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文学常识

2024-05-01

西游记的文学常识(共8篇)

篇1:西游记的文学常识

《西游记》最后有八十一难列表。当然是从唐僧出世开始算的。

蒙差揭谛皈依旨,谨记唐僧难数清:

金蝉遭贬第一难,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出城逢虎第五难,(遇上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三怪,但这三怪只吃掉唐僧随从)

落坑折从第六难,双叉岭上第七难,两界山头第八难,(遇上孙悟空)

陡涧换马第九难,(遇小白龙—鹰愁涧)

夜被火烧第十难,失却袈裟十一难,(黑风山黑熊怪,还有狼精蛇精属于小boss)

收降八戒十二难,(遇上猪八戒—调戏嫦娥被贬高老庄)

黄风怪阻十三难,(黄风怪)

请求灵吉十四难,流沙难渡十五难,(遇沙僧)

收得沙僧十六难,(流沙河—卷帘大将打碎琉璃盏)

四圣显化十七难,五庄观中十八难,(万寿山五庄观---镇元大仙,人参果)

难活人参十九难,(镇元子是仙不算妖怪)

贬退心猿二十难,(白骨精)

黑松林失散二十一难,宝象国捎书二十二难,金銮殿变虎二十三难,(宝象国遇黄袍怪)

平顶山逢魔二十四难,(金银角大王--精细鬼、伶俐虫、)

莲花洞高悬二十五难,(金银角的干妈九尾狐)

乌鸡国救主二十六难,(狮猁怪)

被魔化身二十七难,号山逢怪二十八难,(遇红孩儿圣婴大王--—三昧真火)

风摄圣僧二十九难,心猿遭害三十难,请圣降妖三十一难,黑河沉没三十二难,(黑水河遇鼍龙)

搬运车迟三十三难,(车迟国斗法---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

大赌输赢三十四难,祛道兴僧三十五难,路逢大水三十六难,(通天河遇鲤鱼精)

身落天河三十七难,鱼篮现身三十八难,金兜山遇怪三十九难,(遇青牛怪)

普天神难伏四十难,问佛根源四十一难,吃水遭毒四十二难,(悟空打水遇如意真仙)

西梁国留婚四十三难,(女儿国王留婚,这不是妖怪)

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难,(琵琶洞遇蝎子精)

再贬心猿四十五难,(遇假孙悟空六耳猕猴)

难辨猕猴四十六难,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难,(遇铁扇公主、牛魔王、玉面狐狸一家)

求取芭蕉扇四十八难,收缚魔王四十九难,赛城扫塔五十难,(万圣龙王、九头虫)

取宝救僧五十一难,棘林吟咏五十二难,(木仙庵谈诗,遇十八公(松);孤直公(柏)凌空子(桧);拂云叟(竹);杏仙(杏);鬼使(枫树);杏仙丫鬟(两株腊梅、两株丹桂))

小雷音遇难五十三难,(遇黄眉大王)

诸天神遭困五十四难,稀柿疼秽阻五十五难,(遇蟒蛇精)

朱紫国行医五十六难,拯救疲癃五十七难,降妖取后五十八难,(遇赛太岁金毛犼)

七情迷没五十九难,(遇七蜘蛛精)

多目遭伤六十难,(遇多目怪)

路阻狮驼六十一难,(遇狮驼岭三怪:青狮、白象、大鹏)

怪分三色六十二难,城里遇灾六十三难,请佛收魔六十四难,比丘救子六十五难,(小子国遇鹿精)

辨认真邪六十六难,松林救怪六十七难,(遇地涌夫人金鼻白毛老鼠精)

僧房卧病六十八难,无底洞遭困六十九难,灭法国难行七十难,(灭法国王不是妖怪)

隐雾山遇魔七十一难,(遇豹子精)

凤仙郡求雨七十二难,失落兵器七十三难,(遇艾叶花皮豹子精、黄狮精)

会庆钉钯七十四难,竹节山遭难七十五难,(遇九灵元圣九头狮子精)

玄英洞受苦七十六难,(避暑避寒避尘三犀牛怪)

赶捉犀牛七十七难,天竺招婚七十八难,(玉兔精)

铜台府监禁七十九难,凌云渡脱胎八十难,路经十万八千里,圣僧历难簿分明。

◎为完九九归真之数,观音菩萨看完唐僧灾难簿后,命揭谛赶上八大金刚,还生一难。

第八十一难为通天河遇鼋湿经书。

坐骑:不金毛犼(观音坐骑)、青牛精(太上老君坐骑)、狮象二妖(文殊、普贤坐骑)、青毛狮怪(文殊菩萨坐骑)、白鹿精(寿星坐骑)、九头狮精(救苦天尊座骑)唐僧——白龙马 四不象——元始天尊 牛魔王(避水金睛兽)白象——普贤 金翅鸟——如来佛

宝物:

1、紫金红葫芦

来历: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道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触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

功能:叫一声对手的名字,只要对手答应(不论真名假名),就收在了葫芦里,一时三刻化为脓水。

悟空的应对之策:首先是不怕,但无法破葫芦而出,最后使诈逃出。

2、羊脂玉净瓶

来历:太上老君盛水的瓶子,应是老君炼制的或是购买后再赋予其灵性的。

功能:与紫金红葫芦相同。

悟空应对之策:此宝未对悟空造成实际威胁,大概与葫芦差不多吧。

3、幌金绳

来历:老君的腰带。应是老君买来的或是玉帝手下的能工巧女编织的,老君赋予了其灵性。

功能:与对手交战时,放出此宝,就能将对手捆住。另有紧绳咒与松绳咒,可以放人或把人捆得更牢。

悟空应对之策:把金箍棒变作一个纯钢的锉儿,三五锉就把此宝割成两段。

4、一号芭蕉扇

来历:“不是凡间常有之物,也不是人工造就之物,乃是自开辟混沌以来产成的珍宝之物。”被老君得到,用来扇火。

功能:平白地闪出火来。这火是“五行中自然取出的一点灵光火。”还是“金刚琢”的克星。

悟空应对之策:“见此恶火,心惊胆战,捻着避火诀,纵筋斗,跳将起去。”

5、金刚琢

来历:老君的防身法宝,又名“金刚套”,是老君用锟钢抟炼,又用还丹点成,善能变化,水火不侵,能套诸物,曾助老君化胡为佛。

功能:是一号芭蕉扇以外的一切法宝的克星,且不惧水火。曾收走悟空的金箍棒、哪吒的诸兵器,火德真君的火器以及如来的金丹砂。

悟空应对之策: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四处求救,见了玉帝变得“谦恭”,跑到雷音寺求救不成,最后找到老君,用一号芭蕉扇破之。

6、二号芭蕉扇

来历:本是昆仑山后,自混沌开辟以来,天地产成的一个灵宝,乃太阳之精叶。

功能:能灭火气,若扇着人,要飘八万四千里,方息阴风。(似乎能克一号芭蕉扇,但似乎又不能克金刚琢)。

悟空应对之策:被扇飞五万四千里,多亏灵吉普萨的定风丹,方破此宝。

7、金铙

来历:弥勒佛的法宝。

功能:与对手交战,放出此宝,即将对手覆盖其下,三昼夜后即化为脓血。

悟空应对之策:拘来揭谛神,命其去天宫求救。多亏亢金龙头上的犄角,方救悟空脱此大难。

8、后天袋子

来历:弥勒佛的一个褡包,唤作后天袋子,俗名叫做人种袋。

功能:能装神(二十八宿)佛(小张太子)魔怪(真武大帝座下的龟、蛇、龙)。

悟空应对之策:无可奈何。多亏弥勒佛帮助,使诈夺了这袋子,方降伏魔头。

9、紫金铃

来历:老君在八卦炉中炼的一件宝贝,送给了观音,观音把这铃铛挂在了坐骑金毛犼的脖子上,成了金毛犼的玩意儿。

功能:此宝共有三个铃铛组成,第一个晃一晃,就有三百丈火光烧人;第二个晃一晃,就有三百丈烟光熏人;第三个晃一晃,就有三百丈黄沙迷人——此沙最毒,钻入对手的鼻孔,就能伤人性命。

悟空应对之策:曾被黄沙弄得打了两个喷嚏。后来因怕此宝的厉害,便施计盗走此宝,战败妖魔。否则,“莫说一个悟空,就是十个,也不敢近身。”

10、阴阳二气瓶

来历:云程九万的大鹏雕的随身宝贝,乃阴阳二气之宝,内有七宝八卦,二十四气,要三十六人,按天罡之数,方抬得动。

功能:此宝能装人。人在其中,若不言不语,瓶内极是阴凉,一旦说话,就有火烧来,一时三刻,化为脓血。

悟空应对之策:用观音给的三根救命毫毛,分别变作金刚钻、竹片、绵绳,将此瓶钻了一个洞,方才逃脱。

篇2:西游记的文学常识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西游记》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写唐僧身世及取经缘由。第三部分写孙悟空皈依佛门,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捉怪,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历尽九九八 十 一难,终于取回真经,成了“正果”。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

西游中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也是个性最鲜明的就是孙悟空了。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嫉恶如仇、敢于反抗,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斗争精神,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这两个事可以看出他精明顽皮,还有一点爱捉弄人。他天资聪明,思想跟行动都敏捷如风,他虽奉命保唐僧上西天取经,但仍有猴性。

作为全书的主人公,孙悟空的形象栩栩如生,性格鲜明。充沛的生命力及勇敢、智慧和毅力于身。在他的身上,闪耀的是英雄的风采,凝聚的是自由勇敢的灵魂,凡是他想做的,谁也无法阻挡。他生来就不服天地管。这也常常造成了师傅误解,因而屡次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这更突出了他的个性,使他同古代小说中描写的其他英雄人物有了明显的区别。

孙悟空那种正义大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

我想作者之所以可以塑造出孙悟空这样的文学形象,与作者的人生经历也是分不开的。吴承恩一生不同流俗,刚直不阿。他才高而屡试不第,壮志未酬,只能空怀慷慨,抚事临风叹息,很可能与他不愿作违心之论以讨好上官有关。生活困顿给吴承恩带来的压力并不小于科考的失利。父亲去世以后,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开支,但他却没有支撑门户的能力,更没有养家活口的手段。品尝了社会人生酸甜苦辣,开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虑社会人生的问题,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抗争。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其实《西游记》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很多人物都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

但是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失乐园》 是17世纪英国著名诗人约翰 · 弥尔顿的代表诗作,它和荷马的 《伊利亚特》、维吉尔的 《伊民德》、但丁的 《神曲》 一样,被视为西方世界少数不可企及的伟大史诗。它所表现出来的崇高风格是公认的弥尔顿诗作最突出的艺术特征。本文拟从美学角度来赏析 《失乐园》 的艺术美。

艺术美首先表现为形式美,内容美是艺术美的升华。就诗的形式美而言,《失乐园》 不愧是典范之作。诗的形式结构呈现诗的外在的排列特点,使读者在接触到诗的一刹那就做到观赏定位,从而以诗的眼光来看诗,并且会产生诗的视觉美。诗的分行、分节、韵文等形式结构是诗最直观的外在形式,它是诗人情感的表露,又是引起读者情绪共鸣的最初方式。弥尔顿的

《失乐园》 首先在诗的结构上,以雄伟有力和气度不凡的诗体让读者不得不承认它的伟大风格。《失乐园》 采用无韵的英雄诗体,跟荷马用希腊文写的、维吉尔用拉丁文写的英雄史诗一样。他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诗体,创造连贯若干行、一泻到底的长诗段,就是为了能够冲破刻板的韵脚给诗造成的障碍和束缚,在结构上伸缩自如,更适宜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 在节奏上避免单调而追求众调合鸣,从而使他的诗艺更适于表达他那伟大而丰富的主题。一首《失乐园》 洋洋万余行,共有 12 卷。每卷均以概述本卷主要内容的散文式 “提纲”(The Argument)开头,接着便是不分行排列、倾泻如流、一气呵成的诗篇缀后,恰似一根根楔子,把 “包含历史的诗歌” 深深植根于读者的脑海中,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 “建筑美”。诗人采用这样的结构是要指向史诗的一个内在特点—— “规模”、“体积”、“重量” 的概念。

史诗往往都是长篇巨制,卷帙浩繁,规模一定要宏大,必须要有 “史诗的体积”。按照西方结构主义所谓的 “定位说” 来解释,就是诗的关键

特征在于它拥有一定的标记,来向读者提供信号,使读者的心理活动产生定向反射,形成特殊的 “注意类型”。作品的形式美,需要丰富的内容来支撑。正如广场上的雕塑,它的形象、外观不仅要表现雕塑本身的题材内容,而且要和广场的空间结合起来。要镇住空间,表达意境,这样才能达到雕塑美的形式与内容的和谐。《失乐园》 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上也做到了这一点。无论在语言的表述、人物的描述,还是在场面的铺排上,均给人以美的享受。

《失乐园》 开篇就非同一般,第一句排占了16 行,似欲彰显史诗雄浑壮丽的气势,正如劳里所说 : “一切都是力量、浩渺与宏伟”。第一句排的最后几个字很关键,它们不是荷马和维吉尔英文的翻版,而是上帝的语言。弥尔顿高屋建瓴,一开始就因着崇高的风格把 《失乐园》 提高到宇宙的高度,其磅礴气势使他在其中所讲述的任何情节和故事都得到升华。

篇3:《西游记》的儿童文学特征分析

一、出色的童话形象

贺宜先生曾经认为《西游记》一书,实际上是一部古代童话。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西游记》虽然不是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但它却塑造出了出色的童话形象,为今天的童话创作提供了借鉴。作为童话形象,不管其原形是什么,它出现在童话故事中时,必须具备两个特性,一是要具备本来原有的物性,二是要具备它所比拟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从而达到二者的有机融合与统一。在这方面,吴承恩所塑造的孙悟空形象堪称典范。

读过《西游记》人都知道,孙悟空的原形是猴子,它完全具备猴子的物性。它的外形是拐子步、尖嘴凹脸、罗圈腿,这是典型的猴子外貌。同时,孙悟空不仅具有猴子的外貌,而且具有猴子的习性:爱吃桃子,爱住山洞,爱爬树,爱动,动作灵活敏捷。但是,孙悟空在一出世就获得了做人的资格,小说第一回写他来到南瞻部洲剥了人的衣服,“也学人穿在身上,摇摇摆摆,穿州过府”。可以说,孙悟空始终以猴、人的混合体出现在作品中。他具有人的喜怒哀乐的思想感情,具有极其鲜明的性格特征:机智、勇敢、乐观、嫉恶如仇、爱打不平、急躁、爱作弄人、听不得好话、受不得委曲等等。更为精彩的是,在孙悟空的性格中,不难看出猴性的存在,但又与他的人性不相违背,仿佛浑然天成。吴承恩这种“模写物性”的高度技巧,值得我们今天创作新的童话所学习与借鉴。毫无疑问,吴承恩集猴、人的特点于孙悟空一身,使得孙悟空这个童话形象光彩斐然,可以置身于世界著名的童话形象之林而毫不逊色。

二、富有儿童情趣

毫无疑问,一部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富有儿童情趣的。《西游记》虽非为儿童而作,但通篇小说却洋溢着浓郁的儿童情趣,主要体现在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两个形象身上。这两个童话形象虽然没有年龄特征,但却都能在孩子们心中唤起一种亲近感。因为他们身上有许多孩子气。

孙悟空像孩子一样活泼、机灵、纯真,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孩子们从他身上能看到自己顽皮、淘气的影子。取经路上,孙悟空从不安生,三天不打妖精手就发痒;和妖怪开战时还要开开玩笑,还爱搞点恶作剧,捉弄捉弄八戒。猪八戒的某些性格特征很像那些有点小缺点、好犯错误、控制不住自己的少年儿童。猪八戒自私、懒惰、馋嘴、撒谎,这些讨厌的缺点孩子们也会有的,他象镜子一样照出了叫小读者脸红的不光彩的思想和行为。但是,猪八戒又纯朴、憨厚、爽直,往往显出孩子般的天真。这样,少年儿童就很自然把孙悟空和猪八戒当作孩子般的人物,仿佛他们是自己的小伙伴。

“富有孩子气”这个性格特点,是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思想感情能够与儿童相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使《西游记》产生儿童情趣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充满了神、奇、险的色彩

喜爱新奇和冒险是少年儿童的共同心理。他们不爱看平淡无奇的东西。《西游记》具有神、奇、险的色彩,对少年儿童产生的吸引力是相当强烈的。

《西游记》的神、奇、险是有机的统一,首先体现在它所展示的幻想世界中。吴承恩以巨大的幻想能力把神的世界、妖的世界,人的世界交融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充满神奇和险恶的事物、景物的幻想世界。在这个幻想世界中,天庭、龙宫、地府、人间、山水洞窟、仙境福地,交替出现,变幻莫测,引人入胜。吴承恩用幻想的彩笔绘出的环境,有的美如画,象征着自由、美好的理想;有的恶如鬼,象征着困难、灾祸。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水帘洞,生长人参果树的万寿山五庄观,海上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岛……吴承恩以这样的幻想世界为背景,为上西天取经铺设了九九八十一难,展开了奇游历险的故事情节。唐僧师徒一行在取经路上所遇之险,所游之奇,并不亚于爱丽丝在地下世界的漫游、匹诺曹的死里逃生,也不亚于多萝茜在巫仙统治的国土上的奇遇、尼尔斯的全瑞典旅行。而且,吴承恩所构思的八十一难,其变化之多端,情节之离奇曲折,又是独树一帜的。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走去,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惊险和奇特的事情,这就引得小读者们无法释手,非一口气看个究竟不可。可以说,《西游记》的环境、人物、故事都具有神、奇、险的特点,它们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有机的吻合。

总之,经典名著《西游记》具有明显的儿童文学特征。环境、人物、故事这三者的协调问题是今天童话创作中的难题,这个难题在《西游记》中却得到了完满地解决。我们要重视《西游记》的艺术价值,使其成为少年儿童成长的“好伙伴”。

摘要:当今中国文坛,没有一部古典文学作品像《西游记》那样获得这样多的少年儿童读者的青睐,也没有一个中国儿童不知道“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两个活力十射的人物形象。那么,《西游记》吸引少年儿童的奥秘究竟何在?本文通过认真阅读探讨,主要从形象性、趣味性、心理特征等方面对《西游记》的儿童文学特征进行分析,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启示,希望能对儿童文学创作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篇4:中国游记文学的精品

一、融情于景,山水有灵

山水游记中的景物,决不是自然景物的简单翻版,而是作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其中折射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小石潭记》开篇,当“隔篁竹”听到“如鸣佩环”的水声时,作者用“心乐之”,直接抒发了自己快乐的心情。接着,作者又写潭中游鱼,“似与游者相乐”,将喜悦之情寄寓于鱼。然而,这种“乐”对作者来说是短暂的,当“坐潭上”面对“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环境时,作者又猛觉得“凄神寒骨,悄怆忧邃……不可久居。”这种前“乐”后“凄”的变化,表面上看是“以其境过清”而引起的,实际上是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反映了他的寂寞处境和凄怆、哀怨的心境。

柳宗元在写《小石潭记》时,已是遭贬后的第四年了。这期间,政敌的恶意中伤,亲友的不幸亡故,生活的艰难困苦,使他的幽思感愤郁积甚深。尽管面对着奇山、怪石、异木、幽泉、游鱼,作者并未寄情山水而忘掉险恶的环境和惨淡的人生。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自然界的美的事物,只有作为人的一种暗示,才有美的意义。”(《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小石潭记》中的山水寄寓着作者的喜怒哀乐,而作者的身世遭际和凄苦心情,又能与景物的描写融为一体,因此,作品才富有动人的魅力,千百年来为读者所欣赏。

二、手法灵活,跌宕多姿

《小石潭记》作为一篇散文精品,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很有特色。

首先,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记发现小石潭之经过,小石潭的特征,近景和潭处远景。文章开首,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出小石潭,而是先写“闻水声”。以声音的美妙,作为写景的先导,以水声进而引出小石潭,曲折有致,助人游兴。接着写近见:清冽的潭水,金石的潭低,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轻盈的游鱼。再写潭外远景:“斗折蛇行”的小溪,“犬牙差互”的岸势,四面“环合”的竹树……作者随时间的推移和方位的变换,由远及近,从潭外到潭内,从潭中到潭边,一路写来,眉目清楚,严密自然。

其次,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摹出景物的形态,体物尤为工细。六朝山水小品的绘景状物,多用简笔粗线,勾勒轮廓。往往因过于粗疏而有彼此雷同之感,而柳宗元则不同。试以鱼写水为例说明之。吴均《与宋元思书》写道:“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郦道元《水经注·洧水》写道:“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矣。”都是前两句直接描写水的清澄缥碧,后两句以鱼衬托之。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则写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补石上,怡然不动,攸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几笔,真是绘形、绘神、绘影、绘色,从字面上看,俨然是幅色彩鲜明的群鱼嬉戏图,实际上还写出了潭水的形态。“影布石上,怡然不动”,这是鱼的静态;“攸尔远逝,往来翕忽”,这是鱼的动态;“似与游者相乐”,这是鱼的神态,作者笔笔写鱼,无一笔写水,然而又无处不在写水。这里,柳宗元用动静互见、虚实相间的手法,以日光鱼影写出游鱼相戏之状、鱼水相得之乐。以鱼写水,则潭水之清澈不言而喻;以鱼写人,则人羡鱼乐之情含而不露。显而易见,柳宗元的笔触细腻生动,更富诗情画意,较吴、郦为胜,达到了一种超妙的艺术境界,所以,林纾评此文说:“至于穷形尽相,物无遁情,体物直到精微地步矣。”(《柳文研究法》)

三、语言精美,生动传神

作为散文大家,柳宗元的语言是十分个性化、富于独创性的。《小石潭记》的语言准确、凝炼、生动、传神。作者多用单音节和双音节的整齐组合,造成疾徐结合、抑扬有致的语言氛围,使作品的意境兼善诗画之长:既有绘画的线条、颜色的鲜明,又富有诗的情趣。如作者用“蒙络摇缀”四字,写树蔓缠绕的状态。“蒙络”是遮盖缠绕的静景描写,“摇缀”是摇摆连结的动景刻画,动静结合,就把小石潭边树木幽静的姿态描绘得错落有致,生动形象。再如作者用“斗折蛇形,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来形容小石潭的盘形曲折,确切而又传神地写出了小溪流动的特征,渲染了小石潭幽深静谧的诗意之美。其中“斗折”喻静止的溪身;“蛇行”比流动的溪水。“明灭可见”是从光线的明暗写溪流的时隐时现,“犬牙差互”是从两岸的参差交错写溪身的蜿蜒曲折。

《小石潭记》全文仅193个字,但作者却凭借其高超的语言功力,多侧面地刻画了小石潭的面貌,状物生动,摹景真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精品。

篇5:西游记的文学常识

诗云: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

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映称。

一双怪眼似明星,双耳过肩查又硬。

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中,那一个个幽默的文字间,流淌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儿童故事,也不仅仅是一首叙事诗,更是折射出吴先生思想的光芒,永为后人所传诵。

《西游记》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金蝉子陈玄奘唐三藏,一心向善又有些迂腐,胆小而又固执;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行者,本领高强又性情急躁,桀骜不驯又好于卖弄;好吃懒做的天篷元帅猪悟能八戒,坚毅不拔的卷帘大将沙悟净和尚,踏踏实实的白龙马……在我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们当中,孙悟空行者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孙行者本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仙石中孕育成的石猴,他求知欲强,拜菩提祖师为师。真是个领悟性极高的悟空!他勤学苦练,练得一身好武艺。但他好于卖弄,最终离开祖师。他放荡不羁,大闹天空,最终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大唐的圣僧唐三藏救下了两界山下的他,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他便踏上了西天取经的艰程。

我欣赏孙悟空,欣赏他勇于降妖除魔,嫉恶如仇的精神。他是非分明,对于妖怪,从不手下留情。即使困难百阻,也绝不畏惧。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透美猴王》正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这一点。唐僧是非不辨,屡次要念《紧箍儿咒》,他却屡次”不听“师父劝,最终降伏了白骨精。若是遇到身外事,行者也是乐于助人。一路上,各村各家出现妖魔,即使师父没有落入妖魔手中,他也会除恶务尽,使天下太平。显然,他的本领不得不令我们啧啧赞叹。其实,《取经诗话》中的孙悟空本领仍然有限,而吴承恩的`笔下,前七回就让孙行者做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表演,畅快淋漓的”大闹天宫“,可见吴承恩先生对他也是喜爱的。

我欣赏孙悟空,欣赏他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气质。取经途中,唐僧总是走着走着便害怕有妖怪,让徒弟们”仔细仔细“,然而”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孙大圣就从不害怕此类。三十二回《平顶山功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开篇,唐僧就道:”徒弟们仔细。前遇山高,()恐有虎狼阻挡。“这么的,莲花洞之灾怎不会降临?”行者道:‘师父,出家人莫说在家话,你记得那乌巢和尚的《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言?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这段体现了孙悟空”心无挂碍“的品质,是令人敬佩的。

我欣赏孙悟空,欣赏他幽默的语言。幽默的语言不仅是为了人发笑,更可化尴尬为自然,化困境为顺境。孙行者就是这样机智的大圣。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透美猴王》中,白骨精第二次戏唐玄奘,唐僧便是信了八戒的话,欲逐行者。怎知行者曰:”若不要我,把那个《松箍儿咒》念一念……“明知唐僧不晓得什么《松箍儿咒》,却提起它,唐僧也就能留他一次,行者也能把尸魔杀死了。《西游记》中他幽默的语言数不胜数,这却也是吴承恩先生的一个写作风格,谁不喜欢呢?

孙行者象征着心,没有此心,取经就无法成功。孙悟空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他固有缺点,但其瑕无法掩饰他璀璨的优点。故我欣赏这样的孙行者。

反复翻开《西游记》,我对孙行者感触颇深。有诗为证,诗曰:

”斗战胜佛孙行者,神通广大齐天圣。

魑魅魍魉从未畏,智勇双全持铁棍。

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妙语连珠《西游记》,信定不移圣成真。“

10月月度优秀作品,已入围大赛复赛评选名单。

泰州市姜堰励才外国语学校初一(22)班  王子鸣

篇6:西游记的文学常识

由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徐霞客研究会、中国旅游报、江苏省江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徐霞客游记文学奖” 于2012年5月19日在徐霞客故里江阴市举行颁奖仪式,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蒋子龙、叶辛等著名作家和评论家出席。共有42篇游记散文分别获得荣誉奖、大奖、优秀奖。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澳门厅主画作者、一级教授陈奕纯的散文《我吻天使的羽毛》获最高奖。

据评委会介绍,“中国徐霞客游记文学奖”是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徐霞客研究会、中国旅游报、江阴市人民政府联合设立的唯一一项国家级游记文学专业奖项,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游记文学大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中国徐霞客游记文学奖”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鼓励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体现时代精神,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通过设奖和评奖,弘扬游记文学的优秀传统,促进游记文学的繁荣和创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中国徐霞客游记文学奖”的设立,切合了当代旅游与文学的大众化交流趋向,凸显和弘扬了徐霞客精神。旨在繁荣我国游记文学创作,表彰和激励国内游记文学的优秀成果,展示祖国自然风光,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大赛评委表示,陈奕纯是第一位获得“中国徐霞客游记文学奖”最高奖的中国书画家,他的散文《我吻天使的羽毛》,就是一篇题目新、意境绝美的散文精品,全篇语言诗化,闲适雅致,通过作者和水上一片白鹭的羽毛的偶遇,把一个人对泰州兴化那个天堂般水上森林公园的爱恋化作了一片片追忆。作者以书画家独特的眼光紧紧抓住了“吻羽毛”这个小瞬间,大书、特书了整个浪漫而又美丽的小瞬间,为我们徐徐展开了鸟的天堂、白鹭天使、我和伊人等一幅幅水墨画。同时,角度的“求新、创新”,也是《我吻天使的羽毛》的一大创作亮点。作者成功运用了散文的虚与实、美与幻,把想象无限放大,从感官视听、文本虚构、时空穿越三个层面架构起一个静寂、唯美的诗意天堂来。

篇7:浅谈古代游记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游记,赋,书,序,记

游记作为一种记录人们游玩的作品, 其前提和内容就是“游”。当然不是所有的记游作品都能被称之为游记。游记与其他作品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是揭示和展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只有当人与自然处于美的意境中时, 游记才显示出文学的意义。

游记文学从其雏形走到繁荣经历了赋、书、序、记四种文体。然而按照文体的分类, 我们应该把游记归为“记”这种文体, 主要以散文为主, 但因游记在雏形阶段没有固定的文体形式, 因此赋、书、序、记等都可用于游记。

一、以“赋”为雏形

赋是游记雏形阶段最常用的一种创作文体, 它受到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喜爱, 因此该文体的作品也特别多, 是同一时期其他文体所不能及的。与以抒情言志为特点的诗相比, 赋能更具体、细腻地叙述游的过程, 描绘沿途的景物, 抒写内心的感情, 因此赋这种文体更适合游记。而在这个时候散文还没有进入文学领域, 赋就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游记的主要任务。

随着赋的广泛应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赋体游记逐渐开始分化:一类从汉代纪行赋演化而来, 在原来体例的基础上加强了写景、抒情的力度, 属于一种非自觉的游记创作, 简称为纪行赋。另一类源于建安时代, 受当时游宴之风的影响, 专为登临游赏而作, 是一种自觉、主动的游记创作, 简称为游记赋。从这两类赋的作品数量来说, 游记赋不如纪行赋;但从文体意义来说, 游记赋更能体现游记的内涵, 并影响了之后赋体游记的发展方向, 如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就成为了赋体游记最高峰时期的代表作。

纪行赋发轫于屈原《哀郢》、《涉江》, 到西汉末刘韵《遂初赋》, 已构成一定规模;东汉时纪行赋大量涌现, 如班彪《北征赋》:“朝发轫于长都兮, 夕宿瓠谷之玄宫。历云门而反顾, 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岗以登降, 息郇邠之邑乡。”[1]此时的纪行赋写景与抒情的艺术已基本融和并趋于成熟。再到魏晋南北朝, 随着登临游赏之风的流行和对大自然美的进一步认识, 自然美景逐渐作为一种题材大量进入文学作品, 写景、记游的成分明显增多, 使纪行赋的创作呈现出新的气象, 也逐渐向赋体游记的方向靠拢。其代表作如谢灵运《归途赋》、《孝感赋》、张载《叙行赋》、潘岳《登虎牢山赋》、陆机《行思赋》等。

赋作为游记文学在雏形阶段最常用的文体形式, 其优势在于它能更详尽、细腻地铺叙风物行踪, 增强自然美景的描写力度。同时它也存在一些不足, 如作者主观的夸张, 这和之后成熟的游记文体相比略显幼稚。回望游记文学发展历程, 赋除了少部分演化为散文赋并在苏轼等名家手下大放异彩外, 大部分赋都逐渐被淘汰, 被更为成熟的语体形式取而代之, 但在游记文学发展之初却功不可没。

二、以“书”为发展

随着山水文学的兴起, 有关山水旅游的内容大量进入文学世界。早在建安时期在书信中纪游已出现, 例如, 曹丕的《与吴质书》中:昔日游处, 行则连舆, 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 丝竹并奏, 酒酣耳热, 仰而赋诗。[2]就已有了纪游的内容, 作者在回忆往昔同游之乐的同时也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概, 情感真挚, 语言流畅, 全文以纪游抒情为主, 景物描写简而精。之后的《与从第君苗君胄书》则更加强化了对景物的描写, 以景为主, 将归老之情融入景物的描写之中, 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晋宋以后, 在书信中写山水、纪游历的作品日益增多, 艺术上也更趋精美圆融。但以书纪游并不是一种直接创作, 它往往是作者行经某地或多个地方将所见修书给亲友或同仁, 分享当地的自然风光和山川之美, 或倾述纪行旅之苦、叙离别之思, 所以基本上都不是以纪游为直接目的。因此, 书信体游记仅仅只是山水意识大兴的时代氛围熏染下的产物, 到魏晋南北朝以后就逐渐退出游记世界。

三、以“序”为成熟

序, 出现于汉代, 其作用是写在一篇诗文或一部书前边, 说明其写作缘由、内容、体例、目次等情况。到魏晋以后, 随着游赏活动在文人间的越发流行, 他们在游山玩水, 赋诗言志, 唱和之余, 也开始以散文的形式叙述他们游览过的地点、风景等来作为诗集的序言, 这就形成了以纪游为主的诗序作品。自然, 这一时期就涌现出了大量的序作, 如西晋石崇《金谷诗序》、宋颜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梁萧子良《行宅诗序》。而堪称序作品的最高成就应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⒂,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3]及陶渊明的《游斜川诗序》、慧远的《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

序打破了赋铺张、夸诞的风格, 趋向于平易流畅, 同时又突破了书夹杂其他内容的局限, 能够更加完整地描述游历山水的经过和内心的情感。因此, 与赋、书相比, 序更接近于成熟的游记文体。虽然这一时期的大部分序作没有以“游记”命名, 但其内容却是实实在在是“游记”, 如《兰亭集序》较之所有游记文学作品也毫不逊色。正因如此, 即使当后来“记”体已成为游记文体的正宗之后, 序也仍散发着其特有的光彩与魅力。

四、以“记”为繁荣

晋宋以后, 文坛上重骈轻散之风愈演愈烈, 使得散文逐步在文坛上消失殆尽。只有史书、地记等应用文体还有所延续。文坛的辩文笔、重声律之风使得许多游记文学作品进一步追求结构、音韵的圆熟精美, 清辞丽句, 偶对工巧, 充分显现汉语言声韵情彩之美;但对形式美的过分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主体情感的自由抒发和景物描写。但如果单独看地记文学, 这场文笔之辩对它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许多文学素养较高的地记作家乘着文辨之风, 纷纷以文为笔, 加上他们深受山水审美意识的熏陶, 使得他们有可能突破以刻板平实的语句单纯记山叙水的格局, 而在行文之时增加对山情水态、湖光天色的生动描摹, 在单行奇句的散体中不时插入整饬工丽的骈偶句式, 着力于塑造、描绘清灵隽秀的山水形态, 以形写神, 借景传情。

从晋宋开始, 我国地记创作进入创作的高峰期, 尤其是区域性的专志得到了快速发展, 例如晋袁崧的《宜都山川记》、罗含《湘中记》, 它们都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为游记文学中的山水描写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更是集山水地记之大全, 被认为是唐柳宗元游记的“先导”。除了地理著作中的游记性散文外, 文学领域中也出现了以散文纪游的作品, 主要有《庐山记》:“引三江之流。而据其会。山海经云。庐江出三天子都。一日天子障故旧语。以所滨为彭蠡。有匡俗先生者。出自殷周之际。遁世隐时潜居其下。或云俗受道仙人。共游此山。遂托空崖。即岩成馆。故时人谓其所止为神仙之庐。因以名山焉。其山大岭凡有七重。圆基周回垂五百里。风云之所摅。江湖之所带。高崖反宇。峭壁万寻。幽岫穷岩。人兽两绝天将雨则有白气先抟。而璎珞于岭下。及至触石吐云。则倏忽而集。或大风振崖。逸响动谷。群籁竞奏。奇声骇人。”[4]

记与赋、书、序相比, 可以说是游记文学的正宗文体, 通观文学的发展史, 证明记是游记文学的最好载体。它比赋、书更自由、更灵活, 语体也更加散文化;而与序相比, 又更具有文体的独立性。即使在一些仍依附于地记的游记的“记”, 就文体而言, 已完全独立, 只是语体尚未成熟, 而语体的成熟有待于唐代古文运动的发展。总之, 经过历代作家的不断尝试与创作, 中国游记文学最终选择了以能够自由灵活地叙述行程、抒情、写景的记作为最为通行的文体形式, 千百年来, 记这一文体一直在我国游记文学中占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249.

[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384.

[3]王羲之.兰亭集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4.

篇8:西游记的文学常识

在今天的会上紧扣这个主题,前面大家说的是研究,而我自己是干活的人,我觉得人所以活着,就是自己还能干活,如果你干不成活了,那差不多也就等于死了,或者是活着而成了行尸走肉。今天来的陕西的青年作家,正是能干活的时候,生命力非常旺盛,都准备着,并期待着要有活干,干大活,干有意义的活。今天说的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上就满是活儿可干,而且又都是大活、有意义的活,我们把手伸出来,尽着我们的可能,去干我们想干能干的活儿吧。不过,我们要有自己的选择,也就是说我们能做什么?我不能说我有什么好主意,但我能说我已经深度的阅读了丝绸之路,知道丝绸之路的建立,是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始的,当时不叫丝绸之路,一直到唐代,大家在丝绸之路做了很多事情,商业的、文化的、政治的,方方面面,积累了许多东西,直到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第一次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后,才在中外史学家的赞许声里,被大家接受下来,并沿用至今。咱们今天在坐的人,不是写小说的,就是写诗歌的,咱都是具体干活的人,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咱们应该有所了解,但咱们应该把功夫下在咱们自身能做的事情上面来,才不会辜负咱们自己,才可能有所收获。

前人于此给咱们提供了许多非常好的经验,几十年来,有许多的文学艺术家沉浸在丝绸之路上,打捞出许多脍炙人口是丝绸之路文化特色,创作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作品,譬如甘肃人打磨出来的歌舞剧《丝路花雨》,上演几十年了,长盛不衰,给丝绸之路上的甘肃人争了光,长了气。这是我们要借鉴的,同时还可以向古人借鉴,譬如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其所描写的故事,就發生在丝绸之路上。

我不知别人是怎么阅读《西游记》的,只知我读过《西游记》后,就放不下手了。也不知我把《西游记》读了多少遍?总之,直到今天我还经常的要看《西游记》,文字的、电视的、动漫的,逮住什么样的《西游记》,就看什么样的《西游记》,说句实在话,我心烦的时候,只要看了《西游记》,我就不烦了。这可是《西游记》独一无二的好处?没有哪一部文学作品,能用《西游记》的这样一种能力。这部作品是有趣的,非常有趣,跟别的文学作品完全不一样的,整个很梦幻、很魔幻,让人会感受到一种别样的魅力。有人把拉美作家马尔萨斯创造的《百年孤独》,誉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鼻祖,那时他们太不了解《西游记》了,他们如果阅读过《西游记》,他们是该会脸红的,他们会知道魔幻现实主义的鼻祖是吴承恩和他的《西游记》。我原来说过,文学永远都没有生活丰富,文学永远都没有生活精彩,但我们为什么还那么喜欢文学?这我就要说了,因为生活常常让我们感到非常失望,甚至让人感到非常绝望。咱们一些人为啥活着活着就不想活了,就从窗户上跳下去了,就把手腕切断了,就把自己挂在一根绳子上,就把自己交给一瓶毒药……为什么呢?那时他们失望了,一次一次的失望;那时他们绝望了,一次一次的绝望……我相信没人在生活中没有失望过、没有绝望过,生活让我们失望和绝望的时候,什么东西能拉我们一把,让我们在失望中看得见希望,在绝望中看得见阳光?大概只有文学了,文学有这样的能力,也有这样的责任,可以把人从失望与绝望中拯救出来。然而问题是,我们热爱文学吗?还有,我们热爱的是什么样的文学。几天,我们文学的成分太复杂了,看得见的情况是,越是血腥残暴的那一类作品,倒好像很有卖相,还有就是,越是肮脏丑陋的那一类作品,倒也是很有卖相。我不知这是作者的无耐?还是读者的盲目?我们如果一味的沉迷在血腥残暴,以及肮脏丑陋的创作和阅读中,到我们失望、绝望的时候,我们还走得出来吗?可能的情况是,我们会比在生活中更为失望和绝望。所以说,选择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扯得远了,就说今天吧,坐在这里的大家,应该都是热爱文学的,而且有自己相对准确的阅读方向,咱们会从文学的阅读中,找到一种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个东西是美好的,是温暖的,是有正能量的,哪怕我们面对了失望,面对了绝望,我们也一定会从生活的失望中,生活的绝望中走出来,走出一片自己的新天地。因此我要说,吴承恩以丝绸之路为出发点,抓住唐僧取经这一历史故事,为人类创作的《西游记》,就有这样的好处,最是能让处于失望,或绝望中的人,大踏步的走出来。我们阅读《西游记》,该都是开心的!该都是快乐的!为什么呢?因为书中描写的妖魔鬼怪,都是那么可人美丽,都是那么宜人漂亮,当然更是风情万种,妖娆魅惑。这不好吗?孙悟空站出来了,举着他的金箍棒,老是要打人家妖精,特别是那位不幸的白骨精,一打二打三打的,被孙悟空打了三次。孙悟空为什么打白骨精呢?因为她妖精吗?我看了中国文学史上、以及世界文学史上,为作家塑造和刻划出来的妖精们,好像都没怎么没害过人,反而是,倒是我们人一次次的把妖精害了。譬如那位被法海和尚认定为的妖精的白娘子,于深山之中修行了数百年,出山后在西湖边遇见了许仙,他们相爱了。相爱中的他们,发现当地的疫情很严重,白娘子有她修行时修炼出来的特殊药方,她自己出资开了家药铺,无偿的救治患病的老百姓,让苦难的老百姓能够活下来。可是法海和尚,却以他极端的偏见,大闹金山寺,非常残忍的把白娘子收进他的法器里,震压在了雷锋塔下。大家想想,白娘子妖精有什么错?她不就是喜欢许仙吗?他不就是想救民苦难吗?她喜欢许仙咋了?她救民苦难咋了?许仙高高挑挑、白白净净多好啊,白娘子是可以爱的!老百姓遭受苦难,白娘子是可以搭手相救的!白娘子没有错,一点错都没有,有错的是法海和尚,道貌岸然的法海和尚。

同样的是白骨精,《西游记》里的白骨精难道就那么值得打吗?孙悟空凭什么打人家,人家就是长得好看,人家就是喜欢唐僧,碍着你孙悟空什么了?丝绸之路上,一路走来取经的师徒几人,不就唯唐僧一人长还得像个人,白白净净的,儒儒雅雅的,用今天潮潮的一句话来说,人家唐僧是个标准的小鲜肉,长得好看的小姑娘,喜欢小鲜肉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是,人家唐僧也不讨厌白骨精,甚或说暗暗的还有点喜欢的小意思。可是孙悟空要打人家白骨精,他打白骨精的理由是莫须有的,说什么白骨精要吃唐僧肉的呢!这的确是个问题,但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觉得这是个太正常不过的事呢。日常生活里上,一个女孩子喜欢一个男孩子,可不都想咬他一口。说句玩笑话吧,如果一个女孩子没咬过这个男人,就说明她不爱他;翻过来说,如果一个男孩没有享受过被女孩儿咬过的滋味,就是他没有娶到真正爱他的女孩。白骨精正儿八经要吃唐僧肉,想要咬他一口,可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孙悟空太不自知了,他打了白骨精,每打人家一次,唐僧就给它念一回咒,它在唐僧的咒语折磨下,是很痛苦、很难受的呢。他痛苦、难受,却不改打白骨精的错,让我不由得想说,孙悟空是不是也喜欢白骨精,而人家白骨精却不喜欢它,它是妒忌了,羡慕妒忌恨,公报私仇来打人家白骨精了。前些年,有人做过一个测验,寻问今天的年轻女性,西天取经的三兄弟里,你喜欢谁?结果非常悲催,还是没人喜欢孙悟空,猪八戒长得不好看,还傻傻的,而绝大多数的女性,喜欢猪八戒,想要嫁给它为妻。

现实生活就是这么让人无奈,常常是长得傻的人都不怎么愁娶,也不怎么愁嫁,倒是把自己弄得如精明的孙悟空一样,即愁嫁,更愁娶。《西游记》以魔幻加玄幻的手法,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写出来了,写得即透彻,而且又隐晦,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去阅读的。

丝绸之路上有太多这样的文化积累,需要作家艺术家去发现,去创作了。去年就有一个《大圣归来》的电影,据说很卖钱。我是看了的,影像很一般,便是一般,都那么能卖钱,可见丝绸之路有多么迷人的魔力,有多么巨大的市。我在前面说了,我们都是干活的人,我们可以在丝绸之路上用点心,创作出我们自己的新的文学作品出来。

站在咱们的立场上,在坐的大家,你是一个诗人,你是一个作家,你能做什么?这是我要跟大家共同分享的,谢谢大家!

上一篇:关于转正、晋升降级管理制度的通知下一篇:墨染樱动漫社团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