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生命线观后感

2024-04-30

看生命线观后感(共12篇)

篇1:看生命线观后感

看《生命线》观后感

小城大爱

这是一个小故事,又是一个大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群平凡的人,然而他们心中蕴藏的感情、身上展现的精神却又那么不平凡。

小小的村落,这里上演着胸怀大爱、追求光明的动人剧目。

袁成满,一名普通的电力工程师,几十年如一日奋斗在电力一线,为祖国和人民的光明事业贡献力量,他踏实坚韧、敬业忘我。

肖强,电力工人,袁成满徒弟,他尊师敬长、勤恳耐劳,胸中有一股年轻人的冲劲和热情。

村长,全子,凤妹,大黑,喜子,四斤,一群热情善良的村民,他们淳朴有爱、向往光明。

电影用插叙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农村通电、农网改造的故事。电力工程师袁成满与他的徒弟肖强一同进山现场调研农网运行情况,却不想遭遇山体滑坡,被喜子的拖拉机意外撞断电线杆、躲避受伤,喜子迅速回到村里喊来村民们带上担架、急救箱去往现场救人,他们担着袁成满,冒着暴雨,在泥泞曲折的山路上艰难前行,路遇多次险情,齐心协力终于到达山外得到救援。

在不畏艰险救援的过程中,往事一幕幕回闪,袁成满与村民们之间的故事一个个浮现:他与村长一同谋划村内通电事业,为农网基建献策出力;他劝说凤妹与全子和好,保证尽快完成通电工作;他用毅力与坚持打动电网建设钉子户大黑,顺利埋杆走线,没有耽误基建工作;他为在山上独门独户的喜子家能够与村里一同用上电,修改原本成本更低的走线设计,并表示人民与国家之间不能用单纯的金钱去衡量;他鼓励因家乡穷困、连电都没有而失恋的四斤重拾理发手艺,积极面对生活。

诚信、责任、奉献,这些国家电网核心价值观在袁成满身上一一体现,他是千千万电力人的代表,他表达着“你用电 我用心”的品牌理念。正如谭晶歌中所唱“我用心,爱如电;就让这跳荡的血管,流动着我的暖;星星点点灯火阑珊,我正静静走远”,如袁成满一般的无数电力工人们坚守在自己平凡而默默的岗位上,尽职责、保电力,从农电到城电,从设计基建到维护检修,用汗水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里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小小的城;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这里有着无垠大爱构筑的坚固电力防线。

小城大爱,你、我和他。

篇2:看生命线观后感

怀着复杂的心情,我观看了矿难篇——生命敲响的警钟,那一幕幕“双亲遭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悲剧,看着日渐体衰的工人们艰难忍受那撕心裂肺的失子之痛,这是多么令人感伤的画面啊!

多起起事故不止一次地反映出了:我们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温总理曾对河南煤矿安全事故有这样一段批示:从煤矿事故原因初步分析看,安全观念不强,违规作业任然是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安全生产事关人的生命健康,事关社会安定与和谐的大局,是广大矿工兄弟的最大福利。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人民的生命放在首位。可是尽管如此煤矿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德国的小说家卡夫卡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人类的错误无非是人们无耐心,过于匆忙地将按部就班的程序打乱,用似是而非的桩子把似是而非的事物圈起来。”从国内煤矿事故统计资料看,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这些不安全行为具体表现为“危险”意识不强,安全知识不够,安全习惯不良。

为何我矿三违人员每个月都有发生呢?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手段,可能觉得自己安全的人比比皆是,这是多么可怕的一种坏现象!试想想:当我们忙碌一天工作之后,不防抽出一点点时间,思考一下自己岗位安全知识是否合格?如有过失的是否已经改正过来!只有重复那些过失,我们才会犯错误。

我们是矿山的主人,特别是我们年轻人,是新时代的主力军,绚

丽多彩的二十一世纪美好的生活在等待我们去建设,去开创。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自己的生命,为了家庭永远的幸福美满,要时时想着安全,时时记着安全,让历史的悲剧不重演,让我们的矿山长治久安,其实那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一种尊重;对家庭、企业和社会的一种责任。

作为一名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危险无处不在,这让我有了100%的安全意识,安全是多么的重要,安全就是每当工友们去井下巷道工作时,我就会不停的叮嘱他安全第一,队干部要多用“婆婆嘴”向职工讲安全,努力通过安全教育,使我们广大职工牢固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预防观;“安全源于责任心、源于设计、源于质量、源于防范”的责任观;“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时最大的浪费”的价值观;“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的亲情观。营造一种“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氛围。从而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此外还应加大考核力度,对不参加安全知识培训的予以一定程度的处罚。我们煤矿工人工作极其辛苦,通过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换来的报酬尤见其珍贵,可与我们员工生命安全相比,虽罚亦不为过,毕竟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生命不再重来,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大于天,让悲剧不再重演,让人生一路平安。我希望,从马路上传来的不是紧急的救护车声,而是来往车辆有节奏的喇叭声;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牢记“遵章守法,关爱生命”的安全活

动主题,让世界每个角落都充满欢声笑语!让生命之花开得更艳,我也希望有一天,我们会惊喜的看到:安全意识在心中,安全教育在进行中,安全措施在落实中。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工作没有及格,只有满分。让我们都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让安全从墙上,报刊上走下来,走进我们广大矿工兄弟的心中。

篇3:从舍生取义看孟子的生命伦理

关键词:孟子,“舍生取义”,生命伦理,生命价值深刻思考

中国古代哲学以儒家学说为主流, 对人性、道德伦理有着不同于西方的体验和理解, 为我们认识当代生命伦理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孟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学说以道义、仁义论为重点和基础, 发展并完善了儒家的伦理。孟子的学说中处处体现了对生命的人文关注, 标榜了理想人生的发展途径和所要达到的高度, 生命常常是和“义”、“利”联系在一起谈的, 因为生命包括较低的物质层面上的追求和高尚的道德精神追求, “其实质是现实的问题在理论中的一种求解”。[1]谈孟子对生命的关怀, 可以避开政治因素、阶级因素, 单纯地讲对人的关爱和对生命的尊重。“舍生取义”、崇尚仁义是孟子最鲜明的观点。粗看之下, 孟子的思想认为人的“义”是高于“生”的, 为了“义”而舍弃“生”是君子应具有的道德水平。但是从孟子整体的思想分析其义利之辨,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命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追求, 而“义”是人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 没有精神追求的生命是不完整的, 对精神的追求可以使人自身得到提高和发展。关注人们精神层面的提高是孟子生命伦理提出的崭新课题。很多学者将这归纳为孟子的“义利观”, 在这看似简单的“义利观”之中, 却蕴含着孟子对于生命价值的深刻的思考。

一、孟子对生命的高度关注

孟子继承了孔子“爱人”的思想, 强调“护生”, 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 尊重人的生命。

孟子的生命伦理基本的精神在于珍惜人的生命。《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这么一段:“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今夫天下之人牧, 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试如是也, 民归之, 由水之就下, 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上》) 如果一个君主“爱生”、“爱民”, 那么天下的人就会渴望他的解救, 诚心地归顺于他。君主的“不嗜杀人”是其能统一天下的首要条件。

儒家学说重视生命的价值, 从来都不是革命的学说, 只是用温和的态度使一国的领导者能够起到使全社会人民安居乐业的作用。孟子极力反对战争, 他说:“争地以战, 杀人盈野;争城以战, 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人肉。罪不容于死。” (《孟子·离娄下》) 引起战争的人, “罪不容于死”。孟子希望君主施行仁政能够达到“无伤”的程度, 保护生命, 尊重生命。“无伤也, 是乃仁术也”。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认为“仁者无敌”, 试图用仁义统一天下的思想劝止两国君主发起战事。宋牼用战争会损失利的观点去劝服君主放弃交兵, 孟子对此不以为然。他有自己的道理:“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 怀利以相接, 然而不亡者, 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 秦楚之王悦于仁义, 而罢三军之师, 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 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 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 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 怀仁义以相接也,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孟子·告子章句下》)

对民生的关注是孟子生命伦理的重要方面, 其“民本”思想反映出他对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的肯定。孟子为人民请命, 不仅体现在其他的民主思想, 更重要的是因为人民的生活状况是生命伦理的最终表现形式。他对齐宣王说:“今也制民之产, 仰不足以事父母, 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 凶年不免于死亡。……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 无夺其时,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对君主忽视人民必要的“利”的需求的施政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言词中流露出他对百姓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他告诫君主, 如果人们连基本的生存和物质生活都无法保障, 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就是不切实际的。孟子哲学的主流思想是入世的, 关注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的生命得到良好的发展。另外, 社会弱者的生活状态也是孟子在与君王的对话中所强调的。“老而无妻曰鳏, 老而无夫曰寡, 老而无子曰独, 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 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 必先斯四者。诗云:‘哿矣富人, 哀此煢独。’”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鳏寡孤独这四类人是君主实行仁政首先需要考虑的对象。孟子用周文王的仁政来提醒梁惠王加强对弱者的关注。弱者的权利得到良好保障才是证明社会稳定、国家强盛的最好标志。

二、“义”、“利”实质上的统一

“义, 人之正路也”。 (《孟子·离娄章句上》) 孟子强调义与利的对立, 其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不要为了追逐利益而破坏社会的秩序, 能够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孟子所谓的“义”, 含有尊重人们所有权和人的社会地位、尊重一定的社会秩序的意义。“义”行到了位, 自然所有人都相互尊重, 节制自身, 追求精神的提高, 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就是建立在社会充满“义”的基础上的。孟子继承了儒家学说温和持久的作用方式, 他反对用战事解决当前社会的问题和矛盾, 因为那样会带来更多的杀戮, 即使革命成功, 所带来的也只不过是一个新的统治阶级, 社会的矛盾依然存在。孟子希望社会所有人在生存状态和精神境界上都有所提高, 所以他不希望引起争端, 他认为的理想社会是所有人遵循“义”的行为准则, 遵守的社会规范, 社会趋向大同。他先从国家的统治阶级入手, “上有好者, 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 风也;小人之德, 草也。草尚之风, 必偃”。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一国的统治者可以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 尊重民生, 关怀人民疾苦。

孟子要求君王不应只看眼前的利益, 肆意剥削人民, 因为人民是国家兴盛与贫穷的关键所在。古代社会,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衣食之本, 充足的劳动力可以推动农业的发展, 他们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也是统治阶层的供养者。孟子重视社会整体的“大利”。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他反对君王过于重视利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样会带来苛政, 导致君主对人民的剥削, “民之憔悴于虐政, 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不忍看到人民死于沟壑、流离失所的社会惨状。“民”若没有“恒产”就会丧失“恒心”, 民生是民之“恒心”的保证。人民有“恒产”, 生活有保障, 国家才能富强, 这才是实现“大利”的正道。

孟子鄙薄对物质的过度欲求, 他认为道德的原则高于人们对利的欲望, 对利的过度关注会导致人们对生命的漠视, 将金钱和权势看得比生命重要, 而将“义”放在道德伦理的首位, 自然会带来大利。孟子曾对梁惠王说:“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约何以利吾家, 世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 而国危矣!”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担心这种“上下交征利”的行为会带来杀戮, 因为“万乘之国, 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 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 千取百焉, 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 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 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上》) 他认为对义的追寻会带来终极层面上的利, 君王仁义施政, 使得国富民强, 这才是大利。儒家重义, 但也强调“食功”, 兼重志功。人区别于动物的生存状态是需要有必要的物质材料的, 追求正当而合适的利是人类生存必须的。孟子所推崇的对“利”的追求是将社会整体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 突出了对社会全体利益的关注。由此可见, 孟子的学说并非排斥利的重要性, 而是鼓励人们要懂得正确和适当地追求“利”。在二者有尖锐冲突的情况下, “义”和“利”两难之中的取舍表面看似矛盾, 深入分析其实质, 却是可以达成一致的。

三、“舍生取义”体现出生命的价值

孟子的学说关注现实人生, 是入世的哲学, “从人的终极关切的角度, 为现实人生理想提出形而上的生存模式”。[2]他重视人对生命现实而积极的态度, 注重个体生命价值与精神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的统一。人都有欲生恶死的心理, 而有价值的生命却应该体现在感官之“小体”和心官之“大体”两方面的提高上。人的生命应是自然生理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和谐发展。“人之于身也, 兼所爱。兼所爱, 则兼所养也”, “从其大体为大人, 从其小体为小人”。 (《孟子·告子章句上》)

在孟子的学说中, 完整的生命由身体和精神两部分组成。身体是精神和思想的载体, 精神又是身体的行动力量, 没有了精神的生命只是一具行尸走肉。对精神的尊重是孟子对生命尊重的另一个方面。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 对身体的保护是必须的, 并且在此基础上力求更舒适的物质生活是必要的。孟子提出的各种仁政措施, 实质上就是为了保障人们最基础的物质生活, 解决了物质生活的困扰, 追求精神上的提高才变得切实可行起来。

孟子的生命伦理是典型儒家生死智慧的精华, “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注是一种终极的人文关注, 它不是关注人的生死时间和生存寿命, 而是关注人生的意义和人的价值, 儒家认为:‘人不可能通过永远保存生命肉体而达至不朽, 但却能通过生前自强不息的努力所作出的贡献而不朽。’”[3]人不仅有维护身体健康的物质需要, 而且有提高人格价值的精神方面的需求, 解决了身体本身物质生活的质量问题,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依靠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就会得以提升, 生命的发展和超越就会实现。“舍生取义”不是对生命的看低, 因为孟子看到了生命包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两方面, 没有了精神生活的生命是不完整的生命,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 而在于人生的意义。

生死不是人存在的最高标准, 而是否能实现“义”和做人的气节, 为仁义而生存才能体现人的价值。“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也。生亦我所欲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 一豆羹,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 嘑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认为追求精神境界的提高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 这是高于物质生活的价值的, 在“义”和“利”产生尖锐矛盾的时候, 宁舍生而取义。“这所谓义即是坚持人格的尊严, 实现精神的价值。所谓义不仅是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 而且要尊重别人的人格尊严。……物质利益是身体所必需, 道义是精神所必需”。[4]而精神和物质共存相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人都是追求富、贵, 摆脱贫、贱, 这原是天然合理的。但是孟子提出一个界限:‘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无论处于富贵或贫贱, 都应保持‘志’的不变……‘威武不能屈’这五个字, 可以说是字字千钧, 指引出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要坚持真理、忠于理想, 永远保持其‘志’”。[5]

孟子对精神生活的高度关注需要现代的生命伦理在具体层面上进行现实操作, 以免人生的理想变成高高在上的幻想。“欲贵者, 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 弗思而矣。人之所贵者, 非良贵也”。 (《孟子·告子章句上》) 每个人都有想要得到尊贵的共同心理。但每个人自身都有可贵的东西, 只是没有去思考罢了。别人所给予的富贵, 不是值得尊重的富贵。仁义道德的精神价值高于富贵权势的价值。“良贵”依靠个人的修养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而得到, 获得“良贵”是人生存状态的较高层次。

实现理想人生的途径有很多, 孟子强调的是积极的自我思索和实践。实现“义”的途径就是自求自得。“君子深造之以道, 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 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 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而“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 不能使人巧”。 (《孟子·尽心下》) 孟子将道德理想和志向放在首位, “志一则动气, 气一则动志”, (《孟子·公孙丑上》) 一个人有了志向和追求, 自然会有实现志向的气。他倡导学生开动脑筋、精研自得, 这种开放式的教育自然也能体现出实现理想人生的多样性。“舍生而取义也”, 并非是对生命的轻视, 而是从更高的层面上为人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养浩然之气”是孟子所提出的提高精神境界的途径。儒家对道义的追求是绝对和无条件的, 它不仅是一种安贫乐道精神, 更重要的是一种为道义而“杀身成仁”气节, 包含了尚义远利的道德取向, 这也是对“浩然之气”所要达到的境界的诠释。从志、气和培养“浩然之气”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看出孟子的道德修养方法和对作为个体的人的提高与发展的重视。“其为气也, 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 配义与道;无是, 馁也。是集义所生者, 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 则馁矣”。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孟子所曰“浩然之气”, 我们后人理解起来多少有些不能完全意会, 这种气“主要是指‘浩然之气’。虽然它仍属于道德领域, 但又高于一般的道德, 是人生的道德精神境界”。[6]“有一种气, 最伟大, 最刚强, 用正义去培养它, 一点不加伤害, 就会充满上下四方, 无所不在。那种气, 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 就没有了力量。那一种气, 是由正义的常期积累所产生的, 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 那种气就会疲软了”。[7]气是与仁义相配合的道德行为的根本, 人要顺从自然规律地发展它, 不应该用特定的目的去限定它的发展, 急于求成。人用自己的思想意志培养意气感情, 用精神的力量控制自己的在“义”和“利”之间的取舍, 就会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人不仅有维持自身生存发展的物质需要和追求, 而且有提高人格价值和思想境界的精神需要。“人都求‘生’, 但生就要生成一个光明正大、顶天立地的人。不能背弃民族、人民的‘公义’, 卑躬屈膝、苟且偷生。人都不欲‘死’, 但死就要死得重于泰山, 为民族、人民的‘公义’而死, 义无反顾……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8]“舍生取义”是孟子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不会因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而消褪其光辉。这种思考生命伦理的问题不仅仅是生存的物质层面上的, 还是对我们提高发展更为有利的精神层面上的目标。只有精神世界的丰富, 人生内容的多彩, 生命才会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立升等.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257.

[2]同[1], 2002:261.

[3]同[1], 2002:263.

[4]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2005:97.

[5]刘鹗培.孟子大传.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251.

[6]同[5], 1998:250.

[7]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 2007:66.

篇4:信息 是看不见的生命线

距离“5•12”汶川地震即将两周年之际,4月14日清晨7点,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强震。在黄金救援的72小时内,中华民族再次显示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强大凝聚力。不过,各方在这次地震救援中的表现,与汶川地震显示出很大的不同。

同样的悲天悯人,同样的心急如焚,同样的与时间赛跑,但与汶川地震救援初期所不同的是,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方在这次地震救援行动中的表现,显得更加自信而从容。同样的抢救幸存者,同样的投送救灾物资,同样的安置灾民,玉树地震救援传承的不仅仅是汶川精神,更是汶川地震所震醒的国民意识。

我们对2008年汶川地震的记忆依然清晰。当时的情况是万分紧急—因通信中断一时无法恢复、地理情况复杂救援人员一时无法进入,灾区的死寂与外部的心焦相互交织,举国揪心。而这次玉树地震的消息,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迅即传遍大江南北。从国务院各部门到地方省市,从社会组织到普通个人,立即予以了高度关切并迅速投入到各部门组织的救援行动中去。

灾情就是紧急而无声的命令。国家地震部门第一时间测定和发布了地震震中、震源深度和强度等信息,并立即启动了应急指挥平台,密切监测和通报余震信息。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成立,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总理温家宝先后赶赴灾区坐镇指挥。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力协调运营商,24小时之内紧急恢复了灾区的主要通信设施。武警、解放军迅速奔赴灾区,并通过车载卫星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等,前后方的信息的实时沟通,极大地确保了指挥调度的高效有序。卫生部门迅速组织了大批医疗救护人员赶往灾区。民政部门在地震之后的36小时之内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灾区各种最新救援数据。公安部门第一时间发出了西宁到玉树公路路况,提示前往玉树的车辆防雪防滑等; 公路、民航、铁路运输调度迅速为运送救灾人员和物资采取应急调度措施。

各方救援行动,不是寥寥数语所能穷尽。灾难无情义,中华有大爱。与通往地震灾区的道路设施、运往灾区的救援物资相比,信息的畅通,同样是灾区的重要生命线。正是这条看不见的生命线,支撑起坚实的救援体系,传递着强大的救援力量。

篇5:换个角度看生命

山东省济宁市  师专附中 12班  曲海宁

人生就像一朵鲜花,有时开,有时败,有时微笑有时低头不语,其实生命就是这样,无论当你是成还是败时,都应打开心灵的另一扇窗。

古之开窗之人甚多,大多乃圣人也,乃如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而作《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韩信困秦而作《说难》《孤奋》;诗三百篇,大抵圣贤之所发愤所作也。

《史记》作者司马迁因被小人残害而受极刑,但他打开了自己心灵的另一扇窗,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他享受到了写成《史记》一书后的喜悦,他弃了别人对他的种种不善看法,最终写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变的《史记》。所以当你困获时,打开心灵的另一扇窗,去换个角度看生命,生命是非常美好的,你也会因此而成功的。

贝多芬一生贫寒,疾病始终困绕在他身边打转,但贝多芬成功大开了自己生命中的`音乐之窗,感受到了音乐之美,忘却了自己的种种不幸,最终以一首《命运》道出了他的心灵世界。

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乐从小就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之中,但在她的老师苏里文的指点下,凯乐心灵的美好之窗被点开了,海伦。凯乐也因此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看世界,最终成了当代著名作家。

世界上这样的圣人有很多,他们都是克服了挫折,打开自己心灵的另一扇窗,最终取得了成功,他们都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世界的。

毛泽东的《咏梅》一词就表现了毛主席对抗战所持的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让所有共产党战士去积极、乐观地战斗,最终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挽救了人民。

著名大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虽然在朝廷中不得志,但他仍对世界持有积极、乐观态度,最终生活安稳。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王羲之深感时间流失冲冲,对往事怀念,但他仍一篇《兰亭集序》道出了自己乐观、积极的态度,与李贺则不同。

古之贤人,多遭难,但他们都在遭难时打开了自己心灵的另一扇窗,去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看世界,他们终成功了,最终成就了大事业,站在了世界之巅。

人生之路就是一条曲折之路,当被拌倒时,我们应打开心灵的另一扇窗,去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站在人生道路的最前沿,以另一种角度看生命。

篇6:换个角度看生命作文

俯身,你脚下的或许就是不起眼的小草。花、草、树、木,何尝不是生命?假设你是那一株小草,本来是在风中自由的摇曳,但是忽然被一个巨大的不知何物的东西遮挡住了光明,留给了你无尽的黑暗,你会怎么办?像我们现在,可以说“衣食无忧”,但请记住,可以这么说,世界在哪里?就在那一花一草上。

向前,你眼下的或许就是可爱的动物。家里养养小动物可以陶冶情操,然而,人们却残忍地虐杀它们,甚至捕食它们。换个角度想,如果你是那一个自由自在奔跑的动物,忽然被猎人的网给捕住,我相信你的心里不会是收获的喜悦,而是无限的恐慌吧?

仰望,你头顶上空的或许就是鸟儿。当猎人的枪声响起,别说鸟儿,就是人,也不由的会浑身颤抖几下吧。当猎人枪声响起,震响了天空,也把安宁带跑了。假如你是鸟儿,你也会不由自主的想要逃离,而不是追着猎人对吧?

再说说人吧,还记得课文里的海伦·凯勒吗?她度过了87年无光无声的生活,但是,她并没有放弃生命;司马迁——《史记》的作者,他遭遇了多大的痛苦磨难,但是也不忘父亲的遗言,发愤完成了这部史学巨著;李时珍,半生披星戴月,翻山越岭,常年行走在寻找药材的路上,甚至为了辨别药草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尝试,这才有了医药典范《本草纲目》。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命运带来各种坎坷,我也可以将它变成成功的垫脚石。

篇7:看《让生命充满爱》有感

祁晓萌

今天,我们观看了《让生命充满爱之爱祖国》,邹叔叔讲了好几个故事,都催人泪下。其中让我最感动的是一位运动员的故事。

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一个非洲的小国——坦桑尼亚的马拉松队员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枪声一响,这位运动员飞奔起来,把其他人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不幸的是,他因体力不济而晕倒在地。人们刚想把他扶起来带出场外。他推开了那些手说:“祖国把我从很远的地方,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让我完成比赛。”说完他拖着一条受伤的腿,走向终点。第一、二、三名已到达终点,其他队员也已跑完全程,可观众还没有离开。一个小时,二个小时,那位运动员终于到了。他扑向终点,朝祖国的方向喊道:“祖国,妈妈,我到终点了。”

当时,我听了邹叔叔说这句话时,同学们鼓起了掌,而我则黯然泪下。这位运动员的爱国不仅在语言上,还在行动上。我们中国人也是,如:徐悲鸿、屈原、岳飞等。自从钓鱼岛事件爆发后,中国人民举行了游行、写抗议书、保卫钓鱼岛的歌等,大街小巷、汽车上都挂满了国旗。在学校里也掀起了爱国潮。中国为保卫钓鱼岛,首次启用航空母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祖国更强大。

篇8:从一个课例看生命课堂的构建

本文以《生活与哲学》第七课“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为例, 谈谈笔者是如何进行“生命课堂”的构建的。

……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接下来请大家一起阅读教材第56页第一个探究活动, 思考、讨论并回答:该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主题?它告诉我们联系还具有怎样的特性?

生1:这则材料反映了电池随手丢弃或与生活垃圾一起填埋会对土壤、水产生污染, 进而影响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动、植物的生存, 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 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它告诉我们, 联系还具有多样性的特性。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类似教材中废旧电池随意丢弃污染、破坏环境, 进而影响人类健康的事例,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 所以, 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 从自己做起, 关心环境保护, 关心我们的地球家园,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下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或学过的知识, 看看还有哪些事例能说明联系的多样性。

生2:初中时, 我读过一则寓言, 叫《田忌赛马》, 说得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齐威王常与大将军田忌赛马……几次比下来, 齐威王都是赢家。后来孙膑来到齐国, 帮助田忌改变赛马方略, 即以自己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 以自己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 以自己的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 结果田忌2∶1赢了齐威王。读了这则寓言, 我在想, 田忌的胜利是在特定的比赛规则下得到的, 如果改变比赛规则, 譬如, 三匹马参赛, 在相同的时间内, 以各自三匹马所跑距离之和长者为胜, 或在同一长度内, 谁的三匹马跑的时间最短者为胜, 那么, 孙膑指导的方略就不可奏效。可称之为《〈田忌赛马〉新说》, 能很好地说明联系的多样性。

生3:老师, 《〈田忌赛马〉新说》不仅说明联系的多样性, 还告诉我们: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我们应该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师:谢谢几位同学的精彩发言, 尤其讲了本应由老师表述的内容, 即联系多样性的方法论意义……

上述呈现的尽管是一个教学片段, 但它却凝结着教师的心血, 彰显着学生的聪慧, 绽放着教学的精彩, 让我们看到“生命课堂”的意义。

一、“生命课堂”突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生命课堂”教学, 不仅是为了学知识, 更是为了人的发展。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作为学生的对话者, 在课堂上零距离接近学生, 倾听学生的心声, 与学生一起交流讨论, 从而切实维护了学生的话语权, 有助于学生的知识增长、能力提升和人格养成。教师用激励和赞许的口吻对学生回答进行评析, 不强加自己的观点, 充分突显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对学生的无限信任和支持;与此同时, 教师也给了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 使学生满怀热情地参与教学活动, 或讲事例, 或说见解, 或谈观点, 彰显自己日益提升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如生3的回答, 就完成了本该由教师完成的“联系的多样性方法论要求”的教学任务;而生2关于《田忌赛马》寓言的新用, 则更属于“以人为本”理念深入贯彻所产生的教学硕果。

二、“生命课堂”展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与和谐

“生命课堂”强调民主与和谐, 在那里, 师生都有资格、权利展现自己的观点与思想, 参与对话与讨论。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只有身处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 才能思维活跃, 想象丰富, 富有创新。在上述的教学片段中, 教师或通过设问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思考问题, 与学生平等、自由地进行着交往对话;或借助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赞许, 叙述自己的观点, 以实现师生的坦诚相待、共同合作、相互尊重和教学相长, 这在生2、生3的连续表达为集中体现, 学生以他们蕴涵哲理的想象和拓展以及“越权”的回答告诉我们, 唯独平等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生命课堂”实现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新课程实施以来, “预设”与“生成”已成为教师普遍关心的话题和孜孜以求的境界。所谓“预设”, 是指教师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的预先设计, 是备课的成果;而“生成”, 则是指教师在“预设”的执行过程中, 因学情变化而出现的课堂“新”质疑、“新”回答、“新”方法、“新”结论等意外情形。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学生的思维动向经常难以估测, 因此, 课堂教学过程不可能一成不变, “预设”往往难以周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测到课堂的所有细节, 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上述教学片段中, 生2把一则通常被用来证明量变和质变原理的寓言《田忌赛马》赋以了联系的多样性的新哲理, 生3完成了本该由教师完成的关于“联系的多样性方法论要求”的讲授, 无疑都是对教师“预设”的超越和对文本的拓展, 是意料之外的精彩, 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成”, 从而使课堂教学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四、“生命课堂”留下了改善教学方式的无穷回味

篇9:透过《活着》看生命的意义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国民党抓壮丁进了部队,在那两年的时间里,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也体验了身边战友离去时另人伤心的友情,但是,两年后,他依然活了下来,他的命运还在继续。

回到家后,他的母亲已经死了。他开始与妻子儿女一起过安稳日子。但祸不单行,他儿子出意外夭折了。他是多么伤心啊!他又一次受到打击。但这就是他的命运,他还要活着!在好不容易把又聋又哑的女儿嫁到了一个好心的人家后,没过多少幸福日子,女儿也因难产死了,仅仅把徐家的根留下了,一条苦命的根。他老伴不久也伤心地走了,接着,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他的孙子,最后一个亲人,也意外地死了。命运是如此的捉弄福贵!他的命好悲苦!

这是一部满溢血泪,用死亡做脚印在冰冷中叙述残酷的小说。故事讲述了一位老人——福贵,从富家子弟到倾家荡产,气死了自己的父亲,好不容易浪子回头勤勤快快跟家人过活却被拉去当壮丁,几经周折回到家,母亲已不在人间,女儿也变得又聋又哑,儿子刚懂事,却因为救人被医生抽干了血而无辜的死去,女婿因意外而不幸身亡,女儿因产后大出血而死去,妻子操劳成疾而去世,最后连可爱的小孙儿也死去这一血淋淋的生命过程。

读完全书,一种从未有过的“失重”的感觉让我觉得,我曾经的痛苦算不了什么。世上最痛苦的莫过于亲眼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开自己。“家里的人全是我送的,全是我亲手埋的。”福贵这样淡淡地诉说死亡。他依然地活着,他以笑的方式哭,用“活着”这一亘古的姿态诠释着生命的最真实的状态。

我总在想,也许,生命中的每一处伤痛、挫折和打击都有他的意义吧。我们总是企图努力地去抚平这些滴血的伤口,那么为何不往伤口里种一粒种子呢?用我们的心血去浇灌它,让伤痛开成美丽的花朵。

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仅仅只是生命的一个开始,人生的旅程还有许多故事发生,其实生与死只是一线之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从你拥有生命的那一刻起,你就必须活下去,这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责任和使命。

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任务,活着不需要理由,因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理由。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苦苦追寻活着的意义,我们看不到生命的方向,于是我们开始迷茫,我们对于生命有了质疑,我们的痛苦是无以掌控命运,于是生命有了不幸有了绝望。

福贵的命运昭示“活着”的意义。生命只是静静地“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我们不要对生命有太多的奢望和追寻,生活中其实是没有幸福和不幸的,生命只有一种存在,不要沉迷于舔尝痛苦,如福贵一样笑着哭吧!

篇10:淡看失败,不荒生命美文

然而就在此时,她收到了一则面试通知,仿佛眼前升起的一轮希望,她的努力有了回报。她很珍惜,所以她很努力。初试、复试、再复试,她过关斩将,最后进入这家公司。她的努力又一次得到了回报。

她没有因为成功而骄傲,倒是从一次次的成功中体会到了努力的魅力,之后是更加笃定、更加努力。她每天起早贪黑,超质超量完成工作,还利用业余时间进修业务知识。她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公司的好评。

那是一场公司大会,她信心满满地坐在经理候选人的位置上,身边是一位竞争对手。领导发言完毕后,宣布了当选人名字。不是她,对的,不是她,这次的努力没有给她带来成功,她失败了。她是谁?原来,是我自己。

当年,通过努力我考上了大学;后来,通过努力我进入了这家大公司;现在,我更加努力却失败了。既然努力会失败,那努力有何用?

迷茫间,一朵盛开的花潜入我的眼帘。我慢慢走近它,凝视着它,很久。它开得真美。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开花的,看得出此时已经达到了极致。只是,这样的美让我想哭,因为月圆则亏,花盛之后便是凋谢啊。

可是,这,它应该是知晓的呀。那为什么,它依然要为那一瞬的美丽拼尽全力呢?我想,惟是一份对当季生命的不舍吧。一朵花亦如此,我呢?竟然要放弃。失败了,又如何?虽然努力不等于成功,但它可以充盈生命,所以,为何要为失败的结果而忧伤呢。问问自己:“努力过了吗?”,努力过了,“尽力过了吗?”,尽力过了,行了。轻轻一笑,朝前,继续努力。

篇11:把生命看得简单些-

光阴荏苒,岁月从指间静静流逝,想起过往幸福的画面,绚丽的梦在心中沉淀,七彩的故事划过心田,成长留下最清楚的印记。回眸年华的远徉与快乐童年的轮回,几多思考,几多感悟,在心间旖旎成一处风景,在岁月的河流中,我慢慢欣赏。今天,在这里我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思考,我的感悟,更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收获!

用感恩的心体验生活,生活便会变的平淡而快乐……

不知何时,耳中布满喧嚣,再也听不到爱的声音;不知何时,双眼被阴霾蒙蔽,再也看不到漂亮的景致;不知何时,心中充斥悲愤,感觉不到善良的存在;我像一个受伤的小鸟,心中布满痛楚,却不知怎样疗伤;我像一个迷失方向的孩子,心中满是绝望,走在漆黑的夜。时间滴答滴答,岁月从耳边走过。哭过,笑过;笑慰着生活的给与,承纳着命运的色彩纷成。经历了年轻的懵懂,收获着成熟的心路里程。不知何时,喧嚣渐渐退去,阴霾静静退去,悲愤化为宁静,直到那不经意的一天,我发现一切都不曾改变,唯一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时间给我换了一颗懂得感恩的心!

带着感恩的心去聆听,所有的喧嚣退去,爱的声音在心中回响;习惯了爱萦绕的感觉。一切都变成空气,看不到默默爱我的人,听不到幸福在耳边的吟唱,永远保持远望的姿态,寻找天空中清远的梦。追逐中,我满是辛酸。以为所有的幸福都离我远去。当乘上火车,当熟悉的风景慢慢向身后退去,当站台上熟悉的身影最后化成一个小点……顿时,所有的空气被抽去,我像跃出水面回不到大海的鱼儿,一切挣扎都变成徒劳。那一刻,我明白:爱不曾远去。只是我们习惯占有,习惯了享受,忘记了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那给我生命的人,那给我暖和给我关怀的人,那爱我胜过爱自己的人。就在那一刻,我学会了用感恩的心去听那爱的声音,去体会那爱的暖和;就在那一刻,我学会了在感谢的同时去给予,去付出,去关心:妈妈,天凉,注重保暖。爸爸,忙碌之余多多休息。奶奶,注重身体。感恩的心带给我一份踏实的幸福,我不会再远望那水中的花朵。因为,一颗感恩的心让我找到最真的幸福!一颗感恩的心让我抓住生命的寄托,领悟血脉相承的真谛!

带着感恩的心去观望,所有的阴霾散尽,漂亮的景致填满双眼。两年前去非凡学校的经历,永远刻骨铭心。忘不了那天真的面庞,忘不了那憧憬的声音,更忘不了那双漂亮却无神的眼睛。当被一个可爱的小盲女拉着手,满是向往的问我:姐姐,天空真的是湛蓝的吗?湛蓝又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我的心被那天真,被那憧憬重重敲击。我的双眼吟满泪水。那一刻,我从心里感激上天给我一个健全的身躯,让我看到五彩的世界。从那时起,我的双眼不再紧盯失去的的现象,心中不知不觉中,心在感恩中沉淀,悲愤散尽,换来宁静。在沉淀中,感谢困难,是困难让我更加有斗志,感谢坎坷,坎坷教会了我坚持,感谢失败,失败带给我成长。每一段曲折的路都让我更接近生命的真谛。在宁静中,感谢身边的朋友们,是你们让我体会到友谊的芬芳,感谢我的老师,是你们带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带我寻找到生命中最真最纯的意义。感谢生命带我在这世上体味缤纷,感味生活当耳旁不再喧嚣,当眼睛不再迷茫,当心不再悲愤,让我们沉淀下来,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用感恩的心去发现,去探索,去品位生命中的至真至纯!感谢生活,在时间还没有完全流逝得无影无踪的时候,教会了我用感恩的心去生活!

篇12:从生命的起源看科学进化论

生命和人类于何时、何地、特别是怎样起源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人类苦苦追寻了几千年,但迄今为止,现代科学也没有吧这两个问题完全解决。

在古代科学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对于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问题的回答主要依赖于神话和宗教。中国《周易》中描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乃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西方《圣经》一书则写了上帝七日创世纪。佛教相信:宇宙形态的变化,生命过程的流转,都依从与一个变化;宇宙的元素是永恒的,生命的元素也是永恒的;本来如此,本该如此,本源如此,本身如此。伊斯兰教就更简单了:真主乃万物之源,他创造了万物,又主宰万物,人是真主在大地上的代统治者。当然还有各类神话故事,各个民族可都贡献了极其大的力量,这些都为了一件事,那就是解释生命来自哪里?人类如何而来?而真正从近代科学意义上对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的回答则是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开始。但是可惜的是,由于研究手段的限制,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是阐述生命形成之后进化的规律,它打破了生物物种的神创论,却并没有特别讨论生命的起源问题,正如达尔文在1882年在给华莱士的答疑信中所言:“你非常正确的表达了我的意图,你说我把‘生命起源’问题作为完全超越了我们目前的知识范围而有意避而不谈,而只是讨论进化的问题。”

那么,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怎么来的?人类是怎么出现的?近一百多年来,广大生命科学工作者从宏观到微观,从细胞生物学到分子生物学,从生物细胞的物质元素构成、细胞结构与功效关系,到生物细胞形成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等,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研究工作,无数科技工作者为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觉得此问题的复杂。

从现代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讲,应当说是从1665年列文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细胞以后开始,特别是从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正式提出细胞学说以来,人们加深了对生命本质的认识。1859年,伴随着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问世,生物科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同时也为人类揭示生命起源这一千古之谜带来了一丝曙光,这就是现代的化学进化论。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论在1953年首先得到了美国学者米勒实验的部分证实,一度成为主要学说。

关于生命的起源,主要有:特创论(神创论)、自然发生说、化学起源说、宇宙生命论、热泉说。在这之中,只有第一个是完全编撰出来的故事以外,其他的都是得到大家广泛支持的,然而每一个又有自己的缺陷,无法完整的解释生命与人类起源的问题,更有由此带来的新的问题与思考,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究与实验。目前据我了解,关于生命起源的科学研究领域主要就是三大阵营:以UCSD的Miller为代表的“原始汤”派、以德国化学家Wachtershauser和苏格兰地球化学家Russell为代表的海底生物起源学派、以及美国NASA为主的天体生物学派。可惜的是,虽然都是在生命起源研究领域内摸爬滚打,但上述三个学派看上去是老死不相往来。也许,如果各个学派之间多一些交流,有一些新的发现也说不定。2006年2月,世界著名科学家奥格尔教授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在为美国《科学探索生命的起源》一书所做的书评中,在综述国际上有关生命起源的“有机汤学说”、“金属催化学说”和“深海地热能学说”三大学说的基础上深刻地指出:“有关生命起源的许多方面仍然使人感到朦胧和模糊不清,有关生命形成的确定的物理条件,以及无生命的化学物质向有生命的生物化学物质过度的详细步骤,所知还是很少。”

有关人类起源的科学研究,最早是从考古开始的。过去一直认为,人类是“多起源”的。也就是说,世界人类没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全世界的人类是分别单独进化的结果。在遥远的古代,他们呈“星状模式”各自在自己占有的区域范围内生息繁衍和进化,互相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因此人类不只是一个物种。这种“多起源说”最大的支撑证据,是已发现的遍布全球的不同年代的猿人遗址和化石。然而这种观点在现实面前遇到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那就是地球的动物物种所体现的进化规律和遗传学特征。遗传学的结论告诉我们“只有同种结合所生育的后代才有继续生育的能力,不同物种结合所生育的后代不再具有生育能力。”或者说,如果雌雄结合所生育的后代不再具有生育能力,说明结合双方不是一个物种——这是检验地球上所有动物是不是一个物种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作为动物的一种,人类应该也不能违背这一生育规律。然而,今天全世界不同肤色的任何一种人种互相通婚,所生的后代在结婚,都具有正常的生育能力。这说明世界所有人类是同一物种,最早由一个共同的祖先,所以他们只能起源于一处,是从一处的单个个体进化而来的,不是多起源的——“多起源说”对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给出满意的解答。其实,早在“多起源说”产生的同时,“单起源说”也就诞生了。只是“单起源说”出去遗传学支撑外,一直没有找到别的更具说服力的证据。近年,就在两大学说互不相让的当口,忽然杀进来一批黑马,及刚刚崛起的边沿科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从基因角度发现,遗传基因有极高的稳定性和遗传标志性,不同物种的基因绝对不相同。因此分子生物学和人类学的成功联姻成为了破解人类起源之谜的有力武器。通过分子生物学,基本上确认了人类有一个祖先,来自非洲。但非洲的祖先怎么来的,是先有“亚当”还是先有“夏娃”还是两人同时出现没有回答。地球上其他的生命又是怎么来的也没有回答。因此,作为对生命起源的研究而言,分子生物学可能也无能为力。

上一篇:被感恩照亮初二作文下一篇:州委召开州委常委扩大会议(廖少华主持并作重要讲话)