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作文评分标准

2024-05-16

申论作文评分标准(精选7篇)

篇1:申论作文评分标准

量分标准

一,准确、全面、简赅、有条理

要求 量分幅度

满分 好 中等 差

概括要点,准确全面 12 9-12 5-8 0-4

叙述言简意赅,概括性强,有条理 4 4 4 0-1

文面整洁,句子顺畅,字体端正,无错别字 2 根据要求,酌情给分

字数不超过150字 2 超字10%以上,酌情扣分

能概括出主要问题的,即可给分,只要求考者概括的意思相同或相似,不强求文字相同。

评分时,每缺一个主要问题扣4分;没有紧扣资料,概括欠准确扣4-5分;条理不清扣3-5分;字数每超过10字扣1分,累计扣分最多为3分。

二、针对性、可行性、逻辑性、具体性

要求 量分幅度

满分 好 中等 差

观点明确,内容具体,有针对性 10 7-10 4-6 0-3

方法措施适宜,有可行性 10 7-10 4-6 0-3

叙述逻辑性强,有条理 5 4-5 2-3 0-1

文面整洁,句子顺畅,字体端正,无错别字 3 根据要求,酌情给分

字数不超过350字 2 超字10%以上,酌情扣分

可分为四个条等级打分:

一等(26-30分)紧扣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对策建议具有针对性、具体性、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创见性,语言流畅,字体美观。二等(16-25分)能针对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具体性和可行性,语言通顺,字体端正。

三等(6-15分)对策建议缺乏针对性、具体性和可行性,语言基本通顺,字体清楚。

四等(0-5分)脱离主要问题,无对策、建议,语言不通顺,字体难以辨认。

三、标题、观点、论据、论证、结构、语句

基础等级分45分

要求 量分幅度

满分 好 中等 差

标题:深刻,简洁,明了 3 3 2 0-1

观点:鲜明,具体,新颖,深刻 5 4-5 2-3 0-1

论据:翔实、典型,有说服力 8 4-5 2-3 0-1

论证:阐述深刻,逻辑性强 16 11-16 6-11 0-5

结构:完整严谨,层次清楚 5 4-5 2-3 0-1

语句:句子通畅,词汇丰富 3 3 3 0-1

文面:整洁规范,字体端正,无错别字 3 根据要求,酌情给分 字数不超过120字 2 少字10%以上,酌情扣分

2.发展等级分5分

深刻透彻、联系实际、有见地

先按基础等级给分,然后在此基础上加或不加发展等级分。发展等级的三项,只要其中一项突出即可酌情加分。或:

引用论据可以是资料中的事例或数据,也可以超出本资料内容。可以分为五个等级打分:

一等:(45-50分)紧扣主要问题,观点鲜明,内容充实,分析透彻,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标题准确而醒目,字体美观;

二等(31-40分)能针对主要问题,观点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标题正确,字体端正; 三等(21-30分)基本能针对主要问题,观点基本明确,内容一般,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标题基本正确,字体清楚;

四等(11-20分)基本脱离主要问题,观点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欠缺,语病较多,标题不准确,字体不好辨认;

五等(0-10分)脱离主要问题,中心不明,观点不明,内容贫乏,结构混乱,语言不通畅,题不对文或无标题,字体难以辨认。文章无标题者一律在基础分上扣5分。

文章满1100字的不字数分;文章在1000-1090字之内的,在基础分上扣1-2分,字数在1000字以下(不含1000字)的,在基础分上扣3-4分。

审读材料一般为35分钟,两次阅读法。

第一遍阅读技巧:1速读

2、圈点画线,边注眉批。

3、把握材料中心句、理解材料中的重点词语、把握材料大意、分析材料的中心思想。第二遍阅读:精读

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标题 总论点

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对应的材料(是否围绕总论点;是否重复;是什么关系:并列、层进;哪个分论点对哪个材料)论证方法 论证结构 开头、结尾

各部分大体字数。结构:

一、开头:(150字左右)提出“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诚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 现状(资源、农村、腐败、就业、)引起关注 国家政策或领导人的讲话。

二、现状(400字左右)

三、原因及意义

四、措施(600字左右)

五、结尾(60字左右)概括问题

第一种:先概括存在问题(通常用先肯定成就,再指出问题的方式)。再指出问题引起了重视、或社会各界人们的反应,受到了关注。最后简写社会各界看法或采取了何种措施(一定要略写)。

第二种:先总的概括问题、现象、矛盾,再分述问题矛盾表现或原因(一方面„„另一方面„„)或问题反映出什么东西(„„),最后指出问题应引起我们的思考或有关部门的重视或是解决这个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制定对策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第三种:一个完整的答案主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总述句+分述句+道理句。总述句模式一般为‘这是一篇关于主语+事件1+事件2+事件3的新闻报道或调查报告或工作总结或讲话或案件。分述句一般有环节分析法、参与方分析法、类型分析法等、链式分析法。

第四种:上述材料反映了„„问题。问题产生„„影响。社会各界„„反应,虽然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对„„整治,但没有根本的扭转。如何标本兼治,从源头上杜绝这此问题的发生已成为了当务之急,值得深思。(上述材料反映了„„现象,现象反映了„„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制定措施

要综合治理,采取多管齐下战略

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鼓励新闻媒体报道违法企业,揭露其违法行为。

要制定和健全相关法律条例,尤其是针对新形式的„„立法(修订现行的法律行规,填补„„立法上的一些漏洞,使„„工作更加规范,让不法之徒无法律空子可钻)。加大执法力度,以法为标准,对„„进行严肃处理(对„„严惩不贷)[依靠法律的约束力使人们„„落到实际行动中] 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机制(逐步完善和健全„„机制,确保„„;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严肃查处„„当事人及有关责任人,对触及刑律,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严惩(对„„加大管理和处罚力度)

加大宣传,使人们普遍认识到„„重要性并付诸于实际行动(加强宣传,提高„„意识,增强„„观念,使人们明白(认识到)„„ 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提高„„能力

建设一支高素质、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队伍

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人想从源头上(从根本上)治理„„问题,防止„„恶化,纠正„„不正之风,必须„„,必须„„,必须„„

热点

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科学发展观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政府体制改革

政绩观

不良短信问题 诚信问题 荣辱观

个人所得税

腐败问题(商业贿赂)就业问题 安全事故问题 医改问题 教育问题

目前实施我国粮食安全目标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二是„„

随着客观情况变化,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滋生腐败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各高校也对考试作弊都制定了严厉的制裁措施,但是仍有个别学生,心存侥幸,设法作弊,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痛定思痛,我们应当寻找问题的根源:

其中最为令人不解的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十分分迅速的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理应十分迫切,但是为什么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却越来越不乐观,问题越来越严重呢?

引出措施:

针对以上原因我认为应当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治理腐败。

防治高校学术腐败是一项系统而持久的工程,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可见,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状况,我们应当从方面着手来解决作弊这一难题。面对着这些漏洞和隐患:一是„„。二是„„。。。

目前,我国要在实践中真正实现司法公正尚存许多困难与障碍。具体来说,改革应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

可见解决高校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多方面首手。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好好下一番苦功夫。

应当说,导致教育不公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而政策性导向和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是主要原因。

篇2:申论作文评分标准

为了防止有侵权的嫌疑,本人先注明:1.本人购买了人民出版社2009.11出版的《国家及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综合指导手册》,在里面看到了申论大作为的评分标准(下面的内容基本就是原书里的,如果有个别错误可能是本人打字错了)2.其他人在别处引用自己负担责任3.版主认为不妥的时候可以随时删除本贴。因为看了这个平分标准很受打击,觉得自己可能也就只能得10几分,希望有经验的朋友看看是真是假,给点建议。

原文内容大致如下:

最后一道大作文的评分标准基本如下:

答卷可分为五个等级。以满分40分为例:

一类文(31—40分):立意鲜明,中心明确,论证有理有据;文体特征明显,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合理,条理清楚,详略得当;首尾呼应,文脉畅通,段落划分恰当衔接紧凑,过渡自然,段落中心句明显;用词准确,句句间衔接自然,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表达方式运用恰当,无病句;书写规范、工整,格式正确,无错别字,标点正确,卷面整洁、美观。

二类文(21—30分):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首有尾,分段合理,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表达方式运用恰当,语言通顺,基本无病句;书写规范、工整,格式正确,基本无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卷面整洁。

三类文(11—20分):立意基本明晰,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语言基本通顺,表达方式基本恰当,有个别病句;结构合理,条理基本清楚;书写比较规范,格式基本正确,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少,卷面比较整洁。

四类文(6—10分):立意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语句欠通顺,表达方式不够恰当,语言不通顺;结构基本完整,条理不够清楚;字体潦草,错别字、标点错误多,格式不正确,卷面不整洁。

五类文(5分以下):立意不明确,认识有错误,内容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文体类型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段落规划有严重缺陷,杂乱无章,结构混乱;语句不通顺,表达方式不恰当,有多处病句;字体特别潦草,难以辩认,卷面涂抹较严重。

获得卷面加分的因素包括:字数恰到好处;字迹清楚、美观、大方;段落清晰,要点在每段的开头;卷面整洁,无勾画现象。

被扣分的因素主要包括:不足字数的,每少50个字扣1分;没拟题目的扣1分;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出现的不计);标点错误较多或书写模糊扣1分;字体端正、美观、卷面整洁的,加1分;反之,字迹潦草、卷面不洁的,扣1分。错别字、标点和卷面扣分累计不得超过3分。内容有严重政治问题的,要提交阅卷领导小组处理,可能成为0分作文。

篇3:关注“三大走向” 紧扣评分标准

一、命题三大走向

1.关注社会生活

近几年各地作文命题继续遵循了“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的原则,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并对其有所悟、有所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与归宿, 高考作文命题对社会生活的关注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课改的要求。某种程度上, 这也是对考生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的积累的检验。

2.崇尚理性思考

写作是思维的艺术, 文章是思维的结晶。写作是思维展开的过程, 文章是思维的载体与表现出。纵观几年来的高考作文, 可以发现, 高考作文在重视考查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 高度重视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考查,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智慧, 走向解放思想和创造创新, 这是对写作活动本质的肯定与回归。

3.呼唤人文个性

新课标指出:鼓励学生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这体现出我国作文教学从教师规定学生写作到学生自主写作的重大变革。

有人把高考作文说成“带着镣铐跳舞”。这是因为考场作文是有严格规矩约束的, 这个“规矩”就是《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对照评分标准, 结合命题趋势, 在写作中以下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二、提高审题能力

审题就是分析话题, 明确范围。针对学生写作中偏题, 甚至离题的现象, 首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要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审题错误, 是方向性错误, 也是致命性错误, 审题不慎, 满盘皆输。”其次要多做审题训练。再次要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仔细阅读, 分析试题中的每一句话、每个词, 包括写作中每一项内容, 确保无一遗漏, 在此基础上理解材料的整体性, 不能只抓枝节, 不及其余。

三、选择恰当角度

对照考纲, 它对“意” (文章中心) 的要求是明确的:一要正确, 能激发人们奋发向上;二要新颖, 能启发人之未见闻;三要深刻, 能接触并提示事物的本质。

考生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在明确话题范围后, 不善于选择恰当的思维角度。所以很有必要在考前进行思维训练。

1.定角度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 往往针对话题, 用提问的方式层层推进, 从而触及并揭示事物的本质, 挖出“深意”。如“诱惑和个人素质”这个话题, 思路也可以围绕问题来展开:“诱惑和个人素质”是什么关系? (要经受住诱惑就要提高个人素质) 要提高哪些素质? (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克制能力) 如何提高素质?这种思维方式尤其适合那些在考场上思路相对混乱的考生。

2.多角度思维

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问题, 这是思维素养高的表现, 而不是“认死理”、“一条道上走到黑”。如“毁树容易种树难”这个话题, 我们既可从“绿化祖国, 爱护树木”的角度立意, 也可以把“培养人才, 爱惜人才”作为文章中心, 然后两相比较, 择其优者。

3.反角度思维

反角度思维也称为逆向思维, 俗称“反弹琵琶”, 就是试着从已有的思维判断去作反面的思考, 这种思考往往会带来新的发现。宋代大文豪王安石, 是“反琵琶”的高手, 他的八十八字的《读孟尝君传》, 因为逆向思考分析, 使他的评价平中见奇、陈中出新, 闪射出智慧的火花, 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古奇文”。

4.类比联想思维

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 对相关生活现象进行思考、判断、评价, 并把这种判断、评价用语言表达出来。如以“做人讲诚信”为话题的作文, 有考生由做人讲诚信联想到为官、治国、经商、创业都要讲诚信, 由此判断:诚信是做人之本、治国、经商、创业都要讲诚信, 由此判断:诚信是做人之本、治国之本、治国之根、经商之要、创业之基, 意蕴深刻, 令人感动。又如:有人从“南郭先生”联想到当今某些官僚, “瞒”和“骗”的典型, 南郭先生最终落得个“逃之夭夭”和“贻笑天下”的下场, 对比当今某些官僚尸位素餐, 自以为是, 从而得出判断:南郭先生尚且有自知自明, 知道一走了之, 而这些官僚却无动于衷, “占着茅坑不拉屎”, 岂非南郭先生都不如, 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总之, 有必要在考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使他们的文章出“新”、出“彩”。

四、突出文体特征

高考作文“文体自选”意味着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 施展写作才能, 但并非以不讲究文体。2004年高考评分标准就非常重视文体要求, 考生一旦选定文体, 阅卷教师就用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和写法来评判作文。一要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特征, 千万不要写“四不象”的文章;二是掌握几种自己感兴趣的文体, 如:寓言、小说、日记等, 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写作个性。

五、设置文章亮点

亮点, 就是文章的精彩之处, 也就是得分点。它有赖于扎实的写作基本功, 主要包括新奇的材料、新巧的构思、跌宕的情节、瑰丽的想象、深邃的意境、美好的感情、精致的标题、精彩的凤头、诗化的结尾等等。

我认为, 只要摸清“走向”, 紧扣“标准”, 注意方法, 讲求效率, 就一定能够做好“考前作文总复习”这篇大文章, 高考作文也会得高分。

摘要:根据《高考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的要求, 结合笔者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 浅谈在高三时间紧, 任务重的情况下, 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循序渐进、有序有效地开展高三作文写作训练。旨在为高考作文写作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高考作文,命题三大走向,审题,角度,文章亮点

参考文献

[1]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篇4:解读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切合题意

2011年上海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明确将“切合题意”作为A类作文的要求,B类作文要求“符合题意”,C类作文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全国其他省市也都把“切合题意”作为中考作文的重要评判标准,而且都对“切合”和“符合”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

要做到切合题意,考生须正确筛选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如命题作文《黑板上的记忆》,许多考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过分关注修饰性成分“黑板上”,以致形成思维定式,好像这个命题一定要写关于学习的题材,结果导致千篇一律。实际上这里的“记忆”两字才是关键,“黑板”只不过是记忆的一种载体,而不是“记忆”本身;也就是说,作文题不应被解读为“关于黑板的记忆”,而应被解读为“黑板上留下的记忆”。“黑板”只是一种切入话题的由头,一旦切入进去,学生就可以放手写去,不必处处顾忌“黑板”,只要在内容上与“黑板”这个词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即可。

切合题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形式上的切合题意和内容上的切合题意。形式上的切合题意包括以下几种:

1.开门见山

开篇直接指向题目涵盖的内容。如萧红的《祖父和我》的开篇:“呼兰河这个小城镇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的时候,祖父快七十了。”

2.线索连贯

全文以题目中的中心词为写作的线索,串联起相关内容。如冯骥才的《花脸》,全文用关公的花脸作为串联相关材料的线索,把我热衷花脸、买了关公的花脸、买了花脸之后的相关活动内容和我对关公花脸的喜爱这些材料串联起来。

3.首尾呼应

作文结尾要呼应开篇。朱自清的《绿》可谓该样式的典范。题为“绿”,开篇作者写道:“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文章结尾,作者又写道:“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中考作文的篇幅在600字左右,以上三种形式足以保证作文在形式上切合题意。

作文在形式上做到了切合题意,就为内容上切合题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做到了形式上切合题意,就要看选材是否恰当,因为选材恰当其实是内容上切合题意的具体体现。

选材恰当

选材即选择作文素材。切合题意和选材恰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互相影响,共同决定了作文分数的高低。选材时考生应注意如下几点:

1.避免使用消极素材

中考作文要求展现学生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因此对消极素材的使用必须格外慎重,一般情况下要避免使用。

2.避免堆积素材

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写作特点,合理地选择一件或几件事情展开写作,几件事情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应当围绕同一个中心展开,注意详略得当。细节描写、修辞手法等的运用应当具有针对性,应当为表现主旨服务,不能为了描写而描写。

3.避免落入俗套

素材庸俗、陈旧是中考作文的大忌。比如,有的考生一写老师,就写老师每天备课到深夜,病了还坚持为学生上课;有同学病了,老师背着上医院,挂号、取药都花老师的钱,还安慰学生要安心养病,几天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师来到学生家,给病中的学生补课……诸如此类,千篇一律,不但让人大倒胃口,还给人胡编乱造、不切实际的感觉。还有的考生一写挫折与磨难,就写自己从小失去双亲,生活凄苦。这样的作文看多了,阅卷者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实生活中哪有这么多孤儿?为了作文得高分,也不能咒自己父母啊!这样的作文无论编造得情节多么离奇,结构多么巧妙,感想多么深刻,也获不了高分。而真正获取高分的必须是独辟蹊径、选材新颖的作文。

近几年,一些省市考话题作文、自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为考生的自由选材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有些考生有意避开从众从俗的材料,选别人想写又不敢写的材料,抒发别人想抒发又不敢抒发的感情,获得了很高的分数。例如,2000年海南省中考作文题目《我眼中的 》。写人的考生在横线上填上“老师”“同学”“父母”等,记事的考生在横线上填上“学校”“家庭”或社会上大事小情。有一名考生不落俗套,在横线上大胆地填上“爱情”两字,题目变成了《我眼中的爱情》。乍一看,真是惊世骇俗,令阅卷老师为之一振,迫不及待地看正文。这名考生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小时候看《睡美人》《白雪公主》等动画片,以为美丽的爱情属于王子和公主,自己只是傻傻地替他们担心、为他们高兴;第二,长大以后受爱情小说的影响,开始向往自己的爱情,内心又甜蜜又纠结;第三,再长大一些,看到邻居一对儿退休的老夫妻互敬互爱、相濡以沫,懂得了爱情是一种恒久的和谐美,懂得了早恋的无知,懂得了对恋情的自制和对前途的憧憬。一篇短短600字的作文,居然完整地描绘了少男少女对爱情的认识过程,而且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情调高雅,当然会得高分。

语言生动

一篇作文做到了切合题意和选材恰当,至少是B类作文,如果想进入A类,就要看语言是否生动了。

不少考生害怕写作文,觉得表达不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最后归结为自己词汇量不足,然而,下工夫背了很多成语,发现还是无从下笔,只好东拉西扯地凑字数。实际上,写好作文,关键不是词汇量的大小,小学生认识的字不多,也可以把一篇文章写得很精彩。不会自我表达,实际是缺少写作技巧。当然,丰富的课外阅读、对生活的感受力、对语言的敏感度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根本,但若想短期内改善作文面貌,使作文的语言生动起来,不妨突击掌握以下两个重要技巧。

1.善用比喻

俗话说:“语言不是蜜,却可以黏住读者。”形象地道出了语言的魅力之大。要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

请看一篇作文《让谅解走进心灵》中生动的比喻句:

谅解是二月里的春风,融化了心灵的冰封;谅解是一杯清茶,冲淡了痛苦的记忆;谅解是一剂良药,医治了心灵的创伤;谅解是东方鱼肚白,是击碎黑暗的第一缕阳光;谅解是干涸的大地渴望已久的甘甜的雨露;谅解是流过心田洗涤心灵的汩汩清泉。

谅解原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考生运用比喻手法,用大家都熟悉的春风、清茶、良药、曙光、雨露、清泉等6个事物以及它们的功能唤起同感,把抽象概念化为触手可及的事物,简洁而明确地表达了对谅解的理解,句型整齐,语意流畅,有一泻千里之感,很容易给阅卷者才华横溢的感觉。

善用比喻是考场作文得高分的一条捷径,但考生要注意,运用比喻,喻体一定要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即用熟悉的事物打比方,解释抽象的难懂的概念。比如写读书,写学习,写思想等,可用常见的、清晰的事物来比喻,如春风、明月、太阳、森林、良药、黄昏、曙光、小草、松柏、雨露、高山、清泉、鸿雁等。这样不仅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而且容易操作,只要复习时按类别积累一定的比喻句,考场上运用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调动五官

不少考生写记叙文时语言容易概念化,描写缺乏条理,很难给阅卷者留下深刻印象,得分往往偏低。怎么办呢?调动读者的五官感受是一条改善捷径,而且容易操作,能给作文增色不少。

调动五官就是从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五个角度入手,对写作对象进行描写,唤起读者的感官体验。例如,一位考生这样描写妈妈的一根头发:

我轻轻从妈妈衣襟上捏起一根头发,银白银白的(视觉),似乎还带着妈妈的体温(触觉),拿在手上有一些粗糙的感觉(触觉),放到鼻尖下有一股厨房的味道(嗅觉)。

通过这段逼真、细腻的描写,妈妈的形象跃然纸上,不仅个性鲜明,而且角度新颖。如果采用俗套的“妈妈又多了几根白头发”之类的写法,只能倒人胃口,也缺乏真实感,给人虚假的感觉。

再如,描写一个人上楼梯很艰难,写“他每次上楼梯都很艰难”是毫无价值的,根本留不住阅卷者的目光,因为他无从知道主人公上楼梯与别人上楼梯有什么不同、到底怎样艰难等具体情况。如果调动五官,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一位考生写道:

他上楼梯前,双手抓住扶手站稳后,伸开右手托住右腿放在台阶上,再托起左腿扶上台阶,上一级台阶,重复一次。每挪动一步,他都要咬紧牙关。

考生以旁观者的视角,描写了主人公一连串的触觉动作:“抓”“托”“放”“扶”“咬”,镜头感极强,虽然没有出现“艰难”二字,但读者似乎亲眼看到了这个人上楼梯艰难的情景,随着这五个动作暗暗使劲,替主人公捏着一把汗。虽然没有调动全部五官,只用了隐藏起来的视觉和凸显出来的触觉,但足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编辑:陈彤】

篇5:公务员考试申论评分标准

项目采分点分值用不超过250字的篇幅,概述给定资料提供的信息。(2

5分)1.2.3.4.5.6.7.每点5分,答对5条即为最高分25分。排列次序不分先后,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超过30字扣1分。

第二题评分公式:内容-字数-错别字=实得分

项目采分点分值分析划线现象的原因,不超过150字。(15分)1.2.3.4.每点5分,答对3条即为最高分15分。排列次序不分先后,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超过30字扣1分。

第三题评分公式:内容-字数-错别字=实得分

项目采分点分值给定资料探讨了关于A问题的几对矛盾问题,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归纳出这些矛盾。(20分)1.2.3.4.5.6.共6对矛盾,每条4分,答对5条即为最高分20分。排列次序不分先后,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超过30字扣1分。第四题评分公式:内容+形式+奖励-字数-错别字=实得分

要求假如你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公务员,请就上题中的某一对矛盾,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要求:观点鲜明,分析透彻,论述翔实,对策合理,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内容形式奖励扣分

一档:观点正确、鲜明,论述翔实,逻辑严谨,分析细致,对策合理且具有较强的可行性。(24~28分)

二档:观点正确、鲜明,论述翔实,逻辑严谨,分析合理,线索清晰,对策合理。(18~24分)

三档:观点鲜明,分析合理,有对策。(12~18分)

四档:没有选取所列主要矛盾或选取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矛盾或基本内容(论据)与所列矛盾主题关联性不强,或语句基本不通乃至不知所云。(3~12分)有题目且合乎规范(2分);结构合理(3分);语言通顺,无语病。(2分)观点和内容的创新,文采酌加1~3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字数1000字以内,每超过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少于800字,每超过50字,扣1分。

一、了解申论,掌握基本方法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付申论考试也应遵循此道,即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首先明了申论到底是什么,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

通过对申论考试变化发展的历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申论是针对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初期所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所采取的一种全新的考试方式。所谓“申论”,有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也就是对给定的事件、材料、问题、现象、事例进行分析和说明。申论主要是对应试者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也就是说,申论考试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应试者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为国家选拔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前面已经提到,申论考试不是写作考试,与一般的作文考试有相当大的区别。申论是体现公务员岗位的需求,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的性质的能力测验。国家公务员招考的针对性极强,一般是先有相关职位及职责要求,然后才进行公开招考。因此,它要求应试者必须具备处理所报考职位日常工作的能力。例如,国家保密局的一个职位要求是:“拟定修订有关法律法规,收集信息,工作调研等”;中共中央宣传部的一个职位的资格条件是:“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熟悉党的基本理论,有独立研究的能力和较强的文字能力”;由此可见,公务员录用的倾向性和申论考试的着力点之所在。申论考试实际上是某一部门和职位的公务员日常工作流程的一次演习,所不同的只是这次演习被高度浓缩在了一次考试中。

通过对历年申论试题的研究,我们发现申论考试的基本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概括主要内容,二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三是论证方案,四是分析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在前面有具体的阐释,不再赘述。

二、掌握热点理论,关注社会热点

前面已经反复强调,申论是针对特定事实,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文体。对特定事实和实际对策的熟悉程度决定着申论文章的成功与否。其中的“特定事实”无非就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热点现象和问题,其应对方案无非就是各类媒体在现实生活所竞相报道的内容。因此,如果我们能在平常的生活中注意积累,准确地理解和领会热点理论,并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对于准备申论考试来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培养对热点问题的敏感性,尤其是对热点问题的现状、根源和应对措施保持足够的敏感。

那么在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中,哪些才是热点理论和热点问题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第四回进行详细地介绍。

三、必备的参考资料

要准备热点理论和热点问题,就必须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下面向各位推荐几种:

1.《半月谈》是参加申论考试的必备资料。《半月谈》是新华社主办的一份理论刊物,紧贴热点理论和热点问题,便于携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备考申论。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每期《半月谈》开篇文章“半月评论”大都是很好的申论范文,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模仿价值。我们建议各位到《半月谈》编辑部购买今年来所有杂志,或登陆新华网的半月谈频道进行浏览。

2.《理论热点面对面》是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通俗理论读物,也是非常好的备考资料,每年九、十月份出版发行。《理论热点面对面》在内容上,不仅针对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理论热点和难点问题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解答,还直面房价、医疗、教育等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且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在形式上,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该书是精心选题、精心撰写、精心设计、精心编排的高质量理论读物,说理透彻,可读性强,是准备申论考试的重要辅助材料。

3.中国政务信息网()、新华网、人民网为我们了解和分析热点问题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其中,中国政务信息网关于热点问题在党报党刊上出现频率的统计,对于我们判断哪些是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建议各位在感兴趣的情况浏览该网站。

4.近几年来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十六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战略思想,成为新世纪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建议各位对十六届五中全会公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十六届六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要决定》、十七大报告等党和政府的文件报告进行一定的了解,以从根本上对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有所认知。2008年国考申论考查的主题就是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十七大报告的亮点之一。

5.报纸资料:《光明日报》,《人民日报》。

除此之外,如果条件允许,在考前每天要坚持观看《新闻联播》,收听“中国之声”(FM106.1)。如果有时间、有精力可以广泛涉猎更多的热点问题。

四、培养语感

申论文章作为官样文章,有其特定的文体特征、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尤其是理工科背景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在短时间内把握申论文章的结构比较容易,但要在短时间内掌握申论的写作规范则有一定难度,而最大的困难就在于规范的语言表达上。因此,我们建议要像学习英语一样学习申论语言,通过熟读、甚至背诵“半月评论”等申论写作范文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五、勤于动手

正如我们在序言故事中所讲的,勤奋是突破申论考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备考中,一定要注意多加练习。

对于近五年来的真题要结合我们在后面讲到的技巧进行精读、精做。因为真题是命题专家的呕心之作,设计严密,命题规范,材料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尽管不可能再次遇到,但是真题对于归纳和总结解题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真题一定要精做,所谓的精做就是要按照考试的要求把题目的答案写出来,而不是只动脑不动手,那样做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对于各类辅导资料提供的模拟题,我们认为没有必要每套都要进行精做,因为模拟题最大的功能就是熟悉热点问题。

篇6:申论作文评分标准

题目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概括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几种主要争议。(15分)要求:简洁,准确,200字以内。

采分点:共8个,除第4为3分,其它均为2分,合计15分。评分公式:采分点-字数-错别字=实得分

1、政府是否过低评估其煤矿资产和补偿。(2分)

2、山西煤炭资源重组后,是否保证全国煤炭供应。(2分)

3、是否会出现“拉郎配”、“国进民退”等问题。(2分)

4、法律层面需要商榷。(3分)

5、操作中是否按照经济规律办事。(2分)

6、是否能建立起双方认可的准入和退出机制。(2分)

7、补偿方面是否能做到充分、合理、及时。(2分)

8、是否存在政府过多,过度干预经济的问题。(2分)(见文中批注11/12/13/18/19/20/21/22)

题目

二、“给定资料7”提到,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是场大进小退、优进劣退的改革,请结合资料内容,谈谈这一观点得出的主要依据。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具有针对性。300字以内。

结构分:总-分结构或总-分-总结构(5分)采分点:共10个,每个1.5分合计15分

评分公式:结构分+采分点-字数-错别字=实得分

为什么说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是场大进小退、优进劣退的改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这次整合的目的、政策和效果三个方面来看:(总)

一、从这次整合的目的上看:

1、为改变山西煤炭企业多、小、散、乱的格局现状。(1.5分)

2、为提高资源回收率。(1.5分)

3、为减少矿难发生。(1.5分)

4、为整顿开采秩序,防治腐败。(1.5分)

二、从这次整合的政策上看:

1、要压减现有煤矿60%以上的规模。(1.5分)

2、要拥有先进开采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优势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作为山西煤炭资源大整合的主力军。(1.5分)

3、要借助煤炭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改造,在煤炭生产领域重点抓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煤炭回采率。(1.5分)

三、从这次整合的效果上看:

1、一是煤炭产量逐月逐季增长。(1.5分)

2、二是在需求减少的情况下,煤炭行业经济效益保持稳定,对财政的贡献率继续提高;(1.5分)

3、三是煤矿安全生产形式趋稳趋好。(1.5分)

因此我们说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是场大进小退、优进劣退的改革

第三题、结合“给定资料10东梁煤矿被低价转让”这一事例,指出煤炭资源整合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25分)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楚,具有针对性。300字以内。

结构分:总-分结构或总-分-总结构(15分)采分点:共5个,每个2分合计10分

评分公式:结构分+采分点-字数-错别字=实得分

从东梁煤矿被低价转让这一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训应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上看:(总)

一、宏观上看,我们得到的教训是:

1、不按市场规律办事是不行的。(2分)

2、在煤矿权属、企业性质存在争议的情况下进行改制转让“确有不妥”。(2分)

二、微观上看,我们得到的教训是:

1、应由专业机构进行评估。(2分)

2、要区分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2分)

3、要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要在阳光下操作。(2分)

第四题、围绕“给定资料2”提到的“朔州途径”,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2.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逻辑严谨,表达流畅; 可选论点:

1、《资源整合利国利民》

2、《不是国进民退而是大进小退》

注:

3、为贯彻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本次试题要求力戒观点假、大、空的现象。

4、要明确反对目前社会培训机构提出的“申论就要小题大做”的观点,反对不切实际的拔高论点。使申论文章真正的做到“申而论之”,而不是“申而论它”。

评分标准:

一、要求

一档:观点正确、鲜明,论述翔实,逻辑严谨,分析细致,对策合理且具有较强的可行性。(24-28 分)二档:观点正确、鲜明,论述翔实,逻辑严谨,分析合理,线索清晰,对策合理。(18-24 分)三档:观点鲜明,分析合理,有对策。(12-18分)

四档:没有选取所列主要矛盾或选取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矛盾或基本内容(论据)与所列矛盾主题关联性不强,或语句基本不通乃至不知所云。(3-12 分)

二、形式

有题目且合乎规范(2 分);结构合理(3 分);语言通顺,无语病(2 分)

三、奖励

观点和内容的创新,文采酌加1-3 分。

四、扣分

篇7:申论评分细则

1.一般而言,如果以20分为满分,概括材料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的评分标准大体如下: 概括材料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的评分参考标准

要求量分幅度

满分好中等差

概括要点准确全面1313~99~66~0

叙述言简意赅,概括性强,有条理44~322~0

文面整洁,句子顺畅,标点准确,字迹工整,无错别字2根据要求,酌情给分 字数为150字左右1超字或少字10%以上,酌情扣分

2.一般而言,申论考试提出对策的分值在35分左右,这其中主要的量分标准大致如下: 提出对策的评分参考标准

要 求量分幅度

满分好中等差

观点明确,内容具体,有针对性1212~87~44~0

方法措施适宜,有可行性1212~87~44~0

叙述逻辑性强,有条理性4432~0

结构完整,有层次性4432~0

文面整洁,句子顺畅,标点准确,词汇丰富,字迹端正,无错别字2根据要求,酌情给分

字数为350字左右1超字或少字10%以上,酌情扣分

3.申论的文章部分占了申论考试的主要分值(45分左右),所以对于此部分的评分标准要全面把握。

申论文章部分的评分标准

要 求量分幅度

满分好中等差

标题:立意深刻,集中凝练,简洁明了33~22~11~0

观点:鲜明,具体,新颖,深刻55~44~22~0

论据:翔实,典型,有针对性,说服力强88~66~33~0

论证:深刻,逻辑性强1616~1212~66~0

结构:严谨,层次清晰66~44~22~0

语句:通畅,词汇丰富33~22~11~0

文面:整洁,字迹端正,无错别字,标点准确2根据要求,酌情给分

上一篇:血库系统说明书下一篇:充满乐趣的英文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