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财政工作报告

2024-04-14

大荔县财政工作报告(精选5篇)

篇1:大荔县财政工作报告

大荔县财政工作报告

(201月6日在大荔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大荔县财政局局长 张晓民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财政收支异常困难的严峻形势,我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扣“融合转型、追赶超越、决胜小康”目标,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财政综合实力逐步增强,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保障改善民生、服务改革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财政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初,我县地方财政收入预算23000万元,后经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我县地方财政收入预算调整为19500万元。通过汇总,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0188万元,较上年增收489万元,增长1.6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60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53%,较上年减收1508万元,下降7.14%。分项目完成情况是:税收收入完成14807万元,较上年减收2709万元,下降15.47%;非税收入完成4796万元,较上年增收1201万元,增长33.41%。

另外,上划中央税收收入完成6066万元,较上年增加1766万元;上划省级税收收入完成4519万元,较上年增加231万元。

2016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376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6.86%,较上年增支22891万元,增长7.61%。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我县政府性基金收入13582万元,完成预算的153.99%,较上年减收9299万元,下降40.64%。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2597万元,较上年减少3268万元,下降9.11%。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0227万元,完成预算的95.89%,加上上年结余23546万元,收入总计73773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5108万元,完成预算的97.89%,年末滚存结余28665万元。

目前省市补助结算对账正在进行,最终数据尚未确定,待决算批复后,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2016年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创新收入征管措施,组织收入力度不断加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策性减收因素增加的严峻态势,进一步细化分解收入任务,夯实征收部门责任,确保了财政收入均衡入库。积极协调国地税部门创新收入征管措施,不断加大税款清收力度,扎实推进国地税深度合作和税收协助工作,我县第二家乡镇国地税联合办税许庄辖区服务点正式运行,提升了税收征管效率和质量。持续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坚持依法征收,挖潜堵漏,非税收缴管理系统实现县镇全覆盖,确保了财政收入应收尽收。

(二)大力争取上级支持,财政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始终把争取上级支持作为第一要务,密切关注政策动态,抢抓有利机遇,反映财政困难,打造工作亮点,全力向上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全年共争取上级各类资金29.2亿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9.88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一;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4.6亿元,有效缓解了财政运行困难,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三)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各项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坚持有保有压、统筹兼顾、勤俭办事,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快财政支出进度,集中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全年民生支出2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1%,各项重点民生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在保工资、保运转方面,全县编内人员工资、津补贴、绩效工资以及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按时足额发放,干部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按照新标准率先在全市执行到位,超编人员基本工资纳入年度预算。全县行政村、社区两委成员报酬按新标准予以发放,县镇村党建工作得到有力保障。在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方面,城乡居民养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低保等社会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村医补助、基层医疗综合补偿、公立医院改革、农村孕产妇免费分娩等专项资金及时拨付,确保了我县各类民生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在教育发展方面,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得到有力保障,全县50余所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项目顺利实施;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我县普通高中学校全部免除学费,所需资金由财政予以保障。在惠民补贴发放方面,继续完善补贴发放方式,将深松作业补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粮油作物示范家庭农场补贴纳入财政惠民“一卡通”发放,目前我县纳入“一卡通”发放的补贴项目达到55项,实现了补贴资金发放环节的有效整合,各项强农富民政策全面落实。全年通过“一卡通”发放各类补贴资金3亿元,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争取中省市保障性住房和危房改造建设资金4987万元,为我县保障性安居工程顺利开工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脱贫攻坚方面,整合扶贫、易地搬迁、教育、医疗、社保等资金7540万元,带动金融机构贷款4.6亿元,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旅游和种养殖等产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教育补助、医疗救助、临时社会救助等方式,扎实推进我县精准扶贫向纵深发展。

(四)优化财政投入方式,全力支持县域经济融合转型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促投资、稳增长”的决策部署,通过专项资金“拨改投”改革、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全年累计投入资金4028万元,有力支持了我县科技园区、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发展。安排企业改制资金700万元,解决了我县破产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筹措资金8019万元,重点支持中节能项目、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重点区域绿化及镇村涝池建设等,促进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7亿元,利用本级财政300万元贴息专项资金,撬动邮储银行扶持贷款2700万元,有力支持了农业、农村发展。全面启动惠农“一卡通”担保贷款示范村工作,全年发放“一卡通”担保贷款4936笔,共计1.67亿元,惠及全县3.2万农户,有效缓解了群众担保难、融资难问题。筹措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47亿元,同州湖生态新区、旅游景观基础设施、城区防洪供水、市政街区风貌改造等项目顺利实施,财政支持县域经济融合转型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五)加快财政改革步伐,财政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围绕财政管理提质增效,在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方面创特色、抓亮点。全县综合预算编报改革工作全面启动,财政预算编制更加细化精准。狠抓财政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预算执行进度定期通报、存量资金定期清理、财政信息定期公开趋于常态化,预算执行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国库集中支付金额总量23.7亿元,公务卡刷卡资金达到240万元,集中支付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全省一事一议和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如期成功举办,理解支持财政的氛围日益浓厚。依托“金财工程”平台,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一级预算单位全覆盖。同时,债务管理、非税稽查、投资评审等重点领域的财政监督力度持续增强,全县“三公经费”支出、会议费支出持续下降,财政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中依然存在一些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一是财政收入形势严峻。受经济下行、“营改增”全面推开以及收入划分政策影响,我县营业税等主体税收出现断崖式下滑,营改增收入县级分成减少一半。加之失去了“以票控税”等征管保障措施,与营业税有关联的附加税种征收难度进一步加大,收入总量和质量快速下滑,短期内财政收入回升的难度依然很大。二是收支矛盾更加突出。落实民生“扩面提标”、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以及财政兜底扶贫等政策性支出不断增长,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保障,刚性支出压力有增无减,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三是财政运行风险依然很高。根据国家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政策要求,纳入财政负担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增大,还本付息压力急剧增加,财政运行困难局面将长期存在。

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我县加快实现“融合转型、追赶超越、决胜小康”目标的关键之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省市财政工作会议、县委十六届二次全会精神,以“融合转型、追赶超越”统揽财政工作,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支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规范理财行为,提高财政管理绩效;加大财政统筹力度,不断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民生政策落实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顺利实施,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一般公共收支预算

2017年,我县地方财政收入预算0万元,较上年实绩增长3.05%。按现行财政体制算账,全县2017年预算可用财力为185255万元,由于2017年人员性增资支出的基数很大,为全力保障人员支出和县上重点项目实施,减少预算平衡压力,将当年预计新增的债券资金2亿元和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5000万元打入预算盘子。当年可用财力加上上级提前告知的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20792万元,预算总财力为306047万元。

2017年支出预算安排的原则是:坚持“量入为出、量财办事、收支平衡、保障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全力以赴保障人员性支出,维持政权机构的正常运转,统筹兼顾保障重点支出和民生支出。各项人员性增资政策按照提高后的标准予以保障,教育、卫生等民生支出加大投入力度,镇村党建经费纳入预算,部门公用经费、会议费、购置费、修缮费维持2016年预算基数不变,部分业务经费标准相应予以降低。从部门预算的资金需求看,仍有近1.5亿元的基本建设和业务经费支出未打入预算盘子,财政支出形势非常严峻。2017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06047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

2017年,我县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8000万元、上年结余17727万元。按照收支平衡、专款专用的原则,我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25727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

从2017年开始,为与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有效衔接,全县离退休费收支纳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范畴,通过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离退休费31400万元。2017年,我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88119万元,上年结余28665万元,收入总计116784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81646万元,结余35138万元。

2017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全力组织收入,提升财政保障能力。细化分解抓收入工作任务,夯实部门责任,强化督促协调,确保财政收入均衡入库。认真研究制定“营改增”政策下的税收征管措施,强化税收保障管理工作,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专项整治,加大税款清缴力度。深化国地税联合办税,加强国地税“一窗式”服务等税收管理措施,促进税收质量和效率“双提升”。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开展非税收入专项检查,对少征漏征、应征未征的行业和部门加大整顿力度,确保各项财政收入应收尽收。抢抓国家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机遇,加大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争取力度,努力提高我县可用财力水平。依托省市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的策划、包装,确保将更多的项目纳入省市项目库,不断增强财政实力,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民生支出。按照“守底线、保重点、补短板、可持续”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结构,用好增量,盘活存量,落实好各项民生政策。一是全力以赴“保工资、保运转”。全县干部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等按照新标准全额予以保障,提高超编人员工资待遇标准,乡镇工作人员补贴从2017年开始发放。镇村党建经费、驻村第一书记补助,村级组织、社区的运行经费和人员报酬按照提高后的标准予以保障。同时,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确保只减不增。二是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重点实施十三年免费教育,普通高中免学费补助按标准纳入预算;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为契机,设立专项资金预算3000万元,集中用于优化全县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资源布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加大社保医疗投入。城乡居民养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高龄补助、义务兵优待金,以及残疾人生活补助、民政定补、五保供养等弱势群体补助按政策要求予以保障,充分发挥财政兜底作用。继续加大三大医院整体迁建投入力度,促进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四是加大扶贫投入。扶贫资金按每年递增20%的比例纳入预算,进一步强化扶贫、易地安置、教育、医疗、社保等各类资金整合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有力开展。五是做好基本住房保障工作。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房地产去库存结合起来,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大力支持棚户区改造,提高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精准度。

(三)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各项财税扶持政策,不断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着力提高我县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围绕“三城三地三乡”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支持美丽乡村、农业产业、旅游发展和完善城市功能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快我县经济社会融合跨越发展;强化招商引资工作,设立招商引资专项预算5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和食品工业扶持专项资金1000万元,积极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努力提振我县实体经济;设立文化旅游发展专项500万元,设立医养结合产业发展专项500万元,促进旅游、养老等新兴产业发展;探索“拨改投”改革,通过股权投入、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扶持重点产业和企业发展;科学经营管理国有公司,以PPP模式为突破口,依托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综合信息平台,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深化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绩效。一是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全面推行零基预算,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强化综合预算管理,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统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部门结余结转资金,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集中财力保重点、保民生。二是强化预决算公开工作。从2017年起,部门单位预决算必须在法律规定时限内,按照统一格式,集中在县政府网站公开,积极打造“阳光财政”。同时,创新财政公开方式,我县已开通大荔财政“微信”查询系统,以方便广大干部职工对工资、住房公积金以及城乡居民对“一卡通”惠民补贴资金发放的查询。三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加快推进财政专户和县级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全面清理工作;顺应电子化支付改革形势,夯实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支付改革基础工作,积极推进我县电子化支付改革试点。四是加强财政绩效管理和存量资金清理盘活工作。继续加强本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逐步将绩效管理范围覆盖所有预算资金,强化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减少对绩效不高项目的预算安排。从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入手,建立财政资金拨付、使用定期通报、约谈机制,对各类专项资金进行分类清理盘活,盘活的资金统筹用于我县重点民生项目支出,确保财政支出强度不减且实际支出规模不断扩大。五是强化财政监督工作。规范部门财政资金申报程序,强化资金投入前期预算审查工作,不断规范部门单位理财行为;扩大财政投资评审范围,强化投资预决算编审工作,为合理使用财政资金提供科学依据;加强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监管,加大对国有公司资金监管力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转变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职能,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制度,重点突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和非税收入监管,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新一年的财政改革发展任务非常繁重,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的各项决议,开拓创新,顽强拼搏,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全景大荔、全域旅游、全面小康”奋斗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2:大荔县财政工作报告

大荔县共有党(工)委35个,其中党工委2个,乡镇党委18个,部门党委14个,社会组织党委1个。共有党(总)支部944个,党员25275名,其中农村党员16260名。近年来,我县基层组织建设按照‚抓基层打基础、抓重点促落实、抓创新求突破‛的思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8年被评为全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先进县,2010年被表彰为全省‚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先进县、全省农村党员信息库建设先进集体,‚三建一争‛活动被评为2010全市组织工作创新成果一等奖。

一、做法及成效

我县始终把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作为确保大荔持续稳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突出‚深化创先争优、服务先工战略、打造党建精品、推动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不断探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抓班子,带队伍,党建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夯实

1、立足“三点三线”,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一是把握基点,坚守‚底线‛。把领导班子和干部改进作风,扎实做好计划生育、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党风廉政等工作中的履职尽责作为‚基点‛,坚持在基础工作中考核识别干部,教育培养干部要有最起码的‚责任心‛,要守住最基本的‚底线‛。二是突出重点,巩固‚中线‛。把领导班子和干部明确发展思路,认真做好招商

引资、项目建设、农民增收等中心工作中的突出表现作为‚重点‛,坚持在一线工作中考核检验干部,教育培养干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要巩固最关键的‚中线‛。三是创新亮点,提高‚上线‛。把领导班子和干部在抓招商、抓项目、抓党建等工作中的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作为‚亮点‛,坚持在出实招、见实效、驾驭复杂局面、处理棘手问题等急难险重中考核发现干部,教育培养干部要有积极的‚进取心‛,要提高最重要的‚上线‛。‚三点三线‛标准推行以来,我县先后推荐7名正科级干部到市直部门挂职锻炼,选派50余名优秀干部到信访维稳、三城联创、招商引资等一线岗位锻炼,其中12人得到提拔使用,有效推进了干部交流,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这一做法得到市委的充分肯定。

2、开展“四治四倡”活动,强化干部作风建设。针对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软、闹、懒、浮、私、混、粗、怨‛八个方面的问题,按照‚促发展、保稳定、解民忧‛的要求,在全县领导干部中开展以‚治散倡合凝群力、治庸倡新提能力、治懒倡勤增效率、治贪倡廉扬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四治四倡‛作风整顿活动,让干部争做四个模范。一是治散倡合,争做‚团结协作‛的模范;二是治庸倡新,争做‚干事创业‛的模范;三是治懒倡勤,争做‚亲民为民‛的模范;四是治贪倡廉,争做‚清正廉洁‛的模范。

3、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分解到各党委及各基层党组织,明确任务、时限和责任人,夯实各级党组织书记的党建目标责任,并以党建工作述职的形式,落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他们既要抓发展保稳定,又要抓班子带队伍的‚一岗双责‛意识。全县18名乡镇党委书记围绕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

等方面进行述职,接受县委及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监督评议,做到“开门述职”。

4、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解决乡镇干部“四难”问题。为彻底解决乡镇干部就餐、洗澡、如厕、住房‚四难‛问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善乡镇机关干部工作生活条件的通知》,由组织部牵头,财政局、住建局等部门配合,抽调有建筑及监理经验的干部专门负责,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共筹措205万元对每个镇给予5万元的补助,全县18个镇共新建、改扩建三类设施面积2698.77平方米,其中新建餐厅3个、冲水式厕所11个、浴室9个;改扩建餐厅12个、冲水式厕所5个、浴室6个,有效解决了干部吃饭难、洗澡难、如厕难、住宿难‚四难‛问题。

5、坚持“四个注重”,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注重选配。全面推行‚两推一选‛,按照‚三高三强‛标准,共选出村党支部书记397名,平均年龄47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98人,连选连任252人,致富带头人195人,兼任村委会主任84人。其他成员交叉任职369人。注重培训。采取‚费用全免费、学习全封闭、内容全覆盖‛的办法,分9期对全县800多名村主要干部进行了普遍轮训,并先后组织27次960余人到浙江、江苏、山东等发达地区实地培训。注重激励。积极落实‚一定三有‛(定职责目标、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前途、退后有所养)保障机制。每年为682名正常离任村干部发放了生活补贴318720元。目前共有5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享受副科待遇,2名录用为乡镇机关公务员,326名被推选担任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做到了政治上关爱、生活上关心。注重管理。建立了村党支部书记考核制度,年初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量化考核。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党建述职制度,接受党员评议。每年按

照‚倒排法‛,对班子不健全、软弱涣散、作用难发挥的村,采取一村一策、乡镇领导带队驻村整建的方法整顿提高。

(二)抓载体,建平台,各类主题党建活动得到深入开展

1、在机关单位以开展“三比三看三促进”活动为载体,让党员干部在创先争优中走在前、作表率。一是比学习,看创新,促进思想解放。针对一些机关单位学习风气不浓的问题,在全县党员干部中集中开展了党史理论、政策法规、业务技能和经济知识等方面培训,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专家讲座、党员干部讨论、专题调研、外出学习考察等,引导党员干部更新观念,创新工作,形成发展共识。二是比形象,看服务,促进社会和谐。针对一些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漠,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工作程序繁杂、透明度不高等问题,重点树立‚四种形象‛,即:树立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的‚领跑形象‛,树立立足岗位、扎实工作的‚敬业形象‛,树立心系百姓、服务群众的‚奉献形象‛,树立严格自律、勤政廉政的‚公仆形象‛。三是比工作,看业绩,促进科学发展。针对一些党员干部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工作怕担风险,明哲保身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本职岗位、落实任务、服务大局上创先争优。通过开展‚三比三看三促进‛活动,全县100个县级部门单位、128名部门单位干部、674名镇党员干部、113名大学生村官以第一书记或书记、党建指导员、经济发展指导员的身份进驻所有三、四类村开展包村工作,5000余名干部深入到基层一线,走访群众1.8万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985件,为企业解决难题130件。

2、在镇一级开展“三建一争”(镇党委建产业示范基地、科级领导干部建产业联系点、村党支部建产业示范点、一线党员争当产业示范户)活动。目前,全县共建成党委产业示范基地18

个,科级领导干部产业联系点252个,村党组织产业示范点415个,1574户农村党员成为创业示范户,有59名乡镇机关干部、300多名村干部、5186名党员兴办、领办各类企业50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38个,形成了领导带头、干部出力、群众参与的全民创业热潮。

3、“党员承诺制”“党员进万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主题党建活动富有特色、卓有成效。从2008年开始,每年全县415个农村党组织、489个机关、29个企业党组织和2万余名党员严格按照‚自愿提诺、组织审诺、公开亮诺、督促履诺、年终评诺‛的‚五步工作法‛规范承诺程序,都做出了符合实际的承诺。同时,按照‚一季一汇报、半年一小结、年终一总评‛的要求,加强对所属党组织和党员履行承诺情况的检查考核;从2009年开始,每年组织全县70个单位、352名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896名乡镇机关党员、7000余名55岁以下有致富能力的农村党员与8500多个贫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采取‚一卡双签三亮一考‛的形式,与帮扶对象填写‚党群连心卡‛,全力帮助帮扶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009年以来,每年遵循‚按需设岗、因事设岗、因人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设臵了‚科技示范岗、勤劳致富岗、计划生育岗、环境保护岗、治安维护岗、民事调解岗‛等20种类型的岗位,全县农村6000多名无职党员共申报并实际上岗6058个,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达4500余件。

(三)抓基层,打基础,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按照‚服务大局促发展、着眼基层强基础、突出重点抓落实、务实创新求突破‛的思路,不断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有效激发和调动农村发展的活力,实现了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同步加强、同步推进。

1、以开展“两带两服务”活动为抓手,提前完成省市“升级晋档、科学发展”目标任务。全省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自2009年开展以来,我们以‚两带两服务‛活动(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增收致富、服务群众生活改善)为抓手,科学规划,有力推进。一是落实‚项目支书‛计划。镇党委从产业基础、投资规模、发展现状及前景等方面,帮助没有产业致富项目或规模不大、效益不佳的村党组织书记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主要帮带措施,激励村党组织书记创办或领办经济合作组织,打造项目支书。二是实施‚创业共富‛工程。村党组织在有劳动能力的党员和贫困群体中确定党员创业示范户和贫困群体,按照定人员、定任务、定措施的‚三定‛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帮扶目标和措施,力争每个党员创业示范户每年带动1-2户党员或群众创业致富。三是创新优质服务机制。采取远程教育、专家现场讲座、参观考察等形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建立村‚两委‛干部轮流值班制度,为群众宅基地审批、户口办理、计划生育等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设立固定的公开栏,为党员群众提供农技、劳务、购销等便民信息,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7000多个。全县共有88名项目支书、534名党员致富带头人辐射带动群众1968户,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19个,创办产业化龙头企业36个,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促农增收中创先进、争优秀,这一做法得到市委的充分肯定。32名县级领导干部、632名乡镇干部、100个部门单位进驻帮扶村,定思路、制规划、提措施、促增收,有力推进了村级党组织的进位升级。截止2011年底,全县400个村一类村达到96个,比定档时增加33个;二类村187个,增加49个;三类村102个,减少67个;四类村15个,减少16个;共

有131个村实现晋档升级,2个村晋升了两个档次,提前实现了省市提出的‚

一、二类村达到50%以上,四类村降到5%以下‛的升级晋档目标。

2、“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深入推进。早在2009年开始,我县就按照‚统一工作流程、统一配套制度、统一工作议事册、统一决策事项通知书、统一结果公开单‛的‚五统一‛要求,采取‚点上创经验,面上抓推广‛的办法,在全市率先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认真贯彻执行《渭南市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实施细则》及11项配套制度等,全面实行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通过完善村两委工作制度,规范决策程序,推行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建立了以党组织为领导,村‚两委‛班子协调运作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以畅家经验为代表的村级规范化管理工作模式。目前,全县95%以上的村全面推行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有效解决了土地承包、整体迁建、低保户确定等热难点问题800余项,有力促进了村级民主建设进程。

3、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在2010年第二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中,县财政积极落实400余万‚以奖代补‛资金,全县各级共投入1100余万元,采取273名乡镇党员干部 ‚一人一村‛包抓村建工作的形式,圆满完成了第二轮49个项目村及224个改扩建村的建设任务,实现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全覆盖。

(四)抓建管,重实效,各领域党建影响力得到明显增强

1、以“三化一示范”为目标,推动机关党建上台阶。在2010年开展以阵地规范化、工作制度化、活动经常化‚三化‛的基础上,2011年4月,在全县部门单位中开展了以‚转变机关作风、提升工作效能、争创一流业绩‛为目标,以‚党组织阵地规范化、工作制度化、活动经常化,普遍推行‘党员示范岗’‛为主要内容的‚三化一示范‛活动。主要采取典型带动、梯次推进的方式促使全县机关党组织达到‚三化一示范‛的要求。目前,全县14个部门党委共确定‚三化一示范‛活动示范点27个,设立‚党员示范岗‛124个。

2、推进“三有一化”,加快形成社区党建区域化格局。围绕社区建设‚三有一化‛(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目标,采取四项措施,加快形成社区党建区域化格局。一是明确社区工作人员编制,制定了社区工作人员选配工作方案,促使社区‚两委‛工作人员全部选配到位。二是将社区办公经费和工作人员报酬列入县财政,目前均已发放到位。三是积极协调县民政局、住建局及驻社区单位,加大项目支持和资源整合力度,基本达到了社区办公用房和室外建设活动场所全覆盖。四是积极开展社区党组织‚评星晋级‛活动。按照‚文明社区、和谐家园‛活动要求,对各社区从党组织自身建设、‚三有一化‛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三个方面10大类32项指标,逐项进行考核打分和评定。2010年5月,城关镇东大、西郊社区被评为全市五星级社区党组织, 城关镇北大、西大、北郊社区被评为全市四星级社区党组织。

3、强化“三项措施”,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抓好党组织覆盖。坚持把建立健全党组织、发展党员队伍作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突破口和关键点,重点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党组织的力度,构建起以村党组织为主体、产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党组织体系。二是完善工作体制,抓好规范化建设。按照‚四有‛阵

地建设标准,加大对党组织硬件建设的投入。通过强化党组织书记、专职党务干部和党建工作指导员‚三支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党建工作骨干和有生力量。三是创新工作载体,抓好活动开展。先后开展了‚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诚信经营店‛、‚一名党员一面旗‛、‚佩戴党员徽章亮身份‛活动,积极引导党员自觉接受党组织教育管理和群众监督。目前,我县已基本实现‚无党员有指导员、有党员就有组织、有组织就有活动‛的全覆盖工作目标,全县共建立党组织29个,其中:社会组织党委1个,社会组织党支部9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19个;单独建立党支部的26家,建立联合党支部的2家,实现了应建尽建。

二、存在问题

1、乡镇干部青黄不接的问题。近年来,中省一直对乡镇进人实行政策控制,公务员实行“凡进必考”准入制度,受干部编制和基层职数限制,乡镇已经连续多年没有进过新人,原有乡镇干部队伍正逐渐“老化”,自然减员量逐年增长,后备力量无法及时补充,截止2011年底,我县18个镇共有1212名干部,与2005年相比减少了78人,从年龄结构上看,目前30岁以下的有88人,所占比例仅为7.3%,乡镇干部队伍已经面临青黄不接的问题。

2、农村基层组织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村级干部、部分党员综合素质偏弱。村级干部整体年龄偏大,平均年龄47岁;学历不高,初中以下党组织书记199人,仅占到全县村党组织书记总数的一半;部分干部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双带‛能力不强;一些村两委干部争大小、比高低、搞内讧;在这次村两委换届中,个别党员干部为达到自身利益,不断上访、缠访、闹访,甚至威胁组织要求退党,对这些不合格党员的处臵,缺少一套标

准科学、运作严密的工作机制。二是农村干部保障待遇偏低。我县历来重视农村干部待遇问题,是实行离任村干部待遇补贴发放最早的县市之一。全县每个村享受固定报酬的村干部数为5人,岗位分别是村支书、村主任、报账员、治保主任、妇女主任,近年来,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发放标准,现任村两委正职提高为300元∕月,‚一肩挑‛为450元∕月,其他村干部为200元∕月,每年共为1600多名村干部发放固定报酬577万元。离任干部补贴标准从20—50元∕月,提高到30—60元∕月不等,每年要为600多名正常离任村干部发放生活补贴32万元,可以说干部人数多、发放数额大,对于我们一个财政穷县来说,负担很重,虽多方争取,但村党支部书记的年报酬仍未达到省上规定的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2倍的要求。加之近年来村公益事业建设多,村级经费大多被挤占挪用,许多村干部只能采取外部拆借、个人垫资的办法开展工作。三是年轻党员发展难。受个别村党支部书记个人主观因素和农村青年外出打工增多的影响,农村党员队伍老化、年轻党员数量偏少仍然是突出问题。

3、社区党建方面存在两难的问题。一是活动场所建设经费保障难。由于我县社区大多处于中心城区,很难找到用于社区办公场所和活动场所的建设用地,加之城区地价昂贵,如果新建或一次性购买,社区难以承担,所以很多社区只能采取租赁的方式解决办公场所。二是村改社区“三有一化”建设操作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已有很多城中村改为社区,虽然民政部门明确其属于城市社区,但其工作职能和范畴并没有发生变化,村民身份转变为居民身份的配套机制还没有跟进,对村改社区来说,开展‚三有一化‛工作缺乏具体的操作办法。

4、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存在三方面问题。一个方

面党员难组织。部分务工党员认识上存在误区,对在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缺少认同感,积极性不高,导致出现了‚口袋党员、隐形党员、档案党员‛的现象。第二个方面党组织活动经费难保证。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经费主要由所在企业来承担,刚组建时,企业主还有一定热情,能保证经费支出,但时间一长,对于经费这一块的保障力度就大打折扣。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活动经费主要是依赖党员、会员的资助,有的甚至是用会员的会费来代替,由于资助和会费有限,运转经费很难有着落。第三方面党组织负责同志社会地位不高。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同志很多是以‚打工者‛的身份参与企业党建和社会活动,这与村、社区、机关党组织负责同志有很大区别,因此导致党组织负责同志往往产生某种自卑心理,工作畏手畏脚,不够大胆。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拓宽乡镇干部来源渠道。一是建议上级出台相关政策,畅通乡镇进人渠道,科学编制招录计划,适当扩大招录数量,按照‚向基层倾斜、向乡镇机关倾斜‛的原则,统筹兼顾各个领域的人才需求实际,合理分配招录名额。二是加强机关部门与乡镇干部之间的交流力度,把机关优秀的年轻干部下派到乡镇去任职。三是建议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全方位培养教育,并择优推荐到乡镇机关使用,以改善乡镇干部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增强乡镇干部队伍的活力。

2、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加强对村两委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每年拿出培训计划,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培训工作,确保村主要干部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县

或县以上的集中培训,切实提高村干部履行岗位职责、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对于不合格党员,建议上级出台详细的操作办法,科学界定不合格党员的标准,敞开出口。二是积极落实“一定三有”保障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完善《关于落实村干部补贴暂行办法》,不断提高村干部生活补贴标准。继续做好正常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工作;注重做好从村干部中推选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做到政治上关爱、生活上关心。三是明确乡镇党委书记职责,实行乡镇领导包联重点村制度,规范党员发展程序,建立健全‚三支队伍‛台账,逐人进行登记造册。积极探索外来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发展党员的途径和办法,建立以城带乡、基层党组织一方为主、接续培养、两地考察、相互衔接的优秀农民工入党办法。创造条件,大胆尝试,力争在外出务工党员聚集地建立1-2个‚流动党员党支部‛。

3、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抓好社区活动场所建设。整合项目资源,把加强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建设作为社区‚三有一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建立经发、民政、住建、国土、文化、计生等部门协调机制,采取新建、改扩建、新建小区预留、资产划拨等方式,抓好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在办公条件较好的社区积极推行‚一厅式‛办公模式。同时,建议省市尽快出台对村改社区明确的操作办法,推进‚三有一化‛建设步伐。

4、完善工作体制,认真抓好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一是加大投入力度。按照‚四有‛阵地建设标准,做好对党组织硬件建设的投入;采取财政拨一点、党费拨一点、企业挤一点、党员捐一点的办法切实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研究制定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务干部补贴办法,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之中。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抓好党组织书记、专职党务干

部和党建工作指导员‚三支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党建工作的骨干和有生力量。三是加大两新组织的组建力度。今年,我们将把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党组织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利用一年时间,确保有两名正式党员、运行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建立党小组。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38户,其中省部级示范社4户,处于全省领先地位。我县今年也提出了力争五年内30%以上的合作社要达到省级标准的目标,所以我们就要在规模大、运行规范、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建立党支部,确保年内组建10个左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助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致富。希望上级领导对我们这方面的工作多关注、多指导、多支持。四是坚持开展“双找”活动(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通过佩戴党员徽章、评选党员示范经营户等形式,不断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在党意识。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篇3:大荔县财政工作报告

一、主要做法

大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镇财政所建设工作, 制定出台《关于加强财政所工作意见的通知》基础上, 明确了“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的工作要求, 大荔县财政局根据省、市“关于实施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以及“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先行试点、分步实施, 突出服务、强化监督, 真抓实干、注重实效”的基本原则, 及时制定了《大荔县基层财政所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建立了财政局相关股室包联制度, 围绕六个标准化, 量化、细化了30余项标准, 建立了由预算、国库、综改共同组成的基础设施购置、规划与资金保障机制, 确定了分期建设目标, 将城关、许庄、朝邑、双泉、两宜、官池、下寨、苏村、冯村等9个财政所确定为2011年首批标准化建设财政所, 其余9个财政所拟计划于2012年7月底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

(一) 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

总投资190余万元, 对首批9个标准化建设财政所的房屋、服务管理设施和办公设备进行了统一规划、修缮和购置。一是服务大厅初步实现标准化。大厅门头标识统一命名为“××财政所综合服务大厅”, 使用面积在40-65平方米, 大厅布局设计划分为办公区和便民服务区, 各种办公设备和服务设施配备一应俱全, 墙体布置了各项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和岗位公示牌, 方便群众办理业务, 实施监督。二是档案室配置达到了统一规范。配置了专用档案室、档案管理专用电脑、档案柜、装订机和消防器材等设施, 规范了门牌标识, 满足了档案管理要求。三是建立了宣传公示栏。在财政所和村委会醒目位置安置了财政政策宣传公示栏, 服务大厅统一安装了LED显示屏, 财政所院内设置了财政文化长廊。四是对服务大厅窗口及服务标识进行了统一规范。服务大厅统一设置“行政政法、教科文财务”、“村集体组织财务”、“涉农补贴、专项资金管理”、“两税、非税征管”等窗口, 窗口服务标识实行“一证、二卡、三告知”, 一证即窗口工作人员实行统一着装, 佩证上岗;“二卡”即工作人员岗位卡和便民服务联系卡;“三告知”即当场告知办事程序、条件和办理时限, 在大厅专设首问责任岗和服务台, 并设服务监督电话, 接受社会监督。

(二) 网络建设标准化

加强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手段。从2009年起, 县财政加大投资力度, 依托“金财工程”搭建乡镇财政信息建设平台, 通过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对网络建设开展了查漏补缺, 每个财政所配备了专用内网机和外网机, 使用统一的财政财务管理软件, 内网主要用于财政业务办理, 外网主要用于财政政策、信息查询和规定允许在外网开展的业务。逐步实现了县乡资金网上申请, 网上审批, 网上拨款, 网上记账, 网上监督, 实现了各级财政部门标准统一、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和上下贯通, 使信息系统在支撑财政资金监控、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 动态监控标准化

采取五项措施, 加强资金动态监管。一是建立完善的对账制度, 基层财政所与银行对账每月最少一次, 与县局和相关单位每季度最少一次。二是取消传统的手工记账, 统一使用区县电子一体化账务系统, 采用网络电脑记账, 建立了专项资金动态监管台账, 使所有财政资金全部纳入县乡联网动态监控范围。三是加强支付单据审核。基层财政所和县财政相关部门负责对各项支出原始凭证的要素和资金拨付进度进行审核,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 财政部门坚决拒付资金。四是加强专项资金依据查验。在专项资金领拨过程中, 由项目责任单位按照专项资金报账管理规定, 负责提供项目申报审批文件、项目施工合同、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经财政部门审核无误后, 将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单位或个人。五是加强账务审核。由综改办基层股对财政所账务管理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会计账簿登记、原始凭证要素、以及档案整理等。

(四) 业务管理标准化

主要是合理界定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 规范业务流程和强化资金监管三个方面。一是明确职能定位。新的基层财政职能包括:辖区内财源建设, 契税及耕地占用费征管, 非税收入征收、缴库与管理, 乡镇政府及中小学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 代理村组会计核算工作, 各项财政专项资金监管, 各项涉农补贴资金的管理发放, 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 各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 各部门债务管理及农村综合改革等共21项。二是规范业务操作流程。按照业务类型, 设计完善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业务流程、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业务流程、专项资金拨款业务流程、涉农补贴资金发放业务流程、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经费和业务收入缴拨业务流程等5项主要业务操作流程, 为确保管理有序, 运转高效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充分发挥乡镇财政就地就近监管优势, 运用会计集中核算、会计代理核算、资金专户监管等手段将上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下达到乡镇的各类资金、乡镇本级组织的收入和安排的支出, 以及村集体收入, 全部纳入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范围。

(五) 内部管理标准化

内部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岗位设置、制度建设和档案管理三个方面。一是改革管理体制、科学设置工作岗位, 明确制定岗位职责, 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在管理体制上对乡镇财政所实行垂直管理, 其人权、事权、财权由县财政局统一管理, 财政所名称由原来的“大荔县××乡 (镇) 财政所”更名为“大荔县××财政所”;乡镇财政所采取与县财政局相关股室基本对应的模式设置和命名工作岗位, 分设了财政所长、行政政法财务管理员、教科文财务管理员、社保财务管理员、涉农资金财务管理员、非税收入及票证管理员、税收征管员、资金管理员、国有资产管理员、微机管理员、档案管理员、村组财务管理员等12个岗位, 结合人员配置情况, 按照相关会计工作原则实行兼职, 根据12个工作岗位, 分别制订岗位职责及工作考评与奖惩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用制度管事, 用制度管人。结合工作实际, 统一制定和完善了《基层财政所长例会制度》、《首问责任制度》、《服务承诺与业务限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票证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机关财产管理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工作制度》、《考勤请假制度》、《值周员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等18项内部管理制度。三是加强和规范档案管理。加强和规范档案管理, 探索实施电子档案化管理的途径, 统一配置了档案管理所需要的各种器材和设备, 统一规范了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 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 形成了科学、规范、严格的管理机制。

(六) 队伍建设标准化

队伍建设的关键是最大可能地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我们为队伍建设标准化确定了以提高学历结构, 优化年龄结构, 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建立基层财政选人、用人和干部培训教育的队伍建设机制, 概括起来为“把好一个关口、实行两个奖励、建立四个常态化”。一个关口:把好财政所人员进门关, 规定财政所补充人员必须从具备大专以上财经专业学历中择优录用, 并配备一定比例的本科学历。两个奖励:奖励干部接受学历再教育, 奖励专业技术职称考试通过者。建立四个常态化:实行正副所长任用竞争上岗常态化, 以不断追求深度的干部专业技术培训常态化, 以开展“业务能手评选”、“赛账观摩交流”等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促进业务能力提升工作常态化, 以开展“树标兵”、“学先进”、“经验交流”和“主题思想教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和思想教育工作常态化, 把基层财政队伍建设成一支工作作风过硬, 专业技能过硬、执行政策过硬、新民爱民, 服务三农的队伍。

二、取得的成效

(一) 财务管理不断规范

通过实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和村组财务代理核算, 统一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 严明了财经纪律, 约束了非正常开支, 遏制了乡村财务收支管理中的失范现象, 运用现代管理软件优化了管理手段, 规范了会计核算程序, 统一了核算口径, 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 同时也减轻了部门和村组在财务管理中的负担;通过“一折通”、“县乡联网”和部门责任制管理, 规范了涉农资金管理, 有效预防了截留挪用现象, 保证了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使党的惠农政策得以落到实处;通过专户专账和各项资金动态监管制度的建立, 规范了乡村各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 保证了资金安全, 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在构建财政管理框架, 规范财政支出管理, 加大财政监管力度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二) 服务质量显著提高

通过大厅服务窗口、服务台、首问责任岗、公示栏、LED政策宣传、财政文化长廊等服务功能的构建, 以及财政干部为民服务理念的树立和文明服务行为的规范, 为乡村干部、群众和单位提供了周到、细致、便捷、温馨的服务, 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公共财政阳光的温暖。

(三) 干部队伍得到优化

通过撤乡并镇人员整合、正副所长竞争上岗、提前离岗退养、选派优秀年轻干部、以及干部培训教育等方法, 使基层财政干部的整体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根据乡镇规模的大小, 配备财政所人员7-10人, 平均年龄结构为35岁,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到80%以上, 每所中级职称人员平均达到2人, 实现了干部专业型向复合型的转变, 干部队伍出现了新气象。

(四) 基础设施明显改观

通过房屋建设、服务大厅、环境布局的统一规划, 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 办公设备和服务设施的现代化, 以及统一外观标识, 统一着装、统一佩证上岗, 形成了具有大荔特色的统一的乡镇财政管理模式。为农村公共财政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 部门协调配合和政府支持力度需要加强

随着农村综合改革和农村公共财政建设的深入推进, 财政投入农村的资金和项目日益增多, 管理涉及的部门多、环节多、政策性强、情况复杂, 有的部门有“利”则管, 无“利”则躲, 有的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 和财政部门形成“两张皮”, 建议上级政府及财政部门出台相关制度和政策, 相应将财政所级格升为副科级别, 规范、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 使各部门都站在全局的高度理解和支持财政工作, 真正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打造一个良好的乡镇财政发展软环境。

(二) 上级财政对乡镇财政建设的投入需逐步加大

大荔县是农业大县, 财政穷县, 县乡财政收入规模很小, 财源不足, 大部分乡镇没有收入, 对乡镇财政这个服务窗口无力进行投入, 再加上上级财政多年来对乡镇财政几乎没有投入, 致使乡镇财政建设滞后的问题较为突出, 建议上级财政部门对乡镇财政建设设立专项资金, 逐步加大对乡镇财政建设的资金投入, 投入方式可以实行基数加奖补的方式, 建立投入激励机制。

(三) 农村民主建设滞后形成对乡镇财政管理的瓶颈制约

目前由于农村干部的民主管理意识和群众的民主监督意识比较淡弱, 给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造成一定困难。不少人认为财政部门的工作就是拨钱和发钱, 而忽略了涉及复杂社会因素的监督环节, 像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环节都涉及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如果让财政干部既担当各项财政服务和监督, 又承担巨大的农村干部群众民主素质的培育工作, 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因此, 建议通过制定政策, 建立齐抓共管的农村民主管理机制, 使之超着循序渐进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 乡镇财政干部的服务意识需进一步提高

篇4:大荔县财政工作报告

在2017年中我市圆满完成了省级“四好农村路”的创建验收工作,新年新气象,我市在此基础上计划更进一步,争取完成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的创建工作,为此,我市农村公路管理站11名科室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在高怀刚站长的带领下对我省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大荔进行了为期俩天的学习、考察,从中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之处和可改进的地方,为我市创办工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

大荔县是我省首批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享有“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誉,该县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内容:

一、建设好。1.统一绿化,在主要道路和进村道路两旁统一建设为绿化带,绿化带规整美观,带内栽植了各种花草树木,高低有置、色彩缤纷。2.统一门面。所有县乡公路主干道俩侧统一修建为汉唐风格的仿古门脸,整体简洁大气独具一格,成为大荔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3.打造特色,在大潮旅游专线、沿黄观光路上建设了专门的公路自行车道路,把交通+体育的理念深入贯彻,有力地提升了大荔的知名度和影响力。4.统一安防,大荔县一应俱全的生命安全防护设施,科学合理的配置方式给我站一行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致认为大荔县的农村公路工作确实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值得学习借鉴。

二、管理好。1.加强路政管理。大荔县把全县分为东西南北四个片区,各个片区设置一个公路+环卫养护工区,统一配备巡查车与清扫车,道工一岗双责双筹,统一管理。2.开展路域环境治理。积极参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各类评选活动,以此为依托一步步加强路田分家、路宅分家等全路域治理。3.健全县、镇、村三级管理体系。全县做到了县有路政员、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爱路护路乡规民约制定率达到100%。

三、养护好。1列养率。以县养护中心为指导,以四个养护工区为依托的框架构成,将日常养护同清洁保洁工作相结合,100%精细化的覆盖了全县的县、乡、村公路的养护作业。2.信息化与机械化。为每台巡查车配备GPS定位设备,建成了农村公路养建管理平台。各站点配备了专业的道路清扫车,洗扫车,流动巡查车极大地促进了养护工作的专业化。

四、运营好。1.大荔县开通66条客运线路,设置候车厅108个以及多个公交站牌,使县、镇、村的通班率达到100%,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达到部颁AAAA级标准。2.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在全国率先建成“以县城为中心、以镇为站、以行政村为点”的三级物流服务网络。

通过俩天的学习、考察,我深刻认识到我市创建工作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也可以学习大荔县的先进模式,把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积极地推向市场,全市可合理划分为几个片区交由养护公司统一管理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工作,统一采购专业的养护机具等各种设备,从而大幅提升我市农村公路的专业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为我市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提供有力支撑,确保我市农村公路养管工作更上一层楼。

篇5:大荔县中医医院扶贫工作纪实报道

——大荔县中医医院扶贫工作纪实

报道:(马竹蕊

孙华山)

10月4日,是大荔县官池镇马一村村民李师全一家最为惊心动魄和最为激动的一天,这一天他们历经了人生中的大喜大悲,也感受了人间的温情。

原来是10月4日下午,官池镇马一村贫困户李师全正在家中,忽感到头晕脑胀、呕吐不止,家里急忙把病人送到县中医医院,当天下午刚赶上国庆节假日,值班的医生姬萌和张超见状,很快帮病人家属办好了急诊住院手续,推上病人进行了各项检查,并立即组织对病人进行了会诊,被确诊为脑出血,马上进行了急救治疗,住进了扶贫康复病房,在得知患者家庭困难的情况后,急诊科主任张水萍组织医护人员纷纷解囊相助,为她家捐献了500元救济款,缓解了燃眉之急,一家人激动的直落泪。

李师全老人家有2女1子,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已经结婚,留下一个小孙子,孙子的花销平时由他和他老伴管,老伴因受过刺激,精神上有些迟钝,生活的重担就都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这次得病,让他们家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在院期间,县中医医院的医护人员给予了他们生活上的照顾,并安排人员打水买饭,进行精心诊治和护理,使老人的病情很快得以恢复。

老人的女儿李大燕告诉记者,10月19日,他父亲出院,住院共花了8000多,自付了不到300,这对于像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惊喜。李大燕说,这些天她感受最多是大荔中医人的真心和温情,以及党在扶贫政策带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实惠,让他们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有了生活的希望。

然而这只是大荔县中医医院在开展健康扶贫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大荔县中医院按照卫计局开展“千名医生包联救助因病致贫家庭”活动中,落实包联领导、包联医生、包联护士,实行一站式报销服务,实现救助对象和包联医生面对面无障碍沟通,截止12月1日,已有贫困户2100人得到住院治疗。同时,医院还组织医护人员多次下乡开展大型义诊和咨询活动,义诊咨询达到4000余人次。

上一篇:组装小书架教学设计下一篇:公交站亭施工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