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中心思想

2024-05-15

诗经采薇中心思想(通用11篇)

篇1:诗经采薇中心思想

《诗经.氓》《诗经.采薇》的教案设计

一、导入

二、明确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诗经》有关的文化文学常识。

2.掌握《诗经》两首涉及到的文言现象。

3.能把握古诗节奏、韵律、感情,恰到好处的朗诵古代诗歌。

4.能熟练背诵、正确默写这两首诗歌。

方法与过程目标:

1.体会赋比兴手法及其在诗中的运用。

2.体会《采薇》重张叠句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把握诗歌内容与感情,培养负责任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三、知识积累

(一)了解学生对《诗经》的了解程度

(二)详细介绍诗经有关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 说的是内容,“赋、比、兴”说的是手法。

“风”包括15部分,称作“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

“雅”分为“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即正,指

朝廷正乐。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音乐可能比较舒缓。

“风”是“诗经”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2.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比如《阿房宫赋》中的前半部分,由外到内,由建筑到人物,运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大笔墨的描写秦始皇的荒淫生活。首先,作者先描写阿房宫工程浩大,宏伟壮丽。“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长虹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这字字句句,无一不表现了阿房宫的宏伟气势。这是写“外”,主要描写楼台建筑,如此的建筑之内,人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接着,文章自然而然进入了第二个层次,描写皇宫内的人物活动。“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如此奢华的生活,除了皇宫内的妃嫔媵嫱,又有何人能够享受得起呢?然而,这些人也有自己的痛苦,她们“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漫立远视,而望幸也;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通过这些描写,作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秦始皇时期奢靡、腐朽的宫廷生活。

3.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 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 《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 《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

4.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

“兴”又兼有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

《氓》

一.诵读(形式可以多样)诗歌,整体感知

1.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

例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听录音,领会阅读技巧,明确本诗写作内容。

3.学生朗读诗歌,指出《氓》使用“比兴”手法的句子。

答案:“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

二.再读诗歌,疏通词句

1.翻译诗歌,强调文言重点。

(过程与方法:学生小组讨论翻译,8分钟后,回报成果,老师总结并强调重点文言现象。)

2.大屏幕展示重点,提问检查。

解释下列红颜色字词的含义:

(1)抱布贸丝。

(2)至于顿丘。

(3)匪我愆期,

(4)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5)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6)泣涕涟涟。

(7)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体无咎言。

(9)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10)之耽兮,不可说也。

(11)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12)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13)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4)二三其德

(15)靡室劳矣。

(16)夙兴夜寐

(17)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18)兄弟不知,

(19)老使我怨。

(20)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1)信誓旦旦

三.通过“老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探究→老师指导总结”的过程鉴赏领悟

1.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诗歌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批判男子的负心。

2.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个女子的形象?

对爱情与幸福有诚挚的追求、勤劳

无辜被弃、无奈,不能抗争命运

温柔、坚强

3.本诗采用怎样的叙述角度?有何作用?

运用“我”(第一人称)的好处: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更具亲切感、真实感。

4.说出《氓》使用“比兴”手法的句子的好处。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好处:结构上,(1)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是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2)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 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似连;

篇2:诗经采薇中心思想

渭南市杜桥中学刘沛

一、说课标

新课标对中学诗歌教学作了明确的要求:“培养鉴赏诗歌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髙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内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同时还要求:“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并尝试诗歌的创作”。

二、说教材

《诗经采薇》位于高中语文必修二,是第二单元第一篇《诗经两首》的第二首。

三、说教法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诗经“重章叠唱”的方法,“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预习任务、《助学案》,课堂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经》的学习,明白先儒教化士大夫的良苦用心,培养学生观察民生疾苦,体恤劳苦大众的悲悯情怀。

(二)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

2.回忆上节课所学,引入本节内容 3.齐读,订正字音 4.一生读指出问题 5.划分结构

6.前三章的写作手法重章叠唱比兴

7.4、5章的手法和情绪赋比兴自豪斗志爱国

(三)重点章节研读 1.齐读最后一章

2.探究好在哪里,学习“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三重对比画面感 3.情感探究为何“伤悲“?

(四)拓展升华 学习此篇章的意义 学习《诗经》的意义

篇3:《诗经·小雅·采薇》主旨探析

关键词:采薇,主旨,遣戍役,戍役归

在《诗经》中,《采薇》是《小雅》中广受赞誉的名篇之一。对于《采薇》一诗的主旨,自汉代以来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采薇》的主旨是“遣戍役”,这一观点以《毛诗》及孔颖达《毛诗注疏》以及朱熹《诗集传》为代表。《毛诗序》中写道:“《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出车》以劳还,《杕杜》以勤归也。”[1]朱熹《诗集传》中也认为“此遣戍役之诗”[2]。第二种观点认为《采薇》的主旨是“戍役归”,这一观点以清人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为代表。姚际恒《诗经通论》中写道:“此戍役还归之诗。小序谓‘遣戍役’,非。”[3]方玉润《诗经原始》中也认为“故以戍役归者自作为近是”[4]。笔者个人认同第二种观点,即认为《采薇》的主旨是“戍役归”而非“遣戍役”。下面,笔者将主要依据孔颖达《毛诗注疏》、朱熹《诗集传》、姚际恒《诗经通论》和方玉润《诗经原始》等文本,探析《采薇》一诗的主旨。

一、归来之期的不可预测

在《采薇》一诗的前三章,作者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反复吟咏野薇的生长变化情况,询问归期为何时。孔颖达疏毛诗序云:“上三章同遣戍役,以薇为行期,而言‘作止’、‘柔止’、‘刚止’,三者不同,则行非一辈,故首章笺云:‘先辈可以行。’言先,对后之辞,则二章为中辈,三章为后辈矣。”[5]孔颖达认为,《采薇》一诗前三章所描写的是以野薇不同的生长阶段为时间节点,先后派出了“先辈”、“中辈”、“后辈”三支部队。他的证据是第一章的郑笺:“西伯将遣戍役,先与之期以采薇之时。今薇生矣,先辈可以行也。重言采薇者,丁宁行期也。”[6]“曰女何时归乎?亦岁晚之时乃得归也。又丁宁归期,定其心也。”[7]此后孔疏云:“文王将以出伐,豫戒戍役期云:采薇之时,兵当出也。王至期时,乃遣戍役,而告之曰:我本期以采薇之时,今薇亦生止,是本期已至,汝先辈可以行矣。既遣其行,告之归期,曰何时归,曰何时归,必至岁亦暮止之时乃得归。言归必将晚。”[8]第二章孔疏又云:“王遣戍役,戒之云:我本期以采薇之时遣汝,今薇亦始生柔脆矣,汝中辈可以行矣。曰归曰归,汝所归期,会至岁暮,汝心亦忧其晚矣。”[9]由此可见,郑玄和孔颖达都认为《采薇》的前三章所描写的是时为西伯的文王先后派出三支部队去防御猃狁的侵略,并且分别与他们约定了出发和归来的时间。朱熹《诗集传》中写道:“以其出戍之时采薇以食,而念归期之远也。”[10]朱熹并没有谈及部队派遣顺序的问题,而是认为作者的反复吟咏是一边在出征的路上采野薇以为食物,一边想着归期的遥远。

那么通观《采薇》前三章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里面有一个连贯的变化:先是陈述因为猃狁入侵有家而不能回的现状,然后表达行军艰难、归期未定的忧虑,最后将这忧虑之情推到高潮。如果《采薇》前三章所描写的是文王派遣三支不同的部队,那么每支部队出发之前的感情应该都是类似的,何来这种仿佛出自同一人之口的层层递进的连贯性呢?

笔者认为,派遣部队出征的文王不可能在一开始就清楚地预测归期,因此《采薇》一诗的前三章应该是“戍役归”的战士回忆自己在前线的经历。作者在回来的途中回想起自己过去在前线一边眼看着野薇出芽、抽条,从柔嫩变的坚韧,一边说着要回家却迟迟回不了家,思乡之情在忧愁中不断酝酿,直到此刻真正踏上了回家的路,这些情绪才一并抒发出来。

二、前线战况不可预料

《采薇》一诗的第四章和第五章,作者描写了将军华丽的戎车和前线“一月三捷”的紧张的战况。郑玄认为,这两章所描写的盛大华美的“君子之车”,是出征之时的壮观景象,而“一月三捷”则是对于尚未发生的战事的预想。第四章郑笺云:“将率之志,往至所征之地,不敢止而居处自安也。往则庶乎一月之中三有胜功,谓侵也,伐也,战也。”[11]孔疏云:“将帅乘此以行,至于所征之地,岂敢安定其居乎?庶几于一月之中,三有胜功,是其所以劳也。”[12]“此言‘庶乎一月之中三有胜功’者,谓侵、伐、战于三事之内望有胜功,非谓三者之中惟有一胜功耳。”[13]朱熹《诗集传》中解释“一月三捷”说:“庶乎一月之间三战而三捷尔。”[14]既然朱熹和毛、郑、孔一样认为《采薇》的主旨是“遣戍役”,那么他解释的“一月三捷”也是对尚未发生的战事的预想。

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写道:“又‘一月三捷’,亦言实事,非逆料之词也。”[15]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写道:“至于在戍,非战不可,敢定居乎?一月三战必三捷耳。”[16]在这里,姚际恒和方玉润都认为“一月三捷”所写的不是出征之前对前线战况的预测,而是事实上已经发生了的战果,只有战争确实已经有了胜利的结果,作者才能顺理成章地写下“一月三捷”这样的诗句。

笔者认为,“一月三捷”的战果是不可能在出征之前就被预料到的,因此《采薇》一诗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同样应该是“戍役归”的战士在归来的途中回忆当年在前线时“一月三捷”的战况。作者回忆当时在战场之上,将军的战车就像棠棣之花一样盛大华美,套着四匹高大的辕马,后面掩护着战士们。战况十分紧急,环境异常艰辛,但他们终于还是战胜了侵略的猃狁,带着胜利的喜悦和对故乡的思念凯旋。

三、归来情景不可预演

《采薇》一诗的最后一章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对于这一章中所描写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景色,郑玄和孔颖达都认为,前一句是在描写出征时的情景,后一句是在预想归来时的情景。郑笺云:“我来戍止,而谓始反时也。上三章言戍役,次二章言将率之行,故此章重序其往反之时,极言其苦以说之。”[17]孔疏云:“此遣戍役,豫叙得还之日,总述往反之辞。汝戍守役等,至岁暮还反之时,当云昔出家往矣之时,杨柳依依然。今我来思事得还返,又遇雨雪霏霏然。既许岁晚而归,故豫言来将遇雨雪也。”[18]朱熹也认同这一观点,他在《诗集传》中写道:“此章又设为役人预自道其归时之事,以见其勤劳之甚也。”[19]正是因为毛、郑、孔、朱四家都认为《采薇》一诗的主旨是“遣戍役”,所以他们才会不约而同地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解释为战士出征之时对归来之日的预想。

与之相反,姚际恒和方玉润不同意毛、郑、孔、朱四家的解释,认为“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不是战士出征之时对归来之日的预想,而是战士归来之时所见的真实情景,而前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则是对之前出征之日情景的回忆。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写道:“诗明言‘曰归曰归,岁亦莫止’,‘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语,皆既归之词。”[20]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写道:“《小序》、《集传》皆以为遣戍役而代其自言之作。唯姚氏谓戍役还归诗也,盖以诗中明言‘曰归曰归’及‘今我来思’等语,皆既归之词,非方遣所能料者也。愚谓曰归、岁暮可以预计,而柳往雪来,断非逆覩。使当前好景亦可代言,则景必不真;景不真,诗亦何能动人乎?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之有耶?……今何幸而生还矣,且望乡关未远矣。于是乃从容回忆往时之风光,杨柳方盛;此日之景象,雨雪霏微。一转眴而时序顿殊,故不觉触景怆怀耳。诗意若此,何可以人代言耶?故以戍役归者自作为近是。”[21]方玉润认为,“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景象不可能是战士在出征之前预想出来的。他认为《采薇》一诗的精华全在最后一章,这一章之所以感人,正是因为其中所写的都是真情实景,如果这一章所写的情景不是真实的,那么这首诗就不会感人。

笔者认为,“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样的情景及其之后所抒发的悲哀之情是不能在出征前预演的,因此《采薇》一诗的最后一章应该是“戍役归”的战士在归来的途中回忆当年出征时的情景并与眼前的情景进行对比,以抒发自己思乡的悲哀之情。

四、小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同姚际恒、方玉润两家的观点,认为《采薇》一诗的主旨是“戍役归”而不是“遣戍役”,理由主要有归来之期的不可预测、前线战况不可预料和归来情景不可预演这三个方面。在笔者看来,诗歌就是用来表达真情实感的一种艺术形式,而不是某种政治思想形态的载体。因此,对于诗歌的解释应该做到合情合理,而不是合乎政治思想。诗人的归诗人,帝王的归帝王,对于诗歌最好的解释就是用诗歌的方式来解释诗歌,而不是用其他方式来解释诗歌,惟其如此,读者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诗歌也才能更加富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2.

[2][宋]朱熹集注.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8.7.

[3][清]姚际恒著,顾颉刚标点.诗经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8.12.

篇4:改写《诗经·采薇》

四季轮回,花落花开,新芽已经长大,那盏灯还在遥远的地方亮着,每一条路都能通向我的家,可我却不能回去,吹熄它的等待,一幻想,一幻想就幻想了一年啊!一年啊!我不停地与敌人厮杀,不曾停止下来,只为了让祖国早日和平,我也能早日回到我的家乡,看到我的亲人……

冬去春来,柔嫩的小苗苗刚刚舒展出嫩绿的新芽,试图绿了那野山坡,还有那条冰封了的小溪,有盏灯在遥远的地方依旧亮着,一个战士在夜里忧闷,牵挂。举目茫然,我有着鸿雁要传书信,却不知该让它飞往何处?过了一会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想,我何时才能向那鸟儿一样回到我的家乡呢?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很快,就要回到家乡了,我的心都快跳出口中了,满心欢喜。在回家的归途中,又渴又饿,路途艰难而漫长,也常常想放弃,可是一想到见到亲人时的欢乐,踏上故土时的心情时我又开始努力,在我的几次努力过后,终于回到了家。

到了家乡,那里早已是冬天了,往远处看白茫茫的一大片,像是给大地穿了一件雪白的大衣一样。雪越下越大,莫不是谁和它生气了,好像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风还是刮得那么强烈,像一把看不见的刀一样刺入露在外面的肌肤。快要到家门口了,但我的心却难以平静。心想年迈的父母身体近几年来好不好?弟妹们有没有长高,懂事?窗户下的那株梅花,今年开得是不是比往年开得更艳丽呢?

一年了,整整一年了!还记得出征时正是阳春三月,杨柳依依,暖风浮动,多情的柳枝抚摸着银亮的战甲,温暖的暖风梳理着长矛上的红缨……

谁知我愁?昔日杨柳,片片薇菜。今日归来,一切的一切都变了。

篇5:诗经采薇朗诵

没有家也没有室,只因玁狁来侵犯。不能安坐与定居,只因玁狁常为患。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茎叶多柔嫩。说回家啊说回家,心中忧思多深沉。

忧心如火猛烈烧,又如饥渴实难忍。驻守营地不固定,没人回乡通音问。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茎叶变粗硬。说回家啊说回家,今年阳月又已临。

王室公事无休止,不能片刻享安静。忧思在心真痛苦,我今远行难归省。

那是什么花盛开?棠棣烂熳一丛丛。高大马车又谁乘?那是将帅所专用。

驾御兵车已起行,四马壮硕气势雄。不敢安居战事频,一月三次捷报送。

驾起四马驱车行,四马强壮神奕奕。将帅乘车作指挥,士卒靠车作掩蔽。

四马步子多整齐,弓饰象牙箙鱼皮。每天岂能不警戒?玁狁侵扰势紧急。

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雨雪飘飘飞满野。

篇6:《诗经·采薇》节选注释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注释

①思:语气助词。

②矣:语气助词。

③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④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译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赏析

(1)意象

区区的十六个字为我们展开了一副深远的画卷:杨柳青青,春光明媚,好一派美好的春日景象,随风摇曳的依依杨柳似乎与正要告别家乡的诗人执手牵衣,不忍松手。如今,我回来了,遇到的却是大雪纷纷漫天飞,望着眼前熟悉的一草一木,我不禁思绪万千,是对去时的回顾?还是对未来的担忧?多年的征战给我带来了无法弥补的精神创伤,全无回乡的喜悦之情。

(2)表现手法

对比:

在字面上有三处对比:“今——昔”,“杨柳——雨雪”,“往——来”。短短4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同一个“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借代:

“杨柳依依”代春,说明征人出征的时候是在春天;“雨雪霏霏”代冬,表明征人回来的时候是冬天。杨柳与雪都是具体形象的事物,而时令是抽象的事物,所以诗中以具体代抽象,不动声色地暗示了出征人在外时间之长,显得形象生动而又含蓄隽永。

化实为虚,以景衬情:

以前,士兵被迫远征,诗人却描写了杨柳摇曳、依依不舍的春日美景;今天,终于要回到久别的家乡了,诗人却描写了雪花纷飞、满目萧条的冬景。表面上只是昔日之杨柳化之为今日之雨雪,但是在这景物变迁之中,诗歌的情感得到了高度的凝聚与深化。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认为:“化景物为情思,这是对艺术中虚实结合的正确定义。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动人;唯有以化实为虚,就有无穷的意味,悠远的境界。”通过这样的描写,来衬托回乡途中士卒的复杂心态。

留白:

留白是这两句诗的一大特色。读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时,士卒和家人难舍难分的情景不由自主地浮现在我们的面前,在依依杨柳之下,会有怎样的.分别场景呢?

到如今,身得生还,为什么读后面两句诗我们感受不到士卒一丝回乡的喜悦,只感到一片悲凉。长久的戍边生活或许已经在我的心中留下了难以弥补的精神创伤,我是怀着一颗破碎的心走向故乡的。在归途中,那熟悉的一草一木,都能勾起我情思泉涌,此时此刻我,又在想些什么呢?

(3)炼字

“昔”:根据注释理解是:从前。兼有概括、收束前五章回忆、开启下文的作用。

“往”:与下一句的“来”相对。表示“去”的意思。往同时也是离别、离乡的意思。

“矣”“思”:语气助词,使得整首诗富有音律的和谐美。

杨柳:一、以柳示春,杨柳就是春天的标志。二、门前那随风摇摆的柳枝依依眷恋地,像与正要告别家乡的诗人执手牵衣不忍松手。于是从《诗经》开始,以柳入诗的就很多了,杨柳这个意象成为诗经的首创。它是中国文化中最经典的意象,被一代代诗人所吟唱。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依依”:叠词。把杨柳之状描绘得淋漓尽致,而且把杨柳之多写得入木三分,很有形象感。

“今”:与“昔”相对。同一个“我”,但有“今昔”之分。

“雨”:读第三声。原因如下:从语境来看,因为诗句的对偶比较严格和工整。“今”对“昔”,“往”对“来”,“杨柳”对“雨雪”,应该是名词。从意象的角度,杨柳依依:杨柳是名词,依依描摹它的动态,名词动词化,雨雪也是这样。而且,教材的编者也作过思考。编者认为要标的读音,他标出来了。这里没有标注音,说明编者经过考证的。

“雪”:同一条路,但早已是物非人非了,满目萧条,倍感忧伤。

篇7:诗经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mù)止。靡室靡家,玁(xiǎn)狁(yǔn)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mǐ)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gǔ),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kuí)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四牡翼翼,象弭(mǐ)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篇8:《诗经·小雅·采薇》教学设计

《采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诗经>两首》中的第二首,是新课标教科书改版后的一篇新课文,笔者通过对教材的研读,在教法上做了一些探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熟记《诗经》的相关文学常识;识记《采薇》中的字词和经典语段。

2.学习“以乐景写哀”和“以哀景写乐”的写作手法。

3.把握《诗经·小雅·采薇》的思想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1.字词方面,鼓励学生自学,能够借助工具书答疑解惑;

2.学生立足文本,通过思考、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诗歌的整体理解和诵读中,让学生体会诗中戍卒家园之思与保家卫国英勇顽强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

教学重点:鉴赏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教学难点:多角度鉴赏末章之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演示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借助课本注释及工具书疏通字词,熟读成诵,记下有问题的地方。

2.学生回忆学过的《关雎》、《蒹葭》和《氓》,复习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3.教师将相关文献资料印刷,课前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年一度冬雪飘飘的季节,我们依然走在求学的路上,岁末又至,天寒地冻,缺衣少钱,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最期待的事情是什么?(生或答放假或答回家)家,是一个多么温暖的字眼,家永远是人们心灵最温馨的港湾,今天我们一起品味一个回家的故事。

二、文本探究

请学生阅读课文《采薇》,回答:

环节一:

大家最熟悉的《诗经》中的章法特点是什么?排比?反复?重章叠唱!重章叠唱是《国风》和《小雅》的民歌中惯用的章法,重章叠唱的章法在《采薇》中集中体现在哪几节?(一_二三)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

这三节都以采薇起笔,同《卫风·氓》用“桑叶”来起兴一样,这里也是比兴手法,引出下文。大家看一看这三节写了薇菜生长的哪几种形态?(作—柔—刚)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薇菜的生长来反映戍边时间长,归期的推移和不定期。

作者除了用薇菜的生长还用了什么来表现戍边的漫长?

明确:用年月的更替,从“莫”到“阳”。战士们靠野菜来充饥也反映了战士们生活艰苦,兴中有赋。

学生自主分析:

细读前三章诗句,看这一部分还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确:“靡使归聘”(不能派人探望我)“我行不来”(我戍守在外,不能回家)与家人音信隔绝,生死未卜。表达了战士们思乡思亲之愁苦。

教师指导朗读:

重章叠唱有什么效果?一咏三叹,表现感情递进。所以这三节应该怎么读?(要读得慢一点,低沉、哀婉、悠长)请一生朗读。

环节二:

在《采薇》中还有没有其他地方体现了重章叠唱的手法?

明确:“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和“四牡翼翼”。

那么四五两节又写了什么呢?先看有没有比兴的诗句?

明确:“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第四五两节以棠棣花起兴,主要描写什么?

明确:战马肥壮、装备精良(“君子之车”“四牡”)。

写这些用意何在?

明确:间接说明战斗激烈、战事频繁(“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你们觉得这两节该怎么读啊?(生惯常回答:高兴)是吗?可是有人反对呢。请看(多媒体显示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导师韦凤娟教授在《采薇赏析》一文中指出:“不能忽略的是,在这一部分歌唱中还透露出对苦乐不均的怨恨情绪。”(这一部分是指《采薇》第四五两节)

“你看,拉车的马儿‘业业’‘骥骥’,高大强壮,可见喂养得好,不言而喻,它们的主人吃喝更不会差;而士兵却靠采集薇菜勉强果腹,个个面带菜色,骨立形销。将帅坐在车上,服饰鲜明,神气活现;而士兵则整日跟在车后跋涉,满脸尘土,衣衫残破……”[1]

教师故意持与学生对立的观点,补充“岂敢定居”可以理解为战士疲累、被动应敌。

此处支持学生自由辩论,无论学生认为此处的情绪是愉悦的还是哀伤的,只要言之有理都应给予肯定。但教师应指出据一些学者分析,作为背景的战争是一次胜利的保卫战。从诗歌记载的内容看,当时国力还相当强,军威还相当盛。[2]最后请男生齐读四五两节。

环节三:

第六节还有没有重章叠唱?(没有)这一节在章法上与众不同,写什么?请女生齐读第六节。这一节写什么?

明确:回家的时候下大雪了,战士们走得很慢,心中悲伤。

相传东晋宰相谢安问谢家子弟:《诗经》里哪几句最好啊?你们猜他们说什么?他侄儿谢玄回答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历来学者文人都极推崇这四句诗,看相关点评(多媒体显示资料):

1.有“东方黑格尔”之称的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他的论著《艺概》中说:“昔往”、“今来”对举的句式,则屡为诗人追摹。

如曹植的《朔风诗》“昔我初迁,朱华未希;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教师解释:“朱华”泛指红花,“旋止”,归来。当初我离开时,花儿还开得很艳,现在我归来时,漫天雪飞。)

杜甫《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教师解释:“里正”指里长,地方官吏。“与裹头”意为替征丁裹扎头巾,表示征丁年幼还不会自理生活。我出征的时候,年纪太小,还是里长给我梳的头发,回来时已经满头白发,却仍要去戍守边疆。)

2.诗人体物之妙,侔于造化。然皆出于离人孽子征夫之口,故知感情真者,其观物亦真。(近代·王国维《文学小言》)

(教师解释:“孽子”,原指失势的臣子和微贱的庶子。比喻生存于忧患中的人。“侔”,相等。王国维说这四句用词精妙,写出了真情实感。)

3.对这四句话的点评以清代学者王夫之的最为著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清末·王夫之《薑斋诗话》)

王夫之从修辞的角度,看到了乐景写哀和哀景写乐。这也是我们在诗歌鉴赏题中常常提到的什么修辞手法?(反衬)

教师指导分析:

先看前两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如何以乐景写哀的。(多媒体显示资料)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昔,过去;往,去;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

这两句是说当初我出征的时候,内心是多么的悲伤和不舍,可身边的杨柳却随风拂动,婀娜多姿。景是美景,可情却是离愁别绪。“柳”与“留”谐音,古人送行,折柳相赠,以示依依惜别之情。看见杨柳,更添离愁。所以说这两句是以乐景写哀。

学生自主赏析:

至于后两句,倒是有不少人对王夫之的论断表示怀疑,认为“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根本没有“乐”可言,是“以哀景写哀情”。请大家认真思考一下,说说你同意哪种观点,或者还有第三种观点。然后按我们刚才对前两句的分析方法对这两句诗进行分析。

教师适时点拨学生从“对举句式整齐美”“过渡总结结构美”“情景交融情感美”三个方面分析。

环节四:

归纳诗歌主旨。

明确:《采薇》通过一个士兵在归途中的回顾和自述,描绘了军旅生涯的艰难困苦,反映了服役士兵思家与卫国的矛盾心理;体现了士兵为国舍家、舍生报国的高尚情操;揭示出在反抗异族侵犯的正义战争中,士兵们的牺牲精神。

环节五:

发散思维:由戍边战士的家园之思联想到游子思乡情结,继而体会奔波在外的父母对家人的牵挂。播放视频《回家的路》让学生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体会。

参考文献

[1]韦凤娟.《采薇》赏析[M].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教师教学用书, 2007.

篇9:《诗经?采薇》的主旨解读

战争,总会关乎生死。而古代对少数民族的战争,除了死亡的残酷,还有离别的忧虑。所以,在战争频仍的先秦时代,戍边的战士难免就会生出思乡的痛苦。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它概括了《诗经》成诗的原因,也同时揭示了《诗经·采薇》中那位战士的心声。

“猃狁”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在无史记载,存于传说的时候,对于中原的政权就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猃狁”二字的“犬”字强烈而鲜明地传达着汉族对其的侮辱和恐惧,这也恰好说明了它有着“豺狼”一样的民族个性——拜“白狼”为图腾,既残暴又强大。周幽王时,它是攻入镐京的“犬戎”,汉武帝时,它是与之交战的“匈奴”,即使到了唐朝,时人谈之色变,两股战战。

当周朝的战车经过几百年的跋涉,在“春秋”这个拐点终于车破马乏。而猃狁这个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窥伺觊觎之下,当然也发现了这个难得的机会。进攻与防守,侵略与反抗,在双方的边境上不时上演。我们不知道他们在战争中抢夺了什么,损失了什么?也不知道在每一次的进退时死亡了多少,俘获了多少?历史的风烟连铁石都能消磨成沙,更何况那一小片血渍、曾经温暖的肉身?

但,即使再过几百年、上千年,因为有《诗经·采薇》的流传,我们依然可以清楚地听到有那么一个战士,在频繁的战争空隙里的哀叹与呼吸;可以依稀看到他驰骏马,披铠甲,挽雕弓的飒爽英姿。可以感受他对家国内心的忧戚,对和平的期望。

战争,拉长了家乡的距离,阻滞了归乡的脚步,更使每一个时刻都变得难以消受。塞外是苦寒的天气,晚来的春,短暂的夏,漫长的秋冬。或许,这个战士只能凭借那荒原的草的荣枯来辨别季节,除了战争,除了流血与死亡,哪里还有“采薇”的闲情逸致?“采薇”是和平年代的生活场景,即使遇到荒年,以“薇”代食,那也毕竟不需要枕戈待旦,直面生死。看着草长草枯,想着家乡此时该“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了吧?一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但战争不休,何以家为?

对于战争的理解,我总觉得没有这个古代的战士理解的透彻。更别说真的让我持刀跃马,冲锋杀敌了。快意恩仇,杀人如麻,那只是小说家的臆想而已;悲啼呼号,望生畏死,或许才是人们的常态。

至于在极其残酷的古代战争里,竟然有人不贪生怕死,而心存家乡,这样纯粹的、深挚的感情,似乎只他所独有。正是因为这一点,我对这个古代的战士,不是同情,而是敬仰!

他归乡的心情是急切而真实的,但他没有因为戍边就怨天尤人,如一个怨妇那样控诉悲吟,他深知一点,那就是,导致自己远离家乡的,甚至有可能失去家乡的原因是外敌入侵。敌人是横亘在他归乡之路上高山,只有荡平贼寇,才会赢得回归。所以在每一节的诗歌里,他都会反复控诉:“靡室靡家,玁狁之故”、“我戍未定,靡使归聘”、“王事靡盬,不遑启处”。这些语言,深刻的显示出这个战士的内心——把对家乡的爱,融化为对敌人的恨。正是爱之深,所以恨之切。

《采薇》之中的情感,是阳刚的,是正义的,是充满着战斗豪情的。当这个战士谈到战争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想象的到:那“君子之车”是多么的高大坚固;那“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是多么的剽悍神骏;那“象弭鱼服”是多么的装备精良、军容整齐;那“一月三捷”是多么的大快人心。这样的描述,正说明了这个古代的战士,他内心之中的大情感,是对国家的责任与爱。

《采薇》之的情感,是浪漫的,是写意的,是充满着乐观情怀的。在战场那“彼尔维何?维常之花”的绽放,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其实是战士对胜利的渴望。1929年,毛泽东在转战闽西时,红军上杭之战胜利,恰逢重阳节,那“战地黄花分外香”,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种对比,不只是自然环境的优劣之比,更是和平与战争的状况之比。诗歌用诗化的画面,而不是用世俗的语言来表现,在含蓄之中,蕴含着批判,在对比之中,增加批判的力量。

但战争残酷而漫长,究竟何时是个尽头,当现实摆在这个战士面前时,引得他无尽的哀愁。“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当个人的际遇与时代的命运交叠,多数情况下会淹没于时代的洪流之中,沉寂于芸芸众生之后。但总会有在大河奔涌向前时,偶尔泛起的浪花,逼人眼目,催人魂魄。如能如此,那也应该是个幸运儿。

这个潜藏在千年之前的战士,他发出的悲鸣因诚挚、真切,而感人至深;因深沉、厚重而催人奋进。这位心怀家国、屡经战阵而不死的勇士,在已是杨柳依依,薇草青青,棠棣葱葱的千年古道上,你是否安然返乡?

篇10:《诗经·采薇》教案

一、导入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

二、初读课文,把握字词(学生齐读课文,重点考查预习情况,之后点拨重点字词的音、形、义。)岁亦莫止 莫,同“暮”。古今字,莫得古字形象日在草丛中。这里指年底。不遑启居 遑,空闲。

靡室靡家 靡,无,不。否定词。启,跪,通“跽”。靡使归聘 聘,问候。

忧心孔疚 孔,很,非常。疚,痛苦。我行不来 来,回家。

彼尔维何 彼,那。尔,通“”。花盛开的样子。维棠之华 华,同“花”。其古字形象花冠之形。彼路斯何 路,同“辂”,大车。斯,语气词,无实义。

四牡业业 牡,雄性。牝,雌性。这里指公马。业业,高大的样子。一月三捷 三,虚数词,指多次。捷,胜利。

象弭鱼服 弭,一种弓,两端用骨角装饰。服,盛箭的袋子。

狁孔棘 棘,通“急”。

雨雪霏霏 雨,下。四声别义,破读。

三、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采薇》(教师点拨重点字词之后,学生自行默读、翻译诗文,了解作品主旨,并给文章分层。)2.这首诗共六章,你看分哪几个层次?

明确:第一层(1—3):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

第二层(4—5):直接写战争。

第三层(6):写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四、理解课文 第一层:

1.从第一章开始,主人公已经奔赴战场了,为什么要去打仗呢?

明确:外族入侵,需要服兵役。

2.抵抗外族入侵,保家卫国,本是一件光荣的事,那么主人公又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

明确:一方面,战士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一方面,对外族入侵的仇恨。“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

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3.第二、三章主要写的是什么?诗文是怎样体现的?

明确:写军旅生活之劳苦。

“载饥载渴”,吃不饱。“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战事繁忙,很难知道家中的音信。“我行不来”,怕自己不能生还,再见不到亲人。基于以上几点,就更让人想家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4.一起看前三章,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前三章,章与章句型重复,字面意义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前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

①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

②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第二层

1.从四、五章来看,主要写的什么内容?

明确: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2.这两章诗文中都提到了那些事物?突出了什么?

明确:战车、战马、象弭、鱼服。军队装备精良。3.文中多次写战马的情态,如“业业”、“骙骙”、“翼翼”,有什么作用?

明确:兵强马壮,突出自己的军队战斗力很强,军威赫赫。同时也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4.“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又写出了什么?

明确:战事紧急,战事频繁。将士们劳累奔波。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5.与前文那句话照应?

明确: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6.诗文是怎样描写战争的?

明确: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弭、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而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7.你发现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通过侧面描写,突出战事的残酷。

第三层

1.最后一章写战士归来,我们是否读到了应有的那份喜悦?

明确:没有。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诗文并没有写战士胜利后回家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查阅相关资料,找出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

资料一: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之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义情,知古常新。”

资料二: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明确:①反衬: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

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寻味。

③“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岁月蹉跎之感。④大雪交加,营造了一个清冷的氛围。加之饥渴难当,情境更加悲凉。⑤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

五、小结

篇11:《诗经·采薇》赏析

采薇(《诗经·小雅·采薇》)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采薇》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这样的一个情景: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此诗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是口头语眼前景,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活苦况。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不能不“忧心烈烈”。后四句为什么戍役难归的问题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这可视为《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第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玁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毛序》根据这两章对军旅生活的描写,认为《采薇》是“遣戍役”、劝将士之诗。这与诗意不符。从全诗表现的矛盾情感看,这位戍卒既恋家也识大局,似乎不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因此,在漫长的.归途上追忆起昨日出生入死的战斗生活,是极自然的。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追昔抚今,痛定思痛,不能不令“我心伤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事,更是抒情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而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绝世文情,千古常新。现代人读此四句仍不禁枨触于怀,黯然神伤,也主要是体会到了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加之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行道迟迟”,似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孥的担忧。一别经年,“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不可知,当此回归之际,必然会生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忧惧心理。然而,上述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道更无人安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综观全诗,《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采薇》,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上一篇:2016年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区规划前期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