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朱自清散文之美

2024-05-01

谈朱自清散文之美(精选10篇)

篇1:谈朱自清散文之美

节奏之美-谈朱自清散文中的叠音词

叠音词是一种应用极广的词类.在写景散文中,叠音词应用更广.只要翻开课本就能在那些著名的写景散文中找到大量的叠音词.尤其是在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中更是如此!它对写景状物、摹声绘色及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 者:李建青 作者单位:濮阳市技工学校刊 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 ROAD TO SUCCESS年,卷(期):2008“”(18)分类号:H1关键词:

篇2:谈朱自清散文之美

而在背影中,朱自清先生撇开一切模式,用自然朴素的文字展现了一个在生活中常见但却轻易被人忽视的一个小细节,从背影处着手将父与子的情感描写的感人肺腑。从小的出口喷薄出滚烫情感总是能让人心神激荡。朱自清先生将情感通过买橘子这一小事而展现出来,有父亲对儿子的关心怜爱,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只是执意要为儿子买些橘子在路上解渴。有儿子对父亲的爱惜与心疼,看着父亲臃肿的身体穿越月台时的艰难而掩面抹泪。有时爱真的会让语言变得苍白无力,变得无力承载爱的重量。

从一个傻的冒气的小伙得知将为人父的狂喜与激动中,到产房外惴惴不安来往返回的身影,再到听到第一声啼哭时的心酸与幸福,在我看来一个男人才刚刚蜕变成功。历史与生活把男人锻造成隐忍,内敛的生物,有泪不轻弹,男儿膝下有黄金,有时更像枷锁困住了情感的表达。曾看过很多的影视作品,父与子都是牛脾气,犟的几头牛都拉不回来,在这时母亲在旁边焦虑的充当和事老,与其说给双方找台阶下,不如说给两个不善于表达情感的大老爷么充当感情的传输带。

背影读后感:时光从眼前静静溜走,事物在一点一点的变化。从依靠到脱离,从崇拜到看轻,对父亲是一个痛苦的难以接受的过程。我的母亲曾对我说父亲向他抱怨过”以前我和他走在河边,他总是用小手使劲把我往里边拉,生怕我掉进河里,现在他怎么变成这样了”那是我听了,有些触动,却不以为然,长大了嘛。二十岁左右,正是同样的年龄,同样的年少气盛,同样觉的父亲迂,说话不漂亮。父亲的一双无所不能的大手,曾经曾把我高高的举向天空,现在变的粗糙皲裂,力气也没我的大了。身材渐渐发福,头上白丝见多。老对女人是一个残忍的字,对男人却更刻薄残忍些。

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神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买橘子一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素的文字,诚挚的情感。感情不需要太多花哨的东西,只需一句”天气冷了,多穿点衣服”就能激起心潮,润湿眼眶,而自己不需多言,只需在电话一旁,嗯嗯地应着。

“但他终于不放心”。不放心,简单的三个字,包含的却太多太多的。。儿行千里母担忧。不管你有多大,在父母的眼中,你永远是个孩子。

重读,读后感随着生活阅历增加也更深了。艰难的举动,臃肿的背影,不仅模糊了儿子的眼,也让读者的胸口发闷,像一个人抽闷烟时,看着渐渐缠绕上升的烟时一样陷入了苦闷的发呆中。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背影》原文内容赏析

2.背影 朱自清赏析

3.解读赏析朱自清的《背影》

4.朱自清散文《背影》原文作者简介及赏析

5.朱自清的《背影》赏析

6.朱自清《背影》赏析

7.《背影》的写作背景赏析

8.《背影》全文赏析及名家点评

9.朱自清《背影》的赏析

篇3:浅谈朱自清散文之美

一.“点”与“线”形成的构思美

散文的艺术魅力, 重在艺术构思的设计。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十分的独特, 除了缜密严谨外, 更是精致和巧妙, “点”与“线”的相互联系, 形成了独特的构思美。

如《荷塘月色》一文开篇便点名主旨,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 接着说:“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 夜晚更加寂寞。”又写到“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作者用这以上两点“静”来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紧接着“这时候最热闹的, 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又用两点“闹”反衬出此时此地的“荷塘月色”的“静”, 从而以“点”穿成“线”, 画龙点睛的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作品的主旨, 即“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

二.“情”“景”“事”交融的自然美

朱自清的散文, 有记人记事的一类, 有状物写景的一类, 但无论是哪一类, 都表现出作者真挚的感情, 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一种独特的自然美。

1.寓情于事, 追求“实在美”。

在散文中, 朱自清注重用简单朴实的语言表现自己真挚的情感, 以获得一种实实在在的自然美。

《儿女》是朱自清记叙自己儿女琐事的一篇文章。作品开头说:“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但并不提及自己的儿女, 却说“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 做丈夫已是勉强, 做父亲更是不成。”也因此而自责甚至哭了起来, “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继而又矛盾起来, “我的心像钟摆似的来去。”这样实实在在的几件事的记叙, 正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 让读者真切的感觉到了作者身上的重担和心里的矛盾。文章最后, 作者通过记叙几个朋友的话语, 含蓄的表达出自己的决心。

作品的自始至终, 没有一句说父亲是如何如何爱自己孩子的, 但通篇却让读者感受到了浓烈而真挚的父爱, 也让人深深体会到了, 作为一个父亲沉重而伟大的责任。这正是朱自清散文追求的那种真挚的、实实在在的、自然的美。

2.寓情于景, 追求“意境美”。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这句写出了荷叶茂密的整体形象, 又用一句“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的挺秀和清高的姿态, 又说:“如刚出浴的美人。”这一恰当的拟人修辞手法更写出了荷花“袅娜”、“羞涩”的体态神情。接下来作者笔头一转, 把描写的重点由荷塘上的景物巧妙地转移到荷塘上的月色上, 说“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写出了月色的飘渺与静溢。接着又写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至此, 作者精心描绘的一幅图画已经栩栩如生, 一片真真切切的荷塘月色瞬间便在读者眼前蔓延开来。

三.“质朴”的语言美

语言的艺术是多样化的。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 是有口皆碑的。“他的散文就象蚕儿老老实实地吐着丝, 柔软中闪着光泽, 简朴中见出莹洁。”

我们来读一下他《说扬州》里的一段文字:

另有许多人想, 扬州是吃得好的地方。这个保你没错。北平寻常提到江苏菜, 总想着是甜甜的腻腻的。现在有了淮扬菜, 才知道江苏菜也有不甜的;但还以为油重, 和山东菜的清淡不同。其实真正油重的是镇江菜, 上桌子常教你腻得无可奈何。扬州菜若是让盐商家的厨子做起来, 虽不到山东菜的清淡, 却也滋润, 利落, 决不腻嘴腻舌。

这段文字中的词语, 大多是来自日常生活中的口语, 如“没错儿”、“油重”等, 让人读起来就象是平时唠家常一样自然。也正是这老实、质朴的文字, 将作者对扬州的喜爱和内心的欢喜充分、自然的表现出来, 让人倍感亲切, 决无半点的娇柔做作。

篇4:谈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

文章开篇,作者便简明扼要地直抒胸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是全篇的“文眼”,也是创作本文的起因,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其中蕴含着作者极其复杂而美好的感情。文章第三段去荷塘路上的内心独白就是最好的说明。我们从内心独白这段可看出作者“白天”是不自由的,对月下荷塘以外的那个世界是不满的,内心是苦闷、愤懑的。

文章中,作者首先抒发了“颇不宁静”的心情后,立刻将读者从繁忙紊乱的现实生活中带入对“另一番样子”的荷塘月色的追求之中,一步步地引向象征自由和圣洁的美丽的荷塘,让读者和作者一起,抛却使他们不宁静的一切,忘情地欣赏这满溢着生命活力的大自然,倾听这由自然界的动律形成的无声的音乐。

那“幽辟”“阴森森”的荷塘路上,月光是“淡淡的”,夜晚更加寂寞。这“阴森森”的景象,不但没有使独自夜游的“我”感到孤零凄切、单调乏味,反而使“我”感到自由人的快慰,心情轻松,感到“今夜却很好”“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忘情的超然心理呢?这是触景生情、情景相生的结果。“我”因“心里颇不宁静”,为了摆脱白日里所感到的一切不快,在苍茫的月光下,独自一人踱到从不惹人注目的荷塘边,竭力沉浸在月光下的美景中,以求得片刻的宁静。荷塘路上“幽辟的路”“蓊蓊郁郁的许多树”“淡淡的月光”,一幅幅宁静、幽深的景色驱散了“我”“不宁静”的心绪,排遣了白日里的苦闷和抑郁,使“我”情不自禁地进入了那自由和圣洁的“另一个世界里”,这时一股淡淡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乘着幽辟的路上产生的兴致,作者进一步痴心求美,情景交融,正面抒写观赏荷塘月色的情景,动静交织,作者艺术地创造性地再现这种自然界的动律,使作品具有了艺术的节奏。作品先以月下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最后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作者似一位丹青妙手,又似一位高明的雕刻艺术家,在精心设计的画面上,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地精雕细刻地描绘,刻意求工地渲染,使这种描绘和渲染达到生动灵活、出神入化的美的境界,使整个画面的意境更加丰富、深邃、优美动人。且看月光下的荷塘,月光如流水一般,辉映荷塘。“田田的”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美丽的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描摹等修辞手法,诱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突破了比喻手法的一般惯例,大胆地、别出心裁地借用“通感”,进一步把抽象的难以言状的荷香、月色写活了。作者把荷风送香气比作“远处高楼上的渺茫的歌声”,用“笼着的轻纱的梦”来比喻透过淡淡云层“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月光,以“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来描绘“光与影”交织而成的和谐柔美的月色。这两种月影一高一低、一粗一细、一浓一淡、一深一浅,形成了光与影高低、明暗和轻重的变化,有变化就形成了节奏,有节奏就构成了“和谐”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梵婀玲上奏着的悠扬婉约、令人心驰神往的名曲。视觉沟通听觉,让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样一来,作者将景物、音乐等形象要素共同作为特选景物的艺术形象,使文章从光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面上的声音,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景的音响,描绘出一个既具有色彩美,又具有音乐美的幽美境界。

作品中,荷塘月色呈现的美是丰富多彩的,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环境和自由的志向相映衬,情景交融,和谐统一。“参差斑驳的黑影”,“不均匀”的月色是复杂黑暗的现实的投影,是深藏在作者心中对现实不满的写照。但作者没有厌倦、绝望,而是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和谐与不和谐的对立统一,因此笔下那极不和谐的各种影子,在“光”的渗透下,一忽儿便飘荡起“和谐的旋律”,仿佛是小提琴奏出的优美的“名曲”。这一曲兼有刚柔之美的充满幽情的乐章,似乎驱散了作者心中的苦闷,一丝淡淡的喜悦之情涌上心头。

但作者心中的苦闷是否完全被美景所征服、所排遣了呢?他自己并没有忘掉现实带来的苦闷与抑郁,并没有彻底“超脱”那朦胧的、清冷的月色变化,“阴阴的”“烟雾般”的树,没精打采似“渴睡人的眼”的路灯,树上的蝉声和水中的蛙声,把作者唤回到现实中,使作者感到“什么也没有”。但是作者并没有因伤感而失望,没有因“不足之感”而麻木,而是在伤感中坚定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黑暗社会的否定。作品“卒章显志”,再现古代江南采莲的盛事,作者虽然感到“无福消受”江南式的美景,却仍“惦着江南”。这里,作者把历史上的采莲图和现实中的荷塘月色遥相呼应,照应开篇,果断地表明作者对现实黑暗的否定,对江南式的美好的理想社会执著的向往,使全篇优美的情景最后得到升华。本篇作品的意境开拓是成功的,画面尽管变幻多姿、声情并茂,但万变不离其宗。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追求光明、美好的生活这一感情主线贯穿全文,千思万绪融于千姿百态的美景中,达到美不胜收、感人心魄的艺术境界。这一切形成了这篇写景抒情散文诗一般含蓄深沉、深邃优美的意境。所以,《荷塘月色》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是名副其实的。

篇5: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摘 要】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真挚朴素、意境优美的风格在近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先生的散文善用寓情于景、以物载情的方式通过景物、事物的描写展现出深刻、触动内心的情感。利用最简单的白描手法透过景物形象与人物形象让读者体会到其中的感情力量。散文风格虽朴实无华,但先生的散文常用词缜密,描述景物细致入微、恰到好处,为文如作画,精工细琢、浓墨重彩,让人每每阅读都能穿越字里行间进入当景遇见当人接触当事体会当情。形象生动而有韵味的创作特点使每个字都赋有力量,多一分少一分都不是朱自清先生的风格。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记录了时代的变化、残酷的现实、文化的衰败与进步,让后人能够从他的散文中感受的那一世人的情怀。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写作背景;特点;情怀

一、朱自清散文的写作背景

对于作家而言,散文作品的思想往往是自身内心的情感据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而引发的,所以想深刻的体会到文字中蕴含的内容,定要了解贯穿作者当时处在的创作境况。

(一)社会背景

世人皆知朱自清先生是‘五四’新文化的拓荒者之一,大部分的创作都处于旧中国时期军阀割据,帝国势力日益猖獗的时期,当世祖国在风雨中像一粒渺小的砂砾与帝国主义做斗争,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知识分子朝不保夕。作为近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散文作家,‘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因此,在众多先生的散文也都渗透着时代的声音。

(二)家庭背景

朱自清生于官宦家庭,父亲是个读书人,做过一些小官。官职虽然不大,却对于家中的长子朱自清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光宗耀祖。从小接受过极严封建教育的朱自清,在青年时期萌发出了新思想。有一腔青年报复的他毅然决定离家闯荡,父亲的封建家长专制思想与朱自清的个性自由解放思想发生了强烈的冲突。与父亲的关系多年没有得到缓和的朱自清,内心的曲折情感也常体现在散文细腻的描写中。著名的散文《背影》便是最好体现朱自清对待父亲的怀念、踌躇、愧意。

二、朱自清笔下的经典

(一)《匆匆》

《匆匆》是朱自清的即兴之作,在看见了眼前的春色之后,不免生于感叹。触景生情、托物载情,利用燕子、杨柳、桃花等事物描绘出一个淡淡的画面,呈现出大自然的枯荣、光阴的飞逝,使大自然的代谢与自己无形的日子形成鲜明对比,透露出自身怅然若失的情绪。

《匆匆》创作于‘五四’落潮期,现实给予了朱自清不断地打击。他站在‘中和主义’的立场上执着的追求着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却只能在堕落的社会中彷徨、踌躇。全文都透露出他心灵不平的低诉,这也反映了当时知识青年的普遍情绪。

(二)《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通过月色与人的沟通进而淡化了梦境与现实的距离。将妻儿熟睡的梦幻状态与自己在黑暗中独自面对月光的氛围融合成梦境与现实的统一。利用梦境与现实的错位描写方式,宣泄压抑了已久的愿望,企图让自己从当世的黑暗政治中脱离出去。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朱自清面对这黑暗的世道,彷徨愤懑却又无法解脱,怀着愁苦的心思创作了这篇散文。体现了大革命失败后,朱自清内心憎恶却无力救世的痛苦,与不愿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清高思想。

三、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一)情景交融、刻画意境

朱自清的创作风格一直是‘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朦胧的月色、田田的荷叶、潺潺的溪水无一不是他笔下精工细刻之物。在朱自清的笔下,好景好物美不胜收。他善于利用景物来表述自己的.内心,不会过于夸大、不会过于委婉,只是恰到好处的通过一种隐晦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现实与虚拟的结合、景物与情感的交融都会让读者有一种处于画中的氛围,产生身临其境的幻觉。

(二)文质并茂、赋有情怀

朱自清的散文都有浓厚、真挚的感情投入。或温厚、或平淡、或伤感、或幽默,触动自己的同时也扣人心弦。先生原本就是一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的人,在源于处于当时动荡的大时代背景之下,世人皆是情绪变化波动较大,经历过封建教育又迸发出新观念的朱自清自然赋有很多情怀。因此,每篇散文都赋有极强的镜头感,字句中所透露出的情怀丝毫不会因为是显示在纸张上而有半分减少。

(三)用词精巧、缜密恰当

朱自清的文字特色独具匠心,虽散文篇幅大多不长,却常能恰到好处的描绘出他人长篇大论都不能完全呈现的画面。散文中常有动静结合的描写方式,先生不仅能够描绘出动与静的状态,更是能够通过不同的词汇将动静的程度都表述的淋漓尽致。散文中的每一字句都缜密恰当而赋有力量,搭配巧妙,韵律感极强。读起来颇有听觉美感。

(四)朱自清散文引发的世人情怀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常给予世人一种难以忘怀的亲切感,朴实的写作风格推动着自己只写身边而不写天边。景物也好、事物也罢,字里行间都是生活中最平凡的一幕,透过自己的感受、诚挚的描写,扣响人们的心弦,引发世人内心深处的共鸣。无论是当时处于旧中国时期的人们还是当代人都能够透过文章感受到先生的情怀。就像作家赵景深所提: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从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正是因为先生的真诚、坦荡,才使后人读起来也感同身受,完全体会。简简单单的几笔真心话,却总是有无形的力量,打动着读者的心。

结论

作为一位生活在黑暗大背景下,却又能够细腻维护自己纯洁内心的作者,朱自清先生用文字表达着他的内心情感,抒发着他的抱负与情怀,也唤醒着当世人的麻木心灵。他的感情是时代赋予的,对待散文的意境刻画、情景交融、精巧细思的态度是先生给予我们后人最好的榜样。先生通过自己创作散文的鲜明特色,有力的证明了白话文也能够倍出佳作,这也使得他独一无二的写作风格在中国的近代文学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笔。

参考文献:

[1]于健.试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J].黑龙江科技信息..

[2]邓凤.论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J].中学教学参考,2011.

[3]马运动.试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J].语文学刊,2011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跟着朱自清学散文

2.朱自清散文集摘抄片段

3.朱自清短篇散文集

4.2017朱自清散文集摘抄

5.朱自清散文读书笔记

6.朱自清名篇散文精选六则

7.朱自清游记散文的语言特色

8.《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

9.朱自清散文《憎》鉴赏

篇6: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诗性

一、朱自清的诗性人格

朱自清人格完美,温润如玉,是标准的谦谦君子。他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表现了自己一以贯之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与孤傲,以自己的死警醒世人。当年毛泽东给朱自清以很高的评价:“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他还说:“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文如其人,诚为“积极的狷者”,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反动统治者的恨,对劳动人民的爱,对幸福未来的盼,逼真似画,清隽如诗,或亲切抚慰,或金刚怒目,如椽巨笔谱写出生命的华章,人生的绝唱。其诗性人格在散文世界里光照千古,彪炳日月,使人徜徉其中,感受无边无际的诗情画意,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养分。正如当代学者陈剑晖先生所言,诗性“是一种难以把握,甚至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社会生活、自然状态和精神感觉的复合体”,读者可以从散文中感觉朱自清的完美人格所散发出来的博大宏阔的诗意。

二、朱自清散文的诗性意境

朱自清认为书与画是同源的,诗与文也是同律的。他借鉴盛唐“诗佛”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作技巧,有意打破诗与文的界限,刻意追求诗情画意,使散文变作有形的画与无声的诗,创造了和谐丰满的诗性意境。

1.情与物融的诗性意境

《春》借鉴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作技巧,是满贮诗意,情与物融的名篇,文中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相交融,诗风款款。他深情地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与春雨图这四幅卷轴,悬于春天的`天空,供观者把玩,令游者动心。“草”“花”“风”与“雨”已经不仅是“草”“花”“风”与“雨”,而是饱蘸作者厚谊与浓情的审美意象,“春天的天空”也不仅是“春天的天空”,而是寄托作者感奋与行动的审美意境。“‘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一句道破天机,《春》原本是作者“从此我不再仰眼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的一阕心曲。

此外还有《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和《荷塘月色》等名篇佳作。

2.情与人会的诗性意境

《背影》是情与人会的名篇,文中人格美的“情”,与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相融,诗情荡漾。他敏锐地捕捉到父亲传统的、权威的正面的“背影”――新式的、平等的、温柔的、母亲般的父爱,并将之烙印在登爬月台为儿买橘的“背影”意象之中。他所褒扬的新时代的父爱就这样浮出水面,《背影》成了作者精心营造的讴歌人格美的一首颂歌。

此外还有《冬天》《白采》和《给亡妇》等经典美文。

3.情与理交的诗性意境

《匆匆》是情与理交的名篇,文中表现了追寻时间踪迹而引起情绪的飞快流动,语言的节奏和情绪的律动自然吻合,匀称和谐。文章饱含人生哲理,传递了抓住“刹那”,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生活理念,诗思和合。

此外还有《新中国在望中》《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和《飞》等理趣奇文。

三、朱自清散文的诗性结构

1.锦绣文章片段织

朱自清散文喜用横式结构,组织片段,营建意境。文章类似诗歌的意象跳跃,在不经意之间,带读者进入诗性王国,领略人生万象,品尝生活百味。中国当代朱自清研究专家吴周文先生就盛赞朱自清散文“擅长在作品的风景画面或生活片段之间贯穿线索,使他散文的结构具有紧凑、完整的特点”。如《冬天》一文,貌似散散漫漫地记叙了三件关于“冬天”的小事:小时候在家里和兄弟几个围着小锅,等着父亲搛豆腐给他们吃,后来与两位朋友一起月下放舟西湖,再后来见到妻儿守着一扇大方窗张着笑脸候他回家。似乎全无章法,然而细细回味,这正是他别出心裁之处,一是父子情,再是朋友情,三是夫妻情,无论“冬天”怎么冷,有了这些人间“温情”,心上总是“温暖”的。他以“温暖”为文眼,聚焦全篇,自成一体,建筑诗性大厦。

2.回环往复诗意来

朱自清十分善于将诗歌的重章叠句的特点运用到散文中,一唱三叹,回环往复,诗情浓烈。如《绿》,开首“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中间则以两大段描写前瞩后顾,映衬对比,层层开拓,煞尾又说“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文章起于“惊诧”,终于“惊诧”,以“我”的两次“惊诧”,烘托出“梅雨潭”国色天香的“绿”之迷人醉人;读者的阅读心理得到两次强化,自然情不自禁,陶然怡然。

3.对立统一中和美

朱自清信奉正宗的中庸之道,行文不偏不倚,材料处置各得其所,讲究对立统一,中和为上。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以秦淮河六朝金粉的遗留“艳迹”――歌妓卖唱,与作者恪守的“道德律”的矛盾作为结构全文的框架,波澜迭起,意境横生,综观一篇,自有平衡对称的诗性之美。再如《航船中的文明》,连续描写了两位妇女的反抗和臣服,以及封建卫道士的压迫与征服,相反相成,矛盾统一,结构独特,中和协调,也是自有一番圆润柔和之美。

〖JP2〗通过以上的简要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朴实又新鲜的诗性正是朱自清散文的重要特征,值得我们研究探讨,以救时文粗疏浅鄙之弊,以传中国散文薪火。

参考资料:

1.朱金顺《朱自清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蒋荫楠、严迪昌《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福建教育出版社。

3.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朱自清研究论文集》,扬州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篇7:从《背影》谈朱自清散文文风

一、《背影》的写作背景

朱自清散文风格的形成和他当时的写作背景是分不开的。《背影》是朱自清在1927年创作的,当时正是北伐战争的混战时期,战争的失败加上生活的`变故使朱自清非常痛苦,因此这时候他的散文文风也随着这时特殊的感情而有所变化,散文变得质朴,而且口语味道浓厚,最突出的一点,这时期的感情非常的细腻,文章的构思自然,结构缜密,感情自然地流露于其中,没有一丝一毫的造作之意,这在散文的创作中是非常难得的。

《背影》属于朱自清中期的一类散文创作,这时期他的散文不再像以前那样借景抒情,而是走上了追思、追忆之路。社会的这种巨大的变迁淡化了他革命的意识,减退了当年的热情。留给他的更多的,是变革的痛苦,加上家境的逐渐衰败,妻子的亡故和多子的拖累,所有的这些,给他带来太多的艰辛,因此他的散文追忆较多,这种追忆性的散文也成了他解决痛苦的一种方式。

二、朴实文字中真情的流露

《背影》以描写为主,在这种平易的描写中,达到了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通过描绘父子车站送别的图画,表达出父子间的真情。

《背影》作为一篇散文,没有长篇的字符,只是通过这些简单的文字,简单的叙事。很简单的一件事,就是描述一个年老的父亲,送儿子去北京念书,在车站离别的这么一个很普通的场景。也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一个场景,但是作者却用他的笔,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把这种真挚的父子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看后不由自主地去感动,眼泪不由自主地想要往外流。我想这就是一篇好的散文的魅力所在。

《背影》中作者的笔触是简单细腻的,简单的叙述,却使一位慈父的形象跃然于纸上。父亲稍有衰老,肥胖,衣着朴素,办事严谨,可性格却有些迂腐,看似客观实际的描写,其实却是与作者家庭当时特殊的生活环境和感情氛围相照应的,也就是和文章开头描述

的“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是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可见,作者文思的缜密,文章的描写处处都有伏笔,结构非常严谨。作者和他的父亲是有一些隔阂,但是作者从父亲那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描述上,不仅仅是去体会人生的悲凉,感叹社会的不平,从看到父亲的背影时,作者对父亲的怨,估计也都随着作者的眼泪,化解得无影无踪了。这也正是朱自清散文细微之处见真情的一种体现。

还有散文中对这种父爱的描述,也是非常的细微,从这些看似很平常的细微之处,把一个老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描绘得淋漓尽致。

作者把父亲的这种爱,通过父亲简单的话语,还有习惯性的动作展示出来。由开始的,父亲本不打算亲自送“我”上车站的,而心里还是不放心,到最终还是自己送“我”去。这一系列心理的细微变化,写得很生动传神。到车站后,作者买票,父亲忙着照看行李,又忙着用稍显迂腐的语言和脚夫们讲价钱;上车以后,给 “我”拣座位,铺好大衣,嘱咐“我”路上小心,要警惕,不要受凉,并要茶房多照应“我”。这一连串动作的描写,看似简单,其实也是现在生活中父子关系真实的再现。特别是后来又拖着沉重的身子,开始爬下月台,接着穿过铁路,又爬上月台,买了橘子以后,又爬上爬下,也是一连串动作的描写,真实有序,把读者的思绪不自主地提高到一个深度,眼前浮现出这个稍胖、稍迂腐的父亲的形象。

朱自清的散文就是这样通过层层的铺垫,细微的描述,使整篇散文线索清晰,脉络明朗。在朴实无华的文字中,能把读者一步步地引入散文的意境,身入其中。就好像自己身临其境一样,就好像描述的是我们自己的一件事,这个父亲,就是我们的父亲。让读者的感情,也在这种平和的意境中,得到感情的升华,情不自禁地感动、流泪。这种朴实无华的文风比现在好多哗众取宠的散文,更多了许多内涵的东西。

三、素材选择独具匠心

记得鲁迅曾经说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

画他的眼睛。”因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顾恺之语)。因此,大多数人写作时选取的对象素材往往都很分散零碎,只有找到特定

的角度,才能把这些光束进行重新聚合,形成焦点。但是朱自清偏偏选择了避重而取其次,选一个背影作为写作的角度:用父亲在火车站爬月台时的背影,“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在旁人,可能这是一个很失败的角度,但是却正是因为作者的这种独具匠心的选材,更生活化,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把艺术和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也把他们的父子之情,拉得很近。把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背影之上;把这种父子之间分离时那种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背影上。

这就是《背影》在朴实中表达情感,把自己对父亲的深情,寄托于对背影的平易描述,把父亲对儿子的深情,也通过背影表达出来,还有那些细微的语言文字。“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也充分体现在他的散文之内。

篇8:摭谈朱自清散文的特色

我喜欢散文,尤其喜欢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窃以为他的散文有如此的魅力,是因为他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他独有的风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亦文亦画,多姿多彩

他的散文是漂亮的文章,又是绚丽的画卷。这是他最擅长的绝招。他的散文总是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认识和体验,以饱润生活色彩的浓笔给读者绘出一幅幅真切、可感的生动画面,字里行间弥漫着缕缕墨香。他笔下的《春》,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抓住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特点。突出了春天赋予百花、草木以蓬勃的生命力,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春意盎然,极有魅力的画面。他善于写绿,总是举起饱蘸文学色彩的画笔,着意点染。诱人的梅雨谭,浪花叠翠,、“飞珠溅玉”、“晶莹”、“多芒”,俨然是一幅物象清晰的山水画。他笔下的月光,也是多姿多彩,动静相济,善用通感,把月下的荷塘,荷塘的月色,与曲折的小路,仲秋的清爽拈在一起,亦文亦画、交相映辉。尤其他笔下的秦淮河,把灯光与月光,水色与天光交相映衬,把物象与意象揉在一起,桨声在灯影中划响,灯光在桨声里造型,这可谓是一幅优哉游哉的月夜泛舟图。而且画中有画,寓意深邃,作者感情的脉搏也在这大大小小的画面中跳动。

此刻就让我们再领略一下他的名篇《春》吧:展开春的画轴,随着春姑娘的脚步,首先迎接我们的是扑面的春风,接着远处的山、近处的水,地上绿绿的小草,天上红红的太阳,在春姑娘翩翩的舞姿中,相互映衬着、跳跃着……再辅之以春花、鸟鸣、蜂蝶和春光下的人物:牧童、老人、幼童的迎春、闹春的一幅画面,一起呈现在读者面前。拟人的手法更使文章跌宕起伏、摇曳多姿。难怪陶醉于新生活的春姑娘老是笑呀,跳呀,在生活的舞台上吸引着人们争相和它握手。从春姑娘那里,人们清晰地感到作者感情的脉搏在跳动。它如那春天的山,春天的水,春天的小草,那样明丽,那样欢快,那样富有生机。如果说《春》是一幅多姿多彩的闹春图,那么作者感情河流的走向不也在这幅图画终横贯着吗?春是如此可爱,秋又如何呢?对啦,不必迢迢千里去悬泉飞挂的浙江梅雨潭了,也不必赏阅秦淮河的船桨在灯影里欢跃的画面了,趁着那皎洁的月光,我们还是到牧童媛女曾经采莲的荷塘去享受一下月色的优美吧。但须小心,得放轻脚步,沿着那曲折的小煤屑路,勿惊动那羞涩的舞女,使你看不到那迷人的佳境而后悔一生的。那可是另一番境界呀!

二、动中有静,画中蕴美

朱自清的散文画面美,是令人叹服的。动态的客体,最吸引人的眼球,它充满活力,启人上进,静态的客体美,优雅深邃、含而不露、动静各宜、交相辉映,更使其美文异彩纷呈。《绿》中有这样的描写:“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偶然有几点送入我温暖的怀抱,便倏地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这写的是扬花的水珠,这一个“送”字,送得亲切,送得热情。尤其那个:“钻”字,更有神力,犹如娴熟的拳击手冲出的飞掌!作者善用比喻,如“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一个“铺”字——神来之笔,把绿写活了,赋予了绿的神韵。再如“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

这写的是梅雨潭的瀑布,一个“扯”字用得妙绝,令人叹服大自然的神功,是它把岩石的棱角,把瀑布隔断、分离,大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之声,这就是朱自清精雕细刻、笔大如椽,又给读者推出一幅栩栩传神的奇异画面。

三、一笔成画,一字亦图

朱自清的散文像盆景玲珑,像微雕传神,每句话,每个字词都富有感情色彩。诸如“一丝的颤动”,“缕缕清香”,“一带远山”,“一道凝碧的波痕”,“一点路灯光”,“大大小小的几绺”,“点点的随风飘散”……这岂不是一幅异彩缤纷的画面吗?

总之,画面美是朱自清散文显著的特征。亦文亦画,画中蕴情,这正是朱自清散文之所以感人的魅力,也正是人们长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源泉。确实,正是闪光的“美文”基石,奠定了朱自清在我国散文原地里的显赫地位。他的这种美文的价值在于:开一代散文之雄风,冲破了白话文的禁区。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说:“这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在表示旧文学之所以为特长者,白话文也并非做不到。”(《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的确,朱自清的散文不仅做到了,而且在这方面还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凡读过他散文的都不能不心悦诚服于此,在曾经是污浊的“荷塘”里催开了一朵引人注目的荷花,散发出醉人的清香。对笔者来说,确确实实是深有体会的。

摘要: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亦文亦画,多姿多彩;动中有静,画中蕴美;一笔成画,一字亦图。画面美是朱自清散文显著的特征,这正是朱自清散文之所以感人的魅力。他的这种美文的价值在于一代散文之雄风,冲破了白话文的禁区。朱自清的散文不但做到了,而且在这方面还做出了独到的贡献。

关键词:亦文亦画,画中蕴美,画中蕴情

参考文献

[1]《中国当代文学史》.

篇9: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诗性

一、朱自清的诗性人格

朱自清人格完美,温润如玉,是标准的谦谦君子。他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表现了自己一以贯之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与孤傲,以自己的死警醒世人。当年毛泽东给朱自清以很高的评价:“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他还说:“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文如其人,诚为“积极的狷者”,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反动统治者的恨,对劳动人民的爱,对幸福未来的盼,逼真似画,清隽如诗,或亲切抚慰,或金刚怒目,如椽巨笔谱写出生命的华章,人生的绝唱。其诗性人格在散文世界里光照千古,彪炳日月,使人徜徉其中,感受无边无际的诗情画意,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养分。正如当代学者陈剑晖先生所言,诗性“是一种难以把握,甚至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社会生活、自然状态和精神感觉的复合体”,读者可以从散文中感觉朱自清的完美人格所散发出来的博大宏阔的诗意。

二、朱自清散文的诗性意境

朱自清认为书与画是同源的,诗与文也是同律的。他借鉴盛唐“诗佛”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作技巧,有意打破诗与文的界限,刻意追求诗情画意,使散文变作有形的画与无声的诗,创造了和谐丰满的诗性意境。

1.情与物融的诗性意境

《春》借鉴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作技巧,是满贮诗意,情与物融的名篇,文中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相交融,诗风款款。他深情地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与春雨图这四幅卷轴,悬于春天的天空,供观者把玩,令游者动心。“草”“花”“风”与“雨”已经不仅是“草”“花”“风”与“雨”,而是饱蘸作者厚谊与浓情的审美意象,“春天的天空”也不仅是“春天的天空”,而是寄托作者感奋与行动的审美意境。“‘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一句道破天机,《春》原本是作者“从此我不再仰眼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的一阕心曲。

此外还有《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和《荷塘月色》等名篇佳作。

2.情与人会的诗性意境

《背影》是情与人会的名篇,文中人格美的“情”,与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相融,诗情荡漾。他敏锐地捕捉到父亲传统的、权威的正面的“背影”——新式的、平等的、温柔的、母亲般的父爱,并将之烙印在登爬月台为儿买橘的“背影”意象之中。他所褒扬的新时代的父爱就这样浮出水面,《背影》成了作者精心营造的讴歌人格美的一首颂歌。

此外还有《冬天》《白采》和《给亡妇》等经典美文。

3.情与理交的诗性意境

《匆匆》是情与理交的名篇,文中表现了追寻时间踪迹而引起情绪的飞快流动,语言的节奏和情绪的律动自然吻合,匀称和谐。文章饱含人生哲理,传递了抓住“刹那”,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生活理念,诗思和合。

此外还有《新中国在望中》《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和《飞》等理趣奇文。

三、朱自清散文的诗性结构

1.锦绣文章片段织

朱自清散文喜用横式结构,组织片段,营建意境。文章类似诗歌的意象跳跃,在不经意之间,带读者进入诗性王国,领略人生万象,品尝生活百味。中国当代朱自清研究专家吴周文先生就盛赞朱自清散文“擅长在作品的风景画面或生活片段之间贯穿线索,使他散文的结构具有紧凑、完整的特点”。如《冬天》一文,貌似散散漫漫地记叙了三件关于“冬天”的小事:小时候在家里和兄弟几个围着小锅,等着父亲搛豆腐给他们吃,后来与两位朋友一起月下放舟西湖,再后来见到妻儿守着一扇大方窗张着笑脸候他回家。似乎全无章法,然而细细回味,这正是他别出心裁之处,一是父子情,再是朋友情,三是夫妻情,无论“冬天”怎么冷,有了这些人间“温情”,心上总是“温暖”的。他以“温暖”为文眼,聚焦全篇,自成一体,建筑诗性大厦。

2.回环往复诗意来

朱自清十分善于将诗歌的重章叠句的特点运用到散文中,一唱三叹,回环往复,诗情浓烈。如《绿》,开首“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中间则以两大段描写前瞩后顾,映衬对比,层层开拓,煞尾又说“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文章起于“惊诧”,终于“惊诧”,以“我”的两次“惊诧”,烘托出“梅雨潭”国色天香的“绿”之迷人醉人;读者的阅读心理得到两次强化,自然情不自禁,陶然怡然。

3.对立统一中和美

朱自清信奉正宗的中庸之道,行文不偏不倚,材料处置各得其所,讲究对立统一,中和为上。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以秦淮河六朝金粉的遗留“艳迹”——歌妓卖唱,与作者恪守的“道德律”的矛盾作为结构全文的框架,波澜迭起,意境横生,综观一篇,自有平衡对称的诗性之美。再如《航船中的文明》,连续描写了两位妇女的反抗和臣服,以及封建卫道士的压迫与征服,相反相成,矛盾统一,结构独特,中和协调,也是自有一番圆润柔和之美。

〖JP2〗通过以上的简要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朴实又新鲜的诗性正是朱自清散文的重要特征,值得我们研究探讨,以救时文粗疏浅鄙之弊,以传中国散文薪火。

参考资料:

1.朱金顺《朱自清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蒋荫楠、严迪昌《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福建教育出版社。

3.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朱自清研究论文集》,扬州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篇10: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翻开中国现代散文史,迎面扑来的是一阵阵清新、隽永之风。散文家分门别类,都已自觉或不自觉的独踞了文坛一隅,散文作品异彩纷呈,大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除周作人的小品文体和冰心女士的“小诗”体外,当数朱自清先生的抒情体散文。朱自清先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有人说他的散文缜密、漂亮,也有人说他的文笔清秀、洗练。我却以为,这都不足以囊括朱自清先生散文独有的艺术魅力。郁达夫曾经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说到:“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由此可见朱自清在散文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要远远大过诗歌。朱自清的名字也将永远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写在一起。他在散文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正如郁达夫所言,朱自清是新文学初期继冰心之后的一位突出的散文作家。当时的复古派认为白话不能作美文,而朱自清则完全打破了这种迷信。他在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因此,说到白话文运动的成功,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这方面的成就要和语体文运动共垂久远的。”①所以他的散文具有鲜明的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背影》、《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诃》、《荷塘月色》、《绿》、《给亡妇》等名篇以高超的艺术成就蜚声文坛,使他成为人们心中名副其实的一代散文大师。大体说来,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构思缜密,布局精巧

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设眼有致”。如《荷塘月色》,全篇以时间为顺序,以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绘景物,抒发感情。这样的结构严谨细密,脉络清楚,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像行云流水一般,达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可贵境界。结构文章的同时,作者又进行了精心的剪裁和巧妙的安排,没有平均使用笔墨,平铺直叙,而是略写与详写相结合,既有大笔涂抹,粗线条的勾勒,如第二自然段;又有工笔细描,精细入微的描摹,如作品的第四、五、六自然段正面描写荷塘月色的部分。作者按照观察的角度,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选择了一系列最能表达他心绪的自然景物进行绘声绘色地描写。先写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次写月色,再写荷塘四周的环境、景物,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恬淡幽静的荷塘月夜景色,从而烘托出作者寂寞惆怅、孤独苦闷的心境。

《背影》的结构也十分精美凝炼。作者抓住瞬息间的生活感受,以最令他感动的父亲的背影为行文线索,将父亲这一瞬间的形象——背影加以诗化。文中四

次提到背影,背影的多次出现,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包含了一次比一次更深浓的感情。第一次是开篇点题。第二次是写父亲过铁道为作者买桔子,是全文的重点,用笔较重。作者怀着对父亲的无比深情,具体而细腻地刻画了父亲的背影。第三次是父亲离开车站时,虚带了一笔。第四次是作品的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篇末的背影把通篇的情感推向高峰。结尾一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平淡一语,既和篇首形成呼应,又蕴含着作者无限的悲思。作品到此戛然而止,曲终情在,令人久久回味。从以上的几篇作品中可看出,朱自清的散文笔触开阔,挥洒自如,把放松和严谨、自然气势和艺术匠心完美地结合起来,显示出驾驭作品的功力。

二、浓郁的抒情色彩

散文是长于抒情的文体,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尤应抒写“作者心灵的歌声”。朱自清的“文章之美”是与他的抒情艺术分不开的。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1、融抒情于叙事之中,追求一种“真挚美”

在散文的创作中,朱自清常用的是“写实主义”的方法,注意抒写自己的真切感受。在那些偏重于叙写“身边琐事”,儿女情长的散文中,如《给亡妇》、《儿女》等,都善于通过娓娓动人的叙事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情意化”,质朴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此获得另一番抒情的“声色”。

《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的是一些朴实而生动的感情细节。在叙事中,融进了真挚的情感。在通常的情况下,要表现人物的感情,往往要写这个人的正面,写他的表情、眼神等,唯恐给人印象不直接。但在这篇作品里,作者却不写父亲正面的形象而写了父亲的背影,切合人物特定的关系和场合。孩子大了,尤其是男子,他虽然很爱自己的父亲,但这种爱比较含蓄,不那么外露。在离别的时候,明知父亲很哀伤,他不会特地从正面去细致观察父亲的表情,只会在父亲转过身去时,表面装着毫不经意,而实际上是很注意地从侧面或背后去看父亲,而且也只有这时才好意思看仔细。所以,作者以背影为中心来写,正是他抒情真实的地方。在作品中,作者围绕“背影”铺陈其事,这个重心四次点题,虚实并用,疏密有致。作品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是第一次提到“背影”,只用一句用简笔就点破了“背影”题旨。接着作者文笔荡开,先不直接写背影,却转而从回家奔丧写起,祖母的亡故,家庭的亏空,光景的惨淡,父亲的赋闲,从北京、徐州、南京等地一路写来,有条不紊而又要言不烦。其中再三强调的是父亲自己忍住失母的悲痛,却劝慰儿子,初步展示了父亲爱子的内心活动,为背影的出现涂上了悲凄的抒情底色。以后,通过父亲过铁道,攀月台,买桔子这一情节,着力刻画父亲的背影,把抒情推向高潮。这是第二次提到背影。用繁笔细腻的刻画,写得委曲婉转。写

父亲“迂”的行为:照看行李、讲价钱、拣座位、铺大衣、叮咛“我”、嘱托茶房等,表现了父亲纯朴忠厚,对儿子关切的心情。当然最精彩、最动人的还是买桔子的白描叙事。作者只是把父亲怎样走到铁道边探身爬下月台,怎样手脚并用攀登那边月台,以及买桔子怎样艰难地抱运回来这一系列动作,老老实实地勾画出来,描写的是买桔子的背影,揭示的是父亲不惜劳苦的深情。作者在这段的最后,妙的是以反衬手法强烈地烘托了儿子对父亲的刻骨思念之情,从而使抒情十分真实深厚。作者叙说自己许多悔恨的情绪,后悔自己当时总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谴责自己“那时太聪明了”,将父亲的一系列所谓“迂”的行为和自己的“聪明”对比起来,通过质朴的生活琐事,将真挚的父子之情富于其中,融情于事,委婉地赞美了人间最美好的感情。第三次提到背影,是描写父亲离开车站时,说“父亲的背影混入来往的人里”,只虚带一句,文字很简,但父亲那么眷恋儿子,至此也只是黯然分别悄然离去的悲酸惆怅,感情也就包蕴在其中了。文章的最后,又一次地让父亲的背影在“我”晶莹的泪光中映现——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由生离的悲伤发展到死别的预感,感情愈是深沉真挚。作者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情”与“事”交融。通过一系列的典型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真切自然而不空泛。其生活细节自然而然地成为感人的“抒情细节”。朱自清偏重于叙事的散文感情委婉细腻、诚挚、真切,有别于周作人的冲淡,有别于俞平伯的缠绵,也有别于徐志摩的矫饰,“另有一种真挚清幽的神态”。正是因为他在抒情与叙事结合中追求着一种“真挚”的特色。

2、抒情与描写相结合,追求一种“绘画美”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偏重于借景抒情的作品占较大的比重。在这些作品中,他善于用重彩工笔描绘各种风景画、风俗画,他重视以形传神,尤重形似,主张“以形为本”,“不求形似就无所谓逼真”,孜孜以求的是一种绘画的美。他的写景作品确实也做到了“融情入景”。秦淮歌月,荷塘月色,梅雨瀑布(《绿》),悠悠春风,潇潇春雨,青青春草,艳艳春花(《春》)------经过作者感情的融注,都带上了“个人”的色彩,现出一种绘画美,使感情的抒发也愈具真切、细致。《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作于一九二七年七月。当时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陷入空前的黑暗之中。在现实面前,作者彷徨了,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两条路他都不愿走,于是走中间道路,以求暂时逃避现实。这篇作品借谈月色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来反映作者自己体味的“独处的妙处”,摆脱现实烦恼,追求刹那间的宁静以求超脱。作者首先是以细腻生动的绘画式写景来流露这种情绪。他不象一般的作者,将荷塘月色景象笼统地写出来,而是将这个景象“拆开来看,拆穿来看”,将荷塘与月色本是浑然一体的景象分剖为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两个组成部分来写。前一部分重点写荷塘上的景物,以月色为背景,后一部分重点写月色的种种变化,以荷塘为背景。这样分解作两次描写,就能使描写细腻。在对月色下的荷塘进行描写时,作者又作进一步的分剖。先写荷塘的静态美,以“弥望”“田田”“层层”写出荷塘前叶茂密的整体形象,以“亭亭”“裙”写出个体荷叶的秀美,以“零星”“点缀”写出荷花的数量,以“袅娜”“羞涩”写出荷花的体态神情。以“明珠”“星星”“美人”写出荷花的色泽,然后再写荷塘在微风一拂之下的动态美。说微风送来“缕缕清香”,微风下荷叶的波动使荷塘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在对荷塘上的月色进行描写时,作者也进一步的分剖:先通过荷叶、荷花、荷塘写月色,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的洁净,说“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又象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月色的飘忽与宁静。然后再通过树影写月色,有“参差斑驳的黑影”,有“杨柳稀疏的倩影”。这月光与月影的和谐分布,“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由于作者将描写对象分剖为一个一个组成部分,逐一步加以观察、描写,并从视角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去表现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质地、大小、数量、气味、声音以及它们的运动变化,就使这篇文章的描写特别细腻。在这里,作者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荷塘上,月色下,种种景物,色彩是多样的,情态也各不相同,但都扣住一个“淡”字的韵味。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象牛乳中洗过了似的花叶,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微微的风,缕缕清香,这些都是轻淡的。“蛙声”“蝉声”的衬托,“酣眠”“小睡”的比喻,情态也交融在一个“淡”字上。总之,光、影、色、香都是轻淡的,共同形成静美淡雅的韵味,表现出作者的闲情与作者希求恬静的心境相吻合。其中包含着作者淡淡的欣慰,更包含着作者淡淡的哀愁。

3、抒情与议论相交错,追求一种“理趣美”

“理趣”就是诗与政论的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抒情美感。朱自清在偏重于“融情入理”的散文中,继承了韩柳杂说的“理趣美”,又颇受鲁迅杂文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叙事中有论理的美,在论理中有抒情的美。他的《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讽刺男女分座的陋习)等,缘事而论,将叙事与议论结合起来,将矛头指向旧社会制度,社会陋习和反动的军阀政府虽然诙谐中含有批判的锋芒,满腔的诗情常常通过热情的呼唤、痛快的议论表现出来。

总之,朱自清的抒情是与叙事、描写、议论交织起来的。因作品的立意和题材的不同,而显示出多姿的抒情美、真挚“美”、绘画美、理趣美,偏重于描写的写景篇章则是细致绮丽,偏重于议论的杂感则见机智深沉。

三、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艺术语言

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他自己非常重视对语言的锤炼。“我们文章的语言,必须是出于一种方言,这是语言的真生命;然后再吸收他种方言术语加以扩大,成为自创的语言。”②余光中先生虽曾在《论朱自清的散文》中对朱自

清的语言颇多微词,但是他也认为朱自清的文字朴实清畅。“他的散文清新、朴实、优美,风格独特,自成一体,许多作品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③比如在《春》中写草的句子“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短句浅语都是从口语中来,经过了作者的艺术加工之后都极具特色。除了这种鲜明的口语特色外,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在其他方面也极具艺术魅力。

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在我看来,是语言最为优美的作品之一。以此为例,在语言方面主要有以下特色:

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进行描写。如把“打着朵儿的花苞”比喻成“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贴切传神。又运用了一些特殊的修辞手法,如通感。作者把月色写成了“梵婀玲上奏者的名曲”,使得这篇作品脍炙人口。叶圣陶认为,朱自清早期散文,“都有点儿做作,太过于注重修辞,见得不怎么自然。”到了后来,才全写口语,有了现代口语的韵味。这个看法,当然是对的,符合朱自清散文的实际。但是,《背影》这篇早期的散文,语言却与其他有些不同,它没有做作之气,也不重修辞,而是用朴素自然的文字,表现了真切的内容。全文除了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外,全是叙事,叙述得清楚明白、自然恳切。全篇一千五百字,很少形容、修饰的东西,连生字难词都很少,回忆十年前的往事,老老实实地叙述,真情实感自地然流露出来。《背影》采用这样的语言,是由内容决定的。同时,作者用白描的手法,也决定了语言的朴素自然。我们读《背影》,能够明显地感到语言与《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篇的不同,它显示了朱自清早期散文的另一种文采和风格。二是大量叠词的运用。由于朱自清本身是一个诗人,所以他的散文语言自然带上了诗歌的音韵美。如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营造了一种沉寂的氛围,也衬托出淡淡的忧愁。还有“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等。还有的词儿,如“田田”、“亭亭”,本来是古歌辞里的词儿,作者在这里都运用的极为妥帖。

上一篇:要真心表达感恩下一篇:鼓子秧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