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

2024-04-23

化工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精选12篇)

篇1:化工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

***化工有限公司 环境信息主动报告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公司相关规章制度,企业在遇到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不顺利或紧急情况时,为避免或减轻国家、集体、人民利益蒙受重大损失,避免环境遭受更大污染或破坏,必须建立环境信息主动报告机制,以争取能够在第一时间正确地处理环境问题,将企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第二条

公司委托安环部作为环境信息报告的主管部门,各车间、部门将环境信息报于安环部协调解决,安环部对环境信息做出判断后要第一时间落实处置,并根据情况是否上报公司董事会及上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

第三条

公司各部门汇报的环境信息务必准确、及时,不瞒报、漏报,因报告执行不力造成恶劣影响的,按照公司管理制度予以处罚。

第四条

对于积极执行环境信息报告制度,有效降低企业环境问题负面影响的部门或个人,公司按照《奖惩条例》的规定,予以奖励。

二、内部报告

第五条

安环部根据所收报的环境信息的严重程度,做出判断:公司内部可以解决的环境问题,则采取部门会办的方式予以处理;属于突发环境事件或危废意外事故的,则按照预案要求落实环境信息报告。

第六条

各部门须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积极参与到公司环保事务中来,可以将以下问题及时报告给公司安环部。

(一)厂区存在现场管理不规范行为的;

(二)三废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

(三)环保岗位从业人员出现变动情况的;

(四)日常环保工作开展遇到新难题或感觉环保培训不到位的。

第七条

安环部在日常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中,要及时将重大环境保护决策向公司董事会报告。

(一)或季度工作报告;

(二)金额超过0.5万元的环保投入;

(三)上级管理部门到公司开展督查工作;

(四)重大环保整改工作及环保工程进度;

(五)公司重要环保培训或宣传活动的开展情况。

三、信息上报

第八条

公司须将环保工作中遇到的以下情况及时汇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一)遇到突发环境事件或危废意外事故,须执行预案报告制度;

(二)后期雨水排到厂区外清下水监控井;

(三)废水、废气在线监测设施出现超标数据或者不能正常工作时。

(四)废水、废气治理设施突发故障不能正常运行时;

(五)危险废物的产生、转移、贮存情况;(减库存进度)

(六)上级环保主管部门近期布置的环保任务进度情况;

(七)新建或更换环保治理设施;

(八)更高级别环保督查工作中提出的整改问题或处罚;

(九)排污费用的缴纳情况;

(十)本公司以外存在的其他违反环保规定的行为。

四、附则

第九条

本制度的解释和修订有公司安环部负责。第十条

本制度自2014年01月01日起正式执行。第十一条

本公司应急预案的报告制度见附件一。附件

***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

信息报告与通报制度

一、总则

依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当我公司发生突发环境事故时,立即在第一时间由公司应急指挥组按事故类别,通过电话或派专人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通报事故情况。

二、内部报告

(1)信息报告程序

现场突发环境事件知情人→公司应急指挥组(总指挥:***,电话:139******63)。

(2)报告方式

口头汇报方式:发生事故后,在初步了解事故情况后,事故知情人应立即通过电话或对讲机向公司应急指挥组进行口头汇报。

书面汇报方式:在初步了解事故情况后,应当在1个小时内,以书面材料形式向公司应急指挥组上报事故有关情况。

(3)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本公司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05***。

三、信息上报

(1)上报流程

公司应急指挥组→***工业园应急指挥中心/环保部门。(2)上报时限

公司应急指挥组在确认为重大及以上环境事件后,在事件发生后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紧急时,事故单位可直接向当地政府应急中心或环保局报告。

(3)上报内容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损失初步估计,事故发生的原因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以及事故报告单位或事故报告人。

四、信息通报

公司应急指挥组负责人或指定人员通过电话、传真、广播、公示等形式向环境突发事件可能影响的区域通报突发事件的情况。

通报时间:在对事故情况初步了解后立即通报。

通报内容: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

五、事件报告内容

事故结束后,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事件报告应包括的内容有: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直接的经济损失、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及趋势;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损失初步估计;事故发生的原因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以及事故报告单位或事故报告人。

篇2:化工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 为维护公民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促进企业如实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推动公众参与和监督企业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委托安全环保部统一指导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公司办公室负责信息公开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公司各车间、部门依据本制度规定,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做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第三条 公司应当准确、及时、完整地向公众披露环境信息,应有利于债权人、投资者、社会公众和政府管理部门了解企业环境保护情况,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第四条 公开企业环境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依法可以不公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公开内容和形式

第四条 企业要公开下列环境信息:

(一)基础信息,包括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生产地址、联系方式,以及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产品及规模;

(二)排污信息,包括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口数量和分布情况、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情况,以及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排放总量;

(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依法处理处置信息,主要包括公司产品及危险废物名称、代码、产生量、处置(利用)量、处置(利用)去向、贮存量等;

(四)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六)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及演练情况;

(七)依法缴纳排污费的情况;

(八)清洁生产实施情况;

(九)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

(十)按管理要求其他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

第五条 通过公司网站、上级主管部门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或者当地报刊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环境信息,可采取以下一种或者几种方式予以公开:

(一)专题会、公告或者公开发行的信息专刊;

(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

(三)信息公开服务、监督热线电话;

(四)本单位的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开栏、信息亭、电子屏幕、电子触摸屏等场所或者设施;

(五)其他便于公众及时、准确获得信息的方式。第六条 企业自愿公开有利于保护生态、防治污染、履行社会环境责任的相关信息。

三、执行与监督

第七条 依照本制度规定向社会主动公开的企业环境信息,公司各车间、部门应当在制作、获得或者拥有该相关信息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经公司主要领导批复后,予以公开。

第八条 办公室负责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各部门、车间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通报。

第九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时,公司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四、附则

篇3:化工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

我国的年度报告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研究可归纳为行业比较研究、行业针对研究和区域专题研究三个方面。 对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研究始于2004 年, 目前针对年报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现状的行业比较中, 研究者倾向于同一市场A股重污染行业比较、某些近似重污染行业比较和政府环境规制背景下的相关重污染行业比较, 分析方法主要是内容分析法和指数分析法, 分析指标主要以政府规范、国际规范为基础。 针对年报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现状研究, 学者目前关注的重污染行业包括石化、纺织、医药、火电、钢铁、造纸、煤炭等重点行业。 对区域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研究大多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规制特征, 一般由本区域学者完成, 目前已分析的区域包括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山东、湖南、湖北、云南、青海、辽宁等。

我国上市公司从2006 年陆续自愿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并逐年增长, 针对社会责任报告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研究始见于2009 年, 研究思路主要包括: 第一, 比较分析法。可比公司案例比较分析和异类公司差异比较分析。 第二, 内容分析法。 以G3 或环境绩效信息指标体系评价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 第三, 指数分析法。 构建环境绩效信息评分指数, 使环境绩效信息披露评价可视化。 舒利敏 (2014) 对我国沪市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08~2012 年社会责任报告中所披露环境信息的内容、 水平及鉴证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发现以社会责任报告方式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持续增加, 尽管七成以上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是对上交所《通知》要求的呼应, 但自愿以社会责任报告方式发布环境信息的公司仍逐年增加;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内容分布具有层次性, 软披露信息多, 硬披露信息少, 尤其是环境绩效指标类信息披露少;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 且呈现出以2010 年为拐点, 先升后降的特点;包括环境信息在内的社会责任报告信息鉴证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鉴证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升。 李祝平等 (2015) 通过矿业上市公司2009~2013 年招股说明书、 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 分析采矿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及形式, 得出采矿业披露的主要内容为环保风险、环保计划、 方针及措施等, 披露的方式主要为董事会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等, 披露形式以非货币形式为主。该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存在内容缺乏可靠性和可比性、披露形式不规范等问题。孙志梅等 (2014) 以辽宁省17 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例, 对其2010~2012 年年报中的环境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分析, 发现多数公司在其年报中“董事会报告”部分或财务报表主要项目附注中披露了环境方面的定性或定量信息, 但是存在行业间差异较大、披露不详细、定性信息多定量信息少、 报喜不报忧等问题。

本文运用中国社科院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的环境绩效信息指标, 对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的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二、样本与方法

(一) 样本选取

(单位:份)

以证监会2014 年4 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为依据, 结合上述环保部的重污染行业划分标准, 通过寻找两者的重叠之处、查询“新浪股票”、上交所和深交所网站确定具体企业的详细行业, 从而定义出本研究所需的我国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名录。 查到该行业上市公司的155 份社会责任报告 (见表1) 。 全部样本公司有46家, 其中沪市上市公司有18 家, 深市上市公司28 家 (其中主板10 家、中小企业板12 家、创业板6 家) 。 2006~2012 年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总份数分别为1 份、1 份、20 份、26 份、32 份、36 份和39 份。 值得说明的是, 北化股份同时披露了2012 年度的的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报告, 安诺其同时披露了2011 年度、2012 年度的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报告。

(二) 研究方法

学界对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第一, 比较分析法。可比公司案例比较分析和异类公司差异比较分析。第二, 内容分析法。 以G3 或环境绩效信息指标体系评价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第三, 指数分析法。构建环境绩效信息评分指数, 使环境绩效信息披露评价可视化。指数分析法旨在得到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评分, 主要用于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 即对年度报告中的环境信息按照既有的内容分类进行逐一寻找, 以了解公司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详细情况。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公司基本情况, 股东权益保护情况, 债权人权益保护情况, 职工权益保护情况, 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权益保护,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公共关系和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 体现企业对股东、 债权人、职工、供应商、客户、消费者、环境和社会公众的责任履行情况。我们主要是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考察社会责任报告中对环境责任的信息披露情况, 也就是考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部分的内容分析。通过对每一份社会责任报告中的该部分内容的仔细阅读, 搜寻其与既定指标的达成程度。披露形式主要从社会责任报告提供方式 (独立提供还是附后提供) 、提供时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信息占社会责任报告篇幅比重、是否有定量信息、是否有货币化信息等方面分析。

披露内容主要依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 (CASS-CSR) 》中对企业环境绩效指标的分类体系。 该体系将环境绩效信息分为环境管理、 节约资源能源和降污减排3 个方面, 各体系又各分为10 项定性和定量指标, 计30 项环境绩效指标。 1.环境管理信息, 包括:1.1 环境管理体系, 1.2 环保培训制度, 1.3 绿色采购制度, 1.4 新投资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 1.5 环保产品的研发与销售体系, 1.6 环保技术、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1.7保护生物多样性, 1.8 环保总投资, 1.9 环保公益, 1.10 环保违规负面信息;2. 节约资源能源信息, 包括:2.1 降低能耗的政策、措施或技术, 2.2 单位产值能耗及能源节约量, 2.3 节约水资源的政策、措施或技术, 2.4 单位产值水耗及水资源节约量, 2.5 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和措施, 2.6 可再生能源使用量或使用率, 2.7 循环经济的政策、 措施或技术, 2.8 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率或利用量, 2.9 绿色办公政策或措施, 2.10 绿色办公绩效;3.降污减排信息, 包括:3.1 减少废气排放的政策、 措施或技术, 3.2 废气排放量及减排量, 3.3 减少废水排放的政策、 措施或技术, 3.4 废水排放量及减排量, 3.5 减少废渣排放的政策、 措施或技术, 3.6 废渣排放量及减排量, 3.7 废渣综合利用率, 3.8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或技术, 3.9 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减排量, 3.10 因商务旅行产生的CO2排放量。

三、结果与分析

(一) 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情况

2006 年和2007 年这个行业每年只有一家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这两家公司分别是沪市的中化国际和深市主板的英力特。 从2008 年开始, 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迅速增加, 达到20 家, 其中沪市公司8 家、深市主板8 家、深市中小企业板4 家。 以2008~2012 年度的披露情况统计, 在该5 年中连续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有14 家, 分别是云天化、浙江龙盛、江山股份、三友化工、时代新材、扬农化工、中化国际、新安股份、湖北宜化、天茂集团、英力特、盐湖股份、中粮生化、中材科技, 皆为规模较大、 上市时间较长的沪深两市主板公司。 发现有些公司出现披露中断的情况, 如国瓷材料在披露了2009 年社会责任报告后, 未继续披露, 渝三峡、乐通股份、西陇化工在2011 年首次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后, 2012 年未继续披露。双环科技披露了2008~2010 年度, 山东海化和泸天化披露了2008~2009 年度, 德美化工2009~2010 年度未披露, 北化股份2009 年度未披露, 不少公司披露不连续。

( 二) 披露形式分析

从现实情况看, 社会责任报告有单独披露和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两者披露形式。在2006-2012 年的7 年里, 83.87%的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以单独披露形式向社会公众报告环境绩效信息, 各年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比例分别为100% 、100% 、60% 、53.85% 、84.38% 、100%和100%, 从2009 年开始单独披露比例明显上升, 2011 年度单独披露比重达到100%。

环境绩效信息的文字内容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所占的比重高低, 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公司对环境责任的重视程度, 也反映了公司环境绩效信息披露内容的数量。本文以页数来衡量社会责任报告信息的数量, 单独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一般直接以下载的文件计算页数, 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以其在年度报告中的原始状态计算页数, 页数的获得通过一一查看社会责任报告内容的方式, 页数的计算精确到0.1 页。 以页数范围、平均页数和标准差三个常用的统计指标评价数量特征 (见表2) 。 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最短的一份仅3 页, 最长的一份81 页, 平均每份14.4 页;环境绩效信息页数在0.2 页到13 页之间, 平均为2.05 页;环境绩效信息页数占整篇社会责任报告页数的百分比在1.82%至33%之间, 平均为13.52%。 氯碱化工2012 年度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81 页, 是全部样本的最高值, 在这份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环境绩效信息篇幅为13页。但两者比重的最高值是西陇化工2011年度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 环境绩效信息占比达到33%。

(三) 披露内容分析

在确定样本和搜集到社会责任报告后, 对每份社会责任报告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部分的内容进行阅读, 对照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指标, 寻找报告中披露指标体系的信息情况, 汇总见表3。在155份社会责任报告中, 30个指标中, 只披露了1个指标的有14份报告;最高披露了16个指标, 为中泰化学2010年和2011年报告。平均每份报告披露指标6.5个, 其中定性指标4.8个、定量指标1.7个。一是对指标的披露程度普遍较低, 最高的披露比例也就是53%, 最低的披露比例仅3.3%。二是在考察的披露指标中, 样本公司的实际披露出现严重不平衡性, 这个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定性指标披露的比定量指标多, 回应当期国家宏观政策的描述比阐述公司具体措施的指标多。42.6%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节能的定量信息, 23.9%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减排的定量信息。如对公司环境管理制度、降污减排的一般性措施的描述较多。环保违规负面信息、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和措施、可再生能源使用量或使用率、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率或利用量、绿色办公绩效、因商务旅行产生的CO2排放量等信息没有披露, 绿色采购制度、保护生物多样性、环保公益、废渣综合利用率等信息极少披露。三是披露的指标信息表达需要改善, 有些公司主要是一些主观宣传式表达, 并没有对公司当年所作环境绩效的核心工作进行深入描述, 不同年份的社会责任报告的描述的相似度较高, 没有太多创新和实质性内容。四是有些指标重复披露, 但有些很重要指标未得到有效披露。例如, 在发展循环经济中, 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和措施、可再生能源使用量或使用率、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率或利用量等指标显然很重要, 但很多公司几乎没有披露;再如, 绿色办公绩效、因商务旅行产生的CO2排放量等社会公众较关心的信息未引起公司重视。环保公益、绿色采购制度、废渣综合利用率、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绩效信息披露得也是极少。五是针对化工行业的特点, 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措施是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重点, 另外, 近20%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环保产品的研发与销售体系。

(四) 披露质量分析

从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时间看, 样本公司的平均披露时间值为资产负债表日后82.5 天, 选择在次年2 月份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有22 份, 选择在3 月份发布的有77 份, 选择在4 月份发的有49 份。宝通带业2009~2011 年度报告均在当年12 月份披露, 赤天化2010 年度报告在次年5 月份披露 (系其首份社会责任报告) , 扬农化工2009 年度报告在次年7 月份披露, 升华拜克2012 年度报告在次年8 月份披露 (系其首份社会责任报告) 。

理论和实务认为, 量化信息比非量化信息具有更大的决策有用性, 因此可以用量化环境绩效信息的披露程度衡量社会责任报告环境绩效信息披露质量。 如表4 所示, 含有量化信息的社会责任报告占比72.26%, 并从2008年度开始定量信息的披露逐年呈现增长趋势。在量化信息中, 如有货币化信息, 更能体现企业环境行为所带来的经济绩效, 因此我们对量化信息中的货币化信息做了进一步统计。目前公司主要披露的货币化环境绩效信息是环保投资总额、节能效益、环保支出额或环保费用额等。

四、研究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包括:第一, 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作为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中数量最大的部分, 其承担的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义务也应该更加重大, 但从我们的分析结论看, 该行业的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情况与其在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中比重并不相称, 主要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偏低。 第二, 化工行业的环境绩效体现应有其突出的行业特色, 这在我们的分析中也得到相应结论, 如其对“三废”排放指标的披露较多。 这就要求我们总制度规范方面对某些特殊行业的环境绩效披露指标进行调整, 而不是采用同样的指标去统一衡量。第三, 7 年来, 该行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总体是上升趋势, 但出现披露数量和质量的不连续变化, 说明在自愿性披露机制下, 我国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随意性和动机性较明显, 有关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其存在性。 第四, 有关针对重污染行业 (包括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 的环境绩效信息披露仍需要进一步强制规范, 自愿性披露终究不是我国治理污染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的长远之计。

参考文献

[1]舒利敏.我国重污染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基于沪市重污染行业620份社会责任报告的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 2014 (09) .

[2]李祝平, 班慧芳, 于浩.采矿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究[J].会计之友, 2015 (20) .

[3]孙志梅, 李秀莲, 张莹.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14 (06) .

篇4:化工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

摘 要 信息时代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管理环境以及管理理念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展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和内容,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带来了新的挑战。企业的内部管理在信息时代环境下越来越重要,由此,企业应通过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中的问题分析,逐步完善和建立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关键词 信息时代 企业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制度

信息时代环境下,企业应对自身财务管理状况进行改善和有效调整,从而使企业的财务发展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切实需要。信息时代环境下,企业应对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信息环境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企业还应通过对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分析建立了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一、信息时代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1.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活力

当前企业的组织机构中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较多、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企业盈利少或出现亏损现象,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不完善不全面,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执行中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致使企业的财务控制难以建立规范而科学的管理体系,实际上企业管理的传统机制并未得到改变,企业也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

2.内部财务控制人员素质低下,财务与会计体制不独立

企业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现状致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内部控制人员素质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状况下,即使建立了完善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也将由于决策者和执行者能力问题而难以达到有效的财务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企业财务与会计体制的不独立也将造成财务管理的复杂局面。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体制具有不同的职责和功能,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人员和会计人员很难兼顾财务以及会计工作的不同的发展要求,致使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难以得到有效的规范发展。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人员权责不清

当前企业的财产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由于目标取向的不同造成了利益冲突,要使企业的经营者按照所有者的目标和要求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分配,则必须建立起对企业的控制和约束的机制。受到我国传统经济模式的制约,企业的经营实际上在缺乏监督的状况下经营发展,从而导致了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权责划分不清。

4.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内控机制弱化

经济发达的地区,部分小型企业并未建立内部审计机构,而已经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内审机制也仅仅对厂长或是经理负责,按照厂长的授权,建立对下级的严格审计体制,而对同级或是上级的监督没有作用和意义。难以对同级的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审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并未独立,从而也难以发挥审计制度应有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企业审计制度的定位不清将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具体而言,内部审计组织由于存在利益关系,从而对其权威性以及工作人员的独立性产生了影响,致使内部审计人员难以客观深入开展工作,致使审计处理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

二、建立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制措施

1.理顺体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以企业完善的治理机构为基础,企业应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状况,组织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结构。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才能保证企业发展的有效竞争力,从而在实际市场上占据有利的地位。建立健全以及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保证财务管理系统的畅通,从而实现企业最大化的价值。

2.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设立独立的财务和会计体制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关键因素在于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企业内部控制措施是通过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落实实施的,同时财务人员也承担着监督经营者以及其他经营活动人员财务控制规范的责任,由此,财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影响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实施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企业应全面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建立独立的企业财务和会计体制,从而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实力。

3.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明确财会人员的权责

企业的管理结构的设置应体现内部财务控制的要求,可设置财务总监、总会计师等岗位,实现对企业财务和会计的双向管理和控制等。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经营计划制度、财务预算制度、指标考核的制度等。财务的控制应包括对计划的制定以及相应指标的分解到计划目标实现的全过程。从企业的机构设置、职责明确、企业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从而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的有效性。通过对企业财务的编制、执行和监督预算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明确了企业财会人员的权责,建立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企业内部控制体制。

参考文献:

[1] 葛玉银,黄磊,熊艳.企业管理信息化下我国国企内部财务控制研究——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现代商贸工业.2009.22.

[2] 徐哲.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3.

[3] 王静.浅谈企业管理信息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经营管理者.2009.8.

篇5:化工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

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闸南南路8号邮编: 225404

No.8, Zhanan South Road, Taix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Jiangsu Province, P.R.China, Postal Code: 225404 Tel:(86 523)767 9500Fax:(86 523)76 9511

化工企业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报告表

一.企业名称:

详细地址:

电话号码:

二. 调查组组成单位及人员:

负责人:职务:单位: 主要成员:职务:单位: 主要成员:职务:单位: 主要成员:职务:单位:

三. 污染事故发生车间(岗位):

排出污染物名称:数量:

四.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

五.事故发生原因:

六.事故危害情况:中毒:人;住院:人; 死伤:死亡家禽:只;污染农田:亩;

减产粮食:公斤; 死亡鱼类:公斤;毁坏森林:污染水井:口; 污染区域:公顷;

七.估算事故经济损失:

直接损失:元;间接损失:元;

八.上级主管部门对事故的处理意见:

对企业的处理意见:

对有关人员的处理意见:

九.对事故的善后处理措施:

十.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十一.表格不够,可另附纸。

篇6:化工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

中安协资[2006] 5号

一、制定资质评定信息报告制度,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统一发布安防工程企业资质评定信息,向社会公众公开提供安防工程企业资质信用保证。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安防行业协会(下称省安协)指定一名信息报告员,向中安协资质管理中心报告本机构实施安防工程企业资质评定的信息。

信息报告员应具有安防工程企业资质评定方面的知识,熟练使用网络信息平台。

信息报告员要切实做好本职工作,确保报告的证书信息内容(如证书编号、企业名称等)准确,证书管理信息不漏报、不重报。

省安协填写信息报告员推荐表(附表一),报中安协资质管理中心备案。

三、中安协资质管理中心设信息报告员,统计发布一级资质评定信息和一级资质证书换发信息。

四、采用月报制。每月5日前,信息报告员统计本协会在上个月(前月25日至上月24日)实施资质评定和监管(包括新颁、年审、换发、撤销证书)的信息,填制资质评定信息报表(附表二)和资质证书换发信息报表(附表三),经行协负责人审批后报中安协网站发布。

中安协网址是:

附表一:信息报告员推荐表(点击下载)附表二: 安防工程企业资质评定信息报表(点击下载)附表三:安防工程企业资质证书换发信息报表(点击下载)

《安防工程企业资质评定信息报表》

填 报 说 明

1、“序号”:与统计内容呼应一致。

2、“属性”:指证书是新颁、年审,还是收回。

收回只包括撤销和注销,而不包括换发证书时换回来的证书。

3、“证书编号”、“企业名称”、“资质等级”:与证书上的内容一致。

4、“备注”:

新颁属性的(含晋级),备注栏不填;

年审属性的,备注栏填年审,并注明是否换证; 收回属性的,备注栏填注销或撤销。

5、“信息报告员”和“审批”处须有各自的姓名,网上报告时视为签署。

篇7:化工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

制度与环境竞争下的小企业财务报告架构完善

制度竞争可以看作是一个制度搜寻和发展的过程,制度竞争的结果是降低交易成本和收益的合理均衡,以便导入更合理的制度.根据有关的研究,财务报告没有唯一的.和最佳的模式,制定会计准则时应寻求与准则的应用环境相匹配的应用模式.

作 者:孙永军 孙宝民 马奕 作者单位:刊 名:中国农垦英文刊名:CHINA STATE FARMS年,卷(期):“”(8)分类号:F3关键词:

篇8:化工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

一、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概念分析

环境信息是环境信息公开行为的重要内容, 所以在研究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之前, 有必要对环境信息的概念进行了解。环境信息, 是指与环境相关的一切信息, 包括人类在进行环境管理、环境利用、环境保护、环境改善等各方面的信息。学理上对环境信息有着不同的理解, 在方如康主编的《环境学词典》中将环境信息定义为:“人类活动中产生的多种物质能量流进环境系统之后所引起的环境影响及后果的反馈性识别信号”[1];立法上, 国内立法主要体现在《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试行) 》中, 该《办法》第二条规定:“环境信息, 包括政府环境信息和企业环境信息。政府环境信息, 是指环保部门在履行环境保护职责中制作或者获取的, 以一定形式一记录、保存的信息。企业环境信息, 是指企业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 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和企业环境行为有关的信息”。通过对环境信息从学理上和立法上的清晰界定, 可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定义为:企业根据法律规定, 将与自身生产相关的一切环境信息通过一定的载体和形式提供给公众的行为。

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

1. 环境知情权理论

知情权概念源自英文right to know, 亦称“知”的权利、知悉权、了解权。知情权作为特指一种权利主张的法学概念, 由美国新闻编辑肯特·库泊 (Kent Copper) 在1945年1月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 其基本含义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 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 尤其是政务信息的权利。[2]1960年代《寂静的春天》出版掀起的环保运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等环境污染引起环保意识高涨促使“知情权”这一概念延伸到环境领域, 使得环境知情权成为环境权的重要内容。根据吕忠梅先生的观点, 环境知情权是国民对本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国家的环境管理状况以及自身的环境状况等有关信息获得的权利。这一权利既是国民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前提, 又是环境保护的必要民主程序。[3]

环境知情权作为公民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一项基本权利, 使得社会公众可以在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遇危机时主动要求相关企业公布环境信息, 如污染物排放种类、单位排放数量、污染物排放总量等。《环境保护法》第6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对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做了类似于宪法的原则性规定。企业公开环境信息, 是社会公众获取环境信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同时借用公众舆论和公众监督, 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决策者和制造者施加压力, 从而促使污染企业改进生产条件实现绿色生产。

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源于西方, 最早是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有所提及, 他指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向社会提供产品和劳务, 并在这个过程中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即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在其追逐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自发产生的”。然而, 随着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进程加快, 环境问题日趋严峻, 环境失衡引发了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和大规模环境破坏等全球性的环境危机, 针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讨论也越发激烈,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所主张的观点:“企业不能把最大限度地为股东盈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 还必须最大限度地增进除股东之外的所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我国学者卢代富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雇员的责任, 对消费者的责任, 对债权人的责任, 对环境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 对所在社区经济发展的责任, 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4]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 也称为“扩大的社会责任”, 它是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而被纳入企业社会责任的, 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除了谋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之外, 还应当合理利用资源、采取措施防止污染, 对社会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自然环境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良好的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因而是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企业作为物质产品的创造者, 其生产资料来源于自然,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因此, 企业要承担起对于自然的责任, 最重要的就是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入手, 严格执行环保标准, 提高技术含量, 降低污染指数,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走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发展道路。但是, 企业进行绿色生产是一个自觉的过程, 需要政府和社会舆论的广泛监督, 而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 无论是强制公开还是自愿公开, 都为确保监督的高效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三、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分析

1. 立法现状

在我国的立法体系中, 有关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条款主要规定在《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试行) 》以及根据《清洁生产促进法》制定的《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 (后文称《公告》) 中, 诸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特别法也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有所涉及, 但所占比例都比较小, 而《宪法》和《环境保护法》仅就公民的环境保护义务进行规定, 并未直接涉及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在《公告》中虽然就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方式、内容等作了明确性规定, 但是仍存在法律位阶较低、内容规定不合理等问题;《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试行) 》虽然作为中国唯一一部规定环境信息公开的专门性法律, 在促进环境信息公开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该《办法》主要对政府的环境信息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提及较少, 不具有太大的参考价值。所以, 从宏观的层面而言, 我国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立法不具有体系性, 相关规定多分散在不同的规范性文件中, 而且存在交叉、冲突的情形, 在环境执法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 也为企业打法律擦边球不配合环境信息公开提供了机会。

从微观层面而言, 我国当前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立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主体范围狭窄。目前企业信息公开的强制主体主要是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重大事件, 且可能对其股票及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事故, 从事火力发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矿产开发等对环境影响较大行业的公司和被列入环保部门的污染严重企业名单的上市公司;污染物排放超标和超总量的企业;以及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企业。[5]但是, 此种列举的方式不能包含所有的污染企业类型, 即使表面符合自愿公开的标准, 但实质对环境已经造成较大伤害。

(2)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内容不全面。由于当前法律对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采取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的分类, 这就导致我国企业在进行环境信息公开时避重就轻, 只公布环境影响信息和环境业绩信息, 基于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考虑而将环境会计信息排除在公开内容之外, 使得企业公开的信息不能反映企业的环境活动产生的财务影响, 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环境信息多层次的需要。

(3)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法律责任不到位。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企业如果没有按照规定公布环境信息, 则由当地的环保部门代为公布并对该企业处以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这对于依靠破坏环境获取暴利的企业而言无关痛痒, 惩罚力度明显不够, 反而会鼓励企业在环境信息公开的问题上采取消极态度。

2. 实践现状

根据2013年中欧环境治理项目一份题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政策》的研究报告显示, 要求强制公开环境信息的企业通常无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试行) 》的规定而选择被动公开 (即交纳罚款由当地环保部门代为公布) 。按规定可以自愿公布环境信息的企业自愿公开比例不高, 即便公开, 也会对所公开的环境信息进行“二次加工”或仅公布有限的信息而不至于对公司发展造成影响。公开环境信息的企业多以以上市公司为主, 主要集中于重污染行业, 上市公司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内容逐渐增加、披露形式逐渐规范, 这主要是由于针对我国上市公司, 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相对完善。

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

1. 完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相关立法

首先, 对现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中有关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规定重新梳理, 由立法机关对矛盾冲突的地方进行解释, 避免法律适用过程中的“双重标准”;其次, 对《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试行) 》进行修订, 增加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 提升法律位阶;最后, 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现行法规细节进行完善, 如依据企业的类型和排放量的限制确定需要强制进行环境信息公开的企业, 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作为强制公开的内容确保公开内容的有效性, 对违法企业采取宽严相济措施, 既有民事赔偿, 又设立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2. 明确环境知情权的法律地位

环境知情权理论作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重要理论基础, 需要明确其在法律上的地位。我国目前尚没有关于环境知情权的直接规定, 大部门内容由相关规定引申而来, 这不利于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维护自身合法的环境权益, 外界舆论对企业造成的压力也无从谈起, 所以有必要明确环境知情权的法律地位, 如在《宪法》明文规定“公民享有环境知情权, 不受任何个人、组织或其它社会团体的干涉”。《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规范, 也应当在条文中明确规定公民享有环境知情权, 这种知情权包括要求企业公布环境信息的权利。也只有这样, 才能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提供法律依据。

3. 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是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行为, 当前企业主动公开环境信息意识淡薄, 除了现行的法律法规部健全外, 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对此, 政府应当加大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宣传力度, 同时过建立奖励机制推动企业主动发挥社会责任;在法律层面, 可以在公司法总则中突出强调企业必须承担基本的社会责任, 从而把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之中。

4. 加强环境教育, 增强全社会的环境意识

目前, 中国公众、企业和政府的环境意识普遍不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要加强环境思想教育, 让所有人都重视环境保护, 形成全民环保的氛围。对公众而言, 政府和环保组织应多组织环保活动, 让公众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环保意识。对于政府而言, 一方面, 应改变以经济衡量政绩的传统思想, 使官员懂得环境政绩也同样重要。另一方面, 应转变政府职能, 由管制型政府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应制定政策激发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积极性, 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保障公众环境权利方面。

参考文献

[1]方如康.环境学词典[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奚洁人.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3]吕忠梅.环境法原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4]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

篇9:化工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

【关键词】制度环境;财务报告;企业投资

财务报告作为一种书面文件具有多方面的作用,能够将企业经营成果有效反映出来,同时也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比如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等均能够作为财务报告的一部分,有这些财务报告作保障,企业在投资方面便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但是,倘若企业存在虚假信息、谎报财务报告等一系列问题的情况下,便会使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大大降低。对于财务报告质量来说,主要的降低致因体现在文化教育环境的差异、法律制度环境的不完善及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均衡等方面。鉴于此,本课题对“不同制度环境下财务报告质量对企业投资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较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一、制度环境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所存在的联系性分析

对于制度环境而言,主要指的是企业在发展及生产等方面的环境。与此同时,制度环境也涵盖了不同环境下的一些文化、价值观念及制度等。不管是何种企业,均不离开社会的作用,企业只有在社会环境下才能够进行有效地经营及管理。换而言之,对于企业当中的财务报告来说,也需要相应的制度环境,才能够使其开展更具流畅性及有效性。随着制度环境的变化,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文化教育环境对财务报告产生的影响

在企业中,企业文化是不可忽视的。如果企业文化能够充分融入到企业当中,并且产生积极作用。那么这个企业在运营方面就会体现出科学且先进的特点,进一步在完善财务报告的形式及制度的基础上,便能够让财务报告反映出来的信息更具可靠性及真实性,最终便能够使财务报告的质量大大提升。反之,倘若企业文化落实不到位,员工工作散漫、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随处可见,那么在财务报告方面也会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财务报表失真、虚假信息存在等,这样便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财务报告的质量。

2.法律制度环境对财务报告产生的影响

对于国家而言,在经济法律法规方面进行构建及完善,能够使企业经济行为更具规范性,从而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提供保障依据。比如现状下我国所颁布的《审计法》、《企业所得税法》及《公司法》等,便为企业财务报告的完善提供了依据,进一步使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提升奠定了良机。如果国家法律法规不具健全性,便会使企业财务报告质量大大降低。

3.政治经济环境对财务报告产生的影响

这几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稳健增长的背景下,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比如,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及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便让法人财产权与出资人所有权很好地分离开来。如此一来,企业便不再受到行政的巨大束缚,从而实现了自主经营及发展,最终也使企业当中财务报告更具完善性。现状下,在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使企业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大大提高,这样有助于财务报告质量的提升。

二、财务报告质量与企业投资者保护之间所存在的联系性分析

基于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运营状况层面分析,企业经营管理权与所有权通常不是属于一个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可以出现各类问题,比如导致企业当中的经营管理者、债权人和企业有关利用人员对企业信息掌控不具全面性及对称性。进一步便使企业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大大增加。与此同时也可以致使企业外部股东和经营管理者之间产生代理权方面的矛盾冲突。

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广泛应用企业财务报告便有着实质性的作用。如果企业的财务报告具备透明度高及质量优良的特点时,便可以使企业相关利益者更加全面地对企业的各类信息进行连接。如此一来,不但使企业在投资者心中的信誉度增加,而且还是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大降低,在使企业融资效率提升的前提下,便使投资不足等现象得到了有效避免。另外,在财务报告有效使用的情况下,能够使企业外部股东采取及时的应对策略,以此为防范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不正当行为提供了巨大保障。对于财务报告来说,质量高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债权人与企业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使企业投资不足等问题实现有效规避。通过上述分析,认识到在企业投资金额不充裕的情况下,企业财务报告质量越高,则企业的总投资额也会相应增高。反之。在企业投资金额充裕的情况下,企业财务报告质量越高,则企业的总投资额便会相应降低。

三、不同制度环境下财务报告质量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探究

不同制度环境下财务报告质量对企业投资的影响需要结合两种影像学说进行分析,即为互补学说与替代学说。在认识到企业投资会受到不同制度环境下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企业财务报告质量有效提升的策略便显得极为重要。具体内容如下:

1.两种影响学说分析

一方面,对于互补学说而言,具体内容表现为:在法律制度环境相对完善、市场秩序环境相应规范、市场经济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前提下,对法律制度合理科学地利用,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及真实性得到提升。充分实现上述要求后,那么企业投资者的权益便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

另一方面,对于替代学说而言,具体内容表现为:在法律制度较差、市场秩序不具规范性、市场经济化程度偏低的前提下,那么相关法律制度便无法使企业投资者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此时便可以利用企业的财务报告将法律制度替代,从而为投资者权益起到保障作用。

对于上述两种学说,有的学者表示互补学说更具说服力,在法律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并且拥有质量高的财务报告的情况下,便能够使企业投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使企业投资不足及过甚等情况实现有效避免。与此同时,也有学者表明替代学说更具说服力,在法律制度不具完善性的条件下,如果企业财务报告质量高,便能够为弱势投资者权益的保障提供依据。

2.使企业财务报告质量得到提升的有效策略

结合上述两种学说,虽然各自观点有所差异,但是无法否认的是,对于企业投资者的权益,企业财务报告质量是极其关键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要想使企业财务报告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1)对财务报告方式进行改进。目前,部分企业的财务报告方式还较为传统,企业财会人员在对财务报告进行编制时,主要的形式为表格,因为过程过于简单,因此使其有效率大大降低,从而对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受到严重。所以,便需要对财务报告方式进行改进,通过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使财务报告编制得到有效促进,进一步使其准确性及时效性得到有效提升,最终使财务报告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2)对财务报告内容进行完善。对企业财务报告信息层次进行调整,对企业财务报告要素的计量属性进行改进,再对企业财务报告要素进行扩充,这样便能够使财务报告的内容更具完善性,进一步为财务报告质量的提升提供依据。

(3)对财务报告体系进一步规范。对于企业财务报告体系的规范,需要与我国基本国情相结合,以此同时借鉴国外丰富经验,在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的财务报告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调整及改善,比如对财务报告的结构进行科学调整,又比如对分部信息的披露财务有效的规范措施等。相信如此,财务报告体系将更具规范性,进一步使财务报告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企业当中财务报告的质量会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在企业拥有高质量的财务报告的情况下,那么企业投资者的权益便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与此同时,基于具有差异化的制度环境下,也会对企业财务报告质量产生显著影响。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要想使企业投资者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便需要对制度环境进行分析及掌控,进一步财务有效措施使财务报告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如此一来,便能够为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谭利.杨苗.不同制度环境下公司治理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J].证券市场导报,2013,12:28-34.

[2]陈汉文.周中胜.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J].南开管理评论,2014,03:10-11.

[3]徐玉德.李挺伟.洪金明.制度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银行债务融资约束——来自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11,05:51-57.

[4]李万福.林斌.宋璐.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角色:效率促进还是抑制?[J].管理世界,2011,02:81-99.

[5]姚曦.杨兴全.市场化进程、财务报告质量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探讨[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04:77-89.

篇10:化工企业专家检查制度

关于公司《企业自聘专家会诊制度》发布执行的通知

各部门、科室、车间:

根据国家和省、县攻坚整治的相关要求和规定,我公司组织相关人员制定了《企业自聘专家会诊制度》,现予以发布,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特此通知。

广德吉利涂料科技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十月十九日 附:《企业自聘专家会诊制度》

抄报:广德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广德县新杭镇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局

企业自聘专家会诊制度 目的

为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专家对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撑作用,推动我企业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深入开展,以提高企业安全保障。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各车间的专家定期安全检查以及事故隐患整改的管理工作。引用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安徽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10个重点县(市、区)安全生产攻坚工作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广德县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依靠专家查隐患促整改工作制度的通知》 专家定期安全检查协议的要求

专家定期安全检查协议须要明确聘用双方权利、责任。即企业应与聘请或委托的社会中介组织签定定期安全检查协议,明确在实施专家定期安全检查中双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商定安全检查时间、内容等相关事宜。专家的有关要求

5.1 资质要求。从事相关工作5年以上,具有中级以上化工类专业技术职称或注册安全工程师资质。

5.2 知识要求。具有国民教育化工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熟练掌握所从事工作的专业知识;具有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熟悉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5.3 专家来源。专家来自大型化工生产企业、化工科研、设计部门或社会中介组织。

5.4 专家开展安全检查的要求。受聘的专家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开展安全检查,如实反映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合理并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或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安全检查不得走过场,不得弄虚作假。专家定期安全检查的工作内容

6.1安全检查频次。应聘请专家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安全检查。具体检查频次由企业与所聘请的专家共同商定。每次参与安全检查的专家不少于2名,其中最好有1名为化工工艺方面的专家。

6.2安全检查内容。

6.2.1 查思想,即查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素质。6.2.2 查制度,即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在生产活动中是否得到了贯彻执行,有无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现象。

6.2.3 查纪律,即查劳动纪律执行情况,查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6.2.4 查领导,即检查公司领导是否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议程;是否树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是否坚持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安全机构是否健全,全员安全管理是否发挥作用。

6.2.5 查隐患,即深入现场,检查公司的设备、设施、安全卫生措施、生产环境条件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

6.2.6 查整改,对以上查出的不安全因素即检查出来的问题,提出具体整改要求,对公司安全生产起到监督检查作用。

6.3 建立专家定期安全检查记录台帐。安全检查过程中,专家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应逐一和企业交底,并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检查结束后,专家应如实记录检查情况,并在检查记录上签字。检查记录由专家和企业分别留存,并分别报新杭镇安环局、县安监-局备案。

6.4 加强事故隐患整改。针对专家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建立隐患整改档案。能整改的应立即组织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采取切实保障安全的措施,并制定整改计划抓紧整改。对危及生产安全的重大事故隐患,要立即停产整改,重大事故隐患应按规定上报新杭镇安环局、县安监局。

6.4.1 确定事故隐患整改责任。事故隐患坚持“谁存在事故隐患,谁负责监控整改”的原则,由存在事故隐患的车间、部门组织整改,整改责任人为各车间、部门主要负责人。

6.4.2保证事故隐患整改实施。各车间、部门相关人员,对查出的隐患都要逐项分析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完成期限;凡当班组能整改地不准推向车间,凡车间能整改地不准推向公司主管部门的原则按期完成整改任务,同时对事故隐患整改结果进行复查。

6.5 建立事故隐患整改台帐。企业应建立专家定期安全检查隐患整改记录台帐,详细记录每次整改情况、完成情况、复查情况,形成记录备查。

本制度相关要求由安环科会同车间和公司其他部门共同组织实施。7.相关记录

7.1化工企业专家安全检查记录 7.3隐患整改台帐

广吉字[2014]024号

关于调拨攻坚整治工作经费的通知

各部门、科室、车间:

根据国家和省、县攻坚整治的相关要求和规定,经公司研究决定,从公司2014安全生产费用专项资金中调拨6万元作为攻坚整治工作经费。

特此通知。

广德吉利涂料科技有限公司

篇11:化工企业环境保护探讨论文

摘要: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实用性的处理策略,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环境保护;化工企业;问题

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进一步提升,但化工企业又涉及到环保、安全、健康等方面问题,现代化社会发展下,人们更加注重节能环保,且世界上大约96%的产品和化学息息相关,包括卫生保健、通讯汽车、食物、建筑物等,化工无处不在。当代社会对化工企业的关注点主要是其环保、安全、健康等方面,而环境保护已是人类发展的焦点,要不断深化清洁生产方式,研发相应的环保技术,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化工行业应严格落实国家各项环保政策,强调污染物减排和清洁生产,更应注重减少各种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1]。因此,分析化工企业环境保护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篇12: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制度 1 总则1.1 为加强设备管理,保障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制度。1.2 本制度所称的设备是指构成固定资产的生产设备,包括生产用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以及维修设备等。1.3 设备管理的基本...关键字:化工企业 设备 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制度总则

1.1 为加强设备管理,保障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所称的设备是指构成固定资产的生产设备,包括生产用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以及维修设备等。

1.3 设备管理的基本政策是:通过技术、经济和组织的措施,对公司生产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做到综合规划、合理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安全生产、适时改造和更新。不断改善和提高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为公司的发展服务。设备管理的组织和原则

2.1 公司的设备由生产中心的设备能源部统一管理,具体包括对设备规划、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实行综合管理。

2.2 公司的设备实行分级管理

2.2.1 设备能源部负责公司生产设备的综合管理,负责设备检修计划的制订、执行及故障维修,保证设备的正常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完好率。

2.2.2 生产车间负责正确使用设备,做到定人、定机、定岗;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2.2.3 生产班组负责定期对设备进行日常润滑保养,减少设备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能耗,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设备管理必须密切为生产工艺服务,必须贯彻“预防为主,保全保养并重”的方针,做到专业维修和操作保养相结合。

2.4 设备管理必须狠抓设备的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和科学检修三个环节,广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提高设备产出率。设备的基础管理

3.1 设备能源部应对公司的所有设备按照规定逐台进行统一编号,建立设备卡片和台账,建立设备档案,做到随机附件和技术资料齐全。进口设备的技术资料应及时全套翻译入档。

3.2 财务部门应至少每年对所有设备进行一次复查核实,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物相符。

3.3 设备能源部要根据设备在生产中的重要程度和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结合设备的可靠

性、维修的难易程序、设备停机损失、购置原值等因素,将设备划分为重点检修设备、一般检修设备和随时维修设备。不同的设备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维修方式。

3.4 设备的调拨

3.4.1 设备的调拨必须由设备能源部统一进行,各部门不得私自进行调拨。

3.4.2 调拨出的设备必须随带原有辅机、附件和技术文件。

3.4.3 各生产车间如需设备调拨的,应由车间主任填写设备调拨申请单,交设备能源部经理审查,生产总监审批。由设备能源部经理组织调拨双方进行设备交接。设备的调拨应报财务管理部备案。

3.5 设备的封存

3.5.1 因生产任务不足等原因,停用半年以上的设备应进行封存。

3.5.2 封存由设备能源部进行,封存要有明显的标识。

3.5.3 设备封存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的维护,并采取防尘、防锈和防潮措施。

3.5.4 所有封存设备都要达到完好设备的要求,并列入设备检查范围。

3.6 设备的档案管理

3.6.1 设备能源部设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技术档案和状态档案的管理工作。

3.6.2 设备的技术档案是指设备的安装、零部件、自制设备、特种设备、使用说明书、图纸等技术资料。

3.6.3 状态档案是指设备的分布、购进和安装日期、使用年限、维修记录、调拨记录等资料。

3.6.4 设备管理员负责整理、保管本部门应归档的资料,负责与公司档案室进行相关的业务联系并及时归档本部门的资料。

3.6.5 已归档的设备档案资料发生变更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归档资料。4 设备的购置

4.1 设备能源部应广泛收集设备科技发展的资讯以及市场信息,并收集使用单位对有关设备的使用意见,为新设备的购置提供资料。

4.2 对于新设备的购置,设备能源部应提出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和维修性等要求,并对关键设备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把好选型和安装验收质量关,为搞好设备的后期管理奠定基础。

4.3 对于配套设备及进口设备的规划选型工作,由生产总监组织生产车间、技术部、供应部、财务中心等部门进行技术论证和经济分析,并按有关规定上报审批。

4.4 选购的设备应备有齐全的设备安装、使用、润滑、维修等技术资料和必要的维修配件、易损件。选购含有压力容器的设备要“三证”资料齐全。

4.5 设备到货后,由设备能源部组织采购部、生产车间、库管部和供方派员共同参加开箱验收,并认真做好开箱记录,按装箱单核对主设备、附件、工具、备件和技术资料,办理入库和安装手续。

4.6 设备安装调试完毕要按说明书及有关规定进行性能检查、试车和试验,办理固定资产移

交手续。

4.6.1 验收后设备能源部应负责将安装资料收集、整理、存档。设备的使用与保养

5.1 生产工人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对其进行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维护基础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等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5.2 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必须做到“三懂”,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四会”,即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特殊工种,须由国家劳动部门发给操作合格证,持证上岗。

5.3 设备的使用管理要实行定人定机方式。对于由多人操作的设备和生产线,实行机长制,由机长负责,原则上机长由设备所在班组的班组长担任。

5.4 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设备的操作规程,严禁设备超负荷、超范围和带故障运转。如现场管理人员强令操作工人超负荷、超范围和带故障使用设备时,设备能源部有权制止,操作人员有权拒绝。

5.5 设备操作人员要按时填写设备运行记录,并保证设备运行记录的连续性。

5.6 设备能源部应根据生产计划和设备本身的特点,采用预防检修的方式。对于生放设备应利用一切生产空隙安排好维修和检修工作,并认真安排好大修、中修计划。

5.7 对于国家有特殊规定的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等,设备能源部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进行维修、保养、检修和报检。

5.8 设备的保养由操作工的日常清洁保养、维修工专业维修保养加中修、大修计划检修三部分组成。设备能源部根据设备情况制定保养的内容、时间、责任人,由于保养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失或事故,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5.9 设备的日常保养以操作工为主,操作工应当按照设备能源部制定设备日常保养要求和规定进行保养,预防设备的损坏和事故发生。

5.10 维修工和操作工要严格按照润滑周期表执行加油润滑,落实 “五定”(指定时、定点、定量、定质、定人)管理,防止设备断油的现象。

5.11 车间主任、设备能源部经理要定期或不定期对设备保养情况进行检查。设备的维修

6.1 设备发生故障,操作工人不能解决时,应立即填写设备报修单通知设备能源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排除,并填好维修记录。

6.2 在接到设备报修以后,设备能源部经理应根据设备的故障程度和原因,派出相应的维修人员前往车间进行修理。

6.3 维修人员在维修完毕后,应通知使用单位的员工进行验收,并在报修及验收单上签字,对维修用时和维修材料进行确认。

6.4 对于公司现有技术力量无法完成的设备报修,应由技术员填写外协修理申请单,经设备能源部经理审核后,报生产总监审批。外协修理申请单应详细注明维修设备的名称、故障原因、外协厂家和预计费用。

6.5 在维修完成以后,使用部门和设备能源部应当对设备进行检查验收,对重大设备改造和大修后和验收还要有技术部门参加。

6.6 对于经常发生故障的部位,设备能源部应认真分析,制订改善维修措施,尽量从根本上消除故障以及发生原因。

6.7 设备大修、中修的检查验收

6.7.1 设备大修、中修完工验收必须严格按说明书或大、中修计划书中规定的各项检修内容、技术标准要求进行。

6.7.2 对无法修复到出厂标准的老、旧设备,原制造有严重缺陷的设备,经过两次以上大修的设备,严重损坏过的设备,在保证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精度标准,或根据工艺要求另行制订大修的标准。

6.7.3 凡降低修理项目精度标准的设备,必须在大修、中修任务书中注明。

6.7.4 设备大修、中修后应及时进行内、外部检查,空运转试验,升压、升温试验,负荷运行试验,试生产等必要的技术性能试验,必须达到设备出厂标准和符合原安装的生产工艺要求。

6.7.5 设备大修、中修验收由生产车间、技术部、设备能源部参加,验收合格后填写验收交接单,一式三份,生产车间、技术部、设备能源部各一份。

6.7.6 验收后设备能源部应将大修、中修资料收集、整理、存档。设备改造与更新

7.1 设备能源部必须根据产品发展规划,结合工艺改进和设备技术状况制订设备改造和更新计划。

7.2 设备改造与更新方案的审批

7.2.1 一般设备的改造与更新,由设备能源部提出方案,报生产中心批准。

7.2.2 凡纳入新建或技改项目中的重大设备改造与更新,应由生产中心组织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设备能源部负责组织实施。

7.3 设备技术改造应结合大修进行。设备更新原则上是用技术性能先进的设备,更换技术性能落后又无法修复、改造的老设备。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可以更新。

7.3.1 经过多次大修,技术性能不能达到工艺要求和保证产品质量的。

7.3.2 技术性能落后,经济效果很差的。

7.3.3 通过修理、改造虽恢复性能但不经济的。

7.3.4 耗能大或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进行改造不经济的。

7.3.5 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设备。

7.4 设备更新工作应在总经理的领导下,由生产总监具体负责,并应举行以设备能源部为主,生产车间、技术、质量、财务各部门参加的论证会,研究更新方案,经总经理批准后,由设备能源部负责实施。备品备件的管理

8.1 备品备件是指设备维修所用的替换零部件,常用的备品备件应保持一定的库存。短缺时由设备管理员提出采购申请,设备能源部经理审核,生产总监批准。

8.2 备品备件由设备能源部经理指定专人保管并办理领用手续,具体单据由保管员负责保管,财务中心应定期审查所有单据和对库存物品进行盘点。

8.3 保管员应确定最高、最低储备量,做好备品配件定额储备管理,确保设备维修需要。

8.4 备品备件由维修人员提出领用申请,设备能源部经理审批,保管员按领料单发放。当备品备件进行直提、直购时,需补办申领手续。

8.5 设备能源部应做好领用备品备件的保管、保养,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备品备件。

8.6 重要专用维修工具由设备能源部经理提出申请,生产总监审核,总经理批准;一般维修工具由维修班长提出申请,设备能源部经理审核,生产总监批准。

8.7 设备能源部应做好备品备件和维修工具的使用管理。设备的闲置与报废

9.1 闲置设备是指由于生产任务不足等原因停用的生产设备,设备闲置在半年以上的应进行封存管理,设备的封存和启封时必须由设备能源部和财务中心共同进行。

9.2 因生产结构或技术原因长期不用,连续停用一年以上的闲置设备,应积极组织外调、出租或转让,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9.3 设备报损、报废条件:

9.3.1 因意外事故或灾害,造成主要部件、主要结构严重损坏而无法使用的设备。

9.3.2 制造质量低劣,达不到最低工艺要求的设备。

9.3.3 生产使用造成损坏、无修复价值的设备。

9.3.4 机器陈旧,技术性能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且无法改造的设备。

9.3.5 耗能高,严重污染环境的设备。

9.3.6 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

9.4 报损、报废设备的处理方法

9.4.1 按现有价值整件或整机出售。

9.4.2 拆卸、转让可利用的零部件。

9.4.3 不能利用的部件按废料处理。

9.5 报废申请由使用部门提出,设备能源部进行专业审查同意,报设备使用部门所在系统总监审批。属于固定资产的设备还须由申请部门转财务管理部进行固定资产减速损处理。

9.6 不得把已报损、报废的设备用于生产、维修。

9.7 处理报废设备收入的资金,只能用于设备的更新和改造。附则

10.1 本制度由生产中心制订,报董事会批准后施行,修改时亦同。

10.2 本制度由设备能源部解释、监督和检查。

上一篇:新学期团委工作计划下一篇:试论审计现场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