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第二届国学小名士观后感「优秀征文」

2024-05-13

山东省第二届国学小名士观后感「优秀征文」(精选5篇)

篇1:山东省第二届国学小名士观后感「优秀征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从小就喜欢古文古诗古词,读起来总有一种莫名的浪流在心中涌动,“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高尚追求在我看来,有一种淡雅,竟能从书卷之中,传出一种莫名的奇香……

看过《国学小名士》,更加感受到了汉语言的奇妙,这是用别的国家的语言表达不出来的,不由得想起了红楼梦中香菱解那一句王摩诘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她曾说道:“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倒也是了,古文的奇妙,甚至于用白话文都是无言表达出来的,古人的智慧,让我们不禁佩服之至。

经典的那些东西,是无法逾越的,古人们的智慧,是用神奇都形容不了的,孔老夫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给了我们不少的启示,孟子的“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让我们明了了做人最基本的孝,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又传递出了一种玄妙而又深奥的气息……

简单而又深刻的《弟子规》《三字经》等书籍更是教会我们学得做人的基本准则,先会做人再会做事,“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一个人如果连做人都不会的话, 学习可能就会歪邪不正。在现在,这些最基本的准则却有人做不到。

在我觉得,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必要性非常大,如果没有对自己国家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怎么能称作国人呢?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

在这个社会,快餐式的阅读,已经超快的生活节奏占据了我们的生活,不如静下心来,感受国学,让心灵变得纯洁,让思想回归古人,让诗词进入生活。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我们需要笃行之。

篇2:山东省第二届国学小名士观后感「优秀征文」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而这正是这个节目的口号与宗旨,我以为这是一个十分普通的节目,无非就是背诗而已,直到看完这个节目,我不禁为小名士们鼓掌,因为他们的才华与道德让我十分敬佩。

在比赛中,各种没听过的诗词层出不穷,并且他们的心态却是那么的从容不迫,这就让我更加敬佩了,如果要是我,纵使我把所有的诗词都记住,但一紧张也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在这场比赛中,没学过的诗词,学过的诗词在他们口中对答如流,我很困惑,为什么他们记得那么清楚?要是我,早就忘了,清楚也就算了,但更让我困惑的是他们的诗词量怎么那么大?心中充满了为什么,我不禁想到了阮元写的“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我想,这就是所有的“为什么”的答案了吧。

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这几个词怎么来的呢?通过看节目我知道了,这个节目也会考验他们的美德,他们在马路上时,捡起垃圾,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件小事,通常默默的走过去,这正是说明了他们的高尚品德,把书上的道理与生活中的行为结和到一起,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运用,而这,不就是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吗?

篇3:山东省第二届国学小名士观后感「优秀征文」

这次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设计了众多环节,全面考查选手对国学经典的理解与运用。记得在“诗词”那场比赛中,要求选手们依次背诵带“春”的诗句,不能重复。比赛非常激烈,选手们镇定自若、沉着应战。“春眠不觉晓”、“春风花草香”、“春风又绿江南岸”等几十句不重复的诗句脱口而出,有些诗句我竟然闻所未闻,真是让我瞠目结舌、叹为观止。我看到了自己和这些博学多才、饱读经典小名士的差距,也感受到选手们学习生活的勤奋刻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要以国学小名士为榜样,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以前,我常常埋怨学习紧张、周末还要学特长,哪有时间背诵经典。而首届“国学小名士”冠军刘康宁说:“古人说过学习最好的时间有三个,马上、枕上、厕上。我觉得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空闲时间,抓紧学习这些经典文化。”听了这句话,我真是惭愧不己。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以后我一定珍惜时间,像刘康宁一样更好地利用琐碎的时间读书学习。

习近平爷爷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和承袭下来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经典诵读是我们学校的一大特色。我们学校编印了1至6年级《国学启蒙》校本教材,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现在我上四年级了,8个学期的积累,我们已经背诵了《三字经》、《千字文》、《老子》、《论语》等国学经典,背诵了诗词200余首。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向国学小名士学习,热爱国学、学习国学,传承国学,吸其精华,弃其糟粕,从中得到启发,古为今用。向国学小名士看齐,为国学小名士加油,争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指导:韩 涛)

篇4:山东省第二届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第二届国学小名士观后感1

什么是诗词?如果让小时候的我来说,那就是那一句两句难理解的句子;或者说是,队形排列整齐的几十个字。而现在让我说,那就是中华文化中的颗颗珍珠,那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或者说,那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中国哪个节日?”

“元宵节。”参赛选手回答。

这是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的首届“国学小名士”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现场的一幕。此次大赛自6月至12月举行,有上万名选手报名参加,经过层层选拔,共有12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总决赛。这12位选手都是在复赛中通过“国学”和“美德”的双重考验进入决赛的。

据介绍,此次比赛突出“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首届 “国学小名士”冠军刘康宁说:“古人说过,学习最好的时间有三个,马上、枕上、厕上。我觉得,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空闲时间,抓紧学习这些经典文化。”

“我知道国学不像景泰蓝黄花梨,能随随便便拍出天价,读四书五经也不能顷刻送人上青云,中国文化不在于追求‘实用’,更重要的是有一种‘不羁’的精神。”来自临沂市兰山区临沂第一中学的谢奕辰说,“我读苏轼的‘诗酒趁年华’,他原本写来是为自遣,但在我读来,却成了空前绝后的浪漫……”

此次比赛设计了众多环节,全面考查选手对于国学经典的理解与运用,也深深地影响了这些“小名士”的成长。参加“国学小名士” 的昌乐县昌乐二中的`侯朝捷说:“我从诗中获得了一种力量,感受到古人的一种智慧和心态。”来自兰山区的侯懿轩说:“我不仅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加感受到国学的力量。”

此次活动启动以来,这些选手除了自己参加外,还带动了大批中、小学生参与到公益活动中,仅参赛选手在各地学校结合 “国学小名士”建立的国学社团就达20多个,参与公益活动近3000人次,直接影响和带动周边人群超过10万人,在全省青少年中掀起了传承国学、传承美德的新气象。

篇5:山东省第二届国学小名士观后感「优秀征文」

山东省第二届国学小名士观后感700字1篇

相信在很多人的成长中都曾有过被某句诗词感动,被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所折服,所震撼的经历。

中华上下五千年,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汉字是人们智慧的结晶,而诗词则是汉字文化的精髓所在。走进诗词就如同畅游在了无穷的知识的海洋。今天我有幸观看到了经典诵读比赛节目《国学小名士》,它好像带我推开了扇神奇的大门,让我尽情遨游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中。

比赛的流程很简单,分为三大环节,“我爱记诗词”“名家对对碰”和“美德大考验”。选手们都不甘落后,大显身手,发扬了中华五千年的经典文化,为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短短四十分钟的比赛,却让我思考了许多许多。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孙荣忆选手说的一句话而引发了我的深思“我左边坐着大哥哥,右边坐着大姐姐,我果断的把虾夹给了他们,这是应该的”是啊,这是应该的。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讲究礼让,礼让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我们作为中华儿女来说更应该把它传承下去。可是现在世上的一些人,他们却不这么想,我们身边的小事就有许多,平时在校园里上下楼梯时,如果可以做到高年级礼让低年级,那我们的校园是不是可以变得更安全?汽车在路上行驶时,如果可以做到大家都让一步,那我们的道路是不是可以变得更畅通?当今社会还有许多因人们没有遵循礼仪而产生的问题,家庭财产的分配,难道就真的可以因为几个钱的问题就可以抛弃亲情吗?如果大家都可以做到“礼让”二字,正如孙荣忆说的那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好的东西让给朋友;餐桌上的食物让长辈先吃;乘公交的时候让老人,孩子先上。

最后一环节中,还有另一位选手所做的一件事,令我深思。任家豪选手主动承认了自己在礼仪方面的不足,并改正了它。诚信二字虽然简单,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中华五千年自古是教育我们要讲诚信,可是却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这两个字呢?现在的街道上走到那里都可以看到衣衫褴路的乞讨的人们,而他们大都是利用人们的同情心骗取钱财的骗子。还有些商家图省钱,图省力,就在食品中商品中加些危害人体的东西。山东省第二届国学小名士观后感700字3篇山东省第二届国学小名士观后感700字3篇。还有身边的一些小事,例如,借东西不还的,约好了时间迟到或不到的人。诚信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做到的事情,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要做到的事情。我们小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栋梁,中华儿女新一代的希望,更应该以身作则,把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民族文化精髓,和传统美德的精神传承下去。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国学是中国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美德,是中国的传统,它记载着中国历历代代的品行。让国学经典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让传统美德的大舞台照耀自己未来人生的道路;希望能有更多人继承并国学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自己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山东省第二届国学小名士观后感700字2篇

假期中,我在家里认真观看了山东少儿频道的经典诵读大赛—《国学小名士》,心里产生了很大的触动。

《国学小名士》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来考验小选手的诗词积累,文化运用,品行美德。第一环节“我爱记诗词”,主要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选手们根据指定的字,然后轮流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出带该字的诗句。该环节考验的是选手对古诗词的积累与灵活运用。第二环节“名家对对碰”,有几个穿着古装的小朋友按照不同分值进行提问,该环节要求答对加分,答错直接减掉该分值。这个环节考验的是选手对诗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第三环节“美德大考验”,在选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考验他们的品行和涵养。山东省第二届国学小名士观后感700字3篇

在美德大考验环节中,选手们面对考验所呈现的不同表现,更是对我们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拷问。在社会中,我们面临着美德考验的时候也是不计其数,但我们真正做到传承美德了吗?在公交车上,年迈的老人颤颤微微的站在车中,那满车的乘客又有谁主动让座了呢?在盲人摸索着过路时,我们是否愿意停下疾走的脚步帮扶一把呢?在名胜古迹上的涂鸦中是否有你的一笔?作为新时代的少年,祖国对我们有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只做徒有虚表的人,内在的修养、美德的提升才是对我们的更高要求。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在求知的道路上传承经典文学,积累更多的知识,丰富内涵。在美德方面,真正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高标准、高素质要求自己,做一个新时代的国家栋梁。

山东省第二届国学小名士观后感700字3篇

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历史的古老国家,每每想到我是这个国家的一分子,内心就回被一种自豪感所充斥,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是最值得骄傲的。

今天,我观看了《国学小名士》的比赛,比赛才用积分制,共分三个环节,分别是“博览群诗”“学富五车”和“名师高徒”。

第一环节是“博览群诗”,是根据大屏幕显示的关键词,选手依次背诵包含关键词的古典诗词、名句。答错背错出局。几轮过招后,选手们个个斗志高扬,选手们不仅运用了古诗,文言文中的诗句,还运用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等我们学习过的诗句,连续的几次接龙后,已有选手想不起来诗词了,只能遗憾地离开比赛,而其他选手则继续比赛。

第二环节则是“学富五车”,是根据主持人,大屏幕上的提示来抢答,抢答,错答则扣除本次答题机会,答对加分。经过本环节的答题,选手们的比分不相上下,谁胜谁负就要看第三个环节了。

第三环节是“名师高徒”本环节邀请了三位名师大咖,来提问选手,他们持有10分,20分,30分,题目。选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答题,答对加分,打错则扣分。山东省第二届国学小名士观后感700字3篇书籍读后感-名著读后感-小说读后感-教师读后感等-中小学生读后感。经过提问,选手们有的答出结果,有的选手没有答出,就只能减去相应的分数了。

观看这个节目以后,我也爱上了古诗,我被语句的优美、诗韵的高雅所吸引。我们每背一首古诗,我们不但要读出它的韵味,理解它的内涵,而且还要根据诗的意境绘画出风格不同的图画。通过诵读,我理解了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深刻,苏轼的豪放和李清照的婉约......通过那一读、一诵、一写、一画之间,我领略到古诗的魅力,我将自己与诗融为一体。我体会到了中华经典文化的情趣和神韵。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上一篇:宝宝睡前故事下一篇:实习医生格蕾Burke and Christ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