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会风气小学生作文

2024-04-10

谈社会风气小学生作文(精选6篇)

篇1:谈社会风气小学生作文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谈社会风气》

科技的进步,工商业的发达,经济的繁荣,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样子,这些都值得我们骄傲。

但是,今日的社会风气,却令人忧心忡忡,摇头叹气。

现在的公民,吃好的,穿好的,丰衣足食,但却因此养成了奢侈浪费的坏习惯。看!一些赶时髦的年轻人,为了赶上潮流,每天打扮得娇里娇气的,不惜这些衣物的昂贵,花费了不少的金钱。如此贪图荣华富贵,再这样下去,怎得了?

翻开报纸,常看见一些杀人放火、抢劫偷窃的案件报道。现在有许多好高骛远,好逸恶劳,整日贪图舒适安逸的生活。于是就投机取巧,去抢劫偷窃,希望能舒适一辈子。但是,他终究自食恶果的。更严重的是,败坏了我们的社会风气,害人害己,何苦呢!小学生文明礼仪演讲稿—谈社会风气-阅读

更要不得的是,人人都缺乏公德心。河川里有来自工厂的废水,有垃圾的淤积,既脏又臭。街道的两旁,尽是一些果皮纸屑和塑料袋,天空也弥漫着浓浓的黑烟,这都是公民自私自利的行为,促使整个社会变得很没有公德心了。

篇2:谈社会风气小学生作文

——由大跃进运动浅谈浮躁的社会风气 1958年到1960之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历史称这场轰轰烈的的运动为“大跃进运动”。历史已经证明这场运动是我党和我国在发展道路上的一次重大失误和挫折。诚然,历史是不可改变的,但后来人却要总结前人经验,以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通常人们常把这场失败归罪于领导集团片面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忽视了经济的客观规律。而我认为这归根究底就是由当时全中国自上而下的一种浮躁的社会风气所引燃的,而这种浮躁的社会心态便是国人渴望强国,却急于求成所催生的病态产物。

可以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天朝上国形象顷刻覆灭的那一刻开始,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民族优越感就逐渐被接二连三的丧权辱国的条约磨灭殆尽,随之而来的对于兴国的渴望便也越发强烈。然而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再到国民大革命,中国始终没有脱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反而民族危机,社会矛盾却愈演愈烈,中国人复兴祖国的抱负已经被压抑了太久太久。终于在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刹那,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强国梦再次被点燃了。更到后来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社会各领域百废待兴,国人满腔的热情此时不喷薄而出又更待何时? 领导人有这样的想法,人民有这样的愿望,自然是星火燎原,势不可挡。可是,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一旦热情积极脱离了现实,便转化为了盲目和冲动。随着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正式通过,“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大跃进运动便诞生了。不可否认,在这场运动中传达出来的人们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国家富强的奋斗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没有正确指导思想的社会运动终究不可能一帆风顺,病态的社会心理在此后的过程中被不断放大凸显了出来。这场运动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而忽略了客观现实。农业“放卫星”、工业大炼钢,“浮夸”“冒进”之风盛行,整个社会沉浸在了“超英赶美”的自我麻痹中而无法自拔。当他们从虚幻的口号里清醒过来的时候,等待他们的就只有血淋淋的残酷现实:全民大炼钢铁,浪费了大量的能源,砍伐了树木,所炼出来的钢铁都是豆腐渣形状的废物,根本没有用处。在农业方面,粮食产量比1957年只提高3.4 %,比前五年的平均产量增幅 3.8 % 还略少了一些。而且由于计划部门使用夸大的数据,人力资源从农业被转移至工业。大陆官方公布非自然死亡人数是2158万人。东西方各方面的资料显示死亡人数大约为2000万人,主要死因为饿死。一部分学者甚至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往事固然不堪回首,但倘若因此而不去铭记历史的苦难,吸取历史的教训,这又何尝不是又一种自我麻痹?

反观当今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一系列空前的成就。经济持续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等。凡此种种,都不可不谓历史性飞跃。中国梦的提出,人民的奋斗热情更是空前高涨。然同五十多年前的情况相比较,我们又发现了惊人的相似之处:

1、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

2、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3、浮躁的社会风气再次抬头,甚至更甚当年。所不同的是,大跃进运动的苦难已成过往,而中国梦正面向未来。

然而好了伤疤忘了疼也许是中国人的通病。面对GDP,有些地方不顾子孙后代的生存,砍光树林毁坏农田,建工厂盖楼房,靠污染生存环境祸害子孙万代以换取一时的税收高增长。有些官员注重政绩不管实际,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不顾人民生活条件大兴土木搞假繁荣或花巨资去争什么世界第一,许多项目不严格按科学办事,仅凭长官意志,造成百姓的血汗钱大量浪费,不也一样荒唐,不也是另一种形式的GDP大跃进吗?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历史教训摆在那,我们不得不深思。面对已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我们的领导集体更要沉住气,胜不骄败不馁,铭记过去的错误,吸取过去的教训,古为今用;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遵守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出正确的决策,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完成中国梦。

此外,青年人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祛除他们心中的浮躁之气也是当务之急。然而当今社会“快餐文化”在年轻人心理逐渐扎根,先辈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逐渐被淡忘,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机会主义在社会中不断盛行,如不拨乱反正,标本兼治,假以时日问题暴露出来的时候,也是势如破竹,一发不可收拾。

我认为青年人想要祛除浮躁之气,就必须培养正确的三观,就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矛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里,任何事物都会有两面性。人人都说大跃进运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疯狂的不切实际,是自下而上的巨大的虚假欺骗,是遍布大江南北的集体失智。谁又曾想过假如当时这场运动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恰当的奋斗目标,并且按部就班地推进,结果又会如何呢?诚然,历史不允许假设,但是未来却可以掌握。中国梦已经是箭在弦上了,谁也不知道前进的道路上会出现什么艰难险阻,但是只要我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为浮躁所动,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一项任务,走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一步路,就会深谷弥合,高山夷平,歧路化坦途,曲径成通衢,谁也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过去的失败只为未来的成功!

篇3:谈社会风气小学生作文

摘要:当今社会中,特别在青年人这个群体中,“拜金、拜权”“个人主义”等思想日益盛行。一些电视节目、影视作品中更也是越来越多地流露出这种现实,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提出的深刻地拷问。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青年大学生接触的东西更多、更杂,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他们成长的影响不容小视。如何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就如今的一些社会现实,试着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角度浅谈了部分作者对此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传媒文化、价值观、不良风气

近阶段,随着电视媒体上各种相亲节目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当今年轻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然而,也正因此,各种极端、不良的择偶观乃至价值观正强烈地冲击着人们,尤其是大学生们的观念。什么拜金女、炫富男,什么“宁可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要在自行车上笑”等等,无一不体现着现在社会上的不良思想风气,让人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思想成长深表担忧。

一、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一)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大学生是青年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价值观蕴含着独特的内容,处在青年期的大学生正面临着人生的最为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开始在生活各方面面临如何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问题。同时,大学是社会新思潮的发源地,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在任何一个社会里,大学生又都是思维活跃、富于创新的高智力群体。他们有极其敏锐的感受力、较强的思辨力,这一切使得大学生群体更容易思考和消化新的思想,并将其内化为自身价值观的一部分;但是另一方面,大学生价值观又极易受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身处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面临着由之引发的传统价值观的变迁,当代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在价值观解构和再构的历史阶段陷入到精神的迷茫与彷徨之中,其价值观体系中的传统成分和现代成分纠结并激烈冲突着。因此社会上的各种思想、风气都有可能对其产生不同的影响,引导着不同价值观念的形成。

(二)大学生的不良价值观念

如今,社会发展和导向使大学生的价值观越发体现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市场性”。首先,利己主义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我们一定可以感受到,在大学里的人际关系比不上中学。来到大学,似乎每个人都只会为自己,不会为他人:宿舍里,别人在学习、休息时,舍友似乎熟视无睹,吵吵闹闹;学习上,如果期末有人得了一份有与考试有关的关键题目的试卷,会自己藏起来,而不会和班长商量,拿出来复印,一人一份;甚至在饭堂里,为了自己能尽快地打上菜和饭,即使插队也毫无羞愧之心……这些都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利己主义的表现。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个人价值取向的问题。“自我”、“个体”等词在当代大学生中已经很流行,大部分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凡是对我有利的,我就善待它,凡是对我不利的,我就抛弃它、铲除它。第二,“钱”字越来越重要。曾几何时,奉行“先利后义”的国人在钱的面前还几乎不动声色,可今天的国人却正是被这个以前国人最瞧不起的“钱”字搞得浮浮躁躁、疑惑重重。“穷得光荣”的传统价值观念不见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到处滋生。在大学里,搞一次活动首先谈的是要花多少钱,而不是怎样搞这个活动才能使同学们更加地团结;同学之间互相攀比,看谁家里最有钱;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谈“钱”和“关系”;甚至还出现了大学生傍大款,“富二代”开名车逛校园招摇等等现象。面对大学生中这样的现实,谁还会相信“言义不言利”的是君子?

二、大学生应树立正确价值观

(一)如何树立正确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大学生确立正确思想的基础,是转变观念、辨别是非、解除困惑的强大思想武器。在纷杂的现实而前,要坚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同时要转变观念,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价值准则,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学会辩证地分析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短暂的与时代特征相背离的现象,自觉地用科学的人生价值标准去分析、判定当前的价值观,增强自身的防御能力。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引导大学生自觉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正确地认识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团结协作与公平竞争的关系,使他们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发,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并自觉地将这目标转化为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要通过形势政策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引导他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激励他们投身改革、献身祖国。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需要

1、重视政策的价值导向作用。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要顾全大局,自觉地做出必要的自我牺牲,坚持集体主义价值现,反对个人主义价值观。

2、发挥社会舆论的引导、激励作用。社会舆论宣传必须旗帜鲜明,对符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观的思想和行为应坚决支持,大力弘扬;对于那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消极颓废的思想和行为,则应毫不留情地予以解剖和鞭挞,不能容许它们招摇过市。

3、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人生观还有很大的可塑性,价值取向也在选择之中。因此,高校必须树立全员德育意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氛围,分析社会现象,激励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使青年学生认识到市场经济使价值观多元化,但多元的价值观中,不仅有高低之分,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大学生要在社会舆论的激励、引导、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首先,只有掌握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对当前的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做出正确的评估,进而选择正确的立场。如八、九十年代国际共运的变化,资本主义的“西化”,给人们思想带来很大的影响,以至有些人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产生了怀疑。如果我们不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去分析这些变化,不坚定共产主义必定代替资本主义的信念,那就会犯政治上的错误。

其次,只有掌握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对一些重大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才能战胜形形色色的错误理论和思潮。作为大学生,我们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一代,不能因为价值观念的错误而误入歧途。

第三,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对人民群众及其利益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立场。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言行向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和态度,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我们大学生也自然应该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新青年。

三、结论

作为整个中华民族综合素质最高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不仅仅简单涉及大学生群体自身的问题,而且必然还要进一步涉及到整个中华民族伦理精神和人文精神发展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当今社会不良价值观影响的分析,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提出了警示,并就如何树立正确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浅谈了一些看法,最后分析了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希望激励大学生们努力摆正自己的价值观,不受社会的不良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林华清:《电视剧蜗居观后感 ——兼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5期

2、陈志兵:《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年10月

3、冯刚,张东刚:《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报告(2010)》,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版

4、张雪岩:《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与正确导向》,《理论界》,1997年6月

篇4:目前社会风气问题与思考原文

改革开放20余年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各项经济指标迅猛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国人有目共赌,世界为之瞩目。但是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不能掩盖目前社会道德水平下滑的客观事实。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不少令人不安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目前社会风气与道德现状观察

1.社会风气败坏,问题严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国上下政通人和,社会稳定。但是,在稳定的社会生活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令人忧心的问题:

一是拜金主义思潮污染整个社会。

在经济手段管理下的社会生活中,“一切向钱看”成了当今时尚。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导致许多人信仰危机、精神颓废,迷失了基本的生活方向和目标。不少人盲目崇拜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自我放纵、自我沉沦。他们以金钱多寡论成败,私欲膨胀、社会责任感丧失。

二是社会管理层问题严重,腐败充斥着社会各个层面。

自上而下的为官不正、不廉,导致了社会风气败坏。争官、跑官、买官、卖官;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现象屡见不鲜、禁而不止。同时,腐败之风也侵入了普通百姓之家,即使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他也乐意去尝试一下腐败的滋味。

三是社会生活中人伦秩序混乱,人间亲情疏淡。

在社会管理层中,不少人领导不象领导、下属不象下属,人前称兄道弟、背后勾心斗角;表面服从领导、背后阳奉阴违;热衷表面文章,全无信义可言。在一些家庭中,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爷爷象孙子,孙子象爷爷......。人伦颠倒、不讲孝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的人对自己的父母恶语相加、拳脚相向,全然不懂“孝”为何物……。

四是社会环境精神污染严重,后代教育前景堪忧。

黄、赌、毒的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泛滥成灾。许多人忧心地问: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后代会变成什么样子?

五是信任危机、人心浮躁。

社会生活中,人与人间失去了基本的信任。很多人觉得生活缺乏安全感,担心一不留神,自己就会上当受骗。

六是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现代人生活压力增大;

不少人不堪生活重负而产生逆反心理。

今天的人们究竟怎么了?国家的大学越办越多;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道德教育更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人们为什么就是教育不好呢?

难道中国人真的素质低下、顽劣不堪吗?绝对不是。那么问题的根子究竟在哪里?

2.问题在思想,实质在理论,根子在教育

静心思考目前的问题,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问题在思想,实质在理论,根子在教育。真正的原因在于,多少年来,我们一直没有拿出一套可以完全征服人心的理论。试想:你的说教不能令人心服,怎么能摄心治人?何来教育效果!

一些领导人会认为,我国的社会教育方向是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可行的;我们的努力是坚持不懈、持之以衡的。那么为什么收效甚微呢?难道不该反思一下,我们的理论是否存在缺陷吗?

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小孩子出了问题自己解决不了时,会去问爸爸妈妈。那么,我们的国家出了难题不好解决时怎么办?是否应该去问老祖宗呢?

当我打开古圣贤的《道德经》、《论语》、《大学》、《弟子规》,认真细读之后,把今天的教育理论与古圣先贤的经典进行对比时,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古圣先贤的传统文化教育理论,是从对宇宙物质世界、自然规律、自然与人类自然关系的客观认识和实践开始的。这一理论,有个从宇宙天地、到自然规律、到人类社会活动;再从人类社会活动到自然规律,到宇宙天地的作用转化、反复作用过程和结果。古圣先贤们以遵循自然规律和人类自然关系为基础,确立了人类教育的基本方向,形成了一系列合理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基本自然关系准则。正是这种对自然规律与人的反复作用过程和结果的教育,发挥了摄心治世的真实效果,从而维持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社会稳定和发展。

重视人与自然规律的关系教育,重视人性的基本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本质内容。而我们现代教育的理论特点,却是个从人类生活到社会政治、从社会政治到经济目标;再从经济目标到社会政治、到人类生活的理论结构。其中所缺失的、正是古圣先贤所重视的、人与自然规律的基本关系;人与人的自然关系和人性教育的基本内容。须知,无论怎样完美的物质利益,也只能满足人的物质欲望。但物质欲望的满足并非人类精神生活的实质内容,也始终无法替代人的精神生活。

人类属于自然生物,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作为自然生物的人类,必然应接受天地自然规律的制约,却是个被不少人忽略的事实。故此,各类狂妄自大、无视天地自然规律的可笑的事情就无可避免的发生了。

作为自然生物的人类,即具动物的特征,更具人性的特点。因为人是动物,所以需要呼吸、吃喝,补充能量维持生命;需要衣物、住房以抵御风霜雨雪。但是,人类毕竟是高智商的、精神世界极其丰富的高级生物。人们追求的不只是活着,而是自由、快乐、幸福的生活。为谋求自我生存,人类可以施展个人的智慧、创造,为自己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也会张扬动物的本性去巧取强夺他人的生活资料。但是,人类必须保证自己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动物。忽略了这一点,就要

丢掉人类的老本。所以,中国的古圣先贤始终把人性教育放在了人类社会教育的首位。

人类社会教育,说到底就是对人类本性的启发和人类道德发展趋势的引导教育。古圣贤认为:人类的伟大在于人的智慧创造和人性之爱,人类的悲哀在于人心的贪婪和残酷竞争。具有一般动物所没有的仁慈善良本性和智慧创造之心,是人类区别与一切动物的根本。人性,即人类本能的仁慈心性,即对他人的友善之情、感恩之心、仁慈之爱,以及对是非曲直的良莠之辨、羞恶之心。但是,人性与动物性混合一体,隐于本能之中,需要启蒙开引。一旦疏于引导,人类的仁慈善良之性就会被自我的动物惰性所蒙蔽。所以有史以来,中国古圣先贤就非常重视人性的基本教育。以《弟子规》、《三纲、五常》等社会伦理教育方式为主,把人性教育的基本内容融入了人类社会的家庭基础教育之中,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而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人为什么会迷失生活方向?为什么一些人会对天地没有敬畏心,对国家领导人没有尊重意,对上级领导可以蔑视,对父母可以不孝?思考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有两条:

一是许多人不懂人与自然的关系。

由于对天地自然规律缺乏客观的认识和研究,致使一些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天地自然规律,不知道人与自然规律间的必然联系,不知道人与自然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就必然摆不正自己与天地自然规律间的位置关系。心无所知,自然无惧。所以这些人“天不怕、地不怕,只怕手里没钱花。”当此类群体达到了人类总数的80%以上时,这个社会还能够驾驭吗?出现问题当然就不奇怪了。

二是人性教育的缺失。

可以说许多年来,我们的社会教育中已经少有人性教育的内容了,由此导致了不少人根本不知道人何以为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他曾以神奇的力量凝聚了中华炎黄子孙56个兄弟民族的伟大团结,创造了中国5000年华夏文明和持续发展。这样的文化精神和成就令世界瞩目、让众多国家赞叹。成功的背后必有合理的理论支撑。这种理论必然符合基本的自然规律,符合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下面,让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本根源进入研究,来逐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理论的客观合理性。

二.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1.佛、道、儒三教合一的中国特色文化

回首华夏文明史,我们可以看到: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文化特色是构建中华文明的基本构架。

(1)中国道学辨宇宙阴阳之理,识天、地、人三才一理贯通

以老子李姌为代表的中国道学思想,是传统华夏文明的基础之一。老子的代表作是5000字的《道德经》。他在道德经中描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用简洁的语言告诉

世人:易道是研究天地自然规律对人体生命和社会生活影响的学问。老子的认识形成了世界最早的动态宇宙观。

于此同时,中国还有一幅远古流传至今的太极图。据说该图是中国古贤燃灯道人于梦定之中所得,醒后即把其描绘了下来。轩辕帝伏羲也曾于特殊状态之中证得此图,并以该图为基础,始创先天八卦太极图。老子等人观察天、地、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对地球自然界的影响,以太极象天地万物,参研阴阳之理,始有“一阴一阳之为道”之妙论,他们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以阴阳相对的形式存在着,以相对、相互作用的形式而发展、变化、生生不息的。太极阴阳相对作用而成就之理,表达了宇宙物质世界的基本特征。

在长期的封建中国社会中,物质生活资料的长期贫乏成为中国的基本国情。如何认识自然规律、运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基本生活服务,是国人维持生存的第一需要。道学研究者们法天地自然规律之玄机,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服务,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中国古贤从日月星辰运行规律的研究开始,观天地、明阴阳造化之功,合象数于自然万物而创易,分门别类于医、卜、星、相、命、堪舆等六大体系,在中华大地上世代相传,生根、开花,服务国人。下至普通百姓生活,上至帝王将相治国,无所不至,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战船,就是利用自然规律为军事战争服务的成功例子。由此可见,中国道学是宇宙天地自然规律的研究应用学,传播的是中华民族生存之道的积极学问,是铸造中华民族精神的魂魄。

在远古的科技蛮荒时代,中国道学与太极阴阳之理,确是玄之又玄的玄妙之门。但在今日,运用现代科学微物质原子理论反观太极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太极图与物质原子的基本结构和内在性质是完全一致的!太极图就是一枚原子的图形!太极的阴阳相对而成就之形,表达的即是宇宙混沌初开、物质初始成的原子形状,也是自然物质世界中一切生物物质和非生物物质均以阴阳相对作用而存在、发展、变化,生生不息的基本道理。至此我们终于明白:中国的古圣先贤真的是很了不起,真的值得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们万代敬仰!

(2)佛道一家、同源而分流,重天人因果规律而度世化人

如果说中国道学是一门自然规律研究应用学,那么中国佛学则是一套治心化人的教育理论。

中国佛学也是从远古的道学中分流产生出来的。远古圣贤燃灯道人,即是道家先贤,也是佛教的古佛。重要的是“无极生太极”的动态宇宙观,是佛道两家的共同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佛学研究者更偏重于对人类意识行为与天地自然规律间所形成的因果作用规律的研究。他们认为,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是强大而不可改变的,自然生物的人类生命却是很微小的。人类作为高级生物生存于天地自然界中,与天地自然规律间就必须保持一种合理的顺应关系。因此,佛学者从人类顺应自然规律与逆自然规律而动的吉凶结果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客观自然的因果报应理论。

这种因果报应的理论,密切关联人的善恶意识行为,把人类生命的富贵贫贱、穷通寿夭、疾病灾祸与个人的孝义品行、善德厚薄联系起来,形成了系统的三世因果观。佛学教义以弘扬人性至善、博爱众生为主旨,主张生命虽死、灵魂不灭,善恶为因、福寿为果,轮回有道、自然循环的观念。认为人性至善、博爱众生,心无分别、性德圆满之人可以成菩萨、成佛;个人品行高尚、至孝、大爱者,死后会升天堂或极乐世界,成仙、成佛;一生仁慈孝悌、忠厚善良的人会转世投胎至富贵之家,享受好的福报;此生不敬天地、父母,为人不守信义、作事损人利己者,死后要转下地狱受刑、转生禽兽之身。佛学的因果轮回之说,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根深蒂固,影响极深,且具有一股巨大的无形震慑力。对教人摄心向善、安守本分、稳定社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由印度传入的大乘佛法经典中,释迦牟尼更特别强调了因果律的概念,明确提出了人人皆有善根、人人皆可成佛的众生平等观念,佛学教育的核心突出了至善的人性就是佛性的观点。

在毫无科技可言的远古时代,佛道研究者对强大而又无法说清的自然规律作用结果无法解释,就只能以天、神、鬼、仙的称谓敬之,并以顶礼膜拜的形式对强大的天地自然规律表示极大的敬畏之心。佛道的因果报应理论和鬼神说,具有极大的摄心治人效果。对封建社会的社会稳定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佛道两家关于宇宙自然规律的研究,以及人类与自然规律因果关系的理论,为中国儒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中国儒学察人性、崇孝道、重人伦,遵道而化人

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儒学思想,则是中国社会治世法则方面的学问。儒学先贤们观天地、察国情、熟社会、知民意,方有“和为贵”中庸思想的产生、和“三纲、五常”、“修、齐、治、平”之治世经论问世。

儒学祖先孔子曾求师于老子李聃,研究太极阴阳之理。在周游列国的数年中,孔子观社会、察民情,认识到了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是从最基础的家庭开始的。人类从一个家,发展为一个家族、一个村庄、一个部落、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以在一切人际关系中,人类最基本的联系在家庭,最主要的关系是亲情。合理的人伦关系,是维系人类生命共同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离开了人与人的互相关心和帮助,家将不家、国必不国。由此逐步形成了孔子独具特色的中华儒学伦理思想。他认为,人的教育必须从人心开始,从家庭开始。孔子在他的《三字经》、《弟子规》、《中庸》、《大学》等儒学经典中大力提倡“德为人之本、善为德之本,孝为善之本”,以世代相传的儒学教育,鼎力开启着华夏国人仁慈善良的人性之门。

儒学先贤们认识到: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从“心”开始的。所谓人心正、则身正,身正则家安、事业兴、社会稳。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系统工程必须从个人的修身开始。一个人能不能做大事,首先看这个人的自身修为如何。而自身修为的好坏又首先体现在他对家庭的治理上。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庭都管理不好,就不可能为社会做出什么大的贡献。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不仅是属于自己的,也是同时属于自己亲人的,属于社会的。任何人也都不是只

为自己活着,是同时为亲人和这个社会活着的。被人爱护、关心,是做人的权利;爱他人,关心帮助他人,是做人的义务。爱亲人、爱朋友、爱所有关爱自己和需要自己关爱的人,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客观义务和责任。所以中国古人强调修身、修心,学习人伦纲常之理以明世理、识人情,知感恩、尽责任。一个明世理又满怀仁爱之心的人,才会忠君爱国、孝敬父母、慈爱子孙、关爱他人。社会启用这样的人,他才能够把自己的仁爱之心撒向人间、造福社会。

纵观华夏文明史,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是一个治心、治人、治国的,智慧合理的系统工程。人心治、善道昌,恶道抑、社会安,是华夏文明5000年持续发展的治世良方。只有这种体系完整的系统理论,才能保障人类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2.值得深思的几个问题

人类总是在对自我的不断认识、和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前进的。世间的事物,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时至今日,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认识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人类作为自然生物,受生于天地自然,是否必然受制于天地自然规律?那么人类生命与自然规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客观、内在的必然联系?

(2)现代科技已经证明: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间的能量作用关系结果。那么天地运行自然规律与人类生命的形成、以及人类意识行为与自然规律间,是否必然存在着客观合理的能量作用与反作用关系?这种作用与反作用关系,是否具有合理的内在运行规律?

(3)运用能量作用规律认识世界,宇宙运行天体间的能量作用关系必然作用于自然生物的人体生命。那么处于不同宇宙空间位置的地球坐标点上的人类,接受宇宙运行天体的光辐射能量程度肯定各不相同,这种结果是否必然影响到不同地球坐标位置的人体生命,必然导致人体内部的物质细胞结构发生不同的质量变化,而产生不同的生命活动现象?

(4)以此而论,中国道学运用太极阴阳理论、八卦五行学说推理人类生命现象和事物变化结果的演绎运算,是否就是中国古人对宇宙物质运动规律与人类生命活动关系的研究和应用?这些理论是否应该纳入人体生命科学的研究范围?

(5)中国以儒、释、道理论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是否具有科学合理性?是否值得研究整理和推广?

三.重人性、养道德,尊重人道规律,实现人类社会的良性循环

1.人性与人道规律

人性是人类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根本,是人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失去人性,人类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地球自然界万物皆规律,人类必然也有自己的规律。人类的规律是什么?是人道、是激发人类本性的人性之道。

孔子的三字经开篇即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他用最简洁的文字告诉世人:人初生之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是后

天的不良教育,让人沾染了坏的习惯,以致改变了最初的善良本性。所以,人的基础教育十分重要。必须从幼儿抓起,从对“心”的潜移默化开始。因此中国古人把人性教育的基础,定位于最基本的家庭幼儿教育。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谈举止、善恶行为,无不以耳濡目染的原始方式,默默地言传身教于自己的孩子。子女们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所以“三纲”中有“父为子纲”之句,即是说父亲就是儿子学习的好榜样。只有父母的言行能够成为子女的好榜样时,你的孩子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好的教化,保持善良的本性不变。

人生之途始于家,人性之道始于孝。一个人对父母、子女的爱,发于天性之爱、感恩之心、仁慈之善。动物尚有乌鸦反哺之义,何况是人。所以人类之善首先体现在对父母的孝顺之心上。因为父母是每个人的最大恩人,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爱自己的人。是他们赋予了你生命,抚养你长大成人。所以,爱最爱自己的人,是人生的回报、自然的天性,是天理所致。因此尽孝道,就是最基本的人道规律。违背了这一规律的人,就是不合格的人。这种人的事业也必定是一塌糊涂的。因为一个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他说爱别人、那绝对是假的。所以,没有人愿意和这样的人合作共事,他岂有事业?故此,也只有具备了基本孝道的人,才能从家庭中走出来,把自己的爱心和聪明才智贡献社会,为更多的人服务。

因此,人类教育的首要任务当是人性教育。因为人类的质量一旦下降到了一般动物的层次,只懂物竟天择、弱肉强食的竞争,那么人类社会高科技发展的明天,是否就会变成人类的末日?可能有人认为,在目前的社会风气下,提起这样的话题,是多么的可笑和苍白无力。其实不然。我认为人的教育需要认识和运用人道规律,只要发现了规律,充分运用这些规律教化人民,人心可救、社会可医,人类社会也定会进入良性发展的正确轨道。

其实,人人均有仁慈善良之性,所有人的灵魂深处都有那块最柔软的部分。可以说,作个好人,是所有人的基本心愿。即使那些犯了罪被判处死刑的人,他也不愿在内心承认自己是个恶人的。我们许多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体验:当你突然得到一笔意外之财时,内心会产生激动,但并没什么特别好的感觉。但是,当你的善举得到认可、听到有人说你是个好人的时候,你的心底则会升起一股令身心愉悦的暖流。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这是因为仁慈善良的人性,就是基本的人道规律。一个人的善行引动了他人的善心发生共鸣,他人的赞美语言就发出一种良性的催化信息,可以催化受赞誉者的人体水分子结构发生良性结晶改变。同时,一个人行善做好事的时候,他的意识行为能量波就与共性的人道规律波形成了向心共震,得到了来自于宇宙的强大能量流。这就是令受赞誉者身心愉悦的暖流的来源。我们知道,地球表面物质的70%以上是水,人体物质的70%也是水。所以人体水分子结构的良性改变,可以令受益者直接产生愉悦的感觉。这一点,日本科学家关于水懂得感情的实验多有报道,这里不再赘述。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时代,人们对无形的电磁场、电波、信息波的认识已不再陌生。许多人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体能量场。有功德的修道者可以看到,常做好事、经常受人赞誉的人的人体能量场是很强大的,可以散发

出白色、甚至红色的光。这就是经常受到他人赞美的良性信息波对行善者的无形作用。被长期包围于这种人体磁场中的人,即可长期保持精神愉快、身心健康的良好状态。所以人们常说“好人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实际生活中也确实如此。为什么?因为好人的言行举止是符合基本的人道规律的。如果我们认识了这个规律,大力的弘扬这一规律,使人人都懂得:再多的金钱买不到健康平安,唯有行善做好事,才能维持个人身心健康和精神幸福的时候,学雷锋的行为才能成为社会大众的自觉行动,中国社会中的“雷锋”,才能越来越多。

2.认识尊重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实现人类社会良性循环

其实,人类行为与人道规律间的关系,就是宇宙物质运动规律与人类意识行为能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力关系。宇宙天体运行所形成的各类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基本规律。因存在而作用,因无形而不为人知。但无论人类认不认识、愿不愿意接受他,他的作用力都是必然的、无时不在的。对于这种人与自然、自然规律与人的相互作用关系,佛道学者称之为因果报应。

毛泽东主席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说的就是因果关系。其实何止爱与恨,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因与果的必然关系。爱他人而被人爱,作恶事而遭人憎。一切都在作用与反作用之中。这就是自然物质世界中,物质相对作用而成就的基本规律。所以因果报应四字是中国古人对人类与自然规律关系的绝妙总结。有人会说:你这是迷信吧?不是。我们举个例子:面前有个铁钟,你拿锤敲它一下会怎么样?它会发出“嗡”的钟鸣声。其中的“敲”和“钟鸣声”,就是因果的事象。报应是什么?是描述它的相对作用力关系的,说明其发出钟鸣声的原因:因为受“敲”,所以有“报应”。钟受到敲击的作用力后产生响声为之“应”;金属的钟受到10公斤的撞击力,敲钟的锤也立即受到钟的10公斤抗击反作用力,即为之“报”。假设敲钟的锤把很细,投入的撞击力和反作用力很强的时候会怎么样?细弱的锤把就会折断!这就是因果报应。你说是迷信吗?

可见的、容易感知到的事物,人们容易理解。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些社会生活中的简单因果之理,大家都知道。而对无形的人类与自然规律的作用与反作用力关系,却往往容易忽略。为什么呢?因为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并没有这种因果的意识。他们忽略了人类是自然生物的事实,忽略了自然生物的人必然要受制于自然规律的基本道理。其实,所有人的一切善恶意识行为,自然界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客观反应。只是人们不知道而已。为什么一些人做了坏事后会感到后怕,心惊肉跳,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这就是自然规律的反作用力结果。人类恶的念头和行为产生的能量信息波,与共性的人道规律场能间形成的是一种离心、相斥的作用关系。这种反作用力会使你精神紧张、自我折磨、生病倒霉。至于回报作用的报应时间,有个早与迟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时候一到、一切必报”。

对这种作用与反作用规律的认识,在远古的时代是无法得到科学印证和合理解释的。人们只能以“天”、“神”的模糊认识来理解。现代人把这种理论作

为封建迷信的糟粕给抛弃了,其实是很可惜的。如果我们能把这种人与自然规律的关系作为人民社会教育的内容、加强教育引导,运用正确的自然关系规律指导人的生活,必然能在社会各层产生巨大的摄心向善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人心向善、道德提升、社会稳定,社会发展也定会进入良性循环的正确轨道。

篇5:家的风气小学作文

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心灵,塑造着我的品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他对我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我们的习惯、性格、生活甚至道德素养、为人处世。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显而易见,家风的好坏,可以决定我们的一生,它是个极其重要的存在。

不严不能成器。——清.曹雪芹《红楼梦》

父母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所以,从我小时候开始,他们就让我学会了自立、自强,记得有一次,我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父母发生了争执,不留意间竟撕毁了我心爱的布娃娃,吵完后,我非常后悔,边哇哇大哭起来,姥姥听闻后,心疼的走过来,温声问我:“青青,你这是怎么了?怎么哭了?”我听到这安慰后,哭的更厉害了,并把手中一半的布娃娃扔给姥姥,姥姥看到后,笑呵呵的安慰我说:“不怕,姥姥给你缝起来好不好?”我听后,嚷道:“我要一个新娃娃!”“好好,姥姥给你买一个”。我立刻喜笑颜开,正欲离开,突然,爸爸对姥姥说:“妈,你别惯她!她想要娃娃自己缝起来!”姥姥说道:“青青还只是个孩子,大了再说“。“妈!正是因为她还小,才要从小抓起,否则等她长大了,想改就难了!到时候可怎么办啊!”

当时听了爸爸这番话,似懂非懂,但还是“乖乖地”缝好了娃娃,现在想来,着实是得感谢父亲了——感谢这个家风。

家中是不许晚起的,(这该也算是一条家风吧…..)我们是和姥姥姥爷住在一起的,父母认为,除了姥姥姥爷以外,是都要早起。一来呢,是因为一天之计在于晨,早起不会浪费这段时间,二来是因为早晨起来,空气最新鲜,人的精神最好。而能坚持每天早起的人,必然是勤劳的。

“邻居好,无价宝”。这时父母常说的一句话,他们非常重视保持邻里的友好关系。还经常告诫我“人带人,无价之宝”。

合伙虽好,还靠绿叶相扶。一家虽好,还需左右邻居都好,生活才能安宁,批次间能和睦团结、相扶相助,是最要紧的。

在我家,礼节是非常重要的,家中一直认为,没有礼节的家庭是粗暴的,父母在理解方面对我要求极高,若那一天偶然忘了进门先叫人、吃饭有长辈先动筷子、长辈教训你,要虚心听着,不能顶嘴这些礼节,那么,父母的训斥就会毫不犹豫的朝我而来。经过这几年的教导,以礼待人基本已经成了我的习惯。

哦,我的家风,哦,我的家风!

篇6:谈社会风气小学生作文

——201529010215 范钰炜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改进作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党风政风和民风社风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党风政风是为之一新,党心民心是为之一振。反腐败行动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全国人民是为之喝彩。同时,党风政风的变化,它对不好的社风民风,正在起到一种移风易俗的作用。大家知道,一种风气的扭转,它是很难的。但是我们看到十八大以来,这种变化发生了,而且慢慢地改变这种行为习惯,也是十八大以来反腐败的一个成果。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的风气,都在朝着积极有利的方向发展。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新闻,说有一个县,有一个政协主席,他说要在以往,他在这个任上打打牌、吃吃饭、剪剪彩,是他工作的一部分,甚至占了他很大的精力。但是这两年没有了,他现在经常到田间地头去,到村民中间去,确实想了解一些民生的疾苦,了解他们想要什么。自己也想的的确确地做一些事情,取得老百姓的好感。我觉得这个变化是比较明显的。

我们党历来就倡导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在与国民党打内战之时,我们党就与国民党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前方吃紧,但是后方紧吃”。与我们共产党相比,我们共产党是勤俭节约,跟老百姓是完全一样的吃穿住行,一样的用度。所以“只见公仆不见官”,共产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跟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很多这种美德在百姓、在人民群众中传唱,赢得了民心,也赢得了党心。“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所以总书记也一再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如何从内心做到自我的防腐拒变,它是一个时代和历史的命题。纵观历朝历代,都特别倡导一种官德文化,这就是我们党为什么要倡导反腐的一个原因。官德要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一种自觉修行,它要成为一个政治要求。廉政制度建设,它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它是解决官风和官德问题的关键。古人为什么强调官德在治国理政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因为德行是内心的遵循,特别重要。我们今天倡导官德,在于唤醒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良知。包括他的政治操守,引导社会风气。纯粹、清爽、单纯的环境是所有领导干部的向往。党员领导干部由最初的观望到附和,再到今天的真正重视和开始敬畏,并且主动地涵养官德,正是在重塑官场生态和官场文化,形成官风带民风,官德引民德的一个良好的氛围。

实际上我们说廉在修德,德在修心。各级领导干部内心有一些变化,这种社会风气也跟着变了。反映到社会风气方面,它给整个社会带来一种阳春之气、革故鼎新之气,一种清新之气。所以,现在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心是空前的高涨。群众一方面他们担心反腐败虎头蛇尾,他们期待中央铁腕反腐永远在路上,永远利剑高悬。另一方面,他们期许中央和各级领导机关对教育、医疗、司法等领域的不正之风来一次大扫除,革除他们身边的这种弊端。而群众之所以对反腐还有担忧,是因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风清气正这种环境的形成,还需要我们在心态和从观念上做出一些努力和改变。

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腐败始终伴随着权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种底线思维和公私边界,不仅是各级领导干部需要遵循的,也是我们整个社会需要遵循的。但是我们会发现,部分领导干部没有这个边界,我们普通的社会公众,他也不一定有。廉政文化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它不只是需要针对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它要针对全社会。如果全社会没有这根弦,你整个社会可能就没有这个土壤,它就成长不起廉政文化这棵大树。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教育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这种廉政文化的理念,同时我们也要从整个社会来着手,尤其要从小学、从中学就要有这种教育,让他知道这个东西是要成为你血液的一部分,不能碰的就不能去碰,要有这种理念。

总之,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我们的反腐败斗争和廉政文化建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毕其功于一时,它需要我们久久为功,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努力,同时要有一个制度的保障,有一个文化的保障,来确保这种成效的持续性,并且化为整个社会的遵循。党不仅要在打击腐败的时候零容忍,对腐败的社会容忍度也要降下来。当人们看到“伸手必被捉”的制度已经形成的时候,腐败的成本就提高了,这种文化本身对腐败也是一种遏制,但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所以需要我们社会每一个人的支持和努力。

反腐败斗争它会遭遇非难,会有反复,有拉锯,甚至会有阵痛。党培养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如果被处理,被腐蚀,对党本身也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但反腐败斗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至关重要。总书记在今年参加上海团、江西团、吉林团和广西团审议的时候,无一例外都重点强调作风建设问题,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同时要求净化政治生态,要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

今天的共产党人正以正风肃纪作为突破口,凝聚起全国人民,这是共产党人的又一次“长征”或者说又一次“赶考”,是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奋斗,其中会有曲折,会有这种波折。但是我们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在这次长征中,我们会保留这些有理想、有情怀、有高尚追求和修养的力量,这支力量是我们党的中流砥柱,它的意义不亚于我们当年的红军长征。

上一篇:学校安全隐患大检查大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采购跟单求职简历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