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作文500字

2024-05-24

改写作文500字(通用14篇)

篇1:改写作文500字

改写作文500字

男孩和女孩是大学同学,也是好朋友。女孩长得很漂亮,男孩不知不觉喜欢上了女孩,他并没有告诉女孩。

男孩是学音乐的,会很多种乐器,有时会弹吉他、吹笛子给女孩听。

转眼就大学毕业了,男孩向女孩表白。女孩笑了笑,后来就挽着男孩的手臂上街。

过几天就是男孩的生日了,女孩想送给男孩他曾经无意提起的红色箫笛,女孩跑遍了这个城市的乐器店,都没有找到它。女孩很失望,一个人徘徊,也许是老天的安排,让女孩在一家偏僻的.乐器店的橱窗里发现了她一直寻找的红色箫笛。买下它,准备在男孩生日那天送给他。

很快,男孩的生日到了,她打电话约男孩在公园见面,她先躲到一棵树的后面。男孩到了约好的地方,看不到女孩,非常焦急,担心她会不会在路上出事,男孩给女孩打电话,女孩接过电话,偷偷走到他身后,说了句“生日快乐”,然后把礼物递给了男孩。男孩小心翼翼地拆开,发现是他一直梦想的红色箫笛,男孩对它爱不释手。

以后公园里经常出现一个男孩拿着一个红色箫笛吹着一首首动听的曲子给女孩听的画面。公园的地上种满了茅草芽,春天到了,茅草芽长大了,他们又来到公园,女孩随手摘了一株送给男孩。因为是女孩送的,所以男孩非常高兴。

放长假了,男孩约女孩去日本游玩,飞机在回国的途中不幸坠落。当挖掘尸体时,人们看到一个男孩紧紧握住一个女孩的手。虽然他们没有携手到老,但他们已经走完了短暂而美好的人生。

如果你看到天空有一对鸟儿飞过,那就是男孩和女孩。

篇2:改写作文500字

玉然骑着黄牛慢悠悠的来到了后山森林。初入森林,这里一片寂静,听不到任何嘈杂的声音,除了茂密的参天大树以外,也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走了一会儿,玉然面前突然出现了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时,玉然发现河边有一片翠绿的,被阳光包围着的草地,他乐呵呵地问黄牛:“‘老伙计’,咱就在那里吃草,好不好?”黄牛摇了摇尾巴,像是听懂了似的,于是一人一牛便往那片绿如翡翠的草地走去。

“哇!”玉然非常惊喜,这片草地好美啊,绿的、红的、黄的、紫的……好一个五彩仙境。黄牛竖起耳朵一口一口的品味着这天然的美食,玉然见黄牛吃得如此津津有味,自己也开心极了。顺势倒在草地上,投入大地的怀抱,尽情沐浴着阳光,不由自主地唱起了美丽动听的歌。

这悦耳动听的歌声传遍了整个森林,树上的小鸟忘记了唱歌,水中的小鱼忘记了游动,就连好吃的黄牛也忘记了吃草,他们都陶醉在这时而欢快,时而浑厚的歌声里了。

玉然正唱得欢呢,可被突然传来的一阵“知了知了”的鸣叫声所吸引,而停止了歌唱。他想:这一定是蝉,如果抓回去给生病的妈妈看一看,说不定她心情一好,病就好转了呢!想罢,玉然便开始了他的“捕蝉行动”。

他轻轻走到黄牛面前,拍了拍它的背,示意黄牛静下来。也许这黄牛真的通人性,也可能是这黄牛有些累了,玉然拍完,黄牛就俯身卧着一动不动了。玉然灵活地爬上树,发现了正在奏乐的蝉,他猛地一扑,将蝉捉住了。

篇3:改写作文500字

一、 简洁而有效的发表模式, 增加改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注意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 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1) 平时作文教学中, 学生先打好草稿, 再稍作修改, 最后誊写到作文本上。学生写得累、改得烦, 所以出现了学生“见到作文就头疼”的不良现状。而校讯通平台的使用简便、快捷, 随时可以让学生的作文与全班同学和家长见面, 增强了他们写作的动力与活力, 提高了他们作文写作的目的性, 所以在写作的第一环节——打草稿阶段, 学生就不再是随便应付、草草了事, 而是积极地调动内驱, 按课堂老师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践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因为他们期盼着其他同学羡慕的眼光, 期待家长衷心的赞许。在草稿完成之后, 他们查阅字典去补写不会的生字、错字、别字。通过反复朗读、体味, 改写文章不通顺和有语病的句子, 这些看似简单的修改既锻炼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也给教师后期的作文批改减轻了不小的压力。因为一个人写作水平的提高, 跟写的数量虽有一定的关系, 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所悟;如果是应付、敷衍地写, 写完不改也不想, 一交了事, 写得再多也不会有多大的长进。 (2)

二、 生动而新颖的交流平台, 丰富改的方式

家长是孩子每天陪伴的对象, 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 很少有老师能够巧妙又合理地运用这一“关系”。要想调动家长的积极参与, 老师经常通过“校讯通”发送信息展示孩子们的优秀作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家长会对孩子作文中不够细致和深入的描写进行修改和指导, 甚至会关注到人物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心理活动。家长还会对生活中的场景在现场给予指导讲解, 对孩子作文中的想象活动进行引领。如在写“我的爸爸”“一次特别的晚餐”这样题材的作文时, 家长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孩子认真观察爸爸生活中的习惯、爱好, 在吃晚餐时仔细品味家庭成员的动作、语言、神情, 然后及时对当时的场景和状态进行真实而详实的记录, 这样就为孩子的作文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也体现了课标中“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的理念。

三、 扎实而灵动的展示窗口, 增强改的深度

作文的精批细改是不可或缺的, 但教师修改和批语的大话、套话比较常见, 就算有一些针对性的评语和修改意见, 对于大多数学生也相当于视而未见。因为他看评语就是习作的末尾环节, 离下次习作还有较长的时间, 不经意间就会淡忘教师的修改意见和方法。

每次习作批改结束时,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3 至5篇从选材、语言、描写、抒情、想象等方面突出的文章再次进行“雕琢”, 对详写的环节进行进一步细化, 对冗长的语言进行削减甚至完全删除, 对描写的顺序进行合理有效地调配, 对画龙点睛的部分进行适时地点出和补充……

这样让学生的习作脱胎换骨, 并通过“校讯通”转发到家长手中, 既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对孩子的倾心关注, 又使家长感受到教师的敬业态度和扎实作风。此时, 家长如有需要再适当进行调整和完善, 学生的习作才真正“大功告成”。最后家长很乐意地把这些书写的文字用键盘转化成铅字, 通过邮箱或U盘发给老师, 教师检查无误后依靠“校讯通”平台转发到每位家长的手机中, 当他们看到自己孩子的“大作”终于也能对外展示的时候, 喜悦之情定当溢于言表。当家长的激情也被充分调动之后, 以后的习作指导队伍中又增添了一枚甚至多枚“砝码”, 对孩子作文水平的提高将大有裨益。

随着校讯通平台的合理使用, 学生写作状况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善, 无论是写作态度和作文质量都是如此, 甚至字迹也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 因为通过家长手机呈现的“作品”也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当“作家”的感觉, 让他们在写作的路上不断地收获成功和喜悦, 有效地提升了习作素养, 为他们敢于写作、乐于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第31页。

篇4:改写作文的写作方法

改写的种类很多,一般有三种:一是改变文章体裁。常见的是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二是改变人称。主要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互换。三是改变结构。改变文章的叙述顺序,比如将倒叙改成顺叙,或将顺叙改成倒叙。

下面将结合一道作文题谈谈如何改写作文。

请将下面的古诗《宿建德江》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改写文

宿建德江

秋天的一个傍晚,薄雾笼罩着大地,隐隐约约地露出了一条船。船慢慢地靠近建德江边上的小洲时,从船里走出来一个人,他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他身着长衫,手拿一把纸扇慢慢地走上岸,在小洲上散步。雾渐渐散去,天上露出一轮明月。忽然,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让他感到心旷神怡,往前一看,原来是一片花丛。花丛中间矗立着一座高大的亭子,诗人朝亭边的池子走去。池子里的水清澈见底,池里有许许多多的金鱼,它们游来游去,好看极了。

天色渐渐地暗下来,游客们陆续离去,只有诗人孟浩然还在这里徘徊。他离开了家乡,感到孤独、寂寞,而这江边的景色更增添了他新的愁思:家人正盼望着我的归来,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他站在亭子边眺望远方,只见远处是一片空旷的原野,秋风习习,地上铺满了落叶,一种凄凉之感油然而生,再极目远眺,天地相接,由于雾的笼罩,仿佛树比天还高。诗人回到船上,弯下腰看到水中的明月就在身旁和自己做伴。

结合例文,可以归纳出改写的基本要求:

遵照原文

改写是在原文基础上的再创造。在改写前,要认真研读原文,理解原文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改写取得成功的前提。例文中写的人物是孟浩然,地点是远离家乡的月下船边,主要内容是见景生情,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这些都是诗的原意。改写时不能不顾原文内容而另起炉灶。

确定改写点

在研读原文、准确理解改写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改写点,即在体现原文主旨的地方扩充、展开,使内容更加具体形象。例文中“江边的景色”、“诗人的心理”、“见景生情”均是关键改写点。

展开想象

篇5:《所见》改写作文500字

走在林阴大道上,牧童非常开心,黄牛也欢快的摇摆着尾巴。牧童欢快地唱着歌儿,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到荡,柳条随风飘动,蝉听见了牧童的歌声也“吱一吱一吱”的叫起来了。

牧童听见了叫声,心想,是谁在这里叫呀?牧童闻声而去,声音越来越近。忽然听出是蝉在叫,他便小心翼翼地从牛背上下来,悄悄地靠近一棵歪脖树下。牧童一边用耳朵去听,一边抬头往上看,他发现蝉在他头上几十厘米的树洞里,跳了几跳,都没碰到哪个树洞。

他看了看对黄牛说:“你只要让我站在你的头上,我不仅给你休一天假,还让你吃上等的草料,喝最清的水。”黄牛听了“哞哞”叫,像在说:“你说话一定要算数。”黄牛低下头让牧童站了上去。黄牛把头抬起,牧童用手去捉,蝉被捉住了。牧童让黄牛去喝最清的水,回到家后给黄牛吃上等的草料。

回到家,牧童把蝉罩在碗里,往锅里放油,再往下面添点柴火,准备油炸蝉,因为他早就听隔壁的小牛说,油炸蝉有多好吃。

碗里的蝉在“吱吱吱”的叫着,发出求救信号,突然几十支蝉都飞了进来。牧童高兴坏了,他用手一只一只地捉,捉了一盘子,把他们全倒进油锅里,油锅发出“啪啪啪”的声响。

篇6:《所见》改写作文500字

忽然闭口立,意欲捕鸣蝉。

欢快的歌声穿林而来,歌声越来越响,越来越近。

弯曲的小路上,一只黄牛慢悠悠地走来,脖上的铜铃声声清脆悦耳。

牛背上坐着一个牧童。他身穿红衫黑裤,打湿的布鞋上沾满泥土。回家路上,他放声唱着: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明亮的歌声和着青草的香味在傍晚的林中飘荡。

突然,一个更加嘹亮的声音响起。那直直的声音就来自旁边的杨树上。那是夏蝉在歌唱,好像与牧童一唱一和,又像与牧童一比歌喉。

牧童抬头左看右看。一只夏蝉附在杨树干上。它只顾唱着歌儿,好像都没有看见小牧童。小小的它声音可真不小。它头顶上的触须真神气。它薄薄的翅膀真透明,还带着黑色的细纹。

牧童出神地看着可爱的蝉儿,聆听着小小歌者的歌儿,一时都忘唱自己的歌了。

好久,牧童才回过神来。他紧闭嘴巴,让老黄牛悄悄走近杨树,然后悄悄地站到牛背上,屏着呼吸,伸手去捂鸣蝉,谁知蝉儿突然停止歌唱,翅膀一展就飞走了。

篇7:《所见》改写作文500字

太阳公公就更早了,一大早就绽开笑脸,普照着大地。蔚蓝的天空,好似那如镜的湖面,让人能像湖面一样平静下来,白白的云,像棉花糖似的洒在上面,美极了,一缕阳光,穿过密密麻麻的树林,洒下一点点碎金子,在毛毛身上跳跃,就像几只可爱的小精灵。阳光照到树上,大树发出绿油油的光芒,树叶也像几只小精灵,在微风的抚摸下,飘动着,飞舞着,也有一片调皮的小精灵,飞出大树妈妈的怀抱,似乎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树上的几只小鸟唱起了歌谣,此起彼伏,忽远忽近。树上的小松鼠听得入迷,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蹈。一阵微风拂过,地上的小草吹弯了腰,不过一会儿,又跳起了舞,让人心情愉快。地上的小蘑菇从地里探出头来,一朵朵,一片片。几朵蘑菇还在比谁的衣服好看呢!几朵小花的身上粘着清晨的露珠,还和小花做游戏。小花身上的香水味儿不一会儿就引来了小蜜蜂和蝴蝶们的关顾。

毛毛坐在老黄牛背上,唱着歌,边上的小鸟也在伴奏。老黄牛一边欣赏着这美景,一边吃着嫩绿的青草,十分享受。忽然,几声知了的鸣叫,打破了宁静的早晨,毛毛看到树上有知了的叫声立刻停止,轻轻地拉了一下老黄牛嘴里的绳子,老黄牛停了下来,毛毛用他那明亮的眼睛四处搜索,忽然,他的视线停在了一颗大树上,他跳下牛背,爬到大树上去抓知了。诗人袁牧看到了此景,把这一刻记了下来,写了《所见》这一首古诗:

篇8:《秋思》改写 500字作文

秋思

秋天来了,无垠的大地披上了金色的风衣,挺拔的果树挂满了丰硕的果实。秋风轻拂,不时一片片枯黄的叶子飘落下来,像小船儿悠悠下落,像蝴蝶儿翩翩起舞。

篇9:改写《春居》作文500字

农历二月,万物复苏,小草在大地妈妈的怀中醒来。小草一片连着一片,随风轻轻摇动,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大家快起来吧。”绿油油的小草,好像一大块绿色的海洋。小黄莺也从深深的沉睡中苏醒,有的在枝头婉转地歌唱:哩哩哩哩,哩哩哩哩……(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有的嘴里咬着叶子,好像在给远方的朋友送信还有的在飞来飞去,好像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在河岸边,许许多多的柳树垂着长长的枝条,时时刻刻保护着小河。它的枝有的落在了河里,有的还在空中,像一位正在钓鱼的老奶奶。这时,起雾了,河面一片朦胧,河面上好像披上了一件轻纱,看得杨柳都陶醉在其中了。

放学铃一响,**小学的学生蜂拥而出,有的`一个人走在路上,有的三五成群地说话……忽然,听到一个人说:“今天东南风大,我们快点做作业,一起去河边放风筝吧!”其他人都兴奋地点头赞同。不知不觉,他们到家了,飞快地做完作业,准备去放风筝。

孩子们来到河边,迫不及待地拿出风筝。忽然,一个孩子的风筝斜了一下,耳边就传来嫌弃的声音:“你的风筝可不可以不放在我脸上?”孩子们一只手扯着线,一只手把风筝投到空中,那线一紧一松,风筝渐渐高过了树梢。“我们来比赛吧。”“放的时候不能说话,说话的淘汰。”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快乐地跑着、叫着。一个小妹妹走来,看见眼前的一幕,忍不住拍手叫好……

春天真是太美了,虽然已经是秋天了,但是春天的景色仿佛就在眼前。

篇10:秋思改写作文500字

客居在洛阳城里的游子张籍,看着如火焰般的枫叶,不知不觉中竟想起了正在故乡劳作的亲朋好友,“秋风已乍起,不知道家乡的景物是否如往年一模一样:果园里硕果累累,果香四溢,天气也是否秋高气爽,云淡日丽……”

突然,诗人张籍发现往南迁徙的大雁正在高叫,仿佛想要帮自己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带回家乡,他惊讶的感到自己的心里有一点点苦涩的.感觉。这时,他忽然想到自己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给远在家乡的的亲人写信了。此时,竟很想修书一封。但是,他想说的话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一时间,竟不知道从何开始写起,心中人有浓浓的思念之情,脑中仍然是思绪万千。几天后,张籍经过反复的琢磨和认真的修改,他终于将包含着自己全部情感的的家书写完了。

他异常郑重地将家书小心的交给送信人,并在他走之前反反复复的嘱咐:一定要好好保管这封信。“因为一同交出去的不仅有信,还有自己对家乡的亲朋好友的无限的思恋之情。正当送信人跨马欲行之时,他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赶忙拉住马头,取回家书拆开再三细看,直至确认没有遗漏之处后才安心的交给送信人将家书家书寄出。

篇11:牧童改写作文500字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在阳光的照耀下,时而像绿浪翻滚,时而又变得金黄,犹如闪着金光。风一吹,那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柔和又温暖。

这,就是一个小牧童的家。一座矮小的茅草屋,建在群草尽头。清早出门,便望见一片一片的草地,像被修剪过的一般,令人神清气爽。这时,似乎除了天,就只剩下一个它;除了天上的蓝,就只剩下它的绿。可真是一个翠色欲流,一忽儿,就流入了云际。

“放羊喽!放羊喽!”是谁在呼唤呢?原来,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小牧童,正骑在牛背上,赶着一群羊儿,在草地中缓缓走过。牛和羊群踏着那无边的草。一下,倒了一片,走了过去,那草又站起来,真让人好生喜欢呀。

突然,群草间,出现了小牧童的身影,他欢快地飞驰着,笑声似乎比什么曲调都更快乐,更无拘无束。瞧!有时,他一头扑倒在群草中,来回翻滚;有时,他又在羊群里跳跃穿梭,驱赶着羊群向前奔跑;有时,他玩得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美美地享受着阳光的爱抚。

时间流逝,转眼间,夕阳西沉。晚风轻轻拂过,不知不觉中,飘来阵阵悠悠的笛声,时断时续,悦耳动听。牧童骑着牛,在静寂的原野上,吹着,吹着,享受着独自一人的美好。伴随着悠扬的笛声,牧童回到了那座矮矮的茅草屋——那是他的家。

吃饱了饭,牧童却连蓑衣也不脱,又来到原野中,躺在一块平坦的草地上,边玩弄着笛子,边欣赏着夜空中那一轮明月,它真像一盏银灯,给大地洒下一片银色,皎洁又恬静。

篇12:秋思改写作文500字

中秋将至,秋雨霏霏,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在这样一个雨夜,我点灯静坐,听风卷落叶,雨打窗扉,思念着我离开已久的故乡。这种意境像读一首古词,听一首老曲,像融进的乡思交织着苦涩与恬美。

离开故乡已经一年多了,我逛的是洛阳的街道,登的是洛阳的高山,然而,魂牵梦萦的还是那故乡的亲人。父母的身体是否安康,妻子要照顾家中的琐事,是否过于劳累?儿子是否变得乖巧懂事了?儿时的玩伴过得还好吗?……我展开书信,脑子里思绪万千,却不知从何说起。我望着暮色苍茫的夜空,回忆着远在故乡的亲人们,我提着毛笔,时间一分一秒地从笔尖流逝,我却只字未动;扔掉了一张又一张的废纸,我眉头深锁,落不下笔来。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风雨声,零零散散的回忆蓦地聚拢起来,凑成了一幅幅鲜明的画面,过去,这一切是多么的平淡无奇呀!我双眼一亮,提起笔来,奋笔疾书……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迎着令人发颤的秋风,踏着漫山遍野的枯叶,我抓起信,匆匆封好,朝着将要出发的送信人一路小跑过去。送信人接过信,骑上马匆匆而去。“等一等,等一等!”我追了上去,打开已经封好的信,反复仔细地又查了好几遍,才将信慎重地交给了送信人。

篇13:秋思改写作文500字

我走到窗前,街道上满是红叶,犹如一张红色的地毯,一阵风吹来,红叶飘了起来,飞向天空。平时洛阳不像今天这样人烟稀少,偶尔驶过几辆马车,大概是因为天气太冷了,所以才没有什么人吧……

这个秋天让我感到悲凉。我叹了一口气,如果此时我在家乡该有多好!家乡的秋天,不像洛阳的秋天这样寒凉。身在异乡的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想家。我坐在桌边的椅子上,提起笔,心想,写封家书问候一下亲人吧,也许这样可以让我不这么悲伤。想着,开始写家书。我问了一些家里的情况,并告诉他们我很好。写完家书,我走出门,一阵寒风扑面而来,使我又开始怀念昔日的家乡,家乡虽不像洛阳这样繁华,但有家人的陪伴,还怕孤单吗?我边走边想,家中的老母亲怎么样了?秋天来了,母亲的老毛病应该又犯了吧?母亲这个时候应该在想念我吧…。我这样想着。

篇14:木兰诗改写作文500字

织布机的声音唧唧又唧唧地响着,我对着门在织布,忽然间听不到了织布机的声音了。只听到自己的声声叹息,我在想什么,我在思念什么,我什么都没有想,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天晚上我看到了军中的文告,原来是皇上大规模的征兵,征兵的名册上有很多卷,可是卷卷都有父亲的名字,我对这件事感到很为难,父亲又没有儿子。想了很久,还是愿意为此去买马鞍,从这一刻起我替父亲征战。

于是我就来到东边的集市,去挑选比较买一匹骏马来,又到西边的集市买马鞍和垫子,又到南边的集市买马嚼子和缰绳,又到北边的集市去买长鞭。早晨我告别了父母,离开了家乡,晚上就到达了黄河边,宿营下来了。听不到父母呼唤我的声音,只有黄河流水的声响。早晨我告别黄河,离开了。晚上到达黑山边,听不到父母呼唤我的声音,只有听见燕山的胡马嘶叫声。

上一篇:先进班级申请报告下一篇:小学生防火防盗防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