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的仪式阅读题答案

2024-04-14

庄严的仪式阅读题答案(通用14篇)

篇1:庄严的仪式阅读题答案

每逢重大节日或者活动庆典,我们总是能从电视或各大媒体上看到庄严的升旗仪式;每逢周一,我们总是庄严肃穆地站鲜艳的五星红旗下面,看着它迎着朝阳冉冉升起;每逢我们看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耳畔回荡着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汹涌澎湃的爱国热情便在心中荡漾……

我最难忘的还是那一次庄严的升旗仪式。

朦朦胧胧的记忆中的那时候,天空还是灰暗的,迎着冷冽的风,来北京旅行的我与爷爷奶奶还是毫不犹豫地向天安门广场走去。

仪式还没开始,广场里已经聚集了许多人了。宛如人的海洋。

过了一会儿,雄浑激昂的音乐奏响,我循声望去,一堆身着军装,步伐一致的大哥哥向升旗台走来。爷爷看着他们挺拔的英姿,不禁感慨道:“别看他们这么神气,其实可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哟。”我不明所以地望向爷爷,他弯下腰来对我说:“他们啊,为了练出标准的军姿,每个人都是甘愿受苦的呢——脖子向前倾的睡觉不准用枕头,腿不直的要绑着,腰不直的要在背后插根棍子……”爷爷还在滔滔不绝的讲着他的军旅故事,我已无心再听,在旁边暗自发笑。现在回想起来,他们的生活是多么艰苦啊!

随着太阳渐渐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也徐徐上升。汹涌澎湃的爱国情怀再次涌上我的心头。是不是,每一面迎着朝阳升起的国旗,背后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呢……

篇2:庄严的仪式阅读题答案

每逢星期一,我们学校都一如既往地举行升国旗仪式。今天也不例外,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上,学校响起了《运动员进行曲》,同学们都踏着整齐有节奏的步伐陆续从教室向操场走去。

《运动员进行曲》停止了,同学们也停下了步伐,一动不动地立正站在指定的位置上。这时,整个操场的同学们形成了两个大方阵,十分壮观。只见主持人高喊一声:“升国旗仪式现在开始!出队旗!”升旗队的四个同学呈方形站立把国旗展开,每人拉住一个角。他们迈着正步,把腿挺得直直,昂首挺胸地走到升旗台的四个小角落。“升国旗!”主持人一声命令,鲜艳的国旗在旗手的拉动下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同学们庄严地举起右手,向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敬礼。国旗升到旗杆顶端,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格外雄伟、格外美丽,把大地都映红了。随着国旗的升起,我们也唱起了高昂激越、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同学们洪亮的歌声在校园里荡漾着。唱完国歌后,动听而又甜美的歌曲《小红帽》响起了,我们也陆续退场回到教室继续上课。

一次庄严的升旗仪式结束了,我会将这次升旗仪式永远铭记在我的心头。五星红旗,您虽然普普通通,却富有魔力,让人们为您喝彩,为您欢呼,为您骄傲。我爱祖国的五星红旗,我更爱自己的祖国。

篇3:本月阅读套题参考答案

1.C (完整理解文段1可得此答案) 2.C (满足不了人体需要, 不是说“营养不够丰富) 3.C (能帮助人体摄取营养) 4.A (原文是“有些分离出来的物质”, 不是全部) 5.B (A.和睦亲近。C.部落。D.财物) 6.B (A. (1) 动词, 到, (2) 代词, 他。B.均表转折。C. (1) 介词, 凭; (2) 介词, 用。D. (1) 介词, 同; (2) 连词, 和) 7.A (当时与何祇关系并不密切, “嶷宿与疏阔”) 8. (1) 当时人们议论想恢复旧郡, 授张嶷任越郡太守, 张嶷带领手下到郡 (2) 经过牦牛城寨时, 城寨首领襁负亲自出来迎接, 等到追至蜀郡边界, 他率领的跟随张嶷来朝贡的人达一百多9.齐宣王看到周文王的园囿认为大, 百姓认为小, 齐宣王就向孟子请教。孟子说:“周文王的园囿, 方圆七十里, 割草打柴的人可以进入, 射雉捕兔的人可以进入, 与百姓同享, 百姓以为小, 这不是很合情理的吗?我听说郊关内, 有园囿方圆四十里, 杀死里面麋鹿的人, 如同犯了杀人的罪, 百姓认为它大不是很合情理的吗?”楚灵建章华台, 伍举劝谏说:“先王建立台榭, 榭只是为了讲军事, 台只是为了观气象。”10. (1) 两首诗的画面都很开阔。不同的是:《浣溪沙》的景物动态感很强, 词中的“逐”“拍”“出”使画面显得生动鲜活;画面以平面展开为主, 显得疏朗开阔。《折桂令》的景物以静态为主;画面纵横、上下同时展开, 显得错落有致, 丰富而富于变化, 显得壮阔多姿。 (2) 反映词人内心矛盾的两句话是, “白发戴花君莫笑”、“人生何处似尊前”。前句表现了词人忘情欢乐, 完全投入到了自然美景和觥筹交错中;后句表明词人借醉酒忘掉人生不得志的不快, 词人的内心深处是痛苦的。欧阳修刚正不阿, 忧国忧民, 可是宦海浮沉, 政治上多次遭受挫折, 内心的苦闷何以派遣, 也只有忘情山水, 借酒浇愁了。由此往深处看, 忘情山水的乐, 是派遣;借酒浇愁, 也是派遣。二者的本质又是一样的。11. (1) 反复“突突”声以突出老人难过的心情。 (4分) (2) 原句用了反复和对举的语言形式, 突出老人外出的时间长和家人焦急的心情, 改后失去了这种效果。 (4分) 12.“船”的命运是因环境恶化、河水干涸造成的, 作者希望人们珍惜环境, 不让悲剧重演。 (每问4分, 共8分) 13.老人一如既往地珍惜他的船, 表明他对过去环境和生活的眷恋, 希望环境还能好起来。 (4分) 同时也在唤醒人们的关注。 (4分) 14.此段主要运用了行为动作描写。 (2分) 通过对老人动作行为的细致描写, 生动具体地写出了老人对船的眷恋不舍, 从而表现出老人对过去美好环境的眷恋和对失去美好生存环境的痛心。 (6分)

(命题者提供)

篇4:本期阅读题参考答案

1.shú chī bó qiè huī 2.(1)B(2)A(3)C 3.略。4.插叙。同卖瓜妇女形成类比,说明生活的压力,让她不“在乎”付出的辛劳。5.D

《生命的舞鞋》

1.因为对一个有追求有尊严的生命来说,那些鞋子的真正价值并非形式上的实用,而是出于精神的完整和美之对称的需要,是永不可或缺和漠视的。2.示例:我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把一只只从未穿过的左鞋收藏在橱格里呢?为什么不把它们遗弃了呢?放在那里不会触痛自己的心灵吗?3.示例:第一处的含义是在人生顺境时,要感激生命对自己的眷顾,让自己能享受生命带来的芬芳;第二处的含义是在人生逆境时,要感激生命对自己的锤炼,让自己收获人生更丰厚的美和价值。4.同意。因为她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厄运击倒,而是在逆境中奋发向上,对生命满怀感激之情,努力拓展着自己另一番异常开阔的人生境界。5.“鞋子”是全文的叙事线索;作者着力描写鞋子,突出了残疾人士的坚强,表达出作者对他们的感动与崇敬。6.示例一:人生不可能没有挫折,遇到挫折,战胜挫折,才会走向成熟。示例二:困难是人生的教科书,逆境是磨炼心灵的熔炉,无论幸运还是厄运,我们都要做自己命运的开拓者。

《瞄准》

1.瞄准 打中 2.交代猎人神准的枪法为下文作铺垫,是为了说明猎人完全可以捕杀他已经瞄准的东方白鹳,且他打掉了这只东方白鹳的金属夹是故意放走这只东方白鹳的。3.重视这次捕杀东方白鹳行动,首先动作小心谨慎,其次为了不引起东方白鹳的警觉,还特意装上了以前都不用的消音器。他最后放走了这只已被瞄准的东方白鹳是因为这只东方白鹳顽强的生命力和对自由的渴望,强烈震撼和征服了他,最终他爱的灵魂被唤醒,他罪恶的猎枪瞄准了东方白鹳的金属鸟夹,让受伤的东方白鹳重新振翅飞翔。4.这是一处环境描写,他衬托了当时猎人因让这只东方白鹳重获自由而轻松愉快的心情,也表达出这只重获自由的东方白鹳在蓝天下飞翔的优美姿态。5.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一个文明的国家,国民应该具有博爱意识,应该保护动物,尤其是像东方白鹳这样的珍奇动物,我们应该让它们自由地生存,自觉地尊重动物,真诚地关爱动物,我们应该与它们和谐共处。

《有些事情你不必知道》

1.(1)xiè (2)jiě 2.捉襟见肘: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3.“拽”、“摁”、“塞”,借助这些动词,生动地刻画出同学们关心他的自觉和自主,呈现了一幅热情助人的感人画面。4.对于一位自卑内向又有尊严的农村孩子来说,总是白白地接受别人的帮助,心里感受到的除了愧疚,更多的是不快乐。然而,老师深谙此理,她所说的“有些事情你不必知道”,不仅仅帮助了他人,而更难得的是,她让接受帮助的人更快乐,更心安理得,而不用背上不必要的人情债。5.答案不唯一,注意用第一人称。

《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

1.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还有很多比金钱更重要的财富。2.钱先生并不为之心动,他用幽默的话语明确地表示拒绝。3.是从反面论证“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观点。4.不能删掉,因为用它修饰“比金钱更重要的财富”,能更有效地说明“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5.①金钱可以是许多东西的外壳,却不是里面的果实。——易卜生②鸟翼上系上了黄金,鸟就飞不起来了。——泰戈尔③没有钱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钱过剩则倍感悲哀。——托尔斯泰④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了;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诺贝尔6.答案略。注意观点正确鲜明,语言简洁。

《用分享打开交际的大门》

1.学会与别人分享是与人交往中明智的选择。(意思相近即可)2.从反面证明论点,“不懂得与人分享的人难以融入集体,难以获得成功”。3.创建者希望自己能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普通大众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4.摆事实、讲道理。5.①要学会与别人分享,因为这是新时代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②学会分享、乐于分享是人与人交往中明智的选择。(答案是开放的,言之有理即可)

《不完满才是人生》

1.如第五段。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或者被人踩了一下;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这样的语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读者读来有亲切感,仿佛文中所举之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一般。季老就这样用浅显朴素的语言,给我们阐述了“不完满才是人生”的道理。2.主要运用了事实论证方法(或:例证法)。文中依次以皇帝、封建臣子、普通百姓和知识分子等类人为例,有力地论证了“不完满才是人生”这一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能体现出正确的人生观即可。示例:不完满才是人生,只有如此才能正确把握自己。当我们面对人生中的诸多不如意时,应该豁达处世,以平和的心态,正确把握自己,面对现实,重整旗鼓,重新上阵,向自己挑战,给自己一个新的发展机会。

《读书使人优美》

1.(1)读书可以使人谦逊而神采倍添。(2)读书可以使人学会微笑。(3)读书可以使人学会自知而不狂妄。2.(1)本意是挑起战争,用武力解决问题。文中指人们为了美丽而动用医刀整容的残酷、可怕的事实。(2)掀开书页,露出微笑。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指读者与书中的智慧与精彩、英明与穿透产生共鸣而无比愉悦。3.全身心地投入到书中,与书中的人物一起哭泣、一起欢笑,这其实是一种释放心灵,陶冶情感的方式。它能让我们忘却生活中的烦恼与哀愁,置身另外一个自由、美好的天地。即使哭泣,也是一种灵魂的舒展与宣泄,所以,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意对即可)4.(1)举例论证。如“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具体论证了人们为了美丽而使出了万千手段,更有说服力。(2)比喻论证。如“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读书的重要作用,突出了“读书使人优美”的论点。5.结合生活体验,言之有理即可。如:真诚善良、奉献爱心、勇敢坚强、谦虚礼貌等都可以使我们变得优美。

《“杞人忧天”与哥本哈根》

1.环境保护、节能减排。2.①毫无根据的担忧。②我们的生存环境恶劣了,连一块净土都难觅了,人类该有忧患意识了。(意思相近即可)3.因为当今最危害我们生存的因素可能已经不再是战争,而是环境遭到破坏后产生的灾难。4.节能减排的理想与现实仍然矛盾重重。(意思相近即可)5.①作为发达国家应当毫不犹豫地负起道义的责任,不仅要承担主要的减排任务,还应当资助那些贫困的国家,帮助他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困难和负担。②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应当有一定的具体的减排二氧化碳的承诺,并把保护环境纳入国民的行为和生活准则中。(言之有理即可)

《低碳旅游》

1.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环保旅游。2.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碳排放,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3.游客渐渐明白环保的重要性。4.举例子,具体说明在实践层面上,低碳旅游早已进行。5.不能,因为“之一”表明旅游业是绿色行业的一种,删去后与事实不符,这个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6.示例:城市的交通规划和人们的出行习惯也会影响碳排放。从能源消耗来讲,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习惯更有利于减排。

《海洋——未来的粮仓》

1.引出本文话题,激发读者兴趣。2.利用回升流原理,在那些光照强烈的海区,用人工方法把深海水抽到表面层,而后在那儿培植海藻,再用海藻饲养贝类,并把加工后的贝类饲养龙虾,从而获取蛋白质。3.运用这些数据进行对比,说明海洋粮仓的潜力很大。4.例如“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渔场,大抵都在近海”一句中的“大抵”,用得就非常准确,说明绝大多数渔场都在近海,但也有极少数不在近海。5.海洋将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保护海洋就是保护子孙的口粮。

《你的植物会生气》

1.连续使用两个问句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及阅读兴趣,促使读者向下阅读文章。2.测谎仪的指示曲线则急剧上升。3.不能删去。“几乎”表不肯定语气,能体现文章语言的严谨性。如果去掉,说话就太绝对了,不符合实际的情况。4.维克多发现,当试验人高兴时,植物便竖起叶子、舞动花瓣;当试验者处于不安的情绪中时,植物的叶片也会瑟瑟发抖;倘若试验者万分悲伤,植物便会沮丧地耷拉下叶子。5.植物在黑暗中突然受到强光照射时,能发出类似惊讶的声音;当植物遇到变天刮风或缺水时,就会发出低沉、可怕和混乱的声音,仿佛表明它们正在忍受某种痛苦。在平时,有的植物发出的声音好像口琴在呜咽,还有一些原来“叫声”很难听的植物,受到温暖适宜的阳光照射后,或被浇过水以后,声音会变得较为动听。

文言文阅读训练三则

《卖蒜老叟》:1.(1)断绝(2)这样(3)接近(4)放2.(1)杨二因此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用力向老人打去。(2)老人背起蒜慢慢地走了,始终不肯告诉别人自己的姓名。3.A4.杨二相公自恃“精于拳术”,而卖蒜叟“旁睨而揶揄之”。5.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或强中自有强中手;《卖油翁》。6.经过这次教训,我懂得了技艺无止境的道理,也懂得了即使你技艺精湛,也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从此,我遍访名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闻鸡起舞,苦心研习,努力做一个德艺双馨的拳术大家。

《三患五耻》:1.(1)实践(2)官职;职位(3)以……为耻(4)已经2.(1)已经听说了,担心不能学到手。(2)老百姓平均分东西,每人得一份,而自己却多拿一份,君子感到可耻。3.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4.B(都是宾语“之”前置)5.(1)担心知识或道理不能付诸实践。(2)对自己“多吃多占”感到可耻。6.勤奋好学,言行一致,名实相符,忧国忧民,有治国安邦之策并贯彻始终。7.略。

参考译文:君子有三件忧虑的事:自己没有听到过的知识或道理,担心不能听到。已经听说了,担心不能学到手。已经学到手了,(又)担心不能实行。君子有五种认为是耻辱的事:担任一定的职位,却不能拿出自己的意见,君子认为是可耻的事。光有见解,却不去实行,君子认为是可耻的事。已经实行了却半途而废,君子认为是可耻的事。土地很多,百姓却缺衣少食,君子认为是可耻的事。大家都平均而自己却多拿一份,君子认为是可耻的事。

篇5:庄严的升旗仪式作文

暑假里爸爸妈妈实现了我的愿望,我和弟弟十分开心。北京之旅印象最深刻的是庄严的升旗仪式。

那天,天还蒙蒙亮,我们早早就起来直奔天安门,到了那里才发现观看升旗仪式的人可真多呀!天安门广场被人群一圈圈地围了起来,密密麻麻,人山人海的。

过了几分钟,升旗仪式开始了,只见台下走上来32位护旗手,他们排着整齐的方队,表情庄重严肃,昂首挺胸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移动。他们的正步走得十分整齐,每一个动作都精确到位,仿佛用尺子量过一样。护旗手将国旗一路护送到旗杆下,然后把国旗交给两个升旗手。升旗手将国旗挂在旗杆上,这时乐队奏起了国歌,升旗手抓着国旗一角向空中一甩,国旗迎着风飘了起来。所有军人们全体举起手行军礼,他们举起手的动作都像是复制的一样整齐。伴随着国歌声,国旗慢慢往上升到最顶端。

看到这里我惊呆了,我没料到这么多的护旗手一起走方队还能这么整齐,就连敬礼的每一个细节动作也做得一模一样,我想这背后他们肯定做过很多次的训练,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和汗水才能换来这样的成果。这样坚持不懈的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

篇6:庄严的升旗仪式作文

天还没亮,爸爸就叫我赶快起床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怕晚了,就找不到好位置。清晨的首都平静、安详,我跟着爸爸来到安检口,凭着身份证顺利进入天安门广场。

空旷的广场,晨幕尚未开启,只有人民大会堂前与长安街上的华灯穿过夜幕散发着洁白的光亮,指引着方向。当我们来到国旗杆座附近时,警戒线外围站满了早已等候的三四排人,我只能踮起脚尖,勉强看向前方。

过了不久,东方泛出鱼肚白。忽然,不知道谁喊了声:“来了!”顿时,人声鼎沸。

果然,扛着五星红旗的旗手在紧握钢枪的护旗手的护卫下,正步走出天安门城门。整个升旗队伍踏着矫健的步伐,跨过金水桥,越过长安街,精神抖擞地向广场升旗台走来。

在万众瞩目之下,升旗仪式开始了。随着国旗手标准地抛出一条美丽的弧线,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雄壮的旋律徐徐升起……

当国旗升至旗杆顶端时,整个广场顿时沸腾了,那种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爸爸不禁在一旁感叹:“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真是我们的福气!”说着,爸爸还摸了摸我的头。虽然我还不能完全体会爸爸感慨中的深意,但我隐约能感觉胸中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升腾着……

篇7:庄严的升旗仪式作文

上午八点整“叮叮当当……”集合的钟声响了,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在操场上排好队伍,准备举行升旗仪式,值日老师整好队伍,高声喊道“升旗仪式现在开始,全体肃立,升旗。”话音刚落,就见三位同学迈着矫健的步伐从队伍后面走向旗台,中间的旗手高举鲜艳似火的五星红旗,两边的护旗手行着队礼,一左一右,守护着国旗,他们走上旗台,解下旗绳,挂上国旗。

我肃立在人群中,等待那庄严肃穆的时刻到来。耳边回响起老师说过的话:爱护国旗就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伴着雄壮嘹亮的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冉冉升起。我目视国旗,向它敬礼,仿佛看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革命先辈会生忘死,浴血奋战;仿佛看到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想起曾经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下午放学,天气突变,倾盆大雨铺天盖地的下了起来,五年级的一位女学生看见国旗被雨水淋湿,就把国旗带回家中,让她妈妈把国旗熨干,熨平,虽然事情很小,但反映出我们青少年强烈的爱国意识,她这种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

篇8:庄严的仪式阅读题答案

一、明确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区别

文学作品一般采用文学语言形式,而现代文(文学类)阅读题的答案表述则应该运用科学语言形式。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究竟有何区别与联系,先看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的示例:

所谓科学语言,就是把意思准确直白地表达出来的语言,科学语言具有精确性;所谓文学语言,就是富有联想意义的形象含蓄的语言,文学语言具有模糊性。所谓现代文(文学类)阅读题的答案,就是把文学语言转换成科学语言。

二、学会深入文本细读语段

高考现代文阅读在强调整体感悟的同时,要求考生深入文本进行语段细读,在贯通上下文意的基础上获取答案信息。有的考生却缺乏语段细读的阅读品质,答题时仅凭感觉,就很难做到全面而准确的回答。细读步骤如下:

1.分析句群。先以句末标点为标准,来标注句子的序号,再概括每句话的大意,然后理清句间关系,切分层次。

2.体味联想意义。如果遇到形象化的语言,或分析其修辞技巧,或挖掘隐含信息,将文学语言转换成科学语言。

3.把握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对于准确而全面的答题至关重要。所谓关键词就是能体现语段中心的词语;所谓关键句主要是提起句、过渡句、归结句。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问文段的主旨是什么?

(1)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2)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云,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3)短暂的夕阳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抛给人间的光芒是最依恋也最夺目的。(4)此时,连我的书房的空气也是金红的,(5)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6)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见的颗粒竞被夕阳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曳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7)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境象一一它能使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8)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掷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9)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10)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11)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12)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13)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14)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15)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16)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竞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乖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

——选自冯骥才《夕照透入书房》(2006年广东高孝卷)

第一步,标识句子的番号,共16句。

第二步,概括每句大意。

第三步,理清句间关系,分清层次。得知第7句是对1到5句的归结,因此,第7句是归结句、关键句。根据第s句的大意可知,由面到点,下一层重点写书架上的泥公鸡。可见7、8句之间应该分层。那么这个语段可以分两层,前面从面上描写夕阳映照书房的景象,后面从点上着重描写书架上的泥公鸡,而后者是重点。而且,得知从第10句到第16句关于泥公鸡的描述应该是主旨升华句。要把握主旨必须准确理解描写泥公鸡的句子。

第四步,理解主旨升华句,概括语段中心。10到16句是主旨句,但句意比较含蓄。其实用了修辞“泥公鸡”代指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代指日下的商品经济,夕阳映照泥公鸡象征传统文化虽然很美,但日渐衰落,泥公鸡的哀鸣则用拟人手法赋予作者对传统文化消逝的同情和不满。由此得出本文段主旨: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传统文化日渐消逝,表达了作者的同情和不满。

如果不深入文本细读,仅凭感觉,很难读出语段的中心,也很难理解最后几句话的含义。

三、掌握两种重要的答题方法

1.抽取法

抽取法即直接抽取文本中直白的词句作为答案的方法。这是针对现代文阅读答案信息的精确性而采取的方法。所谓直白的词语和句子也就是文本中那些提示性、总结性和概括性的词语和句子。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整体把握文章主旨或语段中心。

第二步,理清文章思路或语段层次。

第三步,抽取段首句、总结句或议论句。

第四步,抽取文章或语段概括性、总结性、议论性的能揭示主旨或要义的词语。

第五步,分条理地组织抽取出的语言。这些重点往往像金子一样散布在文段中。需要结合文章主旨和语段中心以及题干要义去抽取。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回答: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

(1)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2)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3)瓦曼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犬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速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4)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5)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一一选自冯杰《乡村的瓦》(2006年四川高考卷)

第一步,通读全文,感悟全文的主旨和思路。本文借写乡村的瓦回忆童年生活,表达自己对童年的向往和回归。

第二步,理清文章思路。(1)(2)段总说,提出对乡村的瓦的回忆;(3)到(5)段具体描写乡村的瓦的特点、感受。

第三步,抽取文章或语段概括性、总结性、议论性的能揭示主旨或要义的词语。发现(3)段中的“神韵与魅力”、(4)段中的“对称之美”“集体主义”“团结”、(5)段中的“乡村的坚守”等具有概括性、直白性且符合题干“感受”的要义。可以抽取出来直接作为答案。

第五步,分条理地组织语言,得出准确答案: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雨中的神韵与魅力;对称之美;团结与温情;对乡村的坚守。

2.提炼法

提炼法即对文章、语段或句子的修辞义、潜在义、归结义、情感义等联想意义进行揭示、挖掘、归类和感悟的方法。它是针对现代文(文学类)答案模糊特点而采取的方法。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含蓄性导致答案的模糊性,对模糊性语言的语义理解可采用提炼法。

怎么提炼?首先,明白前述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区别,提炼的本质就是把文学语言转换成科学语言;其次,掌握提炼的诀窍,就是弄清两类语言的关系,即“象与义”以及“具与类”的关系。所谓“象与义”的关系,可以解读为形象与被赋予的联想意义的关系。比如古典诗歌中的意象,都负载有丰富的情感意义,如“柳”在古代诗歌中隐含的可能是离别时依依不舍之义。此处的提炼就是从形象的外在特点挖掘隐含的、内在的情理意义和文化意义。所谓“具与类”的关系,可以解读为具体的描述内容与所属语义类别的关系。文学语言通常是具象的,但答案需要概括,概括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具象的事物予以归类。此处的提炼就是从具体的描述言语概括出其所属的类别语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为什么说地坛“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国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权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人教版教材第二册)

第一步。回到原文,在段未找到“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一句,可见这是结论,理由应该在上文去寻找。

第二步,细读语段,发现“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一直到“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段关于小昆虫的具体的景物描写讲的就是“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理由,但没有直白的词可以抽取,需要对隐含的答案信息进行提炼。

第三步,可以从“象与义”的关系入手进行提炼。这里的“象”有”峰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这些景象都具有”微小、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生命力等特点,再结合下文的”竞相生长“可知这些具象隐含的联想意义应该是”微小的生命也具有生命力。

第四步,组织答案语言,准确回答:因为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等让“我”感觉到微小的生命也充满生机与活力,所以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阅读下面文字,请回答:作者从哪些方面谈了自己应该感激的对象?

我跟自己说,从明天起,我要尝试赞美每一个早晨,每一个中午,每一个悄然到来的黄昏和夜晚。甚至,尝试赞美每一个失眠的寂寞的深夜。同时,我还要尝试感激。感激一份简单的早餐,感激吹到我脸上的风,感激我身上的棉布裙子——也连带着感激那个种棉花的农人,感激一杯水,一个苹果——心里对它说:“你的核要在我的身体里生长,你来世的嫩芽要在我的心中萌发,你的芳香要成为我的气息,我们要终年地喜悦。”最后感激我的先生,是他,不是别人,陪伴我走了大半旅程。

一一选自华姿《寂夜的虫子叫》(成都2010级“一诊”试题)

第一步,回到原文,明确答案的信息分布在“同时,我还要尝试感激”一句的后面直至结束。

第二步,细读语段,找到他要感激的具象依次是“早餐”“风”。“棉布裙子”“农人”“水”“苹果”“先生”。

第三步,对具象进行归类概括,风属于自然的赐予,早餐、水、苹果属于物质条件。农人属于劳动者,先生属于亲人。这个提炼的过程就是明确“具与类”的关系。最后,分条理地组织答案:作者从①大自然的赐予;②简单的物质条件;③为我创造物质生活的劳动者;④陪伴我的亲人四个方面谈了自己应该感激的对象。

3.抽取法与提炼法的综合运用

抽取法与提炼法在现代文(文学类)阅读中不可能截然分开,常需综合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作者描写了寂夜的虫子的叫声,虫叫的特点是什么?

也许是下过雨的缘故,虫子的叫声特别清脆,特别晶莹。不是一只,是一群。一会儿是合唱,一套儿是二重唱,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独唱。听得出来,它们很欢快,由衷地欢快。我想,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和赞美吧。只有感激和赞美才能激发这样的喜悦。

一一选自华姿《寂夜的虫子叫》(成都2010级“一诊”试题)

第一步。细读语段明确从“也许”到“由衷地欢快”是描写虫叫的特点,而后面两句是写作者的感受。答案应该在前面去找。

第二步,运用抽取法,抽取直白的词语,诸如“清脆”“晶莹”“欢快”。

第三步,运用提炼法,对具体描写部分“不是一只,是一群。一会儿是合唱。一会儿是二重唱,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独唱”进行提炼,从“象与义”的关系入手提炼,发现运用的拟人手法修辞其隐含的联想意义是富于变化。学生往往漏答这个答案信息。

第四步,分条理地组织语言,得出准确答案:虫叫的特点是清脆、晶莹、富于变化、欢快。

篇9:庄严的升旗仪式作文

星期一时,我们怀着激动不已的心情早早的就到了学校,走进教室放下书包,戴上鲜艳的红领巾,一个个就像小鸟似的飞快奔向操场集合整队。“叮~叮~叮~”铃声仿佛像一道命令,在操场上的老师和同学们轻松的心情一下子就严肃起来。这时,我看见三位出旗手扛着国旗,迈着正步,雄赳赳气昂昂的迈向升旗台。“升国旗,唱国歌,敬礼!”一声令下,操场上空一阵阵嘹亮的歌声此起彼伏的响起,国旗在我们的歌声中冉冉升起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升旗仪式在我们的歌声中结束了,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五星红旗,你永远活在我们中华儿女的心中。我热爱祖国的心永远也不会消失。

★ 庄严的升旗仪式的作文400字

★ 升旗仪式小学六年级作文

★ 升旗仪式小学作文550字

★ 小学升旗仪式开场白

★ 小学升旗仪式主持词

★ 小学升旗仪式演讲稿

★ 庄严的近义词

★ 升旗仪式作文

★ 写升旗仪式的小学作文

篇10:记一次庄严的升旗仪式

今天又是星期一,阳光明媚,蔚蓝的天空上点缀着几朵洁白的云,我们在学校的大操场举行升旗仪式。同学们穿着暗红的冬季校服,戴着鲜红的红领巾,迈着整齐的步伐,排着整齐的队伍,33个班级,各个班都在老师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地站在操场上。八点十分,升旗仪式开始。只见主持人李康诚拿着麦克风,用响亮的声音说道:“出旗,奏乐!” “蹬,蹬,蹬,蹬”伴随四声前奏,鼓号队演奏起了《出旗曲》,4名护旗手伴随着音乐的节拍,迈着一致的步伐,牵住国旗的一角,向升旗台走去。

人人屏息凝视,只有打鼓声,小号声,长笛声……2位升旗手接过国旗,挂在拉绳上。这时,李康城拿着事先准备好的演讲稿和麦克风上了台,“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老师们,大家早上好,今天为大家……”李康城宣读着护旗手和升旗手的座右铭和“光荣成绩”。

接着是升国旗,唱国歌。贺锦毅挂好国旗,迎风一甩,全场空气仿佛凝固了,1600多位同学一齐把手齐刷刷地举过头顶,一齐抬起头瞻仰鲜红的五星国旗冉冉升起,同学们人人精神抖擞,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校园上空回荡……瞧!升旗手贺锦毅脸涨得通红,仿佛肩负着重任,脸上充满了激动与自豪。“接下来有请“阳光姐姐”讲话,大家鼓掌欢迎!”在排山倒海的掌声后,“阳光姐姐”宣读故事——《爱的力量》……升旗仪式已结束,各班已回到教室,这时8点半。

每一次我都仿佛看到了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遵义城头的灿烂霞光,长征路上的绵延烽火,延安窑洞里的闪闪灯光……

篇11:庄严的升旗仪式小学作文450字

每个星期一的早晨,我们学校都会举办一场庄重、严肃的升旗仪式。早晨我来到学校,到了教室。我正读着课文,当音乐声响起时,我以最快的速度到门口站好,同学们准备完毕后,我带领同学们去操场站队。

升旗仪式开始了,第一项是岀旗,看出旗手和护旗手迈着整齐的步伐,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向解放军叔叔那样英姿飒爽,他们是那么认真,把每个动作都做的`那么到位,我心中不禁涌起钦佩之情。升旗仪式当然少不了升国旗,当嘹亮的国歌声响起,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这是,我标准地行着队礼,并轻轻唱着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在这庄重、严肃的时刻,使我不禁想起了为新中国而战斗的革命先烈们,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画面,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使我久久不能平静。升旗仪式完毕后,进行第三项,国旗下讲话,每位同学都认真聆听这位同学的精彩演讲,句句都深深的记在我们的心里。最后一项:呼号,随着主持人的发问,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喊出我们的校训及学校精神的口号,这声音洪亮有力,激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篇12:庄严的仪式阅读题答案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并热爱国旗。

2、使幼儿明白怎样做才是爱护国旗的表现。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知道升国旗的庄严。

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儒灵童教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我们中国的国旗叫什么名字?请听故事《冰山上的五星红旗》。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科学考察队的叔叔们把五星红旗插在了哪里?

故事总结:叔叔们把我们的国旗插在了山顶,并且庄严的唱起了国歌。小朋友们,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要爱护国旗尊敬国旗。所以小朋友们在升国旗的时候,不可以嬉戏玩闹,要认真庄严地看着国旗升起,这样才是尊重国旗的表现。

3、“看”动画提问导入:小朋友升国旗时你是怎样做的?

4、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国旗上有几颗星星?几颗大的,几颗小的?

(2)为什么要爱护国旗?

(3)升旗时你会怎么做?请你来演示。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我们的国旗叫五星红旗,上面有五颗星星,一颗大的,四颗小的,大的代表妈妈,小的围绕着大的,代表保护妈妈的孩子。爱护国旗要像爱护我们的妈妈一样;尊重国旗,从升旗仪式行注目礼开始,做个热爱祖国的好孩子。

三、图谱演示,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

教师看图总结:升国旗时要庄严,嬉笑打闹是不尊重国旗的表现,当听到国歌响起的时候,表示升旗仪式开始了,小朋友们要安静站立,双眼注视国旗慢慢升起,这样才是尊重国旗的表现。

四、游戏互动,巩固主题名称:升国旗仪式过程:全体起立,教师播放国歌,幼儿看电视屏幕进行升国旗仪式。教师观察幼儿在听到国歌响起时,有没有做到原地不动,不说话、不嘻笑,态度要严肃认真,立正站好、眼睛看着国旗冉冉升起。对做到的幼儿给予表扬。

五、活动延伸,主题内化

(1)带领幼儿唱读《儒灵童》儿歌。

(2)带领幼儿参与幼儿园的升旗仪式,感受庄严的氛围。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篇13:庄严的仪式阅读题答案

今天我校入团宣誓仪式庄严而又隆重 今天,我校新团员举行了入团宣誓仪式。上午8:20分,也就是早读课时间,全校所有师生集会,届时,297名新团员举行了入团宣誓仪式。宣誓仪式庄严而又隆重。办公室主任先在醒目的地方张贴了相关宣传标语,再用横幅写上“入团宣誓仪式”几个大字。大会由彭晚龙主任主持,肖为民主任作中心发言人,肖凯主任维持秩序。大会开始,奏国歌,彭主任宣布新团员名单,近三百名新团员佩戴着团徽,在彭主任的带领下,齐唰唰地举着右手,在新操场上,在国旗下,在鲜艳的团旗下,宣读了入团誓言。那宏亮的声音响彻了整个校园。

新团员宣誓后,新团员代表李新发言,尔后老团员代表陈丹也上台发了言。接着便是政教副主任兼团支部书记肖为民发言。他就团的知识、新团员的要求等几方面讲了十几分钟的话,整个会场秩序井然。这次发展新团员的人数之多,创学校历史新高。全校14个班级,最多的一个班有新团员35人,最少的班也有析团员8人。其中九年级人数相对要多,七年级人数比以往任何一届也多。看来,现在学生入团的积极性很高,对团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他们知道,共青团是青年的先锋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一个有志青年,必须自觉加入自己的组织,这样,将来才能为祖国贡献力量。

篇14:低头与昂首阅读答案的阅读题答案

2、(3分)比喻论证(l分)生动形象(1分)的证明了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学会低头做人的道理(l分)。

3、(3分)他没有为一时利益(1分)放弃尊严与人格(2分)。(意思对即可)

上一篇:住建局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第一阶段工作总结下一篇:与冬天的现代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