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取样操作规程

2024-04-12

成品取样操作规程(精选8篇)

篇1:成品取样操作规程

水、沉降菌、浮游菌、悬浮粒子检测

法规、指南

取样指令:

1、当原辅料或包装材料到货时,评价室应收到发自物料部的一份化验申请单、一份厂商的化验证书。成品生产实现后,评价室应收到生产部的化验申请单。评价人员检查过这些资料后根据化验申请单在批化验记录相应地位上填写代号、批号、名称,并将化验申请单和批化验记录发至取样员。对于增补取样,由评价室填写化验申请单,在备注栏内注明“增补取样”。

2、取样员根据化验申请单所记载的来料包装数目预备留检标签、留样标签和清洁干燥的取样容器(对无菌罐装产品用原辅料,取样器具灭菌后应保留在密闭的无菌容器内,超过两周应从新灭菌)。

粘好留检标签后,即可着手取样。

取样方法:

1、对原辅料、半成品(中间产品)、成品、副产品及包装材料、工艺用水都应分辨制定取样办法。

2、对取样环境的洁净要求、取样人员、取样容器、取样部位温柔序、取样方法、取样量、样品混合方法、取样容器的清洗、保存、必要的留样时间以及对无菌及麻毒、精力药品在取样时的特别要求等应又明白的规定。

3、原辅料、内包装材料,可在仓储区原辅料取样间或支架式层流罩内取样。

4、取样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与生产要求一致。

5、中间品、成品取样可以在生产结束时进行,也能够在生产过程的前、中、后期取样。

(1)原则:根据取样规划单进行取样,取样时,应留神样品的代表性。如非均一的物料(如悬浮物)在取样前应使其均一;如不可能这样做或不懂得物料是否均一,则应注意从物料不同部位取样;如取样不能达到物料的所有部位时,应随机地在可到达的部位取样;物料表面和物料主题可能会存在差别,抽样时,不应只从表面抽取样品。对于混合样品,如某批号有2个混合样品,则每一个留样样品应由等量的混合样品混合组成。

(2)取样个别由专职取样员进行。也可由车间工人或者中控人员根据相应的BPR或SOP取样,然后由取样员进行收集,但抽样人员必需经由恰当的培训和考察,以避免差错,保障抽样的代表性。

(3)一定要做到某一个时间只取一个样品,样品容器在取样前即应帖上事先准备好的

取样标签,免得产生差错。混合样品及分样,应在吻合洁净度要求的取样间进行。对于无菌罐装产品用原辅料的取样,应在取样间的层流台中进行,取样前后,利用70%乙醇消毒层流台。

(4)取过样的包装、取样日期和相应的化验申请单上要作上取样标记。

(5)取过样的包装要重新密封,预防包装内的材料受到污染或在运输或处理过程中散落并造成污染。应帖上取样标签,以使得在重新打开包装时易被察看到。取好样的包装要放回原货位。

取样数量:

1、普通原辅料总件数n ≤3时,每件取样;n为4~300时,取样数为SQR+1,n>300时,取样数为SQR/2+1。

材料:中华国民共和国专业标准ZB10001~10007-89

包装数目 样品的包装数(直接样品)混合样品数

1~5 X 1

≤300 SQR(X)+1 2

>300 SQR(X)/2+1 2

*直接样品:直接取自物料的样品称直接样品。

**混合样品:将一定数目的直接样品混合平均后失掉的样品称为混合样品。

2、中药材总件数n<5或为贵细药材时,每件取样;n为5~99时,取样数为5;n为100~1000时,按n的5%取样;n>1000时,超越部门按1%取样。

3、半成品(中间产品)、成品、副产品、包装材料、工艺用水及特殊要求的原料按详细情况另行规定。

4、取样量为全检所需数量的1~3倍,特殊情况另定。

4.1 对于原辅料和成品,准则上为检验用量和法定留样量之和。当检验失败,按照增补取样的方法获得。

◆ 法定留样量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通常不少于项目全检量的2倍(不包含微生物、无菌和热原检查所需的样品量)。

◆ 稳定性考察的取样量,根据考察项目、每次试验用量、考察期的是非等因素决定,考察期正常超过有效期,通常到检测的项目呈现不合格为止,由产品开发部及QA决定。

4.2 对于内包装材料,取样量参照国度标准GB/T2828―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实用于持续批的检查)

取样记载:

1、取样时必须填写取样记录,内容有取样日期、品种、代号或编号、规格、批号、数量、起源、取样件数、必要的抽样解释和取样人签名等

2、每件被抽样的容器上要贴上取样证

复检取样:

1、原辅料发放时,发明其有疑难应重新取样复验

2、超过规定的储存期的原辅料,应重新取样复验,合格后方可发放

3、每份样品应有标签,表明品名、批号、代号或编号、取样日期、取样人、请验项目等。

送样:

取样结束后,应将送检眼帘和批化验记录送至各化验室;留样样品送到留样室,并用专门记录本进行留样库入库登记。

取样管理程序

1、原辅料、包装材料初检合格后,由仓库保管员填写“申请检验单”,中间产品、待包装品、成品、环境监测、水质监测、人员卫生监测由各部门受权人员按规定频率填写“申请检验单”。“申请检验单”一式两联,第一联通知取样员取样,第二联留存。

2、取样员接到“申请检验单”后,准备取样器具,到规定的地点取样,贴上取样证并填写取样记录。

3、QA取样结束后,样品德保部QC负责人。

4、QC负责人接到样品后及时部署监测。

5、检验员按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成人用品。

取样操作规程

原辅料取样措施

程 序:

1.取样员按“请检单”内容准备取样器具、取样容器到仓库办理取样手续。

2.取样员在取样时,应核对请验单的内容与供货是否相符。

3.根据原辅料总件数断定取样件数,当n≤3时,每件取样;n为4―300时,取样量为 +1 ;当 n≥300时,取样量为。

4.取样员更衣、清洁及消毒双手、戴上手套、帽子、口罩进入取样室(或应用取样车)

5.在取样室或取样车内取样,用取样捧按不同方向、深度取样,样品数量可供三次以上检验用样品放入洁净容器内,严盖容器,贴上样品标签,标签内容有品名,数量或重量,批号,取样日期。

6.在已取样的原辅料外包上即时每包贴上“取样证”。

7.在取样的准备工作,取样进程,结束阶段均须遵照《取样治理规定》和《取样操作规程》。

样品应具代表性。抽样棒应随机地在可能的部位取样,并斟酌被抽样的料具备均一性。

抽样料应作外观检查,有关十分情况,如装料容器,.tw,物料标记和物体自身的情况,均应记录。

样品数取自物料的样品称有必定数量的直接样品混合平均后取得的样品称为混杂样品。应取的样品数取决于待取样的容器数,样品抽取应按取样量时行。(见下表)

直接样品的量:质理部定出接样品的取样量,具数量取决于如下因素:

――按实验方法和留样而要而要而定的总的数量

――预计最大的直接样品数目

――为具代表性,不匀称物料检疫站品的取样量应多于平匀性物料样品量。

取样量的多少,取决于供货单位一个批的包装数,现列到如下:

批包装数n 直接样品数 混合样品数标记

1-5 所有的容器抽样 1 S

6-20 4 2 D

21-40 6 2 D

41-70 8 2 D

>70 40 2 D

原辅料取样操作规程:

1.质保部取样员接到取样通知后,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1 根据请验单的品名、规格、数量盘算取样样本数,取样量,原则如下(n为来料总件数):当n≤3时,每件取样;当n<300时,随机抽取件;当n>300,随机抽取。取样量至少为一次全检量的3倍.1.2 准备清洁干燥的取样器、样品盛容器和辅助工具(手套、样品盒、剪刀、刀子、标签、笔、取样证等)前往规定地点取样。

固体――不锈钢探子,不锈钢勺、不锈钢镊子等取样器

液体――玻璃取样管、玻璃或塑料油提。

样口盛装容器――具盖玻璃瓶或无毒塑料瓶。需取微生物限度检查样品时,以上相应器具均应灭菌。

2、取样

2.1 取样前应进步行现场核对:

2.1.1 核对物料状态标志。物料应置待验区,有黄色待验标记。

2.1.2 请验单内容与实物标记应相符,内容为品名、批号、数量、规格、产地、来源,标记清楚完整。入口原辅料应有口岸药检所的检验报告单。

2.1.3 核对外包装的完整性,无破损、无污染,密闭。如有铅封,扎印必须清晰,无启动痕迹。

2.1.4 现场核查如不合乎请求应谢绝取样,向请验部分讯问明白有关情形,并将情况报质保部负责人。

2.2 按取样原则随机抽取规定的样本件数,清洁外包装移至取样室内取样。

2.3 取样程序

翻开外包装,根据待取样品的状况和检验名目不同采用不同的取样办法:

2.3.1 固体样品用洁净的探子在每一包件的不同部位取样,放在有盖玻璃瓶或无毒塑料瓶内,封口,作好标记(品名、规格、批号等)。

2.3.2 液体样品摇匀后(个别种类除外)用洁净玻璃管或油提抽取,放在洁净的玻璃瓶中,封口、作好标记。

2.3.3 微生物限度检查样品用已灭过菌的取样器在每一包件的不同部位按无菌操作法取样,封口,做好标记。

3、取样停止

3.1 封好已打开的样品包件,每一包件上贴上取样证。

3.2 填写取样记录。

3.3 帮助请验部门将样品包件送回库内待验区。

3.4 按规定程序清洁取样室。

4、取样器具的清洗、干燥、贮存按《取样器具的清洗》(编码)执行。

包装材料取样办法

程 序:

1.取样员按“请检单”内容,根据与药品直接接触和不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取样准备,并到仓库办理取样手续。

2.取样员在取样时应核对请验单的内容与供货是否相符。

3.根据不同包装材料与总件数,肯定取样数量。

3.1使用仿单、标签、盒、箱、瓶:n≤3万,取100张(个);3万15万取>300张(个)。

3.2硬质空心胶囊:n≤3时,逐件取样;n为4―300时,取样量为 +1 ; n≥300时,取样量为。

3.3铝箔、复合膜、逐卷抽样、抽样量总共1m。

4.取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药包材样品时,取样人员须在取样室或取样车内取样,样品放入洁净容器内密封、贴上标签、标签内容有品名、数量、批号、取样日期。

4.1对于内包装材料,取样量参照国家标准GB/T2828―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进行。

5.在已取样的包装材料上即时每包贴“取样证”。

6.在取样的准备工作,取样过程,取样结束阶段须遵守《取样管理规定》和《取样操作规程》。

包装材料通用取样规矩 批号划分:如以为是在等同前提下生产出来的包装资料,并于一次交的货,可看一车批号。如一次发了的货中有不同的出产批号或不同的批号原料制成,则每一个局部应看一个独自批。取样方法:样品在质量规格上应能代表该批产品,所以应取自包装格料的几个部位,同时每部位抽样几个相同。取样应做到该批的剩全部份不受侵害或污染。样品处置:如一个批号量以几个包装的情势定料的,则可按下表从一定数量包装中取数,壮阳药,每份样品的取样量应相濒临。

一批的包装数 待取样的包装

1-15 全部

16-25 4

26-90 5

91-150 8

>160 13

如包装集中在一些在单元,例如托板上,三级片,则用同样原则来决定样品应取自多少个托板。

例如一个批号共60箱,分在三人托板上取1或2箱。单元数:从一个批号中所取样的单元数应即是物理检查数加上用于化学试验或其他规定试验的数量。倡议:下述情况可作为规则的可容许例外处理:

――如抽样时损坏掩护性包装,一旦按准确数目取样,将造成相称量的物料单元分歧理的包成。

――从物料待定部位取样非常特殊,例犹如形铝箔的内部。

内包装材料取样操作程序

1、QA接到取样告诉后,作好以下筹备工作:

1.1 根据请验单位的品名、规格、数量,依照企业尺度或企业与供给商调定出和各检测项目按《内包材料取样操作程序》(编码)执行。

1.2 计算取样样本数和取样量。

1.3 根据样品的性质准备合适的取样器皿、器具(如带封口的无毒塑料袋,具盖玻璃瓶或无毒塑料瓶、不锈钢镊子、手套等)和帮助工具(样品盒、剪刀、笔、标签、取样证等)前往规定地点取样。

2、取样

2.1 取样前应先进行现场核对:

2.1.1 核对物料的状态标志,物料应置待验区内,有待验标记。

2.1.2 请验单的内容与什物标记应相符,内容为品名、批号、数量、规格、产地、来源,标记清楚完整。

2.1.3 检讨包装的完全性,无破损、混淆、传染、启动痕迹。

2.1.4 现场检查如不符合要求,应拒绝取样,向仓库保管员询问清楚情况报质保部负责人。

2.2 将外包装干净后,在取样室内找开内包装,带上洁净的手套,用不锈钢镊子等工具在上、中、下随机取样,将样品放入清洁的无毒塑料袋中并封口,作好标志(品名、规格、批号等)。

2.3 微生物检查样品,用已灭菌的不锈钢探子在每一包件的不同部位按无菌操作法取样,放入灭菌的样品艳服容器内,封口,作好标记。

3、取样结束

3.1 封好已打开的样品包件,每一包件上贴上取样证。

3.2 填写取样记录。

3.3 协助仓库保管员将样品包件送回库内待验区。

3.4 按规定程序清洁取样室。

4、取样用具的荡涤、干燥、储存按《取样器具清洗方式》(编码)履行。

中间产品取样办法

程 序:

1.取样员按中间产品请验单后准备好取样器具、容器。按《人员进出洁净区标准程序》(编号)进入生产车间中间站。

2.取样员在取样时应核对请验单的内容与中间产品是否相符。

3.根据中间产品件数,确定取样件数,当中间产品总包装件数的n≤3时,应逐件取样;当n>3时,按 +1 取样量随机取样。

4.在样件顶用取样棒按不同方向、深度、使取样存在代表性,并取可供三次以上检验用量,借晚饭之后、八点之间的几分钟空隙。

5.将样品放入洁净容器内,密封,在容器内贴上标签,标签内容有品名,数量或分量、批号取样日期等。

6.在已取样的中间产品外包上即时每包贴上“取样证”。

7.在取样的准备工作、取样过程及结束阶段均须遵守《取样管理规定》和《取样操作规程》。

成品取样办法

程 序:

1.成品在入库前,生产车间应填写成品请验单送交质管部门,请验单内容包括品名、批号、规格、数量等。

2.由检验室指派专人到成品寄存地/在线包装地按批取样,每批成品在不同的包装内抽取一定的小包装,使抽取的样品拥有代表性,并可供三次检验量。

3.按请验单的内容与成品的标签进行核对,无误后方可取样,取样后再随机取样检验,登记检验台帐。

4.在取样的准备工作,取样过程,结束阶段均应执行《取样管理规定》和《取样操作规程》(编号)。

分样和送样

程序: 散装药品:通过所有生产工序,尚没有最后包装的成品。成品:系指经过包装在内的全部生产工序的药品。留样:系指一个批号的用于稳定发型中用于法定目的的起因,内包装材料,印刷包装材料及成品详细代表性的样品。实验样品:系指取样后即按品质标准受试验进行收货检查或成品入库终极检验的药品。

1.取样:应制定规定起码取样量的清单,此清单用语取样前落后行查对。

按有关划定SOPs和指地进行取样。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样品有质管部取样员按化验申请取样,而散装成品可有质管部的取样员也可由生产车间的操作工或中间把持职员依据BPR或有关SOP取,而后由质管取样员加以收集。

原料和包装材料通常只留法定样品,不留稳定性考察样品,有机溶液及酸碱等品种不留法定样品。

成品则留一份法定样品及一份稳定性考察样品,其中稳定的性考核留样的批数和留样的量由QR按不同品种的考察打算决定,稳定性考察的样品量通常必须包括微生物,无随和热原检查的样品量。

一定要做到,是时光只取一个样品,样品容器一经区域青年感即贴上相应标签,以避免错误。

取样员按样品清单一次性取样后在样品室按该清单分样。

2.分样:所取的样品应有代表性,如果是批号有2个混合样品(如Ⅰ、Ⅱ)则天天一个留检样品由等量的混合样品混合组成。

用清洁包装玻璃广口瓶或下玻璃瓶管容器,容器贴上质量部标签,在标签上注上取样代号(若有的话),在相应化验申请上签名和签订日期。可用透明塑料袋作为收集散装包装材料如胶囊等样品的容器。

3.送样品和留样:将试验品和化验记录送微生物定,送样后,就在化验申请微生物方法号或生物方法号标上X,表现样品应做微生物检查或生物试验,将样品容器送化验室并随送

去化验记录。将留检样品送入留样室(印刷包装材料应由包装管理室保存),并用专门记录本进行留样库入登记。

4.样品容品的收集:在送样时,把以前检验后残余的样品退回,以便作出清洁,烧毁或方法研讨等适当处理。

环境检测取样问题:

空气悬浮粒子监测

空气浮游菌监测

沉降菌监测

名义微生物监测

人员卫生监测

水质监测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GB/T 16292 16294-1996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 GB/T 16292-1996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 GB/T 16293-1996

医药产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GB/T 16294-1996

(这4个标准大家都查得到,不再copy了)

对取样的要乞降指南看法:

ICH Q7A

7.3 进厂物料的取样和测试

7.30 除去7.32中指出的物料,对于每批物料至少要作一个辨别试验。在制造商对供应商有一套审计系统的条件下,供应商的分析报告可以用来替换其它项目的测试。

7.31 对供应者的核准应当包括一次评估,供给足够的证据(如从前的质量记录)证实该制作商始终都能提供契合规格的物料。在减少内部测试之前至少应当对三批物料作全检。然而,最低限度每隔一定时间应当进行一次全检,并与分 析呈文进行比拟。分析报告的牢靠性应当按期进行检查。

7.32 工艺助剂、有害或剧毒的原料、其它特殊物料、或转移到公司控制范畴内的另一个部门的物料可以不必测试,前提是能取得制造商的分析报告,证明这些原料相符规定的规格标准。对容器、标签和批号记录进行目测检查应当有助于鉴别这些原料。对这些物料不作现场测试应当说明理由,并用文件作证。

7.33 取样应当代表被取的那批物料。取样方法应当规定:取样的容器数,取样部位,每个容器的取样量。取样容器数和取样量应当根据取样方案来决定。取样方案的制定要综合考虑物料的主要水平、变异性、供应商过去的质量情况,以及分析需用量。

7.34 应该在规定的地点,用规定的方法取样,以防止取样的物料被污染,或污染其它物料。

7.35 被取样的容器应当警惕开启,随后重新密封。这些容器应当作标记表明样品已抽取。

8.3 工序间的取样和节制

8.30 应当制定书面程序来监测会造成中间体和原料药质量特征变异的工艺步骤的过程,并控制其生产情况。工序间控制及其接受标准应当根据项目开发阶段或者以往的生产数据来确定。8.31 综合考虑所生产中间体和原料药 的特性,反映类型,该工序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程度大小等因素来确定可接收的标准,检测类型和规模。前期生产的中间体控制标准可以松一些,越靠近成品,中间控制的标准越严(如分别,纯化)。

8.32 要害的中间控制(和工艺监测),包括控制点和方法,应当书面规定,并经质量部门批准。

8.33 中间掌握可以由及格的生产部门的人员来进行,而调节的工艺可以当时未经质量部门批准,只有该调节在由质量部门同意的预先规定的限度以内。所有测试及成果都应当作为批记录的一部门,全体归档作证。

8.34 应当制订书面程序,阐明中间物资、中间体和原料药 的取样方法。取样计划和程序应当基于迷信公道的取样实际。

8.35 工序间取样应当按能避免污染所取的样品、其余中间体或原料药的程序进行。应当制定保证样品收集后的完整性的程序。

8.36 通常不用要对旨在监测和/或调节过程而做的工艺间测试进行异样数据考察。

11.7 留样

11.70 留样的包装和贮存是为了今后可能会对原料药批号的质量进行评估,而不是以未来的稳固性测试为目标的。

11.71 适当标识的每一批原料药的留样应当保留到有制造商规定的该批号的有效期过

后一年,或该批产品分发后三年,以长的为准。对于有复测期的原料药,类似的留样应当保存到制造商全部散发完该批号后三年。

11.72 留样应当储存在原料药储存的同样的包装体系中,或者与销售包装雷同,或更具维护性。应当留足够的量来至少做两次法定的全剖析,或者不药典专文时,两次质量规格的全分析。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标准

第七十五条 质量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

1.制定和订正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内控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制定取样和留样制度;

2.制定检验用装备、仪器、试剂、试液、标准品(或对比品)、滴定液、培育基、实验

动物等管理方法;

3.决定物料和中间产品的使用;

4.审核成品发放前批生产记录,决议成品发放;

5.审核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6.对物料、旁边产品和成品进行取样、测验、留样,并出具检修讲演;

7.监测干净室(区)的尘粒数跟微生物数;

8.评价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稳定性,为确定物料贮存期、药品有效期提供数据;

9.制定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的职责。

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中质量管理

7502 质量管理部门是否实行制定取样和留样轨制的职责。

*7507 质量管理部门是否履行对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取样、检验、留样,并出具检验报告的职责。

篇2:成品取样操作规程

600-2 分析检测中心-2 分析检测中心-2验收规程1.0 编制:

审核:

批准:

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 年月日

原煤取样作业规程 1.目的

为规范公司原煤取样流程及相关要求,维护公司利益,特制定本规程。2.职责和权限

品管部取样人员负责对来样进行抽样,并及时反馈质量信息。生产部、车间负责协助品管部现场抽样。3.原煤取样流程 3.1 取样

原煤到我公司后由采购通知库管,并由库管人员陪同供货商到磅房过磅,过磅后到锅炉车间煤场卸货。原煤到达煤场后,需品管和生产现场人员到达后,才能卸货。同一供货商同时到达的多车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并取样,并记录磅单号和车号。

卸货后,取样人员根据原煤特征进行多点取样,对原煤特性无法判断时,可用铲车将煤堆推散,从内部多点取样。取样人员根据来煤数量抽取具有代表性样品,(块煤每30吨抽取10公斤样品,沫煤每30吨抽取5公斤样品)。3.2 样品的制备

品管部采样人员取样后,在供货商和生产人员同时在场时对样品破碎处理。将所有破碎后的样品倒入全密封二分器进行缩分,最后将缩分后的样品满足取4份(分析样品两份、厂家带走和保留样品)每份500克的要求。保留样品(由双方共同封存,并在封口标签上签字)作为仲裁样,保存36小时。3.3 取样记录

取样后,在记录本上记录下取样时间,样品编号,供货商,车号,磅单号,取样人,并由供货商和生产人员签字确认。对某些异常情况需备注。3.4 作业时间一般规定

篇3:联合收割机安全操作规程

2.出车前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做好机器保养, 注意下田部位行走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以确保收割机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3.作业时, 收割机上可乘坐接粮员1人 (大型机可坐1~2人) , 不准乘坐与操作无关的人员。

4.新的或经过大修后的收割机, 使用前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磨合试运转。未经磨合试运转的, 不准投入正式使用。

5.发动机启动前, 应将变速杆、动力转出轴操纵手柄置于空档位置 (履带式机型应将工作离合器置于分离位置) 。

6.收割机起步、接合动力 (或工作离合器) 转弯, 倒车时应事先鸣喇叭或发出信号、并观察机器前、后、左、右是否有人, 接粮员是否坐稳;起步、接合动力档时速度应由慢逐渐加快;转弯、倒车动作应缓慢。

7.作业中, 驾驶员要集中注意力, 观察、倾听机器各部件的运转情况, 发现异常响声或故障时, 应立即停车, 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

8.接粮员工作时要注意力集中, 如发现出谷口堵塞或其他故障时, 应立即通知驾驶员停机并排除故障, 在机器未完全停止运转前, 严禁用手或工具伸入出粮口, 以免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9.严禁在机器运转时排除故障, 禁止在排除故障时启动发动机或接合动力档 (工作离合器) 。

10.收割机在较长距离的空行中或运输状态时, 应脱开动力档或分离工作离合器;长距离道路行驶时, 应将割台拉杆挂在前支架的滑轮轴上。

11.机组在转移途中或由道路进入田间时, 应事先确认道路、堤坝、便桥、涵洞等能否承受机组重量, 切勿冒险通行。行驶途中左、右制动踏板应连锁, 注意观察道路前方车辆、行人动态, 遇有情况时, 应立即减速靠右行, 必要时应停车避让。上、下坡和上、下渡船以及通过狭窄地段时, 应有人协助指挥驾驶。严禁在不平道路上高速行驶, 禁止空档或发动机熄火溜坡。

12.作业过程中, 水箱水温过高时, 应立即停车, 待机温下降后再拧开水箱盖, 添加冷却水。如发现发动机工作时断水、严重过热时, 应立即怠速运转, 降低机温后, 再徐徐加入冷水。严禁停车后立即加入冷水, 以免机体开裂。冷却水开锅需要打开水箱盖时, 严禁用手直接打开水箱盖, 应用抹布或麻袋包住水箱盖后, 先轻旋使水箱内蒸汽跑出, 待水箱内外压力一致时, 方可打开水箱盖。注意操作时人不可正对着水箱盖口操作, 以防水蒸汽冲出造成人员烫伤。

13.田间固定脱粒时, 应事先将拨禾轮上的传动皮带放松卸下, 并取下拨禾轮, 以便手工喂入作物。喂入时要尽量均匀, 防止堵塞。脱粒时, 驾驶员应自始自终在驾驶位置上, 以免发生意外。

篇4:有机黄瓜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作者简介】王斌才(1965—),男,高级农艺师,从事有机蔬菜栽培及育种工作;*周国林为通讯作者。

随着生产技术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环保、生态意识的增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食品特别是有机蔬菜逐渐被广大市民接受和认同。有机蔬菜是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平衡,使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且经过以及认证机构鉴定认可,并颁发以及证书,在此基础上生产的蔬菜。特制定有机黄瓜露地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以期为有机蔬菜生产者提供帮助。

1.基本技术

肥料。各生产基地使用的基肥,必须符合有机产品肥料施用原则,包括自制有机肥和购买的有机肥料产品。畜禽粪便必须是完全腐熟的;购买肥料产品需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绿肥亦应堆积或在土壤中进行充分分化和腐熟。基肥随翻地时先撒入地块中再旋耕,每667m2用量原始腐熟畜禽粪便2000~3000kg或商品有机肥400~500kg,其中80%作基肥,20%作追肥。

水。浇灌所使用的水,需通过有关部门环评检测达标。为了保证所生产的产品更优质、环保卫生、持续地力,还需对这种浇灌用水进行了净化处理。根据蓄水渠内水量按比例施入适量光合菌液,处理24小时后方可使用。

2.生产操作规程

品种。新星黄瓜(吉林延吉市蔬菜批发经营部)、京研迷你黄瓜二号(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

播种育苗。黄瓜采用穴盘育苗方式播种。基质采用无菌的国产泥炭基质和珍珠岩混合,装盘时基质不参入任何化学肥料,可按比例掺入适量的腐熟厩肥或有机肥。播前对黄瓜种子进行温烫浸种处理,方法为:用55℃温水,水量为种子量的6~8倍,将种子慢慢倒入,不断搅拌,经10~15分钟后,常温条件下浸种4~6小时,然后淘洗干净,甩干明水,用湿布或网袋装好,置于25~28℃下催芽,出芽前种子每天清洗一次,包布拧干,保持湿润,24小时即可出芽,70%露芽始播种。黄瓜于3~4月播种,播时,将穴盘摆放平整,做成宽1.2m,长30~40m的厢面,基质浇透水后喷一遍光合菌液防病虫。每穴播一粒,覆盖1.5~2.0cm基质,用小拱棚覆黑遮阳网保湿保墒。三天后出苗及时通风降温,晴天白天覆盖遮阳网,夜间揭去;阴天揭遮阳网见光透气;雨天盖遮阳网,大雨时加盖薄膜免伤苗。出苗时若子叶‘‘带帽’’出土,用喷水壶喷温水或撒湿润细土促使幼苗‘‘脱帽’’。在保证温度的条件下早掲遮阳网,尽可能延长光照时间,促根系生长。穴盘基质育苗容易缺水,应经常观察幼苗生长情况。前期保持苗床湿润,且需经常通风透光免生徒长苗,后期叶面喷施光合菌液增加营养和抵抗力,促根系生长。此时应控制好水分,‘‘宁干勿湿’’,尽可能不浇水或减少浇水次数。定植前5~7天炼苗,降温降湿。栽前一天可少量浇一次水,以利栽后活苗发棵快。注意:幼苗对连阴猛转晴时见光易“闪苗”,需逐渐见光且防大风扫苗,出现弱病苗和老僵苗。黄瓜苗岭一般25~30天,3~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由于育苗时地温和气温均较适宜黄瓜秧苗生长,因此苗床可不用地膜和薄膜等覆盖来增温保湿进行育苗。

整田作畦。按包沟1.2m开厢,沟宽40~50cm,畦宽70~80cm,畦面平整,土块尽量细碎。

定植。黄瓜于4~5月定植。定植前对幼苗进行一次防病虫处理,喷施1%浓度的高锰酸钾液。选晴天下午栽植,穴土要细碎,以刚埋没根沱为宜,不宜过深。新星黄瓜株行距为30cm€?5cm,每667m2栽3000~3200株;京研迷你黄瓜则为40€?5cm.,每667m2栽2000株,每畦栽二行。及时浇足定根水,如遇连续高温(30℃左右)翌日还需补浇一次水。4~5天缓苗后,浇一次缓苗水。如墒适宜时及时中耕除草1~2次,促苗早发棵和生长整齐并清除杂草,减少病虫害对幼苗的侵染和危害。

田间管理,中耕。缓苗或定苗后到插架之前进行一到二次中耕,并视苗情及时补水。做到清除杂草、疏松土壤、保湿保墒。

植株调整。伸蔓后,距苗7~8cm处插一根竹竿,一苗一根,搭成人字架或花架,引蔓上架。以后每3~4节绑一次蔓,并清理侧枝和卷须。新星黄瓜主侧蔓均可结瓜,以主蔓结瓜为主。根瓜下面的花和侧枝均摘除,所生侧蔓留一瓜二叶摘心。主侧蔓都爬满架时及时打顶,促子孙蔓结回头瓜。京研迷你黄瓜为主蔓结瓜品种,肥水充足时根瓜以上每节都能座瓜,留一到二个侧枝,其余侧枝全部清除。后期及时清除下部老叶、病叶及采收完的侧枝。绑蔓在晴天下午进行,人站在沟中操作。

肥水。从定植到根瓜出现,应控制水分,不旱不浇。追肥遵循的原则是少量多次,浇水要浇“跑马水”,要在晴天早上进行,切忌阴天浇水。做到三沟配套,高畦栽培,以利排灌。根瓜座住后铺施一次生物有机肥,第二批瓜采收后再追一次肥,第一次轻第二次重,同时浇施净化水。以后根据黄瓜的长势施肥水。盛果期除根际追肥外,还用光合菌液进行一到二次叶面喷施。黄瓜根系浅,怕积水,需做好清沟排灌工作。

病虫防治。有机黄瓜的防治方针完全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原则进行,以农业防治为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辅,很有限地施用BT制剂,坚决不使用化学制剂进行防治处理。黄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虫害为蚜虫、蓟马、黄守瓜、潜叶蝇。

农业防治。采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提高抗逆性;清洁田园,加强通风调节种植地块的小气候环境的温湿度;深沟高畦,严防渍水;合理施肥,满足各生育期生长发育需要;轮作换茬,减少土残病菌侵染。

物理防治。利用防虫网、黄粘板等设施进行诱杀和驱赶害虫,减少飞蛾等虫口基数;人工捉杀害虫,清理病残株,减少侵染源等等措施防病虫。

制剂防治。黄瓜出苗后用0.5~1.0%的高锰酸钾液进行叶面喷施,7~10天一次,连续2~3次可预防多种病害。抽蔓前喷一次白醋液,兼防病虫。抽蔓至开花前喷一次臭肥皂液驱虫。开花期特别注意防虫,用白醋液、肥皂水、红辣椒水、大蒜水等生活制剂交替轮换使用,一到二次即可。结果期用1~2%高锰酸钾液防病,果期以防虫为主,防病为辅。根据黄瓜后期生长情况,可考虑施用一次BT制剂,BT制剂使用全生育期不超过二次。

篇5:汽车罐装、运、卸成品油操作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罐装、运、卸成品油前的准备、装卸油操作和罐车出入库的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罐车装卸成品油。2 装油前的准备

2.1入库车辆、人员安全要求。

2.1.1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品入库。并关闭通讯设备。

2.1.2罐车接地带、灭火器和灭火毯配备应符合规定。2.1.3罐车应自带符合规定的防火罩。2.1.4罐车电瓶应用绝缘胶皮包裹。

2.1.5装油车辆进入库内行车速度不准超过5km/h。2.1.6进库司乘人员和库内岗位人员应穿防静电工服、工帽、工鞋和纯棉手套,并穿戴齐整,内衣应为纯棉制品,同时要保证工作服装的清洁并及时清洗更换。禁止穿带钉鞋、高跟鞋入库。

2.1.7入库前必须打开罐盖,并加绝缘件。

2.1.8内部罐车应有准运证、人员操作证、消防安全培训合格证。

2.1.9罐车经门卫工作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库装油。2.2入库车辆必须经门卫工作人员登记车辆单位、车牌号、装油品种、数量、人库时间及人员姓名。3 装油操作

3.1付油工进入岗位后,先消除身体静电,再检查设备的密封性,应无滴、漏现象;确认电源正常,流量计工作正常。3.2付油工接到付油单后,应及时填写付油记录;确认油品规格;检查付油线路;打开相应阀门。

3.3车辆对位后熄火,要保持车门车窗紧闭,司机先摘掉手套接好接地线并保证人体静电放电时间10秒以上。禁止在装车场内维修车辆。

3.4付油工缓慢上罐,将灭火毯放在油罐口并站在上风口慢慢放下鹤管至油罐底部,同时将防溢探头放入罐口处。付油员检查无误后,输入数据,按启动按钮装油。3.5付油过程中应监视罐口,防止冒油。

3.6付油完毕,付油工拔出鹤管;司机脱掉手套断开接地线;油罐车在静止3--5分钟后,才能以不准超过5km/h的速度行至门卫出口处方可盖罐盖。4出库

司机到门卫出口交出库单,门卫确认出库单无误,由工作人员打铅封方可出库。5 检尺操作

5.1油罐车司机以不准超过5km/h的速度行至检尺站,在检尺期间不准下车、吸烟及使用通讯器材。5.2押运员与检尺员进行上罐检尺,并核实检尺数据,做好相关记录。6运油操作

6.1危货车行驶的基本原则:遵守交通规则,控制车速,并根据天气及路面情况谨慎驾驶,按路单指派的路线行驶。6.2押运员提示驾驶员做到无违章行为,杜绝油品在运输过程流失。7卸油操作 7.1卸油前准备工作

1卸油前,保管员要做好卸油准备,选定卸油罐,预先量出该储油罐内的油量,关闭选定卸油罐的出口阀门,并确认卸油罐油品品种标号和拉运油油品品种标号相同;

2准备不少于2只4㎏干粉灭火器和1块灭火毯,进入作业现场,以便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油罐车进站后,保管员应检查油罐车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在检查合格后,引导油罐车行驶到指定的卸油现场;

4油罐车熄火,关闭车窗并静置不少于3min,以免油品撞击罐壁而产生静电。保管员在核对拉运油品凭证后,上车检验铅封是否完好,并进行检尺;同时司机连接放油接地线,保管员按工艺流程连接卸油管,将接头结合紧密,保持卸油管自然弯曲,并打开相应储油罐的进口阀门; 5保管员检查储油罐计量孔,确定计量孔密封良好后,油罐车司机缓慢开启卸油阀,开始卸油; 7.2卸油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保管员、押运员和油罐车司机不得离开卸油现场; 2雷雨天不得进行卸油作业。高温天气卸油时,应采用自流方式卸油,如必须启泵卸油时,应减缓卸油流速,以免卸油流速过快产生的静电引燃因高温天气引起挥发的油气。

3禁止拉运油品车辆不带防火帽和不接防静电接地线卸油。

7.3卸油完毕后应做的工作

1卸油完毕后,油罐车司机关闭卸油阀。保管员拆卸连接管线,盖严卸油帽,整理静电导线,关闭进口阀门;

2保管员应引导油罐车司机启车、离站,清理卸油现场,将消防器材放回原位。7.4卸油过程中的风险削减措施

1防止卸油前没有对设备和流程进行检查的措施:1)在卸油前检查液位计、管线、法兰连接是否牢固。2)防止设备老化或带伤作业,定期检查维修油罐、管线、阀门,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

2在卸油时,防止卸油人员脱岗及责任心不强的措施:坚持来油监卸制度。卸油全过程必须有专人监卸,要认真巡回检查,操作时精力集中,严禁闲聊,要随时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篇6: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检验规程

1、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进厂的原辅材料、过程产品及最终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2、管理职责

2.1 质检科和化验室是检验和试验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

2.2 其他部门配合质检科和化验室的检验和试验活动。

3、程序要求

3.1 进货检验和试验

3.1.1 采购产品进厂后,采购部通知品控部进行检验。

3.1.2 质检科按照检验规程或采购文件,验证产品是否符合或要求,并出具《原辅材料验收记录》,传递给采购部。

3.1.3 确定进货检验和试验的数量和性质时,应考虑供方处所进行的控制程度和所提供的安全卫生证明合格证据。顾客提供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以确定取样的数量和性质时,也按该检验规程进行。

3.1.4 经检验、试验或验证合格的产品,采购部凭《原辅材料检验验收记录》办理入库手续。

3.1.5 如因生产急需来不及写验证或检验、试验时,由使用部门报告质检科长,并经分管经理批准后使用。例外放行产品由使用部门做出明确标识,并作好记录,以便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时,立即追回或隔离。

3.2 过程检验和试验

3.2.1 加工过程中,验收半成品时,车间负责人和质检员对每批次的半成品要认真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的半成品方可进一步使用。

3.2.2 生产过程中各职能车间(研磨工序、分装工序、包装工序)质检员必须对该车间生产运作进行检查,并记录《质检日报表》。

3.2.2.1 加工车间每工作日(每班次)至少对该车间内所有生产工序的一半以上工序不少于两次的监督检查,对关键或重点工序可加大检查力度或增加检查频次。

3.2.2 质检员为监督和指导加工车间的生产作业情况,每天不少于1次,对其前后相关几道工序进行取样抽检。该车间对抽验范围的产品记录并标识。

3.2.3 化验员半成品及成品按规定要求进行取样做理化与微生物实验。

3.2.4 生产过程中,所要求的检验和试验未完成或必须的检查报告未收到前,因生产需要,生产部门通知品控部批准后,方可放行。检验人员对例外放行的产品标识和记录,可行时,进行边放行边检验,以便发现不合要求,立即追回或隔离。

3.3 最终检验和试验

3.3.1 品控部质检员负责对成品外观、质地、形状、色泽、异物的检验。

3.3.2 化验员对所装箱的产品按规定要求取样检验、试验,并填写《最终产品检验报告单》。

3.4 本公司对最终产品不例外放行。

3.5 在生产过程中的过程检验和试验的微生物试验仅对过程中的操作进行指导或对生产提供参考,当过程检验与最终检验的微生物试验结果冲突时,应加大对最终成品的抽样检验数量并以最终检验结果为依据。

3.6 在检验和试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3.7 各检验、试验人员认真按要求填写记录并签字或盖章。

4、成品的检验验证标准

4.1 产品发运前,必须由化验室员按标准规定抽验,重点检查纸箱标识,生产日期、规格、级别、重量、品质、色泽等情况,必要时根据客户要求做卫生项目检验。

篇7: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

一、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生产特点

1、高处作业和立体交叉作业多。按照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划分,目前建筑施工中有90%以上是高处作业。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了大量的人力、材料和机械共同施工生产,上下左右多层次的立体交叉作业,造成不安全因素多。

2、施工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的变化大。建筑施工行业的每一项工程都有一定的工期,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但这个时间是相对短暂的,每一部位的作业也是短暂的。这就容易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产生临时观念,对施工中出现的防护设施落实不到位等安全隐患麻痹大意,认为凑合凑合就能过去了。而每栋建筑物从地基打桩、主体工程到屋面装修,不同时段的不安全因素要随工程的进度而变化,针对这些变化,施工安全防护设施也要不断地改变、补充和完善,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3、人员流动性和施工季节性明显。施工作业的高强度、施工现场的噪声、热量、有害气体和尘土,高空作业多,劳动对象的规模大以及工人须经常露天作业,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临时工和农民工所占的比例大,人员流动性强。据统计,目前施工工地中农民工约

占50%-70%甚至有的高达95%。同时,高温和严寒等施工环境使得工人体力和注意力下降,雨雪天气还会导致工作面湿滑,夜间照明不够,都容易导致安全事故。

二、建筑施工行业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

建筑施工行业的“产品固定、人员流动,露天、高处作业,手工操作、繁重体力劳动,工艺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变化多端”等特点,决定了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这些事故事故的发生,不仅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给死者家庭带来灾难,影响社会的稳定。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行业违法承包现象普遍。在事故调查中,发现施工方把施工任务通过转包、违法分包或以挂靠的形式承包给不具备施工条件或缺乏相应资质的队伍和作业人员现象普遍存在,施工现场物料升降机等特种设备的单独承包也时有发生。这些承包方往往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存在违章指挥和盲目施工行为。而建设方和建设主管部门对这种违法分包行为往往未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整改,这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2、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施工单位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制定的制度内容不能切合实际,并且不能认真执行。安全教育制度不健全,制度内容得不到落实,不能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对员工的日常安全教育和对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等流于形式,不能起到提高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的作用。甚至在调查中发现有的施工单位对员工教育培训造假,根本不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在日常管理中也未按要求开展安全检查,存在检查前无计划,检查时无具体依据,检查出的问题不能整改到位等,特别是对存在重大隐患或由于条件所限安全措施不能防护到位的分部工程未予重视。

3、安全隐患的整改和落实不到位。安全隐患的整改和落实不到位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据事故调查,施工单位从上到下各级人员往往存在着侥幸心理,在检查安全隐患时走过

场,不能真正做到检查到位、整改到位。对安全检查不重视,甚至存在项目经理不组织安全检查工作,只是口头上强调安全,但真正落实到工作上却应付了事,有的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意见不予重视,认为是小题大做。有的企业法人对法定安全责任不能履行到位。安全投入不到位,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不齐全,安全措施、防护不到位,安全劳保用品发放不到位等等。

4、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建筑施工行业成为该行业的主要力量,给建筑业带来新活力的同时,一方面由于企业往往迫于工期压力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各项措施执行得不到位,使其对农民工的安全检查、教育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也因受到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的影响,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对建筑施工的了解甚少,对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违章作业时,并不清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给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在生产安全事故中往往他们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5、监理不到位。监理单位未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监理工作停留在过去“三控二管一协调”的老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上,只重视质量,不重视安全,对建设方、施工方的违法、违纪行为不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对施工现场的事故隐患不及时向有上级汇报等等,致使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消除,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6、安全监督不到位。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监督力度不够,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未能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到位。

三、如何提高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1、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应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建筑行业来说,只有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岗位操作人员,都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并严格落实责任,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三大规程”的要求,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规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安全生产才能得到保障。

二是建立日常安全检查制度。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明确检查方式、时间、内容和整改、处罚措施等内容,特别要明确工程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和危险岗位的检查方式和方法。重点检查工地用电、塔吊、物料提升机等的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检查“三宝、四口、五临边”中的楼梯口、进出口、洞口、井口和预留管道口等安全防护工作。

三是建立施工现场班前交底制度。建筑施工不同于其它行业,具有“深基、高空、负重、临边”作业等特点,每天开工前班组长履行交底制度时,要针对不同情况,实行普遍交底和个别交底相结合,做好交底记录。交底双方都应履行签名手续,提高全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四是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定责任、定时间、定措施,限期把存在问题和隐患进行全部整改。对整改不到位或不整改的相关责任人要严厉处罚。五是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切实加强对企业员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首先农民工进场要有安全生产浓厚氛围。施工现场要建安全生产宣传栏、事故案例警示图片、安全生产的醒目标志等,使新进场的农民工能感受到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其次坚持岗前培训,保证持证上岗。农民工上岗前,要严格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把安全生产三级教育放在首位。公司、项目部、班组安全教育培训后,要严格考试,考核合格才能持证上岗。上岗后,遵章守纪情况、安全生产情况、事故及不良操作行为等,都要记入个人安全档案。随时掌握其思想行为动态,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和制止各类不良行为和安全隐患。第三建立健全常年培训计划。根据农民工流动性大,阶段性和临时性强的特点,制定常年培训计划。做到现有员工定期培训,新来员工随时培训,重点岗位重点培训,使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常抓不懈,一抓到底。

2、监理单位

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施工质量隐患往往导致施工安全事故,而不安全因素又可能造成质量事故,从某种角度上讲控制质量就是控制安全。所以监理单位在对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同时,应介入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对施工现场的违章操作,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施工过程,应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对事故隐患应及时报告。

3、政府部门

建设主管部门要根据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一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施工企业认真制定施工方案、安全方案并严格执行,严禁擅自改变设计施工方法或者简化工序流程,严肃作业纪律。二要定期开展建筑施工场所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要重点围绕分包、转包、挂靠施工队伍管理以及拆迁、地下施工等安全生产薄弱环节,采取拉网式检查的方式,深入查源头、查隐患、查“三违”,督促各级各类施工企业强化施工基础管理,有效扼制高坠、坍塌、机械伤害等易发事故。三要强化执法联动与执法信息互通,进一步拓宽群众与社会监督渠道,加大违法违规行为、重点违法企业的曝光与打击力度。

篇8:番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产地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还应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的壤土地块。

二、生产技术管理

1.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高产, 抗逆性能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耐储运、符合目标市场消费习惯的品种。

2. 栽培季节

在本地区多作为春夏栽培方式。

3. 土壤选择

选择有机质丰富, 土壤肥沃, 保水、保肥力强, 透气性好, 排灌方便的微酸性或中性壤土 (p H 6~7) 适宜番茄生长。

三、田间管理

1. 育苗用种量

每亩育苗移栽用种量:20~30克。每平方米播种床播种量10~15克。

2. 整地施肥

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少施化肥, 防止土壤富营养化。在定植一周前进行整地施基肥, 每亩施优质农家肥6~8立方米, 深翻40厘米, 再刨一遍, 打碎土块, 使粪土掺匀, 耙平, 按55厘米或60厘米行距, 开深沟 (行距可根据不同品种加以调整) , 沟内再施农家肥, 过磷酸钙100千克、硫酸钾15千克、草木灰100千克。

3. 定植

露地10厘米土温稳定通过10℃后即可定植。在垄台上开沟, 把秧苗按大小级分开、挑选, 然后按株距30~45厘米摆入沟中, 脱下育苗碗, 埋入少量土, 浇定植水。水渗下后封埯。栽苗深度以苗坨与垄面相平为宜。栽完苗把垄帮、垄台刮光, 用1米幅宽的地膜, 每两垄盖一幅, 膜下放滴灌管或膜下灌水, 按垄的长度增加两端埋土部分剪好, 放到垄上, 在每株番茄处剪个口, 越过植株放在垄帮上, 用湿土封严膜口, 使地膜下成为封闭状态。因定植水要浇足, 施基肥较多, 第1穗果膨大前不用追肥、灌水, 缓苗后每周进行一次叶面追肥效果较好。

四、主要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原则。

1. 生物防治

天敌:积极保护利用天敌, 防治病虫害。

生物药剂:采用病毒、线虫等防治害虫及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等和生物源农药如齐墩螨素、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农药防治病虫害。

2. 主要病虫害防治

注意轮换用药, 合理施药。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猝倒病、立枯病:除用苗床撒药土外, 还可用恶霜灵+代森锰锌、霜霉威等药剂防治。早、晚疫病:优先采用百菌清粉剂、百菌清烟剂等药剂防治。

五、及时采收

上一篇:就业培训论文——大学期间应该培养的能力下一篇:记叙文的人物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