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西南大学2012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2024-05-03

关于对西南大学2012届优秀毕业研究生(精选11篇)

篇1:关于对西南大学2012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关于对西南大学2012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推荐名单进行公示的通知

各培养单位、全体研究生:

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评选表彰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优秀大学毕业生和优秀毕业研究生的通知》(渝教学〔2012〕5号)和《西南大学研究生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评选办法(试行)》文件精神,经培养单位公示、推荐,学校审核,现对我校2012届优秀毕业研究生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12年4月9日至4月12日,如有异议,请于2012年4月12日17:30前反馈到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须实名据实反映。

联系人:曾老师 电话:68254779 杨老师 电话:68253762 电子邮箱:xbzmm@swu.edu.cn

附件:西南大学2012届优秀毕业研究生公示名单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二〇一二年四月九日

西南大学2012届优秀毕业研究生公示名单

马克思主义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共39人)

孟献丽(博士)崔 健(博士)习蓉晖(博士)高 峰 魏江慧 李年鑫 刘 倩 郭玉婷 严春蓉 卢 鹏 张苗苗 杜和军 何 明 冯 雪 腾永直 姜桂飞 姜 丽 殷昱伟 司树鹏 崔晓芳

张小发

经济管理学院(共34人)

黄庆华(博士)王乐 钟杨 田丽 易乐庆 耿辉霞 干婷 穆晓雪 曹晶晶 刘杰 高扬志 张朝雷 杨军 李雪 游舒画 陈博 温淑贤

麻晓霞

法学院(共19人)

阿依加玛丽.吐逊 董昊灵

韩井峰

张存建(博士)贾义文 刘 琼 喻春花 徐 驰 赵铁链 滕贞贞

龚晓红 王梦娇 聂芮子 苏振媛 王柯 程正敏

杨 轩

贾 真(博士)姚元军 李贵兵 黄远卓 刘海涛 周玉杰

李盼盼 陈璐 李小清 范婷兰 许利平

鄢椤峦

王若宇(博士)郑小波 廖 嘉 刘 钰 孙红艳 滕贞贞

张国栋 吴占辉 申锦鹏 郭廷然 李红霖

宋昊明

欧阳铭怡 刘健良 黄黎明 向春宇 张慧楠

薛 飞 陈星月

唐 巍 魏晓伟

熊正妩 唐雪瑜

高仁波 刘 洋

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共15人)

唐小晴 谭 霞 段文杰 金 菁 王露薇 吴芳芳 贾凤翔 韩 锋

凌 云

教育学部(共94人)

郭平(博士)李红恩(博士)田腾飞(博士)杨公安(博士)张凌洋(博士)马金晶(博士)李本友(博士)刘筱(博士)蒋菠(博士)李本东(博士)尹建锋(博士)许楠(博士)黎聚才 陈玥 郭小华 任娟 王芳 张伟 杨登苗 谢德新 彭茂辉 邵琪 崔璨 顾静 王伯宝 孙宏愿 王开香 张媛媛 贺菲 唐荷花 王辉 张冬梅 姜风华 邓廷云 唐桂英 段飞艳 杨明 任登峰

孙卫

虞 涛 秦 雯

张翔(博士)谭菲(博士)王海莹(博士)赵琳 汪娟 赵国金 安远 刘燕红 粟怡 黄海燕 包舒畅 丁淑婧 林萍

刘 昊 潘文敏

梁成艾(博士)伍叶琴(博士)王芳芳(博士)李思楠 毋靖雨 曾亮 李洁 靖东阁 陶根苗 豆小文 张涛 姚平罗琴

管 宇 康 阳

刘伟(博士)

吴文(博士)胡白云(博士)李如 张艳玲 孙青青 张峰 卜威 乔洋 范敬飞 曾海萍 邱倩 李宁宁

高晓然 宋晓林 李江 江萍萍 翁飞燕 吴永超

邱少旭 周柯 杨浩强

杨迎霞 马成 雷素娟

母松灵 杨可

智德慧 陈晶晶

心理学部(共40人)

孔繁昌(博士)何蔚祺(博士)张烨(博士)张妍(博士)罗俊龙(博士)郑丽军(博士)李鹏(博士)杨文静 贠煦燕 汪宇 张栎文 朱海雪 叶攀琴 王琦 李杰 刘景霞 张猛 刘培朵

体育学院(共15人)么广会 王雷涛 许晶金 赵超超 易东平周维臻

文学院(共42人)

李文(博士)张建(博士)董晓霞 钟诗华 胡方畅 罗红 陆正取 江雪 杜镝 余旭

蔡雪丽 王建峰 郭婧 王慧 刘雷 吕杰妤

李海璇 苏涛 牟柳

赵天一(博士)朱文华 顾玉武 刘雪苗 朱以竹

罗笠铢 路晖 敖玲敏 雷鹏 胡中华 李海江

曹建升 宋鹏

赵晟兰 雷国宏 吴玮 韩笑 王晓声

邬鑫 田燕 蔡頠 马建苓 魏晓燕

井明涛 吴景程

白佳佳 赵芬 罗成雁 陈旺 孟义国

伍思翰 张翠翠 马惠君 冉红琼 张绍君

王珍珍 张波

王婷婷 汪永华 肖智才 李娟 赵虎

俄英别力克 孙东平李函柯 黄楠竹 张夏凡

李宁

外国语学院(共33人)

时亚辉 王爽 田力羽 沈婷 朱禹丞 罗载兵 赵静宜 倪小山 吴建映 赵孝谦 邹理 李春凤 万普 韩守玉 马洁 范玉宁 刘海鸥

王静

新闻传媒学院(共13人)

陈寅 胡雯 罗兰 熊瑞 丁达 肖春芳 蒲子涵

音乐学院(共6人)

纪倩 李静

杨稀雯

美术学院(共9人)

姚灏娟 袁荷 经刚 王林 冯镨敬

黄子棉

孔杰 丁钟 白雪

付优

钱春云 贺黎明 胡艳秋 蒲璞 于娟 张丹丹 王明远 马运馨 段春涛 邱丰

杜娟 王侃 李梁 冉婧

何玉

吴丹

冯国飞 张怀玲

李园媛 赵纯亚

安毅 李成文 杜志华 马庆旎 吴楚

皇甫亮 王鹏

李艳芳

耿德法

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共16人)

陈季君(博士)张勇(博士)钱璐 薛婧 江成志 李菁叶 李鹏 严丽 黄妍 赵伟 田勇 郝小玮

范梦

李军

数学与统计学院(共17人)

章勤琼(博士)曾春娜(博士)李金宝(博士)曾伟伟 魏杰 杨波 肖涵敏 郭筱 魏美春 郭春丽 湛小均 王霞

王艳辉

周乐

肖芳芳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共9人)姬娟霞 曹 璐 张巧明

傅 俊 陈 红 肖 影 周婷婷

王俊民

化学化工学院(共28人)

黄静(博士)王健(博士)解晓华(博士)廖玉红 钟华安 马俊 牛欢 王勤隆 王慧 张鹰 薛文婷 徐肖 李师 殷鹏飞 李华春 甘晓娟 韩勇 邓理丹 龚会平易文姣 贾紫永 陈海燕

何江洪

张海霞

生命科学学院(共20人)

张春平(博士)龙泉鑫(博士)李 斌(博士)周培富(博士)贺 凯

岳爱 苏永霞

王超 洪雪娇

胡小方

郝魏芳 冷兴琼 李阳 于洁

唐元会

王倩倩 熊 力 袁 丽 王晓珍 陈 恬 滕铁山 邓 玉 温 泉 李 凯 黄 静 李朝政 何 泽

地理科学学院(共27人)

林明珠(博士)肖琼(博士)王磊 尚勇敏 施俊庄 尹春晶 尹娟 张佰林 张瑜 卢徳彬 杨雯婷 王巨 熊波 杨雷 伍坤宇 戴国富 刘文 王刚 韩晓丽 陈昀暄 彭景涛 李晓庆

王利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1人)

李杰

资源环境学院(共25人)

郭鹏涛(博士)江韬(博士)朱金山(博士)张宇亭 刘美玉 王娟 王洋清 李川 郭甜 徐小军 王琦 李让恩 吴艳 宋丽 张馨蔚 杨葳 彭娟 余泺 张叶生 陈琛 肖琳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共20人)

吴松 郭士会 杨亚玲 周欢 张清辰

魏 晋 黄小铭

邱述兰 曹新光 宋江 袁波

陆清萍 王树芹 张宇燕 田伟

李坤仑

杨宁 冯静 王赛 严姣 李杨 岳佳丽 王小娟 甘露

工程技术学院(共5人)

袁志德 邱振宇

王泽京

生物技术学院(共2人)

伍春 周婵

食品科学学院(共21人)

邹忠义(博士)刘学 彭见林 张敏 高瑞萍 陆红佳 唐偲雨 王俏 张淑蓉 朱学坤 李云成

蒋丽

园艺园林学院(共29人)

韩国辉(博士)马婧(博士)郭冬琴(博士)杨明 冯辉 常青华 梁朋 王向东 李晔 陈仁玉 叶娇 姚珍珍 孙晓荣 赵永安

王丽

朱明强 林光梅

曾庆欣

令博 陈海桂 刘丽丹

韦静宜(博士)刘斌 蒋学宽 刘冰霜 邓菊庆

严阿仁 张瑜 李学孺 明洁

王静娜

宋会歌 曹妍 李慧勤 杨佳艺 向晨茜 洪旻禛

舒玉芳 余琼 刘颖 徐海燕 韦献果 方琼 李巧珍 王燕平王军政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共13人)

阎星颖(博士)曲存民(博士)覃鸿妮(博士)王峰 田晓庆 魏丽娟 魏大勇 张贺翠 谢景梅

植物保护学院(共8人)

魏丹丹(博士)万宣伍(博士)涂锡茂 王振国 柏自琴 阮涛

动物科技学院(共15人)

武焕阳 付长慧 张静 周伟 张崇英 李荷丽 徐茂森 肖雯 唐华 全瑞兰

苏展

药学院 中医药学院(共11人)

王琴(博士)原欢欢 薛莉君 邓亚飞 王磊 李涛

肖璐

颜小丽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共12人)

袁春燕(博士)史利平(博士)王冬敏(博士)张宏(博士)张建欣 张兰兰

刘学

王辉

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共11人)

安泽山 李丽

张国娜

张翠平李晓丽

刘家兰 李翠芳

谭莉(博士)史玉丁

孟玉山 李美荣

武改霞

曾凡熙 胥清芳

王丽英

邱莉芳 洪亚丽

周祖亮(博士)毛志刚(博士)郭洪义 黄艳萍 张春凤 王玉洁

王翌

郑长丽

中国新诗研究所(共8人)

林少雄 李胜勇 王瑞媛 赵子寒 饶希玲 李春红

生物技术中心(共3人)

何晓瑛 刘莉吉

任小东

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共14人)

林立鹏(博士)张春冬(博士)谭祥(博士)党晓群(博士)耿莉娜(博士)张利平王长春 陈璐诗 刘立会 邓远洪

国际学院(共5人)

陶会 吴桐

麻小洁

朱茜

纺织服装学院(共1人)

钟玲

杨帆 王粲

蒋睿

高颂(博士)胡永刚

范媛媛

刘曦蔚

姜瑞莹

黄为(博士)龙定沛

篇2:关于对西南大学2012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秀毕业研究生的通知

各培养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总结毕业生中的典型事迹,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激励作用,促进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和发展,提升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能力,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报送2018年普通高等教育优秀大学毕业生和优秀毕业研究生推荐名单及相关材料的通知》(渝教办函﹝2018﹞57号)和《西南大学研究生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办法》(西校﹝2017﹞506号)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现将评选推荐2018届优秀毕业研究生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选推荐范围

根据研究生培养要求,在2018年7月能按期毕业的2015级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和2016级两年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评选推荐类别及名额

1.西南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评选比例不超过本单位当年应届毕业研究生人数的20%,宁缺毋滥,具体名额详见附件1。

2.重庆市优秀毕业研究生:各培养单位在推选的校级优秀毕业生基础上,严格按照重庆市优秀毕业研究生评选条件,推荐1名候选人参评重庆市优秀毕业研究生,学校复审遴选后报送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参与评选。

三、西南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推荐评选条件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各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学习勤奋努力,成绩优良,课程(含公共课、选修课)无重修。学综合考评至少一次排名前30%。学术型毕业研究生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研究生不作硬性要求)。毕业论文水平较高。

3、除学业奖学金外,至少获得过一项校级及以上其他奖学金,至少获得过一次校级及以上研究生荣誉称号。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工作、科技创新等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身心健康。

5、遵守国家就业政策及相关规定,认真履行就业协议。

6、同等条件下,到西部、基层等条件艰苦的地方和行业就业的毕业生优先考虑。

四、重庆市优秀毕业研究生候选人推荐条件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模范遵守和执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的校规校纪,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处分。

2.学习勤奋,成绩优良,各科(含考试、考查科目)均无补考(实行学分制的,无重修课程);在校期间至少获得两次校级及以上奖学金,至少一次获得校级及以上“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水平较高。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课外学术科技等活动,并获得相关奖励;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且身心健康。

4.获得校级优秀毕业研究生荣誉称号。

5.到西部、基层等条件艰苦的地方或行业就业的毕业生优先考虑。

五、评选程序及时间安排

1、由各培养单位通知、组织毕业研究生在研究生工作部网页上下载并填写《西南大学2018届优秀毕业研究生申请表》(附件2),向所在培养单位提出申请。

2、各培养单位严格按照评选推荐条件及名额,评选出西南大学2018届优秀毕业研究生,并在此基础上推荐重庆市优秀毕业研究生候选人。

3、各培养单位将评选推荐的西南大学2018届优秀毕业研究生名单和重庆市优秀毕业研究生候选人名单公示3天,经公示无误后,填写《西南大学2018届优秀毕业研究生名单汇总表》,并于2018年3月 30日上午11点前将《西南大学2018届优秀毕业研究生名单汇总表》、《西南大学2018届优秀毕业研究生申请表》、《重庆市普通高等教育优秀毕业研究生评选推荐表》(一式两份)纸质文档及电子文档报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奖助实践科(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大楼114办公室)杨维加老师处。逾期未报者按自动放弃处理。

六、工作要求

1、评选优秀毕业研究生是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培养单位在评选推荐工作中,务必坚持标准和程序,严格审核、严格把关,坚决杜绝评选、推荐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切实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2、各培养单位必须严格审核所推荐研究生的获奖证书、聘书、发表文章等相关证明材料并留存复印件,以备抽查。

3、要加强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毕业生中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其对学风校风的促进作用和对在校大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

联系人:杨维加 联系电话:68253762 电子邮箱:swl@swu.edu.cn 附件:

1、各培养单位评选推荐2018届优秀毕业研究生名额表

2、西南大学2018届优秀毕业研究生申请表

3、西南大学2018届优秀毕业研究生推荐名单汇总表

4、重庆市2018届普通高等教育优秀毕业研究生评选推荐表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篇3:关于对西南大学2012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1.1 2012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概况

广东工业大学校2012届参加就业研究生共829人, 比上年 (751人) 增加约10%。其中博士9人, 硕士820人;工学688人 (含7名博士) , 占83%;理学34人, 占4%;管理学68人 (含2名博士) , 占8%;设计学39人, 占5%。

截止2012年12月, 总体就业率为99.03% (其中博士为100%) , 比上年同期 (96.67%) 提高近3个百分点。其中工学为99.13%, 理学为94.12%, 管理学为100%, 设计学为100%。61个专业中, 54个专业100%就业率。

截止2012年9月1日, 2012届广东省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90.09%, 我校为96.86%, 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2 2012届毕业研究生就业薪酬情况

经统计, 我校2012届毕业生平均薪酬约为5397元/月, 略高于上年5299元/月, 增长约1.85%。其中工学的平均薪酬约为5449元/月, 理学的平均薪酬为4897元/月, 管理学为5086元/月, 设计学为5377元/月。

平均薪酬最高的五个专业分别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精密仪器及机械、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均在7000元/月以上。

2012届毕业研究生薪酬6000元/月以上的约占41%, 最高薪酬约为11000元/月。薪酬3000元以下的占2.53%, 3000~4000元的占10.49%, 4000~5000元的占23.26%, 5000~6000元的占22.38%, 6000~7000元的占20.99%, 7000~8000元的占12.64%, 8000元以上的占7.71%。

分地区统计结果表明, 广东省内就业毕业生平均薪酬略高于省外就业毕业生2.3%, 省内约为5418元/月, 省外约为5298元/月。

1.3 2 0 1 2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地区分布情况

以821名已就业的毕业研究生作为统计对象:广东省生源占28.52%, 省外生源占71.48%;而广东省就业占80.27%, 省外就业占19.73%。

广东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 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惠州、中山等珠三角城市占了92.86%, 其中广州占57.06%, 深圳占20.03%, 珠海占5.92%, 佛山占4.70%, 东莞占2.12%, 惠州占1.97%, 中山占1.06%, 其他占7.14%。

广东省外就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江西三个周边省份, 占了省外就业毕业生数的43.21%。广东省外就业的毕业生中湖南的占21.60%, 湖北的占12.35%, 江西的占9.26%, 河南的占7.41%, 山东的占6.17%, 安徽的占5.56%, 江苏的占5.56%, 浙江的占4.32%, 其他的占27.78%

1.4 2012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单位类型

以821名已就业的毕业研究生作为统计对象:614名在企业单位就业, 占74.79%;150名在事业单位就业, 占18.27%;21名在机关、部队、党群及政法系统就业, 占2.56%;36名为升学、出国、自主创业等其他类型, 占4.38%。

1.5 2 0 1 2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单位所属行业分析

2012届毕业研究生就业行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 (占42.46%)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占11.66%) , 教育 (占9.89%)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占8.49%) , 建筑业 (占4.44%)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含党机关、国家机构) (占4.31%) , 电力、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 (占3.80%) , 金融业 (占3.68%) 等。

在制造业就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制造业 (占82.09%) 、石油化工制造业 (占8.36%) 、食品药品制造业 (占3.28%) 等领域。

2 2012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小结

我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近年来就业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就业质量较高。就业单位多为大中型企业、各类院校、科研设计单位;就业类型多为高层次技术人员, 77%的毕业研究生使用意图为:科研设计;就业区域多集中在大中城市, 珠三角就业毕业生占74.54%;就业平均薪酬逐年升高。

近四年来我校研究生省内就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 6.6 0%、8 3.1 0%、7 8.9 3%、80.27%, 呈省内向省外转移的趋势;在广东省范围内珠三角就业的占省内就业比例为78.64%、86.12%、89.29%、91.81%, 呈向珠三角集中的态势。

近四年研究生到各类高校就业的比例分别为:23.80%、16.00%、9.89%、8.04%, 呈下降趋势;而到企业就业的比例为:59.80%、66.40%、75.63%、74.79%, 呈总体上升趋势。随着广东经济的转型升级, 企业对高素质研究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给毕业研究生创造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

3 研究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 毕业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失, 毕业生们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意识薄弱, 在择业过程中判断存在偏差。

(2) 研究生就业工作在研究生培养部门, 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身兼数职, 尤其是5、6月份就业高峰期, 同时也是研究生招生阶段, 没有过多的时间和人力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无法满足毕业生的需要。

(3) 研究生创业教育仍停留在较低层次。缺乏对创业教育系统、科学的研究, 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

(4) 就业对招生、教学的反馈作用缺失。尽管我校各学科毕业生均能就业, 但不同学科毕业生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差距较大, 甚至有学科毕业研究生在专业领域内难就业。

4 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就业工作对策和建议

继续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强化队伍培训, 不断提高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重视毕业生的个性心理, 争取给学生进行职业适应性测评, 帮助其开展职业规划,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培养职业能力, 减少择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提高就业的成功率。做好困难毕业生群体帮扶工作。制订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计划, 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是研究生就业工作的薄弱环节。研究生作为高学历的专业人才, 在科技型创业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我们作为研究生就业工作负责人, 应该加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

发挥工科优势, 依托产学研合作拓宽研究生就业渠道。充分依托省级、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利用各类产学研合作关系, 借助导师的力量, 积极开展“校地对接、校企合作”项目, 搭建我校为地方企业单位在人才培养、人才对接、人才输送等方面合作的平台, 加强创业培训, 拓宽就业和创业渠道, 提高就业质量。

促进就业工作改革。做好就业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 强化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促进作用, 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专业设置、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及开展招生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同时, 建立就业与招生、培养的联动机制。完善“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与高等学校的事业发展、规模扩大适度挂钩, 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与高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确定适度挂钩, 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与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估适度挂钩”的三个适度挂钩机制, 把就业状况作为招生计划制定、质量评估、经费投入、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调整、班子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研究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每年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 研究生的就业率均低于本专科生。但在广东经济转型升级时期工科类人才持续走俏, 研发型工科技术性人才就业仍呈现良好态势, 就业形势乐观。现以广东工业大学2012届毕业研究生为例, 对其研究生就业现状进行调研分析, 发现优势, 找出问题, 保持并不断提高工科研究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工科院校,研究生就业,现状调研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杜玉波, 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2013.

篇4:关于对西南大学2012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现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在大学期间做兼职,想要以此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但有些高校学生过度重视兼职而忽视了学业,因小失大。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兼职情况的调查,分析他们兼职的相关信息,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兼职观念,同时对学校、社会等方面提供相关的对策,借此引导大学生正确的选择和看待兼职。帮助大学生能够从兼职中获益,以此来更好的适应未来工作及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兼职动因;兼职利弊;相关对策

1.引言

在大学期间进行兼职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做兼职可以培养自身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可以为家里减轻负担,但随着兼职活动的普遍增多,大学课堂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了一些负面现象,比如旷课,迟到。兼职使很多高校学生顾此失彼,轻视了学业而过度的关注兼职。所以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对待兼职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据不完全统计,在高校大学生中,75%以上的学生有参加过兼职活动,其中63.96%的人认为兼职非常重要,97.2%的人有想过要进行兼职,其中60.06%的人都做过兼职[3]。由此看来,高校学生们对兼职都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体验。

本文试图通过大学生进行兼职状况的分析,探讨高校学生进行兼职的原因,研究兼职对其毕业后的影响,对大学生进行兼职中产生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为高校学生进行兼职提供建设性意见。

2、大学生进行兼职的现状

为了了解目前大学生们进行兼职的现状,我特此做了问卷调查,调查有关高校同学兼职的有关情况。关于高校学生目前进行兼职的种类,调查结果如下:

结果显示:服务员,传单派发,促销,家教及校内的勤工助学等兼职是学生们大多在进行的兼职,少数学生在进行翻译等其他兼职。

关于高校学生进行兼职与本专业的对口程度:

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59.3%)选择了与本专业不相关的兼职,仅有小部分人选择了与本专业有一定关联的兼职。

3、大學生进行兼职的原因

有关于高校学生兼职的原因,调查结果如下:

由此可见,大学生进行兼职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经济条件的影响

许多高校学生希望在学校的生活中尽量能够做到资金独立,同时,他们也希望自己在学校中的生活质量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不是仅仅依靠父母的生活费。他们中的大多数同时也希望可以从物质上的独立来获得精神的满足。

2、校园生活的影响

相对于小初高中来说,高等学府的生活意味着自由,高校学生的时间自由,很多事情拥有的很大的自主权。课程的减少,更是给大学生们进行兼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各高校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使大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同时也可以了解到更多人的想法。而且在大学中,随着学生们进行兼职越来越普遍现象的发生,导致了很多同学“跟风”进行兼职。

3、兼职信息渠道的多样化

随着网络的不断进步,兼职的信息渠道也变得多样化。兼职的招聘信息不仅仅只是放到纸质物品上,更多的是发布到网络上,随着各种各样兼职网络平台的产生和发展壮大,例如58同城,智联招聘这些网站,大学生获取兼职信息变得格外便利,同样,也为各大高校同学进行兼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4、当代学生的自我意识

当代大学生,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90后,他们生活在网络时代,对新事物接触的多,理解的快,勇于尝试新鲜事物。所以,这造就了他们更加的与时俱进的态度,当做兼职这项活动刚刚产生,就有大批的学生尝试了这项活动。

5、当今时代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物价水平飞速上升、高校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大学生生活和就业的压力也在日渐上升、许多企业录取人员时中也关注社会实践这种情况的发生。许多学生面临着刚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的现状。而面对目前的情形,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并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情况下缓解了就业的压力,但还是无法改变大多数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发生。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数量日渐上升,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人数达338万人;2006年~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人数依次为413万人、495万人、559万人、611万人、631万人[6]。在这种情形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比往年增加了许多。所以许多大学生决定在大学期间找一份兼职。既可以贴补生活,又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4、兼职对毕业后进行就业的影响分析

对于大学兼职对毕业后的影响,调查结果如下:

(4)有利于獲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回报。大学生在进行兼职时,肯定会取得一定的劳动报酬,这不仅使他们获得了物质上的回报,同时也可以减轻其家庭上的负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2、大学期间做兼职的弊端

(1)不能正确处理兼职与学业之间的关系。很多学生过多的把精力放到兼职上,从而忽视了学业,因小失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但当中的许多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过度的倾向于兼职,把学业置之不顾。这恰恰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

(2)自身的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大学生在某一程度上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没有过多的接触社会,自身的思想还没有健全,自身的权益有时无法受到保障。而且,他们进行的兼职一般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钟点工,或者是发传单人员,促销人员等,而且大多没有能力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在兼职过程中,他们的合法权益不易得到保障。

(3)容易上当受骗。学生获得兼职的途径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互联网,但网络招聘这一方式才刚刚兴起,很多发面还不健全,所以一些虚假消息会诱使他们入骗。

(4)目前高校学生进行的兼职大多是体力劳动,并不会真正提高自身的能力。其中大部分人从事的是单一的体力劳动,如派单员、促销员、服务员等。这些大多都不会用到他们的专业知识,只需提供体力就可,这些兼职大多对他们的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5. 结论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兼职原因及兼职对毕业后的影响研究,针对大学期间兼职所产生的弊端提出以下几条对策。

(一)对于学生,有以下几点建议。

1、把握好兼职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对于学生来说,其本职是学习,当务之急应该把学习作为第一位。所以,作为当代学生,应该注意分配好自己的时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对待兼职,把握好兼职与学业之间的关系,切勿因小失大。

2、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高校学生在选择兼职工作时大多选择了一些体力劳动的工作,与本专业所学的专业知识没有关联,所以,兼职对他们就业所造成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笔者兼职大学生在选择兼职时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兼职,一方面可以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未来的就业提供有利条件。

(二)对于学校,有以下几点建议:

1、增加勤工助学岗位

学校开设的勤工助学岗位,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份工作,锻炼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兼职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2、开设关于兼职的相关课程

学校应该开设相关的课程教导学生正确的对待兼职、在自身权益受到伤害后应当采取的必要的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兼职价值观。

(三)对于国家和社会,有以下几点建议:

1、整治网络兼职网站环境

大学生了解兼职的途径有很大一部分均是从网络上得来,对于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国家和社会应该加大对网络兼职招聘的监管力度,为大学生选择兼职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2、健全法律制度与监督体系

大学生在进行兼职时,合法权益有时会受到侵害,而且他们没有途径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国家应该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与监督体系,为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努力。

参考文献:

[1] 魏文刚.浅析高校大学生兼职现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2] 唐其宝.大学生校外兼职利弊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08.18

[3] 李丽华.校外兼职对大学生就业的意义探讨[J]理论观察 2012.01

[4] 曹建华、邵立群.在校大学生调查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4

[5] 李路路.大学生兼职的利与弊[J]学园 2014.1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统计

[7] 臧瑞娟. 大学生在校期间兼职及实习对今后就业的影响分析. 《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34期

[8] 张磊,庄丽. 大学生兼职的利弊分析

篇5:关于对西南大学2012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根据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2年非师范类普通大中专学校优秀毕业生评选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表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 切实做好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现将2012届优秀毕业生评选工作通知如下:

一、评选条件:

1.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在校期间未受过纪律处分;

3.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心公益劳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心健康;

4.在校期间获得校级(含校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奖励,有突出的获奖成果或优秀论文,在重大活动中为学校或学院争得荣誉,自愿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工作,原则上毕业前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5.学习认真刻苦,理论基础扎实,成绩突出,省级优秀毕业生在历年综合测评前1/3;校级优秀毕业生在历年综合测评前1/2,不能有不及格及重修课程。

三、评选时间安排及程序:

1.以班级为单位,经导师和班委会在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中提出候选人名单,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民主评议,报学院评审小组审议,各学院评审小组根据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条件,按规定的比例确定初选名单,并将初选名单予以公示,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监督;第三阶段:为公示审核阶段,各学院初选名单上报后,经审核,学工部在全校范围内予以公示。

2.对不按规定程序评选,弄虚作假的,成绩单上有不及格及重修课程的,取消评选名额。

3.各班于2012年3月1日前将所有材料报送学工组,附件

篇6:关于对西南大学2012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各学院学工组:

经学生院研究决定,2012届优秀毕业生评选工作定于10月19日开始进行。

一、评选条件:

1、参照《大学生手册》2011年版“东北石油大学学生管理规定”第二百二十六条规定及二百四十六条、二百四十七条规定进行评选。

2、未交学费者(享受学费减、免、缓待遇及获国家助学贷款资格的学生除外)不参加本学年度各类奖励的评选。

3、凡受到学校纪律处分者,自处分之日起一年内取消评奖资格。

二、评选比例:

按各学院实际毕业生总人数的20%进行推选上报,学生院将进行审核。对于登记表格填写不认真、不按要求填写以及填写虚假信息和有错误等情况,将直接取消其参评资格,不再通知各学院或学生本人进行修改,同时缺少的名额不再补充。

三、参选人员:

2012届全体毕业生(包括专升本、二学位的毕业生)。

四、具体要求:

1、此项工作由各学院组织进行,报学生院审核,校党委审批。各学院在评选优秀毕业生时,要公布评选条件及评选比例,履行民主评选程序,严格把关,确保评选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公正、公开。

2、各学院将评选结果及各类表格全部使用A4纸打印并加盖印章,同时根据各类附件的相关要求上交纸质材料,并将附件

一、附件

二、附件三的电子稿打包发送至603969344@qq.com。

纸质材料必须在10月25日11:00时前报送学生院教育指导部(大学生活动中心204室),过期视为自动放弃。

3、各学院的评选结果汇总后,学生院将在全校公示3天,接受学生评议。

4、学生姓名要核实准确,以避免证书打错。由于审查不严等出现的同音不同字等情况,证书将无法补发,由此造成的后果自负!所有需要填写的材料一律用计算机打印!

东北石油大学学生院

篇7:关于对西南大学2012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根据《南京林业大学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南林学〔2011〕44号),进一步促进校风、学风建设,表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激励广大学生健康发展、全面成才。按照教育部、江苏省政府及江苏省教育厅相关毕业生就业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切实做好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现就我校2012届优秀毕业生评选工作通知如下:

一、评选比例及名额分配

占应届本科毕业生总数的20%。

各学院评选2012届优秀毕业生名额分配表

二、评选条件

1、能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较高的政治素质。

2、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作风正派,艰苦朴素,模范地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校期间没有受过违纪处分,且无任何违纪行为。

3、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高,在校期间荣获过校级以上表彰(包括校级“优秀学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团员”等以上荣誉称号或参加省级以上竞赛获奖)。

三、评选办法及审批程序

1、各学院根据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条件,由下而上,在综合测评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在规定的比例范围内确定初选人员。

2、为确保优秀毕业生评选工作的公正合理性,各学院须将初选名单张榜公示,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监督。

3、毕业生初选人员确定后,各学院要认真组织毕业生填写“优秀毕业生登记表”(见附件1),并将“2012届优秀毕业生(初选)人员名单”生成Excel文件(具体格式见附件2),连同“优秀毕业生登记表”,于2011年12月26日之前一并报送学生教育管理科袭开国处。

4、学生工作部(处)对各学院推荐的初选人员进行严格审核后,报学校研究决定,并在全校范围内公示。

四、奖励及其他

1、经学校公示合格、审核批准的优秀毕业生,授予“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并将优秀毕业生登记表存入个人档案。

2、各学院要认真做好校级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对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校级优秀毕业生,各学院要重点推荐,促使其尽快就业。

3、被评为“优秀毕业生”的学生如在毕业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将取消“优秀毕业生”称号。

附件:

1、南京林业大学优秀毕业生登记表

2、南京林业大学2012届优秀毕业生评选名单汇总表

篇8:关于对西南大学2012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本课题以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选择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三江学院、金陵学院、南京审计学院、中北学院等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600份, 回收568份, 回收率94.66%, 其中有效问卷566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9.64%。

一、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取向现状

(一) 就业认知和区域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就业形势一般, 有0.9%的被调查者认为就业形式非常悲观, 有8.6%的被调查者认为就业形势比较悲观, 有48.7%的被调查者认为就业形势一般, 还有37%的被调查者认为就业形势比较乐观, 只有4.8%的被调查者认为就业形势非常乐观。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形势是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的。

从就业区域看, 大学生就业的选择很多集中于发达地区、沿海城市以及大城市并且以能否给予更好的经济待遇作为就业的首要考虑因素。在此次调查中, 在选择“你最理想的就业区域”中, 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占26.1%,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占51.6%, 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占5.1%, 其他城市仅占14%, 乡镇占1.8%, 农村占1.4%。

(二) 就业心态和单位考量

本次调查显示, 大学生对自己在社会上的价值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 他们对毕业后月薪的期望标准更加的现实, 能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有45.2%的大学生对月薪期望选择1500~2000, 有10.8%的大学生选择2500~3000, 有10%的大学生选择3000以上, 也有4.4%的大学生对月薪的要求为1500以下。当就业遇到困难时, 大学生都能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大学生就业的心态是十分良好的, 这种心态将对大学生就业有一定的帮助。其中59.6%的大学生发现工作与自己的理想工作有差别会继续工作, 有合适的机会跳槽, 12.4%的大学生会马上辞职, 重新找工作, 21.1%的大学生选择认真工作, 努力实现理想, 6.9%的大学生选择无所谓。

本次调查显示, 大学生就业考虑更多的不仅是为了糊口, 而是有着自己的发展目的, 30%考虑的是个人发展机会, 23.3%考虑的是经济收入与福利, 25.6%考虑的是工作环境, 14.5%考虑的是工作稳定性, 12.2%考虑的是企业文化及知名度, 11.1%考虑的是工作地点, 10.2%考虑的是行业类型。大学生对就业单位性质的要求不再像过去一样, 要有一个铁饭碗, 死守着国有企业不放。其中选择国有企业的占45.7%, 外资企业的占35.8%, 选择事业单位的占22.2%, 国家行政机关的占21.2%, 民营或私人企业的占16.7%。

(三) 就业能力和方式

大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就业单位在招聘时所看重的求职者的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就业单位最看重的能力是沟通能力 (55.7%) , 承压能力 (42.9%) , 学习能力 (30.2%) , 协作能力 (25.7%) , 执行能力 (17.6%) , 组织能力 (9.7%) 。

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大学生多数通过政府或者是社会所举办的供需洽谈会来选择职业。调查结果还显示, 大学生的独立性在不断的提高, 他们大多通过自己的能力去独立找工作, 79.5%大学生是靠自己独立寻找, 11.5%大学生是通过家人或亲友介绍, 9%的大学生是通过学校推介。

(四) 深造和创业倾向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 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延缓就业, 转为报考研究生, 其调查比例占27.6%。近年来, 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在逐年的上升, 随着高校的扩招, 研究生也在不断地扩招, 这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本科生的就业压力, 但是研究生的就业也将是社会面临的又一大问题。还有13.3%的调查者选择出国深造, 这种选择对家庭经济情况的要求比较高, 所以比例相对较少。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逐渐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需要。本次调查显示, 20.3%的调查者会选择自主创业, 29%的调查者选择不会自主创业, 35.6%的调查者暂时没有考虑过自主创业, 15%的调查者选择看情况。还是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就业, 其比例占41.8%, 显示大学生更多的在毕业时还是想拥有一份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取向引导的对策

(一) 培养大学生专业意识

大学生应该培养求“专”意识, 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在求职时应该寻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单位,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录取率。在专业对口的情况下, 单位人力资源部会对求职者提出专业技能的要求, 因此大学生需要在平时多花时间、精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专业技能, 做到专业精通。同时, 还要了解本专业的整个科学理论体系, 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能够熟练运用系统理论, 并且付诸于实践, 以体现出良好的专业素质。

(二)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1、构建合理的教育课程设置

首先, 要合理定位专业课程, 加强专业教育课程建设, 帮助大学生树立一种积极就业的观念、创造一种有利于就业的环境。其次, 要加强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最后, 还要注重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放眼行业, 建立行业观念, 使学生了解所在行业的整体运作规律、规则和常识。

2、加强师队伍建设

中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已是刻不容缓, 当务之急是结合我国国情, 借鉴西方优良的经验成果, 走出一条非常规的发展道路以增强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培养具有创业精神的大学生, 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要从思想入手, 培养教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学术忠诚, 确定一个稳定的发展空间领域, 以便吸引更多的优秀教育者加入大学教育的行列。

(三) 搭建广阔的就业平台

1、搭建广阔的就业平台, 创建创业园是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也能推动高校创业教育氛围的形成, 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理论水平和决策思考能力, 开拓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思想素养。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给大学生创业提供实习和演练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创业激情, 引导他们在艰苦实践中体验创业的艰辛, 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

2、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促使大学生形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 形成积极向上的就业观。首先要先转变管理体制, 完善规章制度。其次, 要加强思想重视, 注重校园创业氛围的培养。再者, 要加强校园创业文化品牌的建设。当然, 也要通过开展校园创业活动, 如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 创业者学术讲座, 创业者培训班, 建立创业教育校内网站等, 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 为大学生在社会上创业打好实践基础。

(四) 注重家庭引导

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 家长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作为家长不仅要紧跟潮流,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还要注意教育方法, 做到言传身教。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取向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参与、主动竞争, 并通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良好的心态, 迎接时代的挑战和社会的需求。只有这样, 大学生就业才不会成为一个沉甸甸的社会问题, 而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个人的成功, 才会更加充满朝气、锐气和希望!

参考文献

[1]陈刚, 彭建华等.大学生就业与创业[M].杭州:浙江大学出本社.2005, (09) :148-154.

[2]唐建阳.论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J].企业家天地, 2009, 1 (2) .

[3]柴旭东.论高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J].大学 (学术版) , 2010, (04) .

[4]徐利艳, 李德平等.对工科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 2011, (04) .

篇9:关于对西南大学2012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倾向;调查结果;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3-90-3

1 基本情况分析

1.1 被调查者性别比例

总的调查人数有162人,其中有男生65人,女生97人,具体比例分析如下:(表1)

从1表可以直观的看出在被调查中男生人数为65人,占所调查比率的40.1%,女生所占人数为97人,占所调查比率的59.9%。本次调查女性偏多,这是正常情况,但不影响性别对就业倾向的调查。在性别这个变量中不存在缺失数据,因此这个调查的数据还是被视为符合要求的。

1.2 被调查者的专业结构

被调查者的专业较分散,一共有九个专业,具体比例分析如下:

从表2中可以清晰的看出被调查的专业结构和所占比例;其中财管专业占12.3%,工商专业占10.5%,会计专业占21.6%,机械制作专业占11.7%,经济学专业占13.6%,数学专业占0.6%,土木专业占9.3%,药学专业占8.6%,英语专业占11.7%;总体来看金融类专业占被调查总量的58%。

2 基本内容分析

2.1 专业认可度的调查分析

2.1.1 被调查者选择专业的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得知同学们在入学前对自己所学专业的选择原因,其中受人影响的有50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0.9%,其次是自己喜欢才选择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0.2%,觉得就业好才选择的占27.2%,还有部分是其他原因的占了被调查对象的11.7%;受人影响的选择频率是最高的,这不仅会影响同学们对自己专业的认可度,还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选择自主性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可见现在的大学生自主性还有待提高。

2.1.2 关于对自己所学专业满意度的分析

同学对自己的专业的满意度不一样,通过调查得知同学对自己专业感觉非常满意的占了3.7%,感到满意的占了27.2%,感觉一般的占了36.4%,感觉不满意的占了25.9%,选择非常不满意的占了6.8%,总体来说选择一般的所占比重最大,而被调查的162个同学中只有50个是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偏向满意的,其余的112个都或多或少对自己的专业有所想法的,那么这112个同学对待学习的积极性必然是没有另外的50个同学高,当然毕业后的就业积极性和信心也会有所影响。

2.1.3 被调查者对就业前景关注度的分析

要想获得一个还职位,就得关注就业信息,被调查的同学当中,有17人特别关注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所占比例为10.5%;较为关注的有4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9.6%;偶尔关注即一般的有54人,占总人数的33.3%,也就是有1/3的人对自己所学专业就业前景的关注度只是一般;有40人不是很关注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所占比例是24.7%;完全不关注的仅有三人,占了1.9%;不管多自己所学的专业喜欢还是不喜欢,大部分同学还是对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有所关注的,但关注力度还是不够,要想获得一个好职位,就得对信息的更新快。

2.2 对大学毕业生自主性的调查

2.2.1 关于被调查者毕业后打算的分析

本次调查中打算直接就业的人数较少,而选择考公务员的却占了不小的比例,这不利于学校就业效率的提高,具体情况是被调查者打算直接就业的,占了30.2%的比例,打算继续深造的占14.2%,打算考公务员的占了27.8%,打算自主创业的占16%,打算出国深造的占4.3%,打算先工作后深造的占7.4%;由此可看出,考公务员的人数和直接就业的差不多,可见考公务员已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一大选择。

2.2.2 关于就业准备开始时间的分析

调查中大家就业准备时间太短,大多在毕业前半年才开始准备,具体情况是:认为就业准备应在毕业前半年的人数最多,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0.1%,紧接着是认为应在毕业前一年做就业准备的,占了29%,其次是认为在毕业前两个月做就业准备的,占16%,再次是打算一进校就开始准备的,占8%,最少的是,毕业之后才准备的,占6.8%;可看出大家就业准备时间主要集中在两个月到一年之间,并且大多数认为应在毕业前半年在做就业准备,这时间似乎有些偏晚,可能会影响就业质量,错失一些号的就业机会。

2.3 就业性质倾向的调查分析

2.3.1 被调查者择业所看重的调查结果

大家选择职业看重的各不相同,但大部分还是较看重稳定性和收入,调查得出的数据和分析如下:(表3)

从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被调查的人当中,选择职业最看重稳定性的有50人,占了30.9%,其次是看重收入的有41人,占25.3%,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的有35人,占总被调查人数的21.6%,选择工作乐趣、工作环境和其他的都是12人,分别占总被调查人数的7.4%;大部分同学对于择业比较看重工作的稳定性和经济收入,可见面对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同学们针对毕业思想还是比较理想的,选择都比较现实。

2.3.2 被调查者择业是否应与专业对口的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中对选择职业是否要与专业对口的调查数据和分析如下:

由表4可知大家在选择就业时对专业不强求的占了32.1%,只有少部分可能是专业特殊,选择职业一定要和专业对口的占了21.6%,所以大家更看重的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就行。

2.3.3 被调查者选择工作类型的分析结果

在本次调查中得出大家对普通稳定性的工作较为热衷,具体数据和分析如下:

由表5可看出被调查者针对职业类型的选择:选择最多的是普通稳定型的,有56人,占总被调查者的34.6%,其次是挖掘潜能型的,有43人,占了26.5%,再次是挑战性的,有36人,占了22.2%,很少一部分人选择的是舒适安逸和其他;可见面临毕业的大学生还是比较有斗志和追求的。

2.4 变量单因素方差分析

2.4.1 选择专业原因对专业满意度的分析

通过表6的方差分析发现,其自由度(DF)分别为4和157,总自由度为161;离差平方和(Sum of squares),组间离差平方和为6.173,组内离差平方和为151.876,总的离差平均和为158.049;均方(Mean Square),组间均方为1.543,组内均方为0.967;F值为1.595,P=0.178>0.05,由此可以不拒绝原假设,说明选择专业的原因与对专业的满意度没有存在太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同学们对专业的满意度不取决于当初选择专业的原因。

2.4.2 专业满意度与就业前景关注度的分析

通过表的方差分析发现,其自由度(DF)分别为4和157,总自由度为161;离差平方和(Sum of squares),组间离差平方和为9.608,组内离差平方和为150.392,总的离差平均和为160.00;均方(Mean Square),组间均方为2.402,组内均方为0.958;F值为2.508,P=0.044<0.05,由此可以拒绝原假设,说明对专业的满意度与该专业就业前景关注度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即对自己的专业满意的人会更关注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对自己专业不满意的人对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关注度就会下降。

2.4.3 就业准备时间对求职最怕遇到问题的分析

通过表8的方差分析发现,其自由度(DF)分别为4和157,总自由度为161;离差平方和(Sum of squares),组间离差平方和为24.461,组内离差平方和为626.330,总的离差平均和为650.790;均方(Mean Square),组间均方为6.115,组内均方为3.989;F值为1.533,P=0.195>0.05,由此可以接受原假设,说明就业准备开始时间与求职中最怕遇到的问题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如今世界局势复杂多变、经济发展面临众多不确定性,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就业趋向的了解,加大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高质量就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同民综合文明素质等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笔者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倾向作出了调查与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①大部分同学对专业的选择失去自主性,参杂的外界因素过多;比如大家就业渠道过于依赖父母和朋友,还有有不少同学在就业方面,父母的意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都体现着大家的自主性。

②大部分同学对自己所选专业满意度过低;满意及以上的同学仅占30.9%,并且大部分同学没有提高学历的想法,只有22.8%的同学认为提高学历有利于就业,而有77.2%的同学不认为学历越高越容易就业。

③同学们对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关注度不够;较为关注和特别关注的仅占40.1%,不是很关注和完全不关注的就占了26.6%。

3.2 建议

针对调查得出的结论及问题给出以下建议:

①同学们在入学前要注意选择专业而不是选择学校;选专业不要受外界的影响过多,要有自己的自主性,免得入学后一味地抱怨别人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当然毕业的时候也会影响到就业质量。

②面临毕业,要加强自己专业甚至整个社会的就业前景;无论对自己的专业是否满意,要找到一份高质量的工作都必须要有所付出,我们应当了解社会需求和发展方向;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和分析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才能更快的发现自己身上缺少什么,给自己及时地充电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③毕业之际,首当其冲的就是就业,我们应当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找工作上,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没有充分的准备,即使给你机会你也抓不住,所以要找一份比别人好的工作你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篇10:关于对西南大学2012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各院(系)、各毕业班:

根据学校《关于评选2012届优秀毕业生的通知》(校学

[2012]3号),在学生自我鉴定、班级评议推荐的基础上,经所在院(系)审核,学校研究决定,对???等???名2012届本、专科优秀毕业生予以表彰。希望受表彰的同学再接再励,开拓创新,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为母校争光,为国家作出贡献。同时号召全校学生以他们为榜样,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附件: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2012届本、专科优秀毕业生名单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八日

附件: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2012届本、专科优秀毕业生

名单

一、计算机与电子系(??人)

骆娟陈娜李晓晨余婕刘健鲍九月肖聪汪佐夫刘慧芬赵世婚彭洲金梦翟春佳朱红丹邹瑶许若冰甘洋王海英袁露刘晓丽沈娟娟王蕊林馨玉刘娇张荣李倩龚静黄伟

二、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人)

李宣娇刘阳汤小飞仇勇黄雅婕王宗平付小璞胡伟王显汪琼剑周欣肖焱王珊汤卓尚可可李欠欠许建孟海亮尹文靖陶文平姚丹钟宛佃王正兵夏秋辉李靖张兵许琴

三、机电与自动化学院(134人)

王欢田攀江华丽彭银花罗培钰何正鹏陈苗苗费新福彭宇佳冯广映刘超徐倩张勇胡印方思程易露李茂婷王胜兰陈亮蔡杨李忠帅吴洋赖小双桂永健魏婧莹陈龙张凤姣徐浩然陶力郭凯冉亚雄周群师建朋刘星尹莹李云芬熊娜娜万丹张秋芸徐琼孙双吴瑞余先福刘明珠 陈天怡 李云 吴迪 徐珊 冯永康 陈钰莹 金天加 陈相宇 李炎 龙辉 郭江玲 程文卢高翔王江北徐菲王进进汪勇

李宽朱欣熊鹏刘鹏李阳吴涛徐蒙袁小虎蔡文杰温耀明刘金龙蒋文超陶飞李佩佩邱晨阳徐磊余诗佳郭锦斌岳则能周立立汪绍全刘晓飞罗振王麒鉴郑婕雷小燕雷程程彭新显李睿孙倩夏铭梓徐泽亚王欢 刘旸杨翠王晓愚言欣郭明尹力 程雪胡聪颖杨芬娜万言孙珺如江伟余梦周芳艾俊陈露露金秋杨志刚刘健杰王龙张锋徐步权刘辉洪方锋王嘉伟刘超臧志超 汪昌固李怡陈柳侃顾德权曹何玉刘望君 陈光辰黄亚珂

四、城市建设学院(75人)

杜志云朱思思刘姣王旭吴杨张健孙勤学代考褚江庄瑞华聂华平姚意吴伟李云刘兴哲杨帆魏向辉吴圳褚曼于凯郭晓宇谢莎朱雅丽刘鑫韩裕斋朱双艳屈月明胡小平朱军代飞超梅友忠 王建李赣湘张云牟晓磊王燕 董明飞肖为刘思琳许伟刘阳安宁习海瑞苑利飞彭晓静吴翠玲张勇刘宏星卢雷许亚会左轻高易文杰房康宁桂峰王栋 李芬 王政诗 孙琴 张超吴恢鹏向威荣辉赵慧乾王俊炜胡强王哲宁黄思思钟其林何洁马路尹海彪 吴迪张连芳季凯健 于海波李健陈述汉张业林谷惠君杨坤 曹俊梅亮陈聪 鲁阳何冰俞丽莎魏婕 牟林琳唐亚萍翟理理

程杰李志胡晓霜廖雪孙诚成严涛 朱婷婷唐媛媛陈汉兵程平胜曾令鹏肖胜涛孙志锋苏永平刘斌

五、外语系(20人)

龚心怡桂琴周轩薛钗王昭向雅琴 吴丹成露焦淑珍刘芳韩茜张天亦 占璐赵辰柳丽王子云贾雨蒙马鸣远

六、经济管理学院(114人)

祖笑梅李阿莹廖建玲傅无敌张翎刘国梅张园园李文孙乾龙易鸣习珣子陈杏陈晶胡金球闫泽斌游苗余婷陈诚袁思怡王思维肖娜娜熊慧陆春丽赵媛朱晓薇肖婷婷钱诺沈云强潘荟旭杨崎陈瑜赵洁彭燕秀花文慧鄢梦晗王倩张音刘婷赵甜周苏榕雷美幸子 王彩陈佩周琼邹莹楼爽爽徐佳婧韩玥玟陈佳佳张颖白洁李娟魏雯贺银飞刘敬雄李媛周珍珍张春霞潘利冉素洁彭萱黄宋彭菲肖柳周静丰晓妹聂悦李小清张巧妹李丽玲黄杰王倩李盖勇高梅何亚玲巴娟娟

七、新闻与法学学院(41人)

谢晓慧袁昭袁秋水董鸣燕陈虹宇万欢熊菁菁刘佳刘熠吴菲黄松红张海娥郭璐李小娇尉敏韩欣汝张冲黄雅莉陈晨向凤艳兰晶 江梦娟 卢思婷 刘训 熊巧 柳惠芬 徐铃莉 鲁嫚 郭伟 孙咏枝 陈珊珊 李雯 李梦 刘霜 胡景林 熊茜 廖云春 杨可 戴思 李冲

杨芳张思刘娜魏碧君闵元元刘虹 吴婷婷姚瑶高垚方小芬俞菲张家振 石英婧熊宁卢文静职玮王璐胡启超 杨国桥祝春艳魏露陈丁雯刘芯蕊秦琦然 韩龙玲马文远胡浩黄晶鑫吴小清金琦雯 周锐恒许学婷罗静宜胡思帆左萌苏梦

八、艺术设计学院(14人)

黄咏梅王康朱敏熙周夏辉张强张秀秀孙祥志杨念青

篇11:关于对西南大学2012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各学院学工办:

根据湘教通„2013‟49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经研究决定,在已通过2014届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资格审查的学生中开展湖南省普通高校和湖南大学2014届优秀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研究生的评选,具体通知如下:

一、评选条件

1、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思想进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热爱集体,关心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及公益活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具有高尚的社会公德,在校期间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

3、学习勤奋刻苦,各科学业成绩优秀。

4、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5、身体健康,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在校期间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良好等级以上。

6、坚持正确积极的择业观,主动面向贫困、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

7.参评校优秀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研究生的除上述条件之外,在学制期间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或优秀党、团员,优秀研究生)或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或优秀团干、优秀研究生干部)至少一次;

(2)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成绩显著,曾获得市(校)级或市(校)级以上奖励;

(3)在参加社会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方面表现突出,如回访校友志愿者等。

8.参评省优秀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研究生的必须从校优秀毕业生中产生,除符合1~6的条件之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党员、优秀团员或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员干部、优秀团员干部;

(2)两次以上(含两次)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党员、优秀团员、优秀研究生或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党员干部、优秀团员干部;

(3)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成绩显著,曾获得省级或省级以上奖励。

二、申报、推荐名额

具体申报、推荐名额数见附件1、2。各学院应严格按推荐人数(校优人数包括省优人数)及评选要求报送相关材料。

三、评选办法

1.省优秀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研究生的评选办法:(1)班级提名。本科生经本人申请,班级民主评议,由辅导员提出推荐对象名单;研究生经本人申请,班级、年级或学术小组民主评议,由导师提出推荐对象名单。

(2)学院考察。学院在逐一考察提名对象,广泛征求任课教师和本院其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向学校推荐。

(3)学校评审推荐。学校全面审核各学院推荐对象的有关情况,依据评选条件和择优原则,确定推荐名单,并在校园网和

校内多处醒目的公告栏将评选条件、程序和结果等公示7天后上报省教育厅学生处。

(4)省教育厅审定。省教育厅对学校报送的推荐名单及其推荐材料进行审查,确定优秀毕业生名单。

2.校优秀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研究生的评选参照省优秀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研究生的评选办法执行。

四、申报材料报送 1.报送材料

①《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2014届优秀毕业生推荐表》(省优本科生、研究生均需填写此表)

②《湖南大学2014届优秀本科毕业生推荐审批表》(校优本科生填写此表)

③《湖南大学2014届优秀毕业研究生推荐审批表》(校优研究生填写此表)

④《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2014届优秀毕业生推荐名册》(省优本科生、研究生均需填写此表)

⑤《湖南大学2014届优秀本科毕业生参评情况一览表》(含省优、校优)

⑥《湖南大学2014届优秀毕业研究生参评情况一览表》(含省优、校优)

①~③交纸质稿一式两份,样式见附件3;④~⑥交纸质稿、电子稿各一份,样式见附件4、5。

(3)优秀毕业生事迹材料

为充分展示当代青年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树立大学生先进典型,请各学院报送全体省优毕业研究生推荐人选事迹材料(纸质版和电子版)至学工部研工办李晓亮老师处,以编辑《湖

南大学2014届优秀毕业研究生风采录》;在省优本科毕业生推荐人选中挑选1—2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并报送其优秀事迹材料(纸质版和电子版)至学工部管理办郭修远老师处,以编辑《湖南大学2014届优秀毕业生风采录》。(模板见附件6)

2.填报要求

(1)学院推荐为省优秀毕业生的(含本科生、研究生),直接纳入校优秀毕业生参评人选,只需填写省优推荐表(附件3中第一个表格),不需填写校优秀本科毕业生或研究生推荐审批表(附件3中的其他表格)。

(2)学院在填写《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2014届优秀毕业生推荐名册》(附件4)时,先填写本科生,再填写研究生。

(3)学院推荐的省优人选在参评情况一览表(附件5)中需与校优推荐人选同时上报,并在校优汇总表中参评等级栏注明“省优”,统一置于校优汇总表靠前位置。

(4)《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2014届优秀毕业生推荐表》中“班级提名意见”、“院(系)考察意见”栏请手写并亲笔签名,其中“班主任(签名)”本科生由辅导员填写、研究生由导师填写;其他部分均需打印。

(5)各学院及个人须严格把关上报材料,确保信息正确、真实、无误。学院上报所有纸质材料均需主管学生工作领导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

3.报送时间

请各学院于2014年3月13日(星期四)前将相关材料报送至学生工作部。其中研究生评审材料报送至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李晓亮老师处(天马二区三栋114室),本科生评审材料报送至学生事务管理办公室郭修远老师处(天马二区三栋125室)。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院应认真、严格的开展优秀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研究生推选工作。请各学院认真做好到基层、到边远地区工作的毕业生的资格审查与推荐工作。要坚持评选条件,宁缺毋滥,确保优秀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研究生的评选质量;坚持公开、公正、择优的评选原则,学院上报推荐名单前应在全院范围内公示2-3个工作日,确保评选工作顺利进行,发现上报材料有弄虚作假的情况,立即取消该同学的评审资格,且学院不得补报。

2.积极引导,加强宣传。评选优秀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研究生,既是激励广大学生奋发向上的一项重要措施,又是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次极好机会。各学院要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结合评选工作,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大力宣传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扎实开展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毕业生的思想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未通过湖南省2014届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资格审查的学生不得参加此次评选。

附件:

1.优秀本科毕业生学院指标分配表 2.优秀毕业研究生学院指标分配表 3.各审批表

4.省优汇总表(本科、研究生)5.校优汇总表(本科、研究生)6.优秀毕业生事迹材料模板

学生工作部

上一篇:深夜的现代诗歌下一篇:纸张使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