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重点项目办公室2010年工作总结

2024-04-07

大荔县重点项目办公室2010年工作总结(通用9篇)

篇1:大荔县重点项目办公室2010年工作总结

大荔县重点项目办公室2010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重点项目办公室在经发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兄弟单位的紧密配合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主线,全力加大建设项目力度,加强前期项目储备,不断提升项目前期工作水平,实现建设项目与前期项目有序衔接、滚动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2010年工作回顾

1、市县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2010年全县共确定重点建设项目49个,总投资67.4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13亿元,截止11月底完成投资28.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0%,预计12月底完成投资3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5%。其中:11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6.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14.125亿元的118%,预计12月底完成投资1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7%;38个县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12亿元的100%,预计12月底完成投资1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7%。

11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分别是:(1)大荔县紫阳集团20万吨小麦淀粉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000万元,目前完成投资21000万元,正在建设生产车间、成品库及配套设施工程,部分自制设备已加工安装到位;(2)大荔县世纪嘉园商住小区建设项目,总投资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00万元,目前投资9000万元,完成主体工程;(3)大荔县盛世名珠酒店建设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年度计划投资5000万元,目前完成投资6500万元,建成主

体框架25000平方米;(4)大荔县成泰电动卷帘机及炊事机械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000万元,目前投资8000万元,一期建成投产;(5)大荔县大华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亿元,目前完成投资1.15亿元,建成通车;(6)大荔县鸿基新天地综合市场建设项目,总投资1.3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000万元,目前完成投资9000万元,正在建设主体工程,完成建筑面积70000平方米;(7)大荔县蔡伦纸业生产线项目,总投资3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亿元,目前完成投资5.2亿元,落实建设用地3000亩,完成10000平方米加工车间和库房,2000平方米餐厅和10公里低压线路、厂区道路及供排水配套等;(8)大荔县棉花加工仓储物流配送基地项目,总投资3.54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25亿元,目前完成投资24000万元,改造5条棉花加工生产线,正在改扩建棉花仓储库;(9)大荔县鑫美建材城建设项目,总投资1.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亿元,目前完成投资8900万元,正在建设主体工程;(10)大荔县润泽金地房地产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亿元,目前投资8600万元,已完成建筑面积43000平方米;(11)大荔县金盾纺织技改扩建项目,总投资6.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亿元,目前完成投资8500万元,购置安装部分设备。

38个县级重点建设项目中锦华世纪家园建设项目、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秦浙针棉市场建设项目等22个项目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大荔县2010年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大荔县商贸产业园道路建设项目、大荔县同州春天建设项目等12个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其余4个项目正在积

极衔接协调,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2、项目资金争取情况

今年共争取农林水利、城区配水管网以及垃圾污水处理等项目40个,批复总投资16703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5499万元,省级配套861.4万元,县级配套1285.2万元,自筹资金6127.39万元。截至目前,资金到位11282.6万元,中央资金到位5074万元,地方配套561.4万元,配套资金5997.59万元,已完成投资10661.3万元。

3、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情况

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效率推进,狠

抓领导、宣传、管理三到位,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一是检查验收2008年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26个,总投资206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153万元;二是检查验收我县2008年步昌乡和范家镇裕西村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2个;三是下达实施2009年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计划34个,2010年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计划23个,其中:2009年工程总投资356.6万元,国家以工代赈资金273万元。2010年工程总投资222万元,国家以工代赈资金185万元;四是在认真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上报了2010年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建议计划。

4、规范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能

2010年,我们以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为宗旨,以“硬作风、优服务、高效能、佳形象”为目标,着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全年共上报实施方案8个,初步设计方案22个,可行性研究报告5个,项目建议计划及投资计划报告12个,项目整改自查报告8个,资金申请报告6个,项目备案61个,总投资11.82亿元。

经过辛勤工作,我们在争项引资,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审核备案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但与当前形势相比,我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工作力度还不够大,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还不够充分,因此,我们将努力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决心、有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二、2011年工作计划1、2011年市级重点项目初步计划

2011年我县初步拟定市级重点项目33个,总投资151.11亿元。其中重点建设项目18个,总投资94.8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8亿元;重点前期项目15个,估算总投资56.22亿元。

2、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一是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包联项目制度和部门项目代理制度,加大对重点项目的督促检查和协调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确保重点项目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二是切实做好2010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天然林资源保护项目、农村户用沼气及农村人饮项目的审批,并指导、监督农林水等部门的工程实施。三是抓好2010年和2011年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和后期管理等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切实改善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3、继续加大争资金争项目工作力度

2011年,我们将把争项引资摆在各项工作的最突出位置。一是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筹备策划包装一批投资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及时向上申报;二是努力拓

宽争项引资渠道,建立工作激励机制,巩固和新辟向上联系的工作领域、层次和关系,做到快速链接,超速回应,为继续争取上级更大的倾斜扶助和支持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机遇,认真做好涉农项目策划上报工作,保持涉农项目投资较快增长。

4、抓好项目建设的全程管理

抓住新形势下项目工作的重心,确保项目建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科学实验的总体规划指导下,有步骤、分阶段、严管理地逐项实施。坚持“突出重点,协调配合”的原则,把城市供水、垃圾处理、以工代赈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的基础,狠抓工作落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力争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创出成绩,为构建富裕、和谐、文明的新大荔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0一0年十二月十四日

篇2:大荔县重点项目办公室2010年工作总结

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的通知

龙政办〔2010〕12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根据省政府《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意见》(闽政[2009]16号)、《2010年度闽江、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闽政办[2010]125号)和龙岩市《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龙政综[2009]276号)要求,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重点流域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的《龙岩市2010年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龙岩市2010年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

龙岩市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年五月

一、总体目标

力争2010年底前,流域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工业污染全面稳定达标排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水平。全市各重点流域省控监测断面及交界断面水域功能区达标率具体目标为:①九龙江北溪流域省控断面及交界断面水域功能区达标率达85%以上,主要支流与干流汇入口水质达标率达70%以上,中心城市内河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达60%以上。②闽江流域沙溪连城段省控断面及交界断面水域功能区达标率达90%以上。③汀江流域省控断面和县际交界断面水域功能区达标率达95%以上。④龙岩中心城市、县(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达95%、90%和85%以上。

二、重点任务

1、扎实推进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重点抓好禁养区养殖场关闭拆除和禁养区外养殖场的治理工作,严密防止“回潮”、“反弹”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市畜禽养殖场动态数据库,进行规范管理,促进全市畜牧产业有序发展。研究建立全市畜禽养殖年审制度,严格控制养殖规模,加强排污监管。对外排污水的,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依法征收排污费。严

格依法行政,对达不到治理验收规范要求的,或者业主疏于管理导致污染物超标排放的,严肃查处,限期整改,到期整改不到位的责令关闭拆除。加强全市新建养殖场监管,对未经审批兴建养殖场的,一经发现立即组织强制拆除。

2、从严控制工业污染排放。继续严格控制新、扩建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的项目,禁止在九龙江北溪、西溪流域范围新、扩建造纸、制革、电镀、漂染行业和以排放氨氮、总磷等为主要污染物的工业项目。严格控制在闽江流域两岸新、扩建制浆造纸、制药、印染、制革、电镀、农药、铅锌采(选)矿、化工、氟化工等重污染项目,以及利用阔叶林为原料的木材加工等资源消耗型项目。落实全市重点流域工业企业氨氮减排计划。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评审批和“三同时”制度管理,对未经环评审批或未落实“三同时”制度的新、扩、改项目,责令停产停建;对无污染治理设施或已配套治理设施但不达标的企业,责令停产,限期治理,逾期未达标的予以关闭。继续推进石板材产业综合治理,实施差别电价,规划建设集中加工园区。2010年底前未建成集中治理设施的集中加工区域或未搬入园区的建筑饰面石材企业,由当地政府予以关闭、拆除设备、断水停电。加快全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10年底前县级以上工业园区建成并投运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或将污水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3、加强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抓好各县(市)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工作,督促各地不断完善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确保负荷率达60%以上。动工建设龙岩市污水处理厂二期(5万吨)工程建设。着手开展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化、小型化治理工程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程。加快龙岩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步伐。加强对各县(市)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处理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按省、市政府部署继续推进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完善乡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全面建立乡村保洁员制度。

4、保障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继续推进县、乡饮用水源保护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完善各级保护区围网、标志牌、隔离网建设。完善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全面完成长汀县城饮用水源上游七古村、正平村的居民整体搬迁工作。加快规划实施黄岗水库上游永定县增坑村居民的整体搬迁和库区周边违法建筑物的拆除工作。

5、强化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继续开展矿业清理整顿,加强禁采区矿业开发监管,落实持证矿区生态恢复治理方案和环评审批要求。加强流域范围内“青山挂白”治理。落实流域一重山生态林建设与保护规划,强化封禁和管护措施,禁止种植巨尾桉,逐步减少林事施用化肥、农药。加强河砂开发利用监管,禁采区内严禁采砂活动,严厉打击超量开采、盗采滥挖河砂等违法行为。继续暂停审批新建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开展九龙江

流域水电站清理整治工作。落实最小下泄流量在线监控制度,按省政府部署在2010年底前完成各流域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在线监控设备安装任务。加强沿江沿河保洁,研究建立水域保洁长效机制。科学规划、合理控制水产养殖,制定各流域重点库区水产养殖规划,对超过规划控制总量的,在2010年底前削减到位。

6、加强藻类防控。完善全市水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发生水环境污染事件时处置工作有序稳妥推进。同时,做好人员、物资、技术储备、准备工作,确保一旦发生重大水体污染事件时,能够及时化解危机,保障下游群众饮用水安全。

7、加强各流域水质日常监测监控。定期开展省、市、县控断面水质监测工作。强化枯水期、重点河段的加密监测监控工作。加强对水质监测数据的科学分析工作,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能够及早预判,及时预警。继续开展九龙江流域乡(镇)交接断面监测考核工作,研究部署其他重点流域、支流监测考核工作。加强水质监控中心联网建设,实现流域内重点工业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情况的实时监控,实时传输。

三、保障措施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强化“一岗双责”制度,进一步明确水环境保护各级各部门职责,调动各方参与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省、市、县督查组工作职责,加强对各级各部门整治任务落实情况的督查,必要时开展约谈和行政问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部门职能分工,分解落实整治责任制,将综合整治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当地政府政绩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分解落实任务,确保工作到位,力度不减,目标不变,要求不降,思想不放松,措施不减弱。继续实施断面水质责任制、督查核查机制、项目化运作机制、流域整治保证金制度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促进流域水环境整治工作的常态化、持续化,保障全市水环境安全。强化对2009年未完成项目和2010年度整治项目的督促检查,确保整治工作有序进行、按期完成。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每月10日前向市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市环保局)报送上月工作进展情况,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上报。

2、进一步强化行政监察力度。市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流域污染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市监察局、效能办、环保局负责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对整治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考核,考核结果列入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未完成治理任务以及在整治过程中失职、渎职的地方政府、部门以及责任人,由监察部门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3、进一步依法依规整治环境违法行为。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

政府组织开展《水污染防治法》、《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对发现的各类环境违法问题予以严厉查处。

4、进一步强化经济激励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和属地管理的原则,设立辖区流域整治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坚持多方位筹集整治资金,及时申报、积极争取中央、省级专项资金和污染防治资金支持,落实当地配套资金投入,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完善重点流域水环境工作考核保证金制度。加强整治专项资金使用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效益。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沼气发电、畜禽粪便资源化、石材废渣综合利用加工等项目享受循环经济项目同等优惠政策。乡镇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工业开发区污水管网建设享受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同等优惠政策。

5、进一步加强协作联动。各县(市、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加强对辖区流域污染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各级、各部门要协作联动,合力推进整治工作开展。加强指导和督促,决不允许推诿扯皮、不负责任行为。加强与上级领导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兄弟地市的技术、资金支持。

6、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整治良好氛围。应用各种手段积极调动流域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群众参与水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综合整治的良好氛围,形成综合整治合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邀请各级人大、政协对整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整治氛围。

附件:龙岩市2010年九龙江、汀江、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项目表 2010年龙岩市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项目表.doc

篇3:2010年大荔县棉花生产探讨

1 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棉花生产资料大幅涨价、棉花管理繁琐费事、收购秩序混乱、机械化程度低, 加之品种多乱杂、多年连作、病虫害加重、收益小, 极大地挫伤了棉农植棉的积极性, 导致大荔县棉花种植面积近2年出现下降趋势。

2 形势预测

2.1 2010年生产价格

虽然2010年棉花生产仍处于低谷, 但受棉花产量减少、纺织需求增加以及新疆棉外运困难等因素影响, 国家及时加大了抛储数量, 并增发进口棉配额, 以保障纺织企业用棉;同时“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棉花政策, 要求“做好调控预案、支持优势产区、扩大高产创建规模、加大力度建设仓储设施”, 这些有利因素为稳定大荔县棉花生产提供了良好时机。预计2010年新棉上市328级籽棉价格在5.6~8.0元/kg之间浮动。

2.2 2010年气候特点

据气象部门预报, 2010年的气候条件对棉花生长发育较为有利, 降雨总量正常略少 (430~500 mm) , 春季无低温冷害出现, 终霜冻将于3月下旬后期结束, 比常年略偏早;初霜期将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出现, 接近常年。在棉花播期降水偏少, 第一场≥20 mm的透雨出现日期预计在4月上旬至中旬初期, 气温较常年同期正常略偏高, 5cm地温稳定通过12℃在4月5日前后, 通过15℃在4月15日前后, 与常年接近。5月平均气温为20℃左右, 较常年接近, 有利于棉花壮苗早发。6—8月降水偏多, 盛夏有15 d左右的伏旱期, 出现日期接近常年同期。9—10月有弱秋淋, 但对棉花的影响不大。综合评价预计2010年大荔县棉花生产为平年年景。

2.3 2010年病虫害发生趋势

根据资料调查, 2010年棉花病虫害发生特点为:棉花苗病中度发生, 苗蚜偏重发生;伏蚜和棉叶螨中度至偏重发生;棉铃虫中度至偏重发生;枯黄萎病中度至偏重发生, 棉盲蝽偏重发生。

3 栽培措施

3.1 轮作倒茬, 深翻改土

由于大荔县棉田耕层普遍变浅和棉田连作时间长, 所以对3~4年没有深翻的棉田应进行深翻, 耕深25~30 cm[1]。连作5年以上的棉田和枯黄萎病较重的棉田都应进行轮作倒茬。

3.2 品种选择, 种子处理

优良品种是夺取棉花优质高产的首要因素。2010年大荔县棉花种植以中棉所41为提高品种, 中植棉2号为骨干品种, 鲁棉研21、鲁棉研28、鑫秋一号为搭配品种。尽量选用“高巧+苗圣”或“适乐时+锐胜”拌种的包衣种子, 毛籽必须选用“呋喃丹+50%多菌灵”或用“高巧10 g+苗胜10g (适乐时10 g) ”拌5 kg棉种进行“两剂”拌种, 以达到壮苗早发。

3.3 精细整地, 适期播种

播种前15 d左右浇口墒水, 待分墒后及时浅耕细耙, 对杂草较多的田块, 用氟乐灵或乙草胺除草剂1 050~1 125m L/hm2对水300~450 kg/hm2喷洒地面, 做到上虚下实, 底墒足, 口墒饱。进入4月, 抓冷尾暖头, 按照“墒到不等时, 时到不等墒”的原则抢时播种, 因地制宜, 灵活掌握。盐碱地、下温地可适当推迟5 d左右播种[2]。

3.4 合理密植, 规格化播种

根据品种特征特性和地力、水肥条件合理密植。高水肥田块一般留苗5.25万~6.00万株/hm2, 中等肥力留苗6.00万~6.75万株/hm2, 水肥条件差的留苗6.75万~7.50万株/hm2, 大株型品种株数可适当减少。同时提倡宽窄行种植, 宽行90~120 cm, 窄行40~50 cm, 播种深度一般在4 cm左右, 要求均匀一致。

3.5 平衡施肥

在全生育期内需肥量呈现出“少-多-少”的动态变化规律, 即出苗至现蕾期 (4月10日至6月5日) 少, 现蕾至开花期 (6月6日至7月1日) 需肥量迅速增加, 开花至吐絮期 (7月2日至8月15日) 需肥达到最高峰, 吐絮至收获期又逐渐减少, 因此应轻、偏或不施苗肥, 稳施现蕾肥 (追施氮肥, 但时间不宜过早, 宜在盛蕾期进行) , 重施花铃肥 (开花后7~10 d追施尿素150~225 kg/hm2) , 补施盖顶肥 (进入吐絮期追尿素45~75 kg/hm2) , 还可结合治虫进行叶面喷肥。

3.6 科学化控

第1次盛蕾期 (出现4个果枝) 用98%缩节胺4.5~7.5g/hm2, 初花期、花铃期、打顶后10 d分别用缩节胺15~30、30~45、45~75 g/hm2。

3.7 整枝打顶

根据“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原则, 常规棉单株留果枝14~16个, 杂交棉留果枝16~18个, 一般在7月15—20日前后打顶, 其次应将主茎和果枝叶腋处长出的赘芽、疯杈及时抹掉, 同时还应打掉下部主茎老叶, 从而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3.8 病虫害防治

坚持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 对所有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3,4]。

参考文献

[1]陆学云.棉花栽培中全程化控实用新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5 (5) :24-25.

[2]王连平, 王汉荣, 茹水江, 等.芦笋田杂草及地膜覆盖除草作用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06, 18 (4) :126-128.

[3]赵丽芬, 李增书, 张寒霜, 等.棉花黄萎病种质资源鉴定及抗性品种选择[J].华北农学报, 2007, 22 (10) :254-256.

篇4:大荔县重点项目办公室2010年工作总结

一、2009年节能形势好于去年,年度单位GDP能耗下降率有望超过5%

继2006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79%、2007年下降4.04%、2008年下降4.59%后,2009年上半年累计下降3.35%,降幅同比提高0.47个百分点。2009年度单位GDP能耗下降率有望超过5%。主要依据如下:

(一)工业能源效率水平持续提升

今年上半年,主要耗能行业增加值能耗普遍下降,如有色金属行业下降19.59%,化工行业下降15.16%,纺织行业下降11.45%,钢铁、建材、电力和石油石化行业降幅在8—9%之间,煤炭行业也下降了近4个百分点。在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企业的25个重点耗能产品中,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7.69%,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72%,火电发电煤耗下降1.49%,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下降9.35%,吨原油加工综合能耗下降0.92%,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0.95%,单位乙烯生产综合能耗下降1.02%;在108项单耗指标中,有80%呈下降趋势。工业能源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工业领域能源效率水平的提高,对降低单位GDP能耗有较大推动。

(二)结构调整继续保持转好走势

上半年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今年1—7月,除建材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外,冶金、电力、石油、煤炭、化工和造纸行业的增加值增速均低于工业增加值7.5%的增速,且增幅回落明显(见表1)。

2009年1—7月主要高耗能产品产量除水泥、生铁、钢材和纸及纸板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较快增速外,乙烯、十种有色金属等一些高耗能产品产量出现负增长;除水泥外所有高耗能产品产量增幅比去年同期明显回落。主要高耗能产品产量明显回落,有利于工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

(三)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转向高附加值行业和第三产业,有利于结构节能

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制造业的分布看,今年1—7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制造业中高附加值行业的增速普遍快于制造业平均水平(见表2),特别是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医药制造业的投资增速较快,有利于工业内部结构调整。

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分布看,以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金融和科研及技术服务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明显加快(见表3),同时采矿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投资增幅明显回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更多地投向高附加值工业行业和第三产业,无疑地将推动结构优化和社会能源效率水平的提升。

(四)相继出台财政补贴政策和适时启动社会节能工程,发挥了拉内需、促节能的效果

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继续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1.2亿只节能灯;财政部支持在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采取财政补贴方式,鼓励在公交、出租等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出台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对高效节能房间空调器进行财政补贴等大型社会节能工程,既拉动了国内消费,也提高了节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增强了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对完成今年节能目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国内外经济复苏形势仍不明朗,不排除经济再次出现波动的可能性

今年1—7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32.9%,比去年同期高了5.6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7.6%,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从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看,截至2009年8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2.4%;从30种主要工业品出口量值统计数据看,除食糖的出口数量和金额均呈增长态势外,其他主要出口工业产品的金额均呈现负增长,绝大多数产品出口数量也呈负增长态势。上述数据说明,我国上半年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尚未恢复,内需对GDP的贡献仍较弱,我国经济重新回归高位增长,且做到投资、出口和内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态势还不明朗。从全球经济复苏形势看,美国尽管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造成金融危机的主要问题如信贷监管、美元贬值等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不排除会出现再次经济动荡的可能。如果经济再次动荡,无疑将再次给节能减排带来压力。

(二)经济发展模式尚未得到显著转变,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我国目前出现的经济增速放缓不是金融危机造成的,更不是单纯输入型经济困难,而是长期以来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集中反映。但在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压力下,各地“保增速、促内需”的主要手段还是依靠上技术成熟、投资大、见效快的重化工业项目;有些地方还擅自出台了一些高耗能行业电价优惠政策;为了追求本地经济的触底回升,不惜重开已关停的落后高耗能生产能力。这种做法加剧了结构不合理矛盾,迫使优化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的进程放缓,不利于结构节能。

(三)经济复苏措施最先拉动的仍然是高耗能行业,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压力增大

中央政府拉动内需的4万亿投资,以及由此撬动的大量社会投资,无疑地对应对经济危机和实现今年GDP增长8%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不可否认的是4万亿在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灾后恢复重建、廉租住房和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以及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等主要领域的投入,将最先拉动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的复苏。目前,钢铁、有色、建材以及化工四大行业已经出现了显著回暖。今年7月份,钢铁、水泥和10种有色金属的单月产量均达到近年来高位。水泥今年1—7月份产量已经达到8.78亿吨,比去年同期的7.68亿吨增加了1.1亿吨;钢材产量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600万吨。高耗能行业的率先复苏和快速增长,将给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带来巨大压力。

三、关于2010年节能工作重点的建议

“十一五”前3年完成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0.1%的进度目标。如果2009年单位GDP能耗能够实现下降5%的目标,那么201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必须达到6.35%,才能实现“十一五”末期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据此,对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基本估计:今明两年继续努力基本可以完成“十一五”单位GDP能耗下降18%的目标;如果进一步加大节能工作的力度,才有可能实现节能20%的目标。为此,建议2010年节能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以科学发展为核心的年度GDP增长目标值,推动结构节能

理性应对“转型挑战”,如果说因结构调整不可避免造成的经济增长回落是一个必须经历的阵痛过程,就应该避免“长痛”而选择“短痛”,适当降低年度GDP增长速度的预期,引导地方摆脱“惟GDP增长”的发展理念和做法,为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积攒后发优势留出空间。

(二)尽快将中央引导性投资由以基础设施为主转向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正确认识中央拉动内需投资的作用和效果,及时转变投资方向,引导社会资金尽快投向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推动节能技术和产品研发、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为扩大内需、开拓市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走出一条新路。

(三)继续完善和执行节能目标评价考核制度

连续实施两年的省级政府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评价考核工作,大大提升了地方政府对节能工作的重视程度,推动地方建立起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工作体系和机制,提高了政府节能管理能力,锻炼了一支打硬仗的队伍,成为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最有效支撑手段。明年要继续实施节能目标评价考核工作,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地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落实奖惩措施,建立主要行业、部门完成节能目标评价机制,切实保证“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实现。

(四)落实奖优罚劣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冲刺年,建议重视和做好表彰先进、曝光落后、惩处违法行为的工作,鼓士气、扬斗志,强抓节能不放松。

(五)尽早制定“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保证政策的延续性

持续降低单位GDP能耗,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速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尽快制定“十二五”节能目标,引导地方和部门及时制定节能规划,持续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篇5:办公室2010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办公室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2010年,公司内管工作将顺应集团战略调整,定位于产业研发和投资管理,办公室2010年度将以此战略目标为切入点,围绕业务工作之需,着眼自身缺失之处,系统提升投资能力建设和部门综合能力。

1.财务预算管理:严格执行公司预算和财务相关规定;与财务部配合,结合行政管理费用预算,本着实事求是、增收节支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并把控(预算)管理费用。

2.制度管理:修订完善管理制度及办公室工作手册,藉此进一步梳理相关业务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思考如何改进和完善制度检查工作及监审工作方式方法,使公司内部制度检查(自查)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绩效管理:依照集团2010年度绩效管理方案,及时制定公司的绩效管理方案,按时保质完成公司、部门年度绩效目标的制定及个人绩效手册的制定;结合公司管理模式及人员搭建状况建立符合公司实际运作状况的绩效考核架构;就如何改进2010年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思考,并就年度经营管理目标制订情况分别与各单位沟通,以推动绩效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开展。

4.人力资源管理:顺应集团的战略调整,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制定明确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通过培养能力和引进能力等手段,尽快提升公司投资能力;及时引进业务急需的专业人才,特别是业务一线相关专业人员和骨干人才,力争完成年内各部门、各单位所需人员的招聘工作;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合理调配公司定编、定岗、定员方案并严格执行。

5.企业文化管理:打造公司核心能力建设,制定具有阶段性特征并操作性强的企业文化宣导方案;积极支持集团内刊建设,重视并持续发挥其导向作用。

6.法务管理:注重法律风险的防范,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跟进并指导各参(控)股公司相关部门认真、严格执行集团合同管理工作等法务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

7.行政后勤:进一步增强对业务工作的有效支撑,做好相关后勤保障工作,关注业务人员生活及思想意识,提升人性化诉求;加强“精细化”管理要求,系统提升后勤管理水平。

8.部门建设:根据办公室部门职责,制定岗位规划并逐项实施;加强部门内部管理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系统提升部门绩效和员工综合能力;关注行业主管部门相关政策信息,提高办事效率。

9.参(控)股企业管理:对参(控)股公司的办公制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后勤等起到有效支持和督导作用,并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充分发挥地区管理总部这一管理平台的作用;加强与相关单位、部门的沟通交流,多征求被服务对象的意见,及时调整工作方法,使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取得更好的效果;推进并协助各参(控)股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等各项事务性工作的正常开展。

篇6:中心办公室2010年工作总结

紧张而忙碌的2010即将过去,一年来,中心办公室在中心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自治区卫生工作精神,紧紧围绕中心2010年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办公室的枢纽、保障作用,为总体工作计划的实现发挥了作用,现将办公室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办会、办文和办事工作。关于办文工作,我们克服人少文多的实际困难,完成中心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以及各种会议大量的材料、领导讲话和各种计划、总结等,形成正式文件的就有300余件,较为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关于办会,全年圆满完成全区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会议暨业务骨干培训会议、全国卫生系统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座谈会及启动会、各种工作会议20余次。关于办事,主要是督促检查中心各项部署的彻落实情况,及时传达领导指示,反馈各种信息,保证全中心上下政令畅通。全年共收到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和卫生厅等来文共963件,及时呈送主要领导,并按领导批示做好相关工作的安排、督促和落实。全年没有出现重大失误。

二、做好各种临时重大工作。今年涉及全局的大事多,如绩效考核、对口援疆、卫生部领导调研等等,这些工作任务量大、工作繁重、责任重大、涉及面广,为保证高质量完成这些工作,中心领导将重任放在了办公室,办公室全体同志没有怨言,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信任,也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工作的能力。

三、做好上级及相关单位考察调研等接待工作。今年共接待上级领导考察调研10余次,期间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部长陈竺、军事医学科学院贺院长分别于7月、11月来中心

考察调研,对我们做好工作增添了信心;中心还接待相关单位考察交流100余人次,圆满完成了全区15地(州、市)疾控中心及部分县(市)绩效考核工作考察学习的接待任务。

四、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今年,办公室建全了档案收集归档制度,各科室的2009年各类文书及时收集、归档,共计2000余份;按照卫生厅要求,完成《自治区档案事业发展基本情况调查表》、《民生档案调查表》的填报工作;克服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的困难,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档案文件进行重新装订,以85分的良好成绩通过自治区档案局行政执法大检查。

五、做好中心节假日及行政值班安排工作,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六、做好其他事务服务工作。加强印章管理,严格执行盖章登记制度;承担中心130余部电话的管理、中心各类书报杂志的分发、证订,电子大屏信息发布和维护工作;承担中心各类文书资料的打印、复印工作;为相关人员出具证明等。

七、做好信息宣传和外事工作,编辑疾控信息8期,办理出国人员14人。

八、做好中心保密管理工作。接收机要文件50余件,按规定范围传阅。

九、做好预防学会日常管理工作。

篇7:区委办公室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热忱帮助下,区委办公室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全面加强业务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市联建共创工作先进单位、机要保密工作先进单位;全区新农村建设帮扶先进单位。办公室两人次被评为全市调研工作先进个人、全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

一、围绕“献出良策”,进一步提升参政设谋水平一是着力搞好调查研究。区委办公室紧紧围绕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重要领域,精心选择调研课题,积极创新调研方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区委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一年来,共完成调研究文章四篇,其中《浅析如何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重点工程建设中的作用》被评为全市重点调研究课题三等奖。

二是着力抓好督促检查。坚持把加强督查工作、推进区委决策落实,作为维护区委权威、确保政令畅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去年以来,按照“有督必严、有查必实、有办必果”的要求,围绕上级重要决策部署、领导批示督办事项和

会后各个环节工作流程,做到了工作不漏项、协调不脱节。一年来,共主办和协办各类会议130余次。耐心做好信访工作。对全年来区委上访的几十批人员,做到耐心接待,及时协调,控制事态,化解矛盾,维护了区委机关正常工作秩序。带头做好中心工作。区委办公室作为区委综合服务部门,能否带头做好区委各项中心工作,直接影响区委决策部署整体推进和落实成效。因此,区委作出的决定,我们立即执行;区委部署的任务,我们坚决完成。对联建共创、新农村建设、违法违规建房巡查和调查摸底等中心工作,做到有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三、注重“突出特色”,进一步提升对台工作质量 以***道教文化论坛、**经贸交流洽谈会等为平台,突出道教文化特色,加强与台商的联络交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对台招商、亲商、安商工作。认真做好台胞台属服务工作,接待台胞返乡探亲、台属政策咨询20余人次,帮助生活困难台属解决就业、就学等问题10余项,受到了台商、台胞、台属的一致好评。

四、立足“树好形象”,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一是抓思想教育。要求办公室每一位成员,自觉把办公室工作作为一项使命来对待,把“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融入到工作岗位,安心、扎根于办公室工作。

二是抓业务学习。要求办公室每一位成员,自觉把办公室业务作为一门学问来钻研,做到先学一步,多学一些,深学一点,努力掌握本职工作的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全面提高业务工作能力。

三是抓作风建设。大力倡导“以室为家”、“埋头苦干”的作风,坚持干部作风建设“五不准”、“六不让”,“说话让人相信,办事让人放心,服务让人满意”成为办公室全体同志的努力方向和自觉行动。

篇8:大荔县重点项目办公室2010年工作总结

做好2010年的科技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和北京市“两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任务,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着重抓好“加强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六大重点工作。

重点1加强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完善政府对科技工作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服务职能。

建立首都科技创新合作新机制。发挥和整合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强化与首都资源的融通和融合,探索研究建立由全市和国家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首都科技创新协调机构,在做好为中央单位服务的同时,充分利用中央在京资源,整合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科技创新战略,集中力量、集成资源,形成目标统一、协同配合、分工协作的科技工作新格局。

完善科技创新的法规与政策体系。围绕“科技北京”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和评估研究,加强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力度。做好《北京市技术创新条例》立法调研工作,争取尽快列入市人大立法计划。引导科技研发机构在京聚集发展,提高研发机构的创新能力。围绕中关村示范区建设、重点功能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等主题,开展前瞻性科技政策研究。完善北京市与中科院开展“院市合作”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完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接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实行重大项目市级领导领导责任制,加强专项之间的协调衔接,加强专项实施的全过程监督评估。继续把扩内需、保增长的任务作为重大专项实施的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各关键技术之间的系统集成和产品创新,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加强应用示范和市场推广。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和产业技术联盟承担专项的产品开发和产业化任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

开展“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在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科学客观的检查评估,形成关于首都科技发展情况的基本判断。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总体部署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重大专题研究,确定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和路径选择。完成“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在发展思路上有新的突破,充分发挥战略研究对于科技发展的决策支撑作用。

重点2充分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示范带动效应

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政策衔接和部门联动,强化政策创新和金融支持,强化资源整合,强化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自主创新示范区。

深化推进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工作。争取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优先将相关政策的先行先试放在中关村示范区,开展探索、总结经验和示范推广。深化股权激励、科技金融、工商管理、社会组织等改革试点,积极争取更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打造“中关村板块”。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试点工作力度,全年完成40亿元政府采购任务。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聚集发展,发挥好创业投资基金的作用,逐步完善覆盖技术创新全过程的金融服务体系。

吸引和集聚更多的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及时了解和掌握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人才情况,制定有足够吸引力的政策,积极吸引更多的优秀创新人才尤其是产业领军人才到中关村创新创业,重点吸引一批一流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科技企业家和高科技创业团队,建设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型研究机构,力争通过引进一批优秀人才团队,带回一批高科技专利,造就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项目,带动相关产业的跨越发展。

重点3推动一批科技成果研发和产业化

建设一批科技产业化基地

加快培育一批新兴产业

抓好一批具有重大技术突破、产业引领作用和规模化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深化科技资源招商工作,加快建设“两个聚集区”,即: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推动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培育发展纯电动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高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尽快形成产业化规模。

加快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运营。重点开发纯电动小轿车、纯电动环卫车、纯电动大客车及混合动力大客车四类新能源汽车。围绕纯电动汽车整车和电机、电控、电池、电动转向、电动制动、电动空调等关键零部件,加快样车研发、试制和可靠性试验,确定生产工艺流程,建立关键部件的标准和测试规范,形成上下游的产业链。加强充电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区域化的纯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网络。选择远郊区县作为纯电动出租车示范运营区,探索市场运营模式。

加快生物医药重大品种产业化和高端诊疗设备制造。加快编制和实施“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努力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产业链条。推动恩度Ⅱ、脑起搏器、电磁刀等一批重大医药产品的产业化,做强一批重点企业,吸引一批优秀品种(企业)在北京落地。围绕搭建研发技术平台、构建研发服务体系构建、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大品种工艺改造和提升等重点任务,加快建设北京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攻克大功率高频×射线机、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等诊疗器械产业化关键技术,建设医疗器械研发检测验证与信息服务平台。

加快新能源关键成套装备的产业化开发。开展太阳能电池制造成套装备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太阳能电池重大设备产业化关键技术,形成100兆瓦级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能力。开展大功率风机整机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完成5兆瓦级风电整机制造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研究,形成年产200套以上风

电整机的产业化能力。开展生物质资源在新农村应用中瓶颈技术研究与示范,提高生物质资源利用水平。

加快节能环保新型材料的产业化开发。开展基于纳米技术的绿色制版产业化联合攻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制版成套生产技术,建成年产150万升级纳米复合转印材料、600万平方米亲水版材产业化生产线。在万吨级非晶带材产业化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上,以安泰科技为龙头,围绕国产非晶带材的应用,整合上下游优势资源,建设年产2万吨非晶铁芯、3万台非晶变压器的生产线以及年产500台非晶电机的中试生产线,加速拓展非晶产业链。

通过示范应用培育发展物联网产业。推进“感知北京”示范建设,以公共安全、城市管理、食品安全、社区服务等领域的应用为先导,开展一批示范应用,建设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促进RFID、传感器、IPV6、云计算等一批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成果产业化,产生一批传感网、物联网相关技术专利和重要标准。

加快高端制造业关键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面向高速铁路建设市场需求,开发重型轨道龙门镗铣加工中心和大型车轴磨床。开展面向轨道交通的自助服务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形成大批量成套设备的产业化能力。依托“三一重工北京制造中心”,开展地下基础工程施工装备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突破降耗节能、电子墨水、显示、安全环保等关键技术,研发面向教辅应用的电子书包终端产品。基于龙芯CPU,研发面向教育信息化和政府办公的计算机解决方案等关键技术。开展新一代移动通信核心芯片技术研究,形成3G基带芯片批量生产能力。

重点4推动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食品安全和农业科技方面,支持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设备研发和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试剂研发和产业化,开展安全农产品科技应用示范工程,加强农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在生产、加工、运输和流通中的应用。开展安全高效育种技术研究、品种选育及育种条件建设,以及籽种产业科技成果示范应用。推动乳制品、果蔬加工、安全投入品、服装纺织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深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科技交通方面,围绕规划、运营管理、自动化系统、交通装备等方面,开展公交城市建设、特大城市新一代智能交通、轨道交通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突破整车集成、悬浮控制等磁悬浮关键技术,完善中低速磁悬浮车辆和系统的测试标准和规范,开展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示范线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方面,对接“十城千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程,采购1000辆纯电动环卫车和200辆新能源公交车。对接“十城万盏”照明试点示范工程,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200万只。开展地下水资源安全评价和污染防控技术研究,建立地下水水质和水量监控网络。推广应用“仁刨生泰砂基透水砖和砂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推动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实施城乡结合部污水处理技术推广应用工程,建立10个不同类型的工程示范。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关键技术在循环经济园区的应用研究与示范。开展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完成国内外首个舞台剧场LED灯具照明示范工程建设。

医疗卫生和健康方面,全面推进“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实施方案”,以肝炎、结核病、心血管和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十大疾病为对象,覆盖健康教育、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疾病防治各个环节,中西医并重,研究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搭建疾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并在全市推广应用研究成果,降低医疗成本,提升临床诊疗规范化水平,提高市民对十大疾病防控的知晓率。

城市安全与应急保障方面,完善首都社会治安防控技术体系,加强科技创安工程建设。开展地下管线及地下空洞综合探测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实现地下管线及空洞的实时监控和综合预警,为开展地下管线隐患排查整改提供科技支撑。开展超高层建筑消防综合救援指挥系统研究,研发专用设备,为高层建筑火灾救援提供有效手段。

重点5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

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组织协调、政策集成、资金支持、平台搭建、示范应用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职能,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快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推动产业技术联盟的构建和发展。制定实施促进产业技术联盟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联盟成员单位开展联合攻关,制定技术标准,共享知识产权,建立技术平台,联合培养人才,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支持联盟承担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科技计划,带动联盟成员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联盟建立和完善技术成果扩散机制,向中小企业辐射和转移先进技术,带动中小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

深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突出资源整合与开放服务功能,力争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总量达到100亿元,5000家科技企业享受研发实验服务,服务收入达到5亿元。成立“北京生产力促进服务联盟”、“首都研发实验服务联盟”等一批服务联盟。深化实施“设计创新提升计划”,做强“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品牌,提升企业的设计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技术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发挥创新型企业示范带动效应。依托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以建设产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为方向,支持领军企业做强做大。支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骨干企业。

深化推进与中央单位的科技合作。创新服务方式,搭建合作平台,完善合作机制,做好服务中央部委、在京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工作,全面落实北京市与中央单位的科技合作协议,共同确定“十二五”时期科技发展重点,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攻关,共同筛选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共同建设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北京转化和产业化。

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好“中国技术交易所”和“北京国家技术交易中心”,加强重大项目和中央投资项目落地的对接服务,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累计超过7,000家。深化技术市场发展,2010年北京技术市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400亿元,同比增长近20%。

加大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投入力度。健全项目跟踪和筛选机制,建立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和产业化的保障机制,统筹使用市相关部门的专项资金,自2010年~2014年,在5年内共安排不少于100亿元的资金,集中支持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以及抗体药物、无线传感网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国家和北京市人才培养计划、

重大科技计划和创新基地建设,落实国家“干人计划”,深化实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和“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以更好的创业条件吸引高层次人才,以事业的发展留住高层次人才,促进科技领军人才加快聚集,打造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水平。加强与相关部委的沟通,承诺资源,争取一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重大项目落户北京。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渠道和网络体系,支持一批高水平、名品牌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的建设,建设一批国际合作示范基地。推进与美国、英国、奥地利等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低碳技术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

进一步做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办好北京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科普品牌活动和市级系列科普活动。以市级科普基地、创新型科普社区和社区服务科技应用示范区等为载体,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科普,将高端科技资源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面向社区、学校和农村开展科学传播。推进科技与旅游相结合,推出一批科技旅游基地(或园区),打造一批科技旅游品牌。

重点6提高科技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市科技系统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展党员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完善组织模式,健全科学决策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科技管理水平。

提高科技管理的效率和效能。深入推进“三效一创”绩效管理,全面推进重大任务实施运行系统、智力支持系统、服务管理系统、勤政廉洁保障系统等“四大系统”建设,推广廉洁奥运经验,加强科技经费使用监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确保全市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的重大活动、重点工程和重要工作公开透明、廉洁高效。

加强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培训教育工作,强化科技管理干部队伍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依法行政意识、廉洁自律意识,提高学习能力、调研能力、履职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勤干学习、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甘于奉献”的精神,努力造就一支作风正派、业务过硬、高效廉洁的科技管理干部队伍。

加强科技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统筹做好重大主题和活动宣传,充分展示“科技北京”建设的做法、经验、机制和成效,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

曹健林北京科技工作在全国有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在北京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北京市按照国务院批复的要求,加快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制定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区域科技发展更加协调,科技工作统筹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北京市将服务国家创新战略和首都建设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发挥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北京科技工作为全国科技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充分发挥了在全国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赵凤桐2010年全市科技工作需做好4个方面

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在北京科技工作会议上总结讲话时指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充分发挥首都科技资源优势,把加强科技支撑作为“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我们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制定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重点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组织科技人员帮扶企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措施对于促进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全市科技工作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并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机制和方法,希望在2010年,这些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发展。

篇9:企业2010年办公室工作总结

部门:

办 公 室

姓名:

日期:2011年1月17日

0 办公室2010年度工作总结暨2011年度

工作计划

2010年,办公室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下,部门员工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办公室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办公室工作面大,事务性工作较多,必须对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并落实责任,才能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和高效运作。为此,办公室专门制定了《办公室文员工作职责及流程》,以达到明确职责、细化流程、挖掘不足、有效控制、不断提高,最终使部门员工精通办公室业务,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的目的。

1.人事日常管理。人事日常管理工作由

负责,主要包括员工招聘与甄选录用、新工入职手续的办理、员工辞职和调岗相关手续的办理及社会保险和团体意外险人员的增减统计。

2.人力资源考核管理。人力资源考核管理工作由

负责,主要包括员工定岗和晋级的管理、劳动合同及保密协议的管理、岗位变动的跟进、身份证复印件的整理及出勤工资的核对与核算。

3.人事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由

负责,主要包括原始档案的管理、K3HR系统管理、出勤工资核对与核算及员工正式工作证的办理。

4.劳资、劳保管理。劳资、劳保管理工作由

负责,主要包括劳资核算、发放及劳保审核。

二、及时总结,规范整理

部门各岗位责任人及时对各项工作进行总结整理,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周密安排,确定明确的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间,保证工作的及时、顺利完成。

2010年度办公室工作情况统计:

办公用品费用开销情况:2010年办公用品费用总额为488229.12元。

三、强化服务,树立形象

办公室作为公司运转的一个重要枢纽部门,是公司内外工作沟通、协调、处理的综合部门,这就决定了办公室工作的广泛性、服务性和琐碎性。办公室的工作都是一些不起眼的树枝落叶、芝麻小事,然而就是这些芝麻小事却与全公司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情绪,这就要求办公室人员对待工作一定要认真、热情、主动、耐心,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才能让公司员工放心地将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生产当中。

只有服务到位,才能真正树立好办公室的形象。工作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或摩擦,这就要求办公室人员一定要保持好的耐心和好的态度,绝不可冲服务对象发火甚至辱骂,这是办公室人员所必须具有的个人素质,也是办公室工作的要求,因为办公室是公司的一个重要窗口,一旦办公室对内或对外树立形象差,必然直接导致公司的形象越来越差。

从总体上讲,2010年,办公室在综合服务方面做得比较好,但是不可否认地是我们仍然能接到绩效一部分人对办公室的投诉,这说明我们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仍然有待提高。我们不能保证零投诉,但是我们必须强化我们的服务意识,树立好办公室形象,也树立好公司形象。

四、不断学习,提升能力

我们要求办公室所有人员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个人修养,老员工不能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要及时通过网络、书籍及各类文件资料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新员工也要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办公室的业务,同时要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学习,取长补短,增强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

五、严格要求,时刻警醒

办公室要求部门员工在每一件事情上要进行总结,不断摸索,掌握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遇到问题及时向别人请教、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真正使本职工作有计划、有落实,尤其是要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善于自我反省。我们还要求部门员工要时刻警醒,诚恳待人,态度端正,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尽力为服务对象办好每一件事。

六、存在问题

2010年,办公室在部门主管的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工作的质量和标准还有待提高。由于办公室人员新手较多,个体的能力素质不均衡,且工作量大、时间较紧,材料质量和工作效率仍有待提高;二是自身学习抓得不紧,尤其是在自学方面,自我加压精神不强,与工作的标准和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三是个别人员在服务态度上缺乏耐心,影响办公室整体形象。

七、2011年度工作计划

1.进一步落实招工招聘工作。根据公司目前各项目发展情况,统计用工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招工方案,做好2011年度招工招 聘工作。

2.制定办公室岗位责任制考核细则,做好办公室内部考核工作。按照公司对办公室工作的要求,对办公室所有工作岗位制定相应的岗位考核细则、办法,并严格执行,力保办公室工作开展顺利,高效完成。3.加强工作质量的管理。根据制定好的办公室岗位责任制考核细则,要求各岗位责任人严格遵守,认真执行,按照“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率、高质量”的办事原则,努力打造高水平服务,力争使办公室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

4.进行工资核算改革。为进一步规范劳资工作,实现劳资管理核算合理规范化,考虑发放工资交财务部负责,办公室则进一步加强员工的考勤、工资奖罚等的审核工作,确保工资核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办公室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大荔县重点项目办公室2010年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大荔县财政工作报告04-14

大荔县水利工作队财务管理制度04-24

大荔县水系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21

大荔县教育系统教职工篮球赛主持词04-25

上一篇: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下一篇:你愿意跟我辛苦一辈子吗美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