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士的仪表礼仪标准

2024-05-20

男士的仪表礼仪标准(精选7篇)

篇1:男士的仪表礼仪标准

(3)男士在着装修饰方面的仪容仪表标准

在正式的商务场合,男士的着装以穿西装打领带最为稳妥,衬衫的搭配要适宜。一般情况下,杜绝在正式的商务场合穿夹克衫,或者西装与高领衫、t恤衫或毛衣搭配,这些都不是十分稳妥的做法。男士的西装一般以深色的为主,避免穿着有格子或者颜色艳丽的西服。?男士的西服一般分为单排扣和双排扣两种。在穿单排扣西装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系扣子,一般两粒扣子,只系上面的一粒,如果有三粒扣子,只系上面的两粒,最下面的一粒不系;穿双排扣西服的时候,则应该系好所有扣子。

衬衫的颜色要和西装整体颜色协调,同时衬衫不宜过薄或过透,特别是穿浅色的衬衫的时候,衬衫里面不要套深色的或保暖防寒服,特别要注意不要将里面的防寒服或内衣露出领口。

打领带的时候,衬衫的所有钮扣,包括衬衫领口、袖口的钮扣都应该扣好。

领带的颜色要和衬衫、西服颜色相互配合,整体颜色要协调,同时要注意长短配合,领带的长度正好抵达腰带的上方或有一两公分的距离,这样最为适宜。

在穿西服打领带这种商务着装的情况下,一般要配以皮鞋,杜绝出现运动鞋、凉鞋或布鞋,皮鞋要保持光亮、整洁。要注意袜子的`质地、透气性,同时袜子的颜色必须保持和西服整体颜色协调。如果穿深色皮鞋,袜子的颜色应该以深色为主,同时要避免出现比较花的图案,

(4)男士在携带必需物品的仪容仪表标准

在和西装进行搭配的时候,需要选择哪些修饰物?

公司的徽标。公司的徽标需要随身携带,它的准确佩戴位置是男士西装的左胸上方,这是男士在选择西装时需要搭配的物品。

钢笔。因为从事商务活动要经常使用,钢笔的正确携带位置应该是男士西装内侧的口袋,而不应该是男士西装的外侧口袋,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尽量避免把它携带在衬衫的口袋里,这样容易把衬衫弄污。

名片夹。应该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名片夹来放自己的名片,这样可以确保自己名片的清洁整齐。同时接受他人名片的时候,也应该找一个妥善的位置保存,避免直接把对方的名片放在口袋里,或者放在手中不停的摆弄,这都是不好的商务习惯。

携带纸巾。男士在着装的时候,应该随身携带纸巾,或者携带一块手绢,可以随时清洁自己面部的污垢,避免一些尴尬场面的出现。

公文包。一般男士在选择公文包的时候,它的式样、大小应该和你整体的着装配合。男士一般的一些物品,像手机、笔记本、笔可以放在公文包中,男士在着西装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在口袋中携带很多的物品,这样会使衣服显得很臃肿,不适合商务场合。

作为一个职业人,注重职场着装礼仪,对提升自身的形象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男士着装的基本规范而言,大致可以明确为“三个三”原则。

三色原则

职场中人在公务场合着正装,必须遵循“三色原则”,即全身服装的颜色不得超过三种颜色。如果多于三种颜色,则每多出一种,就多出一分俗气,颜色越多则越俗。

三一定律

这是指职场中人如果着正装必须使三个部位的颜色保持一致,在职场礼仪中叫做“三一定律”。具体要求是,职场男士身着西服正装时他的皮鞋、皮带、皮包应基本一色;职场女士的“三一定律”指:皮鞋、皮包、皮带及下身所穿着的裙裤及袜子的颜色应当一致或相近。这样穿着,显得庄重大方得体。

三大禁忌

一是职场男士西服套装左袖商标不拆者是俗气的标志。二是职场中人最好不要穿尼龙丝袜,而应当穿高档一些的棉袜子,以免产生异味。三是职场人士不要穿白色袜子,尤其是职场男性着西服正装并穿黑皮鞋时,如果再穿一双白袜子那可就真是俗不可耐了。

篇2:男士的仪表礼仪标准

男士的仪容仪表标准

首先思考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正确的男士仪容仪表标准?作为一个男士,在商务活动中需要注意哪些仪容仪表?

1、男士在发型发式方面的仪容仪表标准

男士的发型发式标准就是干净整洁,要注意经常修饰、修理。头发不应该过长,前部的头发不要遮住眉毛,侧部的头发不要盖住耳朵,后部的头发不要长过西装衬衫领子的上部,头发不要过厚,鬓角不要过长。

2、男士在面部修饰方面的仪容仪表标准

男士在面部修饰的时候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⑴男士在进行商务活动的时候,每天要进行剃须修面以保持面部清洁;

⑵男士在商务活动当中经常会接触到香烟、酒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要随时保持口气的清新。

3、男士在着装修饰方面的仪容仪表标准

在正式的商务场合,男士的着装以穿西装打领带最为稳妥,衬衫的搭配要适宜。一般情况下,杜绝在正式的商务场合穿夹克衫,或者西装与高领衫、t恤衫或毛衣搭配,这些都不是十分稳妥的做法。男士的西装一般以深色的为主,避免穿着有格子或者颜色艳丽的西服。 男士的西服一般分为单排扣和双排扣两种。在穿单排扣西装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系扣子,一般两粒扣子,只系上面的一粒,如果有三粒扣子,只系上面的两粒,最下面的一粒不系;穿双排扣西服的时候,则应该系好所有扣子。

衬衫的颜色要和西装整体颜色协调,同时衬衫不宜过薄或过透,特别是穿浅色的衬衫的时候,衬衫里面不要套深色的或保暖防寒服,特别要注意不要将里面的防寒服或内衣露出领口。

打领带的时候,衬衫的所有钮扣,包括衬衫领口、袖口的钮扣都应该扣好。

领带的颜色要和衬衫、西服颜色相互配合,整体颜色要协调,同时要注意长短配合,领带的长度正好抵达腰带的上方或有一两公分的距离,这样最为适宜。

在穿西服打领带这种商务着装的情况下,一般要配以皮鞋,杜绝出现运动鞋、凉鞋或布鞋,皮鞋要保持光亮、整洁。要注意袜子的质地、透气性,同时袜子的颜色必须保持和西服整体颜色协调。如果穿深色皮鞋,袜子的颜色应该以深色为主,同时要避免出现比较花的图案。

4、男士在携带必需物品的仪容仪表标准

在和西装进行搭配的时候,需要选择哪些修饰物?

公司的徽标。公司的徽标需要随身携带,它的准确佩戴位置是男士西装的左胸上方,这是男士在选择西装时需要搭配的物品。

钢笔。因为从事商务活动要经常使用,钢笔的正确携带位置应该是男士西装内侧的口袋,而不应该是男士西装的外侧口袋,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尽量避免把它携带在衬衫的口袋里,这样容易把衬衫弄污。

名片夹。应该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名片夹来放自己的名片,这样可以确保自己名片的清洁整齐。同时接受他人名片的时候,也应该找一个妥善的位置保存,避免直接把对方的名片放在口袋里,或者放在手中不停的摆弄,这都是不好的商务习惯。

携带纸巾。男士在着装的时候,应该随身携带纸巾,或者携带一块手绢,可以随时清洁自己面部的污垢,避免一些尴尬场面的出现。

篇3:浅议教师的仪表礼仪

教学是一项近距离的交往活动, 互相看得真切。初次与教师见面, 从外表上看教师, 学生就会在内心评价教师, 为自己与教师的关系划定距离, 是可亲还是可信, 还是反感讨厌。一位仪容整洁、衣着得体的教师, 就会被学生认为是有教养有学识的人, 就会被他们尊重、接纳。

一、教师仪表美的意义

教师, 最根本的含义是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 为学生、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它有明确榜样性、严格自律性等特点, 无论是我国古代还是西方都很重视教师礼仪的教化作用, 人们总是对教师寄予很高的期望, 把礼仪修养作为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不仅要教好书, 还要育好人, 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是人类文明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是学生道德的启蒙者, 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其职业特点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 以灵魂来塑造灵魂;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贯穿于学生受教育过程的始终, 而且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不仅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广博的知识, 更要有得体的仪表。一名教师若衣衫不整、蓬头垢面, 学生就会从心理上引发厌恶, 甚至瞧不起这样的老师。这样的教师如何赢得学生的尊重, 如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礼仪影响?要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优秀传统, 就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 教师正是担负这一重任的主要角色。如果说教师良好的素养与过硬的专业水平是教师的“硬件”的话, 那么教师的仪表礼仪将是教师的“软件”。教师在礼仪方面的师表作用对一个国家公民文明水平的提高关系重大;教师礼仪的修养如何, 不仅会直接影响其教育效果, 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在整个社会中传播人类文明的效果。

二、教师着装的基本原则

服饰可以反映一个人文化素质的高低、审美情趣的雅俗。教师的着装是否具有美感, 并不一定在于服装的新奇漂亮、流行时髦, 也不一定在于本人有一副适宜装扮的漂亮身材, 关键在于着装要适合自己的身份, 要体现教师职业特点规范下的仪表美的深层内涵。

(一) 注重整洁

教师的着装应整洁得体, 落落大方, 避免肮脏或邋遢。追求整洁和谐、情趣高雅的美。

(二) 关注整体

要注意全身服装的系统性, 恪守服装本身约定俗成的搭配。如穿西服时, 应配皮鞋, 而不能穿布鞋、旅游鞋、凉鞋、拖鞋、运动鞋。

(三) 注意协调

要与自身条件、年龄相协调。如对于上轻下重的形体, 宜选用深色轻软的面料做成裙或裤, 以此来削弱下肢的粗壮。身材高大丰满的女性, 在选择搭配外衣时, 亦适合用深色。这条规律对大多数人适用, 除非你身体完美无缺, 不需要以此来遮掩什么。

(四) 适时应景

教师的着装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 尽量与当时的季节时间、地点和教学对象相适应。最简单的例子, 课堂教学的教师和运动会上的教师, 在着装上就应该有明显的区别。我们有的同学议论某些教师“要风度不要温度”, 也是最好的例证。

三、教师着装的礼仪

(一) 女教师着装的礼仪

女教师的服装一般分为职业服装和社交服装。职业服装包括西服套裙、连衣裙和西服套装。社交服装包括礼服 (旗袍) 、便服。女教师服装选择余地极为广阔, 裙装、裤装均可, 其中以着西装套裙为最宜。不可穿吊带裙、露背装、露脐装、超热短裤、低腰裤、过透的服装, 内衣不外现。一般要求上衣要有领有袖, 领口不可太低, 不穿小一号衣服 (紧身衣) , 若非特殊情况, 也不宜穿过于肥大的衣服。着裙装时, 裙子一定要到膝盖或以下, 丝袜的长度要高于裙子的下摆。袜口永远不要外露, 穿半截裙子的时候穿半截袜子, 袜子和裙子中间露段腿肚子, 俗称:“三截腿”, 术语叫恶性分割。夏天可以不穿袜子。但在正式场合着裙装, 不穿袜子是不礼貌的。不穿残破的袜子。同时应注意, 不穿超过5cm的细高跟鞋和走路声音很响的皮鞋。不穿拖鞋、凉拖进教室。

另外女教师还要注意不穿黑皮裙。因为黑皮裙在国际社会, 尤其是在西方国家, 被视为一种特殊职业的服装, 是站街女郎用来标示身份的。

(二) 男教师着装的礼仪

男教师的服装一般也分为职业服装和社交服装。但在我国, 教师这一职业没有统一的职业服装, 因此, 对多数男教师而言, 其职业服装和社交服装没有多大区别。社交服装有正装和便装之分, 正装主要是西装和中山装, 便装则多种多样, 不可一一概述。总的来说, 在校园, 男教师衣服应有领有袖, 不穿紧身衣、短裤、拖鞋、残破的袜子进教室。全身衣着的色彩, 不超过三种。多于三种, 令人眼花缭乱, 失去庄重之感。下面我们重点探讨一下男教师着西服时的礼仪。

男教师着西装时, 西装袖子上的商标必须拆。商标是西装的封条, 容易被误认为“民工”或“盲流”。因西装讲究线条美, 所以着西装前应熨烫出线条, 西裤必须有中折线, 不能随意将西裤裤腿挽起来。西裤长度以前面能盖住脚背, 后边能遮住1厘米以上的鞋帮为宜。与西装配套的大衣不宜过长, 一般以在腘窝下延3厘米为宜。穿西装通常不提倡穿毛衣, 如要穿毛衣, 只可穿一件, 若穿在衬衫外, 领带应放在毛衣内部;羊绒衫可穿在衬衫内, 但衬衫内不应露出任何衣服的领子。

同时, 男教师在穿西装、打领带的情况下, 一定要配皮鞋, 绝不要穿运动鞋、凉鞋或布鞋。皮鞋要每天保持光亮整洁, 最好不要一双皮鞋连续穿着3天以上。在正式场合, 一般穿黑色或咖啡色皮鞋比较正规。穿套装西装一定要穿与西裤、皮鞋颜色相同或颜色较深的袜子, 黑色、深蓝或藏青为最佳。最好不要穿尼龙丝袜和白袜子。尼龙丝袜不吸湿、不通气, 易产生异味, 妨碍办公和教学;白袜子如果不是白皮鞋, 在与深色衣服、黑皮鞋相配时, 会产生极大的反差, 西方俗称“驴蹄子”。

最后,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男女体育老师上课应穿运动装, 上课时穿运动鞋, 不穿皮鞋。其他教师上课时 (特别是家长会等集会场合) 一般不穿运动装。

总之, 教师仪表是否得体, 会直接影响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会直接让学生对他产生好感或反感, 从而影响教师的威信, 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 教师应注重自己的仪表礼仪, 使自己的仪表具有职业美。

摘要:在人际交往中, 仪表不仅能体现人们的文化修养, 还可以反映其审美取向。穿着不当不仅会降低身份、损害形象, 还将影响到对方对自己的整体评价。教学活动是近距离的交往活动, 互相看得真切, 教师的仪表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整体评价, 从而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所以教师应关注自己的仪表。

关键词:仪表,仪表礼仪,教师

参考文献

[1]刘维俭, 王传金主编.现代教师礼仪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44.

[2]张薇.从中西方教师的非言语交际比较看文化差异[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 (4) :156.

[3]岳纯.浅谈教师威信的形成[J].现代交际, 2011 (3) :171.

篇4:商务礼仪中女士的仪容仪表标准

首先从事商务勾当女士的发型发式应该美不美观、细腻,发型不能浮夸。出格仔细的一点,在选择发卡、发带的时辰,模样外形也应是持重细腻的。其次女士在正式的商务场合面部扮装应以淡妆为主,不必要花枝招展,一点妆也不化也是不行的。而在着装方面,需仔细的是:整齐干净,着装的时应严厉区分职业套装、晚号衣及休闲服,这之间有本质的分比方,差别场合应着不用范例的梳妆,

女士在着正式商务套装时,只管即便不要选者无领、无袖、领口开的太低可能太紧身这样的衣服。衣服要合身花式要适当。而在选择丝袜与皮鞋的时,需出格仔细的细节是:所选的.丝袜的它的长度必然要高于所穿裙子的下摆。皮鞋应该只管即便休止选择鞋跟过高详尽的皮鞋。末了在选择佩戴物品的时,需服膺:商务礼仪偏重的重要目的是为了浮现出你对他人的尊敬。润色物如戒指,只管即便休止过于奢华等等。

以上这些便是商务礼仪中女士的仪容仪表需仔细到细节。

篇5:仪表阀设计规范标准对比

1 MSS SP-105的基本要求

1.1 阀门材料

阀门的材料对于其长周期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不同材料的性能对工作介质的物理性能 (温度和压力) 和化学性能 (腐蚀和放射) 的承受力不同。而不同标准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也各有差异, 因此在设计中首先要确定阀门材料所符合的具体标准。

MSS SP-105规定的承压部件材料适用标准比较多样, 包括了适用于传统石油、化工及制药和常规电厂的工业标准, 如ASME B16.34、ASME B31.1和ASME B31.3;同时也包括核电厂的核级材料标准, 如ASME BPVC-Ⅲ。此外, 该标准对材料的质量保证也提出了要求, 规定承压部件材料应有材料鉴定测试报告, 鉴定应包括化学分析和机械特性。对非承压部件 (如阀杆、填料函和填料压紧螺母) 材料的要求相对宽泛, 只要与承压部件材料相容即可。

1.2 设计要求

确定阀门的工作压力是设计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不同的标准给出的方法也不相同。MSS SP-105给出了3种方法供选择, 即计算、水压实验和爆破实验。

MSS SP-105提出的方法比较新颖, 确保其按所设计的工作压力满足实际的工作要求。MSS SP-105提出阀门鉴定要求:按照要求设计的每一种不同尺寸的阀门进行鉴定以确定阀门在环境工况-29~+38℃下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CWP) 等级。如果对任何有少量差异 (如端部连接和材料) 的阀门都进行鉴定的话, 会增加设计成本。因此, 相同设计和尺寸但材料不同的阀门的CWP等级, 可根据材料的许用应力和不同材料所做的阀门的水压实验确定;相同设计和尺寸, 但端部连接不同的阀门的CWP等级为阀门等级或端部连接的取小值。

1.3 端部连接

阀门与管道的连接方式有螺纹连接、焊接、法兰连接及卡套连接等多种。螺纹连接方式中, 螺纹的标准繁多;焊接也分对焊和承插焊;法兰连接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因此, 在设计仪表阀的端部时必须确定具体所采用的符合哪种标准要求的连接方式。

MSS SP-105中提出锥形管道螺纹应符合AN-SI/ASME B1.20.1、ANSI B1.20.3或ANSI/CGA V-1的要求;连接处承插焊管件直径、深度尺寸和允许误差应满足ASME B16.11的要求;对焊连接端部尺寸应满足ASME B16.25的要求;

与仪表阀连接的管道除了Pipe管之外, 很多工程中也有用到Tube管, MSS SP-105对与Tube的连接形式也做了相关的规定。

此外, MSS SP-105要求与阀体焊接的端部连接部分的焊接评定应满足ASMEⅨ的要求。

1.4 鉴定

MSS SP-105不但提出了不同的确定阀门压力等级的方法, 还提出对相关项目进行鉴定的要求, 该标准给出两套阀门鉴定方法:计算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和爆破试验。

1.4.1 计算

计算包括应力和额定压力计算。应力计算根据ASME B31.1、ASME B31.3或ASME-Ⅲ进行, 应力裕量根据相应标准中最大许用应力表确定, 在该计算过程中可以不考虑腐蚀裕量。大量阀门的工作温度往往不是环境温度, 对于这部分非CWP温度下的工作压力可由此温度下许用应力除以CWP下的许用应力的比率再乘以CWP获得。

1.4.2 水压试验

MSS SP-105对阀门水压试验的最低要求如下:

介质水或油

温度10~50℃

压力2CWP

时间在试验压力下至少持续1min

位置所有可能使压力边界部件承受内部压力的位置

在验证试验阶段的任何压力下, 部件、连接和密封处不能有可见泄漏, 在验证试验阶段除了阀杆填料部分可以调整外 (防止泄漏) , 不允许其他任何承压连接或密封处进行调整。

1.4.3 爆破试验

对试验阀门进行水压试验直至爆破, 记录发生爆破时的压力。爆破试验时允许阀门填料、垫圈和承压连接处在高于水压试验压力时泄漏。如果在爆破发生前终止压力试验, 则最高承受压力为阀门爆破压力。

根据爆破试验确定的CWP等级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B———3次取样试验中最低的爆破试验压力;

P———CWP等级;

Ta———试验阀门的实际抗拉强度;

Tm———材料的最小抗拉强度。

1.4.4 类似阀门

在阀门设计、制造中会有很多类似阀门, 如相同设计不同尺寸及相同尺寸不同材料等, MSS SP-105对这类阀门的处理给出的建议为:相同设计和尺寸但有较小改动的类似的阀门认为是合格的, 如果改动会增加压力边界部件的应力水平, 则应按照应力的比率来按比例降低等级;如果材料有不同的强度, 材料许用应力的比率也应该用来确定新的等级, 作为试验样本的承压部件的实际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应根据可追踪材料热处理证明或提交的从同一批炉中的取样材料获得, 验证试验的根据为ASME-ⅧUG-101 (J) 。

1.5 验收试验

每个产品在出厂前都应进行出厂验收试验, 仪表阀门主要起隔离或连通作用, 因此必须进行泄漏试验和壳体水压试验。MSS SP-105本身并未对这部分内容有过多描述, 而是直接引用了MSS SP-61《阀门压力试验》。

进一步查询可知, 仪表阀门壳体试验的试验压力为1.5CWP, 持续时间为15s;泄漏试验的试验压力为1.1CWP, 持续时间也为15s。

2 MSS SP-105与ASME B16.34比较

ASME B16.34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权威的工业阀门标准之一, 内容涉及阀门承压件压力等级、材料种类、壁厚、连接等的计算、材料制作、材料检验及阀门验收等, 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全面的规范。该标准与MSS SP-105的具体要求有一定差异。

ASME B16.34主要针对接管直径大于DN65mm的工艺阀门, 而MSS SP-105主要针对的是对接管直径不大于DN25mm的仪表阀。

两份标准适用的材料标准都是ASTM和ASME-Ⅱ系列。

ASME B16.34对如何根据温度、压力、尺寸及材料等确定阀门压力等级, 以及如何根据尺寸和压力等级确定阀门壁厚等, 都有详细描述或相应表格供查询。而MSS SP-105给出了几种阀门工作压力的确定方法, 其中爆破试验方式确定阀门工作压力是其他标准中都不曾提到的方法。相对来说, ASME B16.34使用简便, 可直接通过查表确定部分设计参数;但MSS SP-105在保证阀门设计质量的同时, 对阀门压力等级的确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ASME B16.34中的壳体试验和泄漏试验要求与MSS SP-105 (具体参考MSS SP-61) 要求相同。对于阀门口径不大于DN50mm的阀门壳体试验的试验压力为1.5CWP, 持续时间为15s;泄漏试验的试验压力为1.1CWP, 持续时间也为15s。

由于ASME B16.34主要适用于与工艺Pipe管连接的阀门, 所以该标准对端部连接部分的要求限制在ASME/ANSI法兰、螺纹和焊接连接的相关标准。而MSS SP-105考虑到仪表阀可能会与Tube连接, 因此对端部连接部分要求更为多样, 除了适用ASME/ANSI法兰、螺纹和焊接连接相关标准外, 还适用于其他非标连接方式。

3 结束语

在仪表测量管路中, 阀门是保证仪表可靠测量的重要部件, 如何根据更为适用的标准设计合适的阀门, 直接关系到仪表测量管路的安全运行和仪表测量的精度。仪表阀门尺寸较小, 通常是由棒材加工而成, 而且所连管道形式更为多样, 如果在设计过程中笼统地采用工艺阀门的设计标准, 会造成诸多限制和成本浪费。在仪表阀设计规范要求中, MSS SP-105更灵活, 更加适用于仪表阀的设计。因此, 建议以MSS SP-105要求为主, ASME B16.34作为设计规范补充。

摘要:采用适合的标准设计仪表阀门可确保其测量的可靠性。介绍MSS SP-105对仪表阀的设计要求, 并比较ASME B16.34与MSS SP-105, 给出仪表阀设计中采用的标准建议。

篇6:交直流仪表现场标准源设计

交直流仪表现场标准源可以用来检定测试交直流电压表、电流表和单相、三相有功功率表、无功功率表、相位表、功率因数表、频率表等多种工频仪表及电量变送器。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 操作方便等特点,特别适合现场使用。同时该系统具有功能多、准确度高的优点,也适合实验室使用。该系统性价比高、一机多能,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1 主要特点

(1)多功能、高准确度、大功率,可广泛应用于检定各种工频仪表。

(2)输出电压、电流、相位、功率因数、频率等均为软件启动,量程可自动或手动切换,对负载冲击小。

(3)电压、电流、相位、功率因数、频率等均可逐位调节,连续步进,并有满度和清零键,使用方便。

(4)具有过流、过压自动保护、自动复位的功能。

(5)320X240LDC大屏幕显示,可同时显示输出电压、电流、相位、功率因数、频率等参数,并且可显示所调节的值的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

(6)具有外部校准功能,可保持校准后的准确度。

2 技术指标

(1)输出频率范围:40.00~65.00Hz,准确度±0.02%,调节细度:0.01Hz。

(2)输出交流电压范围:A相15~660V,分为150V、250V、400V、600V四个量程;B、C相为15~440V。分为150V、250V、400V三个量程。

(3)输出直流电压范围:10mV~660V,分为75mV、200mV、2V、10V、150V、250V、400V、600V八个量程。

(4)输出交流电流范围:50mA~33A,分为500mA、1A、5A、30A四个量程。

(5)输出直流电流范围:5mA~22A,分为20μA、200μA、2mA、20mA、500mA、1A、5A、20A八个量程。

(6)输出交直流电压、电流调节细度,优于1×10-5,六位数字逐位调节,每个量程均可在0~110%之间调节。

(7)交流电压、电流移相范围:0.00~359.99°, 调节细度0.01°,准确度±0.05°。

(8)交流电压、电流、功率(PF=1)准确度: 0.05%。

(9)直流电压准确度:0.02%。

(10)直流电流5A~20mA;量程准确度: 0.02%;其他量程准确度:0.05%。

(11)交流电压、电流输出额定功率:30W。

(12)测量时间范围:1ms~100s,准确度:±0.1ms。

(13)可以加2~20次谐波。幅度为基波0~30%。

3 工作原理

此仪表的直流部分原理见图1,交流部分见图3。下面从交流幅值控制原理、交流相位控制原理、直流电压控制原理及直流电流幅值控制原理分别进行分析。

3.1 交流幅值控制原理

交流电压幅值控制过程见图2。

在稳态时,输出电压

其中B包括放大器衰减系数和交直流转换系数, 从上式可以看出输出电压的稳定度,取决于直流基准及放大器衰减系数和交直流转换系数。直流基准的稳定度优于10×10-5,放大器衰减系数和交直流转换系数优于20×10-5,输出电压的稳定度优于20×10-5。只要稳定度达到了要求,通过校准可使电压准确度保证在0.05级[2]。

同样原理,按上述方法也可以使电流准确度保证在0.05级[3]。

3.2 交流相位控制原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电压、电流的控制只能对其幅值进行控制,对其相位没有控制作用,对电压、电流的相位采取单独一套控制系统,见图4。

电压、电流分别经过过零电路和整行电路变成方波信号,电压方波信号直接加到鉴相器中,电流方波一路经过反相器加到门控电路中,另一路直接加到门控电路中,门控电路加到鉴相器中。当电压、电流相位在180~360°之间时,门控电路控制电压、电流直接进行鉴相;当电压、电流相位在180°以内时,门控电路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反向信号进行鉴相, 这时的鉴相值应减去180°。

鉴相器输出的时间间隔信号表示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用12MHz的脉冲测量此信号,测量计数器的值为Nx,则

频率是65Hz,测量分辨率最低0.0019°

频率为40Hz,测量分辨率最高0.0012°

通过测量的相位值调节信号源相位,使相位输出值稳定在设定值,由于测量分辨率较高,通过单片机很容易把相位控制在±0.05°以内。

3.3 直流电压控制原理

直流电压控制原理见图5。

在稳定的状态下,输出电压

UE是数模变换器输出电压,UE输出电压0~11V, E是误差放大器的放大倍数[4],M是电压取样系数, K是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其值趋近无穷大,所以

输出值在不同量程可改变电压取样系数M的值,可使输出电压在一量程内连续输出。

3.4 直流电流幅值控制原理[5]

电流幅值控制原理见图6。

在稳定状态下输出电流:

同电压原理一样输出电流:

UE输出值是0~11V,通过调整取样电阻R0和误差放大器的放大倍数E的值,可使输出电流在22A~2μA之间分量程连续调节。

4 技术特点

本装置采用电压、电流、相位三个独立的控制系统,电压、电流跟踪直流,响应时间快、输出稳定性好、准确度高。相位控制准确、稳定、可靠。并且采用数字式合成信号源、脉冲调宽式数模转换等数字技术,使整个装置调试方便、维修简单、输出调节范围宽、调节细度提高,输出电流、电压、功率、相位、功率因数、频率等可以逐位修正、连续步进,并且还可快速升到满度值,使用更加方便[6]。

本装置控制系统设计集成度高,采用高型并行点擦存储器和闪烁程序存储器、先进的程序运行监视芯片和大规模可编程器件,所用芯片少、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好、调试维修方便。而且还具有外部校准功能,可保持校准后的准确度。

5 结语

篇7:男士的仪表礼仪标准

企业标准化是企业为在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电子信息仪表类产品的生产企业, 其标准化管理主要通过以产品标准为主线以及围绕其所形成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标准体系来实现的。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运作和衔接之所以有序, 正是由于企业标准体系中的每项标准在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个作用在企业各项活动中的集中和明显的表现就是:通过对企业内的研发设计、生产制作和检测试验等这些重复性活动制定或贯彻实施标准, 规范了这些活动的过程 (程序) , 保证了企业生产的产品性能参数的一致性和质量的稳定 (标准化了的产品) , 达到了最终结果的统一。

在技术标准体系中, 产品标准是龙头, 下面通过电子信息仪表类产品标准 (以下称:产品标准) 的制定内容来看在企业生产产品的主要活动 (或环节) 过程中标准化的重要作用。一般来讲, 产品标准主要由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运输、贮存等主要内容组成, 我们仅从“要求”和“试验方法”这两项内容入手, 来说明和分析产品标准的重要作用。

1“要求”是产品标准的核心

在“要求”一项中通常要有:产品的结构、外观、主要功能等的定性描述, 以及技术要求、性能参数的定量规定。这一项内容是产品标准的核心。企业中与此直接有关的是研发设计和生产制作两大过程。

1.1 大量的设计标准贯穿了设计工作的始终

产品标准的技术要求内容是通过产品设计文件来反映。在产品研发设计过程中, 研发设计人员自始至终受到大量相关标准的约束。例如设计文件的绘制和管理要受到电气制图、机械制图、C A D绘图、图形符号、设计文件管理等方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约束和规范。例如:G B/T 1 3 1《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GB/T 1182《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GB/T 4 4 5 7~4 4 6 0《机械制图》;G B/T4728.1~.13《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GB/T 5465.1~.2《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GB/T 1 7 4 5 0~1 7 4 5 3《技术制图》;G B/T 1 7 8 2 5.1~.8《C A D文件管理》;S J/T207.1~.8《设计文件的管理制度》等。

在此基础上, 包括原材料、元器 (部) 件、整件的选用, 以及老产品的借用、典型设计的继承等, 均需要查询和参考有关标准, 还有工装、生产设备的标准, 甚至连性能参数数值的确定也要参照国家有关的产品标准和优先数系等标准。与安全、卫生环保等有关的产品还要考虑选用和贯彻有关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等。由此可以看出:标准规范着设计研发全过程, 并使其逐步达到标准化, 最终形成可以指导生产的完整、统一的产品设计文件 (设计标准) 。试想, 设计人员在编制和研发这些设计文件的过程中, 如果没有应用、参照或贯彻这些前人完成的大量的成果—标准, 则设计过程和结果将是低效、漫长和行不通的。

1.2 工艺标准规范了生产过程中所有工序的进行

产品标准的技术要求内容是通过产品来实现的。企业的大量工作是生产、加工和制造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工艺技术人员要依据产品的设计文件, 既要综合企业的实际生产加工能力, 又要考虑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等, 编制出一套科学先进、经济合理和切实可行的工艺文件。它涉及到企业的所有加工制造过程和装配等环节, 包括工艺文件的管理、各工序的合理设置、工艺规程、工装文件、工艺流程、工艺卡片、材料消耗定额和工时文件以及先进设备的操作规程等的选用和编制。同设计文件一样, 工艺文件的设计编制过程也自始至终要受到大量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约束。例如:GB/T 4728.1~.13《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G B/T 1 8 0 0~1 8 0 4《公差与配合总论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GB/T 1182~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代号及其注法》;G B/T 1 3 1《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G B/T 1 0 3 1《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值》;SJ/T 10320《工艺文件格式》;SJ/T 10324《工艺文件的成套性》;SJ/T 10376《工艺文件用基本术语》;S J/T 1 0 4 6 2《工艺管理常用图形符号》;S J/T 1 0 3 7 5《工艺文件格式的填写》;S J/T 1 0 5 3 2.1~.14《工艺管理》等。

不同的是, 这套遍布在企业生产过程各个部位的工艺文件 (工艺标准) 指导和约束着所有生产员工的一举一动。也就是说, 靠这些文件 (标准) 规范着生产过程中所有员工的操作行为。由此看出:标准规范着企业生产加工的全过程, 并使其逐步达到标准化。企业员工只有在生产过程中严格贯彻执行这些工艺文件, 才能生产出性能一致性好、质量稳定的产品。同样,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没有这些工艺标准, 结果将是一事无成或事倍功半。

2“要求”的内容要通过“试验方法”一项再现

“要求”的内容要通过“试验方法”一项来再现, 在产品标准中, 这一章内容是必须要有的并且应与“要求”的内容一一对应。测量和试验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企业生产过程的一部分。为了保证“要求”中定性和定量内容的再现, 保证结果的准确、科学和统一, 标准起着规范操作和标尺衡量的作用。

2.1 直接采用国家、行业或国际标准

在试验或测试过程中, 试验人员应首先通过各种渠道 (特别是国家有关的标准信息网站) 查询检索有没有可用或适用的标准。因为有大量适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际标准可以直接采用或参照采用。例如:GB/T2423-242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GB/T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 (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 B/T 2 8 2 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 (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 4208《外壳防护等级 (IP代码) 》;GB/T 5080《设备可靠性试验》;GB/T 6113.2《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G B 9 2 5 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 B/T 9 3 8 4《广播收音机、广播电视接收机、磁带录音机、声频功率放大器的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761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等。

由于这些标准是公认的科技成果, 它们规定了试验 (测量) 方法、环境、程序、操作步骤和要求等。因此, 应直接采用或参照采用, 用这些标准来规范试验过程, 使试验人员的操作标准化, 从而保证了试验 (测量) 结果的统一。

2.2 制定试验 (测试) 标准、规范、操作方法文件, 保证结果的科学、统一和一致性

科技的迅猛发展, 产品的日新月异和与其不相适应的标准制定工作的滞后, 使我们发现有许多产品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没有可以参照或适用的有关试验方法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这就需要企业研究选用哪些测量仪器, 采用什么样的即科学又合理的测试方法来再现“要求”中的规定。也就是需要企业自己制定试验方法标准 (这种情况是大量的) 。依据它可以再制定更详细的操作细则 (操作规程) , 进而在试验过程中贯彻实施。达到了对测试过程的规范和测量结果的统一。

3 对涉及安全、环保和卫生等方面的电子信息仪表产品, 应考虑贯彻国家强制性标准

防触电、防爆、防火、防污染、噪声限制、辐射限制、电磁兼容等方面的要求均在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调整和约束范围内。一般来说, 使用电网电源 (或超过安全电压) 作为电源 (如:电视机等) ;对外产生高频电磁波或辐射 (如:手机等) ;有防爆功能 (如油气管道内安装的控制仪表) 或对环境可能产生污染等的电子仪表产品, 在制定产品标准时, 一般都要考虑贯彻执行有关的国家强制性标准。这个要求还应体现在设计、生产、测量和检验等过程的有关标准中。

3.1 与产品有关的强制性标准应直接采用并贯彻实施

涉及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的电子仪表产品, 一般都可以直接查询或检索国家有关的强制性标准。如上所述, 可以通过网站或标准发行部门检索并获取有关的强制性标准。例如常用到的有:GB 3836.1《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 B 4 2 0 8《外壳防护等级 (IP代码) 》;GB 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4793.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4943《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 5226.1《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 8898《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等。

这些强制性标准在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过程中被认真地贯彻实施, 结果将是最终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带来对人身安全的伤害和对财产及环境保护的损坏。

3.2 对类似产品, 应参照或引用国家强制性标准中的相关条款要求。

有些企业的技术人员常感到找不到 (或不知道用哪项) 与自己的新产品相适应的国家强制性标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分析参照与产品最相关的国家强制性标准, 然后将其有关的条款纳入到自己的产品标准中, 并在实际生产或试验的过程中贯彻执行。例如:我们常见到有些企业产品标准中对安全项目规定了:抗电强度、泄漏电流、绝缘电阻或温升等内容的条款或要求。

4 结语

以产品标准的几个主要内容为主线, 引申到企业整个生产活动中的几个主要过程说明标准对这些过程的作用, 即:标准规范了过程, 也就是规范了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事项和管理事项, 规范了过程中人的行为。从而统一和保证了我们所要的结果, 也就是说达到了企业生产的标准化。由此而产生的重大的标准化经济效益不仅仅反映在产品质量方面, 而是隐含在所有的这些标准化了的过程中 (这是它往往被忽略的重要原因) 。在企业运行的各个部分中, 哪个过程或环节经常出问题, 究其原因无非就是三点:a.该领域没有制定标准 (即没有标准规范和约束员工的行为) ;b.有标准但没有执行 (员工没有认真的贯彻实施标准) ;c.标准制定的不科学、不合理, 即标准本身有问题。

企业生产活动中其他部分 (过程) , 例如:采购、质量管理、检验、包装、运输和贮存、经营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同样也是如此。可以说, 标准化遍及到企业的所有工作 (过程) 中, 也涉及到每个企业员工。由此可见, 标准化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要:从产品标准在编写中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入手, 引申说明在企业生产活动中与之相对应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检测试验、贯彻强制性标准等环节中大量标准无处不在, 分析论述了正是由于它们在这些环节中不断的发挥着规范过程行为的重要作用, 才保证了电子信息仪表类企业生产、管理、工作和产品的标准化。

上一篇:小学作文教学的新思路下一篇:初中打架检讨书500字反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