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爱情悲剧读后感

2024-04-16

浮士德爱情悲剧读后感(共12篇)

篇1:浮士德爱情悲剧读后感

诗体悲剧《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品,该小说的创作延续了60年之久,凝结了歌德一生的思想结晶和艺术探索的智慧,为德国和世界文学立起了一座丰碑。它与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并列为欧洲文学四大名著。《浮士德》凭借博大精深的思想价值及其鲜明的艺术特征谱写了一部灵魂发展史和一部时代精神发展史。《浮士德》是现代哲学的诗,又是诗的现代哲学。它艺术地表达出来的新世界观、人生观,是歌德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遗产。其中的“浮士德精神”更是给人巨大的启示与力量。

(一)苦难

人活在这个世上,会遇到数不尽的苦难。刀刀说:“在某一天快乐,在某一天忧伤。”张爱玲说:“人生那么短,苦难那么长。”可见,世上没有人可以脱离苦难困难而存在。各家有各家的愁,各家有各家的难题。读了《浮士德》,深感一部伟大的作品自有其伟大之处。

该作品不但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而且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于今天“浮士德精神”仍能给我们很多的人生启示,是跨时空的人类财富。

作品中,魔鬼靡菲斯特与上帝一起,将浮士德作为赌赛的对象,魔鬼认为人类必定堕落,代表着“恶”,与上帝的“善”构成了矛盾的统一体。上帝则认为人类是不断向上发展的。作为“恶”的代表,魔鬼的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活中我们谁也不愿有他存在,但他又客观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世上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他与上帝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在肯定与否定、至善与至恶的矛盾运动中,又推动着浮士德一生不断前进。靡菲斯特则嘲笑一切,否定人生价值,而浮士德执着地追求真理,肯定实践的意义。他们二人之间的角色关系,正好辩证地解释了恶的力量在我们生活中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中的作用。苦难既然存在,自然就有其存在的价值。人生而为人,都渴望自己愿望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平安快乐一些。但是光想是不够的,要付诸行动,而在这条路上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阻碍。唐三藏想取得真经,就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运动员想取得佳绩,就要经历自己的不断锻炼与拼搏。要想上个理想的大学,也得要经历一番寒窗之苦。总之,我们在做一些事,实现一些愿望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阻碍。苦难成为了我们每个人生命中不会缺少的元素。

篇2:浮士德爱情悲剧读后感

《美女上错身》片头有一句话,凡事皆有因。我想,它只不适用在爱情上。

也许,有人觉得最大的悲剧在于,爱情发生的这样迟。可我觉得,这已经是片中最大的喜剧。因为,爱情停留在它最美好的时刻。没有肉体交缠,没有坚守,没有这样的偶像剧狗血。爱情停留在它最美好的时刻,尽管亦是最无望的时刻。

而本片最大的失败者,可怜又可恨的陈若兮。她不过是做了这个时代选择性发布真相这个时代特性的牺牲品,才在佳琪拍了道歉视频之后,斥责佳琪,并选择了沉默。这其实是一个隐蔽颇深的转折点,在这个时刻之后,杨守诚的心开始向叶蓝秋靠拢。尽管已经在前面的“你要想让他爱上你就跟她去蹦极”表明他的转变,可是,在对前女友的失望之后,他的心暗暗已经做出选择。而若兮,不过是少了一点实事求是的态度,一点对男朋友的信任和耐性,才报道了失真的真相,或者说自以为是的真相。

另一个人,在结尾得到救赎,就是毅然决然和沈流舒离婚的莫小渝。她用尽手段报复叶蓝秋,不过因为爱。可是最近看了《水果篮子》里面有一段这样的话:别以为喜欢对方就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因为喜欢对方就可以为所欲为,有这种想法最好反省一下,因为你单方面的爱,造成对方沉重的负担,甚至还会伤害到对方,这种事千万不能忘记,尊敬对方的想法,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这份心是很重要的。要不然,最后会招人讨厌的啊。它至少阐明,爱是为对方存在的,而非为单方面的挽留,不择手段。陈若兮和莫小渝,不过犯了这样经典的,无可厚非的错,从而失去了自己。本来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还不知有多少人要在此跌倒。只能为莫小渝庆幸,她把自己从无望的爱中解放了出来。

篇3:论《伤逝》的爱情悲剧

一、爱得辛酸。

涓生与子君的初恋是在“会馆里的被遗忘在偏僻里的破屋”。破窗败壁, 房内是一张挨窗的方桌和一张靠壁的板床, 可谓简陋之至;在这简单陈旧得让人落泪的地方, 一位勇敢追求恋爱自由的年青女性走来了, 她那“苍白的圆脸”和“苍白的瘦的臂膊”意在告诉人们:她本该是一位白净美丽的姑娘, 但她的生活条件并不能满足她正常的生理需求, “苍白”和“瘦”都是营养不良的表现。子君的肖像几乎成了上个世纪初普通人生存状态的缩影, 吃不好, 甚至吃不饱。她穿的也很简单, 布的有条纹的衫子, 玄色的裙。她不顾叔子的反对, 蔑视“半瓶雪花膏”和“鼻尖的小平面”等世俗偏见, 与涓生相爱。但缺乏物质保障的爱注定又是短暂的, 这正如子君答应涓生的求爱后表现出来的脸色, 一种由青白变成的绯红, 这是一种“没有见过也没有再见的绯红”, 幸福仅存在于一瞬间, 这样的爱自然就包含着无限的辛酸!

二、活得艰难。

涓生与子君可以无畏地面对讥笑、猥亵和轻蔑, 但他们很难跳出贫困的魔掌。

首先是住。俗语云:日求三餐, 夜求一宿。无安身之所, 幸福便荡然无存, 涓生与子君属于“无房族”, 在那个时代, 没有首付按揭购房 (即使有他们也买不起) , 没有公共廉住房, 也没有公共廉租房, 因而用涓生的话说:“寻住所实在不是容易事。”看了二十多处, 终于租到一个暂且敷衍的处所。然而这种只能蜗居的小屋已用掉涓生筹款的大半, 子君也几近倾其所有, 足见其艰辛。

其次是忙。同居后的子君日夜操心, 终日汗流满面, 短发都粘在脑额上, 一双手变得粗糙起来, 神色凄然;劳动不是她自觉的一种需求, 而是成了折磨她的身心但又必须进行的魔咒;涓生丢掉公职之后他们的忙更是拼命的挣扎。一份停职通知让那么一个无畏的子君也变了色, 涓生拼命找活干, 拼命地来干活, 子君为每日“川流不息”的吃饭奔忙, 吃了筹钱, 筹来吃饭, 这样为了生存而拼命挣扎的婚姻能延续下去吗?

三、离得凄凉。

涓生失去局里的抄写工作, 一个无畏的子君开始变得较为怯弱, 她的脸上的红润永不再现!在黯淡的灯光下, 涓生看到的子君常常是凄然的神色, 伴随在子君身边的吃饭状况的变化就时刻警示着她不幸的逐渐临近, 刚同居时他们尚且能求得温饱, 可是一旦涓生没了工作, 家中便失去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此时他们到了想做牢笼之禽鸟而不得的处境。就业门路狭窄, 社会经济萧条, 更不要说到哪去领失业救济金。于是吃上顿愁下顿, 涓生常常吃的是冷菜冷饭, 有时竟都还不够, 于是杀掉其实都已很瘦的油鸡。没有了起码的维持生存的物质基础, 他们恋爱时表现出来的追求独立自由的新时代精神便荡然无存, 一切都似断线的风筝, 消失在无尽的远方, 可怜的、狠心的涓生从谈《诺拉》、《海的女人》引入分离的正题, 最终道出了绝情之言———

我老实说罢:“因为, 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

四、死得无言。

死亡是人们在生存的抗争中作出的最后一个选择, 这一抉择对人类心灵的震撼之深, 是其他任何一个选择都无法比拟的, 子君死得无声, 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她的死有对社会的控诉, 有对人们冷淡麻木的批判, 但更重要的, 是让人们懂得一个天经地义但又常被忽视的道理:作为高等动物的人, 吃饭、穿衣、住宿是生活第一要著, 人必生活着, 爱才有所附丽, 盲目的爱只能以悲剧收场!

人类社会至今还有千千万万的人尚未脱贫, 他们难以生活着, 他们的爱就无所附丽, 这世上便会继续上演千千万万个各各不同但又似乎相同的婚姻悲剧。社会便出现不安和动荡, 因此, 千方百计改善民生, 把民生放在第一位, 这决不能只是讲在会场上, 写在纸片上, 而必须是真正落实在实际生活中。普天下百姓生活确实好了, 社会才能真正稳定, 国家才能真正发展。

最后笔者改用雨果在《悲惨世界》序中写的一句话结束全文:

篇4:浮士德爱情悲剧读后感

摘要:《第十二夜》与《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高潮阶段的两部代表作品。尽管两部剧作看似并无关联,实际上都对人文主义的浪漫元素进行了诠释。本文旨在对这两部文学著作进行分析,从展现浪漫的细节和角度出发,比较两部作品中浪漫主题表现的异同。

关键词:浪漫 文艺复兴 比较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是中世纪欧洲到现代时期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上冲破教会束缚,摆脱神学的统治,新的资产阶级世界观——人文主义便应运而生。人文主义发源于意大利,在14世纪后半期出现了以彼特拉克、薄伽丘为首的第一批人文主义者。15世纪人文主义思潮已在意大利蓬勃发展,16世纪传遍德国、法国、英国及西欧各地,并于17世纪达到顶峰。欧洲文艺复兴带来了人文主义与平等自由等先进思想,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及戏剧之父克里斯托弗·马洛就是杰出的人文主义者,其作品深刻地反映了英国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莎翁经典之作《第十二夜》以丰富的内容、别出心裁的剧情和抒情的笔调,通过浪漫喜剧的形式,讴歌了人文主义对爱情和友谊的美好理想,展现了生活之美、爱情之美,使它在世界戏剧舞台、电影银幕上经久不衰。马洛笔下的浮士德具有一种近乎哈姆雷特式的自省精神,他在异教学识与宗教虔敬之间,黑色和白色魔法之间,做出了一系列艰难的抉择。[1]《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以极富张力的戏剧表现形式,揭示出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律令,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再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博学与宗教虔敬之间的艰难处境。[2]马洛打破传统戏剧的局限,走向更新颖、更完善的戏剧类型,为后来莎士比亚时代戏剧的繁荣铺平道路,将莎士比亚推上世界戏剧之王宝座。

1.2 研究意义

喜剧与悲剧作为文学体裁中的两个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传统的西方戏剧理论认为,悲剧、喜剧的定义及其审美效果是有严格限定的,但就美学中的浪漫主题而言,二者仍可紧密联系。

本文旨在对两部英国文学著作进行解读,简要阐述两部著作的背景与主题,从浪漫思想的角度出发,分别从人物、主题、对话等细节入手,对这两部作品进行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

2 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文所选的两部英国文学著作已由国内外评论家对剧作的喜剧形式、主题、人物刻画以及剧中的歌谣等进行了广泛讨论。在二十世纪,这些问题得到了进一步探讨,有的评论家把两部剧作置于当时具体的社会和文学背景中去考察。另外,许多学者讨论了莎士比亚在浪漫喜剧《第十二夜》中对爱情主题的处理以及冲突、圈套的营造手段等。约瑟夫·H·萨默斯首先引入《第十二夜》的“面具”主题。而对于《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这部著作,国内外学者也对其展现的精神冲突、情结、幻想、愿望等做了大量研究,[3]如中国学者董问樵的《〈浮士德〉研究》着重对浮士德这一人物进行了鉴赏评析。

3 研究成果及讨论

3.1 作品梗概

莎翁经典之作《第十二夜》常被归为浪漫喜剧的范畴,以浪漫爱情和性别问题贯穿全剧,蕴含幻想、欺骗、伪装、疯狂等主题,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则彰显了浮士德不懈探索生活真谛,追求理想的精神。在剧本结尾,两部作品均通过“团聚和解”与“孤立隔离”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结局来彰显剧作的浪漫思想,并通过角色不同的性格及命运分别诠释浪漫主题。

3.2 《第十二夜》的浪漫主题分析

3.2.1 人物“大团圆”

《第十二夜》的故事发生在圣诞节的最后一夜,在这个节日里大众狂欢。众人带着面具在奥丽维娅家中登场,沉溺于热闹的节日中。然后,众人摘下面具,冰释前嫌,大家庭终于得以“团聚和解”,此时人们似乎从现实关系中解脱出来,致使秩序被打破,等级消失,产生了一种乌托邦式的人际关系和皆大欢喜、各遂所愿的圆满结局。[4]《第十二夜》虽是描写浪漫爱情的一出喜剧,却展现了错综复杂的线索关系和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主角与丑角的并存成功地为作品营造了欢乐基调,尽显浪漫气息。

3.2.2 被遗弃的“丑角”马伏里奥

虽然在托比老爷的带领下,不论主人抑或其他仆人都纵情地饮酒、唱歌、狂欢到深夜,但唯独一人是例外,这便是全剧最重要的仆人之一马伏里奥。在全剧最后一幕,剧中主角入场,所有人处在同一空间与时间,至此,之前的各种疑惑、欺骗终于得以澄清。西巴斯辛和奥丽维娅的团聚是整个剧本的高潮部分,众人的相见揭开了剧中的种种欺骗和冲突。同时,西巴斯辛和奥丽维娅、奥西诺和薇奥拉、托比和玛利娅彼此对爱情的肯定,以及马伏里奥从小黑屋中被放出,也象征着幸福、团聚的美满结局。虽然《第十二夜》情节诙谐幽默,剧中人物得以团圆,但马伏里奥还是被“孤立隔离”了。他被排除在热闹的大团聚之外的原因可归结于他与外部世界格格不入的本质。作为一名虔诚的清教徒,马伏里奥不但对音乐、跳舞、喝酒等狂欢活动漠不关心,还自恃倔强、严肃、与众不同,自以为身份远高于其他仆人。实际上,剧本最后能否以喜剧收场取决于马伏里奥能否与其他人达成和解,而马伏里奥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做不到这一点,因此为他带来的只能是厄运。此外,第十二夜作为基督教中圣诞节的最后一夜,欧洲国家的信徒们往往庆祝狂欢,莎士比亚正是通过引用这一标题提醒读者剧本的离奇与荒谬。

篇5:浮士德读后感

《浮士德》是一部蕴含了深刻哲理的巨作。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天主与恶魔之间的赌约。否定一切、打倒一切的恶魔自信能够引诱浮士德堕落,把他的灵魂劫往地狱,而天主坚信“善人虽受模糊的冲动驱动,总会意识到正确的道路。”,并且认为“人类的活动劲头过于容易放松,他们往往喜爱绝对的安闲;所以我要给他们弄个同伴,刺激之,鼓舞之,干他恶魔的活动。”所以理解了恶魔的赌约,也允许恶魔进行破坏活动。他相信浮士德能够得到最终的拯救,并且认为梅菲斯特进行的干扰活动反而能够激励浮士德在追求人生意义的道路上不断摸索与前行,永远不断地进行更高的活动。这体现了歌德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思想。以浮士德为代表的善与以梅菲斯特为代表的恶是一对矛盾,他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并且在必须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所以在本剧中,恶也成了神力的一部分。

《浮士德》之所以被称为一部杯具,是因为剧中体现了浓烈的杯具色彩,可是在歌德的版本中,浮士德的灵魂最终升上了天国,体现了永恒的天主之爱。这部杯具分为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讲述了浮士德对于知识学问的无力感到失望而乞灵于恶魔梅菲斯特,追求官能的享受,可是浮士德发现官能上的享受包括男女之爱也并不能使他满足,结果以格蕾辛的杯具告终。第二部中浮士德先是转向追求以海伦为代表的古典美,即古希腊文化和艺术之美。浮士德与海伦的结合象征着古希腊文化与北欧文化的结合,但结果又以海伦的杯具结束,意味着两种文化融合的失败。最终浮士德转向了为人民的自由与幸福进行创造的活动。他带领人民征服自然,围海造田,并且从中得出了“智慧的最终总结”——“要每一天争取自由和生存的人,才有享受两者的权利”。当他想到人们因为他的奉献而享受着更好的生活时,他就找到了人生最大的价值。

《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梦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篇6:《浮士德》读后感

《浮士德》是歌德根据流传于民间的有关浮士德的故事而写成的一部悲剧。这个民间故事含有强烈的悲剧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神性与人性、因循与追求的各种冲突。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是文艺复兴时代一个巨人的形象,他厌恶宗教和传统加于他身上的束缚,渴求生活,不断进取,为实现人的价值、生活的真谛而不停地追求

。在浮士德身上有着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和纯洁,这种活力就是对人的存在的意义进行锲而不舍的探求,就是在不断克服错误和过失中去追求真理,最后走上正途。就在对“最高存在”的意义的探索中,他要把全人类的苦乐集于一身,要在个人的内心中领略人类的全部感情。他冲破了知识的牢笼,摆脱了官能的享受和此文来源于情的羁绊,走出了“小世界”,而进入了“大世界”。在这个“大世界”中,他曾为帝王服务,曾同古代的美结合,但这给他留下的是一片空虚和一场幻景。最后他在为人类造福、征服大自然的宏伟斗争中,感到了最大的满足,得出了智慧的最后答案。浮士德所得出的最后答案无疑是积极的,但有着空想的性质。离开改造社会单纯地改造自然,到头来也只能是一个幻想。失明的浮士德把魔鬼为他挖掘坟墓的场面当作是他的人民与大海搏斗的壮丽景象,为这种幻想提供了一个例证。这也正是浮士德悲剧意义之所在。

我特别欣赏书中浮士德所说的一句话:“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奔波,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车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虽然浮士德是一个悲剧人物,但是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面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积极的进取、追求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篇7:浮士德读后感

生生不息的宇宙啊,为我停下你尊贵的脚步,让时间停止,午夜便可永不再来。

或者让这一小时变成一天、一周、一月、或者一年。

以便在忏悔中让浮士德拯救自己的灵魂。

最终24年的约定钟声将至,浮士德无助又恐慌,他逃无可逃,开始撕心裂肺地咒骂。

他开始诅咒掌管他出生的星辰。

他希望自己从来都没有灵魂,能够化成一缕青烟逃脱。

他开始乞求上帝,并回想曾经学过的毕达哥拉斯的轮回说。

他开始咒骂父母,咒骂自己,咒骂地狱的魔王。

可最终,这些都阻止不了结局的发生,最终浮士德死了。他所受的天谴,就让后人来警示自己吧。

如何看待浮士德这个角色:

我们行事时有两套道德准则,一套用来衡量其他人,一套用来衡量自己。有时候我们严于律己、宽待他人,有时候则相反。

这部作品中迷茫又充满欲望的浮士德是一位很像我们的普通人:

①如果我们用合理化自己的准则来看他,会理解他,同情他,接纳他;

②如果我们用严于律己或他人的高道德准则来看他,就会厌恶他,惩戒他,想让他自尝恶果。

篇8:爱情悲剧的女性原型分析

爱情是艺术家灵感的源泉。人人渴望拥有甜蜜幸福的爱情, 但是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往往向我们讲述了“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遗憾和残缺, 成为了一个个爱情悲剧。无法忽视的是, 在这些爱情悲剧中, 都存在着一位位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 在面对自己渴望拥有的爱情时, 她们有的无法鼓起勇气冲破阻碍她们幸福的障碍和桎梏, 最后只能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抛下向往的爱情, 走向一个不爱的男人, 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完成向社会礼教的致敬;有的不屈不挠, 为了自己的幸福, 不顾一切地挣开枷锁, 冲向未知的远方想建立一个独属的幸福王国, 但仍因为种种原因, 爱情幻灭身心俱疲, 默默地沉寂下去了;第三类女性为了爱情, 大胆地向一切阻碍和压制挑战, 获得了爱的能力和幸福, 但是当爱情破碎的结局不可阻止地到来了, 面对失去的爱情, 她们依旧不死心地试图去挽回过往的甜蜜和幸福, 这种努力也宣告失败后, 她们甚至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报复使她们美好的爱情失去的一切敌人, 不死不休, 不疯魔不成活。

正因为如此, 本文拟以爱情悲剧中的女性形象为分析对象, 具体论述这三类女性形象之间的各自特点以及这三类女性之间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形成原因, 从而能得到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那么, 什么是爱情悲剧呢?对于悲剧, 古今中外有不同的见解。“亚里士多德认为, 悲剧冲突的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 也就是‘过失说’。悲剧人物之所以犯了错误, 或是因为缺乏‘贤明的判断和敏锐的智慧’, 情欲失去了理性的控制, 或是以常识处理特殊事物, 结果自觉不自觉的违反了道德准则, 从而使人由顺境转入逆境。黑格尔认为悲剧的实质是伦理的自我分裂与重新和解, 伦理实体的分裂是悲剧冲突产生的根源。悲剧冲突是两种片面的伦理实体的交锋。在黑格尔看来, 冲突的悲剧性在于:这种冲突中对立的双方各有它那辩护的理由, 而同时每一方拿来作为自己所坚持的那种目的和性格的真正内容却只能是把同样有辩护理由的对方否定掉或破坏掉。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一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1) 综合各家说法, 我们将悲剧界定为:悲剧是正义的、合理的一方, 与非正义的、不合理的一方在矛盾冲突中, 前者因后者的暂时强大或本身失误等因素而导致失败或受挫, 悲剧主人公即正义、合理的一方遭到不应有的死亡或不幸, 从而引起人们的同情。如此, 在爱情悲剧中也有互相冲突的双方:一方追求爱情、渴望爱情;相对立的一方企图破坏爱情, 而双方斗争的结果就是有价值的爱情最终还是毁灭了、破碎了。简而言之, 凡是开出了爱情之花却没有结出爱情之果亦或是走进了婚姻最后在某种阻力的破坏下婚姻双方劳燕分飞甚至一方或双方为了爱情失去生命的, 我们都称之为爱情悲剧。同时, 在本文中, 我们所探讨的悲剧不仅限于戏剧, 还应包括小说、诗歌、神话传奇以及影视作品等在内的一切含有悲剧性的作品。 (2)

本课题将返回至爱情悲剧中的女性形象本身, 对自古以来中国文学史上的爱情悲剧里的女性形象进行梳理和分析, 也就是说运用原型批评方法对女性形象进行归纳分析。原型是指“那些在文学中反复出现的构成主题的成分, 并渐渐地成为约定俗成的东西” (3) , 原型是一种典型的或者反复出现的意象。而原型的出现有两种情况:第一张指在原始社会中, 由原始人类创造的, 特别是在神话或者史诗中原型非常惹人注目, 第二种是指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具有相同特点的人物形象、意象等。本文着重分析中国文学史上爱情悲剧中的女性形象, 而细观中国文化, 会发现在神话中, 讲诉爱情的很少, 而关于爱情悲剧的故事少之又少, 故试图在原始时代寻找爱情悲剧中的女性形象非常的困难。那么将目光投至文学作品, 我们会发现:在文学史上, 面对追求爱情与幸福这一相同的情境, 总会有那么一系列做出相似反应的女性, 那么, 这些女性形象就是本文分析的原型。而根据她们在面对爱情到来的情境中不同的行为, 可以将爱情悲剧里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类:

一、听天由命型

在封建社会强大的夫权阴影笼罩下, 女性的精神触角长期处于萎缩状态, 以婚姻为边界, 以家庭为天地, 养成了被动顺从的所谓女人“天性”。这种后天形成的被动状态, 反过来又被父系文化拿来论证女性只配成为男人的附庸。她们没有经济的独立和人格的尊严, 这就导致她们在面对自己的爱情的时候, 不敢挣开世俗的束缚, 越过道德的底线, 所以, 文学史上有许多女性在面对自己的爱情时不敢大胆地去追求, 或者在痛苦的婚姻生活中沉溺于旧情而放弃了反抗, 妥协于夫权父权, 认为自己的痛苦是命运的既定安排, 苟且于自怨自艾中哀怨度日。

《邶风·谷风》中一位弃妇自述自己的经历、生活的艰辛和痛苦的心情, 这个弃妇诗中所言:“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她过的日子比苦菜还苦。女主人公善良热心———“何有何亡, 黾勉求之。凡民有丧, 匍匐救之。”然而“有洸有溃, 既诒我肄”, 为了这个家庭, 她什么苦活累活都做, 但是丈夫却在日子转好的时候抛弃了她:“昔育恐育鞫, 及尔颠覆。既生既育, 比予于毒。”弃妇饱含热泪的哭泣诉说, 令读者为之肝胆欲碎。在整首诗的言辞中, 这个弃妇沉溺于往事旧情而无法自拔的复杂心理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当昔日的美好时光已经散去, 往日的良人也不再温存对待, 在这场爱情的角逐中, 她一生的伙伴已经抽身而退, 独留下自己面对时光的凌迟, 日日苦痛, 但她既不敢勇敢地挣脱出已经成为牢笼的婚姻, 也不敢大胆地离开已经成为陌生人的丈夫, 而是自己一个人吞下爱情失败的苦痛, 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同时, 这类女性并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消失, 即使到了现代,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对于一桩婚姻的合理性仍有着强大的决定性力量, 两个相爱的人没有征得长辈的同意只能以劳燕分飞惨淡收场。在巴金的《家》里我们又看到了这一类爱情悲剧以及过着压抑痛苦的生活的女性。

梅芬的家庭环境很好, 是一位有钱人家的小姐。她不仅长得大方端庄, 性格温顺善良, 而且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喜爱诗文, 且修养很深, 但在命运面前, 在封建礼教面前, 这样一个才华出众、文质彬彬的女性却也显得那么弱不禁风, 无法摆脱命运的枷锁。梅芬是享受过恋爱的滋味的, 但是由于双方母亲在牌桌上的一些小矛盾, 他们的爱情婚姻都成为泡沫, 消失在现实中。梅芬不得不迫于母命嫁给一个陌生人, 如果能安稳的过下去也就算了, 但是一年之后丈夫去世, 自己寄居在觉新的家里, 只是一直到最后, 她在心中埋藏了许久的爱恋与相思都没有说出口。

梅的悲剧性主要体现在她最初的纯真美好的爱情的被扼杀却不懂得挣扎, 在于她作为一个人的正常欲望的被压抑却不敢反抗, 在于她的肉体被毁灭之前她的心灵早已被彻底毁灭“哀莫大于心死”, 失去了生活意志的梅只觉得多活一天, 只是多受一天的罪, 倒不如早死了好。梅芬是封建礼教的祭祀品, 她在爱情中寻找自我, 最终又在爱情中迷失了自我。

从对这两个典型的分析中, 我们清楚地能感知这类女性的特点:当这类女性面临着爱情破碎的危险时, 重重的封建礼教死死地压着她们, 她们不敢为了自己的爱情努力一次, 只能默默地把泪水往肚里咽, 活在回忆里。

二、积极争取型

相较于第一类女性, 第二类女性的性格更加大胆, 她们渴望爱情并且敢于追求爱情, 为了爱情可以不顾世俗的看法和礼教的反对, 由于她们的坚持, 她们享受到了自己短暂的爱情时光,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成功恋爱之后她们却仿佛是抛锚的车子, 面对爱情中或是婚姻里的困境而无能为力,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之前所有的努力和幸福全部流走, 最后甚至为之前的勇敢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崔莺莺是一个美丽, 温柔而深情的女性。她外表端庄、娴静, 沉默寡言, 内心却燃烧着爱情的火焰。情与礼的矛盾冲突始终使她处于惶惑和动摇之中。当情大于礼时, 她勇敢地接受爱情的呼唤, 写了那首应和诗;当礼大于情时, 却又要紧闭心扉, 因而张生本是应邀而至, 她却端服严容, 申斥一通, “言毕, 翻然而逝”。 (4) 最后, 她虽以大胆的反抗精神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樊篱, 主动向张生表达了爱情, 但她性格中软弱的一面又决定了她悲剧的结局。她敢于反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 但是对于自己被抛弃的现实, 她却无法面对, 只能一味的哀怨:“始乱之, 终弃之, 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 君终之, 君之惠也……。” (5) 儒教所谓的“温柔敦厚, 怨而不怒”在莺莺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莺莺缺少的是女子争取个人独立的勇气和更高层次的追求, 她的内心对于自己与张生的爱情始终是抱有一种“罪”的观念, 对于自己的行为是自我批判自我否认的。

到了现代, 随着思想的解放, 现代女性也开始试图走出樊笼试图走向自己的归属。相比崔莺莺, 现代女性接受了西方个性解放的思想, 努力地追求男女平等, 希望并且能够挣脱封建礼教的重压, 摆脱女子作为封建家长任意摆布的玩偶, 但完全成为一个“人”的意识却还是没有觉醒。

在《伤逝》中, 鲁迅先生为我们呈现了一位勇敢而天真的女性———子君。子君是一位受到“五四”风暴洗礼的新女性, 在个性解放思想的启发下, 她要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勇敢地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和封建礼教的樊篱, 与涓生自由恋爱。她与涓生一起“谈家庭专制, 谈打破旧习惯, 谈男女平等, 谈伊李生, 谈泰戈尔, 谈雪莱……” (6) , 子君在与涓生有了深厚感情之后, 不顾封建家长和父亲的反对, 勇敢坚定地说出:“我是我自己的,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7) 与涓生在路上同行时, 她是大无畏的, 对于探索、讥笑、轻蔑的眼光, “只是镇静地缓缓坦然如入无人之境”。为建立新的家庭, 她毅然卖掉了她唯一的金戒指和耳环。

冬天的开始就是在涓生失业的时候, 涓生的失业仿佛带走了家里的温暖, 子君的脸色变得暗淡, 把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她的宠物, 放弃了挽回爱情的最后机会。涓生自私地告诉她“我已经不爱你了”, 她只能默默地回到那已经放弃了的寒冷的家。这时候她的性格全部显现出来了。子君走了, 留下来的只是“只是盐和干辣椒, 面粉, 半株白菜, 却聚集在一处, 旁边还有几十枚铜元, 在不言中, 教涓生借此去维持较久的生活” (8) 。子君的善良在此大放光彩, 同时更见子君的可悲。子君在离开涓生以后, “所有的只是她父亲—儿女的债主—的烈日一般的严威和旁人的赛过冰霜的冷眼。此外便是虚空。负着虚空的重担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这是怎么可怕的事啊!而况这路的尽头, 又不过是一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 (9)

这一类女性形象的特点是:她们为了获得爱情, 敢于反抗世俗礼教, 为了爱可以不顾一切, 但是在短暂的幸福时光后, 她们在面对危机和埋伏的时候仍是束手无策, 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三、始终抗争型

第三类女性和前两类女性形象比较起来, 性格更加鲜明偏激。她们不仅积极的争取自己的爱情, 和第二类女性相比, 她们与众不同的是即使面对失败, 她们也不会轻易的妥协放弃。

相比霍小玉, 杜十娘则更聪明能干, 有心计, 会安排。她误落风尘多年, 却没有依靠男人为自己赎身的想法。为了能够脱离苦海, 她瞒着鸨儿, 把自己出卖肉体得来的金银首饰和珍宝古玩私藏起来, 既在百宝箱里藏匿金银珠宝, 又在被褥花絮中藏有碎银, 以便日后应急备用。她发现李甲忠厚老实并爱慕她时, 却又不敢完全相信他, 而是设法考验李甲。由于深知礼教的力量, 她能猜想到自己可能遇到的困难但并不放弃而是积极应对。当发现自己被爱人背叛之后, 她没有用眼泪和恩情来求饶, 而是当着众人把所有的贵重物品投入江中, 狠狠地报复了李甲, 在怒斥孙富诡计多端, 破人姻缘, 断人恩爱, 痛斥李甲有眼无珠, 见利忘义以后, 纵身跳入江心。杜十娘用自己投江自尽和怒沉百宝箱的壮烈场面, 向旧社会作了无情的鞭挞、控诉和抗争。这种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令人惊叹感愤。

这样耀眼的女性到了现在就演变成为了一个“恶魔”———繁漪。这是一个被囚禁在周公馆中的活的灵魂, 她仇视着一切。但是她的心中也一直燃烧着生命的野性, 她是这样一个人:爱起你来像一团火那样热烈, 恨起你来也会像一团火把你燃烧。为了爱情, 她无视一切, 在这份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爱情中, 周萍无法理解繁漪那欲从囚笼中逃出、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的贪婪, 也缺乏接受这种超越寻常的爱情的勇气, 更无力解开重重矛盾去抵挡封建势力的重压, 还是退缩了, 甚至诬蔑繁漪是疯子。繁漪并没有因爱人的抛弃而退却, 她使用了很多办法来挽回曾经的幸福, 却适得其反逼得周萍要带着四凤离开周家。绝望的繁漪失去了理智, 她疯狂地想要报复, 报复周萍的不负责任, 报复周朴园的冷漠, 报复社会对于女人的不公, 她要用自己的怒火燃烧一切。

怨恨报复型的女性具有可以为爱生可以为爱死的特点, 生命对她们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获得爱情, 她们在一定程度上藐视封建礼教和专制统治, 她们激烈的反抗阻碍她们幸福的一切, 甚至不惜以死明志。“我是人, 一个要真正活着的女人”, 这句话是繁漪所处时代的宣言, 是现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呈现。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不把人当成人, 女性尤其丧失了作为人的自我价值。在男性统治占绝对优势的封建社会里, 女性的自我意识是被窒息、被扼杀。周公馆捆住了繁漪之身, 她却把自己的灵魂交付给了人性的天国。在封建势力重压下, 她的自我意识在萌芽着在坚韧地生长着。她不顾一切地追求与反抗的行为, 是她精神力量的爆发, 反映出要挣脱封建束缚的现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这才是繁漪那炽热之情、强悍灵魂之本质, 也是千年来受尽一切苦楚的女性们的呐喊。

结语

对以上三类女性进行梳理, 我们发现:听天由命原型的女性内心被封建礼教深深地压抑着, 他们始终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管内心多向往爱情, 但是却只能看着爱情越走越远;与之相比, 积极争取原型的女性更加勇敢, 她们敢于挑战世俗的礼法和规矩, 积极争取幸福, 但是没有完全觉醒的“人”的意识使她们无法独立于爱情与爱人之外, 甚至只是从家族的附属品成为了家庭的附属品;最后一类女性骨子里是最不羁的, 她们渴望独立, 渴望自由, 这不仅表现在对爱情的积极争取上, 更表现在她们失败时的挣扎和反抗。尽管这种宣泄可能害人害己, 但是毕竟喊出了压抑许久的女性作为附属品的痛苦与不满, 让整个社会为之侧目, 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

综合比较我们发现, 这三类女性对于自身在爱情或婚姻中所处的作用的认识是逐渐加强的, 从听天由命到积极争取, 直至始终反抗, 她们开始认识到爱情不是男性说了算的, 作为爱情的另一方, 她们的努力对于爱情成功与否具有很大的作用,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 这些女性把爱情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而忽视了自身的独立与解放。爱情对于她们来说好像就是活着的意义与证明, 仿佛得到了爱情, 她们的人生就圆满了, 却忽视了爱情的存在基础就是双方的绝对平等, 而不是一方视另一方为救世主, 渴望爱情成为拯救自己的稻草, 这样的认识, 或许是她们悲剧生命的重要原因。爱情是重要的, 但是生命中仍有许多其他值得付出与珍惜的东西, 而独立与自由不可或缺。

摘要:中国文学作品中爱情悲剧里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在面对自己的婚姻爱情的时候, 不敢大胆地追求, 听凭家长的安排和看重世俗的眼光, 最后在无爱的婚姻牢笼里郁郁而终。这一类就姑且命名为听天由命型;第二类女性形象敢于争取自己的爱情, 积极主动地追求爱情, 勇于反抗不合理的压迫, 但是最终面对爱情的破灭时仍不能彻底地反抗和争取, 这一类即为积极反抗型;第三类女性性格最为不屈, 敢于为爱而生为爱而死, 不顾任何礼教的压制, 最后在爱情破灭的绝望中不惜一切大胆诅咒报复, 这一类且命名为始终抗争型。

关键词:爱情悲剧,女性形象,原型分析

参考文献

[1]刘汉波.爱情悲剧的原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1.

[2]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1.

[3] (保加利亚) 瓦西列夫.情爱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6.

[4][俄]马林诺夫斯基.两性社会学, 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 1986.12.

[5]陶春芳.女性的过去与现在, 北京出版社, 1985.12.

[6]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5.4.

[7]何满子.中国爱情小说中的两性关系,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9.3.

[8]宋永、刘绪源.文学中的爱情问题,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7.

[9]霍慧玲.《雷雨》主人公面面观.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6) .

篇9:浮士德读后感

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浮士德》

这就是《浮土德》触动了我的一句话,也是浮士德性格“肯定”、“善”、“否定”、“恶”的发展历程的概括。

《浮士德》被称为欧洲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诗剧,分上下两部,共一万二千余行。浮士德本是十六世纪德国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在传说中,浮士德是一个追求世俗享受而把灵魂卖给魔鬼的术士。歌德借用这一题材,把浮土德塑造成一个德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形象。作品写浮士德一生从书斋、市民社会小世界走向政治、历史大舞台的过程,其中经历了求知生活、感情生活、政治生活、艺术生活、改造大自然这五个阶段,从而总结了诗人自我一生的生活经验,也概括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历史。

浮士德是一个虚构的象征性形象。但是他有鲜明的个性,那就是永不满足、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精神。他的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满足现状,享受现世幸福,另一方面不断追求更高的理想。他一生中有过迷惘,有过错误,但是由于他的自强不息,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最后能够找到人生真理的答案,要做一个“每一天争取上进和生存的人”,并被天使接到天堂,见到了圣母。魔鬼在诗剧中作恶造孽,引诱浮士德堕落,但实际上却促进了浮士德的前进与成长。套用苏格拉底的话说,如果浮士liuxue86。德是一匹马,那么魔鬼被派遣到这个世上来,好比是马身上的一只牛虻,职责就是刺激它赶快前进。正是他帮忙浮士德走出书斋,投身于实际生活,也是他促使浮士德在克服自身错误的同时摸索前进,魔鬼其实成为了浮士德在前进道路上不可分离的伴侣。

歌德的创作过程长达六十年。他从青年时代起即构思此诗,直到临死前不久才告完成。能够说,这本身即是一种追求,对文学的一种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正是这种追求,使歌德在晚年仍不断地学习新事物,探索新问题。而《浮士德》正是这种追求所带来结果的最好验证,能够说,是这种追求造就了《浮士德》几百年来的经久不衰。

生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使目己的人生高度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得到提升。每个人在人生追求中都会遇到各种无法逃避的问题,务必选取,而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的性格,将使其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篇10:浮士德读后感

《浮士德》,著名作家歌德的作品。整篇文章充满着杯具色彩。以浮士德的思想为线索,围绕浮士德引发了一件又一件的杯具。这篇诗剧中,魔鬼魔菲斯特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浮士德确实为核心,但其影响力远远不如魔菲斯特。因为他,所以浮士德更加突出。

魔鬼魔菲斯特认为人类是无法满足的。他们最终必会堕落于他们的贪婪。而上帝却认为尽管人类在追求的途中难免会犯错误,但最终能够得到真理。于是魔鬼与上帝打赌,下到人间去诱惑浮士德。

浮士德为了寻求新生活,与魔鬼魔菲斯特签约,把自我的灵魂抵押给魔鬼,而魔鬼则满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如果有一天,浮士德认为自我满足了,那么他的灵魂就归魔鬼所有。

于是魔鬼用自我的魔法,让浮士德有了一番奇特的经历,他尝过了感情的欢乐与辛酸,在治理国家中显过身手,在沙场上立过奇功,又在一片沙滩上建立起人间乐园……就在他沉醉在对完美未来的憧憬中时,他不由地说,自我已经得到满足。就这样,魔鬼收走了他的灵魂,可就在这时,天使赶来,挽救了浮士德的灵魂。这就是大体的情节。

魔菲斯特,书中的魔鬼,我心中的偶像。

浮士德虽然为本文主人公,具有其独特的个性,但是性格上的特点却不如魔菲斯特如此的鲜明。

因为是魔鬼。所以他有着一切人所有的坏品质。我认为,他是人,亦是魔鬼,他将人们内心的邪恶表此刻了脸上。而人们只是将其掩藏在心中罢了。

魔菲斯特亦是人的代表。只有他,也只能是他才能够真正的体现一个人的本质。因为他,所以浮士德更加突出。

他的言行举止,处处贴合他——一个魔鬼应有的损人利己行为。

他喜欢突然邪邪地笑,扬起嘴角,造出一个“魔菲斯特式的笑容”这个专有名词;他喜欢一本正经地整人,不留一丝痕迹;他能见死不救,无论你是官大或权重;他能杀人不眨眼,居高临下的瞥你一眼,让你尊严尽丧。一切的一切,都因为他是魔菲斯特,是魔鬼。

可即使他是个魔鬼,又能说明什么呢?他邪恶?他坏?

他能够在夜深人静时,静静地思考别人的事,他能为了自我一族,在上帝面前不卑不亢,他能轻蔑地对人类说:“造孽的不是人类自我吗?”他能在别人急得团团转的时候跑出来逗他开心。

真是个奇怪的魔鬼,奇怪到让你禁不住要爱他一下,相比之下表面上善良、可爱、无私,高尚的人类和上帝却原形毕露。

野心、政权、阵风麦芒。贪婪财宝,恶狗扑食。表面称兄道弟,暗地互相猜忌。表面谦和礼让,暗地私打算盘。遇到苦活累活,推给别人,嘴里还嚷着要给别人锻炼。遇到困难杂事推给别人,嘴里还嚷着要给别人邀功请赏。

篇11:浮士德读后感

01

主人公浮士德是个不甘于现状的学者,他厌倦了知识,后悔没有做出一些对世人有益的事。此时魔鬼梅非斯托现身,引诱他出卖自己的灵魂,实现享乐尘世的梦想......

个人感受

02

读完《浮士德》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累。

首先,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读《浮士德》会显得非常吃力。特别是歌德在书中大量引用了希腊神话、圣经中的故事,对此不了解的读者,自然一头雾水,阅读兴趣也因此大打折扣。

其次,《浮士德》是德国伟大作家歌德耗时六十多年创作完成的,其中的第二部歌德更是每天只能写巴掌大的一段。如此一点一点往外挤,自然免不了故事拖沓、艰深难懂。

像中国的《红楼梦》一样,《浮士德》作为欧洲四大名著之一,也有一批专门研究“浮学”的学者。《浮士德》作为一部能经得起历史推敲的作品,自然不可能立即读懂。

就像书中梅非斯托所说:“朋友,生活的宝树青葱,而一切理论都显得朦胧。”

篇12:“杜十娘”爱情悲剧意义初探

李甲与杜十娘的相识相恋,缘于十娘的绝世美貌:“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百家樊素。”故李甲相见“一双相好,情投意合”。杜十娘身在青楼,李甲之爱既有容貌的原因,也有封建文人附庸风雅的性情,因为杜十娘“恩卿妙音,六院推首……凤吟鸾吹不足喻其美”,才艺奇绝。李甲的爱情建立在色貌之上,才艺次之,心灵相通反而最次,因而杜李的爱情悲剧在文章开始便埋下了伏笔。杜十娘身陷青楼,李甲做高官之后,杜李两家门不当户不对,社会地位相去甚远,这便注定两人的爱情悲剧既有社会和李氏家族所不容的一面,更是李甲怯懦自私,遵循封建礼教,始乱终弃、见利忘义的一面,这种爱情注定了十娘的悲剧命运。

二、杜十娘的追求与抗争

杜十娘流落风尘,但她依旧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爱情,她热切地希望摆脱地狱般的非人生活,过上真正“人”的生活,为此她在老鸨眼皮底下不露声色地积攒银两,为以后“从良”做物质准备,她的聪敏机智和深谋远虑从中可见一斑。与李甲相遇,敲开了她通向“从良”生活的美好愿望,而这一源于她对李甲认识的“忠厚至诚”,她认定此人能够依托终身。即使李甲惧怕其父李布政,不敢应承,十娘依然“从良”心切,决心与青楼决绝,跟随李甲白头偕老。从这点来说,杜十娘对爱情、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大胆、泼辣,是封建社会中反抗奴役与压迫的妇女典型。她的坚贞与反抗,刚强和坚毅,善良与热情,出淤泥而不污其志的品格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为了考验李甲的爱情忠贞度,她让李甲筹措赎身的三百银两。无奈李甲怯懦无能,十日期限过了六日,亦非筹办分文回来,还是在杜十娘和柳玉春的共同帮助下,李甲才筹够银两,杜十娘怀着胜利的喜悦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跟着自认为经过急难考验的情侣,奔向了自由的天地。

但事与愿违,杜十娘哪里料到人心难测,世俗难容的残酷社会现实。李甲在北运河时,曾感激涕零地对杜十娘说:“此情此德,白头不敢忘也!”,俨然一位笑傲世俗,忠贞感情的豪侠公子。但时隔不久,在阴险狡诈,好色卑鄙的富商子弟孙富的花言巧语下,原本对杜十娘的爱情存在动摇不定之心的李甲,在封建伦理道德和金钱的巨大诱惑面前败下阵来,在十娘面前长吁短叹,露出其怯懦自私的本性。倒是杜十娘逃离樊笼后,对李甲倍加珍惜,忠诚于得之不易的爱情和幸福,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李甲心怀鬼胎,郁郁不乐之时还好言劝慰:“夫妇之间,生死相共,有事尽可商量,万勿讳也”。当她知道李甲为了声誉、金钱出卖自己时,并不呼天抢地发作,只是“大惊”,她刚强而冷静地对待自己即将到来的悲剧命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江中怒沉百宝箱!

三、“怒”字彰显形象,“怒”字成就意义

好一个“怒”沉百宝箱!

杜十娘对自己爱情和幸福生活彻底毁灭时的万念俱灰,对李甲背信弃义、朝三暮四的浪荡公子行为的鄙视,对自己悲惨命运的控诉,对孙富巧取豪夺、无耻好色小人的痛斥,对整个男尊女卑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全落在一个“怒”字上!“此地无声胜有声”!一个“怒”沉百宝箱的动作,让丑陋的灵魂更显丑恶!让十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性格更加熠熠生辉!“怒”字使全文的情节推向高潮:情投李甲,赎资跟随,李甲弃义,所有的悔恨、失望、愤怒、控诉全落在一个“怒”字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沉下去的是封建伦理道德和人性自私、懦弱、灵魂的肮脏,升起来的却是女性为了爱和自由誓死抗争的丰碑!

“怒”沉百宝箱后斥责李甲,痛骂孙富,紧接着杜十娘再纵身跳入江心,这一情节是小说发展的必然结局。杜十娘这一连串的语言和动作,吓懵了李甲和孙富,却震撼了读者,我们发自内心赞扬其刚烈的性格和对爱情的坚贞。至此,十娘命运的悲剧,让我们感觉不到过多的凄苦和消沉,相反充满了毁灭的悲剧美!

上一篇:次级贷款名词解释下一篇:读向着梦想飞翔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