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电业:逐渐走向彩电全球赛场边缘

2024-05-22

中国彩电业:逐渐走向彩电全球赛场边缘(精选13篇)

篇1:中国彩电业:逐渐走向彩电全球赛场边缘

行业观察家们发出预警,“随着电视机产业第三轮革命性浪潮的来临,电视机恐将变身为新产业链中的一个配套环节,与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终端零售商共同扮演起整个智能家居系统的设备供应商角色,

CES展标定风向 全球彩电业迎来第三次革命

。未来,对于众多的电视机制造商而言,是坚守规模化制造商的定位,还是变身智能家居系统的整合者,仍是未知数。

享有全球消费电子产业发展风向标地位的2011 CES展(国际消费电子展)已华丽落幕。《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全球市场对于电视机产业即将迎来第三次革命性浪潮的认知已达成统一,相关技术和产品则是暗流涌动,亟待爆发。种种迹象表明,相对于第一次的彩色电视机问世、第二次的平板电视机热潮,第三次的浪潮将会集中于智能家居系统下的智能应用电视机。

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意味着过去一个时代的毁灭,但同时,机会和挑战并存,中国的众多电视机制造商准备好了吗?

盛宴下的技术暗流

最近一周来,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眼光都锁定在美国CES展上。

中国六大电视机巨头TCL、海信、长虹、康佳、创维、海尔共同亮相,围绕3D电视、智能电视、OLED电视等一系列未来趋势推出了各自的主打产品,

TCL展示了全息3D投影、人机交互式Smart TV和全品类的裸眼式、偏振光、快门式3D电视等产品阵营。长虹则推出了惟一能无线传输1080P信号源技术的WHDI电视,并创造性地推出移动3D电影院――Personal Multi-media Glass,戴上这副眼镜相当于一部50英寸的电视近在眼前。

海信则展示了Internet TV、Gesture Control(动作控制)TV、Wireless PC2TV、72英寸3D电视、Smart TV和Android TV等一系列应用各种智能控制技术的电视新品。其中,海尔的一款智能感应触控电视 Hi-Touch,摆脱了传统的触控式接触,实现一定距离内的遥感控制。康佳则重点展示了3DLED电视,主打产品的轻薄性。

向来在电视技术上领先一步的日韩企业,此次也将新产品重点聚焦在3D电视和智能电视上。三星发布的Smart TV可实现电视、电脑、移动设备的互联,而LG、东芝则主打裸眼3D电视。作为全球3D产业链最完善的两大巨头,索尼和松下则在进一步完善3D电视产品线的基础上,推出了包括等离子、LED在内的系列3D产品,同时也发力互联网电视。

行业观察家指出,透过中、日、韩三国企业所展示的产品和技术不仅看出,未来很长时间内,LED液晶电视将成为行业标配,OLED受制技术原因短期无法大面积普及,中外企业的竞争重点将从基础性技术创新转向应用性技术的创新,3D、智能电视将成竞争热点。

篇2:中国彩电业:逐渐走向彩电全球赛场边缘

二次大战期间o盟军对德国p日本的广播电台新闻信息进行追踪与测量o根据其新闻信息流量的多寡和流向的变化来推测、判定对方军队的调遣情况,这可谓较早的国际新闻信息流动的测量与研究工作了。随後o国际新闻流动与国际新闻报道成为了国际传播早期最主要的研究课题。国际新闻流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s国际新闻流动的量(volume)及其走向(direction)r而国际新闻报道研究的对象则是外国新闻的质(nature)p种类(type)和数量(amount)(Huro1984) 。这样的区分o不仅使人们能正确把握国际传播研究前期的范围与重点o又使後来国际新闻信息流动的研究有了更为明晰的方向。

二p依赖论/全球系统论(Dependency/World System Theory)和帝国主义结构论(Structural Theory of Imperialism)

篇3:新闻建构论及其现实意义

(一)

现实的建构理论来源于社会学, 它强调现实不是独立于人类自身之外的一系列客观的排列与组合, 而是在各个集体、社群和文化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现实对于人类的关系和意义, 在于人们如何对其进行定义, 即如何对其赋予意义。而定义或赋予意义的活动, 是在符号互动中实现的, 包括借助于符号的交流活动和内向操作符号的思维活动。而符号的意义是社会性的, 是约定俗成的, 同时又带有不同文化的色彩, 这样, 建立在符号互动基础上的现实, 也就是社会性的, 是在传播过程中建构起来的。

具体到新闻传播过程而言, 建构论的视角认为, 新闻传播就是一种操作符号建构现实的过程。就像传播学者李普曼所提出的, 传播媒介形成了“人们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影像”。简单地说, 我们关于自身之外的世界的印象, 主要是由新闻媒体建构起来的。比如,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系列关于美国、关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认识, 但是认真想一想, 这些认识绝大多数的来源都是新闻媒体的各种报道。在长期的媒介接触中, 每个人形成对遥远地域的认识。当然, 这些认识与客观实在本身也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存在许多误读。

2007年初, 《国际先驱导报》就曾经刊发长篇报道“中国人误读的世界”, 指出我们想当然的下述一些判断:“伊朗人恨死美国”、“韩国人爱国不买日货”、“印度远落后于中国”、“俄罗斯与老美对着干”、“以色列对中国充满感恩”等, 均是国人的主观想象, 是由偏见和一厢情愿的幻想导致的误读。当然, 总的来说, 一些媒体希望更正的这些误读, 其根源还来自于国内媒体长期的报道, 是由媒体以往多年的国际问题报道框架导致的。

媒体建构现实、形成人们现实观的功能, 不仅仅是每个人的经验体会, 还可从理论研究中得到验证。一个典型的实证研究是由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等人进行的。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 美国社会暴力案件频发, 引起了公众的不满和政府的重视。当时有一些人认为电视上大量呈现的暴力画面、镜头, 是导致社会暴力事件增多的主要原因。为此, 格伯纳等人就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工作得到了警方的协助, 调查结果表明, 从现实的发案率和件数计算, 当时美国公民一周内遭到暴力袭击的概率在1%以下, 但是面对居民调查的结果则显示, 人们感觉一周内遭到暴力伤害的可能性高于10%。显然居民们的安全感很差, 他们对现实环境的估计要比实际情况坏得多。

那么, 是什么导致居民做出了这样的环境评估呢。研究者们对当时媒体中播放的电视剧进行了统计, 发现剧中人物遭遇或卷入暴力伤害的数量及频率都远远高于现实, 居民们认为的10%的受伤害概率与此十分接近。而且更能说明居民的不安全感与电视暴力两者相关性的是, 不论学历、年龄、职业因素如何, 越是媒介接触时间多的人, 其现实的不安全感就越强。格伯纳由此得出结论, 电视等媒体实际上起着一种培养或者涵化的功能, 它影响着人们的现实判断, 于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人们的现实观和社会观。也就是说, 媒体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把握与认识, 即媒体建构起了人们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认知与想象。

(二)

奉客观真实为追求目标的媒体, 何以形成了建构世界左右人们认知的社会效果呢?这一问题, 可从以下几方面解释。

第一, 新闻的选择性和媒介的技术属性, 表明新闻报道是建构事实的过程。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但并非所有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都能够得到媒体的报道, 一个新的事实能否被报道, 要考量其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贴近性和趣味性等新闻价值要素。而且, 许多新闻理论著作还提到, 媒体刊发新闻, 还要考虑到事实的宣传价值, 即具有现实生活方面的意义。可见新闻是经过专业工作者选择、经营和建构的精神产品。有一个关于新闻选择的比喻说得十分形象:新闻不是普照世间万物的太阳, 而是黑夜里的探照灯, 它照到哪里哪里亮, 照不到的地方或者被刻意回避的地方, 就永远不为世人所知。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世界, 不论是欣欣向荣, 还是满目疮痍, 大都是由媒介选择和放送的结果, 是媒体所照亮的世界, 而非世界的真面目, 更不是世界的全貌。

再者, 按商业原则运作的媒体, 其新闻选择往往迎合受众的心理, 以追求最高的收视率。因此, 只要是受众可能欢迎的, 媒体就会大量集中地进行报道, 而那些不具备轰动效应的事件, 即使重要也不易被选择和报道。一个备受争议的现象是, 媒体热心于选择那些反常的、刺激性的事件进行报道, 所谓人咬狗才是新闻, 只有坏事情才是好新闻。按此原则操作的媒体, 往往给人的印象是, 这个社会充斥着太多的暴力、腐败和混乱, 而事实是这只是媒体有意无意中按自己的逻辑建构的世界。

新闻业秉持真实客观的理念是值得尊敬的, 但绝对的真实在新闻来说, 又是难以启及的, 因为新闻不是科学, 它不能按比例地精确制导, 只能凭记者的努力和责任心来不断逼近, 而记者也是人, 又往往存在个人的局限甚至偏见, 可见真实与全面的可望而不可及。

另一方面, 媒体又有自己的技术属性, 比如电视就偏好精彩的画面, 如果没有视觉上的冲击力, 事件就不易为电视新闻所选择。

除去媒体的选择性, 真实全面呈现事实本身也还是个问题。不论电视报道还是文字新闻, 又都必然有自己的叙事角度和顺序, 这些传播的规律或者限制, 都必然影响到所谓的客观全面的职业追求。所以新闻媒体的报道, 很大程度就是建构现实的过程, 是在一定倾向性影响下, 媒体及从业者的选择、放大和放送, 而远不是客观真实全面准确呈现的过程。进一步讲, 新闻总在标榜客观, 但实际上它又是很主观的产物!

第二, 以语言这种观念性体系报道事实, 实质是按照一定意义建构事实。

语言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用语言来报道新闻, 就势必要带有记者和媒体的观念与倾向性, 新闻中的事实是记者以自己的认识和倾向建构出来的, 这与客观的事实本身已经不同了。所以传播学的批判性研究认为, 新闻报道是一种赋予意义的活动, 客观发生的事实, 之所以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被选择报道, 就因为它对人的意义, 如果不具备某种被看中的意义, 这种事实就不可能被媒体报道。媒体就是遵循着有意义的原则来报道世界的, 其实这已经是在建构世界了。

每一种语言, 都具有自己关于时间与空间的认识特征, 也都体现了使用者群体的价值倾向, 所以不同语言对同一新闻事实的报道, 也就是不同价值观念的建构和延伸的过程。总之, 新闻都具有鲜明的主观建构的色彩。

第三, 新闻报道不仅建构着观念形态的现实, 也在能动地建构着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

新闻作为精神产品, 是现实世界的反映, 同时又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这本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具体体现。近些年来社会科学的研究, 同样在证实着这一点。9·11事件的发生, 就被人们认为是享廷顿“文明的冲突”的预言的“自我达成”, 即享廷顿关于世界冲突的预言本身, 直接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冲突的现实的生成。

理论是如此, 新闻与现实的关系也往往呈现这样互动特点。以青少年的网络依赖为例, 中国家长往往视孩子的沉迷网络为严重问题甚至是病态, 新闻媒体的报道也一直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 正是在这种认识框架之下, 中国的网瘾少年越来越多, 沉迷网络引发的恶性事故时有发生触目惊心。而据《南方周末》2009年9月3日的报道可知, 中国青少年的网络问题之所以比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更严重, 只是因为中国家长的态度问题, 因为他们所担心的依赖网络的问题少年, 在美洲以及欧洲父母眼里, 根本就不是问题, 因此也无需网瘾治疗。

可以说, 是家长的紧张和新闻的主观性报道定义, 将热衷网络的少年变成了问题少年, 而将少年打成另类的方法, 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孤独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网络依恋。一句话, 如今的现实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 就像美国的反恐活动, 陷入了“越反越恐”的循环一样。这些现象无不应验着社会学家托马斯的预言:“如果人们把某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 那么这种情境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可以说, 大众传媒报道反映现实, 但同时也在生产着现实, 建构着世界。

(三)

当今的信息社会, 媒介的作用正在被人们深切地体会和重视。而媒介作用的突显, 关键就来源于它建构现实的能动力量。奥巴马之所以能在2008年成功当选美国总统, 原因之一, 就是他利用网络等大众媒体, 在大量年轻选民中成功地建构了自己的形象和设定了美国社会的议程, 并使之与美国人的理想期待相契合。于是美国人民与奥巴马一道, 建立起了他们对于未来的信念。在美国历史上, 还有像罗斯福、肯尼迪这样的广播总统、电视总统, 他们同样都是长于利用媒介的政治家, 成功地通过媒介建构了自身的形象, 并引领了社会对未来的关注焦点。

与此相关, 有的学者干脆提出了“新闻执政”这一概念, 用来指美国政府及军方创造性地利用媒体制造舆论、设定议程进而开展工作的思路与理念, 并认为在当今高度商业化的媒体社会里, 新闻执政已成为成功的政治和治国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新闻执政在具体运作中包括用对事件的表态、用领导者的行动和出台政策来制造新闻。其实就是以话语和行为符号来首先定义各种事件, 主导舆论, 或者说是积极借助于大众传媒按着自己的需要去建构现实, 统一舆论和认识。

现在软实力和文化的比拼, 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主战场。这方面, 美国仍然是主导性国家, 显示着强大的优势, 而其主要原因之一, 便是美国媒体建构的美国人与美国国家的形象和价值观念极具吸引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者胡百精等人认为, 美国在二战后, 通过媒体公关等手段, 在国际上成功建构了这样两个等式:自由=美国精神, 美国精神=普世价值。如今提到平等、民主、自由, 大多数人都会很自然地想到美国。这就是美国强劲的软实力, 很大程度上它得益于媒体的建构与传播!

篇4:中国彩电业:逐渐走向彩电全球赛场边缘

沃尼奥,这位在法国工业设计界无人不晓的设计大师进一步指出,中国如今已成为全球彩电业制造中心,作为与彩电制造业密不可分的工业设计业,从欧美向中国转移将成为不可阻遏的必然趋势。据信息产业部《2005年中国彩电业评述》的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彩电产量最大的国家,2005年生产近8300万台,占全球产量一半以上:出口近4000万台,同比增长43%。

来自信息产业部的另一项研究数据也表明,由于缺乏优秀的工业设计,产品附加值不高,导致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出口年损失近300亿元人民币。“中国工业设计与西方相比的确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副主任刘振生教授表示,“工业设计在西方已经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产业,创造出巨额的经济效益,而在中国还没有规模化。专业化,还没有出现像法国倜傥这样国际顶尖级的设计团队”。刘教授透露,这也是清华大学邀请该团队首席设计师来校进行高水平学术交流的原因。

听完全部演讲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包林教授对沃尼奥的观点和学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认为法国这样顶尖的设计团队,随着TCL的国际化整合落户中国,可以看成是中国工业设计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全球彩电工业设计的中国时代已经来临。

就目前的彩电业而言,平板电视技术逐渐成熟,产品日趋同质化,工业设计的重要性已经凸现出来,越来越受到彩电企业的重视。TCL集团副总裁史万文表示,一直以来,TCL对产品的创新设计非常重视,并将工业设计作为企业创新竞争力之——。“法国倜傥设计团队随着TTE(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的组建而成为这家全球最大彩电公司的全球设计中心,我们将继续加大在工业设计方面的投入,为消费者提供品质更高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增强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在演讲之后,沃尼奥还回答了清华学子踊跃的提问,并代表TCL-汤姆逊全球工业设计中心向清华大学赠送了一台“倜傥”团队最新的工业设计作品--TCL炫舞B68液晶电视。据悉,法国“倜傥”参展了本届“北京科技博览会”,并将其代表世界顶尖设计水平的作品展现给中国消费者。

法国倜党工业设计团队简介

法国倜傥(Tim Thom)工业设计团队是一家总部位于法国巴黎,以卓越设计实力赢得国际广泛认同的设计机构,它由众多能够胜任从概念设计到产品工业化全过程的资深专家组成。从产品包装到内外视觉,无不要求体现出设计理念上和谐统一与内在沟通。曾经创意,开发、设计众多创新产品。给予TCL彩电旗下诸多品牌(TCL,THOMSON,RCA)以贡献和支持。

篇5:中国彩电业:逐渐走向彩电全球赛场边缘

中国加入WTO後o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将急剧增加o国际新闻传播面临着大发展的良机o但同时又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为o国外传媒打入中国并享受与国内传媒相同的待遇虽然在入世之後头几年还不可能成为事实o但以後o新闻业开放的承诺表终归要制订出来 (孙旭培o2001)。

那麽o如何增强中国国际新闻传播的竞争力?如何更快地从边缘走向国际传播中心?这是当前摆在中国国际传媒面前的重要议题。

有鉴于此o笔者希望透过一些影响国际新闻传播的要素o铺陈对中国有效参与全球化下国际新闻传播竞争之管见。

一、建立与经济实力相称的强大国际新闻传播体系

在影响国际新闻传播的众多因素中o经济因素被视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Ostgaardo1965)。 因为o经济实力是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指标o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全球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国家经济实力愈强o愈能成为先进资讯技术和设备的拥有者o生产和输出的国际新闻就愈多 (Kim & Barnetto1996)。 一般而言o国家的传播实力是与其经济实力相对应的o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o便不会有强大的国际传播体系;但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际传播体系o她便难以巩固其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象发达国家那麽快速地传播新闻o那麽她们纵有世界上最美好的愿望o也无法有效参与竞争” (Amunugamao1981)。 因此o进一步加强中国国际新闻现代化建设o建立与我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相应的强大传播体系o是中国有效参与国际新闻传播竞争的重要前提。

二、调整传播观念o讲究传播策略

中国需要改革的o不仅仅是经济体制o同时还要改革束缚发展的旧思想p旧观念r中国对外开放的o不仅仅是巨大的商品市场o同时也开放了中国的资讯市场。然而o长期以来o我们对国门打开後涌来的外来信息防范有加o干扰外来收视的做法十分普遍o有的地方对卫星电视中敏感的新闻突击遮盖o创造了电视画面“开天窗”的新做法 (张允若o1998) 。但是o在网络传播已成不可阻挡之势的今天o中国受众在信息的获取方面已经呈现出了选择性p自主性和互动性o如果无视这一现实o仍然沿袭过去对许多国际敏感事件不予报道p推迟报道p省略报道等传统运作手段o那麽o传媒失去的不仅仅是重大事件的传播时效o更重要的是失去信誉和民心u这些无异于自缚手脚的做法必然阻碍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在世界资讯市场上的竞争力o迟早会被孤立于全球信息一体化的传播体系之外。

淡化国际新闻传播机构的官方色彩o解放她们的手脚o使她们能就国际事件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见解o敢于在报道时效上与西方传媒竞争o从而在世人面前树立起独立的p可信赖的传播者形象o是中国国际新闻传播从边缘走向中心应有的举措。长期以来o新华社一直被视作中国政府的发言人o国际社会希望透过新华社的报道来了解中国这个世界大国对一些具体事务的态度。然而o正是这一特殊的角色定位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新华社对一些突发性国际事件的报道。原因很简单o许多突发性事件开始发生时未来走向并不明朗,如果为了时效而在抢先报道过程中或对事件的评价上出现偏差o势必给世界传递出不准确的信息。正是这一担墒沟眯禄社在许多国际事件的报道上十分迟缓o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声誉和形象。

其实o就国际事务代表中国政府发言的是外交部发言人o而不完全是新华社。淡化新华社等对外传播机构的官方色彩o不仅是转变观念的问题o而且还是提高国际新闻传播竞争力的策略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学习。美国政府在国际事态不明朗之时o往往通过国际新闻媒体及时发表意见o然後根据国际社会的反应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o美国传媒既保证了国际事件报道的及时性o又充当了政府借以做出快速反应的试探气球o从而使美国的国际新闻传媒牢牢占据着全球中心的地位。中国传媒只有冲锋在国际新闻传播的前沿阵地o方能在全球系统的中心占据一席之地。

三、加速互联网建设o开创国际新闻传播“多p快p好p省” 新局面

篇6:中国彩电业:逐渐走向彩电全球赛场边缘

其实o「『依赖』不过是一个名词o掩饰了征服p压迫p疏离和帝国主义式和资本主义式的种族优越」(Frank & Wallerstein,1974) 。因此o嘎尔滕 (Galtungo1971) 试图用“帝国主义结构论”来揭示这种依赖关系的实质。认为在“中心-边缘” 结构中o发达国家处于中心地位o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地带。这种结构实质上是全球帝国主义的表现。

国际传播领域的帝国主义表现在经济p政治p军事p传播p文化五个方面。其中o传播作为当今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o反映了世界范围内信息交流过程中不平等的权力话语关系。在信息时代o传播科技的跨越时空特性使得中心国家能凭借雄厚的财力和科技成果o通过全球性通讯社来操控世界范围内的新闻传播o从而达到新的`殖民主义。最明显而直接的形式便是大量向边缘国家倾销传媒产品o形成了以单项流通为特色的媒介帝国主义 (Boyd-Barretto1979) 。

中心国家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充当主角的表现形式有两种。首先o作为产品形式的国际新闻传播o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关於中心国家的报道r其次o作为国际新闻传播领域最大的传播者o在国际新闻输出和期刊贸易的数量上占据着中心地位(e.g.,Kim & Barnett,1996;Chang,1998)。边缘国家由于没有占据全球传播系统的中心地位o任何产生于或关於这些国家的报道都得通过更多关卡的过滤o方能在国际新闻中聊备一格。

在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另外一级s半边缘(Semi-periphery) 国家o在中心与边缘国家之间起着桥梁作用。虽然半边缘国家与中心国家的交往较之边缘国家更为频繁o但在与中心国家相关的报道中o半边缘国家总是充当配角。而边缘国家全靠另外两级的国家在国际新闻交流市场上提携自己o方有机会在全世界面前“露脸”o如果报道空间有限o边缘国家便免不了被省略掉的命运(Chango1998) 。

按照通常的分类法以及考虑到不断变化的新闻中心等因素o现在的“中心-边缘” 国家划分情况是s美国、西欧(特别是英、德、法) p日本p加拿大为中心国家r其他欧洲国家(如瑞典p瑞士p俄罗斯) p亚洲的中国p南韩p新加坡p马来西亚、拉美的阿根廷p墨西哥o非洲的埃及为半边缘国家r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独联体的一些国家) 则被划为边缘国家(Chang,1998)。

三p世界新闻与传播新秩序(New Worl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der)【2】

当今世界o信息被视为最重要的统治工具和通行全球的“权力货币”o中心国家凭借自己经济p军事p科技等优势o主宰和控制国际新闻传播的流向与流量o不断强化着边缘国家对自己的依赖程度。不仅如此,中心国家在报道边缘国家时总是将镜头对准这些国家的政治不安、经济落後、饥荒灾难等问题o很少正面报道这些国家在经济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而限于财力p物力p国力等多方面因素o许多边缘国家只得忍气吞声地承受被妖魔化和被扭曲的报道。

★ 信息传播全球化背景下受众素质的提高

★ 心系中心,不畏边缘作文材料

★ 浅谈中国茶文化传播论文

★ 全球化背景下小学教育发展探讨教育论文

★ 从古典走向中世纪的基督教

★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读后感

★ 从卓越走向优秀读书心得

★ NBA网络传播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 对经济全球化与全球道德的几点思考

篇7:中国彩电业:逐渐走向彩电全球赛场边缘

中国彩电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除了巨大的产能可以向世界炫耀以外,在主导技术的更新换代上基本上没有话语权。因为,全球彩电产业的每一次变局都是由跨国公司发起并主导的,中国彩电业只能跟在跨国公司的后面赚取组装费,实际上是一个高技术、低附加值的产业。这种产业现实导致中国彩电业在国际历次大型展会中一直躲在某个角落里,根本谈不上什么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就这样,跨国公司与中国彩电业这种“一唱一和”的产业状态维持了近20年。

但是,在3C融合时代,中国彩电业面临新的转机。当前家电、通讯、计算机之间开始互相融合、互连互通,尤其是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作为家庭娱乐终端的电视,单纯“看”的功能已经不能适应消费者的需要。随着数码相机、数码录像机等数码设备在家庭中越来越普遍,消费者更需要的是一个全能的“影音工作站”。今后的电视应该更为个性化,不仅仅是一台电视,而应该是一个家庭娱乐平台。这一产业趋势既是世界级的挑战,也是世界级的机遇。

结合柏林电子展以及近期跨国公司的种种举动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当前彩电业实际上已经演化成了两条路线,一派以索尼为代表,沿着屏幕更大、画面更清晰的方向发展;而另一派以海尔为代表,在高清画质的基础上开始实践网络化功能。在此次展会上,海尔的新款流媒体电视成为焦点,并将在德国、法国等欧洲15个国家同步上市。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彩电业开始借助展会大舞台走向国际大市场,这对中国彩电业来说尚属首次,

中国彩电业之所以能够取得话语权,关键在于把握了两点,一是技术,二是需求。流媒体电视不仅具有传统功能,而且还可以播放和编辑数码相机、手机、摄像机、u盘等各类数码存储设备里的图片和影音资料,并且内置80G硬盘,可以定时、实时录制电视节目,充分满足数字网络时代消费者对高清数码家庭影音中心的需求。这一系列的产品的出现,终结了单向“看电视”时代,开启了互动“玩电视”时代。

今后中国家电企业面临的竞争是全球化的竞争,这种竞争的核心就是技术创新,没有压倒性的技术创新就没有国际话语权。实际上,中国彩电业在经历了CRT时代粗放型规模扩张的发展阶段后,几乎所有的彩电企业都把新兴的平板电视当作了自己角逐全球市场的重要平台。

但是,对所有的彩电生产商来说,单一的平板彩电市场已经结束,摆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完全差异化的平板电视市场。如果生产商提供不出与竞争对手有差异的平板电视,就很难在全球市场站稳脚。因此,在平板的基础上力求差异化将是未来彩电业的主方向,在这方面,海尔显然最先唱出了属于中国彩电业自己的主旋律,开始与跨国公司一决高下。全球彩电市场一种全新的产业格局已在酝酿之中,中国彩电业借助网络时代的转机正在从产业边缘走向核心。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0532-85897296,电子邮件:brandl@sina.com


关于作者:

罗清启:现为帕勒咨询资深董事,并兼任多家跨国家电企业的中国营销顾问。联系电话:0532-85897296,电子邮件:luoqingqi@126.com查看罗清启详细介绍 浏览罗清启所有文章 进入罗清启的博客

★ 中国家庭道德的困境及其应对

篇8:中国彩电业:逐渐走向彩电全球赛场边缘

1997年在全国彩电欢呼价格战取胜外资的大背景下,海尔彩电以全数字全媒体技术作为切入点进入了彩电企业,自此之后海尔诸多与中外资彩电企业不同的创新型产品如探路者、美高美、流媒体、宝蓝等彩电陆续涌现,与之相伴的是海尔彩电不打价格战只打价值战的发展战略诉求的推出,这在当年完全属于不被行业理解的异类发展路线,事实证明当年只追求规模的企业在品牌的收获上只获得了一面写有自己企业商号的旗子,这面旗子上除了疯狂的价格呐喊声之外没有太多市场信用的积累,而海尔的彩电品牌却像一个容量在快速变大的箱子,而这个箱子里装满了消费者对这个企业的满意票,而获得这些满意票的方式是海尔彩电对工业体系内生能力有目的地培养。

主导中国彩电工业发展的主要路线是被称为“规模放大型”的路线。这种发展模式的主要方式是,借助中国彩电市场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的特点,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了产品价格的降低上,借助国内彩电巨大的内需容量,拼命地放大产量从而降低价格,在市场短缺时代,这种循环有无往而不胜的感觉。低价生产要素导致产品价格低,产品价格低推动销量增长,销售增长又给制造体系的扩大创造了条件,中国彩电在这种产量与价格的反向循环之中规模越来越大,随之一种制胜的逻辑被发展出来;依靠这种靠规模而得来的经济性取胜,但是,近年来的市场现实证明,这种发展逻辑的有效性已经大大减弱,即使海外市场没有贸易壁垒的保护,我们的彩电产品在全球可以覆盖更大市场的前提下也很难赢利。

将中国彩电全球品牌创造的幻想放在了低价加吆喝上是没有根本的效果的,在与跨国彩电品牌的比较上我们的品牌显得粗糙化、表面化,20多年的产业发展过程只有海尔一个品牌与索尼相随就是例证。其实,品牌的创建应该是一个完整工业体系进化的必然结果,而不是宣传的结果。强大的工业体系创新能力的系统提高必然使企业有能力满足苛刻的消费需求,而这种对苛刻消费需求满足的大量积累就是品牌的创建过程,从本质上说品牌创造过程实际是工业体系创新过程的社会化过程。海尔彩电的发展过程是这个理论的完整体现,10年中它从来没有去追逐规模,而是在技术、组织与管理三个维度上去系统地发展自己彩电工业的能力。

规模放大型的发展战略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让中国的彩电企业对市场的认知产生了片面化的结果:市场就是更低的价格,新的市场需求就等于价格新低,而不是具体的消费需求;二是消费需求的苛刻,这种消费需求的苛刻实际上是对中国彩电企业提供劣质供给的一种反弹性的否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外资产品的影响,中国消费者对需求的渴望更加精致、也更为苛刻。当消费需求骤然转变为苛刻的、精致的要求的时候,中国彩电企业的发展战略仍然没有转变:还是想以低价格应对这个他们自认为很熟悉、实际上确是非常陌生的一个市场。对企业来说他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是人的真实的、鲜活的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需要这个工业体系的系统能力,由技术、组织、管理所衍生的研发、质量、设计、服务、价格等等诸多能力,这些能力就是支撑海尔彩电价值战的后台系统,如果要靠一种产品的成本属性去满足这样的需求根本是不可能的。由此我们看到海尔彩电所诉求的价值战根本不是常人所臆想的文宣表述,而是一种工业价值输出体系的构建,因为如果没有一个能输出强劲竞争力的综合工业体系的话,价值战仅仅是一种语言游戏战而无实际意义。

其实,即使是成本价格属性也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幻想了。中国彩电工业抵挡外资的关税栅栏早已经拆除,此外,外资的彩电制造基地已经全面转移到中国市场,形成中国彩电价格优势的生产要素已经完全被外资企业所使用,中资彩电企业的价格优势已经基本消退,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需求对低价格的感应已经非常迟钝。

中国彩电规模价格优势战略实际上是经济学中陈旧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变脸。比较优势实际上是在诱导追赶型的国家或者是产业用假设静态的生产要素优势去应对国家间产业的竞争。实际上生产要素是否具有优势不是由生产要素的价格所单方面决定的,生产要素优势发挥的一个关键变量是生产率,然而,一旦涉及生产率,技术、组织、管理就成关键变量,中国彩电前20多年的发展战略实质上是单一的低价格生产要素的依赖化的生存,而放弃了在技术、组织和管理关键变量上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只发展出了工厂,而没有发展出品牌的真实原因。

工厂是产品价值形成的一个环节,而非竞争性工具,品牌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工具,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企业只去培养环节而不去培养竞争工具的话等于这个国家或是这样的企业根本就没有参与国际竞争。跨国彩电企业在中国的竞争优势实际上是自己的技术、组织与管理变量与中国生产要素的乘数,而中国彩电企业竞争所依赖的是跨国竞争对手可以轻易获得的低成本资金、低成本劳动力等没有差别的低层次的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是企业竞所需要的外生变量,是可以用技术、组织、管理这些组织内生变去控制使用的生产要素,其在创造品牌的过程中属于后决条件,而非先决条件。海尔彩电的10年发展过程就是甩开环境性生产要素依靠去刻意培养控制性内生变量的过程,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找到为什么只有海尔彩电自己以自有品牌挤进日本市场的原因。

篇9:2014年中国彩电市场投资现状

内容提示:机顶盒业务,国家“净网行动”有利于正规厂家的发展。创维今年国内OTT盒子的销量预计翻番,从200万台增至400万台。此外,“游戏机顶盒可能会大量出现”。

今年国内彩电市场将出现三十年来首次负增长。预计,今年中国市场电视机销量将下跌

3.8%,由去年5100万台,到今年4900万台。与此同时,40和50英寸的电视占比迅速提升,50、55英寸增长速度最快;智能电视的渗透率今年将达到69%;4K电视的渗透率将达到21%;电商渠道占比今年将达到13%。

2013财年创维电视总销量1140万台,2014财年的目标是1200万台。这跟去年的相比增长不多,我们更加追求质量,去年国内销量860万台,今年希望卖到900万台,海外今年我们想卖300万台。

国内彩电市场,互联网新军去年跨界进入,使一些32、47、55英寸等主流彩电尺寸价格降低。创维去年9月起推出网上子品牌“酷开”,借鉴互联网企业的玩法。有信心今年酷开电视销量提升至60万台。而电商渠道在创维彩电销售额中的占比,将从去年7.4%,提升到2014财年的10%以上,“电商渠道成本低,我们网上销售的电视都不赔钱”。

相比之下,受电商冲击及刺激政策退出影响,创维去年在农村经销商渠道的收入占比有所下降。今年关键是提升产品结构,去年创维4K电视的毛利率高达31.7%,今年创维继续提升4K电视、智能电视的销售占比。

创维去年探索新的电视盈利模式,与优朋合作的“直通好莱坞”频道,去年收入3000万元,达到预期。当然这笔收入会与内容商和牌照商分享。目前还没有看到智能电视比较好的商业模式,关键要有好内容和好体验,消费者才愿意付费,创维已经低调投资了一些游戏等内容应用公司,只要“日活跃用户数”超过500万,就有机会。

篇10:渠道,中国彩电企业梦想的终结者

在未来的十年里,是全球生产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的重要阶段,这也是国内彩电企业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等资源禀赋的差距形成的后发优势及比较竞争优势,进军国际市场,打造国际品牌,确立中国彩电品牌在世界彩电生产销售中地位的大好时机,因此,有专家预言,在未来的内,中国将有3-5家的彩电生产企业将进入全球性著名的彩电销售制造商行列。但从目前彩电业的发展趋势来分析,结果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哪么美好,相反,中国彩电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未来10年里的中国彩电企业,面临最大的生存威胁,不是洋品牌的卷土重来的入侵,不是硝烟弥漫的价格战,而是彩电的分销渠道。商业资本的突起,带来了彩电分销渠道结构上的巨变,曾经是中国彩电企业引以为自豪的彩电分销渠道,可能会给未来中国彩电企业的生存空间给予致命一击,中国彩电业可能因此而全面 ,中国彩电企业面临“成也渠道,败也渠道”尴尬。

二、中国特色的商业流通业态、市场特点成就专业家电连锁店成为一统中国彩电分销的霸主。

各种商业资本的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中国彩电分销渠道危及中国彩电企业进向世界,甚至是生存下来的根源所在。各种商业资本的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彩电分销渠道结构的不平衡。

目前彩电分销渠道主要可分为百货、专业连锁家电卖场、大型超市、小型家电专卖店。

百货商场属于传统的彩电分销渠道,曾经在中国彩电分销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完全没有了往日的风光,在与专业连锁家电卖场、大型超市等新兴商业流通渠道的竞争中节节败退。而中国百货商场业态的特点以及独有的历史原因,早就已注定了这种结局。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国百货业遗留下了条块分割的历史烙印,百货公司大多以行政地域为界线,单店规模大,门店数量少或没有分店,门店覆盖地域窄,跨区域的百货公司少,且大多数跨区域的百货公司只是较松散的战略联盟,各门店的经营管理的独立性较大,不能形成统一的采购及配送规模形成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在彩电分销的竞争中,由于彩电企业价格竞争激烈,产品分销毛利低,产品价格透明度高,分销成本高低已成为家电分销渠道竞争取胜的致胜法宝,

此外,百货在我国已是一种较成熟的商业流通行业,行业进入壁垒高,且处于衰退之中,市场吸引力小,这也导致在近期内百货业很难打破百货业行业集中度低的竞争格局,中国市场上不会出现类似美国西尔斯、凯玛特等能一统江山的百货连锁巨人。因此,对于中国的百货行业,历史上是如此,现在是如此,将来也会如此,这种类似于完全市场竞争形态的中的百货公司,在彩电分销上它没有能力和新兴的商业流通渠道进行竞争的。

大型超市同专业家电连锁店一样,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商业流通渠道,尽管拥有同专业家电连锁店一样的规模采购及先进的物流配送系统带来的成本优势,但由于分销彩电专业能力不强,仍无法与专业家电连锁店分庭抗礼。这也是由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所决定的。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彩电仍是一种比较贵的耐用消费品。大型超市主要经营日常用品等快速消费品,快速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有不同的购买行为特征。作为一种耐用消费品,消费者在购买彩电过程中参与度高,这要求彩电分销商具备较专业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能力。专业家电连锁店经营范围针对的是家电这一细分的目标市场,就相同的DM等广告告知信息而言,彩电潜在消费者会更倾向于选择专业家电连锁店的广告告知信息,因为专业家电连锁店能提供家电产品信息品类齐全,品牌数量多,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在售场导购方面,由于厂家的重视程度及管理上专业程度的差异,超市导购员的售场导购技能也不如专业连锁家电专业。至于售后服务,专业家电连锁店完全有能力替代以住彩电厂家的售后服务,专业家电连锁店拥有从服务成本到服务专业技能等全方位的售后服务优势。因此,目前以至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超市卖场将主要分销技术成熟、产品、价格差异性小的中低档彩电产品,针对的目标消费群将主要是年青的彩电过渡性消费群。

小型家电专卖店是百货商场、家电专业连锁店、超市卖场分销彩电的补充,其生存空间取决于百货商场、家电专业连锁店、超市卖场等彩电分销渠道的辐射范围,其生存时间取决于家电专业连锁店、超市卖场的扩张速度及家电专业连锁店、超市卖场的对规模经济销量的要求。小型家电专卖店未来有三种可能的结局,一种被家电专业连锁店、超市卖场挤压或吞并而消失,一种会形成与家电专业连锁店或超市卖场比较松散的战略合作关系,成为家电专业连锁店或超市卖场掌控货源的零批网点,最后一种是由“羊”变成“狼”,发展成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家电专业连锁店,但第三种可能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华东、华南地区已不大可能。

篇11:中国彩电业:逐渐走向彩电全球赛场边缘

在彩电行业第二三交椅几番易主的背后,我们看到了的是近几年长虹、TCL的励精图治的战略变革带来积极上位,也看到了缺乏“大战略思维”的创维正在与行业默认第二把交椅渐行渐远。

展望未来,在欣喜看到在占据全球份额最大、市场竞争最激烈的中国市场,以海信、长虹、TCL为代表的彩电品牌攻城略地、全面超越外资品牌的同时,我们更希望那些拥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彩电企业能够抓住彩电行业未来格局裂变的机遇,切实提高国际竞争力,成为中国彩电行业的“国家队”并实现跻身于具有影响力的世界级企业的光荣与梦想。

“双寡头竞争说”不适用彩电业

很多行业外的人谈起中国家电市场的竞争格局最喜欢用的就是“双寡头竞争”,似乎也的确如此,当前中国市场竞争度颇高的“冰、洗、空”等行业早已进入了寡头市场,甚至形成了稳定的“双寡头企业”。

以空调行业为例,在不久前过去的2011冷冻年度,格力和美的两大空调巨头“联袂”高歌猛进,双方的市场份额合起来已逾50%,“双寡头格局”日益明显。类似这样“双寡头格局”其实在很多家电行业均渐趋呈现:微波炉之格兰仕和美的,两者份额已达9成左右;洗衣机之海尔和美的系(含小天鹅、荣事达),两者份额和近5成;燃气热水器之万家乐与万和,两者份额和也逾四成多,当然还有豆浆机领域的九阳和美的、高端烟机领域的方太和老板等。

然而在各行业主力企业各自力发力争当龙头品牌形成鲜明的“双寡头竞争”格局的同时,笔者却发现““双寡头竞争格局”不适用彩电行业。

据日前行业某知名调研机构发布的一份“2004-2011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概况”数据显示:中国彩电行业中除海信连续八年来稳固保持第一的态势外,行业当中的第2名并没有形成稳固的品牌归属。

另据一份最新彩电市场数据显示:2011年8月彩电市场海信仍以16.1%零售量市场份额保持冠军位置,长虹以13.4%的零售量份额跃居第二位,排名第三的是TCL其市场份额为12.8%,而行业一直以来默认第二位的创维则以11.9%退居第四位。

上述两组数据真实地反应了作为家用电器行业中销售规模最大的龙头行业――彩电行业激烈的竞争关系,彩电行业“双寡头竞争”格局迟迟未能定型的背后原因值得玩味。

变与不变的企业战略追问

在讨论彩电行业缘何难以形成稳定的“双寡头竞争”之前,我们先来细数一下,行业老大海信以及经常出现在行业第二把交位上的长虹、TCL、创维的这三家企业最近几年的市场战略之变,似乎可以管中窥豹从企业变革的角度来理解彩电行业“二三把手”市场地位之变。

海信以电视业务起家、主营业务电视占到集团总营收近1/3、连续八年把持中国彩电市场头把交椅, 2003年海信在CRT电视、背投电视、液晶电视及等离子电视的众多产品中,抓住了产品升级转型的最好契机,海信把平板电视作为重要的战略产品,在中国企业当中海信的研发投入比较早,产品的市场化速度也比较快,

海信通过在创新的变革中寻求品牌的突破寻求企业的成功,从2003年开始海信较早的投入了平板电视领域并保持持续不断的向平板电视领域投入的积极应对策略,终于在2004年一举获得平板电视领域市场排名第一的成绩。

为应对市场快速的变化,海信以永远创新的变革来应对永远不变的挑战,2005年海信开始布局智能多媒体产业生态链:2006年初重组整合海信宽带公司,2008年投资组建海信传媒网络公司,2008年海信再一步抓住市场机会向LED背光源产品开始进发,2009年启动智能电视开发,2010年率先进入3D电视领域,2011年又启动“云智能”电视战略。海信通过一次次的变革实例来印证,永恒的冠军地位正是缘自于积极的变革进取。

长虹作为曾经的“中国彩电大王”,在中国彩电行业叱咤风云,甚至一度形成每年4月各企业,都在忐忑不安中等待着长虹的降价促销方案以应对激烈市场竞争。2004年赵勇在上任长虹集团之后就充分意识到,只有向上游进军,平板彩电企业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2006年6月,长虹集团下属的四川世纪双虹显示器件有限公司正式运营,时至今日长虹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等离子电视销售商。2009年9月长虹再次启动龙腾战略,其核心目标是让国产平板重振显像管时代的辉煌。2010年,集团公司整体销售规模突破600亿元,达到615亿元,同比增长30%,2010年以来,长虹通过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始终保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速,有效缩小与领先企业的市场份额差距,至2011年8月PDP(等离子电视)以43.5%的零售量市场份额长期位列市场第一位,“龙腾”战役取得了阶段性胜利。2011年长虹提出了“2011年计划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不低于20%”的目标,另外,在产品线方面,力争彩电国内综合排名力争第一。至2011年8月长虹在彩电国内综合排名上已经稳居第二,并保持着坐二望一积极进攻态势。根据长虹的规划,在未来三年里,力争到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


关于作者:

洪仕斌:洪仕斌,江西省余江县人,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产业经济评论家,先后担任过知名企业区域经理、市场总监、销售总监、总经理,《人民网》、《中国营销传播网》、《销售与市场》《中国企业报》等全国近百家媒体专栏作家。Email:Hsb1107@tom.com查看洪仕斌详细介绍 浏览洪仕斌所有文章 进入洪仕斌的博客

★ 中国工厂的规章制度

★ 农村彩电市场潜力巨大

★ 非常之道:没有广告的品牌塑造法

★ 我家养了一只小兔作文

★ 中国网络广告正进入品牌营销阶段网络广告

★ 本土品牌主导中国广告市场的调查报告

★ 中国照明行业品牌困局全景解读『下』

★ “水之密语”定居中国,本土品牌如何“浪漫”?

★ 品牌影响力范文

篇12:中国彩电业“过冬”

对中国彩电企业来说,2007年的寒冬来得异乎寻常地早。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07年1月至12月份,中国彩电出口4788万台,同比下降44.6%。在中国彩电企业普遍主业不振,彩管生产企业又集体“疲软”的情况下,这一消息无异于雪上加霜。

2006年,中国彩电产量和出口曾短暂上升。但是,随着彩电平板化时代的来临,中国彩电业用20年时间积累起来的CRT(传统显像管)生产优势正在丧失。加上结构升级乏力,欧美市场专利、环保压力日益高企,中国彩电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在2007年11月举行的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工作会议上,国家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司长周子学指出,2007年以来,不少CRT及玻璃壳工厂相继停产关闭,下一步如何走是整个CRT产业必须慎重考虑的。

岁末年初,财政部、商务部推行的“家电下乡”试点正式启动。一些人士认为,“家电下乡”既可促进农村消费,又可帮助消化CRT企业库存,将能收到“一箭双雕”之效。不过,识者指出,这一“惠民工程”并不能解决CRT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中国彩电企业如不能在新一代平板彩电上取得突破,寒冬,也许才刚刚开始。

「出口代工全面萎缩」

2007年,“整体负增长”是中国彩电行业频频提及的一个名词。

据1月22日发布的2007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公报统计,2007年中国共生产彩电8807万台,与2006年生产规模基本持平,但产量结构调整明显,CRT电视产量回落至6000万台,占总产量的比重不足70%;液晶电视产量2600万台,约占总产量的30%。销售方面,2007年国内彩电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83亿元,增幅为14%;销量达3560万台,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液晶电视销量为780万台,销售额超过了彩电销售总额的50%;等离子电视销量为65万台。出现近年来降幅最大的市场结构性调整。

“不可否认,今天中国彩电企业的市场和利润仍然更多依靠CRT产品,CRT电视销量萎缩,将使中国彩电产业面临新的考验。”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张学斌对《财经金融实务》记者坦言。

张学斌认为,2008年,全球CRT彩电市场规模可能从2007年的1.6亿台锐减至1亿台左右;国内市场则将从3500万台左右降至3000万台以内。

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彩电出口形势的严峻。2007年1月至12月,中国彩电出口总台数同比下降46.4%。广东黄埔海关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007年,广东省共出口彩电2312万台,价值28.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31%和6.2%。广东是中国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之一,2007年全省彩电出口90%以上为代工产品。

海关总署的相关报告指出,中国彩电出口之所以会锐减近50%,一是受全球彩电从CRT向平板升级的影响,中国作为全球CRT出口大户损失最重;二是面对欧盟、美国等国际市场高筑的专利壁垒和环保壁垒,国内彩电企业缺乏有效对策。

比CRT产品出口下降更为严峻的现实是,在平板领域,中国内地彩电生产企业正面临着“代工困局”。

Display Search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三季度,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为2010万台,23%(约462万台)来自代工,而上一季度的代工数量是350万台。其中,台湾冠捷以19.9%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其后分别是唯冠、捷普、瑞轩、纬创资通等来自台湾地区的专业代工厂。台湾企业已成为国际电视代工市场的新“主角”。

就在全球液晶电视厂商不断提升代工比例之际,内地彩电企业代工规模却不如从前,CRT时代的辉煌已一去不复返。在2007年第三季度全球十大平板电视代工企业中,内地彩电企业甚至未能进入十强。

张学斌坦言,在CRT时代,内地彩电企业的代工优势是基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价格和国外市场需求。但是,随着平板时代的到来,拥有自主液晶屏生产产能的台湾企业成为新的生力军,直接冲击了中国大陆传统的代工市场份额。

市场人士指出,代工比例的下降,说明了中国大陆彩电业在规模、成本、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步削弱。

「业绩“飘红”背后」

与严酷的产业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除厦华电子(上海交易所代码:600870)发布了业绩预亏公告,各彩电巨头业绩全面“飘红”,背后的原因在于这些上市公司充分发挥了财务杠杆的作用。

此前,海信电器(上海交易所代码:600060)公布的2007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海信实现净利润约4000万元,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净利润突破1亿元。

在2007年第二季度扭亏为盈后,TCL集团(深圳交易所代码:000100)在三季度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财报显示共实现营收98.64亿元,净利润1.45亿,同比增长437%。

深康佳(深圳交易所代码:000016)2007年三季度营收虽然仅为28.78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净利润同比却大涨51.37%,接近1320万元。长虹电器(上海交易所代码:600839)2007年三季度财报也显示,净利润高达9380万元。

彩电巨头业绩“飘红”,大都得益于房地产和资本市场投资收益,其主营业务彩电产品赢利能力却出现了一定下滑。

康佳在2007年三季度报告中就明确指出:“本报告期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加51.37%,主要是由于本期公司取得新股投资收益及按新会计准则规定对去年同期未弥补子公司亏损项目进行调整所致。”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张晓亮认为,由于彩电出口与内销增长的停滞,一些国产彩电销售收入出现了负增长,主营业务的收入增长远不及非主营业务的收入增长。上半年,海信彩电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了9.5%,康佳彩电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了1.6%,TCL彩电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了37%。

张晓亮分析,一些彩电厂商正在扩大非主营业务,以保持总收入较快增长。2007年上半年,TCL彩电的家电和手机业务均出现负增长,电脑、固定电话机、低压电气等业务收入则保持增长。2007年,康佳投入了4.5亿元用于申购新股,获利数百万。TCL更投入了10亿元之巨用于“打新股”。

除了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下滑,庞大的CRT产品库存积压依旧是中国彩电企业“不能承受之重”。

据各企业公布的2007年三季度财报显示,长虹电器母公司库存依旧高达40.4亿元;海信电器母公司的库存则基本维持在14.7亿元左右;康佳电子母公司的库存也高达21.1亿元。

在经历了2007年市场需求锐减和销售价格大跌之后,如此庞大的CRT产品库存如何消化,将成为2008年中国彩电企业的一大难题。

而相对于彩电整机企业,上游彩管行业早已提前“入冬”,举步维艰。主要生产CRT玻璃壳的深圳赛格三星,2007上半年亏损达1.65亿元。河南安彩高科和咸阳彩虹2007年前三季亏损也分别达到了1.5亿元和4481万元。

2007年7月,深圳赛格日立四条生产线全部停产,宣布退出CRT行业。上海旭电子玻璃、上海永新彩管也表示停止经营彩管相关业务。分析人士认为,2008年中国彩管产业的萎缩趋势,必然将向下游整机企业延伸。

「“家电下乡”难治本」

2007年末,财政部和商务部宣布启动“家电下乡”试点工程,让一些面临内忧外患的CRT生产企业看到了一线希望。

此次“家电下乡”可谓雷厉风行。财政部、商务部2007年11月26日发布招标文件,正式宣布启动“家电下乡”试点;12月6日即公布投标企业;12月20日,公布中标企业名单和实施方式,至此,“家电下乡”政策试点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正是在这短短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六大彩电巨头海尔、海信、创维、TCL、长虹、康佳迅速中标,入围产品全部是CRT彩电,型号集中在21英寸至29英寸之间,均价在1000元左右,最高的为1499元,最低的是康佳一款599元的产品。

恰逢中国彩电出口下降、库存大增之际,“家电下乡”试点能否成为中国彩电企业的救命稻草,受到业界广泛关注。有分析认为,这既是国家扶持家电企业、刺激农村消费的重大举措,又将为国内众多家电企业开拓一种新的销售模式。

长虹多媒体产业公司董事长郭德轩认为,“家电下乡”将有效延长CRT的寿命。这次“家电下乡”的惠农举措之一,就是国家向购买1500元以下彩电的农民提供13%的现金补贴,目前只有CRT电视符合条件,能进入补贴范围。

郭德轩预测,“家电下乡”将可使CRT产品销售增加10%左右,并有望在10年之内不会退市。“除非32英寸电视售价达到600元的时候,CRT就退出市场了。”郭德轩说。

康佳多媒体营销事业部总经理穆刚则表示,“家电下乡”通过规范招标、政府补贴,将使名牌家电产品终端价格下调近20%,无疑会拉动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此外,“家电下乡”还将极大压缩“杂牌军”在农村市场的生存空间,农村消费者以往只重价格、不重品牌的消费习惯有望得到改观。

不过,张学斌对于“家电下乡”将使“CRT重新崛起”的说法持保留态度。他表示,目前“家电下乡”流通环节的实际操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单靠农村市场来弥补中国彩电近年来的出口下滑,不大现实。毕竟,“家电下乡”的普惠政策,难以和彩电产业升级的步伐相抗衡。

篇13:中国彩电业:逐渐走向彩电全球赛场边缘

正文目录

第一章我国液晶彩电行业与产品发展概况1第一节产品定义1第二节2011-2013年我国经济和社会环境分析2第三节我国近期液晶彩电产业政策分析3第四节液晶彩电上下游产业链模型分析

4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4二、产业链模型分析6第四节液晶彩电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10

一、波特五力模型介绍10

二、氢氰酸产业环境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131、现有企业间的竞争152、潜在进入者分析163、替代品威胁分析184、供应商议价能力

215、客户议价能力23 第二章我国液晶彩电产品市场发展规模分析26第一节液晶彩电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26

一、2011-2013年我国液晶彩电市场规模分析26

二、2013-2017年我国液晶彩电市场规模预测第二节液晶彩电产品产量分析及预测

32一、2011-2013年我国液晶彩电产量分析

32二、2013-2017年我国液晶彩电产量预测34第三节液晶彩电市场需求分析及预测38

一、2011-2013年我国液晶彩电市场需求分析

二、2013-2017年我国液晶彩电市场需求预测第四节液晶彩电价格趋势分析4

4一、2011-2013年我国液晶彩电市场价格分析

二、2013-2017年我国液晶彩电市场价格预测第二章中国液晶彩电市场规模分析51第一节2011-2013年中国液晶彩电市场规模分析第二节2013年我国液晶彩电区域结构分析52第三节中国液晶彩电区域市场规模分析

53一、东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53二、华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5

5三、华东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中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五、华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六、西部地区市场规模分析56 58 61 63 29 38 41 44 46 51

第三章重点液晶彩电品牌研究66

此章可根据客户要求调研67

第一节公司一671、公司简介672、公司财务指标分析683、公司营销战略704、公司未来发展策略73

第二节公司二761、公司简介762、公司财务指标分析783、公司营销战略814、公司未来发展策略83

第三节公司三851、公司简介852、公司财务指标分析873、公司营销战略884、公司未来发展策略90

第四节公司四941、公司简介942、公司财务指标分析973、公司营销战略994、公司未来发展策略100

第五节公司五1031、公司简介1032、公司财务指标分析1043、公司营销战略1064、公司未来发展策略109

第四章液晶彩电市场品牌竞争分析113

第一节主要品牌市场份额分析113

第二节品牌集中度调查114

一、产品产出的企业集中度114

二、产品消费的品牌集中度117

第三节主要城市消费市场品牌构成调查

第四章液晶彩电市场品牌营销调查122

第一节营销模式调查122

一、直销122

二、代理经销125

三、国际贸易127

四、网络模式128

第二节销售终端竞争调查131

一、广告宣传131

二、促销活动132

三、价格竞争134-2-120

第三节不同客户购买相关的态度及影响分析138

一、价格影响程度138

二、购买方便的影响1

41三、广告的影响程度1

43四、包装的影响程度144 第五章2013-2017年液晶彩电行业投资价值与投资策略分析148第一节液晶彩电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液晶彩电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二、液晶彩电行业盈利能力预测 第二节液晶彩电行业投资风险分析148 148 150 1

54一、政策风险1

54二、竞争风险157

三、经营风险159第三节液晶彩电行业投资策略分析16

1一、市场定位16

1二、重点区域163 第六章市场预测及行业项目投资建议166第一节液晶彩电产品竞争力优势分析166

一、整体产品竞争力评价166

二、体产品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169

三、竞争优势评价及构建建议171 第二节中国生产、营销企业投资运作模式分析173第三节外销与内销优势分析174第四节液晶彩电项目投资建议17

5一、术应用注意事项17

5二、项目投资注意事项176

三、生产开发注意事项178

四、销售注意事项181------------------------------【报告价格】[纸质版]:6300.00元 [电子版]:6500.00元 [纸质+电子]:6800.00元(部分用户可以享受折扣)

【交付方式】EM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付款后24小时内发报告)

上一篇:以我的爷爷奶奶为题的精彩作文下一篇:教师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