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湖北爱家乡演讲稿

2024-04-22

爱湖北爱家乡演讲稿(精选8篇)

篇1:爱湖北爱家乡演讲稿

爱湖北 爱家乡演讲稿

(合)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们演讲的题目是((爱湖北 爱家乡))。

(一)俗话说:“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说的就是我的家乡-湖北。湖北属于祖国心脏的部分,地理位置很重要,具有“九省通衢”的美誉。

(二)湖北的名胜古迹说也说不完,数也数不清,伯牙子期的古琴台、黄鹤楼、风景如画的东湖,让天堑变通途的一座座长江大桥,也成了装点城市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更有那道教圣地武当山,闻名遐迩的三峡,山水画廊清江.....(三)每一处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更有那古隆中、荆州古城、昭君故里、曾侯乙编钟……都是在中国文化史上可圈可点的文化符号。

(四)当我们打开尘封已久的中华文明是长卷,荆楚大地上风华绝代的英雄豪杰、贤人逸士、才子佳人层出不穷,从炎帝神农氏、屈原、张居正、王昭君到李先念、恽代英、曹禺、李四光……

(一)他们是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们是文人、学者,他们是科学家、艺术家…..他们是绚丽多姿的荆楚历史文化的拓荒者、建设者,湖北的历史文化因他们而厚重。

(二)而现在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发展,更是吸引着中外有志之士来湖北投资,观光。已分不清哪里是农村,哪里是城市,湖北正在中部崛起,这只九头鸟正在展翅翱翔。

(三)我的家乡湖北随州,更是山青水秀,毓秀灵钟。你看,炎帝神农故里,曾侯乙编钟让你穿越时空的隧道,生发无边的想象。

(四)还有白云湖,是家乡的又一到美丽风景线——碧绿的湖水波平如镜,清澈明净,与蔚蓝的天空交相辉映。

(一)清晨,你可见那白鹤们结踵而至,在湖上翩翩起舞;晚上你可看那野鸭子相约而行,流连忘返。傍晚或假日,游人们或徜徉在湖畔,或荡舟在湖中,那份闲适和惬意无以言表。

(二)美丽的家乡,美丽的家乡水,养育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从这里,走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他们是京山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三)美丽的家乡,美丽的家乡水,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描绘着最新最美的图画,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在这里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四)我爱湖北,爱自己的家乡。无论走到哪里,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牵动着我,让我不能忘怀。

(合)故乡的山水养育了我们,今天,我们以美丽的家乡为自豪,明天我们将让家乡以我们为骄傲。

篇2:爱湖北爱家乡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仙桃二中的尹一苇,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花鼓流年

小时候,每到放暑假,我便会回老家。爷爷总会躺在摇椅里,看着家里唯一一台电视机,听碟片放着花鼓戏,然后和着曲调哼起来。我坐在爷爷怀里,看着两把红木椅子,两方蓝色绸缎布和一群穿着水红或者浓黑戏服、抹着惨白面妆的戏子,听他们用我听不懂的方言唱着戏,或者用极高的音调怪笑起来。我总不理解爷爷,为什么会喜欢看这样的戏。每当我昏昏欲睡,爷爷就会高高地举起我,然后哈哈大笑,说:“小孩子就是小孩子,不知道啊,这花鼓戏里头啊,含着仙桃的魂啊!”我瞪着眼,对爷爷的话满是不以为然。

后来,爷爷去世了,那些“哎呦”的叫声和唱起来的家乡方言突然消失在我的生活中,习惯了那些乡野小调萦绕耳边的我,突然感觉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一块,生命都不再完整。

不知什么时候,广场上开始流行放戏,隔一段日子沔阳花鼓戏团就会来唱上几段。仍旧是两方蓝色绸缎,覆着两把红木椅,水红、深蓝、浓黑,颜色纷杂的戏服上绣着朴素的小花。广场上满是人,老爷爷老太太们甚至会提早好几个小时提着凳子,坐在这儿等。每当我经过,看到人山人海,心里就会泛起一种异样的柔软,丝丝入扣。于是,我也开始不时地听上两句,听那些悲欢离合。花鼓戏没有传出过什么

写戏的大家,内容也无关于民族大义,不过是富家小姐配穷酸书生,小气媳妇斗憨厚婆婆,再不然便是斗贪官扬正义的故事。我听着听着,从一句句家乡话里听那些穷苦人民的喜与乐、苦与悲,从憨厚的抓耳挠腮中品到了淳朴的乡土味道,从每一个皆大欢喜的尾声中觉出了许多来自身边普通人的力量:那些个卑微的小人物,让我懂得执著与坚持,让我懂得用乐观、用不屈的姿态面对生活中的磨难与坎坷,让我相信真、相信善、相信美;而在爷爷长达半生的对花鼓的痴迷中,我终于明白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我闻到了荆楚文化中淡淡的芬芳。我开始懂得:花鼓戏里,含着仙桃的魂。

家乡的花鼓戏没有黄梅戏动听,没有越剧婉转,没有秦腔高亢,没有京剧咿咿呀呀,水袖挥舞眼波流转间道尽无限心思,他以他的民歌民调,乡趣乡情唱着市井间邻里间妯娌间的大喜大悲,大善大恶。但就是这样简单朴素的花鼓戏里,这样带着地方方言与口音的唱词里却有着仙桃人的本真:朴实、执著、善良。

年岁变幻里,我开始慢慢爱上这样一个剧种:沔阳花鼓戏,它发源于湖北腹地沔阳东荆河一带,这个渔歌打麦歌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地方。1724年,沔阳州发生特大洪灾,于是便开始有了“穿街过市流浪苦,沿门乞生唱花鼓”;再后来,沔阳州昌家湾汪春保,首创了沔阳花鼓汪家门头;咸丰年间相继出现了黄、史、贺三个门头,沔阳花鼓戏到了鼎盛期;建国后,沔阳花鼓再次迎来了自己春天,先后成立了“艺光”、“光复”、“复联”、“联合”四个剧团,人民当家作主,生活得到了保障,纷纷唱起花鼓来。

随着小康社会的建设,国家对精神文明的高度重视,沔阳花鼓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更成为了湖北地方三大剧种之一,沔阳花鼓戏成了仙桃一张亮丽的名片,成了仙桃人的骄傲,仙桃人会唱花鼓,爱唱花鼓,争唱花鼓;在一声声乡下俗语,土里方言中,仙桃人民唱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唱着对生活的满满热情。

从人声帮合到文场伴奏,从草台灯班戏到沔阳花鼓,从湖北地方三大剧种之一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寄托着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沔阳花鼓戏里展现着仙桃人民敢为人先、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胜利的深厚人文精神。仙桃人正听着花鼓走向世界,迈向未来!

篇3:爱湖北爱家乡演讲稿

据中新网消息, 湖北“我们爱读书会”20日下午在武汉新天地举行“我们爱文丛”首发式。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等出席该活动。当天首发的“我们爱文丛”, 包括宋小词的《所有梦想都开花》和江佩羽的《马不停蹄的忧伤》两部长篇小说, 以及一部“我们爱读书会”会员作品集。两部长篇小说都描写了青春的迷茫与爱情的失落, 会员作品集则精选了70篇小说、诗歌、散文和评论作品。该丛书的出版, 得到了湖北省作家协会等单位支持。“我们爱读书会”曾多次在武汉新天地举办读书会活动, 邀请中外作家品味读书的乐趣。在首发式现场, 两部长篇小说的作者畅谈了她们的创作感想, 并以现场问答方式进行了互动交流, 部分读书会会员还朗读了作品片段。作家方方介绍了丛书的出版缘起, 并对广大会员作者, 特别是青年女作者寄予厚望。据该会会长华姿女士介绍, 该会成立于2008年, 现有会员200多名, 推出“我们爱文丛”是为扶持湖北女青年作家、鼓励会员创作热情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篇4:爱家乡 爱生活 爱习作

关键词:讴歌;传承;宣传;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眾多的课程资源中,乡土资源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容易获得直接的体验,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如何开发乡土资源,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喜欢上写作呢?我的做法是:

一、让学生描绘家乡美景,做讴歌者

我的家乡沛县,是汉高祖刘邦故里,明太祖朱元璋祖籍地,素有“千古龙飞地,帝王将相乡”之美誉。作为汉文化的发祥地,沛县文化遗产丰富,名胜古迹也不少,有歌风台、高祖原庙等,历史景点驰名中外。

今日的沛县依托汉刘邦、微山湖、大沙河“一帝、一湖、一河”的独特优势,大力实施汉文化景区、沿湖自然风光带、大沙河农业观光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加快了旅游名县建设。

汉文化景区有汉城公园、汉之源景区、世界刘氏宗亲总会会馆等。微山湖自然风光带千岛湿地,风光秀丽。山色、湖光、岛屿、荷花荡等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独特。大沙河农业观光带——果成园,绿树成荫,河水碧波荡漾,两岸鸟语花香……

如此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历史景点,学生身处其中,却很少细心品味,习作中很少看到这方面的描写。为了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之情,在作文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把学生的视线引向这些景观景点,让他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星期天多出去走走,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亲近自然看一看;或者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家乡景点、名胜古迹,找准关键词,点击网络,利用搜索引擎检索查一查;或者走进图书馆、阅览室,找有关家乡情况的书籍、资料读一读;或者咨询老师、家长,采访校外专家问一问等。再者组织学生习作、举办演讲会等。教给学生方法,写游记,写参观记,写观察日记,写导游词介绍旅游景点;举办演讲会、交流会,让学生谈收获、说感想……这一系列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之情,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挖掘民俗文化,做传承者

沛县秦时置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风俗乡情斑斓多彩。流传至今的独特的节日、习俗依然荡人情怀,充满乡情的民间故事依然在人们口中传承……这些同样可以成为学生习作资源的一部分。

1.采集民间故事

沛县的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汉高祖刘邦和他的布衣将相的故事,如《刘邦斩蛇起义》《鸿门宴》《大风歌》《萧何月下追韩信》《五里三诸侯》等。沛县的民间还流传着许多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动人故事,例如,鸳楼烈士陵园中英雄们的对敌斗争故事,全国道德模范大屯张公兰孝敬老人的故事等。我们让学生深入乡间村里,向年老的长辈、邻里乡亲询问、搜集,然后进行整理、交流。

2.体察节日习俗

在沛县农村,有着许多有趣的节日和习俗,如“正月十五闹花灯”“清明节插柳吃鸡蛋”“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以此作为学生习作的资源,也独具风味。让学生采访、搜集,学生很积极、很乐意参加。这样既给他们带来了欢乐,又帮助学生找到了习作的活水。学生通过体察,受益匪浅,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还藏着这么多知识,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探索兴趣。学生把传闻插入习作,习作为之增色;学生根据搜集的故事梗概再创作一番,也是别有风趣。

三、为家乡土特产扬名,做宣传者

在沛县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有许多农土特产闻名遐迩。例如,樊家鼋汁狗肉、大屯李家烧鸡、八堡苹果等,这也是学生习作的好资源。

我要求学生拟好采访稿,深入乡村、家庭农户,采访老人或老农,做好记录。接着要求学生选一、二特产,亲睹其物,观察、触摸、品尝……进一步感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写记叙文,写说明文,或者指导学生为某一特产写说明书,写销售广告,打造品牌,大力宣传家乡土特产,为其扬名。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又激发了习作热情,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四、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做实践者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非常疼爱,很少参加劳动。他们大多没有深入生活、没有参加生产劳动的经历。习作中描写的劳动内容,一般是打扫卫生、洗衣服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乡土语文资源,让他们的习作内容绚丽多彩,在作文教学中洗衣服、刷碗等,选材的范围狭窄。

我积极渗透热爱劳动教育和感恩教育,要求学生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亲身实践。我有意命些与劳动有关的作文练习题,如《第一次学种瓜》《掰玉米的乐趣》《记一次栽树》等,让学生写出劳动的艰辛和劳动后的快乐。学生真正参与劳动实践后,写作时有话说了,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真实多了,情感深了,文字飞扬了。

参考文献:

范荫荣.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J].小学语文教学,2010(32).

篇5:爱湖北,爱家乡!

我的家乡在湖北宜昌,这里没有广州那样的大城市繁华,也没有的北京那么绚丽与多彩,但我深爱这片土地,因为它质朴、典雅。

这儿有世界着名的三峡大坝,她每年的发电量居世界第一,这项工程还创造了世界记录呢!

三峡天下雄,最美是晓峰。我的老家就在迷人的晓峰,这儿素有三峡画廊第一峰之称,这儿还有许多景区,如:气势如虹的三峡第一瀑白果树瀑布风景区;奔流不息的空中长河天河龙宫高空溶洞风景区;有三洞并立、气象万千的艺术迷宫金狮洞风景区;这里神奇的自然景观令人荡气回肠、流连忘返。

当然,这里风景好人也热情,假如你到了宜昌,例如问个路什么的,当地的人会细心的告诉你,甚至会亲自带你去,让你感到宜昌人的热情、纯朴善良!

我爱湖北,我爱我的家乡,这是心灵的赞美,这是心灵的歌声,这是心灵的呼唤

篇6:爱湖北爱家乡作文

说十堰历史悠久,一点儿也不过分。早在新石器时代十堰就有活动的踪迹,春秋战国时期,就是秦楚、必争之地。在历史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和想象到恢弘的历史场面。

说十堰物产丰富,一点儿也不过分。十堰气候怡人,一年四季风调雨顺,适合农作物、水果、养殖业的生产。十堰丹江口,素有“柑橘之乡”的美称,盛产的柑橘色鲜味美;郧县安阳的西瓜瓜皮薄、口感好;十堰丹江口的鱼,全国闻名遐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十堰人杰地灵,一点也不过分。这片土地孕育了一批批优秀的中华儿女。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杨献珍爷爷,就是我们十堰郧阳人。在阴暗的革命时期,为了中国的解放,奋不顾身地战斗在革命前线。郧西女教师胡安梅,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全部奉献给了那些渴望知识的山村孩子。她几十年如一日,扎根深山,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山区孩子奋发向上。也正因为有了像他们这样的十堰人,我的家乡才变的如此美丽。

现在的十堰是一座因车面建、因车而兴、因车而兴的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在这片“百里车城”土地上,还有闻名全世界的风景区——武当山风景区。来过武当山的客人,都会对我们祖先的智慧发出由衷的敬佩。汉江流域的汉水河,就像一条白色的丝带,绕在十堰的脖子上,为十堰增添了几分秀丽。

篇7:爱祖国 爱家乡 爱学校演讲稿

五年六班 赵厚烨

有那样一种爱,无需语言表达,那是一种深爱;有那样一种爱,就像润物细无声,那是一种挚爱;有那样一种爱,深深埋藏于心底,那是一种大爱。

爱我的祖国——中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每当我听到这熟悉的歌声,每当我看到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心中就会洋溢着无比自豪的感觉———如今的中国,一个炎黄子孙为之雀跃的民族,神采奕奕,容光焕发„„

回忆起祖国这几个世纪以来的风风雨雨,几经坎坷、困难都没有压迫华夏儿女前进的步伐。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圆明园的大火,虎门的硝烟,正是这样,让中华儿女更加团结——毛泽东让饱经沧桑的祖国站了起来,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是祖国的炎黄子孙,沐浴着改革开放,社会稳定的阳光幸福成长。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的辉煌历史,饮誉四海的华夏文明,足以让人叹为观止。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爱自己的民族和这个强大的祖国呢?

我们不仅要热爱祖国,更要热爱家乡——因为我们生在家乡,长在家乡。十几年来,我们的家乡宁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更加宽阔,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她虽然比不上北京的车水马龙,也比不上王府井街的灯红酒绿。但她有着最最朴实的人民和优美的景色。所以,我们更要爱护她,爱护这里的一草一木,让宁城的明天变得越来越美好!爱家乡的同时,还要爱我们的学校——天义实验小学。这里是孕育、传承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使我们不断进步的大门,更是让我们从无知走向有知,变成了一个个博览群书的人。她是一方纯净的沃土,更是我们每天生活的乐园。她让我们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让我们得到了珍贵的友谊和老师的教导,让人终身受益。身为天义实验小学的学子,我骄傲,我有爱我的老师;我自豪,我有美丽的校园。又有谁不爱这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呢?

同学们,我们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呢?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不是口头上说说就行,而是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去做。在学习的时候,专心刻苦,不放过每一个错别字,不放过每一个数学题;在生活中,尊敬师长,助人为乐,守纪律,爱劳动,爱学校,爱班级。

篇8:爱湖北爱家乡演讲稿

一、《石燕竹韵》教材的意义

综合实践教材《石燕竹韵》涵盖竹文化内容很广, 包括诗歌、故事、手工、歌曲及相关文章等教育领域。课本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门课程的设置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本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1)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以《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 (征求意见稿) 》精神为指南, 以学校百竹园和乡土教学资源为基础, 以“竹与自然、竹与人类、竹与文化”为主线, 做到深入浅出, 注重过程, 强调体验, 便于实践, 寓教于乐。旨在通过学生的认竹识竹、画竹编竹、品竹写竹、吟竹颂竹等学习体验活动, 实施拓展型课程。

在教材的推广与普及过程中,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比较、善于提问、善于想象, 让学生领会竹的品质和风韵, 学习竹的精神, 领悟到“竹贵有节, 人贵有志, 学贵有恒”。

(2) 本教材编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特点, 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倡导整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为学生留下选择和拓展的空间, 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3) 本教材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 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 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 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三、《石燕竹韵》的特点

《石燕竹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每一课的学习内容, 主题和训练重点突出,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的学习和动手实践打下基础。每一课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 每课都配有表现主题内容的情境图, 更加直观地揭示主题, 为学生创设了多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既直观, 又醒目, 画面生动, 充满童趣。它既有课文内容的提示, 又向课外拓展延伸, 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石燕竹韵》的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四节课。每节课有内容、情境图、知识链、思考题和实践活动五部分。实践活动由问题与思考、研究与讨论、收获与总结、拓展与创新四大块组成。

《石燕竹韵》内容丰富多样、精彩纷呈。除了实践活动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教材内容注重贴近儿童生活, 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 注意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竹文化, 体现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

我们以《石燕竹韵》这本教材为主线,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让学习者直接感受和体验生活中的无穷乐趣, 我们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 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开发和实施上, 积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 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 积极开展活动, 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实践, 利用多种途径, 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我们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 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石燕竹韵》的开发与实施克服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 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 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 让学生体验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样, 从课题的提出到知识的掌握, 都是来源于生活, 提炼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 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们学会生活、热爱生活的态度。这样的教学过程, 多了学生的亲身体验, 使综合实践活动真正成了活的课堂。

《石燕竹韵》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 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 亲身经历实践过程, 体验实践活动, 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身的能量和学习的意义, 可以更深入、更持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上一篇:落泪五年级作文下一篇:老学庵,老学庵陆游,老学庵的意思,老学庵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