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五查摆五强化问题清单

2024-04-30

教育五查摆五强化问题清单(通用11篇)

篇1:教育五查摆五强化问题清单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同志指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等思想,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这一重要论述,为今天党员干部弘扬守诚信的传统美德提供了遵循。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党员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争做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切实履行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使命。

对党忠诚

忠诚是共产党员的基本政治品格。同志强调,党员干部要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中央今年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通过强化党章党规、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说到底是要锻造忠诚老实的优秀品格。这是新时期共产党人守诚信的基石。

忠诚是“三严三实”的基本要求。“三严三实”为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守诚信定了规矩,“严”与“实”已成为新时期党员干部守诚信的基本要求。修身、用权、律己,唯有严才是诚;谋事、创业、做人,唯有实才有信。党员干部无论对党组织还是对人民、对同志,都要忠诚老实。同志作出一系列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论述,就是要促使广大党员干部保持诚信本色,做到在政治上忠诚可靠。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保持诚信本色,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不越轨。

忠诚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条件。同志强调:“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这里的“德”首先体现在忠诚老实上。什么样的干部是好干部,不同历史时期要求有所不同。但无论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全面深化改革之际,忠诚老实、政治上靠得住都是对党员干部的首要要求。因此,同志指出,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使那些对群众感情真挚、深得群众拥护的干部,那些说话办事有灼见、有效率的干部,那些对上对下都实实在在、不玩虚招的干部,那些清正廉洁、公众形象好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

忠诚是坚定信念的基本前提。同志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对党员干部来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对党的宗旨和理想深信不疑,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护党。党员干部只有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真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只有铸牢忠诚意识、强化忠诚教育、树立忠诚形象,才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抵御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有更高的境界、更广的眼界、更开阔的胸怀,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取信于民

同志多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相信群众,请群众来监督和评判,我们党的各项工作才能做到不虚不空不偏。贯彻落实这些重要论述精神,要求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弘扬守诚信的传统美德,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真诚爱民。始终以感恩的心对待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向人民群众学习,真心对人民群众负责,热心为人民群众服务,诚心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与人民群众交朋友要态度真诚,而不能高高在上。同志十分关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生活和发展,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包涵真诚深厚的为民情怀。今年两会期间,同志将新型政商关系概括为 “亲”“清”二字,并指出,对领导干部而言,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真心实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这一理念也可以扩展开来,适用于一般意义上的干群关系。

为民办事。取信于民,关键是要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同时,办实事好事要坚持实事求是。同志强调,要抓实在,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决不能开空头支票,也要防止把胃口吊得过高,否则就会失信于民。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任务目标一经确定,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进,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这也是守诚信的具体表现。

“徙木立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之初,为了释解大家的担心和顾虑,同志指出,要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一步抓好,起“徙木立信”的作用;这件事情要牢牢抓住,善作善成,才能做其他的事情。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是否能够长久坚持,是为了眼前利益还是为了长远利益,是真心为老百姓还是虚情假意,老百姓看得一清二楚。目前,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政府公信力下降问题。提升政府公信力,需要我们从一件一件具体工作抓起,大力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逐步积累、巩固和增进群众对政府、对党员干部的信任。

勇于担当

勇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守诚信的题中应有之义。诚信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要落实就要有勇于担当的品格,不能畏首畏尾,也不能争功诿过。

当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反“四风”的部署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乱作为”现象越来越少,“不敢腐”“不能腐”正在向“不想腐”转变。但也有一些人以反腐为借口,“怕严畏难”“借难抵严”,在其位不谋其政,尸位素餐,在群众中引起负面影响。俗话说,为官避事平生耻。为官不为是党员干部不讲诚信、不敢担当的具体表现,需要分清“病因”、辨证施治。

目前出现的为官不为,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从心态看,因怕事而不敢为。有的党员干部怕出事被上级追责,怕得罪人引火烧身,于是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缺乏担当精神,缺乏主持正义的勇气。二是从能力看,因平庸而不会为。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无能为力、束手无策,缺乏开拓精神,跟不上时代发展进步的节奏,本领不足。三是从意识看,因懒政而不想为。懒政说到底还是缺乏责任意识,对权力的来源缺乏正确的认知,对群众缺乏应有的感情,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缺乏坚定的信念,又不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安于现状,工作没有热情,缺乏进取心。四是从利益看,因私心作祟而不去为。有的党员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因为在职务、职称上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就跟组织“叫板”,或者干脆撂挑子;有的因为失去了“灰色收入”,收入减少了,心理不平衡而不作为。

促使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加强思想教育和行政问责是有效手段。要针对党员干部能力上的“短板”,加大精准培训的力度,切实解决本领不足问题;对于因不作为而造成责任事故的,要严肃执纪问责,以儆效尤。为了消除想干事又怕出事的党员干部的顾虑,同志强调要保护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这需要我们切实做到“三个区分开来”,即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做到“三个区分开来”,就能让想干事、会干事的党员干部没有后顾之忧,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

篇2:教育五查摆五强化问题清单

为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8月19日上午,悦来镇信民村党总支再次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要求全体党员对照党员标准,围绕“五查摆五强化”,深刻查摆剖析,自我批评,限时整改问题,自觉检身正己。

会上,信民村党总支书记黄选平和参会党员分享了“江海先锋”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党章知识选粹》微视频第8集:党员义务。随后,大家针对五方面内容进行“五查摆五强化”检身正己。一是查摆信仰信念是否动摇,有没有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认识不清等问题,强化政治定力;二是查摆纪律规矩是否松弛,有没有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等问题,强化党的意识;三是查摆宗旨意识是否淡薄,有没有漠视贫困百姓、为群众办事不力等问题,强化群众观念;四是查摆精神状态是否懈怠,有没有安于现状、精神不振、不作为、不善为等问题,强化担当精神;五是查摆德行表现是否缺失,有没有不注意个人品德、违反社会公德等问题,强化道德修养。

通过此次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放下思想包袱、正视问题,联系个人工作实际,从工作中找问题、党性上找差距,以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真正查摆自己的问题。

篇3:教育五查摆五强化问题清单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经济建设大发展的坚强支柱, 它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 它培养的人才处于社会人才中的较高层次, 而他们活动的领域更贴近实践, 又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属于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有别于学术型、工程型和技能型人才, 它能够独立成为一种教育类型。

与普通的高等教育相比较, 高职教育应使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 技术应用能力强。高职教育应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以岗位技术标准为依据构建课程结构, 以真实产品的生产或工作任务的完成实施教学, 促使学生的职业技术更专、更强。

第二, 职业素养高。职业教育既要“使无业者有业”, 又要“使有业者乐业”。技术只能使无业者有业, 素质才能使有业者乐业, 使有业者得到持续的发展。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应更加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教育, 重视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安心在一线工作。

第三, 岗位适应快。高职教育要倡导教学设计与职业岗位的对接, 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最大限度地缩短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 学生上岗就能工作。

因此, 高职教育应注重学生以下五种意识的培养。

一、强化学习意识,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学习意识是指个体在获取知识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中, 对自身的状态和特点、自身与所学知识之间的关系、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效果等的认识与评价。在心理学上, 指个体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是个体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它具有自觉性、能动性、社会性三个特点。换言之, 指个体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以知识、概念、思想等观念形式在头脑中对自身学习进行反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份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该报告由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供, 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通行证”的重要观点, 并指明了终身学习通过四大支柱实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也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知识支柱。

虽然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但毕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高职院校必须按照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 非常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 注重理论知识的相对系统性, 办学必须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 教学必须达到高等教育的水准, 并注重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法律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 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时代在进步, 社会发展突飞猛进, 新的知识不断出现。每个人要想使自己有所成就, 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心态、意识, 不断充电, 与时俱进, 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才有可能实现人生价值, 获得成功。

二、强化实践意识,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高职学生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所学的理论知识必须与实践相结合。高职教育就是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高职教育应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以岗位技术标准为依据构建课程结构, 以真实产品的生产或工作任务的完成实施教学, 促使学生的职业技术更专、更强。高职教育要倡导教学设计与职业岗位的对接, 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按照技术领域或职业岗位要求, 参照国家职业标准, 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推行订单培养, 探索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促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更加吻合, 最大限度地缩短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 学生只要上岗就能工作。

为此, 高职教育要使高职学生积极地投身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经受锻炼, 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习和运用的统一。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及志愿者活动, 对课内所学知识会有更直接的实践感觉、实践把握, 从中会发现更多所在专业领域内和其他领域内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虚心学习、不怕吃苦、勤于思考、善于总结。

三、强化企业文化意识, 实现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经历30多年初步发展和近十年快速发展后, 规模发展很快, 院校数与在校生数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规模的快速扩张之后。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应该看到, 在内涵建设中, 高职教育的文化建设刚刚起步, 且尚未形成自觉, 这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节点所在, 而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如何使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在高职教育中有机融合。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高职教育与产业有着天然的渊源关系。从最初的学徒制来看, 职业教育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 是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尤其是工业革命的产生, 职业教育才逐渐从企业中分离出来, 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职业院校虽从企业中独立出来, 但与企业的协作却并没有因此而减弱, 产教结合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

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看,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在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和建设上下功夫。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属性和培养目标相适应, 高职教育应坚持以行业 (企业) 文化为本, 自觉将行业 (企业) 文化或地方文化融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中, 吸收到教学内容中, 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中。这实际上就要求高职教育做到使产业文化进教育, 把产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特色文化和优良传统充实到教育体系之中;使企业文化进校园, 工作文化进课堂, 把相应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文化理念, 如制造业的精细、金融业的严谨、会计业的诚信等, 自觉地渗透到相关专业课程中去。

实现大学文化与行业 (企业) 文化的有机融合应成为高职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 需要研究、探索、凝聚、积累, 更需要设计、系统规划、不断推进。

四、强化团队意识, 发挥集体潜能

所谓团队意识, 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意识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 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 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 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意识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 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 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团队意识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 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 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文化, 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 就不会有团队意识。

职业活动中不仅需要竞争, 而且需要主动合作精神, 竞争与协作相伴而生, 相离而失。实践证明, 一个人的职业活动, 总是与一定的职业群体相联系, 离不开同行业的支持与协作, 特别是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 职业分工越来越细, 劳动过程更趋专业化、社会化, 需要加强联合。产业间相互依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 也要求一个单位内部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必须团结协作。

五、强化职业意识, 体现职业教育本质

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 即“职业性”。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必须注重职业意识的培养。

职业意识是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 以前叫做主人翁精神。具体表现为:工作积极认真, 有责任感, 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既影响个人的就业和择业方向, 又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职业意识由就业意识和择业意识构成。就业意识指人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和任职角色的看法;择业意识指人们对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 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 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职业意识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职业意识是约定俗成、师承父传的。职业意识是用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章制度、企业条文来体现的。职业意识有社会共性的, 也有行业或企业相通的。它是每一个人从事工作的岗位的最基本, 也是必须牢记和自我约束的。

高职教育中的职业意识教育培养必须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的始终, 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这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我国高职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样具有非凡的意义。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经济建设大发展的坚强支柱, 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 有其自身的特点。高职学生也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 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高职教育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以适应社会、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特点,高职学生,五种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毅.职业学习与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

[2]詹万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3]王荣发.职业发展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4]周明星.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5]何向荣.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篇4:教育五查摆五强化问题清单

关键词:人才;培训;技术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和现有的教育现状,我国人力资源基本现状不容乐观。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分析,我国整体国民素质偏低,中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产业、行业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不能适应产业高度化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升,城乡、地区间人才素质的不均衡性十分突出。加快经济发展速度,赶超世界强国,抵御国际跨国组织的竞争压力,我国唯有加大组织的教育培训力度,尽快建立起适合我国经济建设的教育培训体系,构筑人才和人力资本再生机制已迫在眉睫。

鉴于此,本文专门探讨人才教育培训的“五忌”和“五强化”。

一、人才教育培训的“五忌”

1.一忌教育培训目标不明确,全面铺开。把握组织教育培训目标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教育培训,是成功组织获取有效教育培训的关键因素,也是组织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组织的教育培训目标设计应遵循两大原则:一是基于组织战略的组织需求目标;二是基于人才的职业生涯设计。

组织战略是组织的人力资本战略的基础。任何教育培训的实施都必须依据组织的目标,必须与组织的战略相互协调,必须与组织的生存、发展和竞争等方面的组织需求相联系,教育培训计划必须是组织计划的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教育培训工作才会有效果、有效率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目标在结合组织战略的前提下,还应注重人才需求,针对人才的职业生涯设计,通过教育培训,使人才的职业成长与组织的发展、组织的目标及其实现过程协调一致,溶为一体,从而提高组织人才的教育培训积极性,在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的同时,加速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2. 二忌教育培训内容不完整,重技术轻素质。教育培训制度作为组织文化重要的构成部分,除了涉及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和工作环境适应性教育培训外,还应成为组织传播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指导人才的道德和行为,进行职业道德和理论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渠道。

知识经济背景下,市场的竞争往往是人才的竞争。相对于竞争对手,组织拥有的人才越多,组织获胜的把握就越大。然而,由于人才流动的影响,任何专家都可以出高薪去聘请,但可靠的人才却是无法用薪资去招聘的,拥有卓越能力与忠诚于组织的人才才是其竞争对手不易模仿的人力资源开发。

组织的教育培训正是基于这一点,将人才素质教育培训作为组织培养人才忠诚度,促进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提高组织人才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将人才的命运与组织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促使组织建立人才流动由利益驱动转向事业驱动的成功人才开发机制,为防止组织人才流失,激励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3. 三忌人才培养不全面,厚此薄彼。木桶原理指出,组织竞争力的获取往往不只取决于几个人的能力和才干,更取决于组织整体人员的状况,取决于组织是否存在某些薄弱环节,尤其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下,这种情况就更为明显。因此,组织在计划人才教育培训时,应做到人才教育培训对象全员化,既可避免由于受训人员安排所造成的其他非受训人员的情绪化波动,也可以防止由于极个别人员的知识能力的老化而影响和制约组织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我国职工队伍的结构性缺陷,应该通过发展正规教育和企业的全员培训逐步加以纠正”。

当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时,人力资源就会转化为可以为组织带来财富增值的资本形式。如摩托罗拉公司曾计算出人才教育培训的投资回报是每投入1美元便能得到33美元的回报。再如:美国工业界用于教育培训的平均标准是工资额的1.2%,而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则必须达到4%。由此可见,组织教育培训的投入与全面化,对组织发展和核心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加大组织教育培训投资力度,扩充组织教育培训范围,做到“人尽其材,才尽其用”,充分调动组织全体人才积极性与创造性,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4. 四忌教育培训机制不合理,理论与实践分离。教育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并加快组织的发展。因此,首先应考虑到的是如何做到学以致用。德国的“双轨制”值得借鉴,即在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在组织里学习、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不仅为德国二战后的崛起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而且为德国快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其主要原因在于它的学用一致,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和較为成功地解决了教育培训制度与就业制度的衔接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组织面临着将自身转变为一个“学习型组织”的任务,教育已成为竞争的武器,学习与组织的前途休戚相关,注重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其生存能力、适应能力显得更强。每个人才、每个组织都面临着通过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创新,跟上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除借鉴德国及西方各国有效的教育培训模式外,还应在我国特有文化背景下,结合组织的自身特点,增强组织的实践与学校教育、组织实践与教育培训机构、组织实践与研究机构教育培训及各级各层教育实践的联系,加强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有的放矢地做好组织人才教育培训工作。

5. 五忌教育培训程序不完备,流于形式。教育培训项目评估是教育培训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既是展示教育培训效益,评估教育培训内容明确性与有效性的方式,也是重新审查计划,以便使其最优化地符合组织战略目标的渠道之一。为提高教育培训效果,保证教育培训目标的顺利实现,组织应加强教育培训控制跟踪系统,做到训前计划准备、训中实践理解、训后巩固强化,建立起完善的“教育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的教育培训评估体系。

二、人才教育培训的“五强化”

1. 强化计划和预算的意识。人才的教育培训计划和预算的制定十分关键,计划有短期、中期、长期之分,并涉及两部分:(1)中央人力资源库人才;(2)领导层后备人才。“有计划地选拔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干部出国教育培训和到高等院校进修,培养后备人才。”全国和地方教育培训计划和预算,要在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同时,在执行计划和预算的全过程中,要步步严格要求,随时检查和修正补充,并把教育培训与奖惩、职务升降、工资福利挂起钩来。

2. 强化两个原则的意识。(1)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用一致原则。讲求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培训与使用结合;传授专业知识与岗位结合;职业技能与需求结合;传授内容与对口选送结合。(2)全员教育培训和按需施教原则。①欲实现全员教育培训,必须根据人力资源发展需要,让每个人才(高层、中层、基层)都能接受训练。②按需施教指由“需要”决定教育培训种类、内容,同时着重考虑需要的层次,即长远、现实需要等。

3. 强化三个特性的意识。(1)第二教育性,它有别于小学、中学、大学的第一教育,这一阶段重在政治理论、业务技能、现代管理水平的驯化;(2)专门性,它是一种目标专一定向的人才职业技术性教育;(3)成人性,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间有弹性,是一种继续性、终身性教育。

4. 强化四个类别的意识。《国家公务员条例》把教育培训分为四个类别。(1)初任类,是指对人才录用后,在任职前的教育与训练;(2)资格类,适用于即将晋升领导职务的人才;(3)业务类,是指根据专项工作需要进行的专门业务教育和训练;(4)更新知识类,则指人才为适应科学技术进步而进行的以更新知识为目的的教育和训练,亦称全员教育培训。

5. 强化五个建构意识。(1)建构由一个委员会领导和以一个方案为主的观念,即:制订本地区、本机构、本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政策、条例、规章,开展计划、组织、指挥、评估等活动。经最高决策者和委员会颁布的教育培训方案,应确定专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和预算,并组织、实施,及时予以反馈、修正,逐一监控、落实;(2)建构一年一项重要内容的观念,即每年确定一项内容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有的放矢地加大投入力度,把钱用在刀刃上;(3)建构一次一类人的观念,即根据本地区、本机构的发展状况,每进行一次教育培训,务必解决某一类人的问题,使之具有针对性,使各层级人才均能逐步得到受训的机会,提高整体素质;(4)建构一个评价体系的观念,其中主要可采用两种方法:①目标绩效评价法,即以计划的具体目标,包括对受训者在完成计划后应学到知识、技能,应改进的工作态度及行为,应达到的工作标准为主。在计划结束后,将受训者的测试成绩和实际工作表现等与既定目标比较,可得出 评价的总体结论。②成本效益分析法,采用上述方法能对一个教育培训计划的效果作出评价,但由于已为教育培训活动投入了人、财、物和时间,即已支出了成本,因此,上述评价所展示的效果不等于效益,还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即以量化的方式评价受训者在知识的培养、工作绩效的改善、所创成果的效果等方面进行品评;(5)建構一人一套档案的观念,这是记载受训者接受教育培训历程的真实记录,应“建立教育培训考核档案”。因为它不仅是教育培训成本核算和总结经验的有效凭证,而且还是组织日后查考利用的可靠依据。主要包括:人才教育培训计划表、教学计划表、教学内容表、教学效果表、各项评价表、受训者追踪调查表等。

参考文献:

1.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美)洛丝特.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美)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江泽民.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共促亚太地区发展繁荣.光明日报,2001-05-16.

作者简介:宋斌,中国地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吴丹,中国地质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

篇5:关于五查摆五强化的个人问题清单

1.理想信念教育不够深入、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扎实。

2.业务培训力度不够。

3.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落实不够到位。

4.廉政教育形式较为单一。

襄阳日报社“问题清单”:

1.舆论引导水平和服务中心工作能力与市委、市政府要求、人民群众的期待有差距。

2.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不够。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

4.多元化产业发展体量不大,效益不高。

襄阳广播电视台“问题清单”:

1.开拓创新精神有待增强。

2.履职尽责意识有待提高。

3.为民服务观念有待加强。

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问题清单”:

1.对政府网站群的管理不够。

2.对电子政务平台和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的重视不够。

3.对电子政务平台和对全市政务信息化调查研究不够,到部门、基层调研的时间太少,基本情况掌握不全面,导致在服务部门和基层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针对性不强,协调、落实效率不高,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的重视不够。

4.服务部门、服务基层主动性不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做得不够。

市农技推广中心“问题清单”:

1.对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技术培训不够。

2.服务新型经营主体帮扶措施落实不够好。

市农科院“问题清单”:

1.理想信念教育不平衡,一线科研人员存在重业务轻政治理论学习现象。

2.科技创新水平不高。

3.科技服务能力不强。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问题清单”:

1.理论学习不够扎实、深入,评学、督学、考学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

2.后示范建设任务全面推进不够。

3.干部日常管理监督还有缺位,个别党员干部存在理想信念缺失、为民务实不够的现象。

4.联系、关心群众不够,切实帮助师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不够。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问题清单”:

1.学院的教学改革推进力度不够大,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提升有差距。

2.学院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还有一定差距,无章可循、或者有章不行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3.基层党支部在学院改革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

市一中“问题清单”:

1.办学条件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

2.学校管理存在不精细、不规范的问题。

3.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有待持续提升。

市三中“问题清单”:

1.理论学习不够。

2.党建工作有所弱化。

3.“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有所淡化。

4.享乐之风仍然存在。

市四中“问题清单”:

1.对党员思想政治学习要求不够。

2.为学生服务、为教职工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并落到实处。

3.对干部的培养教育重视不够。

市五中“问题清单”:

1.重视教师业务培训,对领导干部、党员教师政治思想和党性教育重视不够。

2.随着学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学校科学创新管理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3.作为又一个百年的跨越发展,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需传承的经验、教训探讨总结归纳升华得不够。

市东风中学“问题清单”:

1.高中部学生食堂就餐管理有待加强。

2.学生在教学区饮水困难。

3.高中部多功能多媒体教室建设滞后。

市旅游服务学校(市九中)“问题清单”:

1.执行学校民主集中制议事决策程序不规范。

2.对学校行管后勤服务岗位人员工作考核机制不完备,有凭主观现象。

市三十六中“问题清单”:

1.思想认识不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2.对教师管理不严,碍于面子,主动担当责任意识不强。

3.宗旨意识淡薄,服务师生意识不强。

4.廉政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公务接待不规范。

市八中“问题清单”:

1.少数党员干部、教职工敬业精神不强,上班纪律松懈问题。

2.群众观念、为民意识不强。

3.学生食堂托管经营后质量、数量和价格监管不够。

市致远中学“问题清单”:

1.在管理工作中,班子成员有时只站在分管工作角度思考问题,缺少大局和全面意识。

2.学校教学质量目标与评价标准,教师、行管人员考核标准,课时津贴、职务津贴发放等方面制度规定不够健全,原有制度和现在实际不完全相符,不够科学和公平,亟需修订完善。

3.班子成员年龄严重老化,在工作和管理决策中,或多或少存在求稳怕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改变现状、跨越发展的冲劲不足。存在管理软弱、怕得罪人的现象。

4.不能熟练使用信息化办公平台,不能做到无纸化办公,浪费纸张墨盒等资源。

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问题清单”:

1.部分教师过分抱怨学生基础差,难教难管理,工作存在不作为倾向。

2.个别党员干部工作责任不到位问题。

3.思想建设工作虚化不够落实,与学校行政工作衔接不够。

4.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足。

襄阳技师学院“问题清单”:

1.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力度不够。

2.校园安全工作还需加强。

市护士学校“问题清单”:

1.政治理论学习开展不够。

2.制度执行不严,劳动纪律抓得不严。

3.抓工作有时激情不够,遇到错误不能及时批评。

市中心医院“问题清单”:

1.少数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存在“生、冷、硬”现象。

2.门诊就医流程不够便捷,患者来回跑路、“三长一短”的现象还存在。

3.调研后分析研究不够深入,在成果转化运用、措施督办落实上存在一定差距。

市一医院“问题清单”:

1.行业作风建设需要持续加强。

2.门诊和住院就医难的问题。

市疾控中心“问题清单”:

1.思想政治教育疾控工作宣传及政务党务工作公开力度不够。

2.学习考核和管理力度不够,缺乏规范化的制度。

3.惠民利民服务力度不够。

市东风医院“问题清单”:

1.医院快速发展与员工的期盼还有一定的距离。

2.服务能力还不能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

3.人才梯队建设不能满足业务发展要求。

市妇幼保健院“问题清单”:

1.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表现为中层干部队伍年龄老化、人才引进困难。行政、业务管理需进一步加强。表现为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服务和诊疗环境不优等。

篇6:教育五查摆五强化问题清单

随着时代的推移,我们党在新时期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党员队伍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员队伍中惰性的、消极的甚至腐朽的东西逐渐滋生起来,严重侵蚀着党员干部队伍,影响着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央下发的《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明确指出,活动开展要增强针对性,“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宜兴市委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主题教育,要求紧紧围绕“五查摆五强化”,深刻查摆剖析,自觉检身正己。

自开展“两学一做”活动以来,我根据市委“两学一做”实施方案要求,认认真真学习了党章党规党纪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处分条例等,围绕“五查摆五强化”,并对照自身实际进行了深刻反思,全面查找自身差距,力求快速整改,做合格党员。

一、查摆问题

(一)查摆信仰信念是否动摇

经过认真的反思,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受党培养教育多年,具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保持一致的基本觉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但是对照作为一名优秀党员的高标准严要求,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还存在着差距,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理论学习不深入,党性锻炼不自觉,虽然信仰信念没有动摇过,但对政治学习不足,导致不善于从政治角度思考问题。比如看到社会上、网络上出现的一些背离党性的不当言论和一些政治玩笑的短信,仅限于管好自己,而没有及时制止。

(二)查摆纪律规矩是否松弛

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平时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严格遵守总书记提出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的“五个必须”,自觉维护党中央 的权威。但对有的同志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发表和传播同中央决定相违背的言论没有及时的发现并制止,政治敏锐性不强。

(三)查摆宗旨意识是否淡薄

群众工作经验缺乏,宗旨意识有所淡化。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够深刻,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群众工作“接地气”明显不够,很少直接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听不到老百姓的真实想法,看不到群众的首创精神,不能真正集中群众的智慧。总之,主观世界自觉改造不够,是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四)查摆精神状态是否懈怠

在精神状态方面,开拓意识不强。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由于习惯于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对待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矛盾,用传统的工作方法来处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而没有能够自觉地开拓进取,努力创新,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效率,从而使内审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内审事业的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在积极性上面还有一些欠缺,在工作中偶尔有“干累了,歇一歇”的想法,加上目前形势复杂多变,工作难度和风险空前加大,不自觉地有了求稳避险的心理。

(五)查摆德行表现是否缺失

在德行表现方面,讲诚信,言行举止文明,尊重领导,团结同事,礼貌待人。讲奉献、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保持自己优良的个人道德修养。遵守公共秩序,助人为乐,崇尚科学,不迷信,从不参与赌博等伤风败俗之事。但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歪风邪气,不能发挥党员的应有作用,缺乏勇气坚决斗争。

二、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 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改正自身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要牢固建立终身学习理念,进一步加强学习,要以“两学一做”主题教育为契机,学政治理论、学业务知识、学工作方法,把学习作为提升素养和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强自身理论修养,从思想上改变自己,从行动上改变自己,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做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深入改造。从实际出发,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成效,注在理论联系实际,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二)努力提高自律意识

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荣辱观、道德观、人生观。不断增强守纪律,讲规矩意识,时刻把守纪律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对党忠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党员来说,初心就是对党的庄严承诺,就是以党章为标尺谋事创业的高度自觉。作为党员,必须时时牢记党章要求,用纪律和规矩对照自己,真正做到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才能保持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这就要求我们时刻牢记自己党员身份,经常性地温习党章,坚定地相信党、拥护党、依靠党、捍卫党,不断增强自身党性修养,在思想上体现为民的宗旨。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在行动上落实为民的宗旨。

(三)切实增强宗旨意识

坚决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要加强权力修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严格按照党的领导原则行使权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要建立健全深入基层的工作制度,定期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思想状况,关心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勤政为民,脚踏实地,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进一步务实创新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增强主观能动性,强化担当精神,创新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使工作成效的不断提高。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

(五)注重道德品行修养

篇7:五查摆五强化七查摆七强化发言稿

日前,海门市公路部门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对照党员标准,围绕“五查摆五强化”要求,深刻查摆剖析,自我批评,限时整改问题,自觉检身正己。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围绕“七查摆七强化”,在认真落实全体党员“五查摆五强化”要求的基础上,紧密联系领导工作实际,查摆新发展理念是否树立和落实,强化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思想行动自觉,查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是否不力不严,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活动中,全体党员分党小组围绕要求深刻查摆剖析,查摆信仰信念是否动摇,查摆纪律规矩是否松弛,查摆宗旨意识是否淡薄,查摆精神状态是否懈怠,查摆德行表现是否缺失,查摆剖析突出问题,制定问题清单,落实整改措施,力求洗涤党员思想,提高党员党性修养,进一步促进和提升公路工作在新常态下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优美路域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篇8:教育五查摆五强化问题清单

一、强化培养学生思品能力的意识

思想品德能力包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道德体验能力、行为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以及随之而来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即能说会写。在教学活动中, 可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 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

1. 在“明理”中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能力。“明理”环节是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2. 在“激情”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体验能力。

道德体验能力是指学生能具备角色互换和移情的能力, 是形成良好的心态和健康情感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激情”贯穿在教学的始终, 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感。

3. 在“导行”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选择能力。

道德行为是对认识的巩固和发展, 对情感的丰富和深化, 它是政治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

4. 积极开展思品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能说会写的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是政治学科追求的最高目标, 也是思品能力最高境界的体现。但这种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它需要反复实践。

二、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现代教育已经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据此, 政治教学要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在教学中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 处理好面向全体与个体差异的关系。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能动性原则, 要求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但是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之间的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2. 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须教, 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 多方设法, 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 卒底于不等待教师授之谓也。”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昂扬学生的主体意识, 善于将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把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追求, 让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焕发出来, 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自己思考、自己体验、自己选择, 从而获得自我感知、自我触动、自我陶冶、自我励行的效应。

三、强化教学目标意识

确立教学目标, 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在她的《为掌握而学习》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要求教师将教学的内容转化为通过教学使学生行为发生变化的期望, 即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结构, 选择教学方法和采取教学手段, 从而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但从目前的政治课教学来看, 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没有目标意识。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混为一谈。二是仅仅把学生理解和接受系统的政治学科方面的基本知识、观点作为核心目标, 忽视对学生道德心理各方面 (如道德情感、需要、自我认识等) 和道德行为的发展的指导, 忽视学生积极道德态度、道德能力和道德人格的培养指导, 因而导致了明理不到位, 缺乏明理的力度和深度, 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不够明确, 对行为的要求一般化, 无鲜明特点等弊端, 忽视了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发展, 塑造人格教育的最本质的要求。

四、强化反馈矫正意识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因素构成的一个信息交互系统。只有依据教学目标, 不断进行反馈矫正, 才能有效控制和改善教学过程, 及时消除教学过程中的失误, 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并且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和强化反馈矫正意识, 让学生清楚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 及时调整。

但这一环节, 在教学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少的教师一节课下来, 只满足于浅层次的提问, 无具思考价值的判断、辨析, 脱离学生实际的导行, 其结果是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情感、思想被排斥在外, 得不到真实的展示、交流和指导, 忽视了学生人格和道德心理的发展过程。学生往往只是根据教师的意图, 被动地回答、讨论、辨析、选择, 教师了解不到学生的真实的思想和态度, 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 必须强化“反馈矫正”的环节。

1. 课前, 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思

想状况和行为习惯, 尤其是职高学生的个体差异十分突出, 在备课中予以充分考虑,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提高可信度。

2. 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采用恰当的形

式, 看学生是否达标, 对不达标或认识有偏差的学生, 要及时给予补偿和纠正, 使其达标。认识领域的目标, 一般要求当堂达标, 对情感和行为领域的目标则可延伸到课外。

3. 课后, 要注意跟踪和监测。

由于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感、心态和良好的行为的形成, 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所以政治课的教学应搞好课外延伸, 注重课外实践, 教师在课外要注意观察, 了解教学效果, 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调整教学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五、强化情感意识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情感性”也是政治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政治课具有情感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纵观全套教材, 其包含的道德情感因素不仅丰富多彩、具体生动, 而且几乎凝聚了人类高尚道德情感的方方面面。其二, 政治课教学具有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功能和任务。其三, 道德情感是学生思想品德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情感教育内容是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方面。其四, 道德情感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 具有重要作用, 它既是道德认识形成的催化剂, 又是道德行业的捍卫者。

篇9:教育五查摆五强化问题清单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五项教育 诚信 资助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5-0025-0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优劣,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和教育公平有着重要的意义。2007年国家新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完善了对高校这一“特殊的群体”的资助工作,确保了受助学生的就学问题。学校构建了以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勤补免相结合的资助体系,切切实实解决了家境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然而,近年来,一些受助大学生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的行为,引发了高校对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考。为此,笔者通过分析受助大学生感恩缺失的表现,从突出“五项”教育,强化资助育人功能入手,探讨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新思路,构建高校感恩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高校受助大学生感恩缺失的现象

在国家大力实施资助政策之后,绝大多数受助学生都能够常怀感恩之心,铭记别人的帮助和关爱,以实际行动做出回报。但是,一部分受助学生没有感恩意识,缺乏感恩的行动。[1]其表现为:一是对国家资助之恩不知回报,把国家给予的各项资助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二是受助学生不理解父母,抱怨父母没有给自己一个富裕的家境;三是不知感激教师教诲之恩,对学校提供的生活条件抱怨,对勤工助学岗位挑肥拣瘦;四是对爱心人士的关怀和援助之恩表现得比较冷漠,没有回报意识,更没有通过发奋进取,刻苦学习,以取得优异成绩的实际行动等方式来回报他人和社会。

二、发挥“五项”教育作用,诚信立业

(一)强化爱国教育,树立励志信念

每学年新生入学时,学校都坚持开辟困难学生绿色通道,帮助他们顺利入学,并积极向他们宣传国家助学贷款等相关资助政策,使他们深切体会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学校在平时的勤工助学工作中,坚持对学生的工作质量进行量化评比,奖优罚劣,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每年通过召开经济困难学生座谈会、立志成才研讨会,举办“自强之星”报告会,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团日活动等方式,大力开展贫困生的自强、自立、艰苦奋斗及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受助生正确看待国家和社会给予的资助,把国家的关爱和社会的关怀化为自己成才的动力,砥砺前行,奋发有为,报效祖国。

(二)突出感恩教育,常怀感恩于心

近年来,学校每年都开展诗歌朗诵会和演讲赛,举办感恩短剧和歌舞晚会等活动,以不同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做好受助生的感恩教育工作,培养学生感恩社会,及时还贷,保持其发奋学习,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学校设立了“牵手”励学金和“东兴茂”奖,为受助学生代表现场颁发励学金和奖金,使受助学生懂得这里凝结了东林校友对母校的深深眷恋。学校是东林学子的精神家园,是一代代东林学子感恩诚信、知情重义、放飞理想、振翮远翔的摇篮。在感恩演讲会上,受助学生表达了个人对社会的感恩之情,并立志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和社会;学校则向广大贫困生发出《感恩常怀于心,践诺长驻于行》的倡议书,鼓励教育受助的学生永远不忘党和政府,学校和社会的无私关怀,珍惜学校的教育资源,努力成才,积极反哺和回报社会。

(三)推动诚信教育,创新内容形式

近几年来,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宣传活动,相继举办第五届“青春·理想·希望”之“诚信在我心”演讲比赛,2012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诚信教育讲座。通过普及信用知识,教育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们诚实守信,诚信还款,以此促进学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同时,这也是对学校“感恩·诚信”主题推进式教育的响应。学校还以理财知识为重点,寓诚信于理财知识中,围绕贷款毕业生最为关注的“利息计算、如何还贷以及珍惜个人信用记录”等问题在2012届贷款毕业生中开展诚信理财教育,受到了贷款毕业学生的一致好评。今年暑期,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到省内外农村及边远地区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里进行了调查走访,努力实现“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维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切身利益。

(四)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健康人格

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辅导。每年五月,学校坚持组织“五.二五心晴日”活动,开展启迪心灵、感悟人生心理健康教育节,邀请省内有影响力的五位知名心理专家为学生带来了五场心理讲座。讲座内容涉及“现代精神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疾病的识别与诊断”、“幸福人生,尽在我手”、“塑造阳光心态,完善人格基石”、“职场与恋爱中的九型人格”等,为学生们播放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星尘》、《美丽心灵》、《放牛班的春天》、《蚁族的奋斗》、《与时尚同居》、《勇敢的心》等优秀电影作品,将抽象的心理学原理融入一幕幕感人、温情的画面中,耐人寻味的结局拨动着学生们的心弦,学生的心灵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洗礼和启迪。学校还以类似话剧的形式向在场的学生们展现关于“爱”、“友谊”、“化解矛盾”、“青春励志”等主题,再现了当代大学生活中的种种心理形态,演绎了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校园故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对生活的体验,领悟了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典型事例宣传教育的力度,确立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使受助生从身边榜样的身上得到启迪,从而能以健康和上进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勇于挑战自己遇到的逆境。

(五)强化自身教育,培养学生典型

学校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诚实守信、自强自立的人生态度,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先后评选出了包括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在内的1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东林励志之星”。这些获选者都得到过国家、学校或者社会的资助,他们怀着感恩之心,顽强拼搏,执著进取,以超越常人的坚强意志和奋斗精神努力追逐梦想,成就自我。他们是优秀学子的缩影,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逆境中不畏艰难、勤奋学习、勇于进取的先进典型。在“东林励志之星”中,有少数民族学生代表,有投笔从戎、退伍复读的学生典型,还有热心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有被北大录取为免试的直博生,还有克服身体残疾取得骄人成绩的学生。他们用实际行动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和优秀意志品格,为学校广大学子树立了榜样,是学生们身边的楷模。

三、坚持“四个结合”,完善全方位诚信教育体系

学校始终坚持诚信教育工作的四个结合,一是诚信教育与新生入校的教育工作相结合;二是诚信教育与受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三是诚信教育与受助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相结合;四是诚信教育与受助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通过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诚信教育工作,使诚信教育工作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使诚实守信日渐成为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使诚信的氛围始终弥散于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为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增强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学校设计制作了大学生诚信记录卡,平时要求各院系注意收集,随时记录受助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把学生诚信记录卡一并装入毕业后的学生档案,以此督促学生自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素养。[2]在每年毕业生实习返校后,我们都要举办贷款毕业生说明会,鼓励他们提前还贷;对暂时没有能力还款的学生组织他们填写还款承诺书,教育他们诚信还贷。这些活动的开展,完善了学生资助工作诚信教育体系,确保了“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目标的实现,推动着我校教书育人事业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涂德祥.资助体系下受助大学生的感恩缺失与教育重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31-35.

[2] 黄国彪.高校贫困大学生励志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6):45-46.

[3] 张娟.大学生权利保护与救济现状[J].大学教育,2014(1):19.

篇10:教育五查摆五强化问题清单

按照“五查摆五强化”的活动内容和相关要求,现对自己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业务知识不足,理论学习不够。主要表现在日常的文书制作、汇报总结材料等方面基础不牢;偏重日常企业监督检查,往往是上级要求学什么就学什么,与工作关系密切的多学,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少学甚至不学,常常是需要什么学什么,急用什么学什么,缺乏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存在实用主义,对理论学习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2、政治学习不够,思想意识还比较浅薄。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基层的普通党员也干不了什么大事,没有深刻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至于为群众服务意识的淡薄,没有把这些信念和宗旨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奋斗目标,致使理想信念有所淡化,对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抵制和批评不够自觉,总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时间久了,会有一种厌倦的情绪产生,对待工作有时抱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省得惹祸上身。

二、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公仆意识。不断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自己;真正把本职当作党赋予每个党员的任务和使命,按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来实践。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自觉实践“三个代表”这一重要思想,真正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不断深入学习改造,提高综合素质。目前对我而言,最大的问题是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我的知识水平,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我要狠下决心,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热爱本职工作,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

篇11:五查摆五强化五提升-

1、理论的学习和掌握不够,实践需要强有力的理论作指导,好的理论也一定可以在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缺乏理论的学习,这是导致工作中一些细小失误的根本原因;有些理论虽然学习过,但是领悟的不够深刻,没有与自己的实际进行契合的联系,以至于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论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这一点,深感惭愧,会在日后有所改善。

2、自律意识需要进一步的强化,在工作中有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对细节的处理不够认真,偶尔的也会出现应付的心理,感觉自己没有什么大问题,放松了思想和自我的约束。以后会在“慎微”方面加强自我的修炼和修养。可谓“小节失守,大节难保”,要从小节上做起,从点滴做起,力争自己在每一个小节上获取大大地进步。

3、宗旨意识不够,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方面做的欠缺,自己虽然对基层的情况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真正沉下去、坐下来、入基层、到一线,深入调查研究的时间有限,也没有把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到强化宗旨意识,树立群众观点和执行群众路线的政治高度进行认识,对基层的了解多半是通过呈现上来的硬性材料进行了解,这样,导致对基层缺乏一定程度上的关切和关注。

4、精神状态不够高昂,积极性不强,日常工作的循规蹈矩容易让自身产生惰性,影响自身创造性的发挥,工作方式上过于简单和程序化,不求创新和挑战,总觉得工作按部就班就好,有着一定的职业倦怠感,降低了自己的工作标准,没有将中共中央的指示完全的贯彻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使得学习流于一种形式,没有将信念根治在自己的脑海中,更没有让它指导自己的实践。

5、自我反思做的不好,作为一名年轻的工作者,自身还有很多需要成长的地方,而这些所谓的成长往往都是在不断的反思中发生的。关于自我反思做的还差强人意,做完了的工作很少进行及时的自我反馈。

上一篇:蒋海同征文逐梦路上下一篇:仪器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