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先生》改写作文

2024-05-22

《南郭先生》改写作文(精选20篇)

篇1:《南郭先生》改写作文

《差不多先生》改写作文

在某个年代的某个洲的某个小镇的`某个住宅里,有一个小孩正受着训练,但那对他来说并不难,因为他做任何事都非常认真,令人不解的是,现在在说的那位小男孩就是后人众所皆知的人──差不多先生,究竟故事是如何发展下去的呢,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差不多先生在幼时受了严格的管教,所以做任何事都非常的认真、尽责,因为他这样的个性,使得他在学习上,一直都是超群绝伦,班上的人也一直对他感到敬佩, 甚至也有点畏惧。但差不多先生待人和善,并不介意吃一点亏之类的,他总是这么说:“吃亏当吃补就好啦!”很快的,他喜欢上一个女孩,不过因为他是草食性的,所以他并没有太大的动作,只是默默的陪着她,但这种情况只维持短短三个月,他终于爆发了,他一次诉说给她听,但那女孩却秒发给他一张好人卡,这使差不多先生个性崩坏,并领悟人世间的道理:“差不多就好。”

这使他对任何事都放得更开,成绩更是一落千丈,终于,变成我们熟悉的差不多先生,直到死去前一刻,依然都是。

篇2:《南郭先生》改写作文

有一天包菜小姐吃着面包上街去了。七只小蚂蚁要去爷爷家,要经过一条河流,可是没有船,七只小蚂蚁就为这事发愁。

包菜小姐正好经过,小蚂蚁们想包菜小姐的外套正好可以当船,过河到爷爷家,七只小蚂蚁就掰了一片当船,顺利地到了爷爷家。

包菜小姐继续往前走,经过了青蛙的家,青蛙妈妈看到了,想:我的摇篮坏了,包菜小姐的外套正好可以当摇篮。青蛙妈妈就掰了一片当摇篮。小蝌蚪很舒服地睡在摇篮里。

包菜小姐继续往前走。

蝴蝶正想办个舞会,但没有一个大舞台,蝴蝶正为这事发愁。包菜小姐正好路过,蝴蝶眼睛一亮:包菜小姐的外套正好可以当舞台。就掰一片下来,舞会顺利地进行了。

包菜小姐继续往前走,突然下起了雨,包菜小姐想,我的外套正好可以当伞,就掰一片下来,很快就回了家。

篇3:《南郭先生》改写作文

一、 简洁而有效的发表模式, 增加改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注意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 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1) 平时作文教学中, 学生先打好草稿, 再稍作修改, 最后誊写到作文本上。学生写得累、改得烦, 所以出现了学生“见到作文就头疼”的不良现状。而校讯通平台的使用简便、快捷, 随时可以让学生的作文与全班同学和家长见面, 增强了他们写作的动力与活力, 提高了他们作文写作的目的性, 所以在写作的第一环节——打草稿阶段, 学生就不再是随便应付、草草了事, 而是积极地调动内驱, 按课堂老师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践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因为他们期盼着其他同学羡慕的眼光, 期待家长衷心的赞许。在草稿完成之后, 他们查阅字典去补写不会的生字、错字、别字。通过反复朗读、体味, 改写文章不通顺和有语病的句子, 这些看似简单的修改既锻炼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也给教师后期的作文批改减轻了不小的压力。因为一个人写作水平的提高, 跟写的数量虽有一定的关系, 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所悟;如果是应付、敷衍地写, 写完不改也不想, 一交了事, 写得再多也不会有多大的长进。 (2)

二、 生动而新颖的交流平台, 丰富改的方式

家长是孩子每天陪伴的对象, 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 很少有老师能够巧妙又合理地运用这一“关系”。要想调动家长的积极参与, 老师经常通过“校讯通”发送信息展示孩子们的优秀作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家长会对孩子作文中不够细致和深入的描写进行修改和指导, 甚至会关注到人物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心理活动。家长还会对生活中的场景在现场给予指导讲解, 对孩子作文中的想象活动进行引领。如在写“我的爸爸”“一次特别的晚餐”这样题材的作文时, 家长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孩子认真观察爸爸生活中的习惯、爱好, 在吃晚餐时仔细品味家庭成员的动作、语言、神情, 然后及时对当时的场景和状态进行真实而详实的记录, 这样就为孩子的作文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也体现了课标中“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的理念。

三、 扎实而灵动的展示窗口, 增强改的深度

作文的精批细改是不可或缺的, 但教师修改和批语的大话、套话比较常见, 就算有一些针对性的评语和修改意见, 对于大多数学生也相当于视而未见。因为他看评语就是习作的末尾环节, 离下次习作还有较长的时间, 不经意间就会淡忘教师的修改意见和方法。

每次习作批改结束时,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3 至5篇从选材、语言、描写、抒情、想象等方面突出的文章再次进行“雕琢”, 对详写的环节进行进一步细化, 对冗长的语言进行削减甚至完全删除, 对描写的顺序进行合理有效地调配, 对画龙点睛的部分进行适时地点出和补充……

这样让学生的习作脱胎换骨, 并通过“校讯通”转发到家长手中, 既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对孩子的倾心关注, 又使家长感受到教师的敬业态度和扎实作风。此时, 家长如有需要再适当进行调整和完善, 学生的习作才真正“大功告成”。最后家长很乐意地把这些书写的文字用键盘转化成铅字, 通过邮箱或U盘发给老师, 教师检查无误后依靠“校讯通”平台转发到每位家长的手机中, 当他们看到自己孩子的“大作”终于也能对外展示的时候, 喜悦之情定当溢于言表。当家长的激情也被充分调动之后, 以后的习作指导队伍中又增添了一枚甚至多枚“砝码”, 对孩子作文水平的提高将大有裨益。

随着校讯通平台的合理使用, 学生写作状况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善, 无论是写作态度和作文质量都是如此, 甚至字迹也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 因为通过家长手机呈现的“作品”也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当“作家”的感觉, 让他们在写作的路上不断地收获成功和喜悦, 有效地提升了习作素养, 为他们敢于写作、乐于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第31页。

篇4:改写作文的写作方法

改写的种类很多,一般有三种:一是改变文章体裁。常见的是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二是改变人称。主要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互换。三是改变结构。改变文章的叙述顺序,比如将倒叙改成顺叙,或将顺叙改成倒叙。

下面将结合一道作文题谈谈如何改写作文。

请将下面的古诗《宿建德江》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改写文

宿建德江

秋天的一个傍晚,薄雾笼罩着大地,隐隐约约地露出了一条船。船慢慢地靠近建德江边上的小洲时,从船里走出来一个人,他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他身着长衫,手拿一把纸扇慢慢地走上岸,在小洲上散步。雾渐渐散去,天上露出一轮明月。忽然,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让他感到心旷神怡,往前一看,原来是一片花丛。花丛中间矗立着一座高大的亭子,诗人朝亭边的池子走去。池子里的水清澈见底,池里有许许多多的金鱼,它们游来游去,好看极了。

天色渐渐地暗下来,游客们陆续离去,只有诗人孟浩然还在这里徘徊。他离开了家乡,感到孤独、寂寞,而这江边的景色更增添了他新的愁思:家人正盼望着我的归来,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他站在亭子边眺望远方,只见远处是一片空旷的原野,秋风习习,地上铺满了落叶,一种凄凉之感油然而生,再极目远眺,天地相接,由于雾的笼罩,仿佛树比天还高。诗人回到船上,弯下腰看到水中的明月就在身旁和自己做伴。

结合例文,可以归纳出改写的基本要求:

遵照原文

改写是在原文基础上的再创造。在改写前,要认真研读原文,理解原文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改写取得成功的前提。例文中写的人物是孟浩然,地点是远离家乡的月下船边,主要内容是见景生情,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这些都是诗的原意。改写时不能不顾原文内容而另起炉灶。

确定改写点

在研读原文、准确理解改写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改写点,即在体现原文主旨的地方扩充、展开,使内容更加具体形象。例文中“江边的景色”、“诗人的心理”、“见景生情”均是关键改写点。

展开想象

篇5:改写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字号,因为住宅旁边种有五棵柳树,就以五柳先生此为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但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喝酒。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就叫他来一起喝酒;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离开,从来不会留恋着而不肯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阳光都无法遮挡;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碗和饮水的工具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五柳先生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稍微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与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不知道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

篇6:书湖阴先生壁改写

我的邻居——杨德逢先生是一位很爱干净的人,杨德峰的茅草房,被他每天打扫得没有一丝青苔,一尘不染。

杨德逢的茅草房后面的院子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草,成行,满畦,这些都是杨德逢亲自一手栽种。

杨德逢的后庭前面,有一片青翠的农田,被一条窄窄的小河环绕着,碧波荡漾的小河,犹如一条透明的带子,系在农田的腰上。

推开房庭门前的小门,只见两座青山相互排闼,山上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翠色欲流的场景。让人见了,神清气爽。

篇7:《南郭先生》改写作文

《杨氏之子》改写(古文改写)作文300字

・ 在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有一个儿子,九岁了,非常聪明,且有智慧。

・ 一天孔坦拜访他的父亲,不巧,父亲不在,就把他的`儿子叫了出来待客。杨氏子给客人端来水果,其中,有杨梅这种水果,(由于“杨梅”中的“杨”与其姓相同,所以孔君平想考考他):“这是您家的果子呀!”(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可杨家的儿子听到此话后立刻回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意思是说: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老人家的家禽呀!孩子的回答就巧妙在“未闻”上,孔坦想在姓上做文章,而孩子由孔坦的“孔”想到“孔雀”,而况且他还用了否定的方法,使句子更完善化。由此可见,孩子确实很聪明,也有智慧。)

篇8:第十二讲改写作文的写作方法

改写的种类很多, 一般有三种:一是改变文章体裁。常见的是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二是改变人称。主要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互换。三是改变结构。改变文章的叙述顺序, 比如将倒叙改成顺叙, 或将顺叙改成倒叙。

下面将结合一道作文题谈谈如何改写作文。

请将下面的古诗《宿建德江》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改写文

宿建德江

秋天的一个傍晚, 薄雾笼罩着大地, 隐隐约约地露出了一条船。船慢慢地靠近建德江边上的小洲时, 从船里走出来一个人, 他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他身着长衫, 手拿一把纸扇慢慢地走上岸, 在小洲上散步。雾渐渐散去, 天上露出一轮明月。忽然, 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 让他感到心旷神怡, 往前一看, 原来是一片花丛。花丛中间矗立着一座高大的亭子, 诗人朝亭边的池子走去。池子里的水清澈见底, 池里有许许多多的金鱼, 它们游来游去, 好看极了。

天色渐渐地暗下来, 游客们陆续离去, 只有诗人孟浩然还在这里徘徊。他离开了家乡, 感到孤独、寂寞, 而这江边的景色更增添了他新的愁思:家人正盼望着我的归来, 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他站在亭子边眺望远方, 只见远处是一片空旷的原野, 秋风习习, 地上铺满了落叶, 一种凄凉之感油然而生, 再极目远眺, 天地相接, 由于雾的笼罩, 仿佛树比天还高。诗人回到船上, 弯下腰看到水中的明月就在身旁和自己做伴。

结合例文, 可以归纳出改写的基本要求:

遵照原文

改写是在原文基础上的再创造。在改写前, 要认真研读原文, 理解原文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是改写取得成功的前提。例文中写的人物是孟浩然, 地点是远离家乡的月下船边, 主要内容是见景生情, 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这些都是诗的原意。改写时不能不顾原文内容而另起炉灶。

确定改写点

在研读原文、准确理解改写要求的基础上, 确定改写点, 即在体现原文主旨的地方扩充、展开, 使内容更加具体形象。例文中“江边的景色”、“诗人的心理”、“见景生情”均是关键改写点。

大脸猫提示:

QQ糖们, 你们也可以找一首古诗或者寓言、故事改写一下哟!

展开想象

要围绕改写点精心构思, 展开想象的翅膀,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古诗的改写, 更需要自己组织语言。如:“他身着长衫, 手拿一把纸扇慢慢地走上岸”, 俨然是诗人的形象;“这江边的景色更增添了他新的愁思:家人正盼望着我的归来, 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 揭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极目远眺, 天地相接, 由于雾的笼罩, 仿佛树比天还高。诗人回到船上, 弯下腰看到水中的明月就在身旁和自己做伴”, 正是诗句“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的具体化。

篇9:试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改写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改写

传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大多以“教师为学生布置题目、设置体裁,学生依据‘要求’完成写作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没有为学生讲解不同结构、不同体裁作文的不同写作方式与技巧,导致学生写作综合能力无法有效提升。对此,改写可以有效改善这一情况,充实学生作文知识储备,提高初中生语文作文写作效率。以下笔者就对初中语文作文改写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一、分析写作需求,改变命题方式

为提高学生写作效率,提升学生作文质量。首先,教师应改变传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然后,分析当前自身作文教学形式与产生效率,分析深入了解并分析不同层次学生写作需求,因材施教,激發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学生语文寫作的主观能动性。

作文教学是初中课程体系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大多以“话题、命题以及材料作文”使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写作需求,导致作文教学枯燥、教条,部分学生逐渐丧失写作兴趣。为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写作需求借助作文“改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首先,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写作练习中 发现不同学生不同的写作需求,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改写练习。如:结构练习,教师可以为给出一篇材料让学生进行缩写、扩写、续写等练习。内容练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看图写作、看歌词写作、改变体裁写作练习,以此充实学生写作内容,让学生有话可写。技巧练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分体裁仿写练习(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改写练习(不同题材的段落、文中等)。通过这样的形式丰富作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二、挖掘教学资源,丰富作文内容

传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通常教师教学资源较为单一且内容杂乱,时常感到作文教学资源匮乏,导致教师教学质量不高。事实上,这与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材有直接关系。在改写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避免这一现象,多方位挖掘教学资源,充实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素材,满足学生作文学习要求,从而逐渐提升自身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①引导学生借助课内文本改写。如,了解学生写作现状分析学生写作需求,适当选取课本阅读资源(现代诗歌、文言文、古诗词等相关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将读写结合(如:改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仿写《天净沙 秋思》、续写《伤仲永》等)。②借助丰富的课外阅读进行改写练习。如,对于《西游记》中的“八十一难”学生耳熟能详,在改写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改写其中“一难”或是再增加“一难”,以增加改写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改写兴趣。又如,曹禺先生的话剧《雷雨》,教师可以截取其中一幕,让学生将其改写为记叙文的体裁。③积累写作素材。通常在写作中学生受体裁限制会重复利用相同写作素材,长此以往作文难免类同。对此,教师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积累写作素材,并对素材进行改写利用,以此不断扩充自身的写作素材。

三、迎合学生兴趣,改写视听材料

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都是建立在兴趣基础上的,而传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部分教师显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为改善这一情况,在改写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迎合学生写作兴趣,布置相关改写任务,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写作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首先,教师应对班级学生兴趣、爱好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于更好的迎合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学生兴趣调查表”,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等。然后,教师可以对“调查表”反馈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出相关的改写教学设计。如:漫画改写,选取适合的、学生感兴趣的漫画以多媒体课件呈现,鼓励学生将漫画故事以写作的形式呈现。教材插图改写,语文教材中蕴含很多插画,教师可以选取相关插画引导学生改写,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歌词改写,如周杰伦的《东风破》,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歌曲让学生抓住离愁别绪这一重点,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歌词扩写成记叙文。通过以上形式的改写练习,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与写作相结合,丰富学生写作形式,提高学生写作效率。

四、结语

改写对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与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借助改写练习提升作文教学质量。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贡静静.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改写”研究[D].苏州大学,2015.

[2] 汪艳飞. 想写 会写 多写 改写——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新思考[J]. 考试周刊,2014,A1:40-41.

[3] 雷玉梅. 初中记叙类作文教学指导——以改写《石壕吏》一文为例[J]. 广西教育,2014,21:45.

篇10:《南郭先生》改写作文

“老妇,你这会儿很美啊!”

“说,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做错了啊!”

“哈哈哈哈哈!”一阵笑声从屋子里传了出来。

这里依山傍水,时不时传出来一两声鸟的欢叫声,河里的鱼时不时跃出水面玩耍,多么悠闲自在的日子啊!

老夫妇的大儿子正在溪的东边锄豆,太阳火辣辣的,大儿子头上的汗珠就像在滑滑梯,可是,大儿子都没顾得上去擦擦汗,只是在埋头苦干,可能是想给爹娘一个惊喜吧!

二儿子最灵巧,他正在一棵树下用一双灵巧的手编织鸡笼。他身边的几只鸡,好像也知道似的,就用嘴啄一下二儿子的脚表示友好,二儿子也不讨厌,只是编得更加快地编织着鸡笼。

老妇人最喜欢的小儿子正在溪边,卧在草地上剥莲蓬,一边剥,一边嘴里念叨着先给谁吃。

诗人辛弃疾见了便写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篇11:南郭先生作文

“叮――”随着一声清脆的编钟声引领,“嘟――唔――”三百个竽乐师跪坐在大殿前闭着眼睛,手指欢快地跳跃在竽孔间,身体前倾后仰地摇摆着,动作整齐划一,没有丝毫差池。

那竽声时而清脆圆润,宛如轻柔的丝绸滑过指尖,;时而停歇不动,宛如一湾平静的湖水;时而细细袅袅,宛如莺雀在花下啼啭嬉戏;时而雄壮激昂,宛如瀑布从半空泻下,水花溅射,余音在大殿上空盘旋缠绕。

齐宣王闭着眼睛,斜坐在龙椅上,脸上浮着陶醉的微笑。两手扶在龙椅上,十指伴着旋律打着节拍,沉浸在悠扬的竽乐声中。

竽乐队中,跪坐在倒数第二排的南郭先生,半眯着眼,斜睨着身边的乐师,学着样子,腮一鼓一收卖力地吹着,嘴角微微上翘,脸上毫不收敛地写着得意,仿佛他才是主奏,仿佛悠扬的竽声全部出自他一人之口。

一曲终了齐宣王睁开双眼,拍手叫好:“妙!这气势方能显示我大齐威风。”说罢,手捻长髯,“赏!每人赏黄金十两,上好丝绸一匹!”

众乐师起身,下拜谢过大王赏赐。

一曲又起,南郭先生更卖力了。他脸涨得像红枣,用尽全身力气鼓起双腮。一粒圆润的黄豆随着气流,从南郭先生的竽管里跳出来,不偏不倚蹦到了前面那位乐师的脖子里。

那位乐师缩了缩脖子,没有太大反应。心里却忿忿不平:好你个南郭,不会吹竽,就用黄豆把竽管堵上,害得我经常被偷袭。要不是看在你很得大王赏识,又是乐队主管亲戚的份上,我早去告发你了。哼!这样的人竟然官高我一级,真是没有天理!我倒要看看,你能风光到什么时候。

果然好景不长,不久,齐宣王殡天,齐⊥跫次唬受老爸影响齐⊥跻蚕不短竽。

清晨,悠扬的竽声又在大殿响起。

齐⊥踔辶酥迕纪罚“啪!”酒杯碎在了地上。所有乐师都停下吹奏,惊恐的瞪着齐⊥酢

“一个一个来。”齐⊥踔幌不短独奏。

这下南郭先生可傻了眼,他压根儿不知道该按哪个孔。无奈,吓得他丢下竽,假说内急,退出大殿,逃之夭夭。

齐⊥醯弥南郭先生逃跑了,大怒:“来人!把南郭抓回来!本王要亲自审问,竟敢欺骗本王和本王老爸,其罪当诛!”

篇12:南郭先生作文

南郭先生听见了这一消息,瞬间慌了。他每天心惊胆战,吃不好,睡不好,在屋子里心急如焚地转着圈,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又像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束手无策。还一边喃喃着:“完了,完了,我该怎么办呀!”

突然,他停了下来,双手一抬,像是又想到了什么鬼点子,不怀好意地笑了……

在选人吹竽的前一天晚上,南郭先生偷偷地溜出了皇宫,来到了一位吹竽高手的屋里。

“大师,我最近遇上了一个大难题。”南郭先生故意停了停,“我特意夜晚前来,寻大师您来为我指点一二。”大师上下打量了东郭先生,摇摇头,正准备叫人送客时,南郭先生赶忙掏出了一些金条:“为此,我准备了一些薄礼,不成敬意。”大师双眼冒光,飞快地抢下金条,如获珍宝般:“那说说要求吧!我尽力,尽力!”南郭先生嘴角一翘。“哎呀,大师,我想在皇上叫我吹竽时,这样,再……”南郭先生凑上大师耳朵低语。“好,好,我定配合完成!”大师被金子冲昏了头脑,立马答应了下来。

吹竽当天,烈日当空,皇帝坐在轿子里,欣赏着竽的美妙声音。终于,轮到南郭先生。而那位大师躲在暗处,吹了起来,南郭先生也“吹”了起来,他们配合的天衣无缝,一旁的人都被蒙在了鼓里,还连连称赞:“这人吹得真好!”“简直是天籁之音啊!”……可是在快要结束时,南郭先生的竽居然响了,皇帝立刻意识到了不对,叫南郭先生停下,可大师并未听见,还在吹竽。皇帝勃然大怒,下令将南郭先生处死。

篇13:改写国运的著名空难

1936 年12 月9 日,伦敦浓雾弥漫。尽管如此,一架道格拉斯DC-2客机仍执意飞离伦敦克罗伊登机场。然而,飞机起飞不到几分钟,就径直砸向地面的民房,机上乘员全部遇难。很快,英国《泰晤士报》就登出通栏标题:“瑞典的良心死了!”

这里所说的“瑞典良心”,指的是曾两度出任首相的林德曼。他可算是瑞典历史上最受尊敬的政治家之一。希特勒上台后,他多次抨击纳粹主义,强调“无论如何不能抛弃个人与民族的良心”,主张继续奉行中间偏右的政治路线。当社会民主党内的青年党员发起成立法西斯性质的“战斗团体”时,林德曼毫不犹豫地将他们全部开除出党。随着纳粹德国的势力不断扩大,特别是纳粹德国觊觎瑞典的铁矿和波罗的海港口,林德曼开始向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建议同英国结盟,共同对付纳粹德国。1936 年12 月,古斯塔夫五世派林德曼同英国政府接触。然而当林德曼急于把消息带给国王之际,却因飞机失事殒命他乡,而英瑞结盟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伊拉克总统的“非正常死亡”

伊拉克总统是世界上国家元首非正常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像该国第二任总统萨拉姆·阿里夫就因直升机空难而变相给后来的独裁者萨达姆让出了“金光大道”。

阿里夫早年是伊拉克费萨尔王朝的一名低级陆军军官,由于对国王费萨尔二世奉行的亲西方政策不满,遂参加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后又与卡塞姆上校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接上关系。他们于1958年7月发动政变,推翻了伊拉克的王国政府。共和国成立后,卡塞姆任总理。他上台后大肆清除异己,尤其担心昔日的战友阿里夫伺机夺权,结果阿里夫被关进监狱,并险些丧命。最后,卡塞姆还是于1961 年11月释放了阿里夫。出狱后,阿里夫积极联络各派势力和军中旧部,于1963年2 月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并处死了卡塞姆。

阿里夫上台后将政府内的复兴社会党成员全部清除了出去,复兴社会党因此恨之入骨。1966 年4 月13 日,阿里夫乘直升机前往巴士拉参加一个集会,另有两架直升机在旁边负责安全。但在预定的时间里,总统的直升机并没有赶到预定地点,伊拉克全国上下立刻陷入恐慌之中,大规模的搜索随即展开。不久在伊拉克与伊朗的界河岸边。人们发现了三架直升机残骸,阿里夫等人全部遇难。

据2004 年伊拉克特别法庭审讯公开的档案,阿里夫的直升机事先被人安放了定时炸弹,由于密谋者不确定阿里夫到底乘坐哪一架,所以干脆给三架都装上炸弹,而这次行动的组织者就是混入军队的复兴社会党成员哈桑·贝克尔和萨达姆·侯赛因。

篇14:跟沈从文先生学教作文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话题。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当时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罗常培先生说过:

‘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汪老在文中以沈先生以后没有培养几位知名作家来证明。但也谈到了可以教一些东西。他写道:“但也不是绝对不能教。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来教。现代大学很少开创作课,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教。偶尔有大学开这门课的,收效甚微,原因是教得不甚得法。”

一、让学生多实践多动手。“教创作光靠讲不成。”汪老回忆沈先生的时候这样写。还有鲁迅先生论小说创作时的观点:“教学生如何开头、结尾、刻画人物等等没有用,应该让学生先写,之后再讲。”这里所阐述的是文学创作问题,但与作文教学同理。与其讲许多这样那样的理论,不如先让孩子们放开手脚去写,无所顾忌地写,写后再根据不同问题作有针对性的评改。我每周让孩子们写一篇命题作文,再写一篇生活随笔或三篇日记,不拘一格地写,写出“真我”为最佳。日记字数不限,周记稍作限制。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每学年不少于14次作文训练,还要写不少于1万字的课外练笔。少一些框框条条,多动手多实践无疑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多做片段练习,扎实练好基本功。沈从文先生很少让学生写大命题,一般不写命题作文,即使写也只是很小的命题,如“教室里的空气”之类。把生活中细小的局部写好,再写大篇章。他用学好车螺丝才能装机器来比喻。老师在写作时容易贪多、图大,学生对局部的表达都不过关,何谈写大命题?

三、追求朴实的文风。华丽的文章固然也是一种美的体现,但语言的储备及运用是因人而异的,朴素的文字有时也会有撼人心魄的美。沈先生讲课不喜欢引经据典,尽管他也算博览群书的。在写作教学中他也提倡朴实的文风。沈先生的文章虽然很有诗意,但语言是生活的自然流露。我们中学生的习作,一般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见闻感受即可。初中生求华丽的语言,显得很成人化。这也是一种悲哀。

四、下水写作有引领作用。沈先生是创作颇丰的作家,他对汪老等学生的影响自不待言。语文老师多下水写作,这是多数语文老师的共识。叶圣陶先生对此有很系统的理论及实践,魏书生、李镇西、于漪等无一不是写作的好手。我们喜欢写点文章,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作用是很大的。汪老对先生的写作多于理论评论很高。他说,自己不够有心,否则就可以写一本《沈从文先生论创作》了。

五、鼓励学生投稿。沈先生经常把学生的习作认真修改好,投递到报刊。学生的作品发表是他最高兴的事。这对汪老及其他的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语文老师就是幕后英雄,要把学生作文发掘出来,修订好,给孩子们一个发表作品的园地。浅层次的作文,可以拿来发表在板报、墙报上,更好的可以投递到各级各类报刊,这一点很多老师不愿做,因为没有眼见的利益。可是经常做一点这样的苦差事,也许会激发很多孩子的写作兴趣,有利于我们平常的教学。

六、强调自身的修养。语文老师的修养,当然有很多方面,如语文专业的修养、文学修养、口才等,但道德的修养也很重要。作文问题也就是做人的问题,老师在做人方面的修为会对学生有很多影响,做人的质量也会影响作文的质量。沈先生从一个普通人,一点点发展到最高学府的老师,写作了《边城》等许多现代文学的精品,其为人的不少精神让学生佩服。就是在平时的教学中,他也朴实、真诚地热爱着学生,体现了一代文豪的师心、风采。我们语文老师在乎平时的一言一行,也会给学生树立榜样。魏书生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榜样。我们老师都很难养成写几十年日记的习惯,在给学生做示范的过程中,不但鼓舞了学生,还让我们自己养成坚持的习惯,培养坚忍的品格。

在偶尔的闲读中,我收获了许多:既感受了沈先生的人品,又感受到汪老对老师的深情,最重要的是学到了不少关于作文教学方面的思想和方法。

(作者单位: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拖枝中学)

推荐理由:这篇博文可贵之处就在于让我们了解到几十年前一个优秀的作家是如何教自己的学生作文的。我们在课堂上常常追求新理念、新方法,但不应忘记,有些法则是亘古不变的,博文中所述的某些教习作的方法当是一例。

篇15:南郭先生作文

南郭先生以前在宫里享尽了荣华富贵,出宫后就整天吃喝玩乐,很快在宫里的俸禄就花得一文不剩了。南郭先生没钱后,只好满大街乞讨。几个月后,他渐渐对以前做的事感到惭愧,心想:老天爷啊!您能不能发发慈悲,在给我一次机会吧!

终于,有一天一位著名的乐师在街上看见了正在乞讨的南郭先生。觉得他十分可怜,就问:“年轻人啊,你为何落的如此下场?”南郭先生就把他滥竽充数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并说了自己很后悔想改过自新,可是没机会。乐师一边叹气,一边说道:“年轻人啊,我现在就给你一个机会,我教你吹竽,等你会了后就自己谋生吧!”南郭先生听了非常高兴,“徒儿拜见师傅。”他感激不尽,立即说道。从此南郭先生加紧练习、生活勤劳刻苦。

转眼间,两年快去了。南郭先生已学艺精湛,吹得一手好竽。乐师便让他自己去独立生存,并给了他一些盘缠。南郭先生跋山涉水,来到了一个小国家,给他们的国王吹竽听。虽然那的俸禄不多,但是他生活幸福美好。为了报答师傅,他就把师傅也接过来住了,帮师傅安度余年。

篇16:续写南郭先生作文

他找了个吹竽的行家,拜师学艺。他白天学,晚上练,废寝忘食,嘴上都磨出了泡,但他忍着疼痛,从不怠慢每一天。历经了五个春秋的勤学苦练,他终于出师了。

有一天,他来到城墙脚下看到了皇榜召示,国王要招会吹竽的人进宫,于是,他赶紧报名参加。金殿上,国王让他们独奏,乐师们一个个往后退缩。这时,南郭先生自告奋勇第一个开始吹,优美的乐曲在金銮殿上空回荡,国王和在坐的大臣们听得如痴如醉,乐曲结束了好一会,国王和大臣们还沉浸在其中……

篇17:南郭先生续写作文

从前有一个南郭先生他在皇宫里办事,当时的国王喜欢听许多人吹竽,因此南郭先生就滥竽充数,骗了国王很多钱,几年后国王死了,他的长子做了国王,新国王上任以后喜欢听一个吹竽,所以南郭先生只好逃出皇宫。

那么就从南郭先生逃出皇宫开始说起吧,南郭先生逃出皇宫后就四处流浪。国王把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告示一贴,全国的老百姓都知道南郭先生是一个只会看别人这么做自己也这么做的人,大家都不愿意和南郭先生交朋友,从此南郭先生就变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嘲笑他,有一天晚上南郭先生在自己家里苦想了一夜,终于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学习吹竽,成为吹竽高手,从此扬眉吐气,不让人们嘲笑自己,于是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晴空万里,他都在家里吹竽,(看出了南郭先生的努力)终于有一天南郭先生觉得差不多了于是找来一个会听吹竽的人来评价,这个人说南郭先生的技术,可以到皇宫里去了。

果然,过了不久(用没过多久比较好)南郭先生变成了一代吹竽大师。

篇18:两小儿辩日(改写)

一天,孔子乘车去东方游历讲学,途中遇到两个孩子在争吵,只见那两个孩子争吵得面红耳赤,像两只正在打斗的公鸡,谁也不服谁。孔子赶紧停车,上前劝架。

两个孩子很惊讶。一个孩子说:“孔圣人啊,您来得正是时候!”另一个孩子说:“我们崇拜您,您可不能让我们失望啊!”

孔子笑呵呵地说:“说说看,到底因为什么争吵啊?”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是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最近,而中午的时候离我们最远。”

“为什么呢?”孔子问。

“你看呀!早晨太阳刚出来时像一个车盖那么大,中午时就只有一个盘子大小了,这不就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嗯,有点道理。”孔子说完,又转过身问另一个孩子,“你说呢?”

“我认为,”另一个孩子说,“早晨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远,而到了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近。因为早晨很冷,而到了中午我们却感觉很热。我说得有道理吗?”

“这,这……”孔子支支吾吾地说,“我还真弄不清楚。等有机会,我去请教高人!”

两个孩子哈哈大笑,异口同声道:“谁说孔子知道的多啊!也有弄不明白的事呀。”说完,手拉手地跑开了。

孔子愣了一会儿,转瞬又笑了。

《两小儿辩日》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教师点评

篇19:向叶圣陶先生学教作文

关键词 叶圣陶 作文教学 衔接 日记 自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113-02

叶圣陶先生是现代著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语文教育理论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的这些作文教学思想成了我有效开展作文教学重要的理论依据,不断学习、实践,简单又扎实,学生获益匪浅。

一、衔接——上好阅读课

“作文教学应当和阅读教学联系起来。把课文讲好,使学生学习每篇文章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语言怎样运用的。这就是很好的作文指导。”

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既道出了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联系,更道出了在阅读教学中要教些什么才能更好地与作文教学相衔接。因此,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除了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写了什么”之外,更要重视让学生知道是“怎么写的”。“怎么写的”大致包括词语、句式、标点和写法。

1.词语:关键词句的品读、感悟,看似平淡却意蕴深刻的词语。

2.句式:文本中出现的具有仿写、迁移价值或一些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

3.标点:准确使用的标点,特殊使用的标点,耐人寻味的标点。

4.写法:文本的结构,构段方式,过渡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句式、标点和写法在准确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逐步习得语言运用的规律,最终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二、日记——练好基本功

“从小学高年级起,就使学生养成写日记(或笔记)的习惯。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的就记。一句两句也可以,几百个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要硬要缩短。总之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

孩子们怕写作文,这是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不丰富,没有多少作文基础,总感觉没有什么可写的。而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就能弥补这些不足。

1.日记激发写作兴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的就记。一名两名也可以,几百个字也可以。”写日记几乎没有要求,这使得学生没有压力,无拘无束,就没有把写日记看成是一件很烦恼、很痛苦的事。再加上老师点评时,经常把学生日记中出现的可圈可点的地方展示出来,那学生的兴趣也就更浓了。每天坚持写日记,用一篇篇包含真实生活、学习和所见所闻的事情用文章的形式不知不觉中写了出来。作文不就是写文章吗?这时学生会发现原来作文并不难写啊。

2.日记建立起素材库。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学生在作文课上抓耳挠腮,常常感叹没什么可写的,没什么好写的。而日记则把学生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耳闻目睹的或亲身经历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这些事情中有很多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学生见闻的范围很广,可以让他们把视角放开,不拘泥于身边的琐事,小到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大到新闻时事、国家大事;也可写景状物,写人记事;又可写读书笔记或摘抄名作。坚持写日记,天长日久,学生的素材多了,源头活水滚滚而来,写作时就会“下笔如有神”。

3.日记积累语言促表达。表达能力靠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而日记会促进语言的发展。在日记中总会看到学生灵犀一现的优美语句,平常的事却能表达得很准确。长期地记录身边的小事,准确地记录小事,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着。而且有些学生会自觉地将看到过的好句子、好段落引用进来,自觉地提高自己日记的水平。久了,积累的好词好句多了,习作能力也就上去了。

三、自改——成就好作文

“务令学生自己检查修改已成之篇。此习惯必须养成,因为将来应用之际,总得自己检查,自己修改。检查者何?检查思考是否准确得当。验之于语言是否准确得当。修改者何?将思考之未尽善处改好,亦即将语言之未尽善处改好。”

“自改”是写作过程的一个环节,是写作过程的提高阶段。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指导着我如何带领学生自改作文。

1.对照习作要求修改。现教材的习作安排上都清楚地写着习作的具体要求。如苏教版现行六年级上册教材的习作5的要求是: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写的时候,可以先介绍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让别人读了你的习作,能对你所介绍的产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修改时就要看是否介绍了外部特征,及价值或用途。如若只介绍了产品特征、价值或用途;或详细介绍了外部特征,过于简略地介绍价值或用途、过于简略地介绍了外部特征,详细介始了价值或用途。那就是偏题了,要补全相关内容。

2.针对内容进行修改。审题正确了,结构合理了,主要看叙述的顺序是否恰当,前后是否连贯,事情交代是否完整。如写“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的第一部分介绍外部特征,就要看是否按一定的顺序介绍。如写苏教版现行六年级下册教材的习作4《记一次实验》,自改时就要针对实验演示的过程,这一顺序有重点地进行叙述。同时也要注意在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关注实验人、围观者等人的表情、心理活动的描写。

3.词、句、标点进行修改。前文提到为做好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衔接工作,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句式、标点和写法在准确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因此指导学生自改时同样围绕词、句、标点进行。

(1)用词要恰当、准确,把错别字或使用不恰当的词语改正过来。

(2)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改正用错的标点符号。

(3)句子要通顺,不写病句,改正不合理修辞、句与句之间不协调关系等。

通过认真细致的逐句修改,以达到叶圣陶所说的“通篇上口,保证自己的意思表达得准确,明白。”

参考文献:

[1]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3·谈作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篇20:南郭先生续写作文

南郭先生逃跑到一个不知名的城市里,他心想:我现在先去学吹竽,否则让齐湣王知道,一定会被斩首的,一想到这,他就吓得浑身发抖。

他走到一个卖竽的小店,买了一把竽。出来的时候,他听到一阵美妙的吹竽声,他不由自主的朝那走去,走到了一个小院子,院子里的人都在演出,南郭先生想从里面找一个拜为师父。演出结束了,南郭先生找到一个看起来很有学问的人,把他拦住,说:“老先生,你吹竽吹得真好,我可以拜你为师吗?”老先生捋了捋胡子,笑着说:“你想拜我为师?只要你是真的想学,当然可以。”老先生带南郭先生走到一个小房间,老先生说:“这是我教学生的地方,你就在这里学习。好了,你有竽吗?拿出来。”“有的,师父。”南郭先生急忙说道,从包裹里拿出了刚买的竽。老先生说:“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样拿竽。”南郭先生很快就学会了。

过了一个月之后,南郭先生的师父教他吹曲子,南郭先生学的很认真,可是,吹出来的声音极其难听。大家都劝他说:“算了吧,你不行的。”南郭先生没有放弃,他心想:我不能半途而废。南郭先生的执着使他学会了吹竽,成了一名真正的乐师,不再像以前那样滥竽充数。从此以后,他走到哪儿掌声就跟到哪儿。

上一篇:大学生跳蚤市场策划书下一篇:通信运维部主任竞聘演说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