间隔布置,土样采用原状土,取土要求按有关规范执行。4.2.2 勘察要求

(1)查明勘察范围内土层性质,分布规律、形成时代、成因、类型等,若遇软弱夹层、泥炭、淤泥及较深的回填杂土、暗浜等需查清其范围及深度。根据土质情况列出各种土层厚度,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并对施工期开挖稳定边坡提出建议。

(2)提供地基各层土的物理指标和力学性质指标。一般物理指标包括重度、天然含水量、密度、孔隙比、饱和度、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限指数、颗粒分析、渗透系数、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等,力学指标包括固结快剪及直接快剪指 标、标贯击数、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及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等,对桩端持力层及工程地质条件作出评价。

(3)查明地下水埋深及高程,是否存在承压水等。对地下水进行水质分析,分析对混凝土是否有侵蚀性。查明地下水分布规律,提出各土层的允许渗透坡降。

(4)提供钻孔平面位置图,地质剖面图及钻孔地质柱状图。(5)其他规范、规程等要求提供的指标及资料。4.2.3勘察深度

勘察深度应满足施工图阶段深度要求。勘察的主要依据和规范

测量和勘察工作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相关文件的规程、规范及相关要求进行。成果提交及时间

6.1 测量成果提供资料:

① GPS控制点点之记 ② 控制点成果表

③ 1/500本工程地形图(Auto*.dwg)④ 1/100本工程断面图(Auto*.dwg)⑤ 以上资料的数据光盘(二套)

完成时间,2015年7月15日提供全部测量成果。6.2 勘察成果提供资料(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附图

① 钻孔平面位置图 ② 工程地质纵剖面图 ③ 工程地质横剖面图 ④ 土工试验成果汇总表

⑤ 水、土化学分析报告 ⑥ 钻孔柱状图告

完成时间:2015年7月15日提供全部勘察报告及成果。

其他

(1)在勘测过程中若遇特殊情况及时与建设、设计单位联系。(2)提供正式成果包括电子版光盘2份,文字报告及附图各4份。

工程设计证书号:A131001085

崇明县中心横引河 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工程

勘测任务书

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6月

查:

核:

写:孙

路 徐

波许

目 录 工程概况

上一篇:黄小画展简报下一篇:余红艺:《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